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法规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法典法律法规(精选8篇)

民法典法律法规 篇1

民法典终于颁布,2021年1月1日将实施,实现了几代法律人的夙愿。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5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承载着人民期待、凝结着几代法律人梦想的民法典必将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作为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民革党员,我们要在民法典实施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对民法典条文原原本本的逐条学习和理解。

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与以往单行的民事法律条文相比新增加了居住权、占有、保理合同、物业服务合同、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等很多内容,还有原有法律条文的修改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参加培训和反复看法律条文等多种方式,尽快地对民法典条文原原本本的逐条学习和理解,尽快完成知识更新。

民法典各分编从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关系和谐稳定出发,对紧急情况下财产征用、有关合同权利义务、物业服务企业职责和业主义务、侵权责任等条款,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将民事权利法定化、法定权利具体化,在总结既往立法经验基础上有许多新的突破。

以社会普遍关注的“高空抛物坠物”伤人事件为例,侵权责任编明确了各方责任的划分,对于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同时,还规定了建筑物管理人应当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以及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这有利于充分保障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提升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民法典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这是民法典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国家对加强人格权保护的重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呼声。

人格权编将“隐私”定义为“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扩大了隐私权保护范围;将同样具有识别特定自然人功能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使个人信息保护更加全面、严谨、细微。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婚姻家庭纠纷逐渐增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尽可能挽救当事人的婚姻,避免当事人因为一时冲动而草率离婚,并强化当事人的家庭责任感,维护和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民法典确立了“继承人宽恕制度”、“自助行为制度”,“自甘风险”规则,同时对遗体器官捐献、职场和校园性骚扰、非法从事与人类基因、人体胚胎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严格规范。

还有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抚养赡养、收养、继承等方面的新规定,这些都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二、积极投身于对民法典实施重大意义的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把我国多年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一系列重要制度成果用法典的形式确定下来,规范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赖以依托的财产关系、交易关系,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了解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我们还要广泛宣传,让周边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均能认识民法典实施的重大意义。

三、做严格遵守民法典的表率。

用民法典规范自身言行,并影响周围群众自觉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让周围群众养成日常学法,遇事找法,维权用法的好习惯。

四、运用民法典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法典法律法规 篇2

一、民法法典化的内容

民法法典化就是通过一部完备的民事立法把我国当前分散的民商事法律制度进行有机的整合和汇总, 从而形成一部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完备法典, 统领民商事法律制度, 指导民商事法律交往活动。民法法典化是我国当前学界以及司法实务界在努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最初的《民法通则》到《合同法》, 《担保法》, 《婚姻家庭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侵权责任法》等等。我国民法法律制度在不断的完善, 但是不同法律之间的内在逻辑存在不一致, 不协调的地方, 民商事交往规则的纷繁复杂, 这就要求通过一部统一的民法典来统领民商事法律, 确立确定的民商事法律规则。民法法典化的运动在不断的推进中, 这也必然会促进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二、民法法典化与法律解释的关系

所谓“所谓法律解释, 是指法官在裁判活动中所作的、对法律的理解和说明活动。”[1]法律解释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 由于我国的法治发展是一种外发型的法治现代化过程, 这就决定了我国法制的完善, 法治的发展并没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这是与西方国家成熟的市民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法治发展不一致的地方。由此也就决定了我国不可能通过成熟的市民社会的民商事交往规则来制定详尽的民商事法律制度。只能通过“小步快跑”的形式来发展我国的民商事法律制度, 在这一过程中, 法律解释对于民商事交往规则的形成与成熟具有积极意义。由此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 由于成文法律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 即文字表述的模糊性和时间上的滞后性, 这就导致了法律制度自从其产生之后就已经“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了。这是任何成文法国家, 成文法制度所必然会面对的问题。有的国家, 比如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 通过赋予法官相应的权力, 允许法官在遵循先例的条件下进行“造法”。这种方式是以法官较高的职业素质以及相应的权力架构为基础的。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是通过权力机构或者司法机构出台相应的法律解释, 比如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以及司法机关作出的司法解释等。这些法律解释对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 解决法律制度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的问题, 适应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法律解释通过完善成文法的不足, 来促进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

三、法律解释在民法法典化背景下的发展

(一) 民法法典化背景下法律解释依旧有存在的现实必要性

前文已经提及, 民法法典化是世界范围内各国民商事法律发展的一个方向。基于民法法典所具有的完备性, 逻辑性, 体系性, 民法典能够在提升民事法律的地位, 充实国家的法律体系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民法典是民商事法律制度存在的一个载体, 在这个载体中可以有效的化解因为单行立法所带来的不同法律制度之间不协调甚至于相互冲突的内容。这对于民商事交往规则的确定以及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正是民法典作为成文法典形式而固定存在, 但是社会经济交往活动的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入21世纪甚至于以后的更久远的年代, 已经通过的民法典必须需要不断的完善来紧跟时代的步伐。但是由于法律稳定性的要求, 通过法律解释的形式灵活的应对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则, 这是民法典保持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 民法法典化背景下法律背景下法律解释依旧又存在的现实必要性。

(二) 民法法典化背景下法律解释侧重于指导实践具体问题

民法以法典化的形式得到确立表明民事法律理论与制度都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成熟的发展。成熟的理论与制度规则是民法法典发展的基础。民法典内在的逻辑性, 体系性, 完备性也就决定了民法典在规范社会经济生活中民商事交往活动发挥着主要作用。法官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 以民法典的内容为主要的裁判依据。民商事交往活动中, 行为人以民法典为主要的行为规范。理论与制度都是发展的, 联系的, 可预期的。通过法律解释的形式来将理论与制度予以贯彻实施已经没有了必要性。但由于成文民法典所固有的局限性或者说缺陷, 法律解释依旧有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其显示必要性实际发挥功效的地方在于指导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对实践中的操作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四、结语

无论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 民商事交往活动作为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活动与人身活动, 其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与规则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国外的民法典能够为我国所借鉴, 并通过法律解释的形式来不断完善我国民法典制度。

摘要:民法的法典化是当前世界民法发展的主流,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都建立了民法法典。这对于我国的民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法律解释对于民商事交往规则的形成与成熟, 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 解决法律制度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的问题, 适应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法律解释通过完善成文法的不足, 来促进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民法典,法律解释,实践

参考文献

民法典法律法规 篇3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民法;刑法

一、对村民委员会民事法律地位的分析

(一)村民委员会的民事立法现状

宪法和村委会组织法都将村委会称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作为组织的一种,我国《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中都有关于“其他组织”的规定,因此,作为平等主体的一方,村委会当然可以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享有与另一方当事人设立、变更和终止合同的权利并承担合同生效后的履行义务。

一种观点认为村委会事实上是一种法人组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村委会拥有财产权,并且该财产与成员的财产是分离的,足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另一种观点认为,村民委员会应该属于社会团体的一种。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⑸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⑹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此外,社会团体的申请筹备,还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一系列文件,显然,村民委员会并非属于社会团体。

(二)关于村民委员会民事立法完善的建议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的规定,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其在法律和村民大会明确赋予的范围内代表村民会议从事维护村民权益的活动。村集体、村民会议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如同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关系一般,董事会执行股东大会的决策并对具体事务进行管理,村民委员会则执行村民会议的决策并对具体村务进行管理,因此,村民委员会拥有的仅仅是对村民会议决策的执行权,这种执行权附属并来源于村民自治的自治权,因此,村集体才是自治权的真正主体,而村民委员会则是村民自治组织的执行机构和常设机构。

因此,必须确立村集体的独立的法律人格,把村民委员会的法律性质由村民自治组织改为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并且赋予真正的自治主体——村集体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这个法人中,有完整的法人治理系统,村民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并行使自治权,村民委员会是执行村民会议决议的机关,并且对内对外代表村集体。首先需要在《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确立村集体的自治主体地位,同时,在相应的民事立法中,应该赋予村集体以独立的法人资格,使其成为明确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一。村民委員会作为村集体的法人代表,代表村集体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并对外发生法律关系,而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都由村集体承担,但若行使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而承担的责任则由自己承担。

二、对村民委员会刑事法律地位的分析

(一)村民委员会的刑事立法现状

我国《刑法》第30条对单位犯罪做了规定,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否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犯罪主体呢?有观点认为,基层群众性组织属于人民团体,关于人民团体的概念,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的15号文件中规定,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因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村委会当然也就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另外,2007年3月1日,公安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村支书、村主任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实施犯罪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请示》,批复如下:“……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刑法》第三十条列举的范围。因此,对以村民委员会名义实施犯罪的,不应以单位犯罪论,可以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司法机关在办理村民委员会涉嫌犯罪的案件中,往往认为其构成单位犯罪,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意见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单位’既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的组织,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的组织。”

(二)关于村民委员会刑事立法完善的建议

依据刑法的立法精神以及我国刑法的立法目的、任务,以村民委员会实施的犯罪行为应该而且必须是刑法打击的对象,而其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也理应受到刑法的保障。我国刑法第30条将单位犯罪的主体界定为五类,内容过于简单,并且与犯罪的形势严重不协调,大大降低了刑法的可操作性。刑法学通说认为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应有以下特征:⑴合法性;⑵组织机构性;⑶持久性;⑷刑事责任能力性。由此看来,村民委员会完全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现在缺少的是仅仅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村民委员会的单位主体资格,立法机关应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将符合上述特征的单位都纳入到单位犯罪的范围之中。

同时,从被害人或是原告的角度来说,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不明确也给其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如我国《刑法》第280条第2款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近些年来,伪造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事件时有发生,往往成为农村基层不稳定的重要诱因。

[作者简介]张睿敏,女,山西大学法学院,长治市襄垣县人民检察院干警。

考研:法律硕士民法学复习 篇4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特点

主体的平等性;内容的统一性;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

《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出生的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

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

各国对胎儿的法律地位均作出特别规定,大致有以下三种:

1、胎儿只要出生时尚生存,出生前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不承认胎儿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在某些事项上视胎儿为已出生。

3、不承认胎儿有民事权利能力,也不认为在某些事项上视胎儿为出生,仅是在某些事项上对胎儿的利益予以保护。――我国现行立法采取的是第三种体例。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依《民法通则》第九条规定,至自然人死亡时其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终止,因此死亡是自然人民事权利终止的法律事实。民法上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

自然死亡又称生理死亡,是指自然人生命的终结。

宣告死亡又称推定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后经厉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该自然人为死亡。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宣告之日为被宣告死亡人死亡的日期。

依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继承人分别继承。

民法典法律法规 篇5

代理是民法中的重点,历年考试也都会考察这个知识点。本期法硕专题就结合历年考试真题与各位探讨一下,希望能有助于各位的备考。

2006年真题:

58.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请运用代理的理论知识对其加以辨析。

答案要点:

(1)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确。

(2)此说法涉及的是委托代理。所谓委托代理是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

(3)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接受委托后应当在代理权限范围内恪尽职守、积极履行代理职责;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行使代理权,亲自完成代理事务,不得擅自转委托,更不得滥用代理权。

(4)但并非任何行为都可适用委托代理。根据有关规定,违法行为,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应当由特定的人亲自为之的行为不能适用委托代理。

解析:

我们可以结合本题答案看看如何答好辨析题,(1)首先给出该说法的判断结论;(2)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比如本题先写下委托代理的概念;(3)分析该说法有什么合理之处;(4)分析该说法有哪些不正确的地方。

回答辨析题,不需要长篇大论,但是要注意回答的章法,以使得阅卷人非常容易得看到得分点。

结合本题,我们还要知道滥用代理权的三种具体行为: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通谋而为的代理行为。其中,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属于滥用代理权这一点可能很多考生不太理解,其实这两种行为只是有可能侵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在实际中是以自己一人的意志取代了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使得代理人可能因此而牟利。

还要了解哪些行为是具有人身性质的不得代理的,比如婚姻登记、立遗嘱和收养子女等行为。

2005年真题:

41.根据代理权产生依据的不同,可将代理分为()。

A.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与委托代理B.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

C.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D.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

答案A

解析:

法定代理、指定代理与委托代理,是根据代理权产生的原因进行划分。委托代理是最常见的,由委托而产生的;法定代理是依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代理,比如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代理人;指定代理是在一些需要代理人而没有代理人或代理人无法确认的情况下,由法定机关指定而产生的代理。

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以是否以被代理人名义为标准区分;

显名代理与隐名代理,是根据第三人是否知道代理人与本人之间的代理关系进行划分。该知识点05年及以前都存在,在06年大纲中被删掉了,但今年大纲又把它恢复了,所以考生要特别关注一下。

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与自己订立合同;双方代理,是指代理人就同一项法律行为既代理本人,又代理第三人为同一民事法律行为的代理。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都是滥用代理权的情形。

从本题也可以看到代理这一章的内容是非常庞杂的,这么多“代理”必须要分清关系,否则做题肯定会出错。

下面再看看代理中的一个重点:表见代理。

2005年真题: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要求分析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制度构成和制度价值)。

答案要点:

(1)本条是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

(2)表见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进行的民事行为在客观上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行为。

(3)该制度起协调本人利益和相对人利益的作用,通过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而起到维护交易安全的目的。(1分)

(4)表见代理的构成条件:

①代理人无代理权。(1分)

②无权代理人有被授予代理权的外表或假象。(1分)

③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该代理人有代理权。(1分)

④相对人基于信任而与该无权代理人成立法律行为。(1分)

(5)表见代理成立后,产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1分)被代理人承担代理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享有其权利,承担其义务。(1分)被代理人有权要求无权代理人赔偿因无权代理而造成的损失。(1分)

法条分析题是比较基础的,类似的04年还考过一道表见代理的基础题:

57、简述表见代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该题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我们再看一道05年大案例题:

60.李勇系在校学生,16周岁时曾作为姚刚(成年人且精神正常)的.委托代理人与某商场签订过一份买卖照相机的合同。李勇17周岁零11个月时曾与陈瑞签订过一份买卖合同,内容是李勇用一万元购买陈瑞所有的一套音响,李勇的父母对此未作任何表示。问:

(1)李勇与姚刚之间的委托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李勇与商场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3)李勇与陈瑞签订合同一个月后,对该合同效力的确认权属于李勇还是其父母?为什么?

答案要点:

(1)委托合同效力待定(3分)。因为李勇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签订委托合同能力,其签订的合同效力应视其父母是否追认而定(2分)。

(2)李勇与商场签订的买卖合同有效(3分)。因为其委托人事先授权,行为的效果则直接由委托人承受(2分)。

(3)行为效力的确认权属于李勇自己(3分)。因为一个月后,李勇即在法律上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需其法定代理人确认其行为效力(2分)。

解析:

(1)同答案。这里提醒各位考生要牢记行为能力的年龄和特殊情况。

(2)代理人以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为条件,如果代理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无法履行代理职责。据此,李勇不能实际享有姚刚授予的代理权。但根据合同法第49条规定的表见代理制度,李勇与商场签订的买卖合同仍然有效。

民法典法律法规 篇6

《结合基层立案工作实际谈我国“立案难”问题的成因及改革途径》

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量在急剧增加,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在基层法院立案庭的工作中得以最直观的体现,大量纠纷涌向法院,甚至不同程度上的出现了“诉讼爆炸”的局面,基层法院及法官因为沉重的案件量甚至都有些不堪重负。法院在如此尽心竭力的受理案件、解决纠纷,为什么人民群众还是反映“立案难”呢?立案难到底难在哪里,为什么难,如何解决“难”,显然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对五常法院近三年来立案数及立案工作情况的调研分析

五常市是黑龙江省的一个省辖县级市,哈尔滨市代管。总面积7512平方千米。总人口仅有88万人(2010年),辖11个镇、10个乡、3个民族乡【1】。五常市法院立案庭负责五常全辖区范围内的案件受理工作。在这样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县级市,2011年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4216件,年收案总数较上年增长12%;2012年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5189件,年收案总数较上年增长23%;2013年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7821件,年收案总数较上年增长50%;2014年截止4月末,共审查受理各类案件2733件,预计今年总收案数至少会突破9000件。就近三年我庭的受理案件数量来看,案件受理总数呈逐年上升态势,平均年递增率达到28%。2011年至今,我庭立案差错率为零,立案变更率为零,实现了案件立案审查准确率100%。【2】

就近三年多来的工作而言,五常法院立案庭一直是在努力提升法院立案庭工作水准,全力服务和保障民生,为市域经济发展司法环境严把窗口关做着积极的贡献。

(一)努力提高立案工作效率,保障立案工作质量

立案工作不仅关系到法院形象,而且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因此,做好立案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五常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市两级法院有关立案工作的制度和规定,依法开展立案工作。

一是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作出立案决定。对于较为常见、案情简单的离婚案件、民间借贷案件我们基本上能做到受案当日完成全部立案工作,对于相对较复杂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工伤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合同纠纷案件等,虽然法律规定立案审查期限为7日,但是该院基本都可以做到3日内合议并通知当事人是否立案。

二是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认真做好释明工作。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法律要件上不符合,对于这类案件,该院立案庭法官会认真向当事人解释法律问题,让当事人能够明明白白的息诉止讼;第二类是政策要件上不符合,目前比较突出的案件类型是企业改制、动迁安置和土地纠纷类案件,在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这些纠纷不宜进入司法程序解决,会采取预立案方式做好案件登记工作,然后认真说服指导当事人去相关部门处理解决。

(二)积极坚持“以人为本”宗旨,提升便民服务质量

就法院工作而言,立案工作是接触人民群众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部门。因此,立案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思想认识,通过优质服务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温暖。

一是制定规章,从制度上严控服务质量。五常法院先后制定规范了立案工作职责、服务承诺、司法救助、立案公开等规章制度,组织立案庭干警认真学习贯彻并作出承诺,定期考核履职情况。立案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从咨询、审查、审批、开具受理通知书到领取交费通知、退费办理,都能在立案大厅的两个窗口办理完成。这种一站式服务的真正实现了高效便民。二是小处着眼,从细节上实现设施便民。五常法院立案庭自筹资金为立案大厅配置了便民休息椅、便民意见箱、便民小药箱(备有各种应急药物,及针线包、文具等物品),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满足群众切实所需,及时听取群众意见,让人民群众寻求司法公正的同时能感受到司法工作的人文关怀。

三是文明礼貌,从态度上表达亲民爱民。五常法院立案庭窗口接待法官坚持文明接待,使用规范服务语言、礼貌用语,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让来访群众能感受司法的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

四是体问民情,对生活上困难的、政策制度上规定可以减缓免诉讼费的群众主动照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五常法院立案庭在立案咨询环节如发现来访群众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主动指导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办理诉讼费减交、缓交、免交手续,减轻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的诉讼负担。三年间,共为当事人办理缓交诉讼为110万元,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习总书记“绝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的指示。

二、“立案难”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分析

用五常市法院2013年共新收立案件7821件的数量和五常市不足百万人口的居民基数进行对照,用法律规定的7日内作出是否立案决定的规定,和五常法院立案窗口80%以上的案件都可以完成3日内立案甚至是当日立案的工作效率进行对照,我们不难得出一个较为宏观的结论:立案不难!基层的立案工作开展情况,也并没有大家奔走呼吁的那么糟糕!可是为什么媒体和人民群众仍在喊立案难呢?这个问题的原因应该从人民群众期待的个体司法公正和法院立案工作面对的实际困难问题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一百减一等于零” 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后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体公正与个体公正的关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和取向。【3】从法的制定和法的实行角度,执法者更看重的是整体公正,因为法是由人制定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制定的法律永远无法前瞻性的穷尽所有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此外法也是由人执行的,由于执法者对于法的理解存在差异再加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必然导致在不同的地区会发生同案不同判。所以以公权力维护法点,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保证政体公正。但从社会个体而言,他们将自己的纠纷诉诸法律,已经是在寻求最后的权利救济,并且从社会民众的角度而言他们的纠纷是唯一的,如果他们在这个纠纷中没有感受到司法公正,那么他们对司法公正的否定就是全局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一百减一等于零”,我们的执法者极尽所能的维护了99件案件的公正,但是因为一件案件没有做到让群众满意,再加上一定程度上的媒体扩大宣传,对整个社会的负面效应就是全局性的。

(二)立案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以五常法院为例,近三年间受案总数已达到19959件,案件数量逐年激增是法院立案工作面临的最实际的挑战。案件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矛盾问题的凸显。

第一、人民群众的维权期待与法院审判工作局限性的冲突问题 作为一个理性的社会,纠纷当事人会根据法律的规定按照自身利益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纠纷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以及司法的最终救济效力,使得大量人民群众都直接选择法院作为维权途径,可法律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用性毕竟是存在局限性的,尤其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激烈,各种矛盾均涌入法院,法院不但无法承受更无法解决,当个别人民群众通过诉讼维权的期待受阻后,就会大呼“法院立案难,法院不作为”,事实上我们法院立案庭的工作绝对是以立案为原则,不立为例外的,这从三年来的受理业务量及增幅也可见一斑,对于所谓的“立案难”,法院也有法律实行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难处。

1、法律规定门槛高,司法解释政策限制多,具体操作缺少地区性细化规范 首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明确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讼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法院在实际立案工作中常常遇到原告不是本案利害关系人要求立案的,原告无法出示本人身份证明的,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真实姓名,送达地址的,原告不向法院提供证据材料的,原告诉状中诉讼请求不明确收案人提示修改拒绝的等等情况。立案庭是对当事人提供的诉讼材料进行程序性审查的业务窗口,法官的任务是指导告知当事人提供符合法律规定、满足诉讼需求的有效的材料,但是当事人本身不配合、拒绝配合直接导致了很多简单案件的立案困难。但如果没立上案,当事人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会直接认为是法院在难为他!法官对当事人的遭遇是理解同情的,对其维权的想法也是支持帮助的,可是执法者能做的只是依法审查,退回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诉讼材料。

其次,一些司法解释和文件规定了一些案件法院不予受理。司法解释规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主要涉及土地和企业改制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6号)第一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未实际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12月3日 法释〔2003〕1号)第三条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在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类案件不予立案主要是因为这类案件通过诉讼很难实现维权效果,反而会给当事人造成诉累,因此不宜通过诉讼解决。此外上级法院出于政策问题的考虑,下发了一些法院不予受理案件的文件,如城市拆迁纠纷开发商“五证”不全的,无法办理产权证书,不属于法院民商事案件主管范围。这些规定涉及的纠纷当事人到法院维权法院不予立案。

再次,哈尔滨市辖区内法院乃至黑龙江省辖区范围内的法院对立案工作缺少统一细化的操作规范,导致当事人立案困难。以较为常见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为例,法律规定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事故发生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当事人可以选择有管辖权的任一法院提起诉讼。但一些法院制定了内部规定,仅以这三者之一为收案标准,当事人会因为这些内部规定多次往返于几个法院之间,难免会觉得法院和法院在“踢皮球”。这样的规定往往是基层法院收案量太大的无奈之举,但对于当事人而言这确实是不应该有的艰辛。

最后,法院虽然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并不能包揽所有纠纷,许多纠纷是不具有可诉性的,有的也明确有法律规定不归法院受理,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7种不予受理的情形:行政前置的、约定仲裁的、依法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不得重复起诉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婚姻案件已经调判在没有新事实新理由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均不予受理。但是有些群众只要有纠纷就会想到上法院,也有些群众去了有关行政部门维权,但个别行政部门该履职的未履职,故意引导当事人走法律程序,这给法院立案工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压力。

2、行政评估标准严格、信访责任追究压力,导致部分案件立案审查时间较长

首先是因上级对基层法院法官工作的绩效考核目标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年结案率,这一比率是以每年12月份末上级法院规定的年结算日为节点的,那么要保证“率”就先要保证总数上不新增。所以每到年底立案庭的工作形式就显得较为严峻,业务庭室不希望再有新增案件,可是老百姓不理解我们的考核要求要求立案,我们只能尽力与来立案的群众沟通暂缓立案。这种“年底立案难”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望各领导单位部门能够在考核制度上加以调整。

其次是因受信访追责机制的影响而导致的“立案难”。在我国当前信访机制的影响下,部分当事人认为法律并非解决纠纷的最后渠道,在通过法律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后,将上访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因此,有的案件不管是否立案,都会面临当事人上访的风险;而一旦发生上访,不仅是责任倒查,更是承办人直接包案息访。在这种情况下,即有可能会产生立案后不服裁判导致的上访重于因不立案导致的上访的思维,在这种“信访担责风险评估”的思维下,立案的风险直线上升,给我们立案工作带来了很多压力。

第二、基层立案庭室的法官配备、基础设施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要求

还以五常法院为例,立案庭现有7名干警,庭长一名,副庭长两名,助理审判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两名。其中一名副庭长常年在北京接访,实际参与能够参与窗口业务工作的仅有6人,立案工作十分繁重。以去年为例,五常法院去年审查立案案件7821件,去年法定工作日为249天,也就是说立案庭干警去年日均审查受案数量为31.4件,并且据不完全统计我院立案窗口日均接待咨询20人次以上。尤其去年根据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要求全面使用数字办公系统之后,对每个案件的立案工作中又增加了扫描、上传、生成电子卷宗,电子审批、电子分案等大量的工作内容。此外,立案庭还要从事协助送达、诉前保全等多项,现在的立案庭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就基础设施而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中规定,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总面积不少于600平方米,分为侯访服务区、立案服务区、调解服务区、信访服务区和综合服务区5个诉讼服务区。目前,五常法院立案窗口面积小,办公条件拥挤,没有配备打印机、复印机等常用办公设施,当事人如果没有带齐复印件就需多次往返法院与复印社,这也不免使当事人产生立案程序上很困难的感受。

三“立案难”问题的解决办法

立案是法院审判工作中的一项程序性工作,是入口,也是民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后防线。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要求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往往也都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选,所以诉讼对于他们而言是决定权利是否会受到保护所能走的“最后一公里”,那么对于民众这种对于公平正义的最后一次努力,我们每一个法律人都有义务去保障他的实现。现实中的困难是实际存在,所以寻求解决办法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法院必须严格依法立案。法院立案庭必须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关于起诉条件的规定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不得制定内部规定掐紧案件入口、限制收案数量。对于当事人材料不齐的必须一次性告知,最迟七日内做出是否立案决定,并告知当事人。不得以收完案不通知交费、不对诉讼材料进行扫描上传录入等方式变相拖延审查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向当事人出具不予立案决定的书面材料。

二、上级法院对立案工作能够实行与工作性质及内容相适应的考核评估机制。首先,法院立案窗口除了法定节假日以外,肯定都是要对外开放的,开门办公就意味着随时会有新收案件。每年年底都是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集中到法院进行诉讼的时间,可是这一时间也是法院计算本新收案件及结案率的时间,如果立案庭大量新收案件转给业务庭室,而业务庭室年底前又无法办结该案的情况下,必然会直接拉低“年结案率”,这种拉低本身反映的情况是不真实不客观的,所以上级法院如果继续以年底统一计算“年结案率”的方式对法官进行考核,那么年底“立案难”的问题将无法解决。建议上级对法官工作绩效的考察能以办理案件数量和每件案件的平均结案时间为参考依据。其次,立案本身就是程序性审查,但上级法院却要求严把立案关,建立信访评估机制,力争做到案结事了。所以在立案过程中,立案庭法官对被告是否适格、能否保证诉讼时效均需考察,甚至连原告是否能够胜诉,诉讼后是否会上诉上访都需要进行考量,这对于当事人立案是一种障碍,对于立案庭法官更是无法承受的任务。所以建议上级法院取消信访评估机制,因为个案由于当事人自身原因及其他各种可能发生的介入因素根本无法准确“评估”出上访上诉可能性,再说“案结事了”当然是执法者能追求的最好的办案效果,但是法院毕竟是专业的审判部门,定纷止争、裁断是非才是法院最主要的功能,所以不应政府对纠纷社会效果的追求强加到法官的身上。

三、应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普法力度。如上面成因部分谈到的,现在有一部分“立案难问题的”

民法典法律法规 篇7

(一) 村民委员会的民事立法现状

宪法和村委会组织法都将村委会称为“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为组织的一种, 我国《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中都有关于“其他组织”的规定, 因此, 作为平等主体的一方, 村委会当然可以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享有与另一方当事人设立、变更和终止合同的权利并承担合同生效后的履行义务。

一种观点认为村委会事实上是一种法人组织,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村委会拥有财产权, 并且该财产与成员的财产是分离的, 足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另一种观点认为, 村民委员会应该属于社会团体的一种。根据国务院相关规定, 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⑸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⑹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此外, 社会团体的申请筹备, 还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一系列文件, 显然, 村民委员会并非属于社会团体。

(二) 关于村民委员会民事立法完善的建议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的规定, 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会议的执行机构和内部管理机构, 其在法律和村民大会明确赋予的范围内代表村民会议从事维护村民权益的活动。村集体、村民会议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如同公司、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关系一般, 董事会执行股东大会的决策并对具体事务进行管理, 村民委员会则执行村民会议的决策并对具体村务进行管理, 因此, 村民委员会拥有的仅仅是对村民会议决策的执行权, 这种执行权附属并来源于村民自治的自治权, 因此, 村集体才是自治权的真正主体, 而村民委员会则是村民自治组织的执行机构和常设机构。

因此, 必须确立村集体的独立的法律人格, 把村民委员会的法律性质由村民自治组织改为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 并且赋予真正的自治主体———村集体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在这个法人中, 有完整的法人治理系统, 村民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并行使自治权, 村民委员会是执行村民会议决议的机关, 并且对内对外代表村集体。首先需要在《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确立村集体的自治主体地位, 同时, 在相应的民事立法中, 应该赋予村集体以独立的法人资格, 使其成为明确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一。村民委员会作为村集体的法人代表, 代表村集体全权处理一切民事活动并对外发生法律关系, 而其以法人代表的身份进行的民事行为所承担的责任都由村集体承担, 但若行使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而承担的责任则由自己承担。

二、对村民委员会刑事法律地位的分析

(一) 村民委员会的刑事立法现状

我国《刑法》第30条对单位犯罪做了规定, 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是否可以成为适格的单位犯罪主体呢?有观点认为, 基层群众性组织属于人民团体, 关于人民团体的概念, 1998年国家税务总局的15号文件中规定, 人民团体是指经国务院授权的政府部门批准设立或登记备案, 并由国家拨付行政事业费的各种社会团体。因此,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 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 村委会当然也就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另外, 2007年3月1日, 公安部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村支书、村主任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实施犯罪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请示》, 批复如下:“……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不属于《刑法》第三十条列举的范围。因此, 对以村民委员会名义实施犯罪的, 不应以单位犯罪论, 可以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然而, 在司法实践中, 尤其是司法机关在办理村民委员会涉嫌犯罪的案件中, 往往认为其构成单位犯罪, 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意见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单位’既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的组织, 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的组织。”

(二) 关于村民委员会刑事立法完善的建议

依据刑法的立法精神以及我国刑法的立法目的、任务, 以村民委员会实施的犯罪行为应该而且必须是刑法打击的对象, 而其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 也理应受到刑法的保障。我国刑法第30条将单位犯罪的主体界定为五类, 内容过于简单, 并且与犯罪的形势严重不协调, 大大降低了刑法的可操作性。刑法学通说认为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应有以下特征:⑴合法性;⑵组织机构性;⑶持久性;⑷刑事责任能力性。由此看来, 村民委员会完全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现在缺少的是仅仅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村民委员会的单位主体资格, 立法机关应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立法, 将符合上述特征的单位都纳入到单位犯罪的范围之中。

同时, 从被害人或是原告的角度来说,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不明确也给其本身带来很多不利, 如我国《刑法》第280条第2款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近些年来, 伪造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事件时有发生, 往往成为农村基层不稳定的重要诱因。

摘要:村民委员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我国农村社会极其重要的社会主体。然而, 却鲜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权能行使的法律责任、侵权行为后果以及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司法救济等问题作出详尽规定, 使得相关司法实践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引, 不利于维护村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 不利于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

中国民法典编纂思考 篇8

1.民商合一制度。依循中国既有相关民事法律,中国民法典应采取民商合一制度。

(1)《民法通则》第2条已经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故财产交易,无须因其主体为公民(私人)与公民(私人),公民(私人)与法人, 或法人与法人,而有差异。

(2)《合同法》规定的融资租赁合同、建筑工程合同、多式联运合同、技术合同、仓储合同、行纪合同,实际上多由营利商事主体订立;而其他(买卖、赠与、借款、租赁、承揽、委托、居间)合同订约人,则可以双方均为营利法人(即商事合同),也可以双方均为私人(即民事合同),当然亦可一方为私人而他方为营利法人(即民事合同)。可见,《合同法》并不区分民事合同或商事合同。

(3)《物权法》规定的基金份额、股权及应收账款出质,较常存在于商事主体间的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如采取民商合一制度,则应在编纂中国民法典中,增订因现代科技发达或特殊经贸交易而产生的重要新型商事合同。

2.订立民法总则。理论上,立法者选择合适的原理原则,转化为抽象精简条文后,规定于总则编或各该共同事项之通则,以避免一再重复规定,实有必要。

3.债编总则(通则)。由于中国《民法通则》有一些共通事项可以汇集为基本原理原则(如债之清偿、债之保全、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债之移转等),所以,中国民法应考虑制订债编通则。

4.公法事项及道德要求。一个国家法律的立法宗旨,取决于意图透过法律表达何种规范目的。大陆学者经常主张,中国的立法应兼具“中国固有特色”和“顺应世界潮流”,在民法典中是否应“坚持中国特色”而将属于公法或道德之事项,转化为民法条文,正考验着中国立法者的智慧。

5.对于特别民法的整合问题。制定债编时,可将一些特别民法(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汇整至民法典之中。

6.顺应国际潮流。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可从顺应国际潮流的角度观察。中国在编纂民法典之债编时,合同法部分应该参考前列最新国际立法内容。此外,在侵权法和不当得利法部分,欧盟也已经制定统一示范法,可供中国编纂民法典借鉴。另外,日本及韩国的债法修订方兴未艾,都有其可供参考之典范。

7.立法与非法。“非立法”,是指有些问题不应立法或至少不应立即立法。例如,当欠缺立法能力或者立法反而会阻碍学说理论与法院裁判发展的情况下,就不应该立法。但是,有些问题必须交由立法解决。凡是属于立法政策之问题,就应该立法化,以便利法官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和出台,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表征。一部完善的21世纪的中国民法典,不仅会领航亚洲,而且将表率世界。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下一篇:管理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