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工作计划(推荐8篇)
转眼间又迎来新的一学年,这一学年我担任八年级二班、三班英语教学工作,为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能够有序进行,现做如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始终以打造“活力课堂,活力校园”为总目标,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兴趣、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这一学期中,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续培养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要很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学习任务,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英语是研教版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从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着手。
1、语音教学 本册课本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规则,着重抓好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 本册课本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约400个,另有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若干条,任务较重。
3、语法教学 本册课本的语法教学项目有:动词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五种简单句的结构等。
4、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本册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比上学期难了很多,仍以对话为主,还有一些简单的短文。因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表演对话的能力仍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重点,还应有一定的语法基础,具备相当的句子表达能力,能运用一定的词组和句型。
四、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6、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好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差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7.重点:笔头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明确他们要做什么,应有一定的示范、例子,使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听写是培养学生写这一技能的有效方法。
阅读训练 1.读材料题目;2.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一遍对话或短文;3.当学生找到答案时,鼓励他们回答;4.再细读一遍,进一步理解文章;5.对于生词何习惯用语,让学生推测;6.学生间的讨论;7.加强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二、语法教学 教师应控制讲解时间,重点必须在学生言语训练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探索和归纳。
1、教材特点分析:
本册课本共有六个主题合成单元,分别是长征之歌、爱国情怀、至爱亲情、江山多娇、人与环境、高新科技,围绕着主题词,各单元分别组织了多种体裁样式的课文5篇,其中有诗歌、歌词、剧本、散文、游记、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其中含文言文5篇,全书共收30篇课文,每单元配编同主题的诵读欣赏的古今诗歌2—3首(其中有一个单元选了文笔精华三段),每单元设计了写作训练共六次,全册书还设计了三次口语交际训练,三次语文实践活动,三个专题。全册教材以写人、叙事、抒情类文章阅读为主,以高尚的情感熏陶为训练主线,以各类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活动辅助教学
2、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一年下初中语文学习,初步积累了一些语文知识和常识。
2、能阅读和理解浅显的记叙文。
3、具备了写作一般记叙文的能力。
4、对语文学习有一定兴趣,具备了一定学习能力。
5、但是语文知识结构还不完整,对一些语文知识概念比较模糊。
6、理解能力比较薄弱,把握不住文章重点,体会不了作者感情,对含义深刻的语句和词语不能作准确分析。
7、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流畅,尤其是书面表达比较欠缺,语句组织不连贯,词不达意等。
8、写作方面在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比较稚嫩,缺乏整体的构思和布局。
9、获取文章中隐含信息的能力不强,常常有遗漏和偏差。
10、思维比较狭窄,视野不开阔,回答问题缺乏深度。
二、明确教学原则,确定教学重点
原则:激发兴趣,强化能力;减轻负担,提高效益;倡导合作,共同提高
重点:以记叙文和说明文教学为重点,兼顾议论文、诗歌、小说,游记散文、歌词等的教学,特别要帮助学生搞清楚各种表达方式与各类文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各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第一单元:
阅读: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的精神。
(2)学习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学会分析红军指战员的高大形象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3)记诵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写作:
能理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文从字顺的记叙文。
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当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会写窜连词。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单元检测1课时
第二单元
阅读: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感受和分析他们的爱国主义心声。
(2)感受作品中富有个性的人物精神风貌,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3)记诵、品味作品中精警,含蓄的句子。
写作:
学习有详有略地记叙的方法,以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参与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全过程,展示活动成果,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2课时
第三单元
阅读:
了解父母兄弟的至爱亲情,激发学生爱亲人,爱生活,爱社会。
感受作品中的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引起自己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品味叙事散文中的选材和构思的方法。
写作:
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顺序。
口语交际:
学习口语交际中善于察言观色、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第四单元
阅读: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激发学生热爱中华,热爱世界点情感。
欣赏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课文真切而深刻的感情。
了解课文移步换景,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写作:
学习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口语交际:
学习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课时安排:
阅读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
第五单元
阅读:
正确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体会课文流露出来的对花鸟虫鱼的真情,学习在记叙说明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写法。
写作:
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的常见的错误,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
语文活动:
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提高视听效果。
课时安排:
阅读10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标点符号的修改1课时,语文实践活动2课时
第六单元
阅读
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从小立志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理解高新科技代表了人类最高的科技水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学会搜集文章的信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写作:
明白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能根据主客观需要自由阅读和写作。
语文活动:
开展了解、学习、展望高科技的社会实践活动,激发科学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阅读7课时。师生自荐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1课时,报告会1课时
三、采取具体措施,保障目标达成
1、组织学生反思归纳,明确知识能力要求
反思:进入中学以后语文学习有那些收获?目前还存在哪些困惑和问题?对语文学习和老师教学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归纳:进入初二年级需要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语文常识,比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描写角度,写作手法,说明方法以及“意象”“意境”“内涵”等等词语的含义
能力:
阅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的能力;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能力;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能力;阅读科技作品,能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能力;搜集文章隐含信息的能力;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梳理思路的能力;理解和评价人物的能力;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和提炼主旨的能力等等
2、推荐读书篇目,扩大阅读积累
(1)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与课文单元紧密相关的书籍《季羡林散文选》(3)对学生有益的美文杂志如《美文精选》《读者文摘》等。
3、开展语文活动,丰富学习生活
(1)古诗吟诵默写竞赛(2)古诗词创作竞赛(2)作文竞赛(3)课文实践活动
4、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益
(1)早自习时间:(a)课文朗读(b)精选语段阅读训练(c)美文选读和点评
(2)课堂学习时间:(a)老师精讲,少讲,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讨论、练习的时间,(b)适当增加学生书面作业的时间,并当堂及时反馈。
(3)课余学习时间:(a )布置学生预习(b)完成适当的书面作业(c)扩大阅读,要求学生每天有一小时到半小时读书的时间。
5、用好教辅材料,引导学生学习
1、《伴你学》预习作业课前做,课堂练习当堂做,课外拓展课外或者课堂做
2、给学生推荐一本精短文言读本,适当做一些阅读训练题
3、建议学生订阅课外读物《中华活页文选》《读者文摘》《美文精选》《文萃》《艺林》等杂志
6、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1、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中考和期中期末试卷中的经典试题,进行集中的分析解剖,使学生提高审题,解题、答题能力。
2、课堂上尽量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书面解题,利用多媒体手段,及时进行指导和点评。
3、课后教师及时批改作业,有条件的话尽量面批作业,使学生得到及时具体的指导。
4、每周一篇的美文阅读点评。
八(5、7)语文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情况
本学期我任八(5)班和 八(7)班语文课,八(5)班学生人数47人,八(7)班学生人数52人。
2、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和生活,八年级的学生不再生像七年级刚进校时的拘谨。八(5)班和 八(7)班,这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八(5)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极少数学生存在学习上的“特困生”。八(7)则不太一样,大部分学生都有较好的基础,对学习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掌握知识还没有形成较好的方法,所以成绩常有波动,另外也有少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
二、教学措施:
1.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会了主动地获取知识,语文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每堂课我都能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展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教学中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了学生运用语文实践的机会。
4.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5.教学过程中实行了培优辅差,让优生帮差生,实行一帮一学习,提高后进生的转化。同时分层教学和在作业布置上按学生层次进行阶梯式作业,减轻了后进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取得的成绩: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基本上做到了的期初目标:
1、德育目标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在教学中按课程标准要求渗透法制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学习目标上:基本上达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本学期,我所任的班级成绩如下:
八(5)班实考人数47,及格人数21,及格率44.68%,红分数0,红分率0%,低分率2.13%,总分4122,均分87.70。
八(7)班实考人数52,及格人数49,及格率94.23%,红分数7,红分率13.46%,低分率0%,总分5599,均分1107.67。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1、不足之处:
(1)、字词关过得还不牢。
(2)、学科知识不会融会贯通。
(3)、对新闻内容信息不会提炼要点。(4)、主观题目不会做。
(5)、作文不会拟题,不会选材,写作手法不会灵活运用。(6)、字体不公正。
2、改进措施:
(1)对于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常见的语病都要讲清楚,严格训练,这不仅对“语文知识与运用”的答题有益,对学生的作文也有很大的帮助。
(2)要训练学生根据文本提炼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能力。
(3)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2、初中生活的苦与乐
4、心愿
6、在我成长的道路上
8、美,在我们中间
10、我的良师益友
12、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14、最为重要的16、这句话很温暖
1、阳光灿烂的日子
3、原来,没那么简单
5、欢乐一家亲
7、美丽一瞬间
9、温暖,就这么简单
11、收获快乐
13、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15、放学路上
自己,超越自己)
17、以“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如相信自己,看重自己,激励
18、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也可以写抽象的情感、哲理,如宽容、理解、自信、幸福、爱等等)。
19、生活,因而精彩20、_的目光
21、就在我身边
22、留点给自己
一、举例记忆类:
第一章《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及其换算,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平均速度;时间和长度的单位、单位换算、误差概念、用测多次取平均值方法减小误差。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比较的情况;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的概念、单位(℃);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三种物态、物态变化;熔化,熔化吸热;凝固,凝固放热;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熔点、凝固点;汽化,汽化吸热,汽化的方式,沸腾,沸腾的过程,沸点,蒸发;液化,液化放热,液化的两种方法;升华,升华吸热;凝华,凝华放热;雾、露、霜的成因。
第四章《光现象》:光源、光线,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入射点、入射角、反射角;反射定律(3条);光路可逆;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折射光线、折射角。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u>2f、u=2f、2f>u>f、u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质量及单位;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及换算关系;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问答类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首先要能够“记忆”和“举例”。在此基础上,还要能运用这些原理解释、说明有关现象。 1.单一问答题: (1)知识点: ①光学: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关系)。 ②热学: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要求:只运用上述一个(或互相联系的两个)知识点解释常见现象。 三、计算类的知识点 这些公式首先要“记忆”。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进行计算。具体要求如下: 1.计算公式:(1)力学公式: Fsm速度公式:v = ;密度公式:ρ=;重力公式:G = mg;压强公式:p = ;液体压强公式:p =ρtVS gh;浮力测量公式:F浮=G―F;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F1l1= F2l2(“l” 也可以用“L”表示);功的定义式:W = Fs;功率定义式:P = W,功率与牵引力、速度的关系:P= Fv;t G滑轮组(竖直、人站在地面上)规律公式:F = ;滑轮组费距离公式:s=nh;机械效率(滑轮)定义式:n η= W有GG,滑轮组导出公式:η=、η= ;三种功的关系式:W总=W有+W额。G+G0FnW总 2.计算题类型: (1)单一计算题: 计算中只用一个上述公式。可以用公式的原型或变型式。 (2)简单综合计算题: 计算中可自由运用上述两个公式进行组合(包括“桥”的问题。串、并联电路计算除了运用欧姆定律 s之外,要用到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的各个关系式;v =公式可以包括追击、相遇等问题。)t (3)复杂综合计算题: 计算中可自由运用上述两个以上的公式进行组合。注: ①比例计算可以出现在简单综合、复杂综合计算题中。②复杂计算题需要写出解题思路。 四、人文类的知识点(共8人) 五、作图类的知识点 作图知识点,首先要“记忆”作图原理、方法,然后运用这些原理、方法进行作图。1.单一作图题:(1)光学: ①光的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一条光线的光路作图。②平面镜成像: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轴对称法)。 ③凸透镜和凹透镜对特殊光线的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从焦点发出或对准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从虚焦点发出或对准虚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作图时透镜可以用透镜符号表示。) ④凸透镜成像作图(中考不作要求,但可以教给学生这种方法):用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主光轴的光线、从焦点发出或对准焦点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中的两条进行点、箭头的成像作图(只要求给物画像的作图)。(透镜可以用透镜符号表示。) 六、实验、探究类的知识点 1.零级实验: “零级实验”就是对初中物理8种基本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的直接训练。这是最低级的实验要求,是进行其他实验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随堂实验训练学生对这些实验仪器的使用。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用表测量时间; (3)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4)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5)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 2.一级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实验归纳出一些简单的现象、结论。第二章: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第三章: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第四章:光的直线传播; 第五章: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二级实验(共15个实验): “二级实验”是一些探究(或建构)内容,这些实验不一定非要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可以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共同的探究教学。 (1)八年级(上):真空不能传声;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折射定律(从空气斜射到水等物质、从水等物质斜射到空气时的两角定性关系)。 4.三级实验(共25个实验): “三级实验”就是分组实验。通过这些分组实验,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操作、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器材、装置图、步骤、表格、现象以及易错点等问题。 (1)八年级(上)(共8个实验): 测量物体的速度;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通过影响音调因素的实验,让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法,为后面的实验探究打下基础);探究水的沸腾过程;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种情况);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三)初中物理实验题型: 考试是平时教学重要的指挥棒。在考试中,实验类题目的考查既是督促平日实验教学的有力工具,也是考查学生实验能力乃至于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上述4个级别的实验,我们设计的相应的考查内容和题型如下: 1.零级实验: 在考试中,通过零级实验点考查学生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例题: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C.使用液体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D.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2.一级实验: 在考试中,通过一级实验点让学生设计验证性小实验和说明性小实验。并且以此为模板,会设计初中所有必考知识点的验证性和说明性小实验。 例题:(1)给你两张纸片,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蒸发吸热”。(2)请你运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液化现象的存在。 3.二级实验: 在考试中,要求学生会设计二级实验点的“探究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器材、步骤、表格的设计。并且以此为模板,会设计初中所有必考知识点的实验方案。 例题: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4.三级实验: 2C (1)F与物体A、B、C的表达式为 F=k;其中k=(2)将表格中的空格填好; (3)在F与B一定时,A与C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来表示。 12.归纳式探究——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 我们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大。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这说明弹簧有“软”、“硬”之分,容易被拉伸的弹簧比较软,反之比较硬。弹簧的软硬用它的刚性系数来表示。刚性系数越大,弹簧越硬。 为了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有关实验探究,取得数据如下(其中:S为制造弹簧的金属丝的横截面积,n为弹簧的匝数,r为弹簧的半径,A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1)A=k,其中k与制造弹簧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k值一般不同。上述实验中钢的k值k钢=(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变成公式,运用的是法。 (2)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做成半径相同但匝数不同的弹簧,则弹簧的刚性系数和匝数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的图线表示。 (3)如果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钢丝做成匝数和半径相同的弹簧,都用10N的力拉伸时,用做 2成的弹簧变得更长。(4)用横截面积为9×10m的钢丝制成一个60匝、刚性系数为100N/m的弹簧,则该弹簧的半径为m。 12.归纳式探究——研究鱼缸侧壁所受的压力: 由于液体内部有压强,当鱼缸中盛入液体后,鱼缸侧壁就会受到液体的压力。鱼缸侧壁所受的液体的压力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下表是小雨在鱼缸中盛入不同的液体进行研究得到的一些数据(其中:ρ为液体密度,L为侧壁长度,H为液体深度,F为侧壁所受压力):F(1)F=k,其中k= 这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法。 编号:八(上)第1课 备课人:陆军 审核人: 包科领导: 日期:2011.8.29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的有关知识,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养成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堂预习交流(5分钟) 各小组就自己组的学习任务条进行讨论交流 附任务条: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2)在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3)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请举例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真实性他现在哪里? (4)用波浪线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议论性的语句,探究议论的表达作用。 二、小组展示 各小组代表展示(每组3分钟,教师精讲10分钟) 1组展示任务1,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2组展示任务2,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3组展示任务3,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4组展示任务4,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5组展示任务5,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6组展示任务6,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7组展示任务7,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 讲点拨。 8组展示任务8,1号板书,2号展示,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精讲点拨。 附任务及答案: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导语:第①句话。概述我中路军“胜利南渡长江”这一主题。主体部分为②③④⑤句。每句为一层。第②句:概述我军对敌发动进攻的时间,突破敌人防线的地点。第③句:概述敌军防线不堪一击,士气低沉以及败逃情况。第④句:正面描写我中路军渡江作战的情况,概述战斗所花的全部时间,战斗的结果以及发展趋势。第⑤句:综述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命令,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在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3)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特征,请举例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真实性他现在哪里? (4)用波浪线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议论性的语句,探究议论的表达作用。 三、课堂检测。(6分钟) 1.文中说“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的角度考虑,这句话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中“不料”一词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八(8)班张君建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每当唱起这首感人的歌,我不禁会潸然泪下,一种悲伤之情油然而生:虽然我有妈妈,但她好像永远都是那么忙,无暇顾及我的感觉。 十月的天总是秋雨蒙蒙,连绵不断。 那是一个灰蒙蒙的下午,最后一节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起,老天又忍不住下起雨来。大滴大滴的雨点打在地上,发出很有节奏的声响。照此看来,又要下个不停了。 “糟糕,我没带伞。怎么回家?”我刚想起问题的严重性:爸爸出差,妈妈又很忙,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来接我的。我低头闷闷不乐,课也听不见去了。 “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像催命鬼似的急促地响了起来。有的撑起了自带的伞冲了出去,还幸灾乐祸地回头嘲笑我;有的跟着来接的父母,也走了。不一会儿,教室里的人就没剩下几个了。我抬头望望天,茫茫一片,看来雨是不可能停了的,于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也冲向了雨帘之中。 “哇!雨好大啊!”豆大的雨点打在我头顶上,顺着头发往下滑,雨水沾在睫毛上,一眨眼,水都流进了眼里,弄得我睁不开眼。这种难受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了。 还没等我冲到校门口,全身上下已经被雨淋透,正像一只可怜的“落汤鸡”。此时的我感到好冷,真想再躲回教室不走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反正爸妈是不会来的,他们一天到晚只知道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建建!” 咦,声音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不会是妈妈吧?可能是我想得太多而产生的错觉吧?我捋了一把湿漉漉的头发继续往前跑。 “建建,建建,别跑,是妈妈!”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而且离我越来越近。 ——妈妈,真的是妈妈! 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傻傻地站在雨中:这么忙的妈妈居然会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我?好像有些热热的东西从眼里出来,混着雨水渗进嘴里,咸咸的,也是甜甜的。 坐在妈妈的摩托车上,靠着妈妈略带潮湿的背,我的耳畔再次响起那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当我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 八(7)班陈家辉 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挂在嘴边的爱,一个转身就会忘记;而惟有母爱是永存在天地之间,永远珍藏在我们心底里的。 ——题记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妈的孩子像块宝„„”当我唱起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时的情景:当影片播放到小强跪在发疯了的妈妈面前回忆往事时,全场观众泣不成声、唏嘘一片。 也许就在那一晚,懵懂的我突然间明白了母爱,明白了那无比高尚的母爱。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慈祥的,温馨的。母爱如那绵绵春雨滋润儿女的心田,如那潺潺流水伴我们风雨同行。 一次在家,我偶然发现了妈妈珍藏多年的日记本,随手就翻看了起来: 1992年8月28日 我的儿子终于出世了,他多么可爱啊!圆圆的小脸蛋儿写满了天真,胖胖的小腿儿充满了力量。哦,我的儿子,你是我的生命,是我的太阳。我将把我全部的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不让你遭受一点点的风吹雨打,不让你受一点点的委屈„„ 1999年9月1日 今天一大早起来,我就把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因为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学,开始了他的学习旅程。儿子啊,从今天开始你就不再是一个整天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小孩了,你就要离开妈妈的怀抱,走向学校,开始学习文化了。我多么希望你能像一只雄鹰,在知识的蓝天里展翅翱翔。 2001年7月1日 今天,儿子捧着一张奖状一蹦一跳地回来了。还没进门口就大声地嚷嚷:“妈妈,妈妈,我有奖状了!”听着儿子开心的声音,看看他灿烂的笑容,我是多么欣慰啊。但是,儿子,你也要记住,在成绩面前不能骄傲,要谦虚,要努力,才能一如既往地取得好成绩。妈妈会一直等着你一次又一次的喜讯。 2004年11月15日 今天我刚下班回家,就看见儿子趴在桌子上,肩头一耸一耸的,难道在哭?我连忙过去拍拍儿子的肩,问他怎么了。原来是期中考试考砸了。儿子啊,当你第一天上学时,你就开始独立去面对很多事情。人生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妈妈知道我的儿子是一个坚强勇敢的男子汉。这不,你在妈妈的劝慰下,你擦掉眼泪,又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 读到这里,我早已泪流满面。想不到妈妈居然珍藏了这么多关于我的往事,这么多我当初没有去细细体会过的感情。至此,我深深懂得:这哪里只是珍藏了一本日记,分明是珍藏了一份最珍贵的母爱! 回忆往事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各种滋味涌上心头,我忍不住有种冲动,想冲到妈妈面前,大声地对她说:妈妈,我爱你! 当我唱起《希望》 八(8)班徐秀峰 前不久,湖南卫台热播的《大长今》名噪一时,引来无数观众的好评,尤其是主题曲《希望》更是风靡一时。大街小巷,随处可听;男女老少,无人不唱。 我也不例外。只要稍有空闲,就会哼上几句。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会联想到许许多多。。。“天黑路茫茫,心中的彷徨,没有云的方向。” 这是对生活最好的诠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烦恼和挫折,此时,你会作出怎样的抉择,是放弃,还是挑战?我想大多数人会感到有些迷惘,犹豫、彷徨,举棋不定。这种情况下,我们必定会有一番艰难的挣扎,内心就像吊了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正像我自己,这段时间不知怎么回事,屡遭老师批评,挨训,心中的苦真是一言难尽,只感到眼前一片黑暗,不知该如何面对班主任,面对父母。连续几天心情不佳,处于低谷。 “希望的翅膀,一天中展开,飞向天上。” 人活一世,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烦恼,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永远不会倒下。唱起《希望》,想起大长今,想起她所遭受的种种磨难,我这点烦恼又算得了什么,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于是,我又开始乐观起来,恢复原来的开朗,信心十足地面对每一天升起的朝阳,心中充满了希望。 “看天空飞的鸟还有梦„„” 梦想是那么遥远,又那么接近。记得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每天都能有好多好吃的美食,可以一解口馋。但现在想来是多么幼稚可笑。后来又有了更多不同的梦想,当解放军,当科学家,当探险家„„看天空中的鸟带着自己美好的梦飞去,又飞回。大长今自懂事起就立下了一个不变的梦想,她一直朝着这个伟大的梦想努力,奋斗,最终成了韩国最伟大的女人!希望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只有播种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甘甜的果实。“希望”是一个多么平常又富有魅力的词语,正是由于它,我们才演绎出了这么美丽的世界。“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 梦还在,希望还在。我不禁又唱起了《希望》„„ 当我唱起《希望》 八(8)班王湘君 谁都知道初二是关键时期,因此,期中考试对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考验,而我居然失败了,而且败得一塌糊涂。我就像跌入了人生的黑洞,难以自拔。 怎么办?该如何向父母交待?一连串的问题塞满了我的脑子,没有一个答案能说服我的内心的自责。或许,父母能够原谅我,而我无法原谅我自己。 后来,班主任找我谈心,给我分析了各门课的成绩情况,讲了很多道理,并开导我说:“错过了太阳,可不能再错过群星了。别泄气,要自信,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努力,我相信你期末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听了之后,我心中悄然升起了一缕阳光。但偶尔也总会想起这份心事,脑子里还是一头雾水,心中充满迷 惘。 周末回家了。在路边等车。朦胧之间,我好像听到有首歌在唱:“当天空飘的云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路程漫漫„„天黑路茫茫,心中的彷徨„„心中一个梦,像雨后彩虹,化在天空。”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动听的歌词!忙问身边的同学:“这是什么歌?” “《希望》!” 希望?怎么这么耳熟?再听,又好像那么陌生。或许,现在我缺的正是这个词。一次考不好,就灰心丧气,一碰到挫折,就退缩不前。 听着听着,渐渐地,我放松了许多。想起语文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你可以对你的成绩失望,但不可以对你自己的能力失望!”眼前好像出现了一道彩虹,看到希望之门正向我重新敞开。 后来,我就迷上了这首歌,也了解了《大长今》这部电视剧的内容,对大长今充满了敬意与崇拜。我要像她那样做一个永远充满希望的女人,永不言败。于是,每当我再次遇到困难时,我都会唱起这首歌,激烈自己: “希望的翅膀,一天中展开,飞向天上„„” 当我唱起“鞋儿破„„” 八(7)班胡佳凯 当同学们在热烈地讨论着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时,我,一介女流之辈却突然从嘴中蹦出:“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一个人笑了,许多人笑了,全班同学都笑了。是啊,为何不选《老鼠爱大米》?为何不哼《两只蝴蝶》?为何不唱《希望》? „„这些可都是当前最流行的歌曲啊,为何要偏偏喜欢这么老掉牙的歌呢? 我傻傻一笑,不为别的,只为那个济公**,头戴破僧帽,身着破袈裟,手持破蒲扇,外形不僧不俗,唱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浪迹天涯,云游四方。那个破样儿,那个吊儿郎当样儿,我却有说不出的喜欢。 其实,看过《济公传》的同学都知道,济公**看似嘻笑怒骂、行径疯疯癫癫,但实际上,他的一举一动暗藏禅机,借此来点化天下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他一生虽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但一步一个脚印,细细填平一路的坎坷,到处打抱不平,济贫救困,正像歌中所唱“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哪里有不平哪里有我„„”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也不知道为何,每次唱起这句的时候,我心中总有些说不出的酸楚。他做好事不留名也罢了,可为何处处要遭人笑呢?他为何在遭人笑了之后还要继续救济百姓呢?种种种种,我有些不解。“一半脸儿哭,一半脸儿笑,是苦是笑只有我知道。”笑的是什么,哭的又是什么,是尘世的无奈,是社会的黑暗,是人们虚伪的外表,或许,真的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想起现实中的许多人与事,我多想济公能够再世,能够替弱者打抱不平,替含冤受屈者讨回公道,还世界公正、公平,还世界一片朗朗晴空。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听,济公又哼着那个永远属于他的调子,拖着破鞋子,戴着破帽子,扇着破扇子,一身破样儿,又开始了他的游记。 信就一个字 八(8)班马天骄 小小的一段红绸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并总结出一个血的教训告诫年轻信客: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这就是不讲“诚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动画片:在森林里,园林之王树爷爷在退位前准备选拔继承人。他叫来了乐乐鸟、贝贝兔、宝宝熊和笨笨猪,并给了他们每分一包花籽,说:“谁种出来的花最美丽,王位就继承给谁。”一个月过去了,花籽还是没有长芽,他们都着急了。贝贝兔、宝宝熊、笨笨猪就偷偷地换上了自己新买的花籽,后来开出了五彩缤纷的花朵。只有乐乐鸟还死守着那个永远长不出芽的花盆发呆。期限到了。树爷爷却郑重宣布:“王位将继承给乐乐鸟,因为他最诚实!”原来,树爷爷给他们的花籽都是煮熟了的。 老信客因为不守信而毁了一生的名誉,乐乐鸟因为诚实守信而获得了王位。“信”与“不信”,结果天壤之 别,这真叫人深思。 诚信是世上最美好生活的事物。我国历来是诚实守信之邦,自古就有曾子杀猪的故事,《礼记》上也早有戒耳之言:“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这些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关于诚信的铮铮誓言。的确,诚信是无价之宝,它在无形中给了你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贵的财富。 海涅曾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小到为人诚实不说谎,大到事业、对祖国的忠诚,诚信二字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是否遵守诺言就像捍卫你的名誉一样? 你是否尊重诚信就像尊重你的生命一样? 那么,在追求诚信的道路上无捷径可走,因为—— 信就一个字! 给诚信一双翅膀 八(7)班徐莹 上帝是很公平的,当一个人出生,就给他带上了七个包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诚信,其他几个都要以此为基础。许多人不懂上帝的巧妙安排,认为诚信是最没用的而不去理睬它,甚至丢弃了它。 《信客》中的老信客,一次偶然的失足令他丢了诚信从而名誉扫地,在乡亲们的唾骂中悄然离开村庄,只得去一个坟场看管墓地,躲在山间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这是血的教训,可至今仍有人重蹈覆辙。 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用水冲洗七遍,再计件付酬。有个打工的学生为了提高效率,少洗了两遍。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准,责问这个学生。她却振振有词:“洗五遍不也挺干净的吗?”老板淡淡地说:“你没有诚信,请你离开。”这个学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馆应聘。老板打量她半天,说:“你就是那个只洗五遍盘子的学生吧?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屡屡碰壁。不仅如此,她的房东也要她退房。万般无奈,她只得离开了这座城市。 不讲诚信使这个学生丢失了工作,失去了人与人之间起码的尊重,换来别人异样的目光。不讲诚信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立足,其结果是害人又害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能使自己的道德得以升华。 诚信是我们心灵深处纯净的折光,它不仅可以照亮我们自己,也能温暖别人。诚信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那是个风雪交加的黄昏,一家旅馆门前,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儿在卖火柴。一位绅士看他可怜,拿出一先令买一盒火柴。可男孩没有零钱,就请绅士稍等片刻,自己去换零钱。绅士等了一会儿,不见男孩回来,就走了。深夜,另一男孩来旅馆找到那位绅士,对他说:“先生,我哥哥没法给您送钱了,他在去换零钱的路上被车给轧断了双腿,现在住在医院里,叫我送钱过来。” 男孩儿用生命捍卫了诚信,其守护路诚信的精神实在可敬!他虽然穷,虽然苦,但诚信让他依然快乐。因为他相信,诚信是雨,可以洗涤人们心灵的尘埃,诚信是雷,可以震撼人们虚伪的心灵。 请给那些可怜的被丢弃了的诚信一双翅膀吧,让它们重新飞回到人们的心灵深处,使人们重新认识到诚信的珍贵,珍惜诚信,让世界充满诚信。 一个关于秋天的记忆 八(8)班马天骄 沉重的记忆,并不一定就不美丽;美丽的记忆,并不一定就不沉重。沉重而美丽的记忆,那是最难忘的记忆。 ——题记 在我脑海中,有一个最难忘的记忆,是一个关于秋天的记忆,是一个沉重而又美丽的记忆。这个故事发生在1999年的秋天,曾经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灵魂„„ 故事的主人公是潘天琪和贺艳文夫妇。1999年10月3日,他们带着仅两岁的孩子潘子浩到贵州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当他们乘坐缆车时,缆车断弦,以一种疯狂而骇人的速度下滑,车内一片惊慌,而在生死的瞬间,夫妇两人同时伸出了双手,将儿子高高举起,在缆车以巨大的惯性轰击地面平台的那一刻,是他 们,以毫无畏惧地姿态迎向那厚重的水泥块在那同一时刻化为厚实的大地。而那高举的双手,带着钢铁般的意念,带着无限温柔的呵护化解了可以致命的撞击,两双手交织成了人类亘古以来苦风恶雨以延续种族的生存的力量。那粗野的撞击带走了14个搭乘者的魂灵,刺疼了22名伤者的肉体和记忆,而在这22个幸存者中,惟有潘子浩受伤最轻。是他们的双手托起了一个幼小生命生的希望。那撞击地面的一瞬,那高举的双手铸就了让人难忘的永恒的丰碑。宁愿让冰冷的钢筋水泥砸向自己,宁愿让沉重的大地全部向自己撞击,宁愿让自己死得惨烈,死得悲壮,从容不迫,无怨无悔,这都源于心中那厚重的母爱、父爱啊!多么沉重的一个故事! 多么美丽的两颗心灵! 刚看到这篇报道时,看得我泪眼朦胧。当时我虽然年纪还小,但这个故事也同样震撼了我,在我的心灵深处撞击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心波,使我一直难以忘怀。因为那一刻让我明白了:爸爸妈妈爱孩子是可以用生命来换的! 我一直认为,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我们的一生,都背着如山沉重的父爱,都享受着如水柔情的母爱。就像鸟儿离不开蓝天,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我们离不开父母温暖的怀抱,离不开父母深沉的爱。潘子浩的父母走了,永远地走了,就像深秋的黄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了。我们的父母尚在,我们又该如何去回报他们的厚重的爱呢? “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 这个感人的故事在韩红的歌声中永恒了,也在我的记忆中永远划上了一个沉重而又美丽的符号!父母的奋斗史 八(7)班陈忆婷 “穷”,是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字眼。然而,财富也不会是从天而降的陷饼,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奋斗的。我家“穷”吗?大概现在也可以算得上是小康水平的生活了吧。要什么有什么,不愁吃,不愁穿。可是,谁又知道,这是经过我爸妈多少的努力才得来的呢? 十几年前,我家很穷,省吃俭用刚够过日子。现在每每回忆,我妈还常感慨:“那时候的日子真苦啊!”苦日子不是个头,爸妈就商量着外出谋生。于是就带着年幼的我到了外地,边了一个红木家具厂。当时生意相当红火,曾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日子。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父母改行销售木线了,而且境况越来越差,陷入困境。不但如此,还遭受一些吸毒犯罪者的威胁„„但爸妈依然勇敢坚强地面对着各种挑战,艰难地维持着清淡的生意。他们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做生意,还要照顾我这个一点都不懂事的孩子,日子真是苦不堪言。那些年,不但没赚到钱,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后来,迫于无奈,爸妈回到了老家。在亲戚的资助下,渐渐地还清了债务,日子开始好转。然后,弟弟出生了。爸妈把我托付给一对老夫妇照顾,带着年幼的弟弟又出门做生意去了。 那段时间,我不了解他们做得怎样,只知道几年后,我也该上学了,妈妈就带着弟弟回来了。我发现妈妈瘦了,皱纹也多了。当我开始上学后,她就在家干起了老行当——裁缝。不论晴雨,不论日夜,妈妈边做裁缝边照顾我们姐弟俩。每天看她在缝纫机前忙碌的影子,我总感到有些心酸。所以,自小我就比别人懂事些。偶尔接到爸爸在远地打回来的电话,妈妈的脸上就会浮现出难得的笑容。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 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万银元 关税协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支持。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止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 签约:《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0主童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史实: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签约: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 批准书。并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知识点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天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 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北伐和西征: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知识点3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洪仁玕且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资政新旅》,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知识点1 洋务运动的兴起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知识点2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知识点3 建立新式海陆军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洋务运动的评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1 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1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知识点2 《马关条约》的签订 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3 “瓜分”中国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 戊戌变法 知识点1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知识点2 百日维新 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 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影响:在思想文化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知识点1 义和团运动 兴起:义和团活动于山东、直隶一带。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土活动的猖獗,逐渐由反清转变为反帝斗争组织。 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口号:义和团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既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同时反映了义和团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知识点2 抗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 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座拉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慈禧太后对外宣战。义和团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天津保卫战中聂士成壮烈殉国。 义和团运动结果: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在中外反对势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知识点3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签订: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等11国签订。 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且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知识点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背景: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广州起义:1895年,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海外,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知识点2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各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华当全和光复会。 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 辛亥革命 知识点1 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六道一、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黄花岗起义:1911年,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2 武昌起义 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宜布独立,支持革命。 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知识点1 中华民国的建立 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到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选举黎远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知识点2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过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下诏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结果: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知识点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属于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全、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上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知识点1 二次革命 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 经过: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知识点2 袁世凯复辟帝制 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望连任,可以指定继承人。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 知识点3 护国战争 爆发: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知识点4 军阀割据 局面: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唐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 危害: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军阀割据纷争的**之中。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 课五四运动 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2 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居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知识点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影响:启发了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知识点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透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知识点3 全国工人运动的商涨 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教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 中共三大:1923年召开,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国民党一大:1944年1月,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旦韭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1928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叶婷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知识点3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其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 开辟井冈山道路 知识点1 南昌起义 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知识点2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知识点3 工农武装割据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转移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知识点2 过曾山草地 经过: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金丝丝(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知识点3 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呈起堕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7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意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知识点1 九一八事变 爆发: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位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东北抗口联军,与日军战斗。 知识点2 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 华北危机: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知识点3 西安事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杭战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意义: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佟麟阁壮烈殉国。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步伐。 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史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经过: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杭战 知识点1 台儿庄战役 经过: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2 保卫大武汉 经过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结果: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影响: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 知识点3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返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杭战 知识点1平型关大捷 概况: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玄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生国逃亡堂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如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巩固措施: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知识点3 百团大战 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1 全民坚持抗战 日本改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造透隆,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国民政府抗战: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中共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中国全民抗战: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厂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召开: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知识点3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日本的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知识点4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史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第23课 内战爆发 知识点1 重庆谈判 国民党目的:为内战争取时间,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共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谈判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知识点2 国民党发动内战 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知识点3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粉碎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1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政策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法令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改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2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战略反攻: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故略决战: 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9 1948.11—1949.1 1948.11—1949初 指挥 林彪、罗荣桓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地点 锦州、长春、沈阳 以徐州为中心 北平(和平解放)、天津、张家口 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被广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解放南京: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点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与发展:19世纪六上土年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矿办厂刺激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内优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发展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庆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企业家代表: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还有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知识点2社会生活的变化 时期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剪辫 男子剃发留辫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放足 女子缠足 劝禁女子缠足 礼节 跪拜礼 鞠躬、握手礼 称谓 老爷、大人 “先生”,体现自由平等 交通通信;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社会习俗的变化: 饮食: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婚丧: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娱乐: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服饰: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1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新式教育: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2年清政府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创办报纸:1872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服》,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出版机构: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文学 鲁迅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橄文;《阿O瓜传》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20世纪初 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 20世纪中期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 绘画 齐白石 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颇深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鸿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音乐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 田汉 作词《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 冼星海 作曲《黄河大合唱》 电影 《定军山》 1905年.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 【八上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八上英语教学工作计划10-31 工作总结和计划工作计划06-11 7.爱卫工作计划、创卫工作计划07-25 优秀班级卫生委员工作计划-工作计划10-07 工作计划-小学音乐教室学期工作计划10-15 2024年工作计划:工地施工安全工作计划10-18 “民政局消防工作整治计划”政府工作计划10-30 “社区计划生育计划”社区工作计划09-20 “教育局党委个人工作计划”教育工作计划07-04教案 八上.《新闻二则》 篇6
八上期末作文范文 篇7
八上历史复习提纲 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