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精选7篇)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篇1

论文摘要:朱德熙先生的“汉语句法歧义现象”一文对歧义语言现象的分析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在对朱先生研究成果评述基础上,试图由实例来分析歧义产生的语言根源及歧义的分化。以使我们对于汉语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

论文关键词:歧义,分化,语用

一、引言

大多歧义现象容易引起误解,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把“歧义”看成是与“费解”“堆砌”等并列的重要语病之一。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一直想方设法找出各种方法消除“歧义”这种语病。为了避免歧义现象的出现,将歧义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消除歧义的方法逐步增多起来。

朱德熙先生《“的”字结构和判断句》(1978)对“的”字结构判断句的歧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出了“歧义指数”概念。朱德熙先生较早接受了结构主义语法理论,他的《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1980)比较有代表性,奠定了语法歧义研究的基础。

二、简评《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1.1朱德熙先生的语法论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选了八篇论文,主要探索一种新的切合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来分别揭示现代汉语中种种语法事实或规律。其中《汉语句法歧义现象》(1980)一文从语言事实出发,对歧义这种典型的汉语语法现象进行了科学精细的分析,总结出了富有创建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给后辈学人以启迪。

1.2在这一文里,朱先生并不满足于对个别多义句的一般分析,而是着重探索语言歧义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朱先生首先将语言中的多义句分两种,一种是词汇上的多义句,另一种是语法上的多义句。词汇上的多义句是由句子里有某些词是多义引起的。例如“他一天不吃饭也不行。”歧义点在“饭”,或指米饭,或指每天吃的饭食。与此相应,这个句子一种意思是说天天都要吃米饭,另一种意思是说他一天也不能饿着。(170页)朱先生指出这种多义句不牵涉句子结构,是词汇范围里的事,与语法无关。

另一种语法上的多义句朱先生认为是“多义句式”的体现,这种句子不仅反映了它们所代表的句式的结构,同时也反映了这种句式的多义性。(171页)这类属于语法范围内的多义句常带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朱先生把重点放在语法上的多义句,特别是多义句式方面来探究歧义问题,在文中列举了一些多义句式,比如“M1+的+M2”“D2+的+是+M”等。这些多义句式的“多义性”是由这些抽象的“句式”本身所固有的,而并非是由组成这些句子的具体词的词义引起的。比如符合“D2+的+是+M”这个句式的一个例子“反对的是少数人”。“反对的”可以指施事,也可以指受事。必须有上下文,才能确定意思。这种句式把“反对”换成别的有关动词,如“关心的/援助的/相信的是少数人”等句子也有可能是两种意思。但说这类句式是多义歧义句式,并不是说按照这种句式造出来的任何句子都是有歧义的多义句,要受到特定的语义制约才行。

1.3对于不能分化的多义句式,朱先生也总结了几种典型句式,其中对“差一点/差一点没”句式的分析成为教学中的参考答案了。其规律为:“凡是说话的人企望发生的事情,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凡是说话的人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不管是肯定形式还是否定形式,意思都是否定的”。(188页)例如:差一点及格了/差一点没及格。“及格”是希望发生的事,前例表肯定意为“没及格”,后例是否定意为“及格了”。他还具体分析了“差一点+DJ”和“差一点没+DJ”语言上都可以有三种歧义,单凭句式结构是无法将它们分化为单义句式的,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1.4朱先生研究语言的歧义现象,不仅从大量的错综复杂的语言事实中概括出许多带有规律性的歧义多义句式来,而且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揭示出四条带有规律性的分化方法:a.组成成分的词类(词的小类、兼类)b.层次构造c.显性语法关系d.隐形语法关系。

他发现实词和实词组合的句法结构总是同时并存着显性语法关系(即主语谓语等之间的关系)和隐形语法关系(即施事和动作等之间的关系)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关系,前者是语法层面,后者是语义层面,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结构关系总是同时影响着句子的意义,这一观点的提出为汉语语法研究走上句法与语义相结合的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由实例对歧义分化方法再探讨

3.1歧义是个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的现象,有词汇的、句法语义的、语用上等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来研究歧义的分化方法。由朱先生文章分析延伸开去,除了上节朱先生提到的四种语法分化的方法外,还有语用的分化方法。下面分别举实例来看:

(1)歧义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咳”不容缓(桂龙牌咳喘宁广告)

金利来,足以自豪的世界。(金利来皮鞋广告)

聪明的妈妈会用锌。(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广告)

还你领袖风采。(某洗衣粉广告)

人类没有了联望,世界将会怎样?(联想计算机广告)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大宝日霜和晚霜的广告语)

这些经过创作者深思熟虑的“蓄意”广告语,相信大家一定过目不忘,他们无一不是利用双关使观众把自己的产品和与之相关的所有美好意思联系在一起,增强了产品的推广效应。

“人类没有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的本意就是指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而当观众听说过“联想”品牌的计算机,那么它就会很自然的.把二者相互联系,很快便加深人们对这个品牌的印象。(2)我想起来了。/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这类语句是语音轻重停顿造成的歧义,前例当“起来”轻读时,做补语,表趋向,意思是回想起来了;当“起来”重读时,作宾语,表动作,意思是不想躺着了。后例停顿在“禁止”后或“取缔”后意思正好相反。

(3)小张看见小刘正和他的朋友聊天。

这句话结构层次不清,“他”可以指小张也可以指小刘,没有语境就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了。

(4)他背着主任和副主任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这句是词性不明引起的歧义。如果“和”作连词,“他”是背着两位主任的个人行为;“和”作介词,“他”是和副主任一起干的。

(5)他在火车上写标语。

这句话若只分析句法结构,“他”是施事,“在火车上”是处所,“写”是谓词表动作,“标语”是结果。但从语义指向角度分析,则有歧义。一是“火车上”语义指向“他”,即“他在火车上,他写标语。”一是“火车上”语义指向“标语”,即“他写标语,标语在火车上”。

(6)语文课上,老师问小丁:“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怎样理解?”小丁回答“蜜蜂偷花粉,花儿生气了!”,学生哄堂大笑,小丁还辩解道:“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的鲜花怒放啊?”。学生对于“生气”的解释让老师哭笑不得,“生气”本身确实有“不高兴”和“生机勃勃”两层含义,但是老师已经给出特定的语境,而学生却选择了不合语境的“不高兴”含义,并将其与鲜花怒放联系起来理解,此类歧义解释闹了笑话。

四、结语

朱德熙先生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化了歧义实例“咬死了猎人的狗”,用变换分析法分化了“屋里摆着酒席”,这两种结构被很多歧义研究者所引用,而这两种分析法也成为了分化歧义的重要方法。但是,传统语法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对歧义现象缺乏解释力,这是汉语歧义研究起步较晚的根本原因。朱先生看出了语法现象语句构造的复杂性,提出了将结构(语法的、句法的、形式的)、语义(意义的)、表达(语用的)三者结合起来的语法分析方法。

句法对歧义的限制是最直接的,但限制的能力有限,它还要借助于语义才能进一步把歧义排除,而语用对歧义的消除最为有效,它可以消除它们消除不了的歧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言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内涵。关注相关的上下文和语义场,突破以前的静态研究,加强歧义的动态研究,才能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它,也会使这种现象的精妙处更实用。

参考文献

1 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2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

3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4 朱德熙.句法结构.中国语文,1962(8-9).

5 王建华.语境歧义分析.中国语文,1987(1).

6 黎昌友.汉语歧义类型及其消除.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7).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篇2

一、歧义的类型

(一) 语音因素造成的歧义

⒈词语轻、重读不同引起的歧义

(1)他叫什么绊了一跤。“什么”重读,是疑问句;“什么”轻读,是陈述句,意思是被一样东西绊了一跤。

(2)骑马去。“去”字重读,意思是说不是徒步去,“去”字轻读,意思是说“去骑马”。

2. 重读位置不同引起的歧义

(1)A. 你现在’怎么想了?(’号表示它后面的字或词重读,下同) B. 你现在怎么’想了?(A意思是过去是那么想的,现在怎么想? B是过去不想,现在为什么想了?)

(2)A. 老师’都听不懂。B.’老师都听不懂(学生当然更听不懂了)。

A. 我’都买了。B.’我都买了(你怎么不买)

A. 孩子’都学会了。B.’孩子都学会了(何况大人)

3. 不仅重读的位置不同,而且结构的组合关系也不同

(1)A.’叫老王出来。B. 叫老王’出来。A重音在“叫”字上,是述补结构带补语,相当于叫出来老王。B重音在“出”字上是连谓结构。

(2)A. 热得’我都出汗了。B. 热得我都’出汗了。A是主谓结构“我都出汗了”做补语,强调“热”。B是述补结构内部带宾语“我”,强调“出汗”,可变为:把我热得都出汗了。

(二)词汇因素产生的歧义

词汇因素产生的歧义主要包括由多义词和同音词产生的歧义。

1. 由多义词产生的歧义

(1)一屋子书。“一”可以理解为基数词“一”,中间不能插入“的”; 也可以理解为“满、全”,当中可以插入“的”。

(2)张三借李四一本书,张三租李四一间房。“借”“租”既可以表示给予,又可以表示取得,句中“谁”借给“谁”“谁”租给“谁”就有歧义。

(3)看什么?“什么”如果是实指,是一般的问句;如果是虚指的,则为反问句,表示否定意义,是说不该看或不值得看。

(4)警察给他抓走了。小偷儿给他捆起来了。“给”可以理解为“被”,也可以理解为“把”,那“谁”抓“谁”、“谁”捆起了“谁”就不一样了。

2. 由同音词产生的歧义

以上例子是由多义词产生的歧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同音词。汉语的一个音节可以和许多字相对应,不过光这一点并不能造成歧义,但如果相同的一个音节或几个音节代表了不同的语素或语素组合,并且它们在相同的上下文中都有意义,那么就会造成同音歧义。

最简单的同音歧义是相同的语音形式属于相同的形式类。例如:这门课程很快就要进行qizhong考试了。在这里qizhong这个读音可以让听者产生两种意义,即期中和期终。还有由于现代汉语中“半”和“瓣”是同音的,因而“这橘子我吃不完,给你一半儿(瓣儿)”是个同音歧义句。造成歧义的成分在句子中可以不挨一起,例如:“wǒyibùdōu bùnéng mài”,既可以听成“我一部都不能卖”,也可以听成“我一步都不能迈”。

同一动词“来”可以占据相同的可能的补语位置,但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洋服做得来做不来?”有歧义:①洋服能否及时做好并送来?②(裁缝) 会不会做洋服?再如,“你美国过得来吗?”也有歧义:①你能到美国来吗? ②你在美国过得惯吗?

(三)语法因素造成的歧义

语法歧义是因结构层次的不同而形成的歧义。

1. 由词性不同产生的歧义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为动词,可理解为“未调查”;为名词,可理解为“无调查”。

(2)爬过山。“过”为动词后缀,意思为有爬山的经历;“过”是动词,“爬过”则为“越过”的意思。

2. 句法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

(1)A.我/胳臂疼。B.我胳臂/疼。A为我胳臂疼,可他没事。B为我胳臂疼,头不疼。

(2)A. 对厂长的 / 意见。B. 对 / 厂长的意见。A是偏正结构,是指意见是针对厂长的。B是介词结构,针对的是“厂长的意见”。

(3)A. 咬死猎人的 / 狗。B. 咬死 / 猎人的狗。A为偏正关系,意思是“狗咬死猎人”。B为动宾关系,意思是“狗被咬死”。

3. 因为词的兼类而造成歧义现象 (1)出租 / 汽车。

(2)学习 / 文件。

(3)研究 / 方法。

三例都只有一种切分的可能。但语法关系上,既可以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因为“出租”“学习”“研究”都兼属动名词和动词,在上述例中既可充当定语,也可充当述语,因而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示不同的意思。又如:

(4)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既可以作时间名词,这时句子的意思是“他曾经住在这里”;也可作语气副词,这时句子的意思是“真没想到,他就住到这里”。但不管作什么词,“原来”都是充当状语,句子都只能作一种结构层次的分析。

(5)A. 没有 / 做不好的事情。B. 没有做 / 不好的事情。A中“没有”作动词,意思是“什么事都可以做好”。B中作副词,意思是“做的都是好事”。

(四)语义因素造成的歧义

1. 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所谓语义关系,主要是指名词和动词之间的施事、受事、工具等关系。如:

(1)鸡不吃了。

(2)开刀的是他的爸爸。

(3)她是去年生的孩子。

三例中名词性成分“鸡”“爸爸”和“她”都既可以理解为施事,也可以理解为受事。

再如:(4)追得我直喘气。“我”可以理解为施事(我追别人,我喘气),也可以理解为受事(别人追我,我喘气)。

这种歧义现象不仅限于名词和动词之间,在名词与名词之间也同样存在。例如:

(5)鲁迅的书。

(6)小白兔的杯子。

名词“鲁迅”和“小白兔”作为定语分别是“书”和“杯子”的所有者,这时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领属关系;也可以是对“书”和“杯子”的性质的说明,比如“鲁迅写的书”“画有小白兔的杯子”。

下面是因语义关系不同而导致歧义的另一种情形。例如:

(7)在火车上写标语。处所状语“在火车上”可以是说明“写”这个动作进行的场所,也可以是表示“写”的结果“标语”所处的场所。

2. 因语义指向不明而导致的歧义

语义指向,是指一个成分与某一成分发生直接的语义关系,句中某一成分如果语义指向不明,就会引起句子的歧义。例如:

(1)他又把英语读了一遍。如果“又”跟“英语”发生直接的语义关系,既在语义上指向“英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先做了读英语之外的其他功课”:但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他读英语不止一遍了”,这时跟“又”发生直接语义关系的就是“一遍”了。

(2)小李有个儿子很骄傲(可能是小李很骄傲,也可能是小李的儿子很骄傲)。

(五)语境因素造成的歧义

语境歧义是指说写得的表达有明确的语义内容,而听者在理解时由于受语境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歧解。语境歧义一般是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例如:

(1)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何医生在给“狂人”看病时说:“不要乱想,静静养几天,就好了。”又对“狂人”的哥哥说:“赶紧吃吧。”何医生的两句话都有明确的含义,前一句是说“好好养病”,后一句是说“赶紧吃药”。但“狂人”的理解却是“养肥身体供他们吃”和“赶紧吃人”,显然,“狂人”一开始就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吃人的社会里,因此才产生这样的歧解。

(2)再看曹禺《雷雨》中的一段对白:

周朴园:我听说你现在做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

周萍:(惊)什——什么?

周朴园:(走到周萍面前)你知道你现在做的事对不起你的父亲么?并且——(停)——对不起你的母亲吧?

周萍:(失措)爸爸。

周朴园:(仁慈地)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稍停) (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在家很不规矩。

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

……

周朴园:公司的人说你总是在跳舞场里鬼混,尤其是这两三个月,喝酒、赌钱、整夜地不回家。

周萍:喔,(放下心)您说的是——

周萍为什么会由惊恐失措转为放下心?因为他先误解了周朴园的话语。周朴园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件很对不起自己的事”这样一个可以与两个话题相关联的断语:它可以是指周萍在外鬼混的事,也可以是指周萍与继母繁漪之间的乱伦关系。周萍误解父亲的话语,从内因看,是因为他心中有鬼。

二、歧义的消除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篇3

【关键词】歧义 成因 运用

一、简介

语言是一种传统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由人们按照固定的科学的规则创立的,因此,句子和意义之间没有必要的对应关系。多数语言学家认为,如果一个句子结构符合语法规则,语义切合逻辑,并且其深层结构包含两个或更多的意义,就会引起歧义现象,从而影响语言沟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引起交际者之间的相互误解。但是,恰当地运用歧义现象能够生动活泼的幽默效果,因此,对歧义的分析对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一门语言是有必要的,也有助于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二、歧义的概念

词源学的研究表明,歧义一词原意为“闲逛”或是“双侧驱车”,随着时间的推移,歧义一词融入到英语中,其新的含有语言学的意义也替代了原来的意义。至于对于具体解释什么是歧义,有很多不同语言学家因强调不同的重点而给出不同版本的释义,但究其根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歧义所涉及的是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三、导致英语歧义的原因

1.语音歧义。语音歧义是指由发音的相似性或同一性引起歧义现象,只有清晰的发音可以让人理解别人的谈论也使自己被别人理解。 学习者学习语言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语音歧义在这一过程就起着能否使交际顺畅进行的关键性作用。究其原因,对语音出现不同理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同音异义词,连音,重音,不同的词群与语调

2.词汇歧义。词汇歧义是指由对一句话中同一单词的不同理解所引起的歧义现象。词汇歧义的成因主要有四种类型:一词多义或同音同形异义词,词义转变,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词素变更

3.句法歧义。句法歧义又被称作语法歧义或结构歧义,一个句子是比较完整独立的语言单位,而不是在特定的语言规则下形成词的任意组合。句法的不确定性和修饰成分的模糊性很容易引起歧义句,通常来说,并列结构,省略结构,不定式结构,否定结构等都会引起歧义,例如:“I know Simon better than you”,这句话就产生两层意思:(1)我比你了解西蒙;(2)相比于你来说,我更了解西蒙。

四、歧义的积极应用

应该尽量避免和消除歧义这一语言现象的频繁出现造成的交流障碍,但是,如果适当和灵活地运用歧义,也可以达到积极地效果。

1.避免和消除歧义的消极作用。正如前文所述,歧义的出现是由于使用者的不当用语或语法结构和意义的不确定性,从而阻碍了语音信息的有效传输并引起误解。结合引起歧义的原因,下面将阐述如何避免消除歧义的消极作用。

在口语交际中,可以通过强调词、句的重音,暂停,掌控重点表达的语音语调等来避免语音歧义,例如,强调词的重音有助于区分其词性,′accent,′record,′object 的读音为名词,而ac′cent,re′cord,ob′ject的读音为动词。

同一单词的字面意义与引申意义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为了避免说话或写作的过程中产生词汇歧义,可以在具有歧义的词汇前增加适当的限定词或者使用其他精确词来代替具有歧义的词汇。

在书面语中,可以采用重组词汇语序,补全省略成分,转换连接词,增补时间状语,扩充句子,适当运用标点符号等来消除句法歧义。例如,句子“Mary cannot bear children”,进行适当扩充后变为“Marry cannot bear children because she is sterile”或者是“Mary cannot bear children if they are noisy”,句意就非常清晰明了。

2.歧義的广泛应用。英语中歧义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效交际的难度,然而,准确恰当的应用歧义还可以实现特殊的交际效果,这种积极应用在日常交际,文学作品,广告,及其他场合中都很明显和普遍。

举例来说:

“You are not eating your fish,” the waiter said to him,“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 The man replied.

“Sea” 与 “see”为同音意义词,对话中的男士运用此种歧义以间接的方式表达出鱼不新鲜的意义,达到幽默不失风度的效果。

“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assuredly,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

这是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格言,他充分利用了词汇“hang”的两层含义来表达他的主张:团结就是力量。此处,歧义的修辞作用是通过语言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所表现出来的,这样,演讲更强有力和具有说服力,从而使观众和读者印象深刻以达到政治宣传的效果。

五、结论

对歧义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的研究具有广泛实践意义,因此,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研究歧义,以避免其消极应用及正确运用其幽默、委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论英语歧义现象 篇4

论英语歧义现象

英语歧义是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产生歧义的原因很多,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歧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正确地理解和恰当地运用英语歧义,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作 者:栾宇菲 LUAN Yu-fei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80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7(9)分类号:H314关键词:英语歧义 语音歧义 词汇歧义 句法歧义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篇5

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文章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和留学生读写中在动词运用上经常出现的病句,运用中介语理论和汉外比较的方法,重点阐述留学生在学习互向动词、针对动词、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施事后移等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作 者:陈昌来 CHEN Changlai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234 刊 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5 34(4) 分类号:H164 关键词:动词中心   句法语义属性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篇6

关键词:语言迁移,负迁移,句法,俄汉对比,教学策略

0前言

人类语言系统是按一定规律组成的。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构成方式和使用规律不尽相同。多数的外语学习者是在母语语言系统的基础之上学习外语的。因此, 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语言系统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看, 外语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语言系统。而语言迁移理论对更好的建立这个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 我们不难发现, 在俄语教学中学习者出现的语言错误, 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俄语和汉语的不同规则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也就是说, 是由语言迁移造成的。但是这些语言错误不是随意的, 它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俄语学习的不断深入, 随着新的语言系统的不断形成, 会得到不断的克服和矫正, 并最终达到正确的语言输出。据此, 本研究根据语言标记理论对母语迁移现象的解释, 通过写作测试方式讨论并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俄语学习者在俄语句法学习中母语所产生的负迁移影响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期望能给俄语教学实践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1 语言迁移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语言迁移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从20世纪六十年代兴起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经历了以对比分析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和以中介语假设为主导理论模式的两个历史阶段。

虽然人们关注语言迁移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但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 许多人对语言迁移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Odlin (1989) 在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 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它任何已经习得的 (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 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Odlin的这一定义已被二语习得研究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 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概念。

2 俄语写作中的汉语句法迁移现象:描写与解释

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Coder的错误分析理论, 通过对中国俄语学习者俄语写作中在句法层面由母语负迁移所引起的句法错误的分析, 旨在深入探讨俄汉语句法差异与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关系。从数据分析方法上讲,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 本研究属于追溯性研究, 将受试的俄语水平作为变量, 不可控制或改变任何变量。

2.2 实验步骤

笔者以《Незабываемыйдень》为题目, 对甘肃省三所高校 (即兰州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的俄语系二, 三, 四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测试。测试是在课堂环境中由任课教师监督完成的, 要求作文字数不少于150字, 在五十分钟之内完成。作文题目较简单, 使各年级, 不同水平的受试都能接受, 记叙文的写作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受试对句法结构的把握, 有利于实验数据的收集。写作测试完成后, 笔者共获取了183篇有效的学生作文, 随后从二、三、四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20篇总共获取了60篇作文以确保作文样本的代表性。

首先, 从挑选的60篇作文中找出错误, 对所收集的所有句法错误进行统计, 并系统地划分为干扰产生的错误和非干扰产生的错误。为了避免统计错误时受个人的错误判断影响, 笔者请一名外教和一名俄语教师共同完成此项任务。随后, 标记其中由于汉语负迁移而产生的句法错误, 并对错误的给予分类统计。

2.3 错误分类统计

这60篇作文中, 学生的句法错误总计为283个, 其中母语干扰所引起的错误有191个, 非干扰性错误为92个。从中可以看出, 尽管中国俄语学习者仍会犯一些不能用母语负迁移来解释的句法错误, 但能用母语干扰因素来解释的句法错误高达70%。

3 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对俄语教学的启示

3.1 大量的阅读学习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际, 通过大量俄语材料的阅读学习, 学生反复接触有关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 遣词造句的特点, 篇章构建的手段, 了解俄语行文的特点, 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缩短俄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际距离”, 于无形中培养起学生对俄语的语感, 增强学生对句法差异的敏感性, 并逐渐习惯俄语思维, 使学生在心理上克服对俄语学习的恐惧感, 增强学习信心。

3.2 俄汉语句法对比教学

外语教学中, 外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平衡对语际共性和异性的讲解。在教学中对比俄汉语之间句法特征的异同点就成了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这样的对比, 学生了解了两种语言的句法特点, 就会避免因差异而造成的句法错误。

3.3 句法强化训练

在俄语教学中, 针对俄语句法结构特点, 进行有步骤的句法强化训练, 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的规范表达。教师应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句法意识, 通过深入训练, 分析讲解,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句法知识, 并熟练应用。强化训练的方式包括有改写句子, 翻译句子, 造句及句型转换, 改错等。鼓励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运用结构复杂的句式, 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通过大量的句法强化训练, 提高学生措辞造句的能力, 从而提高写作中句子表达的正确性, 使句子更符合俄语语法。

3.4 合理地纠错

语言表达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即便是熟练掌握母语的人也会常常说错, 何况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的人。每一次试误都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对于产生的语言错误, 教师不该苛求对其一一纠正, 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学习者书面表达中出现的句法错误, 教师可以在错误处做出一些提示性的标记, 并对错误进行分析, 把共性的, 出现频率高的错误整理出来, 及时地向全班纠正, 并引起学生的注意。

3.5 恰当地利用母语

正确利用母语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俄语、掌握俄语, 最终的目的在于摒弃汉语, 进而达到用俄语思维, 表达思想。利用母语必须适当, 不仅在数量上要适当, 而且在学生逐渐掌握俄语的同时, 必须将母语这根“拐棍”扔掉。

3.6 创设适宜的语境, 最大限度地使用俄语

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 学生只有吸收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 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俄语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创设俄语情景, 最大限度满足交际活动的需要。教学尽可能接近现实, 故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录音机、幻灯、电视机、录像机、电影和计算机等进行教学, 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俄语。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 强化记忆。

4 结语

中国学生在学习俄语时会受到来自母语 (汉语) 的干扰, 这是由于俄、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 且两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造成的。俄语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并梳理俄语学习者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的种种表现, 探究迁移产生的原因、范畴和规律, 由此采用各种有效的对策, 尽可能的减少母语对俄语学习者的干扰。这是俄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S

参考文献

[1]姬建国, 蒋楠.应用语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2004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唐承贤.差错分析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3) .

[4]王立非, 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 :205-212.

[5]王跃洪.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6) :61-63.

[6]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2) :47-52.

[7]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8]赵陵生, 王辛夷.俄汉对比语俄语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篇7

歧义指一个词或短语有多于一个意义, 通常提供其他信息可消除歧义。以下是一个歧义的例子:I promise I'll give you a ring tomorrow.“giving someone a ring”的意思可以是给某人打电话。但是, 很明显上句话中的“ring”还可以指手上带的首饰, 因此这是一个歧义句。

对意义的解释是理解歧义的关键。“什么是意义”这个问题历来是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伍谦光教授在其《语义学导论》中这样说:“意义是语言和世界之间的联系, 我们用语言来传达信息或表达意愿”[1]。成功的交际在于双方对信息的理解, 这里的“信息”就是我们所说的意义。但是, 交际意义和字面意义通常不一样, 我们所说的意义应该包括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两个方面。Sperber和Wilson在他们的《关联理论》中[2], 都从语用角度对歧义有类似的论述。因此, 说话者有时有意使用歧义句来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正是意义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的语言充满活力。因此, 人们非但不避免歧义, 而且将其广泛应用于文学、政治、法庭辩论以及幽默等场合[3]。

2 歧义在广告语中的重要性

广告在现代高度商业化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广告商力图用广告来影响消费者, 因此广告文体应运而生。由于消费者不愿花较长时间来研读广告, 广告必须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说服他们。广告语言同样不能回避歧义, 一个好的广告必须具有“销售力”, 即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同时还要具有“记忆价值”, 即让人们能记住它。在广告中恰当使用歧义能增强广告的销售力及记忆价值[4]。

3 广告语中歧义的分类及作用

在这一部分, 我将具体分析歧义是如何增添广告的魅力的。总的来说, 歧义可以分为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

1) 词汇歧义:词汇歧义可以分为一词多义和同音同形异义。

(1) 一词多义:如果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 并且这些意义之间有历史渊源, 这样的多义就是一词多义, 以下是一个典型例子:Spoil yourself and not your figure.

这是Weigh-watcher冰淇淋公司专为减肥者设计的冰淇淋的广告。“spoil oneself”指尽情享受, “spoil one's figure”指身材变胖。该广告的意义在于说明Weigh-watcher冰淇淋味道好又不会让人变胖。

天仙牌风扇的广告:“吹出来的名牌”。

此处的“吹”为一词多义, 它有两种含义:“吹风”和“吹牛”。电风扇厂家的意旨显然不在后者, 不过通过有意制造歧义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 同音同形异义:它是指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和一词多义的区别在于:首先, 这些意义之间没有什么规律, 意义之间不具有相互推断性;其次, 这些意义缺乏一个中心意义。

I'm More satisfied.Ask for more.这是摩尔牌香烟广告, 该商标的同音同形异义词是英语中一个常用的与数量有关的形容词。

再看看下面这些例子。“万事具备, 只欠东风 (东风汽车广告) ”, 和“春兰, 盛开在妩媚的春天 (春兰空调机) ”都使用了与上面类似的手法。还有如“要想皮肤好, 早晚用大宝”, “早晚”既指早上和晚上, 又指迟早。

为什么我们能同时处理多个意义而不产生混乱呢?认知语义学中的家族相似性 (family resemblance) 理论能够说明其原因, “家族成员中具有某种相似特征:体态、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和气质都有一些相似和重叠地方[5]”。人们凭直觉既可准确判断某人属于某一家族, 又可识别其家族成员之间的细微差别。世界是由无限种类繁多, 性质、形状和颜色各异的物体组成的。我们不是单个逐一地认识世界, 而是按照群体去认识。也就是说,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是范畴化。Labov曾经说过, “如果语言学是关于任何问题的研究, 那就是范畴。即研究如何通过对各自不同的单位或单位群进行范畴化将意义转化为声音”[6]。

2) 语法/句法歧义:语法歧义指一个句子能进行多种语法分析的性质。出现语法歧义时可能一个词有两种词性或一个句子含有多个同音同形异义词。下面是一些例子:

British left Waffles on Falklands (英国人是离开waffles还是留下waffle?)

The cow was found by a stream by a farmer. (农民在溪边发现了牛还是通过小溪找到了牛)

再看下面这则广告中的例子:

这是一则推销玉米的广告。“Ear”可以指“玉米的穗”也可指“人身上的听觉器官”。所以习语“from ear to ear”有歧义, 既可理解为一个人高兴得忍不住笑, 又可理解为甜玉米太好吃了, 让人吃了一穗又一穗。这种构思精巧的广告的确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一句话的表层结构下有多个深层结构, 就会产生语法歧义。语法结构就像词汇一样, 也可能是多义的。在语义极有许多系统性相关的概念, 形成了辐射性范畴, 表达了多义性。从认知语义学的观点出发, 语法是由语法范畴和语法构造组成的。语法构造 (construction) 是复杂的概念结构 (structure) 和表达该概念结构的方法之间的配对结合。在儿童的概念结构中就已经有了力量能使物体运动的概念, 即力量-运动。例如上述“力量-运动”语法结构通过时间结构隐喻能够扩展到非中心意义, 这时“作用力”被映射到了“使动”, “运动”被映射到“状态”。如句子“Bill talked Harriet into a state of bliss.”就是这种“使动-状态”构造, Bill通过与Harriet交谈使得她发生转变, 进入到Bliss的状态。

3) 语音歧义:看下例: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这句话在读音上和“We know exactly how to sell eggs”相似。Eggsactly是exactly的变体, 广告商用“eggs”来代替“exactly”中的“ex”, 使得“exactly”中嵌入了被推销的产品“鸡蛋”, 同时也保留了原来的发音, 使得这个词有了谐音效果。

安乐瓜子最得“仁”心 (安乐瓜子)

安乐瓜子是一种果仁饱满, 味道甜美的瓜子。与“仁心”发音相近的是“人心”, 尽管没有明说, 消费者都会联想到这种瓜子一定是受大众欢迎的。

语音听辨具有不同于书面语言理解的特征。为了考察语音听辨的真实性质, Miller设计了一个试验, 让受试者听一些“不合适的句子”, 看他们能否在低频过滤后将合适的句子听出来。例如, 原句是“Two plus three should equal five”, 不合适的句子是“pooh kluss free soub eatwill size”。当用正常速度和语调读时, 受试者感到要听出正确的句子很困难。但是经过低频处理后, 他们能很容易地找出那些模糊点。这种现象使得心理语言学家相信在连续的语音听辨中, 人们经历了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心理过程, 他们通过语言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来合成单词, 然后分析他们合成的单词是否和他们听到的单词一致。这种制约关系能帮助他们减少可供选择的数目, 即能让人们从不清楚的单词中推断出正确的单词,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合成分析法[7]。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第一次听到这个句子时, 人们自然会觉得有点奇怪, 根据句法和语义环境觉得可能应该是“exactly”。但是他们实际听到的又不是“exactly”, 他们于是回去重新听这个句子, 发现他们听到的可能是“eggsactly”, 他们就能理解广告商是有意将他们要推销的产品“鸡蛋”突出。

4 结论

通过从语义学角度对广告语中歧义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的分析, 我们发现歧义是广告中一种不可回避的工具。所以, 如果运用得当, 歧义能够增加解码难度, 延长解码时间, 增加解码情趣, 达到我们所说的“吸引注意, 引起兴趣, 激发欲望, 产生行动 (AIDA) ”的效果[9]。

参考文献

[1]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20.

[2]Wilson S.Revel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1986.

[3]Yule G.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78.

[4]张秀贤, 马军.广告与创作技巧[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99.

[5]刘宇红.Lakoff&Johnson语言理论的发展历程[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5) :11-13.

[6]章宜华.自然语言的心理表征与词典释义[J].现代外语, 1998 (3) :95-96.

[7]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116.

[8]胡壮麟.Linguistics:A Course Book[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每日一签早安问候语摘录下一篇:幼儿园幼儿舞蹈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