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会议发言稿(通用9篇)
打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示范区
西部新城开发区管委会
(2010年5月25日)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其它区域来说,可能还需要有一个思想上和客观条件上的准备过程。而长春西部新城,从它成立之日起,就已经进入到这一转变的实践过程。区委区政府站在战略高度提出西部新城要“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西部新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和“七大平台”之一。这个定位注定了西部新城必将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沿阵地,而且应该也必须起到引领全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作用。
一、加快转变的基础优势
首先,从西部新城的设立看,西部新城承载着城市化进程的重任,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新城所处的位置是城乡结合部,所辖13平方公里范围内涉及5村12屯5500户农民、36户工业企业。西部新城开发将使这些农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成为现代服务业大军中的一员,原有的村、屯也将被居民社区所取代。
1其次,从西部新城的定位看,新城目标直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综合高速铁路比较发达的日本、法国、德国情况看,高铁客运站周边现代服务业都比较发达,高铁客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行通道,而是商务活动的重要节点。长春西客站处于哈大高速铁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交集点。而且我省已经确立在2020年九市(州)全部通行高速铁路,基本上设计在西客站到发。其进出站客流每年将达到1700万至2000万,是长春空港的4倍至6倍,且以商务高端人群为主。这些高端人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提供了高端的消费群体。
第三,从西部新城的环境看,西部新城要建设生态集聚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要摒弃以环境代价换取GDP的做法,倡导低碳经济。西部新城是上风上水,并拥有同心湖、兴隆湖水系优质生态资源的新城区。规划了功能布局完善的六大片区,实现交通枢纽、核心商务、生态居住的有机结合。为了让西部新城不成为传统意义上的站前地区,我们将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变“城市过道”为绿色的“城市客厅”。
二、加快转变的总体思路
为了切实加快西部新城开发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西部新城对规划设计、产业定位进行了多轮调研及评估,同时,还赴天津、武汉、长沙、广州和深圳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在充分借鉴经验和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西部新城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即以高铁客站为引擎,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商机、最具特色的长春城市副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11年6月份高铁试运行,再到2013年,站前核心区全面启动,地产开发初具规模,部分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到2015年,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功能相对完善,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呈现出繁荣景象,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
三、加快转变的具体举措
一是打造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种类繁多,对于13平方公里区域而言,必须选择适合自身实际并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我们聘请具有中国脑库之称的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制定了西部新城产业发展策略,即功能互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局观念、错位发展;拓宽视野、借力发展;适度超前、跨越发展。根据这一产业发展原则,我们选择了高端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文化主题体验世界、旅游集散中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基地、七彩景观游购廊、活力养生园、商务会议中心、高端办公楼群和高尚住宅及其配套等方向性项目。其中,主打项目是高端城市综合购物中心和文化主题体验中心。长春也好,东北也好,已经建成的城市综合体规模小,辐射能力差,而且经营理念落后,布局过于杂乱,品牌知名度也有限,非常需要有像深圳万象城、海岸城、香港海港城那样功能齐全的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这些项目时,必须依据西部新城的区位来进行,比如七彩游购廊,它的创意就来自“两湖一带”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升产业标准。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坚持高标准、高效益、高产出,绝不能粗放型发展。我们搞城市综合体,必须选择国内一流的、在市场影响力大的企业集团来投资建设;搞文化产业,必须是最先进的、能够像万达影城那样的项目;搞创意产业,必须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就服务业的比重看,我们东北是落后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64%,长春市是40.3%。香港的服务业很发达,占GDP的比重达92%。由于香港服务业坚持了高标准,它的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2008年,香港每平方公里产出就达到了49亿元,如果我们用10年达到这个水平,那13平方公里可产出637亿元,即使一半的水平,也是300多亿,形势是非常喜人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高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三是完成身份转变。要由城市管理者向城市经营者转变,把这13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经营平台,让它在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下,提高对社会的贡献率,特别是在新形势下,社会深层次矛盾凸显、利益阶层分配调和困难的情况下,转变身份,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我们在前段考察中发现,已经开通运营的武广高速铁路,武汉站、长沙南站、广州南站,规模都比长春西客站大,但它们没有依托客运站设立开发区,铁路与地方脱离,所有工作还都是局限于站前管理,是被动性地工作。而我们设立的开发区,可以说,就是经营城市思想的落实。我们要自觉转变观念,以经
营者的思维,来筹划现代服务业,来推进城市化进程,来理性的关注民生。
四、加快转变的进展情况
一是规划设计基本完成。为了做好控制性规划,将原有8个规划单位的规划成果统一交由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由其组织编制西部新城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场地竖向设计。按照“高水平规划”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控制性详规水平,保证西部新城未来每一座建筑都具有时代感、时尚感、创意感。现在,这个规划基本形成,水平很高,很震撼。
二是交通枢纽、路网、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枢纽工程是西部新城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现在,由铁道部承建的铁路站房和润德集团承建的交通换乘中心都在加紧施工中。铁路方面表示,站房主体年底竣工;交通换乘中心工程量非常浩大,设计标准非常高,从外面看它是一个广场,主要工程在地下,地铁2号线和6号线站同时做完,做完后与西客站无缝对接,明年11月份将投入使用;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年底前架构基本搭建起来。
三是城镇化推进顺利。按照规划要求,拆迁任务共7项,涉及拆迁户1476户,现已完成1340户,完成91%,还剩余136户(其中站前广场剩3户,站前路剩16户);即将收储的一平方正在办理手续,涉及被拆迁户480户。对于农民被拆迁后的生活安排,一直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点,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促
进其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一是选择位置较好的地块建设回迁房,我们还要成立物业公司,高标准管理回迁小区,让回迁农民也就是新市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二是采取补偿、办理失地保险等多种方式,保证今后的生活;三是正在筹办一些经济实体,力争最大程度地安置他们就业,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城市化生活中。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目前,招商推介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特别是书记亲自带队赴外招商,一些国内外有影响的实力型企业给予了极大关注。像宝龙集团、恒大集团、万达集团、华润集团、保利集团、雨润集团,以及吴中、中建等多家企业前来考察洽谈。他们对西部新城的城市综合体投资项目及地产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表达了投资意向。有的企业投资心情很迫切。我们将坚持优中选优、强中选强,确保西部新城未来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的情况看,13平方公里的面积很小,将来西客站开通,人气形成,西部新城这个平台具有一定影响力后,要有很多投资商苦于无地可拿。
一、贴近产业办专业, 推行人才精细化培养
学校积极适应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和主导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深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 进一步提高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针对性, 大力培养专业技能高超的应用型人才, 缓解了本地工业企业的“技工荒”问题。
1. 抓专业调整。
市场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最直接的“风向标”。学校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 加强专业设置的动态管理, 适时调整专业布局, 改造旧专业, 建设新专业, 重点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相适应的对口专业。学校目前设置的机械数控、光伏技术、现代物流、宾馆旅游等专业, 与当地先导发展的氟硅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商贸旅游业等现代新兴产业紧密对接, 推动专业发展的市场融入。
2. 抓课程改革。以提升老牌专业、巩固主要专
业、发展新兴专业为基本思路, 加强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 借鉴国内外同类学校课程设置的经验, 高标准、高起点地做好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的开发。以能力体系为中心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 突出传授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确保课程内容能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的前沿。率先开设光伏技术专业, 自行开发课程, 所编写的教材在全省推广。成立由企业家、技术专家、教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 从岗位和岗位群能力分析入手, 把握各类技能型人才的个性特点, 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法”,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抓分类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有其特殊性。学校力求每一位学生“进校是铁、出校是钢”, 坚持实行因材施教, 思想品德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并举并重, 追求学生的个性化、专业化发展, 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学校育德与育才相结合的办学经验在全国推广, 被评为“全国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在确保全日制教育质量的同时, 学校还积极发挥资源优势,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社会化培训, 近三年来共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返乡民工、企业员工、高级家政员等万余人次。学校还开展区域劳动力的合作培训, 承接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安徽省黄山市, 四川省仪陇县以及河北等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的委托培训, 培训规模达到上千人次, 打造了四省边际地区的职教品牌。
二、学练结合促成才, 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
学校采用“车间与教室合一, 产品与作品合一, 教师与师傅合一, 学生与学徒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1. 注重教室和车间的一体化建设。
学校将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二为一, 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 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互交融, 让学生体验实际工作流程。一是课堂设在车间里。在教室和实训室的建设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改变过去教室只能教授理论、实训室只能动手训练的格局, 我校电子电工、机械数控等专业90%的理论课都在实训室或实验室完成。二是教室近旁建车间。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建好企业车间, 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工艺流程及产品质量管理,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合一、知识与技能的渗透、教与学零距离的接触。目前, 校内建成了国家级实训基地和省级公共实训基地各1个, 建立了机械数控、光伏技术、模具设计、服装工艺等8个车间。三是车间近旁有教室。依托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并在企业开设临时教室, 方便学生现干现学。到目前已建立了1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成为学生实习、就业的“双基地”。
2. 注重教师与师傅的一体化培训。
学校规定, 理论课教师必须参加技能培训, 实训指导教师必须接受理论培训, 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寒暑假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 到国外进修, 到国内大型企业实地学习, 开展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研讨。每月有针对性地选派带队教师, 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蹲点实习, 每周安排专业教师到实训室学习。目前, 学校“双师型”教师已达96%以上。
3. 注重学生与员工的一体化培养。
推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交融, 实现学生—学徒、工人—员工的一体化培养。校内实训室按企业要求推行“7S”管理, 学生进入生产车间就是一名工人, 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 让其感受企业环境, 接受系统管理。学校开设工作经历课, 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安排一到两周时间, 到校内车间进行实践体验。采取工学结合的方法, 每一位学生到对口专业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注重作品与产品的一体化应用。
把企业生产线建在校内实训基地上, 企业产品的生产标准作为学生技能培训的内容, 生产性实训所完成的作品符合标准的即成为企业的产品。学校与浙江红五环集团共同建设营运的集教、产、研于一体的机械实训基地, 既是学生的实训场所又是企业的生产车间, 可以承接60种产品的加工任务。去年, 学校又引进浙江盛邦模具有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 既满足模具专业学生实训的需要, 又实现学生作品向产品的转化。
三、多方合作扩需求, 实现技能人才市场化就业
联合办学是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校坚持创新合作模式, 加大与企业、行业、区域的合作力度, 推进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有效对接, 促进学生多渠道就业。
1. 联姻企业, 人才输送从“现货”向“期货”转变。
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为基本方式, 我校与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 开展“订单式”培养, 形成学校为主体, 校企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目前已开设了“申洲国际班”、“乐叶光伏班”、“威盛电子班”、“红五环班”等30多个企业冠名班。“订单培养”的模式, 有效改变了用人单位过去“即缺即用、即招即用”的“现货”行为, 为企业培养了“期货”式的后备资源, 既增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又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招聘成本, 使学校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库。
2. 携手行业, 学生就业从“零售”向“团购”转变。
针对行业性人才需求相对稳定的特点, 我校加大与行业的合作, 先后加入浙商理事会、浙商研究会、衢州市数控技术协会等10多个行业协会, 作为协会的主要成员牵头组织或参与技能大赛、校企对接恳谈会、项目投资洽谈会、人才培养座谈会、企业与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等活动。我们积极利用这些平台, 大力推荐学校和学生资源, 连续三年开展校企对接现场招聘会, 几百家企业同时上门“团购”, 70%以上的学生当场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 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就业的“零售”现象, 多年来一直保持100%的学生就业率。
3. 连横区域, 办学方式由“个体”向“集团”转变。
学校与西部学校建立紧密关系, 分别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专学校、青海省西宁世纪职业学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职教中心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就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师培养、联合招生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合作意向。前年以来, 我校先后在江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永丰分校、青铜峡分校, 学校办学走向集团化发展, 拓展了办学空间, 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省委作出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决定,是创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构筑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的重大部署,是学习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我县是省委确定的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试点县,为认真组织实施好此项工程,提高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构建“组织强起来,党员干起来,群众动起来,共同富起来”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按照省委和州委的总体部署,县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有计划、分阶段地抓好试点。我县从3月11日开始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整个“工程”的实施总体上发展健康,成效明显。
一、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认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把全县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的《决定》和州委、县委的实施意见上来,提高对实施“云岭先锋”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选准了载体。为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县委结合实际提出了“52111”计划,帮助农村500名贫困党员种草养牛,为群众办200件先锋工程,培养1000名先锋党员,创建100个先锋支部,创建10个先锋示范村。这一计划为“云岭先锋”工程提供了载体,受到了各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到目前为止,各乡镇已确定了帮扶500户贫困党员种草养牛名单,各级各部门掀起了捐赠资金帮助贫困党员种草养牛的热潮,各党委(工委)已落实先锋工程241件。
三是加强了班子。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增强了班子团结,增强了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意识。全面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对新“两委”干部进行了培训,为全面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奠定了组织基础。
四是完善了制度。农村完成了“两个体系”的建立、“三个培养”的规划和十项党建制度上墙;城区试点单位和部门完成了“党员挂牌上岗”、“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责任区”等工作,全体党员佩戴了党徽。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使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五是带动了群团组织建设。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中,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团县委在全县共青团员中开展了“四要四争”活动,即:要转变观念,争当思想解放的先锋;要发愤学习,争当勤奋学习的先锋;要善于创新,争当艰苦创业的先锋;要勤勉敬业,争当勇于奉献的先锋。妇联组织实施了“云岭巾帼先锋”工程,力争使妇女组织达到“五好一高”的目的。工会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主题,以争当“云岭优秀职工”为载体,实施“云岭先锋”工程。通过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增强了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六是转变了作风。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到联系的乡镇、村检查指导工作,全县党政机关2124名党员、团员、干部、职工进村入户,把党旗、团旗插到田间地头,帮助困难群众抢收抢种,掀起了大干春耕生产热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为基层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74个,办实事好事740件。全县各级各部门形成了“作风在一线转变,思想在一线提高,党性在一线锤炼”的良好工作局面。
七是推动了农业农村工作。全县各级党组织把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纳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大春生产中,县委提出了“5552”增收计划,由于计划早,措施硬,农用物资及时到位,今年的春耕生产按计划顺利完成,其中烤烟移栽13.2万亩,田烟5万亩,田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畜牧业方面实施了“1511”计划,发展势头强劲。这些工作都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将极大地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总结我县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前一阶段的工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干部有厌倦情绪,缺乏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少数单位行动迟缓;二是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中心工作的结合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个别单位还存在“两张皮”现象;三是有的单位把“云岭先锋”工程与单位在职工作混为一谈,无论什么事都贴上“云岭先锋”工程的标签;四是有的单位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还存在,工作中还未形成强大合力。
二、务实创新,确保“云岭先锋”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当前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任务,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继承和发扬了党的光荣传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遵循的重要准则,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最关键的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_实际,切实转变作风,全力推进三大战略,推动张掖加快发展。重点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强化宗旨观念上下功夫。始终牢记并身体力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全心全合市意为人民谋利益。跟过去相比,虽然历史条件变了,环境变了,党的阶段性任务变了,但千变万变,党的根本宗旨没有变,也决不能变。我们各级干部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民群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实键,际工作中,只有围绕宗旨观念来加强作风建设,才能善于体察民听取民声,顺乎民意,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略沙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韵满坚孝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带着问题抓调研,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群众反映的事情要小中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探求规律性和发展趋势,把握规律性,增强针对性,提
高时效性,大事要解决,小事也要认真对待和解决。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工作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现代农业发展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力求摸清底子,吃透情况,切实制定落实好各项措施办法。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坚决查处、立即纠正。
二、要在狠抓第一要务上下功夫。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张掖已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发展路子,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横向比,与发达地区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周边地区的竟相发展对我们也形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加快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盼,是解决张掖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和关键,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使改进作风真正得到体现。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战略决策,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战略,紧扣张掖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动脑筋,在“加快发展”上花气力,在“协调持续”上作文章,不丧失任何一个发展的机会,善于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结合中出思路、在创新中出特色、在落实中出实绩。凡是能推动张掖经济快速发展、凡是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凡是能给广大群众带来实惠的事情,都要义无反顾的去努力,去实践。坚持以实为本抓好每一项工作,力求实实在在地把群众关心的事用“心”去做好,努力推动张掖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要在关注民生问题上下功夫。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必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群众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上,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要把帮助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等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要着眼于社会公平,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以及退役军人的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要注重解决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金融稳定等问题。要注意平衡县区之间、乡镇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a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四、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落实是决策的归宿,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加强作风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创新观念抓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生产力发展规律,大胆破除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眼光理性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筹谋大事、破解难题。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评判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和尺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增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善于从宏观和全局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创新领导方式方法,集中精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进工作落实。二是要转变作风抓落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将作风建设寓于谋发展、抓落实当中,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切实解决工作中的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把精力向基层倾斜、向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倾斜、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斜,重心下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基层、企业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带着深厚的感情,以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和影响发展的各类问题,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工作落实。三是要提高素质抓落实。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潜心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潜心研究业务,探求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依法解决和处理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四是要强化责任抓落实。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对照各项工作任务,排出轻重缓急,既抓主抓重,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要明确职权,靠实责任,加强指导督查。要加大工作的考核力度,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人人有责任,言必信,行必果,认真兑现奖惩,力求取得实效。
五、要在清正廉洁上下功夫。只有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保持奋发有为、坚韧不拔的良好精神状态,才能不断在工作中开拓创新。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增强理论修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和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体现在推进工作发展上。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遵守和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倡导和弘扬健康、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于细微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自重、自警、自省、自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要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经受住名、利、权、位的考验,慎权、慎独、慎微,自觉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断规范自己的用权行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时刻把握住自己,经常约束自己,才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才能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要坚持依靠制度行政,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严肃法纪,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约束和促进每个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2008在市委中心学习组会议上的发言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2008在市委中心学习组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上,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要把帮助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难、就业难、看病贵等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要着眼于社会公平,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以及退役军人的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大力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要注重解决好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保护、金融稳定等问题。要注意平衡县区之间、乡镇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步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a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四、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落实是决策的归宿,抓落实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加强作风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创新观念抓落实。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生产力发展规律,大胆破除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用发展的眼光、战略的眼光理性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筹谋大事、破解难题。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评判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和尺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增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善于从宏观和全局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创新领导方式方法,集中精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进工作落实。二是要转变作风抓落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将作风建设寓于谋发展、抓落实当中,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切实解决工作中的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把精力向基层倾斜、向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倾斜、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斜,重心下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基层、企业和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带着深厚的感情,以强烈的责任感,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和影响发展的各类问题,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工作落实。三是要提高素质抓落实。要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潜心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潜心研究业务,探求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不断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依法解决和处理加快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四是要强化责任抓落实。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对照各项工作任务,排出轻重缓急,既抓主抓重,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要明确职权,靠实责任,加强指导督查。要加大工作的考核力度,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人人有责任,言必信,行必果,认真兑现奖惩,力求取得实效。
五、要在清正廉洁上下功夫。只有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保持奋发有为、坚韧不拔的良好精神状态,才能不断在工作中开拓创新。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增强理论修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和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加强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体现在推进工作发展上。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觉遵守和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倡导和弘扬健康、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于细微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刻自重、自警、自省、自律,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要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勤俭节约,艰苦创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经受住名、利、权、位的考验,慎权、慎独、慎微,自觉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不断规范自己的用权行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时刻把握住自己,经常约束自己,才能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权所动,不为欲所惑,才能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公仆本色,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要坚持依靠制度行政,从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严肃法纪,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约束和促进每个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中央、省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最近,省委又下发了6个法规性文件,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相关的明确规定。为此,省、州组织部门近期相继举办了相关培训会,并明文要求各级党委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认真学习贯彻好《
条例》等一系列文件作为当前一项重大的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认真执行。县委对此高度重视,在此次中心组理论学习中安排了相关学习内容,根据学习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谈几点认识: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之一,也是中央推进的诸多改革的重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展开,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这对于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及执政能力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坚强的领导班子,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持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证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
自2000年中央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后,2002年7月又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是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步骤,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2004年4月,中央颁布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关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从事经营活动有关问题的意见》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这5个文件,加上此前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通称“5+1”文件。这6个文件的颁布,抓住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总结吸收了各地各部门的实践经验,体现了中央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要求,是中央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其重点是希望以此来解决干部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干部监督等问题。而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就是要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省委按照中央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坚持以扩大民主为方向,以完善考核为关键,以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为重点,以强化监督为保障,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制定了30多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3年,省委为着力解决“扩大民主、规范程序、疏通出口”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问题,制定出台了5项制度,这意味着云南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这5项制度是:《云南省各级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投票表决办法(试行)》、《云南省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试行)》、《云南省党政领导干部破格、越级提拔任用办法(试行)》、《云南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办法(试行)》和《云南省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党政领导干部办法(试行)》。“请无为者让位,让有为者有位。”是省委组织部领导对这5项制度的一个较为形象化的描述。在这5项制度中,全委会和常委会票决制度,是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性的规定;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和试用期制度,是打通干部“能下”出口的实质性措施;领导干部破格越级提拔办法,是推进干部年轻化进程,规范破格、越级提拔干部的具体办法。这5个制度既坚持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及有关规定为基本依据,同时又体现了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精神,注意与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确保制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云南省调整不
称职不胜任现职党政领导干部办法(试行)》通过对不称职、不胜任的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作了细化;对认定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原则、方法、途径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安置被调整干部的措施,明确了相应的待遇等,在解决领导干部“能下”的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据了解,这5个制度的出台还在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创造了3项全国“纪录”
:这样集中地一次性推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系列“办法”,在全国尚无先例;就越级提拔、破格提拔领导干部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办法在全国也属首创;全委会和常委会票决制度的实施,我省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把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票决制,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全面、普遍推行的省份。
三、省委最近出台的六个法规性文件的精神实质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今年5月,省委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总结了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云南省各级党委(党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意见》、《云南省差额选拔任用正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关于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中进一步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暂行规定》、《云南省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成员政绩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关于严厉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及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的意见》和《云南省科研院所行政领导职务聘任办法(试行)》6个法规性文件。其中:
《关于建立健全云南省各级党委(党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的意见》规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议事和会议表决。《意见》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集体研究讨论重大事项主要包括:研究部署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廉政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研究决定本地区本部门干部任免、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研究本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下级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8个方面的内容。
《云南省差额选拔任用正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规定,民主推荐正职领导干部,要按照1:2的比例在本单位或其他单位进行推荐。该办法主要内容为: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多数人拥护且符合任职条件的,方可列为差额考察人选。差额考察正职领导干部,必须要同一职位差额推荐出的两个人选进行比较考察、综合分析。同一职位考察人选应由同一考察组进行考察。组织人事部门对同一职位提出差额建议人选,在一定范围内酝酿后,确定1名拟任人选(即“三差额”: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讨论决定由党委常委会对拟任人选进行投票表决,投票时必须有2/3以上常委到会,方可进行表决;表决以应到会人数超过半数同意为通过。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班子参照本办法执行。
《关于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中进一步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暂行规定》是为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党员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主要是扩大了会议投票推荐范围和个别谈话推荐范围,扩大的“人员范围”一般不少于《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基本范围”的20。同时规定,在民主推荐干部中,对正职的推荐原则上要同时获得会议投票推荐赞成票三分之一以上、个别谈话推荐赞成票的二分之一以上,方可列为考察人选;对副职的推荐原则上要同时获得会议投票推荐赞成票四分之一以上、个别谈话推荐赞成票的三分之一以上,方可列为考察人选。
《云南省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成员政绩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确定了考核评价对象、考核评价程序、考核评价内容和方法、考核结果运用、考核机关、考核纪律与监督6大部分。其中主要规定:确定等次,领导班子和成员的考核等次由考核主管机关审核后上报州(市)党委审定,被评为“好班子”的数量一般不超过被考核班子总数的20%,被评为“优秀”等次的数量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人数的15%;考核评价内容:党委班子主要考核评价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自身建设4个方面,计16项内容;政府班子主要考核评价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自身建设4个方面,计16项内容。
《关于严厉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及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问题的意见》要求坚决做到“4个查处”:坚决查处“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行为,对“买官卖官”行为,无论是行贿“买官”者还是受贿“卖官”者,一经查实,一律先免去现任职务,再按有关规定处理;坚决查处各种非组织活动,在对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和选举过程中进行请客送礼、拉票贿选、散布谣言、威胁利诱等非组织活动,要立即取消任职资格,已提拔的要从领导岗位上撤下来;坚决查处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必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推荐、考察、决策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做到“谁推荐谁负责,谁考察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对“带病提拔”的干部,确实存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坚决查处违反选人用人规定的行为,凡是违反《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相关规定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一律无效。《意见》要求严格把好六道关口和不断强化六项监督,即严把干部标准关、群众公认关、民主推荐关、干部考察关、任用决策关、任前公示关,不断强化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领导干部的监督、组织部门的内部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相关机构的协同监督和群众监督。
《云南省科研院所行政领导职务聘任办法(试行)》在我县不适用,在这里我就不展开说了。
这次省委下发的6个文件,充分体现了省委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这是省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举措,是我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大成果,是干部人事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6个文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在干部工作民主化、干部选任规范化、政绩考核科学化、干部出口系统化、班子决策制度化上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以扩大民主参与为前提,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干部组织推荐、考察考核方面扩大了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和干部考察听取意见的范围;选任乡级以上正职领导干部时实行“三差额、一票决”的办法。
二是以评定实绩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首次选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试点。在考核方式上,采取上级评、同级评、下级评、群众评、个人评相结合。在考核内容上,党委班子重点考核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自身建设,政府班子重点考核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自身建设,班子成员重点考核思想政治、领导能力、工作绩效、表率作用。
三是以疏通出口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对全省乡级以上领导成员辞职的原因、条件、程序、安排及处理,首次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四是以科学民主为保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度。首次规定了各级党委(党组)8个方面的重大事项决策范围、3项议事原则、6项决策程序、4项保障机制。
四、抓好学习贯彻,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县以贯彻执行《条例》为核心,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整体联动,相互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了一些配套政策,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有了新进展:一是在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有了新突破。县委制定出台了《**县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决定从今年开始,集中对10个乡镇和58个县属部门的领导班子进行考核。以拓宽干部“能上”的渠道,疏通干部“能下”的渠道,努力形成优秀干部“上”得来、“上”得服众,不称职干部“下”得去、“下”得服气的良好格局。把那些抓发展有本事、抓稳定有实绩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对那些在位不谋事、占位不干事、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群众意见多的领导班子和成员,将予以调整。二是在建立和推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办法上有了新突破。积极探索目标管理责任制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考核制度。县委、县政府制定了《2005各项中心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2005年县属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及办法》,首次将中心目标考核延伸到县属各部门,层层实行目标管理,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形成以实绩看干部、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三是在干部监督工作上有了新突破。为及时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进一步加强沟通,加深了解,促进工作,出台了《关于建立领导干部联系谈话制度的实施意见》,并拟定了联系谈话计划表,明确了谈话人、谈话对象、谈话地点、谈话时间、联络员和记录人,确保了谈话制度落到实处。
各位领导,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贯彻好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不断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向深入。
要贯彻落实好这些规定,基础在学习,我们要带头身体力行求真务实之风,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亲自抓,带头学,在学深学透、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同时,要贯彻落实好这些规定,核心在落实。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不断增强政治、组织、法纪观念,进一步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领导干部队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不断开创和谐**新局面!
我的发言结束了,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发布时间:2010-09-27来源:市质监局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切实理解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组织人事教育处李晋萍
在建党89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认真总结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特别是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并着重对民主集中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培养选拔问题进行集中研究,作出部署。这是完全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
作为Xx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方项目负责人,我参加了xx年4月21日上午自工程4月8日动工以来的第一次监理会议,经过现场查看和询问了解,我对近段时间工程施工及进展有了清楚的了解,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会上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Xx镇中心幼儿园是Xx镇唯一的一所公立幼儿园,是民生工程、是招标工程、是Xx教育上的面子工程、也是Xx集镇新区的亮点工程、更是各级领导关心、关注和重视的工程。所以我们在做的各位以及与此项工程有关的人员,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的重视,不可掉以轻心。二是在业务上要进益求精。现场具体的施工人员要熟悉了解施工规程,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和图纸变更,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监理人员要对工程全程监督和指导,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把关,不放过细小的细节;三是在管理上要严格要求。第一,工程质量要靠管理,没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就没有好的工程质量;第二提高效益要靠管理,只有严格规范的管理,才会加快工程进度,才会提高工作效率,才会降低施工成本;第三确保安全要靠管理,没有严格规范的施工管理,施工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工程现场要有安全警示标语,要有施工围墙,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不能堆放的大路上,夜间要有人看护场地,要安装警示灯、确保工程施工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总之,我希望把此项工程建成Xx新区的标志工程,亮点工程,建成Xx教育的质量工程、形象工程、安全工程。
★ 新学期会议发言稿
★ 新学期班主任会议发言稿
★ 最新会议发言稿
★ 会议发言稿范文
★ 会议发言稿格式
★ 会议发言稿
★ 六年级组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发言稿
★ 新学期会议的讲话稿
★ 新学期会议的通讯稿
3月5日,我中心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安排部署市纪委巡察组对我中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巡察检查工作。这既是代表市纪委对我中心党组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也是对我中心工作的促进和鞭策。刚才,董忠业组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巡察工作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巡察工作的具体内容、方法以及相关工作安排,对我中心开展巡察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讲话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首先,我代表中心党组班子表个态:中心党组成员一定要按照市纪委巡察组的要求,进一步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切实把配合市纪委巡察组开展好巡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一定要以严格的政治纪律确保此次巡察工作顺利进行。要自觉诚恳地接受巡察组的监督检查,真正把中心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置于巡察组的监督之下,把中心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能力建设置于巡察组的监督之下。要本着对党和中心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实实在在的汇报工作,客观真实的提供情况,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主动接受巡察组的监督检查,为巡察组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真实情况提供便利,决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巡察组开展工作。联络人员和中心各科室、下属各单位要严格遵守巡察工作纪律,服从巡察组统一安排,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优质高效地做好协调联络、提供材料和服务保障工作。下面,为确保巡察工作顺利开展,会上施耀锋党组书记、主任讲三点意见:一要高度重视,切实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巡察工作。实行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强化党内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开展巡察检查,必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和市纪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和改进我中心系统党的建设,统筹推进中心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心业务工作,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遵规守纪意识,使中心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好地廉洁从政、秉公用权、谋事创业,促进我们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因此,中心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讲纪律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纪委的精神上来,统一到市纪委巡察组的具体要求上来,深刻认识开展巡察工作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诚恳接受巡察组的监督检查,共同努力把巡察工作开展好、完成好,为推动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要严守纪律、全力配合,确保巡察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巡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纪律性。因此,积极配合市纪委巡察组开展好巡察检查工作,是对我们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的一次重要检验。中心各科室、下属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巡察组的各项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搞好服务,切实为巡察组开展巡察检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创造良好环境。要把接受巡察检查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从大局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巡察工作纪律,实事求是地向市纪委巡察组提供情况、反映问题,客观公正的提出意见和看法,保证巡察组了解真实情况、发现实际问题。特别要强调的是,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严守组织纪律、遵纪守规、坚守岗位,在巡察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中心干部职工休年假,同时无重大要事不得离开本市。
三要及时整改,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效。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巡察工作看成是一次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的良好机遇,当作一次学习提高、发现问题、整改规范的难得机会。我们要切实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对问题不回避、对矛盾不遮掩,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揭露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凡是市纪委巡察组查找的问题、提出的意见,我们都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对一时整改不了的问题,我们要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主体,逐项对照检查、限期整改落实,务必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巡察工作圆满完成、取得实效。
通过巡察检查工作,要达到进一步增强党性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律和规矩意识,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政工作服务效能,进一步增进同志之间团结和友谊的目的。
提纲
一、坚持开拓进取,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1.要坚持制度创新
2.要坚持体系创新
3.要坚持自主创新
二、坚持统筹兼顾,牢牢把握协调这个内在要求
1.要树牢“一盘棋”理念
2.要培养“弹钢琴”思维
3.要练就“两手抓”方法
三、坚持长远发展,牢牢把握绿色这个重要基础
1.要坚持发展可持续
2.要提高资源转化率
3.要把准发展着力点
四、坚持改革赋能,牢牢把握开放这个必由之路
1.要大力解放思想
2.要做实开放平台
3.要营造开放环境
五、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把握共享这个根本目的1.要全面共享,推进共同富裕
2.要全民共享,优化公共服务
3.要共建共享,加强社会治理
正文:
刚才,认真听取了辅导报告和同志们的发言,感触颇深,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为实现“十四五”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大力推进×战略,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感想,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坚持开拓进取,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进一步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塑造先发优势,做到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1.要坚持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通常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贯通,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要坚持体系创新
以健全党组织组织体系、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为牵引,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行动,不断增强组织力、提升政治功能,开展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县城,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红色小区、红色物流等,强化对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兜底管理,不断延伸党组织触角,推动辖区单位党建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开放,实现各类组织互联互动、共驻共建。
3.要坚持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促使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完善自主创新人才引进、评价和激励政策,不断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发挥好×××自身资源优势,在农业生产、文化旅游等关键领域下功夫,培育特色经济,放大特殊优势产业,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坚持统筹兼顾,牢牢把握协调这个内在要求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1.要树牢“一盘棋”理念
始终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绝对领导放在首要位置,把“人民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确保上下齐心、协同作战、合力攻坚,主动了解大局、自觉紧跟大局、有效服务大局,做到坚决服从全省战略全局和全市发展大局。
2.要培养“弹钢琴”思维
弹奏出美妙的音乐,十个指头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动作既要有节奏,又要相互配合。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地方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出发,着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处理好局部进步和全局前进、当前利益和
长远效益、重点项目和一般工作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有利的抉择。
3.要练就“两手抓”方法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既全力衔接好中央和省市县委部署的中心工作,又主动完成好所在战线主责主业工作,着力破解疑难杂症、补齐短板不足、巩固现有优势,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实现资源要素利用和满足有效需求有机统一。
三、坚持长远发展,牢牢把握绿色这个重要基础
保护好农村的绿水青山,并转化成金山银山,唱好乡村振兴的“绿色奏鸣曲”、画好乡村振兴的“山水风景画”,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命题。
1.要坚持发展可持续
始终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一种工作价值追求,加快开展乡村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严格的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全面加强区域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推进特殊立地条件乡村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乡村种植业、养殖业等污染防治,逐步完善乡村地区生态环境风险机制和管理系统建设。用法律制度、政策机制等手段将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融入
到基层治理中,促进可持续发展。
2.要提高资源转化率
注重乡村绿色产品价值高效转化,加快乡村自然资源增值,提升绿色供给质量和效益。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拓展农村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民俗体验、森林康养等多样化的服务产品,让绿色富民、生态惠民。让村民在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生态红利,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要把准发展着力点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因村施策,就地取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内涵,强化红色资源保护,统筹红色资源与历史文化、绿色生态、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培育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坚持改革赋能,牢牢把握开放这个必由之路
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包容才能让进步持久。一个地方能不能富强,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地方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开放发展主动权。
1.要大力解放思想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要坚持把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必修课”,自觉对标新发展理念开展一场思想上、实践上、作风上的革命,全面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以破旧立新的思维、精准务实的举措、真抓实干的作风贯彻新发展理念,争做新发展理念的先行者、践行者、捍卫者,推动新发展理念在×××见行见效、开花结果。
2.要做实开放平台
坚持以构建“米”+“井”字交通路网、通用机场建设为契机,完善城乡路网、航空网布局,夯实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基础,以创建“五好”园区为抓手,强化园区经济功能定位,推进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提质攻坚”三年行动,建好园区发展平台。
3.要营造开放环境
着力解决部分干部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求稳守成等问题,牢固树立“客商为重、服务至上”的理念,严格执行部门服务限时办结制和检查准入制,尽心尽力当好企业、项目的“贴心保姆”“店小二”,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帮代办”等改革,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五、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把握共享这个根本目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1.要全面共享,推进共同富裕
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要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三变”改革“五连”模式,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服务经济等途径,建立产业持续发展和利益联结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村沉睡的资源变活,群众分散的资金集聚,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2.要全民共享,优化公共服务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管好用好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下沉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清单,精简审批事项,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商务、公共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服务功能,确保老百姓的事在家门口就能办好,全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3.要共建共享,加强社会治理
【在区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会议发言稿】推荐阅读: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总结06-02
领导干部在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上的研讨发言07-09
在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党章会上的发言提纲11-10
在区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14
在区委政法委全委会议上的讲话10-31
区委书记在区委全会上的讲话11-10
区委书记在区委七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10-01
在全市中心镇党委书记座谈会上的发言09-15
区委书记在中学校园落成典礼上的讲话11-03
区委书记在金秋经贸洽谈会上的致辞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