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设计论文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障性住房设计论文(精选8篇)

保障性住房设计论文 篇1

您好!

通过考虑我想我的论文可能偏重于“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特征”以及与“其它类型的住宅的比较”可能好一些,这样既与我原来的论文更贴近一些,也能与欧阳的文章拉开距离(我估计他们可能侧重于写保障性住房本身)。如果这样写,文章之间展开的内容我博士论文中已经基本有了。

这是初略的构想,您看下是不是合适。

余琪

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生产模式与设计特征研究

一、90年代末以来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概况

二、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生产模式特点

从土地获取、资本来源、组织管理、技术支持、市场等方面分析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生产模式特点;

并分析与新村建设、政府导向性开发、市场化开发、外资开发等作出比较

三、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在规划形态方面的特点

以3~4个实际项目为典型案例从规模、边界、朝向、密度、配套、高度等几个方面描述规划设计上的特征;

并与新村建设、旧城改造、新区建设、高档国际社区、街区式混合社区等不同的开发模式做出比较。

四、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特点

分析上海政府保障性住房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特点;

并通过与市场化住宅的发展比较分析及在建筑单体设计发展方面的局限性。

保障性住房设计论文 篇2

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更是社会安定团结、国家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近年来,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 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 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的到来, 未来20年建筑能耗将成为我国主要能源消费增长点。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 是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之路。因此, 在保障性住房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 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 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举措

2.1 国外研究与实践

20世纪60年代, 建筑师保·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 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新理念。1976年, 生态建筑运动的先驱施耐德强调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 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取暖, 倡导一种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生态效益的温和建筑艺术。1996年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学与建筑学大会, 促成了《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绿色建筑渐成体系, 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 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在实践方面, 国外具有保障性质的住宅早期关注房屋总体设计以及多个单元的特色设计。英国著名的零碳社区———贝丁顿社区运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 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社区, 曾获可持续发展奖。在节能方面, 英国漫长的冬季与我国寒冷地区相似。针对这一特点, 设计师将减少建筑热损失及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重点, 将建筑紧密排列, 减少散热面;窗户采用三层中空玻璃;利用“风帽”排风, 用排出空气热量对新风加热;此外, 还有诸如“阳光间”的设计、蓄热材料的使用, 种植屋面以及光伏电池屋面等建筑节能措施。在节水方面, 社区有污水处理及雨水收集系统, 设计利用芦苇地进行生物过滤, 大大降低水消耗。

2.2 国内研究与实践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进“绿色建筑”等理论概念, 随着改革开放住房建设量的加大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建设理念为国内建筑界带来了“绿色”革命。

我国对保障性住房的节能设计研究始于2008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启动。如江苏昆山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项目康居住宅小区, 设计初期进行了室外风环境模拟, 设置了合理的楼间距和朝向, 保证每层住户都能获得自然采光通风;小区在实现雨污分流的基础上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小区内部使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在建筑单体中, 高层住宅采用了砂浆砌块的自保温围护结构节能体系。景观环境中选用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 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及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3 调研分析

2013年初, 笔者结合北京市大学生科技立项项目作了关于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能耗现状的相关调查研究, 主要调研了北京3个较大规模的保障住房社区———金隅·丽景园、旗胜家园和弘善家园。调查问卷共发出24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4份, 回收率85%。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 从建筑内外环境、节能技术、小区绿化、采光、通风、遮阳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保障性住房的节能设计。希冀通过分析对比, 发现目前保障房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

3.1 项目概况

3.1.1 金隅·丽景园项目

金隅·丽景园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常营, 是北京市首批配售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 总建筑面积约26万m2。该小区住宅建筑形式为双塔拼接而成。高楼间距适宜, 并且两楼的相对位置在南北方向上有一定的错位, 有效地保证了住户对采光条件的要求。由于是新建不久的小区, 绿化尚未达到预期的设想;建筑使用外墙内保温及节能门窗, 无飘窗。

3.1.2 旗胜家园项目

西三旗地块旗胜家园成为北京首块“两限房”交易地块, 总建筑面积43.7万m2。小区住宅楼为板式高层, 小区行列布置, 多数为小户型住房, 建筑使用外墙保温及节能门窗, 无飘窗。小区住户对采光满意度较高, 但有少数西晒住房, 夏天较热, 且不能保证室内通风。户型设计中, 有较大进深房间, 室内采光及日照效果不理想。小区内部同样有楼间风较大问题。

3.1.3 弘善家园项目

弘善家园地处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 建筑面积144万m2, 容积率3.89, 绿化率达40%。建筑南向无遮挡, 采光良好, 有檐口遮阳, 有阳台;有外保温及节能门窗;绿化及活动空间较少;户型设计南北通透, 所以通风效果良好。在室外风环境上, 高层与多层搭配, 能有效避免风速过大。采暖上采用供热分户、分室计量的电热膜地采暖方式。

3.2 能耗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与住户的深入交谈、实地调查及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 发现如下问题。

3.2.1 规划与建筑设计粗放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 高层住宅为争取光照面, 建筑互有错动, 使邻里之间存在视线干扰问题。同时, 平衡住宅的开间与进深也是保障性住房设计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住户对于大进深方式显得颇有微词, 一些房间窗口实际成为暗窗, 大大影响室内采光和日照效果, 常常需要室内人工照明的补充。一些小户型设计中缺少阳台, 住户在感到使用不便的同时, 反映夏季过热及冬季漏风现象较多。还有诸如储藏空间不足等节能外的问题, 均反映出在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问题不够深入。

3.2.2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不高

小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较少。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并不成熟, 这需要设计人员对节能设备的了解, 更好解决成熟的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矛盾。

3.2.3 保温设计简单

在调研中, 很多居住者提出冬季室内墙体较凉, 窗户密闭性也不是很好的问题。由此可见, 目前的保温设计还存在较多问题, 墙体保温性能欠佳, 这加大了室内的热量散失, 大幅增加了能耗。

3.2.4 小区室外风环境有待改善

调研小区中都存在高楼间风速加剧的问题, 北京市属寒冷地区, 冬季受寒冷北风影响, 居住者在楼下经过时, 会受到寒冷北风侵袭, 大大影响了居住舒适度。

3.3 对应措施研究

(1) 在居住小区中, 建筑的朝向、位置、布局受气候要素影响, 为保持室内舒适度, 在建筑宏观设计中, 要以气候为先决条件, 用北京市本地气候、风向、阳光作为规划的控制要素, 通过恰当的被动设计塑造建筑的群体形态。同时, 建筑场地中避免使用需过度维护的水体及树种以真正达到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节能的效果。

(2) 从单体上来讲, 在保障性住房设计中, 要控制建筑使其有简单的体形, 适宜的窗墙比, 控制散热面积。针对户型设计中的无阳台设计, 建议仍应保留, 阳台冬季作为阳光间, 吸收热量, 夏季作为温度阻隔区, 缓冲夏季过热。同时也方便住户的晾晒衣物、储存等实际功能。设计中更多考虑潜伏设计, 延长建筑功能的多方面适应性, 从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3) 北京太阳能资源发达, 应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技术。建筑上可采用阳台栏板作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构件, 同时也能作为遮阳构件使用。这样可以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

(4) 保温设计。墙体宜采用能有效避免热桥的外保温方式, 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 保护主体结构, 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同时, 屋面保温隔热应采用符合阻燃要求的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防水保温一体化的硬质发泡聚氨酯等保温材料。外窗设计中的玻璃应选择真空玻璃, 并采用大固定、小开启的方式优化, 并应加强缝隙等构造处理。

(5) 针对风环境的问题, 可采取避开冬季季风风向、控制住宅间距和住宅高度比例形成风影区降低风速。在高层住宅间产生的涡流区减少规划道路、入口道路贴近住宅等措施, 从而避免风旋、风洞、风漏斗效应。在规划设计中用最长最高的楼层阻止冬季寒冷的季风侵入, 南边分散布置独立住宅导入夏季季风。同时使用适宜寒冷地区栽种的植物, 用以缓冲楼间过大风速, 调整风环境对舒适度的影响。

5 结语

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工程。作为建筑从业者, 我们必须在设计中更多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的现状采用相适应的节能技术, 减少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 通过细致的节能设计措施从而达到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加平, 董亮, 孙世钧.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张丁丁, 王元丰.国内外绿色建筑及其评价体系的对比[C]//.EMB.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 [C].2010.

[3]江亿, 林波荣, 曾剑龙, 等.住宅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杨柳.建筑气候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0.

[5]杨靖, 张嵩, 汪冬宁.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 2009 (12) .

[6]蔡君馥.住宅节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7]王崇杰, 薛一冰.太阳能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设计 篇3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融资方式;保障形式;法律制度

保障性住房的运行模式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要保证这个系统高效的运行,既要协调好系统内的各个要素,又要保证本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相协调。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的设计,应该由政府为主导,其它部门协调参与,致力于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统一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这个模式涵盖了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融资方式的创新、保障形式的选择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模块,即要系统解答保障性住房为谁提供、靠谁提供、以什么形式提供等问题。这些模块是构建协调、高效、动态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的核心要素,是相辅相成的。

1 住房保障对象界定的过程

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前提,更是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形成的关键所在,保障对象的界定涉及三个主要环节,即:①基本住房需求的确定,既满足“住得下、分得开”的要求,又要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②保障对象收入标准的界定,不仅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且应将进城打工者、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也逐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有条件时,可逐步将中低收入的工薪家庭也纳入住房保障范围;③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即使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享受不同程度的保障,且鼓励大多数老百姓“自住其力、量力而行、租购并举、梯度改善”。

2 保障性住房融资方式的创新

(1)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绑定开发住房保障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稳压器,持续健康的房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长远的成长,故保障性住房应与商品房绑定开发。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绑定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一是规定各城区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比例根据各城区房屋供应量、保障性住房需求量、政府财政能力等实际情况确定;二是经济适用房在普通商品房开发中配建,要求商业房地产开发商在某个区域开发大型楼盘时,必须向政府承诺所建住宅含有一定比例的经济适用房。

(2)促进融资模式多元化在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融资过程中,通过融资模式的创新,如引入BOT、BT、PPP等模式,大规模引入社会资金,将单一的政府直接融资方式转化为政府引导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既能保证政府“重民生,促和谐”目标的早日实现,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达到“多赢”的目的。[1]

3 保障性住房保障形式的选择

我国城镇需要住房保障的低收入者人数较多,而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的财力和保障能力有限,故应积极探索多种保障形式以满足多层面的需求。

(1)房价调控是住房保障的最基本形式实际上,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居民的住房需求,引导开发商长期健康发展。房价要调控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关键是要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使房价能与居民消费水平相协调,使更多的居民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住房问题,满足广大群众的住房需求,自然就减轻了政府的住房保障压力。

(2)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常见住房保障形式需进一步改进:①关于经济适用房的产权问题,应规定由出资的地方政府和保障对象共同拥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出资比例主要根据土地使用和建筑及安装费用比例来确定。这样必将大大压缩以经济适用房牟利者的利润空间,让经济适用房惠及真正需要保障的人。②廉租房除集中建设外,对于运作过程中出现资金断链、销售出现问题的商业项目,政府可以通过收购或委托方式进行盘活,用于廉租房项目。

(3)“夹心层”的住房保障问题需提上日程通常我们说的社会保障都是将社会保障资源分配给“最需要或最贫困的人群”[2],而忽略了“夹心层”。这部分人可能是业务上的骨干但不是企业领导,是学校的主力教师但还未成名成家,是社會鼓励的好青年但政府税收不会直接负担的的那部分年轻人。他们的发展状况检验着一个社会的公平、开放、和谐程度,高房价对这批“城市建设主力军”的挤压效应,不仅会打击他们投身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育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建议通过完善“两限房”、规划城市公共租赁房屋、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开拓政府主导下社会各方参与的合力体制等方法,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

4 保障性住房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1)国家主管部门尽快制定《住房保障法》住房保障政策的高效率实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立法先行是住房保障规范运作的关键。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迫切需要社会保障的健全和完善,以体现二次分配的公平性。从社会保障和关注民生两个角度来看,住房权都应该作为人民生存权的一部分,应该以立法形式来保障,尽快建立起我国的住房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详细的规定住房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和权限的划分,以及对骗取保障行为的惩罚等,从而达到权责分明,措施有力、落实得当的效果,逐步实现全体居民的居住权。

(2)各级政府责任的落实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现阶段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落实。住房保障管理的专业性较强,涉及被保障人员的资格审查、补贴资金的测算、房屋的维修管理、被保障人员收入提高后的退出等诸多方面,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也涉及财政、税收、土地、规划等多个部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管理[3]。本文建议从以下两方面予以完善:①健全组织实施机构。住房保障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应的决策、协调、实施和监管机构,并配备充足的实施经费和人员。②加强对住房保障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级政府应当将本地区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情况,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接受人大监督;并开设网络、信箱等平台,及时向社会公示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还要形成立足实际、科学合理的住房保障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对各级住房保障机构及人员的考核力度,并将住房保障实施情况和成果列入政绩考核体系范畴。

5 结 论

本文对吉林省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的构想还只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只能说是针对目前已掌握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特点和我国城镇住房保障现状及执行中呈现问题的一种解决思路,要使这种思路真正成为政策建议和实施计划,还有待于未来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撑。保障性住房研究是一项关系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大研究课题,是社会各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笔者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研究和实践,最终能够建立起完善、协调、高效、动态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娜.廉租房新型融资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131~132.

[2]Neil Gilbert编,郑秉文等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2.

保障性住房 篇4

两会召开前夕,在新华网举办的有关调查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百姓居者有其屋,受到网友普遍关注。这也成为正在召开的中国地方“两会”关注的重点。

一、什么是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简称商品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与商品房相比,保障性住房制度还很不完善,为此,我国已经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温家宝总理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内指出: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重点发展公

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

二、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

保障性住房政策 篇5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20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也要看到,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政策措施还不配套,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难。为切实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把解决城市(包括县城,下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

(二)总体要求。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三)基本原则。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要坚持立足国情,满足基本住房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解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政策,因地制宜;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四)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2007年底前,所有设区的城市要对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十一五”期末,全国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要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008年底前,东部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五)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水平的一定比例,结合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住房价格水平确定。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家庭平均住房水平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统筹研究确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和保障面积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由城市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六)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相结合,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每平方米租赁补贴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城市低保家庭,可按当地的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市场平均租金给予补贴。

(七)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要采取政府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供应。小户型租赁住房短缺和住房租金较高的地方,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并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回购;也可以考虑相对集中建设。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中小户型住房面向社会出租。

(八)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廉租住房工作的计划,切实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一是地方财政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预算安排。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之后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各地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提高比例。四是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等方式给予支持。

三、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九)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求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由该家庭提出申请,有关单位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对符合标准的,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范围。过去享受过福利分房或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不得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按规定回购。

(十)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标准。经济适用住房套型标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安排建设一定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房价较高、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城市,要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十一)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各种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可转让经济适用住房,但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后,也可以取得完全产权。上述规定应在经济适用住房购房合同中予以明确。政府回购的经济适用住房,继续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

(十二)加强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管理。单位集资合作建房只能由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城市规划前提下,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利用自用土地组织实施。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计划,其建设标准、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执行。在优先满足本单位住房困难职工购买基础上房源仍有多余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向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买条件的家庭出售,或以成本价收购后用作廉租住房。各级国家机关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任何单位不得新征用或新购买土地搞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不得向非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出售。

四、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十三)加快集中成片棚户区的改造。对集中成片的棚户区,城市人民政府要制定改造计划,因地制宜进行改造。棚户区改造要符合以下要求:困难住户的住房得到妥善解决;住房质量、小区环境、配套设施明显改善;困难家庭的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

(十四)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对可整治的旧住宅区要力戒大拆大建。要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环境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为宗旨,遵循政府组织、居民参与的原则,积极进行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

(十五)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用工单位要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农民工集中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应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但不得按商品住房出售。城中村改造时,要考虑农民工的居住需要,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有条件的地方,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农民工出租。

五、完善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

(十六)落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经济政策和建房用地。一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整治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二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三是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各地要切实保证供应。要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予以优先安排,并在申报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四是社会各界向政府捐赠廉租住房房源的,执行公益性捐赠税收扣除的有关政策。五是社会机构投资廉租住房或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整治的,可同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

(十七)确保住房质量和使用功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旧住宅区整治,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要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较小的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要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切实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有关住房质量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应在建设合同中予以明确。

(十八)健全工作机制。城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开展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于2007年底之前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档案,制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发展规划和计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并向社会公布。要按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计划,确保廉租住房保障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落实到位,并合理确定区位布局。要规范廉租住房保障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的管理,建立健全申请、审核和公示办法,并于2007年9月底之前向社会公布;要严格做好申请人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的调查审核,完善轮候制度,特别是强化廉租住房的复核工作,健全退出机制。要严肃纪律,坚决查处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和有关责任人员,确保各项政策得以公开、公平、公正实施。

(十九)落实工作责任。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负总责,要对所属城市人民政府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监督指导。有关工作情况,纳入对城市人民政府的政绩考核之中。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城市人民政府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机构和具体实施机构,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每年在向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计划的完成情况。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研究提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关政策,协调解决工作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指导,抓好督促落实。建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抓紧完善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财政部会同建设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实施办法。发展改革委会同建设部抓紧制定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新建廉租住房项目的支持办法。财政部、税务总局抓紧研究制定廉租住房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住房租赁的税收支持政策。人民银行会同建设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提出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意见。

(二十)加强监督检查。2007年底前,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首府)城市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报建设部备案,其他城市报省(区、市)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建设部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负责本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地区,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对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中以权谋私、玩忽职守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二十一)继续抓好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房地产市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要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要加大住房需求调节力度,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整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及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加强房地产价格的监管,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申请保障性住房须知 篇6

1、申请廉租住房的条件

1)申请人应具有宁德市区(即蕉南、蕉北办事处,金涵乡、城南镇政府和东侨管委会所在地)居民户口(农村村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除外),且落户时间截止2013年5月31日满2周年,并在市区工作、居住;申请人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截止2013年5月31日30周岁以上(含30周岁)的单身申请人可申请租赁廉租房;离异单身申请人的办理离婚手续截止2013年5月31日应满2周年。

2)住房状况:

①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在宁德市区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应低于13平方米;

②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三年内(即2010年5月10日至2013年5月10日)应在宁德市区无房产交易;

③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未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未参加单位集资建房、未领取住房工龄补贴等房改优惠政策。

3)家庭人均年收入应少于或等于12237元(家庭人均月收入少于或等于1020元)。

4)家庭资产应少于或等于5万元。

1)申请人应具有宁德市区(即蕉南、蕉北办事处,金涵乡、城南镇政府和东侨管委会所在地)居民户口(农村村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除外),且落户时间截止2013年5月31日满2周年,并在市区工作、居住;申请人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截止2013年5月31日30周岁以上(含30周岁)的单身申请人及30周岁以下的、有固定收入且连续缴交社会养老金满2周年的未婚申请人,可申请租赁公租房;离异单身申请人的办理离婚手续截止2013年5月31日应满2周年。

2)住房状况:

①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在宁德市区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应低于13平方米;

②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三年内(即2010年5月10日至2013年5月10日)应在宁德市区无房产交易;

③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未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未参加单位集资建房、未领取住房工龄补贴等房改优惠政策。

3)家庭人均年收入应少于或等于44498元(家庭人均月收入少于或等于3708元)。

4)家庭资产应少于或等于10万元。

1)申请人应具有宁德市区(即蕉南、蕉北办事处,金涵乡、城南镇政府和东侨管委会所在地)居民户口(农村村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除外),且落户时间截止2013年5月31日满2周年,并在市区工作、居住;申请人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截止2013年5月31日30周岁以上(含30周岁)的单身申请人可申请购买经济房;离异单身申请人的办理离婚手续截止2013年5月31日应满2周年。

2)住房状况:

①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在宁德市区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应低于15平方米;

②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三年内(即2010年5月10日至2013年5月10日)应在宁德市区无房产交易;

③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未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未参加单位集资建房、未领取住房工龄补贴等房改优惠政策。

3)家庭人均年收入应少于或等于33373元(家庭人均月收入少于或等于2781元)。

4)家庭资产应少于或等于10万元。

4、申请限价商品房的条件

1)申请人应具有宁德市区(即蕉南、蕉北办事处,金涵乡、城南镇政府和东侨管委会所在地)居民户口(农村村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除外),且落户时间截止2013年5月31日满2周年,并在市区工作、居住;申请人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截止2013年5月31日30周岁以上(含30周岁)的单身申请人可申请购买限价房;离异单身申请人的办理离婚手续截止2013年5月31日应满2周年。

2)住房状况:

①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在宁德市区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应低于15平方米;

②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三年内(即2010年5月10日至2013年5月10日)应在宁德市区无房产交易;

③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应未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未参加单位集资建房、未领取住房工龄补贴等房改优惠政策。

3)家庭人均年收入应少于或等于44498元(家庭人均月收入少于或等于3708元)。

4)家庭资产应少于或等于20万元。

申请保障性住房材料

1、宁德市区保障性住房申请表(2份);

2、诚信承诺书(2份);

3、户籍证明: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1份),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家庭成员的户口簿、二代身份证复印件(各2份);

4、婚姻证明:已婚申请人提供《结婚证》,离异申请人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法院判决书),丧偶申请人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等丧偶的相关证明;未婚申请人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原件1份);

5、收入证明: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家庭成员需提供所在单位开具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收入证明;无工作单位由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出具收入证明;个体工商户或企业股东应提供营业执照或所占股份证明(原件各1份);

6、无房证明: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家庭成员需提供市房地产管理中心开具的无房证明(原件1份);共同申请家庭成员户籍不在市区的,由户籍所在地房管部门出具的无房证明(原件1份);共同申请家庭成员户籍不在市区的、且在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或国企工作的,需提供户籍所在地县(市)房改部门出具的未享受房改政策证明(原件1份);

7、涉税证明: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家庭成员需提供由地税部门出具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个人涉税证明(原件1份);

8、公积金帐户信息证明: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家庭成员需提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出具的2013年4月份公积金帐户信息证

明(原件1份);

9、资产证明: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购买商品住房的,需提供经备案的商品房销售合同复印件1份;属自建房的需提供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公司出具的价格评估报告原件1份;申请人及共同申请家庭成员已购置车辆的,需提供车辆购置发票复印件1份。

10、申请优先对象应提供的其他证件:①残疾人、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引进特殊专业人才、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市级以上见义勇为表彰对象、特殊贡献奖励等优先对象应出具有效的证书、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由民政部门或所在单位核对原件并盖章;②军队转业干部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应出具转业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以及转业前所在部队团级以上政治部或后勤部未享受房改优惠政策的证明原件。

以上规定材料属证明的提交原件,所有证明应在申请时限内开具有效;属证件、证书或合同的提交复印件,并由所在单位或居委会核对后盖章核对确认。

说明:

1、未成年共同申请家庭成员不需提供婚姻证明、收入证明、涉税证明、公积金账户信息证明。

2、共同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必须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者扶

对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的思考 篇7

祁县紫金花园保障性住房位于祁县昌源新区会善村,温峤路以南,紫金路以东,体育路以西,三面环路,用地36 281.80 m2,合54.42亩。小区主要由8栋12层小高层住宅楼组成,合计1 318户,其中廉租房144户,公共租赁房96户,经济适用房1 090户,总建筑面积92 771.91 m2。公建包括商业服务用房、幼儿园及小区管理服务用房。该小区在“我的住房我参与”为主题的山西省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方案竞赛活动中,廉租房建筑设计获得三等奖。

2 规划布局的特点

2.1 小区规划选址合理

要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保障房的选址规划是主要因素之一。保障房的含义不仅是面积小的小户型房屋,同时也要成为居民生活的一套解决方案。近期,保障性住房的选址规划备受关注。许多有资格申请保障性住房的市民也提出,希望项目地能方便生活就业,最好能优先选择公共交通便利、生活环境宜居,且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在相关省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中也规定,保障性住房居住区域公交站点设置应当以安全、实用、便捷为原则,要求保障性住房选址宜优先选择生活环境宜居、周边配套较成熟、公共交通便捷的已开发地区或邻近区域,宜在公交站点500 m半径覆盖范围内;县级市及县城的保障性住房宜设置在市政道路通达处。此外,保障性住房宜建设在设有相应的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市政配套设施的区域。同时要求进一步为居民锻炼和儿童玩耍设置必要的室外健身器械与儿童活动器材,并在小区内建设相关公共活动场所,以方便居民生活、娱乐。紫金花园选址于昌源新区,三面环路,东有45.5 m的城市绿化带。东距祁县中学500 m,南距玻璃文化艺术园约100 m,西距人民医院约1 000 m。小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城市公共设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小区居民教育、医疗、就业、出行等各方面的需求。

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合理(容积率、绿地率、日照间距、停车位)

容积率:在建筑设计当中,容积率不是越高越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但是灵活的基础是在建造运营成本和居住品质上达成一个平衡。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是建造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另外容积率过高,后期运行费用太高,包括电梯运行、自来水的输送等且安全隐患过大,特别是对于高层消防方面,我国缺乏成熟的经验。高容积率的住宅安防系统一定要跟上,不仅要加大监控设备的密度,而且也需要更多的巡逻人员来保证住户的安全。但是低容积率的开发,服务成本高,社会交往机会少。根据我县土地资源,气候环境,居住习惯,经济实力等综合考虑。紫金花园小高层住宅容积率取2.4比较合适。

绿地景观系统:地块内总体景观用地,按处于各分区的不同性质分为以下用地:集中公共绿地、组团公共绿地、居住区与公建区间过渡绿地,公建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这几大类,区绿化率可达到35%。居住区内有足够的中心绿地和宅间绿地及活动场地,小区东有45.5 m宽的绿化带,充分地利用城市资源,良好的居住区绿化,不仅能美化小区环境,而且对于住宅建筑节能有重要的作用。

日照间距:日照间距符合我县规划要求,在规划设计中很好地利用日照原理,合理地确定建筑的朝向,间距以及研究房屋体型和房屋阴影造成的影响,使居民在冬季获得充足的日照,在夏季获得良好的通风,房屋间距保证了私密性的要求,防止视线干扰,注重人文关怀,保证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停车数150辆:目前,在我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中,主要包括产权可出售型的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两种类型。在保障性住房的受众群体中,有一部分针对及覆盖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也得把被保障家庭收入动态增长的可能考虑在内。所以,在保障房的规划设计中,停车位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3 平面布局的特点

3.1 户型小,功能全

出于集约、合理利用公共资源的考虑,国家对保障房具体的面积做出的规定:廉租房面积不超过50 m2,经济适用房不超过60 m2,公租房不超过60 m2,限价商品房不超过90 m2。祁县紫金花园为12层的小高层,户型为一梯四户式。每户的公摊面积达到有效减少,从而使住户的实际使用面积得到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户型面积虽然不大,但基本的功能都具备,不但有起居、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而且各空间的使用面积也都满足我国住宅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其户型设计特点经济实用,为造价成本的节约奠定了基础。

3.2 通过精细化设计提高居住品质

设计者们在设计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不但要留出起居、卧室、厨卫等基本功能空间的设计布局,还要在细节方面考虑的更周全。通常,可以通过细节化的设计来满足小面积套型的多功能需求,同时对居住舒适度的提高也有很大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储藏空间的设计。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其生活物品随着时间年份的推移会越来越多,对收纳空间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但受限于保障房的面积较小,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摆放和收纳家具和物品。因此储藏空间的设计也不容忽视,通过置换,对小面积空间进行精细化设计,从而留出更多面积,使空间关系的调配变得更加灵活方便。例如,把入户口上方、房间入口上方以及走道尽头等空间设计成储藏空间,从而大大提高空间使用率和生活便利性。

3.3 复合利用功能空间

保障房由于套型面积较小,因此对功能空间的布局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空间关系的处理,应该尽可能考虑复合利用功能空间,比如将起居室与客厅合并、将餐厅与客厅合并或是厨房与餐厅合并,既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又实现了多功能的有机组合,从而提高住宅品质与面积的性价比。

4 我国保障房设计规划的发展途径

保障房虽然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低收入不代表低品质。由于各种强制性规范的限制,中小套型住房的设计存在着更大的挑战,设计难度也因此增加。但正是因为这样,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人性化满意的居住环境,更成为对设计人员专业水平的考验,对保障性住房的设计研究力度也更应该加大。因此,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保证居住质量,规划设计出既功能齐全、适用,又能充分体现对被保障家庭的尊重与关怀的住房,成为我国住宅设计的一次巨大考验。

4.1 推广保障性住宅产业化、工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近年来广泛讨论并使用的新理念,它把住宅建设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建筑设计来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进而节约住宅建设成本,提高住宅建设效率,提升住房居住品质,达到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的要求,使得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良性发展的循环。近些年来,随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认识到将保障房产业化势在必行,并着手开展调研和实践。由政府发挥主导角色,运用多种方式和激励政策推进保障性住宅的产业化发展。依靠在人员、资质、经验等方面的条件和优势,规划设计单位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承接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设计任务,运用成套技术集成体系来完成标准化、模块化的生产和供应。通过政府、设计者与建设者的有力配合协作,让住宅产业化能顺利并有效发挥其优势作用。当然,国家也应该从制度层面支持和鼓励在住宅产业化方面的发展规划设计及技术推广,从而达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设计水平的目的,以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产业化建设。

4.2 保障性住房设计规划要具有战略性与长远性

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把日后维修维护和更新改造的可能也考虑在内。在套型空间方面更加灵活便利。具体来说,考虑保障性住房家庭成员及结构的变化,无论是单身、两口、三口甚至更多等结构的动态变化都会对功能空间需求产生变化和影响;不仅如此,人们对保障房面积和品质的要求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保障性住房在套型上需要更加灵活易变,有把两套合为一套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设计者们在设计初期从建筑整体设计上留出日后可改造的空间。

套型的变化有变大和变小之分,若考虑被保障对象家庭结构从两口之家过渡到三口之家,便要求设计师们避免过多的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对空间进行分割,给两套小房子合并成一套大房子留下可改造基础。相反,如果考虑到将90 m2的公租房分割成三居室租给单身青年,就需要采用钢结构做成大开间以增加空间变化的可能性和灵活性,建设方面也更加方便和易行。最后,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应该把建筑物用途变更的可能性也考虑在内,如果日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可以把部分保障性住房改造成具有其他功能性质的住宅来向社会出售或继续由政府持有利用。

5 结语

我国“十二五”期间将建设3 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要保证保障房的质量和性能,规划建设作为房屋建设过程中的第一道关卡,对保障房建设的标准化、适用化、精细化与产业化起着龙头作用。保障房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利润低,这三个因素下如何设计出高质量的住宅成为对设计师的最大考验。设计者们应充分了解我国当前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积极探索创新我国保障性住房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从而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摘要:以祁县紫金花园为例,总结了保障房规划布局及平面布局的特点,通过精细化、适用化设计提高居住品质,并提出了保障性住房设计规划的发展途径,从而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经济指标

参考文献

保障性住房设计论文 篇8

■前路漫漫,

“十二五”负重致远

2011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而20%这一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率,3600万套这一保障性住房的新建数量。也随之进入公众视线。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政府承诺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中央财政先后投入1500多亿元,为确保开工进度提供了有力支持。截止到去年11月,全国开工率达100%,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目标。

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为26.11平方米,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1.6平方米,较2005年增长了21.03%,保障房覆盖率不到8%,据此折算,2015年底,我国人均住房面积需要达到43平方米,也就是增长36.08%,才能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因此,2011年取得的成绩并不能使我们掉以轻心,前面的路还很长,政府还有着大量的工作要做。

■问题重重,

保障房急需立法保障

而已经建成的数百万套保障性住房在建造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设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压力非常大。一些地方资金筹措存在一定困难,中西部地区资金压力更大一些;有些地方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未能及时完成征地拆迁,拉长了建设周期。一些保障性住房周边的交通、教育等配套设施设计建造相对滞后,造成建成后不能入住,或入住后对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更有甚者,在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时的质量把关相对较松,影响房屋使用,个别工程还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存在安全隐患。

而相关部门对保障房申请资格的审核管理也存在诸多漏洞,在对住房、收入及金融资产等情况的基础信息的审核存在一定难度。一些地方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存在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甚至存在渎职现象。包括政策、机制、保障范围、保障方式等,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政策解读不够清晰、利益调节难显公平,退出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并且,政策的不稳定及相互衔接这一老大难问题在保障房的建设中也初露端倪。

而最大的问题在于,现行保障房政策都是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发布的,虽然对各级政府有一定的约束效力,但因为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尚未达到以法律制度约束的效果,管理控制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是通过立法,在法律层面上严格确定了准入及退出机制,实施有效的动态监管,保障了政府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目前,深圳、厦门以地方性法规,规范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而酝酿许久的《北京市基本住房保障条例》已经完成前期立法调研,待参与调研的专家建议稿上报,经相关部门同意启动立法程序后,将择机启动立法程序。

但是地方性法规的约束力依然有限,强有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保障法》自2008年开始起草,却迟迟没有完成审议。只有在立法上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动态管理机制,才是住房保障工作得以正常运转、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得以体现的根本性措施。

■现象:准入的买不起,

买得起的不达标

大方向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制度上的设计缺陷,亟待政府部门施策解决。2010年,上海首先在徐汇、闵行两区试点,以5000元/平方米左右的价格向审核通过的申请者出售经济适用房。令人匪夷所思的是,2000多户通过经济适用房准入资格审核的家庭,至今仍有数百户未能买房。究其原因,是由于根据划定的“准入收入”,很多通过审核、甚至摇到号的家庭实际上根本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在全市占40%比例的中低收入家庭,以平均年可支配收入约5万元,按一套经济适用房40万元计算,即使是拥有银行两成首付贷款资质的家庭,房价收入比仍然高达8倍,远远超过了其最高可承受能力范围。

面对这一尴尬局面,上海市政府只得放宽了经济适用房的准入条件,但是此举一出,立即引发舆论的广泛质疑,各方利益实难平衡。而针对经济适用房满5年可上市交易这一规定,又带来了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的争议。有声音指出,一个总资产5万元的人,可以购买总价50万元的“保障房”,5年后,可以以200万元的总价卖出。哪怕只占到40%的产权比例,依然有30万元的盈利空间。这对无权购买保障房的群体,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不公平待遇。

同样存在的还有继承权这一问题,政府虽然立即出台通知,堵死继承权的漏洞,然而众口难调,群众将经济适用房视为无底洞,特殊人群谋求利益的工具。几经反复,分配的困境始终难以调解,最终,经济适用房华泾项目调整为公租房、配套商品房。康宁公寓也被作为公租房项目推出。

■现象:经济适用房

专门只保障在职干部?

陕西省山阳县近千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名单中,国家公职人员多达一百多人,其中不乏各种“长官”,连科员也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而更荒唐的浙江省苍南县专门出台规定:限价房销售对象主要为苍南县党政机关和其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在职干部、职工。800余套限价房,成了当地县乡一些领导干部的“保障房”。

与历年来依靠钻政策漏洞,将保障房违规分配这种渎职行为有所不同的是。最近曝光的违规分配事件,逐渐演变成为公开的、甚至有政策支持的违规行为。违规分配的对象,则多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等单位。被违规分配的保障房类型,也由过去的经济适用房这样可以上市交易获利的房源,扩大到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出租房源。

更腐败的分配不公现象也依然存在,在一些小城市、县城,即便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也要托关系送礼。申请者大多是中低收入家庭,很多人因为送不起礼,或者不愿意接受这种赤裸裸的剥削,而被硬生生地挡在门外。有特权的单位和个人能得到保障房,并从中获利。而真正需要保障房的收入低、住房困难的家庭,只是在制度层面被保障,实际上却长期处在保障房的门口排队。这种现象不仅令人担忧,更令人愤怒。

■分配不公,易激发

社会矛盾,应当立即整改

分配不公,引发了群众对保障性住房制度本身的质疑。大量保障房被有权有势的人获得,带来的最恶劣影响是给人指了一条不劳而获的路,这些人不需要努力工作解决住房问题,只是想方设法获得保障性住房资格,严重影响社会风气与意识形态。

对政府而言,以极大投入,极大风险而建设的保障房却没能有的放矢,失去了本身的价值。长此以往,保障房政策将彻底失去保障的意义。更令人担心的是到“十二五”期末,3600万套保障房将占到全社会住房总量的20%。

随之进入的分配环节,违规现象也将随之大幅增加。许多困难家庭的希望可能因此落空,这将加剧社会矛盾,产生不和谐因素,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不利于民族的团结与稳定。这样一来,原本意在缓解矛盾的民生工程,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索,从而与本身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对于保障房各个环节的整改,已经刻不容缓。

上一篇:夫妻双方承诺书下一篇:渐渐消失的感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