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通用8篇)
2008-09-11 19:58
作为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发扬了苏格拉底的学说。他非但认为真理是确凿存在的,而且先于物质存在。
柏拉图将人们认识到的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可见世界”两大层次,“可见世界”即凭借感官经验觉察的“实在”,人之感官亦有可能出现错误,所以最低级的观察能力包括“想象”,比如把影子当作实在物,把插入水中的筷子误以为弯曲,把地球太空理解为天圆地方等,经过多次观察、修正后的正确觉察到的“实在”,可称之为“信念”。
“理念世界”是人通过思维活动,从“可见世界”中抽象出来(比如通过“定义”的方式),非感官所能直接觉察的一种形而上的认识境界,比如三角形、数字、美丑、人、猫的概念等,这些具体而微的概念元素,柏拉图称之为“相”。比如从各种三角形状抽象出的三角形的相,从各种美丽事物中抽象出的美的相。诸相诞生了世间万物,“可见世界”中的各种物质皆是“相”的摹本,作为造物主的“德穆革”正是通过在一个类似子宫作用的“容器”中,将诸相塑造为各种物质。一如“猫”相制造了黑猫、白猫、花猫等。如此,显然是意识先于物质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
各种“相”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交叉,比如“虎”和“猫”共有“猫科动物”这个相,也有层级归属的关系,比如“生物”、“动物”、“猫科动物”、“猫”、“白猫”的相。相的层级越低,与“可见世界”的关系越近,而对相的理解层次越高,其知识也越广博。显然,了解“生物”相的人比了解“白猫”相的人,见解水平相对为高。
“理念世界”即诸相构建的世界。知晓全部“相”及其中的关系,即掌握了“真理”,而了解部分“相”,只能算作“思想”。思想是较低级的认知层次,是不完整的“真理”认知,无法穷尽,必须要有个假设的根基,比如数学中,要假设奇偶数、各种数学符号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研究,但要问为什么如此假设、与其他学科甚至世间所有的事物有什么联系,这个钻牛角尖的追问是没有底的。“真理”是认识的最高形态,是将所有“思想”片段有机联系起来的纲领性见解。
“想象”、“信念”、“思想”、“真理”依次排列,恰是认识水平从低到高的四种阶段。
柏拉图认为,作为知识的载体——灵魂,先于身体而存在,在她与肉身结合之前,本就已清醒地认识到诸相和真理。但是,灵魂天然地具有理性、非理性两个部分,并且一直处在互相争斗中。虽然原先理性部分居于主导地位,所以能知晓诸相和真理,但后来有的灵魂被不理性部分所牵引,堕落到尘世中与肉身结合,变成了人。由于被尘世环境的幻象所欺骗蒙蔽以及受制于肉体本身的各种欲望诉求,刺激着灵魂的不理性部分占据了灵魂,理性部分受到强大压制,对诸相和真理的认识也就逐渐遗忘了。
柏拉图将不理性部分划分为精神和欲望两部分,两者与理性部分,相互交织缠斗,三者在灵魂中的处境地位,决定了一个人的品德。欲望是对利益的渴望,欲望是人本能地追求情爱、美食、财富等享乐,其中主要是对财富的渴望,如欲望不得寸进
尺、控制在有限的程度内,便是“节制”的美德,否则便是贪欲。精神是对荣誉的追求,如不被原始欲望所左右,只追求荣誉、义气,且懂得进退、不鲁莽行事的人具有“勇敢”的品德,否则便只是冲动。理性部分是智慧的源泉,如果能节制欲望,将精神献身于追求智慧并最终洞穿世事、明见是非的的人——这种人正是哲学家——是具有“智慧”的品德。拉丁文种的哲学家,其字面意思就是“爱智慧的人”
品德来自于教育。教育便是要尽量排除不理性部分的干扰,将遗忘的真理认识重新发掘出来。柏拉图所理解的教育就是一个回忆的进程。除了回忆之外,辩证法也是找回真理的主要手段,同时,“让灵魂安适”的求善的欲望又为求知提供了不竭动力。
然而这种教育如非类似现今国民教育,采用强制灌输的手段,只像苏格拉底逢人谈话教诲的方式,收效是甚微的,而且往往遭到他人的不理解、冷嘲热讽甚至棒杀。柏拉图将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形象地作了个洞穴的比喻。
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视之为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被锁着面向墙壁、背向洞口,不能转头、移动;他们背后有些人形物体和花草树木的形状,这些形状之后有堆火,火光将这些物体的影子投射在囚犯们所看到的墙壁上。他们便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之物,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观念。最后有个人逃出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察觉到他此前一直被影象所欺骗。哲学家便是走出洞穴的人。哲学家如果回到洞穴里,把真理教给他们,说服他们出去,但由于突然离开了阳光,眼睛受到刺激,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
回到囚徒中的哲学家是痛苦的,他避免不了肉身的限制,以及与芸芸众生的交涉。唯有说服或强制大家都认识到真理,走出洞穴,哲学家才能最终得到解放,这也是上天赋予哲学家智慧的天然使命。
又由于说服很难达成这种愿望,所以唯有由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强制推行。同时,作为掌握全部真理的哲学家,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利用社会资源,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国家才会最为强盛而和谐。
柏拉图将这种哲学家为王的国家称之为“理想国”,并豪情万丈地为之设计了蓝图。
“理想国”是一长串乌托邦名单中最早的一个。
在“理想国”中,有三大阶级:由普通人构成的生产者、由普通人中选拔出来护卫国家的护国者、再由护国者中选拔出来管理国家的统治者。三大阶级分别对应三种品德的人群:具有“节制”品德的人为生产者,具有“勇敢”品德的人为护国者、“智慧”的人——哲学家——为统治者。
“理想国”就是由哲学王根据每个人的素质状况合理分配阶级属性的国家。按照柏拉图的意图,一个人有屠宰的本领却喜欢养花,那么他将被分配至屠宰场而不是种植园,一个人善于战斗,却乐于绘画,那么他将被培养成战士而不是艺术家。每个人都被哲学王按照他们的最大能力分配角色,而不是个人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
大多数资质平平的人被这样分配到各个劳动场所,成为生产者。其中具有“勇敢”资质的人
被分配到护国者,而极少数“智慧”的人成为国家的管理人员。
“智慧”的人不能依靠上天赐予,而是依靠严格有序的选拔教育,在此,柏拉图提供了诸多创见。
首先是优生优育。在“理想国”中,按照“有产无权、有权无产”的原则,护国者和统治者是不能拥有家庭和私产的,因为这是欲望的温床。他们实行公产公妻,到了生育的年龄,哲学王将其中最优秀的男人和女人结合到一起,让他们生育下一代,这样的小孩自然具有最佳的潜质。而最差的男人和女人生出来的小孩要被偷偷地处理掉。而且,哲学王不能明示他们因为能力相配而结合在一起的,要告诉他们是随机抽取而结合的。所有生下来的小孩都要在他们父母认出他们前带走,集合在一起培养。这样所有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父生母,会将那些达到父母年龄的人都称之为父母,而孩子间也互相认作兄弟姐妹。
其次是严格教育。小孩接受的教育分为“音乐”和“体育”两部分。“音乐”是广义的概念,与“文化”相似。文武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毛泽东所言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了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教育的内容是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的,任何蛊惑人心、动摇其志的内容都将遭到剔除。只要等到孩子们长大后,思维有些定型,才开始让他们接受一些欲望的训练,不能接受欲望考验的人,都要被踢出队伍。
对于身体的训练也是非常严厉的。膳食是受到严格控制,除烤鱼烤肉外,不允许食用其他任何方法烹制的食品,而配料和点心是一律禁止的。依柏拉图看来,按照他食谱食用的人绝不会需要医生。
如前所述,最终成功成长为统治者的哲学家们实行公产公妻的共产主义式生活,他们的存在不是为了他们这一个阶级的幸福,而是为了整个理想国的国家利益。他们象在军营里一样地生活,大家在一起吃饭,除了保有一座简陋的小屋子和必须的食物、家什外,没有任何私产。除了在一定年龄阶段必须生育下一代外,他们也可以自由性交,当然必须流产或杀婴,因为为了防止理想国因人口压力而对外扩张,人口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柏拉图并不歧视女性,恰恰相反,他认为男女平等,阶级和职业的划分并不受制于性别,而仅仅是个人的品德和能力水平。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要建立那样的永恒之国:每个国民从小就受到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的文武两方面教育,长大后从一而终地合理地从事着与自己品质相对应的事业,每个人都要压制自己私有的感情,不被允许追求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为整个国家的和谐而效力。这样的国家是强大的,但这样的国家不崇尚扩张——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的欲望必须节制,国家的欲望也必须节制。
“理想国”的总则就是“每个人都去做他自己分内的事情,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情”。这句话与后世著名的自由格言“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形似,其精神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为了让每个人安守本分,特别是让三大阶级和谐共处,撒谎是无处不在的。柏拉图说,“犹如开药方是医生的特权,撒谎也是政府的特权。”如前面所说,国家将内定的婚姻说成了抽签决定,教育也不传授所有真相,而更大的谎言是造物主“德穆革”创造三种人的教条:最
好的一种是用金子作成的,这样的人适于作统治者;次好的是用银子作成的,这样的人适于作护国者;最寻常的人是用铜和铁作成的,这样的人适于作生产者。柏拉图知道,要让这一代人相信这种神话是不大可能的,但是通过教育,下一代的人以及以后的一切世代都不会怀疑这种神话。
这个弥天大谎,柏拉图称之为必要的“高尚的谎言”。
柏拉图意识到,要在尘世间建立理想国是极其困难的,她只是一个完美的国家的“相”,作为一个信仰而存在。这个“相”反映到尘世间,有着五种政体的摹本: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专制政体。
贵族政体是最近似理想国的政体,在这种政体中,国家由那些受到高等教育的有德之人统治,他们着眼全体国民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私欲。荣誉政体次之,统治者们热衷名誉,他们的内心中,精神的部分占据着主导,比如斯巴达就是这样的国家。寡头政体又次之,他们的统治者,欲望的部分占据了主导,贪求金钱财富,国家的权力也只掌握在最富有的那些寡头中,比如那些商业城邦。民主政体又比寡头政差,因为这个国家每个人都要平等地分享利益,欲望本身就有害,而不视个人能力的大小分配财富、只取决于人数多寡就更是不正义。专制政体是最为有害的,民主政体中,多数贫穷的人要分享富人的财富,必然要与之斗争,为了斗争的胜利,必然要依赖平民中推选出来的强有力的人物,最终被赋予绝对权力的人使得所有人都处于了被奴役的状态,这样的人被称为“儹主”,这样的专制政体也称作“儹主政体”。
柏拉图最憧憬哲学王治理的“真理”的专制,最痛恨假借“民主”名义的“儹主”专制。却没有意识到,任何对“真理”专制的愿望都最终导致了“儹主”专制的结果,而任何“儹主”专制都假借了“真理”专制的名义。
问题的关键是,绝对的真理是不可能被掌握的,永远也不可能一夕之间就让某哲学王所掌握,每个人都有其局限性,对每件事物也都有各自的见解。什么是唯一正确的,什么是绝对错误的,如何评判?真理不会自明,哲学王不会脸上刻字。谁说你柏拉图认同的真理,就必定就是真理呢?柏拉图自诩走出了洞穴,别人不认同并视之为被缚的囚犯,难道不会又有新的哲学家出来视柏拉图为一个更大的洞穴里被缚的囚犯呢?而这一点正为历史所证明。
判断真理的标准不是任何个人、党派所能垄断的。正如罗素所言“人是可以受适当的训练而获得政治智慧的。但什么是适当的训练?而这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有党派性的问题。因此,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而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个问题乃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要拥护民主制的最终理由。”
柏拉图将“被缚囚犯”的偏执归之于没有受到哲学家的强制教育,却没有认识到他们的无知正是因为失去了自由。囚犯如果没有被束缚起来,难道就没有可能走出洞穴吗?恰恰相反,自以为掌握真理的哲学家却要借助任何不自由的手段来维护所谓真理的统治,包括高尚的谎言,更包括法律的惩治。柏拉图说,对犯了渎神罪的人,要进行监禁,对无神论者则也要进行训诫、监禁,必要时必须处以死刑,禁止非法的宗教活动,乃是“一条普遍的法律”。(载《法律篇》,故厄奈斯特?巴克说:《法律篇》的结束就是中世纪时代的开始。)这里的神不外就是哲学王的自诩,这里合法的宗教也正是理想国唯一的官方意识形态。后世的卡尔.波普
尔将柏拉图与黑格尔、马克思称为极权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正如他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所总结的,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以后的极权主义树立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其要点是:
一、严格的阶级区分,统治者是牧人,被统治者是畜群,二者必须严格区分;(三大阶级)
二、国家的命运就是统治阶级的命运,统治阶级的独特利益,就是国家的整体利益;(作为哲学家的统治者总是为全民谋利益的)
三、统治阶级对军队的垄断权(护国者即军队,效忠于统治者);
四、思想检查制度,以持续的宣传造就和统一思想;(教育审查)
五、国家要自给自足,即统治阶级必须控制或垄断经济。(人口控制)
从一个美好的愿望出发,却导致了一个可恶的结果。以后漫长的黑暗中世纪正是极大的受制于柏拉图的哲学观:真理总是掌握在基督教教皇、牧师那的,农民、工匠、贵族、国王都是上天造人时就定好的,教育必须严格审查,不合基督教的都会被斥为异端„„
柏拉图对理想国的信仰和对五种政体的评价不能不说与其个人教养和成长经历有关联。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出生于一雅典大贵族家庭,母亲是著名的伯利克里后裔。7岁始接受良好的教育,18岁服兵役,见证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民主雅典完败于斯巴达,20岁时拜苏格拉底为师,并一直跟随8年直至其被雅典人判处死刑。他将雅典的衰落和老师的死归罪于民主制度,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清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竞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
老师死后的10年间,柏拉图漫游于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地,考察各种政体,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40岁,回到雅典创立了著名的学园,这是欧洲所有大学的起源,其名字Academy也成为以后西方各国学术研究院的通名。学园只研究从“可见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理念世界”,门口挂着“不懂几何学者免进”的牌子,所授的四门课程分别是数学、天文、音乐和哲学,其目的是为了有朝一日培养出哲学王。
柏拉图感叹道,“后来我年事渐长,深知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有朋友,有组织,这种人在政客中非常难找,因为他们做事没有原则,而且没有传统的制度和风纪。要找到新的人才,简直难于登天。况且法规旧典,在雅典已多散失。当时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想要使学园培养出来的哲学家得到公众的认可,最终被推举为哲学王,这无异于痴人说梦,虽然寄希望于那些现成的国王近乎“奇迹”,但未尝没有可能。所以他先后两次去西西里的叙拉古城,教育那的“儹主”狄奥尼修二世,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柏拉图并不是那些向君主兜售权力学说的人,他只崇尚真理,希图为所有人找出达到永恒彼岸的根本解决方案。他心里的理想国,是绝对真理统治的至善的永恒国度,绝不能受制于任何野心家。他的三大阶级学说也是按照个人资质的大小合理的进行定位,而不是永远世袭(生产者的下一代如表现出统治者才能,将会得到晋升,反之亦然)。他的教育审查制度,是不想任何丑恶的思想浑浊青年,而不是取决于统治者自身的喜好。他绝对不愿看到,他首创的使权力不平等成为正义的理论却成为了后世专制的法统根基。也不会想到,正是思想的不宽容,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而不是民主制度。柏拉图对现世的专制有着深深的痛恨,这注定他是任何统治者不欢迎的人。这一点非但可以从他对五种政体中将专制定义为最恶的政体中看出来,也可以从他的行为经历中看出来。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与锡拉库萨的君主丢尼
修修士谈话时大胆地谴责独裁专制,激怒了丢尼修修士,丢尼修修士斥责柏拉图的谈话“形同老朽”,柏拉图却反唇相讥:“你的语言是一个暴君的口吻”。这句话让他成为了奴隶,若不是有钱的崇拜者将他赎回,他的哲学生涯就将会永远终止。
柏拉图终其一生都在思索真理,传播真理,也始终在与大众的偏执作斗争。“在我们从错误知识走向正确知识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处于无知的状态。”柏拉图说道,那些大众始终认为自己无比正确,所以知道自己无知的苏格拉底也就自然成为了最聪明的人,柏拉图更进一步,非但意识到自己曾处于无知的状态,而且经过老师的点拨,已然成为了走出洞穴的人,并抱有救世的责任。但新的有知之人难道就掌握了所有真理了吗?显然,承认自己的无知和狭隘,不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是必须始终贯彻的警世恒言。
柏拉图的至善主义理念不会必然地导致极权主义,柏拉图说,如果法律体现了正义与善的理念,在哲学家可遇不可求的情况下,不妨确立法律的统治以作为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选择。如果寄希望于掌握至善真理的哲学王不现实,那么显然,依托接近真理的善的法律来统治国家,显然是最现实、最正确的选择。而这一点也可以最终导向宪政主义。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柏拉图哲学之所以重要,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思想影响并帮助树立了以后近两千年的专制传统,并且也为之提供了解决的答案。
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终,享年80岁。葬于他耗费了半生精力的学园,这所学园在接下来的九个世纪里成为了希腊的文化中心,直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为止。
一、“理想国”建构思想的起源
柏拉图出生于伯利克利去世后的第二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的第四年, 那时雅典群龙无首, 瘟疫流行, 城邦逐渐由强盛走向衰败。奴隶主出身的柏拉图从小接受的是优良的贵族教育, 对文学、艺术和音乐都有浓厚的兴趣。青年时期柏拉图曾师从苏格拉底八年时间, 在政治上和他的老师一样, 反对无序的民主政治而拥护专制的贤人政治。公元前399年, 苏格拉底被人陷害致死, 柏拉图随即离开了雅典, 开始了游历生涯。柏拉图先后游历了埃及、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在埃及, 高度发达的官僚政治和制度, 僧侣们牢牢掌控国家教育和森严的固定职业分工都给柏拉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南意大利, 柏拉图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活动中心塔壬同结识了政治领袖兼哲学家阿启泰, 塔壬同推行的民主政治, 阿启泰的卓越政绩及其社会公信力成为了柏拉图日后所追求的哲学家和政治家相结合的一个理想的雏形。
长达十二年的游历生涯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意识到导致雅典衰落的原因是当时实施的寡头政治, 他认为统治者们根本无法解决雅典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 更不可能带领雅典走向强盛。“所有现存的城邦无一例外都治理得不好, 它们的法律制度除非有惊人的计划并伴随好运气, 否则是难以治理的。因此我被迫宣布, 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为我们分辨什么东西对社会和个人是正义的。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 或者出于某种神迹, 政治家成了真正的哲学家, 否则人类就不会有好日子过”[1]。可见, 柏拉图意图把哲学和政治联系起来。他强调要使有哲学思想的人成为统治者, 或令统治者成为有哲学思想的人, 整个城邦应由哲学家兼政治家的“哲学王”领导。只有由“哲学王”管理国家, “哲学王”成为统治者, 国家才能走向正义, 并最终成为一个稳定、正义、和谐、完善的理想国度。
二、“理想国”建构原则的理论基础———“心灵对国家的承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 公民分为三个等级, 即统治者阶层、军人阶层和生产者阶层。为了证明这种分层的合理性, 柏拉图假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著名的“高贵假说”。“苏格拉底说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 人们也是一土所生, 彼此都是兄弟, 但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 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 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 应该成为统治者。在辅助者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2]。每位公民身上的不同成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社会职责, 即由金子铸成的人应当成为一国的统治者;由白银铸成的人应当成为军人;而由铁和铜铸成的人只能充当生产者。柏拉图认为当一个国家各阶层各尽其职, 彼此间不干扰, 并且满足于自己的应得利益, 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国家。
柏拉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定我们视力不好, 人家要我们读远处写的小字, 这时候我们发现在别处有用大字写着同样的字, 那我们就交上了好运, 我们可以先读大字后读小字, 再看看它们是不是一样……我想我们可以说, 有个人的正义, 也有城邦的正义……让我们先探讨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 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 这叫由大见小。”[3]可见, 柏拉图把国家看成放大了的个人。既然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 那么正义的国家必然就应由正义的公民组成。柏拉图认为每位公民的灵魂都由三部分组成, 即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一个正义的公民, 他灵魂中的三部分应当和谐相处, 即理性起主导作用, 激情部分辅佐着理性, 而欲望部分被理性和激情所控制。希腊哲学史学家陈康先生曾经这样分析灵魂、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一个正义的国家里, 各阶层都只做自己的事情, 而不去做超出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其他阶层的事情, 而各阶层之所以都只做自己的事情, 不去做自己职责以外的其他阶层的事情是因为各阶层中的每位公民都是正义的个人, 而每位公民之所以都是正义的个人是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正义的灵魂。”[4]这就是“心灵对国家的承载”学说, 即“若要有正义的国家, 必须先有正义的个人, 若要有正义的个人, 必须先有正义的灵魂”[5]。柏拉图以此作为国家建构原则的理论基础, 并提出“国家是心灵的产物”, 他依据公民灵魂中的三部分 (理性、激情、欲望) 将国家分为三个等级 (统治者阶级、军人阶级、生产者阶级) ;他依据正义公民的观念 (即心灵中的理性部分起主导作用, 激情部分、欲望部分服从理性部分的领导, 三部分和谐相处, 各尽其职) 推导出了正义国家的观念 (即一个国家要由统治者阶级领导, 军人阶级、生产者阶级要服从于领导, 三个阶级和平共处, 互不干涉) 。如此, 一个理想国家的建构蓝图就应运而生了。
三、“理想国”的建构原则
根据“心灵对国家的承载”学说,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国家的建构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 精英治国原则
这是建构理想国家的最基本原则。柏拉图主张精英治国, 他根据公民灵魂中的三种成分将国家分为统治者、军人、生产者三个等级;依据“正义”的公民观念推导出了“正义”的国家观念, 即一个国家要由统治者阶级领导, 军人阶级、生产者阶级无条件地服从领导, 三个阶级和平共处, 各尽其职。柏拉图所讲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兼政治家合于一身的“哲学王”, 他的灵魂是由黄金塑造而成的, 是最完美的化身, 具有最高的智慧。“哲学王”具备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仰和理性的思维;他能够洞悉世间万物的本质 (即掌握“善的理念”) , 能从全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并能为城邦全体公民谋求最大的幸福;他拥有政治权力, 但又轻视政治权力;他所喜爱的不是政治生活, 而是纯净的哲学生活。柏拉图认为只有当哲学家兼政治家的“哲学王”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在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军人、生产者无条件地服从他的领导, 国家才能走向“正义”, 成为一个理想的国家。
为了使统治阶级 (包括统治者阶级和军人阶级) 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国家职责, 柏拉图为他们规定了适合他们的“合理的”生活方式。柏拉图主张作为一国的统治阶级除了拥有生活必需品之外, 不应当拥有其他的任何私人财产;他们没有个人的房屋或仓库, 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是由生产者供给的, 分量不能太多, 也不能太少, 够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即可。柏拉图这样解释他规定的这种“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原因:“至于金银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们, 他们已经从神明处得到了金银, 藏于心灵深处, 他们不再需要人世间的金银了。他们不应该让它同世俗的金银混杂在一起而受到玷污;因为世俗的金银是罪恶之源, 心灵深处的金银是纯洁无瑕的至宝。”[6]人世间的金银乃是万恶之源, 如果统治阶级和它们接触过多, 心灵就会受到污染, 就会走向堕落, 从保卫国家的忠实牧羊犬变成与人民为敌的贪婪豺狼, 国家也会走向灭亡。虽然柏拉图不赞成统治阶级享有过多的物质财富, 但同样也不想让他们只是“安贫乐道”, 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柏拉图是想让统治阶级拥有适当的物质财富, 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为统治阶级规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柏拉图为使国家长治久安而努力调和社会各阶级利益关系的主观意愿, 但在当时那个时代, 企图让统治阶级主动放弃自己的物质财富和政治权利是不可能的, 这种想法无异于与虎谋皮。
(二) 社会分工原则
根据柏拉图的“高贵假说”, 每个人在出生前身上已被上天赋予了金、银、铁三种不同的成分, 所以人与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不同的, 他们不同的个性、智慧、才能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从事不同的职务。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是要以最好的方式将天分不同的公民组合起来, 使他们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不干涉别人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位公民发挥自己最大的社会价值, 才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们说: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 便有了正义, 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7]。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而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无法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所以进行社会分工, 相互满足彼此的需要, 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柏拉图在讨论这种社会分工时显然过于机械化和绝对化了。“各尽其职”、“互不干扰”有其合理的一方面, 可以使每位公民按天性承担不同的职责, 尽忠职守、发挥所长。不过如果将这种职责的划分过于绝对化, 甚至形成不可逾越的鸿沟, 则显然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更不利于国家的进步。还需要指出的是, 柏拉图的“社会分工原则”并不是根据血统划分国家的统治者、军人和生产者, 他提倡通过教育筛选公民的层级, 决定进行社会的分工。如果统治者的后代资质平平, 没有能力承担管理国家的任务, 就应当把他们下放到生产者之中;相反如果生产者的后代有出类拔萃者, 就应当重视他们, 把他们提升到国家管理者的队伍中。“虽则父子天赋相承, 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 银父生金子, 错综变化, 不一而足”[8]。
(三) 整体利益原则
在柏拉图的理念中, 一个理想的国家不是为了满足某个阶级、某些人群的利益, 而是应当满足社会的整体利益, 满足全体公民的利益, 使每位公民都得到自己应得的幸福。“因为, 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 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9]由此可知, 柏拉图所追求的是为全体公民谋幸福, 强调的是各个阶层的整体和谐性。他认为如果给某个阶层过多的物质条件, 那么这个阶层的公民就不会安分守己地只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了, 他们会做出逾分的行为。假若生产者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 那他们肯定不甘心只做被人管理的生产者, 他们会觊觎进入统治者阶层, 企图成为国家的管理者, 这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不利于国家的团结, 会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柏拉图在承认各阶层的差异性的同时更加肯定的是各阶层的互补性, 他认为各阶层彼此间不是针锋相对的, 是可以和平共处的。柏拉图提倡统治者和军人不允许享有私人家庭生活, 妇女和儿童公有, 公养公育, 生下来的小孩子不认识自己的父母, 他们的父母也不认识他们。“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 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同样的, 儿童也都公有, 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 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10]。不难看出, 柏拉图是试图消除统治阶级之间的私有制, 努力用家庭伦理关系取代法律体系。现在看起来这是一种极端的共产主义, 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回到柏拉图的年代, 就可以依稀看出柏拉图的良苦用心。他实际上是想尽一切办法使作为国家精英阶层的统治者和军人团结一致, 和平共处, 而最好的消除纠纷的办法就是使统治者和军人成为一家人, 即“你的就是我的, 我的就是你的”, 再没有“这是我的”, “那是你的”这种提法, 使统治者和军人完全融为一体, 如果说作为国家管理者的精英阶层可以彼此融洽相处, 成为一个稳定的共同体的话, 则这个国家必然是长治久安的。
柏拉图根据自己对雅典城邦政治的反思和长期的游学经历提出了以“心灵对国家的承载”为理论基础的国家建构原则。他拥护贤人政治, 提倡精英治国, 认为只有由哲学家兼政治家的“哲学王”成为统治者管理国家, 国家才能走向“正义”;他以“高贵的假说”为基础, 主张根据每位公民的不同天赋进行合理的社会分工, 使每位公民都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人的工作;他从社会整体性的角度出发, 力图谋求国家各基层的整体利益, 使每个阶层、每位公民都可以得到自己应得的幸福。柏拉图的国家建构原则在今天看来当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 既有落后的、主观臆断的部分, 又有某些以偏概全的推理。但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他的理论体系却是富于先进性的。他对雅典寡头政治腐朽性的尖锐批判及对未来理想国家提出的建构设想则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不仅对当时雅典城邦的政治变革有着指导意义, 而且对后世的国家建设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2][3][6][7][8][9][10]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10.
在《理想国》的开篇,柏拉图就提出了“何为正义”的论题。柏拉图认为,传统的正义观都不恰当地与狭隘的利益关系相联系,这种情况使人们对正义的理解各不相同。在《理想国》的一至四卷里,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正义”这一问题的智者们对正义提出了多种解释,柏拉图对其逐一分析和反驳。
1.凯发卢斯认为,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而柏拉图对于这一观点并不是正义确切的定义。他指出:首先,当债主精神不正常的时候,还债是不妥的;其次,如果债主是敌人,那么,此时的还债也是不正义的,因为那会造成对敌人的资助。
2.波勒玛库斯认为正义就是“把善给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把善给予友人”的典型是医生把医疗技术给予病人、舵手对付航海风浪维护同船人的平安;“把恶给予敌人”是“在战争中联友而攻敌的时候。”柏拉图反驳了以上观点,按照上面的例子,可能导致医生在没有病人的时候、舵手在没有航海的时候、不打仗的时候,正义成为无用的东西, 有时有用的但不是正义的,也就是会造成“正义平时在满足什么需要,获得什么好处上是有用的”和“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什么了不起了”的问题。柏拉图指出“你所谓的朋友是指那些看上去好的人呢,还是那些实际上真正是好人呢?你所谓的敌人是指那些看上去坏的人呢,还是指那些看上去不坏,其实是真的坏人呢?”界定不清楚的话会造成“把好人当成坏人, 又把坏人当好人。”就会造成帮助坏人、危害好人的局面。所以,正义不能只是“把善给友人, 把恶给予敌人”。
紧接着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区分了个人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柏拉图感到个人的德行属于微观世界,不易说明,需要借助于一种显明的、宏观的事物来说明。柏拉图采取的论证方法:以城邦来类比个人,借助于阐明城邦正义来阐明个人正义。提出在探讨正义与非正义本质的时侯,先要看它们是如何影响邦国的,然后再看它们影响个人的情形,由大及小,然后,就其观念加以比较。所以,他先考察了城邦的正义。“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柏拉图认为,城邦是在分工的基础上,统治者、辅助者和各具技艺的各种工匠、农民、商人所组成的共同体。三种人的分工如下,城邦统治者,应具有知识,考虑整个国家大事,对国家事务进行谋划安排;城邦护卫者是统治者的辅助者,他们是被选拔出来的专门从事战争、保卫城邦的人;各种工匠从事自己的手艺工作,农夫种地,商人贸易。在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下,三种人被严格的区别开来,不至于品性混杂。如果整体城邦公民都遵循这个原则,各司其职,不相僭越,国家就达到了正义,否则便是不正义。
柏拉图在推导出城邦正义之后,进而论述个人正义。他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包含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一个有德行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这也是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在他看来,个人与城邦相似,“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 且数目相同。”在个人的灵魂中也有三个组成部分:用以思考和推理的理性;“理智的天然辅助者”——激情;使人感受到爱、饿、渴的欲望。柏拉图认为,人的理智体现出智慧,类似于城邦的统治者,是为整个城邦的利益而谋划的,所以它在个人灵魂中应该起领导作用。激情类似于城邦中的辅助者,辅助、协助理智的领导。欲望的满足会使人感到快乐,但欲望过大过强会使人变得邪恶,通过教养、教育,通过训练,人们的理智和激情就能够起到领导作用。
总之,柏拉图认为,个人正义就是合理安排自己灵魂中的理性、欲望和激情。具体来说,即理性以其智慧统帅整个心灵,激情以其勇敢保护心灵免受各种内外侵袭,欲望以其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个部分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使整个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国家正义就是,每一个人都能而且都要在三个阶层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进入位置以后就要履行好自己的角色,遵守各自的正确的社会分工并坚守它。这就是柏拉图的正义观念。他的正义观分为两个层次,在城邦社会里,分别代表着理性、激情、欲望的三个等级——统治者(哲学家)、辅助者(军人)和生产者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职,国家就实现了正义。对于个人来说,其灵魂的三个要素达到和谐有序的最佳状态——即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便实现了个人的正义。
我们今天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描述的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理想,但我认为说出来仍然是有价值的。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向往一个更好的世界,并至少使它部分实现。人是创造理想国的动物。憧憬未来并非没有用处,即使我们只是描绘了一幅图画,那也可以成为我们行动的目标。假如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奔跑,理想国就会在我们的版图上出现了。
曾经以为智者哲人柏拉图,其著作势必是艰深、睿智、充满智慧的火花,使我如坠云端而不知所踪,曾经以为像《理想国》这样的西方哲学史上的辉煌巨著一定也写得玄之又玄。如今,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尽管依旧无法参透《理想国》其中的奥妙,也无法深入地了解它的精髓,因为它就像一座空中花园,必须有足够的思想阶梯才能够攀爬上去,但它带给我的启迪确是深远的,尽管我只能仰望而叹之,道听途说而思之,片言只字而感之。其实,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青年时从师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他逃回了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卡德米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之中,他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公元前5世纪,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以对话体的方式著述《理想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寻人类正义问题的著作。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理想国》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是世界哲学史和政治史上的一份瑰宝。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书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
看这本书,我们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让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我们产生一种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的感觉。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逐一地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地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会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由理念论和回忆说构成的认识论,并将它
作为《理想国》的哲学基础。
《理想国》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问题。书的开篇,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就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这也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将其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然而文章并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更加着眼于城邦的正义。他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之后,柏拉图提出了“政治家应该为哲学王”的思想,并讨论了哲学王与城邦的关系和哲学王的形成。他认为,政治家只有是哲学王,他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如何让国家治理地更加协调有序,如何让人民更好地安居乐业。在一个正义的城邦里,哲学王应该成为统治者,因为由哲学王统领的国家,是贤人治国,是德性治国,是知识专政;因为哲学王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而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我想,如果一个人真的具备了这些品质,的确纵是玛摩斯也无法挑剔了。但是,一个国度能产生几个这样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哲学王,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又有几个拥有真正的政治才能足家以匡世救国呢?尽管这是很难实现的,但是柏拉图还是坚信其现实性。
要想成为一名哲学王是要具备天性的,勇敢、大度、聪敏、强记是这种天赋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所假定的哲学王的天赋,并且得到了合适的教导,必定会成长而达到完全的至善,然而,这些配的上哲学的人会受到环境的败坏,因而离弃了哲学,“使她孤独凄凉”。所以,“剩下来配得上研究哲学的人就只有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了:他们或是出身高贵又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处于流放之中,因而没受到腐蚀,依然在真正地从事哲学;或是一个伟大的灵魂生于一个狭小的城邦,他不屑于关注这个小国的事务;少数人或许由于天赋优秀,脱离了他所正当藐视的其他技艺,改学了哲学;还有一些人,也许是我们的朋友塞亚格斯的缺陷束缚了他们,须知就塞亚格斯而言,背离哲学的所有其他条件都是具备的,但是他病弱的身体使他脱离了政治,没能背离哲学。”
柏拉图的人生志趣是培养学生,因此,他在《理想国》中也提到很多教育问题,这对后世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教育应该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终身教育的思想,以及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卢梭曾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也有一些说法“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纵令其
它教育论著被毁,教育园地也是馥郁芬芳的。”因为在现实的条件下,哲学家是很难产生的,柏拉图也把自己成为哲学家的原因归结为神的作用。而作为真正的哲学家,在不合意的城邦里面,他是不能从事政治的,因为他没有办法既从事政治又保持灵魂的和谐,而丧失了灵魂的和谐便背离了善的理念,也就不再是哲学家了。所以,柏拉图的现实选择是培养学生,这展示出了可知世界的终极形态,也就可以达到在全书最后一句话所指望的“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我想,如果不是生活在古希腊那样盛行辩论的国家,又怎能产生如此英才呢?古希腊人讨论哲学问题,追昔抚今,而现代的一些人整日为名利所累,真令人扼腕叹息。读《理想国》这本书,不仅能了解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风俗人文等,还能跟着苏格拉底的辩论培养一些哲学思维,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生命的态度,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读书,要学习书中的学问,更要从学习书中品味人生。
《理想国》读后感
——由“正义”一词产生的思考
《理想国》这一整本书都围绕正义展开,所以,我就正义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正义与不正义。
先来看一个故事。在二零一零年的年末,包工头孙水林说得赶紧回家,他怕第二天大雪封路回不了家,没办法给工人结工钱,但是,由于高速公路路面结冰,孙水林夫妇和三个孩子在车祸中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看着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难,他悲从心生,当他从悲痛中稍稍缓过来之后,想起了哥哥匆忙赶路的初衷,想起在家里等待领工资的农民工兄弟们,于是他决定,不管怎么样要先回去给工人结工资,兑现哥哥的承诺。可是哥哥孙水林的账单已经在车祸中遗失,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弟弟孙东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该发多少钱、甚至不知道该给谁发钱。他说,你们报多少我给多少,咱们就来个良心账。到腊月二十九晚上八点,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兑现。总数跟哥哥孙水林生前所说的数目相差不多。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和农民工都是正义的,他们都是凭良心办事,都是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照理说,孙水林是包工头,他年前发工资或者年后发完全取决于自己,时间很紧迫,天气状况也不好,他完全可以放一放,过了年再发,但是考虑到自己已经承诺给工人年前发工钱,如果没有兑现那就是失信于人,就是不正义,于是他毅然决然的驱车赶回老家。不幸的是,竟然发生了那样的惨剧。老话说,人死账烂,也许就算工人们没有拿到工钱,他们也能理解,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弟弟孙东林捡起了哥哥的接力棒,把工
钱如数带回了老家并且分发给工人们。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说是正义至极的,因为他完全可以拿走这笔钱作为哥哥一家的丧葬费,甚至是据为己有。可是他没有。在遗失了账本的情况下,他对工人们说,咱们来个良心账。工人看到如此诚信正义的孙东林,他们没有多要工资,有的甚至主动提出少要一些。孙东林很感动,但他也没有少发一分钱的工资。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这就是在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心中的正义。
他们的故事最好的阐释了《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所说的,正义是对他人有益,也反驳了书中提到的 “所有把正义付诸行动的人都不是心甘情愿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古格斯魔戒神话提到)的说法。我本人是更同意前者的观点的。
尽管正义是对他人有益,就是说自己在行使正义时几乎得不到什么益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正义。因为我们行使正义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精神层面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是为了追求灵魂的善。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精神层面和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也不失为获得了利益。当然了,一些人做着自认为正义实际却不正义的事,这样的情况应另当别论。比如一个统治者,或者说皇帝,他不顾大量征税,花天酒地,使民不聊生,这样就是只对自己“正义”,根本就是不正义的。这样看来,色拉叙马霍斯所说的另一个观点,“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就是不正确的。我觉得他的这两个观点是矛盾的,不存在什么联系。
【摘要】《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主要论及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城邦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他的哲学家治国的思想,正是如此,很多人认为柏拉图在本质上是反民主的。《理想国》并未有专门的篇幅论述民主,但是根据整个文章的思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分析出柏拉图对于民主的态度,既有一定的反民主倾向,又有一定的精英民主倾向。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民主;精英民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247-02
谈及柏拉图对民主的态度,很多学者都认为柏拉图对民主是持反对的态度的。一方面,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正是由于“民主”而失去生命。另一方面,柏拉图也从未在他的著作中赞颂过民主。但是,通过仔细阅读《理想国》可以发现,柏拉图对待民主其实也并非绝对的否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露出了其“精英民主”的倾向,而充分理解柏拉图对待民主的态度需要从不同的层面去分析。
一、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
首先,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是建立在他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尽管柏拉图并未直接表明他是“性恶论”的支持者,但从他的字里行间中反映了他对人性的不信任,这种对人性本身的质疑也就成为了柏拉图反民主的前提假设。我们赞扬民主,很大程度上是在于我们不自觉地采用了功利主义的原则:即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我们信奉民主是因为我们认为民主能反映人民的真实意愿,这样最能体现人民的共同利益,至少保障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然而我们所忽略了民主适用的前提,在我看来就是人的理性。在绝大多数人具备足够的理性的时候,民主自然能反映大多数的真实意愿,但在理性缺失的时候民主只会造成更大的“恶”。希特勒正是打着“人民同意”的旗号公然进行法西斯侵略。同样的,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也正是缘于他认为在他所处的时代,理性并非为大多数人所拥有,在非理性的人中采用民主原则无非是“民主的暴政”。柏拉图认为在这样城邦里,如果把“群众的好恶认作为就是智慧,超乎必要地把这多数人看做权威,那他就会陷入那有名的狄奥梅狄的强制中,后者将强迫他去做一切凡是为他们所赞许的事。”
尽管柏拉图并未直接使用理性这个概念,但是可以认为理性在《理想国》中被柏拉图以“克制”的概念表现出来。他认为人性中“那较好的部分是统治着那较差的部分的,这个东西就该被称为是克制的。”尽管这种克制并不能完全体现的理性的概念,但在一定程度却能反映理性的含义。而这种克制在柏拉图眼中并非具有普遍性。因为在城邦中,“为数众多的质地较差的人们的欲望是由为数较少但较为优秀的人们的欲望和智力所控制。”这种通过少数人的理性来控制多数人的欲望无疑就否定了个人克制的普遍存在。在柏拉图眼中,大多数人都是由欲望主导而缺失理性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外在方式来控制他们的欲望。比如对于守城的卫士来说,他们不能拥有私人财产,他们的薪金应该为领取必需品,吃饭也是集体用餐,不允许接触金银。一旦护卫者们背离上述规则而取得了私有财产,那么他们将不再是护卫者而成了暴君,城邦距离毁灭也就不远了。这里极大反映了柏拉图对人性的不信任,他认为欲望会是个人的主导,只有通过禁欲才能实现城邦的救赎,而禁欲也绝非个人禁欲,而是通过一定的统治安排所产生的强制禁欲,是通过部分人的理智来“禁”多数人的欲望。因此,民主在柏拉图眼中是不可能产生“善”的城邦的,大多数人的意愿只会是对欲望的愈加追求。
在柏拉图眼中,民主政制“对成为尽可能地最大的富有者的无厌足的追求”,“当穷人们取得了胜利,就成立了民主政治…平等地享有政权和官职,而这些官职的分配一般都是用抽签拈阄的方式决定的。”民主政制式的人的灵魂中,不必要的欲望占据上风,“这些欲望就终于攻克了这个年轻人灵魂中的那一座卫城,因为他们看到,这个卫城是空空的,其中既无学问,也无高尚的工作和事业,也无真实的议论。”柏拉图的语句表明了欲望的无时不在,强大的欲望会导致民主政体流于对私欲的满足,那会导致一个没有真正的自由和快乐的城邦。因此柏拉图才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民主政体。一方面,柏拉图很好的看到民主制度的弊端,但是另一方面,他却过于夸大的了民主的负面效应,过于夸大了个人欲望而忽视同样作为“克制”的理性的存在。
其次,柏拉图之所以反对民主更因为他反对的是民主的基础――平等,他所反对的民主政体更确切的来说是一种平民政体。在这种政体下,人与人之间是绝对的平等,个人之间无论知识能力的差异都有着在民主决策中占相同份量的决定能力,而这种不分个人能力的平等可能会产生“民主的暴政”。受制于时代,柏拉图不可能认识到平等的重要性。古希腊的等级思想他眼中已根深蒂固,因此柏拉图认为神在创造人类的时候,有的人被注入了金子,有的被注入了银,还有的被注入了铜和铁。而注入金的人适合做统治者,被注入银的人适合做护卫者,而被注入铜铁的人则是应该成为生产者。这就无形中给人进行了等级区分,当然这种划分奠定了《理想国》中城邦正义的基础:各司其职。柏拉图认为“人人天性有别,不同的人适于不同的事。”而正义就是“每个人照管和践履城邦中最适合其天性的那份事务。”但这种分类恰恰又违背了民主的基本精神:平等。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与平等是密切相关的,不仅民主以平等为基础,而且民主本身也意味着平等。而亚里士多德也有著名的论断: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参与人的本性,但柏拉图却以天性决定论来否认这种观点。确切来讲,这是建立在柏拉图对人性的前提假设之上,他不相信所有人都能为理想的城邦而奋斗,而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的治国之人。
因此对柏拉图反民主倾向的分析的立足点还是在于人性,人性的差异造就了对人三六九等的划分,这种划分导致了众人不可能在一个平台上参政议政。当然,柏拉图也并非绝对反对民主,在他看来,这种民主只是不适合当时的希腊城邦。在柏拉图所生活的年代,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遇失败,民主制度遭遇危机,整个社会的风气败坏,产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分裂,整个希腊城邦制度也在走向衰落。因此,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立法者不应当把离弃花在法律和政制上。”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雅典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是一种政治秩序不良的国家,在这种政治秩序不良的国家里,很难有着真正工作的立法,因此民主形式很难立足。但这里是否又隐含了民主在将来实施的可能性?在《理想国》中,有很大的篇幅是关于教育的思想的,各方面的教育是培养哲学家的重要途径,这种育人的思想能够更多的培养出有能力的人,培养出更多的哲学家。那我们假设当教育使得大多数都具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能否应该通过民主进行选拔?柏拉图并未明说,但也许这是一种隐喻。
二、柏拉图的精英民主倾向
因此,柏拉图的反民主倾向实际上是对人民民主的一种否定,但这又间接表明了他的精英民主倾向。韦伯认为,民主并非人民的统治,而是政治精英的统治,是职业政治家集团的统治,现代代议制民主只不过是一种“公民投票的领袖民主”,其主要功能就在于选举政治领袖。柏拉图的观念与此类似,他认为理想城邦的形式只有一种,但或许有两种名称:君主制和贵族制。无论君主制还是贵族制,无不反映了一种政治精英治国的理念。而《理想国》最大的特色没莫过于“哲学王”思想,这种哲学家治国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精英治国理念,只是在现当代学者看来,精英民主的实质是精英治国,但是同时具备人民选举的法律效应,这反映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合法性来源。熊彼特提出过关于民主的现代定义:“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的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无疑,人民的选票产生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但是在柏拉图那里,只有精英治国的实质却忽视了人民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一方面,这不意味着柏拉图认为精英统治的目的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认为民主存在的必要性是因为它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柏拉图眼中的精英治国亦是如此。在《理想国》的文本中,苏格拉底也把统治者的最终任务归结为被统治者的幸福,虽然这种看法受到其他人的质疑,因为如何使统治者心甘情愿为了被统治者的幸福而统治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是他给出的答案是精英若不治国,那么“最大的惩罚却是:除非自己去进行统治,就要被比自己更差的人统治。…那些干练明达的人,每当他们进行统治时,正是由于惧怕这样的惩罚才统治的。”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柏拉图对政治统治合法性来源的看法,精英统治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因为不能让没有才干的人进行统治。在另一方面,精英治国也并不意味着柏拉图是一个精英独裁的统治的支持者,在论及哲学家统治城邦的时候,柏拉图也有反独裁的一面。现代民主一方面体现了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通过民主程序可以使政治统治集团变得可轮替性。这完全不同于霍布斯的“利维坦”,霍布斯认为人民与君主一旦缔结协约,君主拥有的是绝对权力,人民是无法反悔的,这有违现代民主的可轮替精神。民主程序的存在不仅仅是在于它所发挥的一次效力,而更重要的是发挥它的长期作用来保证执政精英始终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统治,定期选举是制约统治精英的一个重要手段。柏拉图也认为,“有的时候可以由金子的父亲生育出银子的儿子,或由银子的父亲生育出金子的儿子,以及其他的一切,也都可以这样的相互产生。”这就直接表明了哲学家的可替代性与流动性,哲学家并非一成不变的。因此,哲学家的统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哲学家经过后天培养提高自身的能力,最有能力者当成为统治城邦的人。只是柏拉图空有这样的设计,却无法得到一个量化的评判哲学家治国能力的标准,如何选出最有能力的哲学家来治国,这是最大的难题,柏拉图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这自然也是“理想国”的空想之所在。因此,“哲学王”思想在这里一方面虽然包含了民主制下轮替的思想,却又缺乏通过民主来选拔的理念。
三、结语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的确有反民主的一面,但是这种反民主倾向可以说并不是对民主本身的憎恶,而是对于民主适用性的怀疑。不是所有的社会都适合民主,但是民主却是政治发展的目的。柏拉图的这种精英民主倾向实质上是符合很多现代学者对执政精英群体的看法的,无非在柏拉图那里缺乏一个选拔精英的方式。可以说柏拉图是一个反人民民主的精英民主者。
参考文献: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观,分析
正义,自古以来就是社会道德和法律所关注的核心观念,一直受到东西方相关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提出了正义观即是秩序观,是指每个人都在遵守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正义观涵盖城邦方面和个人方面。[1]柏拉图认为,正义观最为理想的状态是由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各司其职,共同构成和谐的等级秩序社会。而柏拉图提出的正义观对于现今社会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一、柏拉图正义观的基本内涵
(一)城邦正义
《理想国》中,对于城邦正义是从分工和个人天赋两方面,首先,从个人天赋来看,他将国家阶级分为三等,但这是表面上的,分工是基于人的天赋不同,第一等级的是统治阶级,负责国家的权力执行和运转,享有绝对权威;第二等级是负责辅助的执行者,执行军事权力和职能保证城邦稳定;第三等级是社会的最底层,负责国家运转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对一个国家而言,三者缺一不可,而且要实现互不干扰,这就需要从社会分工方面入手,他认为是每个人从事自己适合的工作,发挥其优点和长处,使其集中精力,精益求精。分工专业化能够使生产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效地提升效率,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2]这就是柏拉图所认定的城邦正义。
(二)个人正义
在个人方面,柏拉图认为只有实现个人灵魂实现内部分工与协作,个人理性、激情,以及欲望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才能实现个人正义。但是,个人正义内部的分工与协调和外部分工协作是不同的,它是内在的,换句话说,正义的人不允许自己灵魂中的各部分进行干涉,起到别的作用。
二、对柏拉图正义观的具体分析
(一)正义观是否与现今社会自由民主冲突
柏拉图的天赋理论提出,人的天生本性决定了一个人生来就应该从事何种工作,在他的理念中,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他认为民主的弊端是由于穷人掌权和党派之争,最终结果会引起国家的混乱。对此,我们应该汲取其正义观思想中的有用部分,摒弃其中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部分。如:做好社会的分工协作,使适合的人从事与其长处和优势相符合的工作,值得我们借鉴,充分发挥每个人才的作用。对于其说的,民主与正义是对立的这一观点要摒弃,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将正义观念和自由民主实现有机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否包含极权主义
《理想国》中,国家的权力是掌握在统治者和执行者手中,提供社会运转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者没有丝毫的权力,只能服从统治阶级的命令。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由物质组成,在国家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即统治者、执行者以及生产者是天生确定的,这实质上是一种愚民政策。它让人相信职业和等级都是天生注定的,必须遵从上天的决定,服从统治,听从命令。另外,柏拉图认为管理国家是一项专业化事业,需要具有智慧而又数量极少的哲学王统治,依据正义观,只有最具知识的人才能够掌管国家,充满了专制思想和极权主义。另一方面,虽然在整个文章中提出,如果护卫者的素质降低,应该降低其等级,而对于生产者表现优秀的,可以提升其等级,从未对哲学王的统治发生改变,三个阶层的流动交换只体现在护卫者和生产者阶层。从整体上来看,其思想的实质依然是人治,大多数的基层工作者服从极少数人的统治。在观念和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狭隘性。
因此,在当前社会中,需要我们汲取柏拉图正义观中的有效部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合理地安排其工作,发掘优秀人才等,对其中的哲学王及护卫者等统治阶级的思想进行摒弃和改进,使其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夏雪莲.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正义观的内涵[J].法制与社会,2014(21).
2008年盛夏,陈桐在午夜时分打开家门。刚从山东公干回来,又热又累,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气味。
脸色铁青地直扑书房,果然,老婆张玫玫趴在书桌上。电脑开着,荧荧蓝光映着一瓶94年的长城解百纳,已经见底了。
他花了很大力气才把张玫玫摇醒。张玫玫把她曾经可爱的小脑袋像拨浪鼓一样的甩着,嘴里还念念有词,“陪君醉笑三万场……”
陈桐出离愤怒,大吼,“笑个鬼!张玫玫,我要离婚!”
“离婚?你要离婚?我才需要离婚呢!我快被你逼疯了。”张玫玫在半梦半醉里尖叫。
婚姻是一场负重的奔跑
张玫玫很不快乐。
她一向自认是知书达理、有些慵懒、有些小情调的女子。是的,她不用女人,而用女子来形容自己。这跟她看了太多书有关系。
从三毛到席慕蓉,从金庸到余秋雨,从曹雪芹到冯梦龙,从亦舒到安妮宝贝。各式各样的文字如同精神吗啡般让她上瘾。她最爱的哲人是柏拉图,而最向往的完美丈夫典范是琼瑶笔下的费云帆,温柔多金,无限包容。
当然,她也知道爱情小说害死人。所以2004年7月,当28岁的陈桐跟她从电影院出来,披着一身月光对她说,“婚姻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尊敬的表态”时,尽管不那么文辞优美,她还是感动了。而陈桐那时脸上的诚挚和认真,映着夜上海璀灿的灯火,让她4年后在博客里写:“如同梦幻空花般地不真实。”
陈桐是爱她的,说照顾她也不是一句空话。上海男人的居家性在他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生活上极其体贴,会做饭,会做家务,出国还会给老婆带礼物。新婚的头一年,两个人时时粘在一起,知道张玫玫浪漫,他日常都是把爱字挂在嘴边。
老公专一,能干,薪水也不低。张玫玫知道,她应该满足了。只是有一点,她在婚前没有发现——陈桐的现实。
这种现实是指,陈桐不喜欢那些看不到效益的虚无飘渺的感觉。上海生活压力大,他又在一家德资企业上班,自己非常努力,每晚都要研究工作。于是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婆应该跟自己一起,力求上进。
但这不是张玫玫的目标,她觉得养家是男人力所当然的事。她很喜欢自己那份小公司小职员的稳定工作,收入固定,上班也不太累,而下班后,她能痛快做她喜欢的事情。比如到网上看看文章,跟朋友聊天,写小说,做手工,每年固定出门旅游。
如果情趣爱好都赔给工作,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张玫玫一向是钱多有钱多的过法,钱少有钱少的过法。她的开支也不是很大,每个月6000的月薪,单身的时候也没有觉得紧张,怎么婚后反倒不行了呢?
2005年9月,在张玫玫提出国庆去青岛旅游时,陈桐终于忍不住了,说我们公司那谁谁谁,也是女的,月薪已经到了多少多少,你能不能少上点网,去报个培训班什么的,以后好换工作,提高收入。
他要求老婆想办法把收入提高到10000以上,不然家庭开销无法维持。
张玫玫顿时无语。当她关掉电脑,强迫自己抱起英文词典后,发现那种感觉,真叫一个痛不欲生。
醉里不知身是客
张玫玫觉得痛苦,婚后仅两年,她想保有的精神自我荡然无存。
在生活上,张玫玫是依赖老公的。结婚以来两个人都在用力磨合,其他生活小事都磨得差不多了,唯独在精神追求方面,始终无法调和。张玫玫实在想不通,她所希望的生活方式,就真的那么罪不可赦?是不是人一定要上进,一定要努力工作,才算不虚度此生?
她不想跟陈桐争,也争不过。陈桐实在是太能唠叨了,事无巨细,生活上的样样细节他都观察清楚剖析分明。
婚前的甜言蜜语都成了婚后辛辣的讽刺,张玫玫不敢在陈桐面前写小说,不敢提出门旅游,甚至看电影时也不敢动情流泪,会被嘲笑为多愁善感。她发现自己做什么在陈桐眼里都是错的不现实的,所以只能把心躲在壳子里面,在家里像在演戏。
2007年6月,张玫玫趁着陈桐到德国出长差,一个人到湘西旅游了10天,自由的感觉铺天盖地汹涌而来。坐在沱江边的时候,她真的想分手了,“五月前完成某项认证考试”“每星期一和三上英语班”……她不知道为什么要陷在那些让自己深恶痛绝的事情里面。
然而回到上海,看到陈桐仍然大堆小堆为她带回礼物,她又心软了。下一个男人,不见得有这么细心。可是生活如此压抑。不记得什么时候,她开始偷偷地抽烟酗酒。最初只是一杯红酒,慢慢加量,到后来只要陈桐不在家,她一个人能喝掉一瓶。
当陈桐第一次在卧室里翻到她喝空的酒瓶时,简直五雷轰顶。什么样的女人才会独自在家里喝酒?酒量比他还豪。
陈桐非常苦恼。
谁能忍受自己的老婆就寝时间是半夜两点,周末在家不洗衣不做饭抱着电脑写她永远不会出版的爱情小说;对工作不上心,回家只挂住自己玩,完全不可理喻;最后她竟然还敢酗酒……
其实他也不是真的嫌张玫玫不赚钱,而是她对生活的疲沓态度,让他感觉很累。
不想洗的衣服、不想拖的地板、不想写的报告,不想打的电话……这就是老婆想要的生活?他没法理解,结婚4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了N个百分点。在单位里日渐沦为跑腿的龙套,她也无所谓,永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让她过节给父母打电话问候,最终也没有打。等她想起来的时候,已经不再有用了……
陈桐决定不再宠溺张玫玫。是的,如果他能力足够,他可以给她一座华丽城堡,一呼百应,仆众成群,张玫玫只需要做她优雅的女主人,谈柏拉图式的爱情。可现实是,他们只是一对平凡的柴米夫妻,需要双方脚步一致,奋力向前。
他不能在“婚姻是恒久忍耐”这句话中,耗尽他的青春。
记者后记:
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如此扭曲,好像两个完全不相同的异次元空间,婚姻被挤得头破血流。截止记者发稿,张玫玫也没同意离婚。她仍在试图挽回。但让人不得不同意的是,张玫玫和陈桐的婚姻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场灾难,让两个人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