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精选8篇)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篇1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研发部的建设,规范研发管理工作,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的进程,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研发项目。

第三条职责

企业技术研发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研发工作,新产品的研究,技术管理,以及公司的技术发展总体把握。管理公司产品整体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产品的研发进度,同时对研发的成本进行控制。

一、管理权限:行使对公司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研究、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指导与监督等全过程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二、管理职能:负责对公司产品实行技术指导、规范工艺流程、制定技术标准、抓好技术管理、实施技术监督和协调的专职管理部门,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第四条立项程序

一、原则

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工作的管理,加快公司技术积累、打好技术基础、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完善指导产品研发工作,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和资源环保效益。

二、程序

1、研发部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划,调查国内外市场和重要用户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为满足市场需求研发的不同于公司现已生产的产品和在公司已批量生产的某种产品基础上,在每一季度初发布提出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

2、各相关部门根据提出的任务结合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再通过市场评估、设备评估、生产力评估、产品检验能力评估、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市场动态及发展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向研发部提出立项报告。

3、研发部根据公司当年生产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评议和筛选,根据其重要性和创新性分等级:

A类:在公司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项目,其实施难度大,开发创新内容较多的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部分国际领先水平以上。

B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C类:为公司改进创新项目,创新技术在公司内部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和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公司领先水平。

4、项目产品经技术人员评议和筛选后,研发部编制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书并呈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开发。

第五条项目管理

一、计划管理

1、计划的编报和审批。编报计划的依据是经批准的项目立项报告或实施方案。

2、计划的实施和检查。研发部和相关部门,按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并经常进行监督、管理,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经费管理

1、按项目按进度拨款:公司要按项目进度计划及时将研发款项拨付到位,确保研制工作的资金流保持畅通。

2、研发经费包括:研发人员的工资、研发设备折旧、研发领料、差旅费等。产品试验经费由技术副总经理审查,报总经理批准。

3、产品研发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账户,实行专款专用,由研发部门掌握,财务部门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4、为鼓励产品研发人员的研发热情,项目完成后,公司规定的项目奖励必须全额发放到项目小组,每个成员的得奖比例由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确定。

三、物资管理

对于每一项目所需要的物资,要列入企业物资供应计划,并保证科技研发项目所需物资的充足。

四、成立小组

每一个立项的项目都要成立项目小组,并设定一名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第六条项目实施

1、新产品开发和改进产品都必须要有技术副总经理审核批准,由检测部门进行检测,产品检测并经过会签、核审、批准后才能进行样式。

2、每一项新产品和改进产品都必须经过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后方可成批生产,样试和小批试制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具有完整的试制和检测报告。

3、新产品移交生产线由公司技术副总经理主持各有关部门参加鉴定会,多方听取意见,对新产品从技术、经济上作出评价,确认项目产品没有问题后,提出是否可以移交生产的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4、批准移交生产线的新产品,必须有产品技术标准、工艺规范、产品流程图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资料。

第七条项目检查

1、科研项目立项后,立项小组确认项目承担人和参与人,对项目的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2、项目跟踪检查内容:(1)项目进展情况;(2)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是否按规定领导和参加研究工作;(3)经费使用是否符合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和其他规定。

3、项目负责人应保存项目资料特别是原始资料,记载从项目申请、立项、研究到结项全过程重要情况,收藏有关文字、配方和经费开支等材料。

4、在项目执行情况的同时,项目小组要经常检查落实科技计划实施情况,加强项目管理,建立项目档案。在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尽可能为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咨询和条件。

第八条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和结题

1、项目研究应在完成后对其成果进行鉴定和验收。根据项目立项报告内项目完成时间的协议,项目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把项目最终成果上报总经理办公室。

2、科技开发项目按计划完成后,由项目小组向研发部提出申请鉴定或评审验收申请。符合鉴定或评审验收条件的,由研发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鉴定或评审。

第九条附则

1、本制度由本公司研发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批准发布之日起执行。

XXXX公司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篇2

随着企业的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项目科技评估成为企业科技项目立项项目质量管理的不可或缺流程, 是提高项目质量的前提之一。在企业项目发展过程中, 由于项目存在着不可控性, 项目质量受到各个环节的影响, 因此, 对项目质量管理深入到各个环节, 尤其是项目立项评估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我国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 使得现有的科技项目立项评估存在着较多缺陷, 最后导致科技项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重要领域的企业, 其科技化成分越来越高, 其中很多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和目前我国的项目立项评估一样, 存在着立项流程不规范, 不合理等现象, 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影响了项目质量的实现, 影响着项目周期过程, 同时, 不合理的评估导致项目白白浪费企业资源, 同时项目可能带来不良环境影响。因此对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项目质量管理对企业管理有着重要实践作用, 是促使企业良好管理的基础手段, 是实现项目质量良好的前提条件, 是提高项目建设流程的有效措施。

2 相关概念

项目质量包括了项目管理过程和项目最终成果的质量, 其项目管理过程包含了项目产品或是项目服务的过程质量。项目质量狭义是指一个项目最终成果质量或是过程服务质量;项目广义是指一个项目从计划、开始、过程、成果等等, 包含了项目产生前期和项目结束售后一系列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项目需要管理, 项目在产生到结束及售后过程中产生经过管理的质量水平称为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了质量前期计划、质量中期保证、质量成果控制、质量售后提升四个管理过程, 项目质量前期计划管理主要是对项目前期的立项、预测、规划等进行管理, 对项目的实现进行基础规划, 是保证项目质量实现的基础条件。质量中期保证是管理确保项目成果实现的流程控制, 通过对项目实现条件质量管理, 最终实现项目标准质量成果。质量成果控制是指项目成果实现的控制和管理。最后是对项目实行质量售后提升, 达到项目质量管理的完善标准。

3 中国企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随着科技企业在中国的不断快速发展, 企业科技化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电力科技企业, 企业科技项目质量管理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估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因此还存着较多问题。

(1) 缺乏对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视。

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缺少对其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视, 只是一味地注重产品的价格和功能, 但是对其质量的重视反而较少。而科技项目对质量要求颇高, 而很多项目其实只是达到行业内水平, 但是离标准和高质量的项目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2) 评估机构受外界影响大。

评估机构往往受政府、外界等影响较大, 使得科技项目立项评估中受到影响, 对一些不合理, 不合格的科技项目立项, 评估机构会在政府或是外界利益的影响下, 使得项目立项评估通过。

(3) 评估专家受主观影响大。

评估专家在评估过程中, 由于自身条件和知识的限制, 很多科技项目存在着较大的知识跨越度, 很多评估专家也无法完全确定项目是否合理, 受外界影响, 对项目做出不合理的评估。尤其是评估专家受到利益等驱使, 做出有违项目质量管理的做法。

(4) 评估流程欠完善。

由于我国的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研究较晚, 因此评估流程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如科技项目立项不公开化、科技项目审批过程繁琐、评估选取专家不合理, 评审过程存在着一些不合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项目的质量。

(5) 申报书撰写不够规范。

由于科技项目立项通常时间比较急促或是科技项目的差异性, 项目申报书有着不同的要求, 但是申报书制作企业往往由于自身因素导致了申报书撰写不规范, 同时很多科技项目涉及到不同领域, 对质量要求不一致, 使得申报书中相关内容不符合行业或是国家标准。

4 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估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由于企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估项目质量存在着较多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电力科技企业的项目立项评估质量管理, 提出相关措施, 为项目立项评估质量管理提出建设性建议。

(1) 规范项目立项评估流程。

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很多电力项目不断的进行着, 但是很多电力项目立项评估和项目的开发同时进行, 通常项目已经完全完成, 项目立项评估流程还在进行中, 甚至有些项目并未通过评审, 但是项目已经在市面上销售或是应用到企业中。这中间涉及着项目立项及评估流程, 由于立项评估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通常这个评估流程存在着较长时间, 影响到了项目的发展。

因此规范项目立项评估流程, 实现网上一体化评估, 形成评估流程信息化, 对评估流程进行网上立项, 申报, 评估等。加快流程审批速度, 同时也节约人力成本。对于电力企业项目前期计划进行充分调查, 对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深化申报书撰写。完善法律法规, 对项目立项评估流程纳入到法律流程中, 加大法律惩罚力度, 减少在立项评估中的主管不合理因素。

(2) 完善项目质量管理手段。

项目质量影响是多元化的, 尤其是科技项目, 每个项目存在着差异性, 虽然范畴都是电力的, 但是由于项目的不同, 使得项目在管理过程不应当采取模式化管理, 应当完善项目质量管理手段。

在项目立项评估过程中, 应当在项目立项调查前、项目申报书撰写、项目立项、项目评估等过程进行质量管理, 完善每一个流程的质量, 在项目基础调查前, 加大对项目的调查深度和可行性, 收集基础质量。在项目申报书撰写中, 规范申报书撰写资料, 加大申报书质量规范管理。深化项目立项管理, 公开公布项目立项内容。完善项目评估过程合法化。减少评估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

(3) 落实项目质量管理责任。

电力科技项目在立项评估过程中, 由于很多漏洞存在着落实者不严, 或者相关违规违法责任处罚轻, 使得很多相关人员继续违反相关立项评估规则。因此应当落实相关质量管理责任, 将项目立项评估过程中的相关过程内容及违法违规手段法律化, 落实到相关人员, 明确相关项目任务, 对科技项目申报书撰写人、评审专家等档案记入在按, 并对立项评估流程公开透明化, 对立项人、立项企业等等进行责任明确, 责任追究到位, 责任惩罚明确, 最终提高项目立项评估中的项目质量管理。

(4) 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项目质量管理其中很重要是人的管理, 人的因素影响到企业科技项目的质量成果, 因此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的立项评估中离不开对评估流程中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对科技项目立项评估内容、流程了解。

提高管理人员法律意识, 减少管理人员违规、违法等现象。对评审专家定期进行知识扩充, 并对其道德素质进行辅导, 减少评审专家违反道德等现象。提高企业立项资质, 使得企业具备相关项目立项水平。对项目申报书撰写者进行知识培训, 对其提出相关要求, 要求专业人士撰写相关内容。对项目立项评估过程中的管理人员进行跟进, 使其符合项目立项评估的质量管理要求。

5 总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质量管理, 项目的质量管理的前期尤为重要, 对项目立项评估对现实的管理存在着重要作用, 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前提条件。合理的立项评估质量管理对推动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有效作用。

本文以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 阐述了质量管理的概念, 对中国企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项目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存在着缺乏对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视、评估机构受外界影响大、评估专家受主观影响大、评估流程欠完善、申报书撰写不够规范等问题, 通过规范项目立项评估流程完善项目质量管理手段、落实项目质量管理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相关措施提高电力企业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项目质量, 实现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体系流程, 为提高项目质量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科兹纳.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58-65.

[2]王蓓.关于重大科技项目立项评估的探析[J].民营科技, 2008, 6:48-49.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科技;立项

科技项目不同于一般的项目,科技项目无论是在实用性还是在学术性方面,其复杂程度和重要程度都要高于一般的项目。科技项目是国家所支持的研究项目,在立项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得到众多的肯定,并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才能被立项。立项中的管理工作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管理方向或者是具体的方式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体科技项目的结果。因此,计算机技术被当做最有效的技术来进行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工作。本文就此进行一定的讨论。

1.科技项目立项管理概述

科技项目立项管理是科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项目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国家支持的科技项目立项、规划、实施等一系列工作的展开,与项目有关的图纸、报告、文件等资料和数据会不断的产生。这些信息对科技项目的立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个信息,很有可能造成重大的隐患,在客观上降低可行性,并且导致上面否决立项。另一方面,科技项目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立项工作能够较为顺利的进行,减少其中的阻力,同时使科技项目的每一个信息都能及时的获取和整理,既不会丢失又能够及时找到。由此可见,科技项目立项管理贯穿于立项的每一个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采用高科技的设备和系统来进行管理,也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计算机技术。

2.科技项目立项管理的主要任务

从现有的发展来说,科技项目立项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数据—信息—决策—结果。根据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管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达到一个较强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在科技项目立项管理的交流过程中,形成跟科技项目有关的各种信息流,保证得到最前沿的信息,及时的更改错误,让科技项目能够更广泛、更顺利的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而促进居民生活水平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3.计算机技术在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比较迅速,而且很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中,加强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从客观上促进科技项目的立项工作。

3.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项目立项数量的增多、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在时间维上,以实物图形展现科技项目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工序的软件,将以立项管理商品化软件的形式推出,这种带有突破性质的技术进步,可能具有划时代的价值。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科技项目在立项管理中,更加明确所要加强的环节。同时利用此项技术能够帮助科技项目直观的展示在人们面前,避免了单纯口述或者文字形容带来的空虚。另一方面,多媒体在进行开会以及各种发布会的场合,也非常适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科技项目的发布以及进程。

3.2网络技术的应用

作为一个科技项目,参与方很多,如:政府机构,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各专业分包。科技项目的很多信息需要及时交流、沟通、讨论、共享,项目网站设立一个交互式信息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这种信息交流平台一般我们是用论坛的方式来表现。在运用网络技术以后,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工作更加权威,能够利用网络的力量,调查和了解更多人的实际想法,并且在很多环节及时改进,从而促进科技项目的立项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除此之外,由于应用了网络的平台,减少了实际社会调查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为立项工作节省开支,因此是网络是一项非常可取的管理措施。

3.3计算和统计软件的应用

每一个科技项目在立项的时候,都需要应对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单纯的依靠人工来进行,势必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而且一旦发生问题,要想找出根源非常困难,因为所有的员工都是不断变化的。经过一定的讨论和分析以后,科技人员决定利用计算机的相关技术来进行立项管理措施,其中的计算和统计软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和统计软件只需要工作人员将数据和资料输入到计算机当中就可以了,之后计算机会按照计算和统计软件的运行模式来直接算出结果,而且误差较小。软件的使用,为科技项目对立项管理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减少了工作量,提升了工作质量。

3.4计算机的存储

科技项目的实际作用要比想象中的更大,因此在立项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东西都需要被存储起来,进而在应用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计算机技术的存储技术帮助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实现了这一功能,而且占用空间很小,无论是图纸还是合同,亦或是各种数据资料,计算机都能将其以需要的方式存储进去,丝毫不耽误应用。

4.对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思考

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的确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虽然能够满足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但此项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总有计算机技术做不到的地方。我们在进行立项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应用计算机技术,将众多的工作有序进行,如果全部都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不见得是多好的事情。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5.总结

本文对计算机技术在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态势。不仅有效处理了立项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同时还将一些隐患有效清除,避免了问题扩大化的情况。 [科]

【参考文献】

[1]罗冬生.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7).

[2]刘玮,刘凤娟.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光盘技术,2009(03).

员工信息管理-项目立项书 篇4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2、依托单位:

北京北方域网人力资源公司

3、项目的必要性:

公司的逐步扩大导致人员的不断增多,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也更为凸显。企业如果不能合理的管理人员则会产生过多的员工滞余。通过我们所建设的系统,大中型企业将会有效的提高员工的使用率,进一步的扩大和提升企业的规模有效的增强企业的联动性。

4、项目建设的目标和地点以及内容:

建设地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区)13号楼内4层机房目标是在将来的一学期中开发出具有管理和查找员工的工具软件

该项目通过三维化显示员工以便于多层次多方面的显示相关的员工数据,该系统可用于大中型企业的员工管理,提供修改、管理和查看员工信息,提高人力资源的相关办事效率,提升公司对员工的管控和调配,通过三维化的员工层面划分员工工作阶层,便于领导及先关人员的调配。

二、项目背景、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空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高效,信息化,电子化已经成为节约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选。当前大量企业的员工管理尚处于手工作业阶段,不但效率低下,还常常因为管理的不慎而出现纰漏。因此部分企业需求,设计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达到员工管理办公自动化、节约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目的。方便、灵活的查询处理系统内嵌全面的查询工具,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查询条件的自定义,并对用户经常用到的查询条件自动记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多平台的数据库支持系统支持多种数据库平台,包括:MS SQL Server、Oracle等。

友好、实用的统计分析可对不同的数据类型进行不同的统计分析(简单统计、复合统计),同时可将结果直接输出到MS Excel、MS Word等视窗应用软件。

强大的扩展功能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数据传输接口,可与其他管理系统(如财务结算中心、办公系统等)进行数据交换。

完备的自助服务系统可在B/S模式下实现员工自助和领导查询等功能。历史数据的充分利用提供对历史记录的查询统计、报表输出,历史点数据还原及人员机构变动和机构沿革。

高效的安全保障系统提供多种安全加密模式,可根据用户级别对系统模块的操作权限进行设定,建立数据定期自动备份机制,并提供数据灾难恢复功能。正因为好多企业看到员工信息系统的好处,所以越来越多人喜欢

用,简化了企业人事管理者的工作

三、项目开发中心组建方案:

1、建设条件:

公司设计部门人员

2、技术开发、继承与工程队伍情况:

项目开发队伍中设计人员拥有多年程序开发经验,熟悉了解信息管理概念,编程人员拥有专业的编程开发技术和系统开发经验

3、开发中心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与智能:

项目经理:负责控制项目实施进度,保证项目完成质量和各方面协调,由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需求开发人员:完成需求管理和需求分析,确保软件与需求相关联,由具有丰富程序开发经验的人员担任

系统设计人员:完成设计整个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要求拥有专业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和员工管理技巧能力的专业人士担任

编程人员:完成系统各个模块的编程工作,要求有较高的编程设计水平,有专业的编程人员担任

测试人员:测试系统完善程度,找出系统缺憾,确保系统正常运作。由项目组人员统一测试

美工:设计管理系统界面美观,要求有丰富界面设计经验的人担任

四、技术方案:

1、产品体系结构:

产品由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组成,前台系统用于员工查询自己的信息,后台系统用于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员工信息。

前台:

前台系统包括员工登陆,基本信息查询,薪资查询,任务通知查询功能 后台:

后台系统包括管理员设置,员工信息管理,员工部门分配,员工薪资管理,任务通知管理

2、关键技术:

系统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系统采用windows 2003,客户端采用windows视窗和web网页操作,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Web服务器采用Intienet Infornation Server。Client/Server 和Broweser/Server相结合的结构,和构造安全,稳定,快速的软件平台。使用Jsp技术编写程序,服务器只需装有java环境的windows平台即可,维护简单,程序扩展性高。

五、建设方案:

1、技术设备:

1、人员管理数据库

2、考勤刷卡器

3、人员身份卡

2、建设周期与进度:

1、提出开发要求

2、系统调研

3、可行性分析

4、需求分析

5、数据库设计

6、设备购买

7、数据库调试

8、设备连接

详细内容见甘特图

六、项目总投资、资金筹集方案:

项目总投资15000元人们币(人民币 壹万伍仟元整)筹集方案完全由李智管理(他出钱)

七、社会基础效益分析:

增强了大中小型企业的联动性,提升企业员工的利用率,便于企业的管理和调整。减轻了大型、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相关压力,面对现今这个员工人越发增多的社会,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增加人力资源的员工,但相对消耗的资金也更多,推出这种管理的系统,会备受大中型企业的青睐。

八、其他需求说明:

<暂无>

九、依托单位意见:

高效可靠地程序开发才是必要的任务。

十、部门(地方)意见:

同意

十一、立项审批部门意见:

同意

十二、有关附件:

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篇5

注意保存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文件

文件编号:BSTB/07-346第1版签 发:陈忠宽

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1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流程、工程项目申报管理、工程项目计划和零计划管理、工程项目审批管理、工程项目内容管理、工程项目时效性管理、工程项目追加管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2术语

2.1建设工程项目:是指由八钢公司投资的构成固定资产项目或对固定资产功能进行恢复、改造的项目,固定资产项目主要包括:基建、技改、安全、环保、能源、更新改造、零购、零固。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大中修、检修、抢修、绿化、环境治理。

2.2立项:是指八钢公司为了发展和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投资,并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确定投资控制目标并上报宝钢集团或八钢公司得到批准的过程。

3管理职责

3.1设备工程部负责

3.1.1对拟立工程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调研和审查管理,包括咨询设计及咨询设计成果的审查管理。

3.1.2拟立工程项目中有关投资金额的审核管理。

3.2项目单位负责

3.2.1拟立工程项目(包括本单位内部项目)的审查确认和申报管理。

3.2.2配合主管部门对拟立工程项目的调研并提供有关资料的管理。4管理程序

4.1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管理流程图见附件一。

4.2工程项目申报管理

4.2.1对八钢公司发展有影响的、建设规模大、涉及面广的拟立建设工

2009年04月20日发布2009年04月20日实施

共 6 页 第 1 页

程项目,如:基建、技改、技措、环保、能源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各单位可通过八钢办公信息网“OA”或SGMIS系统向设备工程部和八钢公司领导申报。

4.2.2申报单位应详细说明立项理由,尽可能对拟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述,如拟立项目通过SGMIS系统申报的,须将以上内容挂入文档。4.2.3对于影响面不大、建设规模小的拟立建设工程项目,如:小型基建、大中修、检修、零购、零固、绿化、环境治理等,各单位应通过SGMIS或WZMIS系统向设备工程部申报。4.2.4申报单位应以文档形式说明立项理由、实施方案及工程量概预算清单明细,属更新改造、安措、技措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做投入产出效益分析,以便调查立项。如拟立项目较复杂,需要进行专业设计的,申报单位可通过SGMIS委托设计院做设计方案,详细的设计要求等内容需挂入委托书文档。

4.2.5大中修和检修项目申报费用原则上不含设备和备品配件及主要材料的采购费用。

4.2.6必要时,对于涉及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突发性抢修项目,各单位应通过电话直接向设备工程部申报,设备工程部同意后协调组织实施,项目单位在一周内,通过SGMIS补办立项手续。4.3工程项目计划和零批计划管理

4.3.1申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发展要求和生产工艺及设备的运行状况,在当年9月前向设备工程部申报次年计划实施的各类工程项目,设备工程部组织审批后,以计划的形式下发执行。

4.3.2除计划之外,申报单位也可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向设备工程部申报项目,该类临时申报的项目称为零批计划项目。项目的咨询设计和调研

4.3.3属4.2.1条的拟立建设项目,应委托有资质的咨询设计单位对项目开展咨询设计工作,通过咨询和设计对拟立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为八钢公司的决策提供依据,具体操作按照《八钢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咨询管理办法》和《八钢公司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办法》执行。

4.3.4属4.2.3条的拟立建设项目,设备工程部应及时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投资和造价相关内容开展调研和审查工作,对拟立项目提出意见或建议。4.4工程项目审批管理

4.4.1设备工程部通过调研对拟立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组织论证并按照审批权限对项目组织审批。

4.4.2通过开展咨询设计工作的拟立项目,设备工程部通过召开审查会对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并负责组织编写会议纪要。具体详见《八钢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咨询管理办法》和《八钢公司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办法》。

4.4.3设备工程负责对50万元以内的拟立项目进行批准,对50万元以上的拟立项目上报八钢公司领导批准。全年50万元以内立项项目总额度通过公司审批后,随项目指标下达。4.5工程项目内容管理

4.5.1批准的项目须有构成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金额明细,通过开展咨询设计工作后立项的项目,以投资估算表和初步设计概算表为实施依据。设备工程部在办理采购计划和施工委托审查时,须严格审查予以控制。4.5.2大中修和检修项目实施前项目单位必须落实实施方案、备品配件材料计划、检修开交工计划及检修质量标准等。

4.5.3生产性的大中修、检修项目费用构成主要以外委人工费为主,项目费用内不能有设备、备件及主材费。4.6工程项目时效性管理

4.6.1原则上大中修、检修项目不能跨实施,当年必须交工并完成结算及财务挂账手续。

4.6.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原则上需按项目立项时所排定的节点计划实施控制,必要时可跨实施,立项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开展采购和施工发包前须在SGMIS系统上办理项目的启动手续。4.7工程项目追加管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设计变更、工程量变更、实施条件变更、施工工序变更、施工环境变更及其它无法预见的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立项金额不足,项目单位、设备工程部应及时对投资进行分析和平衡,确有必要时,可通过SGMIS申报追加立项金额。4.8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4.8.1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管理要做好以下风险控制:

a)决策风险:主要指调研报告或咨询设计单位提供的咨询设计成果质量不高,甚至与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相悖,致使我方依据改咨询成果做出的决策产生偏差,造成浪费,或导致我方不能正常办理政府的相关许可手续,或导致工程不能实现“三同时”、“三达”和

竣工验收。

b)控制风险:主要指调研报告或咨询设计成果质量不高,致使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了存在的问题,投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失控。4.8.2立项管理的风险控制首先在设备工程部充分认真调查研究,与公司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充分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在选择咨询设计单位时应选择知名度高、服务质量水平高及信誉好的咨询设计单位,确保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咨询成果,做到风险受控。4.8.3对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a)召开审查会,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财务顾问、律师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审查咨询单位的咨询成果。

b)充分了解、掌握项目的市场风险,合作单位的经营情况、资产、财务状况、人员情况及其它不确定事项等。

c)建立立项管理的风险识别清单并根据历年的事件及经验教训定期对其进行更新补充。

4.9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管理办法》A0版同时废止。

5记录(记录表格在SGMIS系统中)

拟稿:麻玉东日期: 2009年4月16日

审核:蒋文中日期: 2009年4月16日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篇6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项目立项联合审批程序,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由市级直接办理立项手续的建设项目,属于国家、省级立项的建设项目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建设项目立项联合审批工作的统一组织和监督管理。

市发改委具体负责建设项目立项联合审批的运行工作。

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建设项目立项联合审批工作。

第四条 建设项目立项联合审批坚持“一门受理、抄送相关、限时办结、联合审批、全程监督”的原则,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章 备案制项目办理程序 第五条 对市级权限内不使用政府资金且不在《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的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

第六条 申请人应持《总受理窗口编号通知单》和申报材料,向市发改委窗口提出申请。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见《备案制项目立项办事指南》,也可以登录进行查询、下载。

第七条 市发改委窗口接到申报材料后,应立即进行审查。经审查,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以受理,录入相关信息,出具《受理通知书》。

第八条 经审查,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需要补正的,应当出具《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申报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个别错字、材料顺序颠倒等),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第九条 申请人按照《补正通知书》的要求进行材料补正,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发改委窗口提交补正材料。市发改委窗口工作人员收到补正材料后进行受理,出具《受理通知书》。

申请人逾期未提交补正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申请。申请人要求再行受理的,应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条 市发改委在审查、审批过程中,确定需要申请人进行整改的,应当出具《整改意见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要整改的全部内容。《整改意见通知书》必须在“一号通”管理系统中打印,由窗口工作人员交申请人。

第十一条 申请人按照《整改意见通知书》的要求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发改委窗口提交整改材料。窗口工作人员收到整改材料后,继续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

申请人逾期未提交整改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申请。申请人要求再行审查的,应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二条 经市发改委审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市发改委应于3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文件;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不予备案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市发改委备案后,窗口工作人员通过“一号通”管理系统发短信至申请人手机,告知建设项目备案办理完成,可到市审批中心发改委窗口领取相关备案文件。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立项备案后,市发改委窗口应指定专人,负责向申请人提供办理后续各项审批服务手续的咨询服务和相关资料。

第十五条 市发改委应每周向各有关部门通报本周予以备案的建设项目。

第三章 审批、核准制项目办理程序 第十六条 对属市级权限内使用政府性资金(包括市财政预算内投资、市专项建设基金直接投资或以资本金注入或提供担保、使用银行政策性贷款、市直机关和市属事业单位使用自筹资金等)的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属市级权限内的外商投资项目以及不使用政府资金且在《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中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

第十七条 申请人应持《总受理窗口编号通知单》和申报材料,向市发改委窗口提出申请。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见《审批、核准制项目立项办事指南》,也可以登录进行查询、下载。

第十八条 市发改委窗口接到申报材料后,应立即进行审查。经审查,申报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予以受理,录入相关信息,出具《受理通知书》。

第十九条 经审查,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需要补正的,出具《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申报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个别错字、材料顺序颠倒等),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第二十条 申请人按照《补正通知书》的要求进行材料补正,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市发改委窗口提交补正材料。市发改委窗口工作人员收到补正材料后进行受理,出具《受理通知书》。申请人逾期未提交补正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申请。申请人要求再行受理的,应重新提出申请。

第二十一条 实行审批、核准制的建设项目正式受理后,市发改委在2个工作日内对项目建设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发展规划等进行初步审查。审查通过的,由市发改委窗口依照项目类别所需将申报材料转发建设项目涉及的有关部门窗口进行联合审查;审查未通过的,由市发改委窗口出具不予批准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于接到申报材料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初审意见。初审意见主要内容:

(一)产业政策意见(市发改委)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另行选址)(市国土资源局)

(三)选址意见、规划审查意见(市规划局)

(四)抗震设防要求(市地震局)

(五)建设管理手续意见(市城乡建设委)

(六)人防工程建设意见(市人防办)

(七)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和水资源论证意见(市水利局)

(八)中水设施、节水设施、排水设施、供水、供气、供热等设计要求(市市政公用局)

(九)防雷装置设计要求(市气象局)

(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审查意见(公共场所新建、改建、扩建预防性卫生审查意见)(市卫生局)

(十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要求(市公安消防支队)

(十二)建筑垃圾处置要求(房地产项目环卫设施要求)(市城管局)

(十三)园林绿化要求(市园林局)

(十四)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设计要求(市国家安全局)

(十五)工业生产重点监管建设项目(含矿山建设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工程项目)的安全条件审查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要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项目由市卫生局实施)(市安监局)

(十六)文物保护要求(市文广新局)(十七)供电可行性意见(供电公司)(十八)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其他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

第二十三条 市发改委应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组织召开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会商会议,各相关部门应携带本部门正式初审意见参加会议。会议邀请申请人参加。

第二十四条 会商会议主要内容:研究确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政策规定,为办理建设项目后续审批服务手续提供咨询服务。市发改委根据初审意见,形成会议纪要。

第二十五条 经会商会议确认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地震局等部门的初审意见符合立项条件的,市发改委应于会商会议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立项批准文件。

对同意立项的项目,其他部门提出的初审意见,作为申请人办理后续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手续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 经会商会议确认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地震局等部门的初审意见中有一个部门认为不符合立项条件的,市发改委应于会商会议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不予立项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 市发改委批准决定作出后,窗口工作人员通过“一号通”管理系统发短信至申请人手机,告知建设项目立项办理完成,可到市审批中心发改委窗口领取相关立项文件。

第四章 附 则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篇7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科研管理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还仅仅停留在对科研项目进行查询、删除、维护等基本操作上。而实际应用中,随着科研项目数目的日益庞大,研究内容的日益繁复,如何对科研项目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以避免在科研中普遍存在的重复立项和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

聚类分析技术是数据挖掘中最常用的工具,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聚类,考察数据间的相似度或相异度。若将聚类分析技术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在科研立项环节对立项申请书进行聚类分析,找到众多申请项目中的相似性项目和创新性项目,避免重复立项和重复研究,为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提供科学的、合理的立项决策支持,使得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功能更加强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2聚类分析技术(Clustering)

2.1聚类分析概述

聚类分析技术是数据挖掘领域最为常见的技术之一,用于发现数据库中未知的对象类,其核心是聚类[1]。所谓聚类即“物以类聚”,首先考察对象之间的相似度或相异度,然后将相似的对象划分在同一个组内,相异的对象划分在不同的组内,保证同一组内的数据对象尽可能的相似,不同组内的数据对象尽可能的相异,最终形成若干个类(或者簇)[2,3]。

聚类分析的定义如下:给定数据集合V{vi|i=1,2,…,n},vi为数据对象,根据数据对象vi间的相似度或者相异度,将数据集合V{vi|i=1,2,…,n}分成k组Cj(j=1,2,…,k),并满足:

该过程称为聚类分析,Cj(j=1,2,…,k)称为簇(类)[4,5]。

2.2 k-means聚类分析算法

聚类分析的方法有层次聚类方法、划分聚类方法、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等。其中划分聚类中k-means算法具有算法思想简单、收敛速度快、可伸缩性好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

k-means聚类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以数据对象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相似度或者相异度来考察数据对象,距离越近的数据对象其相似性就越大,距离越远的数据对象其相异度越大,相应的簇是由离得近的数据对象组成。

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人为设定簇的个数k值。

(2)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这k个类的初始聚类中心。

(3)计算其他对象到k个初始聚类中心的距离,然后按照就近原则分配对象。

(4)根据公式1重新计算每个类的质心,若给定簇Ki={ti1,ti2,…,tim},则簇的质心定义为:

其中,m代表簇Ki中数据对象的个数,代表第j个对象到簇Ki的聚类中心的距离[6]。

(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至簇的质心不再变化或达到终止条件为止。

k-means算法思想简单,可伸缩性好,收敛速度快,适用于处理庞大的样本数据。但从k-means聚类算法存在着比较显著的缺点,其一,算法的第一步需人为设定簇的数目k,很显然k值很难在聚类前估计,对聚类结果影响也比较大;其二,算法随机选取k个初始聚类中心,一旦初始聚类中类中心选择不当,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聚类结果。

3改进的k-means聚类分析算法(The improvement of clustering algorithm)

针对上述问题,引进网格和密度两个概念,提出一种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GBKM算法。

3.1基本思想

首先对样本空间划分网格单元,划分方法为:设在第i维上数据空间取值范围为(li,hi),i=1,2,…,n,采用公式(3)将其划分为p个等长、不相交、左闭右开的区间。

数据空间被分割成pn个不相交的、大小相等的网格单元。第i维上的第j个网单元可由公式(4)得出。

然后计算每个网格单元的密度和密度阀值,根据密度阀值区分高密度网格单元和低密度网格单元,密度阀值Minpt定义为:

其中,Denc(Ci),i=1,2,…,n为网格单元的密度的降序排列,如果Denc(Ci)与Denc(Ci+1)发生明显跳变,则N=i。

再后将相邻的高密度网格单元合并形成簇,称为“中间聚类”,将低密度网格单元中的数据对象标记为“自由数据”。

最后处理自由数据,计算每个簇的质心及自由数据到质心的距离,将自由数据分配到最近的簇中,重复此过程,直到聚类中心不再移动为止完成聚类[7]。

3.2算法流程

算法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3.3算法评价

改进的算法形成的初始聚类能够很好地捕获样本数据的原始分布情况,可以自动确定聚类过程所需要的k值及k个初始聚类中心,克服了k-means聚类算法人为确定k值,以及随机选择初始聚类中心这两大缺陷。

簇的纯度pij定义为簇Ci与第j类交集的大小,簇的纯度越高代表该算法的性能越好。使用Iris数据集进行多次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显而易见,改进的算法要明显优于传统的k-means聚类分析算法。由于改进的算法首先对高密度区域的数据进行聚类,再对低密度区域的数据进行聚类,聚类过程的迭代次数明显减少,时间上更加高效。表2为五次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改进的算法在聚类所需时间明显小于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

综上所述,理论分析及实验证明了改进的算法优于传统的k-means算法。

4改进聚类分析算法在科研立项管理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prove clustering algorithm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4.1基本思想

将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应用与科研立项管理的基本是:首先将科研立项申报书作为输入,然后采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聚类,然后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输出,输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创新性项目有哪些;(2)相似的项目有哪些。

4.2基本流程

由于聚类的对象——科研立项申报书属于中文文本,对中文文本的聚类与传统的聚类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在于文本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数据,不能够直接进行聚类,必须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生成文本集合之后才可以聚类,聚类结束后对簇分析时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所以对科研立项申报书进行聚类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4.3关键技术

(1)文本预处理

首先是分词。所谓分词就是把句子按照词的含义划分。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词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分词技术,也称为机械分词,首先按照一定的策略将待分析的字符串与词库中的词条进行匹配,直到找到一个词匹配成功,否则重新匹配。

然后是词性标记。文本当中有些词性比如助词、叹词等对文本表示不起决定性作用,反思却对聚类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应该对分词形成的词进行词性标记,在聚类前将其过滤掉,比较成熟的有中科院开发的ICTCLAS系统。

接着是停用词过滤。首先使用停用词表,然后依次判断文本中的词是否停用,尽量减少文本的词量,以减轻聚类算法的负担,得到更优的聚类结果。

(2)文本的表示模型

通过上面的处理,得到的特征词语仍然数量庞大,很可能导致数据的维数过高,以至于无法聚类,所以需要进一步对文本进行特征选择。主要的特征选择方法有文档频率、单词权、单词熵、信息增益、互信息等,本文采取文档频率方法,该方法基于统计的思想,不但要考虑词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还要考虑这个词在文本集合中出现的频率,文本集中有多少个文本包含了这个词即文档频率越高,这个词的对于所在文本的标识能力就越弱,就越不重要,权重就应该越低。特征项的权值采用经典的TF-IDF方法来计算,特征Ti在文本Dj中的权重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i代表某个特征项,Dj表示其所在的文本,TF(Ti,Dj)表示特征项Ti在文本Dj中出现的频率,称为词频,|D|表示集合中文本的总数目,|DF(Ti)|为包含特征项Ti的文本的数目,即文档频率。特征项Ti在文本Dj中出现的频率(词频)越大,则该项对于文本Dj的内容越有代表性,并且在其他文本中出现的频率(文档频率)越大,对文本Dj的内容越没有代表性。

文本作为非结构化的数据必须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学模型,文本表示的数学模型有布尔模型、概率检索模型、向量空间模型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简称VSM模型[8]。

D(T1,T2,…,Tn)是文本D的特征项集合,Tk要求互异又不要求先后顺序,Wk是特征项Tk的权值,表示该特征项在文本D中的重要程度,文本D可以表示成向量D(T1,W1;T2,W2;…;Tn,Wn),称为文本的特征向量,基本上可以完全代表文本的特性。

(3)文本的相似度计算

经过上述步骤的处理,生成文本向量集后可以采取聚类算法进行聚类,聚类过程需要衡量文本之间的相似度或者相异度。文本的相似度对于文本聚类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常用的度量方法有:欧氏距离、内积距离、向量余弦距离,综合考虑。本文采用向量内积方法,内积值越大,相似度就越大。

文本D1和D2之间的向量之间的内积公式为:

(4)簇的特征词提取

对于聚类后形成的文本簇,对其进行特征词提取,取得一些能够代表该簇的特征项,用于标识这个文本簇。簇的特征词提取方法为在采用文本向量空间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权重计算公式得出文本簇的向量矩阵,再进一步对权重进行排序,输出权重最高的五个特征词来代表该簇。

4.4系统模型设计

科研立项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分成文本预处理模块、文本表示模块、文本聚类模块、簇特征分析模块、立项决策输出模块等五大模块,如图3所示。文本预处理模块主要是将科研立项书进行分词、词性过滤、生成词条集合。文本表示模块主要对词条集合进行特征项选择,特征项权值计算,构建文本向量集合。文本聚类模块采用改进的聚类分析算法对前面生成的文本向量集合进行聚类,生成聚类结果。簇特征分析模块主要是对生成的簇进行特征提取及分析,并通过立项决策支持输出模块将创新性项目和相似性项目进行输出。

5结论(Conclusion)

本文将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并基于改进的聚类算法进一步研究中文文本聚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科研立项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对大量的科研立项申报书进行文本聚类,并对聚类结果进一步分析,从中发现相似的或创新性的项目,为科研立项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合理的决策支持,避免了科研中出现重复立项和低水平重复研究等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是对聚类分析技术的改进,也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Hua Yuan,et al.From Trajectories to Path Network:An Endpoints-Based GPS Trajectory Partition and Clustering Framework(C).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WAIM'2014),Macau,China,June 16-18,2014:740-743.

[2]Huaping Zhang,Ruiqi Zhang,Yanping Zhao.Big Data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icroblog Eco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2014,11(2):119-127.

[3]罗可,李莲,周博翔.一种蜜蜂交配优化聚类算法[J].电子学报,2014(12):145-149.

[4]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Second Edition)[M].San Francisco: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2006:383-385.

[5]Anil K.Jain,Richard C.Dubes.Algorithms for Clustering Data[M].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6:402-403.

[6]姜丹,周丽,唐红杰.聚类分析技术在教学指导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软件导刊,2014,13(10):135-138.

[7]Sushmita Mitra,Haider Banka.Collaborative Rough Clustering[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5,376(1):768-773.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回顾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52-06

我国于1983年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进行规划管理。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设立申报学科26个,其中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学科的规划、申报、评审、管理、鉴定结项等工作,分别由全国教育规划办公室(设在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艺术规划办公室(设在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和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办理。本文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所公布的数据为依据,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教育学科项目的年度分布、项目类型、项目主持单位系统、项目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并借助于这种综合的统计,分析教育学科发展现状及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所具有的特点,从中找出教育学研究的某些规律性,以期于教育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一、立项项目数量及类型分布情况

在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教育学学科共计资助立项837项。从表1可以看出:

1.教育学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2005年以前为两年申报一次,2005年以后,每年申报一次,教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管理机制逐渐完善。

2.从教育学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来看,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2005年为第一阶段,立项项目数量呈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2006—2010年为第二阶段,立项项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增幅较大。

3.目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主要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4个项目类型。每类项目资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一般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传统项目,通过一般项目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要考虑研究队伍的组合和研究力量的配备,都要力争推出优秀成果,培养优秀人才,使国家社科基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孵化器”。十年来,教育学学科一般项目共计立项484项,占立项总数的57.83%,是教育学学科的主体项目。

(2)青年项目共计立项254项,占立项总数的30.34%,仅次于一般项目,重点资助青年科研人员。我们要通过青年项目发现和培养学术后起之秀,要继续增加对青年项目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在承担国家研究任务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提高学术水平。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优良传统。十年来,重点项目立项97项,占立项总数的11.59%,立项数量较少;重大项目最少,为2项,仅占立项总数的0.24%。重大项目因其要求高、标准严,立项比率较低。这表明,国家社科基金委在项目立项方面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项目立项的公平、公正、有效。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教育学学科突出优秀人才不足,在承担重大项目研究方面力量不足。据资料显示,这两项重大项目是袁振国主持的“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教育公平和效率问题研究”和袁贵仁主持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

二、立项项目的隶属单位系统分布情况

教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因其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主要申报者大多为全国从事教育研究的科研人员。从每年立项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科研机构、中小学及幼儿园及其他部门中。2001—2010年10年间,高校系统共计立项教育学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91项,占立项总数的82.56%;专业教育研究机构系统立项133项,占立项总数的15.89%;中小学幼儿园系统立项4项,占立项总数的0.48%;其他部门系统立项9项,占立项总数的1.07%。从表2可见:

1.高校是项目申报立项的主力军。在高校系统中,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各立项58项、38项和31项,位居高校系统前三位,各占高校立项总数的6.9%、4.5%和3.7%。(见表3)

2.在专业教育研究机构中,教育部属各单位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数量较其他单位多,这与单位性质有着较大关系。而中小学幼儿园等基础教育学校立项数量偏少,这与单位人才在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因素有较大关系。有专家指出,中小学校拿不到多少科研课题,会影响全国40多万所中小学校科研兴校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将来项目评审应当分类,高校按高校系统的标准进行评审,中小学校按中小学系统的标准评审。给中小学科研适当倾斜,通过地方教育科研规划系统层层选拔,长期培养。

总体来说,教育学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立项主持单位系统分布上分布很不均衡。就立项数量最多的高校系统来说,也存在较大差距。师范类院校立项数量高于分师范类院校,重点高校立项数量高于省属高校。

三、立项项目地区分布及多次立项项目主持人情况

1.立项项目地区分布情况。就项目立项单位所在地区而言,分布不平衡,差距比较大。从表4可以看出:

(1)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范围较广,承担单位遍及全国(除海南、西藏、港澳台)29个省市自治区。平均每个地区承担近29项,这表明我国教育学发展迅速。

(2)地区差异明显。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立项数量较多,反之较少。北京地区以239项位居第一,占立项总数的28.55%;上海以77项位居第二,占立项总数的9.20%;江苏63项名列第三,占立项总数的7.53%。宁夏在立项地区中居末位,仅是北京地区立项数量的0.4%。西藏和海南两地无立项记录。endprint

2.获多次立项主持人员情况。国家社科基金在培养和造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就是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涌现和成长起来的。在教育学学科立项项目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人才,部分项目主持人获准2次以上立项。从表5可见:

十年间,共有49人获2次以上项目立项,其中袁振国、裴娣娜、杨贵仁、黄尧和朱小蔓等获3次立项,教育学学科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在项目立项上优势更为明显,学科建设优势明显,特色显著。

四、教育学学科立项项目研究内容分布情况

本文依据历年资助项目标题所属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所列学科加以分类,大致分为等主要研究内容,部分项目综合性较强,涉及学科研究方向面广,划分内容时依据主题关键词分类,故本文研究内容的划分仅供参考。从表6可以看出:

1.关于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史和基础教育方面研究内容的项目立项数量较高,各占立项总数的18.04%、16.85%和12.43%。这也是教育学科传统研究方向和内容,因此立项数量较高。

2.国际比较教育、教育发展战略立项项目数量偏少,分别为34项、24项。国际比较教育不但要求有较深厚的国内教育理论知识和思想,同时还是要具有国际全瞻性的教育理念;教育发展战略要求具有系统的宏观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因此,项目要求标准高,立项数量偏少。

3.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在成人与社会教育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立项数量较少。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成人教育学列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点,自今已有十余年之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不尽如人意。成人教育学是以成人教育问题的发现、表达和解决为己任,是从实践中来、为实践所检验的知识,是在描述事实、发现规律的同时去建立实践原则的知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整个成人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都存在着与经济、社会的现实与发展脱节的问题,没有能够处理好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1]。在成人与社会教育方面,还需投入更大的研究力度。

五、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2001—2010年度教育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信息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建设取得较为显著的成就。尤其是近5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对教育学科累计投入经费5520万元,比“十五”的1660万元增长了232.5%;累计资助研究项目585项,比“十五”的253项增长了131.2%;累计近3万人次参与项目研究,推出了600多部专著、7000多篇论文和585份研究报告[2]。但不可否认,教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项目重复立项多,研究深度不够,有重大影响的成果较少。从教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标题来看,多数项目研究内容在不同年度存在重复立项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基金项目立项指标,资助意义不大。同时,重大的教育实验成就、重大的研究成果没有多少。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省级以上教育规划机构每年立项课题8000多个,项目数量可谓庞大,但缺乏优秀项目的数量。因此,我们要着力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要通过优秀的科研项目培育优秀的科研队伍,为优秀成果的生产奠定基础。

2.与国外研究成果接触不多。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产生的标志一般被认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著《大教学论》。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3]。西方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有许多启迪,国外的学术著作对我国教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学者曾基于对CSSCI(2000-2007)的分析做过“对我国教育学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外学术著作”的统计指出,在入选的对教育学研究最有影响力的256种图书当中,国内著作127本,国外著作91本,是两大主体。尽管国外著作入选的种类少于国内著作,但平均被引次数却远高于国内著作。有许多国内著者的作者正是国外著作的译者,有不少国内著作和国外著作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继承性,可以说,国外著作的影响力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渗透到国内教育学相关著作上。这些著作大多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经典名作,对于教育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4]。但从历年立项的教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容来看,以中国教育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占主体,涉及国外教育学研究的项目较少(即使是国际与比较教育学科的项目在研究方面依然是对中国教育研究成分远远大于对国外教育的研究),因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国外教育学成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单位部门之间合作交流缺乏。通过立项的教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单位分布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单位系统之间立项数量差别较大。多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数量较少,单位系统之间交流合作缺乏。因此,鼓励各部门、各单位跨地区、跨系统、跨学科合作、协作与集体攻关。学术研究是一项全方位、关联性较强的群体性活动,任何封闭式的研究方式或方法对学术研究来说都是一种阻碍。因此,我们要在事关全局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上从单兵作战、分门别类的研究为主向协同攻关、综合研究为主的转变。鼓励不同单位系统之间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4.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从项目申报、评选、立项各方面来看,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因此,必须深化教育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相关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加强各省教育规划办的基层把关环节,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保证评审质量;其次,重视教育科研基地的建设。要在全国教育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科研机构、教科院所机构要建设若干基地,更加凸显各地原有的教育优势,让有特色的地方更加有特色。第三,提倡课题研究方法有新突破,鼓励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刘云山指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水平。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作用,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国情、立足当代,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更好地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5]。

参考文献:

〔1〕李中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人教育学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23-25.

〔2〕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质量 铸精品 促发展——“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项目规划巡礼[N].光明日报,2011-1-5(11).

〔3〕百度百科.教育学[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2751.htm,2009-9-27.

〔4〕杨秦.对我国教育学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外学术著作——基于CSSCI(2000-2007)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58-267.

〔5〕刘云山.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任务 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作用[J].求是杂志,2005(10):6-9.

上一篇:施工技术员岗位责任文档下一篇:公司挂名股东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