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反思(精选12篇)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我校五年级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课,但有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顾虑,虽然五年级学生对运球有一定的学习和练习,但运动技能一般,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初步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学生能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妙招一:目标游戏法
在行进间运球时, 运球的方向就是运球的目标;在比赛中, 篮球框就是目标, 要求学生在运球突破上篮时, 两眼要盯住篮框;在教学时, 可以利用多目标法进行运球练习, 引导学生的视线脱离手中的篮球, 目标的设置不一定局限于篮球框。多目标游戏方法较多, 如, 将10个标志筒按一定的距离围成一个圆圈, 每个筒上按顺序贴上1~10的标签, 练习者从圆心出发, 按照教师喊出的数字, 迅速找到目标并运球向目标前进, 在前进的途中, 教师可以再变换数字来改变学生的前进路线, 目的就是让学生两眼迅速找到目标, 把学生的视线从手中的球上引开。为了使教学效果更佳, 标志筒上的序号可以打乱顺序, 目的是不让学生仅凭记忆而不用眼寻找就可以找到目标, 即要让学生积极地用眼发现目标, 几次练习后, 再次打乱标志筒顺序。当然, 条件差的学校可以不用标志筒, 而用若干学生代替, 教师可以喊出学生的名字, 练习者向目标运球前进。
妙招二:躲避障碍运球法
练习中, 可以用多个标志筒设置一定的路线, 这些标志筒充当了障碍物, 从而引导学生变向运球。在运球前进中, 为了避开这些障碍, 学生不得不把视线分配到障碍物上, 从而强制减少了运球时手对眼的依赖。需要注意的是, 障碍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 包括布局的由简到繁、障碍的由少到多等。各障碍的距离要适当, 不可过大, 过大起不到引开视线的作用。
妙招三:不同颜色卡片游戏法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实践,并提供一定的探究和创造空间,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能力及创新精神。所确立的以“我是小小篮球运动员”为主题的体育主题式情景故事教学实践课。
二、学情分析
篮球运动有着较为明显的互助与合作性,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之一。本节课是水平二的教学,主要是篮球运动中的原地运球。原地运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熟练、稳定、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原地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同时加强熟练性、稳定性,为以后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针对这些特点,本课的教学进度始终围绕游戏和探究问题为主,通过游戏及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运动,善于运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运动技能:使9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简单的运球方法,并能够一物多用,利用篮球创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上下肢协调能力。
4.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球正上方,五指自然分开,弯曲。
难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分四个阶段去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安排了韵律球操做准备活动。这个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进入到上课状态,把这个部分放在开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诱导探究 自学自练阶段
这个阶段是本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个部分中,我安排了:1.熟悉球性练习。2.徒手练习。3.各种方式的分组原地运球练习。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正确的运球手型练习,激发了学生上课时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学生练习、思考、探索、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完成探疑过程。第三个环节解疑,采用学生发言,师生共议的方式总结出行进间平稳运球的好方法,完成解疑,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思维 拓展能力阶段
为了张扬孩子的个性,发展孩子们的思维。本课采用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器材(篮球)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还采用了多次分组练习方法。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于学生的表现能力、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自主练习给予正确的评价,培养自己的评价能力。同时,通过《课课练》的教学设计,在发展学生上肢活动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下肢活动能力。总之,由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活动,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在一定时间、空间内自主发展,从而体会到只有在和谐、民主、愉悦的氛围中才能具有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稳定情绪 恢复身心阶段
为了让学生在紧张兴奋的学练状态中,身心得到合理的缓冲,可在音乐和情景描述中进行意念放松,使学生由高度的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身心都得到调整放松,呼吸渐渐恢复正常。结束部分的小结,除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讲评外,让学生自己谈谈收获,教师归纳并提出希望。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总之,整堂课为了让学生扮演真正的主角,教师处处让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人,始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激励者,为学生搭建起“表现”和“展示”的舞台。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传”出乐趣,“传”出友谊,“传”出创新,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度过本节课。
课前通过和同事交流沟通,确定本次课的重点是: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球的落点。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手对球的控制。上课过程中,针对以上两点问题点,在基础部分,我首先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给学生建立初步的认识体验,采用由易到难,从简到繁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以活动和游戏为载体,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观念,因为我觉得如果开始,就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的话难免会有些错误的动作,一旦形成动作定性,如果想再进行纠正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技术动作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第一印象的教学。再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在他们掌握基本技术动作以后尝试不同形式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找到自己的不足。
在课堂组织方面采用六小组,组内合作制,由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学生的活动内容,这样既锻炼组长的组织安排能力,也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其中,提高自主安排能力。教师作为引导,引导练习什么,练习的编排形式安排给学生,这样学生知道练习什么能够提高自己的技术,又能体现课堂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球,是水平二四年级体育课内容,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以篮球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玩”起来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篮球运球技术,“玩”中发展自己的个性,“玩”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合作,学会欣赏他人。
一、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与学的关键是效率。在课堂上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根据学生的情趣特点、身体素质、接受能力这些特征总结出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学”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教法与学法。在课堂中使用兴趣教学法,游戏竞赛法等等来增加课堂气氛。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形成比较好的循环。促使他们进行思考,采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不足:
在诱导学生运球时,利用的方法很好,但没有提示重点、难点(手腕,大臂带动小臂),使有些学生运球动作不协调,一小部分学生失去了练习的兴趣。
一、课的开始部分,直奔主题,进行球感练习。
集合时,学生四列横队站立于标志桶后。依次进行了手指拨球、腰绕环、胯下8字绕环、高抬腿绕环、原地提前左右手拨拉球、单手前后拨拉球。
二、课的基本部分。
1、篮球部分教学。
①利用标志桶,进行提前变向换手运球过障碍。②四人一组,依次行进间过四个障碍。③两组合一,标志桶摆成并列一米二个,进行过障碍练习。教师进行了规范的示范讲解,重点明确了击球部位,球的落点,运球次数,节奏等,组织学生展开练习,期间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地指导,及时地让完成好的同学进行示范展示,激发学生的争强好胜心,从而促使其更用心,提高学生效果。
2、趣味素质练习。
标志桶还原位。学生成四路纵队,站于场地的一端,分组进行练习。蛇形跑接力2组;单腿跳接力2组;收腹跳越过障碍2组;蛙跳2组。九四班任渊博的蛙跳做得相当的漂亮,马骁的也不错。在学生练习中积极地发现好的,进行大肆表扬鼓励。
三、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利用场地,引导学生全身放松小步抖动跑,边跑边发出“呵呵呵”的声音,旨在让学生身心都放松下来。
课堂点评,肯定学生的课堂进步表现,布置课下跳绳和运球作业。
一节课总是在紧紧张张、快快乐乐中完成,享受每一节课的快乐时光。关注学生的课堂情绪表现,他们确实是快乐而满足的。只有一个女生总是有些闷闷不乐,我亲自走到她身边,告诉她开心一点。
语录:四班,任渊博的蛙跳做的让我震惊地漂亮,我学着海清在快乐男声上的娱乐精神,说,“你的蛙跳做的太棒了,堪称男神,以后,你就是蛙跳教练,我主动下课。”
一、运球的技术分析
运球的技术动作方法很多, 无论是原地运球还是行进间运球;无论是高运球还是低运球; 无论是变向运球, 它的基本动作一般都是在原地时两脚前后开立, 两膝微屈, 上体微前倾, 眼睛平视, 两腿弯曲的程度视其运球的高低而定, 高运球可屈浅一点, 低运球屈深一些。运球的手臂肘关节弯曲, 以肘关节为轴前臂做上下伸屈动作, 另一手臂肘关节外展, 以便保护和维持身体平衡。运球的手指自然张开, 用手指和指跟以上的部位触球 ( 手心空出) 。
由于手按拍球的部位不同, 球向地面的入射角不同, 球从地面反弹起来的反射角也不同; 由于按拍球的力量不同, 球从地面反弹的高度和速度也不同。在原地运球时, 手按拍球的正上方。行进间运球时, 手按拍球的后上方, 一般按拍一次球, 跑两到三步。向前后左右运球时, 手按拍球的后前右左上方。为了加快运球的速度, 应加大按拍球的力量, 使球向前反弹的速度与人跑的速度一致, 从而加快运球的速度。
二、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我们知道熟练掌握运球技术的好坏, 关键是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脚步移动的熟练程度以及手、脚的协调配合。只有熟练地掌握运球技术, 才能更好地控制球反弹的角度、高度和速度, 保持球与脚步移动协调一致, 做到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
1、加强球感的练习。运球是队员在比赛中携带球移动的唯一方法, 是控制支配球, 组织战术配合及突破防守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 手对球的感应能力是掌握篮球运球技术的基础。在初学运球时, 由于学生球感差, 学生在运球过程中往往出现跟着球跑, 控制不住自己所运的球; 在运用运球过人时经常丢球的现象。因此教学中加强球感的练习是运球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只有增强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才会根据按拍球的不同部位进行灵活多样的变向变速运球, 也才能在运球技术上表现出熟练性强、技巧性好、运用合理准确, 并达到多样化、技巧化、全面化, 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机动灵活地实现战术的组织和完成。让学生熟悉球性, 更多地了解球性, 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提高对球的控制能力, 更好地运用运球技术。
2、加强弱侧手的练习。在运球教学中, 一般都不强调弱侧手的练习, 或根本就没有提出弱侧手运球的要求, 长期下去就会给运球技术的应用带来很大的障碍。要想熟练掌握运球技术, 做到两只手都能灵活运球, 不断的变向换手运球, 做到运用自如, 就必须加强弱侧手的练习,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弱侧手的运球练习, 要让学生明确加强弱侧手练习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加强弱侧手运球练习, 如体前变向运球、弱侧手运球的一对一练习等。
3、加强观察场上情况的好习惯。在运球过程中, 要注重手对球的控制和眼对场上情况的观察。在初学中, 都喜欢在运球中眼睛盯着球看, 总怕球掉了一样, 如不改变这一坏习惯, 即使你运球如何熟练, 运球方法如何多样, 都不能合理准确地发挥出它的攻击力, 就容易被对方抢断、紧逼, 甚至掉球, 浪费很多更好的机会。运球队员要扩大全面观察场上的情况, 当需要传球的就要果断地传给同伴, 当面对一对一防守时, 就要大胆地运用运球突破进行个人进攻。
4、在运球教学中, 要向学生强调和灌输运球方式的合理运用。当运球的技术掌握到一定的水准和熟练程度后, 就要培养学生的运球方式的合理运用, 提高篮球的进攻组织意识, 掌握好运球时机, 在运球中准确判断, 及时地捕捉传球和投篮时机, 在不该运球的时候不要运球, 没有观察清楚场上情况时不要急于运球, 能传球的时候尽量不运球, 当同伴摆脱防守, 抢占有利的进攻位置时, 运球队员要及时地把球传给同伴; 当防守队员失去有利的防守位置时, 就要果断地运球投篮。
5、介绍各种运球方法, 增加兴趣性。在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仅只教高运球、低运球, 往返运球上篮等等, 还需要介绍多种运球方法, 在学生休息时、求知欲比较高时, 对学生进行运球方法的介绍: 如背后运球、胯下运球、后转身运球以及各种运球过人的技术。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可采取原地、行进、对墙、一人运两球等多种运球手法, 但对每种运球可提出不同要求, 逐渐提高要求, 同时, 可对每种运球方法, 采取比赛形式进行练习。
三、基本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提高运球技能, 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和讲解示范法、完整法、练习法和比赛法等教学方法, 分以下几步来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
第一步: 原地的左右手运球练习。其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要求: 体会基本动作, 增强手对球的感应的控制能力。其方法有原地的高低运球, 前后左右的拉运球等。第二步: 行进间的左右手运球。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要求: 运球动作与步法要协调配合, 变向换手注意保护好球, 同时变向要加速。其方法很多, 这里就略举一二, 最开始是直线运球, 再就是换手变向运球, 接着就是听教师信号进行运球的急停急起练习, 最后就是设障碍物做后转身、背向运球、胯下变向运球等换手变向运球等。第三步: 结合传球、投篮练习。其目的就是学会掌握运球、传球、投篮的时机, 以及提高篮球的参与进攻意识。要求:运球时注意观察场上情况, 传球及时准确到位, 动作要衔接好。教学方法如多种运球方法结合投篮练习; 运球到中场传球后接回传球突破上篮练习等。第四步: 运球中的对抗练习。其目的就是要加强控制球的能力和实战能力。要求: 练习中要合理的运用各种运球方法, 来提高实战性。在教学中多采用全场的一攻一守的对抗练习, 以及二对二, 三对三, 五对五的教学比赛练习等。
摘要:篮球的运球技术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 也是篮球比赛中个人进攻的重要手段, 熟练掌握适合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运球技术将关系到个人攻击的提高, 同时合理运用运球战术也可以创造有利的进攻机会。
关键词:提高,运球能力
参考文献
[1]《篮球专修课教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关键词:篮球,教学,运球技术
1前言
运球技术是初中篮球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作为篮球的一项基础性技术,运球技术的掌握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篮球整体水平。在初中生篮球运球技术的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并可以熟练的加以应用是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初中生篮球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的训练,另一方面,学生在运球当中手与脚的配合也不容忽视。充分认识到这两方面内容的重要性,可以促进初中篮球运球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可以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篮球运球技术。
2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对篮球赛的重视程度,特别是贵州中学,因为相对落后,所以重视程度更加欠缺。一些地区体育课成为装点门面的课程,可上可不上,即使上了也是采取简单的“放羊式”,让学生自由活動,学生很难学到真正的体育技能,因此培养不出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另外,学校重视不足,很少组织比赛活动,加之贵州相对落后,经费较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练员的训练手段欠缺,指挥艺术欠佳,这都与教练员的运动经历短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中学现有的篮球教师当中,教练员基本上都毕业于体育院校,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运动经历,尤其是高水平运动训练与比赛的经历,对篮球的执法标准,更是掌握不多。同时,没有相关部门制定严格比赛规则,对中学篮球教练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影响较大,教练员水平的低下,将是中学篮球运动发展的一大障碍。
2.1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初中生篮球控球技术教学,并非单纯使学生掌握运球、持球以及保护等技术,而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控球技术的前提下,与其他技术性动作有效结合。与其他篮球技术教学类似,篮球运球技术也需要置身于比赛氛围当中去,在开展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之前或者教学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注意力及视野的分配和集中、球性及场地空间知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有开展篮球运球技术教学的意义。
2.2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解决上述问题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转移学生对球的注意力。一般在教学当中会有意识的提醒学生运球时要抬头,但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球上。对此,笔者建议,利用手势运算法让学生练习原地运球,根据老师手指数将球传给对应编号的学生,老师也可以先举一只手示数,待第二只手示数后,学生将两数相加,并将球传给对应编号的同学,之后可以慢慢过渡到移动中。所谓球场时空感,即以比赛场地为依据所建立起
来的对应的时间及空间知觉,从而可以从宏观方面指导运动员个体或全队的战术行动,使运动员明确个人通过场地线视角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例如,两端线距离、中线前端距离等。
2.3运球技术教学及训练
(1)训练学生的“球感”。第一,对墙练习,让学生距离墙壁一步远,用运球姿势持球,对准墙面既定区域进行练习,比较熟练后,慢慢将视线从篮球上移开,并加快速度、缩小区域,左右手交替练习;第二,胯下“8”字绕球,让学生双脚分开,双膝稍屈,持球在两腿之间“8”字练习,熟练后将视线从球上移开、加快速度,并进行方向练习;第三,身体绕球练习,让学生保持双脚并拢、直立,从踝关节开始进行绕球练习,从踝关
节开始,向上绕到膝部、腰部之后,再向下绕到踝关节处,反复进行,待熟练后将视线从篮球上移开,并进行提速练习、反向练习;第四,体前推拨球练习,体前推球及拨球练习:双脚分开稍宽于肩,微蹲,上身微向前倾,练习体前推拨球,并保持一定的节奏,熟练后进行单手推拨球练习,并尽可能的保持球落地位置的固定,将视线从球上移开。
(2)开展专门性训练。第一,原地低位运球,降低运球时的重心,上半身微向前倾斜,短促拍、按球,将球的高度尽可能的控制在膝关节以下,并保持一定的节奏感。进行此项练习要注意将视线从球上移开,对球的控制主要凭借手指的感觉;第二,原地高运球,稍屈双腿,视线水平向前看,上半身稍向前倾斜,在球的后上方拍按球,向前下方推放球,尽可能的将球的高度控制在腰腹位置,注意,拍按球时先将球送下去,之后再将其吸起来,要尽可能的控制手与球分离的时间;第三,高低变换运球,在从高运球转向低运球时,要尽可能的降低身体重心,并注意控制手向下按送球的力度;在从低运球转为高运球时,要注意保持屈指屈腕的速度,在球弹起时要及时迎球、抬臂,同时将重心抬高,保持适当的姿势;第四,体前横运以及前拉后推运球,当学生对球具有一定的手感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进行此项练习,注意,在开始进行此项练习时要注重稳球,尽量放慢节奏,无论方向如
何改变,手都要尽可能的粘送球,锻炼手指对球的粘送能力,尽量放松手臂,并将视线从球上移开。
(3)训练手脚配合性。在此笔者以运球后转身为例对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例如右手运球时,在运球的过程中靠近防守者的时候,要注意将身体重心下移,将球控制在身体一侧,借助身体对球进行保护,在进行转身时,以左脚作为中枢脚,同时右脚用力,并在最后一次运球时加大拍按球的力度,同时将右手心转移到前胸,保持手与球侧前方的紧密贴合,此时前臂处于胸前,之后转身,并向身体的后侧方拉球,注意在转身拉球的时候,稍微将肘关节向内侧收其,之后换做左手运球,同时左脚用力,加速运球突破。
参考文献:
[1] 钟晓婷.运用趣味教学法提高篮球
运球教学效果.新课程(下),2011年 第02期
[2] 唐荣斌,谢景春.对改革篮球运球技
术教学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
年 第02期
[3] 樊勇.控制球技术是掌握篮球运球
技术的关键.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年 第01期
[4] 王兆侠.浅析篮球运球突破技术的
运用.青年文学家,2010年 第13期
[5]刘字平等.论篮球的特点及其作用
[J],成都: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
[6]赵晔.篮球运动对高校学生能力
培养及素质教育的作用[ J ] 四川体育科
1、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2、运球接力游戏
3、自选体育活动
场地
器材
篮球场 音响一套 乒乓球4付
羽毛球4付 篮球15个
毽子6个
呼拉圈5个 跳高架2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发展协调素质。
2、通过自选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个性。
3、通过游戏竞赛,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程序
准备活动 → 原地运球练习→ 运球游戏 → 选项练习→ 放松 → 小结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法
教学组织
次数
强度
一
5’
1、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和行为规范。
2、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以愉快、渴望的心情进入学、练状态。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二、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1、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和目标。
2、教师口令指挥练习
形式:集体练习
队形:
××××××○○○○
××××××○○○○
××××××○○○○
××××××○○○○
△
注: △
教 师
×
男 生
○
女 生
4×8
小
中
二
15’
1、激发对篮球的兴趣,体现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个性。
2、培养刻苦锻炼的精神,养成自觉体育锻炼的习惯。
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身体姿势:运球时,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抬头平视。运球的手臂弯曲,另一手臂屈肘于胸腹间,以便保护球。
手型:运球手与球接触时,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掌心空出,手指、手腕要放松。
手按拍球的动作:运球时,应以肘或肩为轴,伸前臂,屈手腕,五指自然张开,主动迎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
重点:手腕柔和用力,迎球缓冲,掌心空出。
1、导思提问:“怎样才能把球运得又快又稳呢?”
2、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提出重点。
3、按教师信号做各种不同的徒手运球练习。
4、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进行各种运球练习。
5、优生示范。
6、教师巡查、纠错、讲评。
配曲:《生命之杯》
原地运球练习队形:
××××××○○○○
××××××○○○○
△
××××××○○○○
××××××○○○○
运球手法:
原地运球:
中
三
10’
1、进一步激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游戏:运球接力
方法:
1、等分四队站立。
2、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向前运球,绕过标志物,把球运回,传接给下一位队友,然后排在本队最后。
3、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1、教师创设情境,烘托竞争场面。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提出要求。
3、学生士气高昂,互相鼓励,力争第一。
4、音乐伴奏,进行游戏,教师场外指导。
5、教师讲评。
配曲:《生命之杯》 游戏组织:
○○○○
○○○○
○○○○
○○○○
××××
××××
××××
××××
△
篮球半场 大
四
10’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激发情感,充分体现个性特点。
自选体育活动
1、篮球
2、乒乓球
3、羽毛球
4、毽子
5、呼拉圈
1、教师介绍自选体育活动内容,提出要求。
2、学生凭兴趣自主选择项目,自由组合小群体。
3、教师指派体育骨干协助组织管理。
4、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认真练习,刻苦训练。
自由组合,在指定场地做练习
中上
五
5’
1、激发丰富想象力,进一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2、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达到身心放松和调整。
1、放松练习
2、讲评,布置作业
3、下课,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音乐伴奏,教师启发引导,师生同练。
2、按音乐节奏,学生轻松愉悦的放松。
配曲:《单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形式:集体练习
队形:
××××××○○○○
××××××○○○○ ××××××○○○○
××××××○○○○
△
小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关键词】场景式教学;篮球教学;急停急起
0.引言
急停急起是篮球运球过程中运用较为频繁的一项技能,也是篮球学习的基本功。90年代汤振庸在《篮球课运球急停急起的教学初探》一文较为系统的论述了急停急起的教学方法[1]。
当进攻方有球时,在运球突破的过程中,它是摆脱防守方贴身防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即便是篮球的业余爱好者,对运球的急停急起动作也颇为熟悉。但每个学生的完成情况不同,导致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效果差别很大。庄志勇《我国学校篮球教学发展进程与未来展望》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中国学校篮球教学发展进程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篮球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存在缺陷[2]。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篮球急停急起是知道的,但是真正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做相应动作时,不是动作走型就是动作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在教学中,教师在纠正动作时,也往往得不到学生足够的重视,或者即使得到了重视,但改进的效果也不明显。
笔者注意到近年在别的学科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场景式”教学模式,它通过教学中各元素的有效结合,很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关系,并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得到运用和验证。这种“场景式”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借鉴和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
通过尝试发现在场景式教学中,学习过程被设定为若干个流程或步骤,教师不预设任何结论,而是给予充分的交流和指导。在动态的学习活动中,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形成结论,成为进入下一个流程的要件。这种场景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实践和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模式,场景式教学的特征是符合篮球教学需求的,而且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已经表明,场景式教学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还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研究价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职业学校高中一年级中篮球选项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80名男生,平均年龄为16.5岁,平均身高为173.2cm。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将这80名学生分为两组,每组40人。对两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组采用传统式教学,一组采用场景式教学。
1.2.2观察法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察,两个班级的学生在篮球运球过程中急停急起错误动作的发现、认识、自我主动改变的情况。
1.2.3比较法
对两组同学的练习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体现为他们对这一动作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实践效果等。
2.结果与分析
2.1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比分析
2.1.1传统案例教学法
传统案例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讨论和研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和方法的教学手段。传统案例教学的特点是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探讨,传统案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两个弊端:(1)以解决某些习题或者不连贯的知识点为核心,学生主动学习不具备。(2)系统性,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学完相应的基础知识后,再以案例的方式贯穿所学的。学生可以没有基础,学生的学习思路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
2.1.2场景式案例教学法
场景式案例教学,即以传统案例教学为基础,构造一些现实的场景(RealWorldScenario),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教学中,在完成案例的同时,能考虑到和案例相关的其他问题,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构建场景式案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某个或几个场景化案例的需求。
(2)精化知识点。挑选可以组成案例的知识点,按照知识点内容、知识点重要度、知识点难度、相关联知识点(包括要学习这个知识点必须掌握的其他知识点)的条目对知识点内容去粗取精。
(3)合理编排精化知识点在案例中的顺序。整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单支结构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组成这个案例必需的知识点。
(4)增加场景化的描述。场景信息包括案例发生的外围描述,案例要求解决的问题,案例所需的数据,案例的前提条件,案例产生的额外相关因素。增加场景信息的描述不但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学生记忆知识点的能力。
(5)分析和该场景化案例相关的其他重要知识点,并将它们尽可能地关联进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1.3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点
传统教学方式是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的,是老师要我学习的,老师如何教我跟着学。场景式教学是通过预设仿真场景让学生自己感受动作缺陷,寻找问题的结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动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增强,能够主动的纠正动作。同时教师由主导转变为有效引导。
不同点传统教学场景式教学
内容过去的知识即时的感受、学习
途径习惯性领悟、学习、体会
感受被动的接受高峰体验、主动改变
方法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提高
方式以教师为主的改变以学生为主的自觉改变
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传统上的上下级关系师生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亦即注重通过对话,产生相互影响、相互评价
2.2两种教学模式在教法上的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及常识,场景式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特点,在教法上更能体现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不断的明晰目标,最终达到什么目标。
2.3篮球急停急起教学中的实验结果
2.3.1五种易犯错误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易犯的错误情况:第一种:学生对球控制不住,以至于想要急停或急起时球却不听话,脱离了身体保护和控制的范围。第二种:运球时对身体重心的控制不合理,以至于破坏了急停急起时动作的实效性。第三种:急停时,制动迟缓而无力,停不住;急起时后脚蹬地无力,起动速度不快,以至于在运球急停和急起时速度变化不大,从而失去了做运球急停急起的目的。第四种:低头运球,以至于急停和急起的时候时机掌握不好,同时也容易失去对场上情况变化的观察。第五种:在急停和急起时,手、脚和身体协调不一致,以至于动作容易走形。
2.3.2问题意识及行动自觉性
传统教学组的学生基本上是等待教师的指导和被动的纠正错误,能够对错误动作的发现、认识并产生自我主动改变行为的低于25%;场景式教学组85%以上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加以纠正。
2.4原因分析
2.4.1认识层面的理解
观察和比较发现,两组同学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差别不大,对于概念、方法和要领的理解在认识层面较为类似。
2.4.2实践层面的操作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动作时,学生不注意看、听、学,场上做动作随意,主观上没有我要去学习的意愿,是被动的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场景式教学与之相反。
3.两种教学模式在篮球运球急停急起教学中对比的总结与建议
3.1总结
通过对比发现,在场景式教学中,学生更容易认识到自己动作的不足并主动加以修正,学习的主动性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自觉意愿增强了。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技术动作讲解示范时,学生的认真度也明显提高。通过渐进式的方式,较好地消除了错误动作在练习中的再次出现。
在场景式教学中,强调了手、脚和身体在练习过程中的协调性,还强调学生提高对动作在运用时的实效性,克服华而不实的动作的运用。通过篮球比赛的实战检验,实战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动作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3.2建议
针对在运球过程中身体重心不易控制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分场景,安排学生在行进间运球时到某一特定的标志处做急停和急起的动作,反复强调学生对身体重心变化的控制,并且要求动作由慢到快,同时,进行小组分列对比,反复强调学生对做动作的认真程度,改变学生思想意思上对动作处理的随意性。
针对于学生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在安排练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根据教师的手势反复做急停急起练习,这样不仅能改变他们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并通过场景设置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实效性。
4.结论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基础动作的练习往往枯燥无味,不易被学生掌握,通过创设“练习”场景、“游戏”场景,用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热情,让教学焕发活力。通过预设仿真场景让学生自己感受动作缺陷,寻找问题的结症,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善动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由主导转变为有效主导。在教法上更能体现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让学生不断的明晰目标,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做,最终达到什么目标。同时能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作为实践和操作性比较强的教学模式,场景式教学的特征是符合篮球教学需求的。也是一种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
该研究对场景式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充分体会到场景式教学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良好效果,为下一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场景式教学方式的铺开,做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汤振庸.篮球课运球急停急起的教学初探[J].体育科技,1996,04.
[2]庄志勇.我国学校篮球教学发展进程与未来展望[J].2006,5.
[3]王顺.场景教学让体育焕发活力[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7.
[4]段书飞.情景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华章,2011,4.
[5]袁雪峰.如何让体育课吸引人[N].中国体育报,2008.
它是有球技术, 通过急停、急起、变向和变速度有效突破对方防守得分的主要手段。
1.1 强行突破:
强行突破成功率的高低, 取决于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身体素质、对抗能力。当防守队员站位好, 进攻队员出现外线投篮准确率低时, 中锋进攻被包夹, 其他队员采用强行突破迫使对方进行协防, 补防, 趁机撕开对方防线后, 只要对方队员没有站好位立即强行攻击, 若补防队员抢占了合理位置, 强行突破后应把球传给插入空切的本方队员, 形成有效的突分配合, 给同伴队员进攻造成多个得分点, 同时使自己处于离篮框距离的最近点获得投篮得分的机会。对防守一方就进行补防, 协防, 因此破坏防守心理上或位置上的平衡, 强行突破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给同伴制造得分机会。
1.2 运球突破变向突破作用。
马刺队的后位, 帕克拿手戏是带球变向突破, 反复变向使对手失去身体重心, 突破后无阻挡投篮, 这样就取得最佳的得分机会。在比赛中多次采用急停、急起、变向、结合假动作突破对方的防守, 破坏对方的站位, 造成对方防守混乱, 使其对方防不胜防。
1.3 掩护和运球突破合理应用。
根据本方队员的技战术特点和对方的防守站位临场情况, 通过中锋掩护带球突破成功。中锋拉出来给有球队员做掩护, 就给有球队员的突破撤动出了空挡, 创造有利的得分机会。
1.4 虚晃假动作运球突破。
假动作在比赛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声东击西, 实实虚虚, 虚虚实实。比赛中进攻队员瞄篮、虚晃、传球、跨步、转身等为运球突破对方防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运球突破过程中瞄篮、虚晃、传球、跨步、转身和假动作是NBA采用的常见方法与表现。
1.5 突然运球突破:是指突然起动、加速摆脱对手, 形成比对方快一拍和快半拍的过程, 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2 运球突破技术在比赛中的价值
2.1 美国NBA篮球运动员为例。
NBA球星吉偌·比利在2002~2003NBA总决赛进行中, 当他拿到球, 运球突破就能够撤动对方两名队员来夹击他。他用娴熟的运球突破技术突破得分, 得分点都在离篮筐两到三米的距离内。马刺队运球突破技术往往在进攻不利情况下采用, 为本队打开僵局。吉偌·比利平均每场得12.4分就为马刺队赢得总冠军奠定了技术战术的基础。
2.2 中国运动员成功例证。
中国篮球联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运球突破的优秀突破好手, 摩托罗拉中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的个人技术统计数据表明, 辽宁盼盼猎人队后卫郭士强以很强的运球突破能力在常规篮球比赛中得分24.3分, 排名第6, 在与八一队的总决赛中, 平均每场得14.6分, 其助攻就达到40次, 个人处于排名第三, 为本队直接或间接得分, 并且为本队夺得冠军奠定坚实的技术战术基础。通过比赛实践证明运球突破技术是进攻的锐利武器, 比赛中合理运用运球突破这锋利的矛去攻克对方坚硬防守的盾, 这样对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在比赛中的运用提出了更高之要求。
3 运球突破实战教学练习方法
3.1 利用跳接球在防守者来不及判断自己的行为目的或退防时突破。
3.2 利用假动作使防守队员失去重心和防守位置:
用瞄篮或向上举球投篮假动作, 引诱防守队员封投篮, 一旦对手身体重心向上或向前移动, 立即突破。利用传球假动作引诱防守队员防传球而失去重心或失去防突破的最佳位置后突破。
3.3 对反应较慢的防守者可采用突然加速和接球立即突破, 不宜做过多的假动作。
3.4 对反应中等的防守者可根据防守者的距离, 利用做一次假动作引诱对方, 然后从反方向突破。
因此类防守者往往可以堵截第一动作, 而对第二个动作就来不及反应了。例如, 离防守者较远, 可利用瞄篮的假动作引诱对方上步封盖或跳起时趁机突破。
3.5 对反应快的防守者, 由于防守者脚步
移动快, 一般防守就较近, 持球突破时宜利用假动作或跨步、转身等假动作突破。
3.6 当防守者的位置不正确时, 要反应快、起动快、动作快、机智果断的突破。
3.7 持球突破与绝招相结合的持球突破方法, 所谓绝招就是对方难以防守, 且成功率高的技术。
4 运球突破技术组合及应用方法
4.1 胯下、背向、转身运球突破组合技术的动作方法。
4.2 体前、后转身、胯下运球突破组合技术的动作方法。
4.3 体前、背后运球突破组合技术的动作方法。
5 运球突破动作的练习要素
5.1 熟练各种运球技术, 突破技术的几种
训练方法, 熟练各种运球技术是提高突破技术的基本条件。从运动生理学角度看,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建立在运动动力定型基础上的。大脑皮质所建立的动力定型越多, 大脑皮质机能的灵活性也越高。
5.2 要有观察和预判能力, 提高运动员的
战术素养, 突破技术达到动作自动化和定型化的熟练程度即观察和预判能力以及应答性动作的反应速度都有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 控制身体平衔的能力。
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是完成各种突破技术动作的基础。稳:才能有“变”, 有“变”才能取得某一组合动作的完成效果。以上要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熟练的技术是基础, 观察和预判能力是前导, 控制身体重心平衡是关键, 三者互为促进、互为影响。
5.4. 加强组合技术综合训练, 提高突破技术与其他技术动作间的转换能力。
5.4.1投篮与突破相结合。突破技术与其它技术动作组合运用而产生的突破变化, 是它们在高度篮球意识的指导下有机结合而成的, 它们之间既相互关联, 又相互制约, 形成了技术动作之间转化的突然性和隐蔽性, 例如:快速、准确的投篮效果, 对于投篮变突破的动作转化是有利的。相反, 如不具有快速、准确的发挥突破威力。5.4.2传球与突破相结合。突破只是进攻手段, 投篮得分才是最终目的。因此, 在突破之后,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投篮。这种突破后与投篮技术动作的衔接是发挥突破威力的重要环节。但有时突破后, 由于对方防守的保护和补位, 不一定有接投篮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 就要求运动员在突破后选择投篮位置和投篮角度的时候, 也要注意选择既能投篮又易于分球的位置, 将球分给同伴, 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5.4.3左右相结合。突破动作在运用上要具有能左、能右, 左中变右, 右中变左的能力。在突破方向上要虚实结合, 从而调动防守, 拓宽有效的突破路线。5.4.4快慢相结合。以加速和减速动作, 掩护自己的真实意图, 使对方错误估计而失去自身体平衡, 或破坏对方的自我控制能力, 以达到突破的目的。
6 结论
要想提高突破能力, 使学生熟练球性和脚步动作为前提, 培养学生观察捕捉战机的能力, 实战中应用。主要是观察防守者重心移动情况, 观察防守者出现以上现象, 即是时机的到来, 及时运用突破,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加强组合技术综合训练, 提高技术转换能力, 强调耐心, 不急躁, 不勉强。养成:可投、可传、可突姿势的技术要领, 判断是否有机会, 若此时没有机会, 应马上做假动作来迷惑防守, 或者迅速把球传给同伴, 一味地强调突破效果往往是不理想的。总而言之, “时间差”的掌握是持球突破技术的保证, 也是合符科学训练规律, 持球突破技术的核心是对突破捕捉“战机”。
摘要:运球突破技术是篮球进攻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直接投篮得分的有力武器。通过中国国内、外国篮球明星合理应用带球突破技术成功案例分析极及在比赛中的运用分析, 且得出完善带球突破技术的重要性和比赛中的现实性、实用性以供参考。
一、设计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全体差异,进行差异性教学,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篮球运动已经深得青少年朋友喜爱,从小让学生熟悉篮球球性,掌握一定的篮球运动技能,培养他们的篮球兴趣,对他们未来参与篮球运动,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地运球接上步持球动作技术和正确的运球接上步持球动作方法,提高运球和接球质量。使90%的同学知道运球上步持球的动作方法。并能进行较顺利的完成动作。进一步熟悉球感。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促进大肌肉的发展,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的运动兴趣。
3.通过游戏“红灯、绿灯” 和“运球接力”学习,让学生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知道与同学紧密合作的快乐以及集体的力量,懂得团队的胜利要靠全体队员的通力合作。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同学刚刚进行篮球教学,对篮球的兴趣高涨,他们在水平一时已经学习了原地拍球和轻物抛接的动作,本节课之前,本人已经进行了原地运球,行进间滑步运球的`学习,所以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个别同学因喜好篮球,对篮球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课余有进行动作学习,因而有能较好地进行原地运球动作,特别是男同学由于大肌肉发展较好,动作比较到位。但对正确的篮球接球动作还比较生疏,动作生硬。特别是女同学对动作的理解比较慢,大肌肉水平低于同龄的男同学,因而动作质量不如男同学,这是课中要加强指导的方向。本课是运球的一个延伸衔接动作,在上步与持握球的时机上,要求同步,这有一定的难度。
四、设计思路:
小篮球运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的学习内容,篮球技术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这个动作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他篮球技术的学习质量,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动作生硬不协调。根据水平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讲解,简化动作,从易到难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新学动作的困难。让他们自己找到掌握篮球技术动作方法,必然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篮球欲望。在篮球教学实践中,在学习“运球急停”“运球上篮”等连贯动作时,学生往往难以在运球中转换到急停或上篮动作。为突破这一难点,本人根据多年的篮球教学经验,在运球教学中,创立“运球接上步持球”这节课,为学生学习“运球急停”和“行进间上篮作”铺垫。因为这一动作是“篮球运球跨步急停”和“行进间运球上篮”的衔接及分解动作,学好了这一动作,大大降低“运球跨步急停”和“行进间上篮”的学习难度。而教学中这一环节,往往容易被大多数老师所忽视。这节课本人设计了“分解动作学习”、“个别指导”“学生展示”“游戏练习”几个教学环节,把技术动作细化让学生从游戏中去发现、去体会动作要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寻”从而掌握动作技术。
五、教材:人教版20xx版《体育与健康》三四年级全一册,第六章球类第一节小篮球 运球《运球接上步持球》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球接上步持球的动作方法
难点:上步与持球的时机把撑。
七、场地与器材
小篮球36个,篮球场一块。
八、教学流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准备热身)
1.引入新课
2.热身操(自编篮球操)
(二)基本部分(篮球技能学习)
学习运球上步持球的动作方法
1.复习原地运球动作:两脚前后开立,持球于腰侧,眼看前方,右手拍球,左手屈肘掩护球。(注意左手掩护球,眼看前方)
2.讲解原地运球接上步持球的动作方法:
运球接上步持球: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运球
于体侧,然后拍击球上后部,使球击地反弹至右前方,
同时右腿前迈,双手伸出把球持握于手中。
3.师生共同学习原地运球接上步持球动作
4.学生自由练习,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注意加强女生的动作指导)
5.不同水平学生展示动作,师生共同评价。
6学生继续练习
7.游戏“红灯停,绿灯行”(行进间滑步运球接上步持球(跨步急停)练习)
方法:学生从端线出发,行进间滑步运球,听到“红灯”口令立即做上步持球急停,直到听到口令“绿灯”后继续滑步运球行进。
运球往返接力
1.讲解游戏方法:分四组站于篮球场端线后,听到哨声后立即运球前进,到达对面端线脚踩端线后运球往回,并在传球线做出“运球接上步持球(跨步急停)”动作,然后把球传给队友。然后跑回队伍后面。第二位同学接球后重复前一位同学的动作,直至球回到第一位同学手中止。先完成的队胜出。
(传球线)
2.学生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1.课小结,布置课后练习
2放松操(自编)
【篮球运球反思】推荐阅读:
篮球教学运球07-10
小篮球运球及游戏教案07-17
《篮球行进间单手高运球》教学设计10-12
运球比赛06-17
运球转身10-10
行进间运球的说课稿09-20
《小篮球》的教学反思10-16
小篮球拍球教学反思10-16
篮球裁判知识05-30
篮球队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