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导向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利益导向(精选10篇)

利益导向 篇1

1、子女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1000元,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一次性奖励少生快富6000元”。

2、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绝育户,从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次年起“夫妻双方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300元计划生育节育奖”直至60周岁为止。

3、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绝育户家庭,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不低于1200元。

4、农村计生“两户”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年给予不低于70元的缴费补贴。

5、农村计生“两户”国家每年帮助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

6、农村计生“两户”夫妻年满60周岁后,优先入住老年公寓或敬老院,并给予每人年均不低于3000元的补贴。

关爱女孩促进平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

通俗地讲,性别比是指一定的城内总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来表示,它是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指标之一。

世界各国一般认同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范围为103—107之间,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出生103—107个男婴,一般为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范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08,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111,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已达到117。

女孩是未来的母亲,关爱女孩是民族的责任,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呼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等新观念,保证未来的母亲——女孩正常顺利的出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利益导向 篇2

自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以来,大多数群众开始改变以前的生育观念。特别是通过国家经济补偿计生家庭的手段,群众观念大大转变,大多数群众能够为了国家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因此,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实施对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意味着国家开始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生育的方法和思路,全方位提升计划生育水平,也预示着我国开始进入计划生育的新时代。但经过笔者研究发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虽然实行,但是存在狠多问题,如政策标准较低、影响规模较小,经费不足、优待政策落实不到实处等。因此,我国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 中共十七大与十八大的计生政策对比

2012年11月份召开的中共十八大会议中,计划生育是众多家庭的关注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到现在,虽有一定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低生育水平,但矛盾仍然存在,如人口与环境问题突出。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很多都是强制性的,而随着发展的不断完善,利益优待奖励政策开始实行,这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本文特对比了中共十七和十八大有关计生政策的情况。在十七大有关计生政策的报告中,计生政策的表述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而十八的表述有所区别,十八大的表述是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再次要求所有计生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以务实重干的作风,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促进计生人口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喜的是,十八大报告没有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中国不再只是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同时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还对近期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该方案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

首先,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其次,到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这些新政策对于提高人口总体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 对利益导向政策的具体实践的研究

本文将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分析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具体实践。

2.1 国家层面的利益导向制度建设

关爱女孩行动从2005年开始得到普及,这促进了计生导向利益政策的拟定和实施。2004年颁发的相关文件中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奖励扶助政策。这项奖励扶助政策在2006年得到全面普及和实施,并且主要针对的是农村的单个子女和两个女孩的计生家庭中。该政策的资金来源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直接拨款补助。针对西部地区的低生育水平的实际情况,国家在该地区是实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以此促进西部地区的人口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2 地方层面的利益导向实践奖励制度

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实施,同时地方也加强了该制度的实施。

首先,地方落实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对符合标准和按照政策实施计划生育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扶助。第二,地方设立节育奖和贡献奖。该政策对有意愿节育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分为一次性奖励或按月奖励。第三,设立法定奖。这项政策主要针对独生子女家庭。

3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制度体系的缺陷与不足

国家虽然建立了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但该导向制度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的缺陷,并希望及时改善,完善利益导向制度的建立。

3.1 计生利益导向制度标准较低,宣传力度不够

自从我国开始建立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其核心是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多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整体来看,现行的利益导向政策标准较低,影响规模不够广泛,宣传力度不够。

3.2 经费投入不足,基层财力保障困难

任何一项国家制度的执行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国家在实行计生利益导向制度时,出现的问题是经费投入不足,这影响了该制度的实施。

3.3 普惠政策与计生政策不街接

国家基本每年都会出台很多的惠民政策,但很多惠民政策以家庭人数计算。这意味着家庭人口总数多的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但这对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而言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策略

针对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存在的不足,本文特提出了相关的完善策略。

4.1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知识

国家在实行这一导向制度的时候,应该从国家到地方加大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知识,可以利用互联网大量普及知识。对于乡镇农村地区,相关地方政府应该以出版报,拉横幅,举行讲座等形式扩大其宣传力度,使群众真正了解到这项政策,并鼓励符合标准的家庭积极执行。

4.2 实行分级负担政策

国家对实行这一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把国家财政、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对这一政策的投入资金规划好,确保该政策的顺利进行,切实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只有这样,计生利益导向制度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广大群众从中受益,并积极实行计生政策。

4.3 落实惠普政策与计生政策的统一性

国家在出台惠普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计生政策的利益导向。惠普政策在按照家庭人口总数计算的时候,可以给予计生家庭适当的增加照顾,比如可以给予计生家庭多一人份的惠普政策优待。这样计生家庭才能切实体会到政策的利益,这也均衡了惠普政策与计生政策的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计划生育导向制度在实行中虽出现很多问题,但随着问题的解决,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计生利益导向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远,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提高。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切实关注这一问题,了解群众需要,及时调整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这一利益导向政策中受益。

摘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在我国实行以来, 在发展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提高。但这项政策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如宣传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政策运行层次不高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健康发展, 使其功能性不能得到完全发挥。因此, 本文特探讨了我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制度的运行问题, 主要包括利益导向政策的具体实践和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完善政策, 希望以此来完善和优化利益导向制度。

关键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制度,运行问题,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建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阐释与广东实践[J].南方人口, 2008 (2) .

[2]周丽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浙江实际的理论分析[J].人口与经济, 2006 (4) .

利益导向 篇3

1.为什么要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答: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归纳起来,有3个背景:

一是法律法规和中央文件的明确要求。《教师法》《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都有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津补贴标准的要求。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

二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1亿多学生,620万专任教师,均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总数的70%左右,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发展义务教育,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教师。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边远贫困地区尤其是连片特困地区的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条件艰苦,交通、通讯等生活成本较高,生活压力较大,难以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在这些地区任教。对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对农村教师的关心,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各地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全国有600多个县积极探索对农村教师发放补助,受益教师达100万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情况,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教师到农村任教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标准越高的地区成效越明显。例如,湖南省泸溪县对村小和教学点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最高达1 200元,出现了每年有近200名城镇学校教师自愿申请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喜人局面。各地的探索实践方向对、效果好,但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需要将分散的探索整合成制度安排。考虑到该项工作所需资金投入较大,地方财力有限,特别是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单靠地方财政推动这项工作难度较大。为鼓励地方扩大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需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和引导。

2.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从何时开始实施?哪些人员可以享受?补助标准具体是多少?

答:考虑到各地情况复杂,差异性较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不宜制定统一的标准,而是按照 “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实施。按照这一原则,地方是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责任主体,自主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具体实施时间、补助范围和对象、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等,均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3.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来源是什么?

答: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实施原则,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从2013年开始,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中增列综合奖补资金,将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奖补因素之一,对已经实施这一政策的地方给予奖补。综合奖补资金可以由省级财政统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机制改革的相关支出。

4.中央财政综合奖补资金如何拨付?

答:对于2012年已经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省份,财政部、教育部日前已下发通知拨付了综合奖补资金。以后年度,各实施省份需于每年3月31日前,将本省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情况和综合奖补资金安排使用情况一并报送财政部和教育部,两部门将根据各地落实情况等因素逐年核定综合奖补总金。

5.生活补助将来是否可以计入退休费基数?

答:生活补助是针对乡村教师工作岗位的补助,不计入五险一金和退休费的计算基数,教师在岗时享有,离岗后自然取消。

6.连片特困地区已经实施的补助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答:此前地方已经实施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继续实施,是否调整补助范围和标准等,由地方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符合条件的纳入中央财政奖补范围。

7.如何確保补助发放公开、公平、公正?

答:为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乡村教师办的又一件实事、好事。为保证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公开、公平、公正,保证符合条件的教师能够按时、足额地拿到补助,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冒领补助,下一步,教育部将专门下发通知,对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组织实施、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等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地方责任,实行实名制管理,坚持阳光操作,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将这件惠及广大乡村教师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8.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后,预计有何效果?

答:预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后,将会产生如下成效:

一是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随着补助政策逐步实施,农村教师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师收入水平将高于城镇教师,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农村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显著增强,优秀人才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流动机制将初步形成。

二是教育投入结构将更加合理。补助政策的实施将带动教育投入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教育投入由原先侧重于建房子、买设备等硬件建设,逐步向侧重于教师队伍等软件建设转变,教育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

三是城乡教育发展将日趋均衡。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改善,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有效缩小,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

利益导向政策确认条件解释 篇4

1、基本条件(1)农村家庭;

(2)符合生育二胎政策;

(3)主动放弃生育二胎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4)女方年满45周岁。

2、具体细则

(1)农村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业户口;

(2)符合生育二胎政策是指符合《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可生育二胎的政策;

(3)主动放弃生育二胎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是指该家庭在独生子女十八周岁前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且签订了放弃生育二孩协议书或采取了长效节育措施;(4)女方年满45周岁是指女方截至享受年度12月31日前年满45周岁。

3、补充说明

(1)享受一次性奖励的家庭须夫妻双方均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夫妻双方只生育过一个女儿或曾生育一个以上子女但同时只存活一个女儿;

(2)符合条件的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异,未再次婚育的另一方可享受;

(3)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后生育子女合并计算,只生育了一个女儿,并且在该女18岁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且签订了放弃生育二孩协议书或采取了长效节育措施;(4)配偶死亡或离异的,需本人年满45周岁。

二、新农合

1、基本条件

(1)农村一女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2)农村二女家庭夫妇双方已有一方实行了绝育措施的。

2、具体细则

(1)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业户口;(2)农村独女家庭是指符合生育政策生育一个女孩或曾生育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但只存活一女(含合法收养),且该家庭在该女孩十八周岁前申请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

(3)农村二女户家庭是指符合生育政策,生育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现存活两个女儿(含合法收养)。夫妻双方有一方实行了长效绝育措施的。

3、其他

(1)享受新农合的家庭须夫妻双方均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夫妻双方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子女;

(3)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后生育子女合并计算,只生育一个女孩或两个女孩现存一个女孩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的夫妻。

三、阳光助学

1、基本条件

农村户口,实行计划生育的一女户、二女不再生育家庭的在读高中女孩。

2、具体细则

(1)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业户口;

(2)农村独女家庭是指符合生育政策生育一个女孩,或曾生育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但只存活一女(含合法收养),且该女孩在十八周岁前申请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3)农村二女户家庭养是指符合生育政策,生育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现存活两个女儿(含合法收养)。夫妻双方有一方实行了长效绝育措施的。(4)该家庭女儿处于高中三年学习阶段

3、其他

(1)享受阳光助学的家庭须夫妻双方均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夫妻双方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子女;

(3)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后生育子女合并计算,只生育一个女孩或两个女孩现存一个女孩或两个女孩的夫妻。

四、补充养老保险

1、基本条件

(1)农村二女户家庭,2008年以后夫妇双方中落实了绝育手术的一方;

(2)以住生育一女一男,后男孩死亡成为一女户家庭夫妇双方中落实了绝育手术的一方

2、具体细则

(1)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业户口;(2)该家庭只生育了一个女孩或两个女孩或曾生育过一女一男但男孩死亡成为一女户的家庭,夫妻双方有一方于2008年实行了长效绝育措施的。

(3)夫妻双方落实了绝育手术的一方享受该项政策。

3、其他

(1)享受阳光助学的家庭须夫妻双方均为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2)夫妻双方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子女。

五、爱心保险

1、基本条件

(1)0-6周岁的城镇独生子女家庭;(2)0-6周岁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3)0-6周岁的农村二女户家庭。

2、具体细则

(1)城镇或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是指符合生育政策生育一个孩子的城镇或农村并且申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2)农村二女户家庭是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符合生育政策,生育两个女孩,夫妻双方有一方实行了长效绝育措施的家庭。

(3)该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或农村二女户家庭的第二个女儿处于0-6周岁阶段。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 篇5

一、奖励优待条件及标准

1、对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干部职工,自领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14周岁止,每月发给5元的独生子女补助;如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干部职工的配偶没有正式的工作,每月的独生子女补助为10元;对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干部职工一次性给予50或100元的奖励。

2、完成全年市下达我台计划生育任务,年终干部职工每人奖励100元。

3、每年元旦、六一期间,台对独生子家庭进行慰问,发放独生子女慰问金60元。

4、台计划生育专干,每月发放30元的计生岗位津贴。

5、每年台组织在职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的查环查孕和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

6、干部职工的独生子女在入托幼儿园时,台对其保育费予以一半的现金补助。

7、每年为全台女职工购买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险一份,为女职工构筑互帮、互助和自我保障的防线。

二、计划生育奖励的程序和要求

1、对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干部职工奖励:到雄州街道计生办办理独生子女证,经台计生专干核实,由财会部发给一次性独生子女奖励金和每月的独生子女补助。

2、每年元旦、六一期间发放的独生子女慰问金,由台计生专干列出名单,交领导审批,财会部按名单发放慰问金。

3、计划生育奖励金,由台计生专干填写计划生育先进奖励金申报表,雄州街道计生办审批,审批通过后,交财会部发放计划生育奖励金。

利益导向 篇6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12年03月22日

为深入贯彻《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实现“双降”目标的意见》(黔党发„2011‟17号),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现就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四项制度”对象确认条件,作以下政策性解释:

一、独生子女户和计划生育二女户(简称计生“两户”)

(一)独生子女户

独生子女户是指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现有一个子女,并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证》)的家庭。

(二)计划生育二女户

计划生育二女户是指符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现有两个女孩的家庭。

二、计划生育“四项制度” 对象确认条件

(一)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

1、“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费从100元至500元,提高到500元至1000元”对象的确认条件:子女2011年1月1日以后出生;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子女在十八周岁前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证》)的家庭。

子女2011年1月1日以前出生,在十八周岁前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家庭仍然享受原奖励标准。

2、“独生子女保健费从每月不低于5元,提高到每月不低于10元”对象的确认条件:独生子女户;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子女在14周岁以下。

3、“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一次性奖励6000元”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依法可以生育两个子女(含依法生育两个子女后死亡一个子女的家庭,根据现行政策可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家庭。);自愿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并夫妻一方在49周岁前,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2011年1月1日以后,符合上述条件的家庭,自愿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的独子户和独女户均统一按照6000元的标准执行。

4、“夫妻双方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300元计划生育节育奖”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按规定时间参加生殖健康检查服务;未满60周岁的夫妻双方或一方。

符合上述条件的丧偶一方、离异后未再生育或收养的夫妻一方或双方,均为政策对象。

农村计划生育节育奖的对象不包括双方均未生育的夫妻。

(二)计划生育家庭保障制度

1、“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一是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从720元提高到不低于1200元”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为农业户口(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夫妻一方);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以来依法生育或收养子女;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奖励扶助对象不包括双方均未生育的夫妻。

2、“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年给予不低于70元的缴费补贴”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两户”夫妻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及16周岁至22周岁的农业户口未婚子女(不含在校生);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3、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后,基础养老金月补贴不低于120元”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夫妻年满60周岁。

4、农村“低保家庭成员在其享受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20%的比例增发补助”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 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夫妻及家庭成员;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符合农村低保条件。

5、“免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并减免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50%”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夫妻(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及其18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6、“夫妻年满60周岁后,优先入住老年公寓或敬老院,并给予每人年均不低于3000元的补贴”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夫妻双方或一方年满60周岁;实际入住老年公寓或敬老院的时间当年不少于6个月。

7、“城镇独生子女家庭,一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1200元的奖励扶助金”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城镇户口的独生子女户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夫妻(含“半边户”中城镇户口的一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夫妻年满60周岁。

8、“在城镇工作一定年限且有稳定收入的,可申请租赁或者购买工作地保障性住房并给优先照顾”的对象,具备下述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夫妻(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在工作地工作年限符合当地规定。

(三)计划生育家庭救助制度

1、“独生子女伤残或者死亡的家庭,夫妻双方特别扶助金从每人每年领取1200元,提高到不低于2000元”对象的确认条件:独生子女户夫妻;子女伤残三级以上或确认死亡;妻子年满49周岁。

2、“节育并发症对象,从每人每年领取1200元,提高到一级3600元、二级2400元、三级2000元”对象的确认条件:达三级以上相应等级的节育并发症受术者。

3、“独生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3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3级及以上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2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4级,一次性发放抚慰金1万元”对象的确认条件:独生子女户;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等级1至4级;妻子年满49周岁。

(四)计划生育家庭优惠制度

1、“危房改造优先优惠”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 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夫妻(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 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居住房屋属于危房。

2、“子女学前教育入学优先、适度减免费用,高中教育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不低于1500元;子女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应给予一次性奖励;扶贫开发提供的资金和物资在帮扶标准基础上提高30%;种粮、农机、牲畜繁育、家电下乡等在基本直接补贴标准上提高不低于30%;饮水安全工程免入户材料费和安装费;划拨宅基地、征地拆迁补偿、分配集体资产和福利时增加一人份额优惠”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计生“两户”和子女死亡的计生无孩户夫妻(含“半边户”中农业户口的一方)及其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3、“女孩考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报考省内院校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参加全省中考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对象的确认条件:夫妻双方及子女均为农业户口;按规定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计生独女户和二女户中的女孩考生。

三、相关问题的明确

(一)“四项制度”对象户籍要求:贵州省城乡户籍。

(二)年龄:以本人居民身份证载明的出生时间为依据,对于从未办理过居民身份证的,以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依据。如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出生时间不一致的,以公安机关出具的最新户籍证明为准。

(三)子女数:初婚家庭子女数以夫妻生育或收养的现存活子女数计算;再婚家庭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子女数以夫妻再婚前后生育或收养的现存活子女数计算;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以夫妻再婚前生育或收养的现存活子女数分别计算;离异或丧偶的单亲家庭,以其本人生育或收养的现有子女数计算;送养子女现存活的,既计入其亲生父母的现存子女数,也计入养父母的子女数。

(四)合法收养:1992年4月1日前收养的,如公安户口簿已经载明为父母子女关系的、或群众公认为父母子女关系的,按事实收养认定;1992年4月1日后收养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符合收养条件并办理收养正式手续。

(五)合法婚姻: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前,对符合结婚实质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六)依法生育:1975年8月27日前生育子女的,以《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省发【1975】41号)文件为依据;1975年8月27日后生育子女的,以当时施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依据。

(七)长效避孕节育手术证明书的有效认定:在户籍地县级行政区域内落实计划生育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原则上以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证明书原件为准;在户籍地县级行政区域以外落实计划生育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需经户籍地乡级以上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查核并出具有效意见为准;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证明书遗失的,可向原提供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申请出具相关证明。

(八)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手术措施:无特殊原因,独生子女户在生育一个孩子后,妻子一方按规定放臵宫内节育器;计划生育二女户在生育或收养两个女孩后,夫妻一方按规定施行男性输精管结扎术或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因特殊原因,不能落实放臵宫内节育器、施行男性输精管结扎术或女性输卵管结扎术的,须经乡级以上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相关证明。

(九)独生子女伤残鉴定:以县级以上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为准。

(十)独生子女死亡:以公安部门、人民法院、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子女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证明材料为准。

(十一)资金申报:以户为单位发放的资金,从妻子户籍所在地村(居)逐级申报,离异(丧偶)后的单亲家庭以本人户籍所在地村(居)逐级申报;以个人为单位发放的资金,从夫妻或子女各自户籍所在地村(居)逐级申报。

(十二)资金发放:一般以对象资格审批通过的为资金发放(补贴)起始年。资金按年预算,每年发放(补贴)一次。以户为单位发放(补贴)的资金,初婚家庭、丧偶后的单亲家庭,发放(补贴)全额资金;再婚家庭(含离异家庭)符合条件的一方或双方,分别发放(补贴)50%资金。以个人为单位发放(补贴)的资金,按个人全额发放(补贴)。

(十三)计生“两户”“农转非”后政策适用时限:自转移之日起的五年之内,仍然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

利益导向 篇7

关键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议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涵义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是以人为本, 实行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机制。其内容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 采取奖励扶助、优惠优先、保障补贴以及限制制约等手段, 使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得到诸多优惠、优待和照顾, 使不符合法定条件而多生育子女的公民受到诸多限制和制约, 从而引导生育主体权衡利弊得失, 主动自愿实行计划生育。通俗地讲, 就是政府通过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调整社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得失, 来改变社会成员的生育愿望, 引导其生育行为。因此,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主体应是政府;作用的对象, 即客体是负有实行计划生育义务和责任的全体公民, 而不仅仅局限于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

二、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存在的问题

鉴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是对新时期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调控手段。因此, 本文拟通过法律视角对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措施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 以期使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性工程更趋完善。

(一) 制度设计中对公平原则体现不足

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公平作为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价值目标, 要求公共政策行为体现公平的结果, 才能使其具有内容上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社会公平原则也应是制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依据。在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立足于公平的基本理念与规则,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才能取得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和认可, 真正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1. 公民受奖励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一是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没有做到“应奖尽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 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全国各地据此出台了很多奖励措施, 但奖励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的独生子女特别是独女户、双女户以及独生子女发生伤残、死亡的家庭, 没有涵盖合法生育的多子女家庭、两个子女以上的家庭发生伤残、死亡以及节育手术并发症家庭。也就是说,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措施奖励的是计划生育家庭中的一部分, 不是全部。我理解, 政府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政策主要是着眼于生产和生活中有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 但在法律上有存疑之处, 因为这些措施没有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 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措施应该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所有家庭一视同仁, 不能因为一些计划生育家庭收入水平高或自我发展能力强而将他们排除在奖励和优惠政策之外。因为这些奖励与优惠政策除了在物质利益上予以倾斜外, 还具有政治上的褒奖性。

二是奖励的对象定位偏差, 甚至移位。目前, 部分地区实行对农村独女户中考或高考加分奖励政策;如果考上了重点中学或大学, 还可享受当地政府提供数额不等的助学金或奖学金。毋庸置疑, 改革开放30年来, 独生子女家庭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其进行利益补偿本无可非议, 然而给独生子女中、高考加分, 却值得商榷。笔者认为, 奖励的对象应该是独生子女的父母, 即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 而不应当是其所生子女。因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独生子女的父母, 而非独生子女本人, 如为独生子女加分, 就意味着侵害了其他非独生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这样做有违法律上的公平原则。类似的情况还有, 独生子女优先入托、入学、招工等, 这些规定同样侵害了其他非独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因此, 政府在出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时, 应当注意这些举措的合法性与适宜性。

三是同一计划生育行为应该得到同等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 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多数地区都出台了具体的奖励措施, 如:“节育奖”, 即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 只要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就有一次性奖励。笔者认为:该奖励政策措施的出发点是引导受奖者主动采取长效节育措施, 避免出现违法生育;其政策指向是行为, 即采取长效节育措施。因此, 只要响应政府号召采取了这一措施 (即实施了这一行为) 的公民 (包括违法生育者) , 都应该给予奖励, 而不应仅针对计划生育家庭。否则, 有过违法生育行为的公民, 就会被彻底屏蔽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之外。

2. 公民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 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该条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长效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权, 不是强制性的。但在执行过程中, 有的利益导向政策就增设了法定义务。如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中将采取长效节育措施作为受奖条件之一。笔者认为, 对节育措施进行限制有失公允。因为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奖励的办法鼓励少生孩子, 并引导和帮助这些少生孩子的家庭把奖励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勤劳致富。这种奖励只应与生育行为有关, 与是否采取长效节育措施无关。采取长效节育措施只是预防措施之一, 与自愿少生孩子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所以不应将其作为奖励的限制条件。从法律上讲, 这样做也没有充分体现对当事人在采取避孕节育措施中享有的“知情选择”权的尊重和保护。

(二) 责任主体错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 按照规定给予奖励。”第二十九条又规定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制定。这就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该承担行政奖励的职责。但在具体实践中, 各地将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部分责任转嫁给非公共财政供养的社会组织。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各地均规定由职工所在单位来负责落实, 农民和城镇无业居民由政府来负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政府成为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 对于非财政供养的社会组织中的员工来说, 他们的计划生育奖励权利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 很难实际操作和落实到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为政府调控人们生育行为的一种公共政策, 所需资金就应由公共财政来承担。否则, 资金来源没有保障,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制度可能流于形式,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落实和维护。

(三) 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兼容性不够, 客观上抵消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正向效应

近几年, 国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出台了许多普惠政策, 由于与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兼容度不够, 出现了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不同向的现象, 客观上造成违法多生育子女的家庭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甚至从多生孩子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要高于违法生育成本, 这在客观上就弱化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激励作用。而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由于覆盖范围小、享受时限短、补贴标准低、管理程序严格繁琐, 与征地补偿、拆迁补偿按人头计算的政策相比, 使人口少的计划生育家庭的收益大打折扣。随着农村改革发展政策的深入开展, 附着在土地上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 标准也越来越高, 计划生育家庭的经济利益受到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 国家取消农业税、义务教育免费和教育补助资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的实施, 使养育孩子的家庭支出成本大大降低, 在落实这些制度中对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没有实行差别待遇或差别度不够, 客观上有刺激违法生育反弹的负作用。虽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实施这些政策时要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 但缺乏可操作性, 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成为一纸空文。

三、健全、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 制定利益导向政策要遵循合法、公平合理原则。要注意保护所有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 让每个计划生育家庭都能分享到实行计划生育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不能简单地把是否有效作为评估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惟一标准, 还需注意相应措施是否与上位法或其他法律法规矛盾或冲突, 避免引发其他不良社会效应。

(二) 在立法中明确政府是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责任主体, 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产品要由公共财政来负担, 用明确的法律规范来防止政府将责任转嫁。

(三)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和各层面的支持,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才能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所以, 各级政府应在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 整合社会资源, 把惠民政策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

参考文献

[1]刘志坚.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践与思考[N].江西日报, 2005-1-31.

[2]董跃.公共政策与社会公平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5) .

[3]周福林.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州学刊, 2006 (9) .

[4]刘玲琪, 田遇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 (2) .

[5]翟德祥, 陈兴栋.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实行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

公司利益第一,股东利益第二 篇8

这就需要一个风险管控机制。要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股东利益的谋求要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因为有限责任公司,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以外,其余都是由两个或者是多个股东组成的,公司利益保障着最大多数的股东利益。

其实这就如同一些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总统选举之时,各党会激烈竞争,然而最终尘埃落定,其中一方的领导当总统后,在成熟的政治体制下,无论由哪一个政党担任总统,都必须要放下自己所代表的政党利益,而以国家利益为重。

这种角色的转化与成熟的公司制度其实一脉相承。一个国家的总统不应代表某一政党和集团的利益;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也不应只代表某些股东的利益,而应成为维护公司利益的表率。

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企业在出资成立一个新公司后,仍然不能厘清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但公司成立时,如果严格按公司法制定的规范给企业搭建管理制度,尤其搭好管理班子,其实是能最大程度降低日后的风险的。本案例就是大股东对自己担任董事长的权利做出让步,而带来了巨大隐患。

公司法本身就是建立在无数“前车之鉴”基础上的。有公司利益第一,股东利益第二的合作认知,再有对公司法严格落实,方能为创业打好“地基”。

利益导向 篇9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摘录)

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年满60周岁每月扶助金为60元,直到亡故为止。

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主动放弃二孩生育的夫妻,独女户一次性奖励4000元,独子户一次性奖励2000元。

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独生子女户子女死亡或者伤残鉴定为三级以上的:从妻子年满49周岁起,本人及配偶均按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直到亡故。

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黔党发[2011]17号文件(摘录)

1、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费从100元至500元,提高到500元至1000元;独生子女保健费从每月不低于5元,提高到每月不低于10元。农村放弃政策内二孩生育家庭一次性奖励6000元。农村已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从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次年起,夫妻双方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300元的节育奖励金,直至年满60周岁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对接为止。

2、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一是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从720元提高到不低于1200元;二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年给予不低于70元的缴费补贴,年满60周岁后,基础养老金月补贴不低于120元,由人口计生部门代缴,委托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代发,由各级财政承担;三是低保家庭成员在其享受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20%的比例增发补助;四是家庭成员在原有免缴需要由个人缴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基础上,减免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部分的50%,由县级人民政府代缴和承担;五是夫妻年满60周岁后,优先入住老年公寓或敬老院,并给予每人年均不低于3000元的补贴;六是在城镇工作一定年限且有稳定收入的,可申请租赁或者购买工作地保障性住房并给予优先照顾。对城镇独生子女家庭,一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夫妻双方年满60周岁,每人每年领取不低于1200元的奖励扶助金;二是符合所在地租赁或者购买保障性住房条件的,给予优先照顾。

3、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救助制度。独生子女伤残或者死亡的家庭夫妻双方和节育并发症对象,特别扶助金从每人每年领取1200元,提高到不低于2000元。独生子女死亡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3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3级及以上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2万元;独生子女伤残等级4级及以下的,一次性发放抚慰金1万元。

4、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优惠制度。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一是危房改造优先优惠。二是子女学前教育入学优先、适度减免费用,高中教育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每年不低于1500元;子女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应给予一次性奖励;女孩考生在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报考省内院校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参加全省中考时给予加10分的照顾。三是扶贫开发提供的资金和物资在帮扶标准基础上提高不低于30%;种粮、农机、牲畜繁育、家电下乡等在基本直接

补贴标准上提高不低于30%;饮水安全工程免入户材料费和安装费。四是划拨宅基地、征地拆迁补偿、分配集体资产和福利时增加一人份额优惠。五是“农转非”后可继续承包原有土地,五年之内仍然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5、做好公共民生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衔接兼容。各级各相关部门在制定重大公共民生普惠政策前,要事先征求人口计生部门的意见,国家有政策规定的,应及时通报人口计生部门。在实施重大公共民生普惠政策时,对政策外生育户暂缓或者降低标准。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二女家庭在普惠政策标准基础上提高比例部分,按普惠政策资金既有来源渠道筹措解决。各级各相关部门重大公共民生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衔接兼容情况,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对直属部门的目标绩效考核以及人口计生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各级制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保障、救助和优惠标准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中共毕节地委行署毕地党发[2011]25号文件(摘录)

完善二女户节育“全程优抚”服务模式。对二女户作绝育术后给予一次性重奖,并实行“生产发展持续帮扶、子女教育政府买单、基本养老保障全面落实”的“一条龙”服务。

深入开展计生家庭“四优先”行动计划,完善生育行为自控新体系。整合涉农惠民政策。项目和资金,让计生家庭充分享受“普惠+特惠”政策,优先奖励、优先扶持、优先发展、优先致富。

纳雍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摘录)

1、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主动放弃二孩生育的夫妻,独女户一次性奖励从6000元调整为8000元,独子户一次性奖励从3000元调整为5000元。

2、农村二女户结扎即奖由原来的4000元将调为6000元。

3、农村二女结扎户节育奖由每月每人100元将调为每人每月150元,从绝育手术的次月开始发放,到60周岁时符合国家奖扶条件的转入国家奖扶,不符合国家奖扶条件的由县发放养老金,直到亡故为止。

4、伤残达三级以上的家庭按各类伤残级别分别给予兑现,死亡一次性补助6000元。

5、每年由人口计生局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新农合报销比例比普通参合农户上调10个百分点;大病统筹额度从目前的最高限额7万元提到10万元。

6、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时发放一次性奖金800元。

7、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孩子在14周岁内每年发给保健费240元。

8、夫妇双方年满60周岁时,不符合国家奖扶条件的纳入县的养老保障,发给每人每月150元的养老保障金,直到亡故为止。

9、伤残达三级以上的家庭按各类伤残级别分别给予兑现,死亡的一次性补助8000元。

10、晚婚对象一次性奖励200元。

11、晚育对象一次性奖励1000元。

利益导向 篇10

总 结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实现“双降”目标的意见》(黔党发[2011]17号)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实现“双降”目标的实施意见》(遵党发[2011]18号)提出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奖励、保障、救助、优惠”四项制度政策规定,2012年3月6日县计生局召开了培训会,镇党委书记2012年3月7日组织村支书、人口主任、计生办、站全体人员召开了镇一级的业务培训会,并对该项工作作了严格的纪律要求,大力提倡亲民惠民、优质服务,不断探索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为切实解除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我镇积极开展了奖励、保障、救助、优惠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现将我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2012年3月以来,我镇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在县人口计生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奖励、保障、救助、优惠”四项政策,以关心计生户群众生活疾苦,满足需要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生活富裕奔小康,子女健康能成才,医疗养老有保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虽然群众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但生男孩、生两个孩子的思想仍普遍存在。我镇在县人口计生部门的指导下,在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四项制度”相关政策,给予计划生育家庭一定的奖励和政策倾斜,进一步稳定我镇低生育水平,使广大计划生育家庭进一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关怀、温暖。

(二)统筹兼顾,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成。我镇从实际出发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立足实 际,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开展工作中主要做到“四”个注重:

1、注重社会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计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我镇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对已经出台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宣传,特别是对各项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资格确认具备条件、兑现办法等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群众,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计划生育光荣的良好氛围。

2、注重抓关键。我镇在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设中,把握关键,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一方面在落实奖励优惠政策中,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和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集中财力,引导群众按政策规定生育,而不是千方百计去超生,在出生性别上做到顺其自然,而不是挖空心思进行选择;另一方面,对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措施和方法,镇党委政府把它提升到制度层面,使其具有稳定性。

3、注重搞好协调。我镇比较注重普惠性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保证它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兼容,不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吃亏。

4、注重抓好落实。我镇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研究、周密安排、精心部署,确保每项政策都能兑现,都能落到实处。坚持合法合规、阳光操作、公平公开的原则,做到政策公开、操作公开、享受人群公开,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人、严格政策兑现、不打折扣、足额发放到位,注重抓好有关部门优惠政策的兑现,主动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使之可操作可落实。严格社会监督,动员社会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监督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三)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政策

1、严格兑现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今年以来,我镇已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标准120元/年,独生子女一次性办证奖励提高到500元。今年我镇为83户独生子女家庭发放奖励和保健费41060元。

2、完善和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各项优惠政策,鼓励计划生育,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今年我镇对符合政策的二女户和一般计生45户兑规绝育奖19900元, 7户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的独女户28000元奖励,新增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绝育户“三结合”帮扶7400元,国家奖扶44400元,独生子 女死亡、伤残扶助对象6000元,手术后遗症14000元,节育奖238200元,新农保增补31200元,新农合参保61500元,新农合医疗费减免48147元。

3、完善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服务制度,继续实施全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免费检查“民心工程”及对计划生育家庭减免各方面的费用。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充分整合现有的计生、卫生等服务资源,依托计划生育服务制度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咨询、妇科疾病普查普治等生殖健康免费服务。我镇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提供与现居住地同样的免费服务,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4、继续实施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为农村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和双女户父母,按每人每月100元,年人均12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切实缓解他们的养老压力。今年我镇对新增奖扶对象5人进行了复核、审批、建档,并按时作了上报。

二、存在问题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及推行,在实践效果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效果。但是,这个机制刚刚建立,正处在初步阶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落实奖励费、建立免费服务、救助计生弱势群体等政策落实上缺乏主动性,甚至认为是计生部门找事做。

(二)相关政策支持不够。《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赋予了多个部门的相关职责,有些文件只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没有具体标明有利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实施的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协调各相关部门统筹运用经济社会资源,在合作医疗、农民工培训、贴息贷款、困难救助等政策措施时,优先安排计划生育家庭。并积极探索计划生育养老、独生子女安康,计生手术平安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保障机制,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救助、保障和优惠制度,不断完善我镇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四项制度”相关政策。

上一篇:写人写作教案下一篇:郑州市中级法院执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