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词语的引证解释(精选5篇)
在木、石、骨、金属上刻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説者言,初开金银铜锡之器,朱漆雕刻之饰烂然。”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雕刻百工,鑪捶万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樊川集》:“予旧藏 杜牧之 《樊川集》二十卷,后见 徐建庵 所藏 宋 版本,雕刻最精。” 指雕刻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园中菜花悉成荷华,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形如雕刻。”
二、雕刻词语的近义词
琢磨 [ zhuó mó ]
镌刻 [ juān kè ]
雕镂 [ diāo lòu ]
三、雕刻词语的造句
1、一个艺术家根据实际尺寸雕刻了她的头部模型。
2、一位老人坐在雕刻的乌木扶手椅上,椅子上有厚厚的垫子。
3、心中雕刻的爱,不仅有欢笑,也有泪水。在缠绵的爱情中,有太多的悲伤和惆怅。
4、老人额头上的皱纹是由它雕刻的,小女孩红润的脸是由它画的。
5、中国当代雕塑家沈伟忠雕刻的象牙佛像是世界上最小的雕塑。
6、时间是一把神奇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奇迹。它可以把巨石分解成灰尘,把幼苗雕刻成树木,把沙漠变成城市和花园。
7、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下来了,它们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好像是仙女精心雕刻,送给冬天的礼物。
8、白菊的花瓣冰清玉洁,仿佛是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而成的,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芳香扑鼻。
9、雕刻着山西版图的巨石,标志着河北和山西的分界线,那么威严,我脚踏两县,留念拍照。
10、一进滨河公园的大门,就能看到一大块石碑,石碑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人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
11、油菜花的花瓣十分的精致,那细细的纹路应该只有能工巧匠才能雕刻出来的。
12、漫步走上大桥,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葑溪大桥’四个红色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13、走进细细观察,那如血玉石雕刻出来的花瓣错落有致,花瓣上的细小绒毛若有若无,在阳光的反射下,才可以看见那小小的、短短的一层绒毛。
14、白色的百合花,犹如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师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又好似晶莹剔透的水晶花。
15、在雄伟壮丽的承天门前,高高矗立着两座造型庄重、雕刻精美的华表,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庄严华丽。
16、泡钉铮亮成排,门环依然双悬,宽厚的门槛以及青石雕刻的门墩凝聚着岁月静好。
17、轻轻地捡起桌角的落叶,黄黄的叶脉雕刻着它的一生。
18、河对岸是碧水云天小区,那一排排耸立的楼群,在夜幕中隐匿起高大的身躯,如雕刻一般,静静伫立在河边。
19、有些记忆会随着岁月的消失越来越淡,有些记忆却随着岁月的流转,雕刻成一道痕迹,深深的刻在脑海里。
20、岁月悠悠,历经的漂泊,割舍的情爱,依然雕刻入时光,珍藏于记忆。
21、生活的线条,雕刻刀在自己手上,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自己刻画的人生。
22、荒废了雕刻的时间,就是荒废了生命。
23、暖炉也成为融历史、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精美艺术品。
24、暖炉炉盖镂空的雕刻,各种精美的图案,形态各异,精致生动。
25、轻抚叶上,被岁月雕刻的痕迹,又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时代。
26、老爸脸上的笑容久久没有消失,一张像特意雕刻的满是笑容的脸。
27、一件好的木碗,要经过长时间细心地雕刻、削磨才能完成,而且做工相对粗糙。
28、曾在乡下见过一些雕刻精致的花床,床额上挂一条与床一样宽的锦缎床幔,下面是金色的流苏。
29、跨步向前,空旷的广场上铺着黑色的方砖,方砖上雕刻着各种鸟兽虫鱼,看上去古朴而庄重。
30、池上村头,有八卦池,本来是泉,围栏成池,石栏雕刻精美,斑驳苍苍。
31、在那面由大自然雕刻的,独一无二的山崖上,有着一株那样醒目的松柏。
32、沿着运河一路而下,河两岸有许多被现代工匠雕刻上去的图案和诗词。
关键词:词语解释,方法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发现, 有的学生解释词语, 他们虽然能够抓住“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这一基本原则, 但是在具体解释时, 还是会出现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或张冠李戴、言不及义等情况。究其原因, 我认为, 主要是他们没掌握词语的结构和运用规律, 缺乏解释词语的能力和技巧。下文就解释词语的几种基本技法浅谈本人粗陋的看法。
一、分析字形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根据这一特点, 很多汉字都可通过字形推出字义。例如:
①其雨其雨, 杲日出。 (《诗经·魏风》)
②屋窄似僧。 (陆游《贫居》)
加点的两个字是生僻字, 从字形看, 例①中的“杲”字, 属于会意字, “日”在“木”上, 表示太阳已经升到树顶上了, 联系“日出”可知“杲杲”为“明亮的样子”。例②中的“寮”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宀”表义, “尞”表声, 根据“尞”与房屋有关, 可推知“寮”是“屋”义, 再由“屋窄”可得出准确的解释, “寮”为“小屋”。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会意字和形声字, 尤其是形声字。运用这种方法, 需要我们掌握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如:“冖”“巾”与“覆盖”有关, “宀”与“房屋”有关, “穴”与“洞”有关, “阝” (在右) 同“邑”与“城邑”有关, “忄”与“心”有关, “月” (肉月旁) 与“身体”有关, “页”与“头部”有关, “灬”与“火”有关, “厂”表示山崖, “广”表示靠近山崖建屋等等。
二、分析结构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并列式的合成词、短语或句子。例如:
①黑龙潭啊, 你不知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民间文学》)
②但这“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 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鲁迅《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
③蝉则千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吴筠《与朱元思书》)
例①中的“吞噬”是由两个大致相同的语素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 由“吞”的意思可推知“噬”是“吃”的意思, “吞噬”即“吃掉”。例②中“殚精竭虑”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由“竭”可知“殚”义为“竭尽”, “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例③是对句, 由“叫”可知, “转”通“啭”, 即“叫”义。
三、分析语境法
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 怎样才能确定一个恰当的义项呢?这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意分析。例如:
①最喜小儿,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村居》)
②她就把那三张布子贴肉在胸前, 抱着吃奶的婴孩似的静静地坐着, 动也不敢动了。 (茅盾《春蚕》)
“无赖”一词多用作贬义, 有“流氓赖皮”的意思。很明显在例①中不含此义, 根据《村居》所描写的农家和睦有趣的劳动生活来看, “无赖”是指小儿没有正事干。一个“喜”字也就告诉我们, “无赖”不是“赖皮”, 而应该是“顽皮”。例②中的“!”是个生僻字, 根据传统孵蚕卵的做法 (这种方法不少青少年学生不知) , 或根据后面的“抱着吃奶的婴孩似的”比喻, 可推知“!”是“按”“捂”的意思。
四、瞻前顾后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考虑两种情况:一是词语本身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 二是一种特殊的用词方法。
有一种词语, 它的结构形式较为特殊。这种词语中, 有一语素的前面或后面的修饰、限制、形容、补充、说明性的语素和这个语素意思相同或相近。例如:
“皑皑”和“白”同义, “彤彤”和“红”同义, 由“视”可知“眈眈”为“注视”义, 由“大”可知“鼎鼎”为“盛大”义, 由“小”可知“区区”为“微小”义, 由“孑”可知“茕茕”为“孤独”义, 由“难”可知“戛戛”为“困难”义, 由“危”可知“岌岌”为“危险”义。根据叠音词的解释特点, 以上叠音语素都可解释为“……的样子”。
另一种是特殊的用词方法, 有些词在运用时, 在这个词的前面或后面往往有对这个词语的直接或间接的解释。例如:
①我们很多同志坐井观天, , 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②在这五回书中, 行文方面, 竭尽的能事, 使读者忽而愤怒, 忽而破涕为笑, 刚刚代林冲高兴过, 又马上为他担忧。 (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例①中的“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是对“孤陋寡闻”的直接解释, 是对“坐井观天”的间接解释。例②中的“忽而”“忽而”“刚刚”“又马上”, 已经表现出来了“变化曲折”的意思, 也就是对“腾挪跌宕”的间接解释。
五、联想推断法
有时遇到不会解释的词语, 可考虑这个词语在其他地方的用法, 然后, 联系推断, 做出解释。
如解释“何乃太区区” (《孔雀东南飞》) 中“区区”一词, 联系常说的“区区小事”“区区之心”, 就可以推知“区区”是“小”义。 (“区区”还有它解, 这里择取相同的义项)
再如解释“乃使人复茸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 (《项脊轩志》) 中的“制”, 可联系学过的知识, “其牙机巧制” (《张衡传》)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 “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 “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等例中“制”的意义。很明显, 前几例中当“制作”“制服”“控制”讲的义项与此不符, 而只有“增其旧制”中当“规模”“形式”讲的义项才与此例相同, 由此可以得到解释。
加快速度或加大强度。 魏巍 《在风雪里》:“营长打来了电话:让部队加紧战斗准备,还说夜里就可能进入战斗。” 如:我们一定要加紧田间管理工作。
二、加紧词语的近义词
赶紧 [ gǎn jǐn ]
加强 [ jiā qiáng ]
加快 [ jiā kuài ]
三、加紧词语的造句
1、小喜鹊衔来了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做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一大觉!
2、看到秋天的到来,小动物们都在加紧做好过冬的准备。
3、田垄上的树飒飒地唱起来,为那庞大的麦田舞蹈伴奏,这歌声让行人不由得加紧了回家的步伐。
4、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5、无论是男方还有女方,都要努力黏合到一起,使之成为更加紧密牢固的靠山。
6、可怜我身边的突出人物那曾料想,平日里不断叠层的分量,关键时刻竟然成了他猝不及防往下加紧坠落的沉重的负担。
7、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8、克复金陵,曾国藩也十分兴奋,但他不以大功自居,特地请湖广总督官文居首,连衔上书,以六百里加紧红旗奏捷。
9、卢作孚一面组织民生公司向四川各地疏散难民,一面加紧一改造轮船的工作。
10、我们这时候一般加紧和饭店联系,因为饭店要量大,而且可以预知,这样风险小。
11、淅淅沥沥的雨声,使他本来烦燥不安的心更加紧张和焦灼。
12、没有撤走的工厂加紧生产各种兵器。
13、此时此地,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蒋介石,正在加紧调兵遣将,妄图象洪水一样淹没整个解放区。
14、众人更加紧张起来,挑着汽灯,打着手电,围绕着左殿的四周寻找起来。
15、当婚事按照祖传的严格程序和礼仪加紧筹办的重要关头,秉德老汉自己却突然暴死了。
16、在1583年的夏天到1585的夏天,申时行似乎感觉到有一个政治上的黑箍套在自己脑袋上,而且一天比一天加紧。
17、提前验验货,果然是货真价实,这身材因为锻炼更加紧绷,手感绝对不是一般的好。
18、趁这个机会,城内军民一拥而上,加紧筑堤,终于把水口堵住了。
19、宋军如此反常,顿时让晋阳城中北汉君臣心中疑神疑鬼,越加紧张。
20、我鹤唳军也在加紧备战,磨刀霍霍,旦夕之间即可开到东疆支援熊扑军。
21、你们要想考进一个好学校,就必须快马加鞭,加紧学习有关知识。
22、各路球迷们专程赶到赛场来摇旗呐喊,使比赛更加紧张激烈。
23、鲲鹏与冥河两人喜形于色,急忙加紧攻势,意图将镇元子斩落剑下。
24、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政权,蒋介石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
25、最近的炸弹袭击之后,情势更加紧张。
26、工人日夜不停地加紧建成那些基地。
《后汉书·吕布传》:“ 布禁酒而卿等酝酿,为欲因酒共谋布邪?”
《元史·世祖纪七》:“以时雨沾足,稍弛酒禁,民之衰疾饮药者,官为酝酿量给之。”
泛指类似发酵制造的过程。
元 胡祗遹《阳春曲·春景》曲:“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薰陶》:“花露者,摘取花瓣入甑,酝酿而成者也。”
朱自清《春》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比喻孕育、熏陶。
晋 葛洪《抱朴子·明本》:“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胎胞万类,酝酿彝伦者也。”
清 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菁英贵酝酿,芜蔓宜抉剔。”
比喻事情逐渐达到成熟的准备过程。
《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四年》:“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然后博取盛 唐 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商量,讨论。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七:“投票倒是顺利,可是酝酿各单位的名单并不顺利。”
编造;罗织。
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王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酝酿个谎。”
《明史·韩雍传》:“ 广西布政史 何宜、副使 张斅 衔 雍 素轻己,共酝酿其罪。”
调和。调解
2. 商讨;考虑。 明 唐顺之 《与洪方洲郎中书》:“近来讲学,多是游谈,至於为己工夫入细处,则其説颇长……何日得与兄一研究 之?” 老舍 《茶馆》第二幕:“ 崔先生 叫,你快去!咱们的事,有工夫再细研究 !”
3. 仔细询问。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师既惋慨此事,追恨不早研究 。亟令人委曲科检诸篋藴,庶覩遗记,而永无一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既起,见 褚生 在旁,惚惚若梦。屏人而研究 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彼时未便研究 ,汝其密询之,勿作胡卢提,致人闷闷。”
【雕刻词语的引证解释】推荐阅读:
雕刻水仙花作文10-03
强烈的词语解释07-27
和蔼的词语解释09-26
私自词语的详细解释07-05
丰盛词语的相关解释09-12
温和词语的解释及造句06-06
捷径的词语解释及造句06-11
慰藉的词语解释及造句06-30
情趣词语的解释及造句07-01
拥护的词语解释及造句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