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2024-1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精选9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金融学专业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博士班每年限定培养不超过

80名学员,获博士学位人数视学员个人情况而定,对符合条件的学员并能认真上课和完成课业,由参加授课的部分博导推荐。第二期招收40人,额满为止,报名从速。【主办单位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现有38个教学系,8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8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任博士生导师436名、硕士生导师495名。在200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中国19所一流研究生院,并以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第一,文学第二的成绩,当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8月,是目前国内学科设置最为齐全、实力最为雄厚的专业金融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货币金融政策研究成果和相关咨询服务;为各级政府发展本地区金融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提供应用性研究成果;培养高级金融研究和金融实务人才。研究所现拥有体制内研究人员32人、外聘研究人员10多人和5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项目特色】

为专业人士量身订制的教育项目——本课程专为接受过EMBA教育或它硕士教育的专业人士所设计,为大家提供持续深入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

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本项目将安排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数位具有极高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参与授课。此外,还将在其他著名高校和中央部委选聘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授课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学者型领导参与授课。

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以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博士生课程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

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学员提供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报名条件】

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只具有学士学位者需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开具推荐信,情况优秀者可酌情录取;

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学习安排】

学 制:总学制两年半,其中课程学习两年,课程论文撰写半年。学习时间:两年课程学习,每月集中授课一次,每次2-4天。学习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学地点:社科院本院 【课程设置】 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外 语 课(选开): 听说课、写作课 专业基础课: 经济学前沿 西方经济学 专业课(选开): 金融理论与金融政策 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 资金流量分析 金融发展理论与政策 全球金融体系研究 金融工程学 保险市场研究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房地产金融学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专业选修课: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商业银行业务与金融产品创新 公司理财与财务管理

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与企业融资创新 期货市场与金融衍生产品 私募股权投资 风险投资与企业上市 房地产营销与房地产投资策略 跨学科选修课:

《孙子兵法》的战略管理思想 《易经》与总裁经营之道 民商法

领导艺术与团队建设 【部分师资简介】

李 扬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央银行第四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余永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央银行第五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王国刚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左大培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博导 周茂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博导 易宪容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 张 新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 时文朝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

景学成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 李伏安 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 罗平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 朱武祥 清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徐小跃 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导

王春峰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天津大学金融工程中心主任,渤海证券公司总裁

鲁贵华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导 丁圣元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师,资深期货分析师 汤 敏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

【学习费用】共138 000元/人(含报名费、资格审查费、学费、资料费、结业考试费、结业费、结业论文指导费等),交通、食宿费用自理,【证书颁发】

学员修完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

研修班|总裁班|EMBA|在职博士()

院博士生课程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统一编号)。

符合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条件的学员可按照我院有关规定申请博士学位,通过考试与论文答辩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颁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证书。【报名程序】

学员提交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复印件、研究生学历或学位证书复印件/研究生同等学力证书复印件、1寸免冠近照4张; 学院审核学员报名申请资料,择优录取; 学院向已录取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学员收到研究院录取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交纳学费;

学员在开学当日持交费凭证办理报名注册、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学。

联系部门:研招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急需培养大量既有一定理论素质,又具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此,我校经济学院将于招收20名金融学专业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从本科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业务优秀的在职人员;或者获得硕士学位后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同上),业务优秀的在职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考生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yz.chsi.com.cn/)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届时请考生按照网上报名的具体要求如实提交有关报名信息,并通过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按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收取)。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报名点仅限“北京大学”。

请事先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一旦报名费缴纳成功,如因考生个人原因取消报名或不能参加考试,报名费一律不予退还。

招生院系:经济学院,代码为“025”;招生专业:金融学,代码为“04”。

四、初试

初试时间为201月5日至6日,考试科目为: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

3、高等数学

4、经济学综合

五、复试

复试一般在3月底进行,形式为面试。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在复试时进行报名资格审查。

考生在复试时除复试通知书外,还须携带以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现役军官证、文职干部证);

(2)本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3)通过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招生网打印的《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4)加盖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在校历年成绩表》复印件。

网上提交的个人信息必须准确、真实,如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立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

六、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不转档案和户口。

七、培养

1、北京大学对在职攻读研究生实行统一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学习年限为2年。

2、学生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切实保证学习时间,上课时间暂定为周一至周五1至2个晚上,以及周六和(或)周日全天。

3、采用完全学分制,总学分为40学分左右。学习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

4、教学内容将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讲授、讨论、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

5、硕士论文在导师和教研组教师指导下进行,论文要求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完成论文要经过选题、开题、评审、答辩等程序。

6、学习期间食宿、医疗由学生本人或所在单位负责解决,费用自理。

八、学位授予

学生在两年之内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九、学费标准

按本简章招生为不设学业奖学金项目。学费标准为19.8万元人民币,分两年交清,第一学年缴纳学费10万元,第二学年缴纳学费9.8万元。学生须于每学年注册时按学年交纳学费。届时未交纳或未足额交纳学费者,将不予办理入学及注册手续。

十、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并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一、联系办法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教务部

咨询电话:010-62755817 邱老师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大楼221室

网 址:econ.pku.edu.cn/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62751354、62756913

电子邮件:grszsb@pku.edu.cn

网 址:grs.pku.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大学红二楼2102室

邮 编:100871

(中国大学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所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及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三年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⑴ 进修过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提交进修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的课程成绩单。

⑵ 提交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的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至少三篇,或提交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

4.双学士按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双学士所修课程为本科段课程,不能按硕士学位课程对待;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四、报名时间

网报时间:2012年3月26日10:00—2012年4月20日16:00。

五、报名程序

1.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首先需登录我校首页()进入研究生招生网或直接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查阅有关报考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相关事宜;

2.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⑴ 通过我校研招网填报报名数据。

⑵ 上传电子照片(本人近期标准证件电子照片,大小150K以下,jpg格式)。

3.网上交费;

报名费300元。请考生到银行办理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网上交费的具体说明详见网报通知。(不接收现场缴费和邮政汇款,报名截止日期4月20日16:00前,未完成网上缴

费的,报名无效)

4.打印《报考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确定数据无误后,本人签字,与其他报名材料一同邮寄或直接交至我校研招办。

5.报名材料接收方式和时间;

直接提交报名材料日期为:4月23日至24日8:30-11:30,13:30-17:00。

接收邮寄报名材料截止日期为: 4月24日(报名材料寄到日期)。

邮寄方式:只接收EMS。(考生可通过我校研招网邮件查询系统查询是否到达)

6.查看审核结果:4月30日,通过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核结果。不符合报名条件、未按期网上缴纳报名费或报名材料不全者视为资审不合格,报名不成功,已交报名费不予退还。

六、报名材料说明

以下所列材料请用A4幅面纸张打印。报名材料需要提交一套原件,一套复印件,并在材料封面注明“原件”或“复印件”。报名材料相关表格,必须到我校研招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统一的模板,并按照要求填写。报名材料装订时,要加封面、封底及目录并按目录顺序装订,考生的报名材料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还。

●以下是所有类型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⑴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

⑵ 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报考思想政治情况表(档案人事部门盖章);

⑶ 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⑷ 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⑸ 科研情况表;

⑹ 入学后的科研设想;

⑺ 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或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还需附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

⑼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⑾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复印件)。(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应届硕士生(应届硕士生是指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包括在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研修班等类型的学生)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生证复印件;

⑼ 应届硕士毕业生学位授予证明书;

⑽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培养部门盖章)。

●以下是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⑼ 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硕士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

⑾ 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或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七、现场报名时间2012年5月10日8:30-11:30,13:30-17:00。

八、现场报名程序

1.准备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三张;

2.交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3.已获硕士学位考生交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交验学生证(需要完成本学期注册手续);同等学力考生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4.领准考证;

5.领空白体检表,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集中体检。

九、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科目。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和应届硕士毕业生,政治理论免试;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政治理论考试外,还须参加其他两门业务科目加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十、考试方法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为笔试。

外语考试时,英语考试外语听力部分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统一播放,考生通过带耳机的调频接收设备进行收听。请考生务必自带能接听FM89.3调频节目的调频接收设备(一般为收音机配耳机或带收音机功能的耳机)。其他语种不需要自备听力设备。

为保证外语听力部分考试顺利进行,外语科目8:15后禁止考生入场。

2.复试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

十一、考试时间

初试:2012年5月12日-14日;考试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复试时间为初试结束后,具体时间及安排现场报到时通知。

十二、录取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

十三、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时间,我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通知。人事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的,一律按在职博士研究生处理。

2.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十四、学业奖学金

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评定办法以当年学校学业奖学金评定相关文件为准。

十五、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由学校及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六、其他说明

1.考生报考的报名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以及录取后的赴校路费、行李托运费,均由本人自理。

2.我校博士生每年招收一次,采取春季考试、秋季入学的方式。

3.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只提供往年试题,一律不指定参考书目。

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

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⑴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24

⑵ 联系电话:010-65779227

⑶ 我校主页:

⑷ 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研究生招生咨询:http://yz.cuc.edu.cn/Q&A

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3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4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深厚学科基础理论和较广泛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独立钻研能力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人才。

二、招生专业与人数

(一)招生专业:国际关系。

(二)招生人数:32人。

三、招生对象与报考条件

(一)招生对象

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企等在职在编定向委培人员。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已获硕士学位;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高校招生体检相关规定;

5、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6、报考者须在定向委培单位全职工作满3年(截止到2018年8月31日),报考须持该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函。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一)学制为三年。

(二)培养方式为定向培养。

五、报名

(一)现场报名

报名时间:2017年12月27、28、29日(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00)。

报名地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门内平房103室。

(二)报名提交材料

1、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函;

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现代院官网下载,请使用A4纸正反面打印,手工填写,一式2份);

3、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境外获得学位考生提交学位证书复印件的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论文评议书复印件和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由考生取得硕士学位所在培养单位的教务部门或考生档案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5、身份证及复印件;

6、近期1寸彩色免冠照片6张。经本院招生人员审核报考材料,符合条件的考生现场缴纳现金200元报考费,并领取准考证。

六、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8年3月21、22、23日。

2、初试地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B座(参见准考证)。

3、考试科目:外国语、战后国际关系史或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专业课。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18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请查看官网通知)。

2、复试地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生部。

3、复试方式:主要采取面试形式,重点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科研的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

4、提交材料:两名国际关系相关专业专家(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填写的推荐书(官网下载,请使用A4纸正反面打印;需专家本人签名、专家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加盖公章)。

5、体格检查:考生复试时按教育部要求到研招办指定医院体检(具体要求见复试通知)。

七、录取

(一)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实地招录考核合格后,拟录取考生提交与工作单位和校方签订的三方协议书;

(三)发放录取通知书。

八、其他注意事项

(一)入学前须缴纳培养费用;就读期间,学生人事档案、户籍、工资、医疗社保关系不转入我院;非京籍学生的党组织关系入学时迁入我院。

(二)对报名或考试弄虚作假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或学籍,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考试作弊者。

(三)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等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无法录取或无法入读的,责任自负。

九、联系方式

1、本院地址和邮编: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甲2号 100081

2、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蒋莉:(010)88547027 栗芳:(010)88547857 附: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和考试科目

(一)欧亚地区问题:导师为季志业研究员,考试科目为俄语或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冷战后欧亚地区问题。

(二)独联体问题:导师为丁晓星研究员,考试科目为俄语或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独联体问题。

(三)美国问题与国际战略:导师为崔立如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美国外交。

(四)美国政治与外交:导师为达巍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美国政治与外交。

(五)美国政治:导师为王文峰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美国政治。

(六)美国安全战略:导师为李青教授,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美国安全战略。

(七)拉美问题:导师为吴洪英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西班牙语或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拉美问题。

(八)欧洲一体化:导师为冯仲平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欧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九)欧洲问题:导师为张健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或法语、战后国际关系史、欧洲问题。

(十)日本问题:导师为陆忠伟研究员,考试科目为日语、战后国际关系史、日本外交(政治、经济)。

(十一)日本政治与外交:导师为胡继平研究员,考试科目为日语或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日本政治与外交。

(十二)南亚政治与民族问题:导师为胡仕胜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南亚政治。

(十三)中东政治:导师为牛新春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或阿拉伯语、战后国际关系史、中东政治。

(十四)中非关系研究:导师为徐伟忠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或法语、战后国际关系史、中非关系。

(十五)信息安全与社会发展:导师为张力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综合。

(十六)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导师为李伟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国际恐怖问题。

(十七)国际反恐:导师为傅小强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或阿拉伯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国际反恐问题。

(十八)国际法:导师为吴慧教授,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国际热点问题与国际法。

(十九)国际战略与中国外交:导师为林利民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当代战争与战略问题研究。

(二十)国际战略与中国外交:导师为陈向阳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思想与实践。(二十一)地区安全治理:导师为杨建英教授,考试科目为英语或日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地区安全治理综合。

(二十二)全球治理:导师为李文良教授,考试科目为英语、战后国际关系史、全球治理综合。

(二十三)国际经济与政治:导师为傅梦孜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与政治。

(二十四)世界经济:导师为陶坚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

(二十五)经济安全:导师为江涌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经济安全。

(二十六)国际经济关系:导师为张运成研究员,考试科目为英语、当代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5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学校已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

在教育部公布的2007-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我校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占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21个学科的三分之一。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2010年继续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体详见研究生院网站《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38问》)。

学校将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实行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通过设立研究生基本奖助金和三助岗位(助教、助管、助研)等多种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奖助学,入学后基本奖助金根据研究生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动态管理。

学校设立特等奖学金用于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欢迎全国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报考我校。

我校基本奖学金包括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学校将根据学科的差异调整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的比例,覆盖面总体上达到80%。

我校现有博士学位授予点103个,2010年计划招收博士生900人,我校的博士生招生考试每年一次。每名博士生导师一般招收1名博士生。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拟招收15人,录取的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低于80%。

一、我校实行网上招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

网上招生包括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我校博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书面《准考证》、书面《初试成绩通知》、书面《复试通知》等。

二、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3、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⑵、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⑶、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2010年9月1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我校原则上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报名时提交已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3篇以上;

②报名时已获得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

426分以上。

4、非学历教育(单证,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5、专业学位硕士考生(含单证和双证)(含应届生和往届生)须提交在核心期刊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上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由各学院审核批准后方可报考。

6、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名时提交认证书。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8、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9、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三、报考类别

1、非定向:包括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全脱产学习三年,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工作非定向选择;

2、自筹经费:交纳学费,全脱产学习三年,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工作自主选择;

3、委托培养:委托单位或个人交纳学费,全脱产学习三年(北京生源不提供住宿),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4、校内在职:只限中国人民大学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本校教师,与人事处签服务期合同,不提供住宿;

5、在职定向:不脱产学习3—5年,第一年在校上课(北京生源不提供住宿,外地生源只提供第一年住宿),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6、在职培养:考生单位或个人交纳学费,不脱产学习3—5年,第一年在校上课(北京生源不提供住宿,外地生源只提供第一年住宿),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招收的在职博士生应到校脱产学习一年。在职培养博士生控制在招生人数的10%左右。

注:学费中不含住宿费,住宿费另交。

四、报名时间和程序

(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一律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的方式,我校不接受函报和汇款单。

网上报名网址: pgs.ruc.edu.cn

网上报名时间为:2009年11月28日8:00-12月16日20:00。

具体报名程序如下:

1、考生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注册用户;

2、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3、通过网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到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费;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获得报名号;

考生在网上支付报名费后,一律不退报名费。

4、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截至初试考试日期仍有效的《身份证》、《军官证》)、学位证书原件(应届双证硕士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在我校规定的照相时间到我校进行电子照相。

电子照相时间和地点为:

北京考生:2009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101教室;

外地考生补照相:2010年3月16日,地点于照相前三天见研究生院网站通知。

5、交报名材料:

①博士研究生登记表;

②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

③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④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⑤同等学力报考者提交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⑥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科研成果;

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想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书;

⑧报考在职培养的博士生考生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的证明。

交报名材料方式:

北京考生:于电子照相时交以上材料;

② 外地考生:报考商学院的外地考生须在网上报名、交费并获得报名号十天内,将以上材料寄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并在信封背面注明报名号和姓名。

报考其他院系的外地考生于初试报到时面交报考院系。

(三)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立即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否则,何时发现,何时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四)请在安全场所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我校概不负责。

五、博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段,初试包括笔试和与导师见面。初试日期为2010年3月18-22日,其中笔试日期为2010年3月20-22日。考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考生须在初试前一天到报考院系报到,报到时须携带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同等学力报考者须提交国家外语六级考试证书原件或成绩单原件和相当于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以及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

笔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硕士学位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业务课,名称详见我校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四、五;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

六、复试日期:2010年4月中旬以后,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差额复试比例为130%~150%左右。考生于2010年4月初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是否参加复试,自行从网上下载书面《复试通知》。

复试时须提交身份证原件和硕士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持身份证和学生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于入学报到时补交)。

复试时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我校根据初试、复试情况,结合考生科研能力、个人素质的审核,综合评估,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可于5月上旬从网上查询是否录取。

七、学校在已录取的考生中,按照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拔条件和程序,择优推荐国家公派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人选。考生可在网上自愿申请,详见《关于做好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工作的通知》(网址http://202.112.126.175/index2.asp?lm2id=3&m_lmmc=培养管理)

八、我校历史学院各专业、国际关系学院各专业试行导师指导与导师组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九、2010年我校继续实行住宿收费制。

十、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十一、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可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博士学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6

一、培养目标

我校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研究所或院系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境外留学人员应获得硕士学位,并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后方可报考。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6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2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三年学制的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两年学制或两年半学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需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具体报考要求请向相关院所招生部门咨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

(四)我所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实行“与普通招考生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的政策,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考生原籍在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等地区,或者是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等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3.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同意报考。4.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五)在学的硕博连读生转博,按所在研究所或院系的具体要求报考。

(六)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外推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由各相关研究所确定。已被确定录取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3.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八)我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全部为国家计划内全日制脱产学习博士生。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证全脱产学习的考生,应在报考和复试时向报考单位和导师说明。

(九)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考生在报考前可与研究所或院系的招生部门或导师取得联系。所有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15年12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2.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应届生应按“普通招考”类别报考。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报考的研究所或院系招生部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2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报考的研究所或院系招生部门,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

(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4)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5)境外留学人员学位认证复印件;(6)研究所或院系要求提交的其它材料; 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按本简章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提交其它有关材料。

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我所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以及所要求提交的其它材料。

直博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我所提交其要求的其它材料。

4.我所教育处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后,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我所仅进行秋季招生。

四、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1.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2.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外国语(语种以各单位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政治理论课、外国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业务课由各单位自行命题或联合命题。

3.初试时间

秋季入学招生考试: 外国语:2016年3月19日上午8:30-11:30;政治理论:3月20日下午2:00-5:00。专业课考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3月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具体以各培养单位通知为准。

4.复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按各研究所和院系的规定进行。

5.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加试的科目名称和测试范围以及具体时间、地点等,由各单位事先通知相关考生。

五、体格检查

体检由各研究所或院系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由各研究所或院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六、录取和入学注册

1.我所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含面试成绩,以及对考生硕士或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或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专家推荐书等材料的综合考评结果)、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初试成绩达不到规定的分数线或复试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

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

4.被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任何考生均不得以保留入学资格等方式延期入学。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单位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5.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七、收费及待遇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博士研究生招生继续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的所有博士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生,非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2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入学时,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直博生入学时即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相关待遇。

八、注意事项

(一)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实际时间若有变化,请以最新通知为准。

(二)考生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并确定“报考类别”,即“定向”或“非定向”,网报信息提交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所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不承担责任。

(三)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建议考生提前与报考导师(招生导师请参考我所2014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联系,以确定本人的专业背景符合招生要求。

(四)网报时应届硕士毕业生的最后学历填“硕士研究生”,最后学位填“硕士”;往届生必须填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编号。境外学历填写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编号。网报时请注意身份证号码中显示的出生日期一定要和填报的出生日期相符;填报的联系方式一定做到最详细,学校要写到学院、系、班级。

(五)不按规定时间进行网报、提交报名材料及缴纳报考费或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不予发放准考证。

(六)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每年招生全部名额都为国家计划内指标。

(七)在职定向生被录取时须签订“培养协议书”。

(八)我所不指定相关的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和大纲,请考生根据考试科目自行复习;不提供历年专业考题。邮购往年英语考题及英语考前辅导请咨询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

(九)硕博连读生(指的是本所已纳入硕博连读计划的在学硕士生)和直博生的考核及录取,根据我所考核办法制订。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7

2014年 招 生 简 章

为进一步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理论素质,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领导素质与才能的党政领导干部,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有关精神,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继续招收在职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班次及考试科目(见附表)

二、学制、培养方式和毕业

学制3年(2014年9月-2017年7月);学习采取集中面授和在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面授的时间为:北京班、天津班,每两周上课一次,每次两天(周六、周日);上海班、江西班,每月上课一次,每次连续4天(周四至周日);全国班(面向系统全国招生,在北京集中上课的班次),每学期到北京集中一次,每次连续20天左右。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毕业综合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通过者,由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

三、招生对象、报考条件和招生方式

招生对象为招生点所在地或系统内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处(县团)级以上的干部和党校、高校、科研院所、政策法规研究部门等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报考人员还须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大学本科毕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招生采取考生自愿报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推荐与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各地各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本着对党负责、对中央党校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按照上述招生条件对被推荐者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核,把真正符合招生条件的优秀干部推荐上来。

不招收任何类型的免试生,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入学考试,否则不予录取。

四、报名时间、地点和办法 报名时间: 2013年11月26日—2014年3月1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节假日除外)报名地点:各招生点。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携带

1、贴有本人近期免冠正面彩色一寸照片的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以下简称“报考表”)两份(从网上下载或到报名点领取,A4纸);

2、组织人事、党委(组)等部门以文件形式下发的职务任免通知原件及复印件或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组织关系所在地(单位)出具的党员证明信;

4、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5种材料(缺一不可)到自己自愿选择的招生点办理报名手续。

报考表一定要本人亲笔如实填写,没有的项目填“无”,所有内容填定后不得修改,特别是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信息,如因填写错误或字迹不清导致联系不通、录取通知书寄送不到等,后果自负;“组织人事部门意见”一栏一定要有“符合条件,同意报考”等字样,并加盖组织人事部门的公章及其负责人的名章;该表将作为重要材料之一进入学生毕业档案。

考生在填报班次及专业时须全面考虑,一经录取,原则上一律不予转班、转专业。

上述所有报考材料如发现不实,考试前的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录取后的一律取消注册资格,并向本人所在单位及其上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通报。所有报名材料不予退还。

在职研究生报名实行数码照相采集考生图像信息,报名时要认真填写《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数码照片图像信息采集表》,并由考生本人凭此表于规定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照像,不照像者不予参加考试。此次采集的图象信息除用于入学考试的准考证等材料外,还将用于被录取后入学填写的入档材料《在职研究生登记表》,以及学生证、期末考试座签、毕业证书等。

报名考试费每人120元。

五、考试时间、地点

2014年5月12日在各招生点举行统一入学考试;各科目考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其它事宜将随准考证另行通知。

六、录取办法 根据招生计划、考试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等全面衡量,按照择优和宁缺毋滥的原则录取;2014年7月上旬公布录取名单,届时考生可向招生点咨询;录取通知书由在职办按报考表填写的通讯地址寄发给每一位被录取者。如因通讯地址填写错误或字迹不清而收不到录取通知书、耽误入学报到超过规定时间的,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一个招生点达到录取条件的人数不及招生计划额的80%,该班将被取消,已达到录取条件的考生按专业、地点的顺序合并到其他班次,不愿合并的可保留入学资格,随下一届入学。

七、委培费

每人每学年6000元,3年共计18000元,在入学报到时一次交清。正式开课后,学生因故不能坚持学习的视为自动退学,不退费用。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8

2014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教育改革方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精神,结合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实际情况及博士生培养规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包括个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审查和研究生院审批四个环节。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者自愿申请,提交能够反映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的相关材料,学科依据申请者申请材料确定差额复核名单,考核小组组织考核决定拟录取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个人申请

(一)报名条件

1、申请者的学位要求需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境外所获得学位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报考非在职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身心健康。

2、报考委托培养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委托培养生。

3、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

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二)网上报名

时间:2013年10月22日至11月26日

网址: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accessSignup.do(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系统)

(三)须提交的申请材料

时间:11月27日-12月9日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11办公室石宝霞(收)邮编:10008

3(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右上角用铅笔标注预报导师(限一名),食品学院2014年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导师名单详见《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证明信),应届毕业硕士生还需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3)应届毕业硕士生需提交加盖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成绩单;非应届生需提交加盖档案主管部门或者人事处公章的成绩单;

(4)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上下载并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委培生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

(5)附评议书复印件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6)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本人的详细研修计划,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实施方案、预期学术成果等,字数不少于5000字;

(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9)最近五年内(2008.12-2013.12)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复印件,具体包括:TOEFL,雅思,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国家英语专业考试,WSK(PETS 5)。还可提供其他可以证明自己英语能力的材料作为补充(如以英语发表的研究论文、会议论文、英文专著等);同时,需提供能够用于查询有效英语成绩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查询成绩的有效性。注:获得境外学校(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学历学位证书,并发表至少一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文章一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也可不提供以上英语成绩证明。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应届生,在读期间的六级英语成绩不受时间限制

具体英语成绩见下表(食品学院招生要求达到及格线):

(10)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半年内体检合格证明;

(11)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

(12)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学生还需提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二、初选

时间:2014年1-3月

招生领导小组组长以及组员从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中产生,共7人。

初选办法:

1、学院资格审查

学院根据制定的博士研究生申请基本条件对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初步资格审查。凡不符合学院申请基本条件者,终止申请程序。

2、平台专家组资格审查

根据现有的食品学院科研团队,兼顾学院整体布局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建立研究生招生、培养、授予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基地建设及研究生科研项目平台,以平台为单位管理研究生招生、培养和毕业。具体分为五个平台:

1)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畜产方向)平台;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蔬方向)平台;

3)食品科学(营养与安全方向)平台;

4)食品科学(食品生物技术方向)平台(含葡萄酒);

5)食品科学(功能食品、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方向)平台。每个平台设立一名台长、两名副台长和平台秘书,台长为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副台长为该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骨干。

根据学院资格审查结果,确定进入各平台考核的候选人。各平台组织7人以上的专家审查考核小组实施初次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申请者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方向及设想等。

3、公布复核名单

通过初次审核进入复核的名单,由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

三、复核

时间:2014年3-4月(具体时间以电话和网上通知为准)

1、复核时申请者需携带材料:

准考证、身份证、硕士毕业证书(在职申请学位生、专业学位生除外)和硕士学位证书的原件,相关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英语成绩证书原件。应届生还需须携带学生证(学历和学位证书入学时交验)。

2、面试程序

3、复核成绩组成:总分100分,专业学识背景20分、科研陈述40分、英语口语10分、沟通交流及表达能力30分。

四、录取

复核考核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以及宁缺毋滥、择优录取原则。学院监督小组将深入复核现场,监督各平台的复核工作。考核结束后,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确定拟招生名单,并于4月进行公示。同时公示申请人主要申请材料,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研究生院。

五、监督机制

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小组,由管理人员、教师代表组成,人员5人,设置组长一名,负责招生工作监督。

举报电话:010-62737958邮箱:shbx@cau.edu.cn

六、其他

1、其他事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学在职博士招生简章 篇9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 陈嘉庚 先生于 1921 创建,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 “211 工程 ” 和 “985 工程 ” 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位于厦门市南端,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校园环境堪称国内一流。

为了更加科学地选拔人才 和提高 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 2012 年继续实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在入学考试阶段,初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素质,复试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在录取阶段,提高复试在总成绩中所占权重,扩大院系在博士选拔中的自主权,公平公正地选拔出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改革导师招生培养模式,考生在报考阶段不需要确定导师,被录取后由导师组负责指导培养。

一、招生规模

本我校共有 147 个学术型专业 和教育 博士专业学位招收博士研究生 610 名左右(含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招生数,不含国际和港、澳、台博士招生计划)。另有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 计划和 “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 ”(以下简称 “ 对口支援专项计划 ”)共 30 名左右(我校 2012 年招生专业目录预计于 10 月上旬左右公布),招生专业目录中各院系的招生计划供考生参考。在录取阶段,我校将视生源状况、学校发展需要等情况对各院系的招生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二、学制和在校年限

学制 3 - 4 年。在校年限 3 - 7 年(含休学)。在校年限是指学生学籍在校的年限。

三、报考条件、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全日制(双证)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满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岁;、有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的推荐;、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我校,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已进修过至少 5 门所报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考试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

(2)已在全国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两篇及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论文,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2012 年教育博士的报考条件等招考信息请详见我校教育研究院网页公布的招生简章。

特别提示: 1、为推行我校博士招生改革,确保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经我校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校 2012 年继续实行不招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政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和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 对口支援专项计划 ” 等专项计划除外)。在职考生报考我校,如被我校录取,须辞去原单位工作,并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全日制学习。、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不得以应届硕士毕业生的方式报考。

四、报名、报名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网上报名及网上支付报考费;第二,向报考院系寄(送)相关报名材料。以上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时间: 2011 年 12 月 1 日- 12 月 20 日 网址:

http://kszx.xmu.edu.cn(厦门大学考试中心)。报考费每人 250 元(本收费标准若有调整,最终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收取),报考费一经缴纳,均不办理退还。具体的报名要求、流程届时请查阅我校考试中心网页的相关通知。、向报考院系寄(送)报考材料:

网上报名及网上缴费后,考生须于 2011 年 12 月 31 日前向报考院系寄(送)报考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向报考院系寄送的报考材料包括: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厦门大学 2012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考生本人须在报名登记表末页 “ 本人自述 ” 栏落款处亲笔签名确认。在职考生须签字承诺:若被我校录取,即辞去原单位工作,并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全日制学习;

(2)硕士学位证书及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若无硕士毕业证书者可免交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只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3)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若无学士学位证书者可免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如果以大专的身份考上硕士研究生者,提交大专毕业证书即可);

(4)加盖本校研究生院(处)培养办或本人档案所在单位公章的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

(5)身份证复印件;

(6)两名与所报学科有 关的副 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书;

(7)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其它科研成果和获奖证书等资料的复印件;

(8)外语水平能力证书复印件;

(9)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按 “ 报考条件 ” 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10)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和学历的考生,须在报名时提供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证书的复印件(最迟须在复试前提交)。、取得 “ 直接攻博 ” 资格考生的网上报名、网上交费时间同上。取得 “ 硕博连读 ” 资格的考生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以我校研究生院通知为准。、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参加考试,报考费亦不退还。、通过报考资格初审的公开招考考生请于 2012 年 3 月 16 日 至 3 月 23 日 登录考试中心网站(http://kszx.xmu.edu.cn)自行下载打印初试准考证,并应于考试前一天到我校熟悉考场。

五、资格审查、初审:报考院系及我校招生办、考试中心将根据报考者提供的报考材料、网上报考信息进行资格初审。、复审:考生前来参加复试时,携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原件到我校相关院系接受核查。具体安排届时请关注招生办和各学院网站相关通知。

六、体检

体检安排在复试期间进行,地点为厦大医院。具体安排请关注招生办网上通知。

七、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

(1)考试科目(共三门): ① 外国语; ② 业务课一:分为《人文社科基本素质》科目(主要考核考生的人文社科基本文化素养和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论述及表达能力)、《数理基础与能力》科目(主要考核考生的数理基础和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由各学科(专业)根据各自的选拔要求,从中确定一门做为本专业的业务课一考试科目。上述《数理基础与能力》科目根据不同专业的选拔要求,分五类(A、B、C、D、E)设置相应的考试内容。③ 业务课二:学科基本知识科目,主要考核考生报考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以上考试科目的相关考试说明请参阅招生办网站随后公布的《厦门大学 201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或查阅考试中心网站(http://kszx.xmu.edu.cn)。

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科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初试时间和地点: 2012 年 3 月 24 日(星期六)— 25 日(星期日),地点:厦门大学。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政治理论的考试时间为: 2012 年 3 月 26 日上午,地点:厦门大学考试中心。、复试 我校将于 2012 年 4 月中旬公布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1)复试内容和方式:复试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素质。将采取笔试、口试和实验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等进行全面考核。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须以笔试方式加试两门硕士学位课程。具体的复试细则和要求请关注各院系的网上通知。

(2)复试时间和地点:复试时间由各院系确定,地点为厦门大学。全校各院系复试工作于 2012 年 4 月底至 5 月初进行。具体时间、地点安排请关注各院系网上通知。

(3)复试权重: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和我校 2012 年博士生入学考试改革精神,我校将进一步扩大考生入围复试的比例,给院系、导师组更充分的人才选拔空间;复试权重占总成绩的 60%,进一步扩大院系、导师组在人才选拔中的自主权。

特别提示: 经我校各院系选拔确定的 “ 硕博连读 ” 考生,须与统考生一起参加复试,公平竞争,学校将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八、录取

坚持贯彻公平公正、择优选拔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初试和复试的成绩,结合素质审核结果,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真正选拔出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的高层次人才。具体的录取原则请以招生办网页发布的《厦门大学 2012 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意见》为准。拟录取结果可于 2012 年 6 月在招生办网页查询,正式录取通知书将于 7 月寄出。

九、奖、助学金

我校从 2008 年开始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被录取为自筹类别的全日制学术型(非在职、非委培、非定向)博士研究生皆可申请我校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而设立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注:被录取为 “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 和 “ 对口支援专项计划 ” 的博士研究生不参加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享受学校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的相关奖学金。)

(一)学校为 2012 级自筹类 别 博士研究生设立的奖学金等级和标准如下:、特等奖学金 3.2 万元 / 人 · 年,三年 9.6 万元(不纳入动态管理);、一等奖学金 3.2 万元 / 人 · 年;、二等奖学金 2.5 万元 / 人 · 年。

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占评奖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10%、20%、70%。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按实际在校学习时间评定发放,每人最多可参评三年。

(二)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各类助学金总额约 1000 万元(助学金以承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方式获得)。

(三)奖学金等级的确定:第一年原则上按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含初试与复试)确定。第二年起,一、二等奖学金根据考生入学后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和综合表现进行动态管理。

十、学费

全程 3.9 万元(含 3 年和 4 年学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学费:全程 7 万元。

十一、住宿条件与费用

我校为全日制(非在职、非委培、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提供住宿,由学生提出申请,住宿费用自理。博士生公寓(住宿条件一般为:单人间,独卫、电话、网络、空调、热水器、保险柜),住宿费 2400 元 / 人 · 年;双人间,独卫、电话、网络、空调、热水器、保险柜),住宿费 1600 元 / 人 · 年。设施良好,环境优美。此收费标准若有调整,最终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具体住宿安排在录取时另行通知。属于在职、委培、定向类 别的 博士研究生,学校根据住宿资源情况可以协助安排住宿,由学生提出申请,费用自理。住宿费按物价部门制定的相应房源类别的标准缴纳。

十二、招生考试咨询、博士生招生的报名、考试、成绩、录取等信息可在我校招生办公室和考试中心的网页查询。我校将及时在网上公布最新招生考试信息。、我校招生办公室负责博士生的招生录取工作,考试中心负责博士生的报名考务工作。招生办公室和考试中心均位于厦门大学嘉庚主楼三楼。、招生办公室和考试中心联系方式如下:

招生办公室:

电话: 0592 - 2188888 传真: 0592 - 2180256

E-mail : nzsb@xmu.edu.cn 网址: http://zsb.xmu.edu.cn 考试中心:

电话: 0592 - 2184166 传真: 0592-2184117

E-mail : kszx@xmu.edu.cn 网址: http://kszx.xmu.edu.cn

十三、本简章由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

上一篇:活动组织文案下一篇:解除临时工补偿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