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体备课的意义(共14篇)
我校重视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制度,加快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现就集体备课在教学中的意义归纳如下:
1、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研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不同的意识在研讨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看法都进行了改造和重组,每个人都获得了新意义的“学习共同体”。真正实现“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共享。
2、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日趋激烈的广阔竞争背景下,个体的优势已显得力不从心。如同冰心所言: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就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极限地发挥群体优势。增强团体意识、形成团结的集体。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随着集体备课活动的深入开展,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集体主义思想都将一步步得到质的提高。
3、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活动前都要精心准备,同时可以在活动中听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如对某一教材内容的教法、学法、重点、难点、关键点的确定和处理等。此外,还能使青年教师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能够尽快成熟起来,老教师在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面前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4、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通过集体备课,一个人的备课资源与成果同时供多人享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5、使学生享受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和专长各有不同,集体备课时大家围绕某一教材内容进行积极的探讨,可以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美的教学设计,这样的举措,最终是要实现教师教学的最优化,同时,使学生享受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6、可弥补教师发展不平衡的缺陷
一、集体备课的步骤
1. 备课组长制订集体备课计划表, 分清备课任务。
备课组长带头召集第一次备课活动, 示范详细的教案 (此教案可作为以后备课的样品教案) , 人手一份。
2. 集体备课。
各备课小组通过讨论, 统一教学目标、内容和进度。在集体备课、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教材和制作课件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
3. 分头准备。
根据集体备课时所达成的一致意见, 组内教师依据分工去查找资料、收集素材,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件制作任务。
4. 交流反馈。
课件制作完毕后, 组内其他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共享课件, 其他教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创造性地使用该课件, 或选用其中的素材。在使用过程中, 教师可以互相交流使用心得, 并提出修改意见。
5. 教师轮流备课并形成详细教案, 人手各一份, 每周开展一次讨论活动。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不仅备课文, 还要自编与课文有关的练习 (教师自编的练习应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要同中考的能力测试要求接轨) , 如阅读理解测试题、完形填空题和作文话题。
6. 推出精品。
学期结束, 教研组组织本组全体教师, 对一学期以来大家所编制的资料 (课件、教案、练习和试卷等) 进行评比, 评出的优秀课件、教案、练习和试卷由制作者个人署名并存入备课小组的资料库中。然后, 教研组将各备课小组的课件组合成系列课件, 并收到教务处存档。
二、经验
本校教师通过集体备课, 共享了集体的智慧和知识, 通过集体讨论减少了教学中的弯路和错误, 提高了教学效益, 节约了教师个人备课的时间, 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材的研究、挖掘课文内涵, 进一步深化教学, 从而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学生, 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三、不足之处
有的教师对计算机还不是很精通, 有点畏难情绪, 不太会用计算机制作课件;有的教师不敢大胆取舍备课内容;还有的教师不能积极地进行备课, 对其他教师的备课内容不能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或是全盘照抄。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集体备课和教学效率。
四、反思
1. 改革课堂教学, 备课是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更是教
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集体备课, 可以发挥教师的群体效应, 使教师重视研究教法、学法, 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 尤其是新教材, 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2. 通过多年的尝试, 笔者认为, 集体备课应强调在教
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大纲的基础上集体交流, 而不是一人备课、集体模仿。每一个教师都应在集体备课中积极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而不是只做“听客”和“看客”、照搬别人的教案。同时, 教师在学习其他教师教案的同时, 应深入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学习与掌握新课标、广泛查阅资料、细心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3. 课堂教学是极富创造性的劳动, 没有固定模式。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根据各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充分发挥创造性,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集体备课形式应灵活多样, 既有集中、又有分散。学校除了组织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备课以外, 还可以组织不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备课, 也可以组织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 尤其应注重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 通过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促使教师通过探讨与交流, 取长补短、提高认识, 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教学特色。
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 不应机械地按备课内容进行教学, 而应在备课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特点创造性地加以发挥。
4. 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一、提高对集体备课的认识
传统的备课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的生成、情感的激发、生活的运用和学科的整合,这些都是在老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影响下,一线教师早已习惯了的备课思维。面对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备课的基本要领,教师个体无论是观念还是能力都是难以转变和驾驭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集体备课给了教师互相补充、交流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教研的效率和备课的质量。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与流程
集体备课备什么?怎么备?集体备课要解决重点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小组成员在一起共同研讨课时计划,重点放在教学设计上。同时,由于教学水平高低不同,对教材、课标理解的不同、教学内容处理的不同,借此机会共同补充。这种小组合作,不求教案一样,但求思想方法的统一,课下共同探讨、课上互相听课。为给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提供方便,我们在课程表安排上将相邻班级同学科的课错开,为教师提供互听、互学的机会,同时还建立了合作小组研讨跟踪记录,规范了合作习惯,在年组内形成了小范围带动整体的教研氛围。教师感到这种合作不走形式又非常方便,实实在在培养了教师的合作精神。
我们重在备课过程。本学期我们在原有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创设了凸显个人钻研作用的集体备课流程:个人钻研—集体研讨—执教验证—全员诊断—实践推广—个人反思。通过实践,教师逐渐认同了这一备课流程,而且也容易操作,有利于年轻教师成长。
三、规范集体备课行为
现在我校教师通过集体备课认识到了这一教研活动的必要性。为了规范管理,我校制定了如下备课制度:
1.教研组集体备课每月两次
这样组长结合学校月工作计划,确定备课时间,无特殊情况,定在月初周一,月中周一,按时组织全组成员参加集体备课,组员不得缺席。
2.有目的地确定集体备课内容
教研组长根据本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的有关课堂教学方面值得探讨的问题或课时内容,与组员共同协商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
3.凸显“个人钻研”备课环节
每位教师在接到集体备课任务后,首先把重点放在“个人钻研”环节上,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收集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为集体研讨做充分准备。
4.试点实验要体现主讲人的个性
集体研讨后,被确定的主讲教师除按研讨方案整理实教教案外,还要结合自身和班情,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指导。
5.实践推广环节要在全员诊断后进行,确保集体备课作用
6.集体备课后要做到及时反馈改进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每次集体备课后教师都要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7.领导参与营造集体备课氛围
为使全校教师树立共同意识,重视集体备课,学校行政领导参与集体备课,教学校长、主任必须参加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8.教师要认真完成有关集体备课归档材料
四、建立集体备课评价
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所以在评价时我们重在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过程,一是看教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二是看教师能否在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三是看教师能否主动查阅资料,发掘课程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四是看教师能否在集体研讨环节中发表独特的个人见解;五是看教师能否执行备课制度,高质量完成集体备课任务。
我校将集体备课对教师的评价,纳入年终教师教学过程管理之中。
教研组的集体备课作为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主阵地,如果开展得当,必定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有效推动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整体进步,也是教学管理以人为本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在近几年在我校的教学管理中,开展了语文学科的集体备课研讨,使我们每位教师的课堂呈现出“百花争春”的局面。在课程标准下,教师的备课应该是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互结合。集体备课是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在集体备课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集体备课的准备。组长提前通知全组成员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材、大纲,明确集体活动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
(2)集体备课的过程。常用的是以一课为例,选定中心发言人。首先听取中心发言人的发言中心发言人就本课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内容应包括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策略、作业等。其次全组人员共同研究,讨论中心发言人提出备课提纲,讨论时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集思广益,允许不同意见的争鸣。最后根据集体讨论的内容,中心发言人修改备课提纲,要统一教学思想,统一“双基”的内容与要求,统一课时安排,统一课堂的三维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3)共享一些资源。通过这样的备课,教师们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课例,教学的实践中、反思中的感悟、体会、经验和教训与其他教师分享。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充实到自己的教案中,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但我们绝不能把集体备课和个人教案等同起来。在集体备课后,教师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化教案,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教师需要创造出特有的班级气氛和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集体备课后的个人教案可以说是把集体智慧转变成为成为教师个性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个性,使个人素质得到充分展现和提高。
备课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集体备课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做好一些记录,更是大家交流思想与智慧的平台,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风暴中吸纳营养,让教学在务实高效的备课后实现目标集体备课发挥的是集体的智慧。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我们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
我校一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我参加已有五年之久,在参加集体备课的过 程中,我体会到集体备课,对教师的业务成长极有好处,它有以下优点:
一、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所面对的是全新的教学内容,新老教 师(包括骨干教师)都面临着重新熟悉新课程的重任。集体备课最直接的作用 就是促使教师熟悉教材,理解新课程的内涵。
二、借助合力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不仅仅是 熟悉教材,教师还要对教法进行深入地交流,其结果是汇集个体的备课成果,形成集体智慧,这样必然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集备的过程除了要研究 教材教法,迅速的理解教材,掌握算法;还要教师交流是如何收集材料、如何 钻研教材的,提高备课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交锋,使教师在争论、交流中,不断明确认识,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成长。
但是,我认为集体备课不能替代个人备课,只有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 真研究学习备课足提供的教案(原案),自已再设计出符合个人特色的新教案来,以施教学,则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只有把个性化的备课和集体备课融合起来,求大同取小异,从而上出既有特色、又有水平的好课来。一方面,个人备课的过程是使自已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进行 一次熟悉、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别人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只有通过消化整理 才能成为自已的。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当你拿别人的教案讲课时,即使在 你上课之前已经读得很熟,但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牵引你,受人思维之 阻,使你不时的要去翻阅教案,讲课的连贯性也要要大打折扣,你的情感和价 值观就很难表现自如,效果自然会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备课中,我认为 先要认真研究教材,自已设计教案,仔细学习集体备课定夺教案,再树立自己 风格的教案,那样课堂教学就是前后贯通,轻松自如,一气呵成。另一方面,通过个人备课可以更多的容入自已个性化的东西,体现教学的 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教学是极富激情和鲜明个性的行为,绝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的差异,教师更是如此,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教 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所以,个性是不能替代,也不能复制的。课堂教学要 表现为个性的地方很多,如:课中语言表达的艺术,导入课文,总结课文学习,板书的设计和学生对话,还有与学生心灵沟通等等,都是不可替代或复制的,那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和总结才能体现出来。每个人都有 不同的见解,同样的东西相互交换就会变成双份的东西,因为集体的力量是最 大的。再者,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会有所区别,通过个人与集体融合的 备课加上独特的风格,使教学可以达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学目的。如 果你所教授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差,就可以通过“一帮一”“小组合作”等深入 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中我们 可以看出,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升华板。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是教师最快捷的取得进步的学习方式。
下面就我们初三物理组的集体备课具体操作中的点滴感受总结如下:
一、增进感情,取得最佳合作价值
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大家要坐在一块商讨教学事宜,就要相互团结,虚心听取别人的教学见解,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上网共同查找资料,一起讨论最佳教学方式(演示实验的效果好还是学生自己实验的效果好等等),就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交流探讨倾心而谈,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更达到了彼此合作的最佳境界。
二、根据学科特点完善集体备课形式和内容。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由于各班学生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教师也各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每个人教的班情况差别也很大,为此,在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对学生对课堂的把握,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去创造,并不是生硬的套用集体备课的模式,这样使具有固定模式的集体备课形式灵活地为教学为课堂服务,使我们优秀的教师团体资源得到了重组和利用。
另外,我们还进行“随时备课”,主要用于调整先周备课的不足之处,对于哪节课哪个知识点有了好的创意,有了好的教法,及时交流;现在我们都形成了一种习惯:每个教案第一个班级授课结束后,总是会问问对方“效果怎么样?”如果一节课讲得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提醒对方注意这里学生理解会遇到的困难,讨论针对后面的班级情况该怎样处理这个难点。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
学校数学教研组应该在学期初就确定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主备人轮流担任。这样就使集体备课从时间、地点和人员上得以保障。
二、明确集体备课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一) 集体备课的内容
集体备课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有哪些成功之处, 存在哪些教学上的不足, 哪些必须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二是讨论下周教学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二) 集体备课的要求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
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 (讲) 人 (形成初案) ——集体研讨 (形成共案) ——个性化设计 (形成个案) ——教学实践 (跟踪) ——课后交流、反思——资料保存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1.备教材。数学教师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 一定要认真研究数学教材, 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 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对教材要有宏观上的把握,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更要从微观着手, 脚踏实地, 力求实效。
2.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 就必须充分的“备学生”。教师要努力了解学生, 要从学生的角度具体分析学生实际, 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 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 从其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入手, 往往效果更显著。
3.备教法、学法。“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法得当, 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 则事倍功半。集体备课时必须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 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预习法、指导法、设疑法等等。
4.备教学手段。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 包括课前准备, 课后巩固等。
5.备教学过程
(1) 导入; (2) 教学环节; (3) 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 (4) 总结; (5) 板书设计; (6) 练习设计 (课堂和课后) 。
四、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 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 然后由主备教师说课, 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五、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 中心发言人说课, 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 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六、教学实践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 集体备课后, 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 选择集体备课中的结构、方法、策略等, 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因此, 集体备课后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 以便使教学得到总结、提高, 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七、课后交流、反思
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进行上课, 要进行交流, 对教学进行反思, 才能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自从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电子备课室以后,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让多媒体教学设备多为教学服务。那么在多媒体条件下,如何发挥集体备课的效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推动学校教研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按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备课小组的作用,有目的、有步骤、有实效地进行集体备课,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其次,要做好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要让教师懂得集体备课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效果,知道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掌握集体备课的方法,了解集体备课的内容。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是:备课小组确定备课课题,全体组员认真研读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对课标进行分解,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思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要点,收集相关教学素材,由备课组成员独立设计教案,根据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反复调试,确定最优教案和课件,由一位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全体组员听课评价反馈,对教案和课件作适当修改,总结经验,为下一次集体备课做好准备。
下面以《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谈谈在多媒体条件下,我们是如何开展集体备课的。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本章重点,是很好的实验探究素材,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更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强化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
首先,组织全组教师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全章知识结构及本节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间的关系,把握主线,将它们串联成一个整体。认真研读课标、教参,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三维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较难从生活现象中发现物理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欠缺,推导归纳的思维能力较差,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为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有必要降低教学要求。
其次,要思考如何上好这节课,通过充分讨论,我们确定的教学思路是: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按步骤完成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对数据的分析中归纳出规律,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使其获得成就感。
明确了教学思路,我们就要准备需要的教学素材,这一步与传统备课方式有很大差别,它不仅要有文字资源,还需要准备有关的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甚至虚拟实验,这些资源只有在多媒体条件下才能完全准备好。有的资源我们可以自己制作,更多的资源要到网络上去搜索,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制作这些资源的能力或时间。网络资源有的很粗糙,不一定适合我们使用,这时需要我们进行再创造,以便适应现代教学需求。
当所需资源全部准备好以后,我们就要利用这些资源来进行教学设计。我们要求设计的教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环节,二是教学流程,三是设计意图。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写好教案,经过全组综合,形成最佳教案,根据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比较喜欢用幻灯片软件来制作课件,因为幻灯片软件简单易学,方便实用,效果好。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常常要选用和配制一些影片、图片、动画、声音等素材,灵活自如地用好这些素材,成为提高幻灯片课件制作质量的关键。当然教师也要重视课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课件使用过多过滥,风格与教学内容不协调,衔接过渡不自然,有的教师以课件为教案,过分追求课件的完美,使备课重心偏移,适得其反。
最后,我们要对课件进行运行调试,看每一步是否合适,要从内容、逻辑关系、动画效果等方面考虑,作适当调整,该补充的补充,该删除的删除,不要舍不得,要注意发挥集体的智慧,将课件调整至最佳状态。
教案、课件都准备好了,我们让一位教师进行示范教学,经过全组教师观摩,反馈教案、课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思考教师上课与我们的设计存在的差距,看问题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针对问题成因,逐个解决、完善,再让另一位教师按改进后的要求进行公开课教学,请有关专业教师一同观摩,通过讲评,再作适当补充,这样一个完整的集体备课环节就完成了。
第一、主持人交代本次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第二、主备人陈述教学设计。
陈述的基本顺序为:解读教材(含目标设计和重难点的确定)——阐述教学设计理念——简述教学流程,凸现设计亮点——阐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及意图效果——作业、检测——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等-----模拟讲课。陈述时,侧重讲重难点及其突破方法、说自己教学环节设计及其做法。
主备人陈述时,其他教师看印发的主备人的教案设计,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圈画。
第三、备课组集体研讨。
1、讲--其他教师简要陈述教学设计、观点和做法,特别是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和做法;
2、评--对主备人和其他教师的设计.观点进行客观的.中肯的评价,一般选择两三位老师,分别指出其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值得商榷的环节、内容;对“评”环节有异议的地方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要体现互动.生成的特点。
3、议--展示需要向其他老师请教的问题,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值得探讨的内容、问题等,与其他老师展开讨论;展示希望得到的帮助等。
评与议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必须体现“互动与生成”,有精彩的讨论、交流,发言时不拘顺序,可以多次发言,甚至是有礼貌的插话。
这个过程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也可结合学生情况,提出教学设计的改进措施。发言时要求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客观评价,要避免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说一遍。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另外,主持人必须有问题引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场研究,逐一解决。教师在初备的教学设计上要作好研讨记录,为设计个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第四、主持人作结:把大家的观点、意见归纳起来,提供给主备人和其他教师改进教学设计。
九月的集体备课教案
一.Teaching content P10 & P14 1. Expressing language: Numbers 1-6. /Hop /Now Let’s stop. Sing a song: One, two, three. /Hop, hop, hop. Four, five, six. /Now Let’s stop. 2. Connecting the numbers and the words. 二. Teaching aim 1. Pupils can sing the song and do the actions. 2. They can read the words of the numbers. 3. Getting interested in learning numbers. 三. Difficult teaching point: Pupils can connect the words and the numbers. 四. The key point: Pupils use the numbers in their lives. 五. Teaching aids: cards of numbers 1-6 六. Teaching process Step1. Introducing numbers 1. Introduce the title: “Numbers”. Pupils repeat it several times. Teacher asks pupils who can count numbers. 2. Teacher uses objects to count numbers. For example: Count pupils / desks… Asking pupils to count numbers with objects. 3. Sticking cards of numbers on the board and writing the words on the board. Pupils read and try to remember the words. (Teacher puts away the cards of the numbers and pupils can read the words correctly. Pupils read the words in jumped order.) Step2. Introducing the song 1. Pupils open their books and listen to the song. Teacher dances and sing follow the tape. 2. Pupils listen again and sing. Teacher explains: “Hop. / Let’s stop. (Using fingers and Let’s go!) ”. 3. Pupils sing the song and dance. When they dance to “Now Let’s stop!”, pupils can’t speak, laugh and move. 4. Pupils write the words beside the numbers on P10. Step3. Home task 1. Writing the words “Numbers, one, two, three” on the exercises book. 2. Pupils should read the words and sing the song. 3.Connecting the words and the numbers on P14. 一. Dynamic prepare lesson一、创新组织形式
主要做法是改变传统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转而根据研讨内容需要选择人员组成备课组。如围绕“幼儿线描画的教学常规”这一课题,组织美术领域的教师组成备课团队;围绕“幼儿入园不哭闹的技巧和策略”课题,组织小班教师组成备课团队。我们还专门组织全园教师参加环境创设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创新环境,使全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具童趣和特点,达到地面、桌面、墙面三维一体的多元和谐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效果。
二、探索备课模式
(一)“异中求同”模式
“异中求同,集体备课”,是先选取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全体(或一个教研组)教师每人都根据选定的内容备一节课,然后再集体研讨,将众多设计集结为一节课,并选取一个教师来执教,展示设计成果,共同观摩后再次备课、试教,经过多次“磨课”,最后形成一个可行的定案。下面是我园数学教研组开展的“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集体备课活动实例。
1.个人备课,认真钻研、思考,自助积累
在这个环节中,每位教师凭着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对幼儿特点的把握自主进行备课,设计了不同的活动目标、教学教程,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成目标。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教师生成了不同的活动主题及初步目标。
“小小探险队”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让幼儿学习看坐标找物体。
(2)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丽的马路”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为马路种花、种树的活动中,初步学会用二维的方式找坐标。
(2)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及操作能力。
…………
从以上活动确立的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行为主体不一致。在同一活动中,有的目标以教师为行为主体,有的目标以幼儿为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不一致,使得目标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其次,目标不够具体明确。在教学活动“美丽的马路”中,目标1缺乏导向作用,目标2“培养分析、综合能力”,不明白教师准备在哪一个环节培养这两种能力,活动中也并不需要幼儿分析什么问题。
再次,目标的语言陈述不精确,缺少可观察和可测量性。从这些目标中,我们无法了解教师具体想让幼儿在学习中达到什么认知程度,所以活动结束后也无法知道是否真正完成了目标。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必须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落实目标。
2.集体备课,互相探讨,互助交流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和意见,针对性地找出了自己在备课时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对不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与修改,剔除不符合教学理念和幼儿学情的环节,从而形成了我们第一次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找宝藏》。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暂定为:
(1)尝试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寻找物体,初步认识坐标。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游戏的乐趣。
(3)增强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小组合作、竞争意识。
教学方法:
(1)为幼儿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激活幼儿思维。
(2)找到幼儿兴趣点,运用尝试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对比法、游戏法等,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借助问题教学法、探究发现法等主动建构知识。
3.反复磨课,进入实战阶段
在集体备课后,教研组推荐一名教师进行试教,大家观摩集体备课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完善设计。
第一次试讲后,教师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为幼儿准备的数字宝图解读起来过于复杂,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学游戏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合理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又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再一次回顾教材与教学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幼儿操作学具,提高教师指导语言的准确性等。
(二)“同中求异”模式
“同中求异”的集体备课方式,就是在同一主题背景下,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不同的生活实际,采取不同的设计构想,进行发散式备课。各自备好后,大家再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1.个人分析主题,多角度挖掘教学资源
我园在开展五月份主题“马路上”活动时,就运用了发散式备课形式。教师们通过对主题的认真分析,都能够多角度地挖掘资源、分析教材、设计活动。(请参看图表1)
2.集体研讨,互助教研
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老师们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
教师一:小班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马路上各种灯色彩丰富、变化多端,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马路上的灯”这个活动主题,美术活动“漂亮的霓虹灯”、科学活动“灯”、手工活动“制作路灯”等。
教师二:马路上的灯使夜晚的马路变得更加美丽,但许多孩子对夜晚的马路了解却不多。我班准备从“夜晚的马路”入手,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马路的四通八达,进而扩展到马路的种类、功能,让孩子全面认识马路。
…………
不同的设计思路为参与的其他教师打开了思路,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小班“交通警察”活动,引入了家长资源,让当交警的家长到班上,请全体幼儿自由提问,了解交警的职业特点。就这个活动方式,有老师提出疑问:小班孩子能进行自主提问吗?这个方法适合小班孩子吗?问题提出后,其他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在热烈的讨论中,教研组长又适时抛出一个问题:这个主题如果放到中班、大班,你们会怎么开展呢?通过讨论老师们发现,同样的活动可以通过活动目标、活动形式的调整,延伸到不同年龄班。
3.取长补短,个人备课
在集体备课之后,老师们重新进行了又一次的个人备课,每个人都本着“保留经典、舍弃重复、创新生成”的备课目标,对自己选定的主题进行修订、补充,形成更加完善的主题活动。(请参看图表2)
“同中求异”模式在教师团队中掀起一种“头脑风暴”,它是不同教师思想碰撞产生火花的温床,是实现教学方式灵活性、有效性、丰富性的良好途径。
三、拓展集体备课功能
除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功能之外,我园还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拓展出集体备课更多的功能。
1.园本课程开发功能
集体备课不仅提高了我园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执教能力,也提高了大家组织教材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式的能力,学会“借脑”、“借势”、“借力”,经过理解、整合,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能。
2.教师研修功能
我园将园本研修中的“个人自主反思、同伴交流互助、专业示范引领”三要素贯穿于集体备课的全过程,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逐渐养成了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的职业生活习惯。在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3.团队建设功能
我园力求做到在教研活动中为教师创造“说”的机会、尊重教师“说”的权利、培植教师“说”的勇气、锻炼教师“说”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使我园教师的群体力量进一步加强,在集体方向性、团结性、自我组织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方面有较为显著的进步。
盘龙区东庄小学 高恒武
(一)集体备课活动应遵循的七个原则:
1、合作性
2、实效性
3、研究性
4、创新性
5、统一性(辩证的统一)
6、超前性
7、完整性
(二)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
2、整体意识
3、超前意识
4、反思意识
(三)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 “三个关系” :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四)集体备课要克服四种现象: 现象一:集体备课成了“大杂烩”。现象二:集体备课成了“集体剽窃.”。现象三: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现象四:集体备课成了“木偶戏”,缺乏个性。
(五)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1)虽然定时定点,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一通,白白浪费时间。
(2)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提纲挈领,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3)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如:一位教师主备、主讲,其他老师不愿意参与,个别老师留一手;一位教师备好后,不进行讨论和研究,其他教师用,坐享其成„„
(4)尽管研讨比较充分,形成了一体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课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
我是娘子关学校的一名普通老师。作为一名年龄较大教师的我自参加集体备课以来收获很多,感受很多。下面我就从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一、教学方面
集体备课让我从青年教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使我在课堂教学中少走了很多弯路。虽然我从教多年,但在教案设计方面还是做不到科学合理,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学生学得稀里糊涂,效果不太好,我只好课下再给他们补,弄得学生课业负担重,我也费了不少劲,真是事倍功半。集体备课有那么多老师出谋划策,研讨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我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学生们也不再说作业多了。通过集体备课让我从青年教师哪里学到更多教学方法,尝试到只要抓住了重点或找准切入点进行讲课课堂会更精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读书学习
集体备课是我从繁重的写教案烦恼中走出来,让我有更多时间从事读书学习,钻研教材。通过读书学习我的理念更新了,特别是在班级管理方面,以前总以为小学班主任老师就该包揽班级的一切琐碎事务,通过读书学习我终于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让学生参与管理和自主管理的。于是,我结合自己申报的科研课题与学生合作制定出班级文化板块《扬起理想的风帆》,它就是关于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与书为伴我更充实,与书为友我更快乐。在读书之余做一做笔记,写一写心得,练一练字,身心更加快乐。
三、写反思
集体备课要求老师写出教学反思。日子久了,我养成了写反思的习惯。
我以前上课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上课如听催眠曲。通过多次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发现问题出在我没有改变那种老师讲的多,学生听着烦的习惯。经过与其他老师们探讨交流和自己不断反思,我的课堂气氛活跃多了,学生主动积极发言的也多了。
总之,集体备课创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交流的平台。它使教师间的思维碰撞得到一次次提升。集体备课丰富了我的头脑,激发了我的热情,使我上起课来更加得心应手,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仅通晓一门知识绝不能称之为好教师。在教材频繁更新的背景下,一个教师要想成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符合新教材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可见,现在的新教材的要求已经超出了教师单个人所能承受的范围,要成功地完成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就要与备课组内的同伴合作,与校内其他教师互助。
从备课环节上看,教师要协作备课。协作备课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努力。“集体备课”是协作备课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指备课组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集体构建课程实施方案,形成统一的重点、难点,统一进度和练习,统一考评和测评的备课方式。它的基本流程包括:小组活动——问题探究——达成共识——确定主讲人——形成草案——反馈小组讨论——成案。
集体备课的优点在于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使每个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在同一年级产生同质的教学效果,实现以老带新,加快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有效推动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整体进步。
集体备课形式多种多样。如就教学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化解突破等方面进行集体讨论。可以由一个人主讲,其他教师补充;还可以进行听课评课,使课后反馈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促进因素。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也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教师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打破校际界限,和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共同探讨。
“集体备课”在很多学校已经广泛实行,有的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备课制度,形成了自己的操作规范和风格。我校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规范程序,现作一简单介绍。
一、制度规范,明确集体备课任务
1.基本原则
实效性:解决教学课时进度、课程设计、重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全体性:真诚合作,人人参与,资源共享;经常性: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研讨,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随地安排;研讨性:深入开展研究讨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互补性:取长补短,集个人才能与集体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2.基本程序
四定。定人:要求全员参加。隔周一次的教研组会,以教研组为单位,全组成员必须参加,每周一次的备课组会,以备课组为单位,本备课组成员必须参加。同时还要选定主讲人。主讲人应全面分析教材,介绍自己对重点课文和语法的教学设计及课内外联系的安排,或者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或者交流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或前沿信息。定时:学校每学期规定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时间。定地点:确定集体备课的地点,方便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定内容:每次教研组会和备课组会先拟订讨论课题,各备课组要按计划规定的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全学期集体备课的内容要相互衔接,覆盖全册教材。
四备。备课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案。备教材:紧紧围绕教材,明确重难点和语法点,构建知识网络,挖掘课本信息,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备学生:跟踪学生全程学习,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好,让中等学生吃饱,让基础不好的学生有所得,既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又预测将面临的困难,对症下药地制订下个阶段的教学方案。备教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采取有效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
五明确。明确考点、重点和难点;明确能力提升点;明确掌握障碍点;明确知识交叉点;明确新旧知识连接点。
六统一。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二、行政参与,营造集体备课的氛围
为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重视集体备课,学校派相关行政人员参加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教务处根据行政人员的配备和备课组的数量,制订《备课组活动时间和地点表》,明确职责,参与和记录集体备课的全过程,了解学校各项措施的落实。
三、超越模式,形成集体备课的特色
班级有差距,学生有差异,学生能力有高低,教师经验有多少,教学风格有不同,而备课组又明确要求六统一,有教师怀疑此举会不会抹杀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当然,如果使用完全统一的教案,的确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而我们是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点的同时,大力提倡教师根据班级水平、班级特点以及学生的差异形成自己的教案,这样就可以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此外,集体备课如果仅停留在下周工作布置,常规工作分工,或者印发统一资料和教案的环节上,是不可能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的。所以,我们提倡各备课组结合本组的特点、年级层次、师资结构形成各自的特色。
【浅谈集体备课的意义】推荐阅读:
集体备课的目的意义10-06
集体备课的误区09-08
集体备课的现状01-17
对于集体备课的反思10-15
思品集体备课的总结10-19
集体备课的实践和体会01-03
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11-23
高效集体备课反思05-25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05-26
初二集体备课教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