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4篇)
通过参加企业上组织的以网络形式的培训学习,对全面质量管理有了更高层次的了解和认识,对将来自身的发展和对自己的工作都有很大的意义。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紧跟时代脉搏。
2009年4月,工信部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党和政府关于质量工作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通过今天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和沟通,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将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和进步都将有新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要围绕“质量强国、质量兴企”的发展目标,把加强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作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有针对性的解决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通过组织学习、讨论和交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寻找薄弱环节,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研究改进措施,完善制度管理。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岗位培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文本,要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正确认识“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正确处理“企业靠职工发展,职工靠企业生存”的辩证关系,通过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紧紧依靠上级的正确领导,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谋求企业的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重视顾客满意,改进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也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则,结合目前实际,我们应积极改进服务流程,组织专人定期进行顾客走访和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认真听取顾客的意见和要求,对产品进行数据定量分析,不断提到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不断增强顾客满意。
四、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奖惩制度。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三全”,即内容与方法的全面性、全过程控制、全员性。要健全组织机构,实行全员参与,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要以人为本,完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改进管理方式,强化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统计技术,分析不合格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不断改进质量管理的时效性。
五、建立质量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质量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离开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就成了“空中楼阁”。要尽快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明确方针目标,规范工作流程,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工
作,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一、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形成的集思想、体制、教研、课外活动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1]。校园文化是一种依托于校园而发展起来的,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 校园是校园文化产生的肌体, 离开校园也就谈不上校园文化,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校园文化又同活跃于其中的师生紧密相连。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甚至是精神面貌, 良好的精神外貌, 形于心, 发于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对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形成一种集体意识, 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会形成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科学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校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的生机与活力, 使其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2]。和谐校园要求各方各面协调一致, 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同时也要求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和谐一致。和谐校园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是人文景观的和谐, 是办校规模同师资水平的和谐, 是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和谐。
二、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过于关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弱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理念的外现, 其核心内涵依然是校园文化中精神层面[3]。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忠于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 为精神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目前某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单方面强调学校速度和规模。对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关注,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严重失衡。殊不知, 离了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大规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丧失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初意义。
2. 片面追求学术水平高速发展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忽视内涵建设。
当前, 各方积极倡导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但各种不同的理念相互激荡, 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过分提倡实用主义, 弱化人本关怀。[4]学术水平和学生就业是学校两大支柱, 部分高校单纯强调学术水平和就业发展, 这种模式是一种随时都会丧失生机的发展, 它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提升。
3. 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重视不够。
学生, 是学校根本, 无论是学校建设还是发展都应该以学生为根本, 为基源。问题的解决立足于学生, 在当前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过程中, 部分高校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问题未形成充分认识, 从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首先, 学校对不健康网络文化缺乏应有的监管力度[5]。大学生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不仅掌握先进知识技术, 对网络文化也相当关注。目前网络文化良莠不齐, 对网络文化的监管的缺失, 使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学生造成思想冲击和影响, 对健康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十分不利。其次,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引起学校足够重视[6]。当前, 各大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 未能同时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些高校处理问题忽视学生心理感受, 其实质上掩盖问题, 并没有实际解决, 深刻影响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再次, 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7]。当前“老人倒地无人扶”等社会问题引发关注, 这些道德事件表明道德建设和人文素养尚待加强。学校对学生道德要求的提升将成为影响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高校将思想品质和德育建设归为中小学的义务和职责, 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持续培养和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和谐校园建设。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基石, 对广大的师生影响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同时也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也有着莫大的渊源, 其影响能够波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从一定时期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引领和谐校园的发展, 从长期看高校校园文化关系到中国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的实现, 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要求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是个曲折迂回的过程, 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过程, 必须经过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凭空臆想就能形成的文化形态, 而是要通过全体师生的实践并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形成、定型并不断丰富完善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伴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 各种不健康的意识也日益凸显, 越来越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各种错误的思潮汹涌而至, 扰乱了人们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步伐。各种错误思潮对当前学生的影响日渐明显, 进而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和前途, 这些人才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承担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理应引起高校主管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视。
当前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完善的重要机遇, 抓住机遇建设校园文化是每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 要构建和谐社会, 应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 努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的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培养学生的情感技能。值此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契机, 各高校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四、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1. 要提升校园文化示范效应。
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适度竞争有利于高校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也有利于各高校的良性发展, 但是这种竞争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高校间的竞争应表现为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 而这种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 因而各高校应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传统, 并带动各其余高校的发展, 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示范效应, 努力铸就自己的先锋榜样作用。
2.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升创新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时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发展变化。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 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校园文化, 必须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的发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水平和程度, 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 这些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和谐校园不仅是校园物质层面的和谐, 同时在更深的层面上而言, 它更是一种学生内在个体素质的和谐, 因此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培养发面, 要求学校能够做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要具有长远的眼光,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3. 加大对不健康思想、低俗文化的监管力度[9]。
加强对腐朽、低俗思想和文化的扩散和传播的有效监管, 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既有利于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也有利于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 实现校园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校园文化系统功能, 强化校园文化要素的整合功能。
校园文化是由各种不同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因此, 一个良性的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兼顾各方,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构建完美的和谐校园。
总之,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当前党中央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同时, 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积极发展学校特色, 维护和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党的十八大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软环境, 对学生素质培养、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直接、间接地影响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一定程度上起着引领和启示作用。值此十八大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之际, 深入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阐明校园文化建设紧迫性, 简要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举措意义重大。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慧.现阶段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初探[J].理论月刊, 2006, (2) .
[2]常一青.构建民族高校和谐校园促进各族师生全面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3) .
[3]杨经录, 王宏宇.基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内容建设探究[J].国电力教育, 2008, (6) .
[4]陶成文.理工科院校应强化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4, (2) .
[5]刘志坚.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教育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
[6]刘德宇.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4, (9) .
[7]张建明, 李遵清.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 (1) .
[8]康胜.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7) .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应担负着酝酿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渗透课文主题的作用,要一开场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扣学生思维的脉搏,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例如在电磁振荡教学中,首先演示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振荡器发射电磁波,在一定距离外的地方放置一个由电感、电容和灯泡组成的回路,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动片,让学生观察到灯泡发光这一现象,使学生长期形成的电流要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才能使灯泡发光的定向思维受到冲击,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促使每一个人都想追求本源,在这个基础上学习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学生非常投入,他们都说似乎“看到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把一个抽象无形的概念形象化了,这个教学上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方法灵活多样。增强学生兴趣
1.用直观、简单的演示实验。例如,讲“惯性、惯性现象”时,把“惯性演示器”放到讲台桌上,教师问:如果把支持金属球的金属片快速弹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积极地猜想,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他们的答法不一。接着演示实验,用弹簧片把金属片弹出,结果是金属球落在了下面的槽里。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好。
2.创造教学情境。例如,讲初二物理“序言”一节时,可放映科教片《神奇的物理世界》,让学生感知物理的奇妙:为什么火箭能飞上天?平静的水面为什么会产生倒影?平面镜为什么能成像?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气氛,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学生实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例如,在学习《浮力——阿基米德原理》一课时,让学生回忆洗澡、游泳有什么感受,学生就抢答,水对身体有个向上的托力。再让学生用手指把塑料圆筒从水面压入水底,感受到水的浮力,松开手指,圆筒上浮。再进一步把乒乓球、木块、硬币、石头放入水里,有的上浮,有的下沉,这时学生就容易产生误解,认为上浮的物体,水对它有浮力,下沉的物体,水对它无浮力,接着让学生将塑料圆筒(装人适量的砂子1用测力计称量一下,然后将圆筒全部浸入水中,测力计的读数就变小,这时学生很快得出下沉的圆筒也受到水的浮力,从而消除了水对下沉的物体没有浮力的误解。让学生继续做实验将圆筒慢慢浸入水中到刚好全部浸入水里,再继续下沉,学生通过对测力计读数变化的观察和分析,就能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上,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多,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的结论,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益。
4.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惯性应用》一课时,应用惯性解释日常惯性现象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由于物理现象瞬时性变化,又涉及力学和运动学中的几个概念,情况较复杂,难于理解,因而不感兴趣,感到难学。可以采用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模拟演示这一过程。利用课件的可控性、分解性、放大性、再现性的功能,把这一具有瞬时变化的物理现象放“慢镜头”。同时对小车、木块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由于图像清晰、模拟逼真,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增强了教学气氛,刺激学生积极思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验学习乐趣。稳定学习兴趣
1.让学生体验成功感。一个班几十位学生,他们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要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得以提高,学有所成,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类学生的要求要具体、要贴切,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环境、条件和机会,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要使他们成为“旁观者”、“陪读生”,要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难度较小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让好、中、差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对的给予表扬,特别是后进生,给予特别表扬,回答错了,我从不当众指责,只是给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了成功一兴趣一成功。这样学生都会积极地争取参与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树立崇高理想,使兴趣稳定持久。学习兴趣的形成、发展一般经历都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程。有了有趣、兴趣,要使之长久保持,必须使兴趣与高尚的理想结合起来,使之飞跃由乐趣发展为志趣。因为志趣带有自觉性、深刻性、方向性、一贯性的特点,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同崇高的志向、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时,学习兴趣才会稳定持久,并产生出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产生学习毅力,克服困难,消除畏惧心理,学好功课。
在课堂教学中,我加大“感情投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做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采用启发设问、引用实例等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加强和持久,使学生克服了“不良定势”,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在动态中逐步适应,在“成功——满足——再成功”的良性循环中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2年3月1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在全校集中开展了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专项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明确上级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努力把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并且给每位教职工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在现阶段,《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是一份关于高等教育办学的指导性文件,它的颁布对于高等教育院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紧密结合高等院校提高素质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有
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学院社会地位和声誉努力奋斗。
****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南京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 11 各省市,横跨我国东西中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长江经济带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开路先锋”,是“一带一路”的主要交汇地带。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座谈会上提出五个“新”(新篇章、新样板、新高地、新优势、新画卷)、三个“主”(主战场、主动脉、主力军)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新的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长江经济带要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四个“聚焦”绘就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聚焦绿色生态,刷新城乡建设新颜值。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之大计。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驱动,人类的发展需要生态支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发展经济不能竭泽而渔,而保护生态环境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持
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守护一江清水、一片蓝天,推动环境持续向好向优,让生态产业成为城乡居民致富的“金饭碗”,让“生态绿”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让绿水青山成为最美小康底色。
聚焦协调发展,打造一体推进新格局。无论是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还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大流行。“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城市的发展要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抱团取暖”,要凸显各地发展优势,统筹资源与要素的调配与均衡流动,实现区域发展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齐头并进。长江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联动的主轴线之一。要充分发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核心作用,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上海自贸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
聚焦企业创新,激活经济发展新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金钥匙”,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助力经济发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建立促进产学研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
聚焦文化传承,培育文化发展新业态。文化是中华儿女的血脉,浩浩汤汤的长江造就了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沿线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重“商”轻“文”,要将城市的建设与文化的传承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城市建设彰显人文厚度和文化底蕴。要在历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既要体现时代性、创造性又要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的风姿,要赓续长江文化血脉,挖掘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守住长江文化的精气神,让长江文化像滔滔江水一般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应该把学习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用讲话精神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集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理念、思路、目标和信心,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在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上狠下功夫,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1) 全面管理原则。预算内容应涵盖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企业所能涉及的所有方面, 实行全方位管理;预算应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和每位员工, 实行全员管理;预算过程应涵盖编制、监控、分析、调整、考核、兑现的所有方面, 实行全过程管理。
(2) 战略导向原则。预算应符合集团公司长远战略规划目标, 避免短期经营行为。
(3) 积极稳健, 以收定支原则。预算编制应坚持效益优先、量入为出原则, 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4) 原则上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是对预算收支以零为基点, 对预算期内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必要性或各项收入的可行性及预算数额的大小, 逐项审议决策, 从而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编制方法。
(5)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功能, 涉及面广, 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增强关联度。
二、全面预算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内容
围绕集团“架构新的丝绸之路、促进西部空港大发展”的战略愿景, 克服传统预算不支持公司战略、不支持企业价值创造、不利于挖掘潜力、缺乏可靠依据等缺陷, 避免“讨价还价”的预算管理误区, 实施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经营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协调沟通机制,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在编制中长期经营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年度预算并进行月度分解, 明确经济事项, 实现预算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有效结合, 充分地发挥企业战略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达到监督、指导经营业务的目的, 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全面预算的具体做法
(一) 灌输理念, 建立制度
自2005年以来, 集团公司财务部运用多种方式、多种场合宣传全面预算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并在预算编制时, 实行开门预算, 不搞闭门造车。财务和经营部门深入基层、加强调研, 在做好生产业务预测的基础上, 科学地编制财务预算, 使财务预算指标既切合实际, 又富有挑战和压力, 这是全面预算在集团的初步尝试。2008年集团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总结, 形成了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确定了全面预算的原则、方法和内容。2009年《集团化管理基本制度》中确定了实行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2010年形成的《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办法》中, 将管控的内容概括为建立“553体系”, 即“打造五项会计信息系统, 实施五项管理统一, 实施三重财务监督”, 在五个系统和五项管理统一中均包含预算管理内容, 这成为推进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的指导性文件。
(二) 建立组织机构, 明确职责权限
集团公司设置全面预算及综合考核领导小组, 在集团公司财经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集团公司总裁担任, 副组长由分管经营工作的副总裁、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全面预算及综合考核办公室, 主任由总会计师担任, 副主任由财务部和规划发展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财务部3名, 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规划发展部、安全技术部各1名工作人员组成。“预算办”根据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的目标, 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审议、平衡预算指标, 协调解决预算管理中的问题, 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 制定年度奖惩办法, 督促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同时, 建立了全面预算工作流程, 明确了总裁、总裁办公会、全面预算及综合考核办公室、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及成员企业的职责和权限, 使全面预算管理有了组织保障, 有利于全面预算的整体推进。
(三) 编制中长期经营计划、搭建桥梁
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法, 实现了对集团公司业务流、信息流的整合, 是企业规划战略目标、控制日常活动、分散经营风险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但要把公司战略落地生根, 使年度预算目标值的设定与企业战略目标衔接, 还需要中长期经营计划作为衔接的桥梁。为此, 集团公司从“十一五”期末开始推行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 要求各成员企业根据集团公司整体战略, 明确公司战略, 确定中长期目标, 编制中长期经营计划和相关财务预算, 形成了公司愿景、公司战略、中长期计划和全面预算四位一体的完整的预算管理机制。主要工作分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集团核心企业咸阳机场股份公司围绕机场的长期战略目标, 编制公司2011-2025年的财务预算;二是其他成员企业围绕集团“十二五”规划编制2011-2015年的财务预算。
这种围绕战略目标的中长期财务预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全员参与预算;二是预算时间跨度长;三是预算结果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解决了年度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的现象。
(四) 进行价值链和作业分析
按照集团公司对辅业公司提出的“政策给足、改革到位、支持到边、断其后路、不生就死”的管理理念, 集团公司深入分析主业、辅业的利润构成及特点, 确定各作业的可控性和协调性, 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分析增值作业的效率性, 消除非增值成本, 优化作业链, 从年初预算编制开始, 强化财务预测的基础和来源, 因地制宜, 分解任务和压力, 调动成员企业积极性。为促进辅业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对内部交易实行市场化定价, 在各辅业公司推行完全成本核算。经测算, 集团广告、建设、实业、配餐四大辅业公司外部市场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28%增加到2010年的43%, 外部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 强化业务预算的基础性。全面预算是对企业计划期间全部经济活动及其成果的预算, 既包括有关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预算, 也包括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预算。一般可具体分为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类。其中, 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包括资本支出预算和一次性专门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其他收支预算、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其中, 业务预算是基础, 涉及到销售、生产、人员等各个方面, 只有这些预算做好了才能更好地推动全面预算的执行, 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 积极调研, 制订方案
2009年开始, 集团公司经过四年的手工编织预算, 越来越感觉到技术手段的落后难以落实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 寻求突破成为一种必然。2010年4月, 在对实施集团财务集中管控的调研中, 集团公司总裁带队, 就财务集中管控对海南航空、东方航空、平安保险、西门子公司、中航集团、首都机场等业内及国际知名企业集团进行了考察, 初步了解了预算管理的先进经验。同年6月, 由财务部牵头成立的调研小组先后实地走访了北京久其公司、中冶集团、首旅集团, 间接考察了中铁物资总公司、化工股份集团、神华集团等单位的财务信息化情况。2011年6月, 集团公司再次组织调研小组对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集团公司等的预算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调研, 不仅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办法, 也形成了完整的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实施方案, 明确了七步走的实施步骤, 为进一步推进全面预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 建设信息系统,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系统的建设, 是过去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管理的总结和升华。经过近两三年充分的调研和实践, 2011年7月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系统建设, 经过半年的系统建设, 已经实现了主要功能, 形成了“一个统一、两种模式”的全面预算管理格局, 达到编制2012年全面预算的目标。
首先, 集团公司根据审核的需要形成了完整的预算管理表格, 即“一个统一”, 并以网络化的方式, 实现集团企业预算编制数据的收集、审核、处理、查询和报送等工作, 达到了提高集团预算信息管理手段, 便于数据共享的目的。其次, 实现集团预算管理流程系统化, 包括预算编制及批复中的两上两下, 通过系统将各次的预算报送和批复数据进行存储和展现。第三, 上报国资委的预算数据系统可依据公司本身编制的预算自动生成, 减少重复填报。第四, 形成了集团公司本部和咸阳机场“两种模式”。即形成了统一的预算管理报表, 同时分别形成了以集团公司、咸阳机场为代表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2011年后, 进一步实施个性化编制、中长期预算编制、数据对标、预算绩效管理等工作, 达到预算数据与决算数据的网络数据对接及与行业指标对接, 快速生成分析模板, 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目的。
四、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
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是在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环境、科学预测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对企业战略规划的量化表现, 编制的过程就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过程。通过编制长期财务预算, 极大地提高了成员企业管理层全局性、战略性思维能力, 解决了成员企业经营方向的随意性, 业务布局的飘移性, 有力地促进了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辅业收入占到集团总收入的50%以上, 这在全国机场行业是不多见的。
各成员企业以年初预算目标为指导, 制定切实有效的预算管理办法, 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 不断开拓外部市场, 创新产品品种, 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 实现经济效益指标持续上升。咸阳机场将财务预算与中期商业计划有效衔接, 积极落实年度财务预算指标, 形成以预算为核心的完全成本管控机制, 基本实现全面预算的全员参与;宁夏机场主动推进物资系统建设、全面加强副业监控、一举扭亏为盈;建设公司由二级管控向三级管控转变, 将责权利明确到三级机构, 充分发挥分公司的作用;配餐公司通过速达软件对采购、生产、库房统一管理, 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实业公司通过毛利率考核指标的设置, 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日常运营成本支出;广告公司积极外拓市场, 业务扩展到二十多个机场;物流公司实行“阳光货运”, 加强各类数据的收集、归纳、整理工作, 为公司销售政策的制定、确定让利幅度, 奠定了科学坚实的基础。
五、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课堂评价;学习兴趣;知识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1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40
在传统观念里,教师只看重卷面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困生只有厌烦。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怕教师对自己成绩不满,而不敢面对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有效地发挥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正面导向作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这学期,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实行课堂评价,使学生的成绩不仅仅体现在卷面上,也要体现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关于课堂评价,我们理化生组制定了统一的评价表,主要包括课堂表现、知识巩固以及作业上交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一、课堂表现
合理的课堂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我以组为单位实行捆绑式评价。上课之前,我要求课代表在黑板上把计分表画上。我的积分表很简单,只有两列,包括组名和积分,以九年级一班为例。
在课堂上,我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要拘束。哪怕是不正确的说法,只要他们肯积极发言,我都给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在课堂表现上,我是这样评价的:以组为单位积分。下课以后加分,总分排在前两名的小组分别加一分。当然在积分的过程中我也有一定的标准,优等生回答对一个问题加个人一分,回答错了不加分;中等生回答对了个人加两分,回答错了不加分;学困生回答对了个人加两分,回答错了个人加一分。此外,我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价。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大多数情况下交给优等生,而对于一些简单问题或稍偏中等的问题,我把回答问题的优先权留给中下等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我更加关注一些学困生。当然以上是课堂上主要的评分标准,但不是全部,我还时时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酌情加减分数。比如,在小組合作学习期间,我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进行巡视,及时评价。在课堂表现评价时,我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将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二、知识巩固
在知识巩固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包括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课后的抽查,主要抽查的是导学案、作业本等。评分标准是:对于优等生抽查较难问题,答对个人加一分,小组加一分,答错不加分。对于中等生抽查中等难度问题,答对个人加两分,小组加一分,答错不加分。对于学困生主要抽查简单的概念,答对个人加三分,小组加两分,答错不加分。这样,学生认识到对组里某个成员有益的事对全组也有益,对组内某个成员有损的事,对全组也有损。对合作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成果的肯定,要直接影响到他所在的合作小组的总体评价。小组成员就开始互相督促,特别是督促一些学困生,让他们及时背概念。例如,九一班的许一涛同学聪明、思维敏捷,对其他同学不易解决的问题他总是很感兴趣,而对自己的基础学习却不上心。他总是由于懒惰不去背概念。每次我在课堂上提问他时,他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总是拖他们组的后腿,扣他们组的分,使他们组的成绩上不去。这样,他们组的成员就对他不满,开始督促他让他每天抽一些时间背概念,这样,他们组的成绩自然而然上去了。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又顾及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作业上交情况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理科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后作业不但能补充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盲点,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之一。例如,在讲解组装电路时,我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画出电路图,还要求他们在实验室自己动手连接实物电路,从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分层布置作业,对于那些学习实在很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去抄课本概念。在作业评价中,我是以这样的标准评价的:我把作业分为好、中、差三类,作业好的学生个人加三分,所在小组加一分;作业中等的学生个人加两分,所在小组加一分;作业差的学生只是个人减一分。在整个作业评价过程中,我是分层评价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对不同学生的作业的好、中、差有不同的要求。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评价的过程中,首先我尽可能地表扬和适度地批评学生。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和关爱,没有受冷落的学生。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优秀的一面,我们要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待他们,尽可能地表扬他们。
其次,对每位学生都抱有积极的期望。在学校,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一直认真学习,就是希望当教师对自己有期望时,不让教师失望。再差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弃,要对他们抱有积极的期望,总有一天他们会在某些方面很优秀。教师对学生有了期望,才会更用心地教好学生,学生才能更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优秀,成为父母、教师的骄傲。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对他们抱有积极的期望,期望每位学生都会成为优秀的人才。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着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只有这样“五位一体”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为人民群众欢迎和期盼的发展,才是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感觉到亲近和温暖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样的发展呢?在中国经济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快速发展30余年之后,能够有效推动“五位一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办法只有改革,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着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扫清体制障碍。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使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社会的治理方式都尽快纳入法治的轨道,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保障党的持续执政和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党坚强有力的科学领导。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目标愿景;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更是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才有资格和能力适应全面建从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引领者、顶层设计者和基层创新的组织与推动者。唯有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党才能承担起起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正如所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党领导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也反过来对执政党、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今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是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所在。
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四个全面”良性互动的过程,必将是经济新常态发展条件下,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更加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和巩固的过程,是执政党越来越在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中越来越得到中国人民支持拥护的过程,而由此开创的则是为世界越来越敬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锦绣愿景。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庄严提出:我们共产党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56年,他还强调,党要有能力领导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觉得可亲。在历经了几十年的曲(文章转载自 雨轩范文网 请保留此标记)折探索之后,邓小平同志站在全新的时代高度指出,“我们的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制度”。
一、公司的重视
我公司是来凤县的民营企业,在我的印象中,来凤的民营企业很多,但真正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业务技能,而将员工送到像武大这样高等学府去进行培训的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的门店,例如像卖化妆品的销售行业有时会送员工去培训,他们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销售。而其他的民营企业会尽可能地节约成本,只想员工为他们赚钱,只会算计耽误一天的工作给他们带来多少损失,根本不会在意员工个人的成长,没有让培训的意识。而我公司十分重视培训,在培训方面毫不吝惜。不仅老板自己学习、还要求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要学。学习企业的管理水平、学习自身的素养,以达到提高整个公司的业务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素质。最终的目的是使公司不断发展,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在竞争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我公司董事长、公司总经理的意识强,他们始终明白了一个道理:企业的发展壮大全靠一支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有凝聚力的优秀的员工队伍。不学习就要落后,不懂管理企业就要倒闭,不发展企业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素养、没有凝聚力的队伍就是垃圾和一盘散沙。一个优秀团队的代名词,不是人多,而是凝聚力。因此,老板和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提升,不惜花重金,也要进行员工队伍的培养。
二、学习氛围
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 图书馆管理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转换角色, 充分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来, 增强图书馆工作的教育功能。
笔者原是一名农村教师, 由于工作原因, 从事了图书管理工作近十年, 在此期间学习了不少东西, 也感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真正认识到书籍对人成长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图书馆应成为学生的真正的第二课堂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诚实正直的学生与学业突出的学生相比, 前者更有利于社会, 因而, 我们的教育更要注重帮助学生确立自身的价值, 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而健康的能够从事各项工作的普通人, 而非病态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倡导者、美国教育家多姆生的观点。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身就是以宣传教育为基本功能, 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也是自主学习的最佳课堂之一。它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到的知识, 还具有陶冶情操、涵养品德、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及特长等教育作用, 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图书管理员可以充当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应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密切合作, 当好学生遨游知识海洋的向导, 应引导学生利用大量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 从书中学会做人, 感悟名家名著和其他优秀作品, 让学生主动地、愉悦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最终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人格得到升华,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作用
1.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者
在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 一方面, 学校要全面地向广大学生开放图书室、阅览室, 加强图书情报教育, 引导学生学会在书海中检索自己所需的资料, 逐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能的力;另一方面, 又要加强对教师们的图书情报服务意识, 变过去的“为人找书”为“为书找人”的主动服务。因此图书管理员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科学管理好各类书刊资料。对新购图书及时进行分类编目与管理, 做图书资料的借出和归还工作。
(2) 做好书籍的修补与管理工作。定期检查, 整理好书报、杂志资料, 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 月底、年底做好资料的整理和装订保管工作。
(3) 填好各项登记表。为规范管理, 便于查找, 各项登记表格填写应认真及时。
(4) 要做好新书推荐工作。
2.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成为师生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适应时代要求, 学会和师生合作, 为他们提供最新的学科信息, 提供相关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 应该与教师教的学工作密切配合, 加强情感投入, 取得教师和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积极主动去服务, 尽量满足教师的需求。工作再苦再累, 也不耽误教师教学, 不能影响学生对图书的阅读。
3. 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者
德育工作应常抓不懈, 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图书馆工作者也是德育工作者, “以德育人”是图书馆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图书馆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它可以通过书刊推荐、等方式指导阅读或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进一步激发学生多进馆, 多读书。还可以结合读书活动和常规管理, 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树立爱护图书馆的观念, 使学生的图书馆意识增强, 并从自觉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 形成“多进馆, 多读书, 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从而使学生少进游戏机室、不法网吧、地下书摊等不良文化场所。因此, 图书馆应成为有力抵制不良文化场所对青少年思想侵害的重要阵地。
三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业道德
1. 道德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何, 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工作。根据图书馆的专业性质、任务以及图书馆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来看, 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是图书馆员指导自己言行, 调整馆员与读者、员工与图书馆、馆员与社会之间关系, 以及判断自己与他人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行为的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图书馆员要正确理解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能在正确分析、把握、预测社会期待和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图书馆员应热爱图书馆事业, 爱岗敬业, 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宗旨, 真诚接待读者,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需求, 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者是图书馆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离开了读者,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机构就失去了它的上帝, 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2. 业务素质
要加强图书馆员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 使其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提高实际业务能力,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综合服务效果。在逐步具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 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书馆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业务水平, 要努力提高学习和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最新知识, 逐步深化知识水平, 这样才不会落后于时代, 被事业所淘汰。同时, 图书馆员要不断接受专业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学知识、网络知识、相关学科和新学科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的继续教育和技能教育, 不断接受岗位培训, 使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办好图书馆事业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图书管理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图书馆管理员必须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发挥图书馆管理员的功能, 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党的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这一布局,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中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必须以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了这一实际就会盲动、躁动甚至乱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正是我们党基于这一客观基点做出的战略布局。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从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做到一切依据客观存在明确路线,确定方针,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中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精神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无论是我们刚刚结束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我们正在着力推进的全面从严治党,无论是我们党始终强调的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还是我们正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都旨在进一步凝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气神”,汇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这正是习所指出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就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在这一进程中,无论哪个“全面”,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绕不过、躲不开的“硬骨头”、“深水区”,我们必须勇于直面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敢于担当,善于解决,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一、把握“从严治党”内涵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治国理政战略部署,体现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体现了执政党自身建设步入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表达的是内容,它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而且使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思想建设方面,更加突出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在组织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和选拔好干部问题;在作风建设方面,通过制定“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三严三实”等一系列举措都体现了“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风貌。“全面从严治党”之“从严”提出的是要求,必须全覆盖、无死角,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它不仅是对党的建设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回应,而且也体现了将“严”字始终贯穿党建工作各个环节的基本经验。我们党面临着新时期的“四个考验”、“四重危险”,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必须时刻保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清醒认识,在“党要管党”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从严治党”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二、突出“主体责任”关键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民政各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把“管党”、“治党”放在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抓住这个“牛鼻子”,切实担当起来,严格落实好“主体责任”。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要抓好“二个环节”。一是从严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自身建设。民政局机关党委和党支部在机关党的组织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位置,既是机关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最终执行者”,是实现党建工作在民政机关全覆盖的关键环节。因此,重点是要突出抓好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要从严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是机关党建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开展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重点是要抓好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切实解决思想上理想信念动摇、党员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弱化;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形成实在和坚强的工作支撑。坚持聚焦中心任务,推进民政体制机制改革,重视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注重教育管理为先,认真开展学党章、学党史、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党纪党规教育,切实落实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党课教育和党员培训等工作内容,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确保受教育人员全覆盖,管理对象不遗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执纪监督,同心协力和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提高履职能力,加大对违纪违法党员惩治力度,坚决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三、明确“责任主体”对象
“主体责任”是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从横向来看,包括各级党组织班子的集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和党组织班子成员的领导责任。从纵向上看,是下级党组织对上级党组织负责,必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层层传导力度和传递压力。这也就明确告诉我们,从民政系统来说,严格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主体对象含盖了党组(党委)、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等所有的各级党组织。党组(党委)是领导主体,负有加强统一领导、严密组织实施和强化监督检查的职责;机关党委和各党支部是工作主体,负有宣传发动、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的职责。
四、发挥“三个作用”
一是高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领导作用。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是落实“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理念,坚守责任担当,坚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解决“不想抓、不会抓、不敢抓”问题,把党建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头、抓在手中,摆在突出位置,纳入议事日程,与民政业务等各项工作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通过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机制、开展以“撰写一堂微型党课教案、设计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方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进行一次党员思想分析、组织一次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定期实施工作讲评和通报等形式,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一手抓中心、一手抓党建”上来,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聚精会神抓党建、认认真真履职责。二是高度重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导作用。班子成员是分管职责范围内的主要负责人,对党建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班子成员在研究党建工作时,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认真负责地参与决策。对分管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情况要经常研究、经常布置、经常检查,定期向党组织报告个人落实和执行决议的情况,做到守土有责,对党组织负责。三是高度重视发挥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上级和本级党组织关于党建工作的整体部署,带头廉洁自律,带头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带头说明白话、办明白事、做明白人,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遵守党纪党规,又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切实担负起本单位(本部门)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领导责任,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五、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狠抓作风建设。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始终保持民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把改进民政作风作为永恒课题,以扎实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突破年”活动为载体,坚持从细节入手,细微处着眼,做到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通过求真务实、扶正祛邪、弘扬正义、彰显公信,努力以优良的民政工作作风和出色的民政工作业绩推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进一步健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制度,建立对社会舆情的收集、预警、核查、回应机制,将民政工作的各项权力运行置于社会的广泛监督之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来推进民政作风建设,确保实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目标。
二是狠抓纪律建设。严明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守纪律、讲规矩是确保民政部门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重视引导党员始终把遵守党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第一位,保持政治定力,自觉践行“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要求,全面落实“四个服从”,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时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清醒人”、“带头人”,重点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各种“中梗阻”、“肠梗阻”行为,确保“五个严禁”、“十个不准”等纪律要求落地生根、政令畅通、取得实效。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 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而且还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内容较多, 其中的一条就是要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这个环境往往被界定为自己所管理的班级环境, 如班风、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班级美化、教学条件等等。这是其他科任教师所不具备的岗位特质, 是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因此, 作为班主任教师不能把班级仅仅当作一个简单的行政单位进行管理, 还要把班级作为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来进行构建和优化, 确保其教育功能的发挥, 确保学生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制定民主的学习环境管理制度, 没有约束的班级, 其教育性特点和教育功能就不能够实现, 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而不是班主任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控制, 比如不少班主任热衷于制定各种形式的量化考核细则、综合考评条例, 采取禁令式的权威语言, 忽略学生的人格尊严, 管理的结果是:对班上所有学生进行“量化管理”, 使本来富有艺术性的班级学习环境管理转变为定量的机械化打分, 认为统一的指令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制度环境下, 班主任只关心如何校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行为与利己意识, 学生干部只会从事监视活动, 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压抑, 这类班级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长远发展是不利的。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制定民主的学习环境管理制度应注意如下原则:
1、制度要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
教育家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说:“有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的法, 比学校所立的更加近情, 更加易行, 而这种法律的力量, 也更加深入人心……, 所以自己所立之法的力量, 大于他人所立之法;大家共同所立之法的力量, 大于一人独断的法。”因此, 在制定班级环境制度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走出“一人包办”的模式, 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分析讨论班里的实际情况, 并为之出谋划策, 解决实际问题, 这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在班级学习环境的制度建立过程中, 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合理需求, 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并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由学生们自己完成, 这样制定的班级制度才符合班级自身的特点, 可行性强, 学生一般都会遵守, 才具有真正的权威性和凝聚力。
2. 制度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班级制度的内容要符合国家和本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 应当遵守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以学校的校规校纪为依据, 绝不能与国家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相冲突, 特别是在奖惩制度中, 绝对不能有惩罚的内容, 不能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内容。在这方面, 魏书生老师做得非常好, 他在班规中用罚写“说明书”、罚唱歌、罚给班级做一件好事等手段代替了冷冰冰的罚写检查书、扣个人量化分、罚劳动等做法, 既有教育警示作用, 又特别人性化, 值得大家借鉴。班级制度的规定应该从学习、纪律、卫生、礼仪、行为规范等内容入手,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职责规定:明确班级内部各类学生干部及所有成员的工作职责, 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2) 学习生活规定: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基本礼仪修养、加强班级纪律建设、培养优良学风、促进学习质量提高, 如作息、课堂学习、作业、考试的要求等有关规定。
(3) 活动管理规定:对班级参加和组织各种活动进行必要的规范。
(4) 体育卫生规定:即对班级学生参加两课、两操、两活动进行必要的规定。
3. 制度表述要用人性化的语言。
不少班级的制度规定在其语言表述上多是禁令性的语言, 如“不能”、“禁止”、“不可”, 语言单一冰冷, 不能体现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和平等, 因此在学生个性、叛逆性非常强的年龄段, 更应该尊重学生、尽量使用人性化的语言, 多用“请”、“需要”等,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如“不能在班级内吃瓜子、口香糖、泡泡糖”, “上课期间禁止交头接耳”, 对此, 可以换个表述方法, 如“整洁的班级需要你我的维护和爱护, 瓜子皮、口香糖、泡泡糖是破坏班级环境的元凶”、“课堂需要安静的环境, 尽量避免交头接耳给别人带来的不便”、“选择关闭手机, 您就选择了尊重他人”等等。
4. 制度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
班级学习环境管理制度要有的放矢, 要有针对性, 要有明确的指向和规定, 即为维护班级学习环境而达到教育规范的目的。同时, 班级学习环境管理制度, 还要发挥激励作用, 使学生在班级学习环境中能够自觉遵守纪律, 做到有罚有奖, 罚要温和, 奖要及时, 重在教育, 最终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高学习成绩。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是为班级学习环境服务的, 是为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服务的, 所以他的针对性不言自明, 但是班级学习环境的管理制度又不能成为威压学生的手段, 也不能用强权代替民主, 用冷漠代替温情, 好的管理制度还应该有激励的作用, 而不是消极的作用。
摘要: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良环境,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管理者, 更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一个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是教师、家长, 更是学生的愿望和期待,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制定民主的学习环境管理制度应注意几个方面的原则, 班级学习环境管理制度建设要有的放矢, 有明确的指向和规定, 即为维护班级学习环境而达到教育规范的目的。
【学习全面质量管理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心得体会07-07
四个全面学习心得06-04
学习四个全面10-03
全面预算管理培训心得体会10-13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步骤06-24
汽车企业全面预算管理05-24
全面管理技能实战训练06-20
呼叫中心全面质量管理10-14
全面预算管理解决方案07-03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专题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