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推荐7篇)
(2)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诵读和背诵能力,及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培养说理能力。
(3)认识“十思”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二)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宇玄成,唐曲城(今属河北)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少时曾出家为道十,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后降唐。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等职,领导周、隋、陈、齐诸史的撰修工作。后封郑国公,任太子太师。魏征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
(三)题解
历史背景: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个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谨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连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谏:规劝、劝戒;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
(四)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首先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观点,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创业守成,人心向背两个方面论述了观点,最后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十思“,并指出惟其如此,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即:”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五)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研读第一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求木之长者
(2)必固其根本
(3)必浚其泉源
(4)人君当神器之重
(5)戒奢以俭
(6)伐根以求木茂
[明确](1)生长。(2)使……稳固。(3)疏通、深挖。(4)主持、掌握;帝位。(5)用、行。
(6)来。
2、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
[明确]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不是一开头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从设喻入手逐渐透出本意的。文意起笔,从正面设喻,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然后再从反面设喻,正如“源不深”不能“望流之远”,“根不固”不能“求木之长”一样,“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接着,作者承接上文。提出人君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像伐根、塞源而望木茂、流长一样,无疑也不会成功“。通过正反设喻,作者的本意也就十分明确了,唐太宗如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就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
[点拨]这是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这一段论证,言辞恳切,暗寓锋芒,值得细细玩味。
研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凡百元首
(2)承天景命
(3)克终者盖寡
(4)盖在殷忧
(5)纵情以傲物
(6)董之以严刑
(7)振之以威怒
(8)所宜深慎
[明确](1)帝王。(2)大。(3)能够(4)深(5)看不起人。(6)监督(7)通“震”,威吓。(8)戒慎。
2、翻译下列句子。
(1)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终苟免而不怀仁。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4)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明确](1)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2)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3)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百姓是水,水能浮起船来,也能淹没它。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3、思考:本段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论证的?要说明什么观点?
[点拨]作者用历史事实,说明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根本原因。先从历代帝王谈起,以反问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引起思考。再揭示因为帝王前后不一的态度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把论题缩小到帝王如何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最后从如果在失掉拥护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那必然落得“水能覆舟”的惨局。以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4、思考:作者是怎样剖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现象的?这一段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7
[点拨]贞观年间,社会繁荣。在一片颂扬太平盛世的赞美声中,唐太宗也踌躇满志,开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魏征作为一名有识见的政治家,却透过这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看到了潜伏的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谆谆告诫唐太宗要不忘历史的教训。作者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以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
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正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一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的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
第二课时
研读第三段。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雍蔽(2)谗邪(3)拙恶(4)谬赏(5)垂拱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知足以自戒(2)知止以安人(3)思谦冲而自牧(4)江海下海川(4)乐盘游(6)慎始而敬终(7)虑雍蔽(8)证身以酗恶(9)宏兹九德(10)简能而任之(11)垂拱而治(12)因喜以谬赏、以怒而滥刑、知足以自戒、董之以严刑
[明确](1)克制,(2)使……安宁。(3)虚;养,(4)居于……之下。(5)以……为乐。(6)慎。(7)堵塞,蒙蔽。(8)端正,排斥。D)使……光大。(10)选拔。(11)(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就能治理好天下。(12)来;而;因为;用
3、把本段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确]如果真正能够看见可爱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从而警戒自己;准备大兴土木就想到应该不要过分,从而安定人民;想到君位高而险,就注意谦虚待人,从而培养自己的品德;害怕自己会骄傲自大,就想到江海所以伟大,是因为处在一切河流的下面;喜欢打猎,就想到围住三面,开出一条路让野兽逃出一些,拿这个作限度;担心自己会偷懒,就想到不但开头要认真,而且要坚持到底;怕自己被封锁,就想到虚心接受下级的意见;怕有坏人陷害好人,就想到自已要坚持原则,撤换那班奸臣;施恩典给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高兴便乱赏;处罚某人的时候,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一时发脾气就随便处罚别人,完金做到这十点,再扩大九德的修养,选择有才能的人使用他们,辨别出正确的意见照着办,那么,聪明的人就会全部献出他们的计策,勇敢的人就会彻底用出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散播他们的恩惠,忠诚的人就会贡献他们的忠心,文武人才都能充分发挥才干,皇上您只需安安稳稳地坐着,天下自然治好了,何必要您费神,脑子转个不停,事事过手,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4、思考:“十思”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认为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Y
(点拨)“十思”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
(2)在修养上,应核谦冲自牧,慎始敬终;
(3)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剿恶;
(4)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彻私情。
在“十思”,概括起来说,就是作者在第一段里所说的“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会出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政治局面。到那时,“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换句话说,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国君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这样的境界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这样说,无非是希望唐太宗采纳自已的意见,居安思危,使唐王朝能够长治久安
背诵全文。
[指点]抓住“思”字背诵全文。
“思”为一篇之骨。人主“积其德义”,才能“思国之安”;“思国之安”,即须“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即须深慎“十思”;深慎“十思”,人主即无须“劳神苦思”——全文15个“思”字,既为一篇之骨,也为背诵全文的总体思路。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点拨]这篇课文几乎全用排比、对偶句构成,但也间以反问和其他长短句式错杂其间,因此,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充畅,先说排比。如第一段,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设喻,来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在内容上,前后有推理的关系;在形式上,作者连用两组排比句,串连而下,气势充沛,似乎这些都是毋容置疑的道理。再如第三段列述十思,一连十句,各句字数略有参差,但句子结构相似,语气连贯,构成排比,铺陈议论,一气呵成,明白晓畅地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内容,淋漓尽致地表露了魏征作为一个敢于直谏的政治家的磊落胸怀。在述及做到十思以后的好处时,作者又连用“智者尽其谋”等四个排比句,通过这样的铺陈描写,就在唐太宗面前勾勒出一幅政治清明、文武尽忠的图画,既说明了居安思危的重大意义,又以这幅动人的图画来吸引唐太宗,使他易于采纳自己的意见。
再说对偶。如第一段末,为说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危险,作者承接上文,运用一组对偶,把它比作“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读来既有节奏感,同时,又把这种危险性说得比较充分。又如“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等四句,形式上两两相对,内容上互为比照,层层推进,把历代帝王夺取天下和守天下时的两种情况说得十分透彻。“董之以严刑”以下四句也是两两相对;实际上“董之以严刑”与“振之以威怒”内容相类,之所以用了两组对偶何,一方面是为了与上文两两相对的句式相照应,另一分而则为了增强气势,强调丧失民心,局面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再说反问。第一段里,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在内容上,是对上述道理的正确性加以强调;在形式上,正面设喻,用的是陈述句。反面设喻,改用反问句,变换句式,避免板滞。第二段引用历史教训,在五组对偶句中插入一句反问“岂得之易守之难乎”,除内容的需要以外,也是为了使语言富有变化。第三段里,作者在述及做到十思的好处后,用了一个反问句煞尾,“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语意恳切,引人深思,并使文章富有余味。
(六)小结
对于这篇形质兼备, 情理并茂, 被后人誉为“千古一谏”的奏章, 没有人怀疑它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但从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 对其中“总此十思, 弘兹九德”中“九德”的注解一直存有争议, 主要表现在:“九德”在文中是实指还是虚指?如果是实指, 指的是哪“九德”?
对于第一个问题, 一部分学者, 主要是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虚指, 不是实指。其理由是:首先, 从字面上看, “宏兹九德”句中的“兹”, 是“这”的意思。那么, “这”指代什么呢?倘若是指《尚书》中的“九德”, 则“九德”在前文从未出现, 怎么能指代呢?而古文中的“九”字, 在古文中大多理解为虚数, 如同“三、六、九、十二、七十二”等数字, 在古书中常作虚数用, 并非实指, 只泛言其多, 因此“宏兹九德”可理解为扩大这许多美德。其次, 从章法上看, “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是讲完“十思”后的总括之语, 在本文中, “九德”与“十思”作同样的理解似乎更为合适, 即:“总此十思”与“宏兹九德”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说, 构成对偶, 就像前文的“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是骈文的写法。综上, “宏兹九德”中的“九德”, 课文中的注解 (把“九德”解释为《尚书·皋陶谟》中的“九德”) 并不恰当, “九德”应该是虚指, 要么也就是指上句的十思, 是一种复指[1]。
对此, 笔者虽然认为课文中的注释不一定恰当, 但仅以上述理由来否认“九德”的课文注释也并不充分, 其对字词的理解更失偏颇。理由如次:首先, 从字词来说, “兹”是多义词, 在文中除了作近指代词“这”外, 还可作“现在、现有”讲 (查《辞海》就知道) , 因此“宏兹九德”可解释为“弘扬现有的 (先古提倡的) 九种品德”。其次, “九德”的“九”不应拆开去理解, “九德”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固定名词, 一如“三纲五常, 四书五经”, 是一个专用名词。作为一国之君, 掌治天下, 不可能不熟读《尚书》《春秋左传》之类的经典, 不懂为君之“德”, 因此, 提到九德, 太宗自然知道, 不需要在文中涉及 (也许对皇帝甚至大臣来说, 典籍中的“九德”本身就是个专用名词, 就如现在所提“三个代表”, 是中国人就知道) ;如果以“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理由来否认“九德”的特指, 更不成立, 因为实际上古人作文更讲究不可“一词一句无来历”;再次, 即就全文内容来说, 《谏太宗十思疏》重在劝谏太宗施政的“行之思”, 而不是灌输太宗提高执政个人素质的“君之德”!纵观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200多宗事项, 几乎囊括唐朝初期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 涉及协调朝政事务、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 而没有一篇是劝君王加强品德修养的 (君德的培养是太师而非大臣) 。因为对国君来说, 臣子的进谏一定只是对国君的“行事” (即可以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 , 而不可能对“品德”, 否则有可能触“轻君之罪”!因此, 所谓“总此十思, 宏兹九德”中详解“思”而略提“德”, 正是本谏疏的高明之处!魏征不可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教训皇帝的德性, 而只能从安国服民的角度劝阻皇帝逐渐显露的骄奢忘本的奢行!因此, “九德”是实指并不是虚指或复指。
那么, 真正值得质疑的是第二个问题:指哪九德?笔者发现中学语文教材一直引用的是《尚书·皋陶谟》中的“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这“九德”。实际上, 如要“引经据典”, “九德”一词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逸周书·常训》中都有提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的九德是“心能制义曰度, 德正应和曰莫, 照临四方曰明, 勤施无私曰类, 教诲不倦曰长, 赏庆刑威曰君, 慈和遍服曰顺, 择善而従之曰比, 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 作事无悔。”《逸周书·常训》中的“九德”是和“六极、八政”连在在一起提到的, 具体是:“命、丑、福、赏、祸、罚, 六极不嬴, 八政和平。八政:夫妻、父子、兄弟、君臣。八政不怩, 九德纯恪。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因此, 在古籍中至少有三种“九德”的表述。从这三个“九德”写作的背景和针对的对象来看, 说的都是君王的为政之道, 驭民之德。教材只用其一, 是学界的定论还是编者的个人观点?不得而知。如果这篇经典美文放在其他文集中, 作这样的注解, 读者可以存疑而不必计较, 因为他代表的可能是选编者个人的观点;但出现在教材特别是中学教材中, 简单地三选一是不妥的, 因为教材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意味着标准意味着权威!虽然教材也可以被质疑被否定, 但窃以为对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来说应该是被质疑被否定的越少越好, 因为中小学教材是对辨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传输知识播洒真理的工具和载体——少疑为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么三者同列, 主张其一, 要么如果编者觉得没有把握应干脆不作注解 (以免误导) !前者的好处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其文史知识;后者的高明处在于为学生提供了质疑求真的素材和契机, 也为教师的讲学预留了发挥的空间!
其实,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此“小题大做”, 并非因为问题答案多么关键重要, 而是对该问题所涉及的治学态度有必要重视:一方面, 作为拥有大量资源的教材的编者, 对于选入教材的经典名文, 对在理解上类似“九德”这样有争议的问题在注解时, 理应秉持一种严谨的客观的同时又是开放的包容的态度, 要有一种对作品对读者对教学对历史的责任意识, 认真吸取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意见建议, 力避在注解时因为选编者个人的学术主张而束缚甚至误导广大读者!另一方面,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除了具备上述态度和意识外, 在教学中还应该消除那种人云亦云或盲从于权威的惰性, 勇于并善于表明与权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致力培养学生质疑求真的精神, 同时在备课时要多做点案头工作以尽可能拓展学生视野。就本案例来说, 教师虽能大胆质疑, 但角度和思路欠佳;教材编者无视公众存疑依然固执己见, 态度尤不可取!
对语文教材中古文的注释争议不断, 究其根源来说, 与教材选编者在注释工作中的态度作风有很大关系。本来, 对古文的注释就是中国传统学科训诂学的范畴, 解决的是古文中字音词义的历史流变。现代虽不提倡刻板迂腐的“钻故纸堆”式的方法, 但训诂学注重脉络和谱系的治学态度还是应该传承的。“在古文教学中, 对于一些疑难字词, 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 而是要追根溯源, 充分运用前人的训诂成果, 对这些疑难字词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2], 语文教材的编者更应如此。因为在教师群体中, 因阅历和学术水平的差异, 视作权威的教材在注释方面如果简单粗糙, 极易造成争议。虽学术上允许“百家争鸣”, 但教材在这方面应审慎应对:一是对选入教材前学界有异议的, 注释时要注重谱系和脉络的背景介绍;二是对选入出现的争议, 在重印或再版时给予回应;三是古文注释应有预见性, 对容易或可能出现争议的干脆不加注释力避“误判或误导”。合格的语文教材对厘清和抵制那种“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文风以及对规范和深化现代语文学科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否则诸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因错误注解或故意曲解而形成的历史公案将不断重演。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绝大部分都是浓缩在诸如《谏太宗十思疏》等经典名文之中, 客观准确完整地对其注释解读, 是后人能够顺利传承和发扬的关键一环。在这方面, 语文教材及至一切古典文集的编者和广大的语文教师都应持有审慎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责任意识。我想, 拙文的更大意义, 正在于此吧?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 对《谏太宗十思疏》中“九德”注释, 一直备受诟疑。但都止于“九德”的实指或虚指。或许问题本身并不重要, 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识才是值得深思的。本文在质疑“对九德的存疑”的基础上, 对注释工作中的态度作风和责任意识作了一些倾向性思考, 并认为这是规范语文教材和语文学科建设, 树立良好文风学风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九德”,注释,质疑,思考
参考文献
[1]鞠党生.“宏兹九德”注释商兑[J].现代语文2008, (11)
语文学科“坊间”早就流行过此语——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虽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但也是其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根据这些年的教学观察来判断,“三怕”中,文言文教学大多仍停留在对字词解释的死记硬背的层次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常常被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学生们死记硬背,一头雾水。
有幸的是,我手边拥有一本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的著作《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在拜读先生的“共生阅读教学基本课型及典型案例”时,崇拜之余,我萌生了模仿的念头。
高一下学期,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必修三,有一篇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也正好是黄老师“共生阅读课型之十二:相关资源和教学文本共生”的典型案例。黄老师“利用两种不同教材的不同版本作为共生原点,主要安排了这样几个共生学习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注释比较,通过比较注释的异同,探讨是否需要,完成课文内容的基本解读,同时培养学生推敲字词意义的能力和利用注释解读课文的良好习惯。接着的几个活动主要围绕文本的删减展开。第二个活动是通过主旨、结构的讨论来比较文本增和删的效果。这个活动,是借助版本的不同理解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通过不同版本的朗读对比,感受文章的情感,认识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及其和情感表达之间的阅读共生,根据一定的表达情景和对象将文本内容加工为生活格言”。
照搬黄老师《谏太宗十思疏》课堂教学的三个活动的结果是,进行第一个教学活动时,尚可,学生能通过比较,解决相关字词的不同之处,尽管回答时部分语言有些幼稚。但第二个教学活动,就有些艰涩难行了,有时竟是一片沉默。我站在讲台前“寻寻觅觅”,希望能找到敢于发言的,以期能引入第三个教学活动。那时的我,实在是很无助。正所谓他上得“得心应手”,我上得“汗流浃背”。看来我借用黄老师的“这双鞋”偏大啊!
二、自“诊”此堂文言阅读教学课之痛因
模仿课堂的失败,让我陷入了尴尬沉思中。既有模仿失利的羞惭,又有一丝不甘。
模仿失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教学设计上生搬硬套,并没有很好地对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学情分析:他们课前真的落实预习了吗,预习的程度怎样,存在着哪些问题,他们查找了本课文的另一个版本的资料了吗,并且对两个版本的文本作比较了吗……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骈散结合的奏疏,没有故事性,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有些许的典故,有比喻、正反的论证方法;诵读和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授课前,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应该是有不少障碍的,更何况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两个版本的文章的情感、主旨的比较阅读。
另外,从驾驭课堂的主体——语文教师本身的角度来看,我的教学素养和能力亟待提高。
1.我的文言教学简单模式化
我自思,在我的头脑中,简单灌输、机械训练等传统文言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于是就陷入到了行动的“盲区”当中,于是就“穿新鞋走老路”,不自觉地把文言文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文言文教学陷入一种机械化的模式。
2.我的教学机智缺失
我在处理这堂文言文教学时,所表现出的呆板状态,是缺少机动能力的。不仅课前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也没能机智应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状态。应该说自我的素养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尚欠缺。
三、试寻解痛之“方”
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后,对另一个班级我特地延迟上这堂课,重新设计了《谏太宗十思疏》的教学思路。
根据所带班级的学情,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熟悉文本,所以先带着他们疏通文本。
1.第一活动——疏通文本,合作解疑
学生自主寻找学习伙伴,分组疏通文本,质疑;师生讨论解疑。
在学生自主寻找学习伙伴时,我稍微调整了分组,主要让周边文言文功底好的和功底差的结合起来,但不能明显让学生感知到这一点,须照顾他们的自尊和情绪。
2.第二活动——诵读体悟,因声求气
《谏太宗十思疏》属于“因声求气”板块。这个板块,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当然也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方法。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读不好文言文,教师自己也未必读得好文言文。
因此,在教授学生阅读课文前,我仔细听相关录音,反复诵读,先自己体会课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读出气韵,读出这篇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魅力和魏征忠心耿耿、犯颜直谏的精神品质。
如文章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是对唐太宗的忠诚告诫,既体现了魏征对这些问题的深思熟虑,也表现了这位杰出谏臣的胆识和智谋。诵读时,整体上应能体现他据理力争、不怕触怒皇帝的直谏品格。全段以整句为主,间以散句。读整句时节奏要有所变化。散句的穿插,形成了全段的语势、节奏、变化。
其他有些长句要一气呵成,读出不可辩驳的语势。如第一段“臣闻……而况于明哲乎”一句。有些句子则要读得字字铿锵,字字着力,尽现中肯之情和强烈的告诫预期。如第2段“怨不在大……所宜深慎”一句。
3.第三活动——两个版本的内容比较,体现主旨
先让学生比较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从主旨、结构、语言、气韵等方面去比较课文与录音中所朗读版本的删改之处,并比较其优劣。
这一活动,进行得不是特别顺畅。学生们还不能主动地思考,并顺畅表达自己所思所得,常常要我“点将”,可能的原因是:第一,没有形成思考的习惯,把自主思考作为常态;第二,我一直没有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研讨氛围,没有把培养自主思考作为一种常态去设计;第三,学生的阅读量少,真的无从下手思考这些问题。
4.第四活动——照顾差异,引导梯度练习
一.导语设计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突出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引起同学强烈的阅读兴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中的原话。)
二.解题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三.研习课文
方案为“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以诵读为中心,通过诵读带动其他。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较,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第二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
第五次,品味,涵咏。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普通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本方案主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讲解多、诵读少,理解多、积累少”的现状而设计。)
四.课内训练
1.写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准确地进行解释和翻译;
(此题因人而异,不求统一)
2.当堂完成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中的字词练习。
(书上有,此略)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六.课外作业
1.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用百余字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2.阅读李斯的《谏逐客书》(前三段),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juètí(这两字都是“马”字旁,右边分别是“决”的右一半、“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从标题看,两文都属于什么文体?
(都是谏文,都是就某一事情对君王进行劝谏的)
(2)两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写一段一两百的文字作简要分析。
(语言形式上,两文都运用了大量的整句,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整句之外,又都辅以散句,表达自由,笔意酣畅雄健。两文又都运用了排比铺张,注重文采。但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排比铺张更浓重一些。
内容上,两文都就某一事情明确表态,并都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但李斯的《谏逐客书》开门见山,不绕弯子,首句就犀利明快,一语中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而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则通过比喻、对比等反复引导,最后才讲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出其重大意义,写得语重心长,恳切深厚。两文的劝谏风格颇为不同。另外,李斯善于用大量举例的方式来说理,而魏征则善于用一系列比喻进行劝说。)
(设计意图:各种资料书和刊物上的“标准化”客观选择题已多如牛毛,而主观表达题却不是很多,所以这里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设计了两道主观表达题,以检测学生深层次的阅读理解、鉴赏水平。另外这是课外作业。前面的课内作业已有文言字词方面的小练习,所以课外作业就以主观表达的大题目出现。)
附:课堂板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翻译: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大职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的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无不是在深深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行衰减,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在深深忧患当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情感傲慢地对待别人。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的国家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也能成为陌路之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威风吓唬他们,最终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会感恩,表面上恭顺而内心里不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民众;(他们就象水一样)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不再重视吗?统治天下的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地位高高在上而且
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容纳百川;喜爱游乐打猎,就要想到放开一面为限度;担心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被蒙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的意见;担心有说坏话的人,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奸恶的人;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偏爱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无事烦扰,(您)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乐趣,享有神仙的长寿,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教化。为何一定要劳神费思,代替下臣行使职事,牢损耳目,有背无为而治的道理呢?
字词解释:文言实词 :
(一)古今通假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二)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
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大;今:景象
3.慎始而敬终
古:谨慎;今:尊敬
4.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古:虚;今:冲击
5.虽董之以严刑
古:监督;今:董事
6.居域中之大
古:处在;今:居住
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8.人君当神器之重
古:专指帝位;今:神奇的器具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思无以怒以滥刑:用刑。
2.形容词作动词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视。
3.容词作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
2)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
3)简能而任之:才能的人。
4)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5)则思正身以黜恶:邪恶的人。
6)居安思危:安宁的时候;危急的时候。
7)惧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8)将有作: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
4.使动用法
1)欲流之远者:使……流得远。
2)思国之安者:使……安定。
3)则思止以安人:使……安。
4)思虚心以纳下:使……谦虚。
5)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6)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7)宏兹九德 :使……光大。
(四)一词多义
1、居
1)居域中之大:担负
2)居安思危:处在……的情况中
2、长
1)臣闻求木之长者:生长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生长
3)塞远而流长也:与“短”反义
3、固(多时为虚词但此时为实词)
1)固其根本:使……牢固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4、善
1)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2)善始者实繁:好
5、下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必竭诚以待下:在下位的人
3)则思虚心以纳下:在下位的人
6、危
1)居安思危:危难的时候
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
7、诚
1)诚能见可欲:如果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8、能
1)诚能见可欲:能够
2)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词)
9、思
1)则思……(等句):考虑
2)总此十思:要思考的东西
二. 文言虚词
1、盖
1)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在殷忧
2、以
1)用、行:戒奢以俭
2)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
3)用:振之以威怒
4)用来: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三驱以为度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5)而: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因为: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7)连词,不翻译:则纵情以傲物
3、则
1)就:则纵情以傲物
2)那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则思……
4、之
1)主谓间: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2)同“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代百司之职役哉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3)代词:
a)代指“天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b)代指“臣民”: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c)代指“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
d)代指“善者”:择善而从之
三.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倒装句
1)则纵情以傲物:则以傲物纵情
2)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
3)振之以威怒:以威怒振之
4)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足以戒自
5)则思谦冲而自牧:则思谦冲而牧自
3.省略句
1)盖(陛下)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虽(陛下)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其)苟免(严刑)而不怀仁,(百姓)貌恭而心不服。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之力量也)。
4)(水)载舟(水)覆舟,(斯)所宜深慎。
5)诚(陛下)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6)(陛下)垂拱而治。
7)(陛下)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4.被动句
1)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2)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 难句翻译
1.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臣即使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像陛下您这种)明智的人呢!
2.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3.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但)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4.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译:因为(陛下)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
5.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即使(陛下)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用神威吓唬《“振”通“震,威吓”》他们,最终(人民)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陛下)的仁慈。
6.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7.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使自己的心谦虚下来并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译: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争相效力,君臣无事烦扰,(您)可以尽情享受巡游的乐趣,享有神仙的长寿,演奏琴瑟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教化。
二、通假字
振:通“震”,威吓。振之以威怒
三、古今异义
根本:树根。必固其根本 行路:路人。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四、词类活用
固:使动用法,使……稳固。必固其根本 大:形容词作名词。居域中之大 安、危:形容词作名词。不念居安思危
正:使动用法,使……正。则思正身以黜恶 安:使动用法。则思知止以安人 乐:意动用法。乐盘游
恶:形容词作名词。下:名词作动词。劳、苦:使动用法。宏:使动用法。使……光大。
五、一词多义 而:
表转折。盖:
副词,大概,表不肯定的语气。以:
用,行。
则思正身以黜恶 则思江海下百川 何必劳神苦思 宏兹九德 塞源而欲流长也
戒奢以俭
终苟免而不怀仁
表修饰。则纵情以傲物
六、特殊句式
介词短语后置: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无标志判断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七、重点实词
浚:疏通、深挖。长:生长。明哲:明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当:主持,掌握。以:用、行。域中:天地间。凡百:所有的。景:大。克:能够。傲物:看不起别人。
必浚其泉源 欲求木之长者 而况于明哲乎 当神器之重 戒奢以俭 居域中之大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克终者盖寡 则纵情以傲物
董:监督。虽董之以严刑 苟:苟且。终苟免而不怀仁 作:建造,兴建。将有作 冲:虚。牧:养。盘游:娱乐游逸,指从事狩猎。三驱:网三面,留一面。敬:慎。虑:担心。壅蔽:堵塞、蒙蔽。黜:排斥。简:选拔。
八、重点虚词
下:最,表程度。虽:虽然。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惟:位于句中表肯定的语气。
则思谦冲而自牧 乐盘游
则思三驱以为度 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 则思正身以黜恶 简能而任之 臣虽下愚 虽董之以严刑 臣闻求木之长者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望国 一作:思国)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06-02
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06-02
《谏太宗十思疏》问题解决评价单07-24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测试题09-09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06-29
体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07-18
字母教学教学设计07-15
朗读教学教学设计11-07
《教学设计》教学大纲05-27
中学合唱教学教学设计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