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学习型
三 校
品社组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基本特征。基于此,本学科的课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有活动型、实践体验型和综合学习型三种基本课堂形式。对于这三种课型,一般可采用 “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即“情景设置、导入新课——自主合作、互助学习——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是每种课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新知的环境中,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课导入的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方式有:谜语、口头表述或出示投影片和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我们再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的,选择五副精彩、快乐画面映入学生眼帘,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为学习下文做下良好铺垫。
二、自主合作、互助学习
这个环节是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的课型中处理方法也大不一样。
1、活动型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2、实践体验型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是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社会即课堂,课堂即社会,树立大课堂观、大社会观。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专门的时间,提供足够的条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感受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也就是说,凡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体验的内容,就要放开手,制定周密计划,让学习亲自时间体验。如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银行、保险公司,办理一次存款、取款业务,填写一份存款单、保险单,或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参与社区服务。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如:我们在学习《我们的地球村》时,在学生了解地球仪和地球村的美丽与神奇时,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制作地球仪。利用乒乓球等立体球体物品,尝试制作,并画上经线、纬线和赤道。并找到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两条经线。确定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学生以此体验成功的快乐。
3、综合学习型教学:高年级教材中涉及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内容,对于这类型教学内容,要实现多种学科的整合,组织开展综合性学习。这样,根据课文内容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课文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收集社会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然后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总之,合作学习的方法如下:
(1)、交流合作
在学习中获得结果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相互补充,纠正学习结果的调控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理。交流的内容一般包括小组讨论的成果与疑难和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品德与社会中合作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汇报式:可以是小组代表汇报,也可以是各组按序汇报。在写“爱心留言”时,学生将留言条写在纸上,进行适当的装饰。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展示(实物投影)师生共同评价。
交流式:获取信息后,学生互相交流。参加交流的主要人员:小组讨论时持保留意见者、教师巡视时发现并指定的典型问题的持有者。
辩论式:交流过程中对典型意义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引导辩论,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地方应得出一致意见,在允许有争论的地方不要强求一致。在第四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中有一段妈妈对我说的话:你现在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大街。有几个学生在课上窃窃私语,教师了解到大致意思是学习不好照样赚大钱。就此情况就组织了一次小小辩论会。(2)、模拟合作
为了使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直接体验而有目的创设某种情景,让学生合作演习,亲身经历,关键是在课堂中让学生获得体验。在第二单元《欢迎来我家》中,为了学习家庭待客礼节,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小组表演,促进内化。分小组表演做客的情景,比一比哪组最有礼貌,又会发挥想象。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讨论,表演。(3)、探究合作
组织小组合作,让儿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实践等多种方法去主动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从而获得结果,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进行合作。以“七彩的社会生活”为例,“找出你熟悉的10种职业,了解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调查超市,写下你的新发现”、“举行物品买卖的模拟体验”、“开展黄豆发芽的小实验”、“参观工厂,了解各种工种”、“动手制作一本书”等活动,都需要探究合作。(4)、咨询合作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就可采用咨询合作。在咨询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获得问题的结果。通过调查,选取典型性的家长,如单位的负责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特殊行业的家长、社区工作者、校外的辅导员等,向他们咨询,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如向农业局的技术员咨询“绿色产品”,联系花卉培植基地组织学生参观花卉种植,并咨询花卉栽培等
三、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对一堂课学生参与教学情况的评价,也是对本节课知识、能力、方法的总结和概括。一个好的课堂小结,可以起到强化双基、深化升华之效。此环节的操作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感悟或还存在的疑惑。
2、回扣学习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
3、深化问题,设置悬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4、布置实践性作业,加深对课上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一、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新型课堂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 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 互相交流, 彼此讨论;小组之间唇枪舌剑, 激烈竞争, 火花四射。这一切看似学生变成了“主角”, 其实教师的地位较之传统课堂却并没有削弱, 只不过教师从台上转战到了台下。如果没有教师课前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 对学习任务的分配, 对教学进程的控制, 如果没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交流互动的关注和对学生之间合作的启发和帮助, 如果没有最后教师对整个课堂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和提升, 学生们自己是很难把这课上到一个较高的水准的。其实也就相当于没有一个好导演是很难拍出一部好作品一样。可见新型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任务更重, 这对我们教师也是一个挑战。
2.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层次性和小组之间的均衡性, 即“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竞争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小组各个成员的积极性。所以, 在进行小组的划分时着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教师必须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然后调整桌次, 本着互补和双向选择的原则, 即学习基础、认知情况、性格爱好互补, 把学习基础较好, 有责任心, 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推选作组长, 并且实行招聘制、任期制, 以优带差、以优促差,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3.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力量。
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 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为小组自主合作的保障和前提, 使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和进步。在具体实施中, 应避免评价形式的单一,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几套较有成效的评价方式。
(1) 小组积分制。
制做简洁明了的表格, 内容涵盖小组每个成员日常的学习、卫生、纪律三大方面, 各小组长互相督促记录各小组的得分情况, 每日一记, 每周一汇总, 每月进行表彰和反馈。
(2) 专项奖制度。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评价机制往往会走向一个误区, 那就是对学习好的学生有所偏重, 这样一些拥有不同特长爱好的学生会在班集体和小组内找不到归属感, 久而久之, 他们的热情会被浇灭, 个性会被压抑。所以针对学校不同时间段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比如运动会、书法绘画竞赛、知识竞猜、有奖征文、社会实践等, 鼓励各小组成员积极参加, 班级内部也可以不定期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 对于获奖的学生, 以小组形式给予表扬和积分等奖励, 设立诸如体育之星、文艺之星等奖项, 这样,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为小组出力的机会,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从不同的活动中找到自信, 他们会在小组合作中努力去寻找更多的精神支撑点, 从更多的方面去完善充实自己, 这对于自主合作型的小组建设, 乃至自主合作型课堂的建立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3) 分级分工管理, 层层监督制度。
班级设立一定的职务, 分工明确, 环环相扣, 同时定期对班级和小组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 反馈各级管理工作情况。
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对教学的影响
1.学生间互相交流, 协同合作, 培养了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
传统的课堂上, 学生大都是单打独斗, 各自为政。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再好的学生, 其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所获得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 必然是以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进行小组互助合作式学习, 小组成员会为了完成大家共同的任务, 积极地思考、交流、探讨。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相互配合, 遇到问题协商解决, 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 学生之间的情感得到了沟通。自主互助学习把每一个人的能力凝聚为团队的智慧,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2.师生间增进理解, 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强了教学的生命力。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总是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 其在课堂上的威信和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虽说师道尊严, 但这往往会造成师生间的距离感。尽管教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但更多的学生一旦遇到问题, 宁愿舍近求远去请教周围的的同学而不是教师, 这就会走很多的弯路, 损失许多时间和精力。要想让学生在思想上转变对教师已有的观念, 不是说一两句鼓励的话, 做一两件贴心的事就可以办到的。这要求师生在长期的共同合作中, 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进行知识和情感的碰撞,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自然是水到渠成,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无疑为其提供了最佳的情境。有了这一保障, 教学才会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才会真正享受到其中的快乐。
3.提高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教”与“学”的能力。
传统的“教”是教师的任务, “学”是学生的义务, 但在新型课堂上, “教”与“学”得到了最广泛的理解, “教”与“学”都是相对的, 它们的主体和对象也是可以随时互换的, 这就要求教师决不能再仅仅满足于教科书、教参上那仅有的一些知识了, 课下还需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丰富自身的知识面和个人的修养, 否则其教师的地位会被动摇。另一方面, 学生个个都可以做教师, 也会成为别人的学生, 与生俱来的争强好胜会让孩子们更广泛地去吸取周围的一切养料, 在教别人和学别人的同时, 自身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如此循环下去, 其效益无疑是巨大的。
但看看我们现在有些老师的课堂:据统计,有20%多的学生厌烦老师的泛泛说教,30%~40%的学生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只有不到40%的学生基本适应老师的讲解.所以这种说教式的课堂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了,所以,我们应该从自主、互助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学习.当教学活动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让“学”走在“教”的前面,这就抓住了教学的核心问题.这是智慧课堂最重要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自学放在课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导、助、提”来加速学生自主学习的进程,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1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从被动走向主动
课堂教学的核心并不是简单的告诉过程,而是让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需要告诉,但不是简单的告诉.新课程提出的探究和体验过程,也不能简单的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建构基础上,并学会迁移应用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用丰富多彩的主体性学习活动代替单一的讲解接受式学习,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
比如在学习《电动势》时,我们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份菜单:
(1)什么叫内电路?什么叫外电路?
(2)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4)怎样理解电动势这个物理量?
(5)电源有哪些重要参数?它们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6)电动势E与电压U有什么区别?
通过这样的菜单引领,让学生实现有的放矢,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当然,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我们还可以把物理教材中两堂课、三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安排教学程序,进行“模块”推进,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思考和把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增强教材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以互助学习为核心,为课堂增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知识的学习仅靠听一遍只有掌握20%,听与看同时进行可以掌握40%,让自己做一遍可以掌握50%,但如果让学生成为老师,然后通过学生教”学生“一遍,那他已经掌握理解了80%以上.”这无疑坚定了我们让学生“自己学,相互教”的决心.比如我们在学习磁感应强度时,我们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例题:匀强磁场中长3 cm的通电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当通过导线的电流为2 A时,它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4×10-3 N,问:该处的磁感应强度B是多大?若磁场、电流不变,导线长度减小到1 cm,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又是多大?由于这样的例题不难,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互助的基础上发现如何计算磁感应强度,以及磁感应强度的影响因素,让学生通过互助掌握磁感应强度与F、I、L无关.通过实践,这种学习效果反而很好.
当然,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启迪、互相考查、互相影响等,还要让学生在群体活动学会交往、学会共处、学会自律,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团队意识等.
那么,学生进行自主互助的学习,是不是就完全忽略了教师的作用?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这种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在“导”上下功夫,给学生一个方向引领
在新课的学习中,我们物理教师应该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把握学习方向.比如在学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时,我们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目标:知道什么是安培力,会推导安培力公式F=BILsinθ;知道左手定则的内容,并会用它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用公式F=BILsinθ进行安培力的计算.有了目标的引领,学生就可以进行感知、思考、归纳,或初步建立概念,或描述现象、分析原因,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进而有层次的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2.2在“提”上做文章,给学生一个推波助澜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见一些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学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或注意问题的提醒;对于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对游离的学生进行提醒、对偏离方向的学生进行点拨.同时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呈现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另外在课堂小结环节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归纳升化,提炼学习的方法技能.
2018年9月20日在市民族中学学习观摩了三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以及若干老师的评课、教学感悟,使我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从学生自主预习开始,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矫正,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1.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体现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以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安静,学生听讲聚精会神,鸦雀无声是再好不过的课堂效果了,而且每堂课总有着固定的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而现在我们通过学习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真正理解到:以往我们教师“一言堂”,现在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讨的新面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起到组织、示范、引导作用,且上课模式不固定,而是根据每堂课的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正如有的学生所说:“我们自己做主的课堂我们喜欢”。气氛活跃,与以往的“鸦雀无声”形成鲜明的对照,体现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倡导的“乐学”思想,现在回想起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广大教师的借鉴。以前我们的学生一般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发问,即使个别同学提问,也是在教师讲授结束之后的空余时间中。同时,老师对这部分问题的回答,也停留在一对一的一问一答这种层面上。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少,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学生一般处在被动盲从情况下,很少自主学习。教师教课本问题突出,引导学生使用课本学的问题,依然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针对我们教学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平日教学中就有要注意自主学习的环节和小组交流的环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习惯的引导和培养。结合学校开展的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培养的计划,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探究意识、问题意识、主动表达的意识的进行培养和强化,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创建,打好学生基础。
逐步培养学生互助互动互学,同伴交流,向同伴学习,与同伴合作,与同伴分享,倾听同伴发言及意见,提出问题的意识,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既能学又能问,既问老师又问同学,主动请教,查阅有关工具书,勇于开口,敢于交流的良好习惯。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指导,切实改变重教法轻学法的思想,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授课时要传授学法,课后练习要指导总结好学法,使学法的研究与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以例悟法,依法自学”。与当前规范办学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减轻学生负担入手,引导教师改变课堂,改变作业布置的形式。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通过自主互助学习使课堂气氛变活,知识难度降低,教学涉猎面拓宽,教师对学生用情,学生学习感到有趣,师生间关系平等,学生越来越自信,学习态度趋于主动,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见解越来越多,共性和个性就会得到协同发展。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感触颇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实施总结,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点滴体会
齐齐哈尔市第四十六中学
王
通过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估标准,我对于这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
回想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本上的数学公式、法则、性质等都已经叙述的很清楚详细了,可是我们老师就是不放心学生的能力,老是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这样我们就在不自觉中剥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权利,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在相互合作中通过彼此进行交谈、倾听,在分享想法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自主探索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并发现到了自己的价值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小组的建设和互动上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我觉得在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这样几点要我们教师注意:
1、要求学生起立回答时声音清晰洪亮,注意站立姿势和位置,尽量不挡住其他同学们的视线。
2、老师首先要强调使用各种规范的展示语言,学生尽量用简洁、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言要有时间限制。
3、整个过程老师要致力于学生倾听、补充和质疑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耐心、包容、尊重、礼貌等品格的形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会倾听更为重要,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制止。
4、学生课堂讨论的问题讲解不透彻时,教师可启发引导分解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把问题讲透。
5、课堂讨论中要适时控制优势学生的发言,以便给其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
所有这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给我们现代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气。通过学习这一课堂模式,我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上的几点体会,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把我们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搞得更好。
我们备课组的老师通过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自己都有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
1、小组交流的时候,如何组织其他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倾听,不随便说话。
2、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如何适时引导?怎样寻找引导的切入点。
3、当有学生发言的时候,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4、别人的发言和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5、对于低年级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如何应付乱说乱聊,无重点性。
兴义中学 秦宗美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本期采取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对合作学习的认识、组织、操作不当,使得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传统的分组学习,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组织的散乱,学生参与的了平衡等,致使合作学习多数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始终是优等生唱“主角”,后进生做“配角”,主角争相发言,风采尽展,配角只能随声附和,有的甚至“搭乘便车”,被动学习,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受“应试”大气候的影响,很多学校衡量好学生的尺度就是分数考得高,优等生永远受到正面激励,而一批学习成绩较后的学生却被早早淘汰出局,饱尝被人冷落的滋味,自尊、自信心严重受挫,个体分数评价对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太大,绝大多数学生从中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巨大的压力,影响了情感、意志及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再加上家长不能正确看待学生的分数,常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不顾学生实际,过高要求学生。家长期望值过高,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产生畏惧感,形成逆反心理和反抗性格,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障碍。
如何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进行进行学习,一直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实践领域曾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问题而开展过学法指导的教育实验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大量介绍国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开始重视对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不少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各种新的学习方式相继出现。但是,由于考试机制并没有发生变化,多数学校仍然用个体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由于在学生评价方面没有体现合作精神,势必影响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导致合作学生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这一优势上难以得到更好的发挥。
通过观察和教学实践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合而不作” p“合而滥作”的低效现象:
1.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
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使合作流于形式。
2.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
通过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3.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往往是学生才开始合作的几分钟,刚进入状态,或是个别小组先完成了,教师就急着让各小组汇报成果,然后匆匆结束进入下一环节,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
4.角色分工不到位,各组成员分工不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很少考虑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而且,成员内分工不到位,各人担当的角色比较固定,往往由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代表发言,而忽视了表达能力较差学生的锻炼机会。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成绩好的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因而要重视和加强班级小组建设。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基于小组的合作是合作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小组建设,要对学校制定的“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小组建设规范条例”认真进行学习和研究,严格按照“规范条例”搞好班级小组建设。
1、潜能开发理论:脑科学研究证实。每个人都是富有潜能的创造者,中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时期,只要教育恰当,引导得法,完全有可能把青少年头脑中蕴藏的智慧潜能进一步开发出来。
2、主体性学习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发展和完善人本身。
3、合作学习理论: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要使学生小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划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实验的成功与否。一个学习小组就是全班的缩影。班主任在深入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并弄清他们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的.基础上,根据平日观察、考试成绩,以及其他课任教师的意见,将班内学生均分为优、良、中、差四类,从每类中选一个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由“优”生任组长,与“差”生同位;由“良”生任副组长,与“中”生同位。为了让组内的成员合作顺利,教师在分组时不是单凭自己的考虑去指定每个小组内的成员,而是首先让“差”生选择“优”生,征得被选择“优”生同意后,才将他们划分到同一小组内。不仅如此,为了方便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流与合作,相邻的两个小组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组成一个8人的大组。一学年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实际,合理调整学习小组。分组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组内各成员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不同,各合作小组在总体水平上又基本一致。“组内异质”为小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建立好学习小组后,还要对学习小组内的各位成员做出具体的分工,并对小组中的四位成员进行如下冠名:如优秀生是“领头大雁”,担任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讨论、收发作业、指导差生;良好生是“后起之秀”。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讨论记录、小组纪律、指导中等生;中等生是“希望之星”,是小组讨论的“第二发言人”;差生是“可畏后生”,是小组讨论的“首席发言人”。每一位成员分担小组不同的责任,使其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各司共职、各尽所能、共同提高。
(二)小组建设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优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
2、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教师应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为原则,以质疑问难作为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的轻松、愉快、接纳、宽容的课堂气氛。小组间的成员应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团结协作,取长补短,达到预定学习目标。
(三)合作学习的要求
1、每个人都有责任保证自己小组所有成员掌握应掌握的学习内容。
2、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首先向小组成员求助,如果仍然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
3、合作学习在听取和比较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时,要集思广益,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和积极的辩论者。
4、只谈关于合作内容的话题。
5、乐于担任的角色。
每一位教师在第一阶段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探索自己自主、高效、优质课堂教学的特点,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本阶段中,实验组组织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并且将从中选出部分优秀教师通过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交流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及时释疑解惑,推进课堂教学学科特色模式的顺利进行。
1. 定标自学, 全面把握
历史组的学案是四大块, 即学习目标、知识梳理、拓展延伸和夯基达标, 我们的预习基本上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当然视情况而定, 有的课内容太多或者是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等, 预习也可以安排在课下完成。预习时要求学生先把学案放在一边后通读一遍教材, 然后精读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知识梳理部分, 对学案中设计的框架在书中找出要点做好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学生只对学案中的填空感兴趣, 填完学案就完成任务的消极心理, 也是为后边的展示做充分准备。
2. 互动合作, 解决问题
在学案完成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完成之后由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口头交流相互找错纠错。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在这一阶段完成。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记录员作记录。
3. 交流反馈, 突破难点
这一环节把各小组记录员提供的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出来,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内解决, 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
4. 精讲提升, 点拨拓展
首先教会学生把握住知识结构。首先, 教会学生理清历史线索, 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的线索, 每课有每课的框架, 每个知识点有每个知识点的结构, 都要让学生做好笔记并记住。其次, 要教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虽然我们倡导素质教育, 但历史课还是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 如果是单纯要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我们不妨找一些记忆技巧教给学生, 这样既能克服学生记忆的困难, 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记忆窍门有很多, 试举几例: (1) 抓住线索, 纲举目张。如1949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在教材上是一段共六行, 学生如果死记硬背至少需要十分钟的时间。这个知识点虽考点不多但却是重点要求学生掌握, 我们给学生归纳了简短的几个字即四国两纪一纲领:四国, 确定国旗、国歌、国都、国名;两纪, 确定了纪年法, 纪念碑的修建;一纲领, 共同纲领。这样在二三分钟的时间里就解决了记忆困难。 (2) 编造歌诀, 趣味记忆。如近代史上的条约内容都可以找到顺口溜来记忆。如《南京条约》有四项:“割赔开商, 口岸有五处, 广厦福宁上”。 (3) 数字记忆法。像《马关条约》就可以用数字来概括了:“1厂2亿3岛4埠”。 (4) 谐音记忆法:《南京条约》的五处通商口岸可以用“光下不能上”来记, 《马关条约》的四处通商口岸可以用“杀出苏杭”来记。还有如点面交叉、纵横联系、归类求异、对比记忆、绘制图表、空间记忆等等。历史课上记忆的窍门有很多, 利用记忆窍门既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又能扎实地掌握重点知识, 可谓是一举三得。再次, 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的拓展, 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点、线、面的整合, 适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多联系, 或整理成专题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还要引导学生注重对重点、考点和热点的把握, 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以及把书本知识与乡土历史进行整合等。最后, 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 教师要争取每一堂课都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 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这样的办法有很多, 如创设情境, 体验历史, 运用影视资料, 注重教师语言的幽默风趣等。
5. 当堂达标, 落实到位
因为历史学科的特殊性, 再加上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要求我们必须对当堂学的知识进行检测, 做到堂堂清, 不把任务留到课下。在习题的设计上也要侧重重点、考点和热点, 而且要有梯度, 保证对好学生的拔高和学困生对基础问题的掌握。当堂达标时,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 组内纠错, 将重点易错的问题提出来由师生共同纠错。
二、对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1. 优势
(1)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2)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3) 增强了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有助于学生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着为学生的生命量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愿景,在学习聊城杜朗口中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校开展了“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适应学生发展,一切促进学生发展,关心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性格。
二、模式的解读
自主: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稿,学生独立完成。
互助:在有充分自主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将基础性学习目标组内自行解决;对于在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可以利用小组互助的方式力争解决,可以是生生互助、小组互助、师生互助等等;
学习:学习各组研究成果,组间进行补充和完善,重点展示有难度、有争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解决不到位的问题进行指点点拨,从整体感知、学法定位、思想方法、归纳提升等方面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精选习题,以习题将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巩固提升,力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切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习惯、态度、信心、规范性、主动性等方面进行反思提升,將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三、实施流程
(一)准备阶段(3月9日—3月30日)
1.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李建胜 副组长:管恩新 刘炳文
成 员:李华俊 田宝英 刘术东 石水清
2.做好师生宣传发动工作。
(1)学校创设机会组织部分教师奔赴杜朗口中学参观、学习,与新课型零距离接触,缩短全体教师接受的时间和距离,在最短时间内在理念上有彻底地改变;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观看杜朗口课堂实录并进行研讨;在此基础上人人写出学习体会,实现教师教学观的转变;(2)学生利用自习课观摩“杜朗口课堂实录”,班主任进行现场讲解,从直观上感受新课型给课堂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以级部为单位召开隆重的师生动员大会,要讲清新课型可能带来的巨大的教学效益和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讲清对学生的要求,讲清实验过程对学生思想可能产生的冲击,澄清学生思想上的一些认识,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化;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展开大讨论,实现学生学习观的转变;(3)学校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班主任营造有益的班级文化氛围:如利用版面和墙报创设文化长廊等;(4)教研组备课:通过集体教研活动的时间,总结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预习、展示和反馈流程。
3.小组划分。
由班主任按学习成绩分三个等次,科学组建互助学习小组,明确分工、职责,按学习小组科学安排座次。
4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三月份教导处出台新课型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小组建设策略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力求实验开始就站在规范的起点上。
(1)构建教师新教学策略:要相信: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惊喜!教师所能做的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习热情是学习成绩的保障,参与机会与受到鼓励是激发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为学生订好目标,以目标统领提纲,以展示引领自主。教师要学会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2)构建学生新的学习策略:预习是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要学会交流,学会互助,敢于展示,适应“一帮一”学习制度,共同捆绑计分!黑板是学生的,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
(3)构建小组管理策略:座位变插秧式为方阵式排列,为组织互助学习奠定基础;以4人为益,形成小组的管理策略。班主任坐班监督指导,各班要搞好小组长培训,小组内的帮教要分层次进行,特别关注后进生。
(4)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改变评价内容和标准,把对教师的评价转移到注重学生课堂表现上来。(1)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到底是积极主动,争问争答,你争我夺,还是鸦雀无声,规规矩矩,小绵羊,反映了学生求知的迫切程度;(2)课堂形式。学生学习要多元化、多样化。学习形式要和学习乐趣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觉得累,不觉得烦;(3)学生的参与度;(4)10+35的时间模式:教师只准讲10分钟,学生活动35分钟。
(二)教改阶段(从4月1日开始全面铺开)
1.形成定期研讨制度和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由级部主任组织督导小组成员听跟踪课,每周六下午进行研讨;由教导处组织听研究课,每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校本教研。以级部为单位,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一周的收获和感悟,提出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制定措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2.各学科边学习边完善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流程。3.做好几种“课”的研究:四月中旬由教研组长负责,每一学科各推出一节三种课型的研讨课,由学校领导小组统一安排讲授公开课,要求全体老师都要参加听课,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评课;4月下旬由各级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讲授公开课,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进行,全体教师参加,利用周六时间展开研讨;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开展达标课活动,由教导处具体组织,要求人人达标,对不达标者要听跟踪课,直至最终达标。4.六月中下旬进行总结评比。教师、班级、学科、级部进行总结提升,形成书面材料或撰写成论文、案例,学校组织考核,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5.八月份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反思课堂教学的模式、内容、流程。6.九月份利用周六时间分级部总结前阶段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7.十到十二月份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8.2010年1月份进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督导反馈评估小组
组 长:李华俊 副组长:田宝英、石水清
组 员:刘术东 王兆兰、高秀娟、张樱、吴瑞芹、魏日升
职责如下:1.督导反馈评估小组按学科划分为几个小组,每周至少听六节跟踪课或研究课,问题只有在听课中才能发现。写出听课小结(包含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及对策),周六下午进行交流研讨,制定出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2.对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反馈,巡回看课,看课堂气氛、学生参与度、教师讲解时间等等,每单元周一抽测,以简报的形式发至全校。3.定期对各分部、各学科的实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二)对教师免除常规检查,只看学生导学稿、课堂教学设计卡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导学稿的评价,一看学习目标是否明确、具体,体现激励导向作用;二看学习内容要求是否明确、具体、可操作;三看练习题是否难度、数量适中,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典型性。对课堂教学设计卡的评价,主要看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是否实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在落实“10+35”时间模式的基础上,一看学生的参与的广度、深度,二看目标达成度。
孟官营中学 魏林贵
在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校从实际出发,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热情。经过几番探索,构建了以“自主互动”为灵魂,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读-研-说-做”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创新校本教研,实现智慧共享
1、合作教研,教师凝心聚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校加强了教师之间,级部之间,学科之间的研究与交流。通过开展“教研组每日一聚”“跨学科课堂观摩”等活动,组织教师及时交流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取长补短,智慧共享。
各教研组以课例为抓手,加强集体备课与校本教研的力度,通过实施同题研讨、个案剖析、查摆问题、商讨措施等系列举措,使教师明确课堂改革的目标。为了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学校实行了“专题研讨级部承办制”,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由课程部提出阶段性的研讨主题,然后由教研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先在组内进行反复研讨,理清思路熟,增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合作能力。
2、骨干示范,名师引领课堂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名师工程”和其它的校本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和级部主任带头上示范课、研究课,以名师效应带动和影响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名师多形式的引领,努力让教师逐渐实现视域的拓宽、理念的刷新和行为的改变。
二、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1、“开门讲课”成为制度,提升常态课质量。
学校提出“节节都是公开课,人人敢上公开课”的囗号,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加强研讨,让“开门讲课”成为制度,每节都要开门讲课,提升常态课的质量。坚持领导听评课制度,规定中层领导必须包靠级部听课每天至少一节。同时中层干部带头上示范课,组织教师结合课堂实例客观地总结梳理出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各位教师的重视,并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尽快地修正、完善。
2、关注教学细节,推行“主题式”观课议课
以往我们在听评课时都追求面面俱到,从导入到结束各个教学环节都认真听、认真记、认真评。这种听评课方式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往往如蜻蜓点水,不管是对开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帮助不大。在“读研说做”教学模式研究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学生发言面是否广泛?教师讲授时间真的压缩了吗?课堂上究竟有几个真问题?本学期,在学习了《如何做研究型教师》一书中《课堂观察与评价》后,我们受到了启发,开始推行“主题式”观课议课。“主题式”观课议课一改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每次观课议课活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或以“小组讨论发言的有序性”为主题;或以“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规范性”为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使研究更有深度。从而破解了许多导致课堂低效的问题,使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学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改变评价标准,变关注教师为关注学生活动
传统课堂的评价,我们的评价标准更多指向课堂上一些表面因素的评价(如气氛热烈、时间分配恰当、课外作业量适度、教态自然等),关注的焦点是以教师为重点,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本身。伴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开始探索与之相配的新的课堂评价标准。
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起决定性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课堂。主要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率、自主学习时间、回答问题的创意性、学生知识的达标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教师的引导发挥得如何,这样,课堂评价就有评价教师为主转变为评价学生为主。
课堂标准的改变促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们由过去只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由过去只注重评价优等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更关注学困生。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实践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师们从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渐向合作学习的质量转变,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了长足的进展。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师生情感的积极作用,实现高中生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建立。为了迎合新课改,本文探讨了构建高中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课堂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新课改实施以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试图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针对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开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们也能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
一、坚持创新教育理念,进行问题拓展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高中数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数学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接受和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教师要将创新融入教学材料中,不管是教学重点,还是教学难点,教师都应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创新性问题,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传授给学生新思维、新思想,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统计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实际生活,要求学生们对班级住校学生早晨到班级的时间、六点四十分以前到班的人数等进行调查,教师选择调查结果最优秀的资料作为教学材料进行教学引导。因为有了之前的教学铺垫,学生们对统计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引起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展开时,学生们自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者,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又如在学习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内容时,教师专门设计了如下题目:“空间四边形ABCD被平面EFGH所截,已知线段EF∥CD,求EF与平面BCD的关系”“已知EFGH是矩形,求证CD//平面EFGH;求异面直线AB与CD的关系”等。这样的问题设计将线面、面面的相关知识都融入到了一起,不仅检验了学生们对基本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考查了学生们的数形结合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二、坚持双边互动理念,采用多元教法
课堂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关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其中,分层教学法是教师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充分考虑了学生们的差异性,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问题、作业以及相关练习等,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难度。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针对“以O为圆心的圆半径为6cm,点O到直线a的距离为5cm”这一题设设置三个不同的问题,比如判断直线与圆的关系、直线b与圆相切的条件是什么、求直线c与圆相离的集合等。另外,小组教学法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它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上,在合作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统计内容时,教师利用小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布置不同的题目给学生,引导学生们通过自学教学内容将题目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解决问题。还有问题教学法也是高中数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应用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问题的基础性、提升性以及针对性等,问题的设置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发展能力。
三、坚持学有所用思想,及时展开练习
为了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师应该及时组织学生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对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巩固。对于练习题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讲究,不仅要与教学知识点相对应,还要突出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关注和巩固。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练习题:“2005是数列1,7,13,19,25,31„„中的第多少项?”有的学生给出答案第334项,也有的学生给出第335项。对于这样的不同声音,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道题由于有1的干扰项,所以很多学生将1排除,出现了334项的答案,应该加上1这一项,这样就使学生们意识到做题要认真,要学会思考。
四、坚持教学互助思想,实现效果反馈
教学评价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广泛采用激励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小组评价等各种评价方式鼓励,激励学生们乐于参与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学评价更多地注重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等,将这些作为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有失偏颇。新课改倡导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标准,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各种学习表现能力、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成绩表现等作为学生学习结果衡量指标,旨在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改倡导的自主互助探究学习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教师们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们,学生自主探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教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思维得到拓展,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自主互助学习型】推荐阅读: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听课反思10-02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学习06-05
自主学习汇报10-27
自主学习内容11-29
师友互助作文07-07
互助主题班会12-09
和谐互助论文12-24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07-14
自主学习,创新阅读10-03
学生自主学习论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