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原则(共8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中诞生出一个新的名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融资规模急剧扩大,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中一股不容忽视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其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监管体系和标准还不尽成熟,诈骗、跑路等问题时有发生。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监管 原则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兴金融得到迅速发展,就其本质而言互联网金融仍然属于金融范畴,它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金融体系得以完善扩宽,为更多地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渠道,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也暴露出了些自身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阻碍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探讨其监管核心原则,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对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互联网金融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在货币支付领域,互联网金融形成了以支付宝、财付通、银联支付、百度支付等为主体的第三方支付,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支付手段。在货币融通领域,当前备受追捧的人人贷和拍拍贷等P2P网贷以及许多众筹融资也是当前主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类型,为许多有贷款需求的个人或者企业提供了更宽广的融资渠道。除此以外,还有互联网货币以及像阿里巴巴集团那样基于大数据的征信网络贷款类型,这五种类型的金融业务构成了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然而在各种互联网金融业务如雨后春笋般爆发的同时,用户信息泄露、网络金融诈骗、网贷公司卷款跑路等问题也随之而增加,给大众以及企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同时也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总的来说,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系列的风险,加强监管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个尤为迫切的任务。
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风险管控角度分析
互联网金融最主要也是最显著的一个问题便是风险隐患,也可以说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加强监管的一个直接目的。其所存在的风险隐患,主要包括互联网安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互联网企业保障资金风险等。首先,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开展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技术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例如遭到黑客攻击以及网络病毒侵害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由于互联网金融涉及人群面广泛,如果安全技术风险控制不到位没有相应的监管措施,必然会影响网络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其次,由于征信体系尚未完全得到完善,致使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毫无资金保障的情况便展开相关业务,擅自将客户担保金挪为它用,一旦发生坏账等情况,公司无法偿付客户的资金,不是跑路便是倒闭,严重侵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从风险管控角度来看,加强监管是尤为必要的。
(2)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的创新,其发展打破了以往的金融垄断格局,促进了资本融通的渠道,尤其是在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上更是发挥出了传统金融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为市场增加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使得资源得到进步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使得交易的成本降低,能够进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金融所暴露的问题,一些投资者遭受欺诈蒙受损失,严重损害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秩序以及声誉,为了更好的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也是可以保障各方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以来,便以其开放、共享以及平等的特点得到快速发展,有效弥补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短板,促进了我国整体金融水平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至今的过程里,各方虽然已意识到加强对其监管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对其进行监管,却莫衷是,也没有形成个有效的监管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的目的、属性以及与消费者的关系进行整体分析。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为一切经济活动来服务的,这是其产生的基本目的,同时也是在监管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其次,互联网金融从其功能属性上来看,其自身本身就存在金融的些属性,属于金融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符合国家金融调控和市场稳定的要求;第三,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其涉众面范围广,一旦出现问题,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而对其进行监管应该切实以保障消费者权益为原则;第四,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公平,金融作为服务经济的主要内容,不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线下金融,也都要遵守我国的金融法规,保证市场的正常秩序;最后是发挥行业自律的原则,通过行业自律,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建立统一有效的行业标准,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可以说上述几项内容是构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原则,这点也在中央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金融市场的评估内容中得以体现。同时这也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提供了指导原则,对于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五、结束语
一、金融监管法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管理的简称, 是金融监管机构利用公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直接限制和约束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而金融监管法则是调整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根据我国分业监管体制, 我国金融监管法包括银行业监管法、证券业监管法和保险业监管法等。金融监管法在整个金融法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 是规制整个金融市场的最有力工具。进行金融监管可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安全和债权人利益。进行金融监管是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提高金融效率的要求。金融监管法作为金融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确保金融监管行为适时、适度、规范进行, 防止监管过度和不足等“失灵”现象, 保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运行效率, 实现金融监管的理念和目标。
二、金融监管法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金融监管法所确认并反映金融监管法本质和特征, 其效力贯穿于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之中, 对金融监管法律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性或本源性的法律准则。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金融监管法的始终, 充分体现了其法律目的和根本价值, 反映了金融监管法所调整的金融监管关系的客观要求, 并对这种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另外, 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还具有弥补金融监管法律空白的重要作用。因此, 更值得我们加以研究。金融法的基本原则在不同性质的国家有所不同, 在同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有别。它往往与一国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货币金融政策目标等密切相关, 是一国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在法律上的反映。
我国对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说法不一, 但是根据金融监管法在金融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和金融监管法的立法目的和根本价值, 结合我国现有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以及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以下介绍我国金融监管法应遵循的六项基本原则:
(一) 依法监管原则
依法统一监管是宪法依法治国理念和行政法依法行政原则在金融监管法领域的具体体现。所谓依法监管, 就是监管法定, 是指金融监管活动必须依照法律规定。依法监管包括监管主体的法定性、监管内容的法定性﹑监管程序的法定性和监管权力的法定性等。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条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 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证券法》第七条与《保险法》第九条也分别规定,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保险业实施监督管理”。依法监管原则要求合法的金融监管主体利用合法的监管职权, 遵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法定的监管行为。该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所有金融机构应毫无例外地接受监管; (1) 第二, 金融监管机关的设立及其职权的取得必须有法律依据, 这是金融监管机关行使监管职权, 进行监管活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第三, 金融监管职权应依法行使, 也就是说金融监管职权的取得, 范围和程序都应该依照法律的规定。第四, 金融监管应有平衡制约机制, 必须控制金融监管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权力是把双刃剑, 既然法律赋予权力, 就应同时对权力加以限制, 避免滥用。
(二) 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Quintyn And Taylor (2002) 在2002年发表的“监管独立性与金融稳定性”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监管独立性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这一原则要求金融监管机构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 享有操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金融监管机构独立性包括监管机构相对于政治干涉的独立性和相对于被监管机构“行业俘获”的独立性两个方面。只有以上两个方面的独立性都能得到保证, 金融监管机构才能够保持充分的独立性。作为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原则, 监管主体独立性主要是指监管主体应独立于政府。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五条规定银行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时, 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对其进行干涉。按理论讲, 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应具备组织独立、执行独立、规制独立和预算独立四点特征。
(三) 合理适度监管原则
适度, 即适当。行政执法不仅要求做到依法行政, 更要做到合理行政。金融市场合理、适度的监管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必然要求, 金融市场保持活力的必要手段。合理适度监管是指金融监管主体必须以保证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尊重金融市场的规律, 运用有效的监管措施增进金融效率, 维护公平竞争, 以此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根据适度监管原则, 金融监管主体的监管行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第一, 金融监管必须以金融市场的自发性调节为基础, 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 应让其自我调节机制得到充分发挥, 只有在出现市场失灵、市场的成本过高的情况下, 才需要金融监管机构的介入。第二, 监管者应避免直接微观管制金融机构。直接微观管制金融机构容易造成对经营者权利的侵犯, 抑制市场活力, 监管者应尽力避免。第三, 在金融市场失灵、金融行为不当时, 应该能及时应对、运用适当的方法、有力的措施, 维护金融稳定;第四, 应对监管对象实行分级分类, 区别监管, 运用激励相容的金融监管理念, 实现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行为之间的良性互动, 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2)
(四) 公开、公正原则
公开原则或称金融监管的“透明度原则”, 其基本含义是金融监管行为除依法应保密的以外, 应一律公开进行。根据公开原则, 有关金融监管的目标、框架、决策及依据、数据和其他信息等需要全面、方便、及时地告知社会公众和有关当事人, 以保障社会公众和有关当事人对监管过程和监管结果的知情权。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条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 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证券法》第三条规定, “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 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公正原则是指金融监管主体要按照公平、统一的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 保证金融市场正常有序运行。公正原则要求监管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秉公办事, 不徇私情, 平等对待金融市场上不同的被监管者。公开、公正原则不仅是金融监管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也是其他金融活动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五) 安全与效率并重原则
安全与效率是金融监管的永恒主题。金融安全原则要求监管者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健运行。金融安全关系着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也是金融监管的根本出发点。而金融效率原则是指监管者应为金融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为本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作用。效率原则是有效金融监管理念的必然要求, 是确保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同时也为防止金融监管过度所必需。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并重, 金融安全是金融效率的前提, 金融效率是金融安全的体现和终极目标。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一条就规定:“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 规范监督管理行为, 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 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 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 制定本法。”体现了这一原则。金融监管的效率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监管应讲求经济效率, 即金融监管不应导致金融机构效率的丧失, 而是要通过规范、引导和鼓励等来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二是金融监管应讲求行政效率, 即金融监管应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化的金融监管目标和效果。金融安全原则和金融效率原则并重, 才能最好的激发金融市场的活力, 保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
(六) 协调监管原则
协调监管原则是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根本要求。它是指监管主体之间应职责分明、分工合理、相互配合。这就有效避免了政出多门、重复监管、空白监管等问题的出现。具体包括:1.分业监管中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不同监管机构的协调;2.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 除了以各国主权为基础的国内监管外, 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金融机构跨境经营, 资本在全球范围广泛流动的情况下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也应不断深入, 拓宽合作领域;3.金融机构内部监管与专门机关的外部监管、行业协会的自律性监管的协调。各金融监管机构相互间应建立分工合作、信息共享、协调配合的监管协调体制和制度, 各个主体多管齐下, 才能确保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协调监管原则在以下法律中都得到了体现:《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第二十五条规定:母国和东道国的关系:跨境业务的并表监管需要母国银行监管当局与其它有关监管当局、特别是东道国监管当局之间进行合作及交换信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合作机制, 实施跨境监督管理。
综上所述, 依法监管原则、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合理适度监管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安全与效率并重原则及协调监管原则这六大原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体现了金融监管法的本质和根本价值, 是整个金融监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 因此, 确立我国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我国金融监管的高效、有序、合法运行, 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 对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金融监管法的始终, 充分体现了其法律目的和根本价值, 反映了金融监管法所调整的金融监管关系的客观要求, 并对这种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根据金融监管法在金融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和金融监管法的立法目的和根本价值, 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提出六个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 以指导金融监管法的实施。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法,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寇俊生.关于金融监管法原则的思考[J].金融研究, 2003, (04) .
[2]朱志权, 李国献.论金融监管法的基本原则[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3]孟凡生.关于金融监管法原则的思考[D].天津财经大学, 2010.
[4]李文泓.国际金融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的转变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1, (06) .
[5]汪鑫.金融法 (第四版)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6]朱大旗.金融法﹙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7]陶广峰.金融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①汪鑫.金融法 (第四版)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5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原则
一、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监管
(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以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没有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而发展趋势己经十分显著,相关创新活动层出不穷。除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之外,电子商务公司、IT企业、移动运营商等也异常活跃,同时演变出崭新的商业模式,模糊了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界限。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金融自由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构或金融监管执行机构为保护存款人或投资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推动经济的发展,根据金融法规对以互联网为技术职称的金融活动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改变了金融机构及众多金融平台的服务手段,使其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互联网有其脆弱性,其风险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由于我国正处于互联网蓬勃发展初期,所以对互联网金融的约束性不强,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极其重要。
(一)宏观层面。首先,市场纪律不等于完全抑制风险。在我国,大众在投资时习惯了刚性兑付的原则,这是由于我国针对投资风险有大量的担保存在,从而导致风险定价机制在某种意义上是失灵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某些互联网金融机构会借机推出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产品,用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掩盖了风险存在的事实,一旦投资者不具备金融常识,很容易损失惨重。这种风险掩盖很容易造成较大的道德风险。其次,互联网金融监管有利于推进金融市场发展变革。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自然垄断等现象,如果需要有效抑制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由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一家这样的机构的塌陷就可以导致类似多米诺效应的连锁反应发生,而且还会制约传统银行业的发展,使金融市场陷入危机。所以,对互联网金融加大监管力度可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竞争,它是保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
(二)微观层面。第一,在互联网金融中,消费者在决断时并非总是理性行为。举个例子来说,用户在使用P2P网络借贷中,投资者购买的实际是针对借款者个人的信用贷款。虽然P2P平台能够准确揭示出借款者的信用风险,投资组合也足够分散,但是个人信用贷款仍属于潜在风险比较高的投资,投资者的非理性决断导致其不能充分认识到投资失败对其个人的影响。引入适当性监管,可能会降低非理性行为发生的概率。第二,互联网金融机构若拥有大量客户资源,或者该机构具备较大的资金规模,当机构一旦出现问题,市场出清很难落实。以微信钱包为例,庞大的客户群让其成为具有重要性的软件系统,然而一旦出现问题进行市场出清,在其破产的过程中很大可能会损坏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造成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监管原则。首先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要明确监管主体,要保证互联网金融机构纳入其管理体系中;其次,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执行。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监管当局的管理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严肃性和一贯性,从而保证监管高效有力。
(二)公平合理适度竞争原则。竞争是检验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否适应市场的有效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应当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创造适度竞争的环境,在监管过程中,既要避免造成互联网金融机构高度垄断,又要防止出现过度竞争。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标要保证在金融市场上,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一个公平、高效、有序、适度的竞争环境。
(三)经济效益与安全稳健相匹配原则。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中心目标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制定的金融政策与法律法规应以互联网金融业的安全稳健和风险防范为重心。同时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发展,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促进经济效益与风险防范的匹配性。要敏锐洞察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监管内容、措施等进行及时调整。
(四)分类监督管理原则。分类监管意在将互联网金融机构分门类别、分别管理。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引发了金融业综合化趋势,传统的按业务标准分业监管无法有效的实施监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形势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P2P平台、众筹平台等。虽然都属于互联网金融,但是由于运行模式和规律的差异,监管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办法,将“机构型监管”与“功能型监管”有机结合。
(五)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结合原则。外部强制监管是必须实施的,只有互联网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监管达到预期效果。如果放松外部强制监管而使互联网金融机构自觉自律的进行自我约束,会造成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险经营行为与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要把创造自我约束环境和外部强制监管良好的结合起来,对互联网监管机构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也要实施有序的外部监管,创造良好的金融监管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要向获得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坚持一定的监管原则,有效规避其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保障互联网金融在合法、完善的市场环境里获得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实现我国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87-97.
[2]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4,07:3-9+16.
[3]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103-118+6.
摘 要:舆情对经济运转和企业经营的影响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金融业基于预期与信用的行业特征,更加容易受到舆情的影响。金融舆情为公众对于特定金融事件或金融运转形势趋势所发表的评论、观点和意见,能够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对实际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甚至宏观金融运转产生现实的影响。基于维护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宏观金融运转秩序的目标,需要金融监管机构采取基于金融舆情的金融监管措施。
关键词:金融舆情;金融事件;金融监管
引言
舆情经济运转和企业经营的影响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由于各类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舆论信息的传播范围、速度日益提高,并且正由单一公共媒体方式向专业与自媒体并行方向发展,舆情的社会经济影响也日益扩大。金融运转的基础为信用与预期。这种特征使其更容易受社会信用与预期舆情的影响。如舆论所关注的宏观CPI数据,以及微观领域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诉门、证券市场“黑嘴”、保险市场“高保低赔”等事件,都显示出舆情对金融经济的关注,以及对金融机构业务的意见。从中可以发现,小到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事件、声誉风险,大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投资消费预期、通货膨胀预期、系统金融机构运转、国家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金融监管政策效果无不受到舆情传播的影响。从诸多案例也可以发现,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应对小的信用危机,则有可能酿成金融危机事件;甚至可以通过监测舆情把握预期管理的节奏。
学术界对舆情的关注研究在以后开始增加,主要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型舆论传播媒体的广泛使用而引起。但在理论与实证研究领域都尚未成熟,尤其对于“金融舆情”的理论研究几乎为空白。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系统使用金融舆情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只有12篇文献,而且均为央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近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因此,对于金融舆情这一专业舆情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管理实践作用。
一、金融舆情与金融运转
金融业相关舆情的产生、发展演化会对金融业乃至宏观经济运转产生重要影响,这是金融舆情应当受到关注的理由。我们首先对金融舆情影响金融业运转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根据金融舆情所对应的客体对象类型不同,金融舆情可以分为金融事件舆情与金融形势趋势舆情。金融事件舆情针对金融业运转中所发生的特定具体事件、突发事件,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或突发性。舆情敏感度较强,任何有关事件的动态变化就能引发舆情的进一步较大幅度的波动,如升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调整引发舆情波动以及相应的金融市场波动,金融相关数据的发布引起的舆情变化以及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资本市场的正规与非正规信息传播引发的舆情波动以及相应的资本市场变化,以及“理财产品亏损”、“老鼠仓”、“高保低赔”等舆情事件对相关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金融形势与趋势舆情不因特定的金融事件引发,只是舆情主体基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各种基础信息对未来金融运转形势与趋势做出自己的判断预测,并基于这种预测产生的各种观点舆情。
当这种形势与趋势预测在舆情演化中趋于一致时,便会出现某种“趋势性金融舆情”,影响大众的消费与投资预期,并进而对金融运转的宏观趋势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微观运转产生影响。两种金融舆情类型对金融业运转影响的作用机理有所差异。
二、金融事件舆情与金融运转
这里金融事件特指在特定时间发生的能够引发金融舆情的相关事件,根据事件性质又可以分为金融政策、信息事件舆情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事件舆情两类。
1.金融政策、信息事件舆情及其影响金融业运转的.作用机理。金融政策调整、金融相关信息发布以及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调整等,这种金融政策、信息和法规事件的发生所引起的舆情变化,使相关主体的观点、判断在舆情影响下发生变化,并趋于认同舆情的某种主流判断和意见趋势,会转变金融市场主体的预期和金融活动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金融运转。
2.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事件舆情。特定金融市场或金融机构,又可以根据舆情发生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产生的影响为正面或负面而分为正面事件舆情与负面事件舆情两类。
(1)正面舆情作用机理。正面舆情能够提高相关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社会声誉,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竞争力,对金融运转也能够起到稳定作用。
(2)负面舆情作用机理。负面舆情损害金融市场与机构的社会声誉,破坏金融业赖以存活发展的信用基础,从而诱发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金融形势、趋势舆情与金融运转
此类金融舆情不针对上述各类特定金融事件的发生,是舆论主体公众根据各自的知识积累和信息掌握而对金融当前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判断、发表的见解,在舆论互动中相互影响。比如两两交流中,如果观点一致,则强化了舆论主体对其观点的信念,更坚定了其见解、判断;如果不一致,则结果是各自坚持意见或一方被说服;再继续交流,依然如此;经过更多次舆论交流,则根据观点一致性概率会逐步演化形成主流一致性舆情,从而主导舆论观点,并影响消费投资预期和金融运转。
三、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舆情监测调查
(一)金融舆情监测模式与监测主体
1.模式。获得金融舆情的模式可以有被动的金融舆情监测模式与主动的金融舆情调查模式两种。
2.主体。我们这里的金融舆情监测调查与管理的主体指金融监管机构,即包括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内的“一行三会”。可以由金融监管机构各自根据业务范围和特点建立自己的监测调查系统,也可以由央行与各监管机构共建共享平台机制。
(二)金融舆情监测方式监测与工具
1.传统金融舆情监测调查方式、渠道和工具。包括:
(1)传统媒体信息渠道。如公共媒体的期刊、报纸、书籍,广播、电视。
(2)舆情调查。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意见、手机信息传播情况等。
2.新型方式。主要是公共互联网渠道,通过专业的监测调查软件系统开展金融舆情的监测调查工作。包括:
(1)互联网舆论平台。通过微博、博客、BBS等信息内容进行的舆情监测。
(2)互联网调查。通过专业网站和软件系统进行舆情调查。
四、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舆情信息整理分析
对收集到的金融舆情信息可以从定性、定量两种策略角度建立研究分析机制。
(一)定性分析
1.金融舆情主题分类整理。分析发现有关金融的舆论信息中所关注的主题,并进行分类整理。
2.金融舆情观点归纳整理。基于各个主题会有不同观点出现,将这些观点进行归纳和分类整理。
(二)定量分析
1.统计策略。包括:
(1)基础数据统计。如各类主题、各类观点数量等。
(2)信息指标。如各类主题、各类观点的占比等,以把握舆情方向、趋势。
2.计量策略。基于基础数据运用计量分析舆情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分析各类金融事件舆情变化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形势趋势舆情变化的影响因素等,以便引导舆情基于真实信息向有利于金融稳定运转的方向发展。
五、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舆情监测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的运用
(一)货币政策及预期管理政策制定、调整与信息交流反馈
使金融舆情监测调查成为中央银行了解和把握民众舆论形势、预期状况,获得政策意见反馈,实施预期管理的一条重要信息交流渠道。在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通过金融舆情信息预测政策实施效果和社会承受程度;在货币政策实施后,通过舆情信息了解政策效果,从另外一方面印证金融统计数据信息。
(二)金融法律、法规信息交流反馈
金融监管机构在制定、实施、调整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前,通过舆情信息了解民众需求、预期;在之后把握其效果,以利于以后的工作。
(三)突发风险性金融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金融事件往往是通过舆论传播而最终演化成为风险事件,甚至会通过舆论传播影响金融机构信用和金融价值链的正常运转,从而诱发更大范围的风险发生。因此,建立健全的应对与引导机制,及早和及时发现危机发生、蔓延的苗头,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是制约、化解突发金融风险事件的一个关键点。在这方面需要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舆情引导机制,并建立对相关金融机构的舆情应对指导机制。
另外,即便对于金融市场、机构的正面事件舆情,金融监管机构也要关注和引导适度传播,以免被过度利用而引发一哄而上的泡沫性金融投资。
参考文献:
[1] 赵惠春,吴滋兴,张职瑄.人民银行舆情调查制度建设构想[J].福建金融,,(11).
[2] 肖桂华.加强督促考核狠抓工作落实——人行丽江中支舆情监测工作初见成效[J].时代金融,,(4).
【摘要】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缺陷,多重监管机构之间难于协调,信息很难共享,监管部门金融监管理念落后。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确立适度监管原则,完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金融监国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金融自由化。
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金融动荡发生越来越频繁,1987 年华尔街股市崩溃、1992 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7 - 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美国开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2011 年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直接影响到全球股市、期货市场、原油价格等各个方面。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内容和理念,逐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危机下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改革。
金融衍生品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以及信息分享机制不畅给金融监管带来的障碍,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促使美欧各国探寻和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和规则。
( 一) 《巴塞尔协议Ⅲ》。
受到了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催生,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通过了《巴塞尔协议Ⅲ》,新的巴塞尔协议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成为全球银行业监管的标杆,引发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调整和重组。为了创造出更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协议主要做了以下修改: 第一,提高银行最低资本要求,增强资本质量; 第二,提出新的计量指标,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三,设立“资本防护缓冲资金”,提高整个银行业在危机中的恢复能力; 第四,引入杠杆率指标,把控银行风险敞口。
( 二) 美国金融监管框架改革。
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两级多头式监管”,中央和地方两级都拥有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权力,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对金融行业进行分业监管。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2010 年 7 月,美国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 重建金融监管》的改革方案,其对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1) 组建联邦级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 ( FSOC) ,负责识别和防止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系统性风险,促进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2) 组建全国保险监管局( ONI) ,主要履行保险行业的监督、咨询、建议和信息交流等职责。( 3) 成立全国银行监理署( NBS) ,负责对所有联邦特许存贷款机构、外国银行实施审慎监管。( 4) 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 CFPA) ,将原先分散在不同监管部门的消费者保护职责予以归并,统一执行保护消费者权益职责,对金融产品提供机构进行检查,对损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金融机构和市场行为实施处罚。
二、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
( 一) 金融行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中国加入 WTO 之后,金融行业逐步对外开放,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国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模式业也开始带有一定的混业特征。
首先,监管当局对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一个金融企业的法人机构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1999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符合条件的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同年 10 月,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又一致同意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2000 年 2 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又联合发布了《证券公司股票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获准以自营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作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2001 年 6 月,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商业银行在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以后,可开办代理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代理保险业务。其次,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子公司混业经营,即一个金融集团或者非金融集团通过控股或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在集团内部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混业经营在提高金融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 二) 金融创新的发展。
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这些业务本身来源于证券业和保险业,“银证通”、“银券通”等银行业务品种的使用使得大众通过银行网络就可以直接进行证券投资。保险企业的创新金融产品、混业经营的势头尤其明显,新的涉及多个金融业务领域的保险产品不断涌现,如投资联结保险就横跨保险业和证券业两大金融业务领域。
三、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
( 一) 中国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第一章
协作宗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强化风险意识,充分发挥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在防控化解金融风险中的协作优势,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多种手段,全力推动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司法强力推动,部门协作联动,金融机构内控防范”的金融风险防控化解协作机制,着力打造“共建共防共治”的金融稳定大格局,不断增强金融行业区域竞争优势,服务和保障新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组织形式
成立以明水县人民法院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明水县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明水县支行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协作单位相关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明水县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协作领导小组。
县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协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中级法院金融审判庭,县法院金融审判庭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协作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县银行业协会、保险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日常办公、协调、联络等工作。
第三章
主要内容
一、建立联席会议机制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确因工作需要,经协作单位提议,可适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联席会议筹备、协调等组织工作。联席会议可组织相关县区法院、金融保险机构的负责人列席会议。
联席会议主要内容为:通报涉及地方金融风险的诉讼案件情况及审判形势分析,提示风险点以及地方金融监管和业务办理中的风险化解、漏洞防范问题;通报相关金融改革措施、金融监管立法及政策变化、金融监管工作、金融重大纠纷处理等情况;共同研究重大地方金融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制定防范与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措施和处置预案,推进全县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早期干预体系和防控体系建设。
二、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协作各方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充分发挥智慧法院、智慧金融建设的积极作用,共同搭建地方金融信息平台。县中级法院结合司法公开工作要求,向金融管理部门通报全县金融审判典型案件、重大金融案件审判情况和最新法律法规。金融管理部门加强金融运行和金融稳定状况的日常监测,及时掌握各类金融风险信息和金融突发事件发展变化情况,定期向县中级法院通报有关涉贷出险企业、逃废债及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核销等方面的信息和情况。
围绕重点工作,适时联合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通过对涉金融案件和金融县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探讨解决当前防控化解金融风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完善金融案件审执协作机制
全县法院要建立健全金融纠纷诉前调解+案件速裁+依法审判+强化执行的繁简分流处置模式,强化审判环节与执行环节无缝对接,严格审限管理,提高审执效率。坚持为金融案件设立绿色通道,继续推行要素式金融审判方式。探索建立法官与金融机构定点联系接访制度。在金融案件审理中推行快捷有效的送达方式,积极借助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基层组织进行送达。持续开展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健全保全责任保险、悬赏保险、“执行110”等工作机制;向社会公布涉金融债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与金融、不动产管理等机构的信息共享,加大对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追查力度,促进金融债权及时足额实现。
金融管理部门应监督各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配合法院依法审理、执行各类金融诉讼案件,充分利用VIP等窗口,简化涉案信息查询流程,依法协助法院查询、冻结有关涉案企业、个人的银行账户,依法为法院强制执行提供线索及其他必要支持。
四、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协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体系化、全覆盖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效运用诉调对接、委托调解、人民调解等方法,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果。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明水县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作用,让更多金融纠纷快速化解在诉讼前端。在现有诉调对接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对接方式,简化对接程序,使纠纷化解更加专业高效、便捷利民;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的大众知晓度和信任度,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金融纠纷,依法理性维权;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旁听庭审、调解观摩等方式组织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法学理论及调解技能等方面水平,不断提升调解人员专业化水平。
五、建全打击金融违法犯罪协作机制
全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强化“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力度,严厉打击插手民间借贷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严格规制“职业放贷人”放贷行为,严守法定利率红线,坚决打击违法获取高息行为;关注各类金融犯罪派生的洗钱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涉互联网或者以互联网金融名义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理民刑交叉的金融案件,对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内外串通进行高利转贷、利益输送或违法发放贷款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相关犯罪线索;加强对处非案件的协调沟通,推动建立条块结合、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链条预防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格局;强化沟通配合,严厉打击金融领域恶意逃废债行为。
金融管理部门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依法保障国家金融监管政策有效落实,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提升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创建成效;紧盯重点领域金融违法犯罪,加强金融行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监管,惩防结合,标本兼治,坚持内部管控、行业自律、外部监管相结合,强化信贷纪律约束,建立健全贷款操作环节问责机制,构筑防控金融违法犯罪的“隔离墙”。
六、完善重大金融风险分析研判机制
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律风险提示与预警制度,搭建地方金融领域重大敏感案件的预警、处理平台,开展金融案件风险隐患排查摸底,高度关注资金链断裂、股权质押、互联互保等可能引发风险扩散的情况,推动地方金融风险的共防共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大;充分挖掘运用金融审判大数据,密切监控金融业态发展趋势,对案件信息反映出具有普遍性、趋势性的问题,及时提出分析报告,为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重大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支持;对案件审理中发现金融机构在管理、经营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的,及时向金融管理部门通报,发出司法建议,引导金融县场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管理部门积极督促金融机构根据相关司法建议及时提出整改落实措施,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内部审批管理,防止类似金融问题重复发生,推进金融机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严格从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培养,切实提升源头防控金融风险成效。
七、完善人才资源优势互补机制
全县法院邀请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人员旁听金融典型案例庭审,积极组织法官对金融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有关金融法律知识和裁判规则解读方面的培训,提高其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识与能力;探索建立金融陪审员信息库,对于需要陪审的金融案件,优先选择金融陪审员参加陪审,实现金融案件专业陪审。
金融管理部门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积极组织部门或行业业务骨干对全县法院金融审判人员进行金融业务知识、金融政策知识培训,及时交流金融行业监管前沿动态,促进司法裁判结果与金融监管政策导向有机衔接。
同时为了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可以安排法官到金融管理部门进行短期交流,以丰富工作阅历,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精通审判理论、熟悉县场规则、掌握金融政策、善于处置风险的复合型金融审判人才。
八、完善金融法制宣传协作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核心原则,必要性
近些年来, 互联网金融行业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迅速蔓延开来, 其发展迅速不仅对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对现存的金融体系管理机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普通百姓的印象里, 互联网应该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 提高了信息的传输效率, 但当金融行业也插足互联网时, 各界的眼光都聚集起来。虽然说社会各界的舆论对于互联网金融在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影响有一定的渲染作用, 但不可否定的是, 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金融确实有改善传统金融业交易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对等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现象。
1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 许多的新兴产业都是围绕着互联网兴起的, 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 尤其是最近非常流行的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等, 还包括搜索引擎、云计算等, 而这些新兴的信息科技对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目前, 各界学者给互联网金融模式定义有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等, 其中的大数据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式, 也使得市场信息中毒饿不对称大大降低了。如今的市场交易双方不用分担过多的风险, 其资金期限的匹配成本也得到了很大的降低。人们在这种金融模式下, 交易支付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的应用都大大降低了原本的金融机构对于信息的处理成本。
2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
2.1合理的风险容忍度
对于一个新兴的金融行业, 在衍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过去的实体经济以及金融产品的消费者在互联网的连接下获得更好的服务。但既然形成了一种行业形态, 对该行业的监管也不容忽视, 当然对于新生行业的发展也需要给与一定的试错空间。如果说对于新行业过早的严厉监管可能遏制其创新的步伐, 不利于其更好的发展。所以说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面合理的风险容忍度对于未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未必是件坏事。
2.2实行动态的监管比例
不论是对于我国的金融机构而言, 还是对于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来说, 金融监管首先靠的都是金融企业的自律, 换句话说也就是市场自律。而这些自律准则一般是由金融企业自身设定的又或者是行业协会发布的, 采取的方式一般也是企业的自我监守原则, 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企业注册来掌握企业的一系列信息。在不必要的情况下, 监管机构一般不采取直接监管的原则。也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条例对于传统的金融市场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市场都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管制作用, 所以说在对于互联网监管比例上可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2.3规则性和原则性监管相结合
当今我国的监管机制可大致分为规则性监管和原则性监管。一般来说, 规则性监管是以固定的法律条文为依据, 对于金融企业的所有业务程序和业务范围都起到严格的管控作用, 并且所有机构和组织都应该无条件的服从。而原则性监管就是在一定能够的原则基础上, 监管机构对金融企业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 在管理过程中并不过多的干预其业务往来, 进而达到监管目标。以上二者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所有的管制内容及条例也不应一尘不变, 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平衡有序的发展。
2.4注重监管标准的一致性
由于地域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 各个地区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也不定相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很多监管机构就会选择较为宽松的标准来规范企业, 甚至出现一些逃避管制或是有意降低监管成本进而获取利益的现象。而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各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进而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市场秩序, 更甚者会影响到监管机构的公信影响力。对于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实施不同的监管标准也容易使得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所以说不论是传统的金融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应该使用一致的监管标准。
3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3.1市场存在不理性的个体行为
在设想的情景下, 一般我们都是以理性的市场环境来考虑问题, 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体行为都是合理的, 也并不能使市场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去发展。这个时候相关的监管机构就应该发挥其监管作用, 既不要过多的干预企业的自身业务活动也不能放任其自由监管。比如P2P网络贷款中, 投资者和借款者都是借助P2P这个网络平台来实现交易, 但投资就是有风险的, 并不能因为其方便快捷的交易形式就忽略掉其高风险投资的属性。在许多的投资交易中, 投资者也没有过多的思考投资失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3.2市场纪律对风险承担的控制不强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式下, 计划经济快速的转换成市场经济, 其中的投资机会非常之多, 但同时也存在这很多的投资风险。比如银行在对理财产品进行销售的过程中, 一般都对客户承诺该产品会来多少的收益以及其收益年限, 但这些都是属于隐形承诺, 因为其收益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又或者是一些保险的储蓄机制也是属于隐形承诺。很大部分投资者则对此都习以为常, 或是没有弄清里面的一个运行机制, 同时市场对于这些风险的定价机制也大多是无效的。
3.3部分金融企业存在欺诈现象
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推广过程中, 有些企业可能会给投资者推荐风险系数较高的金融产品, 而投资者在了解的过程中对其投资的产品并不能详细透彻的了解。比如说现在的很多金融产品都会使用网络营销的方式来进行宣传销售, 但是对于预期的收益情况都是进行一个大范围的统筹披露, 宣传的过程中也是着重介绍其可能存在的收益, 却将其风险都大大的规避掉。而大部分消费者又缺乏一定的金融知识, 对于很多新兴金融产品的了解也都是通过企业的工作人员。所以说这也给监管部分提出了要求, 在监管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过程中不能因为其刚刚发展或是发展不成熟就放松其监管标准, 而是应该通过监管来对促进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不断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在给传统的金融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的同时也给现存的金融监管机构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当今的互联网环境纷乱复杂, 互联网金融企业中涉及的用户数量也比较多, 当其交易资金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 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去补救, 所以对该行业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合理的监管原则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3-9.
[2]王莉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 2015, 05:75-76.
关键词 网络银行 法律原则
20世纪90年代,网络银行在现代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金融体系的需求应运而生,网络银行是社会变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也是信息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相结合的结晶。人民银行颁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定义网络银行为“通过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而本文根据网络银行的特征和定义,将网络银行归结为: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网络具备的开放与信息实时功能,为客户提供查询、信贷、转账、网上支付、投资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银行。
一、审慎监管原则
网络银行具有区别于传统银行的巨大优势,它被人们看作是未来银行间竞争的一个热点,指引着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中国应积极制造条件支持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的高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其面对的高风险也不能忽略。因此加强网络银行监管的立法尤为重要,其一有利于保障客户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网络银行健康地发展。
坚持审慎性监管原则在网络银行立法中必不可少。网络银行在面对退出市场时同样需要审慎监管原则的约束,更好地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需要指出的是,对网络银行的监管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监管过严或过松对网络银行的发展形成桎梏。网络银行依托高科技载体进行经营,在保证自身合规操作的同时需要动态监测操作系统和载体的及时更换。
二、安全原则
安全可以说是网络银行发展的生命之源,其在交易中不可替代。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遇到很多困难,最主要的表现便是交易额低下,究其原因则是客户对利用网络银行进行交易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交易密码被盗用或被截获。近几年,网络金融犯罪日益娼厥,犯罪分子通过传播病毒、木马等多种方式盗取网络银行客户的密码、窃取客户个人信息,给客户造成损失, 同时也给网络银行的安全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安全问题成为网络银行发展的瓶颈。事实是,若网络银行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客户出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将不会选择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网络银行便将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网络银行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才能赢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若建立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除加强网络银行系统的安全性,还要在法律上加以规范,例如强化网络银行电子签名安全标准、认证机构对网络银行的要求、责任和风险控制的具体制度等。这要求我国在建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时,必须坚持安全原则,并全面贯彻该原则于每一部具体的法律规则之中。
三、效益原则
“法和效益关系,实际上就是法与其所确认、分配、保护和促进实现的社会利益的关系”。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是可见成本,不可见的成本则包括四项,即道德成本、合规成本、社会和经济福利损失以及法律规制的成本,这四方面的成本都很大。但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其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它不是一般最大化的经济成就,而是长期的经济利益与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的价值等诸多因素优化的宏观经济成果。因此,立法部门制定法律、政府监管机构履行职能,都不可忽视监管成本,必须落实效益原则,努力实现以最小的监管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这就要求在立法活动中,不仅要给网络银行创造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也要给网络银行创造出一个公平、充分、有序的竞争环境。经济学的观点认为这样做都将促使网络银行创造更大的效益。
四、保护客户利益原则
网络银行业务是建立在客户对网络银行的信赖和认可的基础上,网络银行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在客户达到一定数目时方才显而易见,因此,客户在网络银行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网络银行业务的各方当事人中,客户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选择利用网络银行进行金融服务,进而影响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所以网络银行的监管立法必须加强对客户利益的有效保护,坚持以客户的利益保护为立法原则,切实保障网络银行客户的隐私权、知情权和选择权,使客户的合法权利免受不必要的侵害。当然,由于网络银行在我国刚刚诞生不久,是新世纪金融创新的主要形式之一,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在适用这一原则时,还需注意对网络银行的保护和引导,防止对客户利益的过度保护禁锢网络银行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五、国际性原则
网络银行具有不同于传统银行的独特性,网络银行在交易中打破了时空限制、打破了地域限制,其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具有地理位置上的无关性。网络银行的设立条件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其服务网络覆盖的本地客户可以享受网络银行提供的服务;网络银行避免了因位置的改变而给交易双方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网络银行与客户在世界范围内转移业务。历史上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的次贷危机都不光是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的问题,一旦危机爆发,其将会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造成威胁。所以,我国在架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过程中,要坚持国际性原则不动摇,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为了尽快实现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立法与国际接轨,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吸收与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成果;二是为了制定有关网络银行监管的国际条约,更好的构建与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我国应踊跃参与国际交流与协作,不断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金融司法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与磋商,为我国网络银行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夯实法律基础。
网络银行监管立法当中上述五项原则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在对网络银行实施具体法律规制过程中,上述五项原则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确定一定的价值取向,并根据已确定的价值综合各原则灵活地运用,不可将其割裂开来。只有综合运用,才能有效的防范网络银行风险的发生,促进网络银行尽快步入正轨并蓬勃发展。
【金融监管原则】推荐阅读: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10-27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0-14
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论文10-06
金融监管形势05-27
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区别05-25
农村金融监管论文06-04
金融监管模式论文06-25
中国金融分业监管06-28
金融监管期末论文07-04
金融监管的作用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