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传统节日(共10篇)
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异乡人,每逢佳节,思念亲人。远远知道兄弟俩往哪里爬,就少了一个人。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传统的重阳节期间对亲人的双重思念。
今年的重阳节,我和父母来到北京最著名的山象山,为了实现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沿着山麓攀登,看到了山上美丽的风景。我们还看到许多老人沿着山麓攀登。当我们爬到山顶时,我们看到许多老人在象山山顶庆祝他们的节日——老人节。他们中的一些人唱歌,一些人跳舞,以不同的方式庆祝。他们中间坐着一位老人和几位祖母。老人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演奏《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醉人;旁边的奶奶用小钹、小鼓等乐器为爷爷伴奏,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音乐非常优美。在众多老人的簇拥下,这支小乐队尽情地载歌载舞,让人感觉置身于人间仙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体验式作文
语文者,语言、文学也。作文一角在整个现代汉语语文教学中占据至少三分之一的比重。因此可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传统作文特点
传统作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范文模板套用”。教育者把应试作文固定成几个层次分明的骨架,再教会学生掌握各种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填充,空洞洞地生搬硬套得出所谓的高分作文,再竞相传阅、套用、模仿。这一整套流水线作业,学生所作的文章是生硬地制造出来的没有思想的怪物,华丽的辞藻和整齐的格式背后多数缺少中心思想和现实支撑。他们一直在模仿套用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手法、别人的套路,往往表达不出自己的思维。
传统的作文训练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注重得高分的方法而忽视情感的体悟与表达,只注重个别优秀学生而忽视整体。小学生初步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进行文章系统创作,此时正是懵懂无知,善于模仿的时候,但是模仿是基于理解和掌握,而目前的传统作文中大部分是空话、套话,这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无病呻吟之词显然并不是他们所能理解的。所以,现在的小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犯难,根本找不到下笔的角度。
二、体验式作文的优势
我们认为,作文并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机械积累和生搬硬套,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体悟和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体验式作文概念的提出,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观念。
体验式作文就是“人本位”思想在新课改下的一个实践,从以教师为权威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基础,把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方面与自身感情相结合,通过基本的文字表达出来,再加以文辞修饰形成新的作文篇章。这是一种全面、自由、开放的写作训练方式,着重培养的是学生发现美和审美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能力。体验式作文分为以下几种:
1. 是身动体验
让学生亲身行动,做一件事然后写下感悟或理解;或者让学生主动模仿一些范文里的行为动作,真正体会到别人文章里的那种生活体验。这比起传统作文的训练方法而言显然更加真实而灵动。学生在亲身参与、观察、体悟中得到的丰富体验比传统作文训练中死记硬背明显要真实可靠得多,也更能让学生记住从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2. 是心动体验
教师设置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感情和感性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作文“活”起来。在小学作文的训练中,区别于传统作文训练的空话连篇、死记硬背,体验式作文重视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如,在亲情话题的作文训练时,学生往往并不能真正把握和领会亲情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取逆向思维,想想“没有亲情”或“失去亲情”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真切感受到亲情的可贵。这样的训练既能使作文真情流露、动人心弦,更能引导学生珍惜亲情,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式。
3. 是思动体验
前面两种方法使学生体验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和感情。而动思体验可以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展望,也可以是对童话和未知的美好想象。总而言之,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畅想这种“不存在”的美好,让学生根据现实场景和情感拓展、联想、创造,形成新的体验和文章,就是体验式作文与传统作文之间的区别。
三、小学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
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作文评价的标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布置多样化的作文题目,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式作文”的教学环境,呼吁学生家长和各种社会人士关注并参与进来,共同为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制造便利条件。
儿童的创造力不小于他们的模仿力。所以,小学作文的教学必将摆脱传统作文训练的机械作业,教师要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向往美的思想和能力。
体验式作文主张放飞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自觉性。比起传统的作文教学和训练,它具备先天的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教育者需要重视和掌握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新村.创设作文情境培养创新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01(3).
答:要想让学生把传统节日话题作文写精彩,指导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节日,抓准特点
凡事凡物均有特点规律,传统节日亦是如此。所以,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也就是每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文化。让学生通过咨询、上网、阅读等方式进行了解,比如除夕——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清明节——扫墓、吃清明粿;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学生对所要写的节日了解得越深入,手头掌握的资料越多,也就越容易写出不同节日的特点,准确表达节日的相关内容、场景、氛围。
二、观察节日,感悟氛围
在了解节日习俗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不同节日中的人、事、景、物,品出不同节日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氛围:春节——喜庆、吉祥;元宵节——热闹、团圆;清明节——缅怀、激励;重阳节——敬老、感恩……有了氛围,就有了浓浓的“情”,文章就能以“情”为线索串联细腻而美好的节日画面,就容易做到情景交融。
三、参与节日,写出过程
写节日话题作文,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所以,必须让学生从留心观察的“旁观者”转换为热心参与的“当局者”。比如亲手包饺子、元宵、粽子;亲自放鞭炮、做花灯;亲身体验看花灯、划龙舟、当拉拉队……写作之前,让学生问问自己:“我快乐吗?我收获了吗?我成长了吗?”进而思考:“我为什么感到快乐?我是怎样得到收获的?”再让他们去追忆自己“参与”时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思一虑,提炼自己从节日中获取的美好、独特的感受,并把这些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一般来说,学生最有感受的就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片段,可以让学生在这个片段中对自己的语言、动作、内心想法、感受进行最详尽、最细腻的描写。
四、彰显个性,力求创新
传统节日的作文要写得精彩,还要注意彰显个性,写出学生自己独特之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一般性的材料中发现亮点,提炼中心。比如,针对“一些家长在春节或是清明节给逝去的长辈祭拜”这个素材,可以指导学生先采用“对比看”:以前总是烧些纸钱,现在还多了什么?(“车子”“房子”“电脑”“冰箱”等一应俱全;“钞票”也不一样了,有美元、英镑、欧元、港币、新台币等)接着“对比听”:回忆一下,你的家人在烧这些东西时嘴里会念叨什么?(奶奶会念念有词:“保佑我们孙子好好学习,儿子发财!现在我们生活好了,也要让你们住上别墅,开上轿车,出门旅行坐坐飞机用用美元!”)然后“思情趣”:这些话虽然不“靠谱”,可句句虔诚,满含敬意,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学生对家人烧纸钱供拜时的“与时俱进”“不传统”的情节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该文章就显得富有个性,充满情趣。
学生写传统节日话题作文,最常犯的毛病之一是摘抄传统习俗而不知联系实际。一旦将习俗与学生独有的个性情趣融合在一起,文章便会有“质的飞跃”。比如,传说端午节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以驱赶妖魔,让妖魔现身。曾有个学生写有关端午节的作文时只是一味地摘抄传统习俗——“雄黄酒”的故事,作文干巴生硬。通过课堂评讲启发谈话,我发现这学生属蛇,还得知了他曾有过偷喝酒“现蛇身”的经历,就赶紧调整思路,组织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把这篇习作写好。经过一番讨论与修改,这学生的新作真是妙趣横生:听奶奶说,要是喝了雄黄酒就能驱走妖魔,我纳闷了:我可是属蛇的,要是喝了这酒像白娘子一样现出蛇身怎么办?要是不喝岂不是承认自己是妖魔?看着妈妈、奶奶在厨房忙碌,犹豫再三的我决定豁出去了。于是,我鼓起勇气,拿起奶奶备在桌上的一杯雄黄酒“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搬了张凳子坐在卫生间的大镜子前静观“其”变。刚开始,我只觉得自己的肚子一阵灼热,五脏六腑仿佛要烧了一般,我想:坏了坏了,莫非这酒真有魔力?要起作用了?可没等我多想,我又感觉自己面红耳赤了,仿佛一下子烧到脸上,连眼睛都红得发光了,我赶忙大喊:“妈妈,奶奶,我是不是要变成蛇啦……快来啊……”妈妈、奶奶闻声赶来,都傻眼了:“我的天哪,你怎么浑身酒气!”“我的小祖宗,那是全家人喝的量,你怎么全喝了!”没等她们扶住我,“扑通”一声,我已瘫软在地“不省人事”了……据说,头重脚轻的我嘴里还直念叨着:“看到我的蛇尾巴没……看到我的蛇尾巴没……”
节日中的传统虽然有许多约定俗成,但“个性”取决于过节的那个人,就是“我”——“我”过节,“我”写作,“我”阅读,“我”快乐!“我”很重要,做一个有个性、有主张的“我”更重要!强调写出自我感觉,文章才能精彩!这就是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应传递给学生的正确理念。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常常用他们的言行教导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诚实守信。
昨天,我答应老师要努力学习,今天我就要认真完成作业;昨天,我答应妈妈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今天我就一定要做到;早上,我许诺给同学带一本书,下午我一定要把书放到同学的面前。
但在如今这个高科技时代,传统文化又该如何满血复活呢?
“当中国人忘记自己文化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去攻打这个民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这句话正是点醒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就算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做得一手西方好菜,在其他国家居住甚至出生,那也不能改变你黑眼睛黄皮肤的事实,你骨子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你最传统的文化是中华文化!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
,中国热点话题、最具代表性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诗词大会”等早已以风暴的速度席卷全球。“一带一路”是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发出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信号,而“中国诗词大会”则是告诉中国人自己:中华文化的春天正来临。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诗经、辞、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演变,是文化的进步,也是人们的一种创新。,全民尬诗事件,杜子健说:“如果这是营销事件,也许还没有这么火。中国人诗性未死,诗人还在!”这诗的魅力可谓惊人。《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收视率位全国第一,达到了“街谈巷议”的程度。它唤醒了人么对传统文化的共情,是无可取代的。简单地举例子来说,当一个没有去了解中国文化,去读诗的人,他看到了日落时飞过一群鸟,就只会说:“哇,这群鸟真好看啊!”而读过诗的人不一样,他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习目标】——导
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2.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
3.理解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意义。
【重难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意义。(难点)
【导学流程】
一、基础梳理——思
速读课本P39-43内容,迅速完成以下自学问题,并用双色笔做好记录,背诵重点: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各自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3.传统文化的特点?
4.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为什么)
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要求?(怎么办)
二、合作探究——议、展、评
1.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存在于历史中的文化即为传统文化。( )
(2)传统习俗必定要民族节日表现出来。( )
(3)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4)传统美德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 )
(5)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继承与发扬。( )
(6)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
2.材料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运用传统文化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三、课堂训练——检
1.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早在《易传》中就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该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
2.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迥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3.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春节大门上贴的红春联;那成双的“喜”字,那倒贴的“福”字,那前额突出的老寿星,那戏台的脸谱……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海外游子们浓郁的乡愁。材料表明 ( )
①民族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②传统文化是推动民族走向繁荣的动力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我们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富有启迪意义。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先进的现代文化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③弘扬传统文化就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④我们要善于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日日清】——清
1.课后完成“分层训练”《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基础自测部分。
2.下节课堂上完成“状元之路新课标政治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课时作业部分。
高二政治助你主观题拿高分的方法
方法一:主观题设问归类梳理——触类旁通
“是什么”类型。通常包括现象题和体现题:现象题即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或政治现象。首先,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其次: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政治或文化问题;最后,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必进行分析。体现题即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观点、道理等。
首先,要注意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其次,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最后,注意答题格式,以及原理加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为什么”类型。通常包括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原因题即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说明理由。首先,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其次,答题格式即客观必然性加意义(重要性)。意义题即分析××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其中经济意义包括: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消费者等);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如: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等;政治意义:对党、对政府、对公民、对社会热点、对国际;文化意义: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等。
“怎样做”类型。如何做,采取哪些措施,有什么启示。启示题即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首先,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其次,只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怎么做)。
措施题即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首先,从材料中找方法,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是环境污染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其次,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再次,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党代会、两会等提出的重大措施)。
“看法、认识、评价”类型。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材料(现象)的认识等。首先,联系材料,分解设问。把问题可以分解从四个角度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联系具体要求选择好角度进行回答。
总之,答题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具体分析,谨防定势。
方法二:审题答题的基本路径——按步就班
第一步:先审设问后审材料。首先,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文化生活,还是具体的知识);问题角度限定(应回答“是什么”还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分析);主体限定(是党、国家、政府、企业、个人、还是经营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其次,审材料时要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先找出核心思想,再围绕核心找出相关信息;如果是表格材料,要全面解读表题目、表头、数据、尾注,要细致全面。
第二步:回忆、联想曾学过的与该题设问、材料相关的概念、观点、原理和其他基础知识,力争全面。
第三步:整理答题思路,一定要列简要的提纲,要根据试题的分值猜测答案要点可能有几个,同时要确定采用演绎式(从原理入手结合材料说明)还是采用归纳式(从材料分析到概括原理)的答题方法。
一、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
综合实践是目前比较小学比较常用的教学手段, 对于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确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缺乏生活实践对于写作文就会干巴巴没有真实的情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所以说到根本, 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 更没有可靠地预备方法, 走到这条路, 再加上写作的法度、技术就能完成写作文这件事了。”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每个学生都很注重分数, 学校也都忙着应对各种分数达标考试。每个月会有一次小考, 半学期还会有检测, 期末还有综合检测, 区里统考, 市里大考等等。学生为了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各个补习班、特长班加点学习, 家长也忙于工作, 没有时间陪着孩子更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 孩子只知道分, 而不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没有了与社会的接触, 学生所学到都是在课堂听来的作文, 孩子们写的作者越来越相似, 思想已经被禁锢在那些条条框框中, 按照教师讲的去思考问题, 按照教师说得去写内容。学生的生活最多算是“忙碌”、哪里称得上“充实”!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充实学生的生活呢?综合实践活动恰恰可以解决作文教学的困难, 弥补学生作前素材搜集与情感体验的不足, 有助于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 笔者积极而认真地进行了相关研究, 以各种“节日”为主题, 引导孩子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并指导孩子们进行写作,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传统节日在国家的号召下被越来越重视, 孩子们在过节的过程中不仅能快快乐乐的玩耍, 而且也会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比如在社会实践课“元宵节的来历”一课中, 我先让同学们自己制作精美的PPT, 并在课堂上挑选做得比较优秀的进行演示, 让同学们在相互学习中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同学们在课堂上相互谈论, 争相回答问题。学生自己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 让别的同学来回答, 回答正确了还有奖励。课堂上大家兴致盎然。在课堂中我还准备了元宵面和馅料, 让同学动手自己动手做元宵。学生一个个跃跃预试, 每个组都选出两个代表来进行做元宵比赛, 每个同学都兴奋的指手画脚, 小代表们也干得热火朝天, 虽然元宵包得不是那么好看, 但在参与中学生学会的合作, 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这节课后我让每个同学写了一篇关于元宵节的作文, 孩子们在这次实践中充分了解了这个节日, 每个参与的孩子都表现出对这次以及后续综合实践活动的喜欢和向往, 收获都写在了他们的作文中, 说实话, 这次习作, 我没有提过多的要求, 也没有做过多的指导, 只是告知学生写作的题目, 而孩子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甚至是思想内容都超过了以往的习作水平, 令人出乎意料的满意, 这让我再次坚定:要想让孩子们写出好作文, 一定要先充实孩子们的生活, 要先让孩子们有丰富的“积蓄”, 孩子们才会言之有物、而不是空洞虚无, 孩子们才会有真情实意、而不是矫揉造作。
二、充分利用法定节日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
我们可以利用国内的节日:元旦节、青年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 丰富孩子们的节日文化;我们可以利用国外的节日: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引导孩子们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的节日:国际妇女节、世界消费者权益日、世界地球日、国际劳动节、国际儿童节等, 开阔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引导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 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参与热情、参与方法或活动反思等。
三、大胆开发各种节日资源,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
当然, 我们可以因时、因地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对象等大胆地开发各种节日, 如创立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节水节、变废为宝节等, 引导孩子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并积累写作素材、真实情感, 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节日资源, 以“节日”为抓手,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恰当设定活动目标、合理安排活动序列、科学制订活动计划,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并坚持把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定会丰富充实, 内心的“积蓄”也会日渐增多, 写起作文来应不再感到困难和厌烦, 而是水到渠成、有米可炊, 作文的内容和情感也均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真实”, 写作水平必然会日渐提高。
摘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节日资源, 以“节日”为抓手,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合理安排活动序列、科学制订活动计划,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并坚持把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生活定会丰富充实, 内心的“积蓄”也会日渐增多, 写起作文来应不再感到困难和厌烦, 而是水到渠成、有米可炊, 作文的内容和情感也均能达到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真实”, 写作水平必然会日渐提高。
关键词:作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93-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和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应融于传统文化之中。
新时代的中学生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师,深感传统文化在写作中魅力无穷,怎样才能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以传统文化的精神陶冶学生。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古诗词的妙用
从孩子记事起,父母就开始教背古诗词;上学后,教师教背更多的唐诗宋词元曲。其目的在于让孩子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打好说话以及作文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好的古诗词巧妙地借用到写作中,能为文章增色不少。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写作过程中碰到合适的语境,引用古诗句。如:表达豁然开朗的释然,用“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相思之苦的共勉,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抒发旅途之艰的喟叹,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次,把古诗句巧用到每段的开头,总领全段。这样,形式别具一格,意境优美,内容有铺排之势,美不胜收。曾有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叫《走过四季》,描绘自己对一年四季的独特感受:开头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总述自己视角、感受的独特,然后分述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总领自己对百花盛开、大地穿上绿装的春季美景的喜爱之情;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总领自己对热闹、孕育希望的夏季的憧憬;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总领自己对成熟、收获、奉献的秋季的赞美;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总领自己对冰清玉洁的冬季的尊崇,最后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总结万物在四季尽情展示自己,奉献自我的精神,托万物言自己为人类贡献一生之志。这样的作品,怎能不叫人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的活用
学过文言文,我们就会深切感受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像《三峡》、《小石潭记》、《与朱元思书》这样的短篇,道出的却是无尽的美景,叫人久久不能忘怀。开国元勋毛泽东同志曾饱读诗书,得文言文之真传,他的《沁园春·雪》曾让天下文人折服,让万民传诵。我们不妨粗略玩味一下:写景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语惜墨如金,意境雄浑开阔;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概括性强,且形象生动;点睛之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质朴的赞语,激起了广大革命志士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我们教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要像毛泽东这样把文言文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才能写出有丰富内涵的文章。当然,有些好的文言文名句,作文时语境所需可以直接引用。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可起到言简意赅、语言丰富、形象生动的作用。
三、经典名著的引导
我国古典名著当推《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名著,学生阅读之后收获颇多。我在此要教学生学习的是文章的选材和塑造人物。首先说选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靠材料再现出来的,有顶天立地的大事,也有鸡毛蒜皮的小事,共同反映人物的多个层面。因此,教学生写文章选材时,大事有大事渲染,小事有小事用场。若一篇文章写多件事,则要注意详略得当;若只写一件事,则要写清其来胧去脉,挖掘其意义,给人警示。
其次说塑造人物:我就侧重教学生把人物写活的方法。所谓“活”,指描写的人物呼之欲出,有血有肉,形象逼真,仿佛从读者眼前立起来。把人物写活的关键方法是写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像《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美女,人人美的不一样;《水浒传》中的108个好汉,个个英雄,人人英雄本色不一样。围绕特点,用多件事来突出再现,性格就鲜明起来,再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加以描绘,形象就会逼真。长期这样坚持写作,慢慢就会写出好文章来。
四、传统名人的引用
我国历代名人有许多是大家公认的某一方面的典范,所以引用到作文中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千万不能忽视。如:孔子的因材施教、不耻下问;岳飞的精忠报国;韩信的能屈能伸;屈原的爱国;文天祥的舍生取义;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的旷达胸襟;刘备的礼贤下士……
这些典范人物牢记在心,选材时信手拈来,说服力强,且生动形象,从此不用再愁作文难写。
五、传统节日的启示
高二下册期末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人生不能被保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父亲和瘸腿的儿子去参观摄影作品展。站在埃及金字塔的巨幅展品前,儿子被深深地震撼。他问父亲这是什么地方,父亲淡淡地回答道:别问了,我保证你永远也不可能来到这儿。
20年后,年老的父亲收到一张照片,背景正是那座依然雄伟的金字塔。拄着拐杖的儿子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灿烂,神采飞扬。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字:人生不能被保证。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写作指导】
在这句简简单单的话中包含着一种令人感动的人生信念。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在直接和间接地安排着我们的人生。我们被告知可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不可能达到什么目标。于是,我们自觉地被那些所谓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从自己的人生中删除了。然而,当我们克服比别人更多艰难和挫折,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时候,我们将体会到比别人更大的喜悦和快乐。
【素材精选】
1.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弗洛里德
2.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约翰。肯尼迪
3.《我将粉碎一切障碍》: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恩格斯称赞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但是巴尔扎克经历过一段穷困潦倒的生活。
巴尔扎克本是学法律的,大学毕业前当过律师的助手,但是巴尔扎克一心想当作家。刚从法科学校毕业不久,巴尔扎克就毅然离开了司法界,投身于文学事业。他的这种做法触怒了父亲,父亲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寄出去的稿子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退回。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只能就着白开水,吃点干面包充饥。但他很乐观,常常在就餐的时间,在桌子上画上一只只盘子,盘子里写着:牛排、香肠、火腿、奶酪之类的字样,然后在想像中美美地吃一顿。
然而,就是在这段狼狈不堪的日子里,巴尔扎克用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支粗大的手杖,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豪情万丈的话支持着巴尔扎克走过了困苦的处境,走向了最后的成功。
高二期末语文作文
高二期末语文作文
【文题设计】
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一只小蜜蜂静静地在花蕊里睡着,一动不动。偶尔微风袭来,轻轻拂起它柔软的翅膀,但它却仍在沉沉地小睡,仿佛在做着一个甜甜的梦。
自然界的事物常常能启迪我们的心灵。这只小蜜蜂竟把小憩的地方安排在花蕊里。难道它也知道应该把灵魂寄放在美好的地方吗?累了,有这么一个灵魂歇息的地方,其实不一定需要广阔堂皇的空间,有一朵美好的花其实也就够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得扩展材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范文点评】
1.断桥残雪
木叶纷飞,断桥依旧残雪。题记
天生的质难自弃!兰芝,是绝对的才女。十五六岁,便精通琴棋书画,诗文经义。这让许多的凛然才子欣然登门。而兰芝只想有一个简单的宿命,美好的栖息地。渐趋枯黄的木叶也似摇摇欲坠,仿佛在寻找自己的花蕊
于是,兰芝稍作考虑,嫁给了知县焦仲卿。
木叶也随着一阵微风,飘到了断桥边。
这似乎暗示着两者都将幸福了?林兰芝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木叶伴桥生息!
然而兰芝每天辛勤劳作,大人故嫌迟。昔日的娇谨赶忙收起,不敢外露。日日夜夜织布纺纱,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琴棋书画。手指在一天天变粗变糙。脸上似乎有了雀斑。眼角的裂纹也似突起。婆婆依旧在抱怨。尽管仲卿一直陪在她身边而忽略了兰芝。
断桥残雪,木叶瑟瑟发抖,残落的雪花使断桥边的木叶封在琥珀里。往日的期盼成了遗憾。
兰芝在思索,木叶亦在思索:这就是我幻想中的花蕊般的栖息地吗?我很痛苦,不是吗?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于是,兰芝决心寻找自己心中的向往,那个并非富丽堂皇却温馨的地方。脸上又恢复了昔日的光彩,手指纤细白滑。她告别了小姑,辞别了仲卿,问安了婆婆,她辞去了,尽管心中有无限的不舍。
木叶亦不甘被雪冰封冷冻的世界。它尽力的飘落,去那个有黑色和灰色的粘稠物中间???
然而,却终被宿命排挤,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但兰芝这一次不愿意被别人做主,她要到那片花蕊去,就像断桥雪里的木叶。
于是,丢下也许富丽堂皇的花车,那里终是一场空,来到断桥旁,伴着纷纷落下的残雪,和木叶一起起跳,纵身一跃??
兰芝与仲卿合葬了华山旁,木叶到达了沃土。他们心中彼此寄放灵魂的美丽的花蕊。
即使,断桥依旧残雪??
2.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你的生命,被捆上一根黑色的线,系在那四四方方的小匣子上。
那天,桌上只有一杯水。白地透明。
你说,人就像茶杯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碎片。我顺着你的目光看去,两人同是一阵无言的沉默。只不过你看的是杯,我看的是杯中的水。
你走的很安详,我甚至都没有察觉。我只是感觉,四周静了好多。我看着周围,惨白的世界,我真的,好乏。
我看着杯中的水,纯的透明。我记得你说过,你想像水一样。我想,我的灵魂,水或许容不下。
风在吹,雨斜着打在窗子上,世界,被水冲洗地前所未有的明亮。我望着雨出神,我透过窗子看向天,想看那天尽头,是否真的有香丘。结果当然是未知数。
雨水汩汩地流,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势,我倏地涌起阵阵感动,原来我只把水定格在杯中。
我明白了你的话,原来容纳灵魂的地方,不一定要是富丽堂皇的城堡,华贵雍荣的宫殿,只要有生机,只要纯泽就好。
我再一次审视杯中,望向窗外。我感觉到,灵魂已经有了着落。尽管它小,但在这透明的四角的天空,我享受这独有雨安静和恬淡。
我笑了,带着笑意望着世界,原来这么幸福。灵魂栖息的地方,我一定要似海纳百川,能让自己暖心就够了。
如果我说,在这杯水中看透了人间纷杂世界,未免太过于牵强。
但是,我真的看到了。
我端着杯,透过杯我看到了,幸福,在像花儿一样绽放。
而今,桌上还是只有一杯水。
但,我想,我已经不需要它了。灵魂歇息的地方,其实一直在这里。我把手放在了心口的位置,只是最美好的的地方,尽管很小。
我抱着四四方方的小匣子,脸上带着笑,向着朝阳走去。我要让你看到,我的灵魂,安了家,幸福,在像花儿一样绽放。
灵魂歇脚的地方,虽小,却已足够。
3.把灵魂寄放在美好的地方
停笔沉思,让自己的思绪飞转,我仿佛握住命运的转轮,将时光倒转,我回到了从前。我漫无目的地游走,不为审视历史的沧桑,只为替灵魂寻找一份美好,一份安然。直到
看到他,我倏然停住脚步,我想我找到了。
他解去官印,来到山水之间。只因受不了为官者的阿谀奉承,受不了为官道的困苦艰险。他曾想要报国,无奈性格耿直的他时时遭排挤,处处受欺压。只好发出一声慨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三十年,他受够了,也累了。回去吧!于其受这种虚伪的欺骗,倒不如把灵魂寄放在山水之间!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或许他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民,但是他却在此找到了那份梦寐以求的舒适的坦然。无须为官场费力,无须为案牍劳忧。纵使身体劳累,灵魂却已得到一块净土,寄放在安然之处。不然,又哪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份惬意与自然。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没有亭台楼阁的富丽,却有草屋方宅的闲谈;没有珠玑罗绮的映衬,却有榆柳桃李的陪伴。他不奢求豪华的物质生活,有山、有水、有菊、有酒,夫复何求?这是他梦想的天地,是他灵魂的寄托,只为灵魂安然。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听听,这是他内心的慨叹。他是林中之鸟,渊中之鱼,原本就不该被樊笼所困,水池所绊。他的心不属于喧嚣的尘世,而属于静谧的自然。
离开官场,来到山间,只为免去尘世的羁绊;抛弃繁荣,独取幽然,只因性格如此,命运使然;不问劳作辛酸,不惧衣单衾寒,只为把灵魂寄放在美好的地方,寄放在向往的山水之间。这便是陶潜!
或许我们不能寄情山水,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嚣喧。但至少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向往,将灵魂置于此,我们便是另一个陶潜。
命运转轮转动,我又回到眼前。借着舒爽的胸怀,微微一笑,写下把灵魂寄放在美好的地方,不求富丽堂皇,只求惬意安然!
4.灵魂栖息地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上的车流似乎永远不会间断,夜晚的霓虹灯照耀着24小时不曾间歇的步履匆忙的人们,隐隐透出空虚与压抑。
何不找个可以让心灵歇息的地方呢?
看,我们可以追寻它的脚步:面对生活的失意,他以灵动的笔尖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丈夫一起,在撒哈拉谱写生命的另一种快乐和美好,他体会到了羊群在屋顶上走过的惊喜,体会到了当地居民的友好和善,体会到了丈夫对她的爱;我认为在我的生命里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无臂中国达人用他的坚强诠释了身体残缺的人也可以用心灵飞翔的理念??
让我们在书中觅得一块栖息地吧!用心灵感受这个世界,感受世上的坚强、美好,抑或
是痛苦,因为它们将让我们开始理解这个世界,让心灵获得最好的洗礼和歇息。
我们也可以跟着自己的脚步走:空闲的时间里,慢慢地走在小路上,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一切吧:你看,那边有一只蝴蝶,它在阳光下飞舞着,时不时停下来嗅嗅花香,闻闻草味;湖边有一丛不知名的小花,落入水中时,竟像风车一样在空中旋转飞舞着;湖中有很多很多小金鱼,它们在水中畅快地游着,嬉戏着,偶尔会在阳光照耀下的湖面上激起一圈圈金色的水纹;岸边的蚂蚁好像在搬家,是要下雨了吗???
被繁重的家务、事业或学业压着的我们是否在这里得到了放松呢?答案是肯定的。大自然是上帝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在这里,我们的灵魂将得到最好的安置和洗礼。
灵魂栖息的地方不一定华丽无比、贵重难得。书给了我们力量和温暖,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恢复和休息;大自然中的事物给了我们恬静和趣味,看到它们我们会不自觉地感到放松;除此之外,圣洁的音乐将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安歇,风格各异的美术将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为你的灵魂寻得一块栖息地吧,在你疲惫的时候,给你的心灵进行一次完美的洗礼,让心灵得到休息!
5.美好的家乡
那朵美好的花叫萱草花,那支温柔的歌叫家乡。
小蜜蜂沉睡在花蕊,花儿开在了天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慈母倚门盼儿归,游子异乡念慈母。萱草香悄悄蔓延,延伸到天涯,慈母在这头,游子在那头。游子的漫漫孤旅路,就始终萦绕着这香气。他乡人被这香气吸引,游子告诉他们:这是美好的味道。
小时候的蜜蜂沉睡,游子在沉醉。
小蜜蜂沉睡在花蕊,花儿开在月光中。
月光稀,思想重,一夜征人尽望乡。微风袭来,花瓣轻轻颤动,像妻子缝制的寒衣在这塞外大风中飘舞。稀稀的月光静静洒在冰凉的城门,那里的金戈铁马呐喊厮杀声伴随着花蕊处的捣衣声。京城的人说塞外连声音都那么残酷,将士们回答道:还有一个美好的声音。
小时候旧了的月光,照满天涯。
小蜜蜂沉睡在花蕊,花儿随歌谣开着。
不知道,这些年他们一直唱着,唱的什么歌,只知道那美好,胜过一切诗行。像黑暗荒野一盏灯点亮,每当想起它,就想起了时光。
唱着那支歌,后来谁哭了,大雨落在远方,问回去的路怎么那么长。
推开那扇窗,看满天的月光,还是家乡的月格外亮。回想着那一支歌怎么唱,茫茫人海都变成过往,清晰了自己少年的模样,还有母亲熬得喷香的饭汤。
小蜜蜂在花蕊中静静沉睡,他们拍着手流着泪轻轻唱,小时候的月光都旧了,可是柳叶
绿荷花香,那是最美好的家乡。
有一个声音,枯萎了还芬芳;有一段旋律,温柔又哀伤;有一首歌谣,永远不会被遗忘。有人说那支歌温柔却哀伤,他们又唱起了那支歌,轻轻轻轻地说:因为它的名字叫家乡。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沉睡着的小蜜蜂把灵魂寄托在美好的地方,他们唱着那支美好的歌,一直唱,一直唱。
6.寻觅一处简单的灵魂栖息地
我以135deg;的姿态仰望璀璨的历史星空,看到一位位贤人雅士偎依在自己简单的灵魂栖息所。
残月如刀,夜色似墨。静夜里,他独坐,冷冷的月,冷冷的风,瘦瘦的人,挑拨瘦瘦的弦。一只眼睛瞎了,漂泊孤苦地坐,手里拿着二胡,那是他的寄托,他把灵魂附在弹奏的美妙乐音中,他徜徉在音乐中,忘却了黑暗和孤苦无助,也让世界为他的《二泉映月》泣泪动容。
一把二胡,就使浪漫的民间艺人阿炳忘掉痛苦,安静地栖息自己的灵魂。
一样的春景,一样的灿烂。春花,秋月,故国难忘空回首。清风,冷院,岁月无情朱颜瘦。他静静地走上小楼,月如钩,颤抖地举起酒杯,再烈的酒也抵不过满腹忧愁。但他在自己的诗中超然了,他拨墨书愁,将自己的灵魂栖息在墨迹之中,让我们也记住了他的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几行诗词,就让失去江山的李后主斩断裂心撕肺的亡国之痛,得以使自己的灵魂栖息。伫倚危楼,风细细,潇潇雨歇。一首歌,一阵风摇晃思念。他独自凭栏,看到草色烟光残照,离愁油然而生。当他举起酒杯,对酒当歌,他狂饮之中淡却了藕断丝连,拟把疏狂图一醉,忘却为伊消得人憔悴,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多么坚韧的性格展示给后人,昭示了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盏酒杯,把酒畅饮下去,柳永将灵魂放在酒香四溢中,安静地栖息。
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使伟大的文豪几近灭顶之灾,拨墨秀士吐纳珠玑的秀口在艰难的处境下凄惨哀号,发配蛮荒,被贬黄州??但,我没有看到他意思消沉,他在荒僻的崖州挚情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只要一个不大的角落,即使荒僻,伟大的苏轼也能使自己的意志不倒,灵魂栖息。??
原来,一个小小的地方就足以让灵魂栖息。仰望星空,我想我要做一个大写的人,像一只小蜜蜂,觅一处花蕊,栖息下灵魂,枕着梦沉沉睡下。青春,又多了一个幸福的姿势。朋友,你呢?还犹豫什么,去觅自己的天堂﹗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作文:一个美丽的地方
东南形胜,宝岛相对,闽江自古旖旎。金湖翠屏,武夷风光,高铁十万千里。云衣作璨碧,更添海西魅力!
题记
遥望海西,气势磅礴的戴云山脉缱绻静卧,碧水丹山的武夷山脉孕育灵气,奇秀清澈的闽江奔流入海。我的梯田叠上九天的海西,我的錾凿了桃源洞的海西,我的纺着水车转着水碾的海西。快,护我海西水土,爱我美丽海西!
然而,就在海西的孩子们才刚刚熟悉你的音容笑貌之际,有些人却只为眼前利益而肆意毁坏你那如花面容。
回望海西,污水小溪般地排入沙溪,树林秃头似的枯着面颊,轰鸣的捞沙船彻夜不眠,秽浊的造纸厂通宵达旦,戴云山失去了祥和的心境,武夷山混乱了静谧的灵魂,海西人开始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刹那间,所有的海西人都看见了你愤怒的洪水,听见了你阴郁的咆哮,害怕了你无情的剥夺。顿时,惊恐夹杂泥土,和着暴雨节奏分明地敲击地面;楼厦化作青烟,一缕缕惩罚着不尊敬你的人们;青树融为黑尘,凝聚在人们的心头。
但,海西人依旧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海西人透过那淡红的血色,逐渐看懂了海西,看懂了这个世世代代居住生养的地方。
眺望海西,光鲜的污水处理厂重新装点了浩浩荡荡的闽江,碧绿的人工生态林再次洗涤了那如歌流水,而牢固的水库不仅稳定了局部的水循环,更不忘为可爱的鱼儿留下迁徙的通道。小镇边,出现宝石一样浮在镜子河面上的水电站、不再喷黑烟的挖沙船、井然有序的养殖网箱;村落间,重现一片片黛绿的树林、一段段倩倩的河滩,一处处参差不齐的山石。
时间就像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海西的土地上流过,洗去尘埃,濯新面貌,海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点点修整、一点点完美。因为,有节制的奉献更显珍贵,适应规律的行为更受嘉奖。
爱我海西,护我水土,发展海西!
眺望海西,山间崎岖的羊肠小道少了,交通便利了;眺望海西,一座座跨越两岸的钢筋石拱桥建成了,城乡的面貌更新了;眺望海西,挺拔的参天大树不断涌现,不成林的树林消逝了,生态环境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流水从匆匆,花开花落。踏着消逝的昨宵,时间在行进,海西在跨越。
海西人从西南的滑坡泥石流中看到了自己的昨天和原可能重蹈覆辙的明天,海西人也从一衣带水的宝岛上瞥见了环保的重要和腾飞的机遇,海西人更从海西这片温柔娴静的土地上,望出了未来惊人的成就和闪亮的星空!
眺望海西,蜂忙蝶舞,护我水土;
人们经常用鲜花来比作美女,美妙绝伦,风姿绰约,让人遐思迩想,怦然心动。不过,这好像太俗,我还是喜欢用“画中人”来说明美女的美艳,美女如画,你定会浮想联翩,穿越时空,想有多美就有多美。美文也是如此,美文如画。
美文如画,贵在布局。画有布局,讲究形式,有时三线两点,淡淡几笔,神韵俱出;有时泼墨如水,浓墨重彩,形态毕现。如“深山藏古寺”,这幅画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构思巧妙,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
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他们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构思平庸。而那位聪明的画家过人之处未见得是绘画技术,但由于他巧于构思,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对于美文来说,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布局是十分重要的,即“文似看山不喜平”。如莫泊桑的《项链》,写的.无非是一个妇人为了享受一下上流社会的生活,借了一条项链,参加了一次舞会……但大师精心设局,真可谓“尺水之中尽显波澜”,把参加舞会和赔偿项链的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摇曳生姿,结尾处却眼球大跌,项链是假的,让人掩卷沉思,感叹唏嘘。我们平时写的文章为何不美,就是不讲构思,胡乱成章。
美文如画,讲究神韵。我国传统的绘画中,最重视的是“写”出客观事物的“神”,在表现上强调“以形写神”。由于重视“神似”,因此画面上的艺术形象就比客观对象更典型、更真实,更显生命力,更美。齐白石在《齐白石画集序》中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的奇妙就在于传神,因能传其神,故尤显其真,从而更生其美,让人心荡神驰。美文也是一样,形散神聚,不能是生活的实录。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这美文尤如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淡淡的,恬恬的,却又是让人如此的回味无穷。这小屋是她心灵的港湾,是她精神的家园——“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她用心描摹出心中小屋的神韵,让我们的心灵充溢着诗和美。试想想,这样的文章本身不就是一幅幅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