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论文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诊疗论文(通用8篇)

中医诊疗论文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工作目标

在首批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范围内开展第二批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继续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已颁布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

三、工作任务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确定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确定试点单位和试点病种,并组织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审定各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对各试点医院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负责组织本辖区试点医院开展试点工作,对各试点医院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病种协作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本协作组内各病种协作组工作的总体协调、督促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各病种临床路径的具体试点工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制定各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对各试点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各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定期组织各试点单位进行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分别于2012年4月底、7月底之前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报送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四)试点医院、试点科室

各试点医院应成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试点专业科室、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学管理、信息统计、病案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试点工作机制,组织对相关试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各试点科室开展工作。

各试点医院试点科室成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临床药学人员和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任成员。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根据本科实际情况,在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科相关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组织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并根据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定期向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重点专科协作组、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出版发行:010-5129 6515 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70个专业304个病种)

编号

书名

1.2.3.4.5.6.中医临床路径24个专业104个病种

作者

出版社

中医诊疗方案22个专业95个病种 医政司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诊疗方案24个专业105个病种 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诊疗方案24个专业104个病种 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临床路径22个专业95个病种 医政司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临床路径24个专业105个病种 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医政司

定价 ¥98.00 ¥150.00 ¥150.00 ¥68.00 ¥130.00 ¥130.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临床路径(70个专业304个病种)

全套价格优惠… …

有需要 请电话咨询:

出版发行部:010-5129 6515,1312 1717 122

四、试点范围

(一)试点医院、试点科室

通过验收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培育项目。

(二)试点专业、试点病种

1.第二批24个专业105个病种(见附件)。

2.每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培育项目所在科室至少参加1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各医院和科室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试点病种。

五、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自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

(一)试点启动阶段(2012年2月)。1.印发试点工作方案。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召开第二批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视频会议。

3.各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和试点医院、试点科室制订试点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7月)。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各病种协作组、各试点医院对各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进行培训。

2.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重点专科协作组、病种协作组、各试点医院和试点科室组织实施试点工作。

3.各试点科室每月组织对本科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4.各重点专科协作组、病种协作组每2个月组织对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定期召开本协作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会议,就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讨,交流经验。

5.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不定期召开辖区内各试点医院试点工作会议,对试点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定期对各地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组织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三)实施工作评估总结(2012年8月)。

1.各试点科室对本科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于2012年8月中旬前将总结材料报送各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

2.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各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召开试点工作总结会,对各试点科室试点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总结,形成总结评估报告,于2012年8月底前报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中医诊疗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消化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31~70岁, 平均 (42.50±3.05) 岁;病程1.5~10年, 平均 (5.50±1.05) 年, 其中处于A1期的患者42例, A2期患者1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中男19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43.50±3.81) 岁;B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44.05±5.61)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本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中药治疗, 主要以温中祛寒为主, 同时配以疏肝解郁理气的中药处方药物, 具体为:瓦楞子30g, 当归、海螵蛸、黄芪、丹参、枳实各20g, 柴胡、白及12g, 党参、茯苓各12g, 佛手、砂仁、白芍、蒲公英、甘草各10g, 煎煮2次后取药汁450mL, 每次饭前温服, 每天服用1剂。B组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药物包括:口服 (饭前服用) 胃溃宁1g/次, 每天3次, 口服替硝唑:1片/次, 1次/天, 克拉霉素1片/次, 2次/天。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胃镜检查发现溃疡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均消失;有效:复查结果显示溃疡已经进入愈合期, 钡透龛影缩小超过50%,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持续恶化。有效和显效计入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A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0%, B组为93.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n)

2.2 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

A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临床研究与实践已经证实, 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克拉霉素、替硝唑等抗生素类药物虽然在抑制幽门螺杆菌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对幽门螺杆菌还是无法根除。同时西药中胃黏膜保护类的药物因为血液吸收率低、对胃黏膜的刺激等原因, 其对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并不是十分理想, 虽然其短期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却不稳定, 易复发。而且易出现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 患者对其耐受性较差, 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2]。

中医学主要针对肝脾不和进行辨证论治。本研究组方中, 柴胡与枳实同用有疏肝理气和升清降浊之功效;而白芍、甘草等可以缓急止痛、柔肝健脾;柴胡主升, 枳实主降, 白芍主收, 甘草主和, 与其它几味药物相配有升降通调、理气止痛之功效[3]。

本研究中, 接受中药治疗的A组, 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 与西药治疗的B组总有效率93.33%相比, 差异并不显著 (P>0.05) , 而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却要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中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 其治疗效果与西药相当, 但长期效果更为稳定, 复发率较低, 不良反应少,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消化溃疡患者60例, 分为A组 (中药治疗) 和B组 (西医治疗) 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p清除率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 A组总有效率为90.00%, B组总有效率为93.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A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与西医相当, 但不良反应较少, 复发率低。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

参考文献

[1]王志花, 黄培容, 何芳.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诊疗[J].光明中医, 2011, 11 (3) :2305-2306.

[2]史美清.154例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疗体会[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 4 (13) :61-62.

女性尿失禁的中医诊疗法 篇3

祁女士今年52岁,三年前她月经开始不规律,量少,并伴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道烧灼感,有时甚至出现急迫性尿失禁,耻骨及下腰部疼痛,下腹坠胀,尿量减少,每次只能排出少许尿液。尿常规化验结果正常,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她还伴有睡眠不佳、多梦、多汗、心悸等表现。专家认为,祁女士的这些症状也是尿道综合征的表现。

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膀胱和尿道也和生殖器官一样发生萎缩性变化,改变了尿道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纤维组织的比例,使尿道由富含肌肉的弹力管道變成不协调的管道,尿道张力减退,内压下降,从而干扰尿道与膀胱的协调作用。另外,女性激素水平下降可使尿道周围胶原纤维再生,发生梗阻。因而,更年期前后或准更年期的女性均可出现该征。

一部分女性尿道宿居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引起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而没有脓尿,这些微生物主要指乳酸杆菌、白喉杆菌和链球菌,它们均是条件致病菌。当女性受到某些刺激导致抵抗力低下时便可发病。

大约100年前,人们就已知道精神刺激可能影响膀胱内压,人们常可体会到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短时间尿频。长期紧张、焦虑和抑郁时,女性可能出现尿道综合征。

由于女性尿道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治疗方法也有多种选择,一般治疗包括坐浴、理疗、服用镇静剂和心理治疗。虽然尿道综合征未确定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但是感染是一个始终不能排除的因素,故仍主张发作时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祖国医学认为,人体肾气虚或脾肾阳虚,不能摄护于膀胱而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临床常用人参健脾丸加肾气丸,早期服用有一定效果。

尿道综合征患者在生活与工作中应尽量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适当散步,并早晚练习缩肛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饮食以清淡的蔬菜为主,多饮水,适量进食坚果(杏仁、核桃仁、开心果等)、木耳、香菇、豆制品。必须戒烟戒酒。此外,以下食疗方对该病有缓解作用:

枸杞枣蛋粥:枸杞子30克,大枣10枚,鸡蛋1个,小米50克,共同煮粥即可。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竹叶芋头粥:鲜竹叶25克,山芋头50克,每日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

车前柳叶汁:鲜车前草、马齿苋、柳叶各30克,加水煎浓汁后服用。每日一次。

狗肉豆腐枸杞汤:狗肉150克,豆腐100克,枸杞子25克,葱、姜、料酒、味精、盐等适量。先将上述食物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炖半小时,再放入作料至狗肉炖熟后加少许盐与味精即成。可补中益气,固肾强腰。每日服一次。

羊骨陈皮姜汤:鲜羊骨250克,陈皮20克,高良姜15克,生姜30克,精盐适量。将鲜羊骨锤碎,与陈皮、高良姜、生姜同放大砂锅内,加水500克,文火炖1小时左右,至汤色乳白时,根据口味加放精盐少许即成。可温补肾阳,补精填髓。每日服一次。

中医诊疗论文 篇4

一、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特色,推进体制和机制上创新。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终达到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起病、能够看得了病、能够看得好病”的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鼓励创新中医服务模式,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打造中医诊疗模式创新品牌,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诊疗模式创新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中医诊疗模式创新工作。

二、主要目标 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以优化中医服务流程为核心,推广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做法,集中优质资源,整合优势技术,遵循中医药特点规律,建立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中医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方便、安全、快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三、基本模式 一是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以专科为基础,整合相关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人员、技术等;以系统为基础,整合内科和外科,中医和西医;以疾病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技术全面的诊疗团队,开展方便患者的诊疗服务。

二是中医综合治疗模式。门诊设立综合治疗区,病房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做好“西学中”工作,让临床类别医生掌握多种中医技术和方法,将针灸、刮痧等非药物疗法用于门诊和住院病人,提高临床疗效。

三是养生、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于一体、全链条的医院服务模式。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纳入服务范围,丰富“治未病”科内涵,将养生、医疗、康复深度融合,建立医养结合临床模式。

四是涵盖医院、社区、家庭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慢病控制方面的作用,在医院、社区、家庭全方位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高水平、个性化、便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打牢分级诊疗基础。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夯实医院发展基础。根据《2016 年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水平和提高我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需要。不断强化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全面实施医院人才发展规划。

1、大力引进人才。一是根据各学科(专科)发展需要,积极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或中青年业务骨干。二是根据医院业务运行和发展需要,制定基础专业人员招录计划,分步实施聘用。三是通过外聘专家、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进各类急需人才,不为我有,但有我用,提高诊疗技术和科研水平。

2、重视并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一是严格执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二是对所有医务人员分类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多形式多层次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三是强化在职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鼓励职工在职教育提高,促进在职人员紧跟时代发展,掌握医学新知识。四是强化进修学习培训,制订进修学习计划,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大力引进先进医学新理念和新技术,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水平。

3、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和保障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真正从感情、事业和待遇等方面留住人才,促进其发挥作用;要科学合理的整合人才资源,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成长提供发展平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营造良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进一步稳定人才队伍。

(二)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大 力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鼓励对中医药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发扬,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积极采用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在群众健康保健方面的优势作用,尤其是“治未病”方面的作用,大力采用群众乐意接受的中医中药治疗形式,完善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考评体系,加大对优秀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奖励力度,条件成熟时选择一个病种试点多专业一体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试点,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全方位的服务。

在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制定中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作为重要指标。

(三)

继续加强临床科室的建设与管理,进一。

步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一是加强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制定优化各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充分吸收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原则,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二是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及宣传。着力打造集中医药特色、现代康复治疗手段高度融合的康复治疗中心,逐步推进肢体康复向脏器康复转化;大力推行非药物治疗,加大针灸、推拿、中药敷贴等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加强中医治未病的宣传和健康管理。三是研发推广使用新的中药特色制剂。医院发展规划期间,争取研发 3-5 种新的中药特色制剂,拓宽中医药服务范围。

(四)

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龙头,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

进一步加强学科专科建设。一是明确主攻方向,建设优势品牌科室。医院服务能力发展规划期间,在人财物上给予倾斜支持,集中力量打造 1-2 个核心竞争学科,培育行业影响力。二是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在巩固建设省中医药管理局基层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妇科、骨伤科、康复科、脾胃病专科、儿科)、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皮肤科)的基础上,再培育 2-3 个新的省级重点专科。三是建设高新总院后,积极争取个别学科达到或具备国家级重点专科水平,设立国家级医药科研平台或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带动整个区域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五)逐步规范急诊科建设,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完善急诊分区救治、建立住院和手术的急危重症的“绿色通道”,建立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完善急诊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留观病房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等建设。同时加强急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设好中西医结合急诊人才梯队。

(六)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和有 效机制。建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队伍并落实责任。明确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策略,建立应急指挥系统,指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反复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七)继续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建设。

1、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成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制度;强化医务科、护理部对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多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协调机制。

2、遵照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及省卫生厅的相关规定,制定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监督评价与档案管理制度,进

一步完善临床应用新技术审批程序,并对新开展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经济性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等,建立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进一步完善病案管理制度,落实和强化三级病历质控制度,配备专职院控员,把好院控质量关,监督科控员工作,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完善电子病案管理,同时强化在架病历的实时监控,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4、进一步完善患者唯一身份识别等有关制度,完善手术患者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障医疗安全与患者生命财产安全。

5、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体系。

(八)

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按照卫生部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性要求,着力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大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医院数字化平台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医院网络主干网速率千兆、桌面网络宽带百兆目标;建立电子收费系统、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影像传输存储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语音、图像、文字、数据、图表等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阅读、复制、处理、检索和传输。二是建立完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保障系统安全运行。严格落实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等安全防范措施。完善数据库备份方案,确保医院计算机数据库和重点设备的运行安全。

(九)加强护士队伍与人才建设,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深化护理体制改革,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强化护理管理。

1、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培养专业型人才。2、继续强化护士的培训工作。按《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强化护士的中医知识培训,制订医

院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手册,要求护理人员培训合格率达100%。强化护士的技能训练,提高护理水平,对护士进行技能考核。加强服务理念,争创护理品牌。3、发扬中医特色,突出中医护理优势,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操作,科室制订辩证施护病种,制订标准护理计划,能熟练的给病人提供中医食疗及中医保健护理的知识,发挥中医健康宣教的优点。4、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信息化工作,各种护理信息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

(十)建设并逐步完善治未病服务平台,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医院争取“十三五”末完成“治未病”服务的平台建设,建成规范的治未病中心,构建有我院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1、制订相关管理制度、工作制度、服务规范、中医健康干预方案、技术操作规范、疗效评估标准、制定服务流程等。2、完成设备配置,如健康状态信息管理设备、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设备、健康咨询与指导设备、健康干预设备等 3、设计体质辨识表,有计划地开展体质辨识工作、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在提供治未病服务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积累、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加强中医预防保健对亚健康状态的指导和干预;提升中医预防保健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培养。

(十一)不断提高临床检验水平、规范临床实验管理。

规范检验科建设,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和标准筹建、成立独立的输血科,不断完善更新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质量控制制度。不断引进各种检验新设备、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完善我院检验科业务范围。继续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和人才结构,继续引进高素质检验人才。

(十二)大力引进先进的影像检查、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更新诊疗设备设施,添置核磁共振、CT、DR 数字成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等一批先进诊疗设备,大力提高诊疗水平。

(十三)完善中药药事管理。

1、进一步规范我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工作,完善对临床使用中药进行监督、评价和指导作用。根据医院基建的建设的进度,安排好药剂科的业务用房问题,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要求,规范药剂科管理,做好业务用房规划建设。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有效,推广小包装中药饮片,提高中药饮品质量。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及储备计划,逐步开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监测患者用药全过程,同时对门诊和住院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点评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对药物治疗做出综合评价,发现和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证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减少和避免药源性伤害。

2、不断引进人才,做好院内制剂的研究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院内制剂的工艺水平以及质检水平,提高药品安全,把制剂室建设成一个出成绩、创成果的科研基地。

中医诊疗论文 篇5

踝关节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三门峡市中医院骨三科 禹鹏飞

一、基本情况

踝关节骨折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优势病种之一,三门峡市中医院骨三科自今年5月份分科以来,共依照诊疗方案住院治疗患者共43例,完成40例,平均住院18.2天。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局部物理降温、中药塌渍治疗、微波治疗、温针治疗、手法整复石膏托外固定、手术治疗等。口服活血化瘀中药,输液促进肿胀消退,抗凝药物应用等。术前及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诊疗方案的40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37例(9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7.1.%),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8例(93.8%),中药塌渍治疗40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

—75%)和差(<20%),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塌渍、局部物理降温;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显著。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中药塌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局部物理降温,因受到受伤时间的限制,仅适用于受伤时及伤后48小时。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耳穴压豆止痛等,未被广泛接受;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运动疗法等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没有涵盖。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

完成临床路径的25例患者中,症状改善25例(100%),体征改善23例(98.8%);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

(二)疗效评价

(1)对症状的评价

包括对踝关节主要症状如: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范围的评价。

(2)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的评价:如爬楼梯、跑步、跳跃,蹲、助行器的使用、工作及日常活动等。

(3)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价

中医诊疗论文 篇6

心衰病诊疗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

心衰病是以心悸、怔忡、气喘、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其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诸脏,是本虚标实之证。本病属于现代医学“慢性心力衰竭”范畴。

一、病名:

1、中医病名:心衰病

2、西医病名:慢性心力衰竭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陈可冀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中有关标准执行。

(二)西医诊断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Framingham心衰诊断标准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诊断。诊断必须尽可能明确病因、并对功能状态、容量状态以及患者预后作出评估。

三、中医治疗方案

(一)辨证论治

(1)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症状: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紫绀。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党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黄芪25g、黄精15g、玉竹15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0g、当归10g、川芎15g、赤芍15g、车前子15g、冬瓜皮20g

加减法:气虚甚者加人参、白术;阴虚重者加太子参、生地、天门冬;瘀血重加丹参、益母草;兼痰热内阻加枳实、竹茹、瓜蒌;便秘者加郁李仁、大黄。失眠甚加酸枣仁、夜交藤、龙骨。

辨证使用中成药:

生脉饮口服液;血府逐瘀汤口服液;生脉注射液。

(2)阳气亏虚、血瘀水停

症状: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咯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化瘀

方药:参附汤合丹参饮、苓桂术甘汤加味。

人参10g、制附子10g、茯苓15g、白术15g、桂枝10g、丹参30g、降香12g、赤芍15g、益母草30g、葶苈子15g、砂仁10g、大腹皮15g、大枣12g、车前子15g、泽泻12g、猪苓15g

加减法:气虚重者加黄芪、五味子;阳虚重者加巴戟天、肉桂、葫芦巴; 辨证使用中成药:

麝香保心丸;心宝丸;

(3)心肺气虚、痰瘀饮停

症状:胸闷气喘、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咯白痰、面色苍白、或有紫绀。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理气化饮

方药:益气健心汤(康广山主任医师经验方)加减

人参10g、黄芪30g、半夏10g、瓜蒌20g、枳壳10g、厚朴10g、丹参15g、赤芍15g、川芎15g、砂仁6g、毛冬青15g、云苓20g、葶苈子15g、泽泻15g、白术10g、香附10g。

加减法:兼见心肾阳虚去半夏、瓜蒌、毛冬青,加制附子、葫芦巴、桂枝;兼见阴津亏虚加生地、麦冬、玉竹;瘀血重加桃仁、红花、益母草;兼肝气郁结加柴胡、合欢皮、郁金;大便秘结加大黄、郁李仁;兼睡眠差加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藤;心悸明显加龙骨、牡蛎、紫石英;兼有痰热内阻者加浙贝、竹茹、黄芩、鱼腥草。

本院制剂:通脉健心丸,6g,Tid

(4)肾精亏损、阴阳两虚

症状:心悸、动辄气短,时尿少肢肿,或夜高卧。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步履无力。或口干咽燥。舌淡红质胖,苔少,或舌红胖,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或数或结代。

治法:填精化气,益阴通阳

方药:左、右归丸合生脉散加减

阴虚甚者,左归丸合生脉散

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鹿角片10g、山药15g、猪苓12g、茯苓12g、泽泻12g、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

阳虚甚者,右归丸合生脉散

制附子10g、熟地黄20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菟丝子12g、鹿角片10g、山药15g、肉桂9g、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

(二)中成药应用

根据心衰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可酌情选用以下中成药:

1.参附注射液20-40ml+5%GS250ml,静滴,QD-BID。适用于心衰病偏于气阳

不足者。

2.参麦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40ml +5%GS250ml,静滴,QD-BID。适用于心衰病偏于气阴不足者。

3.黄芪注射液20-40ml+5%GS250ml,静滴,QD-BID。适用于心衰病气虚明显者。

4.丹参注射液20ml+5%GS250ml,静滴,QD-BID。适用于心衰病兼有血瘀者。

5.心通口服液,1-2支,TID。适用于心衰病者。

6.通心络,4片,TID。适用于心衰病者。

(三)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足浴

2、养生调摄:调情志、节饮食、避风寒、适劳逸。

四、疗效评价

(一)疗效标准

1.临床近期治愈:心功能纠正至1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2.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EF、6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明显改善。

3.有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EF、6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有所改善。

4.无效: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

(二)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和出院当天病情按照疗效标准进行心衰疗效评价。心功能评价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

五、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一)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心衰病的中医药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生存质量问题: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疾病,医疗干预的有效性除反映在患病率或者死亡率及实验室的理化指标之外,还反映在病人自身的感觉、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生存质量在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中医界观察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基本上都是照搬西医的做法,着眼于实验室指标和症状改善等方面,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缺乏关注,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的治疗从病死率,生存时间等远期指标进行循证医学的研究,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自我感受却仍然关注不够。

2.依从性问题:在心衰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以及中药针剂的运用,在住院期间,患者可以得到这三方面的完整治疗;但出院后,中药针剂难以应用,中药汤剂虽然疗效较好,但要求病人每天熬中药的话,却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坚持,单纯只是靠中成药,疗效就大打折扣了。心衰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否坚持用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虽然有不少患者都能每天坚持服用中药汤剂,但如何能让更多的病人能坚持中医药治疗,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取得中医药疗效的重要基础。

3.尚未取得有统计意义的确切的数据支持:西医治疗心衰病,以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作为依据,在大量病人的基础上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因而结果明确,也很有说服力。我院回顾既往的病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要拿出准确的数据说明中医药的确切疗效,比如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多长,每年的死亡率是多少,每年的平均住院次数是多少等等,现在还未能做到。

中医药治疗心衰病具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心衰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心衰病急性发作的情况,由于中医药起效缓慢,此时宜中西医结合、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抢救治疗。

(一)、针对难点的中医治疗应对思路

针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难点,我们拟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1.生存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病人数据库,长期跟踪随访,及时提醒病人回院复诊,从而追踪心衰病人的生存质量。

2.针对依从性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解决:

1)改进剂型:我院引进三九制药的颗粒剂及康仁堂制药的全成分配方颗粒,颗粒剂应用方便,便于携带,而且尽可能的保留了中药的原药成分,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中药的疗效,可为原汁原味。在中国,民间常有中药材打成粉,每日服用以作保健的习惯,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易于接受。

2)建立病人数据库,长期跟踪随访,及时提醒病人回院复诊,从而督促病人服药,特别是中药汤剂的服用,尽量使病人能够坚持服药,从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与思考 篇7

中医诊疗仪器主要包含中医诊断分析仪器和中医治疗仪器。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是将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实现客观化、数据化、可记录、可重复化的仪器。目前已研制成型并运用的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包括: ( 1) 舌象仪、面诊仪、 甲诊仪等图像类仪器; ( 2) 脉象仪等压力传感器类仪器; ( 3) 声诊类仪器; ( 4) 经穴探测仪、耳诊仪等电阻探测类仪器; ( 5) 红外检测与温度检测类仪器; ( 6) 具有体质辨识、证素、精气神辨证等量表类软件的分析仪器; ( 7) 四诊仪、腹诊仪等综合检查类仪器; ( 8) 汗诊仪、气味探测闻诊仪等其他类型仪器。此外, 目前的发展趋向有三部脉象仪、脉象地图仪、可携带或可佩带检测设备、手机舌图检测及手机量表评测等。

中医治疗类仪器是利用声、光、电、磁、微波、超声、机械等技术, 结合中医外治法如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 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仪器。目前已经应用临床的有电针治疗仪、激光治疗仪、中频治疗仪、远红外磁疗仪、经络导平仪、 数码自控拔罐器及中药煎煮机等辅助治疗仪器。

发展中医诊疗仪器, 其目的首先在于临床医疗的需要, 包括健康辨识、辨病与辨证分型、疗效评估、疗效预测与治疗方法指导等, 其次是中医教学与科研的需要, 最根本在于这是中医发展的需要, 是把中医推向世界的重要手段。

但是, 由于种种问题, 中医诊疗仪器的临床应用却不理想, 如已研制出的诸多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只停留在科研阶段, 临床得不到广泛重视; 已存在多种型号仪器设备, 却缺乏统一标准; 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故障, 技术问题得不到有效提高; 医院配备仪器, 却缺乏专业使用人才: 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中医诊疗器发展将受到重重阻碍。因此, 对于中医诊疗仪器的运用与发展, 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应以应用为先, 为临床服务

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的临床应用研究有诸多优势: ( 1) 在信息采集阶段, 可以用图片或图形的形式保存个人生物特征, 将定性的生物信息转化为量化的数字信息, 实现中医四诊信息标准化采集与记录, 使之具有稳定性、可重复性, 减少人为差异因素。 ( 2) 在数据分析阶段, 已保存的生物信息可反复分析与比较, 用于各科疾病的中医临床实验研究, 可放大易忽略的微小信息, 为辨病辨证提供更多依据。 ( 3) 在诊断治疗阶段, 可为初学中医或未经过系统中医训练的医生提供诊断线索, 也可为专家会诊或远程医疗提供诊断依据。但需注意的是, 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不能代替专家进行诊断治疗疾病与制定诊疗标准, 也不能自动识别与排除特定的干扰。现有的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研究包括可重复性研究、正常范围研究、病理意义研究及疗效评价研究四个方面, 其可以应用的临床领域相当广泛, 现论述如下。

1. 1健康体检

健康体检是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可能发挥其优势的重要领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4年印发《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提出中医“治未病”科室建立的相关规定及重要性, 这体现了治未病已是居民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而健康体检是居民健康管理中未病先防的首要阶段。

目前的健康体检仅采用西医指标评价健康, 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相对现行西医健康检查来讲, 中医健康体检具有诸多优势, 包括无创检查、设备简单、费用合理、对受检者无特殊限制、可动态观察、主观感受与客观体征结合、躯体症状与精神情志结合、注重体质分型、给予养生指导、家庭易用、方便随时监测、可短周期复查、检测疾病征兆和潜在疾病等。 因此, 利用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量化健康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梁嵘等[1]对体检者的舌色与外周血7项红细胞参数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显示舌色的浅深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成正相关。王盛花等[2]对884例平和质体检者的舌象与西医体检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西医体检数据全部正常者占13. 51% , 达到中医淡红舌薄白苔的健康舌象者占5. 09% , 异常西医指标与异常舌象间存在密切联系。王红梅等[3]对随机抽取的500名飞行员进行舌象检查, 发现中医舌诊异常检出率比西医体检异常检出率高37. 2% 。可见, 中医健康体检与西医健康检查结果存在相关性, 而中医的健康状态辨识技术与方法, 可以起到健康预警的作用, 有利于早期诊治, 减少病死率和医疗负担。

1. 2健康辨识

健康辨识的实现要通过评估中医体检数据来完成: 首先, 前期通过多中心大样本调查确定理想正常值; 而后, 个人健康体检时通过2次以上检查确定个体相对正常值; 最后通过比较检测值与理想正常值、个体相对正常值和历次检测值来确定个体健康状况。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可用于筛选重点检测对象; 辨识及动态观察中医状态, 如寒热虚实的病性辨别、体质辨识、疲劳度、紧张度的辨别等; 了解现代医学部分情况, 如血液成分及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植物神经状态的识别等方面。

王赛对考试前后不同焦虑状态下脉象信息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人的焦虑状态对脉图参数有显著影响。李静用脉象采集仪对女子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前后和比赛前后出现运动性疲劳的脉象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其脉图参数可以为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准确率达90% 以上。对中医脉象与肝功能检测的相关性研究发现, 弦脉与谷氨酰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呈正相关; U角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由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脉图变化与人体的功能状态变化密切相关, 脉图健康辨识结果与证素辨识结果基本一致, 通过观察中医脉图变化, 可以为人体的健康辨识提供客观依据。

1. 3疗效评价

美国替代医学研究中心 ( NCCAM) 的前身替代医学办公室 ( OAM) 顾问委员会在1995年替代医学研究方法论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传统/替代医学疗法的“有效性评价是一个关键和核心的问题”。中医重视以人为本、整体观念, 在不断变化的临床疾病谱和健康观念及医学模式的转化下, 中医的诊断、治疗越来越体现出其优势。建立中医疗效评价体系来代替西医单纯的化验结果、影像及体格检查的评价模式是实现中医跨越式发展和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

然而, 中医证候诊断指标的量化、客观化和标准化及增强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 是科学、客观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难点之一。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如脉图变化在疾病向愈趋势上与疾病客观指标变化具有一致性。

张亚玲[4]对中药干预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脉图变化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脉图参数变化有显著差异, 初步判断脉图作为一种无创检查, 可以作为中医疗效客观化评测指标来使用。因此, 需要将中医四诊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 进行临床实验性研究, 尽可能确定中医客观化疗效评价指标, 建立中医疗效评价体系。

1. 4辅助辨证

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在辅助辨证中也有较好的优势, 不同证型患者舌象、脉象有所不同, 其客观化数据参数具有差异性。江玲等[5]采用脉图参数研究抑郁症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特点,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肝气郁滞、肝郁化火、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痰气互郁六种证型, 结果显示各组脉图参数均有差异性表现, 脉图参数可作为评价植物神经功能指标, 也可作为抑郁症的诊断和辨证指标。于志峰等[6]对不同证型慢性湿疹患者脉图差异进行对比, 发现湿疹患者脉象多项指标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性, 且中医不同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脉图参数可为湿疹的诊断和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将中医舌诊、脉诊等四诊信息利用现代分析系统进行客观化研究有着实际使用价值, 不断推动此类研究的发展, 可为各科疾病的诊断和辨证提供客观参数依据, 也将为中医诊断的客观化建设、实现中医现代化发展开辟新的思路。

1. 5疗效预测

张伟以53名经影像检查确诊颈椎病的患者为实验对象, 每个病人进行一疗程10次的针刺治疗, 记录第一次治疗前后和第十次治疗前后脉图变化与症状变化, 同时记录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并进行比较, 根据第一次治疗前后脉图变化预测针灸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治疗后脉象趋向健康值的患者, 第十次治疗后其脉象更趋于健康值, 第一次治疗前后脉象数据变化不明显或者是与标准值差距增大的患者, 第十次治疗后脉象也未趋于向愈。此结果与治疗成绩评分表变化一致, 说明脉诊仪器可以用于颈椎病的疗效预测。可见, 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可以对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发挥预测作用。

1. 6辨病应用

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在疾病辨别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李娜等[7]对支气管哮喘和慢性胃炎患者的寸口6部脉象进行脉图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慢性胃炎单周期脉图较支气管哮喘脉图更宽大, 而支气管哮喘脉图较慢性胃炎脉图的收缩期比例更大, 这表明不同疾病对脉图时域特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还可利用脉象仪筛选吸毒人群, 区分度接近90% ; 可在区分肝癌与肝硬化、肺癌与肺结核等方面发挥作用。

2重视制定中医诊疗仪器标准, 带动企业协同共进

2.1制定中医诊疗仪器标准的目的及意义

国内由于相关标准的缺乏, 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相对滞后, 处于种类少、科技含量低的阶段。而日韩、欧美等国家因其大企业的参与, 技术精尖, 迅速抢占市场。因此, 中医诊疗仪器相关标准的建立, 是加快中医仪器设备生产及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任务, 同时也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产品流通具有深远意义。

2. 1. 1规范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制定中医诊疗仪器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可为保障中医药仪器设备的质量安全提供基本依据, 也是企业产品生产、 批准、注册的重要依据, 是对中医医疗器械行业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是推动四诊客观化仪器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2. 1. 2传承中医事业、扩大国际传播标准化中医诊疗仪器的技术参数, 可以增加中医疗效评价的信服度, 扩大仪器应用研究范围, 促进学术交流, 为数据共享与网络化医疗提供前提, 还可有效增强国际话语权, 促进中医技术的发展与中医的国际化传播。

2. 1. 3加快产业发展、推进国际贸易2006-2010的法国标准化战略曾指出标准作为贸易语言为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提供了便利, 是强有力的经济智能工具。中医诊疗仪器标准的制定可以为中医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内发展与国际化的“技术外交”起到推动、协调、仲裁与保障的作用。

2. 2机构逐渐完善, 制度不断建立

2. 2. 1标准组织中医诊疗仪器标准化建设平台现已逐步确立并完善, 其中制定国际标准的组织有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ISO/ TC249)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制定国内标准的组织有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监局、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中国针灸学会。

20世纪80年代起,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开始研制中医药标准, 已发布中医临床诊疗及疗效标准、针灸穴名标准、中药相关标准。2009年9月,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ISO/TC249) 成立, 其工作范围是研究制定与贸易相关的中医药信息、技术、术语、服务、产品设备等相关标准。目前已有23个正式成员国, 11个观察员成员国, 在已成立的5个工作组中, 第四工作组是专门制定除针灸之外的中医药设备相关标准的专业组织。2009年10月, 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 其编号为SAC/TC478, 由74名中医学及标准化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2015年5月,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诊疗仪器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该组织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及企业, 参与制订中医诊疗仪器的行业或国家标准。自ISO/ TC249成立, 中国不断与世界标准组织沟通与探讨, 积累了大量的标准制定经验, 截至2013年12月, 共发布中医药国家标准27项, 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针灸学会发布行业标准476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管理标准31项, 上海、内蒙古发布中医药地方管理规范若干。

2. 2. 2政策制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成立中医药标准化管理协调委员会、国际咨询委员会、专家技术委员会等组织机构, 颁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 基础资料整理、科室部门建设、标准研究制定等各项工作也在不断完善。此外,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有关中医院建设、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分级、中医药教育管理等多项管理标准, 这都为中医诊疗仪器标准的制定、中医医疗器械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 3高校、企业协同参与

在张伯礼院士的带领下, 199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中医工程研究所, 此后,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相继组织开展中医诊疗仪器研制开发、临床测试等大量基础性工作, 为今后诊疗仪器的研发、管理提供经验, 并为其标准的制定提供大量可参考数据实例与研究思路。

企业是中医诊疗仪器发展的重要成员, 决定着仪器设备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的投入, 同时也掌握着技术资料、产品应用反馈等一手资料, 所以企业是中医诊疗仪器国际、国内标准制定的必要成员。中医诊疗仪器相关政策、制度建立实施, 特色产品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 能提升仪器质量、扩大使用范围, 增加企业产品销售量、促进企业经济增长, 使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产品研发, 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提高国际影响力, 促进国际交流, 带动更多中医四诊仪器标准的制定和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公司曾参与制定自动煎药机的国际标准。此外, 上海道生、天中依脉、北京医疗器械总厂等大批中医诊疗类仪器生产企业都积极响应和参与中医诊疗仪器的标准化制定工作。目前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27个省、市、自治区的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中医医院, 为中医诊疗仪器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研究支撑和技术开发保障, 为中医诊疗仪器标准的快速、有效制定及中医现代仪器发展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3统一各方正确认识、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推动中医诊疗仪器发展

3. 1改变观念, 统一认识

人们对于中医诊断分析类仪器长期存在一些误区: 希望利用仪器来代替医生给出诊断, 这是中医仪器科技研发与临床应用受阻的原因之一。其实, 与西医检查仪器相同, 其作用是描述人体客观生物信息、记录信息, 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对它的要求应当是“能诊不求断”。另外, 有人认为开发中医诊察仪器没有意义, 中医是靠传统的望闻问切来诊疗疾病, 这也是一种误区。在信息化时代, 中医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也必将顺应时代的潮流, 诊断信息的数字化、图像化、量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且中医诊察仪器在治未病、辅助诊断、疗效评估等临床应用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2产研医结合, 共同推动发展

企业生产阶段, 标准的尽快颁布与实施, 是促进其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在制定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时, 可以考虑先在相关国标基础上制定质量通用标准和安全标准, 再考虑不同类型仪器的性能标准, 以满足不同类型仪器的需要, 尽快打造特色产品抢占市场, 与国际接轨, 以特色产品带动四诊相关产品的发展, 加快中医现代化进程。

设备研发阶段, 资金投入不够是限制中医诊疗仪器质量提高及技术攻克的原因之一, 但不必一味追求提高仪器的精度, 而应注重仪器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操作。

实践应用阶段, 重视培养专业人才, 中医诊察仪器的使用需要有专业人才进行操作与判读, 需要熟悉各图像、波形的意义, 才能给予更明确的临床诊断。不断培养中医诊断及中医工程专业人才进入临床, 才能使中医诊疗仪器也更快的融入临床, 避免束之高阁的尴尬。

由此可见, 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需要统一各相关人员对中医诊疗仪器临床应用及标准化的认识, 通过澄清误区、改变错误观念来提高各级中医医院对中医诊疗仪器临床应用必要性的认识, 并且加快国家体制、制度、标准建立的脚步, 鼓励企业、机构积极参与仪器标准的制定, 建立中医诊疗仪器产业联盟, 进而打造政府管理部门、技术对口单位、各级医院、相关专家、企业的交流与共享平台, 使各方面整体协调、 通力合作, 这样才能促进中医诊疗仪器实现快速、有效、高水平的发展, 为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本文介绍现有中医诊疗仪器研究、应用现状, 提出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建议:首先应该重视应用于临床, 可应用的领域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辨识、疗效评价、辅助辨证、疗效预测以及辨病应用。其次应重视相关标准的制定, 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带动企业协同共进。中医诊疗仪器相关标准的建立, 是加快中医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任务, 同时也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产品流通具有深远意义。最后, 要统一各方正确认识、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推动中医诊疗仪器发展, 通过更正以往错误观念、明确中医诊疗仪器应用发展必要性、培养专业人才、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技术手段、建立产研医联盟, 协同共进, 才能加快推动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诊疗仪器,临床应用,标准制定

参考文献

[1]梁嵘, 任玉杰, 崔晶, 等.体检者的舌色与外周血7项红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 2014, (12) :1675-1678.

[2]王盛花, 王召平, 任继平, 等.844例平和质体检者的舌象与体检数据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 2012, 14 (6) :2290-2294.

[3]王红梅, 雍银霞, 刘本忠, 等.中医舌诊在飞行人员大体检中的意义[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2, 13 (2) :128-128.

[4]张亚玲.中药干预对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脉图影响[J].黑龙江医学, 2014, 38 (11) :1325-1325.

[5]江玲, 邵怿, 张琇文, 等.脉图参数评估抑郁症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特点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 18 (4) :10-11.

[6]于志峰, 陆小左, 张玉环, 等.不同证型慢性湿疹患者脉图差异对比[J].吉林中医药, 2012, 32 (11) :1132-1133.

中医诊疗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2-01

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逐渐挑战着中医学,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必须不断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更好地面向当代。目前中医必须将其治病的理念同现代健康观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自觉地讲中医药知识应用到临床医学实践中去。

1 临床药师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属于中医为主,并采用一定的西医治疗手法进行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一门科目。但是消化内科包含的疾病种类繁多,治疗用药更是数不胜数,为此这就对相关的医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具体病症具体分析,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是职业药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 充分了解国务院卫生部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内容;

1.2 学习掌握消化内科疾病的病理、药理知识,并且还需具备一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1.3 熟悉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手段,能够区分不同诊治手段所具备的的临床价值,并且还能重点认识到关于消化内科疾病方面临床药师相关的工作职责;

1.4 熟悉掌握消化内科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可以直接进行相关治疗方案的设计、探究与评估,并能够根据实际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手段,以便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1.5 药师还需要同其他工作人员,如医师、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1.6 临床药师在疾病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名合格的执业药师就需要成功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2 中医护理在消化内科临床上的应用

2.1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1)腹痛。腹痛是是IBS的主要症状,往往伴有大便次数或形状的异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缓解,部分病人易在进食后出现,腹痛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弥漫性,疼痛性质多样。

(2)腹泻。腹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夜间不出现,有别于器质性疾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

(4)腹胀。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

中医认为是因为愤怒忧虑、气血不通畅导致的肝火郁结,进而导致肠胃受影响。中医强调治本,往往会具体病症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诊疗手段。像腹泻就主要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固本益肠片和IBS的一号方科研制剂等;若是便秘,就要使用舒肝片与IBS的二号方。

2.2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道疾病

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围绕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方面就产生了一系列变方,“痞”为上下不通之意,其特点是“但满不痛”。半夏泻心汤通常就是运用姜、夏、莲、参、草、枣等7味不同的药物来调剂。主要针对的就是消化性溃疡、胃肠动力性不强以及消化道膜上的炎症等病症,同事该药剂还具有保肝止血、促进消化、止泻抗菌等功效。脾虚加用白术、茯苓;肝郁选用柴胡、枳克、川厚朴、广郁金、佛手、青皮、胃气上逆选用代赭石、旋覆花、枳实;纳食呆滞选用砂仁、沉香粬、焦楂粬;泛酸选用瓦楞子、乌贼骨、蒲公英;瘀血内滞用失笑散;夜眠欠佳用北秫米等。另外还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酌情增减要去的用量,方随法变,药因证异,根据病机遣方组药即能取效。

中医“和”法是目前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由我国著名中医贾春宝博士发明,它以“肺和、心和、肝和、脾和、肾和”等五脏和谐为治疗根本,采取调和阴阳、调和寒热、调和肝脾、补泻兼施等治疗方法,纠正甲状腺疾病导致的肌体紊乱,促进患者身心和谐,回归机体的自然平衡。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合法”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功效:胃部具有炎症或因为消化性引起的溃疡,可采用柴胡疏肝散作为主要药物,胃寒者可加入良附丸以及吴萸或者砂仁等,胃阴虚者可加入养胃汤;肠结核、功能性肠胃病、炎症性肠病以及腹泻等患者,还是以柴胡疏肝散作为主要药物,脾胃虚寒者需要加入附子理中丸;对肾阳虚的人,加入四神丸。

3 中医护理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

3.1 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CAG辨证分型的标准。CAG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很多医学工作者都在致力于研究胃黏膜方面的病理与癌基因所显现出来的的症状与疾病所包含的相关变化,但是至今还没有监理处合理的CAG分类标准,为了促进疾病更好、更快治愈,必须尽早制定出一个有效辨证分型的标准。

3.2 做好严格的临床疗效科研设计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临床医学研究一直都是难以攀越的高峰。为此必须积极投入,加强政策扶持,注重科研项目理论与实际效益相结合。

3.3 加强临床方药的研制。为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必须不断发扬传统、吐故纳新,将中医治病的理念同现代健康观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自觉地讲中医药知识应用到临床医学实践中去,不断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自身特色的理论与实际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应峰.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12)

[2]張燕.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病中的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2)

上一篇:优秀物业保安的获奖感言下一篇:教育教学质量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