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精选10篇)

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 篇1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职工探亲往返车船费,按下列标准开支:

一、乘火车(包括直快、特快)的,不分职级,一律报硬席座位费。年满50周岁以上并连续乘火车48小时以上的,可报硬席卧铺费。

二、乘轮船的,报四等舱位(或比统舱高一级舱位)费。

三、乘长途公共汽车及其他民用交通工具的,凭据按实支报销。其他民用交通工具的范围和乘坐条件,由各省、直辖市自行规定。

四、探亲途中的市内交通费,可按起止站的直线公共电车、汽车、轮渡费凭据报销。但乘坐市内出租机动车辆的开支,应由职工自理,不予报销。

五、职工探亲不得报销飞机票。因故乘坐飞机的,可按直线车、船票价报销,多支部分由职工自理。

第三条职工探亲往返途中,限于交通条件,必须中途转车、转船并在中转地点住宿的每中转一次,可凭据报销一天的普通房间床位的住宿费。如中转住宿费超过规定天数的,其超过部分由职工自理。职工探亲途中连续乘长途汽车及其他民用交通工具,夜间停驶必须住宿的,其住宿费凭据报销。职工探亲途中,遇到意外交通事故(如坍方道路受阻,洪水冲毁桥梁)造成交通暂时停顿,其等待恢复期间的住宿费,可凭当地交通机关证明和住宿费单据报销。

第四条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费(包括车船费、市内交通费、住宿费),在本人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职工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所在单位负担。

第五条职工探亲期间的伙食费,行李物品寄存费,托运费,以及趁便参观、游览等项开支,均由职工自理,不得报销。

第六条各省、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本省、直辖市范围内统一执行,并报财政部备案。自治区的职工探亲路费规定,可根据本规定的精神,由自治区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 篇2

一、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 (年金) 、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 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一)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包括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二) 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 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

(三) 职工困难补助, 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四) 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企业重组涉及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 (财企[2009]117号) 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五) 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 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 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规定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二、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 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 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 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 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 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 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

企业给职工发放的节日补助、未统一供餐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补贴, 应当纳入工资总额管理。

三、职工福利是企业对职工劳动补偿的辅助形式, 企业应当参照历史一般水平合理控制职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的比重。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第四十六条规定, 应当由个人承担的有关支出, 企业不得作为职工福利费开支。

四、企业应当逐步推进内设集体福利部门的分离改革, 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职工福利待遇问题。同时, 结合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完整的人工成本管理制度, 将职工福利纳入职工工资总额管理。

对实行年薪制等薪酬制度改革的企业负责人, 企业应当将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性货币补贴纳入薪酬体系统筹管理, 发放或支付的福利性货币补贴从其个人应发薪酬中列支。

五、企业职工福利一般应以货币形式为主。对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 企业要严格控制。国家出资的电信、电力、交通、热力、供水、燃气等企业, 将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 应当按商业化原则实行公平交易, 不得直接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者低价使用。

六、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一) 制度健全。企业应当依法制订职工福利费的管理制度, 并经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 明确职工福利费开支的项目、标准、审批程序、审计监督。

(二) 标准合理。国家对企业职工福利费支出有明确规定的,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 企业应当参照当地物价水平、职工收入情况、企业财务状况等要求, 按照职工福利项目制订合理标准。

(三) 管理科学。企业应当统筹规划职工福利费开支, 实行预算控制和管理。职工福利费预算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 纳入企业财务预算, 按规定批准执行, 并在企业内部向职工公开相关信息。

(四) 核算规范。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应当按规定进行明细核算, 准确反映开支项目和金额。

七、企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后, 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 并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予以披露。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 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

职工探亲路费的规定 篇3

【关键词】《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 高校工会 对策

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颁布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至今已经实施了20多年,对高校工会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推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部于2011年发布了第32号令,颁布并实施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实施,要求高校对教职工代表大会要从思想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并在3年的实施进程中获得成效。

一、《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对高校管理所发挥的作用

高校教代会的工作职权在于,对高校的管理工作进行参与并实施监督,做到参与管理却不替代,监督管理却不执行决策权。高校的民主建设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就要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强化民主建设,并通过教代会方面的工作,结合民主评议,使高校环境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由此而对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是纲领性文件,高校在明确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活动的同时,还要赋予其监督的权力,并将各项工作推向法制化轨道。高校工会在对《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内容进行细化的同时,还要将与高校实际相关的内容向教职工传递,以使教职工对《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适用范围进行明确。《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不仅强调了教职工有权力了解学校的建设情况和发展情况,还具有参与相关活动、表达思想的权利,确保高校的改革措施得以顺利进行,而且规定了教职工有对重点问题提出建议、依法履行监督权力和保护权利的责任。可见,《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对高校的民主管理工作不仅发挥着指导作用,还保障了教职工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有效实施《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指导方向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是以教育部令的形式颁布的,具有法律效用,对高校的民主管理起到强制监督的作用。高校在执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同时,还要根据高校运行的实际情况,在职工代表大会建设上行使一定的自主权。比如,《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中对在校教师和职工的人数比例并没有明确规定,高校就可以行使自主决策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对高校的工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在具体实施中,为高校的民主管理工作明确了方向。

(二)深刻领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精神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作为对高校民主建设顺利开展的指导思想,规范了现代高校工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即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教职员工当家作主。工会作为基层教职工与管理层的桥梁,能够及时将教职工的思想传递给领导层,以使学校领导具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实现校务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高校领导要将教代会制度作为谋求学校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在充分认识和领悟内中含义的同时,认真贯彻到高校管理工作中,以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地发展。

(三)强化工会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

履行教代会制度的主体是教代会的代表,他们对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具有监督的权力。教代会的执行机构是高校工会,包括教代会的会议召开之前、会议过程中所产生文件,会议之后的各项协调工作以及会议提案的落实情况等等,都由工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为了确保相关工作能够高质量完成,高校工会的工作人员要接受相应的培训,提升工会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以使高校教职工能够更好地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促进高校稳定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代表的工作机构,要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的内容落实到位,认真学习和领悟其中的指导精神,积极主动地帮助学校领导做好管理工作。《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是对高校党政工作质量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志,对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助推器作用。

【参考文献】

[1]冯世勇.民主建设的奠基石 科学发展的助推器——学习《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J].中国教工,2012(03):22-24.

[2]杨明均,曾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人文法制,2013(04):1.

[3]李豪杰,张晓亮.教代会制度的失灵以及对策探索[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學院学报),2011(02):44-45.

[4]张小宏.做好教代会工作推动高校民主管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03):34-37.

[5]刘爱兰.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下教代会的地位和作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03):23-26.

关于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 篇4

【法律文号】: 【颁布日期】:1981-8-21 【执行日期】: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

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文,以下简称《探亲规定》),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 《探亲规定》中,职工探亲对象是指职工的父母和职工的配偶,不包括兄弟姐妹。《探亲规定》所称的父母,包括职工未能独立谋生(十六周岁以前),受其抚养长大,现在仍与职工保持联系或由职工供养的亲属(不包括岳父母、公婆)。

职工的配偶已死亡或离婚,尚未再婚的,按未婚职工待遇办理。职工的配偶、父母均已死亡,又未重新结婚而且身边没有子女者,如有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寄养在外地的,可参照未婚职工探亲待遇处理。

第二条 学徒、见习生、实习生、试用人员在学习、见习、实习、试用期间,不能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期满转为正式职工的,当年可以享受探亲待遇。

实行熟练期制的工人,在熟练期内不能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熟练期满并自参加工作之日算起工作满一年后,可以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

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已领工资当学徒的,按正式职工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

原是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在职职工(不包括学徒)、现役军人,从大、中专及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工作后,当年可享受《探亲规定》的待遇。

第三条 经劳动部门批准使用的临时工、合同工,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今后仍继续留用的,未婚的可按《探亲规定》第三条(二)项探望父母,已婚的可按《探亲规定》第三条

(一)项探望配偶;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四年,今后仍继续留用的,可按《探亲规定》第三条(三)项探望父母。

第四条 男女职工结婚后,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当年可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职工带薪脱产到外地学习一年以上,不能在公休假日与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应利用学习假期回家探亲,可按规定报销其一次往返路费,被探望的亲属原则上不能到临时学习地点探望。

原来住在一起的配偶,一方因工作需要调动到外地工作,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离别满一年,可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分居两地工作的双职工,一方享受了探望配偶的待遇,另一方就不能再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第五条 职工与父母亲、配偶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按照《探亲规定》每年探望一次配偶,每四年探望一次父母。当年不探望配偶的,不能改为探望父母。

职工的父亲或母亲和职工的配偶同居一地的,职工在探望配偶时,即可同时探望其父亲或者母亲,因此,不能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职工的父亲和母亲不同居一地的,职工前去探望其父亲和母亲时,可按实际去一地路程较远的一方计算旅途天数和报销往返路费。

职工探望配偶或父母亲,应以常居地(正式户口所在地)为计算旅途天数和路费的依据。如被探望的亲属因事外出,职工到临时住地探望时,其往返路费只报销到被探望亲属的常住地,超过的部分本人自理;没有超过的,按实际所需的路费报销。施工单位或流动工地,则由职工所在单

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

职工有生身父母又有养父母的,只能探望一方(企业按劳保卡片登记划分供养关系为准)。

第六条 《探亲规定》所称的“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具体掌握由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路程远近、交通条件作出规定。

第七条 符合探望配偶条件的职工,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探望配偶时,其不实行探亲制度的配偶,可以到职工工作地点探亲,职工所在单位应按规定报销其往返路费,职工本人当年则不再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符合探望父母条件的未婚职工和已婚职工,原则上应由职工本人回家探望,而不应由父母来工作单位探望。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探望,其父母前来工作单位探望的,职工所在单位可按规定报销其一人往返路费,职工本人不再享受探亲假。

第八条 职工因各种原因与配偶或父母团聚连续满《探亲规定》假期的,即不应享受一年一次或四年一次的探亲假待遇。但探亲假期工资照发(原请假的假期不扣工资的,不再另发;原假期扣发一部分工资的,另补足其扣发的部分),返往路费可按规定报销。

职工在探亲期间恰逢婚、丧事者,可按规定另给婚、丧事假。

符合探亲条件的职工,若未婚职工当年、已婚职工四年内未探望父母的,回家料理丧事时,可按《探亲规定》的待遇处理,但不另给丧假。

第九条 职工配偶是军队干部的,其探亲待遇仍按原来规定办理,即:

(一)军队干部一方,如果已经利用休假探亲,职工一方因有特殊情况需要再到部队探亲时,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可给予一次探亲假,假期最多不超过三十天。假期内本人的计时标准工资照发,探亲往返路费由本人自负。

(二)军队干部一方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利用休假到职工一方所在地团聚时,职工一方可按《探亲规定》享受其探亲假和报销往返路费。

(三)在同一年内,如果职工一方已经享受探亲待遇,而军队干部一方又利用年休假探了亲的,职工一方原领取的往返路费应该退回。

第十条 女职工到配偶工作地点生育,在生育休假期间,超过五十六天(难产、双生七十天,按照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终身只生一个孩子,已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再生育者三个月)产假以后,与配偶团聚三十天以上的,不再享受当年探亲待遇。

第十一条 具备探望父母条件的已婚职工,每四年给假一次,在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经过单位领导批准即可探亲。

探亲假原则上不能分期使用。确因生产工作需要或路途不大远需要分期使用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以分期使用,但假期不得超过规定的天数,路程假只给一次,往返路费只按规定报销一次。

关于职工探亲待遇规定的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职工在探亲往返旅途中,遇到意外交通事故,例如塌方、台风、洪水冲毁道路等,造成交通停顿,以致职工不能按期返回工作岗位的,在持有当地交通机关证明,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后,因车船受阻而超假的日期可以算作探亲路程假期。

第十三条 符合探亲条件职工,病假已超过六个月,在病假期间,经领导批准回家探亲的,可按规定报销一次探亲路费,但其回家探亲期间的工资,仍按有关病假待遇的规定执行。

职工探亲期间患病时,其病休天数仍作为享受探亲计算,原规定的探亲天数不能顺延。如果职工因患急病、重病,探亲期满不能按期返回的,其延期返回天数,可根据医疗单位的证明,按病假处理。

第十四条 符合探亲条件的,申请出国和去港澳探亲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眷属职工,仍按原规定执行。即申请去港澳的,从取得当地公安部门批准之日起,往返路途所需时间在内,给假三个月;申请出国的,从取得护照签证之日起,往返路途所需时间在内,给假半年。其批准的假

期工资以及国内的路途费,可参照职工探亲规定办理,超过假期的,工资一律不发。

享受《探亲规定》待遇的归侨、港澳同胞眷属职工,其父母或配偶回内地后,职工前去探望的,可根据外交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1976〕部领一字第42号文规定,按探亲假待遇处理。路费报销可参照出国探亲办法,从职工居住地到出境地点国内段路费,按规定报销,超过的部分由本人自理,没有超过的,按实际所需的路费报销。

第十五条 实行计时工资制职工的假期工资,按照本人标准工资发给,不包括奖金。

实行计>工资制职工的假期工资,本单位规定有计时工资标准的,按计时工资标准发给;没有计时工资标准的,按上本人的月平均工资发给。

在探亲假期间,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粮价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照发。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合理安排职工的探亲假期,不要影响生产和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且不得因此而增加人员编制;职工探亲要>从组织安排。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请假制度,对无故超假或弄虚作假延长假期的,超假时间按旷工处理。

第十七条 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由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条件,参照《探亲规定》制定具体办法执行。

关于驻外员工探亲假期的规定 篇5

随着公司业务和规模的不断壮大,公司委派的驻外人员也日趋增加。为避免驻外员工长期不能与家人团聚而影响人员的稳定,为使驻外员工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业务的长期、有效发展,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思想,按照《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有关驻外员工探亲假期的规定,为驻外员工提供与家人团聚,加深亲情,缓冲压力的机会。

有关驻外员工探亲假期的规定如下:

1、驻外员工一年可享受2次(含春节一次)探亲假。

2、探亲假期内使用的交通工具除片区总负责人外,其他员工原则上均使用火车或汽车。(如乘飞机需片区总负责人批准。)

3、费用报销方式:在规定范围内交通费用全额报销。若乘坐飞机,费用按火车或汽车的费用报支。

4、探亲期内可享受国家法定假期,其余时间按公司请假相关规定。

探亲期内员工工资补贴:探亲期间不享受出差补贴,只领取基本工资。

5、探亲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由公司与各片区统一安排方可离岗休假。

公路养路费等改燃油税的思考 篇6

而对于把公路养路费、车辆购置附加费、水运客运附加费、公路建设基金等改为燃油税这一举措, 中国虽然已提出多时, 却迟迟没有实施。本文现就其可行性及实施难易程度进行探讨。

该费改税的取缔具有客观必然性。所谓费改税并非把所有收费都改成税收形式, 而是“清费立税”, 即把乱收费改为税, 具有税收性质的费改为税。而公路养路费等正是具有税收性质的费。

一、取缔的必要性

(一) 养路费等乱征收及不合理性

由于管理体制不配套, 政府行为不规范, 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上存在偏差, 片面追求部门和集团利益, 收费规模迅速膨胀, 乱收费问题严重, 不仅造成财政资金流失, 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而且不利于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其中养路费作为收费的大项目, 同样存在地方政府乱收费、重收费现象, 导致群众负担过重。

收税在于公平税负:由养路费等改为燃油税充分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 即政府征税要使每个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个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而税收公平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重涵义。前者要求经济条件相同的人负担数额相同的税收, 后者要求经济条件不同的人负担不同数额的税收, 即谁消耗的能源多, 谁占用的公共资源 (如道路资源等) 多, 谁就多缴税;反之就应该少缴税。与收费不同, 每人每年缴纳的都是由中央至地方政府虽规定的年费, 所有人都大体相当, 并没有体现其与经济状况相适应。而改为税收后, 作为个人, 自然是消费符合其经济状况的汽油数量, 由此体现了税收的公平性。

据《北京晨报》相关报道, 国税总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费改税后开车少的人会觉得负担减轻, 但开车多的人可能就会觉得负担加重。”但是, 从长远角度考虑, 它绝对是站在公平的角度考虑, 是整个社会大众的利益, 并使之均化, 而非只站在一部分人的角度去考虑。并且, 国家仍然考虑到中国的整个社会经济状况, 决定走温和派路线, 逐步递增税率, 而非猛增到一个高度, 超出社会民众的接受程度。

费是作为税收的辅助和补充, 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但是, 作为税收性质的费种, 并针对不合理的收费, 采用税收制度仍可以创造相当的财政收入, 并且遏制了乱收费也体现了对全社会的公平性。

(二) 改善能源结构及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矿物能源最终是会耗尽的, 如石油。并且像这些用于燃用的矿物能源会产生诸如二氧化碳等的温室气体, 导致全球性气温变暖, 对人类生存环境再造成极恶劣及不堪设想的深远影响。所以节约能源成为当今世界重大课题。而从经济学的观点看, 节能的定义是用其他价值比较低的资源来代替价值较高的能源的消耗。这需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单位:万辆)

注:把其他车辆并入小型车辆

同时, 该节能定义强调了两点:首先不仅要节能, 而且要节约一切资源, 片面为了节能而浪费了其他更多的资源, 则会对社会造成损害;其次强调了各种资源的损耗存在着替代的可能性。

要节约一种资源的最好方法便是提高该资源的价格, 由市场机制发挥自身作用去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来降低其需求及消耗。而对于石油, 其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性资源或者说是在一个时代限度内的不可再生资源, 在世界工业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 其消耗量可想而知, 并且要想用其他资源代替其也并非易事, 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而现在的提到的燃油税主要是指附加于各类运输用的汽油及柴油等的税, 日益发展的中国, 购车人数众多并且呈持续增长趋势。如果提高油价必定会使购车人数基数以及耗油量都得到相应降低, 人们在降低对燃油消耗的同时会选择更加便宜的天然气代替, 但这只能限于其对汽油的替代, 这仍然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曼昆的《经济学》中也提到, 当税收提高了卖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 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是少消费, 而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是少生产。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 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有水平之下。税收虽然造成了经济的无效率, 但对于石油这类资源, 确实有必要降低其消耗, 作为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应该发展的是无公害经济, 用清洁型能源及容易再生能源进行技术性替代。

二、取缔的实施难度等的综合考虑

(一) 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私人车辆拥有总量为1848.07万辆。其中, 标准轿车为12.0353万辆, 客车为1383.925万辆, 货车为452.106万辆。若养路费以上海标准每月轿车养路费100元, 客车养路费200元/吨, 货车养路费195元/吨来计算 (设客车载重量为2吨, 货车载重量为10吨) , 财政收入为1723.6562亿元/年, 加上车辆购置附加费、水运客运附加费、公路建设基金等费用, 则远远超过该数字。

而据专家估计的燃油税税率30-50%。车友报2007年6月2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开征燃油税之后, 车辆的使用成本将发生一些变化, 原来在不同车辆之间基本相同, 也基本固定的养路费等, 将被燃油税所取代, 而其数额则因不同车型、使用状况, 而有较大的差别。不同车型费用不同 (按北京地区93号油价格, 燃油税率30%计算) 如表1所示。

发改委在2008年初做原油价格调整后的成品油价格各省均加权平均值约5500元/吨。而据新华社的测算结果来看, 若保持现有行驶习惯不变, 中大型车要比目前多支付4822.1元, 而微型车要多支付1079.6元, 随着车型的增大, 多支付的费用也逐渐增加。

统计局发布的私人汽车拥有数量如表2所示。

若征收燃油税, 同样采用2005年数据计算, 税收额为:

1079.6* (245.6585+45.9782) +3106.8* (1079.781+243.2869+12.0353) +4906.0* (50.8757+100.3379) +4822.1* (7.6102+62.503) =554.2696 (亿元)

若以30%税率开征燃油税, 其财政收入仅为费收入554.2696/1723.6562=32%, 这势必造成财政缺口, 但是此为改革所需要的代价。由于最初政府基于对整个社会民众负担及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的考虑, 不可能采用较高的税率, 只能逐步增加税率, 填补财政空缺。因此, 对整个财政收入都会有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用其他的方式来弥补财政性收支缺口。

一般来说, 国家财政解决收支缺口的途径有以下方面:增加税收;向银行透支;向社会投资者发行国债。通过这几种方式来调节这边有费改税带来的可能性财政损失进行填补, 将这项重大改革带入正常性运作轨道。

(二) 中央地方政府应该怎样权衡分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如表3所示。

燃油税迟迟未开征的原因除了油价考虑外, 地方政府的不妥协是另一个重大原因。养路费等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很大比重, 而燃油税的开征势必会造成各个地方政府收入落差更悬殊的问题, 经济落后的地区的地方政府会因大部分财政收入的丧失而更加贫穷, 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地方政府则会因燃油税的征收取得可观收入甚至随着税率增加会取得比原来还多的收入。所以一些地方政府必定不想开征燃油税, 与中央相持不下。这需要中央的大力协调举措, 采用强制性手段;但另一方面, 中央在前阶段需要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进行补助。补助的措施可以采用如下办法进行分配收入:最初时期, 国家分配相对小比例的税收并拿出一部分补助落后的地方政府;逐步稳定后, 增加税率并稳步扩大中央所占收入比例并使之趋于稳定, 仍可用一部分进行补助直至进入正常的轨道, 达到个地方及中央的收支平衡。

三、实施的相关性问题

(一) 征收方式及成品油的价格考虑

征收方式以对燃料油征税方式进行, 燃油税是指对在中国境内行驶的汽车购用的汽油、柴油所征收的税。它是费改税的产物, 由于价格不同, 所以要对其征收的税额及税率也不尽相同。这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标准化估计运算。相应的, 取消公路养路费、水运客运附加费、公路建设基金等费用, 用统一的征税标准代替。其结果必然使各种油价的价格上升。

国际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石油进口国国内生产的石油油价上升到同一高度, 其结果一方面是消费者的负担加重, 另一方面是原来国内的石油生产者将获得暴利。在此之前, 政府推迟燃油税的实施, 其主要原因是国际油价近年来一直在60美元/桶的高位震荡。而目前,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仍持续走高, 因成本上升等因素, 成品油供应肯定相应加少。

商务部甚至于2007年11月24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成品油市场供应工作的通知》, 以缓解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显然, 目前还不是实施费改税的好时机。而国家正是基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考虑所以一直在等待石油价格下调, 以此缓解费改税增加的成品油价格带来的市场压力。据相关媒体报道, 目前政府估算, 在国际油价下跌到50美元/桶至55美元/桶的价位时是推出燃油税的好时机。而当前, 在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下, 国际油价持续下挫, 已跌至55美元/桶, 正是开征燃油税的大好时机。而国家税务总局地税司副巡视员曹聪在11月13日参加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 中国今后要开征燃油税, 替代养路费。对汽油、柴油开征燃油税之后, 养路费、客运附加费等多项行政收费将同时停收。对此, 我们看到其中所包含的契机。

(二) 相关税种的完善

燃油税或消费税只是与汽车相关诸多费种的一种。事实上, 各种与汽车相关的税是相关联的, 每种税收收取多少也并非孤立的。如在日本及美国, 关于汽车的税种相当细化, 也较为复杂, 并且相关税金的金额也相当高, 但调节相当有效, 并且为了实施环保鼓励节能, 世界各国有许多利用税收的惩罚及优惠政策。如美国的“油老虎税”:在美国, 如果购买的新车超过“汽车经济性标准”, 购买者将受到处罚, 即征收“油老虎税”, 该标准的实施, 使得美国每年能够节约1.9亿吨的原油和20亿美元的费用。对于中国的税收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 要开征燃油税也同时要考虑到相关税种的完善, 才能更好地完成改革计划, 实现由养路费等到燃油税的均衡稳步的转轨。

参考文献

[1]、冯宗容, 杨明洪.财政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2]、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民国版“过路费”始末 篇7

1853年,太平天国攻破南京,清廷最大收入来源地宣告沦陷,朝廷财政日益吃紧。为解燃眉之急,积累镇压太平天国的资本,清廷开始征收新的税种——厘金,即值百抽一的商業税,因百分之一为一厘而得名……

1930年12月15日,各省都接到了来自南京的中央通电,通电大致意思是说要在12月31日之前废除全国的厘金,及由厘金变名的乱七八糟之杂税。

这遭电文来自裁厘会议,主持会议的是一位著名“海龟”宋子文博士。

其实,早在广东时期,宋子文就曾想过废除厘金,不过当时偏居岭南一隅的国民政府并不具备这般实力,待到蒋介石打赢中原大战,宋子文终于获得机会废除厘金。

早在宋子文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之初,他就接到各地商界要求废除厘金制度的强烈呼声,工商界曾经告诉他:原本500余两一箱的生丝,经过重重关卡后,每箱暴增至1100两,而生产出来的成品不过卖每箱800~900两,丝厂入不敷出,纷纷陷入倒闭境地。

1930年初,宋子文又接到这样一份报告,报告为他算了一笔账:从四川荣昌(今属重庆)运销麻制品到300里外的重庆,除正税外,还要另行缴纳苛杂税15次。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商人,在他运货途中,每隔20里便要缴税一次。

对于商人来说,单纯提高价格肯定不能弥补损失,因为消费者身上也没有余钱,于是,逃税便成了商人们的唯一选择,铤而走险似乎是仅有的出路。

此外,宋子文还发现,中国的商品要走出国门几乎不可能,别说国门,甚至连省门都不行,因为出省要交税,过其他省也要交税,到了港口,还要缴纳更为沉重的关税。这样下来,国货将不具有任何竞争力。而那些洋货缴纳了关税、子口税后就不需要交任何厘金,相比于中国货,他们的成本更低。

宋子文一直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变革中国,力图为中国打造一套统一的现代经济制度。他发现厘金带来了巨大危害,已然成为各地苛捐杂税得以肆行的渊薮,极不利于社会产品在各地区之间的流通。

1930年,他联合自己的大姐夫,时任工商部长的孔祥熙向行政院呈文,文中称厘金“其名目之苛细,关卡之繁多,使工商陷于卡索留难之中……”他表示:“国人苦于苛细之厘税,已数十载”,政府必须切实废除厘金,除了作为体现政府决心的手段外,这还关乎宋子文的一个梦——实现中国的关税自主,因为废除厘金被他视为关税自主的前提。

11月,工商部长孔祥熙召集了全国工商会议,因国民政府屡次推迟裁厘期限而倍感失望与愤怒的工商界代表,猛烈地抨击厘金制度的罪恶。来自四川重庆总商会代表李奎再次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账目如下:从四川运桐油到汉口……总共不过600余海里的路程,每100斤需缴5~6两白银,而从汉口到美国,2万海里的路程,不过需运费2两多,运往汉口费用是运往美国费用的10倍。这深深地刺激了力图改革的宋子文,于是他不得不加快裁厘会议的进程。

1930年12月15日,宋子文终于主持召开了拖延已久的裁厘会议,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因为对于裁厘,大家基本形成了共识。会议结论通过电文向全国传达:“……各捐税中之含有厘金性质者,又海关三五十里外常关税,及其他内地常关税、子口税,复进口税等,均应于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一律永远废除……法律固属不容,公意亦所共弃。”通电发布后,得到各省响应,1931年1月1日,宋子文的裁厘梦终于实现,实行70余年的厘金制度也终于被废除。之后,宋子文开始了新的税制改革——开征统税。

关于公司外派员工探亲假的规定 篇8

为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作为公司的一项福利制度,体现对外派员工的关心及表达对员工家属对公司工作的支持的感谢,拟建议对外派员工探亲报销差旅费及一定的探亲假期,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条:员工为公司服务满一年起可以享受探亲假。

第二条:员工探亲假每年十五天或两次,即达到十五天但未满两次的,不再有探亲假;或达到两次但未满十五天的,也不再有探亲假。

第三条:员工回家探亲的差旅费公司给予报销,但探亲路线应以最近为原则,市内往返家庭住址的市内交通费予以报销,但仅限于往返。所乘交通工具参照员工出差管理规定。

第四条:本省内回家探亲不得报销住宿费,外省的员工确因路程需要,可以报销一夜的住宿费,能当天到达的,不予报销住宿费。住宿标准参照公司相关规定。

第五条:员工探亲假应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并且所从事相关工作应有人接交且征得部门经理同意的情况下才允许回家探亲。

第六条:员工直系亲属到公司探亲的差旅费可以按员工回家探亲的标准予以报销,但仅限于直系亲属,抵扣员工每年的探亲假即只允许报两次。

第七条:部门经理层(含副经理、经理助理)每年有4次的探亲假,天数为20天。

第八条;高管层每二个月有1次探亲假,全年探亲天数为30天。

探亲乘车证有关规定 篇9

探亲乘车证是铁路职工及其供养的亲属探亲乘坐火车的乘车凭证,属于有价证券;是铁路乘车证十个票种之一,探亲乘车证是私用乘车证,不但在职铁路职工使用,离退休人员以及铁路职工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也可按规定使用,相对探亲乘车证的使用和填发上的规章比其他乘车证较为复杂一点,为此,我们将探亲乘车让单独作为一个问题来学习。一、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探亲乘车证的概况铁路乘车证是适应铁路点多线长,流动分散的行业特点,为满足工作需要和方便职工生活而设立的,按其职能作用可分为生活用票和生活用票两大类.探亲乘车证属于生活用票(就医、购粮,通学)中的一种。它是铁路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探亲乘车的凭证。全国解放后,探亲(私用)乘车证先后进行了从整顿与改革。

1、1949-1955年,基本是沿袭旧铁路的免费乘车办法,每个铁路职工每年可使用12张私用免票,每张最多可填12个人,职工与供养直系亲属都可以使用;

2、1956年改为2张;

3、1962年12月所有乘车证一律停止使用,私事探亲与职工出差一样,均采取购票报销,每年两次;

4、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免票,将私用免票改为“私用记帐免票”;乘车时登记票价;不付款不报销一年两张;

5、1968年3月取消私用免票。探亲用公用乘车证代替:

6、1975年铁道部对铁路乘车进行整顿后重新公布的铁路职工乘车办法,当时铁路乘车证种类有8种。没有定期通勤和探亲乘车证,以公用乘车证代替探亲;

7、1979年7月增加定期通勤乘车证;

8、1981年3月国务院以国发[1981]36号文件公布了《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根据国务院的文件规定,铁道部以[81]铁人字1385号文件公布了《职工探亲乘车若干问题解答意见》,专题对铁路职工探亲乘车作了规定,但仍以公用乘车证代替探亲乘车;

9、1983年6月正式启用了探亲乘车证,停止公用乘车证代替探亲乘车证,此版探亲乘车证一直使用至1995年3月。

10、1995年、2002年铁道部先后调整了各类乘车证的版面。从探亲乘车证的多次调整与改革,最后正式启用探亲乘车证来看,铁路探亲乘车证的各项规定是根据国家对职工探亲假的政策来制定的,也就是铁路探亲乘车证使用、填发等,主要应根据探亲假的有关规定来办理,现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职工探亲假的规定。

二、职工探亲假按照国务院国发[1981]36号文件规定,凡参加工作满一年(含军龄)的职工与配偶或者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均可以享受探亲假,假期为:

1、已婚职工探配偶,每年探亲假 30天,但只限一方;

2、未婚职工探父母原则上每年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单位当年不能给假,或者职工个人自愿两年探亲一次、也可以两年给假一次。每次45天;

3、已婚职工探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 20天。探亲假期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符合一年一次探亲,分两次使用的职工,路程假只给一次),但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除此以外,根据铁路的实际,铁道部人事局[82]人工字4号文件作了补充调整:对符合一年一次探亲假的职工,使用每月一次“定期通勤乘车证”的,符合探望父母的未婚职工,全年可给假8天;符合探望配偶的,全年可给假18天。上述假期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但不能增加用票的次数,也不另给路程假。实行休假制度使用定期通勤乘车证的职工(如教育部门)另给的 8天或 18天假应安排在其休假期间,不再另给 8天或 18天的假期。探亲假的具体补充规定:l、探父母包括16周岁以前抚养职工长大,现在由职工供养(按劳动保险规定)的亲属。

2、职工调动工作造成分居的。符合条件的也可以享受探亲假。(上、下半年)

3、已婚职工丧偶或离婚后,符合探亲条件的,可以享受未婚职工的探亲待遇。(上、下半年)

4、职工的父母双亡,配偶离婚或死亡,如有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由职工供养并与职工分居,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经领导批准,可每年给予不超过20天的假期。5.符合探望父母的职工,其父母双亡后,其祖父、母由职工供养,符合探亲条件的,可按探望父母的待遇探望祖父、母。6未婚职工当年已享受探望父母的假期,同年结婚后,与配偶分居的,当年不能享受探望配偶。从次年开始享受;当年未享受探

望父母的,上半年结婚的,当年可享受探望配偶,下半年结婚的,次年开始享受探望配偶。

7.享受四年一次探望父母的假期均从结婚当年算起。在国务院公布探亲假规定时已符合享受四年一次探亲假的职工,其计算的周期均从I981年算起,即1981年一1984年,1985年一1988年依此类推。8.职工符合享受四年一次探望父母假期待遇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如父母或岳父母、公婆均居住在异地并符合探亲条件,可利用每四年一次探父母的假期里选择探岳父母、公婆.以上是国家、铁道部对职工探亲假的有关部门规定,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按此执行的,但符合享受探亲假的职工,有些具体情况在当年是不能再享受探亲假的,由于这些具体的规定较多,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介绍,劳资人员应比较了解,请大家查阅1988版的《工资管理规定汇编》(82-91页)。离退休人员符合探亲条件的,与在职职工同样办理(在离退休乘车内讲解)。关于办理“外出劳务”的探亲问题,根据请示铁道部的答复,集团劳资处劳[2001]1号电报后规定“办理外出劳务人员未与铁路解除劳动合同,对原符合探亲条件的,“外出劳务”其间仍符合探亲条件的,可暂按规定使用探亲乘车。

三、使用探亲证人员的范围探亲乘车证的使用范围,是符合探亲条件的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以及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因此,介绍一下符合使用探亲乘车证的直系亲属的条件,其与现行享受的劳动保险、医疗待遇直系亲属有所不同,在铁道部未修改之前,按照铁劳[1994]142号文件第十六章附则的第五十三条规定,首先这些直系亲属的生活主要来源依靠职工供养。1.年满60周岁及其以上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父亲、丈夫;2.未从事固定职业及无固定报酬的母亲、妻子;

3、年未满18周岁(在校中学生不受18周岁限制)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4.职工因幼年失去父母,由其他人抚养长大,如抚养人仍由职工供养并符合以上第2、3点条件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列为供养直系亲属。在了解了探亲假的有关规定和使用探亲乘车证人员的范围后,我们再学习探亲乘车证的使用规定。

四、探亲乘车证的使用规定

(一)符合一年一次探亲条件的职工探亲乘车

1、符合一年一次探亲条件的职工,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填发其本人工作地至探亲地点的探亲乘车证。经领导批准探亲假分两次使用的职工,第二次探亲时也可填发探亲乘车证。

2、未婚职工利用探望父母的假期到未婚夫或未婚妻或他(她)们父母所在地结婚,经领导批准,可填发其本人工作地至结婚地点的探亲乘车证。

3、符合享受探望配偶的职工,在不享受探亲假的前提下,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其供养的配偶到职工工作地探望职工的,可填发其配偶居住地至职工工作地的探亲乘车证。

(二)符合四年一次探亲条件的职工乘车l、职工供养的配偶、子女与其同行,可共同使用一张探亲乘车证,但其配偶、子女不得单独使用。2.职工在不享受探亲假和不影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前提下,可每年使用一张探亲乘车证。其供养的配偶、子女同行时,可共同使用。如本人不用时,配偶、子女不得单独使用,也不能积存到次年使用两张。3.职工在不享受探亲假,每四年中也不使用每年一张探亲乘车证的前提下,经领导批准,其供养的父母可使用一张其居住地至职工工作地的探亲乘证。

4、探望父母的前提下,探望配偶的父母时,经领导批准,可填发本人工作地至探亲地点的探亲乘车证。5.职工的父母或父母的一方与职工的配偶同居一地时,其父母不能与职工的配偶共同填发一张探亲乘车证去探望职工,更不能单独填发使用。

6、职工供养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随同职工或职工供养的配偶、父母探亲时,可共同使用一张探亲乘车证,但职工子女不能单独使用。7.职工双方都是铁路职工,其供养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随同职工使用探亲乘车证时,应以职工劳动保险卡片登记属职工供养的子女方能使用。(如两个子女)8.符合探望父母条件的职工,父母双亡后,其祖父母由职工供养,与职工分居,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团聚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填发职工本人或与职工供养的配偶、子女共同使用的一次探亲乘车证。关于职工探望父母,补充解释两点:(1)职工父母有几个子女的,探亲地点应以父母的户口所在地为准。但其父母长期固定居住在其他子女处而户口又

不在当地的,经对方组织证明和本单位领导批准,职工可到固定居住地探亲;(2)父母有几个子女的,其父母离开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子女处居住满四年的,其户口所在地的子女可享受四年一次探望父母的待遇。为此,在探亲乘车使用和填发上按此规定处理。

五、出境探亲乘车(-)出境探亲的政策规定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下发后,为了解决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的问题,82年以[82]侨政会字第01l号文件,对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亲待遇作了规定:1.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配偶,四年以上(含四年)探亲一次的给假四个月;不足四年的,按每年给假一个月计算。2.未婚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父母,四年(含四年)探亲一次的给假 70天;一年或两年一次按国务院国发

[1981]36号又件规定办理。即两年 45天、一年 20天。

3、已婚归侨、侨眷职工出境探望父母,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0天,不予累计。

4、归侨职工归国参加工作十年以上,以往没有出境探亲或因私事出境,也没有在国内(内地)会见从国外或港澳回来的配偶和父母的,第一次出境探亲可该假半年,以后出境按上述规定办理。以上是指探亲,除此之外,这类人员还有会亲或改探。会亲:是指归侨、侨眷职工按国家规定享受的探亲待遇,可用于在国内会见国外(包括港澳)回来的配偶或父母。改探:是指符合国家探亲待遇的归侨、侨眷职工不能出国探亲(不含港澳),其配偶或父母又不能回国会亲时,可改探国内的抚养人、配偶的父母、或改为会见国外回来会亲的同胞兄弟姐妹。

(二)探亲乘车符合出境探亲条件的归侨、侨眷、台胞、港澳同胞中的铁路职工: 1。其出境探亲时,在国内乘坐火车的,可填发其工作地至出境口岸的探亲乘车证。2.符合会亲条件的铁路职工,可填发其工作地至会亲地点的探亲乘车证。

3、符合改探条件的铁路职工,可填发其工作地至改探人居住地的探亲乘车证。

六、其他有关探亲乘车证的使用规定

1、符合每两年或一年享受青藏线高原休假制度,但不符合享受探亲假的职工,在休高原假(不包括按规定就地休息)时,每两年或每年准予职工本人和随同职工居住、户口在高原地区的供养直系亲属单独或共同使用一次(只限一张)由工作地至休假地的探亲乘车证。

2、在乌鲁木齐局、兰州局工作二十年以上的老职工,不符合探亲条件的,如遇特殊情况,经单位领导批准,本人及其供养直系亲属每四年可单独或共同使用一次(只限一张)探亲乘车证。乘车区间按实际(一个到站)填发。此规定包括在这两个局内的部直属单位职工。

七、职工办理探亲乘车证的程序;本人提出申请,填写乘车证申请书,有人事任免权单位的人事、劳资部门审核,登记探亲卡片,填发探亲证明,单位领导根据探亲证明予以批准,办公室部门填发。各单位人事、劳资部门依据职工的档案,按照探亲假制度规定和劳动保险规定建立职工探亲卡片,当供养条件改变时,应及时更改卡片,审核批准探亲乘车证,出具探亲证明则必须同时在探亲卡片上作记载,不得疏漏。职工在路内调动时,其探亲卡片由人事部门连同人事命令、档案一并转给调入单位。

八、探亲来车证的使用规定l·探亲乘车证准乘除国际列车和旅游列车外的各种旅游列车。探亲乘车证不能乘坐软席和免费使用卧铺。但年满50周岁以上并连续乘火车 48小时以上的探亲职工,可购买硬席卧铺,凭据报销。连续乘车:系指往返单程探亲乘车途中必须中转的,如转车时间较短,又没有住宿的,可以视为连续乘车,将前后乘车时间加在一起计算,中转候车时间不能计算。

2、使用时必须。三证齐全(乘车证、探亲证明、家属证或医疗证,职工的工作证。3.有效期按规定最长不超过三个月。但如属于反探亲或离退休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其探亲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可分别填发两张单程乘车证。职工的探亲和乘车问题,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铁路站车的乘车秩序,各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定加强管理和审批。

车辆未过户 养路费谁承担 篇10

判决:法院在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应履行车辆的过户手续,被告缪某承担相关规费的费用。

评析:农机部门办理的机动车登记,是准予或不准予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登记,现行的机动车登记仅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在机动车登记车主与实际出资人不一致时,应如何认定机动车所有权人呢?应以实际出资人作为确定机动车所有权的依据,而不应以农机部门的机动车登记作为所有权转移的标志。本案中,原告向被告交付车辆,被告向原告交付车款的行为,系双方履行该车辆买卖协议的行为,该车辆交付后,虽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该过户手续是我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形式要件,对该要件的欠缺有待于双方当事人补足,并不影响该买卖合同的履行,也不影响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38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约定交付期间的,出卖人可以在该交付期间内的任何时间交付。”可见,合同履行与合同无效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该车辆交付给被告占有使用后,该车的风险也随之转移给被告,该车也完全在被告的管理控制下,除非买卖双方另有约定,此时该车的相关规费应由买车方交纳。而本案买卖协议约定由被告承担该车的有关规费,所以被告应该按照买卖协议的约定履行车辆交付后相关规费的交纳问题。

上一篇:夏末初秋的诗句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说课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