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的经济发展前景(共6篇)
内容摘要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东亚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在改革金融体制的同时,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经过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东亚各国已现“新经济”曙光。本文论述了东亚“新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并对东亚发展“新经济”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东亚“新经济”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其实,对东亚金融危机形成根源的研究,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经济”正在兴起这一时代背景,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东南亚各国未能对产业结构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升级和转换。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受危机祸害的国家立即行动起来采取了许多应对危机的措施。在改革金融体制的同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以强化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东亚“新经济”发展现状
东亚国家和地区都已采取措施,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资本开支不断增加,大量资金投入到从计算机到芯片制造设备的最新技术。《美国商业周刊》 (11月27日)刊发的题为《亚洲的前途》一文中写道:“东亚在行动。从新加坡到上海,各个公司和各国政府正以多种方式寻找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技术。从中国香港特区因特网带动的服务业繁荣到中国台湾和韩国的高技术生产力发展可以看到,东亚正处在一个跃进期。”
为了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日本将信息技术和产业确定为日本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制定了“E日本”的国家信息技术和产业战略、要在5年内将日本建成信息通讯业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国家产业技术战略研讨会拟定了信息技术领域的最终草案,想以此作为重建日本经济的指针。这项草案是日本政府正在制定的“国家产业技术战略”的支柱。
日本近年因特网规模急剧扩大,上网人数大量增加,日本国内因特网使用人数末已达975万人,较增加了355万人,增幅达75%。以后,因特网利用人数更以20%到30%的速度快速增长,日本在数据压缩技术、影像技术、笔记本电脑显示技术方面则居全球领先地位。据有关专家估计;从目前的状况看,日本的信息产业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4-5年,日本争取用5-的时间赶上。
韩国也对科技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4个政策性转变。同年,还修改了“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法”,设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还设立了地方科学技术振兴协会,加速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为发展知识产业,韩国政府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促进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型的调整,为企业创造恢复产业活力、提高竞争力的政策氛围”的知识经济产业政策,其中知识制造业有14个;政府还制定了一个未来核心技术开发五年计划,该计划包括7个领域,共101个研究课题,其中信息通讯19个。为支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韩国计划至,将政府研究开发预算占政府财政预算的比例提高到5%。另外,政府还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发展高技术的国家研究开发计划,如特定研究开发计划、信息通信技术开发计划等。
韩国将信息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目标是将信息业产值占韩国GNP的比重,从20的11%提高到后的20%。韩国为了实现数字强国,拟要提前5年即到构筑超高速信息通讯网。韩国政府草拟了一份关于耗资1260亿韩元,在未来3年中发展电子商务的计划。19,韩国有约5000家风险投资公司,其资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预计到20,这些公司的数目将增至 4万,产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韩国政府计划年投资795亿韩元,支援大学尖端设备和教授人力,以培养基础技术人才。近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迅速恢复,从19的6。7%提高到年的10.7%。IT领域的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已成为韩国经济恢复的原动力。
为了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也着手制订了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计划――“21世纪科技企业家计划”,计划投资基金首期10亿美元,其中25%将投资国外,用于开拓国际市场;50%用于吸引外资在新加坡设立风险投资基金(1:2或1:3与外来投资匹配);25%投资于种子期的创业公司;投资的重点是因特网,信息与电信、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政府还推出了多项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战略计划,如:以将新加坡建成知识型工业全球枢纽为目标的“21世纪工业计划”,以培养大批适应知识经济的人才为目标的“21世纪人力资源计划”,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制造业、服务业的竞争力为目标的“21世纪生产力行动计划”等。
新加坡经济也受益于高科技。在过去的一年里,科技进步带动了复苏不久的新加坡经济以9.5%的速度增长,促使新加坡经济转型和结构重组,并改变着新加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新加坡去年接连掀起兴办电子产业,信息通讯技术产业和生命科学产业3股热浪,其中电子业在促进新加坡经济复苏方面发挥的作用令人瞩目。电子业是支撑新加坡经济3大支柱中的顶梁柱,产值约占新加坡工业总产值的44%。多年以来,新加坡大力发展以电子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先后建立起多个高科技园区。如今,这些高科技产业相继进入收获期,去年前3个季度,电子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平均增长22%,24%,36%,是国民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大的领域。电子类产品出口值占非石油类出口总值的54%,以电子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股票成为股市生力军。电子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新加坡经济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受危机影响最大的泰国1999年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讨论制订今后的科技发展战略。泰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为加强国家信息技术政策研究和统一管理,1999年,泰国将国家信息技术委员会(NITC)办公室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并更名为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办公室,划归国家科技发展署,给予该部门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NITC于1999年下半年启动了创建信息技术办公室工程,建立政府信息网,并批准子目前正在实施的软件园发展战略,重新启动微电子研究中心工程,拟拨款15亿泰铢。科技发展署还决定将每年由其掌握的8000万泰铢低息贷款主要用于支持软件企业,拥有1亿泰铢的创新基金也将主要用于支持软件开发。国家信息技术委员会还制定了泰国电子商务发展计划。预计到年,泰国互联网用户将发展到900万个。
中国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技术在快速发展,在某些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和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提出,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在中国,因特网发展十分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所做的有关因特网情况的第五份报告,年12月31日前中国使用因特网的人为210万,到1999年12月31日就有890万人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
自香港经
济结构调整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信息、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行政长官董建华在第二份施政报告中明确阐述了政府推动香港发展信息、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和具体措施。此外香港特区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创新科技委员会”。另外,信息科技部门的官员也组团访问澳洲、加拿大,而以色列、加拿大也均有高层代表团来港考察,商谈开展高科技合作事宜。数码港投资项目的落实也是港府从中全力支持、推动的结果,已签署意向将会进入“数码港”的8家公司绝大部分是国际上信息科技界的顶级公司。
在金融危机肆虐之时,曾有人断言,“亚洲经济奇迹已经完结”;还有人预测亚洲经济恢复不会是V字型,而是一个L型的长期过程。但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事实证明,东亚经济不仅全面复苏,而且发展前景看好。
二、东亚“新经济”发展特点
1、 由于科技与经济发展背景不同,东亚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差别较大。新加坡、日本、韩国处于亚洲的领先地位。新加坡在全球网络化程度排名中居于第二位,因特网使用率为29.3%,高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发展迅速,而越南、老挝、柬埔寨相对落后。但从总体上看,大多数东亚国家的“新经济”都还处起步阶段,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东亚因特网的发展状况要比美国落后3-5年,当美国开发第二代因特网时,东亚地区的第一代因特网还在建设之中。与西方国家相比,东亚电脑普及率较低,美国的电脑利用率为44.8%,而日本、韩国,作为东亚较为发达的国家,其电脑利用率也不过为17%和26%。美国在公共场所因特网的利用率为27.8%,日、韩则分别为9.4%和10.2%。东亚网络交易及服务的规模与欧美等地区相比差距也非常明显,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量的90%以上是在美国等发达地区进行的,东亚网络交易额(不含日本)仅占美国的40%左右。
2、 虽然经济及科技水平参差不齐,发展“新经济”的基础与环境也大不相同,但从整体来看,东亚“新经济”的发展势头非常明显,远远超过其它地区。“新经济”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东亚的因特网用户最近3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57%,高于欧洲的140%和北美的51%。当前亚洲各国的计算机销售用户增长率为23%,高于美国的平均水平。其中新加坡的计算机普及率已升至全球第四位。马来西亚在过去5年中的信息技术投资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日本从1990年到19对信息产业的投资占整个民间企业总投资的比例上升了0.7个百分点,大大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期日本信息通信产业值增加了22.7万亿日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42%,大大超过日本整个产业1.68%的年均增长率。日本的因特网主机数量比5年前增加了40倍。亚洲的电子商务额从1998年的3亿美元升至今年的9亿美元。
3、 东亚发展“新经济”的潜力巨大。亚洲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拥有一大批相对廉价的软件专业人员。在软件行业中,人工费用占成本的40%以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积累,亚洲特别是东亚具备了发展“新经济”的基础与条件。世界主要电脑制造商及网络供应商将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当作一个重要的市场进行开发。世界主要评估机构也纷纷看好亚洲“新经济”的.潜力。据初步预计,到东亚的因特网用户将从目前的1100万户增至4200万户,网络商务活动的年收入将在3年内从9亿美元增至300亿美元。未来5年东亚网络经济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22%,高于全球14%和美国11%的增长率,与之相关的一批产业的潜力也被看好。另外,日、韩及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人均产值已高达数千美元,具有普及网络及电脑的物质基础,而且东亚的计算机硬件生产能力发展很快,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所有这些都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
三、东亚发展“新经济”面临的困难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东亚各国经济水平较低,力量薄弱,资金、技术、人才等都很缺乏,发展“新经济”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勿庸置疑的。
1、与网络经济发展相配套的软环境不够完善
与美国相比,东亚国家在建立与网络经济相关的配套软件设施方面还相对落后,在与网络管理和网络交易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还相对处于空白。在如何界定技术服务商的法律责任,保护个人权力及防止网上犯罪等具体问题上无章可循,造成网络经济运行环境方面存在漏洞,使人们产生不信任感,阻碍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2、传统产业相对落后
“新经济”是建立在传统产业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事实上,正因为美国的传统产业非常发达,美国才能由传统经济进入“新经济”,只有在传统产业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对传统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需求已基本稳定,投资回报率也趋于稳定,已无法吸引更多的投资,巨额的投资资金才会寻找能够带来更高回报率的新产业;另一方面高度发达的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的成长提供了成长期所需的市场容量,使投入和市场能够紧密结合,从而使新兴产业能够顺利成长壮大。因此,“新经济”将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中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不是此消彼强,而是一个增量调整的过程,对于东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推动信息和网络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
3、人才缺乏
高素质人才是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保障。美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以大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基础的;可以说,美国新经济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利用技术人才的结果。与美国相比,亚洲网络技术人才相对较少,从网络硬件的建设到网络公司的建立,都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再加上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软件人员待遇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低,多年来苦心培养的人才纷纷流向国外,人才缺乏已成为亚洲网络经济腾飞的重要阻碍因素;
在新加坡,由于人口太少,每年信息技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只有2500名左右――远不能填补每10000个信息技术的新职位。韩国每年需要10万名新的知识工人,但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只有48000名,日本工业目前需要20万名信息技术工人,但非官方的统计表明这一数字高达50万人。
四、东亚“新经济”前景展望
在“新经济”的带动下,亚洲遭受危机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走向复苏,而且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复苏,通货膨胀率降低。外汇储备增加,股市价格上扬。投资重新活跃,工业生产明显回升,出口持续增长。受危机影响较严重的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经济都出人意料地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东亚经济总体上已走出危机阴影,除日本经济还处在疲弱困境,菲律宾和印尼因国内政局动荡影响经济恢复外,东亚“四小”和马来西亚、泰国都呈现出明显的转机,这表明了东亚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的稳妥性和东亚经济的潜力。尽管近年国际市场对个人电脑的需求增长有所减缓,高科技股价重挫,然而,由于东亚“新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东亚因为低起点而会从“新经济”中获得更大的好处。
综上所述,东亚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现有产业的竞争力还不够。由于传统产业相对落后,在这样一个阶段,面对“新经济”出现的机遇,东亚各国事实上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必须紧跟新经济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必须解决传统产业相对落后的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因此,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由于传统产业的落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对固化性,使得“新经济”在东亚的发展只能是一个渐进过程。同时,东亚“新经济”发展也说明第三世界国家的信息技术:庄经济落后的环境中同样可以创造奇迹。它们有可能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发展“新经济”,而不必再走发达工业国家曾经用100多年先工业化后知识经济的老路,这是一大飞跃,是发展中国家建设现代化的希望所在。
注释:
[1]何炜:“东亚网络经济探析”,《亚大经济》2000年第2期.
[2]《参考消息》206月11日.
参考文献:
[1]李铁映:“球化条件下的东亚经济与中国”,《世界经济》第7期。
[2]马洪:“东亚有可能成为新经济的沃土”,《开放导报》2001年第7期.
[3]李罗力、冯苏宝:“新经济与亚洲”,《开放导报》2001年第7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高涨, 以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重视。要了解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首先应该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般概念以及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所涉及的国家及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 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 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就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而言, 东亚国涉及的国家是中日韩三国和东盟十国, 蒙古和朝鲜两国由于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参与程度较低, 故很少涉及。
其次什么是SWOT态势分析法?SWOT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 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考虑到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历史地理条件等优势, 价值观冲突等劣势, 并结合在未来发展中的机会及所面临的一些威胁, 在此, 我将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 用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分析, 借SWOT态势分析法的优势, 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的探讨也会更加全面、系统、准确。
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
1.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
第一历史地缘优势与互补, 得天独厚地理条件决定了东亚地区有着拥有通向世界的通道, 方便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 各国紧邻的地理位置也为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就其区域而言, 中国具有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与市场优势, 而日本、韩国则具有资金与技术优势, 东盟十国则拥有廉价劳动力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这就形成了较强的互补关系。
第二合作基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 典型的特征是以“10+3”和“10+1”两种合作机制为主。自“10+3”和”10+1“机制建立以来, 各国领导人以为加强合作, 促进发展为目的的会晤, 有着承前启后, 共创未来的重要意义。近年来, 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的这两种机制, 逐渐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拓展, 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良好局面。这样的合作基础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优势。
2.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劣势
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第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步慢, 合作程度低, 相比诸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样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高、发展快、影响大的区域合作组织典范,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则起步慢起点低。除东盟外的所有区域合作框架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搭建起来。且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整体经济实力处于较低水平, 这从全局上决定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处于一个低水平。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合作深度, 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经济完全一体化五种类型。在这五大类别中, 每个类别都在前一类别的基础上更近一步, 体现着更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其中, 经济完全一体化是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水平, 在此格局之下, 各参与成员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 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 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 使用共同货币。相比关税同盟之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共同市场之下的欧洲统一市场, 经济同盟之下的欧洲同盟, 东亚各国之间各种层次的区域合作, 基本上还处于“优惠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的阶段上, 类型单一, 功能欠缺, 不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统一和协调。
第二价值观冲突。相比欧美各国单一的基督教信仰, 东亚各国宗教信仰意识薄弱, 且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共存, 难以形成一种以宗教信仰为主导的意识向心力。此外, 一直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着示范作用的欧盟各成员国绝大多数都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整体水平高。而东亚各国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共存, 不仅有如日本, 韩国, 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 也有越南, 老挝, 缅甸这样经济实力低下的发展中国家, 整体实力的不一使得各国间的经济合作难以达成一种统一的发展方向, 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很多问题上也难以让渡主权进行合作。
3.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会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 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各国、各地区经济资源配置不断突破国界限制, 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 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且近年来, 世界三大经济体中, 有两个属东亚国家, 分别是中国和日本, 中日两国同东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密不可分, 这决定了东亚成为世界经济重心的必然趋势。
4.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威胁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巨大, 为了实现自身在东亚的政治经济利益, 美国一直密切关注并参与东亚的事务, 实施以遏制中国为发展中心的重返亚太战略。美国在东亚其地区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是确保东亚稳定安全, 维护起自身在东亚的战略利益, 推动东亚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确保一个对美国开放的东亚市场。而在另一方面, 要维护自身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防止任何可能挑战起主导地位的国家或集团出现。也正是由于美国这种单边主义的私利, 美国不断干涉东亚事务,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压力与挑战。
三、结论
通过SWOT势态分析法分析了当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可以看出, 政治, 经济, 历史, 文化背景等因素无一不在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照搬欧美经验, 因此结合自身情况考察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尤为重要, 即以何种恰当的方式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重塑东亚整体意识
受宗教信仰和政治经济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东亚各国间的价值观有了不可避免的冲突。但出于加快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体利益考虑, 各国应该尊重这样的意识多样性, 尊重不同的历史文化, 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求同存异”, 力争在合作问题上的一致性, 探索出符合地区特色的区域合作之路。通过上述SWOT分析可以看出,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明显, 只要各国领导人能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 , 克服地缘政治和价值观的分歧劣势, 谋求东亚共同发展的目标就不难实现。
(二) 维护共同利益, 尊重不同诉求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建立在平等互利, 优势互补的基础之上。由于东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极大, 如东盟成员国柬埔寨, 老挝, 越南这样的国家经济还很落后, 这就要求为这些国家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合理的时间表, 并给与更多优惠的经济待遇。而由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将给东亚各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 而亚投行的设立无疑为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东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三) 构建东亚地区互信机制
没有政治互信和伙伴关系,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贸易和经济一体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缺乏互信, 特别是东亚地区大国之间缺乏相互信任。由此, 东亚更国必须建立互信机制, 在互信的基础上加强合作。首先, 要求中日韩三国正视国家外交关系。作为东亚经济的重心的中日韩三国, 能否在经济上实现制度性的合作至关重要。然而, 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成为中日、韩日两国关系紧张的决定因素, 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三国政府应当本着“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的态度处理外交关系, 谋求共同发展。此外, 中日韩三国必须发挥出东亚经济重心的示范主导作用, 积极推动三国之间的合作, 自身与东盟各国间的合作, 更要着眼于全局, 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合作, 由此带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动性, 增强彼此之间的互信。
参考文献
[1]张蕴岭, 赵江林.走发展、合作、开放之路:APEC东亚经济与中国市场开放[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陈乔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3]曹宏苓.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那么,我们如何认识亚洲的巨变呢?从总的来说,二战后的亚洲巨变是由以下的重要发展构成:一是亚洲国家摆脱西方殖民制度的枷锁获得民族独立;二是经济现代化进程加速,具有代表性的,先是日本和“四小龙”经济的相继腾飞,再是东南亚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则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三是区域合作的发展,由东盟的合作作为先导,现在发展起了多层次、多构架的区域经济、政治、安全合作。
奈比斯特指出,“过去的亚洲,曾经被文化、语言、政治观念、宗教信仰和地理环境所割裂,而当代亚洲靠经济联系、高科技、特别是发达的通讯和人口流动紧紧铸为一体,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完整的地区”。当然,亚洲还仅仅是看起来更像一个完整的地区,距离一个紧密联系与合作的完整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真正形成完整的地区,首先取决于亚洲各国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取决于地区合作与联合的发展。目前,经济不发达、政治不稳定、地区关系紧张甚至冲突,仍然是亚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或许,一个像欧洲那样的联合起来的完整的亚洲很难实现,但是,亚洲将会继续发生深刻的转变,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加快发展,亚洲的区域合作也会进一步在探求适合自己模式的基础上得到深化。
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和印度的发展。作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迅速发展已经并且会进一步提升亚洲的地位。中国和印度都曾是历史文明古国,考虑到两国的人口规模、发展速度、市场潜力、地缘重要性和文化影响力,两国的崛起不仅会极大地改变亚洲的面貌,也会极大地改变世界的格局。
关注和研究亚洲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当今学术界,而且也是政界、商界的热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2006年设立了关于亚洲发展的课题项目,面向本院国际学部的年轻研究人员。本书汇集的是部分年轻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内容涉及亚洲的区域合作和地区关系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虽然本书在结构上并不连贯,但书中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读者对亚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形成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亚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应该对亚洲研究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更大的支持,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
◎ 东亚有十几个国家、近30亿人口,如今又是全球经济成长最快的地区,因而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也都从不同角度对东亚区域合作的走向给予了特别的“关切”。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不仅会直接对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安全保障产生影响,进而也会对现存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形成冲击。
◎ 在先后经历了市场驱动、金融危机后加速发展两个阶段后,东亚新地区主义正处在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在这一进程中,传统的东亚国际关系的基础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变。作为该进程的结果,东亚地区的安全结构、安全议程与安全合作的模式也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变。
◎ 东亚新发展模式的产生不会仅仅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而自然形成,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将对经济合作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提出的构筑和谐国际社会的主张因此而具有深远意义。
◎ 东亚经济合作毕竟只是整个东亚区域合作进程的一个领域,但却是十分重要而且最为现实的第一步。东亚最终要走向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合作,其实质是走向一个“东亚共同体”。
◎ 中俄日美韩在朝核问题上形成的合作机制,已成为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第一步,有可能超越朝核问题,成为东北亚新的地区安全机制的序曲。从长期来看,东北亚安全机制的构建还是取决于地区大国即中美俄日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燕冰
2013-2-17 9:40:48 来源:《国际资料信息》(京)2007年3期
今年1月13-15日,东盟系列峰会(东盟、“10+3”、“10+1”、中日韩首脑会议)及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举行。该系列峰会本应在2006年12月中旬举行,但因台风等因素的干扰被推迟。本届系列峰会是在地区国家关系缓和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大趋势的推动下召开的,取得了显著成果,进一步凸显地区经济与安全合作的新趋势。
一、东亚合作的发展演变
东亚区域主要是指涵盖东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诸国与经济体,具体包括东北亚的中国(包括港澳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东盟10国。与欧洲以及非洲、拉美、北美等地区的区域合作动向相比,东亚区域的合作发展较为缓慢。1967年成立的东盟(ASEAN),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东亚地区唯一的政府级的地区合作机制。直到1989年成立、1993年召开首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会议,才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领导人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太平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一起,构成东亚国家与太平洋国家合作的重要框架。
东亚地区合作机制实际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提出,当时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为促进东亚国家合作,抗衡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提议建立“东亚经济集团”(EAEG),遭到美国的反对。随后,东盟国家又提出集团化概念相对淡化的“东亚经济论坛”(EAEG),仍被美国视为一个分割太平洋的构想,并予以否决。而日本当时正与美国发生激烈的贸易摩擦,担心日美关系恶化,也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由于新加坡等国担心影响与美国的关系,该构想在东盟内部也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持。但此后,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94年提议、1996年召开的亚欧会议(ASEM),以另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亚国家的合作。1997年,真正的东亚合作机制诞生。当年1月,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访问东南亚,照例提议举办东盟和日本首脑会晤。东盟担心引起其他国家猜忌,提议邀请中国与韩国的首脑共同参加,得到日本同意。1997年中,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到多数东南亚国家,日本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中国表示不使人民币贬值,以避免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相反,美国没有帮助泰国,而且反对日本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建议,引起东南亚国家愤慨,更加激发了他们促进东亚合作的决心。1998年金融危机在东南亚深化,东盟国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日、韩的合作,以摆脱金融危机。日本新首相小渊惠三对“10+3”提案积极支持,中国也积极参加地区多边合作。1998年第二届“10+3”首脑会议召开,并在会议上将其确定为定期会议。1999年第三届“10+3”会议发表了正式文件“有关东亚合作的共同声明”。从2000年开始,转入具体领域的合作。到目前为止,“10+3”已经举行几十次多种类型的政府级会议。
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实力的壮大以及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东亚各国的贸易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各有关国家的地区主义意识普遍增强,地区认同正在逐渐形成,有关国家建立东亚经济圈、东亚共同体等概念与构想不断涌现。(2)中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对地区合作采取积极态度,成为地区合作的主要推动力量。在1999年的“10+3”会议上,中国提议加强地区金融合作,被会议采纳并得到迅速发展。2001年,中国提议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被东盟接受,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而日本在地区合作方面的态度也日趋积极。但日本担心中国主导东亚合作进程,加强了与中国竞争的姿态。(3)各个层次和领域的经济合作进展迅速。2000年5月,发表了有关实现外汇通融协定的“清迈协定”;韩国、中国、日本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将分别于2009、2010、1012年建成,印度与东盟在2003年签署了经济合作协议;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各种双边合作机制相继启动。(4)“10+3”框架推动以中日韩为主体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2003年10月,三国领导人在印尼巴厘岛“10+3”会议期间,正式发表《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在14个具体领域确定了合作意向,进一步明确了三方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方向和目标。
二、“东亚峰会”及“东亚共同体”的提出
2001年秋,韩国“东亚合作展望小组”(EAVG)在为东亚地区设计的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报告中向“10+3”首脑建议:“希望建立一个能使地区内所有国家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和平、繁荣、进步的东亚共同体”,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50多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动议包括建立东亚自贸区,确立地区金融支援体系,建立更有效的外汇调整框架,逐渐改组“10+3”首脑会议,使之发展成为“东亚峰会”等。2002年,东亚研究小组的报告再次提及东亚共同体,并强调建立东亚共同体符合各国的利益和愿望,同时也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该报告在当年“10+3”领导人会议上通过。2003年,在“10+3”的旗帜下,设立了东亚各国各地区研究网,目的是探索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设想。
根据《东亚展望报告》阐述,东亚峰会是东亚国家在进行地区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向东亚共同体迈出的第一步,目的是与欧盟和北美自贸协定相抗衡。但最初的东亚峰会的构想提出后却遭到日本和东盟一些国家的猜疑。日本一方面不愿意向东盟国家开放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对在钢铁、汽车、造船等传统产业领域,以及在微电子、光纤通讯、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材料领域同具优势的韩国相当不信任,故对韩国东亚峰会的提议不表态。东盟因担心东亚峰会提议中的国家平等性原则将使其失去东亚合作的主导地位和核心作用,也表现得十分谨慎。而马来西亚作为翌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积极推动东亚峰会的召开。在2004年万象东盟峰会上,东盟提议并获得参加会议的中日韩三国同意,决定于2005年12月在吉隆坡由东盟主导召开首届东亚峰会。①
东盟和中日韩领导人决定举办首届东亚峰会的决定,引起国际社会的兴趣与关注。舆论认为,如果把中国、日本、韩国、东盟10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组成一个经济共同体,其人口总数达3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半数,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远超欧元区,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足以与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分庭抗礼;在市场规模、资金能力等方面,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合作空间。但也有许多舆论担心,东亚国家历史文化不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国家在政治问题上有严重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十几个国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尚有许多疑问。
关于东亚峰会的性质、范围,乃至未来的东亚共同体的主体,在“10+3”范围内一开始就存在较大分歧。中国和一些东盟国家认为,东亚峰会是“10+3”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提升,应该是未来东亚共同体的主体。日本、印尼和新加坡等国则积极强调论坛的“开放性”,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引入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将论坛从“10+3”扩大为“10+6”,作为抗衡中国扩大影响的力量。
2005年12月在吉隆坡召开的首届东亚峰会对许多问题表明了立场,如明确东亚峰会的性质是一个“开放、包容、透明的外向型论坛”;政治安全问题是东亚峰会讨论的重要内容;东盟将在东亚峰会中发挥主导作用等。日本一直竭力提议在《吉隆坡宣言》中加入“建立东亚共同体”字样的意图没有实现,消除了一些国家的疑虑。但东亚峰会出现了一些“非东亚化”势头——东盟、中、日、韩和澳、印、新西兰等16国首脑出席会议,加之日本背后还有美国的影响等,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认为这个会议无异于一个“小APEC”,将会使会议的结果大打折扣。
2006届东亚峰会使其作为16国首脑“论坛”的性质更加明确,“10+3”将成为东亚共同体的主体。本届峰会将讨论重点放在能源、朝核问题等地区的具体课题上,使其“首脑对话场所”色彩进一步增强,从而与由“10+3”组成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保持了距离。在本届“10+3”会议中,讨论了在13国框架内实现人才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制度化;而在16国的东亚峰会中,则就地区政治和经济课题交换了意见,其明显成为一个16国首脑参与的“论坛”。把讨论建立共同体的重点放在“10+3”上,也正在成为主导会议的东盟的共识。在东盟首脑会议的主席声明中,明确指出,“我们再次确认10+3是建立东亚共同体的主要手段”。“10+3”预定在今年11月于新加坡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发表该机制创建10周年的共同声明。预计声明将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方向,将“13国”作为讨论共同体的潮流将进一步加强。②
三、第二届峰会各方合作成果
在第二届东亚峰会上,各方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一)东盟一体化进程即将驶入“快车道”。在本届首脑会议上,东盟签署了6项联合宣言和一项加强反恐合作的公约。这些宣言包括:起草东盟宪章、加快东盟共同体建设、保护海外劳工权益等。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东盟领导人确认了东盟名人小组提出的关于制定东盟宪章蓝图的计划,并签署了有关宣言。东盟国家领导人还同意成立一个高级特别小组,负责起草东盟宪章,并拟提交年底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3届东盟首脑会议上讨论。根据东盟名人小组的建议,将在东盟宪章中写上:东盟首脑可以对不遵守协定的成员国采取制裁行动,如暂时中止会籍、甚至逐出东盟;针对一些议题实行投票表决制;设立强制性的调停机制;每年举行两次峰会;设立三个部长级理事会,推动成立东盟经济共同体、政治与安全共同体,以及社会与文化共同体。这是东盟成立40年以来非常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意味着该区域组织将从松散状态向规章化、制度化过渡。如东盟名人小组的建议被写入宪章,并获得东盟峰会通过,东盟实行多年的“不干涉内政”、“不能开除会籍”、“协商一致”等原则将成为过去。③
(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本届“10+1”首脑会议中,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拟将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到服务领域,允许对方国家企业在本国内设立独立的当地法人,提高合资企业的出资上限。签订协议后,中国将推进建设、运输、环境保护等领域26个分部门的市场开放,东盟方面将放宽参与金融、通信、教育、旅游、医疗等领域的限制。该协定是中国在自贸区框架下与其他国家签署的第一个服务贸易协定,是东盟和中国在建立自贸区问题上所取得的一项重大进展,“为如期全面建设成自贸区奠定了基础”(温家宝总理语)④。中国与东盟的自贸谈判主要有三个阶段,现已完成了货品贸易、服务贸易两份协定,尽管还有投资协议尚未完成,但就目前进展来看,双方要在2010年建立起人口超过16亿的世界最大自贸区,完全能按期实现。服务业是判断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与东盟进一步推进在该领域的合作意义重大,不仅在财货数量上将会迅猛增进,而且本地区的人文景观也极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中国还在恢复与朝鲜的核问题谈判上赢得了东盟的支持。东盟在会议声明中重申“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国际社会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朝鲜必须以‘可验证的方式’放弃核武器,并尽快重新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国和东盟还就南沙群岛问题交换了意见。
(三)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中断一年多后重开。在本届会议中,中日韩三方同意建立外交高官定期磋商制度,就三国间重大的政治、外交课题以及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间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首次会议将于年内在中国举行。三国领导人还批准了《2005-2006中日韩合作进展报告》,对三方在众多领域,特别是经贸、信息产业、环保、人力资源开发和文化合作等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表示满意;决定继续增设财金、科技、物流、卫生、旅游、青少年交流等6个重点合作领域,将2007年确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决定进一步推进三方的能源对话。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媒体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评论,认为东亚国家找到了“消除发展两国关系障碍的办法”。东盟国家认为,未来东亚合作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因此也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顺利举行当作本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中国总理温家宝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接受今春访问日本的邀请,更是让日本媒体兴奋不已,各大通讯社纷纷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四)印度与东盟的合作得到提升。印度总理辛格对本次菲律宾之行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进一步推行“向东看”政策,提高印度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加强与亚洲环太平洋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辛格在峰会中非常活跃,与东盟首脑就2007年7月争取缔结自由贸易协定一事达成一致意见。印度提出,将排除在自由化之外的品种减少到490个,对象品种的关税从2015年起分阶段下调;被列为特别自由化的品种的棕榈油、胡椒、茶从2012年以后,用10年时间把关税税率降低到50%(精制棕榈油削减到60%)。此外,印度还与泰国、越南等湄公河流域5国就加强合作、促进交流等问题达成一致。
(五)亚洲领导人就推动自由贸易,保证该地区能源供应达成共识。会议签署并发表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拟把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开发能源市场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目标;重申本地区国家将共同努力,确保地区能源安全。
四、主导权之争
(一)日本大打“能源安全牌”。在安倍调整外交政策、重视中韩的情况下,日本在此次峰会上的大动作就是利用其先进技术以及雄厚资金,紧紧抓住峰会最主要的议题之一能源安全,宣布在未来3年内向东亚提供20亿美元的政府开发援助,未来5年在节能、生物能源等领域为亚洲分别培训1000名和500名专家,并帮助亚洲国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日本希望借此提高自己在东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进而为其重建政治大国地位打下基础。此外,日本还决定在未来5年内,每年邀请6000名亚洲国家的青年学生访问日本。对于日本的承诺,菲律宾等东盟国家表示热烈欢迎。
(二)印度提议建立更广泛的亚洲自贸区。印度总理辛格在此次菲律宾之行中对东亚峰会看得更为重要。他一方面迫切希望借此机会加强印度与东亚各国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想影响东亚合作进程。他认为:“这个共同体建成后,亚洲自贸区(印度首倡)也就指日可待了。”此外,他还想借机说服东亚各国首脑,支持印度在2007年9月召开的APEC会议上能够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以表明印度更加积极“向东看”的外交政策。
(三)新加坡积极推动东盟与美国的关系。美国一直对东亚国家加强合作具有高度的警惕性。近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引起美国警觉,认为中国正企图取代美国在东南亚的地位,加强在区域内的影响力。首届东亚峰会,被认为是“分化间离”美国与该地区结盟关系的举措。因此2006年美国向菲律宾寻求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东亚峰会的努力未见成效后,又想在11月于越南召开的APEC会议上提出一个包含东盟在内、由亚太21个国家和地区成员参与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构想。虽然该计划还未正式提出便因遭到许多反对而被迫搁浅,但美国这个大胆的自贸区构想,实际上是其积极参与亚洲经济事务的一次宣言。
为使美国达到迂回参与东亚合作的目的,由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新加坡提议,年内美国—东盟峰会将有可能召开。它将是东盟与美国举办的第一个峰会,预料将在东亚地区产生重要影响。新加坡提出此建议的主要考虑,是进一步密切东盟与美国的关系,保持中、日、印等周边大国与东盟的力量平衡。
注释:
①周双庆、岳小春:“浅析东亚峰会扩大的原因及我国应对策略建议”,《东南亚纵横》2006年,第8期,第32页。
②藤田悟:“16国体制退后”,日本《每日新闻》2007年1月16日。
③“东盟急需因应地缘政经新格局”,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1月15日。
一、采用贸易密集度指标衡量东亚区域内贸易
学者们通常采用贸易密集度指标来衡量区域内贸易。贸易密集度指标有三个:绝对贸易密集度、相对贸易密集度和双重相对贸易密集度。分别用Xij代表国家i向国家j的出口,Xi*代表国家i向世界的出口,X*j代表国家j从世界的进口,X**代表世界贸易量:绝对贸易密集度是双边贸易流量与世界贸易量的比率,可以表示为A=Xij/X**,它可以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世界贸易谈判中地位的变化;相对贸易密集度是用出口国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或进口国在世界进口中的比重)去除绝对贸易密集度,相当于双边出口(或进口)与出口国总出口(或进口国总进口)的比值,可以表示为B=A/(Xi*/X**)=Xij/Xi*=Xij/X*j,它可以用来衡量贸易伙伴对彼此的重要性;双重相对贸易密集度是同时用双边出口占出口国总出口中的比重和双边进口在进口国总进口中的比重除以绝对贸易密集度,可以表示为C=XijX**/Xi*X*j,它表明了对特定贸易伙伴的贸易偏向性。近代东亚区域内贸易密集度的衡量见下表:
资料来源:Peter A.Petri,Is East Asia Becoming moreinterdependent?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7(2006),P.386.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亚区域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二战后一直在上升,虽然远小于欧盟,但已经超过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考虑到欧盟已经有半个世纪的一体化历史,北美也已走过了十几年的一体化历程,而东亚至今仍未建立起囊括全部成员的完善的一体化组织,其高度的内部贸易份额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东亚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深,二战后几乎增加了一倍,目前这个比重已远远高于北美,仅次于欧盟;东亚的区域内贸易倾向性一直是这三个地区中最高的。
二、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区域内贸易结构高级化
近二十年来,东亚经济体普遍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供需结构的变化引起东亚区域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下表给出了东亚在1985—2001年区域内贸易结构的变化: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东亚区域内工业制成品贸易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属于初级产品的前四类商品中,除矿物及金属类出口比重略有上升外,其他三类商品出口比重的下降幅度都比较大,特别是其中的矿物燃料类商品出口已由1985年的20.9%下降为2001年的7.1%;而在属于制成品的后四类商品出口中,除其他制成品类出口比重有所下降外,其他三类商品出口比重都有较大幅度上升,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类商品的出口比重由1985年的21.0%上升为2001年的47.9%,上升幅度最大。
单位:%
资料来源:Ng,Francis and Alexander Yeats(2003),Major Trade Trends in East Asia.World Bank Policy Rearch Paper3084,P.34-35.
(二)东亚区域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增长较快
东亚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东亚区域产业分工的升级使东亚产业内贸易近年来增长较快。国际上一般采用格鲁伯和劳埃德指数(G-L指数)计算东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公式是:
其中Xijk为j国出口到k国的i产业产品出口总额;Mijk代表j国进口的k国i产业产品进口总额。0≤IIT≤1,IIT越接近1,说明该国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IIT越接近0,说明该国i产业的产业间贸易程度越高。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东亚区域内贸易中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其他制成品和所有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都高于东亚与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中,东亚区域内机械及运输设备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达到0.60,高于东亚与欧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0.08,高于东亚与北美自由贸易区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0.17;东亚区域内其他制成品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低,为0.42,但也分别高于东亚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0.06和0.26。
资料来源:吴丹《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研究》2008,P.64.
三、东亚区域内贸易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东亚经济体间存在多种冲突
东亚各经济体间一直存在多种冲突,包括领土领海冲突、历史宿怨冲突和意识形态摩擦等,这些冲突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虽然当前东亚各经济体普遍更关注经济发展,经济体间冲突级别还较低,冲突对东亚区域内贸易的消极影响还不大。但是,如果这些冲突长期不能得到解决,其消极影响将日益明显。也就是说,东亚经济体间冲突对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关键性影响不在现在,而在未来。特别是中、日、韩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将阻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展开和深化,使东亚丧失本应得到的贸易利益。
(二)东亚经济体间的贸易摩擦问题
日本曾是东亚地区发动对外贸易摩擦的绝对主体,而现在,由于中国与东盟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增长和竞争加剧,它们近年来也开始对外采用反倾销等贸易举措。虽然在经贸合作加快发展的经济体之间发生贸易摩擦是正常现象,但东亚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很多是带有报复性的和将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现象,这将不利于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正常进行。
(三)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进展缓慢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在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加强彼此间的信息沟通与政策协调,提高了东亚各经济体危机预测的能力;“清迈协议”框架下的双边货币互换,使东亚各经济体具有了一定的危机救助能力。但现阶段的东亚金融合作还不能满足稳定货币金融环境、防范救助金融风险的要求,比如东亚地区还没有建立制度化的多边区域融资便利机制、东亚债券市场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东亚的汇率合作滞后,严重制约了东亚经济体间贸易的增长。欧盟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欧元的推行,东亚区域内贸易若想持久稳定增长,必须加快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吴丹.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王峰.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李淑娟.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及成因[J].当代亚太,2006(1):36-42.
[4]丁一兵.东亚货币合作的新进展[J].世界经济,2006(3):82-90.
关键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其在东亚乃至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大为提高。世贸组织的加入,为东亚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提升到更高水平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显示了其发展潜力。作为大国,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稳定器、推动器、加速器的作用。东亚各国在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的同时,开始憧憬一个与欧洲、北美并驾齐驱的第三经济体系——东亚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参与程度决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成败,中国的发展战略将对此发挥重要影响。
1.扩大对外开放,加强自身建设,参与和创造“多赢”的合作渠道
长期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推动东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进口国和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 )最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这极大加强了东亚地区内在经济联系。但中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结构和相应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这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机遇,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交换的程度,大胆吸收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多渠道促进中国经济更大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把科学和教育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加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⑴对于区域经济合作,首先应当认识到其对于更深入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和维持稳定良好的经贸环境的重要意义,根据有利原则、互惠原则,在经过充分的经济效益分析和全方位论证之后,制定我国参与区域乃至全球性经济合作的战略。同时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要做到总揽大局,加速提高本国经济水平。充分、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建设对我国利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大力推进“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和创立,促进制度化的“10+3”合作,积极推动东亚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
2.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促进东亚货币一体化
在东亚诸国经济复苏,不断走向繁荣的形势下,各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加强区域合作,以开拓国外市场,升级产业结构,同时利用本区域的整体力量与欧美相抗衡,争取尽可能有力的经济贸易环境。而且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东亚各国更加认识到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这也就产生了进行区域货币合作的要求。区域性货币合作与货币一体化的发展将成为维系世界金融稳定的主要基础,东亚作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要享受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所带来的利益,进行货币合作是一个不可少的手段,要防范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货币合作乃至货币一体化是东亚的现实选择。随着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东亚各国之间经济纽带联系越来越紧密,东亚各国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在未来的几十年,东亚仍将是金融危机的高发区。东亚地区无核心货币,易使东亚金融与货币市场发生动荡,潜伏着金融风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对东亚乃至世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承诺不让汇率贬值,其言行一致的大国风范给世界各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稳定和发展东亚金融市场,中国理应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强化金融监管,同国际金融接轨,加强自我防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参与东亚各国货币和金融合作管理,实行东亚统一货币的工作。“在美国看来,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一种新的亚洲货币基金都不可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球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在国际政治地位上,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地位,中国都有实力发挥东亚货币合作制度建设的领头羊作用。对于中国来讲,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消除东亚各国对中国的顾虑(担心中国大国主义和中国地区威胁);二是中国必须致力保持物价稳定,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推动经济增长,赢得国内、国际声誉。”⑵当然,单极领导的东亚货币合作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中国要联合日本、东亚多国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3、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
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潜在的巨大经济能力能够推进东亚各国共同事业的完成。在推进东亚经济合作、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地缘战略是重中之重。“它包括南北两方面:在南部,建设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自由区,积极主导湄公河流域的国际合作开发,推进“克农运河”的开发建设,增进南线海路安全;在北部,将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成为东北亚的产业制造中心和金融投资的中心,使中国的整个东部经济成为东亚经济体系的大陆桥梁和重心所在。”⑶
伴随经济的日益强大,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经济影响力明显增强,积极与东盟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积极开展同中南半岛各国就共同开发湄公河达成一致,由中国主导开发湄公河已成定案。中国同有关各国共建纵贯中南半岛的铁路和水陆交通,开发水力资源等,这将大大改善相关各国的经济地貌,推进这一地区新的经济地缘格局的形成。“克农运河”的修建将大大推动东亚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推进中国、印度等周边国对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在增进东南亚经济安全的同时,进而增进整个东亚经济安全。通过壮大东南亚地区的陆路经济与海路经济,从而形成一个大的环南中国海的经济圈。就东北亚而言,中国地缘经济战略核心在于建设“环渤海经济圈”,全面吸收日韩的产业资源和金融投资,壮大华北经济和东北经济,实现中国东部经济大发展,进而向西部渐次扩展,形成全中国超大市场经济体系。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心在于发挥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吸引日韩资金技术,使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托起中国华北与东北经济的中心,进而形成由中日韩共同参与的“环黄海经济圈”,使之成为西太平洋最发达经济地区。
4、中日合作是关键
中日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两国在资源方面有较强互补性,中国拥有价格低廉、质量较高的劳动力资源,日本有丰富技术和国际资源。日本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是通过和中国的互补关系来实现的。中日两国日益紧密的贸易关系,推动了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建立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过程中,中日两国应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中日合作不仅对双方都有益,对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只要两国互补经贸关系充分发展,完全可奠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中日两国关系的调整对东亚地区经济货币合作乃至一体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使东亚减少对美国依赖,若两国能像法德在区域货币合作中一样起双领头羊作用,将大大推进东亚货币合作的制度化。中国一贯负责的经济政策、顾全大局的原则立场已赢得世界多数国家的信赖,中国事实上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坚力量。日本也应该正确认是历史,与东亚国家建立真诚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中日双方能够就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达成共识,就能在这一进程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此外,加快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也非常重要。2003年,中国内地先后与香港、澳门签署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CFPA),为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中华经济圈形成迈出可喜一步,这是中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开端,也表明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内地的决心和诚意。推动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可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地位,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再有,努力同东亚各国加强政治、军事、文化合作,也必不可少。因为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是孤立的,它一方面有赖于政治上彼此信赖、军事上消除敌意、文化上互相交融,另一方面又可促进其他各方面要素的稳定和发展。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应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东亚事务,推动东亚合作,实现政治、经济、安全等各领域全面区域合作,最终走向“东亚共同体”,使之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重要一极。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⑴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⑵周好文.贤成毅.东亚货币合作:一个简单的制度框架[J].南开经济研究. 2004.(1).
【东亚的经济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11-04
论金融服务业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发展前景06-26
论技术经济学(发展前景)06-05
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11-29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05-25
浅谈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06-14
经济发展的特点10-19
经济发展的认识10-25
经济发展的过程11-12
经济发展的挑战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