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读书笔记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教学读书笔记(共10篇)

大学教学读书笔记 篇1

《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是一部以问答方式阐述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共产主义原理》通过对25个问题的回答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是纲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准备著作。

《共产主义原理》首先指出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接着阐明了无产阶级产生的历史、它与其他劳动者的区别、它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才能维持生存的阶级,同时又是工业革命孕育着的进行社会革命的阶级。恩格斯写到:“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因此,后来的运动在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只能依靠各种各样的解释,依靠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偶尔发表的意见加以归纳,依靠独立地研究和运用他们的方法。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宣言》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当时革命条件已经成熟;二,最不反对使用和平手段;三,必须帮助资产阶级尽快地取得统治,以便尽快地再把它推翻;四,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在一国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五,逐步实行国有制、消灭私有制;六,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首先在最文明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已经成熟,无产阶级革命将在最发达国家产生,首先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在国内逐步实行国有制,消灭私有制;促进世界革命;最后与全世界一起才能进入共产主义。

大学教学读书笔记 篇2

“如果你是一位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时光的教师, 或者有过却不以为然, 此书就不适合你了。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 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 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因为热爱而痛苦、而承受煎熬, 这似乎是个悖论, 但准确地揭示了我的状态。曾经, 我抬头四顾, 渴望寻求到改善教学的灵丹妙药, 固然有所收获却仍旧摆脱不了层出不穷的问题所带来的痛苦。在惶然与焦虑交织中, 课堂上的我, 当班主任的我, 生活中真实的我, 在“打架”。我质疑我的学科, 我抱怨我的学生, 我不喜欢我自己。然而遇到《教学勇气》这样少有的关注教师内心世界的书籍后, 我开始沉静下来省察自己:为什么要当老师, 最初的那份热情还在吗, 为什么当语文老师, 为什么来到高中当语文老师, 教学中的痛苦和快乐的分别是什么……

最初,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抱着热爱走进学校, 走上讲台;后来我们小心翼翼闭口不谈, 不敢谈, 也不愿谈, 仿佛说出口就会被耻笑。“我是文 学教师, 我承认我热爱自己的学科。”“现在, 当我思考着教师的工作时, 得出一条结论:只有你自己依恋孩子们, 离开他们就感到无法生活, 只有在跟他们的接触中你才能找到幸福和欢乐的时候, 孩子们才会依恋你。”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时所说的话。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他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言行一致, 将这份热爱化为行动, 热爱着、行动着、思考着。抛弃虚幻的热爱之情, 持之以恒地做出热爱之行, 于是, 他成全了自己, 也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和老师。害怕耻笑, 害怕受伤而封闭或隐藏, 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疲惫, 不如坦诚自己的心情, 有勇气面对, 才有可能改变。

更尖锐的问题是, 我以为自己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学习……但是如果真的热爱, 何以如此轻易地被遗忘和消磨, 没被转化成能量, 却变成痛苦的根源?还是说所谓的热爱, 带着自以为是的傲慢, 停留在了想当然的层面, 成为自欺之词?作者提醒如当头棒喝:当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如许多教师那样——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面对教学中的困惑, 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

二、教学困惑的第三个原因

在作者看来, 教学困惑有三个原因。首先, 学科知识本身的广泛和复杂会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控制上总是难以把握;其次, 学生的广泛和复杂也在考验着教师的应变和智慧。接着, 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老生常谈, “如果学生和学科可以解释所有教学的复杂性, 我们复制世界的标准方式可能就有了——尽可能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 学习足够的技术, 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最后, 他提出了第三种也是最根本的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就优秀教学而方, 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事实上, 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 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 透过重重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 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 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 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检讨堆砌一样看待学科, 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了解学生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吃透学科也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如果不是在教学中有过快乐和痛苦, 如果不是一次次反思省察, 我无法理解这句话。如果说这几年的教师经历让我有了一点收获和成长, 那就是——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何以成为今天的我, “我与我周旋久”终于可以平和欢喜地成为真实的自己。在优秀老师的课堂上, 我可以从一节课里看到一位真实的人, 在课堂上的相遇正如在生活上的相遇。

刚走上讲台的时候, 我不了解学生, 也不了解自己。我带着固有的观念和学生相处, 时时不敢忘记自己是个老师——你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如果学生不能满足预期, 就指责惩罚;也会厌烦、烦躁、生气, 自我惩罚。后来我开始回忆自己高中时的样子, 心情;也想起那时身边的同学和故事。再来看看今天的自己和我面前的这些孩子, 有着这么多的不同和相同。我意识到, 对学生而言没有那么多“应该”, 如果每个学生都满足我们的想象和要求, 那才是一种灾难。我也观察身边的老师, 有的严厉, 有的宽容, 有的热情, 有的理性, 他们是那么的不同。有时候我会学着严厉一点, 有时候我又学着幽默一点, 有时候我温和一点, 那时候我仍然不了解我自己, 但凡看到别人的好就急于拿来用, 然而正是在这种有时成功有时失败的模仿中我逐渐了解自己。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终于我和学生的相处越来越自然, 我自己也感觉到越来越自在。

当我开始省察自身、了解自己, 课本上的文章也开始变了, 当然更准确地说, 因为我这个滤镜变了, 所以透过我呈现出的文章也不一样了。刚刚毕业时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李密的《陈情表》无感, 课堂上就照搬资料, 现在, 这些文章已经不再是书上冷冰冰的文字, 透过它们, 我能看到挣扎的灵魂、深沉的感情, 我也看到了自己。“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要解决教学困惑, 不要寄希望于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反求诸己更有效。

三、“我是谁”

“我们大多数人共同询问‘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教什么学科?

然后讨论更深入了一点, 询问‘如何做’的问题——好的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

偶尔, 会再深入一步询问‘为什么’的问题——我们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 要达到什么目标?

但是, 即使有我们也很少问题到‘谁’的问题——教师的自我是什么样的?我的自我的品质是如何形成或缺失变形的?如何因我联系于我的学生、我的学科、我的同事以及我的整个世界的方式而形成或缺失变形的?教育制度如何能够支持和增强孕育着优秀教学的自我?”

了解自我的内部景观, 有三种相互依赖的重要通道:智能、情感、精神。智能让我们获得知识, 寻找方法;情感让我们重视感觉, 加强交流;精神则是对生命的爱和工作的渴望。我们不能仅靠智能而变得冰冷坚硬;也不要只依赖情感而变得肤浅脆弱;更无须求助于精神从而脱离现实。真实的生命, 完整的内部景观能够在智能、情感、精神三方面找到连接点。过去在不同的阶段, 我曾有不同的偏重, 而现在我在努力整合, 唯其如此, 我才能回答“我是谁”“我能成为谁”的问题。

四、结语

大学教学读书笔记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分类号】G633.3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素养的双翼, 双翼的展翅升腾需要广袤的心空。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虽在课外读了不少的书,可是往往浮光掠影,不知其精要所在;有些学生虽然读得如痴如醉,但往往光意会不言传,任真实情境下所产生的阅读灵感随风消逝。阅读收效甚微,写作捉襟见肘的现象屡见不鲜。仔细审视我们的教学,留给学生自由读写的时空是十分有限的。为了给学生的自由阅读和自由写作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能读到自己爱读的书,写出自己想写的话;通过自由阅读引领自由写作,又通过自由表达引发深沉的思索,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动机;在读写心智活动的不断交替中,发展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 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 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 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 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 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 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 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 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 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 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 同學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完善自我

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感受着,思考着,反省着,探索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与自我对话。值得注意的是,读书笔记中的自我对话,不同于一般的对话,因为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自我对话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因此,读书笔记中学生的自我对话,应该是一种趋向真善美的对话。

综上,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的指导,教师要在读物选择、方法引领等方面加强具体的指导,并且适时组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和自我反省,让学生的读书笔记质量不断提升,并且使之从中获得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红艳.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方法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2]朱曼雯.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2).

《大学》读书笔记参考 篇4

孔老夫子的内修境界的认识写在了大学著作了,你读完有什么感受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学》读书笔记吧,欢迎参考。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实际上就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奔走呼吁,这是有当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这里不具体阐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内修功底的。因为他首先应是“修身”的典范,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否则,若没有内在和外在完美的统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二、简要谈谈对孔老夫子的内修境界的认识

这里仅从《大学》角度谈。虽然,《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但后人认为《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记录,《传十章》一般认为是对“经”的解读。本人认为,“传”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为“经”一章寻找理论依据。大凡有人提出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除了引用大量事证外,一般都需要有说服世人的权威著作或言论作为理证,表示有古圣先贤的传承为依。这样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贤言论,只能是一种论据,并不表示能够完全解读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内核,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话就能完全透露出来,况且“传”十章所引用资料更多是从社会功能性方面去注解的。本人这里试图从内修角度去解读三纲要乃至“修齐治平”理念。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内德光明的一个注脚。德性,本来就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通常说的慧性。“明明德”第一个“明”,一般作动词解释为对明德的能动认识。在经世方面,古今贤哲多解读为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个“明”定义为“弘扬”等义,但这远远不能涵盖“明”的后得“智”性一面。所以,仅仅“弘扬”一词,内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显出来的。所能弘扬的,只能是社会道德人性的一面,却不能涵盖内在修为超凡脱俗的一面。若没有这一面的内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灿烂的火花来。所以本人觉得此处更是一种明“智”的状态,这种“智”体现在《大学》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过这个路子,达到对“明德”的觉悟,则“近道矣”,即通达体性之“大”,它包容一切,涵盖一切,空明廊阔。

2、大学之道在“亲民”。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点,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并以远古尧舜禹,近之西周王朝为样板奔走呼吁,终身致力仁政仁爱理念。

关于“亲民”,很大部分学者根据《大学》所引用《康诰》“作新民”而注解为“新民”,所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也。本人从内在德性修养角度,认为垢尽为新,“德润身”,光明显现为新。但从行道角度讲,“亲民”不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内涵。否则,同一篇目中,为什么不直接根据古语概括为“新民”而采用相异的词汇呢?显然,二者内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学生,若仅仅是“新民”涵义,他就没有必要另外创造一个“亲民”词汇。再阅读后文,《大学》引用《康诰》语“如保赤子”,这样“亲民”之意才趋于完整。“如保赤子”说的是爱护民众如同母亲护亲生婴儿般。所以,“亲民”与孔老夫子一生倡导的“仁”,即与“仁政仁爱”在内核上,极为一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3、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字,《大学。传十章》第三章“《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归纳起来,于社会,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顺乎自然。于个人,君子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这也是明了治国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于至善,扬圣贤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绝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个“在于”,即“三纲要”,分别从内证德性,外化德行,仁爱所依等三方面讲述了通达大学之道。

4、紧接着,《大学》论述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义,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为”。水有“止”,就不起波澜,人心有“止”,心则安静,心安静则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则摒除物欲的蒙蔽,这便是“虑”的作用,也就是起“观”智。有“观”则有“照”,观照同时,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则近道矣。道次第颇是分明。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东方圣人孔老夫子的内修功底,真乃个人修身实践与家国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统一。

三、阐明“明明德于天下者”应该怎么做?

《大学》概括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起用古人的经验。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经验是值得大写的。

首先,远古尧舜禹等,是圣君典范。当然,按历史记载,尧舜禹时代的社会背景是没有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帕甫罗芙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瓦西里公爵和他漂亮迷人的女儿海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皮埃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皮埃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祖霍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伯尔孔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莉莎和妹妹玛丽娅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皮埃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组霍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瓦西里公爵早就窥视别祖霍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联合别祖霍夫公爵的大女儿——大公爵小姐卡季

什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皮埃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海伦嫁给彼埃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皮埃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罗霍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罗霍夫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回到了妻子身边,但妻子依然放荡如故,令皮埃尔陷入了郁郁寡欢的生活中。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莎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洛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深深地

吸引了。但由于伯尔孔斯基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 后,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塔莎无法忍受寂寞,且被皮埃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利的诱惑,而擅自与其约定私奔,同时私自去信取消与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的婚约。但私奔一事及时被娜塔莎的好友索尼娅阻止,与此同时娜塔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大病一场,之后洗心革面。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洛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塔莎方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她向他谢罪并热忱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皮埃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海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皮埃尔于莫斯科巧遇娜塔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德烈·伯尔孔斯基公爵的妹妹玛丽娅也与娜塔莎的哥哥尼古拉结婚,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

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

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

大学读书笔记 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翁江渚上,惯看西风秋月,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人们要问这首词在这本书里的意义,我想它至少算得上是一个气势浩瀚文采风流的题记,它就是这本书的基调,是一个咒语――整本书逃不过这短短的六十字。

这六十字,它给我们的是一副立体的巨大的历史画卷,这里面有现实的舞台和历史的抽象的角色,而作为作者,他或许就是那个“渔翁”,亦或许不是。他应该是一位“达人”,明于世,而隐于世。

很多看官都误会了,以为那首《临江仙》是出自罗贯中之手,这是在是一个很可惜的事情。古人有三事最为看重,即“立德”。“立功”。“立言”,这其中的“立言”又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或赳赳武夫所能做到的,所以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可惜,后人竟将这首词的作者搞错,作者若有知,岂不悲呛!

那么这首词的真实作者到底是谁呢?近日在阅读李国文先生的散文集《昨夜星辰》的时候,才偶然得知。原来这人名教杨慎,也是明朝中人,书载“其诗。词。曲样样精通,乃当朝名士也”。

真相终于是大白了。我在有愧于这位5前的名士之余也不禁在想,明朝横亘历史二百余年矣,然大浪淘沙,在不计其数的名士中,作品和名字都能遗留下来为后人所知者却不是太多,就连能够写出这首《临江仙》的杨慎竟也不闻于世了。明朝是一个小说的时代,也是一个绘画的时代,偏偏就不是一个吟诗作词的时代,所以杨老先生是该感叹生不逢时了!

所幸毛宗岗父子在校订《三国演义》的时候,在书的开卷加上了这首词,这一加,书便横生了不少的妙趣,词也便为人人所能朗诵了。

大学读书笔记 篇6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书,一本是韩国人的《因为痛,所以叫做青春》,另一本就是哈佛前校长Derek Bok的《回归大学之道》,都提到了一个我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那就是写作。不过Derek Bok把这个问题更加系统化了,叫做表达能力的提高。两年来,也许我参加了各种社团各种活动,选了各种课,但是都没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锻炼我的写作能力。大学里很看重表达能力的塑造,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它还有另一方面--写作。人与人的沟通除了面对面的说话最有效的恐怕就是写作了,人类留下来的痕迹,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字,而我感觉我正在一点点失去这种能力。师父在B大彻夜写字,不寐读书,想来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回归大学之道》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德雷克·博克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1968年开始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20xx年前任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教育学院。20xx年,萨默斯卸任后,担任了一年的哈佛大学临时校长,目前已退休。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篇7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读书笔记两则 篇8

艺术是座圣殿,走近它,得找到一条通道。

中学时学画画,仅得皮毛,上大学后读到丰子恺的一本美术论著,始见艺术圣殿的微芒,趋光而行,渐行渐近,读到介绍画家米勒一节,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感觉。

米勒早年贫苦,他的学画全靠自觉和天分。他有一位独具洞见的祖母,启发他“为永远而画”。祖母是位忠贞的教徒,这样,画家的作品里就有了接近天堂、虔诚膜拜的圣灵感和仪式感。他的画极其纯粹,虽然笔下所绘多是农夫、劳作、土地,因为感情真挚,所以难得的干净,那种为爱所浸沤再经爱淘洗后的干净。

他画《诺曼底的挤牛奶女工》,一个女性,肩背瓦罐,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天色将暮,画家迎光望去,看到了一个坚实的人物形象,于是他赋予她圣徒的荣誉感。生命可能卑微,却都是天地的爱子。

与此相比的,是一幅《持?的男人》。一个中年男人劳动半晌,疲累至极,他持攫休息,抬头一声叹:啊——。这仿佛是从土地里发出的声音,是沉埋许久的、流汗流血后仍要无休止的劳动下去却食仅果脯的一声叹。他们的生命与土地是相融一体的,而土地需要他们更甚于他们依赖土地。他的背后是焚烧草木的几缕轻烟,证明这是秋天,一边在收获,一边在播种,所以这声叹,在沉重之外,并不给人压抑感。相接近的另一幅《依锹而立的男人》。同是劳动半晌,却不觉累,反倒轻松俏皮。画中人尚在青春期,即便土沙蒙面,依然清纯,可爱,无限地扣动心弦。

画家画锯木、画拾薪、画荞麦收获,仿佛那不是在干活,而是有节奏音律的舞蹈。画中的男人、女人,能于枯燥乏味之中,自觉创作出歌诗和欢乐梦想,他们为生的劲头多么给人力量和鼓舞!《拾穗》是画家的代表作,称得上是画家一生创作的集大成者。祖母、母亲、女儿,三个弓背弯腰拾穗的女性,让麦穗变成了圣果,土地变成了圣殿,背景上的人与物变成唱诗班的儿童和礼乐器物。她们三个则接近于圣母子而有了光泽。整幅画是凝固的,安静的,趋于满足感的,祖母微转身躯所掩饰的苦,包容起一个暖和明亮的乡村世界。画作之所以传世,在于画家画出了生命的溢出,所拾之穗是丢弃之穗,拾起穗是在拾起自己,拾起劳苦的尊严。对,这是一幅以尊严对等天地的生命之作。

画家达利在看到《晚钟》时说,他就是画中那位有点懵懂无知的丈夫。傍晚,天空洒满落日的余晖,土地也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村庄里教堂的钟声传来,妻子端肃而立,做起祈祷。那钟声于是传出画外,让每个人起了宗教的心念,让自己污秽的身子获得洗礼。画中的丈夫大概有点无辜,所以他才那么的坦荡随意。

画家一生辛苦,晚年才得富裕。他作画无颜料和画布,常常在一幅之上再覆盖着画一幅。画幅一般偏小,因为大画所费太过昂贵。如此,作品也就精益求精,幅幅都堪称经典。画家患有眼疾,所以画作面目模糊,这也成了他绘画的风格,黑沉,厚密,鲜有亮色,但又沉稳,厚重,一笔生辉。这是画家独具的魅力。

米勒画了大量的素描作品,给人出示了一条通往画家心灵秘境的通道。沿此而行,能找到绘画的许多秘密。由此,米勒启发了另一位艺术大师,他就是梵高。

马蒂斯的画

直觉让我从众多绘画大师中第一个选择了马蒂斯。他笔下那个个勇敢生长地洋葱,画出了超越绘画概念的个性和姿态。在众多色彩中,他以土红作为自己绘画世界的主宰。女主人、水果、蓝色花卉、嵌满窗口的绿草地,以土红把它们包围。马蒂斯说:这就是和谐,红色的和谐。于是我们看到一幅画,像看到自己的家,你就是那个劳碌了一天的男主人,水果、蜜汁、舒适的椅子,专等你享用。

画家生在贵族家庭,生活优渥,所以他的画作没有丝毫苦意,也不刻意悲愁,连淡淡的伤感也寻不到。画家所绘出是春天的暖、秋日的收获、女性的成熟和生命的欢歌。每看一次他的画,总能让疲劳的身心得以舒展,呵,日子可以过得如此甜美。

马蒂斯用笔丰富、多彩、细腻。画植物都是枝叶丰茂、多汁多肉,画居室则是繁密华丽,以满满的实物布局画面,让人有富足感而不觉虚无。

社会是分等级的,马蒂斯的作品流行在上流社会,但却不为当时的画派所容。他年轻时作画近似狂怪,粗略看去,形同野兽,人们始以“野兽派”的称谓命名他和一批青年画家的画作。据说徐悲鸿不喜欢马蒂斯的画风,以为一丝不苟的写实主义才是绘画的正路,所以他一提到马蒂斯,就直译为“马蹄死”。这不是在拒绝,只是主张有别。徐悲鸿从艺是为报国,振兴一个民族的美术事业;马蒂斯则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探求意味。所以徐的绘画取材宏大、心情振奋,马的绘画多是室内一景,能给人慰藉、愉悦心灵。

马蒂斯的绘画柔和、优雅、安静,似有享乐的倾向,所画妇人又风情万种,让人有一刹那的堕落感。而一幅《舞》,则将这一切错觉般的意识荡涤一空。因为《舞》寓意颇丰,以简单的拉手舞蹈,画出了人类生命解放了一般的狂欢,并无限放大,塞满天地。

这是一幅有来由的画作,无此画,画家无以成大师。

唯一动一境才能平衡。所以画完《舞》,画家又画了一幅《音乐》。三五之人,有吹有奏,有立有坐,一种曼妙的音乐便风一样飘来。画面是那么静谧,如在季节的河流中。

马蒂斯一生勤奋,绘画不辍。晚年行走不便,便挥起剪刀作起剪纸和贴画。这些作品有的小如手帕,有的整幅贴墙,一样的灵动、如意、美满。给人以另一种绽放的风华。

上学时临摹过马蒂斯的速写,线条如舞如乐,每一下笔,那是生命的呼吸。这样,我就向前走近了一步,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大师,从而学到何为美、美為何物。

责任编辑:杜青莉

大学教学读书笔记 篇9

情非常强烈。而小说中除了两个主角之外,还写了很多其他人,他们的父母,明着暗着爱着他们的人,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说,难以沟通造成的各种横亘其间的深渊把他们与爱丽丝和马蒂亚分开了,最接近的状态也只是“坐在深渊的边上,双腿悬空摇摆”。这非常无奈,但又不能不默认,这种深渊并不是单方面造成的,更像是大家都没在正确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主题上,孤独,困境,迷惑,突围,成长,是小说表达的核心。作者在人物的描写上文笔细腻,对于细节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刻画人物心理上所辖的功夫不容小觑。作者在小说情节的描写上非常具有戏剧性,给读者一种更为纠结的煎熬。这些文字就像熬药一样被一点点回忆起来,直至最后将所有的水分都蒸干了才作罢。这个过程虽然纠结,确实迷人的,它虽然挑战着读者阅读的耐性,让我们在精神上饱受折磨,可是它饱满的情绪,丰富的精神气质,却又让人深深沉醉。

在某种意义上,《孤独的质数》又是一部关于自我的小说,一部叙写个体之沉沦的心灵史,小说不再试图拥抱那些强烈的、激越的生命体验,转而寻找那些细碎的、平凡的生命的真实。或许真是因为孤独体验之绝对私密性,作者才会选择使用一种介入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方式来创作。小说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内窥和手术刀观察并剖析着他笔下的人物,他记录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迷失,描摹他们的异于常人的一举一动的背后所承载的痛苦,并给他们一个妥帖的而合理的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作者关于质数的隐喻,完全可以扩大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之中。成长的过程,便是不断砌筑心灵那间房子的过程,直至它终于被严丝合缝的封闭了起来。

《质数的孤独》的作者保罗•乔尔达诺在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写了这部小说,他当时非常孤独。不久前,在来中国的见面会上,有人提问:“你觉得爱丽丝和马蒂亚可以在一起吗?”他回答:“那要重新再写一遍小说。在小说出版之后,我认识了一个人,而这个人给我带来了爱情,使我产生了新的感受。”爱情,可能不是解决孤独的唯一方法,甚至像爱丽丝和马蒂亚那样,怀着深爱,也还是两个相隔的质数。但等待或许有用,让你留恋这世界的人和事也许真的会出现吧。

金融1251 王羽煊

大学读书笔记doc 篇10

《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但后人认为《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记录,《传十章》一般认为是对“经”的解读。本人认为,“传”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为“经”一章寻找理论依据。大凡有人提出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除了引用大量事证外,一般都需要有说服世人的权威著作或言论作为理证,表示有古圣先贤的传承为依。这样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贤言论,只能是一种论据,并不表示能够完全解读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内核,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话就能完全透露出来,况且“传”十章所引用资料更多是从社会功能性方面去注解的。这里试图从内修角度去解读三纲要乃至“修齐治平”理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内德光明的一个注脚。德性,本来就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通常说的慧性。“明明德”第一个“明”,一般作动词解释为对明德的能动认识。在经世方面,古今贤哲多解读为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个“明”定义为“弘扬”等义,但这远远不能涵盖“明”的后得“智”性一面。所以,仅仅“弘扬”一词,内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显出来的。所能弘扬的,只能是社会道德人性的一面,却不能涵盖内在修为超凡脱俗的一面。若没有这一面的内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灿烂的火花来。所以本人觉得此处更是一种明“智”的状态,这种“智”体现在《大学》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过这个路子,达到对“明德”的觉悟,则“近道矣”,即通达体性之“大”它包容一切,涵盖一切,空明廊阔。

大学之道在“亲民”。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点,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并以远古尧舜禹,近之西周王朝为样板奔走呼吁,终身致力仁政仁爱理念。关于“亲民”,很大部分学者根据《大学》所引用《康诰》“作新民”而注解为“新民”,所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也。而从内在德性修养角度,认为垢尽为新,“德润身”,光明显现为新。但从行道角度讲,“亲民”不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内涵。否则,同一篇目中,为什么不直接根据古语概括为“新民”而采用相异的词汇呢?显然,二者内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学生,若仅仅是“新民”涵义,他就没有必要另外创造一个“亲民”词汇。再阅读后文,《大学》引用《康诰》语“如保赤子”,这样“亲民”之意才趋于完整。“如保赤子”说的是爱护民众如同母亲护亲生婴儿般。所以,“亲民”与孔老夫子一生倡导的“仁”,即与“仁政仁爱”在内核上,极为一致。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止”字,《大学.传十章》第三章“《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归纳起来,于社会,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顺乎自然。于个人,君子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这也是明了治国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于至善,扬圣贤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绝暴君暴政小人之行。紧接着,《大学》论述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前面分析了“止”的涵义,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为”。水有“止”,就不起波澜,人心有“止”,心则安静,心安静则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则摒除物欲的蒙蔽,这便是“虑”的作用,也就是起“观”智。有“观”则有“照”,观照同时,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则近道矣。道次第颇是分明。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东方圣人孔老夫子的内修功底,真乃个人修身实践与家国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统一。

《大学》概括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起用古人的经验。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经验是值得大写的。首先,远古尧舜禹等,是圣君典范。当然,按历史记载,尧舜禹时代的社会背景是没有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之所以,在孔子乃至老子的思想中,多少夹杂着被后代一些史家所批评的所谓“愚民”政策因素,可能与远古的样板有关。其实,他们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秩序,不可能离开古代社会作为参考模板。理想王国的建构,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譬如给人以幸福,是以解脱现实痛苦为前提的。即使在宗教信仰里,譬如佛教讲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但也不能离开众生的得度因缘。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就是基于解救轮回苦难中芸芸众生而发起。任何圣贤大哲救世思想的发起,不能离开对现实社会苦难的改造,所以,孔夫子构建他的理想社会秩序,我们应予足够理解和认识。

毕竟先古尧舜禹所处时代与进入奴隶制的周王朝有区别,所以,他们在崇尚古贤的同时,孔老夫子极力推崇西周王朝前期的统治模式,他认为进入春秋乱世,周王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周王朝遗民思天下安定,倡导周礼最能顺乎民心,所以,他认准这点,便终身致力于推行恢复周礼模式的仁政理念和仁爱精神。只是在战乱不息的社会环境,往往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所以,孔夫子能知难而行,一以贯之,其坚定信念,也是非常令人赞叹不已的。

上一篇:爱情日记100字下一篇:大班幼儿工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