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精选11篇)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篇1

如何才能拿到中考作文的高分?作文网整理了《中考作文满分应试技巧:看图作文》,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做中考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是要仔细观察画面和准确理解画“意”,先抓好读题和析图两步,然后才构思成文。

第一、读题。读看图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①若文题要求写说明文,便着重观察图的结构,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和对话等。此时的看图所追求的是准确的把握画面内容。

②若文题要求写记叙文,一般是排列出多幅图。这时便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的内容和多幅图之间的关系,所追求的是全面了解画面中的“情节”。

③若文题要求写议论文,便要马上想到在看图的基础上去探求画面的直接意图和挖掘画面的深层含义。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只需理解其画面的直接意图,就可以由表及里,依“图”论理,并恰当地联系实际,引申开来。如要求看关于“错别字”的漫画,写一篇议论文就是如此。而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则一定要准确悟出画面的寓意、理解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才能由此及彼,立意构思,联想引申。

总的来说,以上三点所共同追求的,就是准确把握漫画的含义。

做看图作文要学会读图。当图映入你的眼帘,你应该马上有这样的意识:,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故事;呵,这一幅图是一篇说明文;呵,这一幅图是一篇寓言;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比喻……于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就像命题作文、就像自由命题作文一样开始写作。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如某地文题,设计了4幅画面:①某人手拿烟斗发誓,②把烟斗扔出窗外,③飞身下楼,④喜滋滋地接住烟斗。这4幅画面构成一个夸张而又典型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批评。又如漫画《一万个“0”抵不上一个“1”》,也是设计的4幅漫画,主人公在每幅画中都不断地画圆圈,表示“想在这里种树”。而在他画圈的过程中,别人栽的一棵树已经长大成材。画面构成了一个饱含哲理的寓言式情节,表达了“先干起来再说”、“不要纸上谈兵”、“不要总是下决心而不见行动”的主题。

2.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如漫画《珍惜我们的世界》,画中的白天鹅穿过烟囱中冒出的浓烟后,已经变成黑天鹅。画面通过天鹅的变化,揭示出公害的触目惊心,号召与各种环境污染作斗争。

3.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如漫画《无题》,一个老婆婆在满头大汗地搓洗满盆的衣服,她背后的年青人却正围成一桌喜笑颜开地打麻将。画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呼吁社会关心老人的生活,批评不敬老爱老的社会现象。

4.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的烘托、反衬的作用。如漫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本《课外作业》组成一副硕大的门,挡住了一个个矮小的学生。这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呼唤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

5.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比喻义漫画的审读。如漫画《你来我往》,画中的大树树身上赫然写着“原则”二字,两个人正用一把写有“人情”的大锯在树身上推拉。画面喻指人情风已深深为害于原则,讽刺了拿原则做交易、各图己利的不正之风。

6.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深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如有这样一幅漫画,主体部分是两只山羊骷髅死死顶撞在独木桥上。它含蓄地讽刺了为一点儿小事而争斗不休、甚至于死不相让的坏风气,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学校之间的关系均有警戒作用。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方法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它形式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但由于是看图而作,也就有了其特殊性,因此应该注意:

(1)若是说明文写作,则应忠实于画面形象,作准确而不是夸张的、生动而不是随意的说明。

在说明中,首先要确定画面上一个最重要的观察点,然后设计好说明的顺序。在说明的最后部分,最好用简炼的语言点示一下画面的含义。

(2)若是记叙文写作,要尽快进行合理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编制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和此中的人物活动以及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态的显现。编制的过程就是“想”,要反复地想,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千万不要边编边想边写。

(3)若是议论文写作,则要尽快地确定立意的方向,然后迅速拟定三至五个可以依画面含义展开议论的“选题”,仔细思考之后择定一个进行写作。此中要注意的是要将画面含义引伸到实际生活中来,不要就画面议画面。

不论是哪种文体,也不论是一图一题还是一图多题,考场看图作文都要求写好构思提纲,编拟草稿和进行修改,有些失误可以在这几步中被纠正过来。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篇2

看图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里我们所说的看图作文, 顾名思义, 就是要看图画或照片来写文章。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 看清画面是不可忽视的。但画面只是“瞬间”情景, 静止的东西, 我们要写好看图作文还要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也就是说要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要仔细观察图画, 把握图画的内容。看图作文关键是要观察画面。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 才能准确地理解画面的意思。每一幅画都融入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图与作文一样, 必须有主次之分。因此, 在观察画面时首先应分清哪是主体, 哪是背景, 并且要弄清画面上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中心。

二是要立足图画, 展开想象。我们知道, 画面上展示的往往是“瞬间”的情景, 因此看图作文时如果仅限于画面, 思路就会受到束缚, 应该将“瞬间”的情景拓展开去, 想前因, 看后果, 将画面外必要的内容补充进来, 这样才能使画面的意思更完整, 才能让静止的人与物活起来, 使其富有生气。我们在具体想象时, 可以采用“瞻前顾后”的办法:想想这幅画所构成的情景之前是怎样的, 之后又会是怎样的;画面上的人以前在做什么, 以后又会做什么。如果丢开画面内容胡想一番, 那是不合理的。合理想象, 要大胆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把自己摆进去。假设自己是画中人, 此时此刻会怎样做, 会怎样想。这样做就能使画面的内容丰富起来了。

三是要抓住画面的重点, 进行合理的构思。看图作文, 在观察图进行合理想象之后, 主体画面及由主体画面产生的联想要详写, 对画面中的背景、陪衬要抓住其与主体画面的内在联系予以描写, 突出主体。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另外在构思时, 要注意在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的同时, 按一定顺序组织材料, 如画面没有配文字介绍, 那么可根据画面内容确定时间、地点, 对于画面中的人物可自己起名。做到意思联贯, 语言流畅。

我们写看图作文时只要注意刚才说的几个方面, 写好看图作文是不难的。

【佳作示例】

神牛背上的牵手

◆董可轩

有一个小男孩儿, 名叫孤。正如他的名字一样, 他的性格十分孤僻。他没有朋友, 即使是对他的父母, 他也很少说话。 (开头写“孤”的性格特点, 为下文的写作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孤一个人走在郁郁葱葱的林子里, 一声不语, 仿佛没有什么能比他更安静的了。远处, 一头神牛正在啃食着青草, 从它那眼神里, 读出的是温柔与和蔼。孤不知不觉地走到神牛身旁。他注视着神牛。他总认为这头牛很特别, 眼神中夹杂着人类的感情。神牛抬起头, 正对上孤的眼神。它从孤那幽深的眸子中, 看到了孤的一切。 (这一句简要的交代, 为下文写神牛带孤跑入沙漠埋下了伏笔。) 神牛认为孤这孩子太可怜了, 所以打算帮他找回属于他的快乐与友情的真谛。

孤渐渐地睡着了, 神牛轻轻一笑, 一股神秘的力量将孤托举了起来, 又轻柔地将他放到了神牛背上。一阵微风吹过, 漫天桃花, 载着孤的神牛忽然间消失了。 (这里的想象很丰富, 充分表现了小作者天真的个性。)

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 漫天黄沙, 荒无人烟, 没有什么环境能比这更恶劣了。 (言语虽不多, 但却把另一番景象描画出来了。)

在沙漠之中, 一个名叫泽的小男孩儿艰难地迈着步伐, 他的嘴唇干裂, 面色苍白。“水……水……”他一遍又一遍痛苦地呻吟着。砰——他重重地跌在了地上, 昏了过去。

一阵微风吹过, 黄沙荡漾, 神牛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分钟过去了, 孤睁开了双眼, 当他发现自己已在茫茫沙漠之中简直吓坏了, 此时神牛开口说话了:“孤, 请不要惊慌, 我会送你回家的, 但你还是看看你眼前的这个可怜人吧。”孤更惊了, 这头牛真的是神牛吗?既然是神牛说的, 就听从吧!孤暗自想着。孤的视线慢慢地转移到泽身上来。显然, 孤有些不知所措了。泽渐渐地清醒过来, 看到眼前这个人, 像是看到了希望, 他抓住孤的手臂, 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好心人, 我在这死亡之旅的大沙漠里找不到水源, 我无法生存, 你能载我离开这里吗?”泽艰难地说出这句话。“好, 我接你上来。”天哪, 孤竟然对一个陌生人开口说话了, 此时, 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里是文章的重点, 因此作者写得很详细, 交代得也很清楚。)

看着孤把泽拉上了自己的背, 成为了好朋友, 神牛会心的笑了。

在神牛背上, 孤这孩子, 第一次与别人牵手了。

教师简评: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篇3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通常是给出一幅或两幅或多幅图片,要求考生仔细分析图片内容,并通过文字形式将图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一般来说,所给图片均反映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现实。

看图进行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审图、确定主题、提炼要点、展开联想、变点为句、连句成篇。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就必须认真审图,善于利用图中人物间的关系、人物的对话、人物的活动及所处场所、以及图中的文字说明和标识来提炼要点;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图片中的所有信息,揣摩、推测出题者的意图,确定图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Fame usually comes to those who are thinking something else. (O. W. Holmes )

二、高考英语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

1. 仔细审题:包括文体、人称、时态。理解到位:整体把握整幅图或一组图的连贯性理解及题目要求。

2.归纳要点: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基础到位:用简单句写整幅图或每幅图的主题句。

3.扩展成句:注意英语表达的习惯,根据提纲扩展句子。细节到位:注意整幅图或每幅图的次要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4.连句成篇:利用一些表示转折、因果、选择等关系的关联词和过渡句,把句子连接起来。表达到位:按情节发展先后,承上启下整理成文。

5.全面检查:格式、文体、要点、语法、字数等。检查到位:对照整幅图或每幅图,检查全文定稿。

三、例题

下面以2011年江苏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为例,谈谈高考英语看图作文的写作方法。

下面这幅照片展现了女儿为回家妈妈拿包的情景。请根据你对这幅照片的理解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你的短文应包含以下内容:

1.描述照片内容,如情景、人物、动作,等等;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3.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

注意:

1.可参照图中文字及下面文章开头所给提示,作必要的发挥想象。

2.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作文中不得提及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

The burden of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years,but the load of parent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especially from their own children.

【分析】

1.文体的确定

根据题目要求包含的内容,第一条“描述照片内容,如情景、人物、动作,等等”和第三条“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说明要用记叙文来写,而第二条“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想”说明要用议论文来写。总的来说这篇短文的体裁是夹叙夹议。

2.人称和时态的确定

根据题目要求包含的内容,第一条“描述照片内容,如情景、人物、动作,等等”应该用第三人称,第二条“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想”和第三条“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应该用第一人称;无论是“描述照片内容”还是“谈谈你的感想”都要用一般现在时。

3.归纳要点

根据所给图片和题目要求,可归纳要点如下:

(1)The girl remove the bag from her mother’s shoulder.

(2)The mom feels happy and thankful and kneels down.

(3)I think of myself. I am busy studying all day. I don’t pay attention to my mother’s needs and feling.

(4)I should help to share my mother’s daily burden to be a good daugher.

4.扩展成句、连句成篇、全文定稿

The burden of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years,but the load of parent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especially from their own children.

The picture shows us a touching moment when a little girl comes to greet her working mom. Realizing her mom must be very tired after a day’s work, The girl helps to remove the bag from her shoulder. In response, the mom kneels down to show how happy and thankful she feels.

All this reminds me of my mother who has been doing whatever she could to let me have the best. But totally engaged in my own study, I seldom pay attention to what my mother needs and feels, and think studying well is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 in return. Now I know I can do my bit to help with the everyday washing, bedroom cleaning or at least prepare breakfast myself,so as to share my mother’s daily burden. The picture convinces me i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be a good daugher than a “good”student.

【提示】

看图作文的“图”不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图,如漫画、广告,也包括其他图画、照片、图表等情景材料。考生可根据情景图示的寓意、内容或情节线索,自己组织文字、进行描述、叙述、比较或表达思想观点。作文应覆盖提示的要点,但应避免仅根据提示文字作简单翻译。

习

练习一

下图反映了一社会问题,请你根据对下图的理解用英语写一篇短文,讲述一下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注意:

1.仔细品位漫画中的幽默和无奈,不要做简单描述

2.词数15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文中不得提到考生所在学校和本人姓名。

People are concerned that we seem to spend more time watching TV than reading books.

    

练习二

下面显示了某校高三学生周末放假的学习生活情况。

Ways to spend the weekend

The jealous are troublesome to others, but a torment to themselves. (W. Penn)

根据上图信息,请以“Ways to spend the weekend”为题,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要求如下:

1.简要描述图中的信息;

2.说明原因(为了高效学习;锻炼身体;争分夺秒……);

3.谈谈你的看法。

练习三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运用合理的想像和推理,用英语写一篇短文,阐明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注意:

1. 短文应包括两幅图画的内容。

2. 词数100左右。

3. 参考词汇:沙丘 sand dune,进 advance,退 retreat,水土保持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      

提示:这是一篇看图作文,作文体裁夹叙夹议,先描写图画内容,人们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沙丘、沙尘暴的产生,人们重新植树,有效抵制沙丘的进攻;再议论图画所暗示的深刻含义,呼吁人们重视生态平衡。

【参考范文】

练习一

People are concerned that we seem to spend more time wat ching TV than reading books. “If reading books is so important, how come you never see people on television doing it?” What can you say if challenged by the little innocent girl in the picture? Unfortunately the little girl has found out that in modern life TV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that we seldom have time for books. More and more “television time” or even “Internet time” is taking the place of “reading time”, which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to us.

Reading is more important to everyone, especially us students. Books help us have access to all the great knowledge of mankind. With a good book in our hand, we will not feel lonely, as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the various characters in books. Through books, we can also learn about people and places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t is my firm belief that reading is one of the greatest pleasures in life and books, rather than the television, will remain our friend.

练习二

Ways to spend the weekend

As can be seen from the chart, senior thre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ways to spend their weekends. Going back home and having a good rest is what most students would like to do, while 25%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at school during weekends. The least students, accounting for 15%, take outdoor activities, to spend their weekends.

Various reaso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ir different choices. Those who choose to go back home believe that a good rest does help them relax and work more efficiently during the school time. Outdooractivity love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taking exercise is a wonderful way to refresh themselves. However, a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living far away from home tend to study at school to save every minute to study.

Personally, despite the study pressure, senior three year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studying all the time. Sometimes a good rest and proper exercise can be of vital importance.

练习三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s,tre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the left picture, people are fleeing from sand dunes because they cut down all trees. In the right picture, people have planted many trees and the sand has retreated.

People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t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f we continue to destroy forests, destroy the balance of nature, the real victims will be us humans.

如何指导小学生看图作文 篇4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教学时必须耐心指导,要求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先确定中心,再围绕中心把图画的内容详细地记述下来。我指导学生写这一类型的作文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

一、指导看图,把握中心

看图作文,图画就是作文材料,看图就成了作文的基础。所以,首先让学生看图画,使之掌握这幅图的主要内容,把文章中心确定下来,然后再作文。怎样指导学生看图呢?笔者认为:首先从整体入手,弄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谁在做些什么等,大体了解图意,掌握基本内容;其次,有顺序地对图的每个局部进行观察和分析,明显确人物之间与各部位之间的关系,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再次,抓住重点和细节,深入观察和想象。学生只有通过看图理解了图意,才能更年期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否则,脱离图意或者违背图意,不管文章写得如何,也不符合看图作文的基本要求。

二、有层次地观察,有条纹理地记叙

看图作文和命题作文一样,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组织材料,这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看图作文,首先要做到有层次地观察画面。如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是从上到下或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或是从可到左,是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等。看图,按照一定的确合理的顺序观察后,再把这些落到纸面上,文章也就会条理分明了。重要的是正确选好观察点,因为只有观察得有层次,才便于理清作文的顺序。各种图画不同,有的应该按事物的空间顺序写,有的应该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有的按事情类别写等。总之,只要根据图画描绘的实际情形,正确地选好观察角度,那样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条理了。

三、紧扣画面,合理联想

图面毕竟是一种平面,它包含不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的内容。这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进行合理的联想,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图画上的内容,把自已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填补画面中因时间和空间局限而未表现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紧扣画面分析来的。所以,进行联想的依据就是画面本身。此外,我们在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时要善于由此及彼,化静为动,由形绘声,由表及里,前后引伸。合理联想是看图作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决不是海阔天空的遐想,既要紧扣画面,又要合情合理,既不脱离画面,又不离奇古怪。

四、要抓住重点,恰当地描述

我们知道,每一篇文章都是通过重点内容的描述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只有把重点内容写得具体,写得形象,才能使中心思想表现得突出,才能生动感人。怎样描述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抓住重点。像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欢乐的节日》,就是抓住一位母亲在节日的早晨为子女试穿新衣的情景这一重点,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节日里的喜悦心情。其次,要对人物的衣着、体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做恰当的描述。

笔者认为,看图作文的教学,一定要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这一关键问题上下足工夫。通过看图作文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才是我的教学之根本。

看图作文的方法

看图作文就是根据图画的内容作文。

一、要学会看图,看图的方法是:

1、看“全”,就是统观全画,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不要遗漏画面的内容。如果话的是一件事,就要看这幅画是不是告诉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及事件中的人物,从而掌握图画的主要内容。

2、看“细”,就是在看“全”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图画的各个局部情况,看图画中有什么物品、人物。这些人物各在干什么,人物的动作、表情怎样,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从而进一步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

3、看“深”,就是深入理解图画所表示的意思。要根据人物的神态、表情等,设想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把“静”的画面看成“动”的,把画中的事物和人物看成“活”的,从而深刻地理解图画主要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三看”的同时,还应联系图画的题目或其它的文字说明,把图画和文字结合起来看和想,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来。

二、写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1、抓住图的中心意思写。

2、看单幅图作文,要合理想象,补充画外情节。单幅图画仅仅反映了整个事情的一个场面,说明了一瞬间的情景,这就得靠想象来补充画面上没有展示出来的情节。应借图画提供的某个场面,想象出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借助图画提供的景物,想象出环境、气氛等等,使文章的内容具体、生动。当然,想象必须围绕图画表达的中心进行,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做到自然、合理、得当。

3、看多幅图作文,要进行联系、比较,把事情叙述完整。多幅图的每幅图都表现了一个情节,图与图之间联系紧密,这就需要把一幅幅图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找到事情发生的线索,再按照单幅图的写法,一幅幅地描述,把事情写完整。在写的过程中,要根据画面的特点,分清主次,做到详略得当。还要写好开头、结尾,注意过度、照应,使文章首尾连贯。

什么叫看图作文?

就是根据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画,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像和联想。围绕图的中心,把图画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来。那么怎样去观察图呢?(一)仔细观察图画。

仔细观察图上的画面,看清图上画的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画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我们观察的主要对象,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观察人的服饰,容貌,年龄,身份,表情,动作,并结合主要人物起名。

(二)合理想像,画面上的景物都是静止的,我们应该通过想像,使人活起来,让他们自己说话,行动,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但这种想像是合理的,是为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必须与画面内容一致。(三)叙事的单幅图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内容,我们要想像出以前会怎么样,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重视写好开头和结尾。如果有人物的话,我们在使人物开口说话,开展心理活动,使景物具有色彩。(四)认真观察,理解画面,要有一个整体观念,不能只观察一个部分,一个局部。其次要有顺序地观察,要有重点地观察。

(五)要发挥联想和想像力。从眼前所展现的画面内容出发,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想出不在眼前的新的人,事,景物的具体形象。

看单幅图时,围绕图的中心表达,准确而有层次地写清楚图的内容,一般采用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总之,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顺序观察,尝试表达,合理想像。

在观察图画、了解画面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之后,就可以动笔写作了。写作前当然还要有一个与一般作文一样的过程—构思,即思考记叙的顺序,分几段写,每段写些什么内容,段与段怎样衔接,怎样开头,怎样收尾,编列出写作提纲,才能使写出的文章条理清楚 围绕中心,确定详略。

看图作文跟其他形式的作文一样,必须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因此,动笔以前一定要围绕中心,考虑好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以便突出文章的重点。

怎样写好看图作文(单幅图)

怎样写好多幅图的看图作文

多幅图的看图作文,就是几幅图连起来写一篇文章。

看图作文,图是我们作文的依据。从内容上看,有看图写记叙,看图写说明文,看图写童话等。看图写记叙文还多幅图画往往通过前后连贯的几幅图画,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无论是单幅还是多幅,首先我们要看懂图画所表现的内容,正确把握图画的含义和标题。那么怎样才能看懂图画呢?

一、全面观察,了解内容。单幅图一般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看图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二、第一步,要细致观察图画的整体内容,看一看这幅画或这一组画,主要画些什么,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三、第二步,要仔细观察画面的背景和人物,看一看画中人物的身份、年龄、在干些什么;画面的背景反应了什么,背景和人物有什么联系。要分清画中的主要和次要人物。看一看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表现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

四、第三步,要观察画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手中拿的东西,画中出现的一些细小的事物等,看一看这些细节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是什么。

五、多幅图一般采用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也就是先看懂每幅图的内容,研究各幅图之间的联系,然后再从整体上准确而完整地理解这几幅图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二、重点观察,抓准中心。对于画面上的一切,人、物、景等的观察一定要细致,既要看近的、显著的,也要看远的、细微的;既要看外露的,还要看内在的;既要看清人、物、景的特点,还要抓住画面上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索,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了解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意义的教育作用,达到景物的主要特点和内含哲理,也就是从中悟出画面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六、通过重点观察,体会面的中心思想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这里,更强调思维的参与。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七、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画面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看图作文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有根据,一定要根据画面中所提供的内容去想象。二是要有重点,要抓住画面内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去展开想象,不可喧宾夺主。三是符合情理,要使人觉得真实可信,合情合理,反对胡思乱想、牵强附会。作文是指将看图的所得,围绕图画的中心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具体地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且达到语句通顺、书写正确、标点齐全等作文的基本要求。

怎样写看图作文

所谓看图作文,就是根据图画的内容和命题的要求写成一篇作文(小学生看图作文大多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怎样写看图作文呢?简单地说来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画,弄清画面含义,抓住画面的主体。

看图作文中,画面的主体往往是人物。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干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

其次,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可以分为看图写景状物,看图记事写人等。从形式上看,有看单幅图 写作文,也有看多幅图写作文。

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而看图作文,则要求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不仅要有色,而且要有声;不仅要有事物的静态,而且要有事物的动态;不仅要有人物的外貌、神态,而且要有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人物的思想感情。总之,要把静止的画面“活动化”,要把平面的事物“立体化”。但想象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绝不能脱离画面,任意发挥。

最后,要认真安排内容,布局谋篇。

小学作文写作指导 篇5

第一、仿写句子。就是将句子中的关键词用其它同类的单词来代替。

第二、翻译句子。将中文句子翻译成相对应的英文句子。这是用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的。

第三、仿写课文。这里的课文包括简单的`对话、段落和短文。这实际也是仿写句子的一种延伸。也是替换课文中的关键词,让它再另外自成一篇。我现在教的一些中等水平的学生都基本能很好地仿写课文,有时还能有让人惊喜的创新。

最后,让能力较好的学生试着写命题作文。

谈怎样指导看图作文 篇6

一、认真读题, 明确要求

一般的图都有题目, 我们可以借助题目帮助对图画的理解。如果题目是点明中心的, 还可以直接帮助我们确定文章中心。但是, 在看图的时候, 有些同学不留心题目要求, 只盯在图画上,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文不对题。因此, 看图作文的第一步, 应是认真读题, 明确要求。

二、细心观察, 了解图意

看图作文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正确表达出图所反映的意思, 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看图作文, 关键在看图。对图要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 达到对画面所描绘的内容有准确、全面的了解, 看全面了, 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 了解图的基本内容。

要有顺序地看, 观察时要按照先人物后环境、先整体后部分、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观察的方法也要因图而异。看人物时, 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外表和内心, 要看人物的外貌、神态, 想一想人物的年龄、职业等, 他们在干什么, 是怎样干的。从人物的神态中, 想一想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思想感情。看多幅图时, 要先统观几幅图, 看几幅图合起来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然后按观察单幅图的方法, 从第一幅开始, 逐图仔细观察, 看懂每幅图的内容, 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 将几幅图联系起来, 进行观察思考。

看环境时, 仔细看画面上的景物, 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弄清事情发生的环境, 这样才能进一步抓住画面的主要内容。

观察图画时, 观察的顺序不同, 对图意的理解就有所不同。对不同的图画要按不同的顺序去观察, 例如观察风景画, 就要按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 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观察的顺序, 观察人物事件画, 可以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等等,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三、紧扣图意, 确定中心

经过细心观察, 弄清人物和景物, 懂得单幅图或多幅图的意思后, 就要确定中心思想, 如果是多幅图, 还要注意搞清楚各幅图之间的联系。假如画面本身已有题目同画面的关系, 确定的中心思想就必须紧扣题目, 因此题目就是画面。如果没有描写题目, 就要根据画面的内容, 确定中心思想, 自定题目。

第一, 抓住题目进行分析。如《尊师爱生》这幅图, 要突出表现图意, 就必须要求学生写清老师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小同学的身上, 以及后边一个男同学看到这种情景连忙把自己的雨伞举在老师的头上这两个过程。同时还要学生必须把她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尽可能地写得详细些, 这样才能较好的表现图意。

第二, 抓住人物活动的环境。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篇看图作文, 从图中桌子上放着的地球仪、书本、墨水瓶、老花镜等, 可以看出这是教师的办公室, 从桌上的日历、窗外盛开的喇叭花以及画面红色的光晕等, 可以看出事件发生时间是“九月十日早晨”。这样可以想象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这样, 这幅图画的重点也就更加清楚了。

四、展开想象, 心理描述

人物的神态动作变化、内心活动和说话的内容, 在画面上是表现不出来的,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图意, 结合生活实际, 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 把以上几方面补充得具体、生动, 既要在画面之间展开, 也要在画面之外展开想象。根据图意, 把事情的起因、结果弄明白, 看图作文的重点是在画面本身, 想象的翅膀要在画中展开。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姿态、表情去想象他们是怎样做、怎样想的, 把“静”的变为“动”的, 把“无声”的变为“有声”的。这样, 根据画面的意思, 通过合理的想象, 把图的内容说出来。如果是独立看图作文, 可以自己描述, 讲述时要注意有头有尾, 顺序清楚, 意思明确, 抓住基本内容, 不要丢掉重点。

如果是多幅图, 一般可以按图分段, 我们既要把多幅图的意思联起来, 还要抓住重点的场面进行详细叙述, 写的时候, 还要注意分段, 多幅图可以一幅图为一个自然段, 重点画面也可以用几个自然段来写。要把图上有关细节写得详细一些。

五、正确表达, 紧扣要点

正确表达就是在前面仔细观察、深刻理解、合理想象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 从而布局谋篇。只有把图画的要点写得具体、写得形象, 才能使中心思想表现得更突出, 才能生动感人。怎样表达呢?

首先要紧扣图的要点, 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欢乐的节日》就是抓住一位母亲在节日的早晨为子女试穿新衣的情景, 这一要点, 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节日里的喜悦心情。其次, 对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可以有选择地略写, 这样也可以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指导看图作文, 要因图而异, 要因学生程度而异, 只要每个环节严格训练, 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摘要:指导看图作文, 要因图而异, 要因学生程度而异, 只要每个环节严格训练, 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看图作文的教学, 一定要在启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这一关键问题上下足功夫。通过看图作文的教学, 进一步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之所在。

关键词:看图作文,读题,观察,想象,图意

参考文献

[1]高巍.小学生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2]周树华.浅谈看图作文及其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 (15) .

谈怎样指导看图作文 篇7

【关键词】看图作文;读题;观察;想象;图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看图作文是小学阶段常见的、提供一定习作素材的作文训练形式。因图是静止在某一状态,所以需要发挥想象、构建故事合理而完整的情节。因而它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看图作文是一种以图为凭借的习作练习,要求先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根据画面上的人物和景象展开合理的想象,写成一篇文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要指导学生做好单幅图和多幅图作文,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

一般的图都有题目,我们可以借助题目帮助对图画的理解。如果题目是点明中心的,还可以直接帮助我们确定文章中心。但是,在看图的时候,有些同学不留心题目要求,只盯在图画上,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文不对题。因此,看图作文的第一步,应是认真读题,明确要求。

二、细心观察,了解图意

看图作文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正确表达出图所反映的意思,这就离不开仔细观察。看图作文,关键在看图。对图要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达到对画面所描绘的内容有准确、全面的了解,看全面了,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一件什么事,了解图的基本内容。

要有顺序地看,观察时要按照先人物后环境、先整体后部分、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观察的方法也要因图而异。看人物时,要注意分析人物的外表和内心,要看人物的外貌、神态,想一想人物的年龄、职业等,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干的。从人物的神态中,想一想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思想感情。看多幅图时,要先统观几幅图,看几幅图合起来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然后按观察单幅图的方法,从第一幅开始,逐图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内容,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将几幅图联系起来,进行观察思考。

看环境时,仔细看画面上的景物,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弄清事情发生的环境,这样才能进一步抓住画面的主要内容。

观察图画时,观察的顺序不同,对图意的理解就有所不同。对不同的图画要按不同的顺序去观察,例如观察风景画,就要按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观察的顺序,观察人物事件画,可以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三、紧扣图意,确定中心

经过细心观察,弄清人物和景物,懂得单幅图或多幅图的意思后,就要确定中心思想,如果是多幅图,还要注意搞清楚各幅图之间的联系。假如画面本身已有题目同画面的关系,确定的中心思想就必须紧扣题目,因此题目就是画面。如果没有描写题目,就要根据画面的内容,确定中心思想,自定题目。

第一,抓住题目进行分析。如《尊师爱生》这幅图,要突出表现图意,就必须要求学生写清老师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小同学的身上,以及后边一个男同学看到这种情景连忙把自己的雨伞举在老师的头上这两个过程。同时还要学生必须把她俩的动作、心理、语言等细节尽可能地写得详细些,这样才能较好的表现图意。

第二,抓住人物活动的环境。例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篇看图作文,从图中桌子上放着的地球仪、书本、墨水瓶、老花镜等,可以看出这是教师的办公室,从桌上的日历、窗外盛开的喇叭花以及画面红色的光晕等,可以看出事件发生时间是“九月十日早晨”。这样可以想象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这样,这幅图画的重点也就更加清楚了。

四、展开想象,心理描述

人物的神态动作变化、内心活动和说话的内容,在画面上是表现不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图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把以上几方面补充得具体、生动,既要在画面之间展开,也要在画面之外展开想象。根据图意,把事情的起因、结果弄明白,看图作文的重点是在画面本身,想象的翅膀要在画中展开。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姿态、表情去想象他们是怎样做、怎样想的,把“静”的变为“动”的,把“无声”的变为“有声”的。这样,根据画面的意思,通过合理的想象,把图的内容说出来。如果是独立看图作文,可以自己描述,讲述时要注意有头有尾,顺序清楚,意思明确,抓住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

如果是多幅图,一般可以按图分段,我们既要把多幅图的意思联起来,还要抓住重点的场面进行详细叙述,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分段,多幅图可以一幅图为一个自然段,重点画面也可以用几个自然段来写。要把图上有关细节写得详细一些。

五、正确表达,紧扣要点

正确表达就是在前面仔细观察、深刻理解、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东西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从而布局谋篇。只有把图画的要点写得具体、写得形象,才能使中心思想表现得更突出,才能生动感人。怎样表达呢?

首先要紧扣图的要点,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看图作文《欢乐的节日》就是抓住一位母亲在节日的早晨为子女试穿新衣的情景,这一要点,反映蒙古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节日里的喜悦心情。其次,对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可以有选择地略写,这样也可以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指导看图作文,要因图而异,要因学生程度而异,只要每个环节严格训练,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巍.小学生看图作文思维模型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2]周树华.浅谈看图作文及其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5).

[3]于春玲.小学看图作文初探[J].课外语文(下),2013(11).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篇8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 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 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4 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家长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

5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作文辅导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以上几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各个环节,努力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各种写作方法介绍: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篇9

大技巧

一、平心静气,成竹在胸

考场作文的心态很重要,特别是看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的,心中没有底的作文时,有人不免要慌乱,你要告戒自己,作文是猜不到的,很正常,但我努力思考,我肯定又是熟悉的,要有自信,对自己说我能写好,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心理素质,要平心静气,努力思考,要成竹在胸,写好作文。还要不断地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一般的同学不妨这么

想:千字小文何足惧,写出佳作大有希望。

二、仔细审题,把握材料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作文命题是话题作文,它包括:材料,话题,限定条件。这种“限而不死”的作文形式,其优越性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因此,按提供的材料认真审题,就成了考场作文的起点,也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

话题作文的题面通常由话题材料、写作话题和注意事项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是话题的依托,话题是写作的中心,注意事项是对写作提出的补充要求。审题时,这三部分都要认真揣摩,万不可顾此失彼。

三、文题简洁,准确醒目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考场作文的文题应力求简洁凝炼,形象生动,拟题原则是“小”“准”“新”,能展示文采,先声夺人。常见的文题有三种类型。

1、采用原话题的原词句,并不多加改造。如《心灵的选择》《小议诚信》。

2、在对原话题理解的基础上,所拟文题或明确主旨,或概括内容,或体现思路,或表明特色,如《高扬道德的大旗》、《失败是种难言的美丽》。

3、采用一定的修辞方法,常见的如比喻《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夸张式《世界很小是个家》,引用式《你不该安静地走开》(歌曲)、《忙兮忙兮奈若何》(诗句),反问式《21世纪你美吗》,情景式《滑铁卢上空的雄鹰》,符号式《出发+拼搏=到达》,呼告式《妈妈,我想对你说》,对比式《英雄无用武之地与英雄有用武之地》。这三种情况以后两种为好。

四、凤头引蝶,立意新颖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称之“凤头”,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800字左右的考场作文来说更是如此,往往开头便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大体走势,定下了文章的基调。同时,一个好的开头也增加考生写好下文的信心。开头的方法有很多,但究竟如何开头需要因文而定,因人而定。只要能够使阅卷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是成功的文章开头。

立意时一要善于“化大为小”,口子要小,要善于在一个大的、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小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二要善于“以小见大”,从小的方面表现深刻的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小的方面”的时候,注意所选方面的“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立意对文章写作的成败至关重要,应该在准确、深刻、新颖、独到上下工夫,最好能体现出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有见地、有胆识,善于避开人云亦云的观点,跳出陈陈相因的窠臼,表现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真实感受和认识。如果想写出认识深刻的的文章来,就要“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要做到深思,就必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辩证分析,自己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五、快速构思,编列提纲

快速构思是写作成功的关键。快速构思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快速调遣材料表达中心的过程。文章中心的表达因文体而异,议论文重在明确,用材料证明;记叙文贵在含蓄,让事实说话。无论写什么体裁的文章,表达中心的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文章的内容便丰富不起来;有了材料而不加选择,文章的思想也深刻不起来。因此,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表达中心,便成为考场作文构思的首要问题。

安排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文章结构的过程。从整体上看,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遵循怎样的写作思路,都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通盘谋划,就局部而言,哪些在前,哪些在后,哪些该详,哪些该略,也都要根据行文的需要妥当处置,这样,材料的安排才会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此外,文章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如何组织段落和层次,如何进行过渡和照应,也要精心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文章的结构才算得上严谨和完整。成功的构思使所写的文章能向人们揭示某种隐藏在客观事物里或社会表象深处的道理。只有深入构思,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对客观事物或社会表象得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才能写出观点新颖、结构与角度不落俗套的佳作。

以上构思的全过程,可以用一份简明的提纲来表示。提纲是文章内容的浓缩,也是行文思路的体现,要在考场上快速成文,列一份明晰的构思提纲是非常必要的。一些考生写话题作文时常常复制话题,原地打转,或者东拉西扯,文意散漫,有这样一份提纲控制,有利于防止这类毛病的发生。提纲的大致形式为:开头,如何扣题;中间各段主要写什么,分几层写;结尾如何照应开头,如何深化、强调主题等。“胸中有全局,笔下有路数”,作文才有可能一气呵成。

六、认真行文,发挥水平

提纲对作文有搭桥引路的作用,在行文阶段,更要高标准、严要求,继续活跃思维,一鼓作气,把文章写得尽全尽美。比如写议论文,一般说来,开头的文字能起到交代提出问题的背景,摆明自己的观点,提挈下文的作用即可。核心和主干部分,应以相当的篇幅和文字来证明自己提出的论点,阐发深刻的道理。它要求考生以严谨审慎的态度、清晰不紊的思路和简洁流畅的文字正确地反映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还要选择恰当的论述方式,总述、分述合理安排,观点、材料紧密结合。论述中力求观点明晰、判断准确、推理严密、论证过程合乎逻辑等。结尾是作文从提出论题到论证论题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终结,是全文收束部分,要干净利落,避免节外生枝或画蛇添足。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篇10

一、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原料”。正如宋代大诗人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涓涓清流离不开源头活水,好的习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要使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倘若无心,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尽管每天所见所闻甚多也会犹如过眼云烟,任其聚散而无所获,写起作文来只会泛泛而谈。

如让学生写《秋天》,虽然题目所需的素材是学生熟悉的,但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只是一般化: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草也黄了,等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各种动植物的特点,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学生写的文章就能抓住秋天丰收、喜气的特征,也就言之有物,生动具体了。

又如:为了让学生写好卖菜老农的形象,笔者就带领学生走向菜市场,让学生观察卖菜老农的外貌、神态、动作之后,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卖菜爷爷的古铜色的脸上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动着花白的胡须,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喊起菜价来声音如洪钟一样响亮,两只手拿菜提秤利落准确,围着菜车走来走去,两只脚好像要踏破地皮似的有力。由于学生深入生活中,进行实地观察,感受人物,因此,人物的描写真实、具体、生动。

叙事一类的文章,要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也要有生活方面的积累。如:写一次劳动的情境,学生通过亲临劳动情境,仔细观察了劳动场面、典型人事及自己在劳动中遇到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等,故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内容充实。

二、博览群书,积累素材

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素材,但写起作文来,仍会感到有话说不出来,或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这是因为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阅读则是写作的基础。在训练学生注意生活积累的同时,也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阅读积累训练中,笔者充分利用语文课本的功能,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记成诵。每天晨读的时间,学生轮流背一首小诗或一个优美的小片段,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背一句名言或一句谚语,甚至一句歇后语都行,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外阅读。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图书资源也有限,为了让学生大量地阅读材料,在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同学们踊跃参与,兴趣很浓,都纷纷把自己喜爱的书捐到了“图书角”。而且孩子们好奇心很强,都想尽早看到别的同学书里有什么内容。这样一来,也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另外,笔者还经常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而且把课外阅读适宜读的书介绍给大家,并启发他们把课外阅读的知识应用到习作中来。适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坚持练笔,积累素材

有了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的积累还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练笔积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提高习作能力,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平时的练笔训练。

首先,指导学生做摘抄式练笔。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可以随身携带的),可以随时做摘抄。比如,摘抄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也可以是大街上的一句廣告语或行路人说的一句有意思的话。

其次,指导学生做记叙事练笔,记录一天中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景和物。内容可多可少,但感情一定要真挚。

再次,还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捕捉自己的体验,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每天记录下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察能力、连句成篇的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四、简短批语,激发兴趣

批语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期望、鼓励,是真情的流露,是对学生心灵的碰撞和滋润。学生对老师每次的批语都如获至宝,期待着早早发下来。学生对批语这般如饥似渴,更要求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简短的批语,寄予更多难得的厚爱。这样,学生怎么会不去观察、积累、追求更加完美的境界呢?这恰恰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篇11

于永正老师说得好:“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不读不写怎么行? 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因此,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喜欢阅读的学生,写作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学生的阅读过分强化了眼睛和大脑的合作,忽视了手指和大脑的合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的手指头运动起来,把见闻和心里的想法、感受写在纸上,时间长了,学生下笔就如有神助了。

一、搭梯子,在阅读教学中勤练笔

注重课堂阅读教学, 紧抓课文留白, 让学生仿照课文练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笔者让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把第三自然段补充完整。不一会,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副班长葛振林大吼着回头打了一枪,紧跟在班长身后向山上走去,战士宋学义挺身而上,紧随其后,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双手挽得紧紧的,奋力向山顶攀登。战士们热血沸腾,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笔者模仿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让学生补写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虽然没有于老师的学生写得好, 但是已经达到了让学生“写”的目的。因为于老师曾经说过,“量要适度, 要求要低”。

二、指路子,在生活实践中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有米下锅, 笔者在习作教学时经常身兼数职,先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 再让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如,在教学看图写话《有人敲门》时,笔者先扮演小男孩,穿上男士的衣服,带上鸭舌帽,学生看了都哈哈大笑。笔者听到敲门声后,一边问是谁一边走到门口,踮起脚尖也够不着“猫眼”,跳起来又看不清外面是谁, 于是搬了一把椅子踩到上面看。此时,有学生立刻引发联想, 说小男孩可能会看到一个身穿灰色夹克, 头戴鸭舌帽的小个子男人, 鬼鬼祟祟地站在门前,不时地回头张望。笔者经过这一系列的表演, 学生在写作时就容易多了。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添加开头和结尾, 一篇习作就在笔者和学生的笑声中轻松地写了出来。

三、做示范,在亲身体验中练写作

习作指导光靠学例文, 靠教师讲远远不够, 还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一次,笔者带学生到五泉山游玩,回来后让学生写《游五泉山》。去之前,笔者让学生调动多种器官去观察,包括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用手摸、心里想、用脚踩等等。学生通过观察后收集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听到了鸟叫声、泉水声、游客的赞叹声;看到了公园里植物的颜色、建筑的外形、游客的动作;闻到了花香、青草的气息。回到学校后,笔者先写了一篇“下水文”,然后鼓励学生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来。学生通过回忆, 将五泉山神秘的恐怖洞、神奇的摸子泉、从石缝中泻出的泉水,写得淋漓尽致,仿佛又一次回到了五泉山。

四、多激励,在习作练习中树信心

于永正老师认为, 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因此,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尽量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用得好,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一次,笔者出差回来, 给学生带了茱萸干当作礼物, 笔者和学生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共同品尝,谈论茱萸,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 让他们回家写茱萸。作文收上来后,笔者发现其中一名学生的作文写得很不理想, 可是笔者还是找到了他的闪光点。他作文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李老师出差回来了!”于是,笔者抓住这个感叹号对他进行了表扬,强化了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着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学生敢写、乐写。

五、引经典,在古诗教学中学写话

上一篇:质量评估报告 封面下一篇: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英语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