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师培训心得体会

工程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2018年4月15日至4月22日,由于项目需求我前往xxxx参加了华为初、中级网络工程师的相关培训。首先十分感谢室领导给予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对我而言网络工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经过一周的系统性培训,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我学到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巧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的业务能力。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受益良多的同时也让我认清了自身与一个优秀的网络工程师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我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外出培训学习所学总结如下:

1、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这一周的培训中,对IP网络基础、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路由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全面的学习。注重理论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充实,通过这次培训,使我认识到理论知识是任何科研与操作的先决条件,要求相当严谨。网络领域理论知识体系庞大,复杂的大型网络就像大树一般盘根错节。需要相当的牢固、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理解,一环扣一环。在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今后有条件、有能力进行自我学习。

2、掌握了一定的业务技能:

在培训中使用了华为eNSP图形化网络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对真实网络设备的仿真模拟,帮助广大我们更好理解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技术,帮助我们快速熟悉华为数通系列产品,了解并掌握相关产品的操作和配置、提升对ICT网络的规划、建设、运维能力,从而构建出更高效,更优质的ICT网络。通过培训实验,我已经学会了网络仿真平台的操作使用,可以快速地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图,并进行配置。

3、关于现有xx项目工程建设方案的几点考虑:

1)xx项目工程环网建设,环网虽然会带来布线简单和低成本的便利,但是若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的交换机或相应线路失效,会引起此两台设备及其之间的设备和线路出现全部失效的情况。若采用核心交换机到接入单独布线的方式则可以避免此问题。2)对重要设备进行热备,使系统在出现线路或设备故障时还可正常运行的。

3)对重要设备进行冷备,方便对发生损坏或故障的设备进行更换和调试。4)对xx项目工程使用的各种网络设备和传感设备进行合理的地址分配,为便于管理,应做到同类或同片建立有规律的网络分配。

4、下一步学习计划:

1)进一步扎实理论功底,xx项目工程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范畴,而且涉及到了物联网+的概念了,需要对其涉及的网络知识进一步展开学习。

2)进一步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利用已知案例拓扑结合配置仿真软件熟悉操作流程,多开展实验,摸清更多设备特性和网络协议特点,增强自身技术能力。

3)结合实物、软件以及现有的工作需求,独立自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网络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紧跟技术发展趋势,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要多多学习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与其他网络专业人员的沟通交流,不可固步自封。

工程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2

1 培训内容应因地制宜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良好办学条件的一所老牌专科学校, 社会影响力较广, 特别是对涉及“三农”类培训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 根据我校的特色和我省养殖现状, 自编教材, 开展了以“如何创办规模化养殖场”、“如何经营好规模化养殖场”、“如何科学的处理及利用畜禽粪便及污染物”、“特色养殖的发展应当注意的问题”、“生猪活禽等在出售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正确看待销售渠道”及“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等培训内容为载体, 充分利用该校现有的培训资源, 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为原则, 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培训, 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事实上已经起到一定的指导效果, 为农民的再就业提供了丰富信息和合理化建议,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2 跟踪服务是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的重点

自从接手培训工作以来, 我校领导就意识到培训的内容可以因地制宜, 但是否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并不好掌控。因为培训工作任务量大, 培训教师人员相对偏少, 加上受培训的人员多, 知识层次参差不齐, 流动性大, 信息封闭等众多因素的存在, 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位学员做到百分百的了解、沟通与指导, 因此必须做好跟踪服务, 坚持定期现场跟踪服务、临时跟踪服务和网络等相结合的原则。此项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 需要耐心的。连续几年的多方位的跟踪服务证实了要想巩固培训的效果必须坚持跟踪服务。如针对疫病流行情况, 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技术讲座, 解决学员的技术难题, 对于不能参加技术讲座的学员, 我们按照学员留下地址, 亲临现场进行指导;对于突发的技术难题采用网络服务和专家组6h到达现场服务等方法, 及时解决学员的疑惑, 了解和掌握学员的所思所想所需, 为下一步更好的提供技术支持和合理制定完善下一期的培训方案提供数据,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培训机构资质的制度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 培训机构申请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必须经过两个环节。一是培训机构先申请认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只有认定为培训基地, 才能承担培训任务。培训基地的认定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向所在县 (市) 阳光工程办公室申请认定。认定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在年初进行。二是认定的培训机构向阳光工程办公室申请承担培训任务。认定的培训机构向所在地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申请承担培训任务, 申请时, 要填写项目申报书, 说明其培训专业、培训时间、人数、收费标准、就业去向和就业收入等, 并附同用人单位签订的用人订单。培训机构的申请经评定批准, 签订合同后方才有效。

事实上考核通过的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能否真正的按照政府的制度办事, 能否真正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并没有统一的考核指标, 换句话来讲培训结构获得培训资质后, 能否真正的为农民提供正确的致富渠道、解决农民所需等为第一位, 而不是考虑自身的利益。如一些学校为了获取国家补贴, 采用收取农村户口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 充当返乡农民或雇人才加培训;培训机构走过场应付培训, 教材不发放, 聘用教师不专业, 缩短培训时间等手段谋取利益, 导致阳光工程培训的惠民政策不能真正惠民。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培训资质的制度至关重要。

4 培训机构存在的若干问题导致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半瘫痪状态

回顾这几年的培训工作, 我们发现多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而这些貌似很小的问题都会影响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甚至培训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其中几点深有体会, 首先是人员招生难, 我省很多农民外出打工, 多重视短期效益, 甚至认为我每天在建筑工地扛大沙, 提泥兜等打零工每天收入都不会低于200元, 而且时间不受限制, 随时可以回家做农活等, 一些年轻的劳动力认为我在外面电子厂等单位上班, 虽然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 但是我有企业三险五金等福利, 不愿意在从事其他行业, 一些学员对培训后的期望值过高一旦不能满足其要求, 就出现较大的流动性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招生困难;其次参加的学员文化层次参差不齐, 思想陈旧, 导致培训工作开展困难, 多数人对以后自己想要的生活概念模糊, 不想或压根就不想自己以后将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态度, 只是羡慕别人的幸福生活;再次培训单位任务重, 时间紧, 手续繁琐, 师资力量不足, 订单式培训不完善, 跟踪服务不到位等因素的存在, 致使培训机构的重点发生转移, 农民看不到培训后的希望;再次是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主动性和积极性差, 不愿意参加培训或即使参加培训也存在抵触思想, 担心自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等;最后是阳光工程的不理解, 阳光工程是2004年由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共同启动实施的, 由财政支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其具体内容是对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 由政府财政补贴, 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 是让学员通过这种渠道学到一些技能, 找到一条致富的门路, 事实上, 部分学员们只明白一点, 参加培训管吃做, 报销往返路费, 每天还有补助等, 重点并不是在学知识、学技能, 违背了培训的意愿。

倾力打造校本培训名牌工程 篇3

近期,我们对照《青岛市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评审标准》对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的一种培训方式。在校本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校为本的观念,树立“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意识,把重视和加强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来抓,学校建立了《校本培训工作制度》,制定了《校本培训考核办法》,完善了《校本培训管理意见》,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业务副校长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校本培训工作研究会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学期都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对校本培训的时间、场所、内容、考核、奖惩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使培训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校本培训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丰富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校本培训中,我们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作为重头戏来“演”。

1、基本技能培训

教师的基本技能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能力。多年来,我们从没有放松过对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的培训,而且建立了完善的考勤、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保证了培训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三字一话”已不再是教师基本功的全部内容,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给教与学带来了一场革命,“粉笔+黑板”渐渐被“键盘+软盘”的新模式所代替,为满足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使教师尽快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利用节假日、星期天、晚学后等业余时间对教师进行了全员性信息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先后学会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在全校教师除了传统的三字一话、一画外,还掌握了电子备课、制作优质课件、制作个人网页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条件。

2、教学评价培训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一贯坚持听评课制度,加强教学研究,在听课过程中,既有授课教师教后的自评,又有听课教师听后的他评,授课人能谈出教学设计意图、课堂得失,听课人能讲出自己所获、指出课堂不足、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听课和评课、课堂教学优化、主题班会观摩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3、教育科研培训

教科研能力,越来越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为主攻方向,立足岗位,积淀底蕴、发展自我”的校本培训指导思想,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校本教学研究的核心,重视以教研小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以全面参与、行动跟进、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深化交流、张扬个性、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深入开展课程研究与实验。我们坚持每周2小时的集体备课研讨,研讨过程中,有专题,有记录,采取行动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讲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等科学有效的方法,不断强化“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教后反思”的教研风气,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大兴教研之风。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在校本研究中的作用,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导力量,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方案的制定、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使教师不仅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且成长为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近两年来,我们先后举办了莱西市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现场会、莱西市小学品德教学现场会,我们的校本培训经验材料入选了青岛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材料。

三、实行人本管理,构建开放体系

校本培训是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在管理机制上,我校采取的是人本化的“柔性管理”,力求在培训过程中使每位教师都能在愉悦中得到自我发展。

1、传统的备课模式造成了备课“高耗低效”的现象

为了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我们积极探索备课新模式,提出了“备精品教案”的新思路,备课检查形式也由以前的数备课节数改为推门听课后直接从老师的手中收取教案,检查教案的实用性。

2、淡化“数量”意识,树立“质量”观念

校本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学习活动,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写出各种笔记,如听课心得、教学反思、理论学习笔记、政治学习笔记、教改工作体会等等,学校定期组织检查。检查中注重的是对教师笔记质量的检查,看教师是否确实学习到什么、感悟到什么,而不是检查教师理论学习笔记的字数、教学反思日记的篇数……这样一来,避免了教师单纯为完成任务而流于形式的机械抄写,没有了数量的限制,使教师感觉到了领导的信任,找到了被尊重的感觉,反而能更自觉地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记录,形成教师个人独特的风格,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搭建了一个绿色的平台。

青马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培训部:马源媛

指导教师:张利敏老师

首先非常感谢负责本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工程”的领导和老师,能够给大家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可以说,这是每一个大学生,每一个科大人的福祉。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都很努力很认真的去尽力干好每一件事,但我毕竟也是刚走过大一的一程,加之大二开学后,学习任务明显加重,有时不免有事与愿违之感。分析总结之后,知道是自身还缺乏一些必备的素质。这次有幸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的培训”,并希望通过对于《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干部群体素质》《资本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等党政图书的选读,使我受益匪浅。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想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在各个方面所必备的素质条件都应得到提高。同时,在服务同学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下面我就自己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想要获得的最大的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我想应该也是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几方面要求吧。

一、要有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可回避,中国曾置身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苟延残喘,但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向前行进的,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决不允许它选择停滞不前。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眼观今朝:故宫、长城、鸟巢、水立方,哪个不是规模宏大,气势辉煌?泰山、黄山、嵩山、衡山、华山,哪个不是风景秀丽,雄伟壮观?放眼未来,谁会知道炎黄子孙的潜力究竟会达到怎样的境地,我们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深知祖国在我们心中。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令我倍感自豪,美好前景使我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自己作为新一代青年学生和一名共青团干部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现在该做的就是树雄心,立壮志,勇攀知识高峰,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掌握各种本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时刻准备着,抓住祖国腾飞的机遇,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为不远处的中华民族更加复兴之梦凭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奉献中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要有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的时代信仰

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奋发有为,认真工作,培养自身能力。把自己锤炼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肩负起时代的重担。此次培训将鞭策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积极靠近党组织,汇报思想、坦陈心声,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同学、带动同学。同时,也使我明白,作为共青团员,要有崇高的理想,要有远大的抱负,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作为学生干部,要想教育、引导同学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团精神,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一步,领会精神,把握实质,能够自觉地用其指导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任劳任怨,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学生会工作,努力做好班级每一份工作。今后,我将更加自觉履行法定义

务和社会责任,坚持以社会主义共青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如何适应环境,迎接挑战,为社会多做贡献!

低调做人,踏实做事。是我的奋斗目标。成为祖国的栋梁,励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敬献绵薄之力是我的人生理想。学生干部是高校校园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团体,我很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也有幸能够参加本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我更是格外珍惜,同时我也会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并在以后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服务老师,服务同学的学生干部!

青马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5

首先为了践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树立“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的良好风尚,我们青马工程第八期同学一起参加了此次的光盘活动。光盘,虽然听起来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但是食堂一桶一桶的剩菜剩饭却让我们深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吃多少点多少,吃不了打包带走的理念,其实光盘行动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让勤俭节约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我们此次活动会带动身边的人,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一种习惯,让“勤俭朴素,餐桌文明”成为一种风气。

其次通过本次优秀班干部的报告会,我深深的知道了每一位班干部的不易,特别是现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在这个期间很多本来轻松的事情都变的繁琐,我们更应该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时间,让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之间游刃有余。此外,疫情期间大家心情起伏都很大,我们更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用更好的态度和同学们沟通并有效的处理好问题。

最后通过本次关于“五四运动”的主题报告会,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五四运动真是一场伟大的运动,面对国土被瓜分的耻辱,面对北洋政府的软弱屈辱,面对着国耻,手无寸铁的学子们,呐喊出中国人民的心声,为国人作出爱国奋争的表率,点燃了爱国抗争的烈火。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爱国心,他们的勇气,是我们现代学子们好榜样。

水利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6

我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中的水利工程培训。在培训工作平台中,通过下载培训教材和教师视频讲座等形式,我完成了24学时公需科目及48学时专业科目的学习,系统的掌握了水资源管理与水利工程建设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学习过程中,我认真听取老师讲解,认真笔记,认真思考,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并且加深了对水行业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水利行业的发展动向。这次培训学习有助于我在实际工作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提高专业工作水平,扩展实际工作思路,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更好的为我省水利行业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行业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次水利工程培训的课程是水资源管理与水利工程建设课程,该课程是研究水文与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农业水利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总共分为三讲,第一讲为“水文与水资源热点与前沿”,第二讲为“水利工程前沿科技”,第三讲为“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在第一讲“水文与水资源热点与前沿”中,我主要学习了水文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世界主要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同位素技术在水文研究中的应用、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及寒区冰凌洪水等内容。以上这些内容可以辅助提高我对于水行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加深对本专业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了解,提高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认识,扩展实际工作的思路,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第二讲“水利工程前沿科技”中,我主要学习了水生态与水环境、工程水力学、水工结构研究的新突破、水利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型水工材料和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通过本讲的学习,使我掌握了当今水利工程建设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解决水利工程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了解了水利工程建筑新材料的应用,从基础理论、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多方面拓展知识层面,掌握了本行业的发展动向,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提高专业工作水平。

第三讲“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了灌溉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及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态势。通过本讲内容的学习使我了解到灌溉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用水和缺水现状及21世纪用水预测,了解到我国传统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了解了国内外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并掌握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知识及我国近期节水灌溉发展方向。

从课程教材中,我了解到,自从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界能力的日益增强,尤其是二十世纪末以来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水灾旱灾的发生、暴雨暴雪的频发、洪水地震的袭击等规律性或突发性事件越来越频繁,给天气系统、生态系统及水文水资源系统等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水文水资源系统与气候变化的之间的相互响应称为现今水文水资源、气象、地质等地球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而教材内容中也提到了气候系统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天文因素、地球物理因素、人为因素三种因素。通过对这三种因素的监测和控制,我们能有效改善水文水资源系统与气候变化的之间的相互响应。人类诞生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和自然界相安无事。因为人类的活动能力,也就是破坏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地小气候的改变。但是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工业化意味着大量燃烧煤和石油,意味着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此外,工业化排放的污染气体也使人类聚居的城市成了浓度特高的大气污染岛……人类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无形中闯下了弥天大祸。这些弥天大祸看起来似乎是天灾,实际上却不折不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祸。这也就是地球大气对人类进行的可怕的报复,大自然是决不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而原谅人类的。恩格斯忠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消除了。”按照恩格斯的忠告,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类应该自觉地爱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河流。人类在治理开发河流时,需要建立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态良知、生态道德和生态责任,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此外,教材内容还提到了国内外主要河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看到如今世界河流的现况,不难发现,人类的活动中对河流开发、利用甚至伤害者多,而尊重、关怀、保护、善待者少,以至于全世界河流的绝大多数处于“病态”之中,有些河流甚至已“病人膏肓”。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所面临的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无论在影响范围上还是在影响程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包括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在内的科学技术发展步伐。而与水生态和水环境密切相关的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有赖于对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前沿研究有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后,便是采取相应的措施。节水灌溉是以节约农业用水为中心的高效技术措施,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涵。其核心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适宜的农业技术和用水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充分提高农业水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率,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微灌等节水工程技术,农田保蓄水技术、节水耕作和栽培技术、适水种植等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灌溉制度、量测水技术、灌溉管理自动化等,以及与这些技术相应的节水新材料、新设备。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系统的梳理了一名水利方面的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政治修养,强化了理论素质,更重要的是发觉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未来成为推动我省水利行业区域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行业建设的发展的合格的技术人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水利方面的技术人员,一方面,加深了我对当前水利水文形势与任务的认识,对水文与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农业水利等方面要有较深入的了解。通过此次的学习,我的水文与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农业水利方面的知识有所提高,对相关方面的现实及前沿问题有更好的把握;掌握了当今水利工程建设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解决水利工程问题的新方法、新技术及水利工程建筑新材料的应用,从基础理论、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等多方面拓展知识层面,了解了本行业发展动向、灌溉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用水和缺水现状及21世纪用水预测及我国传统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和国内外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我作为一名水利方面的技术人员,对国家的治水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把握应该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要求。“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

另一方面,本次培训也使得我们要认清现实,转变观念,找准角色定位,加强科学管理和体制建设,提升水文服务能力。水文生乎于水利,离开了水利这个“根”,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水文工作只有立足水利行业,才能拥有面向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历史背景的影响,只有真正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才能更好的把握当前水利脉搏,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工程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一、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的内涵与意义

《决定》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意见》则要求:“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从2005年起,一些校企合作紧密的高职院校开始率先推行“访问工程师”培训,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①。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通知》(苏教师[2008]15号),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文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每年选派一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深入大中型企业实践锻炼,跟踪了解企业一线最新技术,参与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第二,选派对象为高职高专院校从事专业课、实践课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和从事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造的科研人员;第三,访问期限一般为3-6个月;第四,接受访问工程师的单位一般应是本行业龙头企业或较有影响的企业,能为访问工程师提供较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第五,访问工程师的培养工作采用导师负责制,接收访问工程师的单位,应选派高级工程师或技术造诣较深的人员担任访问工程师的导师。自此,“访问工程师”培训在高职院校全面推开。

作为对高校“访问学者”制度的一种借鉴,“访问工程师”培训是指高职院校选派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一种师资培养方式。实施“访问工程师”培训,能有效弥补教师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实施“访问工程师”培训,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职教师资的创新制度设计,这种长时间在企业浸润式的学习与工作能从本质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行业企业适应性。

二、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的实施现况

应该说,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项目的制度设计是科学的、双赢的。但多年实践下来,却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接收“访问工程师”积极性不高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而学校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两者的本质属性完全不同。在政府缺乏有力的优惠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假如校企双方合作关系良好,企业本着社会责任感,做一两个“访问工程师”精品项目没有问题,但若要长期接收“访问工程师”培训,企业缺乏根本动力来源。高职院校的教师到企业进行“访问工程师”培训,既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资源配置,短时间内也近乎没有任何效益可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访问工程师”培训项目,企业基本属于被动接收,造成访问工程师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二)“访问工程师”培训过程流于形式

“访问工程师”进入企业以后,出于文件技术保密等需要,企业不能也不会把教师当作真正的员工来看待;同样,很多教师认为企业只是自己短暂停留的地方,访问期一到马上就会离开,很难进入企业的工作状态,也很难融入企业的工作氛围。对于大多数的教师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能否获得“访问”经历和“访问”证书,至于能否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则不在优先考虑范围内。如此,访问工程师培训的效果自然不佳。

(三)“访问工程师”的管理与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的考核体系还很不完善,考核一般主要依赖于“访问工程师”提交给学校的文字材料,比如访问日记、工作感想、企业鉴定意见等,并没有真正考察实际培训效果;即使教师在访问期内有机会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及革新项目,但几个月的时间也很难取得较大的成果,实际上对“访问工程师”的管理与考核基本是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很难保证。

总之,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的制度设计比较理想化,但在操作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除了上述三个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会碰到的共性问题外,还存在比如派出访问教师难度大、参访教师覆盖面较窄、参访教师对企业工作插不上手、访问经费不充裕等问题,最终导致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效果较差。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的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职教师资的成功经验,通过本土化的实践,切实解决影响“访问工程师”培训有效性的瓶颈问题。

三、国外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情况综述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主要以企业为主体,德国企业都非常乐意为职教师资提供培训,开设专门的职教师资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院校也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工作,以便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掌握当前技术更新的趋势。所以,德国职教师资的职后培养贯穿于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全过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合力与功用。

澳大利亚TAFE学院为了保证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行业企业技术更新的发展步伐一致,校企紧密联合共同参与职教师资培训。职业院校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训练,由企业师傅指导,同时还要求教师每周需在相关企业兼职10小时以上。澳大利亚职教师资的培养打破了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能够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

美国也非常重视职教师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有些州规定职业院校教师每年假期必须到企业顶岗实习,不断接触新技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英国同样注重在实践中培训职教师资,政府为在职教师进入企业培训提供了制度化保障,企业也非常愿意接收职业院校教师入企实践。

纵观国外职教师资进入企业培训情况,可以得出如下共同点:第一,政府全力支持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重视校企合作,重视职教师资的企业培训。比如德国政府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明确规定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可获得国家经费补助;日本政府制定了相关法规,明确要求企业负责职教师资的培训。第二,职业院校高度重视职教师资的工程实践能力。随着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现代职业教育对职教师资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企业的实习历练,才能确保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时代和企业适应性。比如澳大利亚TAFE学院规定教师每年必须有两周以上的时间到企业带薪实习,以保证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更新。第三,企业积极承担职教师资的培训责任。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没有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比如德国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双元制”职教育人模式,职教师资必须定期到企业实训。总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既离不开政府的全力支持与制度保障,也离不开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四、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经验,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利益诱导是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有效性的动力保障

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光靠政府呼吁与高职院校单向意愿是很难有深入合作的。笔者在2014年10月进行的一次针对苏州地区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在回收的25份有效问卷中,96%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培训很重要,但是只有28%的企业接收过“访问工程师”培训;没有接收过“访问工程师”培训的18家企业中,认为影响企业参与“访问工程师”培训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没有实际利益”或者“缺乏政府相应的政策引导”的占到72.2%。要提升“访问工程师”培训的有效性,政府必须拿出政策制度与实际利益来支持和激励校企合作行为,尤其要鼓励当地行业龙头企业支持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支持“访问工程师”进入企业实践训练。例如,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法规与条例,明确企业参与和承担校企合作的责任与义务;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合作开发新产品,革新技术,对于有高职院校教师合作参与的创新项目优先立项,并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出台减免税收政策和设立相关师资培训基金,对于接收“访问工程师”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和税收优惠。总之,政府的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与利益诱导是提升“访问工程师”培训有效性的动力保障。

(二)校企联合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与考核是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的顺利有效实施,重点在于管理,关键在于考核。高职院校应联合访问企业建立系统规范的“访问工程师”管理规范与考核制度。访问工程师在企业期间,由企业对其进行到岗考勤和实绩考核;同时由学校人事部门牵头,会同教师所在系(部)、企业导师组成考核小组对“访问工程师”进行过程管理与成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校内公示,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对于“访问工程师”的成果与终期考核,可以以汇报答辩形式进行,“访问工程师”主要从参访企业的总体情况、参访过程、参访期间的主要工作、参访成果及参访体会等方面进行汇报,最后由考核小组根据答辩情况、平时检查考核情况和企业鉴定结论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者可颁发“优秀访问工程师”或“访问工程师”培训证书,未通过者不颁发证书,且应适当扣减访问期间已发薪水。总之,建立科学系统的“访问工程师”管理与考核制度,从制度上规避了教师参与“访问工程师”培训的随意性,提高了教师参与“访问工程师”培训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访问工程师”培训的有效性。

(三)教师个人的主体需求是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有效性的内生动力

当前,高职院校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但因为我国没有完善系统的高职师资培养机制,高职院校教师中从学校到学校的不在少数,尤其是传统老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访问工程师”培训的制度设计,其初衷就是改变教师缺乏企业经历和工程实践能力差的现状。但是再好的制度设计,如果缺失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提升教师个人的主体需求意识,一方面要引导教师认识到“访问工程师”的培训经历是人生工作经历中不可多得的机会,能全身心地浸润在企业实践中,是非常宝贵的人生体验,更是自己了解企业、提高实践能力、提升自我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学校应将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下转第82页)(上接第59页)系中,并与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审挂钩。总之,只有教师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企业实践与锻炼,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培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方方.动态双师结构下的访问工程师制度[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

[2]龚安华,孙岳玲.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实践及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2).

[3]朱方鸣.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14).

[4]蔡晓双、李汾娟.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访问工程师项目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5]沈文娟.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透析[J].职教与成教,2010(30).

[6]王小刚.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双师”建设必然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7]张崎静,王波.访问工程师:高职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有效途径[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9).

成立机电技术工程培训中心探索 篇8

关键词:工程培训使用及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发生了重大改变,量大面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日益显得迫切。结合我院六个机电类本专科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我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相关的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要求学生不仅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工作技能、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专业工作技能训练,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有良好的训练条件和环境,能够到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实习和训练,建设校内多功能的开放式“机电技术工程培训中心”,让学生能在培训中心完成实际应用系统的原理学习、工艺结构了解、运行调试、故障分析与排障等综合训练,使学生在良好的工程环境中获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1工程培训中心建设的原则

工程培训中心的建设项目应该与实际生产过程的岗位相适应,让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获得的能力及技能训练基本等价于在校外实训基地或实际生产岗位要求获得的能力和技能,确保学生获得工程实践能力或技能的训练。针对这一需求,我们在建设工程培训中心时确定了一系列的建设原则,并在建设过程中逐一落实和完善。

1.1保證训练环节的完整性和综合性

工业培训中心所设立的训练环节或功能划分,应确保学生获得主要岗位技能的训练。根据现有的专业设置以及发展的需要,要合理划分工业培训中心的功能模块,不但要涵盖现有六个专业的主要岗位技能,而且要具有可扩展性。因此,工业培训中心可以划分为四个训练部、十六个功能模块:①基本训练部,含切削加工、材料成型、钳工拆装、冲压板金、电工电子五个功能模块:②现代技术训练部,含数控技术、特种加工、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六个模块i③汽车实训部,含发动机部、汽车底盘、汽车电器与控制、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四个模块:④创新训练部。

1.2突出实训环节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工业培训中心的设备和装置或系统应该尽量与企业的真实生产线一致,使学生通过在校内培训实现举一反子和触类旁通的目的。如各类普通车床、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等均采用工厂或工程中常见的设备。

实际工作中将面临各种工业设备,但由于资金、场地限制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不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它们都搬到培训中心,也不可能根据某个特定企业使用的工业设备来建设培训中心。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仔细分各企业使用的各种设备和系统,找到其共同点和侧重点,合理划分培训模块和配置设备,使学生既接受共同的基础培训,又有所侧重。

1.3注意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考虑培训内容和设备的先进性和成熟性。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向机械行业渗透和结合,因此现代工业设备及其涵盖的技术将随此不断变化。学生未来主要岗位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岗位能力和技能要求也会随之而变化。为了保证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和培训设备的时效性,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使用成熟技术产品、先进技术的原则。

1.4广泛调研听取行业专家意见

随着我国成为制造大国和大量先进设备的进入,行业专家的意见一般可以代表某个行业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合理性。在建设培训中心时充分听取了包括重点院校和大型企业专家的意见。在建设培训中心之前,就到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济南中国重汽公司、芜湖奇瑞汽车公司等院校和单位参观学习、了解情况。在确定培训中心建设方案时,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邀请专家进行论证。设备方案确定更是经过有关专家严格审核,确保台套数和先进性。

2工程培训中心功能模块划分

培训中心是让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接受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了解工程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工程素质,缩短独立承担岗位工作的见习期:二是为毕业设计提供一个工程环境。因此,工程培训中心的设备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2.1能涵盖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CAD/cAM、汽车工程、工业控制、电子通讯等;

2.2在各专业技术领域有一定的先进性、能体现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3内容上能满足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要求,并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挥留有一定空间;

2.4自制设备装置要围绕训练目标,便于训练与学习,如硬件、软件的设计模块化,模块的界面清晰,便于分解与组合:

2.5各设备装置的训练内容和能力培养要有侧重点,避免过多的重复。

自2000年开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建成一个建筑面积2500M,拥有二十余台各类普通车床,十余台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十余台试验台及汽车检测设备,工控设备数十台套,可以同时容纳各类学生5个班级进入训练。根据发展的需要,学校正在新建5000M培训中心大楼,建立健全培训功能模块。

3量程培训中心的使用与臂理

工程培训中心的建设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硬件条件,而适当的训练方法、规范的教学管理和高素质的师资则是充分发挥工程实训中心效能的重要保证。实训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3.1为提高办学业校效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管理上实行集中培训和预约开放结合的开放式管理,并配备具有“双师型”教师指导工程培训,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通预约进入中心接受训练。

3.2在教学安排上将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考证工作结合起来,配合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新课题和国家各类专业大学生技能竞赛,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创新意识。

3.3由于工程培训与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课题等的教学要求各有侧重点,工程训练与技能大赛重点放在技能训练上,毕业设计与创新课题重点放在设计过程和方法的学习,放在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为此,制定了《工程培训教学大纲》和《毕业设计大纲》,编写配套的《工程实践训练指导书》。

3.4结合专业不同、要求不同精选培训项目。例如,对于机电技术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全面参加机类和电类实训,然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某一种技能进一步训练并考证;各培训项目和毕业设计课题可以结合主带教师从事的科研工作进行,实现学生培养和教师科研的有机结合。

3.5通过指导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将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通过分组轮训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提高工程培训的效果。

4结束语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媒体,理解什么叫“媒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余祖光副所长的讲座,使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了什么叫“工业文化缺失”。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大力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师生平等。要想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的时候,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他们更需要家长和教师的赏识和尊重。从人格上来讲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两个独立的人,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者;在课后,教师要走到学生的中间听一听学生的心声,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以朋友的身份来赏识和尊重学生。

上一篇:李商隐《锦瑟》下一篇:传统美德作文《百善孝为先》高分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