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淌河》阅读答案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倒淌河》阅读答案(精选5篇)

《倒淌河》阅读答案 篇1

那么, 除了上述的原因, 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2012年中考结束后, 我的女儿也经历了语文考场失利的困惑和遗憾, 至少能考130分的语文试卷却只拿119分, 看着手捧成绩单抽泣的女儿, 耳畔回响着考场失利的学生及家长那伤心和无奈的叹息, 我开始了深深地思索。几天后, 我找到了三名与女儿情况相似的学生, 在规定时间重新做了那份试卷, 并且和他们一起利用参考答案来进行评分, 我们议评结合, 结果每位同学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分数, 在这个过程中,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阅读题的打分中, 孩子们和我争论很强烈, 而且他们观点一致, 集中在“这个题不该扣0.5, 那个题不该扣2分……”通过沟通, 我发现其实他们对文本的阅读是理解的, 主题把握还是到位的, 分析问题思路也是对的, 怎么会被扣分呢?事实上, 这份试卷的标准答案他们在考试后就看过了, 那又为什么基本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要至少被扣0.5分呢?多年担任毕业班教学任务的我, 此刻确认有一个至关重要但看似细微、常游离于师生视野之外的重要备考环节, 就是答案呈现的问题, 确切地说怎样用语文的语言来表述完美的答案。这也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语文的语言是规范的、完整的、审美的。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 阅读题目的答案自然可以作为检验学生阅读成果, 即“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 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

怎样追求语文答案呈现的“完美”呢?

“完美”是一个哲学问题。它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个域的概念, 词典里解释为“完备美好”。司马光早在《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中有这样的阐述:“至於庐舍饮食, 无不尽心为之驱处, 使皆完美。”笔者认为, 在以语言表述为呈现形式的语文的“完美”解释为“完整、审美”比较恰切。下面我仅以“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为例谈谈追求“完美”的几点想法:

首先, 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整”。“完整”的近义词———全部、全面, 反义词是———片面、纰漏。这就要求阅读的答案要全面, 体现在句意、内容、采分点的全面。因此, 语句的完整应该是语文学习和实践中最基本的追求。

近几年的考试中, 学生失分最多的是“文字性表达题”。很多同学由于忙于答题, 一目十行, 对文本内容和主题没有完整的把握, 导致断章取义、顾此失彼, 对题干结构和得分点没有审清, 所以回答的内容不全。

如:阅读文段, 概括“神曲”的特点 (不超过15字) (4分) “曾经一首《忐忑》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蹿红大江南北, 被人们称为歌坛“神曲”, 创下了歌曲流传速度最快的奇迹。这几年里, 迅速蹿红的歌曲不在少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 很多歌手和音乐人抓住热点话题来制作歌曲, 和人们的生活、思想紧密联系, 所以短时间被人们接受不足为奇, 但一首歌曲火爆之后很快就会消失或被新的“神曲”所替代, 也就出现了红一曲就不见踪影的遗憾, 这也说明了一点, “神曲”一般只注重市场需求和短时间的商业利益, 并不在歌曲的艺术化和经典化上下功夫, 如果说现在的“神曲”都能称之为经典歌曲的话, 人们也不会长久地翻阅当年的“经典老歌”。

甲生答“流传速度快、只注重市场需求、商业利益”;乙生答“迅速蹿红, 抓住热点、消失很快、重商利益”。从两生的答案呈现中, 我们不难判定失分的原因:甲对文本解读片面, 与乙相比少了“迅速蹿红”的原因。乙相对甲来说在表意完整的基础上追求表述句式的完整。但两者都审题不完整, 忽视附加条件 (不超过15字) 。那么作为以问答形式出现的答案呈现, 而且要求具体字数, 满分四分, 我们就一定想到采分点全面和词句的完整。我们可以再打磨乙生的答案为:“迅速蹿红, 抓住热点、消失快、重利益”, 按照答案要求答对四点就得满四分。当然, 也有学生答案为“迅速蹿红, 抓热点、消失快、重商利”, 亦可得满分, 因为该生在以文本为本的基础上回答出了“神曲”的四个特点, 同时满足了附加条件。

同时, 我们在阅卷时还发现这样的问题, 部分学生备考前做了大量的阅读, 可能因某个句子、段落内容的相似对考场阅读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或者因对问题答案有十足把握而随意抛出, 使得语义表述不完整、语句歧义、残缺、重复, 甚至有明显的错别字, 如“选文答案中的“重需求”写成“重须求”, “重商业利益”写成“重商业力益”等低级错误我不再列举, 语文答案中任何一点的随意和纰漏都会导致失分。阅卷老师会对你的语文基础和考试态度做出怀疑或否定的判断, 所以每题至少被扣0.5分也不足为怪了。因此, 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内容和表述的准确、完整。

第二, 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审美”。“审美”是语言教学追求的较高境界, 其核心是辨别、领会事物的美。什么是美呢?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 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 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

所以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和实践是基于语言的学习, 更是审美的交流和体验。坦率地说, 一张张写满文字的语文试卷融入了学生对文本的审美, 一份份渴望高分的答案能否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和审美感受, 关键在于表述答案的语言的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用词要准确, 语意明白, 结构妥贴, 语句简洁, 文理贯通, 语言平易, 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 体现语言的艺术。正如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语言的真正美, 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我们再以前面选文为例分析, 其实“神曲”的特点应为五个方面:迅速蹿红、抓住热点、很快消失、注重商业利益、注重需求。我们不难确认丙学生的:“蹿红快、抓热点、消失快、重需求、重利益”为满分答案。这样是先概括出特点, 再打磨文字, 力求表述的呈现内容全面, 词句整齐养眼, 阅卷老师的主观感受是:该生语言表述能力强, 追求答案的准确、全面和审美。再如一中考试题:“学校文学社创办《青春》文学刊物, 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励志青春”教育, 请你为这一刊物写一段创刊词, 阐明刊名含义及办刊宗旨等。语言要简洁生动, 60字左右。我们看学生甲的答案:同学们, 我们应该励志青春、自强不息, 认真阅读《青春》这本文学刊物;学生乙的答案:“青春”是一个美丽的字眼, 她将伴你走向成熟。《青春》的宗旨是:反映同学心声, 展示青春风采, 提升语文素养。让我们共同培育《青春》这棵幼苗吧!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乙的回答在充分体现题干要求的基础上, 生动诠释了“青春”的内涵, 并将刊物喻为一颗幼苗, 形象的描绘了《青春》的活力, 并召唤同学们共同培育, 语言表述极富审美色彩。相形之下, 阅卷老师怎能不给乙满分呢?学生乙答案呈现内容残缺, 语言表述苍白干瘪, 缺少智慧, 如同大地少了阳光, 枯燥乏味, 阅卷老师失去欣赏的乐趣, 又怎能建立起审美体验呢?

“审美”还体现于呈现在试卷上的答案书写要规范、富有美感。作为组成语言的“文字”, 是一门书法的艺术, 同样会给人带来审美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份试卷是考生和阅卷老师共同完成的。如果你的字让老师难以辨认, 故意“为难”他, 他可能就会“难为”你, 所以, 必须把字写清楚。当然, 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写工整、漂亮, 看了有一种愉悦感, 那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了。阅卷老师作为以试卷为依托的审美主体, 他们通过品评学生答案在大脑中呈现直觉审美体验, 同时进行判断打分。

以上是我对“语文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的看法, 看似苛刻和细微, 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认为就要在语文的教学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语言意识, 否则就无法突出语言的特质, 彰显它的魅力, 焕发它的生命活力。语言呈现的审美意识对学生考卷的分数影响很大, 因此“语文阅读答案的呈现要追求完美”。

摘要:语文教学和实践是基于语言的学习, 更是审美的交流和体验。答案能否给阅卷老师带来愉悦和审美感受, 关键在于表述答案的语言的美。这种美主要表现在:用词要准确, 语意明白, 结构妥贴, 语句简洁, 文理贯通, 语言平易, 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 体现语言的艺术。

阅读训练答案 篇2

(一)《可贵的沉默》选段

1.①沉默——热闹 ②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2.略

3.①因为孩子们很快就认识到自己不好,而且心里产生了回报父母的爱的朦胧意识。

②沉默前的热闹是孩子们讨论自己的生日父母如何给自己过;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讨论如何给父母过生日。

(二)伟大的母爱

1.liánɡ jiànɡ

2.呼呼 温暖

甜蜜 伟大

3.母爱,是那么伟大。

四年级阅读主题:热爱生命

(一)《触摸春天》文段选读

1. jìnɡ chànɡ bàn qiāo

2.展开 阻碍 误差

3.歪歪扭扭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乐乐呵呵

4.竟然 奇迹 神奇 扑腾 惊讶 完全

5.略

(二)大墙下的小花苗

1. 温暖——(寒冷) 难过——(高兴)

2. ①6 3

②又瘦又小很难过;力量;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真勇敢

3. 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

五年级阅读主题:经典故事

(一)《草船借箭》选段

1.léi yǐn xiànɡ

dànɡ lè diào

2.近义词:嘱咐——吩咐 叫喊——呐喊

反义词:逆水——顺风顺水 远离——逼近

3.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4.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或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二)《高明的琴师》

1.:“。,,。”

2.②清楚 ③有耐心地

3.①春秋 成连 《高山流水》

②一望无际的大海 高耸入云的山峰。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 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

③大海

六年级阅读主题:大发明家

(一)《跨越百年的美丽》选段

1.但 尽管 却

2.写出近义词:

偶然——偶尔 幽暗——昏暗

分析——辨析 疲劳——疲惫

3.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4.①× ②× ③√

5.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6.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探究精神。

(二)《发明家富尔顿》

1.费力──(费劲)

合适──(适宜)

盘算──(打算)

2.①(√) ②(×)

3.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课都不行,这样偏科会影响以后发展。 懂得、领会

阅读训练答案 篇3

含羞草

1.张开 绽放 高大 弯 细 重

2.样子 有趣 花和果实

3.高度 茎 分枝 叶柄 叶子 像小树 ①

4.② ④

5.①含羞草开出了花朵。 ②花谢了。

大王莲

1.略

2.mú sì zài shì diàn xùn

3.花 叶子 果实 数字

4.② ④

5.王莲的花头一天晚上开的是白色,第二天傍晚重新开放时是淡红或深红的。

6.①

7.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北京和广州都栽种了王莲。北京要安排暖房给王莲居住,因为王莲是一种热带植物,而北京的春秋冬季的温度是不适应王莲生长的。

四年级阅读主题:先贤故事

推敲

1.①月光明亮,洁白。②反复思考,揣摩。

2.《题李凝幽居》 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 推 敲

3.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骑在驴子身上比比画画。

4.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自己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所以韩愈说“还是用敲好”。

5.他为斟酌诗里“推”和“敲”二字,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惹得街上行人都觉得好笑,并且竟然闯进了当官的韩愈的仪仗队,受到差人的训斥。

“笔记迷”——果戈理

1.liǎo mù

2.①嗜好②邀请③弥补

3.这篇文章是抓住了果戈理爱记笔记的特点写的。

4.因为笔记本里记载着他读过的警句和心得、听到的奇闻轶事、看到的乡俗和人情。他写小说,常得益于笔记。笔记弥补了他创作时的缺陷。

5.应该用赞叹的口气来读。

五年级阅读主题:生活启示

古井

1.绝 相 意 陶 发 启

2.①60岁(10岁为一旬)

②占地非常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③井水 古井 比喻

④身体极单薄 夸张

3.全文共7小节。第1节为第1段,第2节为第2段,第3、4、5节为第3段,第6、7节为第4段。

4.每天从早到晚到古井边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5.我认为应该做一个“对人们无所求,却无私地向人们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人。

冰雪

1.不是 而是 哪怕或只是 就

2.渗透 侵蚀 崩溃

3.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大。从上文中的“膨胀”一词可以看出来。

4.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六年级阅读主题:艺术表现

1.踏花归来马蹄香

2.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由于踏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儿,使马蹄也变香了。

3.这匹马刚从满地落花的地方踏过,马蹄上沾有香气。

4.B

我和妈妈比语言

1. : 。 ,

2.第1节。末尾1节各为1段,中间部分为第2段。

第1段:妈妈是只读到二年级的农村妇女,“我”自以为语言一定比妈妈好。

第2段:好几次,“我”觉得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的话说得好,可妈妈一说总比“我”生动、形象、风趣得多,使“我”自愧不如。

第3段:老师告诉“我”,农民的语言是来自生活的口语,最有活力、最简洁。

3.三次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妈妈比语言的内容是详写的,介绍自己和妈妈的文化程度、写老师告诉我道理等内容是略写的。

4.①“嗯,一个个昂头翘首。”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②“这个人啊,懒得成神了。他可以坐在牌桌上打个通宵,可是要他洗锅抹碗呀,你就是用锥子戳他的屁股,他都不动一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

小阅读的答案就在文中 篇4

小阅读相对大阅读而言,还是较容易得分的,特别是客观题更容易得分。甚至可以说答案就在文本中。也许你会问:哪个阅读题的答案不在文本中呢?是的,答案都在文本中,但很少像小阅读客观题那样,在很多情况下它的答案就直接体现在文本中,不像其他类阅读还要展开比较、探究、联系实际作答等。当然也不可小看这些A、B、C、D选项,稍有不慎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明白考试要求而知此知彼

所谓重要词语是指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且在理解上又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如关键性的概念性的名词、指代性词语等。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需要:

审好题干:题目究竟要求我们选什么;

选定区域:此题针对文本何处设疑;

理解含义:结合文本理解,根据语境推断;

比照分析:选项的转述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是否符合文本的本意。

要知道,小阅读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是要求掌握它们在某专业中的规范性定义,而是要求从语文的角度,对它们做出恰当的理解。因此一些在乎选文类别的同学,大可放心。要知道我们进行的是语文考试。即使选文内容,你从来没有涉及过,也没有关系,把握好语文的方法,即可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句子,像内涵丰富的句子、结构复杂且对文章有影响的句子,以及诸如文眼句、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在阅读中,迅速而有效地找出重要句子,既可以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文章,又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搞清句子本身的构成特征,还要明白此句和相关句子的关系。

其实,在分析此类句子中,我们完全可以先找主干,再找出句子重心,弄清句子管辖区域,最后理清句子的邻里关系:上下句的、甚至是全篇的。其实在实际篇章中,很多句子的含义以及题目的设计点就落在某个关键词上,因此明白了此关键词,就可明白此句的基本意思,有针对性作答。在阅读时还要注意像:正在、已经、可能、将、这些、有些、主要、如果、但是、因此等词语,阅读中,最好对此类词语加以勾画,做出记号,便于阅读。

要筛选哪些信息呢?如文章的基本概念和作者在文中要介绍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等。这类信息一般都在中心句、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中。我们还可以借助文体特点、标题含义、写作背景、材料特点、文章思路等加以信息捕捉。在筛选中特别要重视题干和题肢等语句的转述。这样再把文章中本质的东西联系起来概括起来,即可整合出正确答案。

作者一般会在文中以直露式或委婉式表达自己观点。对很多考生来说,作者直露式表达,可以通过标题、中心句、反复性语句、总结句等得知。而对于委婉式表达的,就要结合内容的象征意、修辞格的运用、联想和想象以及写作背景了。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难度较大,有的省份(如安徽省)已经取消此类考题。如何推断呢?注意关键语句、分清事物联系(条件、因果和假设等关系)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做题中,一方面要从内容上加以推断,另一方面要善用排除法。

2.知晓出题人于何处设疑从容应答

分析2010年的18套语文试卷,不难发现,很多题选项就是直接截取原文中的某一句话。因此只要我们在文本中找出这一句话,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考试时间充裕,在做完试卷后,第一应该检查的就是小阅读。因为小阅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不是考语文能力,而是考细心与否。也就是说只要你细心,再稍加思考,就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更何况,如果你真的拿不准,你完全可以把题带入文本中一一对应。但在小阅读之外,如有拿不准的选择,我们还是相信第一印象较好。这也是考场上的小技巧。

从2010年18套试卷看,小阅读选科技文的只有全国Ⅰ卷、重庆卷、湖北卷。而且重庆卷、湖北卷的选文还不能说是纯粹的科技文。其他均为社科类文章,在表达方式上多以论述为主。此类文章一大好处就是避开了一些考生的科技知识盲点,能够让所有考生都会知道一点,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和安慰。在论述类文章阅读中,我们更易判断出哪些题肢是直接截取文本的。以重庆卷为例:5、6、7三题,基本都可在文本中直接找出答案。第5题是对“枝蔓状城市”的理解。A项和第一段相应,C项和第二段相应,D项和第三段相应。而对于应选项B,只要找到文本中“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这句话,即可判断B项是“不准确”项。同理6、7两题也可直接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当然,像这样容易判断的也不是常见,大多数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我们拿到一篇文章,略读完文章后,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快速搜寻并确定选项在全文中相对应的大致范围,然后再做合理推断。综合18份试卷,我们可以总结出出题人设疑处主要有:

(1)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

此类判断较容易,也基本上在原文中找。要注意的是有些选项符合常理,本身内容也正确,但是却与原文无据。我们不可被其迷惑。做题时,我们要牢牢抓住原文做出判断,不可仅仅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而主观臆断。

(2)偷梁换柱或偷换概念

这主要是概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重要词语和句子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上。

(3)丢失条件或强加条件

说明类和论述类文章都追求准确性,因此在得出结论时,往往都设置了一个前提。出题人也常常就在此做文章,故意将前提丢失,直接得出结论。相反,如果原文没有条件,而题肢中却出现了某个条件,那么就为强加条件了。

(4)强加因果

此类包括多项原因与单项原因、因果倒置等陷阱。考生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去。

(5)范围适当

此类包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等。有的故意把范围扩大,有的却缩小,当然有的甚至换了范围。

(6)断章取义

此类陷阱出现的频率最高,那些平时读书喜欢想当然的考生尤其要多加注意。有些内容,从某一小范围看是正确的,但是一旦放到全文的大范围,显然就出错了。

(7)关系失当

由于现在考生在逻辑知识上的缺乏,不要说什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三段论什么的,甚至连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递进关系等也是难以分清。

(8)夸大其词甚至绝对化

这类设疑往往是在说到某项科技、某种功能、某种创新等时,利用学生盲目崇拜的心理,故意夸大其词。

(9)或然与必然

此类设疑还可以包括未然与已然等。如在湖北卷第7题,C、D两项因为或略了作者的猜想,把“或然”变成了“必然”而不符合文意从而不该选。

【作者简介】

洪丰乔,高级教师,执教于安徽省舒城县龙河中学,发表文章多篇,在教育教学教研中和文学竞赛中多次获奖。

《倒淌河》阅读答案 篇5

2.D

3.C

4.D

5.B

6.B

7.D

8.B

9.A

10.B

11.D。解析:北宋官修四大类书,即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太平御览》、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它们都是在北宋初期纂修而成的。《佩文韵府》是清代康熙年间官修大型类书——词藻典故辞典,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由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

12.C

13.B

14.B。解析: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15.C

16.C。解析: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为宋朝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办。白鹿洞书院原为唐朝人李渤(人称白鹿先生),李涉兄弟的隐居处,后李渤将此处改建,号为白鹿洞,后人在此办“庐山国学”,朱熹,王阳明等人曾在此讲学。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嵩阳观,五代时进士庞士曾在此聚德讲学,宋仁宗赐名嵩阳书院。集贤书院,中国古代收藏,校理典籍的官署,又名集贤殿书院。

17.C

18.A

19.B。解析: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小篆→隶书→楷、草、行书。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20.A。解析:西汉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推崇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使得国力大大增强。

21.B。解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即是月亮黄昏已经升起来了,那就应该是满月了。满月的特点是与太阳此升彼落,出现在黄昏,消失在清晨!既然是满月了,那就是在農历的十五或是十六。

22.C。解析:天干地支产生于汉代,它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

23.C。解析:《春秋左传-鲁文公十四年》有“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24.D。解析:扁鹊为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孙思邈为隋唐时代著名医师、道士,李时珍为明代医药学家,张仲景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25.C

26.A。解析:四川是中国蚕桑产区,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蜀锦在东汉已负盛名,古人利用流经成都的流江濯锦,濯后之锦色泽鲜丽;又因濯锦者沿江不绝,致使江水呈现五光十色,艳丽似锦,故称锦城。蜀汉时设管织锦之官,驻地称锦官城,由此可知锦城或锦官城之称皆由蜀锦而得名。

27.B

28.B。解析:饴糖。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黏。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黏住,免生是非。

29.B

30.B。解析:写作技巧纯熟,文思敏捷。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31.D

32.C

33.B

34.C

35.B

36.A

37.B

38.C

39.B

40.B

41.C

42.C

43.B

44.B。解析:“一衣带水”是指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语出《南史·陈本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南朝末年,陈国在长江以南,隋文帝杨坚住在长江以北。那时候,隋文帝杨坚正在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由于江水浩浩荡荡,杨坚的军队不能过河到江南。因此无法攻打陈国。但是,隋文帝并不因此感到气馁,他望着江南,果断地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一样的江水,就阻挡我不去解救他们吗?”因此,杨坚下令造船,最后消灭了陈国,统一了全国。

45.B

46.D。解析:解析:元曲,元代的曲,又被称作“乐府”、“北乐府”、“新乐府”,包括剧曲和散曲。由于剧曲并不具有独立性,它需与宾白、舞台表演以及用代言体表现人物故事,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看作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叫元杂剧。元曲中元杂剧成就远高于散曲。

47.D

48.A。解析: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49.C。解析:元杂剧《赵氏孤儿》被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于1775年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了一定影响。王国维评价:“(《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也。”此外,英国剧作家威廉赫察特还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上一篇:浅析西方绘画构图技巧下一篇:中医院举办演讲比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