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2024-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精选12篇)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1

基于J2EE的工艺装备管理系统

在对某航空企业工艺装备的制造过程以及日常管理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工装的设计、制造过程以及日常管理的.业务进行建模,将工装的设计、制造过程管理和日常管理纳入一套标准的流程控制中,解决在工装制造过程中由于“信息孤岛”而带来的诸多问题.基于J2EE体系构架提出系统结构模型和各个功能模型以及数据模型,既可对工装制造过程的动态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跟踪,又能对工装的静态信息进行管理.

作 者:郑海洲 何卫平和延立 张英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刊 名:工具技术  ISTIC PKU英文刊名:TOO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 39(5) 分类号:V2 关键词:工装管理   J2EE   体系结构   数据模型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2

1.1DM协议介绍

OMA-DM (Device Manage) 是OMA组织定义的一套专门用于移动与无线网络的管理协议, 是OMA协议的一种应用。该协议独立于承载网络, 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协议来传输DM命令。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对终端进行参数配置、参数采集、故障诊断、固件更新等。DM协议模型如图1所示。

终端管理系统以DM协议作为基础, 采用TCP/IP, WAP作为两种实现载体。作为联结用户终端与运营商、手机厂商之间的纽带, 应该具有高效、安全、稳定、高适应、易于扩展的特性。根据系统的要求与特点, 本系统选择基于Web的J2EE体系结构来设计实现。

1.2系统结构设计

1.2.1 终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终端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来组织各功能模块与组件, 可以满足高效、易拓展的功能需求, 其功能模块框架如图2所示。

1.2.2 模块功能描述

各模块功能介绍:①业务操作模块:该模块包含系统内各具体功能的实现;②参数配置:该模块负责对终端进行远程参数配置的管理逻辑。通过参数配置, 终端可以获取诸如网络连接参数、主页地址等参数;③参数采集:该模块负责对终端进行远程参数采集的管理逻辑。采集上来的终端参数, 可以用来分析手机故障, 判断固件是否更新;④故障诊断:该模块负责对终端进行故障诊断的管理逻辑。通过对采集上来的终端参数进行分析, 找出终端故障原因, 并生成故障报告;⑤软件管理:该模块负责对终端进行软件管理的管理逻辑。可以终端上实现软件安装、激活、删除的操作;⑥服务管理模块 (作业引擎) :轮询数据库, 找到所有新建的软件管理的任务, 根据请求类型 (例如参数配置请求、故障诊断请求等) 的不同, 调用不同的服务接口, 发送请求, 并根据响应结果更新任务、请求的状态;⑦门户管理模块:对运营商、终端厂商、终端用户的交互界面及门户实现管理;⑧运营商门户:系统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接口, 任务接口基于Web Services, 该接口可以根据各运营商的需求及网络部署情况进行定制;⑨终端厂商门户:为系统与移动终端厂家之间的接口。终端厂家通过该接口上载固件升级包及移动终端的型号、参数配置等静态信息;⑩用户自服务门户:是系统为用户开放的自服务接口。用户通过该接口登录系统并对自己的终端进行管理操作。该接口基于Web Portal 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方便地接入系统。

2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现

2.1系统分层设计

本系统采用基于J2EE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 并结合MVC (Model View Controller) 设计模型, 利用J2EE 里的struts、JSP、Servlet等多种技术来设计实现, 将表示逻辑、业务逻辑和与后台数据库的交互操作分层处理, 使得应用程序在系统的稳定安全性得到提高的同时, 拥有开放式系统成本低、软件可复用性高、扩展性强、开发周期短的优点。系统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

Web层 采用struts框架来实现MVC, 利用struts-config.xml将用户请求 (主要是HTTP POST) 映射到相应的Action类中做处理, 从而将视图层与相应逻辑业务层分离。业务逻辑层专注于业务的实现, 而视图层可以专注于针对用户的结果的显示, 其中视图层采用JSP技术实现。

业务逻辑层 (BO) 封装各类业务逻辑, 实现具体的功能模块。Action类根据用户请求调用相应模块, 如参数配置, 参数采集等。

数据访问层 (DAO) 提供对数据库的操作, 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 提高访问效率。

2.2业务流程实现

以参数配置模块为例, 图4介绍了采用分层结构的具体的实现流程。其中单用户、批量是指参数配置模块中两个基本功能, 单用户配置, 批量用户配置。

从图4中可以看到一个基于分层思想设计的结构清晰的功能模块, 该结构同样可以完整应用于其它功能模块, 提高了代码复用率, 缩短了开发周期, 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3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发展, 传统电信业务与互联网业务日益融合, 建立一体化的终端网络设备管理平台是大势所趋, 采用DM协议的终端管理解决方案无疑为下一代的网络终端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本文讨论了一个基于J2EE的终端管理系统的设计, 讲述了它的整体框架结构以及具体的功能模块设计, 作为一个采用了MVC开发设计模式的系统, 该系统结构清晰, 代码复用率高, 功能扩展性强, 对于其它基于相似类型业务的系统开发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马君, 廖建新, 朱晓明, 等.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 2007 (33) .

[2]Open Mobile Alliance.OMA Device Management Protocol, Ver-sion1.2[Z].2005 (6) .

[3]魏启明, 林金龙.基于J2EE的终端测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 2006 (17) .

[4]阳雪峰, 陈文臣.Java Web2.0:基于Spring、Struts、Hibernate轻量级架构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海运信息管理系统;J2EE;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2

Description J2EE-bas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Shipping Company

Wu Zhu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Offshore Engineering Co.,Ltd.,Ship Division,Tanggu300451,China)

Abstract:As the confidence of the era,the shipping company are bound to be information technology,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o establish maritim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necessary.Marine management system is composed by any computer within the enterprise to support maritime operations,management,analysis anddeci-

sion-making function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outside the system.This article is very familiar with this shipping business on the basis of system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focuses briefly discusses the systemimpleme-

ntation process and design principles.

Keywords:Marin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J2EE;Design principles

如今的时代已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手工的操作业务流程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所以需要信息化的介入海运,最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的软件功能模拟海运行业的业务流程,完成业务数据的共享、抽取和分析。由于海运的行业业务相当复杂,业务流程也比较繁琐,所以管理软件的诞生是很必要的。它能提高整个海运的办事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给领导层一个很清晰的数据报告,对指定一下年的工作计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例如通过系统的数据可能很清晰的看出哪些客户属于大客户,哪些客户属于散客。

一、系统的设计目标

海运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Java技术的多层分布式B/S架构的管理系统。该平台提供了支持海运企业业务处理和信息管理的大部分功能。该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

(一)高度组件化。软件的组件化可以这样理解,系统的耦合度越高对于系统的都是一个定时炸弹,因为海运业务系统各个功能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对这种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不加以控制,随着系统的发展,这些相互关系将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护,万一某一天系统的某些业务要求有了变化,那改动一处就会变更系统很多的代码,那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很有可能会推翻整个系统重新来过,从某種意义上讲整个系统是失败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软件开发提出了组件化开发,就是将整个系统进行分解,成为单独的某个模块,每个模块都会留有接口,它们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相当于模块进行连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样做会使整个系统的耦合度降低,从而具有极高的可管理性。

(二)易于快速开发。系统必须能进行快速开发,因为海运企业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系海运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新开展业务时一般不太可能在原有的系统上进行新功能的扩展,而是通常以业务性质为单位进行新的业务系统开发,所以对系统开发的速度会有很高的要求。J2EE的开发框架能很好的完成这个功能。

(三)高度可维护性和易于调试监控。系统在上线后肯定会有业务变更和数据更新,这样对于整个系统的维护就显得额外重要。根据软件工程的理论要求,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是软件上线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凭借对数据访问功能的封装和抽象以及安全代码的分离,我们可以在试运行期间方便的进行调试和修改功能,而在投入生产环境的时候将调试部分功能去掉,从而使系统的跟踪和交付得到保障。

(四)易于集成。系统是按组件的思想进行开发,所以要求系统要有很好的集成性。我们采用面向接口的编程策略。系统要预留出哪些接口,对于这些接口的功能要清晰,这就对系统需求分析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对海运企业的业进行准确把握,以及对于未来5年内业务可能产生的变更,留出的接口就是为以后的扩展做好铺垫。

(五)数据的安全性。系统本身会涉及到一些安全信息,这些信息一般都会保存着Oracle数据中,为了让系统有更好的保密作用,我们也会在客户端采取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我们还可以通过必要的操作日志来保证系统低于来自内部的危险,同时也可以利用防火墙和安全网关技术为系统提供抵抗外部入侵的能力。

二、系统逻辑模型设计

为了让读者能一目了然的读懂逻辑模型设计部分,我们将用一个图来进行描三、概述系统分层实现过程

本系统是在我公司特有的开发平台进行的,系统从设计开始就采用分层的思想。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也是采用分层的思想进行的,采用它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系统的耦合度。本节是需求分析都准备完毕,在此基础上来阐述用J2EE来实现系统的整个流程。

(一)在前台我们采用JSP语言,该语言只提供页面的构建,在页面构建的过程中要求页面的风格要统一,页面元素要能满足海运系统的业务需求,紧接着在JSP文件后面加入脚本语言JavaScript,用它来对JSP产生的数据进行简单过滤和数据校验。这样做可以使得Java层的逻辑处理变的少一个点,若数据不合格或者有违规操作直接在显示层就能给用户提示,降低数据库的数据产生错误的概率。在JavaScript这一层我们采用Dojo框架让前台开发的速度加快,提高页面的美观,和友好度。

(二)在Java这一层我们分成VO,BO和DAO。VO是一个JavaBean,JavaBean是页面元素的GET()和SET()方法,用GET()方法来获取页面元素的值和从后台返回的值通过SET()方法赋值给页面。BO是真正的业务逻辑层,它是和海运业务密切相关,数据从前台过来后要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存入数据库中,就是在这一层进行处理。DAO是和数据库进行关联的。那显示层和Java层还有数据库层是怎么有机的结合起来的呢?显示层和Java层是通过struts框架进行连接的,数据库和DAO是通过Ibatis进行数据通信。有关具体的用法这里不再说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J2EE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三)在整个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是贯彻始终的,按照数据库的设计规范来,它可以分为六步:1.在这六步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为数据分析和需求分析;2.概念设计是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归纳总结,那么概念设计的结果是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或者称为概念模型;3.逻辑设计得到的数据库结果是DBMS可以处理的数据模型;4.物理设计是选择物理数据库结构,得到一个完整的、可实现的数据库结构;5.数据库的实施相应于软件工程的编码、调试阶段;6.数据库投入运营整个设计过程结束。整个过程可以通过下图进行说明

四、结束语

整个系统的完成都是由专业的软件公司进行完成,在实现技术方面都由他们全部负责,但是在整个系统的研发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对于海运企业的业务的把握。可以这么说,若我们无法将业务很好的传递给软件公司,这个系统上线后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设计出海运企业满意的软件必须要将本企业的业务进行归纳和提炼。所以一个好的管理系统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玉平.中海油运信息平台功能介绍[J],2005,3

[2]王洁.中海油运企业信息门户建设建议书[J],2004,7

[3]沈康辰.中海油运业务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建议书[J],2001,7

[5]陈宏刚,林斌,凌小宁等.软件开发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王宏波.内核交涌事故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5

[7]郝勇.海事管理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8]沈康辰.中国海运企业信息化的进展、问题及对策[J].上海海运学院,2003

[9]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4

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主要应用于学校的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有学院的各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三种不同的层次,主要以教学的业务为主要核心,从而以区域网作为该系统的主要管理结构。该系统结构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如上的系统功能需求,让各个学校能够有效的在不存在专线的情况下,完成相应的统一数据库管理分析,并且能够有效的来完成相应的系统性查询分析。基于此本文主要刺痒B/S结构完成。主要将该系统分成了三个组成,用户经由浏览器所完成的相应系统服务器访问,具体的服务器应用以及相关信息数据库的交互数据获取。

2.2功能版块划分

通过依照上述的相应需求,来针对性的设计基于J2EE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版块(如图1所示)。整体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了九大管理层类:教职工管理、教职工信息录入管理、教职工审批管理、修改执行管理、教职工权限管理、教职工培训管理、教职工惩奖管理、以及部门信息管理、及人员权限管理。

2.3运行设计

由于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B/S结构,其中的HTTP协议以及相应的服务器,来完成相关业务的处理,HTTP协议主要的存在形态是一种短连接,而不能持续的将此种状态保存于客户端,那么所有的主要业务状态都是可以基于服务器来完成,进而由服务完成相应结果的返回。要想完成相应的.信息录入,需要经由两个步骤来完成:通过在Page1中完成相关数据的录入,之后在完成录入点击信息提交,由系统服务端进行处理,之后由Page1完成信息的验证之后,数据就会提交Page2,那么完成对Page2的提交信息处理之后,浏览器的相应界面就会再次刷新。由于上述步骤的验证并未能够有效的保障信息的准确有效性,那么在Page2中,就会针对相应的数据信息完成进一步的验证,并且将信息的提交在后台中,来保证Page1不会出现刷新的情况。该系统主要采用的程序包括了:通用的时间控件rlCtrl以及通用的Java类submit.java程序,还有系统发生出错情况时所主要应用的System.outprint函数,从而有效的保障了系统的应用有效性,减少了错误信息的上报情况出现,更加高效的实现了基于J2EE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成效。

3结语

通过针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针对性的构建基于J2EE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效的构建了统一化的系统网络平台,更加高效的实现了学校各个班级之前的信息交互及共享。通过本次系统的试运行,取得了有效的效果,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杜琳.基于J2EE/STRUTS的胜利油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陈章达,武戎.基于J2EE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2):61-63.

[3]张新淼.基于J2EE平台API技术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科技博览,2012(13):102-102.

[4]金涛.基于J2EE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J].中国电子商务,2014(20):101-101.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5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拥有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个人发展和组织成败的关键之一。置身信息的海洋,面对网络上如此多样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如何筛选?如何获取?如何利用?如何保存?如何做到游刃有余?所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于知识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对于与个人职业成长相关的信息的管理。

实际上,每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一直在进行着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比如,会把有价值的资料分类放好,在电脑上建立层次文件夹来管理文件资料,整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以备后用等。但这些做法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效率也不佳。

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很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的Paul A.Dorsev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PKM)的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包括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的安全、信息协同的技巧。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著的《知识管理学》中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指个人在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自己有效地管理信息、整合信息、利用信息,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个人竞争力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的作用表现在:能够有计划地帮助个人建立其属于其自身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以提升个人的价值和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工作绩效和更好的事业发展机遇。

正因为个人知识管理具有以上作用,个人知识管理才显得如此重要。相关研究也较多,但关于企业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有关于企业管理层员工个人知识管理实践研究尚属鲜见。

企业管理层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需要管理层员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这企业市场、生产、研发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管理环节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他们既面向生产,也面向市场;既面向上级,也面向底层员工;他们需要对获取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发掘信息与信息之间联系,并基于此做成相应的分析判断。因此,企业管理层员工很有必要对自身知识进行管理,试想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如果对自身知识都不能进行有效管理,还有什么理由让上级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信任,让底层员工信服。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帮助每位管理层员工自觉地进行学习和省思,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提高其工作效能,提升其个人知识的应用程度,并达到部门知识共享,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工作发展。

二、管理层员工自身发展需要个人知识管理。对于一个员工而言,无论是其职业生涯规划,或是专长兴趣等的自我完善,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关心个人的知识管理,将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发挥出个人的价值。特别是当个人的职业规划与企业的工作相结合的时候,个人的潜能才能发挥最大,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也就最大。

三、企业管理人员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设计

第一,获取信息。只有在拥有很多知识的情况下,个人知识管理才有意义。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知识的获取。首先,员工要确定自己的信息需求,清楚查找的信息类型;其次,要确定信息来源。平时工作中的智慧、经验、工作中发生的事等等都是信息的来源,包括同事之间的经验、技能、诀窍的互相交流,以及各种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等;获取信息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评估信息。评估信息不仅要评估信息的内容质量,而且要确定它与要解决的问题的相关度。这是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对待每天获得的信息的基本态度,他必须要认真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值得保存和与人分享的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陷入信息的泥潭而不可自拔。

第三,组织信息。组织信息即有效地存储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一般可以使用电子文档、数据库和网页等来组织信息,但更有效的是使用专门的知识管理软件来管理信息资源。这样可以对自己写的论文、报告、总结、日志等进行整理,对自己联系人电话、地址、邮件地址等信息进行分组管理,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文档进行分类整理。

第四,分析信息。分析信息涉及到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如可以使用电子数据表、统计软件、数据挖掘等软件来分析数据,找出它们内在的联系。

第五,展示信息。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传播和共享。可以通过PowerPoint、Blog、微博、论坛等形式来展示信息。信息展示的过程也是员工个人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

第六,信息安全。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保证信息安全很重要。需要采用密码保护、重要文档备份、打印存档、文件加密、病毒防御、存取访问控制权限等措施来对信息进行保护。

第七,信息协同。在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快速获取与交流知识的重要手段。员工可以利用E―mail、BBS、多媒体会议系统、在线数据库、协作文档编辑等工具进行协同学习。

四、基于博客的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

基于循证医学实践的知识管理 篇6

论文摘要: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概念,阐述了循证医学实践中的知识管理,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循证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增强知识管理能力的措施。

1循证医学的概念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7

关键词:网上信息管理,J2EE,Struts框架,Spring框架,Hibernate框架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带给人们的是快捷的信息,网站为了让浏览者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资讯,就需要不断地更新它的内容。网上信息管理系统为网站提供了相关的服务模块,如信息管理,可以实现网站内容的更新与维护;用户管理,可以实现网站注册用户的管理;模板管理,可以实现网站设计风格一致;栏目管理,可以实现对网站栏目的管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良好的体系结构对保证系统的成功至关重要。基于J2EE框架构建网上信息管理系统将采用近年来比较流行的J2EE轻量级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SSH),该框架技术稳定、界面友好、扩展性强。并为以后的二次开发和扩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1 J2EE技术

1.1 J2EE技术概述

目前,Java 2平台依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共分为三大版本,它们是适用于小型设备和智能卡的Java 2平台Micro版(Java 2 Platform Micro Edition,J2ME)、适用于桌面系统的Java 2平台标准版(Java 2 Platform Standard Edition,J2SE)、适用于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Java 2平台企业版(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

J2EE由Sun公司在1999年推出,是使用Java技术开发企业级应用的一种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它是Java技术不断适应和促进企业级应用过程中的产物。Sun推出J2EE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Client/Server模式的弊病,迎合Browser/Server架构的潮流,为应用Java技术开发服务器端应用提供一个平台独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户的、安全的和基于标准的企业级平台,从而简化企业应用的开发、管理和部署。

1.2 Struts概述

Struts是一个开源的、基于MVC模式的Java Web框架。它定义了自己的标签库来实现自己的视图层,创建了一个内在的Servlet,叫Action Servlet,作为它的控制器,建立了一个叫做Action类的对象实现业务逻辑。视图组件与业务逻辑组件的关系在一个叫做struts-config.xml的配置文件中声明。

当Struts应用程序启动时,它首先从struts-config.xml文件中读取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它的控制器Action Servlet可以知道把视图中的请求转发给哪个业务逻辑组件处理。视图组件、控制器与业务逻辑组件之间没有代码上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在struts-config.xml中声明,这样就保证了Web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因而能够受到业界的认可,成为主流的Java Web应用框架。

1.3 Hibernate概述

Hibernate是一种Java语言下的对象/关系映射(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解决方案。它为面向对象的领域模型到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提供了一个使用方便的框架。Hibernate也是目前Java开发中最为流行的数据库持久层框架。它的设计目标是将软件开发人员从大量相同的数据持久层相关编程工作中解放出来。它不仅负责从Java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还包括从Java数据类型到SQL数据类型的映射),还提供了面向对象的数据查询检索机制,从而极大地缩短的手动处理SQL和JDBC上的开发时间。

1.4 Spring概述

Spring框架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应用程序框架,它坚持一个原则:不重复造轮子。对于已有较好解决方案的领域,它不重复的实现。

Spring由七个定义良好的模块组成,Spring模块构建在核心容器之上,核心容器定义了创建、配置和管理Bean的方式。Spring是一个服务于所有层面的应用程序框架。但它不强迫你必须在每一层中必须使用Spring,因为它模块化的很好,允许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它的某一个模块。

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通过需求分析调研活动,网上信息管理系统按其主要功能划分为四个模块:用户管理、信息管理、模板管理、栏目管理。

2.1 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网站上的注册用户。用户管理模块的可以实现显示网站上的所有注册用户,并可以对所有注册的用户进行查看详细信息、删除、修改的操作。

2.2 模板管理

模板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的是对信息的模板化管理,对不同的信息,如:通知、新闻、时间等,将采用不同的模板进行格式化和显示。

2.3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网站内容的更新与维护,具体包含对各栏目信息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的功能以及选择本信息是否出现在栏目的首页、网站的首页等信息管理功能。

2.4 栏目管理

栏目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对网站栏目的编辑功能,可以完成对网站栏目的新建、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3 系统架构设计

在当前的Web应用系统开发中,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常用的做法是将用户界面与业务逻辑分离,业务数据与数据库操作相分离。这要求系统必具有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层。依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及J2EE技术的特点,网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三层的体系结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持久化层。即由Struts框架来实现表示层的开发,使用Spring框架实现业务逻辑,使用Hibernate框架实现数据持久化层。

3.1 表示层设计

系统表示层架构采用Struts框架,包括三个层面:视图层、控制器和业务逻辑层接口。Struts的视图层负责为客户提供动态网页内容。视图部分主要由JSP网页构成。

Struts的控制器定义了应用系统与用户输入及模型进行交互的方式,是整个系统的控制核心,它通过配置文件struts-config.xm配置Action的访问路径,描述视图与行为之间的调用关系以及它们之间通过Action Form进行的数据交换。

业务逻辑层接口主要工作是调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逻辑,并和业务逻辑层进行数据交换。该层的工作者是Action,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Action类首先通过Action Form从界面获取数据,并进行一些与web相关的逻辑操作;然后调用需要的业务逻辑层服务;最后将获取的数据交还给控制层,由控制层选择合适的视图响应客户请求。

3.2 业务逻辑层设计

业务逻辑层位于数据持久层与表示层之间,负责响应表示层的请求,并通过调用数据持久层的功能完成一定的业务处理逻辑。业务逻辑层的主要工作是完成系统的业务处理逻辑,并以统一的接口为表示层提供服务。系统逻辑层向表示层屏蔽了系统业务逻辑的复杂性,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对其它层来说也是透明的。所以当系统业务逻辑发生变化的时候,只需更改系统逻辑层代码即可。无需修改表示层和数据持久层中的代码。

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框架技术,Spring框架可以处理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和业务;管理事务;允许与其它层相互作用的接口;管理业务层级别的对象在显示层和持久层之间增加了一个灵活的机制,通过xml配置文件将各层连接;通过揭示从表示层到业务层之间的Context来得到business services。

3.3 数据持久化层设计

应用程序涉及的对象是不能永远在内存中驻留的,而大量业务数据却需要在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存在和变更,因此必须通过外部数据载体的存储和管理获得数据的持续性.这个实现数据持续性的过程称为数据持久化。系统持久层的设计目标是实现数据持久化,实现底层的数据存取逻辑。

本系统数据持久化层采用Hibernate框架,Hibernate封装了JDBC,而JDBC提供了访问底层的数据库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绕过JDBC来访问和操作数据库,节省了很多JDBC代码,从而可以拥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逻辑和页面逻辑上,这就实现了数据库访问性能优化,并将数据库表与对象进行关联,把利用SQL对数据库表的交互转化为直接针对对象的数据库交互,如此大大提高编码效率。系统的持久化层共包含四个数据访问类:User DAO、Mb DAO、Lm DAO、Xx DAO,分别实现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板管理、栏目管理、信息管理。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J2EE开发平台和SSH框架的主要技术,提出在SSH框架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网上信息管理系统。自从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从需求调研、功能设计、架构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对需求分析、软件架构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对于用户需求的掌握,因为用户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软件。当软件做出来后,他们才发现这个软件他们不满意,这样就需要我们不但要与用户充分沟通。

参考文献

[1]曹广鑫,王谢华,王建凤.Struts数据库项目开发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54-416.

[2]刘洋.精通Hibernate[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17-369.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8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信息永久的保存在电脑上,考试系统应运而生,可以永久将考生信息、考试信息、考场信息、考试结果永久保存在电脑上,供用户随时查询。系统前台包括:考生注册、登录、考生答题界面。后台包括:试卷上传、考试过程监控、试卷批阅、数据库数据修改等功能模块。

【关键字】 J2EE 考试系统 数据库 java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延伸,学生考试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考试理论的不断成熟,使考试从传统的纸笔考试到计算机辅助考试再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在线考试成为现实。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在线考试系统就是借助遍布因特网技术,考试既可在本地进行,也能在异地进行,极大拓展了学校考试的灵活性,而且智能组卷、客观题自动阅卷评分和成绩分析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这最大程度提高了考试工作效率,真正的实现了无纸化考试。论文主要论述了基于J2EE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整体项目分析、设计和开发的全部过程。采用RUP思想,运用ER图、类图、时序图等UML建模技术对项目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在分析现存的各种网络在线考试统的优缺点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J2EE平台的MVC模式体系结构,能满足一定数量考试考生,通过Internet/Intranet进行考试及管理的信息系统,以求使得考试形式更具智能化、更具合理性,最大程度提高考试的效率和公平,减轻教师的负担。本论文主要阐述基于J2EE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的需求、设计、开发、实现等细节,同时对系统特色做出阐述。论文研究项目来源于南阳理工学院校级立项科研课题。课题立足于本校计算机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依托于校园网平台,研究设计一种网络考试系统,从实际应用出发,改变传统的人工组织考试方式,实现计算机在线考试,自动组卷,自动阅卷。

通过开发基于J2EE技术的网络考试系统来提高考试工作效率。网络考试系统主要由两个组成部分:前台考试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在对现有的一些考试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对在线考试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完成以下主要工作,在对UML、J2EE、MVC等技术进行综述之后,对系统的可行性、系统角色及业务、考试流程、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角色、考前流程、考中流程、考后流程、各角色用例图及用例规约,对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基于需求,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部分界面设计,给出了系统功能结构,采用功能结构图、活动图表达了考生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的功能设计,采用E-R图表达了数据库概念设计、给出了数据库表结构,完成了部分界面布局设计。对该系统实施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初步的实施方案。

全文按照软件工程设计思想,分为项目的设计方案、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关键技术解决、系统整体测试和结论等五个部分。设计方案中主要确定设计考试系统的目的、方案的选择及开发框架的技术;需求分析描述考试系统的总体需求及系统各模块的功能需求;系统设计撰写了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数据库的设计、系统模块的设计;关键技术论述了在具体实现时需解决的一些技术,如开发框架的整合技术、开发框架与数据库的连接、身份认证、安全技术、智能题库算法、泛型编程方案、存储过程应用;系统测试主要采用JUnit工具进行单元测试和Jmeter工具对WEB服务和SQL数据库服务进行有效压力测试,得出系统应用数据。最后根据系统运行效果给出分析和评价,给出总体应用结论。

基于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工作经验,特别是对教学中考试环节的研究,同时在对国内外同类软件产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开发一套具备多维度分析的考试系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学术课题。国内外同类产品更多地注重商业价值,提供了很多功能,但是对于教育教学中考试的最终目的这方面没有特别关注。如何通过考试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发现学员和教师的薄弱环节,从而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全面的改善提高,笔者开发的基于J2EE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考试的本质意义。

本系统实现了无纸化网络考试,是对绿色环保理念的支持,系统除了提供试卷、试题、学员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提供了对整个考试过程(从出题到实施考试、阅卷、分析)的全程计算机网络化支持。系统特色在于考试结果分析模块,该模块从多个维度(班级、试卷、试题、多班级等)提供考试结果分析,这种智能分析以数据和图形方式客观直观地展现给用户,让用户很容易地发现和挖掘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多层面发现学员的薄弱知识点,从而为教育教学的改进提供支持和参考。另外通过系统提供的多班级错误率比较功能,使同科教师可以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经验分享、交流和改进,从而让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得到持续优化和改善。

前台考试系统包括考场纪律、查看新闻、参加考试、参加作业、账户信息、修改密码和成绩查询等功能模块。后台管理主要包括个人事务、成绩查询、新闻管理、账户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过程管理、成绩管理和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9

[摘 要]知识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在管理过程和经营发展方面都必须将知识创新作为核心,不断探究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便于实现自主创新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抗冲击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知识创新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提出了将知识创新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知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4 ― 0104 ― 02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科学技术又是企业竞争实力的体现,因此知识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创新逐渐成为企业进步的根本动力。要想实现知识的创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先进的创新意识,并且不断积累科学技术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有效途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以知识创新为基本方向,实现共享、创新、吸收知识的目标,在满足企业员工需求的同时,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知识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过重学习资源,通过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现阶段的知识架构。企业的知识结构分为硬件主体和软件主体,其中硬件主体包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软件主体包括企业的文化内涵、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讲,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项目,主要管理内容包括对人才组织进行优化调整、对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改革创新、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是企业实现产品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础〔1〕。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通过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规范行为准则,体现出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功能,从一定程度上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向最优化过渡,满足企业员工的个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上进行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必须以人本理念为基础,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人力资源管理中还需要对企业的员工形成一种有力的约束,企业在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种有力的约束能力,以便提高管理模式的规范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在逐步稳定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必将促进本企业的发展,维持企业内部不同组织的稳定性。从效应方面讲,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般都可以发挥两种不同的效应,即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其中发挥出的正面效应主要是会强化员工的期望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推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发展与壮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负面效应主要会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员工收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约束,自身的积极性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

二、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

将知识创新的理念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前,需要深入分析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提供依据。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必将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创新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正式网络关系和社会资本〔2〕。

为了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内部的知识共享是必不可少的,内部知识的共享必须通过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来实现,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可以推动知识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知识的扩山和流动,也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必要前提,因此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愈加多样化,企业知识创新的速度就愈快,整合知识的范围愈加广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知识交流的重要性,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企业员工造成的影响,构建出合作性的非正式网络和社会资本,以此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便于企业发展的不同环节中知识的横向交流,实现知识的转化,促进知识整合。

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应用于实际中,社会资本和非正式的网络主体的知识结构将推动企业知识创新,员工对知识的共享能力将得到提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着眼于未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重视企业知识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笔者总结出知识创新与人力字眼管理之间的关联模型,如下图所示。

结合该模型的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人力资源配置,人力字眼配置也是企业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的基础。随着企业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力资源存量将出现一定的老化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通过人员配置和员工开发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另外,通过绩效管理和薪酬制度可以引导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从而推动知识的共享。员工关系管理会对员工组织产生影响,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在企业知识创新过程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三、知识创新理念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契合性

由于企业性质和规模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特征也不同,在产业类型和生产规模的影响下,不同企业都会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其中人力管理中的要素和企业知识创新的关联性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从整体上讲,企业人力资源实力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知识创新的影响,其中员工操作技术和企业采油工的激励机制也会受到影响。

针对不同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接纳的知识创新程度会对知识创新的性质造成影响,或者说知识创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决定了企业知识创新的性质。对任何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由于不同企业的发展程度不同,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能力也不同,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也不同。因此,企业为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不断丰富人事管理经验,提高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知识的应用效果。

对同一个企业而言,内部员工的价值取向和对工作的满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中,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员工的价值取向,不断将管理经验付诸实践,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所呈现整体特征也不同,这种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发展,这也是现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矛盾的重要原因〔3〕。

结合以上分析,在知识创新为核心指导的前提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具体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在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和转变,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消除员工的消极心理。

(二)立足新知识体系,落实人力资源管理

在实现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会应用到很多方法,企业也会结合自身的发展将已有的知识和新产生的知识相结合,不断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明确不同企业知识的架构,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未掌握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的的创新水平,只有人力资源管理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才能保证知识能够更快更好的融合,实现企业知识的创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需要及时将知识的创新功能及时发挥出来,推进知识的深层次变革。

第一,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立足当下,不断拓展企业的人力资源存量。在企业内部结构的架构中,由于不同员工的知识水平不同,知识容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知识在交互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差异性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且有利于企业技术管理的完善和创新。只有实现既有知识的融合和碰撞,才能保证新的知识产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以此为新的管理方式,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完善现有的管理,将新的管理方式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第二,结合实际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的创新。在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的创新方面,必须以企业现有的发展规模为基本,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人力资源的开发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立足当下,重视模式创新,对企业的员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培训,不断丰富开发模式,不断完善开发内容,从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生机,营造出和谐的企业氛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员工发挥自身特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在人才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员工的利益,保障员工的发言权。只有员工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才能引导更多的员工发挥出创造性,提升自身的价值〔4〕。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状况,完善企业的奖励和激励制度,管理人员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团队荣誉感来激励员工上进。另外,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忠诚度,提高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契合度,不断创新激励途径,从多方面引导员工发挥出更大的个人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激励模式必须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注重员工精神层面的引导和开发。

四、结束语

不同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内部的员工也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只有知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不断深化知识改革,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内部知识的创新和转化,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立足于知识创新理念,重视知识的创新和改革,满足员工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提高多种知识的共享性,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立足于知识创新理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行业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 考 文 献〕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1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内在动力。现代企业以知识创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价值创造。知识创新的主体是个人,企业需要对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提供支持。因此企业应采用适合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创新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知识创新

企业知识是与企业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组织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和技术知识等。它蕴藏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之中,体现在企业日常的管理流程、生产过程、对外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以及企业员工的思想和工作中,同时也体现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企业知识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知识是企业的生产性知识,企业是为顾客提供服务和产品的组织,因此生产是企业最主要的职能,生产性知识构成了企业的重要资源;二是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像人一样拥有知识,具有学习能力。企业拥有的知识,是以企业中员工的个人知识为基础的,又有别与个人知识的总和;三是企业成员共享的知识,企业知识不会因为某个技术人员的离职而减少。企业知识使企业能够有效地吸纳和利用外部知识,并通过这种知识和能力不断地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

企业知识创新是获取经济和社会利益或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出现在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等企业运营全过程之中。企业知识创新就是运用其知识资源,在相关领域发展出新的思维和解决方案,并转化为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新流程等,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知识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发展的最主要资源。一个企业能否通过知识创新来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决定这个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因此企业就要不断进行知识创造,扩大知识量的驱动力。企业的知识存量不只是存储在书本文件中的显性知识,更主要存在于企业的员工之中。由于新的知识产生于人的头脑,因此企业知识创新就要依赖于企业员工的知识和创新动机。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企业员工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满足员工的需求,同时辅助企业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特征与企业知识创新人力资源特征与企业知识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企业不同的人力资源特征,对企业的知识创新有着不同的作用。企业内部员工的人力资源水平(即他们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员工激励,与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创新知识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新信息的吸收、理解和集成,受到现有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限制。学习和创新,依赖于对过去知识类型的掌握和丰富程度,因此拥有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且经验丰富的员工,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除了员工的知识存量,员工的态度和价值观(如工作满意度、工作积极性等),在企业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合作和坦诚的工作环境和组织氛围,会促使员工合作,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如激励方式不当,就会在企业内部产生大量内耗,破坏组织中的合作和人际关系。因此,企业必须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通过适合的方式,激励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员工才有意愿与其他员工共享知识和创新合作。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作用新知识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创造出来:过去知识和现有知识相结合;过去没有联系的知识片断结合起来成为新的知识;过去有联系的知识片断重新组合起来形成的新知识。这就需要具有不同经验和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换和融合。因此,企业要创造出新知识,归根到底需要员工之间彼此交换和整合各自所拥有的知识。

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己经彻底改变了企业获取、储存和利用知识资源的传统方式,但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仍是企业知识资源的来源。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组织既定目标,提高组织效率,运用一系列管理手段,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培训、选拔录用、考核激励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管理活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增加组织人力资源存量;实现人力资源的增值;激励人力资源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适合知识创新的组织结构。

第一,增加组织人力资源存量。组织中个人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新的知识,即组织人力资源存量越多越容易产生知识创新。从外部获得高素质人才,可以迅速增加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企业可通过聘用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员工,保证知识创造和创新活动的顺利启动和实施。

第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现有成员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进行更新,实现人力资源增值。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形式多种多样。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持续地强化员工的技能,阻止了人力资源的减少,而且能够增加人力资源存量。

第三,人力资源发挥作用,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人力资源的价值是通过技能和行为体现出来的。只有通过有效激励,才能引导企业员工的有效行为。为了促进知识创新,有必要采用团队或者组织层次的激励措施,来引导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知识创新。

第四,组织结构设计对员工和企业的知识创新有很大作用,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为员工交换信息与知识提供平台。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创造性。柔性的有机结构更有利于知识创新,因为它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组织结构并不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知识创新,而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催化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知识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激发人力资源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在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框架下,企业通过增加企业人力资源存量,实现人力资源增值,激励人力资源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

二、基于知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通过知识创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管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人力资源的招聘形成了企业必要的人力资源存量,为企业知识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人力资源存量会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而老化,并不能保证组织的持续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才能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激励是激发潜在知识创新动力的途径;组织结构是员工交流的平台,合理的组织结构,为企业知识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人力资源招聘、人力资源开发和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形成了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企业知识创新,并通过组织结构的推动,促进了企业组织的知识创新,决定了企业组织的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以知识创新为中心,通过调整企业人力资源招聘、开发、激励策略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

三、海尔集团基于知识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海尔是世界财富百强企业之一,是全球家电企业的领导者,它一贯认为员工

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海尔所取得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多技能、勇于创新的员工队伍。海尔所从事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因此需要勤奋好学,勇于开拓创新的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和激励方面,海尔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海尔在招聘时非常注重个人素质,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了解他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及创新精神,考察他适应变化的意识及能力。在长期的招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用人标准:勤奋、诚信、有团队精神和富于创造性。这样的用人标准使海尔拥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存量,为知识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海尔针对不同的职位要求设计了不同的考核标准及测评体系。通过一系列的考核,以最有效的方法甄别出员工所需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并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以高效、快速、准确的手段赢得最好的人力资源,使员工不断掌握最近的技能和知识,为公司的知识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在人力资本激励方面,海尔除了丰厚的薪水和福利外,还有一套有效的内部调动机制,通过谈话和书面的形式,主管和员工之间定期进行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员工的工作现状和根本需要,从而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内部调动,使员工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热情,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此外海尔非常重视企业的文化管理,海尔在企业内渲染的一种创新型氛围:员工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鼓励员工“时时、事事创新”,把企业创新的难题通过无形的任务分解,化整为零到每位员工身上,激发员工从各角度开发思路:又通过内部市场化运作,企业各部门所有员工都被市场意识牢牢抓住,使员工在“创新加市场” 的指导下,开发出了许多极具市场潜力的产品,“大地瓜” 和“小小神通” 洗衣机的研制开发都是非常生动的例子。

(一)环境和氛围培育:海尔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全员的优势,在领导者倡导的前提下,海尔鼓励所有员工就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现象或感想自己作画、写出心里话,即所谓“画与话”,既寓“管理”于乐,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员工的创造性,对员工智力素质的提高可以说不无裨益。

(二)精细制度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是硬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海尔也不例外。与众不同的是海尔实施的是精细

化管理方案,体现为制度规章条目设计的填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员工和管理者的一丝不苟。

(三)文化建设在于协同管理:海尔文化及企业精神就是在这种软性的环境培育与硬性的制度执行中逐渐树立并不断提升的,用全面创新管理的框架、内涵来解读就是企业的文化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互动,海尔员工的创新素质在企业文化与制度管理的协同作用下不断得到训练,在个人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积蓄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

从海尔领导者努力营造的企业氛围我们可以观察出,它从“全员”素质人手进行管理的文化模式其实是一种“人本文化”,即认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 其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人生而只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本管理认为公司的力量不仅在于员工的能动性,而且在于“对个人价值的坚定信赖”。

国 际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姓名:吕承燕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11

摘 要: 传统电子政务系统存在流程固化的缺点,通过运用J2EE框架及工作流引擎可按需调整业务功能,提高了重用性和可自定义性,减小了二次开发的难度与瓶颈,更加符合当今电子政务的实际需要。应用系统的开发人员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分析和设计业务流程,可将各个应用模块连接在一起。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发生变化的时候,能够在很少修改甚至不修改原来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通过适当调整或重新定义工作流程适应变化情况。

关键词: 电子政务 J2EE 工作流

自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66号)以来,电子政务已经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各级政府平稳运转和高效履职不可或缺的手段。本文以河北省教育厅电子政务系统项目为研究背景,阐述基于J2EE框架及工作流引擎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

一、传统电子政务系统存在的问题

当今电子政务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工作流程。比如:网站内容的发布;对各项办事的管理从立项、审核、审批的许可证管理流程;从群众的举报,到对部门进行稽查、对违法违纪的行为进行处理、备案的举报处理流程;日常的请假申请、用车申请和收发公文等办公流程。传统系统设计方式将业务流程以编码的方式固化在应用系统中,在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需要对系统进行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设计。实际上,业务流程的改变是导致许多应用系统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基于J2EE及工作流引擎开发电子政务系统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基于J2EE及工作流技术开发模式的优势

J2EEWeb应用程序开源框架分为四层: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持久层和域模块层,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短期内搭建结构清晰、复用性好、维护方便的Web应用程序。

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WFMS)通过软件定义、创建工作流并管理其执行。利用工作流管理系统简化企业级软件开发甚至维护。优点如下:

1.降低开发风险,通过使用状态和动作这样的术语,业务分析师和开发人员使用同一种语言交谈。这样开发人员就不必将用户需求转化成软件设计了。

2.实现集中统一,业务流程经常变化,使用工作流系统的最大好处是:业务流程的实现代码,不再是散落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

3.加快应用开发,你的软件不用再关注流程的参与者,开发起来更快,代码更容易维护。

三、J2EE开发框架设计

本系统表现层采用Struts框架,业务逻辑层采用Spring框架,数据持久层采用Hibernate提供具体的数据库数据处理操作,三者有机整合,构成轻量级J2EE应用框架。在该架构下系统分成四层。

1.表示层:由Struts实现,以Struts-config.xml为核心,负责管理用户的请求,并做出响应。Struts提供通用的控制组件AcfionServlet承担MVC中的Controller的角色,代理调用业务逻辑(Action)其他上层处理。AcfionForm封装与用户界面的数据元素

2.逻辑层:包括流程逻辑层和业务逻辑层,该层依赖于Spring框架实现,主要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和业务验证、管理事务、保留和其他层交互的接口、管理业务层对象之间的依赖等功能。可将JBPM工作流框架作为业务逻辑层组件使用。JBPM可方便地应用于J2EE框架中。

3.持久层:采用基于0/RMapping机制的Hibemate框架。对数据对象的包装屏蔽了具体的数据库和具体的数据表、字段,做到了构建一个通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在不同项目中无缝接入使用。

四、工作流框架设计

本项目采用JBPM框架,JBPM是一个Java库。因此,它可以用在任何java环境,如web应用程序,Swing应用程序,EJB,Web Service,等等,此框架采用了非常简单的组织模型,并且能够非常容易地让使用者替换使用自己的组织模型。设计步骤如下:

1.创建任务。

创建工作流图:创建工作流图及开始、结束节点。

创建处理节点:描述处理节点,包括节点名称,节点描述,节点执行者。

创建任务节点:描述任务节点,包括节点名称,节点描述,节点执行者。

创建泳道:定义必须由同一个参与者完成的任务集。

定义节点上下文:定义任务节点能够访问的业务逻辑。

接口及模型类,这些接口和模型类以JSF Managed Bean的形式访问。节点上下文提供在节点处所能够访问的内容及这些内容的作用范围。

分派任务节点:定义任务节点处理的泳道、角色、用户。

分派处理节点:指定工作流图中处理节点对应的业务处理由哪个Bean完成。

2.定义组织结构:定义完成工作流程的组织的结构。执行该任务角色:组织结构定义人员。JBPM提供了一个默认的组织模型,其对应的类为identify包和子包。进行需求分析后,制订模型具体替换方案,User类替换为电子政务系统用户;Group类替换为机关处室及各事业单位;Membership类替换为用户角色。

3.JBPM流程模型与定义对象建立审批流程图,把此电子政务系统作为框架使用二次图形化开发各审批流程,各审批流程支持随时增加、减少、删除、更改。

五、结语

本文以河北省教育厅电子政务建设为背景,分析了河北省教育厅电子政务的现状与不足,设计了利用SHH框架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河北省教育厅电子政务系统,降低了开发成本与风险壁垒。本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不规范的工作方式,有利于各业务流程标准化,提高了事务办理效率。

基于j2ee知识管理系统 篇12

1 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是一套应用于辽宁各级烟草专卖局和各县、所队烟草专卖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需求是在网络基础上, 完成对各市、地区及县级部门, 各级专卖管理机构的管理和业务需要。利用互联网络搭建的统一运行平台, 实现全省各级专卖管理机构的信息共享。

为达到实际需求, 使整个系统完成设定的功能要求, 系统主要包括:

综合信息管理:统计报表上报、自动接收国家局发布的重要信息、发布通知信息、发布专卖动态信息。

证件管理:实现证件的网上申请、变更、补办、换证、停业、复业、年检、注销业务, 提供多角度对许可证、销售情况、市场情况的查询统计。

市场管理:通过对市场经营户各种经营状况和动态信息、专卖基础建设与人员考核绩效情况, 进行信息录入, 综合分析、处理, 并作出评价。

队伍管理:组建组织机构信息、专卖人员信息、装备信息、检查证信息, 各级单位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查询下级或同级单位的人员结构、单位情况等。

统计分析:通过采集销售数据、市场检查、评测结果和制定的指标等数据, 监测市场销量、市场占有率、市场净化率、诚信类别情况、案发率等波动, 分析波动原因。

法律法规:汇编、整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 对法律法规进行归类存档, 浏览查询可以通过类别、关键字等信息进行快速查找。

系统管理:实现对系统用户的角色控制、权限管理等目的,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2 系统体系结构

烟草行业专卖管理系统实现必须考虑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实际应用环境。系统体系结构可以分为客户端、Web层、业务逻辑层。对应于系统实现由通用的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

客户端浏览器, 可以是Windows平台的IE, 也可以是Unix平台下的Navigator。Web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的界面显示和部分应用逻辑, 是Servlet和JSP组件的运行平台, 采用Apache服务器, 操作系统平台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应用服务器提供对EJB服务的支持, 是系统业务逻辑实现的关键。数据库集中了系统的核心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Oracle10g, 操作系统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

3 系统开发模型

基于J2EE的企业应用系统简化了客户端, 它的业务逻辑全部由服务器端实现[3]。系统开发采用了模型-视图-控制器 (MVC) 开发模式[4]。

模型组件位于业务层, 由普通的Java Bean实现, 采用模型的三层设计, 即Sbean处理用户参数, Ebean完成逻辑运算, Dbean完成数据库操作。

控制器是系统的商业逻辑, 由EJB来实现。Servlets属于系统的表示逻辑层, 定义了用户界面要显示的内容和如何处理用户的请求。Login Servlet负责用户登录, Adminservlet负责系统管理, Main Servlet是系统的主界面, 系统的主要业务界面, 如综合信息管理、证件管理、市场管理和队伍管理都是由Main Servlet实现。EJB实现了系统的业务逻辑, 由系统Servlets调用, 根据系统逻辑处理系统数据并将处理结果交由Servlets显示。采用会话Beans和实体Beans实现。会话Beans用来代表客户与系统进行交互的暂时对象, 执行应用中的客户请求、访问数据库等。Login Session、User Manager、Task Manage等会话bean, 分别实现了系统用户登录、用户管理和任务管理等业务逻辑。实体Bean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模型化, 是一个数据库包装对象。对应于系统底层数据库结构, 实现了节点、角色、用户、消息、内容等系统对象。

视图是由Jsp来实现的。需要将模型的返回结果, 嵌入到页面中, 反馈给用户;并完成用户的输入合法性检查, 在客户端而不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用户输入的检验, 以提高系统的效率。作为用户界面要求友好美观, 因而界面的外观设计需由专业的美工完成。

4 结束语

结合烟草行业专卖管理业务的需求, 运用J2EE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辽宁省烟草行业专卖管理系统, 并投入运行。系统满足了市、地区及县, 各级专卖管理机构的管理和业务需要。利用互联网络搭建的统一的运行平台, 实现了全省各级专卖管理机构的专卖管理, 专卖数据信息的交换和汇总, 为各级专卖管理机构提供了一套科学化、标准化、具有较高实用性的管理工具。

摘要:结合辽宁省烟草行业专卖管理的现状, 通过深入的需求分析, 详细阐述了基于J2EE架构的辽宁省烟草行业专卖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和实现方式。

关键词:烟草行业,专卖管理,J2EE

参考文献

[1]万助盛, 侯永文.J2EE计算平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0, 12:38-42.

[2]武伟, 陆建德.层模式在J2EE中的应用开发研究[J].微机发展, 2005, 15:126-129.

[3]胡松利, 刘.基于J2EE构建多层分布式物资管理信息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 2005, 28:50-52.

上一篇:镇工作总结暨2014年工作思路下一篇:名著《根鸟》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