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操作系统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华侨大学操作系统(共8篇)

华侨大学操作系统 篇1

一、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的区别? 1)多路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也按分时原则为多个终端用户服务。2.实施控制系统的多路性则主要表现在系统周期地对多路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构进行控制。3.分时系统中的多路性则与用户情况有关,时多时少。2)独立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中的每个终端用户在向实时系统提出服务请求时,是彼此独立的操作,互不干扰。

2.实时控制系统中,对信息的采集和对象的控制也都是彼此互不干扰。

3)及时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的。

2.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则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至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

4)交互性

1.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中,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2.分时系统可以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服务。5)可靠性

1.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均要求系统可靠,实时系统比分时系统更可靠。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处理机管理 1.进程同步:进程同步的主要任务是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两种协调方式)a)进程互斥方式 b)进程同步方式

2.进程通信:进程通信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3.调度: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包括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两步 2)存储器管理

1.内存分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2.内存保护:主要任务是确保没到用户程序都在自己的内存空间内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3.地址映射: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 4.内存扩充 3)设备管理

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 3.设备处理 4)文件管理

1.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为每个文件分配必要的外存空间,提高外存的利用率,并能有助于提高问价系统的存取速度.2.目录管理

3.文件读写管理与保护 5)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1.用户接口

a)联机用户接口 b)脱机用户接口 c)图形用户接口 2.程序接口

二、第二章进程管理 1.进程的特征:由于程序是不能参与并发执行的,为使其并发执行,应为之配置进程控制块 1)结构特征

1.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进程控制块(PCB)三部分构成了进程实体。

2)动态性

1.进程的实质是进程实体的一次执行过程,因此,动态性是进程的最基本特征

2.动态性还表示在:“它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撤销而消亡”。

3)并发性

1.引入进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进程实体能和其他进程实体并发执行;而程序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4)独立性

1.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收调度的基本单位。

5)异步性

2.进程状态的转换过程(进程的三种状态)

1)就绪状态 2)执行状态

3)阻塞状态(等待状态或封锁状态)

4)转换过程:就绪态通过进程调度转换到执行态,执行态时间片完成后转换称就绪态,执行态通过I/O请求转换到阻塞态,阻塞态通过I/O完成达到就绪态。

3.引起进程挂起的原因

1)终端用户的请求:使正在执行的进程暂停执行。

2)父进程的请求:有时父进程希望挂起自己的某个子进程,以便于考察和修改子进程,或者协调个子进程间的活动。

3)负荷调节的需要:当实时系统中的工作负荷较重时,系统可挂起一些不重要的进程,以保证系统能正常运行

4)操作系统的需要:操作系统有时需要挂起某些进程,以便于检查运行中的资源使用情况。

4.进程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

1)空闲让进: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表明临界区处于空间状态,应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有效的利用临界资源。

2)忙则等待:当临界区资源正在被访问时,其他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3)有限等待:对要求访问临界区资源的进程,应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免陷入死等状态。

4)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陷入忙等状态。

5.进程和管程的区别

1)两者都定义了数据结构,但进程定义了私有数据结构PCB,管程定义的是公共数据结构,如消息队列等。

2)二者都存在对各自数据结构上的操作,进程是由顺序程序执行有关的操作,而管程主要是进行同步操作和初始化操作。

3)设置进程的目的是在于实现系统的并发性,而管程的设置则是解决共享资源的互斥使用问题。

4)管程是被动的工作方式,进程是主动的工作方式。5)进程之间能并发执行,管程则不能与其调用者并发

6)进程具有动态性,管程则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资源管理模块,以供进程调用。

6.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调度: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2)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并发执行,使得操作系统具有更好的并发性,从而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3)拥有资源:进程可以拥有资源,是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线程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4)系统开销:系统在创建或撤销进程时,付出的开销明显大于线程创建或撤销时的开销。

三、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1.三种处理机调度层次的基本功能

1)高级调度

1.作业调度:主要功能是根据作业控制块中的信息,审查系统能否满足用户作业的资源需求,按照一定的算法,从外存的后备队列那个选取作业调入内存,并为他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将新创建的进程插入就绪队列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三个基本机制1.排队2.分派器3.上下文切换机制

1.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 2.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 3.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

3)中级调度: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1.短作业优先算法的缺点

a)必须预知作业的运行时间 b)对长作业非常不利

c)在采用SJF算法时,人机无法实现交互

d)该调度算法完全未考虑作业的紧迫程度,故不能保证紧迫性作业能得到及时处理。

2.处理机调度算法的目标

a)处理机调度算法的共同目标 b)批处理系统的目标 c)分时系统的目标 d)实时系统的目标 3.实时调度的基本条件

a)提供必要的信息 i.ii.iii.iv.v.就绪时间

开始截止时间和完成截止时间 处理时间 资源要求 优先级

b)系统处理能力强 c)采用抢占式调度机制 d)具有快速切换机制 4.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a)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引起死锁 i.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b)互斥条件 c)请求和保持条件 d)不剥夺条件 e)环路等待条件 5.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

a)预防死锁: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来预防死锁

b)避免死锁: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种方法去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死锁。c)检测死锁 d)解除死锁

四、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1.程序的装入和链接方式

1)绝对装入方式 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 3)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4)静态链接方式 5)装入运行时动态链接 6)时动态链接

2.说明四种分区分配算法的基本原理

1)首次适应算法: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F是由FF算法演变而成,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

3)最佳适应算法:NF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这样第一次找到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最佳的。

4)最坏适应算法:WF算法查找效率高,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查找时只要看第一个分区能否满足作业的要求。

3.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

1)基本的地址变换机构 2)具有块表的地址的变换机构 4.为什么要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1)方便编程 2)信息共享 3)信息保护 4)动态增长 5)动态链接

5.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地址变换过程(PPT96)6.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区别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分段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而段的长度不固定由用户所编写的程序所确定。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

五、第五章虚拟存储器

1.局部性原理及其论点

1)程序执行时,除少部分的转移和过程调用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然是顺序执行的

2)程序将在一段时间内都局限在这些过程的范围内运行

3)程序中存在许多循环结构,这些虽然只由少数指令构成,但是它们将多次执行

4)程序中还包括许多对数据结构的处理 2.物理块的分配策略

1)固定分配局部置换:基于进程的类型,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在整个运行期间都不再改变。

2)可变分配全局置换:凡是产生缺页的进程,都将获得新的物理块。3)可变分配局部置换:为每一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但当某进程发现缺页时,只允许从该进程在内存的页面中选出一页换出,这样就不影响其他进程的运行。

3.物理块的分配算法

1)平均分配算法:将系统中所有可供分配的物理块平均分配给各个进程。

2)按比例分配算法 3)考虑优先权的分配算法

1.一部分按比例的分配给个进程

2.另一部分则根据个进程的优先权,适当的增加其响应份额后,分配给个进程。

4.产生抖动的原因 1)同时在系统中运行的程序太多,由此分配给每一个进程的物理块太少,不能满足进程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致使每个进程在运行时频繁的出现缺页,必须请求系统将所缺之页调入内存。

六、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

1.说明设备和控制器之间的三种信号线

1)数据信号线:这类信号线用于在设备和设备控制器之间传送数据信号。

2)控制信号线:这是作为由设备控制器向I/O设备发送控制信号时的通路。

3)状态信号线:这类信号线用于传送指示设备当前状态的信号。2.中断处理程序的处理过程

1)测定是否有未响应的中断信号。2)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3)转入相应的设备处理程序。4)中断处理

5)回复CPU现场并退出中断。3.SPOOLING系统的特点

1)提高了I/O速度

2)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 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4.为什么要引入缓冲区

1)缓和CPU和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3)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设备的利用率。

七、第七章文件管理

1.最基本的文件操作

1)创建文件 2)删除文件 3)读文件 4)写文件 5)截断文件

6)设置文件的读写位置 7)文件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2.文件系统对目录管理的要求

华侨大学操作系统 篇2

1 大学综合测评系统设计过程

信息管理系统 (MIS) 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工程, 它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产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为企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 为企事业单位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打一定基础。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 新的编程语言层出不穷, 语言的更新换代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所能掌握它的速度。但现在各个领域对科学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熟练的掌握一门语言, 编写出适合各个领域的好的应用软件, 是当今程序员最主要的任务。

本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学生综合测评记录的产生与管理工作。通过对学生各种基本信息的采集, 按学校特定的规则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 从而可按综合测评成绩进行奖学金的颁发、及按条件进行三好学生的评定。通过我做的这个系统, 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 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大学综合测评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

(1) 管理学校中的学院、系部、专业、年级、班级。可对各个单位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

(2) 对某一班级的学生名册进行管理。可对某一班级的学生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3) 对某一班级, 某一学年, 可对该班级学生进行基础成绩管理 (包括记录添加、修改、删除) 。即确定每一名学生本学年德育、智育、体育和其它方面的加分。

(4) 对某一班级, 某一学年, 可对该班学生进行奖罚分的管理 (包括记录添加、修改、删除) 。

(5) 对某一班级, 某一学年, 可对该班学生进行选修课加分管理 (包括记录添加、修改、删除) 。

(6) 对某一年级, 某学年, 可统计该年级所有学生本学年测评汇总状况, 并产生报表。

(7) 结业处理。

(8) 退学留级处理。

(9) 数据查询。

(10) 对某一年级, 某一学年可进行三好学生的评定。

(11) 系统安全管理 (即用户管理) 。

2 系统数据流图 (图1)

参考文献

[1]刘韬, 骆娟, 何旭东.Visual Basic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 (第二版)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王林.Visual Basic6.0基础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3]赛奎春, 高春艳, 李俊民, 等.Visual Basic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4]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华侨大学操作系统 篇3

一个高度优化的环境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空间分配与设置等方面,从属于它的图示系统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如果配之以一个杂乱无章、毫无整体感而言的图示系统,这将是一场失败的环境营造活动,如此图示系统反而会破坏环境本身的完美。尤其是置身于陌生环境时,加之语言无法发挥作用,图示系统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同理,高校图示系统的设计也应该注意。

图示系统——从属于环境的重要内容

1.从高校图示系统入手浅谈什么是图示系统

高校图示系统是否合理,这直接影响到学校事务的有序、高效运行。想要理解高校图示系统,先要明白什么是图示系统。所谓图示系统,参考赫伯特·W·卡皮茨基教授的观点,是一种图像符号系统,并且这种图像符号系统体现着所指物的突出特征。将所指物的易于识记、辨别、区别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抽离、提炼、总结,从而形成新的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简洁性的信息传达系统。

由此可得,高校图示系统也属于图像符号系统的一种,它为了高校内部环境更易于为人理解而存在。

2.高校图示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一套优秀的高校图示系统能快速、精准的传达特定信息,并且能与所属环境相互配合,营造统一的氛围,从而被来校人员所理解。在语言障碍、陌生环境的情境中,图示系统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若在这种条件下,来校人员能够轻松的通过高校图示系统完成既定的环境体验,那么这就做到了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优秀的高校图示系统应在环境中具备怎样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功能性指向、引导、防护特点

一套优秀的高校图示系统首要做到:清晰的指向性、引导性、防护性。例如每一栋教学楼的方向必须清晰直观的通过图示来呈现。精准快速的传达信息。这涉及到色彩、载体物的材质、以及图形形态等等,甚至是周边环境。再如“禁止践踏”、“安全通道”等图示设计也必须有明确的所指。

2.趣味性、游戏性

除了具备基本的功能性属性,优秀的高校图示系统还需适当兼具趣味性、游戏性。高校是学术的探究之地,从高校本身性质来考虑,将趣味性与游戏性适当融入图示系统中,能够更好的启发来校人员思考与探究的兴趣,这一点与高校主题不谋而合。

3.统一性、归纳性

宏观上讲,高校图示系统应该是统一、归纳的整体。无论从图示本身的形态、色彩,还是表现方法上看,都应处处体现内在的协调一致性、高度概括性。具备了这些特点,图示系统才能更好的与高校环境融合,才能让高校生活更加高效、便捷与舒适。

北方工业大学图示系统浅析

1.功能性指向、引导、防护方面的浅析

从功能角度看,北方工业大学的图示系统虽然具备了功能性,但这些图示一定程度上带有不确定性,指向性、引导性、防护性较弱。例如第三教学楼门前的指示牌 ,仅仅是简单的实物载体、文字排版与箭头指示(箭头方向性有误。)实际上,人脑处理图形信号的速度远远高于处理文字信号的速度,前者约为后者的6000倍,而一套优秀的图示是不需要罗列文字就可以让人心领神会的。故,应重视图形语言,并对指示牌进行归纳整理。

2.趣味性、游戏性方面的反思

以北方工业大学入门指示牌为例,只是信息的罗列,庞杂集聚,易使读者失去耐心。在这样的版面上寻找信息无疑是煎熬。另一方面,指示牌的造型与整个高校氛围并不统一。这说明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并未从环境整体出发。

3.统一性、归纳性方面的问题

从统一性、归纳性方面看,北方工业大学的图示系统亦欠缺。校园中充斥着各种材料、色彩、形态与造型的指示物,系统内部毫无统一感,且未与整个校园环境呼应。甚至基于同一个指示物而言,信息并未归纳,并未有效的整合信息。第一教学楼门前的指示标牌与校园入口的指示标牌明显不统一,当然无法形成整体性的图示系统。

北方工业大学图示整改方案(图1)

总之,当今中国高校还存在大量图示系统不当现象。以北方工业大学图示系统为例,高校图示系统应该重视图形语言,着眼于校园整体环境,除了要具备明确的功能性,不仅要做到图示系统内部统一协调,(图1)还要与整体校园环境协调,才能为校园生活营造更佳的氛围。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张孝梦,女,籍贯:内蒙古;

华侨大学操作系统 篇4

 对象: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 I》课程的所有本科学生

 目的:检验大家对Windows XP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要求:

1.每位同学的作业必须是独立完成,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 I》实验报告册中的第一次“一般性实验”内如实填写完成过程,如有雷同视为未完成(允许将作业用打印纸B5打印后粘贴在报告册相应位置);

2.提交作业的时间为布置作业后下次上机时学习委员收齐统一交给实验老师,未在规定时间提交视为未完成,按零分计(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提交除外,如病假、事假)。

二、作业内容:

1.操作题:(请在报告册内写出完成下列各题的操作步骤)

1)如何设置显示器的分辩率?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2)如何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3)请用记事本和快捷方式分别在D:下建两个文本文件,名字分别为T1.txt和T2.txt

4)将T2.txt文件用快捷方式“发送”到桌面,观察在桌面上创建了文件夹还是文件快捷方式?在新安装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桌面上如何添加“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的图标

2.简答题:

1)分别写出Windows XP菜单的种类和具体的名称

华侨大学操作系统 篇5

测试软件:希沃白板 5 操作要求:(共6页)

一、希沃白板软件基本操作(第一页)共6张

1、登录或注册帐号,新建课件文件

2、利用文本工具输入内容为“2018年青年教师技能比赛”文本(黑体,40,加粗,绿色,加阴影)

3、利用图形工具插入圆并添加文字“希沃白板”,并设置动画动作为“弹跳”

4、利用多媒体工具插入图片文件”logo.jpg”,并设置“去除背景”

5、背景设置为“第1行第2张图片”

6、在右下角输入内容文本“福州华侨中学”并添加蒙层(橡皮擦除后显示内容)

二、学科工具操作(第二页)(按学科选题操作,无选择学科的可任选完成)(1)利用语文学科工具插入具有笔划笔顺动画的汉字“福”。(语文)(2)利用数学学科工具插入一次函数“y=0.5x2+2x-10”图像。(数学)

(3)利用英语学科工具,插入发音注解的“school”单词卡标(英语)(4)利用化学学科工具,插入Zn+H2SO4=ZnSO4+H2↑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5)利用地理学科工具,插入地球“表层洋流图”,并把“印度洋”调整到画面中央。(地理)

(6)利用学科工具,插入“手机销量”统计三维饼图表。(图表数据:见截图)

三、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添加“思维导图”(第三页)

四、利用课堂活动工具添加“知识配对”图(第四页)

五、利用课堂活动工具添加“选词填空”图(第五页)

六、利用课堂活动工具添加“超级分类”图(第六页)

正确分组:

大学计算机操作题步骤 篇6

1.纸张大小,页边距:文件――页面设置――纸张或边距

2.字体,字体颜色,加粗,倾斜:格式――字体

3.阳文,着重号,下划线:格式――字体

4.替换:编辑――替换推荐添加微信:idaxue8,分享更多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5.首行缩进,左(右)缩进,行距,段前段后距离:格式――段落――特殊格式

6.阴影型边框,底纹:格式――边框和底纹

7.更改文字方向:不用选择文章内容,格式――文字方向――选取中间的

8.分栏:格式――分栏

9.插入页码:插入――页码――选择对齐方式

10.插入页眉:视图――页眉、页脚

11.礼花绽放:格式――字体――文字效果

12.插入图片: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13.插入表格:表格――插入

14.文字转换成表格:表格――转换――文字转表格

15.项目符号: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

16.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艺术字

17.另存为:文件――另存为――新建文件夹图标――文件夹起名――根据需要给文件夹改名

Excel考点

1.求和(总分):插入――函数――常用函数――SUM――选取范围

2.求平均值:插入――函数――常用函数――AVERAGE――选取范围

3.求最大值,最小值(最高分,最低分):插入――函数――全部函数――MAX、MIN――选取范围

4.保留几位小数:在选取单元格上按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数字――数值――设置小数位数

5.合并单元格:选中要合并的单元格――单击

6.水平(垂直)对齐:在选取的单元格上单击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对齐――设置水平(垂直)

7.行高,列宽:选取相应的行号(列标)右键

8.加内(外)边框:选中要加边框的单元格――格式――单元格――边框――内、外边框

9.添加蓝色双线外边框:选中要加边框的单元格――格式――单元格――边框――先选颜色――双线――最后点外边框

10.排序:选取所有数据(不包括合并的单元格)――数据――排序――设置关键字――升序或降序

11.单元格输入“=”,单击同行的合计数,键盘输入除号“/”,单击同行的学生数,回车

12.图表类型题:按要求看清有无标题,选取不相邻的数据时,要按CTRL键

13.显示比例:图示――显示比例

14.五角星:插入――图片――自选图形――星与旗帜

15.条件格式:选中要操作的列――格式――条件格式――介于改为大于(或小于)――修改条件值――格式修改字体或颜色

16.筛选:选择全部数据(不包括合并单元格)――数据――筛选――自动筛选

Frontpage考点

1.新建网页文件:启动软件同时已经新建文件――直接做问题――最后有提示保存

2.设置网页背景图片,音乐:右键――网页属性

3.单行文本框(滚动文本框,单选按钮,复选框,按钮):插入――表格――选择对应项

4.插入水平线:插入――水平线

5.设置网页标题:在网页最上方输入或更改标题

6.息停按钮,字幕:插入――组件

7.设置网页属性标题:右键――网页属性――网页标题

8.超级链接:选中链接源(文字或图片)――右键――超级链接:链接到网址直接输入右侧三个标题(链接外部网络链接本地网页链接Email)

9.图片像素:在图片上单击右键――图片属性――外观――去掉保持纵横比――修改数值

10.插入Flash动画:插入――高级――插件

11.过滤效果:格式――网页过滤(注意:进去网页还是离开网页)

12.圆形热点,长方形热点:单击图片――网页窗口下方选择长方形按钮(或椭圆形)――在图片上拖拽鼠标画个长方形(或椭圆形),设置超链接

13.未访问(已访问)超级链接颜色:右键――网页属性――背景

14.插入表格:表格――插入――表格(选中表格右击――表格属性――修改宽高、边框粗细、颜色等)

15.表格背景图片:右键――表格属性――背景图片――浏览

16.插入代码:文件――打开――文件类型中选择所有文件――找到*.*txt――打开――复制――回到网页代码窗口正确位置粘贴(表格代码粘贴到《head》和《body》之间,背景代码粘贴到《body此处》)

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研究 篇7

在大学学习阶段, 英语依然是学生的必修课程, 许多大学生也花费了不少时间进行英语的学习。同时, 利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显得日益重要。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各种灵活的英语教学方式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力支撑。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要求各高校大力改进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在课堂中多利用计算机的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学习英语有不低于30%的学分是通过计算机辅助学习而获得的;新的教学模式特别要依靠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教学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

同时,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实现移动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Empowering Technologies公司发布的“2007Mobile Learning Era”统计显示, 自2000年以来, 移动用户人数几乎增加了2倍, 全球移动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5亿, 有超过20亿的用户订阅了无线Internet服务, 移动设备的销售量将超过各类计算机的总和。据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07年,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新增近9000万户, 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超过40部/百人。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 使得在大学阶段, 开展英语的移动学习成为可能。

1 移动学习系统的发展现状

移动学习 (MobileLearning, M-Learning)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 已经开始向学习者渗透, 它让学习者彻底摆脱了学习的时空限制, 真正做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根据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它代表着未来的学习趋势, 也将是远程学习时代的一种全新个别化学习形式。

1.1 国外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移动学习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 这一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学院多媒体研究中心成立了“移动教育研究组”。该项目组针对中学生, 进行了手机教育的实验, 并研究如何把移动教育应用到虚拟大学中去。同时,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学习实验室”也开始尝试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几个简单的移动学习系统模型, 并将之应用到大学的语言课程上去, 取得了一定成果。

随后, 欧洲委员会资助了MOBILearn和M-Learning两大研究项目。MOBILearn项目旨在探索如何在职业教学中通过移动技术来进行教学。而M-Learning项目则主要面对年龄段在6~24岁的年轻人, 特别是文盲, 解决他们享受教育的公平问题, 让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能和普通人一样, 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

挪威函授学院同样也负责了一个移动学习项目的实施, 该项目为其网络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移动学习环境;网络学院的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 下载学习资源后, 进行离线式的学习。

1.2 几个典型的移动式英语学习系统

2002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启动了移动学习的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该项目由“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移动教育实验室”承担, 他们将移动计算、普适计算和本体技术与教育技术相结合, 提出了移动教育的相关概念。同时, 国内多家大型知名网站都陆续推出手机短信息的外语学习辅导服务, 或直接以W A 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站点方式提供外语学习服务。目前, 此类网站持续增长中, 很多学习者通过短信定制、WAP浏览等方式, 正在享受到移动学习服务。

市场上, 新东方和诺基亚曾携手推出基于移动手机的英语学习软件, 该软件利用手机存储资源的学习模式, 学习者可以到Mobiledu.cn和Koolearn.com两家网站上下载由新东方编写的一些学习资源, 进行学习。现在很多移动手机都免费配备了英语词典等手机学习软件, 这也成为手机生厂商占领市场的一种有效方式。

1.3 英语移动学习系统的实现技术分析

从实现技术角度而言, 目前移动学习系统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非连接短信方式和浏览、连接方式。

短信息方式:该方式通过短信息服务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SMS) 的方式实现, 依靠SMS的字符信息传送, 完成一定的教学功能。用户间、用户与互联网都可以实现这种传送, 用户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息到远程教学服务器, 教学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短信息后, 以预设格式对数据实施转化, 判断用户需求, 提供相应的服务, 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但是, 由于SMS传送信息有长度限制, 所以这种方式仅仅适用于那些内容仅局限于文字描述, 通信数据很少的某些教学活动中。

浏览、连接方式:它采用浏览器/服务器 (Borser/Server, B/S) 结构, 学习者使用无线终端设备, 经过服务商的网关接入互联网, 访问教学服务器, 完成学习。这种方式非常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目前此类方式应用非常广泛, 很多网站都提供了W A P浏览方式。

1.4 英语移动学习系统开发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移动学习模式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但在众多科研机构、研究部门和商业集团的共同努力下, 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 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还存在着一些关键技术上的不足。

首先, 在学习内容的设置方和个性化学习方面, 尽管很多移动学习系统都被称为“个性化”学习系统, 但是, 这种个性化只是简单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学习, 很少有移动学习系统针对不同用户不同的学习特点, 如个人的学习薄弱点、不同人的记忆规律进行优化内容设计, 从而提高个体学习的效果。

其次, 受传输带宽的限制, 系统的相应速度过慢。很多商业开发的手机学习系统, 都强调界面设计、内容全面等表面化的东西, 对底层的传输技术更多依赖于通讯公司, 形成了通讯技术和网站开发技术相互脱节的现状。

2 移动英语学习系统的总体设计研究

目前, 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 传统的学习方式再也无法满足人们无时无刻的学习需求。同时, 随着移动终端等移动计算设备功能上的日趋完善, 以及目前正被应用到现代通讯业务上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3rd-generation, 3G) 技术的日益成熟, 移动学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把移动学习引入到大学生中, 成为一个必要的手段。

2.1 设计思路

移动学习平台应该至少提供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服务。学习资源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素材以及有针对性的测试题;学习服务包括学习进度的管理、学习评价等。据此提出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2.1.1 设计目标

结合设计思路和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可将此系统的设计目标归纳如下。

(1) 考虑个体偏好、时间等因素, 实现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 都能利用该系统进行花费低廉又情景化和高效的自学。

(2) 在学习的内容上, 提供个体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 完成个性化教学过程, 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者需求。

(3) 兼顾交互性, 提供便捷的自我测试手段, 实现教学效果评价, 提供继续学习的依据。

目前, 普通的学习系统平台, 功能上缤纷复杂, 对本系统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考虑移动学习系统开发的实际情况, 对系统设计目标做了进一步优化。从目标功能上看, 此目标已经可满足移动学习需求。

2.1.2 设计原则

从系统的设计目标出发, 结合当前已有成熟技术, 确定系统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低廉性。目前进行移动学习的通讯成本昂贵的现实, 在短时期内无法解决, 系统必须依据内容简明, 下载速度快的原则设计。为了降低通信成本, 可采取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相结合, 在通讯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文本压缩技术。

(2) 实用性。针对大学英语的学习, 系统应该以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 在紧密结合大学英语课堂的同时, 又可扩充课堂教学, 为设计原则。

(3) 交互性。交互性是人机对话在系统中的具体体现, 同时, 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营造逼真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创造性。

(4) 个性化。由于个体间的差异, 导致个体学习能力不同, 系统必须以个性化原则组织学习内容, 管理学习进度。特别是对英语单词的学习, 学习者的记忆能力直接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不同, 根据个体的记忆规律, 组织学习内容, 控制学习进度变得十分重要。

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2.2.1 网络结构

移动学习系统使用如图1的网络结构实现。这个结构中分为三层次:客户层, 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服务器层。

(1) 客户层。它包含智能手机、掌上电脑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等移动终端和个人计算机 (Personal Computer, PC) 。移动终端, 选用手机来运行客户端程序, 拟采用J2ME技术规范开发MIDlet应用程序, 这样可以屏蔽各个手机厂商不同手机硬件的特性差异, 使程序可以在Java手机上很好地运行与移植。PC终端, 面向管理员, 实现学习资源的组织和更新维护, 系统管理等功能, 拟采用动态服务器页面 (A c t i v e Server Page, ASP) 技术开发服务器端应用程序。

(2) 应用服务器层。主要实现业务逻辑的处理和数据层的操作。一方面, 它响应移动终端在线学习时的请求;另一方面, 处理PC终端管理员管理维护系统的业务, 同时它还与数据服务器层通信, 完成数据操作。

(3) 数据服务器层。它实现系统所需的数据管理, 实现数据定义, 更新和维护等操作。拟使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2.2.2 软件总体架构

软件总体架构由Java企业版 (Java 2Enterprise Edition, J2EE) 四层体系结构为基础简化而来, 采用客户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存储层的架构方式, 如图2所示。

系统前端的学习系统以手机上的MIDlet实现, 通过无线网络进入Internet与WEB服务器进行连接。而pc端用户, 通过客户端则直接使用Browser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处于W E B层的A S P应用程序获取移动客户端的请求信息, 处理事务逻辑, 由SQL Server来完成数据存取, 然后返回结果给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的asp用程序将处理后的结果发送到客户端的手机上, 手机上的客户端应用程序将这些信息显示给用户。

客户层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运行于支持J2ME的手机上, 它是符合J2ME MIDP规范的MIDlet程序。MIDlet程序能够在本地存储和处理数据, 有效缓解了时间长、费用大的问题。移动客户层提供了人机交互操作, 同时在在线学习时则利用联网功能与web服务器层交互。客户层另一部分则运行在PC的Browser上, 形成一套B/S模式, 它负责提供管理员管理学习内容, 维护系统界面, 向业务逻辑层的web服务器发送用户请求。

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由不同终端而来的应用请求, 对业务进行处理后, 响应给客户层用户。并根据需要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完成数据库操作。

数据存储层作为数据仓库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等信息, 应用服务器以组件的形式封装数据库访问方法。

2.3 功能模块设计

2.3.1 基于教学要求的系统功能分析

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仍然强调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上的培养, 但在教学模式上做出了重大改变:要求利用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 让英语教学摆脱时空限制, 让学生的学习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以上要求, 结合移动学习平台的局限性, 移动英语学习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单词记忆功能: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移动英语学习平台应能够为用户提供词典查询、重复记忆和单词模块测试等功能。

短文阅读功能:短文阅读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系统应该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为用户提供一定比例的阅读范文和测试短文。

另外, 该移动学习平台还应该提供自我测试功能, 用于检查学习效果, 掌握学习情况, 为用户提供复习依据。

同时, 为了实现模块化的学习过程, 可按知识模块组织单词记忆和短文阅读及练习测试内容, 以形成单元式学习过程。

2.3.2 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的目标是在J2ME平台上设计并实现可运行在手机上的英语移动学习的软件, 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以网络访问和本地存储相结合, 在线和离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英语单词记忆和阅读等能力的培训。由于基于移动手机的英语学习平台与普通PC上的英语学习平台性能上的差异, 如运算和存取速度、输入操作和显示能力不足等特点, 因此所涉及的软件要尽可能简洁、简单, 降低对用户端的各种存储、操作要求。基于这一指导思想, 我们首先对大学英语学习要求进行初步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炼出基于移动平台的英语学习系统的功能要求。

根据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和前文的功能需求分析, 英语移动学习网站应具备的主要功能由如下几个大模块组成:单词学习、短文阅读、测试、讨论答疑、学习工具、后台管理等功能模块, 其中单词学习、短文阅读、测试可以按内容组织形成单元式学习。

单词学习模块:单词模块主要帮助学习者完成单词记忆和单词测试, 由于单词知识相对固定, 同时为了降低通讯成本, 单词的学习过程采取离线学习。系统根据用户的记忆能力, 智能化的组织学习内容和设置复习时间, 控制学习进度。

短文阅读:从学习资源中提取大量的短文进行阅读训练。训练内容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 采取在线学习, 即时更新学习内容。为了降低通讯成本, 采取适当的文本压缩策略, 从服务器传送的素材是经过压缩的文件, 通过移动客户端的解压缩算法进行解压缩后, 提供给学习者进行阅读训练。

测试模块:测试模块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测试。采取在线和离线结合的方式完成测试。进行测试前, 学习者先从学习资源中提取试卷及标准答案, 和阅读短文一样, 试卷将以压缩文本传送给学习者, 并解压缩。下载完毕后, 即可断线, 学习者开始测试, 测试完成后, 学生可以查看分数和试题详解, 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 若有必要, 可把学生答案传送回服务器, 以供教师掌握。添加试题可以通过PC端的Browser进行, 由专业的教师进行试题的扩充。

学习工具:学习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帮助, 目前暂设计了电子词典, 学习者利用学习工具可以自己解决学习中面临的许多问题,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4 开发环境

系统可采用J2ME技术进行开发。首先安装J2SE SDK1.4.2 for Windows版本。在此基础上安装J2ME Wireless Toolkit 2.5.2, 它提供了运行J2ME程序所需要的标准库以及四个常用的模拟器, 通过它来模拟手机显示。

开发移动客户端时使用了eclipse作为集成开发环境, 本系统开发式使用了windows下的3.5版本。eclipse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 用于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在此框架上安装eclipseme插件, 本系统使用的是eclipseme.feature 1.7.9版本。

另外, 软件服务端应用程序采用A S P技术开发, 这主要是为了兼容windos系统, 同时兼顾适合PC端用户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数据源层使用了SQL Server2000来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3 结语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其功能的发展, 人类的学习环境逐渐发生改变。当前,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下, 采用手机平台, 就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平台的关键技术做一些深入探索和初步实践就变得非常必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的学习要求及学习规律和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学习特点, 选取J2ME移动开发平台, 确定系统的目标及原则;同时, 结合当前移动网站技术的发展现状, 确定系统的实现技术和体系结构, 使大学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让学习者能够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 满足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

摘要:结合当前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现状, 针对大学英语的学习要求及学习规律和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学习特点, 基于J2ME技术, 确定了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目标及原则, 确定了系统的实现技术和体系结构, 使大学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让学习者能够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 以满足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移动学习,学习系统,J2ME

参考文献

[1]王晓军.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 2005, 14 (1) :69~71.

[2]刘珍芳.移动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9) :37~39.

[3]陶丽.移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学术版) , 2009 (5) :26~27.

[4]顾凤佳, 李舒愫, 顾小清.微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08, 14 (3) :94~99.

[5]叶成林, 徐福荫, 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3) :12~19.

[6]曾玲.基于手机短消息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方案[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15 (5) :55~57.

[7]刘建设, 李青, 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171) :21~25.

[8]叶成林, 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 2004 (4) :23~26.

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 篇8

作者简介:曾向昌(1957),男,汉族,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自控系统与教学研究。

摘 要: 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就业率只有量没有质的含义已凸显其局限性。因此,建立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在就业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其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质量 就业率 就业质量系统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09)030018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和社会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在这个时期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就业人数。教育部从1999年起开始公布部属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随后国家把就业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向社会公布;2003年教育部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将毕业生就业状况纳入高校评估体系,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生就业率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用就业率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判断教学质量,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已凸显其局限性。首先,从就业率的统计方法来看,就业率仅仅能够反映就业人数的比例或人数,是量的概念,并无质的含义,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其次,就业率与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然而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然不合理,也不够科学。再有,从现有情况来看,把就业率作为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反映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率似乎成为一把多功能的标尺,但实际上它却不具备这么多的功能和标准,若用这把不规范的标尺作为一个体系评价的依据或参考标准,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会引起误导。因此,在就业率基础上,积极地探讨、研究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其必要性、紧迫性以及重要性已充分显现出来。

一、 就业质量的分析

1. 就业率是就业质量的基础

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就业率的积极作用,应该说没有就业率就不会开创出今天良好的毕业生就业局面,没有就业率打下的基础,也就难以进一步研究就业质量。目前各高校初次就业率和总体就业率都很高,以广东为例,2007年初次就业率专科为87.55%、本科为90.66%,总体就业率专科为96.53%、本科为97.27%,同类院校和各类院校之间的差距不大,均在2%以内,若以此得出各类院校办学定位准确、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合理、人才培养方案科学、人才培养质量上乘这样的结论显然不真实,不准确,甚至会产生误导,这就需要我们在比较就业率的同时进行就业质量的评价。

2. 就业质量的定义

根据ISO9000标准,“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将其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可将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符合程度。按此定义,毕业生就业质量可表述为: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专业和所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且符合其就业意愿。因此,就业质量与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就业态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无论是研究型、应用型还是技能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质量应与其确定培养的人才质量相适应,用“三个符合度”①的基本要点来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学校自身确定的培养目标符合程度的具体体现。

3. 满足就业质量的条件

根据就业质量的定义,就业质量应从以下三个条件进行判断:一是毕业生即将从事或获取的工作其准入条件与所学的专业或学历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二是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能力等能否达到确定的培养目标,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三是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较高的职业承诺,其满意程度怎样。

当三个条件均为肯定时,则满足就业质量的三个条件。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

第一是衡量就业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诚然,有些学生的专业与其就业的方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学历和经过高等教育培育出的综合素质能使其胜任非本专业就业质量的工作(岗位)要求,例如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第二是指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质量能否能达到社会人才需求的质量标准。若毕业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则无法获得有就业质量的工作。这里要强调的是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与该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质量相适应,因此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是捡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就业质量的关键。当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低于本校的培养目标时,则条件二为否定回答。

第三是毕业生的就业态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若一、二条件为肯定时,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太高,对薪酬、福利、地域、环境、个人发展前景等均不乐观,或者说毕业生对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满意度不够,其就业态度就会犹豫不决甚至放弃,同样也无法获得应有的有就业质量的工作。

当一、二条件为肯定时,且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值的差值又在20%之内,[2]则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是较为积极主动的就业态度,并有较高的职业承诺,其工作态度、能力发挥以及工作稳定性均有较好的表现。在这种就业状态下,满足就业质量的三个条件而获得的就业岗位、职业应为有就业质量的工作。

4. 就业质量率的定义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评估指标为就业率。就业率被定义为: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应就业人数)的百分比。在研究就业质量时,为了便于与就业率比较和保持相同的物理量纲,将就业质量率定义为:符合就业质量定义、满足就业质量条件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应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比较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可知,就业率从量的角度,表达的是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的比例,而就业质量率则从质的高度,表达了有就业质量的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

二、 就业质量系统的构成

1. 就业质量系统的定位及基本思想

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全局性的工作,且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操作性和准确性,系统的输入为社会人才需求目标,输出为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生就业状况应由就业量和就业质量构成。量是基础,质是高度,这个高度与就读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这是高校毕业生与一般社会人员就业状况最大的区别。在研究过程中就业量用就业率来表示,就业质量则用就业质量率来表达,因此,毕业生就业状况可由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组成。为此可构建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如图1所示:

2. 就业质量系统的组成

系统共有七个环节,各环节之间通过信息传递、综合、处理有机地构成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

第一是人才需求目标与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高校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校内外专家分析、研究、论证,预测发展趋势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结合本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优势和特色而确定的。专业设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前瞻性,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作出调整、改造、以拓展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和应变性。

第二是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将教学管理、教学实施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工作和部门归到该环节内,此环节是培养目标的过程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图1 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

第三是教学质量环节。该环节的输出表示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已达到所确定的质量标准。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一般本科院校以培养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尽管定位、目标不同,但对实现培养目标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各自都在努力,期望在更高程度上实现 “三个符合度”。

第四是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环节。在系统中就业率有三条输入信息通道,第一条与教学质量环节输出连接,表示目前就业率当中有部分就业人数满足就业质量的条件;第二条则与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输出连接,表明这部分就业率的就业人数达不到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第三条是与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输出连接的信息通道,表示这部分就业率的就业人数仅与所学专业有关。显然,第二、第三条通道的信息数据不能满足就业质量的条件,达不到就业质量的标准。

第五是在系统中就业质量率环节的输入是教学质量环节。就业率环节有一条连接就业质量率环节的信息通道,其作用是将就业率环节当中的含有就业质量部分回归到就业质量率环节。

第六是就业指导环节。该环节除具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职能外,还需拓展以下功能:首先是按就业质量判断的第三个条件,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态度是否积极主动,也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问题所在。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合理就业期望值的目标定位,[3]这对形成积极的就业态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形成就业质量分析报告,为教育、教学和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建议,对教学质量起积极的监控作用。

第七是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环节。该环节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对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质量监控。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能力、职业技能以及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综合、提取相关信息,并直接反馈到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教学质量环节;二是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积极响应。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系统中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环节,将处理后的信息与人才需求目标环节进行比较,使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快速响应。

三、 就业质量系统的运行

1. 影响就业质量因素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从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的工作状态到培养结果,以及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态度与就业质量的关联性进行了描述。由系统可知,共有三条数据通道影响就业率,说明现行就业率由三组数据组成,而影响就业质量的有两条数据通道,即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和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输出,分别输入到就业率环节的第二、第三条数据通道,它们均与教学质量环节无关,只与培养过程或专业设置有关,均达不到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因此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

就业质量系统的理想状态是,就业率环节输入端的三条数据通道中,第二、第三这两条与教学质量无关的数据通道断开,即不存在这两条数据通道提供的就业人数,则就业率环节与就业质量率环节重合,此时就业率等于就业质量率,就业状况中的就业人数均为满足就业质量条件的人数。

一般情况下,各高校或多或少总存在第二、第三条数据通道的信息(就业人数),需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和严格控制达不到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只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就业人数,使从教学质量环节到就业质量率环节的第一条数据通道成为主渠道,使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不断地接近或相等,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

2. 就业质量系统的调节过程

系统的输入为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目标,高校则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研究、论证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能力要求等,这实质是整个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目标定位,经系统运行后能够高度符合和实现这个目标定位,就业质量(高就业质量率)则是系统有机运行的结果,这是我们设定并且要达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是一个跟随系统,紧紧跟踪学校已确定的目标,这一目标与社会需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是高度符合的,跟踪过程是系统的调节过程,其调节的作用是及时地纠正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目标的偏差,最终消除这种偏差,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定位高度一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目标定位相适应。同时系统能够适应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等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作出积极快速响应,具体表现在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培养等能自行调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四、 结论

第一,在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时,首先要建立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根据ISO9000标准对“质量”的定义,通过分析研究将其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本文提出了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满足就业质量的三个条件。为了便于与就业率进行比较,提出了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和定义。

第二,就业质量不仅仅是就业问题,更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就业质量是就业的高度,其高度与该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同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相近时,可具有相同的就业质量尺度,其就业质量可以进行量化比较。不同类型院校的就业质量能够从其就业质量程度的高低进行比较优劣。严格来说就业质量是一项动态指标,这是因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个人能力会随之提高,其就业质量的标准也将发生变化,我们现主要研究的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

第三,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操作性和准确性,不同的院校主要表现在高考的生源素质、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要实现的培养目标上,即表现在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设定值上,但系统的调节过程,各校要实现确定的目标却是共同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为我们进一步定量分析研究就业质量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三个符合度”是指:第一,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程度;第二,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符合程度;第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符合程度。

参考文献

[1]祝宝一.2000版ISO9000族标准通用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5

[2]曾向昌.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J].高教探索,2007(02):110-112

[3]曾向昌.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先就业后择业的辨证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32-134.

An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Evaluating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ZENG Xiangchang

(Guangdong So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guan, Guangdong 512126, P.R.China)

Abstract: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 has been the focus of social concern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evaluating a university. However, as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furthers, to evaluate a university’s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quality by means of its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is proved limited.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construct definition and yardstick tha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propose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quality rate on the basis of employment rate, and systematically explore and research employment quality.

Key words: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employment rate; employment quality system 

上一篇:小班体能学期计划下一篇: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