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共10篇)

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矛盾分析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和谐的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并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谐不是消灭矛盾,而是各方面矛盾的融合,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各方面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从矛盾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结合矛盾分析方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启示。

一、矛盾观点及矛盾分析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观点主要有:对立统一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指的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矛盾的同一性又被称作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统一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矛盾着的每一方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发展为前提和条件;二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由此达彼的桥梁,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1]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用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虽然普遍存在,但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不相同。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二)矛盾分析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3]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任何现实存在着的客观事物、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在新旧矛盾的更替解决中发展进步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不同的特点,都有其特殊性。矛盾分析法首先要求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其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做到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同一;第三,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是矛盾的不平衡性,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既要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又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看到主要矛盾的重要作用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经验相结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深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和谐社会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指的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指的是一种发展状态,和谐不是矛盾的消失,是矛盾各方面或者不同事物的矛盾斗争到一定阶段而达到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运动为和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谐是各种事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状态。协调好各种矛盾,达到事物的和谐状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和谐。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促进事物发展,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也是为了促进事物的共同发展,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是矛盾双方依存于同一个统一体中,借助矛盾的斗争性打破旧的统一体,形成新的统一体,推动着社会向着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首先是承认矛盾,“和而不同”,重要的是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向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运用矛盾分析法正确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和现状,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对这个科学方法理解得越深刻,把握得越准确,就能在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既能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矛盾及矛盾分析法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矛盾,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矛盾的集中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每对关系内部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马克思批评蒲鲁东曾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爬上体系的顶峰,只能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虽然也有讲到自然界的和谐,但不是指向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它不是指向人类社会的一种状态,其主旨在于反对自然界斗争的绝对化,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一)矛盾观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主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协调好各种矛盾的关系促进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过程。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我国具有一般社会主义的共性,但又具有中国自己的国情,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要具有中国特色,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每个新阶段也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诸多矛盾存在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首先认识到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主次矛盾,处理好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效能,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途径。

(二)矛盾分析法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树立矛盾的观点,做到全面又有重点。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内发展对外开放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人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等等,每个矛盾的解决都促使我们向和谐迈进一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的矛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要围绕着这个主要矛盾。用矛盾分析法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又要做到具体问问题具体分析,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而不同”的相对稳定状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勇于揭露矛盾,还要有重点,具体分析每一个矛盾的特殊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5]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其变革从来就不是同步的,一般而言,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合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导致了社会制度合理化的速度、规模与效果无法完全与社会分化带来的冲突和矛盾相吻合,从而使矛盾、冲突总是能够寻找到一定的存在空间。因此,和谐绝不是对矛盾的消解与消失,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和谐也就理解为矛盾、冲突被约束在一定限度内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没有任何矛盾,就是稳定不变的理想状态,那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中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人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等等,每个矛盾的解决都促使我们向和谐迈进一步。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兼顾社会中存在的其他方面的矛盾和出现的各种新矛盾,不断实现社会和谐。

2、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和各种思想意识处于相对稳定又充满生机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当然,同一性不是能够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物质上的贫富差别、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快与慢、城乡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现状,都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运用矛盾分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6]打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不断认识矛盾,又是在矛盾分析法的指导下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具体实践是检验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果的唯一标准。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就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在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的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具体的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7]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有利的条件。坚持一系列的“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等,促进社会全方面、多领域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又不能忽略支流,盾的哲学基础之上。“矛盾的发展要求解决矛盾,只有矛盾的解决才能通过改造体系把整个体系提高到崭新的水平上。”[8]历史赋予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和谐的经济发展、和谐的文化价值,更是一种和谐的指导方法。我们必须重视解读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将矛盾分析法融入或建构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矛盾的合理有效解决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推进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理论指导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以来,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所提出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这一重大战略的提出, 表明了我们党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能力在不断加强,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对加强社会建设的问题更加关注。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

当前,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2009年, 我国的人均GDP迈入了3000美元的台阶。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时期是个“矛盾凸现时期”。也就是说, 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在这样关键时期, 如果改革得当, 我国就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高潮;如果举措不当,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失衡, 各种社会矛盾就会激化, 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甚至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二、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

1956年之后, 我国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此时的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就国际形式而言, 革命高潮已经过去, 帝国主义挫败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阴谋也无法得逞, 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片面性评价, 在苏联国内和国际引发了巨大的波动, 是社会主义原本存在的问题尖锐化。就我国国内形势来说, 经过三大改造, 我国已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迈入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已经过去, 国内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 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执政党, 如何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 如何解答新的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是摆在我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重大任务。

针对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环境, 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这篇理论著作中, 毛泽东深入辨证地分析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及基本矛盾,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性质的矛盾及其转化, 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原则和方法。这篇著作不仅在当时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在第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而且对当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1、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

现今,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各个领域面临空前的社会变革, 这些变革极为我们注入发展活力, 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面对新的形势,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对新的历史任务, 许多同志对和谐社会存在片面的理解, 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不讲斗争不讲矛盾。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我们可以知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也存在着矛盾。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 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其摆在突出位置, 就是要在承认当前社会存在这样那样不和谐的因素的基础之上, 将不

························IN人TEL文LIG论ENC坛E

和谐转化为和谐,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也就是说,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深刻认识到任何社会任何阶段不可能没有矛盾, 正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2、正确区分我国社会矛盾的性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毛泽东不仅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 还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类矛盾及其性质。“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 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 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 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 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 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这些科学论述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为我们全面正确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现阶段, 在整个社会矛盾的总体中, 虽然还存在极少数企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分裂中国的敌对势力, 但这种影响和谐的对抗性的矛盾并不居于主导地位。然而, 当前更为影响和谐的是我国目前大量存在着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 这类矛盾占据了社会矛盾总体中的绝大部分。比如, 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悬殊;失业和就业矛盾凸显;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等等。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科学理论, 全面而正确地认识新时期的社会矛盾, 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对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等这些对抗性的不和谐因素要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武器, 排除其不利干扰, 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面对当前的各种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 我们要把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些非对抗性社会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我们要正视以上的各种消极的社会现象, 要充分地认识到, 它们只是一些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 不能用对待敌我矛盾的方式去处理。

3、充分认识到两类矛盾的可转化性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

在文中, 毛泽东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这一思想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 在一定条件下, 对抗性的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例如, 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 如果处理得当, 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二, 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对抗性矛盾转化。例如, 建国初期, 天津的张青山、刘子善的贪污腐败行为, 如果不加以严惩, 麻痹大意, 党群关系就会尖锐, 非对抗性的矛盾就可能向对抗性的矛盾转化。

不难看出, 两类矛盾间的转化并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处理方式。也就是说, 为了使社会矛盾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 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条件来转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发展, 虽然各种阶级性的矛盾在弱化, 矛盾的社会性在不断加强, 但是如上所述的两类性质的矛盾依然同时并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如何让对抗性的矛盾向非对抗性矛盾转化, 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局面;如何避免一些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向对抗性的矛盾转化,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4、牢牢掌握处理社会矛盾的正确方法和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毛泽东在详尽完整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之后, 还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和原则。毛泽东指出, 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这是一个总原则, 但由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多样性, 因此面对人民内部矛盾时, 要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此, 毛泽东在民主的总原则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原则方法:在思想政治领域内, 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 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用和风细雨的方式, 弄清是非, 解决问题, 最终又达到新的团结;对于经济领域方面, 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上,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 继续合作, 相互监督, 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在民族问题上, 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在实际工作中, 要克服大汉族主义, 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在科学文化领域内, 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对于科学艺术上的是非, 要谨慎对待, 不能轻率下结论, 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艺术实践去解决。这些原则和方法, 经过实践的证明, 是行之有效的, 是民主这一原则在具体领域中的体现。虽然时代在变迁, 但是对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依然有巨大的理论作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为了正确地处理当前的社会矛盾,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必须做到:第一, 坚持科学发展, 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为解决好当前的各种社会问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 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 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 通过社会制度本身来解决社会矛盾;最后, 保持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密切干群关系, 反对官僚主义, 让我们的党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够防止当前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正确地处理好当前的各种社会矛盾, 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世纪新形势下, 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居安思危, 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新的形势, 在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指导下, 化不和谐为和谐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 (第7卷) , 人民出版社, 1999年。

[2]雷云:《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问世50周年而作》,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1期。

[3]徐卫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建研究》, 2007年第5期。

[4]雷国珍:《再论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湖湘论坛》, 2008年第1期。

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篇3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060—0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文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温毛泽东的这篇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提出及其贡献

(一)提出背景

从国际来看,苏共二十大采取不正常手法大反斯大林,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混乱。接着出现的波匈事件和铁托演说也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思考,由此产生出一连串的疑问和忧虑。从国内来看,1956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暴露出一些严重的矛盾。在我国部分城市和乡村发生了少數人闹事的事件。在农村,不少地方发生了农民闹社事件;在城市,工厂的工人罢工、请愿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在一部分学校也发生了学生罢课请愿事件。这些事件,促使毛泽东对国际国内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主持起草《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国际范围内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

1956年11月召开的中国民主建国会一届二中全会,引发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提出了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新想法。1957年2月,他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扩大)上作了关于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此后,通过开座谈会、听取思想汇报等各种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及在天津、济南、南京、上海等地多次讲话,进一步阐发关于两类社会矛盾的思想。回到北京后,他对《人民日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宣传上的滞后提出了批评,并亲自起草党内指示,要求了解各级干部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想法。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开始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修改工作。从1957年4月24日到6月17日,历经13次修改,才最后定稿。1957年6月19日,该文在《人民日报》正式发表。[1]

(二)理论贡献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哲学依据。由于历史的局限,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作过系统的论述。斯大林晚年还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从而“误入歧途”。该文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其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调整和解决,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与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本质区别。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样就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找到了动力源泉,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

同时,把工人阶级和民族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这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的和平改造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合理解释。关于资产阶级,马克思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赎买的方法对待,但他从没把其当作人民。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国情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定为人民内部矛盾,这在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是没有先例的。它指导我们顺利地完成消灭作为阶级的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任务。

二、毛泽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的失误原因分析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集国内外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之大成,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但最终发生了像十年“文革”那样长时间的全局性的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社会动乱,主要有两大原因。

首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由各种矛盾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虽然有很多关于矛盾问题的阐述,但还是缺乏对整体矛盾的梳理。在这篇著作中没有一处明确提到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他后来又没有坚持正确的理论,在反右扩大化以后,他的认识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左”的错误。党的八届三种全会上,毛泽东基本上否定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提出与之完全不同的表述,他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上的错误,导致了实践中阶级斗争扩大化,而阶级斗争扩大化,又必然导致我们党不能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这是导致毛泽东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上失误的最直接的实践原因。

其次,体制缺失,轻视民主法制建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民主应该首先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目标。但是毛泽东却认为“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起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2]“民主”仅仅是达到“集中”和实行“专政”的一种手段。既然是手段,就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与此相关,毛泽东还忽视法制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大作用,最后发生了10年“文革”这样严重混淆两类性质矛盾的全局性错误。[3]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一)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的存在及其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4]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良性运行的矛盾运动往往会使社会具有活力,成为社会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今天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任何矛盾与差异的绝对统一,而是有矛盾的对立的统一。换句话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的矛盾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理性正视人民内部矛盾的客观存在,科学地分析矛盾的成因,找出正确的解决途径,建立完善的处理矛盾机制,推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正如胡锦涛所说:“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和机制。”[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分析新时期下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矛盾性的客观反映,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与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这一命题相比,新时期下人民内部的矛盾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复杂性。在经济领域主要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以及部门行业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些不同领域内的矛盾具有物质利益冲突成为矛盾的集中体现、矛盾显现的方式尖锐和激烈、矛盾错综复杂、处理难度逐步增大等新的特点。[6]但值得强调的一点是这所有的矛盾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对于这些我们应有一个基本的清醒认识。所以,当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

民主和法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法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现在社会主义发展正处于经济转轨、体制转轨时期,有效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更需要有制度保障。邓小平反复强调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既要靠民主,也要靠法制。目前最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由经济利益引起的社会利益性矛盾,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完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把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节制度化,纳入法律轨道。这样,社会才会长治久安,人民才会团结和谐。

(四)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得到解决。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这是我们进行改革的理论依据。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不相适应。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因此要继续深化改革,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建立正确处理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机制,减少矛盾产生的诱因并有效地化解,使利益格局更加合理,保证社会发展的公开公正公平,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既是改革的内容也是改革的动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无论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建立的当时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很多理论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当代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逢先知,李捷.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诞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形成过程(上)[J].党的文献,2002,(04).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71-772.

[3]杨清涛.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探索[J].學习论坛,2006,(09).

[4]吴冷西.亿毛泽东[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128.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N].人民日报(第一版),2005-06-27.

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篇4

(1)保护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首先,以立法促进竞争、反对垄断。德国《基本法》、《反竞争限制法》等法律法规为市场经济规定了总体经济秩序;其次,运用经济杠杆,扶持中小企业,鼓励竞争。虽然《反竞争限制法》改善了中小企业的外部条件,但政府还特别制定了旨在提高中小企业效率的措施,目的是使中小企业能与大型企业有效竞争。

(2)保持适度政府干预。按照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国家应对经济生活作适当的调节和干预。但社会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国家干预完全不同于中央统制经济的国家干预,它主要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进行全面有效的总体调节,尽量避免直接的行政措施。德国政府对于国家干预的态度可以归结为:尽量少干预,但要做必要的干预。按他们的说法:国家只负责维持“秩序”,而不参与“秩序”。

(3)实行独立的中央银行体制以确保货币稳定。二战后,德国历届政府都把稳定货币列为财政金融政策不可动摇的目标。为了使联邦银行充分发挥稳定货币的职能,德国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联邦银行独立于政府、奉行不受政府干预的`货币政策的体制。德国以实践证明,一个以立法形式保证的、独立于政府的中央银行,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能起到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作用,也是稳定币值、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手段。

(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二战后,德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是重要前提。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政府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手段。德国政府利用行政和立法的手段,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保障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为人们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构建和谐社会依法化解农村矛盾 篇5

地位;对服务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矛盾凸现

在国际上,人们普遍认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最容易产生种种不和谐。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调整的过程,往往由一部分人利益的改善引起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这就容易产生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

原最高法院院长肖扬在美国耶鲁大学作了《中国司法:挑战与改革》的演讲,他坦陈:中国的传统社会是非讼、厌讼的,但那是封建专制年代的情形,公民缺乏权利意识,政府也压制诉讼。而今天的中国人则似乎与美国人一样的“好讼”了。20多年来,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每年的民商事案件平均只有50多万件,而20多年后的今天则上升到了500多万件,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未的10倍。可见中国的经济改革带来了经济生活的活跃,民商事纠纷也相应增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民商事纠纷,很大部分就是涉农纠纷案件。

以我们南康市为例,2007年南康市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106件,与往年大致持平,说明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比较稳定。但受理的各类民商事案件1673件,比2002年1291件,增加382件,上升29.59%,而这些民商事纠纷案件中,涉农纠纷达953件,占当年民商事案纠纷56.96%。

除传统的劳务纠纷、相邻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略有下降外,其他涉农纠纷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是债权债务纠纷案件居首位。特别是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大量增加,2007年受理此类纠纷案件112件,占当年涉农案件的11.75%。

二是土地纠纷增多。农业向规模化、契约化发展,过去无人问津的荒山、荒岭、山坡、滩涂成了“寸土必争”的黄金之地。中央减免农业税后,农民开发性农业勃兴,土地、山林、果园、鱼塘、滩涂的占有、使用、收益、相邻纠纷增幅很大,2007年,受理此类案件107件,占当年涉农案件的11.23%。

三是传统婚姻家庭纠纷有所下降,但近年来,“打工青年”离婚案件居高不下。众多的打工青年为社会、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由于打工青年流动性大等原因,给婚姻家庭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2007年,受理此类案件83件,占涉农案件8.70%。

四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增幅很大。而且呈现出案件多,标的大的特点。

此外,还有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以及毒害耕畜等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案件。此类案件往往由于农民缺乏维权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有的农民则采取极端报复手段来实现权利。如高安农民胡某在福建老板林某的砖厂打工,被搅泥机扎伤,法院判决林某赔偿胡某10多万元。到期后,胡某不申请执行,而是邀集亲友数人,绑架林的2个女儿,结果构成犯罪被判刑,成为《站在被告席上的受害人》,教训极为深刻。

二、权利冲突是农村矛盾纠纷核心内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当前集中表现为各种权利冲突,当前的农村矛盾尽管纷繁复杂,但其规律和特点:

第一、现阶段农村矛盾纠纷反映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些矛盾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农村,讲三者利益,说到底是国家、集体给农民什么,农民为国家、集体负担什么。人民公社时期,负担的载体是生产队,农民吃的是“大锅饭”,农民负担的矛盾潜伏着。现在,农民个人是独立的负担载体,负担的轻与重,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不稳定。近年来,国家免除了农业税,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党的农村政策。但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对“集体”,因为“集体”曾使农民大受“一平二调”之苦,现在加重农民负担,又往往出在花样百出的集资办“集体”的事上。因此,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

第二,领导干部是一系列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处于主导地位。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矛盾,都在农民群众与农村干部这一对矛盾上交汇。有些乡村干部,本质上是农民,带领群众致富,自己也要致富,如何摆正“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就不能不成为农村干群关系的“焦点”。如果乡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滥用职权,越权执法,作风上贪污腐败,就有可能影响干群关系,甚至造成群体性事件。

第三、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分散,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呈现多元化状态。农村的矛盾很多,引发的各种纠纷异常繁杂。少到几元、几十元的小额诉讼,多到上百万的“官司”;小到家庭邻里间宅基地争执,大到区域间土地、山林、水面权属的纷争;分到个人打官司告

状,合到聚众越级上访等等。另外,农民收入提高了,但与其它行业相比仍处于最低水平;农民素质提高了,但仍有很多文盲、法盲。加之,封建迷信、宗族势力与“黑黄毒赌”等丑恶现象的搅合,使得农村矛盾纵横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容易激化,形成连锁反应。因此,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农村矛盾,大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三、构建多元农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设想

有社会就有纷争,有纷争就要有相应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当前农村社会中,建立一个功能互补、程序衔接、能够满足农民多种需求的多元化解机制是当前依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的发展方向。其合理性主要有:其一,多元化的农村矛盾纠纷决定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伴随利益的调整、重分,规则的修正、重建,表现在农村的矛盾纠纷在内容、性质和形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纠纷成因、纠纷类型和纠纷层次呈现多元化,这就要求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手段、方式的多样化。其二,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差异决定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就纠纷解决方式而言,无非有诉讼和非诉讼两种方式。诉讼代表国家司法权的行使,属于一种公共性的纠纷解决机制,是纠纷“法律”解决的典型形式。与诉外纠纷解决方式相比,它更具正统性和权威性。但存在成本高、周期长、过于刚性化等制度上的功能障碍,诉讼并非纠纷解决的最佳方案。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尽管程序不如诉讼严谨、处理不如诉讼精确,但灵活、便捷的功能优势,更适合于特定社会关系、特定主体和特定纠纷的解决。其三,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在纠纷解决过程中,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纠纷解决方式也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侧重权利实现的,往往从法定权利义务角度出发,力求选择诉讼实现权利最大化;而侧重效益考量的,往往从纠纷解决和实现正义的成本、效益出发,力求通过便捷、经济、协商的诉讼外方式解决纷争。只有推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才能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主体解决纠纷的需求,使当事人有可能充分行使选择权,获得便利、经济和符合情理的纠纷解决途径。在我国,社会矛盾争讼有五大解决途径:协商,民间调解,申诉(行政调解),仲裁与诉讼。总体来看,在司法实践中,近年来我国诉讼调解工作得到了加强,这符合社会主体对司法需求越来越高的趋势,这是好的一面。但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仲裁则有弱化的趋势,因而产生农村矛盾纠纷解决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大量纠纷涌入法院,增加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和诉讼成本的增加。因此,要大力加强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初步构想建立以人民法庭为骨干,以乡镇调解委员会、司法所为调解工作站、以村组调解员为工作联系点的“庭、站、点”调解工作网络,按照“小纠纷由村组调解员调处,即不出村;一般纠纷由乡镇调解工作站调处,即不出乡;大纠纷由人民法庭(人民法院)裁决调处”的原则,从而实现功能互补互动,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几点建议和对策。

当前农村矛盾凸现,除了要构建多元矛盾化解机制外,笔者认为还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首先,坚持积极疏导的方针。民意如水,宜疏不宜堵。加强疏导,就是对农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呼声要主动听取,对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主动解决,对于农民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要主动办理。尊重和保护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热情。要在农民群众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到荣之事多做,耻之事不为,不以荣小而不为,不以耻小而为之;同时倡导和谐家庭关系和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吹遍千家万户。

(二)落实司法为民举措。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对依法化解农村矛盾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执法指导思想,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便民诉讼网络,充分发挥便民诉讼网络的作用,便利群众诉讼;加大司法救助的力度,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对他们的诉讼提供快捷高效服务,最大限度保障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能打得起官司。在审理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中,要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对一些社会影响较大、对立情结较强、涉及面较广的民商事案件,要多做调解工作,防止“官了民不了,案了事不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

(三)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应当肯定,几年来,我市的普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普法形式过于单一,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要充分利用审判工作优势,采取以案讲法、以案释法、巡回审理、就地开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群众法治观念,引导农民群众以合法的形式实现自己的权益。

(四)切实加强基层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化解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第一关口。要以村、街道和社区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村(居)委会、治保会、调解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强“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构筑起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政法组织为骨干的维护稳定工作网络,切实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调解的能力和水平,尽量不把稳定因素消除在基层,解决在盟芽状态中。

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篇6

课程论文

学生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化学班

姓名学号:梁占辉

20125052008 选课教师:盛勇 选课时间:周三下午

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解决社会矛盾,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着许多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的上述两个矛盾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在关系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具体体现之一——社会阶层矛盾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催生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同时,也使我国原来的工人阶级、人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矛盾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首先,经济收入和经济地位的悬殊经济不平等既是阶层分化的物质基础,又是阶层分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报告指出,在我国目前十大社会阶层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的收人水平是最高的,办事人员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收人水平居中,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和产业工人阶层收人水平较低,而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的收人最低。其次,政治地位变动和政治参与诉求不同社会阶层分化是民主政治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一些传统的社会基础性阶层地位不断下降,许多职工认为自己政治上没有地位,他们普遍对政治宣传比较淡漠。

四、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系统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篇7

“和谐”思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 是东方文明的一部分。“和”不是懦弱, 缺乏勇气, 不思进取, 而是积极地缓和矛盾, 形成有效的协调适应机制, 将矛盾各方纳入一个统一体中, 使其共生共长, 相辅相成, 不致相互冲突, 争斗内耗, 从而达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想境界。从辩证法角度来看, 和谐并不排斥矛盾, 和谐是矛盾调和的一种状态, 具体说来, 在整体中, 一定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因素, 和谐应当是一种存在矛盾的和谐, 尽管这样, 之所以我们称为和谐就在于, 矛盾的对立各方相互接触却并未激化, 它们协调存在于统一的整体内。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冲突的社会, 而是一个可以使矛盾冲突得到合理、有效解决的社会。不存在所谓绝对的和谐, 永远只有相对的和谐。为和谐本身又孕育着新的不和谐,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不和谐到和谐再到新的不和谐的变化的过程。

二、社会系统的特性

系统科学对社会理论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从孤立地研究对象转向相互联系地研究对象;从静态观察事物转向动态观察事物;从强调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处理问题转向强调整体地处理问题。

混沌学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虽然还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 但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混沌是一种貌似无规则的运动, 指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 不需附加任何随机因素亦可出现类似随机的行为, 是一种始终限于有限区域且轨道永不重复的性态复杂的运动。混沌运动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

混沌科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在现代的科学中普遍存在着混沌现象, 它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 它是涉及系统总体本质的一门新兴科学。混沌运动的规律往往与自然界以及复杂的社会运动规律相契合。

社会系统可以被看作是混沌系统, 应该具有以下特性:

1、开放性。社会系统本身与系统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换。

2、复杂性。复杂性意味着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性质和功能, 社会系统不是其组成部分简单的加和。

3、初始依赖性。

20世纪60年代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洛伦兹教授在研究中发现, 当系统产生随机行为时, 系统的初始条件取值稍微变化, 所求得的结果随时间的推移, 前后两者相差越来越大, 即随机行为的确定性系统具有对系统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这意味着对混沌系统的微小干扰, 可能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结果, 因此对系统的干预应当慎重, 把握好“度”, 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 应当坚持实事求是。

4、分形性。

由非平衡、非线性过程所产生的混沌是一种奇怪吸引子, 它具有不规则的、非周期的、错综复杂的、自相似结构的特性。社会系统也具有分形的特性, 社会系统是由个体、家庭、社会组织、国家、国际组织等组成, 不同层次的系统具有相似的结构原理。所以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说法。

5、演进性。

混沌理论表明, 系统是在不断演化的, 无论系统的环境还是系统自身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系统的过去决定了系统目前所处的位置和状况, 系统现在的状态和现在的动向共同决定了系统将来的情况。对系统主体来说, 能够把握的不是过去, 也不是将来, 而是现在的行为。

6、不平衡性。

系统科学表明:系统发展具有平衡性只是相对的, 具有不平衡性才是绝对的。不平衡是系统发展前进的动力, 但是过度的不平衡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面临崩溃的危险。建设和谐社会就要防止社会因为形成两极分化而造成不稳定的情况。

三、系统科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以系统科学的角度考察社会和谐问题, 得到如下启示:

1、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混沌运动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混沌吸引子具有全局稳定性。混沌理论对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认识到整体的重要性, 要把所有的要素都考虑进去, 把矛盾对立的各方都考虑进去, 不能只考虑局部, 不能有所遗漏。

国家的主体是政府, 如果政府能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 就有利于国家的和谐, 如果在政府之外某些组织或个人能够代表国家的利益, 那么这些组织或个人就成为国家主体的延伸部分, 对整个国家的和谐也会起到推动作用。政府可以作为国家的主体是因为政府是为国家服务的机构, 政府要名副其实地成为国家主体, 就要廉洁而且高效使其足以真正地代表整个国家, 这样的政府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关键作用。

2、为沟通去掉障碍。

著名的洛伦兹吸引子是最早的混沌实例, 它总体上由两个环套组成了一个“∞”形, 看上去像一只蝴蝶, 其实每一环套都有靠得很紧的无穷多层, 每层上部都细密地排列着无穷多条回线, 系统的相线在这边转上几圈后又到那边转上几圈, 完全无法预料它会在什么时候从一边流到那一边。这种在原来不同的区域之间来回跳动并且由于涨落而带有随机性的运动, 便是混沌。洛伦兹吸引子是混沌系统运动最简单的形态, 其中基本的规律在复杂系统中仍然适用, 因为复杂系统是由简单系统演变而来的。

四、结论

社会系统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初始依赖性、分形性、演进性和不平衡性。系统和谐的本质在于系统具有统一性, 系统和谐的表现为系统内对立各方相辅相成, 达到动态的平衡。家庭的主体是夫妻, 国家的主体是政府, 要使系统和谐, 系统的主体必须认识到整体的重要性, 必须能够代表系统整体的利益;对于系统的组成部分, 对立面的一方, 必须承认和尊重对立面的存在, 以诚相待, 在自身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寻求平衡。如此, 系统的和谐便可以期待。

参考文献

[1].陈金明, 郑洁.社会和谐的辩证法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8 (4)

[2].黄润生, 黄浩.混沌及其应用.第二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侯光明.组织系统科学概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矛盾分析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篇8

[关键词] 利益;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36-1

利益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利益在本质上属于社会关系范畴。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无不浸透着利益关系, 利益问题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说明了利益的性质、特点和历史作用。通过对利益问题的深刻探究,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正确应对和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理论内涵

利益问题注定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正确理解利益范畴是我们解读历史唯物主义诸范畴的钥匙。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马克思思想从历史唯心主义转向历史唯物主义做了重要的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了人类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实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人类的整个实践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于利与害的取舍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利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马克思凭他那智慧的哲人眼光,看出了人类社会关系的纽带必定同利益有着天然的联系。

二、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主要内容

(一)利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表现。任何生产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的,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人们所需要的利益,也生产了利益关系。马克思认为,利益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分配关系“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为彼此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这种关系体现在人对需求对象的分配上就是利益关系。

(二)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这说明利益既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又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利益是人们相互结合的出发点,人们之所以要在生产中相互结合,其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这种生产有利于己。生产力通过经济关系来表现,而任何经济关系都是利益关系。马克思正是通过对现实利益问题、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才确立了生产关系的范畴,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利益的本质及其历史作用问题,找到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三)利益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人们对利益的要求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人们在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就开始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所以,追求丰富的社会交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和谐一致,便成为未来新的社会历史形态中人的利益的主要表现形式。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的客观地位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因此它的利益最终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一致。

三、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人民普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化利益、多种体制改革的深化的同时,平均主义利益占有机制逐步被打破。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和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悬殊。各种利益群体的一些利益要求难以完全得到满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大,这样就导致了社会矛盾对抗性趋势不断增强,社会不和谐、不安定因素明显增多。

(二)在利益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为避免和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必须建立积极的利益观念导向机制,从价观值和思想道德层面规范和引导利益主体的逐利行为。要通过各种教育宣传手段,引导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和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念。利益主体有清晰地把握自身的利益界限,才能建立起自我与他人的利益平衡关系,从而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共赢。

其次,建立和完善利益诉求机制。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政府应建立起同社会成员进行充分沟通的各种渠道,降低社会成员参与门槛,主动为社会成员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避免由于信息资源的缺乏所带来的不对称现象。另外,社会成员利益诉求的方式应当是理性、合法的,需要把群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再次,建立利益补偿制度。要尽快建立一种公正和规范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受损的群体提供合理的补偿,从而缓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完善救助体系及立法工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另外,在全社会应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帮助弱势群体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结束语

适度的利益差异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但如果超过这个度,以至于利益差别过大或持续拉大,就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在实践中, 我们要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国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实践价值[J].社科纵横,2012,(1).

作者简介:李帅帅(1988-),女,汉族,安徽临泉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9

在学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之后,我对构建和谐社会坐了以下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篇10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受学校支部的委派,我有幸参加今天镇党委、镇先教办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交流大会”。带着支部对我的信任,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在此与同志们交流,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下面我就参加先教活动学习阶段的心得体会做交流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解决三个认识问题 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与同志们指正。

自7月初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学校支部又安排我为学校支部的先教工作人员,我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特别是对如何做一个先进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我觉得,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要解决很多思想上的问题。

为什么要入党?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应该说我曾经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些模糊。但我想,入党目的和动机,决不是一个用某段时间可以一次作终身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动态的不断深入的,没有止境。因为党员的入党目的和动机是与党员对党的认识紧密联系的。党的根本性质、宗旨等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涵。党员如果不能或不善于从发展着的党的现状的认识上,来纯洁自己的入党动机和目的,就很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化,甚至迷失方向,从而丧失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保持的先进性。同时,为什么要入党的认识问题直接决定和支配着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目的和动机决定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目的和动机都是主观性的范畴,尽管我们可以从党员的种种外在表现中去分析、判断,但现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党员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提炼、改进,才能真正作到始终保持入党动机和目的的纯洁性。这个问题对于尚在积极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对于刚入党的新党员和对于已经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来说,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对动机不正者,可以通过不断的“修炼”,正本清源,达到思想上真正入党;对原本就端正者,可作提醒、警示、深化、以达到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的目的。在这次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党的章程,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100问》等的学习,我觉得,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共产党员,就必须经常修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和目的,不断巩固和增强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巩固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为什么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是又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的先进性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它归根到底又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入自己的章程,把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是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所无法做到的。正因为党始终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始终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才能深深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人士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才能凝聚各种力量,取得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上一篇:初中教师班主任德育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新年祝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