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精选10篇)

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篇1

北京建工集团国家会议中心工程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北京建工集团施工总承包的国家会议中心工程,是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全国重点工程,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根据该工程意义重要、工期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特点,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是调动参建职工施工生产积极性,优质高效完成国家会议中心奥运工程建设任务的重要手段。为此,总承包项目部特制定国家会议中心工程现场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会议中心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围绕实现“一保、三创、四出、五实现”的工程建设目标,发挥集团总承包项目部的整体优势,全面深入地开展覆盖全员、分阶段、贯穿施工生产全过程、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参建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奋力拼搏、勇争第一、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为奥运工程建设再立新功。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劳动竞赛的组织领导,确保把劳动竞赛活动落到实处,北京建工集团国家会议中心工程总承包项目部成立劳动竞赛工作领导小组。

总顾问:刘丽臣

组长:焦玉锁、冯跃

副组长:李荣、俞振江、李志远、王鑫、李眀芳、王虹、成员:苗卫国、刘玉彬、王平、赵炳福、高强、杨春祥、马书生、暴士军、王华军、胡鸿志、李印钢、劳动竞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成员:苗卫国、刘玉彬、吴德宏、杨帆

各参战单位也要成立劳动竞赛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指导本单位多

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以充分调动广大参战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参加劳动竞赛的范围

总承包项目部所属各分部全体参建职工,包括自有职工和外施队。

一分部、二分部做为主要单位,每战役前与总承包项目部签定军令状,评比内容按附表的所有项目。

三分部、四分部作为辅助单位,每战役前与总承包项目部签定责任状,评比内容按附表的相关项目。

四、劳动竞赛内容

为了确保国家会议中心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劳动竞赛主要包括工程质量、工期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成本管理、后勤保障综合治理思想政治工作竞赛五方面内容,管理制度《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1、工程质量竞赛:以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为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质量、质量保证资料、质量保证体系等,通过竞赛确保该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工期进度竞赛:根据工期计划的总体要求,制定主要施工阶段的进度计划开展竞赛,各分部要结合工程实际,分部位、分项目制定工程部位形象进度计划,开展具体竞赛,确保该工程的工期进度。

3、安全文明施工竞赛: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为依据,包括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劳动保护、职工教育、执行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方案。

4、工程成本管理竞赛:以成本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执行落实情况;成本预测、预控、过程分析是否有记录、是否建立降耗、降支措施,落实情况;预算项目和工作流程是否清晰准确;合同管理是否及时完善;劳务、机械、材料的各种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执行落实情况,各种取费及支出是否合理、明晰为主要竞赛内容。

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企业,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对企业的劳动用工行为进行规范, 在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加强劳动组织、明确劳动纪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呈现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 但是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 企业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及管理方式优化等一系列问题, 致使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劳动关系出现了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企业面临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 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劳动组织及劳动纪律变得越来越重要。

1 进一步优化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在企业用工的过程中, 必须采用集中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 由企业的劳资部门及人事部门进行组织管理, 企业下属的其他部门不能脱离企业的管理体系擅自招工。目前企业的劳动用工主要有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及短期用工三大类, 所有的用工人员都必须由企业的劳资部门及人事部门按照相关的规定统一进行招聘。所有录用的劳动者都必须持相关部门的介绍信到企业的人事部门办理劳动合同等相关手续。

2 签订合法规范的劳动合同

企业为了保障自身以及劳动人员的合法利益, 必须按照国家《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 劳动者必须向企业提供相关的证件和材料, 不得隐瞒事实、提供一些虚假的材料, 同时企业人事部门要对劳动者提供的证件和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 在签订书面合同时, 需加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公章, 并进行劳动备案;对于岗位变更或者是新上岗的劳动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安全培训;所有的劳动用工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对于调入、调出以及离退休人员要对其劳动合同及时办理变更、解除或者终止的证明。

3 进一步完善考勤、纪律等劳动管理制度

在进行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时, 要进一步完善考勤、劳动纪律等相关的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的岗位对员工进行考勤, 并制作考勤表, 上交人事部门负责汇总和审查, 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请假制度等, 严禁迟到、早退, 对于无故请假或者是工作不负责的人员进行严肃的处理;同时, 要进一步整顿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的整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关系到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 因此在进行劳动纪律整改的过程中要制定出具体的整改办法来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整改工作。同时, 对于企业用工中的工伤人员、长期旷工人员、长期病假人员以及企业的外借人员等要制定出符合其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 通过合法的手段来确定是否终止其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关系。

4 科学合理的岗位定员管理

在企业进行岗位定员的工作中, 各个部门要依据相关的劳动定员标准并结合各个部门自身的实际用工要求, 对生产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配属人员进行岗位核定, 确定合理的用工数量。相关人员必须在企业人事部门备案;如果在用工过程中出现人员变动必须在规定的期限之内到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备案。对于逾期不报或者弄虚作假的人员, 其后果由个人承担, 同时要追究相关部门的第一责任人以及经办人的责任。

5 实行岗位责任制, 强化岗位管理

在企业进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要进一步推进岗位责任制的实施, 明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 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 同时进行相关的生产培训, 使得企业职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对于上岗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考核, 不符合上岗条件的人员要进行调岗或者再培训。此外, 企业要进一步实施安全生产制度, 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排查, 并通过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制度来提升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

6 认真处理劳动纠纷

在企业与员工发生劳动纠纷时, 可以通过企业的工会进行调解, 或者是采用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来处理。在企业用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执行, 对于一些违法用工的情况企业要对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严肃的处理, 做好劳动用工的组织管理工作, 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7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企业应做好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工作, 这项工作的完善对于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在用工的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加强劳动管理, 完善考勤制度, 增强管理的科学合理性, 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鲜红.企业如何做好劳动用工劳动组织管理[J].科学之友, 2012 (17) :86-87.

[2]袁萍.规范劳动用工,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1) :80-81.

[3]涂敏.新时期做好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的思考[J].中国投资, 2013 (z2) :212.

[4]黄文, 张保国.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陕西电力, 2009 (6) :49-52.

[5]李强, 兰世平.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劳动保护工作[J].华北电业, 1995 (1) :26-27.

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篇3

【摘 要】阐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作用和意义,分析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 技能竞赛 组织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26-02

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达36项,内容覆盖制造、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和化工等18个大类。随着全国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举办的规模扩大,各高校开始重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这对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作用和意义

举办和参加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国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赛项和赛题设置,更加注重融入专业学科前沿知识、行业先进技术、企业职业元素等内容,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职业态度和创新意识。因此,学生技能竞赛可促使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充分结合产业发展引入企业真实案例,采用和实施“项目”、“一体化”、“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技能竞赛的开展,可促使高职院校完善技能竞赛相关体系和制度,激发竞赛组织指导教师团队积极性并开设相关课程和训练项目,让学生通过赛前培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在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开展学生技能竞赛,必须配备与之对应的高性能、高规格的实训设备和软件。因此,在充分调研专业发展需求和竞赛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学校需要结合行业先进技术和企业实际生产要求,补充和完善实训条件,不断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四)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推动教师参与学生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有助于教师根据竞赛赛题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行业前沿动态,并且不断学习和丰富相关技术,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比赛训练,在提升学生竞赛能力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以提高。

(五)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合企业的需要。学生技能竞赛能够展示学校办学的质量,展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学生专业和职业能力的水平,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企业。作为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技能竞赛更应该深入企业,与企业充分开展合作,利用企业专家、企业设备、企业环境,共同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等工作,校企双方共同打造高水平的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提高学生的训练质量并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规模不断扩大,竞赛项目逐年增多,举办的比赛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院系等各个级别,主办或承办方包含政府、院校和行业协会等各级组织,同时各类技能竞赛的制度得以初步确立,竞赛内容丰富多彩,社会影响逐步加深,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技能竞赛的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在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现实问题:

第一,竞赛配套制度不完善。以落户天津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例,虽然从2008年至2013年,教育部逐步完善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和《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章制度汇编》等制度,但是对赛项的选定方法、报名的选拔机制、专家和裁判的选聘标准等方面还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二,竞赛参赛方过于功利化。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途径之一,部分参赛院校过于看重竞赛成绩,把成绩当做办学的特色和招生的亮点,为了竞赛而竞赛,脱离了正常教学而去追求竞赛的成绩,在竞赛中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和各种资源,这种应试化的竞赛组织方式对学生的培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竞赛组织赞助方商业化。某些赞助方把技能竞赛单纯看成一种商机,由于竞赛主办方对大赛的经费投入有限,因此承办方必须去拉赞助,由赞助方提供参赛设备。赞助方往往指定要求各院校自行购买设备,部分比赛项目更是根据赞助方提供的规定设备设置赛项题目,脱离了参赛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违背了竞赛设立的初衷。

第四,竞赛项目设置不合理。竞赛项目应反映行业先进技术,但是过于追求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往往脱离了实际的教学和生产过程,很多情况下设置了一个新的赛项,绝大多数参赛院校根本没有用过该技术也没有见过该设备,造成竞赛和实际教学的脱节,参赛院校被迫进行应试化竞赛。

第五,竞赛赛项设置不稳定且题目公布时间过迟。部分赛项每年都在变化,往往今年有但第二年又不开设了,造成今年购买的设备明年就不能使用了,资金的反复投入和设备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另外,虽然发布了赛项名称,但是很多赛项的具体竞赛规程发布很迟,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为例,通常每年3月底才公布技术文件,5月份就要参加省区级选拔赛,然后6月份参加全国比赛,按照专家的说法,该赛项的机器人如让本科的学生制作都需半年才能完成,何况高职的学生短短两个月很难完成,除非提前透题或者由多位教师和学生一起昼夜不停地做才可能完成。

第六,竞赛标准和监督环节不完善。某些赛项存在竞赛标准不明确或者不透明,并且存在竞赛的主办方或者承办方组队直接参赛,造成竞赛过程中的监督存在严重漏洞,如赛题提前透露、裁判选聘不公开、设备选用不公正等问题,这些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学生技能竞赛的良性发展。endprint

三、加强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参赛院校应在当前的条件下建立学院自身的竞赛管理制度,推动专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竞赛组织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制度。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机构,组建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专家相结合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落实竞赛经费来源及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同时,完善学生技能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责任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赛项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有效推进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结,竞赛涉及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技能都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有所涵盖,充分结合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项目,完善课程实践项目,并研究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项目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参赛项目遴选机制。由于当前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繁多,专业涉及的赛项多达十余项,因此作为参赛院校,应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参加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赛项。完善专业参赛项目遴选机制,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等指标,设置权重进行评比,最终确定参赛赛项。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学生参赛选拔机制。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能竞赛的训练必须日常化,千万不能搞突击式训练。为此,应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常规化训练机制,充分构建正式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训项目和课外训练项目相结合、分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相结合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技术协会的作用,通过系部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竞赛选拔,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作为参赛候选人。图1所示为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图1 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和“师带徒”传承机制。能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参赛队伍,背后必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应完善委外培训、技能攻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教师培养机制,切实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完善“师带徒”传承机制,不仅仅是老师带学生的“师带徒”,还应包含“老资格”教师带“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师带徒”机制,避免每一届参赛团队的重复培养,提高优秀学生参赛队伍的培养效率。

总之,应以组织参加学生技能竞赛为契机,充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和师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选拔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勇,王谦.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2)

[2]刘广武.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3]雷文彬.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4]万玉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7)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34)

【作者简介】蒙 飚(1981-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邵 丹(1982- ),女,四川西昌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责编 黎 原)endprint

三、加强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参赛院校应在当前的条件下建立学院自身的竞赛管理制度,推动专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竞赛组织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制度。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机构,组建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专家相结合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落实竞赛经费来源及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同时,完善学生技能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责任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赛项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有效推进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结,竞赛涉及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技能都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有所涵盖,充分结合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项目,完善课程实践项目,并研究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项目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参赛项目遴选机制。由于当前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繁多,专业涉及的赛项多达十余项,因此作为参赛院校,应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参加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赛项。完善专业参赛项目遴选机制,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等指标,设置权重进行评比,最终确定参赛赛项。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学生参赛选拔机制。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能竞赛的训练必须日常化,千万不能搞突击式训练。为此,应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常规化训练机制,充分构建正式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训项目和课外训练项目相结合、分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相结合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技术协会的作用,通过系部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竞赛选拔,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作为参赛候选人。图1所示为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图1 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和“师带徒”传承机制。能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参赛队伍,背后必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应完善委外培训、技能攻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教师培养机制,切实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完善“师带徒”传承机制,不仅仅是老师带学生的“师带徒”,还应包含“老资格”教师带“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师带徒”机制,避免每一届参赛团队的重复培养,提高优秀学生参赛队伍的培养效率。

总之,应以组织参加学生技能竞赛为契机,充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和师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选拔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勇,王谦.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2)

[2]刘广武.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3]雷文彬.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4]万玉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7)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34)

【作者简介】蒙 飚(1981-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邵 丹(1982- ),女,四川西昌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责编 黎 原)endprint

三、加强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参赛院校应在当前的条件下建立学院自身的竞赛管理制度,推动专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竞赛组织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制度。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机构,组建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专家相结合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落实竞赛经费来源及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同时,完善学生技能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责任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赛项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有效推进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结,竞赛涉及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技能都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有所涵盖,充分结合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项目,完善课程实践项目,并研究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项目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参赛项目遴选机制。由于当前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繁多,专业涉及的赛项多达十余项,因此作为参赛院校,应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参加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赛项。完善专业参赛项目遴选机制,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等指标,设置权重进行评比,最终确定参赛赛项。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学生参赛选拔机制。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能竞赛的训练必须日常化,千万不能搞突击式训练。为此,应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常规化训练机制,充分构建正式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训项目和课外训练项目相结合、分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相结合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技术协会的作用,通过系部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竞赛选拔,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作为参赛候选人。图1所示为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图1 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和“师带徒”传承机制。能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参赛队伍,背后必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应完善委外培训、技能攻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教师培养机制,切实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完善“师带徒”传承机制,不仅仅是老师带学生的“师带徒”,还应包含“老资格”教师带“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师带徒”机制,避免每一届参赛团队的重复培养,提高优秀学生参赛队伍的培养效率。

总之,应以组织参加学生技能竞赛为契机,充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和师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选拔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勇,王谦.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2)

[2]刘广武.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3]雷文彬.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4]万玉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7)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34)

【作者简介】蒙 飚(1981-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邵 丹(1982- ),女,四川西昌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高尔夫竞赛组织与管理 试卷答案 篇4

1.所谓高尔夫运动,是指人们在户外自然环境并通过人工设计和建造的场地中,使用高尔夫器具(球杆),按照规则的规定,在场地上,将一个白色(或黄色)的球,依次击入指定的每一个洞内,以完成击球次数(杆数)少者为优胜的基本过程。2.高尔夫运动是健康、阳光、亲近大自然的运动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适合各种年龄、性别、体能状况运动

高尔夫运动充满挑战性 高尔夫是运动伤害最少的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绅士运动 高尔夫运动是培养人际关系的运动 3.职业高尔夫比赛

业余高尔夫比赛 4.5.英国公开赛、美国公开赛、美国名人赛、美国PGA锦标赛、美国巡回赛、欧洲巡回赛、日本巡回赛、亚洲巡回赛、澳大利亚巡回赛和南非巡回赛。6.规则一:你必须在距洞一支球杆长度范围内开球(当时还没有真正的T台,球进洞后接着打下一洞);

规则二:你的Tee必须在地面上(当时的Tee由小沙堆形成);

规则三:在比赛中不允许更换高尔夫球(现在的“一球制”原则);

规则四:不能为了打球方便而移动石块、骨头、树枝等,除非在该洞的果岭上,但只能清除距球一杆范围内的面积;

规则五:如果你的球落水或其它水沼泽,你可以将球取出放在水障碍后开球,并因此让对手一杆(最早的加罚1杆规定);

规则六:无论在任何地方,如果你的球跟其它球碰到了一起,要把原来的球拿起,直到把球打完。

规则七:在推求入洞时,要诚实地打自己的球,不要做小动作如使自己的球碰对方的球;

规则八:如果你的球遗失,你要返回到上一次击球的地方再打一个球,同时让对手一杆(罚杆和距离);

规则九:在推求入洞时,不允许任何人用球杆或其它来标识他的球路;

规则十: 如果球被任何人、马、狗或者其它的任何事物所阻止,应该在球的现有状态下继续打球;

规则十一:如果挥杆球杆击球,造成球杆断裂,在自己的杆数上加一杆;

规则十二:距离洞最远的球手应最先击球;

规则十三:用于保障林克斯球场的沟渠、壕沟和堤坝等不视为球场障碍。球可以从中取出,并用任何铁杆进行击打。

7.是指以每一洞的胜负作为最终评判指标而进行的比赛方法。当净胜洞数多余剩余洞数时,比赛结束。

8.是指球员在规定的一轮(18洞)比赛结束后,以球员实际完成的总杆数排列成绩和名次的比赛方法。

9.随着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职业与业余两大群体在管理体制与竞赛方法上的分化,为在比赛中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不同水平业余球员的技术能力和比赛成绩,就要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竞赛标准和竞赛管理办法。10.其一是男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PGA)体系

其二是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LPGA)体系;

其三是区域队际对抗赛的“莱德杯”、“总统杯”和“世界杯” 11.泰格-伍兹(Tiger Woods)、Phil Mickelson、罗里-麦克罗伊(Rory McIlroy)、贾斯汀-罗斯(Justin Rose)、Adam Scott、马特-库查尔(Matt Kuchar)、斯勒德克尔(Brandt Snedeker)、Graeme McDowell、卢克-唐纳德(Luke Donald)、基冈-布拉德利(Keegan Bradley)12.其一,高水平的业余赛事,是立志成为职业高尔夫球员的必经之路。但高尔夫技术水平的高低,不是评价球员身份的唯一标准。在现代高水平的业余比赛中,很多业余球员的技术水平往往超出职业球员。因此,业余与职业的技术水平差距,在现代国际业余球员的比赛中,已明显在缩小。

其二,由于业余高尔夫比赛对参加比赛球员的身份,没有特别的界定和资格要求,比赛中的规定完全取决于比赛组委会的决定。所以,业余比赛的组织形式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

其三,参赛球员的比赛分组,通常是根据比赛组委会的规程规定,采用按年龄分组,按球场差点分组,或按照性别不同的混合分组等形式进行。

其四,在现代许多业余比赛中,美国USGA差点系统已被广泛采用。它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已得到了世界范围内高尔夫界的普遍认同。

其五,业余比赛的诸多形式和比赛的配对组织方法,通常是带有娱乐性和趣味性的。而有些比赛则是完全按照职业比赛的要求来进行分组和比赛。因此,业余比赛的组织结构,是取决于组织比赛的目的和要求。

13.英国公开赛(British Open)、美国公开赛(US Open)、美国名人赛(USMasters)和美国FGA锦标赛(US PGA Championship)。14.美国公开赛的特点是高标准的体育道德。

15.所谓队际赛,是指以人数相对应的两个以上的团体,通过一定的比赛组织方法,在所规定的比赛轮次中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比赛组织形式。

16.莱德杯赛每方有12 人参加,逢单数年举行,采用比洞赛方式。比赛分3 天、共28场。两天是四人赛(foursomes)和四球赛(four-ball),共16场,最后一天是12场单赛。四人赛是双方各出两人,轮流击球。

17.该赛事采用比洞赛方式决定胜负。比赛包括6场四人两球赛(foursome)和6场四人四球赛(four ball),与莱德杯不同的是,在周四和周五的比赛中,双方全体球员都需要参加对抗赛,而在周六的比赛中,各方只有两位球员可以轮空休息,而周日的个人对 抗赛也需要所有队员上阵。

18.都有自己独立的(奖金)排名体系和参赛资格规定。

19.美国巡回赛、欧洲巡回赛、日本巡回赛、亚洲巡回赛、澳大利亚巡回赛和南非巡回赛这六大巡回赛

20.美国巡回赛:PGA巡回赛从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简称为USPGA)中分立出来,后者则成为球会职业球员的组织体。

欧洲巡回赛:欧巡赛首席长官奥格雷迪带领着108人的管理队伍,以英国萨里温特沃斯为总部。欧巡赛的董事会由12名选举产生的董事构成。成为董事必须现在或曾经是欧巡赛会员。欧巡赛另外还设有一个赛事委员会,由14名球员组成。

日本巡回赛:作为职业体育竞赛团体,他们不仅为推广和传播高尔夫作出了贡献,而且也加强了日本内球员与国际球员的交流和联系。在与合作伙伴们的共同努力努力下,日巡赛负起创建新的高尔夫文化的责任。他们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推广和传播高尔夫。

亚洲巡回赛:亚洲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是由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缅甸、印度、南非、香港、台湾八个国家及地区的职业高尔夫协会于1994年中联合协议创立的,它在亚洲各主要国家建立起职业高尔夫比赛的标准。

澳大利亚巡回赛:近年来,澳洲巡回赛积极寻求与其他职业巡回赛的合作,以不断扩大赛事规模来促进参赛球员的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正如我们所熟知在中国大陆举行的“尊尼霍加精英赛”(Johnnie Walker Classic)便是澳洲PGA巡回赛、“亚巡赛”和“欧巡赛”共同认可和组织的赛事。

南非巡回赛:尔夫运动在南非是深入人心的,这不仅源于这项赛事在南非的历史发展与变化,也是因为南非人在古老的高尔夫运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1.比赛总奖从起初的45000美元,到1959年的20万美元以上。1973年的奖金总额达150万美元,到70年代中期,LPGA 濒临崩溃,这时前国家曲棍球协会市场部奇才雷伊沃尔佩加盟LPGA,成为首任总监 LPGA 总部从亚特兰大迁至美国商业中心纽约市。在沃尔佩任职LPGA的7年里,比赛资金总额从150万美元上升到640万美元,也就是说,每场锦标赛的奖金从50000 美元增至176000 美元。

22.七站赛事,将在北京、烟台、上海、宁波、温州、喀什(新疆)、厦门等地陆续举行。

23.1860年

24.《高尔夫球规则》(RULESOF GOLF)是R&A和USGA在综合所有比赛情况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和高尔夫特定的语言,经过仔细分类和归纳及反复修订,不断完善而成的。R&A和USGA各有一个规则委员会,他们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审查提交上来的关于规则的修改建议。

25.26.27.比洞赛的一般处罚是“本洞负”,比杆赛的一般处罚是“罚两杆”。

28.不一样。

29.都是成功者。30.取消比赛资格。

31.(一)确定合适的比赛时间

(二)选择适当的比赛地点和比赛球场

(三)明确球员参赛资格和报名程序

(四)采用符合预期目标的竞赛方法

(五)规范比赛场地设置

(六)努力拓展比赛资金来源 32.(一)、赛前准备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二)赛前组织裁判员及相关竞赛服务人员业务学习与培训

(三)赛前组织检查和设置比赛场地

33.1.主办和承办单位自筹 2.社会招商、企业赞助 3.收取参赛报名费 34.35.(1)确定球员报到时间与地点(如通过张贴宣传标语、设立指示牌等)

(2)组织专人负责接受球员的球包,标明球员姓名,并分派或保存在相应的位置和地点;

(3)组织并设立球员签到台,接受球员签到;

(4)派发球员相关比赛用品(如比赛指定服装、太阳帽、球或纪念品等),以及球员比赛分组(或差点分配)表、比赛须知等;

(5)引导球员在指定的地点用餐、休息或练习等。

36.1.发球台(Teeing ground)的检查与设置

2.球洞区(Through the Green)的检查与设置

3.球洞区的检查与旗杆位置的设置

4.依据检查和设置比赛场地情况制定当地规则

5.对规则之外的有关赛事要求和球员须知,也可以在“当地规则”中附加说明

37.(一)竞赛记分组的管理工作

(二)比赛颁奖仪式的组织与管理

38.(1)两队定分式比洞赛分组编排

(2)两队以上定分式比洞赛的分组编排 39.1.采用“盲式抽签”的分组编排

2.设立“种子球员”的分组编排 3.根据球员球场差点的分组编排

4.根据比赛的性质分组编排

40.1.总杆比赛成绩计分方法

2.净杆比赛成绩计分方法

3.临时差点比赛计分方法

41.(1)比赛组织者在比赛前,分别从前9洞和后9洞中各选出3个洞(合计6个洞)忽略不计算成绩。而用于计算成绩的12个洞,他的标准杆必须是48杆。也就是说,从前9洞和后9洞分别抽出一个短洞、一个中洞和一个长洞,其余12个洞的标准杆相加正好是48杆。(2)将球员提交积分卡上的12个洞的成绩相加之后,乘以1.5(这个数值相当于总杆成绩)。

(3)再用12个洞放大1.5倍的总杆成绩减去比赛场地的标准杆(72杆),然后再乘以0.8,所得数值即为球员的“临时差点”。

(4)然后用球员原始18个洞的总杆成绩减去临时差点,就是球员的净杆成绩。42.高尔夫竞赛组织是竞赛工作的组织机构,其主要目标是在高尔夫组委会的管理和领导下,严格按照有关工作程序,积极主动、规范有序、认真负责地开展高尔夫的各项筹备与组织管理工作,完成高尔夫竞赛的各项任务,真正达到高尔夫竞赛要去的工作过目标。

43.在高尔夫赛事组织与管理过程中,根据高尔夫竞赛组织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认真落实竞赛组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各项工作,是完成比赛任务实现预期比赛目标的重要保障。

44.如Rough区是否够长,Green能否低剪,球场的整个颜色是否协调等。同时还需对历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避开下雨、起雾、霜冻等极端天气,尽量使时间安排在场地适宜比赛的日期。

45.主要包括赛前准备、比赛中以及比赛结束后三个阶段。46.1.赛事会务行政组织与管理 2.组织实施赛前球员签到

3.赛开球或相关开球仪式

47.两种

48.在竞赛委员会所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球员在报名时以“盲式抽签”的方法来确定球员所在的比赛组别。竞赛委员会可以根据预计参加比赛的人数,事先确定比赛的组别,按照每组2—4名球员空位,由球员抽取相应的组别并分组落位。

49.早期比洞赛的计分方法

现代比洞赛的记分方法

平分延洞赛的计分方法

总杆比赛成绩计分方法

净杆比赛成绩计分方法

临时差点比赛计分方法 50.R&A和USGA 51.每两年

52.可以(MAY)”“应当(SHOULD)”“必须(MUST)53.如果一个球有可见的切痕、裂痕或变形,则该球为不适于使用之球。如果一个球只是粘有泥土或其他物质、表面有划痕或擦痕、涂漆损坏或褪色,则该球不能视为不适于使用之球

54.对于确认过程中违反规则的处罚:如违反辩认程序中的规则(全部或一部分),受到1杆的处罚。

55.在规定一轮中,不得故意改变球杆的打球性能(如增减具有配重作用的螺丝、铅片等),不得以影响球的运动为目的的在杆面上施加附加物(如在杆面上涂抹粉末或粘贴胶带等)。否则,取消资格。

56.(i)在该规定一轮的剩余部分中,继续使用这支损坏的球杆。(ii)在没有不适当延误比赛的前提下对这支球杆进行修理或请人修理。

(iii)仅限于球杆不适于使用的情况,作为附加的选择,可以用任何球杆更换损坏的球杆。但球杆的更换不得对比赛造成不适当的延误,也不得借用正在球场打球的任何其他人员为其打球而选择的球杆。

57.58.球员从发球区上击球之后,该球即成为“使用中球”。除非这个球遗失、出界、界外、被拿起或被另一球替换(不论规则是否允许替换),否则它将一直保持使用状态直至进洞。当该球被另一球替换时,替换的球成为使用中球。

59.球员在发球区打球之后,球飞向了球洞区通道左边的特长草区,球员判断此球有可能“遗失”。于是,该球员按照“遗失球”的补救程序打了“暂定球”。当球员来到初始球的落球点时,发现第一颗球(初始球)并没有“遗失”。于是球员将“暂定球“退出了比赛,继续打初始球。该球员的行为是正确的,在“暂定球”退出比赛之后,初始球仍然是“使用中球”。

60.“替换球”是指当初始球处于使用状态、遗失、出界或被拿起时,代替初始球而投入使用状态的一个球。

61.服务的内容包括运送球杆,维护场地及提供打球技术指导和建议。

62.球员可以共用一名球童(一名球童可同时服务同组两个以上的球员)。在发生与球有关的问题时,球员(球的所有者)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63.)比洞赛;对发生违反规则的各洞处以负1洞的处罚以调整比赛状态。每轮最多处罚2洞;

比杆赛:对发生违反规则的各洞处以每洞2杆的处罚,每轮最多处罚4杆(提示:与违反球杆数量规定的规则类似)。

64.(1)比洞赛,赛前应相互确认差点(以确定可让杆数及所需让杆之洞);(2)比杆赛,提交积分卡前填写正确的差点。65.(一)裁判员

(二)局外者

(三)伙伴

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篇5

1.目的为保证XX建工集团承建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目标的顺利实现,规范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措施报审程序和要求,保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的编制质量和审批时效,更好的指导施工,特编制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XX建工集团承建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的编报与审批管理工作。

3.工作内容和方法

3.1

编制要求

3.1.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符合承、发包双方签订的合同书约定的各项要求。

3.1.1.2

符合公司及集团关于该工程所确定的各项目标。

3.1.1.3

符合设计及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要求。

3.1.1.4

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具有针对性、指导性、预控性和可操作性。

3.1.2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公司具体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确保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措施得当,利于缩短施工周期,利于安全、文明施工,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3.1.3

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的内容应是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结合本专业的具体分解与细化,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3.2

编审程序

3.2.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文件编审流转方式为电子文件流转;会签及审批文件为书面文件流转;信息化系统内项目同时进行信息化系统审批流流转。

3.2.2

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由各公司经营主体组织编制,审批按照经营部门招投标评审程序执行。

3.2.3

实施阶段非省优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总工程师批准执行;实施阶段省级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公司部门会签,集团总工程师批准执行。管理流程图见附录1。

3.2.4

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批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部门会签,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并由公司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管理流程图见附录2。

3.2.5

由集团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专业承包单位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专业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专业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报总承包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专业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业承包单位部门会签,专业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报总承包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组织相关专家评审。以上方案审批完成以后报集团技术中心备案。管理流程图见附录3。

3.2.6

由集团承接的专业承包工程,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批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部门会签,公司总工程师审核,集团部门会签,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并组织相关专家评审。有总承包单位时,以上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报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备案后由总承包单位报送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无总承包单位时直接报送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一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或重点难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总承包单位或者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为应当有我集团总工程师签字的报集团总工程师签字批准。管理流程图见附录4。

3.3

审批时限

3.3.1

非省优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从公司接到项目部报批开始,公司应在4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会签及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在审核阶段允许项目部修改一次,修改时间不得超过3天;返回修改的施工组织设计,公司在2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复审;审核完成报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完成。

3.3.2

省优及以上工程、特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从集团接到公司报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始,集团应在2个工作日之内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会签;会签完成报集团总工程师批准完成。

3.3.3

一般施工方案、施工措施项目部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流程。

3.3.4

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公司在3个工作日完成会签批准程序。

3.3.5

超过一定规模的重点难点或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公司在3个工作日完成会签审核程序,集团公司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会签批准程序。

3.4

变更管理

3.4.1

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复,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一般情况下不重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4.2

施工方案或施工措施发生一般性变更时,必须书面报原批复部门批准;发生重大工艺变更时,必须重新上报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重新审批后再组织实施。

3.5

签章程序

3.5.1

施工组织设计在审批完成以后由项目部申请报送用印审批单,用印审批单须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并加盖分公司印章后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表一起报送集团技术中心。

3.5.2

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一般用项目部或公司印章即可,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及其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认为应当有集团签章的由项目部申请报送用印审批单,用印审批单须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并加盖分公司印章后同施工方案审批表一起报送集团技术中心。

3.6

其他事宜

3.6.1

所有签字均应由相关人员本人签署,不得代签,公司应对签字的真实性和方案的有效性负责,用印审批单必须加盖公司印章。

3.6.2

经建设和监理单位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书面批复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电子文档应交集团技术中心备案。

4.附录:本标准有4录

附录1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流程图

附录2

总承包单位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3

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4专业承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5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会签表

附录1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流程图

附录2

总承包项目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3

专业分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4

专业承包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报审流程图

附录5

XX建工集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会签表

编号:

工程名称

申报

时间

方案名称

是否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编制部门

编制人

是否需要论证

项目部

意见

公司

部门

会签

工程

安全

材料

设备

其他

公司

总工

程师

意见

总工程师:(公司盖章)

集团

部门

意见

技术中心

工程管理部

安全监督部

材料

设备

其他部门

集团

总工

程师

审批

意见

我看二建施工管理组织 篇6

施工管理组织,这一词汇在外行人看来也许会感觉很是高大上,在某些初初接触二级建造师考试的考生看来许是也会感觉这是一个难以掌握的考点。施工管理组织到底是什么呢?掰开揉碎了四个词语也能概括其内容:项目结构、组织结构、工作分工和职能分工。下面是本文当年报名103网校的二建远程教育培训时总结的这方面的知识,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项目结构

项目结构图(WBS)同于项目组织结构图,它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反映了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项目结构图和项目结构的编码是编制其他编码的基础。

二、施工管理的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指令关系),它可用组织结构图来描述。

(2)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包括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和矩阵组织结构等。

三、施工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

组织分工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每个建设项目都应在项目管理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编制工作任务分工表,明确项目经理和主管部门或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

四、施工管理的管理职能分工

(1)项目管理职能分工可以用表的形式反映项目管理班子内部项目经理、各工作部门和工作岗位对各项工作任务的管理职能分工。

(2)管理职能包括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和检查等工作环节。

施工劳动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篇7

一、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的内涵及其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一) 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的内涵

劳动组织, 即在集体劳动中合理安排使用劳动力, 提高劳动者的劳动 (工作) 效率的形式, 方法和措施的统称。可分为社会劳动组织和企业劳动组织。劳动组织管理就是法律法规对劳动组织的一些规章制度的管理过程。

(二) 劳动组织管理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所谓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企业员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够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总和。劳动生产率代表着该企业的实际竞争力, 劳动生产率越高, 电力企业在整个市场的竞争力就越大, 电力企业取得的实际效益也就越高。

影响电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众多, 如, 企业员工、企业环境、劳动组织管理、管理层的素质与方法、企业各种设施等等。在这些因素当中, 劳动组织管理处于灵魂位置, 在各因素运行过程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有效地劳动组织管理, 是建立在贤明的管理人员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 根据员工自身特点分配岗位使其各尽其能上的。

二、现阶段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要想电力企业取得较高的业绩, 就需要不断在劳动组织管理上下功夫, 这就是所谓的“打蛇要打七寸”。现阶段, 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劳动组织管理观念与手段落后

劳动组织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各类型企业中运行已久, 但仍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 甚至出现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组织管理两个概念混淆的现象, 盲目扩大权力。劳动组织管理观念落后, 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管理员工的思想上, 并未真正深入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 “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等现象屡见不鲜。管理手段上存在轻培训重管理的现象, 遇到什么问题只会从员工身上找原因, 而不会及时进行反思, 不利于企业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也是影响我国电力健康高效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人员冗杂, 效率低下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人员冗杂效率低下, 当然, 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人员冗杂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 是机构设置不合理, 存在部门权利重合的现象, 一件事情同属两个部门负责, 需两方都审核通过才能执行, 浪费时间, 并且一旦出现什么纰漏, 这两个部门便会互相推脱, 问题很难解决, 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率;另一种原因, 是裙带关系, 电力企业内部有着公开的潜规则, 那就是企业员工子女或亲属可以低条件或“特招”进入, 他们往往被安排在劳动组织管理这一环节, 而自身能力不足, 也是其导致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三) 忽视员工的相关培训工作

人是电力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 劳动组织管理的对象也是人。虽说近几年, 员工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投资也不断加大, 但是却与其取得的成效成反比例关系。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 对员工培训的重视不够, 没有真正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对待培训任务敷衍了事。其次, 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 培训方法不得当, 员工对培训相关事宜知之甚少。最后, 缺乏相应的培训验收标准, 很多人把培训当做是一种变相休假。

(四) 缺乏合理完善的员工考核体系

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急需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员工考核体系。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 都无统一标准评判, 所收获结果一样时, 员工极易出现“磨洋工”现象, 劳动组织管理部门的威信也会降低, 根本无人会听从他们的组织分配。此外, 就算某些电力企业具有员工考核体系, 但却很难真正做到统一标准, 员工更不知考核体系的具体内容, 努力方向与实际标准时常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这种情况更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运行。

三、改善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问题的建议

电力企业要想更上一层楼, 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针对当前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电力企业各种现实性因素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 借鉴成功经验, 创新管理手段与观念

我们要充分重视劳动组织管理在整个电力企业中的重要性, 正视各行乃至各国企业在劳动组织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 加以学习借鉴, 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国有企业支柱与灵魂的电力企业, 应当仿效国家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宗旨与原则, 真正做到以员工为本。首先, 新员工初进企业时, 要对其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考核, 根据其学历、性格、长处等基本情况适当分配岗位。其次, 要经常组织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层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避免不必要误会的产生。

(二) 精简机构, 提高效率

改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就需要相应领导的支持, 做到上行下效, 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精简机构过程中, 要针对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 确定任职资格和各个职位所需具体人数, 竞争上岗, 裁除各部门多余人员。另外, 在招聘环节也要进行改革, 统一应聘条件, 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 从源头上杜绝“关系户”的产生。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力资源达到最充分的利用, 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才能保证电力企业高效运转。

(三) 制定培训计划, 促进员工自身发展

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设施设备, 也可能随时会出现各种始料未及的问题, 这些都对电力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而且要求他们具有相当的心理素质。为此, 就要求定期进行员工培训, 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聘请专业的培训人员, 依据员工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内容, 整个培训过程做到透明化、明朗化。待培训结束后, 要统一进行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要包括理论与实际操作两方面的内容, 切忌不可纸上谈兵。

(四) 制定合理完善的员工考核体系

要想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树立劳动组织管理部门的威信, 更好地协调分配人力资源, 就必须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员工考核体系。首先, 借鉴国外已有的比较成熟的考核体系, 再结合本企业和员工自身特点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考核体系内容, 并以文字和会议的形式传递给员工, 让其明确努力方向。其次, 在考核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统一标准, 切不可因人制宜, 引起员工的不满情绪。最后, 要保证员工考核体系的先进性, 随时估计企业发展要求不断进行完善。只有在这样一个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中, 员工才能真正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一份子, 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摘要:劳动组织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 在其运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的内涵及其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鲁超, 张丽.浅谈中国现有工程项目管理[J].城市规划通讯, 2012, (9) .

[3]季永军, 李春影.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J].经营管理者, 2012, (6) .

[4]李丽.从培训组织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员工培训[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 (8) .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篇8

关键词:规范化 组织管理

0 引言

多年来,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规模日益庞大,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施工技术也更加先进和复杂,以及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日益建立,特别是我国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已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工程质量监督制和工程合同管理制,传统的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并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来认识,还存在着诸多违背现代管理科学原理的弊端,需要改革才能适应这种变革,这已是势在必行了。

1 细化施工管理

1.1 实施目标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更新项目管理理念,项目建设全过程始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文明化的施工,确保各项施工规范得到严格执行,实现各项指标验收均达到优良。

1.2 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每位建设管理者的职责和岗位责任,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人,工作到位、责任到人,从而保证各项技术要求能够落实到位,实现项目管理的精细化。

1.3 建立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召开由现场监理参加的技术、安全交底会;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应当以书面交底为主,口头为辅。

1.4 建立隐蔽、关键工程档案制度 施工中的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的施工,应按规范要求检测、填写工程检查记录表;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工程师还应分别用数码照相机或录相机将施工过程记录下来,作为声像资料的一部分汇同检测资料存档,以备核查。

2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建设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后评估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包括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各项工作内容。施工图设计文件完成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的征地拆迁、招标、施工管理、工程缺陷修复及项目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内容。项目经竣工验收后进入后评估阶段,项目后评估是在公路通车运行2~3年后,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实施和运营各阶段工作及变化的原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该阶段主要工作是各类资料的收集和后评估报告的编制。

3 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不规范 施工组织设计按其建设阶段可分为:设计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实施准备阶段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中标后实施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三种。理规范化,就是要体现管理过程的系统性、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管理功能的有秩序性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性。现阶段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仅仅规范了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未对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全面系统规范,不符合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原理,使局部脱离了整体,管理整体功能处于无序状态,这将对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整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3.2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编制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大中专以上的学历,除工程管理专业外普遍存在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多数以手工编制为基础,人为影响因素多、差错、漏项层出不穷,编制组员庞大、耗时长,工序、工艺安排、劳动力、设备、材料供应与消耗等无法达到协调统一,且组织系统自相矛盾,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难以达到指导施工、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3.3 缺少全面的技术组保证措施 施工企业通过招投标获得项目后,施工企业将按标价分离,把中标合同价中的企业管理费、企业财务费、计划利润和税金,从合同价中分离出来由企业管理,使企业成为利润中心,其余直接工程费用为项目的成本,由项目经理部管理,使其成为成本中心。由于工程竞争激烈,中标合同价普遍偏低,企业为保证计划利润的实现,企业法人要对项目经理下达一定的成本降低额(率)的指标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目标的前提下,项目经理必然要采取技术、经济、组织、合同措施,在工、料、机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管理费用中通过制订降低成本的计划来实现,这就要制订项目成本目标的保证措施。在过去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中,一般都不编制这方面的内容,导致了项目形成事后算帐的被动局面。由此可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成本、环保、文明施工目标的保证措施是通过管理手段,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实现合同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施工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切不可粗心大意。

4 规范和推广应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标准程序软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辅助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现代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已从过去的靠简单的人处理信息转向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智能化阶段过渡。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已深入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按照规范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编制办法,建立针对不同设计方案的施工组织设计模式,借助现代数据库技术,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由计算机利用全面、系统的程序软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设计,使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使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信息的处理更方便、快捷,缩短了编制时间,减轻编制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信息管理上达规范、完善、周密的目的,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应有的作用。

5 加强工程项目经理继续教育和本科院校在校生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

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经理经常进行继续教育。现在这方面已开始在全国进行了。另外,今天的工科大学生就是今后的项目管理的者,让他们尽早地熟悉和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对于今后无论是从事施工项目管理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将非常有益。然而现在许多工程院校对于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的管理能力,大学阶段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6 施工总体安排的考虑

6.1 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尽量利用伸缩缝或沉降缝、在平面上有变化处以及留茬而不影响质量处。

6.2 分段应尽量使各段工程量大致相等,以便于施工组织节奏流畅,使施工均衡。

6.3 施工段数应与主要施工过程相协调,以主导施工为主形成工艺组合。工艺组合数应等于或小于施工段数。

工程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心得 篇9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学生,我深刻地体会到针对工程项目编写一份有效实施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对管理该工程项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将我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些总结如下。

施工组织设计通常依次由目录、编制说明、工程概况、项目整 体部署、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或技术处理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场 地总体布置、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文明施 工管理、消防治安保卫管理、环境保护措施、工程各方协调保护措施、附录等十四部分组成。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纲领 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从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特点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单个工程为 对象进行编制的,一般情况下师各施工企业分别独立进行,它有很强 的技术性和综合性,需要编制人员有足够的建筑工程理论基础和一定 的社会经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必须适应工程项目和业主、设计 监理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 规范的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满足最终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对施 工过程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工程项目的技 术经济效益,达到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而目前我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着多的缺陷,例如:目前我们所收集的工程资料不够充分,对早已有的成功经验没有进行借鉴,所编制的内容缺乏新技术、新工艺、没有起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作用。往往有这种情况,没有借鉴,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成果的存在,这就给自己带来大量的重复劳动。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 编制中只是对技术规 范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的工程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对每个建筑工程逐个进行编制,以适应不同工程的特点,但不同编制人员对于同类型的施工 工艺在进行编制工作的同时,作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工作效率。○现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 4 工作,它主要追求施工效益而很少考虑经济效益,存在只注重组织技术措施,而没有重视经济管理的内容,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不讲成本,没有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

装饰工程施工组织部署与项目管理 篇10

[1 施工组织

本装饰工程一旦中标,我公司立即成立省数据信息、传输交换与通信网络技术业务综合装饰工程项目经理部。并委派具有丰富现场领导和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另外再配备专业的项目工程师、设计师、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计划员、设备员及资料员等组成一套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对本工程施工技术、质量以及安全文明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

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领导下,作为本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职能机构,全面负责本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全过程的施工管理,生产指挥调度,技术质量安全,是我公司派驻本装饰工程施工项目上的全权代理,对作业层负有管理与服务的职能,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与工期达到业主的要求。

代表公司履行对顾客的承包合约,对发行合约负直接责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实行质量目标;组织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建立和完善项目机构,做到人员职责明确,各负其职。贯彻实施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严格按标准、规范、图纸施工,负责现场施工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文明控制。

组织项目部成员在项目部中贯彻和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分配质量管理目标,对项目质量指标的完成负责。组织工程均衡施工和工序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进行动态控制,在本项目部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贯彻和落实,组织好生产过程的各种原始记录及统计工作,保证各种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参加工程回访负责工程维修工作。组织好本项目部职工的质量教育工作和安全

生产教育,积极开展各种质量活动和安全生产活动。

[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3 项目部成员主要职责

1、项目经理

对本项目部的工程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和安全生产领导负责制,对发行合约负直接责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组织在项目部中贯彻和实施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分配质量管理目标,对项目质量指标的完成负责。组织工程均衡施工和工序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文明施工等负全面责任,负责公司和分公司制定和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本项目部的贯彻和落实,组织好生产过程的各种原始记录及统计工作,保证各种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参加工程回访负责工程维修工作,组织好本项目部职工的质量教育工作,职极开展各种质量活动。

2、项目副经理

A、负责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协调技术管理工作。

B、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C、审核并解决现场重要技术问题。

D、负责现场全面质量监督控制。

E、负责组织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

F、搞好资金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G、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负责,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

H、配合做好竣工验收,组织绘好竣工图、整理竣工验收资料,组织写好竣工验收报告,参加竣工验收,并组织验收后的整改。

3、项目工程师 协助项目经理执行对顾客的承包,实现工程质量目标,负责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在工程项目上的组织实施;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负责落实各项技术节约措施,提供技术节约措施控制计划,负责向专业工长进行技术交底,并按交底要求组织施工。负责编制与修订特殊过程施工方案,负责组织专人在施工中连续跟踪、监督和记录施工方案的实施。组织本项目部有关人员审核图纸,并提交书面审图意见,负责本项目质量记录的汇总评定,编制各类施工进度计划及半成品加工计划,参与对不各格品的报告、调查及处置工作。

4、项目设计师

严格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充分贯彻图纸的设计意图,并负责对工程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负责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出设计改进意见。

5、项目质量员

严格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协助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做好项目质量管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参加检查、复核工程的标高、尺寸,负责对分项工程检查、签证,参加分部工程验评,严格执行上道工序未经验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的规定。对本项目工程质量实行全面检查、跟踪,发现质量隐患及时通知项目部整改,并跟踪检查。协助项目材料员做好检验、试验状态的标识,有权否决或下发《质量整改通知书》;参加项目部召开的工程质量会议,每天认真记好质量日记,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工作。

6、项目安全员

协助项目经理负责管理本项目工程的安全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推动本施工项目安全管理“ 达标”工作和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深入班组和现场作业就位,了解本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动态,对生产中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负责及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督促正确使用安全“三宝”抓好安全防护工作,督促现场施工用电、机具及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完整有效、使用安全。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帮助、督促项目部按“三定”原则及时整改,发现重大险情时,应立即通知停工,并报告有关领导,协助领导组织人员采取排险措施。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三级”教育,检查督促班组长做好班前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日常项目施工安全检查情况的记载,协助项目部资料员做好安全管理资料工作,做到记载详细,资料齐全、归档及时。参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工作,协助项目部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按期实施,当发生重大作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与处理工作,协助项目部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按期实施,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组织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配合上级进行事故调查,负责本项目的安全防护设施、机具设备(施工用电等)的验收工作,对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安全使用负责监督、检查。

7、项目材料员

根据合约、工程预算和施工进度,负责编制物资要料计划。负责已进入现场的物资进行验证、送检,及时收集有关技术文件资料;负责现场物资堆放和标识管理工作。对验证不合格的物资及时向业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待验的物资须做明显标识以防混用,负责提出需紧急放行的材料的申请,并做出明显标识和做好记录,认真做好物资进耗明细账及单位工程材料、构件分开记账。严格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做好领用记录,做到帐、卡、物相符,定期进行实物清查和盘点工作,妥善保管好各类物资的标识及有关记录,及时填写材质跟踪表,保持物资的可追溯性。督促队组做随做随清、日做日清、工完场清,创建文明现场,对环保有要求的物资的贮存,要熟悉物资性能,创造必要条件,防止因贮存不当而造成损失。

8、项目资料员

严格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规定,对本部门所管辖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负责本部门文件和资料的接收、分类、编号、登记、分发、归档保管等工作,及时办理文件领发用手续,对受控文件及时标识并形成清单。负责对更改或换版后作废文件的及时收回和上交工作,确保各相关工作场所不得使用作废文件,监督本部门文件持有人不得随意将文件借用他人,不得随意复印文件,定期检查受控文件的在用情况。加强对归档的文件借阅管理,及时向借阅人办理文件借阅手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将文件未经批准外借或转让他人。负责本项目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保管工作,质量记录应及时、完整、准确、清晰,编写针对工程的有关施工方案,以及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组织、参加QC 活动,并完成QC 活动成果报告,针对施工过程,及时填写开工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序验单,工程质量通病预控单,分项工程检测记录,分部工程评定资料,完成每天的施工日志编写,及时收集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合格证、质保书等。

9、项目设备员

参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及时编制填报设备使用进(退)调拨单,满足保证设备进(退)场进的安全条件,参加进场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督促机操作工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时填写各类原始记录和资料,做好收集上报工作,督促机操工持证上岗和上岗前的技术业务培训,负责现场机构设备的文明施工和日常保养、安全用电工作。

10、项目计划员

正确掌握相关专业预算定额,认真执行国家的省、市有关工程造价政策、法令;下发验收施工任务单,根据队组完成质量情况核对签发工作量,严格控制定额用工,提供人工分析表,核发工资、奖金,分包工程应付账款并建立台账。负责编制项目实际成本,计算出成本超支额,调查引起超支的原因并提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建议和方法,对成本进行预测,按项目经理要求,定期提出项目的成本预测报告,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经济资料,及时做好项目竣工决算。

11、各工种班组长

加强班组质量教育,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负责班组质量指标的分解、落实和完成,认真贯彻执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施工方案中有关本工种内容的要求,遵守各种操作规程,严格按图施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平面布置图临时设计布置、机具设备就位等施工准备工作。对操作工人进行分部、分项目工程技术交底,包括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和操作方法等。严格掌握各分部、项的尺寸、位置,对建筑物的几何尺寸负责,协助质检员、材料员对进场物资、半成品进行验证,组织班组工人严格执行“三检制”,保证不合格品不出班组,按“三不放过”原则得理质量事故,对交付检验的工程产品的质量负责,组织班组人员认真执行工程和质量控制程序,做好原始记录。

[4 施工技术管理

1、项目经理部将在公司总师室和工程管理部的指导和参与下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具体工作包括,技术管理岗位与职责的明确、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实施、技术资料和技术信息管理。

2、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除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接受质量监督外,并接受业主、监理的全方位监督,根据业主或监理要求,及时准确地作出相应回复。

3、中标后,项目部成员立即在项目经理带领下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有关图集及规范规程,做好图纸审阅和图纸会审工作。

4、根据图纸会审等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编制工作。

5、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特点,专人负责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方案和工艺,并做好各级技术交底工作。

6、组织加强翻样小组,提出半成品加工、订购计划,明确进场时间,统一管理订货事宜,执行加工订货复验制度。

7、成立QC 小组,实施工程质量预控法,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把质量通病和质量事故在萌芽中消灭。

[5 施工质量管理

1、为贯彻实施国家《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为业主提供优质满意的产品。建立和健全了由总工程师统一领导,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工程师、项目质量员具体实施,部门配合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

2、加强现场管理,建立质量管理网络。

3、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贯彻执行质量体系过程控制中各项制度。

4、加强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及专业检查,填写“班组自检、互检记录”,对工序质量信息反馈中缺陷频数较多的项目,及时按其特点,制定符合质量体系的规定的纠正预防措施。

[6 施工材料管理

1、为保证工程质量,本工程所采用材料均按国家建材规范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决不使用在工程上。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材料员为辅的材料采供组,严格按照标准及质量体系文件规定,严格材料进、出手续,健全材料管理制度,按计划采购、供应。

3、所有现场材料、半成品均执行质量体系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分门别类堆放,并按先进先用原则进行使用。

4、工序作业前,对材料进行复验(核查现场材料质量及原始报告),若属不合格,立即禁止使用,搬离施工现场。

[7 劳动力管理

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决定采取“紧密配合,见缝插针、平行流水、立体交叉”的组织形式,确保每一项计划切实完成。

2、在项目劳动力上,坚持“ 计划管理、定向输入、统一调配、合理流动”以各工种责任,承包合同组织优质高效的施工。

3、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序、工种要求不同合理安排施工队伍。

[8 工程资料管理

1、工程资料管理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文件中和资料控制程序。

2、工程技术文件的签发,必须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后才能签发。

3、工程资料的填写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直至工程竣工交付,由专人装订成册,分别递交业主方,质检部门和公司档案室。

上一篇:ipo律师工作程序下一篇:《找骆驼》教学设计(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