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小平观后感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百年小平观后感(精选7篇)

百年小平观后感 篇1

题记:他走过了一个世纪,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他树立了一个丰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变化有目共睹。十亿人口的神州大地上,正在掀起巨大的改革浪潮。每当人们为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而骄傲和喜悦的时候,都不会忘记那个伟大的名字———邓小平。他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则用更加朴实的语言回报他:“小平,你好!”人民以这样的方式向一位领袖问好,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民的心目中,他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人生最后的二十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作为中国人我们想更多地了解中国,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的邓小平,了解他的昨天和今天,了解他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侧面。电影《百年小平》使我们了解了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在十年浩劫是怎样身处逆境仍殚精竭虑地探索着富民强国之路,也了解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这位伟人带领十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新生活。“我是党和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发自内心却平常的话语,感觉意义却是如此深刻,这是邓小平一生的写照。正是凭借这样一种深情,伴随着他走过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走过了崎岖坎坷的“三落三起”,走向了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他的心始终与人民连在一起。也正是凭借这样一种精神,他的一生闪烁着伟人的光芒。

历史不会忘记:正是这位高龄老人,替中国迈出了开拓思想的第一步。是这位时龄88的老人,巡视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划时代的诗篇。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虽然现在伟人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丰功伟绩人让我们铭记于怀。其中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南巡讲话。正是江南好风景,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位东方伟人带着我们聆听春天的故事,感受春天的步伐,走进时代的大门。邓小平暮年南巡,这是他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治经济局势的定位,是维护他的毕生事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进一步开拓。南巡讲话回答了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的认识问题:什么是谁会注意的本质、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对待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态度、提防右但主要是提防左等等;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步子要迈大一点等等。南巡讲话摧毁了极左思想余毒,消除了人们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冲击了小农经济思想和小生产者意识。由此,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了,认知进一步提高了,改革进一步深化了,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被推倒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发出了强硬的声音:不发展经济只能是死路一条。南巡之前的邓小平,带头遵守自己创立的退休制度,多年间力图少工作、少发言,以避老人政治之嫌;南巡之后的邓小平,不必言也不欲言,执著地归于寂寞,这更说明了南巡讲话的独特性质。南巡讲话,是中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又一个里程碑。

春天的故事,回响着中国人意气风发迈向春天的脚步,记录着中国人古往开来团结一心的历史。聆听春天的故事,你会敬重一个老人的眼光和胸怀;聆听春天的故事,你会听到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足音;聆听春天的故事,你会感受到一个国家开拓前进的信心。伟人已去,事业长存。我们在纪念邓小平同志的同时,还要缅怀伟人业绩,聆听伟人的教诲,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

百年小平观后感 篇2

此次纪念活动将以海内外举办座谈会、主题展示活动、文化交流演出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中,对两位剧作家创作的优秀剧目进行展演,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于7月16日在国家大剧院盛大开幕,历时近2个月,涵盖汤显祖4部经典传奇剧作《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共7台昆曲经典剧目,演出11场次。演出团体由4家优秀昆曲剧团担任,分别是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此次展演以《南柯梦》作为收官之作圆满结束,两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空前热烈。古曲新唱彰显了中国传统戏曲古典美学与现代舞台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堪称百年难遇的昆曲佳作。

一、优秀剧目展演的压轴之作——《南柯梦》

为什么将《南柯梦》作为优秀剧目展演的压轴之作?在笔者看来,其因有三。

第一,《南柯梦》传奇古本的历史魅力。

此次《南柯梦》全本搬演,共44出,分上、下本两场演出。传统昆曲近百年来,多以演出经典折子戏作为基本演出形式,《南柯梦》的全本搬演,弥补了昆曲表演原貌呈现的缺憾。它以“连台本戏”的完整规模重现了400年前昆曲艺术的原始韵味,重新挖掘了传统剧目的艺术表现力。剧中所有唱词念白和曲牌均采用汤显祖传奇原始剧本,仅对剧目作删节并未作改动。

《南柯梦》本身就是一部历经岁月打磨和历史传承的传奇剧本。“传奇”在唐宋时期指内容奇异的文言体小说,以后的宋元南戏和元代杂剧有时亦称作“传奇”。发展至明代,“传奇”逐渐成为专指由南戏发展起来的南曲戏曲剧本,务求情节新奇。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就是明代传奇剧本的巅峰之作。清初戏曲家吴梅认为,四梦中“惟南柯梦最为高贵”。传奇剧本《南柯梦》最初名为《南柯记》,是根据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而成。汤显祖之前,还有上虞人车任远所作杂剧“四梦”,其中亦有《南柯梦》。车氏《南柯梦》已佚,汤显祖存世刊本较多,主要有明万历唐氏广庆堂刊本、明万历刻臧懋循订本、明刻《玉茗堂全集》本、明崇祯刻独深居点定本,较流行的是民国间《汇刻传剧》本,建国后保存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汤显祖戏曲集》本、《汤显祖全集》本。本次展演的《南柯梦》所有台词全部摘录自明代汤显祖传袭下来的原始剧本,为听众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古代戏曲艺术和辞藻创作的魅力。

昆曲《南柯梦》囊括古今奥义,词义深邃,韵律曲折。在故事情节上不拘泥于单一的爱情主题,赋予了超越性的禅宗美学思想。由正生角色作为人物线索的人生悟道成佛历程,刻画了主人公淳于棼在官场社会、情感生活、世间世外上面临的人生际遇和抉择。故事时间跨度从主人公少年到暮年,达30年之久。故事场景跨越人间与蚁国,最终由人间到佛国。全剧几乎涵盖生旦净末丑所有角色行当,文戏和武戏交替演绎,充分展现了昆曲艺术的闳约深美和博大精深。在戏剧的表现手法上,该剧采用以物喻人的比拟手法和由梦生情的超现实主义构思。这部传奇剧本以“人生如梦”的描摹为基调,故事场景游移于梦境与现实转换交织的过程中,戏曲情节中穿插了佛法义理和经书梵呗。

《南柯梦》讲述了唐贞元年间,淮南裨将淳于棼因贪酒误事失官归里,郁闷寡欢。一日去寺庙听禅师讲经,恰逢槐安国国母派遣侄女琼英郡主来此为女儿瑶芳公主召选驸马。琼英相中淳于棼,归告国母。淳于棼酒后在寺庙庭院中的大槐树下酣然入睡,梦见紫衣使者将其迎至大槐国召为驸马,后派往南柯郡任太守。在南柯郡20年,淳于棼经历了官场沉浮以及和瑶芳公主的爱情生活。后檀萝国入侵,部将周弁错失战机,公主病故,淳于棼被诏还朝,遭朝中右相所忌,国王听信右相谗言,遣其返回人间。淳于棼梦中惊醒,杯中酒尚温,追忆梦境,掘开槐根,蚁穴历历如梦中之国,檀萝国即不远处上附藤萝的檀树。在契玄禅师点悟下,淳于棼做水陆道场超度蚁国众生后,顿悟超脱,立地成佛。故事通过风流才子淳于棼梦中入大槐安国,经历美满婚姻和宦海沉浮,由“情著”至“情尽”的人生历程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创作旨意。“情尽归佛”的结局表现了汤显祖晚年笃信佛禅出世的人生追求。

第二,昆曲古朴传承的艺术魅力。

此次《南柯梦》在唱腔的谱曲格律上也严格遵循了《纳书楹曲谱》的古本。《纳书楹曲谱》是清代乾隆年间由苏州叶堂选辑校订的昆曲曲集巨著。叶堂尤善音律,乾隆五十四年起,他严格恪守昆曲曲谱格律和平仄声韵的唱词,以50年的唱曲经验历时3年整理增补校订了《纳书楹曲谱》。叶氏第五代传人周传瑛和俞振飞晚年打破了曲谱秘传的规矩,精心培养出身梨园世家的周雪华,传授其古谱译谱心诀。周雪华的曾祖父周钊泉是清朝光绪年间第一昆剧名小生;祖父周凤文也是上海著名昆剧演员;父亲周云瑞是著名评弹演员。周雪华本人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作曲系,师从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和昆剧表演艺术家周传瑛。经过六代人的传承,周雪华将《纳书楹藏板》中汤显祖“临川四梦”全集工尺谱翻译成简谱,加入原著念白和角色设计,出版了有唱有念白的全本。本剧由张继青的“御用笛师”——孙建安担任音乐设计。《南柯梦》音乐编修亦是本着“修旧如旧、溯本求源“的原则,在韵曲风格上继承了南昆“情正而调逸,思深而言婉”的音乐风格。

本次演出是历经昆曲大师和业内方家反复推敲打磨的精雕细琢版。《南柯梦》的筹备工作于2008年展开,历时8年,从剧本的修订到物色艺术创作群,以及演员团队的严格考察。担纲此次演出的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以古典质朴的风格著称,剧中扮演淳于棼和瑶芳公主的两位主演是昆剧院的第4代优秀青年演员施夏明和单雯。全剧由国宝级昆曲大师蔡正仁和张继青分别担任艺术总监和艺术指导,他们从手、眼、身、法、步等各方面对演员们进行指导和训练。在戏曲表演上,保证了《南柯梦》的演员们严谨细致地沿革了昆曲的传统表演原则,以传统唱腔、身段、眼神、走位、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综上所述,传奇昆曲《南柯梦》虽然是新打造的剧目,但是无论是在文本考订,还是唱腔韵曲方面,都严格遵循昆曲的传统程式规范,讲究修枝删叶,去芜存菁,不离本根。演员在“唱念做打”上还原了昆曲的古典面貌。

第三,明星主创和梦幻表演团队的创新协作。

整台《南柯梦》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缘于明星主创和梦幻表演团队的完美协作。除了上述提到的蔡正仁、张继青、孙建安外,台湾新生代艺术奖导演王嘉明首度跨界执导,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服装设计师赖宣吾担任服装设计和造型设计,国际舞台设计大奖获得者黄怡儒担任舞台设计师,台湾知名灯光设计师王天宏担任灯光设计,等等,强强联合的主创和设计团队共同塑造了别出心裁的昆曲新作。主创团队在极力复原昆曲表演原貌的同时,引入了现代新鲜元素丰富戏剧舞台表演。

群星荟萃的表演团队和旺盛的音乐创作力是《南柯梦》成功的根本。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坚持对昆曲传统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致力于古典名著的整理改编,拥有一大批精品剧目和几百折经典折子戏。其演员功底扎实、行当齐全,具有鲜明的南昆风格和吴文化底蕴。该昆剧院拥有4代昆曲表演艺术人才,有6位表演艺术家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传承人”称号,有9位表演人才荣获“中国戏曲梅花奖”。昆剧《牡丹亭》《朱买臣休妻》《白罗衫》《小孙屠》《梁祝》等大型剧目成为该院的保留剧目,曾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该院编排的昆剧《血冤》《桃花扇》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1699桃花扇》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特别奖”等。

《南柯梦》剧本经过精心整理与设计,导演王嘉明和编剧杨汉如严格筛选戏中每个角色的戏份,故事情节以简驭繁,舞台表演文武场并重。《南柯梦》的舞台设计本着对传统戏曲舞台“一桌二椅,空灵写意”的表演风格,巧妙利用两道流线弧度及数十根悬吊木椿道具的排列变化,营造了“南柯一梦二十年”的时间流动感。以沈静球体象征梦中日月,悬挂在舞台穹顶,加之先进的舞台灯光技术虚实转换,给予观众身临其境和如梦如幻的艺术享受。

戏曲作为综合的舞台艺术,服装和道具的统一是戏曲美学情境合一的必然要求。在昆曲戏服的设计上也相当考究,设计师保留了传统戏服褶子、帔、靠、蠎、官衣、宫衣等形制,仅在细节处做变化。赖宣吾的服装设计分别为人物角色和舞台场景打造了不同的服装元素,区隔了人间与梦境的服装基调。吴门画派作为苏州精研笔墨的文人传统,师承南派山水的精髓。淳于棼身处人间的戏服以青花瓷为元素,梦入大槐安国的戏服则结合蚂蚁的生态环境,以明代吴门画派花鸟山水为元素,最终再将这些设计元素转化成绣图,请苏州剧装厂的绣娘们一针一线缝制而成。古意盎然和清雅秀丽的审美追求与昆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崇尚文雅端淑的笔墨传统与古韵清幽的昆曲表演相得益彰。

《南柯梦》音乐创作本着“溯本求源、修旧补旧”的昆曲传承理念,同时也融入了新的设计元素。该剧采用西方音乐“主题贯穿”的创作技法,为剧中淳于棼、瑶芳公主、契玄禅师、蚂蚁等主要角色设定了主题音乐,强化人物性格。在禅院和水陆道场的特定场景中,加入“阿弥陀佛圣号”、“香花献贡”等佛教音乐烘托气氛。在音乐配器方面也非常全面,保留了传统的管乐器——笛、箫;弦乐器——琵琶、古筝、月琴;吹奏乐器——唢呐;打击乐器——扬琴、鼓板、大锣、小锣、云锣、堂鼓、铙钹、小钹。乐队加入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填补了传统民族乐器低音区的不足。

总体看来,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在剧本编排、角色行当、音乐唱腔、造型服饰等方面,既有规范性又具灵活性。在传统传奇剧本的故事诠释上,以及韵曲行腔上既遵循传统古朴,又糅合了现代剧场的舞台设置、华丽的服装和青春靓丽的扮相,复古传统与协同创新相得益彰。主创团队的“创新”并不损害昆曲所特有的古典美与程式美,利用现代声光电的舞台与灯光技术,打造绚丽的舞台效果。两岸团队的通力合作、昆曲大师的倾囊相授、青年演员的鼎立演出,共同铸就了昆曲传奇大戏《南柯梦》(连台本戏)在国家大剧院的圆满成功。

二、新生代青年演员灵动的艺术表现力

《南柯梦》复杂多变的创作构思,涵盖了昆曲生旦净末丑各行当,要求演员文戏武戏兼备,唱念做打功力俱佳。该剧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第4代青年演员挑大梁,投入超过50名优秀演员与音乐演奏阵容,主演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主要演员的扮相于古典雍容之中又不失青春时尚,饰演淳于棼的施夏明和饰演瑶芳公主的单雯更是被戏迷们誉为“金童玉女”。两人在《牡丹亭》《1699桃花扇》等多部剧目中均有合作,默契十足。

根据《南柯梦》的剧情需要,要求演员打破行当之间的限制,要能文能武。这对“文戏翘楚”的生旦组合无疑是一场巨大挑战。单雯扮演的闺门旦瑶芳公主耍起了枪,一向扮演小生的施夏明则首次扎起硬靠。全剧高潮“瑶台”一折武戏的表演,两位青年才秀都给观众带来意外惊喜,穿上战袍手持花枪,才子佳人英武非凡,舞剑耍枪之间尽显飒爽英姿。文戏时,两位主演唱腔顿挫徐疾,咬字吐音都力求复古,字正腔圆、舞姿翩跹,将昆曲水磨声腔之美和婀娜身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明清传奇承接宋元南戏以来的表演传统。《南柯梦》除了作为主角的生和旦,各个行当演员照例都要一人饰多角。青年演员赵于涛分饰檀萝四太子和契玄禅师;钱伟分饰山鹧儿和报子;朱贤哲分饰田子华和女兵;唐沁分饰小女、宫娥和女兵等多个角色;孙晶分饰槐安蚁王和檀萝蚁王,还兼任该剧脸谱设计。此外,多位青年演员分饰士兵、朝臣、小僧、宫娥、女兵等角色。老生花脸演员的沉稳表现为全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人分饰多角的花脸演员赵于涛在“瑶台”一折中将匪气十足的檀罗国四太子刻画得活灵活现,扎实的武功底子、生动的身段表演为该段折子增添了亮点。在下本“情尽”一折中,赵于涛饰演契玄禅师,其念白苍劲有力,表演稳重大气。饰演报子手和山鹧儿的青年演员钱伟,以清脆流利的语调和语词诙谐的念白表现了文丑的插科打诨,又以轻巧敏捷的身手和翻跳跌扑的高超武艺展示了武丑的机警幽默。

出演《南柯梦》的这批新生代演员,虽然年轻,但个个都技艺超群,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无一“短腿”。小到马夫、报子这样的龙套演员都很出彩,不仅腿脚功夫了得,而且舞台表演也很到位。综观全剧,丝丝入扣,高潮迭起。檀板清歌与管弦相互融合,温情缠绵与调笑洒脱合理穿插。从某种角度而言,正是“一点情千场影戏,做得来无明无记”(《南柯梦》淳于棼唱词)的剧场写照。

三、以情为本和情境合一的戏曲美学

古典戏曲艺术以“礼出于情”作为审美特征,高度注重艺术形式的锻造。明代阳明心学的阐发影响了戏曲创作美学的变迁。王阳明主张人心即道心的情本论美学赋予了汤显祖传奇创作的灵感,昆曲创作中更加注重对人性和情欲的阐发。汤显祖在戏曲美学思想中,高扬以情为本的创作理念。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云:“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怨,感于幽微,流乎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修。”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以直觉的体悟,注重情感直觉顿悟的心灵哲学。体验者心上情出的审美过程与舞台艺术眼前景明的体验过程相互交融。《南柯梦》以人情为主线,再现了天地造化之功与悟道成佛之妙的艺术体验历程。以正旦瑶芳公主与正生淳于棼的情感为切入,追求一种如同《沧浪诗话》所论的“水中之月”和“空中之影”般不可言传的人心顿悟审美诉求。戏中以“情至”造立了整部大戏的基调,“情尽”最终以万念为空的立地成佛了却曲终。人情超越生死轮回,悟道超越人间时空的思想深受禅宗哲学影响。《南柯梦》对“情至”这出戏的推崇,将戏曲美学引入以情为本的审美旨趣。

四、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2016年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纪念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汤显祖三大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00周年的活动。目前中国、英国、西班牙、美国、法国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全球范围内掀起对这三位大师的关注热潮。正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上所言,“回望历史、重温经典,感知汤显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当代价值,解读其文化基因,对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作用。”昆曲,既可以跨越时空回溯传统,又可以超越国度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既可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又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

南柯一梦四百年,梦醒今朝续前缘。素有“百戏之母”之称的昆曲,融合诗、歌、舞、戏之美于一身,充分表现出中国抒情、写意、诗画的美学传统。昆曲实至名归,自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文化的至高殊荣。昆曲自诞生至今,已存世600多年,有400多出经典剧目和折子戏,而如今常在舞台上演出的不过几十折,昆曲传承的当务之急是修复传统经典剧目。

《南柯梦》整体制作精致而壮阔,托古创新的舞台盛宴重现了昆曲雅致古朴的特质。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台湾团队联袂打造的《南柯梦》,正是传统戏曲原貌传承和创新挖掘的典范。

摘要:恰逢中国戏剧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文化部举办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2016年9月4日和5日,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演出汤显祖传奇昆曲《南柯梦》整本大戏。《南柯梦》作为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的收官之作,整体制作精致而壮阔,一部托古创新的舞台盛宴重现了昆曲古典优雅的特质。两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空前热烈,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堪称百年难遇的昆曲佳作。

百年小平观后感 篇3

广场中轴正对思源大道中轴线,占地面积85400平方米,水面面积5874平方米, 绿化面积44265平方米,由入口广场、中心广场、水景广场、宝鼎广场和四季花海五部分组成。四周有环绕生态停车场、图书馆、游人中心、观景楼阁和休闲娱乐场所。名扬国内外的思源广场,是集纪念、集会、文化交流、娱乐、休闲、观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广场。

思源石高2.4米,宽20米,镌刻着“广安思源广场”6个大字。四季花海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由鲜花和常青植物组成。在对绿化的照明手段上采用了常见的几种方式:草坪设置草坪灯,绿篱用点状灯带勾勒其轮廓。对于一些高大的常绿阔叶乔木采用绿色金卤灯、黄色光源灯从底部向树冠投光。

整个广场还设置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的风情竹楼三座。风情竹楼是广场的西侧土建工程,是建筑师受国外建筑师伦佐皮亚诺的启迪,改换材质和形式的一组建筑。为了突出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金属材质的特色,用各种颜色的照射效果将风情竹楼的结构形态,将金属质感表达得十分充分。

思源广场的建成,一草一木都是对邓小平的思念,一砖一石都是广安的财富,凝聚了广安市人民的心血,乃至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

TIPS

门票:免费

交通:在广安城区,乘坐公交直达,或步行亦可。

小平小道观后感 篇4

3小平小道观后感

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之前吴云老师就谈到过这位中国的风云人物,开辟思想,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向康庄大道的人物。(不过现在想想要是当初邓小平爷爷把特区设在江西该多好啊)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我们应该对他充满敬佩与缅怀,继承他的思想传承他得精神。

这周末我们南昌航空大学全体三千多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小平小道,这次的参观更加坚定了我对邓小平爷爷的敬爱之情。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了邓小平爷爷的点点滴滴,我受益匪浅。(1969年11月,一代伟人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直至1973年2月调回北京,江西人民为了记念这样一位后来为中国乃至世界作出不朽历史功勋的伟人,特在他曾经工作上下班的地方,设立了“小平小道”纪念馆,以供游人参观)

刚进入大门我们显然的看到了小平纪念馆,参观就从这里开始了。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青铜雕像,描绘着邓爷爷和工人一起围着,神采飞扬,指点江山。后面是一大块白色纹理的大理石,上面雕刻着小平的女儿著名作家邓蓉,小名毛毛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在江西的日子里》。内容大概描绘了邓爷爷在下放。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青铜雕像到江西后艰苦的生活,但处处透露着希望和亮光。他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艰苦朴素。没有距离,没有贵贱,只因他的和蔼可亲。

这篇文章无疑给了我强有力的震撼,它的结尾如是说:

“车速飞快,汽笛长鸣,北来的寒风已然拂面。中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那更加激烈的、震撼每一个中国人心灵的政治动荡,就要揭幕了。”

一个时代伟人,即将再次挺立。而这次,将是最雄浑的一刻。继续往里面逛,看到了一些邓爷爷以前在工厂里的日用产品,都是比较破旧的东西了,但是放在壁橱里却熠熠生光。随后,看到了几幅描写邓爷爷和工人的故事,一一体现了他俭

朴,珍重粮食,热爱劳动,尊敬技术和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还看到了一些以前绝密的文件以及邓爷爷下放期间调查江西景德镇时,工人们不怕嫌疑送给他的四个瓷器。印象深刻的是一副字,上面写着邓爷爷的亲笔。原文记得不是非常清楚,大概意思是我多么愿望留在党内干活,哪怕只做一些杂活也心愿。还有一副是说他文革时下放的感受,他说这艰苦的几年也挺好,这促使他有时间,能好好反思自己和思索中国的未来,设计改革开放的蓝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他曾经也数次被贬,但依然牵挂着整个宗庙,牵挂着天下黎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邓小平爷爷也是一样啊,心系国家安危,日夜操劳啊。

出了主馆,走进了小平休息室,这是工人们看邓爷爷辛苦为他建的,希望他能休息好一点。在他的房间外看了看,外面贴着几行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几个字贴起来容易,做起来只怕是难如登天。起码,我是不行的。里面很简陋,就是一张木板床和垫子,但邓爷爷就是在这间屋子里思考和构建了整个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

出了小平休息室,进了当时的配件厂工作车间。一进去就有浓浓的机油味道扑面而来,里面都是机器零件,破旧不堪,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环境如何了。

随后参观了邓爷爷女儿邓琳给小平一家拍的图片展,里面一块横匾写着字,大概意思是“这不是一个艺术家的摄影展,它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深刻缅怀。”不可不说,邓爷爷的女儿个个真是好样的,令人敬服。图片大概一百多张,题材多是生活照片,看着里面的邓爷爷你会觉得很亲切。有一副邓爷爷83岁时照的仰望天空沉思的画面令我沉迷不已。这让我无可避免的又想起了一人“温爷爷”--这个民族,需要一些会仰望天空的人

接下来是要踏上小平小道了,此时内心是非常激动的,这是邓小平爷爷曾经踏过无数次的道路。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着邓小平爷爷带给我的某种精神,我要认真的去领悟。

据史料说,邓小平爷爷下放期间住在解放军某步校将军楼,每天,他们夫妇要步行六华里到工厂上班。工厂的干部、工人考虑到他的安全、方便,就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沿着田埂铺出一条通向他宿舍的小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平小道”。据说有一次,下雨路塌了,邓小平爷爷摔了一跤,那群可爱的工人就连夜抢修,为他铺平。

踏上这条小道,我很小心翼翼很慢的走着,想好好感受这条路的不同。想知道,邓爷爷在踏上这条小道上是怎样一步步思索出让我们走上康庄大道的伟大构想...想了很久一无所获,只能看着这条延伸的路发呆。也许我需要的不是思考吧,而是加快脚步,一直坚持不懈的走下去,那么前方一定会有答案。

小平小道,我明显感受到了邓小平爷爷当年的沧桑。一个在建国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竟扣上了“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全家均被下放到了江西省新建县,下放到了人生的最低谷。这个历经了两起两落的老人,再承载一次迫害,他

是用怎样的毅力抗住的。他是65岁啊!65岁,一个本可以有儿孙绕膝的年龄,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年龄.。我的内心在波动,忍不住有点抽畜。参观完后,独自漫步在小平广场,几棵银杏树枯瘦而挺立,泛黄的叶子眷恋着枯枝,有风扬起,拂过面颊。阳光暖暖的,让心里充实。当再次回望周围的一切时,竟感动的久久难以言语。原来邓小平的伟大与坚强不是书本上的几章《邓小平理论》能够涵盖的,只有感知小平生活的气息,才可真正体会他的伟大。

生活就就是如此,它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精神。小平爷爷虽然被下放到江西,但是他的内心永远充满着对国家的爱,而当时他只能将这满腔热情藏在心中,但他知道中有一天他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

这就是邓小平,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让我们记住这个令我们12亿人口大国走向世界的人物吧!让我们缅怀他得功绩,同时让我们去继承他的精神与品质。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的话,中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将是指日可待啊。这就是人民素质提高了,国家的层次也提高了。我们是东方文明大国,我们要用精神战胜和征服世界。

《小平您好》观后感 篇5

《小平您好》这部影片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真实风貌。他那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气魄,“三起三落”处变不惊的胆略,以及热爱家庭孩子细节都深深地感动着我。看完这部影片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巨大勇气以及他那非凡的政治智慧,及时提出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思路,带领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伴随着“毛泽东热”,也发生了一种现象,经过80年代末期经济的萎靡和政治的动荡,原来跟着邓小平走的人现在有不少动摇了。邓小平本人倒是显得挺超脱,他在度过了轰轰烈烈的80年代之后就坚决要求退休,并且获得批准。在他之前,党的高级领导人除非犯了严重错误,大都死在任内,像他这样不肯接受最高领导的位子、又坚持退休的人,极为罕有,所以让全中国的官员和百姓都感动了好一阵子。可是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论他多么了不起,离开了权力,离开了势力,离开了可以表现自己的舞台,就会被人疏远,被人忘记。像

邓小平和毛泽东,远离世间滚滚红尘之后,还能被别人如此这般地说个没完,实在不多。

邓小平不像毛泽东那样著述等身,但他发明了无数政治概念,像“白猫黑猫”、“一国两制”、“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不争论”、“要害是姓社还是姓资”、“三个有利于”、“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是防止‘左’”摸着石头过河,还有“第三代”,全都脍炙人口,其对中国今世和后世的影响力,一点也不次于毛泽东的那些鸿篇巨制。周恩来曾说邓小平“举重若轻”,实在是恰如其分的表述。有一种较为公认的说法,认为邓小平实际上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种观点的具体表露,则是他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上!同样,在对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面,邓小平也是如此,他认为不管什么经济体制,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就是好的。因此,我们当然不能说他是真心支持和拥护信仰市场经济的。只是因为实用于发展生产力,所以他才会选择这条道路,而一旦他认为计划经济对于发展生产力更加具有实用性的话,那么他将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市场经济!

如果所谓政治家就是能够极其敏锐地洞悉天下大势的人,那么这个连毛泽东也打不倒的小个子的确可以算得上一位。基辛格说他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因为通过他,全中国的人都发现自己的生活和过去不一样了。在90年代刚刚开

始的那两年,他的头上被阴云笼罩着,那时候很多人都在他身上看到了毛泽东的影子,但是他很快就把这片阴云驱散了,还坚决地拒绝回到毛泽东的老路上去。他已经八十多岁,自信心是惊人的,记忆力也是惊人的,在1984年到深圳的时候写的几个毛笔字,过了八年还能一字不错地说出来。别的人经历过他的那么多坎坷,就算不同流合污,也会消极遁世。别的人到了他这个年龄,就算不是老年呆滞,也会反应迟钝。他却仍然拥有惊人的活力和惊人的信念。他顽强地固守“中国不能乱”的信念,如果有谁威胁到这个信念,他就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制止,甚至还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他性格中冷酷的一面。但是他却更加热心改革,他相信改革是使他的国家长治久安的惟一出路。毫无疑问,他所受的是经典的共产主义教育,但是他却拥有一种彻底务实的精神。在共产党的老一辈领袖人物中,他几乎是惟一把经济问题置于意识形态纠纷之上的人。他看透了老百姓之所以拥护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这一点在他以前采取的行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对他今后将要采取的行动,也是一个重大的烘托。

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时代的代言人,当代大学生,面对新世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纪的宏图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要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邓小平理论构筑精神支柱。大学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小平,您好》观后感 篇6

第一次对邓小平这个名字有印象还是在97年2月份的时候,那时的我才6岁。记得那天爸爸手里拿着一张报纸,突然就说“邓小平死了…”,我抬起头一脸茫然的问道“爸爸,邓小平是谁呀?”那天我知道了邓小平就是继毛泽东主席之后的中国第二代领导人,而不久之后的香港回归也全是在他的主张之下才能够顺利完成。

再后来,我更是对这个小个子老人敬佩不已。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他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他也曾经历三落三起被一次次的误解与批判,一系列的光环成就与荆棘坎坷笼罩着他,到底是怎样的睿智与隐忍成就了这样的一个“巨人”?

通过观看《小平,您好》这部纪录片,我更是对这位和蔼的老人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德才兼备、军政皆优,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以及后来的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他立场坚定、忍辱负重,三落三起没有击垮他,反而使他愈挫愈勇,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冷静睿智、气势磅礴,创造性的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怀抱,为实现国家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眼光深远、高瞻远瞩,把“改革开放,共同富裕”开始付诸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公私分明,敢说真话,不务虚名;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他主张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肯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太多太多的事情让我深深地被这位伟大的领袖所深深吸引!

百团大战,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他的战功显赫!粉碎四人帮,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他旗帜鲜明!坚持自力更生,反对霸权主义,他不卑不亢!阐述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他镇定自若!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不能作排除使用武力的承诺,他不容反驳!南沙问题上,面对菲律宾前总统刁难似的话题,他平静地说“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威严无比!

他改变了世界,功绩史无前例;他使许多人为他的隐忍睿智所折服;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今天的进步和富强…他,就是邓小平!

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 篇7

1. 突出的实践性

邓小平伦理思想源于实践,又要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要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改革客观世界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巨大力量。邓小平把道德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一是把“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二是把道德建设作为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最大的风险”问题的重要环节。邓小平道德建设的方针要求广大群众实行社会主义道德,把“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对先进分子的要求是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共产主义道德。

2. 广泛的群众性

邓小平伦理思想的本质就是以民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位,而不是以官为本位或其他为本位—一人民群众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本位地位,没有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服从和服务于人民意志和愿望的言行,都是善,都属于有道德和道德高尚之列,一切违反人民意志和愿望的言行,都是恶,属于不道德范围。邓小平伦理思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伦理学,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反映,是为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

3. 鲜明的阶级性

邓小平伦理思想是工人阶级,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器,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它非常明确地宣示把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且更需要进行宣传教育,使本阶级的成员和其他劳动群众,都能够认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从而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

4. 坚定的革命性

邓小平伦理思想是我们党团结一切劳动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有力的思想武器,是和他的科学理论相一致的。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因此它不仅具有彻底的革命性,而且有严谨的科学性,是坚定的革命性与严谨科学性的统一。

二、独具特色的功利主义思想

抓住义利关系之一伦理学说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辩证地加以分析应用,客观上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邓小平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利益观念的变化,并把人们利益贯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以重视物质利益为基础的务实功利观,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邓小平发现了怎样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利益的思想和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思想。毛泽东一贯地把给最大多数人民以最大利益作为道德的基本原则,但在如何实现这一基本的具体途径这个问题上我们走过很长一段弯路。邓小平彻底批判否定吃“大锅饭”这种小生产者的道德观,在道德上肯定了个人致富合理性,指出“致富不是罪过”。他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合法经营和辛勤劳动而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向他们看齐,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这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全体人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伟大的发展。

三、“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主义价值准则

“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判断各项改革开放政策措施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对各种现象进行伦理判断和价值拷问的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现象,用传统的价值标准已经无法对它们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必须寻求新的价值判断的依据。例如:社会主义是否允许雇工?雇工是否存在剥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应该先富起来的是哪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的收入是否都既合法又合理?社会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收入分配差距在什么范围内才是合理的?如此等等,都涉及比较尖锐的伦理判断问题。如果就事论事,很难把问题说清楚,或者得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最终到哪里寻找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呢?只能从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实现这一立场出发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

据此,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合理的,否则就是不合理的。所谓合理,不一定是说行为或结果本身是正义的、善的,而是说它有利于正义或善的实现,或者说是通向最终正义或善的必经之路或必要手段,最起码是为了实现最终的善而不得不暂时容忍局部和一时的恶。这样,目的的正当性保证了手段的合理性。只有从“三个有利于”这样的标准出发,我们才可能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混乱不堪的价值冲突和是是非非中找到一条能够贯彻始终的价值标准。把混乱的思想统一起来。是非善恶才可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才不至于陷入道德相对主义和毫无头绪的争论之中。

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

首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时期共产主义道德是先进性的道德,是对先进分子和共产党员的要求,虽然现阶段不宜广泛实行,但应大力提倡,这是带有指导性和导向性的道德要求。在改革开放中,尤其要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这样才能从思想道德上保证社会主义方向。

其次,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的道德实践,从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实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时期普遍地广泛实行的道德基本要求即“五爱”,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两次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都明确提出“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明确了对广大群众的普遍道德要求,实践中促进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再次,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当把先进性的道德要求和广泛性的道德要求结合起来,为未来普遍实行共产主义道德逐步创造条件。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从改革开放实际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出发,承认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性,在此基础上来考虑道德建设的方针。基于此考虑,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并且规定了它们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五、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培养

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从列宁到毛泽东的道德教育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公民。”邓小平“四有”的公民模式,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四有”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彼此联结的有机整体,文化是前提,思想是内在动力,道德具有自律性,而纪律具有他律性。“四有”中缺少任何一个“有”,小则会造成公民素质的残缺,大则会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就文化说,从长远看,它是前提。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至于理想和纪律,邓小平认为,“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最为重要。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苦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

邓小平指出,要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就要营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良好的大环境,必须反对腐败,优化社会风气,改善党风,在全党和全社会宣传、坚持共产主义道德;要继续和发扬革命时期的优良道德传统,振奋精神,艰苦奋斗,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在道德上抵制反对腐朽思想的侵蚀。邓小平还指出,道德教育要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严明党的纪律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贪污腐化、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对社会危害极大,特别对青少年一代的毒害尤为严重,不惩治腐败就会使改革大业失败,就要亡党亡国。惩治腐败应当贯彻改革开放全过程,一方面靠政治思想工作,宣传共产主义道德,另一方面要靠法制,法制的作用更为直接。

摘要:邓小平的伦理思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特点、功利思想、“三个有利于”的社会主义价值准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方针等。

关键词:邓小平,伦理思想,以民为本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上一篇:《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