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启示周记小学三年级(推荐13篇)
以前,我不明白大海就是什么样貌的?海水又就是怎样的?更不明白海底的状况了
此刻,我读了书之后,个性就是看了课外书后,我明白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有着湛蓝色的海水。如果把海水带上岸,晒干后,就变成了我们平时在菜里面放的盐。而且,在大海里住着一个庞大的群体——鱼类它们中最大的要数鲸了,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小鱼儿们在珊瑚中穿梭,在海礁中嬉戏,玩耍,小虾和螃蟹心平气和的在石头上享受着温暖如春的日光浴,可一不留意就会成为鲸的美味呢!夜间凶狠的怪物——鲨鱼在寻找自我的猎物,小鱼和小虾也会再次成为它们捕捉的目标,真可怜。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海龟还会慢慢地爬上海滩,在沙子里产卵,培育下一代;有时螃蟹也会逃离危机四伏的海里,爬上海滩,看看大海以外的世界呢
一、“好读书”——以兴趣培养为前提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与我国传统文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出一辙, 都突出的是兴趣培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爱玩是小学生特有的天性, 教材本身是相对枯燥的, 如何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兴趣, 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材, 既不脱离教材基本知识点的传授, 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创设情境, 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融入阅读故事中, 感受故事里的精彩, 完成“要我读”到“我要读”的转换。如果教师能够换个思路, 课堂上完成了知识点的讲授后, 重点放在对于学生阅读的引导方面, 效果会更佳。
二、“读好书”——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能力
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要求, 通过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技巧和能力, 基本上能够完成自主阅读。这也是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读物, 尽量使学生选择内容积极健康, 具有正能量的书籍进行阅读,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获取的营养都是对其有利的, 不至于被一些低俗、消极思想所影响。渐渐地, 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 对于有利的知识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 对于有害的东西开始懂得舍弃。正如冰心老师所写:“书看多了, 我也会挑选, 比较。比如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 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 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 堆砌了许多华美词句, 无病呻吟, 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文字, 我一看就从脑子中抹去, 但是那些满带真情实感, 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 往往也会使我心动神移, 不能自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最实际的做法就是在安排学生阅读之前, 先穿针引线提出一些针对性、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 这个答案或许会根据每个人的思想不同有所差异, 但却能够达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效果。最后, 教师一定要注意结果的验收, 让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想法,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仅仅做一个倾听者, 而不要急于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学生, 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读书好”——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说明学习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冰心老师在其文章中提到自己刚开始读《红楼梦》时兴趣并不大, 因为她当时读到的是贾宝玉的女声女气, 看到的是林黛玉的哭哭啼啼, 而人到中年后再来看这部作品时, 看到更多的是通过一个家族的没落看到整个满清王朝的盛衰。人对于书籍内容的理解往往跟人的生活阅历直接关系, 年少时更多关注的是情节的精彩与否, 而年长后看到的更多是故事背后蕴含的哲理, 正如佛家所谓人之三大境界“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
《忆读书》是冰心老师在1989年国际扫盲日和中国教师节前夕写的一篇随笔散文, 她从自身从小读书的经历谈起, 将自己从小读书的所见所想所感清清楚楚告诉读者, 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 对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其能力的提高, 更关乎其价值观的形成, 并对学生往后人生中阅读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冰心.冰心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关键词】中低年级;班级管理;读书气氛;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趣的活动能有效激发阅读热情。所以,每个学年,我在班里都有计划地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
一、“养小鸡”活动
在我的学生中,一提到“小鸡”这个词,孩子们的眼睛就会发亮,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个关于自己的“小鸡”的故事。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小鸡”是什么?
根据刚入学不久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在班里开展了“读书养小鸡”活动。
(一)布置“小鸡乐园”
在一年级开展读书活动,首先要在环境布置上下功夫。我在教室里专门留出一块“阵地”,以表格的形式贴上写有每个同学名字的“小鸡”,并配上可爱的“鸡舍”“草地”等,成为孩子们人人“心向往之”的“小鸡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孩子们体验“养小鸡”的快乐,开展个人之间的评比。每个小队布置一个“饲养场”,开展小队评比活动。
(二)开展“读课外书,为小鸡挣米饭”活动
学生每读一篇文章后,就可以请听者在标题处签名证明已读,只要得到五个听者的签名,就可以为“小鸡”挣到一碗“小米饭”,贴到自己的“小鸡”后面。得到10碗“小米饭”就可以到老师那里为自己的“小鸡”抽一次奖,“小鸡”可以由此长大,或下蛋或得到朋友、礼物等,每四周按“米饭”的多少评出饲养员”。
为了让自己的“小鸡”快快长大,并为它挣更多的礼物,孩子们争分夺秒地互相朗读儿歌、短文、古诗,在那个时期,大量的朗读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借助拼音识字的能力
(三)“比比谁的小鸡多”
“养小鸡”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我还把阅读和学生行为规范的评比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算每周《家校联系手册》上的行为规范总星数,每10颗星换1分,每积15分可以购得一只“小鸡”,每个月评比一次,购得“小鸡”数最多的小队被评为“最佳饲养小队”,个人得“小鸡”最多者被评为“最佳饲养员。
通过一系列外显的奖励刺激,阅读和自觉遵守規范渐渐内化为孩子们的内在需要,因为孩子们已经找到了阅读的乐趣,懂得了规范的意义。
二、“超级阅读娃”评比活动
在本学期开学时,孩子们津津乐道的都是“超人”。由此得到启发,我们在班里开展了“超级阅读娃”的评比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制度。
(一)读书争章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在班级中开展了读书争章活动,将阅读数量和质量同时纳入考核。我要求孩子们每天在家阅读半小时课外书,花几分钟时间和家长交流读后感,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也可以朗读一段精彩片段,然后由家长打分。每天在阅读量上达到规定要求,并且获得的评价为“优”的学生,一周结束时就被评为“超级阅读娃”,同时在评比栏上获得一枚“阅读章”。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有了时间的保证,促成了每日阅读半小时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提高了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读书奖励卡的使用
为了让“阅读章”发挥更久远的激励作用,我将奖励卡与读书活动结合起来。四枚阅读章就可换一张“阅读娃奖励卡”。这张奖励卡具有多项“功能”:可申请免一次阅读;可将一次未得“优”的家长评价升级为“优”:可作为特殊借书证借班级书库中的书。积满四张奖励卡还可以参加一次抽奖,并发给“超级阅读娃”喜报。
三、开展“小书虫俱乐部”活动
要在激发个体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必须在校内开展更多的集体读书活动,实现交流和共享。于是,我在班里成立了“小书虫俱乐部”。俱乐部一般每月开展一次活动,主要围绕每月的必读书目展开,活动由老师和班级“智囊团”的成员共同策划。
(一)好书交流会
为了增强阅读的效果,也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孩子们读完一本必读书,月底就在班里组织开展“好书交流会”。交流的内容和形式都很丰富,有交流阅读感受的,有课本剧表演的,有自编自演后续发展情节的,孩子们尽情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根据交流会中的表现,我们还会评出“最佳创作奖”“最佳表演奖”“最佳道具奖”等,好书交流会较好地实现了读书信息的互相交流,很受学生欢迎。
(二)“好书漂流”活动
为促进学生对好书的阅读交流,在“小书虫俱乐部”开展了“好书漂流”活动。漂流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好书漂流卡”。孩子们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制作一张漂亮的漂流卡,在上面写上几句自己的读书心得,并用“推荐指数”对这本书进行评分。然后把卡片夹在这本书里,或挂在图书角上。其他同学看了推荐以后再去阅读这本书,也在漂流卡上写上自己的心得和推荐指数。根据好书漂流卡的记载情况,定期评选“最受欢迎的书籍”和“小书虫”,并颁发“小书虫奖励卡”。有了“好书漂流卡”后。班里甚至出现了很多孩子排队借阅同一本书的现象。
(三)“读书宝典”交流展示活动
到了三四年级,孩子们的阅读要求进一步提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积累语言。我常对孩子们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读书摘记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好办法。”但是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做读书摘记是枯燥乏味的事,也是一个负担。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班里开展了“读书宝典”系列活动。所谓“读书宝典”,就是把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的“宝贝”记录下来,包括好词佳句、读后感等。首先我指导学生制作“读书宝典”,取个性化的名字,设计个性化的目录、版面等。制作完后进行评比、再修改等。
读书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合作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早上起床时,听见窗外“呼呼”声,拉开窗帘一看,外面已是雪的天堂,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地被白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满天的白雪漫天飞舞,多么纯洁呀!看了此番情景,有了想出去玩耍的冲动!
刚出门便“扑通”一下摔了一个大跟头,摔得我浑身疼,嘀咕着:“疼死我了,我、我要把雪扫掉。”忽然,我看见邻居家的爷爷也摔了,便去扶他。于是我扫雪的决心更大了。
我跑回家拿了铁铲、扫把,带上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呀!我先把路面上的雪扫掉,才扫掉一半便累的坐了下来,说:“‘说的容易做的难’”。但想到为了老爷爷更加方便去卖菜,我就觉得我又有了力量,把雪扫完,刚要离去,突然发现,路面上有冰更滑了,我拿起铁铲猛铲几下,冰却只有几个白点,我把冰拿在手上,发现冰在融化,脑袋里灵光一闪,从家里拿了一个热水瓶就往地上浇,滚烫的热水接触地面时,似乎是一个勇士打败了一个坏蛋,冰退缩了,几分钟后,并全化成水了。我骄傲的说“我真是天才”。这时老爷爷走过来看见我把雪扫了,夸我是个好孩子。我回答“区区小事,不足挂齿,爷爷,小心走着去卖菜,下次有困难来叫我,拜拜”。
很久以前,有一个蚂蚁洞里住着两只小蚂蚁。有一天,两只小蚂蚁出去找食物。突然它们发现墙边有一条死毛毛虫。它们想:这么重的东西我们俩怎么搬得动?于是它们把很多好朋友都叫来把那只死毛毛虫搬回去了。一年以后,当地出现了沙尘天气,小草被沙子给活埋了,蚂蚁们也看不见食物在哪里。结果有一些蚂蚁饿死了。其他的蚂蚁一边哭一边说:“这些同伴就这样死了,我们还话得下去吗?”有一只蚂蚁肯定地说:“我们必须话下去”另一只蚂蚁不解地问:“真的?”,那只蚂蚁微笑地说:“肯定是真的啦,还用问?”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蚂蚁们也开始储存粮食了。一只蚂蚁微笑地说:“我们必须配合。”蚂蚁们齐声说:“对,我们必须合作。”从此,它们加快储存食物,冬天来了,日子过的还不错。
两年之后,蚂蚁爸爸当了蚂蚁国的国王,从此,它们过上了最幸福的生活。
吃过奶奶精心准备的饭菜,奶奶便带着我和爸爸到菜园里种菜了,奶奶拿着一包包种子,我指着一种粉红色的种子,说:“奶奶,这是什么种子啊?”奶奶笑呵呵的说:“这是水萝卜种。”“哦”我应了一声。
奶奶把我领到垄沟头,教我种菜,奶奶边教边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就得什么,过几个月你们再来,蔬菜就好了!”这时,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种钱会不会得钱呢?我摸摸裤兜,正好有两元钱硬币,我高兴的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钱轻轻的放在里面,然后学奶奶的样子,买了点儿土。奶奶看见了,说:“大孙女,你干什么呢?”我骄傲的.说:“我种钱呢!”奶奶说:你种钱干什么啊?”我说:“您不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就得什么吗?”奶奶听了哈哈大笑,说:“傻孩子,只有种子才能在地下发芽生长,钱是不会的!”爸爸笑着走过来说:“是呀,钱是国家发行的呀!”我听了爸爸和奶奶的话,脸红了。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一、当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起步作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
在小学生进入三年级之后,语文课上会郑重其事的安排上作文写作部分;很多小学生对于作文课程来讲都感觉到非常的神秘。学生对作文课程的神秘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挫败,逐步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第二,教师急功近利的现象凸显。但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写作让教师满意的作文,严重违背了三年级小学作文教学规律、违背了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不利于提高作文起步教学质量。
第三,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对语言以及素材的积累。小学三年级学生受自身生活阅历影响,本身掌握的词汇量就非常有限、对语言的积累也不是十分丰富。
二、提高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效果的主要途径
(一)激趣铺路引发写作
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起步时有难度,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重视积累,读写结合,模仿起步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做好做好语言文字训练工作,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大量阅读,加强语言积累
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孩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而这些“语言材料”、“有新鲜感的词句”都是通过阅读来提供的。
1.课内多读、多背、多练
大量的诵读与背诵,可以增加字词的储备量,还有助于把所记忆的好词好段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如《三袋麦子》一文后的续编故事,结合学校“手抄报”的评比让学生做一做手抄报,再用“先……再……最后”等连词写一段话。又比如《掌声》这篇文章写得很含蓄,文中有多处空白,特别是其中有两处很好的训练写好人物心理活动的训练素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的想法写具体,在这过程中加强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意识。这些随文练笔不一定非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要能写成一段清楚连贯的话即可,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负担,而写作的能力则在平时的训练中慢慢得到培养。
2.创设情境,有话可写
有些学生非常怕写作文,作文课时拿着笔冥思苦想一节课也写不出几个字。何故?生日:“无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捕捉写作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捕捉材料则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材料。
*读写结合,模仿起步,训练语言表达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可以阅读为基础,从模仿中学习作文,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1.句子仿写
例如学习《秋天的雨》一文中,第2段的围绕重点词语“五彩缤纷”的设计,可先让学生思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看出?学生通过朗读下文体会对植物色彩的描述,知道了词语的具体含义。再让学生说一说,你观察到哪些事物可以用“五彩缤纷”形容,你能仿照上面的句子具体写一写吗,由读过渡到写。
2.片断仿写
(1)构段方法仿写
要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组段成篇,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他们建立段的概念,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
(2)写作方法仿写
学生习作方法的掌握更多的是通过对于文本的模仿来实现的。三年级阅读课入选的课文都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细心体会,认真揣摩语言的表达技巧,必能给学生写作表达以启发。如《小摄影师》、《陶罐和铁罐》一课的对话描写、《灰雀》的神态描写、《花钟》运用多样的句式来表达同一样的意思;《盘古开天地》的想象画面训练等。
3.文章结构仿写
三年级作文的基本过程就是组段成篇,因此,在学习课文时除要抓好自然段的仿写外也要渗透学习怎么样把各个段落有顺序地组织起来,成为一篇文章。实现由段的训练向篇章训练过渡,为命题作文打好布局谋篇的基础。《美丽的小兴安岭》按四季变换的顺序安排,可学习介绍自己的故乡;《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的顺序组织,可领悟如何说明一样事物;《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可学会如何写一件事情……
三、进行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
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指导性批阅。我们的批注要面对学生,要具有指导性与可操作性。而那些“中心突出,语句通顺”之类的套话,学生看了不知所措,也得不到任何受益,更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与行动的评语,早就该销声匿迹了。再一种形式就是面批,当面指导。其次就是再次对具有典型性的习作进行集体点评。习作等第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这样的评定,对于习作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的“得优”的机会,使他们对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
除此之外,我还去观赏了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舞龙灯和走马灯。最有意思的要数走马灯了。正月初五那天,我还特地跑到永嘉瓯北奶奶家那里去一饱眼福呢。
随着夜幕的降临,热闹的走马灯活动就开始了。在一片热闹的锣鼓声中,只见一支身穿古代服装、腰上挂着用竹片和彩纸做成马样子彩灯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远远望去,就像一支骑着马的大部队。迎接他们的是围观群众的喝彩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的鞭炮声,五彩缤纷的焰火。你看,他们一边走着花步,一边唱着诗歌,多好玩啊!可是我一句也听不懂唱的是什么。后来爸爸告诉我,他们这是在用温州方言唱着诗歌为人们祈福。原来是这么回事,多有趣啊!
一、三年级上册,思维导图在实践
刚开始执教三年级上册,我便思考:中年级的阅读课要逐渐引导孩子理通文章脉络,为学生写作进行篇章构思作准备,靠旧手法分段落?不可取,千篇一律,嚼之无味(以前读小学时最不喜欢分段落,不明目的,只为了分而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自然地与文本对话,真正能静下心去读书?我大量阅读资料,并进行网上学习后,选择的是利用思维导图备课、上课。学生们用思维导图预课、“补”课、尝试习作。我们班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时训练过一段时间思维导图,为每个单元的生字归类、联想,对这方面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
第一步,教师引路,扶助赞赏。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把文章“画”出来,并且画得有质量?作为教师我得先行,把学生带到一个高度,授予一些方法,赞赏一下勇气,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收到我想要的效果。我先以第一课《燕子》为例,在课文的学习中板书画图,力图让他们知道三点:(一)一看图就知道各段写了什么,一目了然;(二)以关键词代表句子,方便回忆;(三)大胆尝试联想,有自己的想法。新授课后,如果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什么补充或想法,可以直接上讲台为板书进行补充,并为做补充说明。学生在听-看-思-做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篇章结构的分解与重组。就这样,成功的第一堂语文课让他们回忆且加深了对思维导图特点的理解,并跃跃欲试。接下来,我让他们尝试着自己把这篇文章“画一画”,统一批改标准:思维导图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思考角度不同,层次深浅不一的区别。能画出文章内容的(哪怕不完善),95分以上;能做出总结或联想的(哪怕只有一丁点),必得100分,或者200分、300分……总之,尽我的一切能力鼓励联想,发散思维。比如,字的联想:形近字、多音字、易错字;词的联想:反义词、近义词;句子联想:修辞手法、我也能这样写……每一个积极尝试联想的学生我都大肆表扬,用同事的话说就是:“表扬得他们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第二步,参与实践,由课涉作。学生为文章画思维导图大多在预习进行,课后补充,但我们并非每一课都用这个方法。我们在每个单元挑选一些脉络清晰,学生较感兴趣的一两篇文章,运用这个方法进行学习,渐渐形成学生的篇章意识,构思意识,并在习作学习中加以引用。如介绍《我去过的一个好地方》,学生就可以模仿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先画图,把要介绍的几个方面画出来,如地名、地理位置、别称,印象深刻的两三个景点,个人感受等等,每个方面想如何介绍,可以添加一些词语、修辞手法以示提醒。
训练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生以及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都收获着思维品质的提高,尝试性地拓展思维的宽度、深度,对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辅佐作用。
二、三年级下册,批注方法在深入
针对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部分学生出现的画图厌倦以及思维难以拓展的问题,已经和学生共同进行三年级下册学习的我从微课程《批注方法这样来》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思文本所思,说文本所说,批注可以做到。首先,微课程中提到的批注方法与日常所看到的老师们所用的批注方法有所不同,日常老师们所理解的批注方法是狭义的,只注重对句子的情感色彩、意义剖析,而课程所提出的批注方法则广得多:字、词、句、段、篇均有涉及,与之前训练的思维导图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可让孩子更专注于文本。于是,我和孩子们开始了“批注之旅”。
个人备课,我采用“批注+画图”,让自己对文本理解得更深透,并张贴在教室,与学生讨论学习。这种备课方式让我对文本的篇章构造,下一步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有了方向,捕捉到了指导学生学习的关键点。
学生的预习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务必提前进行。引导他们关注单元导读,找出单元主题,牢记单元主题,在预习时,围绕单元主题批注,特别是质疑、感受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更要与单元主题相结合,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学生开始进行批注,我们将之前画思维导图时联想的一些方法用上(字的联想:形近字、多音字、易错字;词的联想:反义词、近义词;句子联想:修辞手法、我也能这样写……),总结出了下列几种常用的批注方法,板于黑板,让学生经常看得到,用得上:
1、提出疑问。
2、写感受。(这句话写出了……)
3、利用工具书解释词语意思。
4、写出联想到的反义词、近义词、多音字、形近字。
5、用长方形画出成语或四字词语,用括号画出短语。
6、对不懂的字、词、句做标记。(?)
7、改句子,使意思不变。(可改为陈述句:……可改为反问句:……)
8、写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拟人、夸张、排比……
……
孩子们沉浸在利用批注方法自主学习的各种发现之中,这些发现不是老师说的,不是从参考书上搬的,他们在思考,在发现,在积累,在运用。其实,在学生的阅读中,读后不知所云,一问三不知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因此,不管是思维导图或是批注的使用,都是希望能为孩子打开一扇阅读的门,让孩子学会用心地阅读,知一点为知,知多点会思,这才是毛泽东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真谛。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确定了它方法性学习和积累的必要过程,以实践参与为重心,掌握方法为目标,是我在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的。
今天是星期日,我、弟弟、朋友我们几个一起在我家中想出了一个主意,煮番薯。大家都高兴起来连忙变得忙碌起来,立即取出了锅,切好了番薯、放入锅中、放入清水,就立即煮番薯,我们几个就坐在桌干喝着白开水,四个人说说笑笑的过了好一会儿,番薯有点熟了马上可以吃了,放入糖再煮20~40分钟,一锅热腾腾、香喷喷、甜蜜蜜的番薯就出锅了。 日记六年级日记
我们四个正吃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听见有人敲门,我急忙开门一开原来是二婶。二婶问:你们在吃什么呀?这么想。我们四个一起说:我们在吃煮番薯。二婶问:你们怎么煮的呀?我们说:“我们不能告诉你。二婶说:”告诉我吧以后我煮给你们吃快告诉我吧。我们四个商量后说:“好吧。
这个周末我们过得很快乐!
今天妈妈让我做米饭,这也是我第一次学做饭。我觉得还是要学会做饭,这样已经就可以照顾爸爸妈妈啦。
我拿出盆,舀了一碗米,然后舀了一瓢水,我把手捧起来,用两只手掌心搓米。第一遍掏过后水非常浑,又掏第二遍米,我又准备掏第三遍的时候,妈妈突然过来了,说:“多掏一遍米,米就会损失一部分营养成份,掏的越多损失的营养成份越多。”妈妈的话又使我增长了知识。于是我把洗好的米倒入电饭锅内,把米铺平。妈妈又说,电饭锅中的水比米高出一些就可以了。我把电源插上,就出去玩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又问我:“电饭锅上的按扭按下了没有?”我恍然大悟,急忙跑了进去,看见电饭锅中的米饭还是生的。这时,我照着妈妈的话按下了按扭,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我们全家终于吃上了我第一次做的香喷喷的米饭。
爸爸、妈妈、我都高兴的笑了。
我们手牵手,排着长队兴高采烈地来到城市广场。广场又大又漂亮,摆放着一盆盆五颜六色的鲜花。还用红黄两种颜色的花拼出“庆祝国庆”四个大字。在它的上面矗立着用红色的假花做成的一 面大大的国旗,还用黄色的纸做成五角星,一颗大的,四个小的,非常鲜艳和美丽。
徐老师带着我们观看了绍兴古地图,这地图是画在地面上的,有许多的桥和路的名称。它的不远处有一座古代修建的大善塔,这塔旧旧的,可是很牢固,一共有五层,塔顶尖尖的。
三年级小学生寒假周记1
小学三年级寒假周记是不是你很想要的呢?希望小学三年级寒假周记在马年为你带来快乐幸福,希望精品学习网可以为你带来想要的信息,新春快乐!
现在我们大家的功课都很忙,本该休息的时间全被占去学习,一堆堆的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但若你真的问我们:“你们最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坦白地告诉你——表扬,而并非自由。
是的,我们学习是为什么?不过是为了老师、长辈、同学的表扬。认真地写作业,考第一,上好学校,为了什么?也是为了表扬……
表扬是对我们的肯定、赞扬和鼓励,是一种心灵的必须品,有了表扬,才有我们不断的努力,才有我们光辉的`成绩。
然而,老师与长辈们是多么苛刻他们的表扬!当儿女、学生们做了好事来报喜时,虽然说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可脸上却依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嘴里用几句简单的话打发我们,给我们泼上一盆冷水。霎时,喜悦之情如灰被风一般地吹走了,剩下的是什么?只有无助的叹息。于是不再发愤,不再努力;于是失去了上进心;于是有了喜讯不愿告诉别人,让美好的东西,湮没在心底,成为永久的记忆……
我们一次次盼望家长与老师们能给我们表扬,哪怕是一句赞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他们却一次次让我们失望,一次次吹走我们的喜悦,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少了一份温馨。
可是,又有谁,会真正去倾听我们发自内心的呐喊;又有谁,会真正懂得我们的想法;又有谁,会真正给我们最需要的表扬,来填补我们心灵的伤口呢?
三年级小学生寒假周记2
寒假到了,我绷紧的神经也终于得到了放松。虽然如此,但过于放松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这周是放假的第一周,妈妈每天给我布置了不到2个小时的作业,可我呢,只顾贪玩没有很好的完成。为此,妈妈非常生气,并和我谈了一个晚上。
妈妈,我错了。您布置作业时,我满口答应,可真正做起来却没有按时完成。这种行为是一种不遵守诺言的.表现,俗话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我呢?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本来就是自己的本份。妈妈每天利用休息时间给我布置、检查作业,已经很辛苦了,可我不但没有减轻妈妈的负担,反而让您如此为我心碎。妈妈,您经常对我说:“人贵在自觉,学习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别人在后面拿着鞭子赶呢?”
妈妈,我错了。这次期末考试我虽然名列全班第二名,但您说一次考试终究说明不了什么。可以看到,在我前面有很多强手,在我后面紧紧追赶的同学也很多。因此,我没有丝毫理由沾沾自喜小学三年级寒假周记范文小学三年级寒假周记范文。相反,我应该以此为动力,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人应有远大的目标,不能被一时成败所左右。所以,我更不能在里游手浩闲,我应该抓紧时间弥补平时学习的不足。
妈妈,我错了。在这个寒假里我不会再让您为我操心了,我会自觉地做好每一件我应该做的事。妈妈,您在和我谈话的最后送给我一句话:“只要你再努力些,再刻苦些,你会变得更优秀。”我会的,我会谨记您的教悔、我会让您为有我这样的儿子而感到自豪无比。我一定会的。
妈妈,我错了,我诚心诚意地请您原谅我。我会牢记您让我背的《论语》中的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妈妈:最后我也送给您一句话:在我放假期间,请您也放松一下您自己,注意休息。您的儿子长大了。
【读书的启示周记小学三年级】推荐阅读:
《滴水穿石的启示》小学生读书心得600字11-18
《钓鱼的启示》读书心得书评10-30
读书的启示的优秀作文10-07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书心得11-16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动物的启示作文450字11-08
《幻城》小学三年级的优秀读书笔记05-25
小学六年级作文:蚂蚁的启示07-09
小学五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说课稿09-25
小学五年级的作文:大自然的启示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