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共14篇)
通过这段时间以来对高效课堂的研读,我懂得了高效课堂就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对比我校“先学后导,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创新知识;加强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第一,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的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进行课改的主要目的。我们教师要重视和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产生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讨的习惯,并且使全体学生学有所获,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决不能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第二,好课与好老师。高效课堂解读的好课是,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学生学得怎样才应该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知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但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衡量我们教学工作的标准。抹煞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者片面夸大教师主导作用,把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疑难问题包办代替,这种课堂就不是高效课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出启发问题,鼓励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让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开展课堂讨论,增加多向交流机会,让学生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以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学会。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 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促使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 教师从过去满堂灌的主角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语文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建立固定的合作小组, 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小组成员一般在6人左右, 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 让学生感觉到我是小组的一名成员, 大家荣辱与共,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创设情境,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下功夫, 将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得层次清晰、难易适当且有梯度。
3.抓住合作学习的动机。
(1) 新旧知识衔接时。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借助小组成员的智慧, 集思广益, 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2) 大型、综合的复习阶段时。
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分工协作, 从不同角度对本单元进行复习。然后让每个小组出一份检测题, 教师从中选出优秀试题加以组合, 再让学生落实到书面, 这样学生就会将知识掌握的非常牢固。
(3) 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所谓开放性问题, 就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对于同一个现象或同一件事所出现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进行探讨, 在小组合作中寻求不同的看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实行的好处
1.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 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 可以极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促使学生在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机会。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学科, 更应该在实施合作学习时,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协调发展。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合作中找到自信, 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阅读中学会读书, 学会品书, 学会认识书和生活。
关键词:高中英语 高效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58-01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效,高效课堂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的使其学生能接受和掌握知识,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高中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1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
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前提是需要和谐师生关系的。任何教育都要坚持有人情味、有爱心、有热心、有责任心的原则,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才能让学生相信老师,拥戴老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将情感的态度融入到教学之中,这样才符合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的倾向,更加凸现现代教学的特色,实现了情与理的统一,重视认识与情感的平衡发展,心理与身体的协调进步。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眼中,学生应该是富有朝气的,可爱的,因此教师不能用太过严厉的言语去刺激学生,针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还应该积极鼓励他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例如在讲解英语语法“主谓一致”的时候,为了改善课堂气氛,将英语课堂活起来笔者用到了:“Take me for example,I’m‘a teaeher’and‘what’?”在这时有意的进行停顿,假装思考,此时意外的情况是所有学生都说道:“a teacher and father!”可以看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英语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
2 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进行培养
英语的教学方式应该要多种多样、富有生趣的,可以利用采取、表演、唱歌、听广播、看电影、唱歌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这些都是很多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看法和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为学生构建一个真正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其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交流方式,而开拓更多的思考空间。英语教师要利用可养的有限时间融入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主体性,走出困境,成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用英语自然的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英语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英语高效课堂。
3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
新课改的推动下,不仅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更主要还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进行关注。意思就是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目的。高效课堂的核心要求是要一切围绕学生进行开展,愉快为主。如今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特别大,学生心中都压抑着更多的孤独和苦闷,他们希望交流,这样才能缓解他们的压力,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沟通,促使学生放松心情,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
4 合作探究才是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
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实施组织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和互动起来,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合作教学才是以上所有的体现,主要内容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体,以集体授课为基础,讲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要开展这类活动前提要讲究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难度要层层推进,实现学生在认知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的目的。
具体活动中,小组长做好安排探究成果的记录,完善展示,保障高效有深度;其他同学多理解、多探究、多讨论,讨论的要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要做到有收有放。教师要及时的参与到合作小组中去,同学生一起探讨,进行引导、交流,抓住学生的问题,为下一步展示做好准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实施任务型教学和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整体提升,达到课堂既高效又有活力。
5 改善评价促进学生创新
改善评价促进学生创新主要是颠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敢于找出问题,敢于面对问题,敢于质疑问题。在完善的评价体系中鼓励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敢于找出自己的方法,收集资料,体现学生的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人性最本质的愿望是希望得到赞赏”。教师要给与学生信心,让体会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将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英语中去。在教学新的语言的时候,英语教师都明白学会运用才是目标。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说,敢于开口说,所以首先是老师对于学生的肯定,一个微笑,一句“Try again,please”,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认同,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情感,在行为上付出更多的努力。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对于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探索。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要角色,鼓励学生转换角色承担教师的责任,唤起其他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例如在学习The british Isles这篇课文的时候,它是围绕英国文化状况展开的。因此笔者会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去收集相关的资料,如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的信息,然后制作英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相关课件,鼓励学生质疑各个地区的文化的差异,然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大脑,再设计切入点,展开英语相关的阅读、对话、听力的综合运用,促进学会方位的概念正确运用;然后通过利用整篇课文的结构和思想,鼓励学生转换角色,让他们自己去讲解英国的文化、地理、气候、历史、风土人情、社交礼仪、生活习惯等等,通过自身去感悟英国的文化气息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练习,促进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开阔视野。最后有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以这种方式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Z].2008(2~3).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88.
[3] 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肥城龙山中学
袁明辉
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把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想,如果把基础知识当做牛奶和面包的话,那么当学生解决了温饱问题,来到我们的课堂,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才是生命的狂欢。面对这样的课堂,我很期待。什么时候我们喋喋不休、疲惫不堪的讲解可以变为春风化雨、画龙点睛式的指导、点拨、推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去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坚信,只要统一思想,鼓足信心,坚定不移的把高效课堂改革推行下去,我们一定会在最后的时间创造高效课堂改革的奇迹,让我们一起加油!
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就高效课堂的六个转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观念的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发展学生素质为主。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英语语言教学应自然纳入整体素质教育目标之中。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英语语言素质不只是表现在对学科认知方面,更重要的是应用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即会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两极分化严重”,实际表现是分化早,“差生面积大”,并且不敢开口。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扩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率,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材料,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而不能一味的从教师的愿望出发,要将发展学生的素质贯穿于整个外语教育之中,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进行全面、综合的教育,以培养出基础厚、素质高、思维新、能力强的新一代外语人才。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以讲解填压式转变为探究合作式。
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是现代教学方式的首要特征,教师不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而且明确学习责任,达到“要我学”为“我要学”。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因此,我们通过座位调整,学生分组等办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破古老的秧田式座位。
三、教学途径的转变:
1、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
小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上,但是课堂只外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者的潜移默化更重要。21世纪的外语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的教育手段,利用国际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来巧妙地营造和拓宽我们学习外语的环境,设立第二课堂。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课外的知识了解的并不少,五花八门,这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不论学生是通过课本学习,还是通过广播电视,课外读物,社会活动来学,都是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本上的定理只是以前的实践总结和科技成果,不是终极真理;老师讲的话不一定完全正确,教师的指示也是向别人学来的。因此,我们也要让学生对外开放。
2、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过去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把已经嚼得粉碎的知识往学生的头脑里塞填,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在台上唱独角戏”,把学生当成工具,视为“容器”,成为被动学习的“奴隶”。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找会自我,回归自我,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英语活动对新知识没有任何明确的计划和要求,它是一个将听、说、读、写、玩、表、唱等活动形式融为一体的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在一种非常轻松的气氛中有序地开展各种活动,如:唱歌、朗诵、游戏、猜谜语、表演小剧等活动,目的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有始至终都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自然而真实的语言环境。
3、课堂标准型转变为教学任务型。
所谓“任务”是指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做的事,做的活动。如:定票、定房间、买东西、问路、访友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英语对话式互动是这一教学途径的特点。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特点主要有:①教学活动具有真实性,易引起学生的兴趣。②通过思考、调查和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③通过体验、实践,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际,有助于增强语感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④学生为完成任务,积极可利用一切信息、资源和采用各种手段。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⑤通过交流、合作,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⑥通过任务的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真正地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过程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四、教学要求的转变:由统一标准转变为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采用“抓中等生,促尖子生,带后进生”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中有收获,有所得。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
过去的教师多是知识传授者,在教学中总是停留在把教材吃透,把课上好,完成教学计划等方面。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手段越来越先进,对培养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这就要求教师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更好地征集多渠道的信息,调整、评价、激发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促进者。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充满生气和活力,富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提高教学效率,讲求教学效益。
六、教学评价的转变:由统一标准型转变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小学生对科学的感受对于他今后是否喜欢科学的学习,能否学好英语非常关键。因此,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应该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的评价同伴的互评和家长的评价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实验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每种评价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评价结果的呈现应该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的语言描述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注意到评价的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反馈功能等。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为了开阔教师视野,积极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解决高效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2014年11月17日,在县教育体育局领导的统一带领下,我们一行27人走进安徽铜都双语学校培训学习。为期五天的学习让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现就本次学习谈几点体会。
一、校园文化彰显特色,学习氛围浓郁,有活力
走进铜都双语学校,处处充满学习的气息:走廊上张贴的是学生的作品及作业等;特别是标语非常有个性—走廊上方,替代名人头像标语的是学生的头像和他们自己的标语,即它们的名字,这足以充分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出操时,学生服装统一,整齐美观,学生充满活力,神采飞扬,集中呈现了学生形成“自我管理”后的优势;走进教学楼,随处可见学生的“名言”:“自研不认真,互动展示便成空”、“互动不积极,展示何谈起”、“我展示,我风光,我快乐”„„还有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手抄报,不仅是学生水平的展示,更是学生能力的体现。走进教室,学生分组而坐,教室布置朴素简单、合理美观。教室的前后各有一块大黑板,版面一分为二,供学生默写或解题或争论或评议。课堂上呈现出的是学生来到前台,教师退到了幕后的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贯彻的正是教室里所书写的“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我展示、我风光、我快乐”。总之,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校园文化建设两方面来说,正应了到过铜都双语学校的领导、教师们的共识:“硬件不硬,软件不软”。
二、“五环大课堂”精彩纷呈
在定班观课和走班看课中,一个“观”字,一个“看”字,使我们切身感受了自主发展型“五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听”之差别。首先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是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他们运用的小组合作讨论式学习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得淋漓尽致。老师上课几乎不用讲课,整堂课全部是由“小导师”(学生)来讲,来提问,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目标的培养,这是其首要的优势和意义。其次,这种合作讨论式的学习模式,真正意义上落实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可以“以优带差、以差促优、优势互补”,实现学生共同发展,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再次,学生在交流知识中学习,在表现自我中交流,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堂走神,听课效率低等问题。真正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学道”编写到位,落实高效
铜都双语学校的课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每节课都使用着“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学道”,每个导学稿上都向学生呈现了学习目标,使学生在上课时带着目标去学习,有的放矢。接下来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环节。自研自探环节包括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等;合作探究环节包括互动策略,内容等;展示提升环节包括展示方案,内容,时间等,每一个环节都给了学生明确的指导,提示,使学生一拿到导学稿就知道每一步该怎么做。我看了多节语文课和数学课,无一例外的是每一位教师都严格按设计的导学案组织教学。期间,教师轻松自如的表情,极少的话语,恰到好处的点拨让我羡慕。而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流利的语言表达,清晰的思路分析让我吃惊,我觉得这些孩子真是了不起!从独学到对学,再到5(4)人一小组的交流,最后到10(8)人一大组的成果展示,每一个孩子都没有闲着,都在积极参与,都在主动学习,这是最让我欣赏的。因为在我们传统的课堂上,无论老师教得多么辛苦,总是会有个别或一小部分孩子在下面悄悄地干着与学习无关的事,学习不专神,教学效果自然不尽人意。但从五环大课堂的设计再到“学道”的研究与落实,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被关注,在茁壮成长。
铜都双语学校的教学活动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交流活动。在惊叹他们课堂教学高效的同时,反思我们的教学,从时间上的打拼来说,我们虽不能说是极限,但可再利用的时间也几乎没有了,再从时间上搞突破已经不太可能。要想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唯有提高课堂效率,走课堂改革之路。下面就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做一交流:
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针对我学区目前的师资实际状况,要走课改之路,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当然,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因此,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二、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实践“高效课堂 ”模式(1)编好、用好导学案。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抓手,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使用导学案,可使教师和学生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充分的互动和合作。所以在今后编写导学案时,考虑新民中心小学五、六年级分别有平行班这一有利现状,必须严格实施集体备课,做到“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检测题,并以此带动全学区各校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积极进行有效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努力抓好、抓实备课、课前准备环节,编好、用好导学案。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学会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管理、利用好,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实践摸索高效课堂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分好小组,每组学生各方面情况要相对平均,每小组要有响亮的名字,共同遵守的组约等;其次,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再次,创新小组评价机制,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精神,把激励性评价变为一堂课的催化剂,助推课堂精彩,启迪学生智慧。
三、其它应注意的几点
基于我们的课堂40分钟,在践行“高效课堂”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切实抓好课前预习。针对学生实际,可将导学案中自研课导学部分单独提出,编写成预习导学,课前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预习导学在课前认真进行预习。为使课前预习有实效,但不加重教师工作量,可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成员互查,组与组互换检查或教师随机抽查等方式,对预习情况及效果进行督查和评价,计入各组评价得分表,使生生间、组组间的逐步形成良性竞争,为实现课堂高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2、自研自探环节一定要扎实贯彻“静”“专”“思”三字要求,必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果展示”,即便是错误的自学成果也一定要督促其完成在相应的“成果展示”栏内,确保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和实效性,暴露出自学过程中的错误和问题,为合作学习做好充分的“资源”准备,以确保合作学习中的思维碰撞及新知生成。
3、对学、群学重在交流、帮扶、提升。为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在这一环节中,应做好帮扶和准备展示有机结合。也就是说,群学时组内分工要明确,谁帮扶,谁在黑板上板书展示内容要尽量做到同步进行。
4、展示环节中,由于时间关系,同一成果展示的次数应以少为准,已补展、质疑为贵,追求“以点带面”,扩充、丰富学习成果。展示内容应“精”,突出重点。我认为在展示中可忽略摘抄课文原文或数学文字题的文字板书,特别是语文课中谈感受、想法,竞赛读、挑战读等能口头展示的内容可以不用登台亮相,只要求全班学生“聚焦于我”、聚焦于挑战者就可以了。同时展示方式应灵活、多样化,并积极鼓励别出心裁的创新型、个性化展示。
5、对于优胜学生个人(组长)或小组,在班级层面、学校层面上的表彰奖励一定要抓实,而且要形成长效机制,让生生间、组组间、班班间的良性竞争助推高效课堂走向更深入。
1、数学课,老师讲的是《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副七巧板拼图有几块,两付七巧板拼图有几块,三幅有几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教会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7的乘法口诀。在指导背诵口诀时,教师采用齐背、同桌背、比赛开火车背、师生对口诀和同桌对口诀的方法,是学生熟练背诵口诀。我最为欣赏的事教师检测单中习题的设计,有梯度很好的巩固了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运用。
2、语文课是丁老师讲的《绝句》,首先是课前三分钟小故事,学生讲的是绘声绘色,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词语的积累能力。教师以学生学为主体先让学生互相教。在全班交流遇到问题,这样避免在识字上浪费时间。教师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采用指名读、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最后以小组的形式比赛读。
3、最后由二实验小学张校长为我们做了“高效课堂我们在行走的路上”汇报总结自己学校对于实施高效课堂做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讲解的:
(1)因为信,我们踏上高效课堂改革之路;
(2)因为恒,课改路上我们坚持不懈;
(3)因为勤,课改路上我们尽情的挥洒;
(4)因为研,高效课堂让我们越走越实;
(5)因为实,高效课堂让我们收获丰硕;
(6)因为爱,高效课堂之路让我们越走越远;
(7)高效课堂之路的困惑与展望。
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了“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 这“211”是20分钟精讲, 10分钟师生互动知识构建, 10分钟精练, 是一种讲究课堂艺术节奏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教学模式的探讨中, 我们科组的语文老师分别在上《必修1》和《唐宋诗词选修》时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听完我们科组老师的课后, 我有一个较深的感受, 课堂教学是一门高雅深邃的艺术, 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语文课有语文课的独特性, 无论以什么教学模式展开, 都不能失去语文的诗意, 语文的味道, 要提高效率, 增强感染力, 教师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节奏。“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课中可以通过追求诗意的节奏美, 来达到追求课堂高效的目的。
一、语文教学内容具有节奏美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文学性, 文学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佩特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的节奏为指归。”朱光潜说:“艺术返照自然,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普希金也说:“我的语言和着和谐的节奏, 和嘹亮的韵脚, 随着梦涌流。”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语言是最具有音乐性的, 最具有音乐美的, 非汉语莫属。我们的母语, 是目前最具有音乐的节奏、最美的语言。而我们的经典文学——词, 本来就是歌词, 是供人吟唱的。我们现代散文特点“形散而神聚”, 有散有聚, 能放能收, 疏密有间, 具有节奏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大量课文是颇具审美情趣的, 不要说大量的文学类文章充满了各种美的情趣, 就是议论文、说明文等科学类文章, 也可以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因素。它们有的纵横捭阖, 构思精巧, 匠心独运, 有的文辞华丽, 洋洋洒洒, 情真意切, 琅琅上口, 富有节奏美。
语文是诗意的, 语文是有活力, 有灵魂, 有生命的。语文课应该像诗一样给人以美感, 创设出一种富有诗意和人文气息的情境。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适时转换, 要使语文教学内容本身的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错落有致, 既要精讲、精练, 又要以多种方式唤起学生对生命、对美的感悟。“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就在于注意在一节课里安排好教学内容, 分配好时间, 把握好课堂节奏。把握好语文教学内容的节奏, 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永远充满着新奇感, 鼓荡着求知欲, 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环节追求一张一弛的节奏感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 平铺直叙, 像流水般地淌, 淌, 淌, 学生也会感到乏味, 打不起精神。”可见课堂教学节奏变化的重要性。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课堂中的教学节奏, 把它视为教学成功的关键, 让整个课堂富有朝气和活力, 让学生得到艺术的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必须按照教学规律组织衔接, 正确处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关系, 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和时间, 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单一的“满堂灌”不行, “平分秋色”也不行, 只追求热闹的“花架子”更不行, 这样会给学生带来不良感受, 从而使他的思维效果受到影响。“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现象, 20分钟精讲, 10分钟师生互动知识建构, 10分钟精练, 根据教学内容的轻重缓急设置教学时间与内容, 有紧有松, 有张有弛, 搭桥引路, 探究获取, 总结归纳, 使记忆巩固。在20分钟的精讲教学环节中, 要体现一张一弛, 一般说来, 重点难点要重锤敲, 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 积极思考, 以体现一个“张”字。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 则可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精讲与精练教学环节的转换, 有时本身就是快慢张弛的转换。张而不弛和弛而不张, 都是不讲究节奏美的表现。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 激越之中见舒缓, 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 保持旺盛的精力, 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语文教学方式追求动静交替的节奏美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通过教与学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因此, 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了美感愉悦性的艺术活动, 语文教师应利用艺术的快乐把学生的才智和能力置于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活动之中, 使学生的整个身心自始至终处于自由、和谐、愉悦的氛围里。
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 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 保持注意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 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 使之有动有静, 动静结合, 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动”, 即讨论、问答、朗读、争辩等, 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 使其保持兴奋状态;“静”, 即听讲、思考、默读、自省等, 保持教学刺激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课教授《咏史诗》时候, 就很好地体现了动静交替的节奏美。这节课的第一步运用讲授法与对话法, 通过设置两个问题“《金铜仙人辞汉歌》诗的开头四句涉及什么人物、史实?对全诗有什么作用?”“诗中哪些句子描写金铜仙人辞别时的情态?从中可体会到怎样的感情?”来引导学生思考这首咏史诗的特别的写法和思想感情。在师生的问答、谈话中, 在学生的谈论中, 在教师的讲解中, 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歌的特点和思想内容。第二步运用讨论法, 拓展学习另一首咏史诗《长沙过贾谊宅》, 让学生在学习了两首咏史诗的基础上, 谈论总结归纳出鉴赏咏史诗的方法。第三步运用实践法, 让学生做往年高考曾考过的咏史诗《华清宫》《过华清宫》, 把刚总结出的鉴赏方法用于实践上, 巩固知识点。在整节课中还贯穿着朗读法, 诗歌很重视朗读, 每学一首诗歌, 每做一首诗歌的练习都让学生朗读, 下课前还让学生把该节课学习的诗歌背诵出来。整堂课有师生热烈的对话, 激烈的讨论, 有动情的朗读, 也有学生安静的思考, 安静的练习, 动静相生, 表现出一种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节奏变化, 使学生在快乐兴奋中学习, 提高学习。
四、语文教学追求整体和谐的节奏美
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追求整体之美。它不能仅关注某些环节, 而应综合考虑, 全面安排, 使构成各要素搭配合理, 穿插得体, 衔接自然, 融洽统一, 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来增强教学艺术的魅力。特级教师于漪就特别强调“要和谐统一, 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语文课, 应该如一篇完整的优美的散文, 更应该如一首动人的诗, 讲究“起”“承”“转”“合”。
在“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过程, 我们老师讲授王维山水诗的课堂就体现了诗歌章法中“起”“承”“转”“合”的和谐节奏。老师以三个问题导入作为这节课的“起”, 以王维所画的辋川的画, 以满怀激情的言语,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引领学生进入这节课的胜景:王维诗歌中的画意, 王维诗歌中的辋川的美景, 形成第一个波峰。在简单的导入后, 就进入了“承”的阶段, 即围绕预设目标整体推进,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以选修教材里王维的诗歌《积雨辋川庄作》作为例子, 教学时改用导游式的语言, 放慢语速, 提出问题。学生静思, 快速阅读诗文, 寻求问题答案, 这样形成第一个波谷。之后学生纷纷举手,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画面的景色:田家生活、自然景色、幽居生活。学生领略到辋川的美景, 课堂出现第二个波峰。接着放慢速度, 引导学生理性地掌握欣赏诗的画面美的方法。然后在山水诗画中品情, 领略王维在辋川居住时候的隐逸山水情怀。掌握了鉴赏山水诗歌的方法后, 再让学生通过品读《鹿柴》巩固山水诗的鉴赏方法。这两个环节衔接自然。接着巧妙过渡, 引导学生“转”到欣赏诗歌的颜色和色调之美。带领学生在《鹿柴》《白石滩》《竹里馆》等诗歌中体验描写辋川景色的诗歌的色彩美。老师注意到学生被美景深深吸引的情绪, 恰当地加以语言引导, 加快了节奏。学生经过短时思考, 争着介绍诗中画面的颜色之美, 课堂上出现第三个波峰。随即又放慢速度, 进入课堂“合”的阶段, 分析作者用色的原因。学生经过讨论分析, 总结出:为了表达恬静平和的生活环境, 飘渺的意态和清朗、明净的境界, 王维往往采用绿、青、浅蓝、银灰、白等色调, 来营造一种幽静、澄澈、空明、冲淡的氛围。老师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 激励学生进一步在学过的诗词中寻找色彩名句, 领略诗句的情感。学生马上回忆学过的色彩名句, 纷纷地站起来列举, 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整个教学, “起”“承”“转”“合”, 波澜起伏, 环环相扣, 快慢相间, 疏密有致。学生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中得到知识, 同时也体验到审美情趣, 获得审美享受, 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班级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主动学习中张扬个性,掌握学习方法,获得知识和能力。
一、自主学习课堂的特点及表现
1.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课堂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这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教一学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但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指导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来进行学习活动,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和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2.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事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向来进行的,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来学习,但是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水平有高有低,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并不科学,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别制定分阶段的目标,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这样的自主学习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时间、内容,当然要以完成学习目标为前提,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这样的自主选择,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了他们的紧张情绪,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3.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虽强调独立,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自学,并不是闭门造车,互助、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更能增加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高效率。
4.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实践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1.教师角色要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活动中具有平等关系的主体,这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下“神坛”,放下身段,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这并非是弱化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师是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诱导,适时点拨,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有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才会有序、高效地进行下去。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主动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做长久不懈的努力。有些学生惰性大,遇到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总是去问老师或别的同学,自身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这是自主学习的大忌。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逐步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发现学生的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赞扬的眼神都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莫大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探索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
学习不是一项孤立的、封闭的活动,加强同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可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做好分工,各司其职,小组成员遇到学习困难时,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可以把这个问题引到其他小组,大家通过互助合作,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一名旁观者,要适时引导,必要时亲自指导,比如,帮助制定小组的学习目标,怎样组织、讨论、总结等等,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
4.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的自学尤为关键。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比如,在字词的理解掌握方面有哪些窍门,快速查阅搜集资料的途径,阅读理解的小窍门等等,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后,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做长期细致、扎实的工作,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仁军.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安徽教育,2003(17).
[2]刘明成.构建立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1).
XX年5月,我们xx区53人带着仰慕,激情与疑惑一起赴山东xx考查学习。此次一行,感受的是心灵的震撼,收获的是思想的转变!为期一周的学习,通过听专家讲座、课堂实地听课、与几所名校的师生进行交谈以及与同去的老师们交流,让我们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特别是赵丰平校长的“高考是教育的副产品”的理念,揭示了素质教育的真谛。通过学习和观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现将此行的收获和感悟作如下汇报。
一.整体感悟
通过观看几所名校,所有老师意见一致:xx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就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走进xx二中,很多老师都注意到xx二中各班教室外墙报和随处可见的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等,包括厕所里都有,还有楼道外的英语常见句型300句等等。xx二中的教育者们真的是别具匠心。学生们就是在不经意的抬头间,在上厕所的一瞬间,在教室外走廊上休息散步的一刹那间都可能记住一个英语句子,一个小小的英语知识点。这一份细心感动了我。学校除了整体的文化氛围的营建外,独具学科特点的文化学习氛围的营建和创造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xx二中认为校园更应是修炼人品、锻造人性的地方。遵循这个理念,他们开展了丰富多彩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也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文化的渗透可谓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内,各班走廊的展示墙,教室内的黑板旁,讲台边,书架上,学生们书籍、笔记本的扉页上,甚至在洗手间里„处处都有励志的话语,处处都有教育的体现,处处都在彰显学校的文化!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出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在xx二中能成功开展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二.对“271”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271”高效课堂得益于“六大解放”:
、解放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头脑不只是用于记忆,还用于思考。
2、解放学生的双手,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增强本领。
3、解放学生的眼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4、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机会表达,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演讲、评价。
5、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自由发展。
6、解放学生的时间,学生的高效学习,确保有更多时间从事学习外的其他活动。
“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师长变为学生,由领导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3、教室功能的转变:使“教室”变为“学室”,使“讲堂”变为“学堂”。“教学”被诠释为——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边学边习。
在xx二中271的高效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策划人、导演,总之课堂完全的交给了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思路步骤积极参与,课堂活而不乱,课堂知识信息量大,课堂效率得到了最大化,这就是高效课堂的“7”。而老师作为最高层的帮助者,倾听并参与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和指导学生们归纳总结,这就是高效课堂模式的“2”。在当堂检测的“1”中,方法灵活多样,有书面,有口头;可以是教师查,也可学生们互查;也可以进行组与组的竞赛„„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情感交融、共同创造、共同提升,教学相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当然大幅提高。
(三)“271高效课堂”的三驾马车
“271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动车组之一的高效学习小组
每班共9个小组,每组6人,小组内部根据成绩合理搭配,采用AA、BB、cc组内分层学习模式,c层为待优生。小组设正组长和副组长,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主要抓卫生和常规,另设学科组长,也叫分组长,使每个人都有职务,这样既防止少数人工作负担过重,又利于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平时活动为单位开展,例如收作业,平时的评价也是如此,表彰小组而不是个人。小组建设的核心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建设很注重评价,每节课由学科班长评价出优秀小组,每周一汇总,评选出本周优秀小组,颁发最佳小组组牌,下一周坐在教室最佳位置。由班主任负责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学习小组论坛。
高效学习小组组长——动车组的分动力机
①小组长要善于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带领全组成员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团队,勇敢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②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③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的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做到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④小组长要建立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每周总结公布一次评价结果,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⑤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学习,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
⑥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成长日记、学习档案等。
“271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动车组之二的科研小组建设
每个学科设立一个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每个小组由9人组成,每个高效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一个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基本是各组中该科成绩最好的同学。每个小组都设立一名组长,该组长既为该科的学科班长。如果在平时授课过程中,遇到冷场的问题时,此时该成员可发挥作用,必须有人回答问题。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召开一次由任课教师参加的学科研究会,和老师一起研究学科教学问题。每科任课教师都要的本学科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成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也可对其加营养餐。
“27l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小组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走出了由教师一个人推动全班学生学习的孤立局面,成为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一个有效组织、有效管理的小团队里学习,时刻有目标,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竞争,事事有控制,事事有评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高效。为了更好地打造“271高效课堂”,需要成立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使其成为教学相长的战斗小分队。
“271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动车组之三的行政管理小组
每个班实行常务班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制度,实行班务承包制,班级管理权下放,“人人当班长,个个是主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从自律、自理开始走向自强。
值日班长制,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当班长,使每一个人都能站在班级的最高领导者的角度来为班级负责,维护班级利益,审视班级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体会班干部的辛苦、老师的辛苦,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别人,在体验中成长。
为了保证值日班长工作的有效性、连续性,值日班长要向班主任或常务班长汇报工作思路,要接受班主任或常务班长的建议,每天值日结束要写出班级日志,对自己每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对第二天值日班长工作提出建议。责任心,对自己负责之心,对别人负责之心,对集体负责之心,对国家负责之心,对世界负责之心,都要从最小的事情做起来。
我们目睹的是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授课模式。这种课堂使得学生在充分自主的课堂上,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这种课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永远保持高涨的状态,达到课堂高效。我们也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灵活的结合学科特点、课时内容,学生学情,进一步完善我们的高效课堂模式,让我们的每个学生也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271”只是一种名称,是适合xx二中实际情况的一种教学模式,而理解xx二中的教育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认清当前教育形势——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方向,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怨天尤人,要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实际,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计划,努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先学形式,再加内容;先转变观念,再付诸于行动,加强学生、老师的情感教育。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
三.对从事教育管理者和学习者的建议
学习xx二中十大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2.“素质+个性,规范+创新”的办学特色
3.“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的培养目标
4.“学校的产品是服务”的新型师生观
5.“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一座教育丰碑”的新型教师观
6.“给学生一把金钥匙,授人以渔”的新型学习观
7.“发展是硬道理,是永恒的主题”的学校发展观
8.用国际化管理给“领跑的学校”注入核动力
9.用文化打造卓越的事业团队
李金玉
通过高效课堂的培训与学习中,我对高效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认为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下面结合自己本学期开的公开课《秦岭-淮河分南北》设计,谈几点体会。
一、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教学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二、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编制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适时指导、监控、反馈、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三、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本节是校级公开课,为突出“高效课堂”的主题,我设置了三大环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同时结合视频展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本节公开课,上课前先了解学生对南北方的认识,然后再从学生角度进行设计。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主旨和精神实质,领会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联系。教师要找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引发生成环节,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一组口算题:2.8÷14,0.45÷9,32÷80,5.4÷1.8。当学生看到5.4÷1.8时,全都愣住了,思维陷入了停顿。此时,教师提问:“这道题会口算吗?为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很显然,以前学过的除数都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所以学生有点束手无策。这便找到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于是,教师因势利导,抛出一组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观察、判断、思考,以做铺垫:
①3.5÷7;②35÷70;③350÷700;④0.35÷0.7。
1.观察:这几道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判断:不计算,判断上面哪几道题的商是一样的,并说明理由。
3.思考:应该怎样计算5.4÷1.8?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对学生来说却是个难点。有了上边的铺垫,学生经过探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很快将5.4÷1.8转化为54÷18,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商不变的性质这个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充实、扩大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商不变的性质正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长点。
二、动手操作体验,促有效建构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适时加入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教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十几加几、十几减几)时,对于11+2,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算理,自然就不会顺利地抽象出算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进行尝试探究。当然,学生的操作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教师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一个支架:
1.先拨出11,想一想十位拨几颗珠子?个位拨几颗珠子?
2.再拨出2,应该拨在哪一位?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
3.请你完整地说出拨珠的过程。
学生很容易知道操作的意义:先拨出11,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1颗珠子。接着拨2,就是再在个位拨2颗珠子。现在个位上有3颗珠子,10和3合起来是13。
在拨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引出加法算式,同时体会到个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相加得3,随即运用数的组成算出得数,渗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为后面学习笔算加减法做好铺垫。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教师及时抓住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抽象出算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而且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在操作体验中促进知识有效建构。
三、合作交流,促有效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认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多思索、多实践、多表达,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积极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搭建平台,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尝试交流,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生动的喜人场面,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片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分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操作,表示出分数1/4,理解1/4的实际含义,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对于“把8个面包平均分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一些学生产生了疑问,因为从直观看起来每份是2个面包,不能联系到与分数的关系。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辩论、交流中,学生逐步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明晰的认识,知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份中的一份,用分数1/4表示。在上面的学习中,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因为教师的示范作用, 会对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发挥良好的影响。比如:在教学四年级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一种算理:44×25=11× (4×25) 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 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 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 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 又给学生提供训练语言的机会。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 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用乘法分配律: (40+4) ×25的方法进行计算, 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话可说, 能说爱说
课堂教学是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课堂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和讲, 教师设计适当的探究情境, 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 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 引起学生的“交流”欲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语言交流表达能力。教师设计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问题, 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我经常进行“说数学”练习, 从教会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 规范学生的语言, 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简单的数学语言。此外, 教学中也给学生创设一些易“犯错”的“机会”, 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发挥智慧和潜能。例如:我在平时教学时,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一些学生容易理解、并且我觉得他们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时, 我经常给学生机会, 让他们当小老师, 把解题思路, 或是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在我的课堂上, 经常会听到:“我们请小李老师来给我们讲讲, 或是我们班的小王老师讲得好不好啊?”这一类的话。当学生讲得好、讲得精彩时, 下面的同学会报以热烈掌声,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做到了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转变教学方式, 训练学生说话的灵活性
同样的问题,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样的意思, 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说话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训练学生说话的灵活性, 教学中教师要举一反三, 同一类问题, 要启发学生多动脑筋, 看谁的问题提得多, 提得好。这样的训练, 不仅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更能使他们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 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提高思维质量。实践证明, 学生语言的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语言的发展, 必促使他们思维发展。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必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教学质量。
四、持之以恒, 让学生在学中练
从一年级开始, 就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 结合教学内容, 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读课文、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 低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先想后说, 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如:有男生7人, 女生比男生多2人, 女生有多少人?教学时可让学生先动手摆摆小捧后, 想想: (1) 男生、女生谁多? (2) 女生的人数可分成哪两部分? (3) 怎样算女生有多少人?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口述。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先读课文, 然后有条理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 可利用教具图表直接演示, 训练学生用数字语言叙述应用题的条件、问题, 等等。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解题能力, 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高年级可要求学生在读课文后, 逐步运用数学语言准确、简明且有根据地进行表述。如:让学生判断4589能不能被9整除?为什么?可让学生叙述为:因为4589各位数的和是26, 26不能被9整除, 所以4589不能被9整除。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要想使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我认为第一关是思想认识关。首先是理论研修,研修什么样的课堂称之为高效课堂?为什么要建构高校课堂?怎样建构高效课堂?学习中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
我认为,高效课堂必须符合三个标准:(1)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2)在具体的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3)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高效课堂还要符合三个“量”:(1)信息量;(2)思维量;(3)训练量。同时高效课堂要达到三“动”:(1)形动,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2)心动,思维在动;(3)神动,思想在动。从而完成两个需要:(1)教学的需要;(2)学生的需要。
构建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节约、高效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教学同样需要,以切实改变现状,构建低耗高效的课堂,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达到高效课堂的第二关是实践关:那么怎样构建高效课堂呢,第一,课前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体现四位一体的实效性备课(即:一备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兴趣倾向等;二备课程,深入研究课标、教材、整合课程资源,尽量让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心田”和“心灵”;三备情景,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备设计,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第二,课堂上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文本,数学教学做到力求精讲多练,语文教学注重多读多感悟。教师只是在核心问题处讲,思路方法上讲,疑点难点处讲,依据有效课堂教学基本标准,要求自己力争做到连续讲课不超过8分钟,整节课不超过20分钟,克服以往的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老师还在细心地讲,再讲学生也不会的.内容老师也在耐心地讲,这种无效讲解现象。
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三关是课后反思关。课后要做好有效的反思,有效课堂虽然以课堂为主阵地研究课堂,但少不了走出课堂看课堂,静下心来思考课堂这一环节,课后反思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生长点,为此,每节课后,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的课堂教学中有哪些高效的行为,还有哪些低效、无效的行为呢?如何改进?”等通过反思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加以调整,通过反思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学水平的提升。
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这几节课,我们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凡是成功的课,无一不是很轻松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教师关注了学生,显示了高超的课堂机智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听课者也为师生精彩的生成而喝彩。这样的课堂无疑是高效的。
那为什么我们对上公开课仍然感到恐惧,感到是一种负担呢?其实我们在潜意识里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化了,我们没有真正去了解学生,去关注学生,我们的公开课不是上给学生的,而是上给听课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所展示是教师自己的风采与水平,我们是演员,我们要把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我们要迎合听众的口味,我们要表演给别人看,课堂承载了自我的得失,你说能不累吗?而我们在听名师、名家讲课的时候为什么不觉得累,我想正是名师们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上,他们讲课不是给听课的领导和老师看的,不是想通过上课来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他们没有刻意去表现自己,但他们却时时在关注学生的同时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当然,高效的课堂需要充足的准备,需要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前提下充分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有精彩的生成。我很欣赏陈桂芝老师上的一节《分数的意义》,上得行云流水,电教运用自如,课下的交流我才知道她在设计这节课时,付出了很多汗水,经过了好多个日日夜夜的呕心沥血,预设了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每一种预设都设计了应对的措施,这才有了精彩的一刻,才有了游刃有余的一面。所以我认为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我们实施高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将知识问题化,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这种观念的的指导下,问题的设置与生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导读单与训练单的设计中,我都是统筹安排、斟酌再三。而问题生成单需要师生协作,以导读单为基础,以训练单为巩固和拓展,以学情为依据,随时变化,及时调整,灵活性和变化性极强,显然成了三单研发中的难点。结合自己实验教学实践,我觉得引导学生生成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整理归纳导读单、预习过程中的疑惑生成问题
我每次在设计导读单时,基本上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为主,以扫清字词障碍为次,一般要求学生在于阅读文本3遍左右就能够独立完成导读单,导读单设计的比较简单,使学生一开始就认为它不是很难,但是实践告诉我总会有一些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些是个性的依靠同学帮助即可,有些经过
小组的讨论也不能达成共识的可以作为下一堂课的新问题。因此我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放到下一堂课进行小组讨论解决。还有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依椐个人的理解,不同的阅历也许会有不同的问题,我都建议他们记下来,请求其他学生帮助回答,对于共性的问题也将作为新的问题在下一节课进行讨论解决。
二、明确目标,回归练习生成问题
虽说我们现在实施了有效教学,但是我们师生并没有忘记每一节的具体任务,所以基本上在教学过程中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告诉学生本课的目标,重难点,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样以来无形中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圈定在目标上,避免了学生的随心所欲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上课的时间,的确体现了课堂的时效性。另外,教材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也是我们师生关注的热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基本都能够解决,但是仍旧有些问题,比如:文本主题,赏析重点句子,主观性题目还需要有老师的点拨。所以我经常要求学生,在生成问题的时候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应该是首选,当然如果学生的语文基础本身比较好,课后习题没有什么问题,应该依据自己的学情大胆质疑,提倡在广度和深度拓展延伸,有利于生成有价值的问题。
三、联系拓展、运用生活,收获点滴生成问题
俗话说“生活处处有语文”。的确生活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阔。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学生,我们学语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呀!翻开语文课本无论是那个年级的都体现着
浓郁的生活气息。四年级的教材,让刚入学的新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针对我们学科的特点,我经常引导学生,联系我们身边的问题,用课文中的内容去解决。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抛弃为教书而教教材的偏见,注重联系生活,在引导学生生成更有生活韵味的问题。
四、设置情景,关注兴趣生成问题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永恒主题。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基本因素很多,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情境和问题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学生的独立阅读和良好思维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师生有效的互动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必要的练习和及时反馈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要做好情境的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轻而易举的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须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须融于情境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应以恰当的地方才可以展示。创设恰当的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在兴趣的引领下变被动为主动,让兴趣带动意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生成问题的质量和水平。
尽管在每堂课之前,在实施有效教学之处对于如何生成问题曾对学生进行过系统的指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问题,例如学生根本不按你说的来,是自己在资料书上找而且是要有答案,自然是连同答案一起抄;也有一部分同学,自己课前的结构化预习是为应付老师检查,因而在课堂小组学习时很被动,也很情绪化,我想是怕动脑筋的缘故吧,当然这样的学生很少,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缘于会对其他同学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在教改之初,学生根本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是盲无重点的想当然的说,作为老师应该用包容的目光看待,倘若学生有丁点的进步也要给予鼓励,肯定,因为只要迈出第一不步就会有第二步。虽然我在教学中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生成问题,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阅历钱。例如有些课文是离我们年代较远的文言文,有些是科普方面的文章;有些是选自国外的一些作品,我们的农村小学,学生基本上没有条件去搜集相关资料,加之家长对此也不够重视,所以遇到此类课题时,让学生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说是一句空话,因为学生对它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遇到此类情况时我一般是在课前将本课的重点问题预设出来,在课堂上把这些问题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分配下去。随着学习的不断积累学生慢慢也会知道此类文题应该如何去读,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当然也为了以后教学中更有效的在课堂生成有价值的问题。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老师讲的永远是老师的,学
生悟出来的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虽然,我们目前的路很艰难,但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在起初,形成良好的习惯,勤于动脑善于质疑的习惯,还愁学生生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构建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10-05
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王宝林)10-31
构建271高效课堂学习体会10-21
山东昌乐二中高效课堂参观学习体会10-19
高效课堂理论学习09-17
高效课堂学习感悟06-13
培养自主学习力 打造高效课堂09-12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0-27
《高效课堂的理论实践与实践》06-17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读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