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优秀教案设计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埃及的金字塔》优秀教案设计(共11篇)

《埃及的金字塔》优秀教案设计 篇1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

『教学准备』

专题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题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2、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埃及的金字塔》优秀教案设计 篇2

1. 抓住关键词“宏伟”“精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字塔的魅力以及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2.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体会其妙处。

3. 运用几种说明方法试着整理关于长城的资料,写一段话介绍长城。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文本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去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

2.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

出示: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3. 金字塔为什么能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古老而又神秘的金字塔。

二、品析文本第三节,感悟“宏伟”“精巧”

1.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过渡句,把上下文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知道是哪一句吗?打开书,找找看。

2. 出示:“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点出了金字塔的特点。知道是哪两个词语吗?(板书:宏伟、精巧)

3.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字塔宏伟壮观的。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1) 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是说明文中经常会用的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叫“列数字”。

(2)透过这些数字,你能感受到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数字的旁边,好吗?

(3)好,咱们来交流一下:从这些数字当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呢?

4.比较: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有40层高的摩天大厦那么高。绕金字塔一周,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你听得真仔细。“相当于、差不多、估计”这几个词语为什么不能删?来,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5.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从“10万人”“30年”看出工程的浩大。

(2)这30年间,这10万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干活的?

(3)读着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劳动画面呢?

6. 通过对这两段文字的品读,我们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难怪在人们眼中———(出示)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7.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读内容、谈感受、悟写法,我们了解了金字塔的宏伟。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它的精巧?让我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来品读。

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你从哪个地方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

8.同学们,仔细看课文。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展示它的宏伟与精巧的?作者为什么选择胡夫金字塔来介绍?是呀,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这样,当对象较多时,要选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写才有说服力。

9.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读内容,谈感受,悟写法,知道作者就是通过———列数字、作比较、具体描写、举例子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也让我们感受到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品析文本第四、五节,感悟“智慧”

1.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地方体现出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呢?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还体现在哪里。

2.古埃及人民真够智慧的。这里有一个词“据说”,能不能将它直接去掉?说说理由。

四、拓展文本,激发探究兴趣

1.这就是金字塔,它在茫茫的沙漠上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而岿然不动。后来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但是它像一本永远也无法读懂的大书,始终蒙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永远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2.此时此刻,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3. 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和赞美之情读一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4. 同学们,课文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们对金字塔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播放补充材料)

5. 埃及的金字塔有着太多的难以破解之谜,它在召唤着现在的科学家及未来的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五、综合练笔

看,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它和金字塔一样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今天,让我们试着用一些说明方法来赞一赞我们的万里长城。

要求: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用上一些说明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反思】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钱正权说过:“语文课要有两种趣味———情趣与理趣,有了两种趣味才是完整的语文课。”那如何让说明文的课堂也充满浓浓的情趣和理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时做了一些尝试。

1.在教案设计中关注情趣。

我在细读《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时,关注到了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一连串的数字。虽然五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些数字并不是难事,但是他们内心真正的情感不是靠多读几遍书就能调动起来的。因此,我设计让学生把这些单调的数字和身边鲜活的实物或者情境联系起来。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回答:“金字塔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还高,是教学楼的10倍!”“我去过摩天360,金字塔就和摩天360一样高。”“我们全班同学的体重加起来都没有一块巨石那么重。”……数字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活了,情感在孩子们的心中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充满了浓浓的情趣。

2.在教学手段中增添情趣。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显得单调、枯燥;现代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便于教师追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埃及的金字塔对于学生来说遥不可及,因此学完课文后,我特意补充拓展了两段有关“神奇的金字塔”的文字及配音。在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文字的引领下,在配音者那抑扬顿挫的朗读下,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探究的热情瞬间被激发出来了。

3.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有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说明文相比其他文体稍显枯燥,但亦有其独特之处,如文本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又富于科学性;结构层次井然有序,过渡照应连贯缜密;语言文字精确简练、通俗易懂;说明方法合理恰当、灵活多样。在《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中,有不少看似模糊,实则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的文字,诸如“差不多”“估计”“据说”。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这一特点,我在范读的时候故意漏掉这些文字。学生冷静地对比分析,并作了一番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缜密,想法越来越深刻。

三教《埃及的金字塔》 篇3

一、揣摩表达顺序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埃的金字塔》层次清楚,为学生感受表达顺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上课时,我首先请学生逐节朗读课文,了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然后板书小标题:位置外观一作用来历一宏伟精巧一建造方法—熠慧结晶。接着我又请学生对照板书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几个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说到金字塔,通常人们首先想知道的是它在哪儿,外形是什么样子,是做什么用的等;其次才是某一个金字塔的规模及建造方法。课文实际上是按照人们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来介绍的,所以条理分明。这个环节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还知道了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做好了铺垫。

二、学习说明方法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方法重点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是课文的重点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学习说明方法

1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胡夫金字塔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写在书旁的空白处。

2再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胡夫金字塔的这些特点的?

3重点讨论:运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二)迁移练习,介绍古迹大成殿

1出示位于校园内学生天天可以看到的“江苏省一级文物”——大成殿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大成殿。然后向学生提问:大成殿有什么特点?(高、大、历史悠久等。)你准备用什么方法介绍大成殿的这些特点?(列数据、作比较等。)

2小练笔:介绍大成殿。

3交流、评价。主要引导学生评价小练笔是否抓住了大成殿的特点,是否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等。

对第三学段的说明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怎样才算是“了解”了基本说明方法呢?我认为仅仅“知道”是不够的,还要看学生能否进行正确的运用。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不满足于学生发现了说明的方法及这样说明的好处,还放手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通过语言实践,达到了加深了解,提升能力的目的。

三、图解建造过程

课文第五自然段介绍的是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我发现这部分内容特别适合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于是我就放手让学生读课文,画建造示意图。通过读一画一讲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课文,而且还发现、修改了课文中表达欠严谨的句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把建造金字塔的过程画出来。(学生一边仔细研读课文,一边画图。)

师:(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图,老师适时提问。)地面的一层砌好了,为什么要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呢?

生:是为了把用于砌第二层的石块拉上去。

师:土坡为什么要这么倾斜呢?

生:土坡越倾斜,向上拉石块就越省力。

师:砌最后一层金字塔时,石块是从哪儿拉上去的?

生:从倒数第二层的斜坡。(突然地)课文中“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这句话有问题。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金字塔最后一层的石块是从倒数第二层的斜坡上拉上去的,最后一层建好后,就不用再堆土坡了,所以土坡应该比金字塔矮一些,而不是像课文里说的和金字塔一样高。

师:有道理吗?(其他学生点头)怎样改才更准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改成“土坡和金字塔差不多高”。

四、品味语言特色

为了准确介绍金字塔的历史、规模等情况,课文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可是一个个精确的数字却又和“大约”“差不多”等表示概数的词连在一起,是作者的疏忽,还是这样表达更准确,我和学生展开了讨论。

师:“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这句话中的“差不多”可以去掉吗?

生:不能去。

师:为什么?

生:因为如果把“差不多”去掉,就说明绕金塔一周正好是1千米。

师:绕金字塔一周正好是l千米吗?

生:不是,比1千米要少一点。

生:用了“差不多”更符合实际情况。

师:对,“差不多”虽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但有时候用上它反而更准确了,这就是“模糊中的精确”。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请大家找出来体会体会。

学生很快就把课文中这样的句子都找了出来,在比较品味中领会了语言的准确与周密,体悟到了“模糊中的精确”这一奇妙的表达方式。

五、打开探索之窗

课堂的最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段对话。

师:读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有人说金字塔是史前文明的产物,还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我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生: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我还想了解其他六大奇迹的情况。

师:老师向大家推荐两本书——《金字塔的秘密》和《古代世界七大奇迹》,它们或许能满足大家的愿望……

这段对话虽然简单,却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了金字塔的“更深处”,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探索的窗户,也达到了有效地拓展语文课堂,实现课内外知识对接的目的。

三教《埃及的金字塔》,使我对如何进行说明文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是说明文教学要从文本的特点出发。记叙文有记叙文的特点,说明文也有说明文的特点。我们之所以觉得说明文教学比较枯燥,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说明文的特点,而把它当做记叙文来处理的缘故。如果我们能从说明文的文本特点出发,带领学生理清行文思路,学习说明方法,感受语言特点,并适时融入必要的听、说、读、写训练,那么说明文就不再是“鸡肋”,而是一道散发着浓浓语文味的“大餐”。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不管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还是解释事物的原理、特点、演变,说明文对学生都有很强的吸引力,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作为教师,我们不应该是权威,把知识简单地“告诉”学生,而应因势利导,转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发现有趣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帮助他们在听、说、读、写等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提升语文的素养。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三是要处理好教材和拓展资源的关系。“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的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把课文踏踏实实地学好,再为他们打开一扇探索之窗,使学生在课内掌握“捕鱼”的本领,在课外自由地捕获“鱼儿”,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果课堂上过多地引入拓展资源,势必会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品读,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能“举一”何以“反三”呢?

微教案埃及的金字塔教案-李伟 篇4

《15埃及的金字塔》

版本:五年级语文苏教版 学段:小 学 执教:李 伟 单位:青州市云门山路回民小学

《15埃及的金字塔》教案

李伟

青州市云门山路回民小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

3、学生课前准备:能通过查工具书等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查找相关资料。

4、教师准备:课件

二、教学课题:《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课文第一段开门见山,交代了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和概貌;第二段具体介绍了埃及的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又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子,采用列数字、作比较、形象描述等方法具体说明,这样使人感受更具体;第三段介绍了金字塔的建造历史;最后点明文章的中心:“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认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宏伟壮观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五、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六、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介绍的是埃及金字塔,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了、作比较、列数据。让学生学习方法,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

2、采用网络搜索、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扩大知识密度。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网络视频直接感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

3、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状物类的课文,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八、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激情趣味导入

1.同学们,刚才同学们问好的声音特别响亮,现在老师奖励同学们欣赏一段小品《送水工》。(大屏幕出示)师:请同学们仔细欣赏,品味其中的内容。

2.同学们欣赏完了小品,大家知道吗?小品里面说到的古尸木乃伊,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15 埃及的金字塔》中金字塔的主人的尸体。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15 埃及的金字塔》出示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样的的内容?(1)埃及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金字塔? 二 课文初读释疑 1(1)埃及在什么地方?(2)为什么叫金字塔? 你能用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描绘你印象中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角锥形 轮廓 摩天大厦 砌成 曝晒 牲畜 木橇 埋葬 傲对碧空 举世闻名 宏伟 精巧(生读,齐读。)

金字塔图示展示(古埃及金字塔图片欣赏及金字塔介绍)

A http://百度百科中的内容)

(二)金字塔的精巧

E http://wenku.baidu.com/view/cd85281fff00bed5b9f31d66.html(1)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插不进去。(出示句子)

生1:我从“几前年过去了”感受时间很长,金字塔非常的古老(历史悠久)。

生2:我从“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感受一点缝隙也没有,金字塔很坚固。

师:当时古埃及人民生产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块,他们就用石块和石块摩擦,要磨平一块重2.5吨的石块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精力啊!

指导朗读 :体会历史悠久,精巧,艰辛,浩大

师: 这是一项多么艰辛、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所以“为了建造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引读)

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读了胡夫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为什么作者只向我们介绍胡夫金字塔呢?

生:因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

师:这种以胡夫金字塔为典型介绍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举例子。

(三)金字塔的建造

F(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3479769.html百度百科中的内容)

生1:“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是个过渡句。师:为什么是过渡句呢?

生2:因为第三节写的是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下面写的是专门写建造的。

师:它有机地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更连贯了。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个过渡句,体会它的作用。生齐读。

生3:“勤劳而聪明„„一条石路”是写他们抓们运石头的,表现他们很聪明。

师:是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一起感受一下。(出示课件)

生4:我从“当时没有起重机„„让金字塔暴露出来。”知道他们是

怎么把石块垒起来的,他们聪明、勤劳,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建造金字塔的场景图)

G(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16865090.html百度百科中的内容)

生5指图讲解建造过程。

师:金字塔到底是怎么砌的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出示拓展练习:怎样把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据说人们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_____,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生填充,齐读体会建造过程。

师:古埃及人民就只用这一种方法建造金字塔的吗? 生:不是。

师: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6:许多、据说。

生:“据说”说明这只是后人根据当时可能拥有的工具而推测、想象出来的方法,可能还有别的方法。

师:大家看,这是螺旋型的建造金字塔的示意图。(出示课件)H(http://news.sohu.com/00/10/news203211000.shtml百度百科中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深化探究

师:古埃及人民想出各种方法修建金字塔,他们有起重机吗?

生:没有。

师:他们有运载机吗? 生:没有。

师:是呀,他们什么也没有,他们用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来,堆砌起金字塔。这是现代文明也难以企及的程度,可他们实现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矗立在滚滚黄沙之中。他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站在这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面前,你想说什么? 生自由说。

师:他们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满怀深情地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师:通过本次的小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都有所收获,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学习内容。出示拓展练习: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___的埃及金字塔,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__”字,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__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 146米 多,相当于_____;它的结构精巧,几千年过去了,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缝处连____都插不进去。生读,并齐读。

六、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本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了解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了古埃及人民伟大的智慧。老师相信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勤劳而聪明的古埃及人民一定会引领同学们坚定不移地朝着

自己的理想迈进!

埃及金字塔教案 篇5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教学方法:本文是说明文,学生兴趣不浓。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与传统语文课堂的讲读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1、创设情境,个性阅读。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欣赏金字塔的图片,在美妙绝伦的图片面前,学生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品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悟金字塔结构的精巧,水到渠成,个性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也能解决课文的难点,如学生对于金字塔垒石头的方法不能够理解,我让两名学生在电脑上通过画图演示垒石的方法,(其他同学在纸上画)然后让这两名学生向其他同学解说过程,自然就解决了这点。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直观了。

3、扎实训练,培养素养。

课文是从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来说明金字塔的,结构清晰,我利用多媒体相机出示重点句,通过读读、讲讲、议议,让学生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2、读好这些词。解释:傲对碧空

过渡:是啊,埃及金字塔凭什么傲对碧空。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它,解决这个问题,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阳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4)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学生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

4、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5、过渡: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利用“画图”程序让学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垒石的情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了,今天都带来了吗?赶快拿出来,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1、指名说

2、明确要求: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先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绍的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的来描述的?

3、学生自读资料

4、指名上台交流

教学反思: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

基于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介绍胡夫金字塔外观和构造的第3自然段,对于介绍金字塔的作用、结构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字来体会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并最终转向对写作方法的体会。首先,请学生分别找出能让他们感受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说一说,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接着,一起来体会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对于难以想像的数据,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呢?此处体会“作比较”的好处。最后,作者在这么多座金字塔中单选胡夫金字塔来体现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就是应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通过数字体会写作方法,通过数学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重点学写“厦、廓”两个生字;认会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1.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2.学习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巍峨、宏伟,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2.感悟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激发学生对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超人才干的赞叹之情。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1.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语言文字训练点:

1.“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拓展读写:学习本课写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领会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建筑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坟墓 轮廓 砌合 宏伟 吨 角锥形 矗立(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注意多音字。

埋(mái)葬 埋(mán)怨 大厦(shà)厦(xià)门 缝(fâng)隙 缝(fãng)补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过渡:埃及金字塔作为世界一大奇观,它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魅力呢? 2.细读课文,思考:

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2、3自然段)第三段(4、5自然段)第四段(第6自然段)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四、巩固练习1.抄写课后生字。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埃及的金字塔》【生读课题】

2、说起埃及的金字塔,你想到了文中的哪些词?(交流、齐读)

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文中用一句话巧妙地将它们融合在一起。(齐读)【板书:宏伟精巧 建造】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读这两方面内容,(走进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

二、深入探究 感受宏伟

1.我们首先来看一看金字塔的宏伟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直线画下能让你眼前浮现出金字塔宏伟气势的语句,再细细读一读。尤其读到哪些词语更让你心头为之一惊?把它圈出来,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互动交流: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这几句话有一个共同点,是——(板书:数字)

②这些数字是鲜活的,是富有生命的,它们足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气势,你被哪些数字震惊了?

③指导学生交流:

A.146米 40层(点击变红)

(1我们的教学楼是4层,40层相当于10个教学楼的高度,这样的高楼让你想到了哪些词?

(高耸入云、直插云霄、顶天立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2)这么高的金字塔!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那该是什么样子?(3)来,把看到的样子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总结渗透:这样一比较,就把146米多高变成一幅我们所熟悉的画面。(板书:比较)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金字塔的——高。

过渡:你还被哪个数字震惊?

B.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1)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读出惊讶。

(2)我们学校操场一圈大约250米,1000米就相当于要走4圈。这些数字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大、底边周长之长)。

读出你们的惊讶(感受)。

C.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60万个车皮。

(1)这儿,让你为之一惊的词语是——?(继续说——)(有补充吗?)将你的为之一惊读出来。

【地球的一周是 40000千米

一列火车,如果60个车皮的话,它要运多少次?10000次】

(2)精确的数据,简单易懂的两次假设【板书:假设】让我们读懂了金字塔所用石块是如此之多,如此之重。就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出你的不可思议与惊讶不已吧!。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写出了金字塔的宏伟壮观?

【出示: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 导学生抓住“10万人”、“30年时间”体会【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工程多么浩大!】

据历史记载,当年,每3个月便换一批人,每批十万,估计一下整整30年,要多少人次(1200万人次)你来读出来。

②同学们,从这句话里,你还读出了什么?(劳动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那个词语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曝晒)

③ 透过曝晒,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充满艰辛的劳动场面?

④是呀,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的4 汗水凝结而成的,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情一起读——

4.小结:如此之高,底面如此之大,所用巨石如此之多,之重,全部工程所花人力之多、时间之长,实为历史罕见。这样的工程真是——(生读:宏伟)

领略精巧

5.过渡: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它的精巧?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指名交流:你从哪儿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点击变红:平整 紧密 连 都)预设 ① 生: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为什么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磨得很平整 砌合得很紧密)师:当时,可都是手工磨制,这些工匠能把石头磨得如此平整,真是(能工巧匠、巧夺天工)啊!

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看(图示)可以说是——严丝合缝。真实令人惊叹!读出你的惊叹来!(齐读)

②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语也让我们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岁月中,沙漠中的金字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风雨的侵蚀、冰雹的敲打、黄沙的打磨)

③就这样,埃及的金字塔默默地承受着一切,1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1千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引读: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是多么形象的描述,【板书:形象描述】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惊叹金字塔的——精巧。

它确实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出精巧。(齐读)

6.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是精巧的,它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5 字塔向我们介绍的?是的,作者在70多座金字塔中,选取了最典型的一座,生动而又形象地介绍了宏伟、精巧的特点,这样的说明方法叫——(板书:举例子)这值得我们借鉴!

7、拓展练习

作者为了体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让我们也来学一学这种方法,为我们的习作做准备:(这些数字都可以搜集,怎样使陌生的数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呢?同桌讨论讨论)(①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全长3071米,②索塔高197米,③主缆钢丝累计长度达10万公里,小结:我们以后写相关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三.体悟科学建造

刚才我们研读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那么,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勤劳的埃及人民想了许多科学的方法,【板书:科学】

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快速读一读4-5节,看看是哪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运石头;第二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垒石块】

下面啊,老师还要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这两个例子,然后自己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也可以画画图,一边讲解给自己听!

3、哪位小工程设计师,为大家讲解一下建造过程。先讲埃及人民怎么运石头的?【指名讲、图示】 怎么垒石块的?

【引导理解:有的同学可能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小工程师提问吧!“这样一层层砌上去,还是不怎么明白,比如,砌到了第二层,要砌第三层了,怎么做呢?】

看,这就是一幅科学家推测出来的金字塔建造场面。

指导朗读: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先进的装载工具的情况下,如此科学巧妙地建造了金字塔,怎不叫人佩服呢?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吧。

总结提升:

(1)能做到高大宏伟的建筑实属不易,能同时做到高大宏伟而又精巧的建筑更是难上加难。时至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难达到。但是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竟然能用时至今天都不过时的科学方法,建造成金字塔。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2)现在,这些(宏伟而又精巧、又能用科学方法建造)的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拓展

同学们,这一堂课,我们通过研读金字塔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感慨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与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同时,明白了在写作中,列数字、作比较、作假设、举例子等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形象生动。板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埃及的金字塔》优秀教案设计 篇7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是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至理名言。然而,我们不少老师将对文本的解读片面地理解为阅读教参和各种教案,丝毫没有让自己潜下心来,沉入词句,涵咏文本,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叶圣陶曾告诫老师“教参是鸦片”,它会导致我们对文本缺乏独立的有深度的思考,滋生思维的惰性。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经常遇到由于解读文本不充分而出现尴尬的事情,或许我们一时间可以用“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再来研究”“你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来搪塞,但这些所谓的教学机智,久而久之,或许就成为我们不去细读文本的借口。

在观摩了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后,我更加坚信了一定要细读文本。这位老师在执教《埃及的金字塔》时,紧扣“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来展开教学。课堂上,老师让学生自读文章第3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写的是金字塔的宏伟?哪些语句写的是金字塔的精巧?学生交流这一环节中,一位学生认为从“10万人”“30年”体会到了金字塔的精巧。学生回答后,老师立即引导,“‘10万人’‘30年’说明这工程量多大啊!现在你认为这写的是精巧还是宏伟?”可这位学生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样儿:“我还是认为写的是精巧。”老师也许没想到学生如此冥顽不灵,一时语塞。在沉寂了5秒后,才挥手让学生坐下。跳过此环节,继续教学。“10万人”“30年”其实说是精巧,也未尝不可,这么多人干了这么长时间,慢工出细活!我想:这也许是本节课最大的败笔,这败笔源于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过度迷信教参。

一周之后,我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时,看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黄桂林校长刊登在杂志上的《埃及的金字塔》的教学实录,黄校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

“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黄校长是这样处理的:

在学生朗读后,想象描述: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在学生交流“我仿佛看到了在炎炎烈日之下,许多奴隶光着膀子,奋力抬起沉重的石块一步一步地挪动着脚步”后,老师当起了记者,“真是不幸!”走近学生,现场采访:“这位小伙子,看你一脸沉重的样子,难道你不愿意来建金字塔?“”老人家,您看,您的胡子都白了,为什么到这里来啊?”“你们知道吗?你们也许会创造人间奇迹,为什么还一脸不高兴呢?”最后,师总结:金字塔值得赞叹的是人民的智慧,值得哀叹的是人民的不幸!

老师的解读突破了“唯书”“唯上”的束缚,充分凸显了解读教材的主题意识,学生解读语言的全面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培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10万人”“30年”,简简单单的两个数量给两位老师带来的分别是冷场的尴尬和别样的精彩,这其实取决于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8

师:你对埃及的金字塔有多少了解?

生:我对金字塔的了解是,它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你能在短时间内捕捉到这个信息,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生:我还知道埃及的金字塔非常宏伟壮观。

师:你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的。

生:我也是从课文知道的。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都能在短时间内汲取和捕捉到自己想要的知识,非常好。同学们,面对这些熟悉的角锥形建筑物,你们有什么疑问,想问点什么?

生:我想问一下,他们是怎么做出这么宏伟的金字塔?

师:哦,你想问的是建造的过程。(板书:建造过程?)

师:还有吗?

生:他们建造金字塔的时候用了多长时间?

师:所花的时间。(板书:时间?)

师:还有吗?

生:金字塔为什么要建成角锥形。

师: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呢?(板书:形状?)

师:还有吗?

生:金字塔因什么而得名的。

师:也就是它名字的由来。

师:孩子们,通过读书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生:我能解决他们用了30年的时间建造金字塔。

师:看,通过读书能解决刚才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看来读书真是好啊,会读书的孩子会把课文越读越薄。

【点评】学贵有疑。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始让学生自主质疑,培养问题意识。在学生自主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对问题进行提炼,抓住了文本的主要内容,并鼓励学生紧扣文中语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把书读薄,读懂课文“写什么”。学生自己能读明白的一带而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并迅速进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作者用什么方法写金字塔的,把时间放在学习课文“怎么写”上,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简约,流畅自然。

【教学片段二】

师: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作者是怎样用说明文的方式来写好金字塔的。孩子们,在埃及有七十多座金字塔,作者重点描述了哪一座?

生:作者重点描述了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师:同学们,那咱们快速浏览描写胡夫金字塔的第3自然段,看看聪明的你发现这一段话里有什么特点。

生:胡夫金字塔非常大,绕它走一周差不多要一千米的路程。

师:一周要走一千米的路程,同学们说可以看出它的大,底座非常的大。(板书:大)

师:同学们,快速找一找这一段里还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写出了它的特点。

生:我从“这座金字塔高一百四十六米多,相当于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看出金字塔非常的高。

师:(板书:高)孩子,什么是摩天大厦?

生:“摩天大厦”就是楼层很多的大楼。

生:很高的大楼。

师:高得好像——

生:插入云层了。

师:直插云霄,多高呀!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座胡夫金字塔原来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现在,它的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起了埃菲尔铁塔之前,它可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师:你看,像这样一列数字,然后一作比较,让咱们一下子就对胡夫金字塔的“大”和“高”有了形象的了解,这种写作方法在说明文里就叫做“列数字作比较”。(板书:列数字 作比较)你看,作者写出了它的高。你们还从这一串串数字中,体会到金字塔还有什么特点。

……

师:作者抓住石块几千年过去仍然砌得很紧密,突出金字塔构造精巧这一特点,这样的描写多好呀。这种方法就叫形象描述。(板书:形象描述)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教师关注课文的文体特点,注重指导说明方法的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抓住课文相关语句体会金字塔大、高、雄伟壮观、构造精巧的特点。教师善于点拨,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列数字、作比较、形象描述等说明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

【教学片段三】

师: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建筑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让我们后来人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屏幕映示:“在埃及首都开罗……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生读)

师:孩子,你读的这两段话赶快找一找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哪一部分?

生:分别出现在文章的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那么也就是说第一段就是——

生:文章的第1自然段。

师:下边这一段?

生:就是文章的结尾。

师:你是一个有一双慧眼的孩子。那谁能说说这样的开头和这样的结尾在写作方法上就叫——

生:首尾呼应。

【点评】“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发现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片段四】

师:叶圣陶也写了一首诗来赞美金字塔。那同学们看一看,在叶老这首诗里采用了我们今天学习的哪种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

师:看来,这种方法在说明文里经常可以运用到。孩子们,咱们也可以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来学着写一写我们身边熟悉的建筑物。可以写一写我们熟悉的万里长城,还可以写一写你们南京孩子所熟悉的中山陵,甚至还可以写写你们金陵小学里的建筑物。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会使自己的文章增加光彩。

【点评】教师指导学生读写结合,迁移运用,相信学生在课后的练笔中一定会自觉运用所学方法说明事物。

【总评】从以上教学片段中可以发现,毕老师执教《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说明文,至少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一、 关注学情,以生为本。毕老师了解第三学段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能读懂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在文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筛选、提取、推断信息的能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上来,突破难点。

二、 感悟表达,立足文本。阅读教学要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实施语文课程目标。教师教的应该是“课程内容”,而不是“课文内容”。说明文教学很容易上成科学知识课,也就是“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毕老师具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教材的语文价值,抓住语言实践这一根本,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学习语言。如“摩天大厦”,通过看图片,让学生自己说出它的意思是楼高得直插入云层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而是形象生动的画面。指导学生感觉说明方法,也是在读读议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感悟出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适度拓展,学以致用。“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不是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让学生的学习游离于文本之外,而是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毕老师指导学生欣赏叶圣陶的小诗,鼓励运用所学方法学写身边熟悉的建筑物,让学生一课有一得,力求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知识的力量,增强学习的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抓住文本特点,发现文本的教学价值,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树立牢固的语文意识,说明文教学同样可以演绎预约的精彩。

(本课教学实录由何思源根据录像整理;教学片段由杨海波节选)

(毕雪燕,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青年教师;杨海波,本刊特约编辑、特级教师)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9

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词句,把书由“厚”读“薄”,感受说明方法,把书由“薄” 读“厚”。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教学目标:

1、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了解古埃及人是怎样建造金字塔的。

教学重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了解古埃及人是怎样建造金字塔的。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与精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 的无穷魅力。

2.(课件演示图片)看到这一组图片,联系上节课学的内容,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精读第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1.自读课文,思考:(课件出示)

①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巧的句子。

②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③为了具体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

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预设1:

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①读一读,哪些词语跃入了你的眼帘,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这段话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

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③读读课后练习2的(2),想一想:加点文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把金字塔的“精巧”描写得淋漓尽致)

3.指导朗读:读出金字塔的宏伟。

4.文章是如何把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得具体形象的?(通过列数字、做比较、语言描述等方式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写具体形象。)

(二)精读四、五自然段,体会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勤劳。

1.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2.自读课文,思考:

①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②分别找出两个自然段中的设问句,读一读,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课件依次出示问题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3.学生展示交流。

引导体会:古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三、拓展延伸、课后练习

(一)拓展延伸。(机动内容,根据课堂所剩时间作取舍)

1.金字塔作为世界上的一大奇迹已矗立在起伏的沙漠中四五千年了,提到埃及,人们自然想到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想到金字塔,人们自然会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劳动人民。金字塔,它是一座丰碑,一座屹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不朽的丰碑!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例如对埃及金字塔、对奴隶们、对法老们……

3.埃及,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仅仅有金字塔,课后,老师建议你再查资料,了解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二)课后练习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 智慧的结晶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了解了兵马俑的宏伟壮观,感受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不被其折服,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十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去探索未解之谜,你们有没有信心?

2、学生介绍: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3、师:(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4、读好这些词。解释: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过渡:埃及金字塔凭什么能“傲对碧空”呢?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 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介绍的?(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3)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1)学生交流。(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

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

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1)学生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3)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6、拓展: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为“傲对碧空”的? 课件图片

(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长龙,备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还有我国的故宫,它气势磅礴,精妙绝伦,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呢。

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 , 悉尼歌剧院构思奇妙,造型独特,气势非凡,傲对碧空。)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度: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清朗读第四节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是怎样介绍金字塔的建造的?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4、小结

5、小练笔

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此刻面对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6、小结: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五、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过度:金字塔的确是这样建造的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据说”→不解之谜:

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根据估计,胡夫金字塔用了260万块石块。假设近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须费时近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到底在没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将石块搬运、砌迭。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即使以现代最先进的土木技术也很难以完成。建造金字塔的石块,是以木制的滚轴运送,可是尼罗河流域生长最多的只是棕榈树,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热沙漠中惟一的遮阳材料;古埃及人决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榈树的材质比较柔软难以充当滚木。如果滚轴的确是木制!那么,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舰队由外输入木材,然而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运输木材的船只遗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一把锐利的刀也难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隶之手,的确令人难以相信。同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金字塔作为法老(Pharaoh)的陵墓自然实在难以置信,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要完成此建筑所需时间长达近70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们又为何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打开金字塔不解之谜吧。

板书: 埃及的金字塔

傲 宏伟 举例子 对 列数字 碧 精巧 作比较 空 语言描述

《埃及的金字塔》优秀教案设计 篇11

非洲登顶亚洲喜人

欧洲大多数足球强国历来轻视U-20世界杯,本届比赛同样如此。虽然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如约而至。但法国和荷兰等青训强国在预选赛阶段便遭淘汰。好在“顶替”法荷出战的匈牙利以及捷克表现不俗,为欧洲球队挽回了些许颜面。

上届欧洲u-19青年锦标赛冠亚军德国和意大利都因俱乐部原因错失多员战将。赫鲁贝什的德国青年军仅有八人是原班人马,意大利阵中也少了帕洛斯基和巴洛特利两大新星。德国“二队”算是不辱使命,依然表现出了极为出众的战术执行力,其极富特色的左路进攻几乎无往而不利,1/4决赛成功遏制巴西队极为依赖的右路进攻,一度将巴西推到了被淘汰的边缘。但意大利却明显疲软,虽然在1/8决赛“爆冷”战胜西班牙,但整届杯赛意大利队防线失误频频,把握战机能力低下,1/4决赛被匈牙利淘汰完全不是意外。

西班牙队倒是得到了俱乐部的支持,虽然缺失了博扬,但马竞门将阿森霍、皇马青训营出身的帕雷霍,以及阿森纳阵中被看作“法布雷加斯二世”的梅里达等人纷纷参赛。西班牙在小组赛中出色的表现让人着迷,其中路渗透像极了成年国家队,但l/8决赛对阵强硬派的意大利,“脆弱而美丽”的症状出现在了西班牙身上,他们全场比赛都踢得异常潇洒,但在关键时刻没有人站出来“斗牛”的“斗牛士”终究难逃厄运。

去年欧洲U-19青年锦标赛四强中的另外两家捷克和匈牙利,在本届杯赛中都表现不俗。匈牙利队整体实力平平,但中场新星科曼和利物浦年轻前锋内梅特的存在,使得球队提升了一个档次。杀到四强憾负加纳,也算是匈牙利青年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捷克队是上届U-20世青赛的亚军。整体水平不错,但却缺少一位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小组赛场场苦战,虽然曾逼平巴西,但到了1/8决赛已是油尽灯枯,最终点球负于匈牙利。

拉美球队依然是技术足球的主导力量,巴西队尤为出色。巴西球员在一对一时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在传控球方面更是其他球队所不及。对阵德国队的1/4决赛上,巴西队的控球超过了六成,半决赛对阵哥斯达黎加更是拿到七成的控球率,这和巴西队出色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点球决战输给加纳,巴西《环球报》还在感慨:

“我们依然可以为这帮年轻人的精彩鼓掌。”但这支巴西队作风有些偏软,在砥对如捷克、哥斯达黎加等死缠烂打、拼命防守的球队时往往缺少办法。决赛对阵加纳,巴西队大部分时间多一人作战,却没能制造出几次杀机,巴西群英离完美还有一定的距离。哥斯达黎加本届杯赛杀人四强的表现稍显意外,作为一支实力平平的中北美球队,出色的战术素养和门将阿尔瓦拉多的神奇扑救是这支球队创造奇迹的重要原因。

在本届杯赛上,亚洲球队的表现颇值得一提。虽然澳大利亚溃不成军,乌兹别克斯坦表现平庸,可是韩国和阿联酋的表现却相当精彩。韩陶队虽然在小组赛中勉强出线,但在小组赛最后一场和1/8决赛中却以3:0的相同比分,分别击败了实力不俗的美国队和巴拉圭队,1/4决赛对阵加纳时更是占有64%的控球率,最终仅以2:3惜败。阿联酋青年军在本届杯赛上杀人八强的表现令人吃惊,其球员有着足以媲美非洲甚至南美球员的技术能力,再加上固有的韧性,让他们得以在压力之下找到可以一击致命的机会。战胜委内瑞拉、惜败哥斯达黎加,这支阿联酋队需要的提高的是战术素养和身体素质。

加纳队终于在第3次杀人决赛后实现了自己的夺冠梦想。该队拥有赛后的金球奖和金靴奖得主阿迪亚耶,再加上阿杰芒、阿耶乌等进攻好手,加纳队组成了,无坚不摧的进攻组合。七场比赛下来,战术素养平平的加纳队发扬了“不怕丢球,只要比你多进一球”的战斗精神,用野性的力量和速度,以一往无前的进攻一路冲杀到决赛。7场比赛148次射门,比亚军巴西队的69次射门多出一倍有余,他们还以16个进球成为了本届杯赛进球最多的球队。三届非洲足球先生得主阿贝迪贝利为加纳队送上了祝福:“这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日子之一,加纳青年人给非洲足球作出了榜样,希望非洲球队能在(成年队)世界杯赛场上拿到同样的荣誉。”另一支非溯劲旅尼日利亚则让人失望,小雄鹰们在小组赛上场场都能占据场面的主动,可赢弱的前锋线就是无法破门,小组赛后便打道回府。

少年英雄无觅处

世青赛一向是少年英雄初试莺啼的地方。昔日马拉多纳,萨莫拉诺、萨维奥拉、梅西和阿圭罗等都是成名于这一战场上。本届U-20世界杯在金字塔的国度里完成了比赛,却缺少能站在金字塔顶的新星,只有“平民新星”繁星闪耀。

效力于巴西联赛的特谢拉和朱利亚诺在巴西队的征途中表现相当精彩,两人分别是银球奖和铜球奖得主。除了两名获奖球员,巴西队的板凳席上也不乏好手,号称“新罗比尼奥”的索萨目前已经成了AC米兰考察的重点对象。格雷米奥队新秀科斯塔则有“新罗纳尔迪尼奥”的美誉,本届杯赛前就已经是曼联追逐的对象,《镜报》和《观察家》等媒体早就报道了弗格森亲派心腹前去考察科斯塔的事情。赛事结束后,意大利《全体育》又曝出尤文图斯也开始利斯塔的消息。前锋迈孔在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替补出场,先是挽狂澜于即倒扳平比分,随后加时赛上演替补奇迹,梅开二度帮助巴西逆转取胜,意大利天空电视台采访AC米兰主教练莱昂纳多时,巴西人点名表扬说:“迈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纳队阿迪亚耶出身荷兰费耶诺德青训营,本届杯赛独揽金球奖和金靴奖两大殊荣。此前,一人包揽这两大奖项仅有梅西和阿圭罗做到过。阿迪亚耶在本届杯赛上功名成就,自然也得到了许多欧洲俱乐部的赏识,巴伦西亚、桑普多利亚和巴黎圣日耳曼纷纷向其抛来橄榄枝。阿迪亚耶也亲口对《加纳足球》承认:“英格兰、意大利或者西班牙,我希望能尽快解决转会的事情”。

除了冠亚军队伍中的明星人物,西班牙阵中效力于西乙塞尔塔队的阿龙也表现抢眼。虽然帕雷霍、梅里达等人才是该队中的大牌人物,但阿龙却凭借自己出色的发挥成了本届杯赛的铜靴奖得主。意外杀人四强的匈牙利阵中,本赛季租借至雅典AEK队的利物浦小将内梅特在1/4决赛独人两球,帮助球队加时赛淘汰意大利·三四-名决赛又替补出场为球队创造点球,成为匈牙利阵中最为抢眼的球员。匈牙利队队长科曼得到了本届银靴奖,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不过,帕洛斯基、巴洛特利、博扬和帕托等适龄球员没能参赛,还是让这届U-20世界杯多了一些遗憾。特谢拉、阿龙等人无

力力挽狂澜,阿迪亚耶在决赛中泯然众人,让决赛乃至整届杯赛成了一届没有英雄的常规战争。缺少一位出类拔萃到可以带领球队一统江湖的人物,是本届杯赛最遭人诟病之处。《旧约出埃及记》中,在摩西带领下,红海也为之分开让路,以色列人得以成功走出埃及,但本届U-20世界杯无疑是一届没有“摩西”的杯赛。

战术扼杀快乐

本届U-20世界杯让人扼腕的另外一点,无疑是现代足球的压力正在逐渐吞噬掉足球快乐的本源。

此届杯赛上,国际足联“大力整顿”青少年足球中的暴力现象,这让主裁们痛下杀手,对较为严重的犯规和很多战术犯规都直接出示红牌。全部52场比赛中,出示了直接红牌15张、间接红牌14张,黄牌更是多达267张。非常多的战术犯规和杀伤性动作,让人无-法不对未来足球发展而担心。

真正能让球迷们再度为足球心潮澎湃的,只有技术含量上乘的足球,这也正是为什么C罗、梅西这样的球员能够让全世界为之欢呼的原因。可在本届U-20世界杯上,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战术设计。德国人历来以晚熟著称,自1981年以来就再未在这项年轻人的赛事中称雄。在赫鲁贝什的调教下,本届德国青年队可以在“352”、“442”阵型间随意变换,边后卫可以随时压上变阵“352”加强两条边路的攻防,但在技术环节上,这支德国队却丝毫没有给人留下多少印象。意大利人小组赛跌跌撞攮,淘汰赛首轮就将西班牙斩于马下,原因何在?小组赛意大利通用“442”,对阵西班牙时,主教练弗朗西斯-罗卡让球队变阵“451”和西班牙争夺中场,意大利以此完胜承压能力不足的西班牙。

青年人的足球需要的是快乐,是足球在脚下跳动的欢笑,而不是太多的“442”或者“352”战术,不是极端职业化的战术犯规。对成绩的渴望之下,赫鲁贝什可以让手下的德国青年军靠战术的力量在美国队面前肆意侵略,罗卡的意大利则能够压倒华丽的西班牙,但过多的战术影响忽略了技术的根本,这一代球员成长后的十年里,让球迷们为了谁而欢呼呢?未来的青少年们,又能以谁为偶像而积极得参与到足球中来呢?

上一篇:文明窗口创建总结下一篇:工地质量生产口号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