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课堂教学实践(通用8篇)
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陆天池 作者系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7月23日 如何将现代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教学,是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急需攻克的课题。三年多来,苏州市广大教育 工作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一教育科研 成果在苏州市迅速普及和推广,一场课堂教学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本文试就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发展历程,多 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以及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等方面谈些体会和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大气压强”这堂课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一位仅有四年教龄的青年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在一节课内就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原来需要两课时的内容,学生对基木概念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运用的灵活性, 都远远超过了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测试表明,教学质量比用传统方法授课提高了一倍以上。一般 来说,教师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一个学生拉一下,拉不 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 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 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所 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大气从四面八方施压给半球的基本 概念的理解。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 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运 用大气压强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及离心式抽水机,不少教师因为这部分不作考试内容,往往就略去不讲, 即使讲,也只能在挂图上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看到抽水机的动态工作过程。而多媒体却方便地解决 了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一个低压区,下边大气压强将阀 门冲开,使整个圆桶内形成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 多媒体教学即可视学生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 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然而,一个仅有两年教龄的青年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 教学,配以动画、录像、声音、文字、计算机随机出题,12时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算,时钟转动与线段计时同 步延伸运动等等,将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一道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计算坐火车从上海出发,途经苏州、南京 、泰安等地到达北京所花的时间,计算机屏幕上同时展示了火车运行的动态过程以及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苏 州虎丘山、南京长江大桥、泰山南天门和北京天安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以上两堂课于5月16日向江苏省全省展示后,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 华日报》以及香港和美国的报纸都及时地报导了这一科研成果。目前,已有上千个由教师和学生自己开发的多 媒体课件广泛地运用于中小学和幼儿园。来自苏州市一中的实验报告表明,他们开发的40多个多媒体课件应用 于课堂教学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40%,节省时间50%,总计能提高效益一倍左右。民治路幼儿园采用多媒体讲 授“准点和准点半”,只用了一课时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两课时的内容。苏州市聋哑学校教会学生在计算机上画 图以后,聋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显示,他们采用计算机设计的彩色图案精美绝伦,不仅超越了自我, 也超越了正常的健康儿童。
学生参与多媒体创作既开发了自身的潜能,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苏州中学一位学生设计制作的智能 化围棋比赛软件获江苏省OEH多媒体创作一等奖。另一位学生为了形象地表达功和能的转换与守恒关系,自学了 大学《普通物理学》教材的相关部分,用力和距离相乘的“面积”形象地展示了功能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深 入浅出地阐述了这一内容。一位初中学生用不到半天时间制成了船闸工作示意图,通过二维动画生动形象地展 示了船过水闸的运作过程。教学相长,学生创作的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为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二、苏州市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上生产工具的革新往往会引发一场生产力革命,蒸汽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引发 了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发明引发了信息革命。可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引发的革命却姗姗来迟。其中有许多 原因,最重要的是受计算机发展水平的制约。多媒体进入教学领域,国际上也是近三四年的事。美国克林顿总 统19才宣布要在每所中小学推广多媒体教学,法国政府计划从1995年到在高中重点发展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处于世界前沿的新加坡计划在全国试验,19在全国推广。1995年,当江苏省教科所为 苏州市展示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及介绍了国际上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背景后,我们立即意识到,一个新的机遇 已经展现在眼前。在多媒体教学上,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凭着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 ,我们有希望走在这场革命的前列。苏州市教科所主动请缨,省教科所把多媒体教学的攻关任务作为课题下达 我所。从1995年10月18日开始,苏州市的多媒体教学大体经历了科研攻关、扩大实验和普及推广三个阶段。
(一)科研攻关阶段。从1995年10月至年5月为科研攻关阶段。我所与市教研室通力合作,组建了“初 中物理”和“小学数学”两个课题组。课题组经多次观摩研讨,了解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然后编写“创 意流程书”。在编写“创意流程书”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有分歧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要将整堂课的内容 全部用多媒体来教学,另一种意见认为多媒体不能包揽一切,应该解决重点难点。我们支持了第二种意见,并 取得了共识。在省教科所的及时指导下,开发制作了一批中学物理和小学数学的课件。其间,进行了反复的试 验和修改。为了检验高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大胆起用了青年教师,于江苏省 首届OEH多媒体课件展示会上开出公开课,一举成功。
(二)扩大实验阶段。从1996年7月至197月为扩大实验阶段。为了迅速推广多媒体教学的成果,在市 教委的统一部署下,我所在一年时间内共组织了八次培训班。全市各学校派出一至二名骨干教师接受培训。入 学水平是通过计算机市民初级考试的教师。培训内容有四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背景、创意流程书的设计原则 与优秀多媒体课件介绍;动画制作;交互软件;独立创作简单课件。不少学员通过学习消除了多媒体课件制作 的恐惧感和神秘感,他们说,在计算机上画图比制作幻灯片还容易。原来要十几个人合作几天才完成的行程问 题课件,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制作出来了。一位小学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原来编了三个月才完成的课件,学了多 媒体制作技术后,三天就完成了。一位教师进学习班时连怎么开关计算机都不懂,结业时已能制作漂亮的二维 动画……谁先接受培训,谁就能先出成果。市聋哑学校在全国聋哑教育中成为第一所采用多媒体进行教育的学 校。全市地理教研活动,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而引起一场“小小的地震”。学员们回到学校后,在中小学各门 学科中都开发出多媒体课件,并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对比实验,在实践中检验、完 善和修订多媒体课件。全国各地同行们慕名而来,并要求参加培训和邀请到当地去讲学。在年上半年江苏 省教委组织的首次优秀多媒体课件评奖中,共评出一、二、三等奖189个,其中,苏州获82个,占43.4%;评出 一等奖28个中,苏州获14个,占50%。
(三)普及提高阶段。从1997年8月开始,进入普及提高阶段。昆山市长江路小学、苏州市民治路幼儿园、吴江市北厍中心小学、苏州市三中、苏州中学、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吴江市实验小学、常熟市元和小学等等一 大批学校的校长们认识到,多媒体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相继对教师组织全员培训。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我所组织力量及时开发出质优价廉的为多媒体教学服务的双向传 输网络。市场上一个拥有32台计算机的教室,安装一个传输多媒体的网络要8万元左右,而我们开发的才不足3 万元。这一技术突破,及时满足了学校全员培训的需要。许多学校为了支持、鼓励和组织教师参与多媒体教学 的开发和实验,还制订了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们要想开发出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学习现 代教学理论,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契机和抓手。
三、创作多媒体课件的原则
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原动力。总结三年多来我市多媒体教学的经验,我们归纳出创作多媒体课件要坚持 的七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首先,课件设计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不能把错误的概念和原理教授给学生,这一点 似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市面上出售的许多光盘恰恰在这一点上就没有过关。我们在开发多媒体课件中 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在旋转的地球外制作了一层厚厚的大气,作为《大气压强》这一课件的开头 。在试验时谁也没有发现,地球的旋转是从东往西的,开出公开课前方有教师指出,地球旋转方向不对,才及 时纠正。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科学性错误,则造成的损害远远不是一个 教师的失误所可比拟的,因此,在这一点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其次,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按照学生的认识 规律,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最后,要充分运用现代课堂教学论 的已有成果,优化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二)辅助性原则。十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一种观念认为,选择优 秀教师设计教案,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出课件。这种一加一的开发模式固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能很快地出 产品,出经济效益,但是,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面对所有的学生都那么高效。况且,不经过 教学实践的检验就匆匆忙忙地投向市场,是对教师和学生不负责任。难怪教师普遍反应,市场上购买的教学光 盘好看不适用。以巨人集团(已破产)生产的光盘为例,完全成了教材的翻版,它把教师排挤到边上,用机器 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国情。因此,我们始终 坚持计算机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 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为此,我们设计多种课件,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教师把课教活,学生学得主动。
(三)悦纳性原则。一般来讲,每个教师创作的课件都是蔽帚自珍,然而,如果不能做到使大部分教师和 学生愉快地接纳的话,其应用价值就非常有限。多媒体课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市场的检验。“大气压强 ”这个课件,二年多来,凡是教授到这项内容,学校都用多媒体上课,连实习教师都争着使用。
(四)交互性原则。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 和交互式处理。人机之间缺少“友好”的交往,严格来说还称不上多媒体。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大体表现在以 下四个方面:一是检索方便。无论你需要哪一个课件,哪一部分内容,只要一按鼠标,计算机就会把你需要的 内容推送到你的面前。二是控制速度。实际过程发生在瞬间,然而,为了讲清原理,必须分解动作,多媒体能 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放慢运动速度,也可以加快,可以分解动作,也可连续运作。三 是分步提示。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计算机能分步提示学生,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四是自动批阅试题。计算机能随机出题,对于学生的解答能立即批阅 ,给学生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为个 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五)简约性原则。现代教育非常注重思维的敏捷性,注重学生感悟和直觉的培养。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 须重视这一原则。要把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所谓名师出高徒。名师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现实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对于复杂问题束手无策,画蛇添足地引出结论以及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把似是而非的证明教给学生等问题。在用常规方法的教学中 ,其负面影响尚不算大。若是作为固化的科研成果,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则实为不宜。比如,圆面积的计算 ,是小学六年级教学中的难点。教科书上一般将圆分割成16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为了使学生相信,还需把一边切去一个“三角形”补到另一边上,这样似乎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 式。有的教师甚至画蛇添足,要学生把16个扇形堆放成一个大三角形及梯形,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在这一课件的设计上,先将圆分成二个半圆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然后将每个半圆平均成四分之一个圆, 并将其镶嵌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时候,这一图形并不显示什么特征,随着将圆分成8份、16份、32份和64份 ,按上法而成的图形越来越趋近于一个长方形,教师在这里把极限的思想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想象 ,如果把圆按照这一办法无限细分的话,将十分精确地变成一个长方形。这个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十分明 显的效果,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多媒体课件创作一等奖。
(六)艺术性原则。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把课件 制作得精美一点。一般来讲,采用二维动画用于教学已经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当然,采用三维动画立体感更强 ,教学效果会更好。由于制作三维动画技术要求和计算机要求都较高,所以,我们不过份地提倡和强调。
(七)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创作中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创作的出发 点和归宿。现代教育技术既可以强化素质教育,也可以强化应试教育,创作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为了 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益。搞错了方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课件做得再精美也是一个失败的课件。效益是质量 和效率的乘积。课件的好坏最终要受课堂教学实践效果的检验。只有被课堂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和广为证明,相 对于传统教育手段来讲,能明显提高效益的课件才是值得保留、肯定和推广的课件。效益性原则也是自然淘汰 法则。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多媒体课件迟早要被淘汰。
四、多媒体教学将引发教育革命
教育革命是极大地变革传统教育模式以明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过程。教育革命往往是先进的教育 思想和教育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已经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 、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评价等等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世世代代被压抑的教育生产力奇迹般地 被解放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凡是亲身参加了这一实践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多媒体进课堂引起的革命性 变化。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 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极大地提 高了学生的兴趣。测试表明,多媒体教学还明显地缩小了学生学习成效的差距。成功的多媒体课件实现了其他 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不可替代性”原则。多媒体教学的诞生使许多基于传统的粉笔和黑板这 一“小生产”基础上产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面临冲击和考验、反思和革新。不少传统教学手段条件下产生 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由于较多的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素养,造成了成果推广的局限性。而多媒体教学则强化 了先进教学方法的可传播性,每一位合格的青年教师采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能上出精彩的课来。这就为解放 教育生产力揭示出可喜的前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结合,广泛深入到教育领域,必 将促使教育产生革命性变化。
苏州的多媒体教学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化体现出以下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多媒体教学的科学性。多媒体教 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一般都是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教材和研究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集体攻 关的成果。因此,立意高,观念新,开发出的课件科研含量比较高。二是有广泛牢固的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标准,只有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的才能保留下来。三是领导认识的前瞻性。各级领导以抢先实现教育现 代化为己任,全力支持和领导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推广工作,在舆论导向、力量配备、资金投入、教师培训、推 广应用以及建立相关的导向激励机制上增强工作力度,以敏锐的目光领导了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四是教师和学 生的广泛参与性。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形成了这场课堂教学革命的广泛的群众 基础。十多年来,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在苏州也进行了不少,鲜有重大突破,基本上是低层次重复的多 ,推广验证性实验多,开拓创新的实验成果少,然而,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有准备的头脑,抓住了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这一机遇。教师一旦掌握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思想和技术,蕴育长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象 高峡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遏制。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师中的普及应用,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教学相长,有些学生创造的课件,充满了新意,令教师都感到十分惊奇。
多媒体是一种技术,一种工具,它既能为素质教育服务,也能为应试教育服务。多媒体能扩大课堂教学容 量,节省教学时间,如果将学生误引入题海战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指导思想是关键。教师在科研探索的 海洋里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物化在多 媒体课件中,使它更易于推广应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渡的生命过程。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标准课,由于面对 不同的学生,面对活生生的教学过程,用电视和录像来播放会显得缺乏生气和苍白无力。多媒体课件由于它的 可选择性和良好的交互功能,为每一位教师独立自主地上课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多媒体教学正在促进 这样的过程:教师以传播知识为主转到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教师的科学探索精神对学生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科研无止境。教师不懈追求的人格力量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渲染课堂氛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会唤醒他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因此很多教育名家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统计初步”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吝啬财主和火柴的视频故事:财主叫儿子买一包火柴,并叮嘱儿子买来的火柴要根根能点着的,结果孩子把火柴带回来时,每一根火柴都是点过的。这个故事很诙谐,也很有寓意,学生听后兴趣大增,很想知道这与数学有什么关系。这时教师提示,要想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学完这节课就明白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明显。
二、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有效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知识点多、课堂容量大、题型变换复杂,因此,在教学时全盘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在单元复习、专题讲座和试卷讲评时,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复习课中,涉及很多证明和相关边角计算题,图形复杂多变。针对这样的素材,教师在课前可以制作Flash动画课件,在题型转换和拓展延伸训练中播放这些课件。这样,既节省了课上画图的时间,优化了时间结构,又能形象直观地展示题目中条件的变化过程,启迪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对题目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对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展示数学过程,揭示数学本质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可以进行数学过程展示,科学揭示数学本质,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如在函数图像的生成教学中,可用Flash课件描点画图,效果直观,真实准确,学生一目了然。在讲解几何证明题时,可用Flash课件展示辅助线的作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讲有关动点、动线、动面的综合数学题时,可制作Flash课件,展示动态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内涵。图1是河北省的一道中考题,题目涉及两个动点P和Q, P点从D处出发,以一定的速度沿D→E→F→C→D的方向匀速移动,Q点以一定的速度沿Q→A的方向匀速移动,求出相关的数学量。在讲这道例题时,利用Flash动画课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动点在移动过程中存在什么规律,从而为解题扫除障碍。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思考”方面提出了“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和“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抽象思维”的目标。很多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直观理解,在教学时,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这些知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勾股定理》一节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公式的生成过程 (如图2所示) 。通过动画展示,学生能清楚地看出各个边的变化过程。每一个细节可以重复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领悟到勾股定理的内容,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发挥媒体共享优势,促进学生同步发展
在数学复习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信息量很大,信息呈现时间较短。由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一看就会,基础不扎实、接受能力弱的学生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课件就展示下一个问题了,不利于全班学生同步发展。为了让全体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把课件发至公用邮箱或QQ空间中,让学生下载后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巩固这些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延续。
六、结束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 多媒体技术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春风和雨露, 但它不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唯一法宝, 应根据知识结构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使用相应的教育设备和教学方法。立足“为了效果而用”的原则, 扬长避短, 彰显多媒体的风采, 确实发挥其资源优势作用,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摘 要:笔者经7年文科院校“文科”数学课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上大合班数学课,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于数学教学不再是授课辅助手段,已经上升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合班课 多媒体 教学课件 数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1-0070-03
一、引言
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数学教学的中心工作,文科院校数学课程的设立、完善与改革更是受人关注。我校是以语言类专业为主的文科院校,作为必修课的“文科数学”在一年级面对语言类、法学、对外汉语、新闻学等专业开设。近几年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合班人数由80人增加到近200人,尽管教学硬件大大改善,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它必将直接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这个事实已经引起越来越多数学工作者的关注。另外,由于文科学生善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因为他们专业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后续课基本与数学知识没有关系,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所用到的数学知识也是微乎其微,因此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为重点,引导学生能用数学思想处理有关问题。笔者从事外语院校数学教学工作已有七年,其中讲授大合班文科数学课已有6年,在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文科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多媒体手段作用有限,只适用讲课中的某些地方。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与教师对多媒体潜力认识不足以及多媒体技术不高有关。只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多媒体技术,认真钻研,完全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处处使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只是小手笔,而教学手段的更新却是彻底的,史无前例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单单是一种技术上的引进,使用多媒体设备与教学课件根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它激发了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设计、教学文化与艺术等方面深层次思考。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出版,单单是数学类就近一百种,笔者认为,优秀的课件应看成是一种共享的教学资源,如果将现成的课件原封不动地拿到课堂上来用,仅仅起到播放的作用,这只是在表面上与传统授课方式——粉笔板书不同,并非真正的教学手段更新。每位教师面对的学生各不相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老师授课要针对自己教学对象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所选用的教材,教学课时数,学生对数学课的认识与接受能力等),可以部分利用现成课件内的具体内容(公式,定义定理的叙述),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思路,重新编排组织、设计适应自己教学对象的课件。另外,同一个课件如果不做任何修改扩充,用上好几个教学周期,这样也无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也不会欢迎。在几年的文科数学教学中,我们年年更新自己研制的课件(我们研发的两部大学文科数学多媒体课件分别在2005年、2008年由科海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把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学生的反馈建议、相关的数学文化思想、较新的解题方法及时补充到课件中去,不断地更新。从而保证课件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学生学习状况,确保课件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不仅仅起到辅助作用。
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在数学教学界仍有不少人对课件的使用持旁观或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方式只不过是播放幻灯片,只是一个事先写好的电子黑板,因此只能用在讲课中的个别地方,如:阐述数学定义、展示图形、公布练习题的答案时使用。也就是说,多媒体课件只能是辅助手段,而传统讲课的粉笔板书形式仍是主要模式。甚至有人怀疑,使用课件是否只是为了教师减轻备课、授课的劳动强度。笔者认为这些想法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甚了解,是不准确的结论。笔者十分赞同华中科技大学毕志伟、周军在《教学手段升级谈》一文中的观点,即,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应当是也必须是现代大学课堂中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1] 下面我们将以自己在近6年大合班讲授文科数学课的实践,谈一谈自己对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认识,以证明多媒体技术不再是辅助手段,而已经上升为主要的教学模式。
二、课前备课
教师课前的充分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利用Office中的Powerpoint(简称PPT)制作幻灯片是件耗时费力的工作,备课量要远远大于传统讲课备课工作。根据笔者的实践情况,利用PPT备课的工作量一般是传统方法的7~10倍,而且我们也常常感到,经多次修改的课件还是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好像永远达不到自己认为最完美的程度。
在已出版的各种课件中都包含着基本数学公式、图形与定义定理的叙述,这是可以拿来就用的材料。我们将这些现成的资料粘贴到自己的课件中去,这确实省去不少录入的简单工作,提高了效率。然而,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需更加关注的是对现有课件的更新与改造,其中主要的做法有:
1.用动态图形表达数学思想。现成的课件中有一些动态图形,但是数量不多,需要大量补充。我们使用mathematica的符号演算、绘图及动画功能,加上幻灯片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实现直观流畅的演示,由于有了形象的视觉感知,使枯燥的数学理论与演算变成生动活泼的演示,同时也将严谨的逻辑思维与生动的形象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分析与几何结合在了一起,使学生跟着灵动的幻灯影像深切体会到数学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突出了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变得具体、将深奥化为浅显的优势。比如,极限的分析定义是文科学生很难理解的概念,首先用幻灯片组自定义动画,分别描述了用“割圆法”求圆的周长和“截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体会了什么是“无限趋近”。再用图形解释区间的含义,然后再展示极限定义的文字叙述,最后还要告诉学生,定义虽只有50几个字,但字字值千金。再如,导数的概念虽然中学已经讲过,但大多数学生依然觉得抽象。其实任何一个概念都是为解决一定的问题应运而生的。我们用20张幻灯片描述了平面曲线上的一动点,沿曲线无限逼近曲线上一定点的过程中,割线随之变化,而成为定点的切线的全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由此学生自己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导数是曲线切线的斜率。进而理解导数的概念是用增量、极限为工具来定义的。
2.用结构图总结各章重点。每章讲完之后,在一张幻灯片中,用PPT中的“自选图形”与“绘图”工具制作知识结构图,对了解该章全部知识点及突出重点内容十分有效。有时由于一章内容较多,一张幻灯片无法将所有内容展示,还可以用“超链接”工具将某个大问题中的若干个小问题安排在另一张幻灯片中,把若干个元素组成一个链系,使这章内容依然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使学生更好地理清脉络,掌握其中承上启下的关系。
3.解题注重步骤。文科数学学习中对概念的理解如何,最后总是要通过计算题目来检验。解题的步骤清晰直接反映了对某概念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制作计算题演算过程中,我们用动画效果一步一步展示做题步骤,重点步骤还通过不同的颜色、底纹或放大字体来强调,在设计动画时还可以将与某个步骤相关的根据同时展示,使学生可以看到这样演算的理论依据,从而突出了关键和重点。
4.贯穿双语教学。为贯彻“尽快与世界先进科技接轨,开展双语教学是必要的”指导意见,对重点概念用英文和中文同时标出。[2] 同时充分发挥语言类学生英语程度较好的特点,将一些概念、定理的发现过程以及相关数学家的成就,用英语介绍。既贯彻了推广双语教学的精神,又提高了文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突出数学文化思想。我们也尝试了用数码相机将一些纸介质的图片或资料翻拍到幻灯片中,加大了教学中的信息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敬慕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
以上这些做法的优越之处是传统教学方式——粉笔板书所无法比拟的。
三、课堂授课
课堂讲授时,使用事先做好的幻灯片演示,可以大大节省课上用粉笔抄写定义、定理的板书时间。而且,再好的板书也无法与幻灯片上清晰的文字、标准的图形相比。在播放课件时,考虑到学生大脑的反映速度与媒体传播速度的不同,学生需要思考和做笔记,便放慢讲课语速与幻灯片播放速度,非重点内容可以加快翻页,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播映速度。大合班课学生人数多,为加强师生互动、双方交流,老师有时需要离开讲台,到学生中去,我们靠手中的电子笔依然可以在教室任意位置切换幻灯片,使用电子笔按钮还可起到教鞭的作用,也就是说,放映课件并不会限制教师的行动,老师只要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同在传统课堂上一样,随处走动,不必自始至终一直坐在计算机旁。
尽管如此,板书在讲课中还是不能缺少的。在播放幻灯片时,有时教师会想临时增加一些内容,然而,这种“板书”完全可以不用在黑“板”上“书”写。这时,教师可以使用绘图笔、电子粉笔在屏幕上书写,想突出重点还可使用放大镜功能,另外,电子橡皮又可随时擦掉不需保留的内容。在做练习题时,笔者常常在题目下留空,课堂上当场用绘图笔手写演算过程,如果想保留写在幻灯片上的字也完全能够做到,只需在关闭幻灯片时点下保留“墨迹注释”的按钮就可以了。学生经常在课后拷走课堂上使用的幻灯片作为课下复习的资料。有的教师认为电子课件无法完全替代板书和传统讲课方式,将多媒体课件仅仅看作是一种辅助手段,很可能是没有充分了解到多媒体的功能所致。只要我们将多媒体的功能潜力开发出来,多媒体可以做到我们原先认为它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即使现在看来还离不开的一些传统教学手段,将来也完全可以由多媒体取而代之。
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常用数码相机把作业中典型错误拍下来,然后放进幻灯片中展示,这样做既快捷,又直观。比用粉笔板书的方式节省了不少时间,作业上留下了学生的手迹和教师批改的痕迹,更具真实性,比将学生作业抄在黑板上,更生动形象,并为讲课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时间。
四、课下辅导
由于文科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逻辑思维,“文科数学”课对于他们而言是一门令大多数人头疼的课程,合班上课学生人数又多,教师很难满足每个同学的要求,而课下又无法找到共同的时间进行辅导。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首先将课件、习题解答、补充题等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制成网页链接到校园网上,供学生浏览、查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与学习状况上网下载,大大方便学生课下复习。另外,平时让学生将学习中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然后我们对问题进行整理,针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我们将解决问题的思路或答案录入到文档中,添加到校园网上,让学生到网页中去查看。这样基本可以做到及时解决同学们学习中的问题,为学生充分消化讲课内容提供了保证。现代科技将课堂扩展到了空间与时间无限广阔的网络上,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与教师对话交流,这其中的方便与高效率是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我们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当与学生话别的时侯,他们给予的热烈掌声使我们深深享受到教学工作带来的无穷快乐。应该说我们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学生的肯定与欢迎。
参考文献:
[1]毕志伟,周军. 教学手段升级谈[J].大学数学课程报告论坛年论文集,2006:104-108.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有助于提高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岳麓版《历史》教材必修一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例,思考运用多媒体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历史;多媒体;课程改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9―0117―02
1前沿
教育教学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如何从教育教学角度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为历史教学服务,已经成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探索并不断反思的课题。
2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基于对知识接收途径的敏感程度不同,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听觉型”和“视觉型”。其中,“听觉型”学生对听到的信息敏感;“视觉型”学生对看到的信息敏感,各种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更能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多媒体教学能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将多种媒体组合在一起,做到图、文、声并茂,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让学生用感官全方位接触历史。
历史学科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研究,资料繁多,结论又必须以史料为依据分析、推理得出。多媒体课件存储信息大,调用资料速度快、灵活性强,满足了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
如今,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无可代替的优势,已被教师广泛接受。在多媒体辅助的课堂,学生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容量大,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体现课改精神。
3历史教学设计与实施
搜集资料,整合内容,确定主题 科技发展与网络普及使教师备课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备课时上网查阅相关课件、教案、学案、设计、图片、文章、视频等课程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如在“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基于学生实际,首先抓住主题“统一”,确立教学线索:“统一之由”“统一之策”“统一之路”“统一之望”。研究大量的资料后,筛选保留“七子之歌”,有关香港、台湾、澳门的图片,香港、澳门回归时的视频,余光中《乡愁》的音视频,海峡两岸各领域交流往来的典型图片,并制定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阅读课本,据教师提示的关键词,归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形成的过程,并准确掌握其特定含义;
2)学生依据图片、文字材料,归纳出香港回归的三个步骤,合作探究回归的原因、意义;
3)合作探究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
4)结合文字、图片资料认识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体会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意义。
设计教学,呈现材料,适当使用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课的导入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对课的导入有过一段经典诠释:“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本?课课前播放“七子之歌”,一张张有关香港、澳门历史和现今发展的画面交替呈现,熟悉的歌声、歌词把学生深深吸引,然后配上教师旁白。接着出示课题“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及学习目标。
除了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这么做外,在环节过渡时也可以合理创设情境。如为更好过渡到“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环节,设计多媒体课件,徐徐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配以音乐《思乡曲》)。深情的朗诵,深沉的音乐,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人们强烈的思乡情怀和期盼统一的强烈愿望。
2)动态地图,生动形象。讲述历史,当然不能忽视历史地图的运用。传统的教学挂图、投影地图等或因粗略,或因难以显示动态变化进程,显得呆板而难以达到教学效果。选用动态地图,通过多媒体展示,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处理能够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把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讲到“统一之由――港澳台分离的历史”时,用小动画的形式演示香港、澳门、台湾三地一步步被割让、割占、租借、与祖国分离的过程。由于这部分内容本节教材没有涉及,而是散落在以前学习的单元中,但又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必要知识准备,因此,动态化展示方式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态为动态,既生动直观形象,又能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
3)视频展示,情境再现。设置历史教学情境,是历史教师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手段。在现有教学条件下,教学录像的应用是历史情境教学的首选方案。如能将录像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固化于教学课件内部,实时播放,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到“统一之路――一国两制”的首次实践时,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录像资料片段,共同感受中华民族的激情一刻,重温洗雪百年屈辱的喜悦。伴随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感动自豪之情达到高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分析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水到渠成。
4)看图说史,以图引思。图片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形象的历史。教学中适时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时政图片,会再现历史,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本节课在讲到“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时,展示师生共同搜集的有关海峡两岸各领域交流往来的典型图片:遍布各地的台资企业、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访问大陆、“三通”实现……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并感悟祖国统一的必然。一张张图片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对史实的认识与理解,达到“借图说理”“以图启智”的教学效果。
4多媒体的应用策略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己也曾走了一些弯路,上课一味依赖多媒体课件,无论什么课型、什么内容、多长时间,都是从头到尾点课件,不再板书,不再写纸质教案,不再在黑板上圈圈画画。课堂容量虽增加了,但调查发现,学生还是掌握不好:有时还没看清、没理解,投影片就闪过去了;找不到重点,知识体系建不起来,上完一节课往往感到很茫然。
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只有恰到好处才是“中庸”。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服务于历史教学,而不是主宰历史教学。用与不用、何时使用、用什么样的媒体、用到什么程度等,要看具体情况,也就是必须搞好多媒体教学与学科间结合的取舍关系,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进行取舍。
突破教学重难点宜用多媒体 在课件设计中,教师可以只把教学内容中某些重点、难点设计成独立的情景片段,把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解决。如教学“梨园春秋”时讲到京剧的“特点”,枯燥、难懂,理论性强,教师不好讲,学生没兴趣学。于是笔者让学生边观看网上下载的《京剧的特点》微课,边体会文本介绍,干巴巴的理论形象逼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把知识变抽象为直观感受,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某些生活、文艺内容教学宜用多媒体 比如教学“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古代文艺”“19世纪以来世界文艺”等内容时,搜集筛选展示典型的文学艺术作品图片,让学生欣赏文艺作品的高雅,引导学生挖掘不同时期文艺作品特色所折射出的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及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状况,感受历史之厚重。
复习课宜用多媒体 复习课涉及内容比较多,学生已经学过,只不过比较零散,需要条理化,教师板书串讲费时费力;使用思维导图,将复习内容制成幻?羝?,逐级显示,将大量的知识网络化,便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
使用多媒体不要忘了板书 板书体现着一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一堂课全部知识的浓缩,也是逻辑思维的呈现,更是师生思想交流的媒介。教师可以用关键词写写简化的板书,既节省了部分时间,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利用板书可以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也可以集中精力听讲,便于消化所学内容。随着教师的一笔一画,师生在进行心灵和思想的对话。
注意材料的适度 无论是材料的选取,还是问题的设置,都要适度。如教学“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艺”内容,有的教师选用众多的图片、音像资料、文字材料制作了四五十张幻灯片,课上从头到尾播放欣赏。本来是想设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不仅没有上完课,有的学生光去注意画面、视频情境了,忽略了课本文字内容,也没有了回味消化时间。5结语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负有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扩大课堂容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的运用这一先进教学手段,还要积极探索。
[关 键 词]思想政治课;多媒体教学;实践;探索
一、思想政治课应用多媒体教学之优势
教育思想现代化与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两翼。实现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技术的支持。现代科技,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习效率大幅提高,更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品德为核心,以追求学生个性发展,追求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实际能力发展为目标,面向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教育。”[1]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课课堂,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然要求。我所在的学校在孝感市最早开通校园网,为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与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相比,在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因其文、图、声并茂,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使得视觉、听觉紧密结合,各种教育信息的表达更加生动,直观和多样化。对于教学中需要文字表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用字体选择、字型加粗、加框、下划线加以强调突出;对于教学难点,则用恰当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表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加以突破,这样,教师教得活、讲得精,学生乐意学、容易学,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授初三思想政治《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很抽象的教学难点时,我先出示了资本主义一个企业内部各分组成部分有序生产的状态图,并让学生分析出“之所以能有序生产的原因在于这个企业的各部分有一个共同的所有者即某一位资本家”这一结论;再将场景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各企业之间无序生产的状态,让学生分析出“各企业间不能象一个企业内部那样有序生产的原因在于各企业分属于不同的资本家” 这一结论。从两个场景的对比中,很自然的得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间的矛盾”这一结论。
其次,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量,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课教学的内容不断更新,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同时,由于教材编写印刷周期等问题,思想政治课教材的选例、信息等往往容易滞后。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强,视角广的课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大量的时政新信息及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利用多媒体及时引入课堂,解决教材选例信息滞后和事例信息有限的问题。
如我在讲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课时,将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寻相片段引入课堂;讲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课时,展示了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新成就;在讲授《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时,给学生播放北京蓝极速网吧失火的新闻报道。
还有许多重大实事,如悉尼奥运会、釜山亚运会战况,张健事迹,党的十六大等,均可利用多媒体及时引入课堂,既增加信息量,又使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身在课堂,眼观四方,“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再次,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主要依靠教材、黑板加粉笔,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所说的道理往往不能让人心悦诚服。多媒体提供的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乐曲、翔实的材料、充分的数据让学生耳闻目染,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和可信度,避免了空洞的说教。
如我校一位教师在讲授初一年级《意志坚强的表现》这一课中“处事果断”这一环节时,播放了铁人王进喜在井喷发生时义无反顾的跳进泥浆池的录相片断,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铁人的精神;再如我在讲授初三年级《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一课时,开始便播放了一组今昔黄河对比画面,还出示了一组近年沙尘暴天气的图片,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增强了教学说服力。
多媒体教学因其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极富感染力,能够引走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思想情感、道
德认识、道德情操不断得到感染、启迪、升华,使学生从中明是非,辨真伪知善恶,识美丑,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最后,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所特有的多彩逼真的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加上教师恰当的讲解分析,使学生的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调动和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如我在讲授初三年级《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课时,一开始就播放了我国领导人与其他各国、各地区领导人会晤的一组照片和美国“9.11”事件的寻相片段,既使学生对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总体的映像,又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饶有兴趣的进行学习。
多媒体教辅助教学还借助于课件的制作和生动形象的展示,有意识地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适应新世纪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例如,我在讲授初三政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框题时,在课件中展示了很多我国在近代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图片、录相片段,使得政治与历史两门学科有机结合起来,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再如在讲授初二《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框题时,我将地理学科中的“生态链”、“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等知识穿插于教学中,使得政治与地理学科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知识的连接点上思考分析问题,碰撞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探索和体会
多媒体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是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才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还须结合现实条件,进行不断的探索,让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现实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在这几年运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以下的几个问题是我认为需要加以注意的。
第一,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育部长陈至立曾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号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2]然而,有些教师不愿意改变现状,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认为政治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授、道德情感的陶冶和思想观念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没有必要引进多媒体计算机,充其量可以在公开课上做做样子。这是一种极为守旧、保守的观念。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研究、观摩,转变观念尽早的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第二,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个关系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科业务素质,和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素质。”[3]为实现这些目标,可以也应当灵活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一般说来,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用来传播知识,使知识通过某种形式作用于学生的一切物质条件或物质媒体。能够帮助教师顺利传递教学信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的所有物质工具都可以说是教学手段,如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实物等。实践证明,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出现,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的学,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教学本身,更不是目的。不加考虑的将与课堂有关的所有的文字、数据、图表,录相、投影等输入电脑如走马观花一般在课堂加以展视,而忽视教学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使学生和教师成为“媒体”的“奴隶”,只会成为课堂的干扰因素,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与分析,结果知识结构不清,作业无从下手,更不用说思想品德素质、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曾观摩一位教师所讲授的公开课,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每当题目出现时,就一个小猴子在屏幕上跳来跳去,这样做只会干扰学生进行思考。所以,要注意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的关系,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否则,只顾多媒体的形象直观,一味追求课件素材的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一目了然”,搞“黑板搬家”、“课本搬家”,会使现代教学
沦为落后的“满堂看、满堂听”,产生现代“填鸭式教学”。
第二,要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手段有传统和现代之分。黑板、粉笔、挂图、投影等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但由此却形成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大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用现代教学手段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反映在教学中,他们忽视甚至否定传统教学方法的存在,片面强调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其实,在现代教学中,计算机不应是惟一的教学手段,一些传统的手段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也能“老树开新花”。投影机、录音机以及自制的一些教具,都可派上用场,尤其在一些落后地区,利用好这些媒体,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各种媒体应“多管齐下”“百花齐放”,才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机勃勃。如1999年我讲授初二年级的《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课,仅使用录音机,先是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导入新课,后出示几幅风景挂图,播放了几组反映环境恶化的录音材料,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要消除“传统教学手段过时论”的影响,树立这样一种教学手段评价观----只要能够有助于教师高效,快捷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即使教师只是利用了简单的一幅挂图、一个实物,也应该说是运用了恰当的教学手段。
同时,教材中的引言、插图、语录、设问用好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并非每一节思想政治课都有制作成课件的必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只有对那些教学难点、重点,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热点问题,才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
总之,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各有所长、各有优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承、互为补充的,应合理地选择使用,绝不能过分的依赖一种手段而忽视其他手段。在中学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应是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特长,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第三,勤搜集,苦学习,自己动手作课件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于政治课教学的普及,一个问题日益出现在教师眼前,那就是课件的制作。一方面,市场上的政治成品课件极少,多数以语、数、外等课为主;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成品课件,也不一定适合于自己的教材版本和教学思路。所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已成为对广大教师的必然要求。
首先,广泛收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政治课件,需要和涉及的素材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图片、动画、声音、视频、文体等。政治课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广泛收集素材,如自制的图片、动画,电视、报纸、广播上的新闻事件,相关的教学网络资源,例如中国基础教育网()、新华网图片频道、人民网图片频道等,都是很好的素材来源。还可以收集别人制作好的光盘,如影视、歌曲光碟以及专业人员所制成的优秀软件等。
其次,认真学习常用的电脑操作技术。要熟练的掌握多媒体现代教育手段,一个前提是要会操作电脑,会使用视频展示台等仪器,会利用软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因此,政治教师必须下苦功夫,学会操作电脑;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特点,应该掌握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这三种较为常见和实用的软件,学会其使用方法、掌握技巧。
最后,制作思想政治课课件。要做出一个好的课件,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熟悉教材,了解学生。要把握教材层次,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选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写出课件规划思路。
第二步,在课件规划思路确定的基础上,撰写课件的详细方案。要画出教学内容框架图,做到思路清晰、内容精练、重难点突出;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设计,选择符合要求的背景、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素材,安排好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效果的搭配。
第三步,选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软件,精心设计和制作,并反复进行调试,注意图片之间、图片与文字之间以及它们与屏幕之间的链接、按钮的灵敏度等问题。此外,课件制作完成后还要不断的根据需用补充、修改、完善,从而体现思想政治课件教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是艰苦而又复杂的综合性劳动。只要认真搜集素材,撰写出具有清晰制作思路和新颖创意的脚本,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就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我国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积极探索,充分、合理的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必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为思想政治课注入
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多媒体语音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作者:张岳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15期
摘 要:多媒体语音实验室不仅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能促进外语教学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发展。介绍了凌极数字语音系统的安装,以及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最后总结出该系统的实施对于有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减轻了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负担。
关键词:多媒体; 语音实验室; 教学管理系统;外语教学
首先,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科学性以及信息量大的特点,能有效节约和利用教学时间,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的例子,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复习中考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信息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大量使用,使知识复习更系统,条理更明晰,内容更全面,例子更丰富,练习更充分,明显地提高了效率,省时省力。
对戏剧单元的教学,我挑选《雷电颂》等课文的精彩表演、对白,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听震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感性认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对散文、诗歌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的特点,音频与视频结合,让学生在音乐和形象的感染中,运用联想、想象,进入作品的意境,把握形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美的熏陶。如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在热烈深沉的配乐朗读中,在图、文、像并茂的引领中,感受到诗人在被沙皇流放的艰难环境下,仍没有丧失希望和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学生也由表及里地认识到这首诗中所阐述的哲理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品味到了该诗的语浅意深,墨淡情浓;语调亲密和婉,热情坦率;语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也品味到了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地面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
其次,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在语文课程中人物成长图象、事理图象的变化、结构伸展的轨迹,景物的多彩优美、画面的色彩斑斓等等,往往是由一个静止的状态到运动的状态,在这过程中学生较易掌握的是静止的图象,对于动态的概念则不容易掌握。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助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授课老师的传授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时,很多学生对文中出现的王阳明的例子云里雾里,觉得深奥,我照本解读,效果不佳。我就利用多媒体,搜集图片故事、漫画展示给学生看,给他们直观、生动的印象,加以讨论和总结,学生才知道以王阳明的例子证明传统儒家的“格物”实质是“致己”,不是探察外界而是探讨自己;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所以结果只能是失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让学生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教育现状,深刻意识到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结合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师生彼此意识到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们都需要格物致知精神。因为虽然现在倡导素质教育,但我们教师的教育和学习与学生的学习离素质教育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和学习上,仍重视知识的积累,忽略实践活动,导致我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差。所以,我们师生都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再次,视听结合,多媒体使课堂更加生动和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较平时在教室上的传统语文教学课,学生们更喜欢上多媒体课。信息量大,图片多,还有优美的音乐听和震撼的视频看,五彩的投影画面比只有黑白相间色的黑板有趣多了。尤其是听到优美的音乐和看到令人陶醉的风景图片,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就来了,课上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我记得有一次上《那树》这一课,其间放了一段电影《阿凡达》里面人类机动部队驾驶着战机利用现代化的武器去摧毁纳威部落那棵巨大神树时的视频片段。学生们看得是十分入迷。再加上我在旁边结合课文内容的解说,很顺理成章地让学生们顿生对那些人类破坏自然植被时,愚昧、无知和野蛮行径的愤恨,从而也更深入地理解了作者在课文之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倾向和写作目的。
我始终认为,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愉悦的情绪色彩和认识倾向探究语文知识,这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循循善诱的原则,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勾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如:我在教授《安塞腰鼓》一文时,领悟到它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而且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贵州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我敏锐地感到这篇课文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更好进入课文情景,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有就是此篇文章要加强朗读,朗读是与文本接触的开始,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在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铿锵激越的语言,领会作者对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赞颂。体会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感情。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再如,我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优美的荷塘月色图片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意境中,然后再跟着音乐朗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后,多媒体具有归纳性和总结性,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多媒体,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要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往往注意根据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各篇自己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选择是否使用媒体,根据教材重难点选择使用何种媒体。如:上《香菱学诗》一文时,利用幻灯片介绍作者、《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展示主要人物关系表、荣国府院落方位示意图等,大量信息的提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为进一步阅读《红楼梦》打下基础。
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使用幻灯片,可以使教学更有条理,方便学生掌握文章结构。我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中,投影展示文章结构、论证方法,中国人受屈辱的文字、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思路,掌握文章脉络,理清文章的主旨,深切感受鲁迅先生对那些对国家丧失信心、卖国求荣、自欺欺人的人的深恶痛绝,是犀利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而对中华名族的脊梁、对中华名族的优秀儿女的由衷赞美,是热情似火的讴歌。学生的爱国热情,真切地激发!
当然,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但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就语文这一学科而言,它能够增加课堂容量,能够使课堂氛围轻松,能够让一些不常见的事物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以语文实效性、超越性课程学法为指导的教师培养中,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学科特点,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二是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需要,有利于突出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提高效率;四是善于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使多媒体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助推器。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呢?
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主要是板书和口授两种途径,既费时又费力,效率低下。而多媒体课件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形象生动的图片视频代替抽象的文字,可以帮助教师多角度地展示知识内容,强化学生理解记忆水平,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其他国家城市地区的知识点,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所以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这些地点的视频和纪录片,让学生仿佛置身真实情境之中,增强学生切身体会,学习效率事半功倍。此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或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各人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提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方法难以得到充分实施,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实践证明,多媒体语言教室为实现因材施教创设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教师也可以将语言素材融入教学课件或教学网页中,便于学生自由选取;另一方面,网络拉近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箱与外籍人士沟通联系,并通过RealPlayer等播放器收听原版的英文广播等。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创设了丰富的交流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思维发散性 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只扮演“录音机”的角色,那么教学无疑是失败的、令人感到悲哀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教会别人知识,不如教会别人获取知识的方法。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将来可以顺利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因此,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巧妙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教学“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就可以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学生所熟悉的明星人物如周杰伦、李宇春、潘长江、姚明等,并提出问题:“Who is he/she?”“What does he/she do?”“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让学生根据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组合对话,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有效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媒体网络丰富的资源和学习渠道有利于拓宽学生眼界,缓解课堂紧张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网络平台上大量真实的材料可以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接触到科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英语知识,是锻炼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将英语学习带进家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优势,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多媒体虽然能在辅助教学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度,必须准确把握最佳的切入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过度使用 为了推行现代化教学,有的教师过多地在课堂上演示课件,自己也化身为放映员。看起来学生兴趣很高,实际上学生感兴趣的只是形式,结果造成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黑板练习对于部分课堂习题来说仍然很有必要,在黑板前进行板书练习的学生,不仅面临记忆单词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测试,而且还能使他们养成正确书写的良好习惯。一方面,教师通过板书讲解的方式,可以细化知识,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内化知识;学生在板书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反馈出来,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初中生善于模仿,英语教师一手漂亮、赏心悦目的书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模仿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
注意确保课件实效 制作课件的目的不只是为吸引学生注意,更是为了教学,因此其实效性相当重要。很多教师都希望设计一些档次高、按钮和声音多、画面丰富、趣味性强的课件来吸引学生,或者通过网络下载,或者找人量身定做。其实这都是些不可取的做法,因为他人的课件与自己学生的水平以及教学实际是有差别的,很容易陷入被动。因此,教师应尽量结合教学实际自己制作课件,可以不用多复杂,也要注意不能分散学生听讲的注意力。
课件要具有启发性 多媒体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也万变不离其宗,启发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自制课件必须把能够有效启发学生作为基本要求。
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并不能取代学生的实际操练,也不能代替学生必须进行的思维训练。投影幕布也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因为优秀而又精炼的板书能够让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进行调整和内容修改,这是多媒体无法实现的。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英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运用的科学、合理和适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增强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瑞端.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3(16):89-90.
[2]李枫.合理运用多媒体 优化好初中英语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1):56-58.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实践】推荐阅读:
多媒体在哲学与人生高效课堂教学运用07-02
多媒体让课堂更精彩06-24
多媒体让课堂更加有趣10-10
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05-30
谈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10-16
多媒体教学走进体育课堂之我见07-16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6-09
多媒体在地理课堂中的教学效益11-27
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剖析06-11
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