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精选13篇)
一、借“马良之笔”打开兴趣之门。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序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课堂气氛、情境创设等外在因素,因此,其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他们觉得有趣,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学得消极,被动。在本节课中,我能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首先我出示课件:一只鸡、一头牛、一扇门。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答出: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只公鸡,公鸡马上“喔喔喔”地叫起来,马良用神笔画了一头牛,牛就下地耕田了,马良在墙上画了一扇门,门就开了。接着我趁热打铁诱导孩子们进入诗歌的学习:这样的一枝神笔,你想要吗?你真的想要吗?带着这种感情,自己去读读这句话。出示最后一节:“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并通过换词,理解课题,接着出现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用不同感受朗读课题并读文章,此时我的孩子们读的可投入了,我想为了让孩子们真正进入文本,那一定要指导好孩子们精读课文,感悟语言。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整堂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兴趣盎然地学。
二、借“马良的神笔”识记生字,交流个性化识字方法。
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对《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我就出示这样一个课件:在每枝神笔(毛笔)下写了一个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能读准字音的就把神笔送给小朋友。先四人小组自学生字,相互提醒易错的生字,再向小组成员讲一讲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比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哪个生字宝宝最容易写错?哪些生字宝宝样子很相似,怎样区别?老师指导书写后展示学生作品,评析。
三、听写生字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发展的主体。”教学中要引进各种新的课堂教学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进取精神,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 听写这个环节一般是放在第二课时的,但为了更好让学生记熟生字,于是我大胆采取了这个环节,学生不但在听写培养倾听的习惯,还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识字的自主权,自己认为难写易错的字从同学的听写中或自己的听写中能更快地掌握。
一、教学理念的反思
21世纪的化学教育应该有新的面貌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课堂中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 由生活中的“酸雨”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分析、学习, 最后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再如课堂演示实验设置验证性实验 (由SO2和CO2的性质相似性做的性质验证实验) 和探究性实验 (探究SO2能否使其它强氧化性的有色物质如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曾经说过:“只重视传授知识的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学, 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与技术, 更应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 还应该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新课改要求确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1、课前反思
⑴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方向和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的。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正确与否, 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而教学目标是否正确, 不仅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关, 也与学生的个性、能力、需要有关。在目标教学实践中, 笔者认为, 不应为全体学生设置同一个目标, 而应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智力特点、学习成就以及个性、需要的不同, 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设定教学目标, 要体现目标设计的人本观、整体性及突出重点目标。笔者认为, 有目标地进行教学, 可以规范教学行为, 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失控现象, 所以, 在未上课之前, 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用途;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思想并用辨证的眼光看待SO2。而在正式上课的时候, 笔者并没有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 使得整堂课学生与教师的配合不够密切。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意图, 使得学生是被动在学。课后, 笔者经过反思明白:“通过问题情境或其它方式引入新课后, 应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万一自己的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 学生就会主动地把信息反馈给教师。”笔者也明白了古语“治学必先知学, 因为知学, 然后能勉;勉, 然后日渐而不息”所蕴涵的道理。
⑵教学方法的反思。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例如, 在学习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漂白性的时候 (这个知识点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地方) , 笔者认为可在教师所做演示实验 (SO2使溴水褪色、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的基础上, 补充SO2使KMnO4 (H+) 溶液褪色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由教师对还原性和漂白性进行对比讲解。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课堂实验, 培养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再如, 对于SO2对空气的污染问题的讲解, 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其效果会大大提高。
2、课中反思
⑴引言的反思。新课的引入虽然只有几分钟, 但这几分钟或几句话起到的作用却很很大大。。教教师师应应针针对对不不同同的的课课型型, , 不不同同的的目目的的, , 将新课的导入设计得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笔者设计的教学引入如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美丽的地球, 然而,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 地球也因为人类的肆意任为而变得千疮百孔, 那么同学们知道危害人类生存的三大环境问题是哪些么?”学生回答:“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物质就和其中之一有很大的关系, 它被称作空中死神, 也就是我们经常都能听到的酸雨。”展示空中死神-酸雨污染的图片, 由此引出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这样的引言可以在学生学习了臭氧层空洞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环境问题, 引入自然流畅。同时, 触目惊心的酸雨污染情况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激发学生对酸雨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的学习和了解的兴趣。
⑵教学内容的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印发, 打破了化学教材单一的割据, 鼓励各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教师选用教材的余地进一步扩大。首先, 在本节的教学中, 笔者不单是讲解高一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即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与氧气的反应、其漂白性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情况, 而且有机地将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为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等几个方面作系统的归纳讲解。对于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也作了一定的调整: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及其通性→还原性→氧化性, 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在于笔者对整节课的设计是先由酸雨的罪魁祸首引出二氧化硫, 讲解二氧化硫的性质时先讲还原性, 用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回应酸雨的相关问题, 课堂设计显得连贯, 前后呼应。但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只强调SO2的污染而忽视了它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如作漂白剂、防腐剂等,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给学生强调:化学是一把双刃剑, 要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其次, 是教学内容细节上的处理, 比如, 由于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差, 有关酸酐的问题在这里就可以不讲, 可留到讲解习题的时候再给学生专门讲解;运用对比教学法, 将SO2和CO2性质的异同进行比较, 使学生在对比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的事物, 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同时, 可针对学生在做题时可能会遇到很多有关亚硫酸及其盐的性质等知识点, 教师可结合学生习题用书中的知识点补充专题给学生加入亚硫酸及其盐的知识。
3、课后反思
⑴演示实验的反思。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实验的成功与否与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有关。在教学演示实验中, 教者最担心的就是实验失败而无明显的实验现象, 而这时一般教者就会直接给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这样的后果便会让学生猜疑, 甚至怀疑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 如果演示实验中出现意外状况, 应仔细给学生讲解影响实验的因素, 分析失败的原因,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例:在做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时候, 由于褪色较慢, 在讲课之前, 笔者先做了几次准备实验, 讲课时笔者给学生分析了实验中应注意的几点: (1) 在配制品红溶液的时候可加入少量的酸; (2) 配制浓度不宜过高; (3) 为便于观察, 可做对比实验。这些都是学生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 教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⑵与学生互动的反思。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 学习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学生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在本节课中, 如果教者能将更多的讨论、思考与学生思维互动, 效果会更好。
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的反思必须是多层面的, 这里笔者仅针对《二氧化硫》这一节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反思。经过本次教学反思, 笔者认识到:教者在教学的同时要做好教学札记, 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 总结教学得失, 改进教学方法, 与时俱进, 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育实践者。如果教师不善反思, 那么就算工作几十年也只是对相同工作的重复, 停滞不前不能进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 反思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新理念, 我们应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转化与自我价值, 并寻求一份自我实现的自信与肯定。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是适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学实践者,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 已成为我们在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 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反思了《二氧化硫》的相关教学。
关键词:教学意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鲁学军.《教学中的反思》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
[3]、吴星《反思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用的交通工具以及一些特定环境下特殊的运输工具;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面、水上、空中初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影片感受到旧时交通的不便,深刻体会到出行的艰难;通过谈话、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到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变化;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逐步认识到交通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交通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激发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学难点
感受改革开放后祖国交通的巨变,激发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课前准备
师生搜集整理有关交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短片导入,初步感受交通的日新月异
1.观看电视剧片段: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乔家大院》。这部电视剧讲了我们山西乔家的一段经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晋商,也让我们山西人倍感自豪。今天,李老师就带来了其中的一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看完之后请说说,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生全神贯注地观看影片,然后交流感受)
2.估算时间(课件出示:贩茶图):同学们,这幅地图上所标示的就是当年乔家贩茶所走的路线。正如同学们所说,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从武夷山到鄱阳湖,过长江、入汉水,一路九死一生;这是一条艰险的路,走洛阳、过黄河、入太行,路过家乡,风餐露宿,战祸频繁,惊心动魄;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从张家口出关,到蒙古的恰克图,漫漫黄沙五千里,苦不堪言。从武夷山到恰克图一路要走一万多里。同学们,如此不便的交通,如此不发达的交通工具,猜猜他们要走多长时间?
(生猜测,估算)
3.重选交通工具:就是这一万多里的路程,整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假如乔家生活在今天,重新沿着这条路线贩茶,你会为他们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呢?请说说原因。
(生各抒己见)
4.交流感受: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乘坐飞机,看来,我们都想让乔家的茶队快速到达,少一些磨难。你们想知道乘坐飞机所用的时间吗?李老师告诉大家,如果乘坐飞机从武夷山到恰克图,有一条直行的航线只需要四、五个小时。从旧时的三个月到如今的四、五个小时,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5.引出课题:李老师和大家有相同的感觉,我们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交通的发展变化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交通。(板书课题)
二、悉数交通工具,了解发展演变
1.交流:从刚才的影片中你看到了哪些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有哪些交通工具?
2.小结:同学们,刚才大家说到了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总结,把它们写到板书中,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板书)。
3.阅读课本:其实,李老师还发现你们说出了一些非常特殊的交通工具,比如骆驼、牦牛……这些交通工具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的。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特殊的交通工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在第57页找找答案吧。
(生自由读书 ,勾画重点,大声朗读)
4. 教师小结:是啊,正是因为地理原因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人们才会选择和利用适合本地区的特殊交通工具。孩子们,请随着老师的镜头,伴着悠扬的音乐,一同来欣赏交通工具的发展演变,共同来感受交通工具的发展带给我们的那份欣喜。(课件演示:交通工具的演变)
三、感悟交通巨变,激发爱国热情
1.过渡:交通工具的变化必将推动交通的迅猛发展。当你乘坐汽车行驶在宽阔而平坦的公路上时,顺畅无阻的路况会让你感到心情愉悦(板书“公路”,与“汽车”相互对应);当你乘着火车在铁路上前进时,你会发现铁路提速的脚步越来越快(板书“铁路”,与“火车”相互对应);当我们感受着航空公司为我们提供的优质服务时,方便和快捷成了最大的感受(板书“航空”,与“飞机”相互对应);当航海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你会发现航海事业也在为祖国做出重要的贡献(板书“航海”,与“轮船”相互对应)。
2.小组交流:同学们,课前大家搜集了能反映我国在公路、铁路、航空、航海方面发展变化的资料。按照同学们所搜集的资料类别,老师把大家分成了四个小组进行资料交流。我们先来看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
各小组在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可以两人互读,还可以组内共读,通过图片、数据、采访记录等形式来反映交通的发展变化,最终推荐出最有价值的材料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并确定参加班级交流的发言人。
(小组交流时教师适时指导,予以点拨,为学生拓宽思路,帮助其更顺畅地表达)
3. 全班汇报交流: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把自己手中有价值的素材和同伴们进行了交流。现在让我们进行全班汇报,让大家来共同分享和感受。
A. 公路小组汇报
(1)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学生交流感受,由迎泽大桥为点拓展到山西省公路的发展变化,感受交通的变化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2)教师补充资料,进一步感受太原的交通变化:同学们,让我们随着音乐再一次静静地感受我们身边的交通变化吧。(课件演示:太原的交通变化)
(3)教师补充资料并引导交流:不光太原在变,整个山西也在变。(课件出示:山西交通图)你看到了什么?能用哪些词来形容?
(4)教师补充资料并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图上有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还有密密麻麻的市、县、乡村公路,这些公路就像身体中的血管一样不可缺少,保证着公路运输的畅通无阻。再来看看全国公路交通网(课件展示:全国公路交通网),李老师看得出来大家的惊讶,你们又想说什么呢?(生发言,总结出“四通八达”,师板书)
B.铁路小组汇报
(小组汇报时,教师相机补充青藏铁路线修筑和开通的内容)
(1)感受修路的艰辛:这就是青藏铁路(课件展示:青藏铁路路线图)。孩子们,自1951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没有任何一条铁路通到拉萨,直到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整整五十多年啊,为什么才修通这唯一的一条进藏铁路呢?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伴随歌曲《天路》,学生交流、感受修路的艰辛)
(2)补充介绍青藏铁路“九个一”:就是因为这诸多原因,给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当时有一位美国的旅行家说:“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在这位旅行家的眼中,修筑青藏铁路是不可能的。虽然看似“不可能”,我们的筑路工人却知难而上;虽然看似“不可能”,我们却让它变成了奇迹。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奇迹吧!
(课件演示:青藏铁路“九个一”)
(3)感受青藏铁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课件出示组图)伴随这条铁路从格尔木出发,跨过了巍峨的昆仑山,穿过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终到达了雪域圣城拉萨。火车上的一家三口,是多么兴奋;看看铁路两旁手持哈达的藏民,又是那样地欣喜若狂,彻夜歌舞;这位藏族老爷爷手持电话,会说些什么?
(4)小结:这短短的一千多公里,却圆了中国几代筑路人的梦想;就是这短短的一千多公里,把我们藏族同胞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也正是因为这短短的一千多公里,真正实现了我们祖国铁路的四通八达。
C.航空小组汇报
(1)教师现场调查统计全班坐过飞机的人数,随机引导学生认识到航空线路的密布和飞速发展,感受飞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感受航线图:设想一下,空中的航空线路将是什么情况?是不是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四通八达呢?一起来看全国航线图。
(课件出示航线图,学生谈感受)
(3)小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因为有了航空事业的发展,我们祖国好像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个小时就能到达,真正实现了“打个电话,回家吃饭”的梦想。正是因为有了航空事业的发展,遥远的国度,诺大的地球,就像一个地球村。
D.航运小组汇报
(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航运的发展变化及其为祖国作出的巨大贡献。
(2)讨论:刚才汇报时我听到一个词:南船北马。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又暗含着什么信息?
(3)小结:就像大家所说的,南船北马是指南、北方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在运输工具、运输方式上存在差异。让我们一起来看中国水运图(课件出示)。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南船北马”的特点已不那么明显。
4.交流:我们了解了公路、铁路、航空、航海四个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假如把这些相关的路线图叠加在一起,有什么感觉?
5.小结:这其实就是一张立体的交通网,这张网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捷。
四、小结交通发展,突出交通地位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日新月异的交通,真正体会到了现代交通网四通八达,交通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和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交通还承载着亲人的企盼,承载着社会的关注。有了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课件出示:交通与生活)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
当代学生生长在科技日新月异、交通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无法体会旧时代的交通面貌,自然也无法真切地感受到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及其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如资料的搜集,数据、图片的对比等,以唤醒学生的真实感受。
2.关注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孩子从感知家乡的道路、桥梁、生活等细节入手,由具体的身边事例转向抽象的读图,逐步扩大感受的范围。同时通过家乡的变化反映当地的交通特点,引出“南船北马”的旧时交通特点,进而了解如今南北方交通工具差异不明显,立体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形成。
3.关注典型材料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小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处理素材时往往不够全面、深入。这时,我就将青藏铁路这一素材重点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由点到面地感受铁路交通的变化和发展。
4.关注学生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
这节课,无论是学生课前对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课上对各种信息的分析运用,无论是小组的信息展示,还是全班的筛选交流,每一个环节我都精心指导,逐步培养其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作者单位: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
山西太原030024)
北团电力希望小学 罗蔚萍
【教学背景】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良”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认识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分析】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这首诗共有4节。前3节每节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写法相仿。每一节都由三部分组成,先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始,再说用它于什么,最后说为什么这样做。第4节只有一句诗“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使本课内容意味悠长,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整首诗内容浅显明了,语言通俗易懂,情感浓郁动人,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维训练和语言学习的好教材。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依托文本,拓展延伸;仿照课文,创作儿童诗。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看《神笔马良》的故事,交流。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播放动画片)看完动画片,我们知道了马良有一支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非常神奇。有一个小女孩呀,也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她想用神笔画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边读边想:小女孩用神笔都画了些什么?
一、检查生字词
1.读了课文,你知道小女孩用神笔画了些什么?(板书:太阳、谷粒、好腿)2.生字会读了吗?开火车读、指导读、齐读
3.生字没难住大家,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4.指导:同学们,其实,词语也是有感情的,齐读红色的词语,你感到心情——(生说:高兴、开心)。齐读蓝色的词语,你的心情变得——(生说:伤心、难过)
男女生分别读不同颜色的词语。
二、品读感悟
1.你们不仅读对了生字的音,而且读出了词语中的情,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小女孩的心。
2.品读感悟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教师评价:你读的正确、流利)(2)指导读:寒冷的冬天到了,你听——(课件播放北风声)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的摇摇晃晃,冻的瑟瑟发抖。(指名读)
请同学们起立做着动作读一读(表演读)
(3)师生情境对话: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脖子?(„.)小树,你怎样叹息?(„)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4)瞧,小女孩用神笔送来了——(教师课件显示太阳图片)(5)小树,让我们快活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感悟第二节(1)看图饥饿的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教师评价:听出来了,你实在是太饿了!/你等的真苦啊!)
(2)同学们,你们有饿哭了的经历吗?(学生交流)背景音乐起,教师渲染气氛:没有饥饿的你们是幸福的,而小鸟却是可怜的,每天,鸟妈妈要去寻食,她飞呀飞,飞过(„),飞过(„),飞过(„),飞到遥远的地方。一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在远方寻食,(女生读句子),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孩子遥远的地方寻食(男生读句子)。天黑了,小鸟饿了,但是还没盼到妈妈回来(全班读句子)
(3)、此时,神笔就在你手中,你最想干什么?
小女孩也是这么想的。(指名读并评价:你读出了谷粒的香甜/小鸟吃饱了好开心啊。齐读)
4、品读第三节
(1)有了谷粒,小鸟是快乐的,有了游戏,你们也是快乐的,看,你们在玩什么?(课件出示:课间游戏图片)
(2)你们玩的多开心啊,当你们在操场上尽情游戏的时候,有一个叫西西的男孩,只能坐在轮椅上,(看图)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西西的生活会有什么不方便?(学生想象说话)
(3)是呀,西西多想有一双好腿啊,来,把你们的祝福送给他,指名读课文,教师评价:谢谢你的祝福。/西西一定会开心的。
(4)让我们一起祝福西西早日站起来,齐读。
5、主题升华
多动情的朗读啊,多美好的祝愿啊!从小女孩的三个愿望中,你读懂了小女孩的心了吗?(板画:爱心)小女孩对小树、小鸟、朋友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关爱,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五、拓展创作
1、亲爱的孩子们,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送给谁呢?课件出示,仿照诗歌练习说话。
2、你们有着小女孩一样闪亮的爱心,但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些这样的孩子,(课件出示:
一、山区的孩子
二、饥饿的孩
三、失明的孩子)你想为他们画些什么?
3、孩子们,你们真让我感动,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上,还有一些这样的地方——河流污染严重,小鱼纷纷死亡;树木严重破坏,沙尘暴正吞并更多的城市和村庄;还有可怕的地震和战争,孩子们,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做成一首最动人的诗。(学生仿写诗)
4、我是小诗人,课堂展风采。与大家分享你的精彩诗句。(学生配乐朗诵创作的诗歌)
5、孩子们,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句话——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播放《爱的奉献》)
【教学反思】
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因此,要善于创设各种直观情境。如在教学第一、二小节时,通过创设“小树在寒风和大雪中受冻”,“小鸟在鸟窝里孤零零地大哭”两个情境,让学生仔细看,仔细听,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引发学生内心体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小鸟的孤单。这样,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刻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在感知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强化语感训练,我引导学生对“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理解,让学生看图后边做边说说小树在叹息什么,让学生边模仿小树冷的动作,边学着小树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小树的可怜,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它主要写了:海伦·凯勒小时生病失去了光明,是个盲童,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跟着老师一起认真学习汉字,她曾经也想过要放弃自己,但她最终还是懂得了如果她放弃了,就等于浪费了一生。于是,她活了下来,长大后,她大有成就。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像海伦这样的人,虽然你没有了光明,但你还能用耳朵去听,用鼻于去闻,用嘴巴去说,证明了你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就要坚持下去,好好活着,长大后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要向海伦学习,人生的道路总有一些挫折,只要你能勇敢面对困难,就一定能成功。自从读了这本书后,我就从此爱上了阅读,每读过一本书后,我都会拿起把好词好句或是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读书,可以读经典,因为经典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可以读成语、寓言,它也能教会我们道理;也可以读一读童话,它能让我们阅读中找到快乐。
陈美云
经过学区开展的送课下乡活动的洗礼以及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点评,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蜗牛的奖杯》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蕴涵哲理。课文通过讲述擅飞的蜗牛在飞行比赛中夺得冠军后就开始自我陶醉,不思进取,慢慢地它的翅膀退化了,最终丧失了飞行的能力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我执教了这一课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
1、认识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1个新偏旁,学写“奖,蜻,蜓,蜜,蜂”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完这一课时,我进行了反思。基于本课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首先以昆虫贴图导入,适合低年级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与心理状态,旨在让他们的积极情感贯穿课堂始终,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然后通过蜗牛图片的前后对比,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急切地投入学习,即以疑促学。
第二,具体的情境是语言的发源地,因而让学生在对语感的感知中逐步理解词语,进而体会情境,初步题解文义。在课堂上,播放生动的情景朗读和动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一些难懂的词语让孩子们在读中感悟,为他们创设情境,展开想象,或者出示一些相关事物,如学习“坚硬”时为孩子们出示“石头,牙齿”等图片帮助理解,让学生用贴图来演示蜗牛遥遥领先的飞行场面,让学生动脑又动手,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多方法结合,加上孩子们的自主发挥,一些词的意思就不攻自破了。
第三、注意观察,轻松学习生字。本节课我安排学习了五个生字——“奖,蜻,蜓,蜜,蜂”,我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学习的,在松土课文的过程中,有技巧的引出生字并进行教学。如“奖”出现在课题中,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从字形字义来识,“奖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班部分,左边是“将”字旁,右边是“夕”。要把它们写的紧凑些。下半部分是“大”,因为金灿灿的奖杯呢,是属于本领最大的人,所以“奖”下边的这个“大”呀,横要写的长长的,把上面托起来。”而“蜻,蜓,蜜,蜂”四个字,我先出示了相应的图片,然后我就让学生观察这 1
四个字的共同点,学生说 :“都是虫字旁”,我就接着说:“所以它们都是小昆虫”,接着我又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小朋友们各抒己见,有的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有的用2个部分来记。在教学怎样正确书写的时候,我又提醒注意“蜻,蜓,蜂”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但是还是有区别的,随后又启发学生观察总结出这两个字一个是“左右差不多,”一个是“左窄右宽。而“蜜”为上中下结构,我还编了个绕口令来帮孩子们记忆 :“宝盖”在上,“必”在中,“虫”字在下方,注意写“必”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笔顺,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点、卧勾、点、撇、点。
第四,初步感知,对课文的了解。通过显示关键字词,让学生任选其中词语说说可谓的内容,让学学生积极发言,由此看来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五,品词析句,以读促学,读中感悟。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有力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等,让学生体验学生通过理解词语来理解和读好课文,读好课文又促进对词语的理解的学习方法。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我虽抓住了以读写为重点的教学目标,但还是没能面向全体学生,初读的指导要求不够明确单一,指导读的力度还是不够;在精读第一、二自然段时,单一地找出关键词让学学生理解,而忽视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对学生的回答和理解,没有做到有效的评价,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写字教学上,有些琐碎,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学字的能力,学会放手,多留给留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时间。另外,出现失误是只有课件显示田字格的生字,课堂上没有提前画好田字格,教笔顺时,生字直接写黑板,没有给以学生书写美观和准确的引导。
一、教学基本思路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它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延续, 也为课题3和酸碱盐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第二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我在设计第一课时时从学生都熟悉的金属材料出发提出问题, 然后采用分类方法, 通过探究的方式来获取新知, 形成能力, 达成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设疑导学
首先利用PPT展示商代晚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明代铁器和现代生活中常用的铝及其合金, 提出问题:这些都属于什么材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其次是铁, 为什么人类利用金属的顺序是铜、铁、铝?学生回答后引入课题, 分析本单元设置的3个课题之间的关系, 随即出示学习目标。
(二) 提出问题合理猜想
带领学生回顾有金属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并进行分类。迁移氧气的知识提出问题:氧气能与许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表现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那金属的活泼性是否也能通过与它们反应表现出来呢?引发学生思考并进行猜想。
(三) 设计方案实验探究
【活动探究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镁在空气中燃烧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用砂纸打磨一根铝丝的一半, 然后与未打磨部分对比观察。并联系生活中常用的铝制品, 提问:能不能用清洁球打磨?为什么?在了解了铝制品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之后, 马上转折若长期大量使用铝制炊具, 会使人体摄入过多的铝, 易得老年痴呆。随后教师演示加热铜丝和金戒指。观察现象并将其升华为老师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
【活动探究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锌与稀硫酸反应, 然后演示镁与盐酸的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结合活动探究报告, 学生分组设计并进行镁、锌、铁、铜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的实验。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后将化学方程式进行对比,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上比较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类型。
此时教师必须说明金属与盐酸、稀硫酸能否反应, 也可以反映金属的活动性,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际上这是不严格的, 准确的方法是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与酸反应的金属现阶段暂且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使教学更加的严谨, 也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做好铺垫。
【活动探究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结合活动探究报告, 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完成金属与盐溶液实验的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现象, 分析、归纳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的类型。通过对比发现反应规律, 让学生形成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思路。
(四) 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回顾以上的活动探究, 归纳得出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Ag。学生自主的建立起金属活动性顺序。
(五) 形成规律解决质疑
课件展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立即回应开头, PPT出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 (填序号) 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六) 课堂小结提升认识
以思维导图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 理清学习思路, 整合探究过程, 提升学生的认识。
(七) 精心留题发散所学
课后作业:如何鉴别黄铜 (铜、锌合金) 和金?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将金属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整合, 发散学生思维, 巩固金属的性质。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我认为在优化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三点有效的做法:
(一) 创设有效情境, 促进课堂高效
我觉得要想让学生学好化学, 首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回顾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借助PPT展示人类利用的金属材料的图片。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提出质疑, 激发探究的热情, 再将本单元的三个课题的关系及学习目标呈现出来,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向着高效的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二) 精心组织活动, 力求教学生效
成功的课堂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课堂。纵观本节课教师利用学生学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反应并进行分类, 环环相扣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用分类、对比、实验探究等方法来学习化学知识, 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易于学生接受。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使学生始终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三) 挖掘活动深度, 激活课堂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通过开发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第一, 本节课中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深入思考, 甚至是小组合作才能完成, 从而使探究任务具有挑战性。第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留在解决探究任务的本身, 而是不断的联系生活、升华内容, 特别是在探究环节结束的时候不单纯地引导学生反思所学知识而是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网络构建, 使知识得以内化, 情感得以提升。
由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等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使教学更有效更充满活力, 并且这种追求是没有止境的, 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黄小娟.浅谈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的特点及教学策略《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8) .
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何豪明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有及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和广泛的应用。文[1]中说:“虽然函数的导数可以用极限概念‘纯数量’地去定义,但在中学里我们强调在实际背景下直观地、实质地去给出导数的描述,因而我们宁愿把这个概念看成是数形结合的产物。”把定性的结果变成定量的结果,把存在的东西具体表示出来——曲线的切线斜率用导数表示等。因此,本章内容课堂教学的主线是渗透其中蕴涵的逼近思想、以直代曲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将切线的斜率和导数相联系,发现导数的几何意义,并具体应用。其中,第一课时“变化率问题”的教学也不例外。
1.反思“导数及其应用”整章教材的编写意图
文[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整章内容设计精妙,始终以导数概念这条主线贯穿着。有主线、有中心的文章是好文章。有主线、有中心的数学教科书更是一本好书。因为教科书在编写时要做到这一点,似乎比写文章更难。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在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导数概念为主线编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实施(每节课都要把握住本章教材的中心和主线——导数的概念)。因此,在本章内容教学的第一节课里,我们也需要强调对导数概念的初步认识,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学习。因为对一种思想、方法的学习,不是几节课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可能过程还很长。对导数概念的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在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教材“主线”的基础上,再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研读两位教师关于“变化率问题”的教学设计,其中舒老师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而吴老师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的理解。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我们发现吴老师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导数概念为主线串联着整章内容,因而其课堂教学效果明显。2.反思“变化率问题”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
教学过程设计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注意适切性,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有真正的启发作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根据“对一种生活现象的数学解释”是教科书介绍数学知识的切入角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思想,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的整体思
路。
首先,以文[2]第一章的章头图“高台跳水”为背景资料,结合文[2]的问题2:“高台跳水”及其探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高度关于时间的导数就是运动员的瞬时速度,给出函数
图像,同时给出在某一点处的切线,并说明在这点处的切线斜率的几何意义,从而了解导数的概念。
其次,结合文[2]的问题1:“气球膨胀率”,让两个学生(男女生各一名)吹气球,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体验“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得越来越慢”。感受气球膨胀率大小的变化,从而体会到平均膨胀率可以刻画气球半径变化的快慢,体会气球半径关于体积的导数就是气球的瞬时膨胀率。
再次,为了从具体情境的变化率问题抽象出导数概念,提出如下问题:如果将上面两个变化率问题中的函数用
表示,那么函数
在的瞬时变化率怎样表
瞬时变化率的示?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两个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中抽象出一般函数表示,抽象出导数概念,这是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思维的又一次上升过程。两位上课老师中,其中吴老师提出了瞬时速度,而舒老师却没有。这样,吴老师的课堂教学抓住了本章的核心概念——“导数的概念”,符合教材编写的意图。因而,课后反映良好。至于让学生吹气球的问题,课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我认为,让学生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体验“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得越来越慢”,从而感受气球膨胀率大小的变化,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3.反思“变化率问题”课堂教学的新课引入
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切线的斜率,因此贯穿“导数及其应用”的主线是切线的斜率。下面通过比较“变化率问题”的两节课,就新课的引入谈点想法。舒老师的课以体会微积分的创立与人类科技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导入新课,以实例“经营问题”引入新课。上课不到两分钟,就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揭示的核心问题——
平均变化率问题。
舒老师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如菜的价格问题(那几天菜价正涨)、经营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新颖的课堂设计,简洁有趣的导入,为整个教学环节的展开作了良好的铺垫。
美中不足的是作为引例的“经营问题”的科学性值得商榷。但其具有教学性。学生通过对引例的思考、讨论,获取平均变化率的信息,从而形成平均变化率的数学结论。同时联系有实际背景的当时菜的价格问题等,所有这些符合教材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实例,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平均变化率有个大致的了解。
吴老师的课,以微积分的创立与自然科学中四类问题的处理导入新课,以老师自己吹气球引入新课(这不是新课程提倡的)。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就是“变化率问题”,它是学习导数的基础,是理解导数概念的根本。如果这节课能在把握整章教材的核心问题——“导数概念”的基础上,把握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变化率问题”,恰到好处地给出瞬时变化率和切线的斜率,那么,自然水到渠成。
新课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在这种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极为特殊,而且缺乏平常教学中的师生默契的情况下,如何以简洁、生动的教学案例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从而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如何以新颖的方法把教学内容自然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何在上课伊始的几分钟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溶入导入活动之中?等等,都是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4.反思“变化率问题”课堂教学的课堂语言
舒老师说:“令
”。这里的“令”,应该说成“习惯上用即
”。
表示,关于气球膨胀率问题,应该补充说明:“我们把气球近似地看成球体”.这一点,两位教师都没有说明。
应该补充例题:“已知两点图像上,求经过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在函数的”。因为它是联系平均变化率和导数概念的枢纽,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亲身体验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中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切线斜率的概念和导数的概念等。
5.反思“变化率问题”课堂教学中对计算问题的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对计算问题的处理,要注意避免两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计算;
以计算机代替学生的计算。
既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又要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可选择两个地方让学生计算。其一,计算0~1秒或1~2秒的平均速度问题。因为计算时花费的时间不多,同时,既能促进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又能为理解瞬时速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二,计算0-平均速度问题。因为学生通过这一问题的计算,既能发现问题:“用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运动员的运动情况存在问题”,又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用什么东西才能更好地描述运动员在这个时间段的运动状态?”自然学生会想到物理中学过的瞬时速度。这样的处理省时,能够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同时,不影响主体知识(平均速度、平均变化率、导数的概念)的学习。6.反思“变化率问题”中气球的膨胀率问题
有些教师在反思的时候认为这个例题太难,教学时可以删去,只讲高台跳水问题。还有些教师建议教材再版时去掉气球膨胀率问题,只留高台跳水问题。笔者不赞成这些观点,基于对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的思考。其一,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案例,学生对它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高台跳水,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过吹气球的体验,而对高台跳水,大多数学生只是从电视画面上看到。好的案例,应该是大家都熟悉的案例,因为它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乐意去思考,去研究,也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其二,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不懂的教懂,不会的教会,但并不是说,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求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全部搞懂、全部掌握。这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这样,反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的能力。所以膨胀率问题不仅不能从教材中删去,而且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作为新概念引入的案例,关键应该选择学生熟悉的,简单的,如高台跳水问题,但熟悉的,不简单的也好,如气球的膨胀率问题。因为学生熟悉,最起码学生去想过这一问题,通过教学,不一定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会很清楚,很深刻,但肯定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其理解会更进一步,它符合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如果课堂教学能够把两个案例结合起来,先讲高台跳水,再讲气球的膨胀率问题,那么效果会更好。因为高台跳水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而气球的膨胀率问题,则能够促使学生去思考。
《桥》是部编版新教材六上语文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是小说单元,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实话说,这篇小小说,能先后入选人教版和部编版语文教材,确实有充分的理由。因为这篇文章不仅能让孩子们从老支书的精神品质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更能让孩子们学会许多表达的方法。
按照我曾经教学这一课的惯例,课文众多的语用训练点,诸如感受小小说的特点啦,体会悬念设置的妙处啦,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啦,找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反复研读赏析啦,补充课文的留白之处啦……我都是要抓一抓的。
可是,新教材背景之下,新课程理念之下,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真的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吗?
我看不一定!
第一,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是一定的;第二,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第三,有些教学内容,孩子们在过去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充分学习过了,是有着深刻感受和理解的,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啰嗦“炒现饭”。
因此,删繁就简,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最迫切需要训练的语用点来组织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才是当下我教学这篇课文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于是,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 “咆、哮、嗓”等8个生字,会读,并初步理解“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课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体会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推进故事情节和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并进行拓展阅读和课堂练笔。
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环节也就清晰了。
我采用了五步教学法:
一、直接导入,简介小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三、再读课文,聚焦“洪水”。
四、延伸阅读,体会作用。
五、课堂练笔,深化认识。
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我的设计意图都很明确的:
第一环节:之所以设计“简介小说”内容,是因为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老师的直接介绍,会让孩子们对小说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好这一单元,落实本单元人文目标和语文要素目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作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这一环节,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反馈,也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故事情节,从感情上对老支书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印象。
第三环节:聚焦“洪水”,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其中的每一步骤,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对于环境描写作用有深刻的体会。
精挑细选的词语“咆哮 狞笑 放肆 没腿深”,都是描写洪水的。
在词语前边加上“洪水”二字反复品读,能让孩子们感受洪水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读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划线,批注感受。是为了让孩子们深入文本,揣摩品味语言。
交流展示,抓句子所用修辞手法,抓作者简洁表达的语言特色,反复多次多形式比较、朗读品味,是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机,气氛的紧张。把所有描写洪水的句子集中在一块儿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把课文中写洪水,写桥的句子删除,让孩子们比较读,是为了让孩子们从整体上感受环境描写对于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
第四环节:延伸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中的《交接》一文,是举一反三,引导孩子们加深对环境描写在小说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第五环节:课堂练笔,精心选择的练笔材料,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环境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有这样思路清晰的教学预设,课堂教学进行得还算顺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还不错。
看看孩子们的课堂练笔吧,有些同学写得还是比较出彩的。
当然,这节课也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
例如,检查预习环节,还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不需要个个字词面面俱到地读。学生认读不到位的,就作重点指导。
还有,对于课文中七八处描写洪水的句子,也可以整体出示,并且可以让孩子们找出《交接》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品读,然后引导孩子们体会出《桥》这一课环境描写作者之所以用这样简洁的语言,这样丰富的修辞手法表达的妙处。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节课可取之处在于简化了教学目标,达到了“一课一得”的教学要求,对于孩子们品味咂摸语言,学习表达还是有实效的。
期待,更深入的教学研究,更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向语文学习的佳境。
(讲述故事)
师: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
生:这个小男孩很聪明。
师: 想认识他吗?这个男孩后来成为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林肯。 (出示图片) 对于林肯,你有哪些了解?
(出示资料)
师:用心读读,你对他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他倡导人人平等,废除黑奴制度。
(板书课题)
师: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课文为什么以鞋匠的儿子 为题,而不用林肯或美国总统林肯呢?
生:鞋匠的儿子怎么成了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
生:课文主要写林肯的什么事情?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 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1.出示学习提示,自读课文。
(1)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林肯的哪两件事。
2.反馈交流,整体感知。
(生概括回答)
师:两件事是一样写的吗?
生:第一件事是详写的,第二件事是略写,有详有略。
三、研读课文,感悟人物
1.默读课文,圈画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
交流 : “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归纳板书:尴尬羞辱赞叹)
师:“尴尬”这个词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外面不是“九”) 羞辱的“辱”呢? (上面辰字的一撇不能太长,字形略扁些)
2.体会羞辱。
师:“羞辱”什么意思?参议员们为什么要羞辱林肯?
生:他是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师:如果你是那个参议员,会怎样来说这段话? (指名读) 为什么这样读?
师:读出了参议员的内心感受。最体现羞辱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生:“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们瞧不起出身卑微的林肯。
师:读书不光要关注文字,还要关注标点符号。看看短短一句话用了几个标点?想象一下怎样的神情?什么样的语气? (参议员慢条斯理,态度傲慢)
齐读,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在就职演讲的庄重场合,这样的羞辱犹如刀剑直刺人心啊,然而鞋匠的儿子———林肯却让这种羞辱在静默中消释,并化为赞叹的掌声。这是为什么呢?
3. 品 读 语 言 , 体 会 林 肯 的 人 格 魅力。
(1) 出示学习提示:仔细品读林肯的三段话,圈画关键词语,感受其人格魅力,做上批注。
学生自学做批注。小组合作讨论。
(2) 交流。
生:面对羞辱,林肯不但没有 发怒,还说感激。我从“感激”“忠告”等词体会到他的宽容大度。
师:把别人的羞辱当作忠告来 感谢,多么博大的胸怀。
生:我从“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体会到林肯对父亲的尊重。
生:我体会到林肯作为鞋匠儿子很自豪,充满了对父亲的尊重和爱。
生:我从几个“永远”看出林肯尊敬、爱戴父亲。在他心中,父亲是个伟大的人。
师:身为总统,却认为自己永远无法超越父亲,饱含着对父亲深深的爱。同时,也体现出他怎样的思想?
生: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生: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师:在参议员眼里,鞋匠是卑 微的;而在林肯心中,鞋匠是伟大的。父亲是他的楷模、他的榜样。
师:还从哪里体会出他人人平等的思想?
生:我从“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对参议院里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他当上了总统,却还愿意为参议员去修鞋子,体会到人人平等的思想。
师:即使身为总统,也愿意用鞋匠的手艺为别人服务。人人都是平等的。
(3) 感情朗读。
师:这三段话,林肯事先准备了发言稿吗?他是怎样通过演讲,来打动参议员的呢?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
学生练读,指名读。
生:面对羞辱,林肯表现得宽容、真诚,用自己对父亲的爱化解了尴尬。
师:林肯的演讲字字发自肺腑,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所有的人,使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
(4) 想象写话。
师:参议员们的心情久久不 能平静,他们会想些什么?在省略号处写一写。
指名反馈,相机点评。
四、以题为眼,提升人物
师:课文学到这,你知道课题为什么用“鞋匠的儿子”了吗?
生:故事的起因是参议员羞辱林肯出身卑微,嘲笑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而林肯抓住“鞋匠的儿子”这个话题,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打动了他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抛开惊叹和感慨,我决定备课,没想到,我的脑袋一片空白,连导入语都不知道怎么写。思前想后,才决定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我让学生认真听这首歌的词中都唱到了哪些景物。这是为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想像草原的风光。接着,我便自然地提出“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学生有的说“大”,有的说“很绿”,可见学生的词语积累得非常少,即使积累了一些词语,但等到要用时却拿不出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才能说出“一望无垠”、“一望无际”、“一碧千里”等词语。
就这样开了一个头,接下来便要讲解课文。我采用提纲挈领的方法,先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最能概括草原特点的一句话。学生似乎不明白“概括”一词什么意思,问题一抛出,我就发现有学生眉头紧锁。于是,我换了一种问法:哪句话最能写出草原的特点。这回,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又近了一步。但是,当我巡视他们画出的答案时,我不禁心凉,还有的学生找不正确,三分之一的学生画的是具体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我纳闷,是我的问题太难?还是学生读不懂课文?甚至是不熟悉课文?我不知道。
当学生把“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找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碧千里”、“并不茫茫”这两个词。我问学生“老舍是怎样写出草原的一碧千里的?”学生思考片刻后只有四、五个举手,我想,敢举手的肯定是会的。提问一个举手的学生,果然答对了。课上到这,我感觉到有些吃力。学生对课文不熟悉是造成反应慢的重要原因。看来,在上新课之前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以多种方式读课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迅速做出反应并准确地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做答。否则,学生的学习就很被动,进度也很慢。
讲解第一段的时候,我虽然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到位,但还有一点是让我自己比较满意的。通过语句的对比来体会语句的情感。这是我最喜欢使用的品词品句的方法之一,也是我认为最实用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指导朗读第一段时,我就发现学生在读第一句话时不能很好的定位感情基调,要么过高昂,要么过平淡,这也是我在备课时考虑在内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直接告诉学生读的方法,这会让学生难以理解;直接范读给学生听,学生的体会会很浅。于是,我使用“句子对比读”的方法。我先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再读“这次,我又看到了草原”。后者比前者仅多了一个“又”字,其所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同。学生一听,便“刷”的一声把手举起来,争着告诉我有什么不同,并且,学生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既快又准地找到“愉快”一词来解释作者写第一句话的心情。
这么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还很好地把握住了朗读的感情基调。
支玉恒老师对词语的考究是最令我佩服的。在他的课堂实录中,我对他引导学生探讨能否将“高歌一曲”与“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二者对调这细节印象深刻。因此,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也灵机一动,学着支老师的引导和提问方法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一问题。没想到,学生很感兴趣。由于时间关系,我给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很少。等他们汇报讨论的结果时,我心里是有些失望的。因为学生很难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有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回答问题的吴家庆和肖海加两位同学都认为不能将“高歌”和“低吟”调换,他们的理由大同小异,基本上是认为调换了之后不能体现出老舍第一次看到草原时的心情。这样的理解不能算错,但由于我不会引导,自己对这一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从而不能使学生作出更精彩的回答。
课文的第二部分有四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四个内容,我采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这一招是从支玉恒老师的课堂实录中学来的,实践起来效果不错!支玉恒老师是稳扎稳打教课文,他采用“读说式”学习法逐段讲解,逐段分析。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拾级而上,对第二部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但我觉得第二部分是一个整体,总的写出了草原人的热情好客。因此,我在概括完各段的小标题后让他们说说草原上的人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学生都会说“热情”、“好客”,于是我把这两个词板在黑板上。然后,我让学生从第二部分找出具体体现蒙古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无论学生找到哪个句子,我都顺着他的思路讲下去,提及每句中应注意的地方。我觉得这样讲授第二部分灵活性大一些,不会显得那么死板。诚然,支老师按课文顺序逐段分析的方法更能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写作方法。
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一词多义等的训练就稍显不足了。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这次教学,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弥补我的不足,尽全力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观潮的教学反思范例六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索与反思:
1、《观潮》一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为了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材料,并用录像引入课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2、“潮来之时”的景象是全文的精华。教学时我采用变序教学方法,直奔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加深对一部分精彩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我帮助学生在理解和辩析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潮来时的声间和气势,注重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
3、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眼点。本节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索“ 潮水从远处涌来的形态和声音是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并要求学生画一画,读一读,在不明白的地方打问号等,学生在合作中体现了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探讨氛围,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4、课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予学生思考问题,朗读课文的时间,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同时,延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最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当一回讲解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值得探讨的问题:
⑴把学习的主动权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充分地交流,但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存在着矛盾,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初步认识本课的生字、词语, 能够联系生活识记生字, 正确书写“考”、“试”等生字,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认识到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 懂得既要注意个人卫生, 还要关注周围环境, 维护公共卫生, 并愿意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 认识到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
教学难点
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考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回顾生活识字,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考”和“试”。
(1)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跟老师在田字格里写课题:先写一个土, 再写长长的一撇, 小短横, 竖折折钩, 第二个字先写一个言字旁, 右边是正式作业本的“式”。认识这两个字吗?
(2) 看来同学们对这两个字都特别熟悉, 不过, 熟悉的字可不一定容易写好。考试时, 我们一定要把试卷放平, 来我们一起写上平平的一个短横, 考试时我们还要坐端正, 咱们再写上一个端端正正的竖折折钩, 可不能把书藏在桌子抽屉偷看, 记住, 这里不能多写一横。同学们, 考试时一定要把字写工整, 这里的“工”最后一笔要写成提, 由重到轻来写。写得很好, 接着写上像对号一样的斜钩, 多加一撇, 那可就画蛇添足了。来, 拿起自己的笔来, 在生字栏里描一描, 写一写。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参加过的考试, 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使学习变得更为亲切, 更具有生活的气息, 有助于学生学习本课的两个生字“考”、“试”。联系学生的考试经历也使得生字书写的指导变得妙趣横生, 相信留给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他们的记忆也会非常牢固。
2.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 趣读课文
1.模拟情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 你们读课题的声音可真好听, 就像是主持人一样, 非常了不起!对了, 我差点儿就忘了, 前几天, 动物电视台的台长熊猫先生让我给它推荐一些知识丰富、声音好听的同学当小考官, 它到底要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画外音:“大家好, 我是动物电视台的台长, 今天,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则非常重要的消息, 赶快来看一看吧!”随后课件出示:动物电视台要招聘一名主持人, 主持“小小卫生员”节目。)
(2) 回想我们所见过的主持人, 你们觉得来应聘的选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3) 同学们, 你们发现了吗, “主持”的“持”和课题中的一个字非常像,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引入了招聘主持人的现场, 每个学生都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位小考官。入情入境, 学生的学习一定会非常主动。同时, 展示招聘信息的环节在不经意间已经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在语言运用中学习第二自然段。
(1) 为了来应聘, 我们的四位选手都特意打扮了一番,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前来应聘的各位选手登台。 (课件配乐逐一出示四位小动物选手。) 看着四位选手的穿着打扮, 你想夸夸谁?
(2) 谁能用一句话夸夸这四位选手?
(课件出示句式: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 ____。学生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看看他们的穿着, 你想夸夸谁?这个环节实际上是在逼真的情境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文哪一段描写了小动物们的穿着, 请大家找一找, 读一读。
(4) 指名读, 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及范读等方式进行指导。
3.通过激将法, 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学习3~6自然段。
(1) 自由读一读3~6自然段, 用铅笔划出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分别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2) 激发学生认字识词。
(1) 唉, 现在当小考官还真不容易, 你们刚才在读书的时候, 小熊、小猴、小狐狸都提出了他们的意见:你们听! (课件出示图片及画外音:“你们那么小, 会当主考官吗?也许连词还不会认呢?连一大段话还读不通顺呢?”“就是, 凭什么考我们, 你们会认字吗?”)
(2) 课件出示词语, 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指导“狐狸”的“狸”的读音, 引导学生学习“朝前走”的“朝”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果皮绕开手套弄脏狐狸
面试垃圾箱电视台朝前走
(3) 激发学生读通课文。
(1) (课件出示图片及小狐狸、小熊和小猴的画外音:“会认字有什么了不起, 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就是, 凭什么考我们, 你们会认字吗?”“会认字有什么了不起, 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同学们, 你们能把课文读通顺吗?好, 我们认真地练习练习, 待会儿证明给小狐狸看看。
(2) 学生练习读课文后指名读课文。
设计意图:画外音中一句句不信任的话语就像一只只小手, 挠得学生的心直发痒, 学生握紧了小拳头, 咬紧了牙齿。这时, 学生读起书来一定会格外认真、动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将法的运用十分巧妙。
(4) 表演中理解重点词句。
(1) 小熊绕开果皮朝前面走了, 什么是绕开?瞧, 果皮就在这里, 谁来用自己的动作告诉大家什么是“绕开”?
(2) 跟老师一起写“绕”字:左边一个绞丝旁, 右边是“浇水”的“浇”的右边。
(3) 请四位同学戴头饰表演小熊、小猴子、小狐狸、小白兔的做法, 下面的同学当小考官就四位选手的表现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表演时, 请小考官们对选手发问, 形成对话, 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小熊、小猴、小狐狸和小白兔在电视台大厅里走来走去, 等着台长来面试。趁着这个机会, 赶快和你周围的小考官交换一下意见, 你认为谁最适合主持“小小卫生员”节目?为什么?
出示句式:我选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
5.让我们看看台长熊猫先生的意见。 (出示图片。) 你们看出来了吗?各位小考官, 让我们一起宣读结果:台长来了, 宣布小白兔被录取了。
6.激发学生探寻“特殊”的含义。
(1) (播放画外音:“不公平, 就是不公平, 还没考试就选小白兔, 太不公平了!”) 大家听, 小狐狸、小猴、小熊说什么呢?
(2) 是呀, 还没考试就选小白兔, 这也太不公平了, 什么时候考的试呀?考试卷呢?考的是什么呀?
(3) 再读课题, 理解“特殊”的含义。
7.谁来替熊猫台长给他们解释解释, 为什么录取的是小白兔?
设计意图:画外音不仅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也引出了本课学习的难点, 而替台长解释的过程也正是突破难点的过程。
8.交流对话, 提升主题。
(1) 采访小白兔, 你现在的心情怎样?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呢?小狐狸, 你想说些什么?小猴、小熊呢?
(2) 各位小考官, 小狐狸、小猴、小熊这次都落选了, 他们的心情特别难过, 知道自己错了, 他们要继续努力, 再来应聘, 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采访小动物, 给他们建议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化认识的过程, 设置情境, 在对话中进行教育的方式更加自然, 效果也会更好。
三、作业建议
让我们随时捡起路边的一片纸, 一个塑料袋, 一块果皮, 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美丽, 让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设计体现了阅读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大语文的教育思想, 体现了知识要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规律。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兴趣盎然的语文课, 课堂上, 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这是一节朴素扎实的语文课, 课堂上, 孩子们在扎实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中, 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一节极其难忘的语文课, 课堂上, 孩子们经历了一次语言与精神和谐共生的深刻体验, 感受到了语文课独有的魅力。
情境的有效创设, 让课堂变成了一个招聘现场, 语言的训练也悄然融入到了主考官与选手的对话之中。不经意间, 学生的质疑能力、读书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更可贵的是, 不是老师的说教, 而是通过学生自愿读书, 自己教育了自己, 懂得了爱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
课堂上几次画外音的巧妙设置让孩子们激动不已, 一句句不信任的话语拨动孩子们的心弦, 激将法成功地让孩子们达到了愤悱的状态, 进而开始了热情主动的学习。
【假如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假如》语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05-25
雾在哪里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06-04
《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7-24
燕子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9-26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11-03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1-04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07-19
回顾与反思第一课时06-19
赶海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09-29
《特殊的考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