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实习报告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rtk测量实习报告(精选14篇)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1

一 实验过程

(1)基准站和流动站参数的设置

1、启动手簿上的蓝牙;

2、建立文件并进行命名;

3、手簿与基准站进行连接;

4、对基准站进行参数设置;

5、启动基准站;

6、对流动站进行类似的连接于设置;(2)GPS-RTK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

1、用手簿进行基准站和流动站参数的设置;

2、完成手簿与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连接之后就可进行GPS-RTK测量工作了;

3、选主菜单上的“测量”,选择RTK,选择“测量点”,就可以进行单点测量,在进行单点测量时,根据具体情况设定精度,若长时间搜索精度还是在浮动,则说明该点无法卫星接收情况较差,无法测出。

4、选择“放样”,就可以对已知点坐标进行放样,根据手簿的提示移动流动站,直到找到所需点为止。

二 实验数据

实验二:RTK(GPRS模式)

一 实验过程:

用电台发射时,基准站和流动站之前的数据通讯是通过电台来完成的,基准站电台把基站数据调制后以载波方式发出,流动站电台接收载波数据后解调。而GPRS方式作业时数据是通过公网传输的,基准站和流动站各需要一张开通了网络功能的SIM卡,作业时基站和流动站分别通过SIM卡连接上INTERNET网络,然后流动站需要输入基准站的IP地址,经由INTERNET网通过IP地址来访问基准站以获取基站数据。

将RTK设置好后,采集测量区域周边的三个角坐标,进行点校正。点校正后进行点的测量 二 实验结果:

三 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1)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其大小取决于卫星跟踪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数量及精度.

(2)接收机钟误差,减弱方法是的把每一个观测时刻接收机差当作一个独立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

(3)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4)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

(5)人差,仪器没有完全对中,没有绝对整平. 四 实验对比

通过三次实验对十个点的坐标测量,发现数值之间相差很大,在第二、三实验时都应该进行点校正,而没有经过点校正,所以误差很大

实验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道的严重不足,在做实验过程中,步骤都是听老师的,自己完全没有头绪,不理解每一步的意义,但是老师很耐心的回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在教授步骤时也会给我们讲解原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知识理解完全不够,但是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使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2

地籍测量工程是一项系统的测量工作, 需要具有较高的精度认识标准, 根据实际的测量需求标准, 建立符合实际测量的规划内容。传统测量方式主要以全站仪等仪器测量为主, 其共同特点是需要对测站位置进行通视分析, 不能进行大面积的测量。另外, 测量人员需要在3个或3个人以上配合完成, 施工测量效率较低。近年来, 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 利用GPS与RTK技术的完美融合, 实现地形测绘技术水平的提升, 保证工程实际测量样式的合理性, 控制工程测量的技术标准, 采用有效的导航技术方式, 确保工程测量的发展水平。

一、差分工程GPS测量数据的分析

差分GPS是一种实时动态测量技术, 利用载波测量动态数据, 在基准位置上安装一台GPS接收机, 将所有GPS数据卫星链接到一起, 对其进行观测数据分析。通过无线数据网络, 分析传输设备的实际传送位置。在流动站上, 利用GPS接收器完成微信信号的数据同步。通过数据无线设备, 改善数据接收基站和传输数据位置标准, 对相关的定位原理进行分析, 确定符合实际卫星连续观测点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设备, 可以有效的实现用户的测量观察。在流动站数据测量过程中, GPS将卫星信号接收的同时, 利用无线电设备实现基站的数据传输和观察。根据实际的定位原理, 准确的分析计算机流动三维坐标位置, 确定其精准性。

实时动态RTK技术定位是利用动态系统实现的卫星数据的处理。利用卫星信号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 按照基准却只, 保证多用户之间的服务方式, 次啊要哪个双频段的GPS接收机, 采取采用方式确定流动站的采样标准。数据传输过程总需要将数据流与数据装置结合其阿里, 实现对数据动态的实时监控。

二、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过程中需要对地籍进行基础性调查分析, 确定地籍附着物的位置、归属、质量等问题, 利用现有的测绘工作, 实现工程的准确性时的测量。地籍测量往往先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 确定标准控制点, 暗中导线控制位置急性碎部测量分析。导线测量过程中受控制点密度的影响, 往往存在精度不均匀的额问题, 这直接影响人力和物理资源, 造成工程测量实际使用时间受到影响。利用RTK技术和GPS技术逐步提高数据接收机的空间定位位置, 确保精度的合理性发展。结合GPS与RTK技术的广泛测量败走婚, 对实际的测量过程进行准确形式的分析, 确定符合实际测量控制地籍数据, 观察空间通视标准, 确定符合实际的全天候测量优势。

1地籍精度的要求

地籍控制精度的测量过程中需要根据按照实际的测量顺序进行分析, 从整体到局部, 从高到低, 根据实际的网络分布进行控制, 以地籍控制测量标准为依据, 按照实际的测量基准, 确定符合实际的测量控制乏味。基准性测量控制分为三角网、边网、GPS网等。在基准控制测量过程中需要按照地籍测量标准进行工作分析, 设置级别控制标准范围, 实现对三角网、导线网、GPS数据网、侧边网的分别精度测量。

2地籍碎部测量

地籍碎部的测量利用地址位置、坐标、地理要素等, 从中获取定位线, 土地归属转让等。根据实际的轮廓、路线、设施布置情况, 确定符合实际的空间归属位置, 对空间坐标点位置进行特点坐标系统的分析, 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系列数据, 确定界定值和节点点。根据界定的位置对土地经济价值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地域经济的平衡性, 分析精度等级和位置, 确定符合实际标准的等级范围。

三、精度评估测定方案

根据精度评估测量标准, 对实际的作业流程、控制测量标准进行准确的分析, 确定复合实际地籍控制的范围, 采用GPS与RTK相互结合的方式, 加强对测量方式的处理, 改善导线控制标准, 提高数据实时化测量过程, 进而确保数据精度测量的准确性。应用GPS与RTK技术的布置, 可以有效的提升坐标位置的精度, 对流动作业环境进行准确的勘查分析, 确定符合实际接收控制的作业标准。根据电台数据内容, 分析直线传播的特性标准, 确定符合实际参考距离内的勘查范围。利用数据连接的标准化设置, 将GPS的接收与数据衔接联系到一起, 方便携带和数据采集。

四、测量精度的准确分析

利用RTK技术对实际的测量标准值进行精度提升, 确定符合实际测量标准的通视点位置。检查分析测角、侧边的高度, 确定符合实际测量的站位坐标, 确定实际的高程位置。利用现有的测量角度, 分析实际的高程和边长为止, 分析多方向的测量控制点位置, 确定符合实际的坐标高程, 对存在误差或信号弱的点增加RTK位置校验工作, 确保工程可能出现的误差降低, 控制误差, 保证其均匀分布, 防止局部误差过大产生严重的测量进度不准确的问题。RTK技术的精度测量可以实现一级测量, 降低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问题, 实现对地籍的准确测量。

利用地籍测量分析显示, 按照RTK技术与GPS技术的结合测量, 可以有效的提高测量精度的准确形式, 满足勘查设计者的基本需求, 尽可能多的提升地籍的整体工作效率, 保证工作效益水平。伴随着RTK技术与GPS技术的快速发展, 已经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维护, 提升技术的发展水平, 提高城市轨道建设的发展经济水平, 确保经济建设的合理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应用RTK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地籍的测量, 利用GPS技术与RTK技术实现对地籍测量的全球化实时数据测量, 对于工程实际的测量需求更具有实在性意义。我国地域广阔, 测量难度大, 容易出现误差问题。利用RTK技术与GPS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地籍测量的基本需求, 确保工程测量的测量质量有效性, 保证工程测量的合理性。

摘要: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 城市地籍测量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利用RTK技术的测量可以实现对地籍测量的准确数据统计。本文将针对RTK实际的数据测量标准和工作方式进行分析, 研究RTK数据测量的实际标准形式, 认识数据测量的精准度水平, 分析基于RTK技术实现的地籍测量。

关键词:RTK,地籍,测量

参考文献

[1]张翠华, 陈晓娟, 赖德海.现代地籍测量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城市地理.2014 (08)

浅论RTK测量技术 篇3

【摘要】RTK技术,是GPS 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文章阐述了RTK的含义、系统的组成以及其在测量领域内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举例其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RTK;GPS;城市测量

1. 引言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Real Time Kinemati c)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RTK测量技术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RTK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和高效性,使得其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2. RTK技术概述

(1)实时动态(RTK) 测量系统,是GPS 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中的一个新突破。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 在基准站上设置1 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 接收机在接收GP S 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

(2)RTK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 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

(3)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的功能。

(4)RTK 测量技术除具有GPS 测量的优点外,同时具有观测时间短,能实现坐标实时解算的优点,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5)实时动态定位如采用快速静态测量模式,在15 Km 范围内,其定位精度可达1~2 cm ,可用于城市的控制测量。

(6)RTK测量系统的开发成功,为GPS 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这对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RTK技术的应用

3.1控制测量为满足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的需要,城市控制网具有控制面积大、精度高、使用频繁等特点,城市Ⅰ、Ⅱ、Ⅲ级导线大多位于地面,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这些点常被破坏,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如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常规控制测量如导线测量,要求点间通视,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GPS 静态测量,点间不需通视且精度高,但需事后进行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返工。应用RTK技术将无论是在作业精度,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3.2像控点测量像控点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主要工作之一,传统的方法要布设大量的导线来测量部分平高点,内业再空三加密。采用RTK技术测量,只需在测区内或测区附近的高等级控制点架设基准站,(若测区内或测区附近无高等级控制点,可先加密),流动站直接测量各像控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对不易设站的像控点,可采用手簿提供的交会法等间接的方法测量。像控点的精度要求对于RTK测量来说是不难达到的。与传统作业相比较,它不需要逐级布设控制点;与静态GPS 测量相比,缩短了作业时间,因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功效至少提高3~5倍。

3.3线路中线定线RTK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路中线或电力线中线放样,放样工作一人也可完成。将线路参数如线路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RTK的外业控制器,即可放样。放样方法灵活,即能按桩号也可按坐标放样,并可以随时互换。放样时屏幕上有箭头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误差小于设定的为止。

3.4建筑物规划放线建筑物规划放线,放线点既要满足城市规划条件的要求,又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放样精度要求较高。使用RTK进行建筑物放样时需要注意检查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对于短边,其相对关系较难满足。在放样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点位的收敛精度,如果点位收敛精度不高的情况下,强制测量则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点位误差。在点位精度收敛高的情况下,用RTK进行规划放线一般能满足要求。

3.5用地测量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在土地分类及权属调查时,应用RTK技术可实时测量权属界限、土地分类修测,提高了测量速度和精度。

3.6其他方面测量RTK技术还可用于地形测量、水域测量、管线测量、房产测量等方面。

用RTK测图,可不用布设图根控制,仅依据少量的基准点,即可直接测定地形地物点坐标,如果用专业测图软件,通过电子手簿记录即可实现数字化测图。在水下地形测量是,RTK能自动导航和按距离或时间间隔自动采点,只要将天线高量至水面,加水深改正后,即可高精度的实时测定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由专业软件成图。

4. GPS RTK 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1)下面以漳州市某城区地籍测量工程中GPS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为例,阐述该技术的应用情况。测区位于漳州某城区,该城区为工业区和居民生活区,城市建构筑物密集,交通繁忙,无线电信号复杂,街道两旁树木密集。本次需测量的宗地地块遍布整个城区,总测量面积约20Km2,分布区域近45Km2,权属关系复杂,用地种类较多,宗地数目多,权属界址点数量大,采用常规测量手段施测十分困难,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宗地的权属界址点测量工作,以满足宗地权属单位对地籍测量工作的要求。采用GPS RTK 测量技术作为本测区宗地权属界址点坐标的实测技术手段,在充分调研论证并通过试验检测认证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endprint

(2)其作业过程如下:选取精度高、可靠性好的城市基本控制网点作为RTK 测量的工作基准在试用试验阶段,针对所选用的GPS 仪器,得出了该城区流动站在作用距离为4 Km 范围内,能高质量、清晰地接收基准站发出的数据。以此为参考数据,选定了分布于该城区的城市D 级GPS 三维控制网点7 点,组成本次地籍测量工作的基准框架网,并利用7 个控制点的WGS- 84 坐标系和1954 年北京坐标系成果计算出用于GPS RTK 测量的7 个坐标转换参数。

(3)GPS RTK 定位精度试验选取1 个GPS RTK 测量基准网点,架设RTK 基准站,流动站在离基准站4Km 范围内,有目的地施测了原本市城市5"级控制点、E 级GPS 控制点和宗地权属界址点共计19 个点,并采用静态GPS 测量技术、全站仪测量技术测量宗地权属界址点坐标,将这些测量结果、已知成果与RTK测量结果相比较。

(4)RTK 定位精度评价从上表中比较数据可以看出:RTK 测量结果与其他测量技术获取的测量结果互差均在厘米级,其中互差最大为1. 8cm ,最小为0. 3cm ,平均为1. 12cm.可以认为GPSRTK测量结果的点位精度达到厘米级,而且各点位之间不存在误差累积,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弊病,完全能满足城镇地籍测量对权属界址点的测量精度要求。

(5)采用GPS RTK 测量技术施测界址点坐标在检测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以RTK 基准框架网点为基础,分别架设GPS 基准站,使用1+ 2 工作模式,用两套GPS RTK 接收机作为流动站进行测量。

(6)由于所用GPSRTK系统的发射电台只有4W,十分省电,电,中途不需更换电池,就可使用1天,十分方便; 流动站在第1 次测量时,在一已知点上作RTK 测量,其测量结果与已知点进行比较,从而检查RTK 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及基准站坐标输入是否正确; 最后,将GPS 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计算机,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界址点图形信息,准确地制作宗地图、地籍图,计算宗地面积等。

5. 总结

RTK在控制测量以及施工放样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比传统的测量仪器的测量,它有着省时省工且精度高等特点,但其在碎部测量中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在进行测量时,主要注意事项是基准站选择要在比较中心、位置空旷开阔的至高点上,且周围无磁场的影响,这样流动站接收的信号好。并把观测成果与首级控制成果进行整体平差,这样动态观测经平差后的精度就较高。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4

基于RTK的地形测量中图根控制测量精度分析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形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地形测量中图根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RTK用于地形测量中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及精度,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 者:李宏伟 马培权 作者单位: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21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29)分类号:P2关键词:RTK 图根控制测量 精度分析 静态GPS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5

根据工程实例论RTK工程测量技术

RTK在控制测量,地形图施测以及线路中线定线和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有比传统的测量仪器精度高等特点.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RTK测量技术做出分析.

作 者:秦生基  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云南,昆明,650038 刊 名:城市建设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2010 “”(11) 分类号: 关键词:土地   KTK技术   测量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6

GPS 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GPS RTK定位技术具有实时、快速、精度高、所需控制点少、外业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用于山区公路测量,解决了通行、通视困难的难题.本文以巴基斯坦某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在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公路工程中GPS RTK测量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技术特点.

作 者:高永甲 孙加强 Gao Yongjia Sun Jiaqiang 作者单位: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测绘分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刊 名:物探装备英文刊名:EQUIPMENT FO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年,卷(期):200919(1)分类号:P631关键词:公路测量 GPS RTK 控制网

公路RTK测量的技术特点 篇7

关键词:公路,RTK测量技术,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 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迅速进展。测绘行业首先将GPS应用于大地测量, 并进一步将该项技术推广到工程测量之中, 形成许多成熟的方法, 如静态测量、快速静态测量、准动态测量以及动态测量等。外业精度能否达到规定要求, 只有在现场记录观测到的数据处理完成后才能确定, 故静态定位技术在实时定位方面存在困难, 不能直接应用于施工放样。能够快速方便准确的进行定位和放样测量的定位技术, 能够将测定放样点的平面位置精准的测量找到, 能够在高级公路在其进行查勘、勘探和测量的时候为其带来的根本上改变的动态测量实时定位的GPS载波相应位差分技术, 简称RTK定位技术。到目前为止, RTK定位技术在工程的施工当中已经成功的运用。这个技术将GPS测量的精准度高的特点保留并具备实时的能力。在布网上能够提供具备灵活性的方案并且没有地形的影响, 可以对控制点进行合理的布局设置, 并具备精准度高的测量结果, 为道路当中的线里程桩测提供了依据。

1 RTK技术的技术优势

1.1 适应更复杂的现场条件

全站仪测放中桩是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平距及方位角, 用极坐标的方法确定点位。所以, 对两点之间的要求为, 能见度高视线良好。若是视线受到遮挡的时候, 一定要运用支点等形式测放中柱。如果在大雾天气, 因为在地表的蒸汽会大一些, 对测量的精度和速度会有一定的直接影响。PTK技术, 在测量的时候可以不受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或者影响较小, 在大雾、雨天等恶劣天气的时候, 可以不工作。

1.2 作业效率更高

全站仪放样的时, 是测站指挥前点要反反复复的到相应的桩号去将点位定下来。在测量中, 会有搬站、清除障碍物等一些浪费时间的工作。额外, 在测量的过程中大家之间的默契的也对作业的速度有着影响。PTK作业和区域内的站点之间的联系由无线电波完成的, 不需要通事, 仪器会自动带领流站去寻找相应的桩号, 若是不合适, 可以无需交流自动的去调整, 进一步的将作业速度加快。

另外, 将载波的整周未知数快速的解算出来, 是作为实现PTK测量的重要技术之一, 用最具有代表性的静态相对定位法, 能够解算出非常精准的整周未知数, 会需要1小时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PTK在测量中, 初始化时间虽然会受到各种因素问题的干扰, 但是这些干扰会在几分钟内解决。就像借助快速静态定位, 大概是需要3分钟;采取动态环境的初始化, 大概是需要1分钟;如果在已知点上的初始化, 那么只有几秒钟就可以完成。那么, 在测量的过程当中, 若是遇到可障碍物, 造成卫星失锁的情况, 那么在对重新完成整周未知数初始化的只需要在数分钟后, 对卫星重新捕捉就可以继续进行对其的测量, 因此, 施工放样效率更高。

1.3 放样点精度均匀

在测放中柱的时候, 全站仪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干扰, 所以就会有一些办法对其帮助, 例如运用支点放样, 放出的点位其精确度与正常放出的点位相比, 其精确度会稍微低一些。若是遇到长直线的时候, 经常的需要搬站, 可是在搬站后测量的误差就会积累到后继点位当中, 就会将整体的测放精度有着大的影响。PTK在测量的过程当中, 因为它的位点精度是实时显示的, 因为每一个点的测位都是单独完成的每个点直接没有联系, 就不会产生有累计的误差, 每一个点放样的精度几乎是一致的。

2 RTK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

2.1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大气折射误差和多路径效应。这两种误差对RTK来讲都是显著的, 在距离较远或流动站周围有障碍时, 误差可达50~100mm。为了消除大气折射误差, 在实际作业中, 可采用双频观测, 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5°左右, 不宜太小。在消除多路径效应方面, 可在接收机设置时选取多径抑制。

2.2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在接受误差上的主要因素有, 接收设备在天线对应的中心位置有着偏差以及仪器对中的误差。在天线相应中心位置其偏差就在毫米级它对PTK定位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中桩放样时可适当延长观测时间来减小其影响。为了消除仪器对中误差, 在架设基准站时应严格对中整平, 尽量减小基准站对中误差。流动站放样时, 应在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检查点位精度, 以消除因流动站不对中而带来的误差。

3 RTK技术其他应用

RTK技术的实时定位和厘米级定位精度为其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RTK民设备性能价格比的进一步优化, RTK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多、更广。

3.1 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高等级公路选线多是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用传统方法测图, 先要建立控制网, 然后进行碎部测量, 绘制成大比例尺地形图, 其工作量大, 速度慢, 花费时间长。用RTK动态测量, 在沿线每个碎部点上仅需停留几分钟, 即可获得每点坐标, 结合输入的点特征编码及属性信息, 构成碎部点的数据, 在室内即可由绘图软件成图。

3.2 控制测量

以GPS建立起的控制网最精致细密的方法为, 静态测量。对大型建筑物, 如特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进行控制, 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静态测量。通常公路工程的控制测量, 就可以运用动态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实时定位精度。在达到要求的点位精度的时候, 就可以对观测进行停止对作业速度也快速的提高。在点之间的联系不需要通视的时候测量可以更加的简单方便。

结束语

以前的RTK实时差分技术是建立在C/A码伪距观测值基础之上的一种实时定位技术, 其精度只能达到米级。RTK定位技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基础, 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进行实时处理, 及时解算出观测点的三维坐标或地方平面直角坐标, 并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度, 能够满足公路中桩测设的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1]孔祥元, 梅是义.2002.控制测量学 (上、下) .武汉, 1994.

[2]李征航.现代路桥工程测量[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雒应, 王有德, 张碧琴.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公路定线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 2001 (11) .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RTK;勘测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城市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新的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并在其基础上产生的RTK测量技术同时也日益变得成熟。RTK技术,也叫做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Real Time Kinematic的简称,采用的是载波相位差分的技术,对两个观测站的载波相位观测结果进行实时的处理。

一、RTK技术的特点

作为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技术具有定位精确、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测量的自动化、操作简单方便并拥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等特点。

1、定位精准

在特定的测量半径以内,只要满足RTK的基本工作条件,其测量的平面及高程精度均可达到厘米级,远非常规测量所能比拟。

2、拥有超高的工作效率

高质量的RTK技术在常规的地形下,能够一次性测完半径达4km的测量区域,同时它在电磁波正常的环境中,要定位某一点的坐标,仅仅只需几秒钟的时间。由此可见,它的工作区域和工作速度都远远超出传统的测量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的效率。

3、测量的自动化

内装式软件控制系统的运用,使得RTK技术在测量时不需人工控制,就能自发地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为误差。

4、RTK技术大大增加了测量的广泛度

与传统测量方式需要两点之间进行通视相比,RTK技术由于是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因而避免了受外部气候及能见度的影响,所以测量效果绝佳。甚至对于传统测量难以进行的地形复杂及障碍物较多的地区,RTK技术都能实现。

5、操作简单,数据处理能力超强

由于RTK技术可以采取移动过程中获得测量数据的方式,所以在设置测量站时,只需进行一些简单的装备设置,比之传统的测量方便了许多。同时,RTK技术还能与计算机及其他测量仪器进行通信,在对数据的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方面功能极强[1]。

二、RTK技术的测量的范围

RTK技术主要包括地形、放样和控制三个方面的测量范围。

所谓地形测量是指,RTK技术可以与一定的测图软件相配合,测设各种数字化、线路带状及水下海洋地图等。放样测量是指,RTK技术在外部作业时,可直接进行点放样,将RTK在行进中不断进行的测站位置、填挖方量及偏移量与放样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控制测量,是指四等以下的控制和工程等测量工作,可以采用RTK技术。

三、RTK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有效应用

1、对平面控制的测量

常规的控制测量,需要对量测量点之间进行通视,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测量控制点遭到了频繁破坏,因而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中的测量进度。RTK技术摒弃了传统的测量点间的通视,为城市规划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时其测量精度、工作范围以及处理数据的能力比之传统的测量技术占有明显的优势。此外,比较相同的静止观测点,由于RTK技术在观测过程中坐标比传统的观测技术小,所以误差相对而言能够大量减少。

2、在RTK技术的界址进行准确的埋设界桩和点放样

一般说来,在高度已知的情况下,RTK技术在勘测土地定界过程中能够接收到GPS卫星更多的信息,则可以保证测量的质量更加精准。同时,为了及时传输已接收到的信息,RTK技术在传输过程中,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多颗GPS卫星进行连接。RTK技术的测量速度主要是依据其初期所需时间而决定,其中,RTK技术接受GPS卫星的数量和质量越高、传输的数据链效率越好,其初期所需时间就越短,测量速度便越快。只有这样,RTK技术才能做到测量精确、时间迅速、效率极高[2]。

3、注意RTK技术操作的规范

作业前,需将RTK仪器进行一次总复位;

结束语:基准站一方面应尽量架高,同时要避开强磁场,且其卫星截止高度角要大于或等于15度;若基准站是第一次或重新设置时,为了检核其精准度,应该联测一个已知的点;测量过程在流动站,应注意保持接收机天线垂直;采用RTK技术测量时,置信度设置在99.9%,采集数据应在固定解状态且HRMS≤0.02、VRMS≤0.02时。同时,在同一时间内,需要将整周模糊度进行重置,重新采集一次数据进行检核。最后,为了完善RTK技术操作流程,还需对作业方法进行认真总结,并统计测量的精度数据、编写测量报告等。

4、对观测质量加以正确判断

正常情况下,测量仪器不受外界环境干扰时,测量仪器锁定了5颗以上的GPS卫星,RTK获得固定解的时间只在5秒钟内,手簿上并显示出2cm以内的收敛值,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数据,才能反映出天线中心测量的真实内符合精度。当然,不可避免地出现少数测区干扰源干扰测量精准的现象。这时需要采取利用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重置整周角模糊度再次采集数据、更换基准站将流动站与基准站距离拉近或者是更换流动站重复采集数据等方法來增加测量的精准度。

5、提高了勘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与传统的测量相比,在工作条件和作业半径范围相同的基础上,RTK技术的平面及高程精度都能精确到厘米,点位精度也达到2.5cm,远远高于传统的测量精度。同时,RTK技术由于操作简单、勘测范围广泛,因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在保证测量精确度的同时,其工期能够比传统的常规测量提高3到4倍,大大提高了勘测人员的工作效率。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RTK技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天气、卫星状况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测量工作难以进行;同时,该测绘技术的初始化有些繁琐,数据链的传输过程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造成数据的误差。这些不足,都需要我们日后对其进行不断的修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谈市政工程中的RTK测量技术[R].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9

深度探讨基于GPS RTK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技术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两个控制测量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RTK控制测量的步骤,流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研究体会给出了7条建议,全文是笔者长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 者:许素文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上海,92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5)分类号:P2关键词:实时动态技术 城市控制测量 GPS 工程案例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10

GPS RTK用于图根控制测量精度分析研究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图根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与静态GPS及常规测量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探讨了GPS RTK用于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法及精度,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竿,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 者:韩建平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二测绘院,青海西宁,810001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9)分类号:P2关键词:GPS RTK 图根控制测量 精度分析 静态GPS

RTK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RTK GPS 水深测量

0 引言

RTK技术在陆域测绘的应用中已经较为成熟了,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也已经兴起。以往的水深测量多采用交会定位,故测量工作受气象的影响较大,精度难以控制,测量工作难度大,外业测量人员也很艰苦,且内业成图时间长。使用RTK技术后,这些困扰水上测量工作的问题就简单了。随着RTK技术的出现,使得水上测量可以采用GPS无验潮方式进行工作(RTK方式)成为可能。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下面针对南方GPS(S80)与南方测深仪结合水深测量过程简单说明。

1 无验潮水深测量的理论基础

如(公式1)所示,I为测深仪探头吃水线到GPS天线的高度,Z0为设定吃水,Z为测得的水深度。Zm为实际水深,H

为RTK测得的高程。则:

水深水位=H-h

S=水位-Z0-Z =(H-I)-Z (公式1)

当水面由于潮水或者波浪升高时,H增大,相应地Z也增加相同的值,根据 (公式1)式,Zm将不变。因此从理论上讲,RTK无验潮测深将消除波浪和潮位的影响,是一种理想的水上测量方法。

2 水深测量的基本作业步骤

水深测量的作业系统主要由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数据通信链和便携式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组成。测量作业分三布来进行,即测前的准备、外业的数据采集测量作业和数据的后处理形成成果输出。

2.1 测前的准备

2.1.1 根据所测水域情况,见意将GPS基准站架设在任意有利的未知点上,这种架站方式灵活,且受控制点位置影响较小。

2.1.2 将GPS移动站分别架设在已知点A,B上,设置好参考坐标系、差分电文数据格式、接收间隔,有了固定解后求得四参数,然后校正求得三参数,设站成功,

2.1.3 将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和便携机等连接好后,打开电源。设置好记录设置、定位仪和测深仪接口、接受机数据格式、测深仪配置、天线偏差改正及延迟校正后,就可以进行测量工作了

2.2 数据的后处理 数据后处理是指利用相应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后期处理,形成所需要的测量成果——水深图及其统计分析报告等,所有测量成果可以通过打印机或绘图机输出。

3 影响水深测量精度的几种因素及相应对策

在实际的使用无验潮方式进行水深测量时,测量结果精度会由于船体的摇摆、采样速率、同步时差及RTK高程的可靠性等因素造成的误差的影响,这些误差远远大于RTK定位误差,从而成为无验潮方式水深测量精度提高的瓶颈因素。

3.1 船体摇摆姿态的修正 船的姿态可用电磁式姿态仪进行修正,修正包括位置的修正和高程的修正。姿态仪可输出船的航向、横摆、纵摆等参数,通过专用的的测量软件接入进行修正。

3.2 采样速率和延迟造成的误差 GPS定位输出的更新率将直接影响到瞬时采集的精度和密度,现在大多数RTK GPS都可以最高输出率达20HZ,而测深仪的输出速度各种品牌差别很大,数据输出的延迟也各不相同。因此,定位数据的定位时刻和水深数据的测量时刻的时间差造成定位延迟。对于这项误差可以在延迟校正中加以修正,修正量可在斜坡上往返测量结果计算得到,也可以采用以往的经验数据。

3.3 RTK高程可靠性的问题 RTK高程用于测量水深,其可信度问题是倍受关注的问题。在作业之前可以把使用RTK测量的水位与人工观测的水位进行比较,判断起可靠性,实践证明RTK高程是可靠的。为了确保作业无误,可从采集的数据中提取高程信息绘制水位曲线(由专用软件自动完成)。根据曲线的圆滑程度来分析RTK高程有没有产生个别跳点,然后使用圆滑修正的方法来改善个别错误的点。

4 作业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4.1 有关基准站的问题

4.1.1 因为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所以:①电台天线要尽量高。如果距离教远,则要使用高增益天线;否则将影响到作业距离。②电源电量要充足,否则也将影响到作业距离。

4.1.2 设站时要限制最大卫星使用数,一般为8颗。如果太多,则影响作业距离;太少,则影响RTK初始化。

4.1.3 如果不是使用七参数,则在设置基准站时要使Transform To WGS84(转换到WGS84坐标系)处于off(关闭)状态。

4.1.4 如果使用七参数,则△X、△Y、△Z都小于±100较好,否则重求。

4.1.5 在求转换参数前,要使参数转换和七参数关闭。

4.1.6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一秒钟。基准站和移动站必须要保持四颗以上相同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所以有时偶尔RTK没有固定解也是很正常的。

4.2 有关流动站的问题

4.2.1 解的模式要使用RTK Extrap(外推)模式。

4.2.2 数据链接受间隔要与基准站设置的发射间隔一致,都要为1。

4.2.3 如果使用海洋测量软件导航、定位,则①记录限制要为RTK固定解。②高程改正要在天线高里去改正。

4.2.4 差分天线要尽可能的高。

4.3 有关求转换参数的问题 已知两点在测程及测区内要尽量远。同时,这两点不能在同一条经线或同一条纬线上。

5 结束语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12

采用Trimble 5700双频GPS接收机, 运用RTK模式完成了多个控制测量项目,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践, 就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运用谈点体会。

1 RTK技术

GPS实时动态测量 (Real-Time Kinematic) 简称RTK, 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差分方法。具体作业方法是设置GPS基准站一台, 并将一些必要的数据, 如坐标系转换参数、预设精度指标、基准站坐标等输人GPS手簿, 一台或多台GPS流动站在若干个待测点上设站;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同时基准站通过电台将其观测值和设站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将接收到的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及GPS观测数据, 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

2 工程案例一

2.1 工程概况

测区位于咸宁市某开发区, 控制网布设面积约8km2, 设计点位27座, 起算点采用位于测区南侧、东侧约0.8km的J市四等平面控制点各一座, 测区北侧、西侧边缘四等平面控制点各一座。

2.2 RTK GPS测量

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及可靠性, 在测区北侧及东侧的起算点分别设置基准站, 分别采集起算点空间坐标解算坐标系转换参数;并分别测量待测点平面坐标, 然后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坐标差值统计见表1。

根据上述两次测量坐差值的统计, 可算得两次测量平均值的点位中误差为±1.25cm。

2.3 RTK成果的外部检验

(1) 相邻点间边长检测。

检测采用TOPCONG GTS-311S全站仪, 以两次测量平均值作为实测边长值, 共检测通视边17条;进行实测边长与RTK测量成果坐标反算所得边长的差值统计。根据上述边长差值统计, 可算得相邻点间边长中误差为11.08cm。

(2) 采用导线测量方式的坐标检验。

在测区南测选择待测点6座, 按一级导线测量方式观测, 起算点为以上述J市四等平控制点为起算的按GPS静态方式观测的城市一级控制点;统计测量结果与上述RTK测量成果的坐标差值, 估算RTK测量成果的点位中误差为±1.22cm。

3 工程案例二

由于RTK测量在20km内点位平面标称精度为±3cm, 根据控制测量规范要求Ⅰ级导线点的点位误差为±3cm, 从理论上讲RTK测量完全可以满足Ⅰ级以下导线点的技术规范要求。

在某工程道路放桩RTK测量中, 对距离基准站1km~6km的一些四等GPS控制点采用一点法进行检核比较, 结果表明平面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3.1cm, 高程最大差值为4.9cm, 完全符合Ⅰ级导线点的规范精度要求。

在某工程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任务中, 测区长约7km, 宽0.7km, 面积约5km2。整个测区采用Trimble 5700双频GPS接收机用静态法共布测了5个四等GPS点, 21个一级GPS点, 点位均匀分布,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 (Mx:4.0cm, My:3.9cm) , 并联测了四等水准高程。为了进一步检核Trimble 5700双频GPS系统的测量精度, 采用GPS控制点联测法均匀地检测了其中12个G P S控制点, 基准站设在测区中间。GPS测量坐标值与静态联测法坐标值的较差见表2, 其X坐标中误差为±3.1 c m, Y坐标中误差为±2.3cm, H高程中误差为±5.0cm, 结果完全可满足Ⅰ级导线点 (5″以下) 的规范精度要求。

尽管GPS测量的标称精度及实测精度完全满足Ⅰ级导线点5″点以下的规范精度要求, 但目前的规范对利用GPS测量进行Ⅰ级导线甚至更高的精度的控制测量, 其采集数据的方法, 数量等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还需要用大量的实践来证实。实际测量中还必须采取足够的检核手段, 确保测量的确性。

4 建议

(1) RTK测量与静态GPS测量相同, 首先得到的是WGS-84坐标, 必须通过一定的坐标转换关系才能得到用户坐标系坐标, 转换参数的求取精度对测量成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应注意起算点精度, 特别应注意采用一定的方法检核起算点的相对精度;同时, 转换参数有一定的区域性, 它仅适用于起算点所圈定的一定区域, 外推精度随距离增加降低明显,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选择能覆盖整个测区且分布均匀的起算点。

(2) 若已知起算点为静态GPS控制网成果, 可利用已有WGS-84坐标及用户坐标建立坐标转换关系, 这样可节省采集起算点WGS-84坐标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在利用原有成果时应注意所采用的WGS-84坐标应是在同一网平差中得到的, 因为它是由单点定位的WGS-84坐标推算得到的, 只代表某个特定的坐标对应关系。

(3) 基准站应选择位置较高的点位, 这样可明显扩大流动站作业范围, 但根据笔者对多个工程成果的统计分析, 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距离对测量成有一定的影响, 当流动站与基准站间的距离达到5km~6km时, 两次测得的坐标差值及相邻点间距离与全站仪边长测量的成果差值超过5cm的明显增多;笔者建议在采用R T 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时, 为保证成果的精度及可靠性, 流动站的作业半径应控制在5km以内。

(4) 根据上述第一、第三点, 在采用R T K方式进行较大区域控制测量时可将测区划分成若干个工作区;各工作区的划分应有一定的交叉, 观测时应进行相互检核;也可以采用两次工作区划分不同的方式进行观测。

5 结语

利用RTK技术进行城市控制测量操作灵活、简单, 同时减少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后处理工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彻底改变了城市控制测量的作业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认识这一技术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测量模式的区别, 设法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1[S].

rtk测量实习报告 篇13

GPS-RTK在高压走廊竣工验收测量中的应用

以GPS-RTK在高压走廊竣工验收测量中的应用为例,对RTK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精度评定.

作 者:田泽海 TIAN Ze-hai 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刊 名: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英文刊名:GEOMATICS &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200932(4)分类号:P228.4关键词:GPS-RTK 高压走廊 竣工测量

RTK实习报告 篇14

班级:土0803班

姓名:严春雨

学号: 20080476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掌握RTK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对RTK测量中GPS接收机的各种配置方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地点及时间

1.地点:石家庄铁道大学校园内; 2.时间:2011年5月25日。

三、实习内容

RTK测量技术的认识,基准站的建立及仪器设置的方法,流动站的建立以及配置集的设置。

四、RTK的原理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受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受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这样,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流动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从而可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以减少冗余观测,缩短观测时间。

GPS定位的原理是GPS 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五、实习过程

1.参考(基准)站的建设(1)参考站的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a.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b.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c.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d.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2)仪器连接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已知点GPS04,将天线架设在该点做为基准站,将基准站主机中导出的电缆,一条与GPS天线相连,另一条与电台相连接。

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3)仪器参数设置

a.配置集及通信接口的设置

b.当地坐标系统的建立,可以在室内建好坐标系后通过CF卡直接传输到机器内,也可以在接收机上新建后输入。

c.天线的选择,选择AX1202 三脚架

d.地震记录格式的选择

e.时区的选择,选择+8区。

f.开机界面选择 【测量】。

g.单位格式均选择默认的

2.电台的连接 电台分别与基准站主机、电瓶相连接,连接电瓶时,注意正负极要正确(红正黑负),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

3.移动站的建设

(1)将流动站主机接在装在作业包里,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将移动站手簿夹在流动站主机的天线杆上,连接好作业包与天线、手簿的电线(主机设置好之后,再将其装进作业包)。

(2)打开流动站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主机上表示接受电台信号的“闪电状”符号闪动时,表示接收站已接收到电台转发的信号。

(3)仪器参数设置

其他与基准站相同,配置集设置如下:

4.开始测量

红圈里表示是否接受电台信号。

绿色圈里显示大圈时为“导航解”,显示圆圈+十字时为“浮点解”,显示十字时为“固定解”。

六、实习总结

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 在测量过程中收到的卫星数太少,小于5个,以至仪器无法得出固定解,这种情况可能是基准站架设的位置周围遮挡物过多,应该选择一个周围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超过15度,并且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的地方,以减少多路径干扰。

2.如果电台开机后,各种各设置都正确的情况下还是无法发出信号,很可能是电瓶提供的电压不足,应该检查电源电压。

3.在作业过程中,在GPS接收机满足作业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测量的主要误差源是多路径误差、周跳和点位的对中误差。作业中应尽量避免它们的发生并减少其误差。4.总的来说,RTK测量除了要有足够的卫星数和卫星具有良好的几何分布外,还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通讯必须良好.

七、收获体会

1.通过这次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道的严重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又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强化使自己对这门学科又有了新的理解.我觉得这门学科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但实践前的理论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篇:送给公司的祝福语下一篇:部门员工满意度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