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习作计划(共8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作文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三年级十个班共有学生500多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我发现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等等。这主要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很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分八组作文内容,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景的,有写活动的,有写物品的,让学生在各方面加以训练。在作文教学中,重点要通过读写例话的教学和基础训练的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
三年级上册安排了这样两次想象作文:一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因为写图画是要展开想象的。另一次是编一个童话故事。三年级下册安排的两次,一次是写未来的东西;一次是写“我会变”,想象自己变成了某一个物变成了某一个人。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让学生写记实的文章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实表达,要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说假话。而写想象的文章,那就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受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想象合理方面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三、教学目标
本册作文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四、教学措施
1、制定激励措施,每次作文都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利用晨读晨说相互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作文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欣赏,使学生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感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利用好看图写话课本,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4、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听说,教师要加强指导,同学互相评价、学习,让学生学会听说的方法,并且多加练习。
一、把握作文教学的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千方百计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实践活动来,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不少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他们把练习作文当作是一种任务,作文一交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很少去思考和总结一次次作文的得失。因此,教师有必要把“为什么要作文”这一话题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明白:作文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一个人获得了必要的作文能力将终生受益。只有学生不断增强这种意识,并不断内化为一种驱动力,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参与作文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前面讲到,要结合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接触实际,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能力。作文又要培养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提到作文,有的教师认为这是高年级的事,这是极大的误解。低年级的看图学词学句、说话、写话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这就是说,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决不只是高年级的事,也不是从三年级开始才进行训练,而是从一年级开始,按循序渐进的(顺序)原则,一步一步训练的。不是 上陡楼梯,一开始作文要求就很高,达不到就埋怨学生,产生急躁情绪。
①从说到写:一句 几句 段 篇 ② 由易到难:
说:要求做到句子完整、通畅、明白、语气连贯、生动鲜明。写: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③从简单到复杂
达芬奇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少林寺和尚练功是从“蹲脚窝”“面壁三年”这样的基本功开始。鲁班学艺是从熟悉使用各种工具开始。总之,作文训练和学习其他技艺一样,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原苏联著名作家契柯夫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他的教师让他每天站在街头观察行人,要求用极简的语句勾画出这个人物的特点;要用几句话写出杂货店的特点。这个序怎样安排,就要好好研究。低段 中段 高段
词句————— 段————— 篇 是逐步过渡的
3、阶段性原则
大纲指出:作文训练的要求,各年级要有所侧重。即各年级有各年级要求。落实各年级的重点要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年段过关”。在目前的情况下,落实好各阶段的训练要求,显得更为重要。如低年级的词句训练,要求说话、写话语句通顺。
树
例:
树 一棵树 一棵梧桐树 我种了一棵梧桐树 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春天,我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我经常给它浇水。„„ 中段:要加强段的训练(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通过语言进行思维训练)。(1)总分关系(总—分—总)(2)并列关系(3)递进关系(4)因果关系 „„
以下面这段文字为例:
第5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节:
春天,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入小溪,淙淙的流着。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段话,用并列的写法,分别叙述了嫩绿的树叶,融化的积雪,悠闲的小鹿,原木随水飘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兴安岭春天美丽诱人的景色。
根据这些构段方法,设计作业,加强练习,学生既加深了对段的理解,又利于形成能力。我感到,在中段,就要紧紧抓住段的训练这个重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只要我们下功夫去做,我相信质量是会提高的。特别要注意,不要操之过急,提高要求,又是中心,又是详略,又是过渡照应,搞得学生重点不明,使学生无所适从。
高年级则要求有中心、有重点,并达到全面要求。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低中高这三个阶段各自的重点要求,集中力量搞好重点要求的训练。当然,这三个阶段也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但必须明确,落实各年级重点要求是关键。
4、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原则
无论什么文章,必须先考虑内容,而后再研究怎样表达的方式,文章的质量首先决定于内容,其次才是它的表现形式。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于内容。当然,形式对内容有重大影响,因此,不能只求内容而不顾形式。内容千变万化,因而形式也不能拘泥于一格。世界上的事物内容,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表达方式也决没有两篇完全相同的文章。因此,作文教学应强调从内容入手。
对学生目前作文实际中的模仿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从模仿到创造,也有科学性,只是模仿应当具有作者自己的特点。这里强调的是从内容入手,这是个认识问题。现在有的小学生一作文就想别人是怎么写的,而不考虑生活中的情形是怎样的,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对周围的人和事不观察,不分析,对生活缺乏关注,甚至对参加一些有益活动表现出淡漠,作文时随意拼凑,这种现象值得引起教师们重视。
5、读写结合的原则
(1)朗读、背诵、欣赏词句
《第一场雪》:今天早晨,天放睛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河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
通过对优美片断的阅读、背诵、欣赏,随着量的增加,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汇,提高审美能力。
(2)大量的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较大数量地课外阅读,是从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读书是个具有综合效应的吸纳过程。通过读书,不仅使学生受到书中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的感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深化,而且锻炼了语言感受能力,受到美的感染。当然,对所读的书,应加以选择,是适合儿童读的书,并应加强指导。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一是选读一些浅近的政治读物,帮助其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选读一些介绍科学知识的读物,以丰富知识;三是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积累语言。
(3)自己动手,办刊办报。首先是不要把办刊办报神秘化,认为高不可攀,而是从实际出发,水平逐步提高。可以个人办、小组办、中队办、大队部办、学校办、几个学校联办,让学生在这些自办的报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经受锻炼。事实证明,办刊办报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4)强化写的练习
作文练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古今中外的名家都强调多写。我曾经作过试验:六年级两个学生一个在半年内练习写日记、书信、记叙文等两万多字,一个按教材要求,不增加练习量。半年后,两个学生作文能力出现明显差异。经过测试,前者思维活跃、文笔流畅,较好地达到大纲要求,后者仍感作文困难。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练写量的积累,就没有写的质的飞跃,在小学高段,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强化写的练习,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6、激励性原则
在作文教学自始至终过程中,应该建立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文实践的积极性。如学生优秀习作评展,指导修改中的激励,以书写、词、句、段、篇为内容,哪怕只是其中一点做得好,都应充分肯定,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笔的好习惯。
7、创造性原则
在作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是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创造性。小学生作文和成人写作一样,也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其劳动成果也是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但因人而异,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特色。学生的创造性往往蕴含在个性特色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审题立意,材料选择及加工处理,文章的谋篇布局,语言文字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发现学生的创造性,加以肯定和鼓励。
其次是加强指导。学生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题意理解的角度和深度,材料选择的新颖性、独特性,对材料的加工处理,情节的设置,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精炼、生动,文章的巧妙构思„„。教师应在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加强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有利于积累写作经验,增强创造意识。
第三,组织各种活动,营造创造的氛围。如:举办优秀习作展评,优秀习作集锦,组织“小作家”研究会,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通过以上活动,把学生的创造性不断引入更深的层次。
二、关于小学生作文训练重点
《大纲》明确提出:“以学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中应以记事写人为主、写景状物次之。写一件事,侧重点应放在抓住事、情特点,把事情过程写清楚,做到既写过程,又有重点,条理清楚;写人要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特有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记事写人作文的指导中,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基本规律。如记事,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应结合阅读教学,学习作者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及语言运用等方法。总之,训练应围绕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条理清楚,有中心、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这几个主要方面展开小学生作文训练。
四、关于教师的基本功问题
“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教师除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基本功。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教材要求设计作文课堂教学指导方案。
2、根据教材要求,写出优秀示范作文。
教师的示范作文(或称下水作文),既有示范作用,又具有激励功能。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示范作文中学到很多知识,少走弯路。教师经常动笔写示范作文,从中可以发现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对策,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示范作文,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3、全面评价学生的作文
能从中心、材料、结构、语言、写作特点几个方面全面分析评价学生的作文。
4、具体修改学生的作文
①发现并修改学生作文中用错的字词。
②发现并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各种病句。
③对学生作文中不具体的补写具体。
④对学生作文中不生动、不形象的地方修改得生动形象些。
一、激趣, 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兴趣是学生习作的先导。学生的习作动机是利用大脑平时的生活信息积贮, 在兴奋状态下完成的。所以, 教师要用新的信息元素去激发学生头脑中贮存的信息, 唤起学生习作的灵感和兴趣, 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一天, 一个男生给我讲了他夜里做的一个梦, 说他骑着一匹大白马在田野里跑呀跑呀, 来到了一片山林里, 山林里有一所小庙, 他正准备下马进庙休息, 忽然从庙后窜出一只带花纹的大老虎, 他一惊从马背上掉下来……醒了, 发现自己还睡在床上……出于一种职业习惯, 我对他说:“你做的这个梦非常有意思, 能用笔记下来给我看看吗?”学生欣然同意了。十几分钟后, 我看到了这个学生写的梦, 虽然不如他讲得那么精彩, 但语句通顺, 意思明确, 文笔流畅, 不会写的字词还标注了拼音。事后, 我对这件事进行了反思:讲梦, 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有话可说;写梦, 把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 有东西可写。如果发动全班学生都来讲自己做过的梦, 写自己做过的梦, 让学生感觉到讲梦、写梦是一种享受, 是一种乐趣, 这不是培养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吗?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 容易接受这种训练, 时间久了, 练笔的效果必然会提高。于是, 我把教材中安排的习作题先放一放, 在最初的作文指导课上, 发动学生讲梦、写梦。学生们讲述梦境时争先恐后, 积极投入, 尽管梦境支离破碎, 听的同学还是有滋有味。课后批改学生的作文发现:大多数“梦文”语言通顺流畅, 故事性很强, 内容栩栩如生, 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有的还给“梦文”加上了有趣的小标题。此后, 我在习作的教学中, 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寓言或童话故事讲给他们听, 留给他们思维的空间, 激发学生编织创新的“梦”。如:一只狮子很喜欢鸡, 要建一个鸡场, 伙伴们推荐狐狸当建筑师。不久, 鸡舍建成了。可是, 鸡却一天天在减少。狮子查不出原因, 就向黑猫警长报案, 黑猫警长是怎样破案的呢?请大家续写故事。学生们兴趣很浓, 设想了许多破案经过, 习作时意在笔先, 滔滔不绝, 习作的难度明显降低,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搀扶, 让学生知道怎么写
在学生初步认知习作, 掌握简单的习作知识后,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高习作的要求, 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常识性命题作文。题目开口要小,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写时不感到太难, 字数在300~400字之间。
1. 拟写习作提纲, 通过调查完成习作。
如命题《我的家》, 习作提纲: (1) 住址、人口、工作、收入 (即经济情况) 。 (2) 生活情况。过去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现在的衣、食、住 (包括家具设备) 、行 (各种车辆) 。 (调查前, 对学生略加解释, 并提出调查的要求。习作指导课上, 选择基础好、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汇报调查情况,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之处, 全班学生共同修改。)
2. 指导学生观察, 选择习作素材。
要求学生尽量参加课外活动, 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如, 散步、翻杠、拍球、跳绳、“猜拳” (石头、剪刀、布) 、“老鹰捉小鸡”、“丢手帕”等活动。习作前, 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察这些活动, 让学生说出观察的活动过程, 然后拟订习作题目, 随后再动笔习作。如习作《下课后》、《一堂体育课》、《捉小鸡》、《丢手帕》、《比赛》等都反映出学生课外活动的真实情景。这样的训练,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选材能力, 又避免了学生无话可写的现象。
3. 搜集习作材料, 培养习作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注意捕捉、积累写作的素材。如, 星期日早晨, 让学生跟随家长上街买菜, 回来以后把买的菜分成三类:一类是荤菜, 一类是素菜, 一类是调味品。待学生写好后, 再提出新的要求:如味精是什么颜色, 酱油和醋的味道有什么不同, 冬瓜是什么样的, 炒熟了的虾颜色有什么变化等等。让学生积累了这些素材, 以后写《买菜》、《炒菜》之类的习作就可以做到“有米下锅”了。
三、模仿, 让学生有所创新
学生的创造是从模仿开始的, 对于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来说, 范文引导更为重要。但是, 模仿不应是范文的临摹与翻版, 而是要求学生有所变通, 有所创造, 让学生在仿中创新。纵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 为了配合阅读课文, 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 每次习作都提供了范文, 有的还提供了多篇范文。因此, 在习作教学中,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范文, 研究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方法;接着让学生同中求异, 确定自己习作的思路及方法来拟写习作提纲;最后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 运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习作。例如:第五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 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范文《鲸的名片》、《海龟的名片》,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小作者薛爱华是从哪几个方面设计名片的呢?通过讨论, 学生很快明白要抓住动物的名称、外观形状、个性特点等来设计名片。由于学生所选择动物的形状、个性、生活情况各异, 学生设计的名片也各不相同, 精彩纷呈。
一、半命题习作或命题习作
看图习作提供了现成的写作材料,学生无需像命题作文那样独立取材,这便于集中精力学习观察的方法和表达的技巧。观察习作相当于美术教学中的“素描”,旨在练就学生观察局部事物的基础能力。三年级把这两种习作方式与创作型较强的命题习作交叉安排,有助于实现由“述”到“作”的过渡。为了给命题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前两种习作方式的训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正确的观察方法,能提供观察的敏锐性和条理性。看图作文,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图画,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要求状物的图画和实物,要教会学生运用比较观察法,从比较、鉴别中抓住事物的特点。
2.观察与思考(包括联想、想象)组合。要告诉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对画面或失误本身的观察,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充分发展思维。
二、由写好一段到写好一篇
段是文章最基本的结构部件,是篇的雏形。学生起始作文,要从练习写好一段话入手,把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写清楚,写具体。具备了写好一段的本领,写好几段就不难了。能够写好几段话,懂得围绕一个意思,在添头加尾,连缀成篇也就不难了。由段到篇的训练,可采取如下步骤。
1.从自然段到结构段。自然段是句的扩大。一段话的句与句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有先总后分,先总、继分、再总;有因果式,承接式,并列式,诸多关系;有的体现时间顺序,有的体现方位顺序等等。
2.从片段到综合。写文章,其形式是一段话,其内容是事物的局部。要完整地写好事件和人物,先要练就观察、描写事物局部的基础能力。片段训练的方式有:写中心段,开头段,结尾段、外貌段、对话段、心理段、动作段、描景段、状物段等。在进行篇的训练时,宜辅之以片段训练引路。
三、由口述到笔述
先说后写,以语带文,以口头语言的训练带动书面语言的训练,这是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体现过渡性质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个“过渡”中,要把握如下两点。
1.把“看”“想”“说”“写”四个环节串联起来。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有些人很注意自己写得好,对于怎样写这个问题很重视,可是对于怎样说这个问题很不重视。这是本末倒置,这样学习写作是很难学好的。有些人重视写,也重视说,就是不重视想,说话或者写作的时候,不耐烦好好地想一想,常常脑子里还模模糊糊的就说出来、写出来了。这样,说的话写的文章也一定模模糊糊,不准确,不鲜明,这样学习写作也是不容易学得好的。”
2.丰富学生的书面词汇。学生口述作文,应努力缩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距离,求得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一致。为此,要引导学生经常朗读和背诵课文中形象的语句和有关的段落,吸收书面语言的词汇和句式。
四、由模仿到创造
作文的模仿有自己的特点,仿写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坚持读写结合。一是先内容,后形式。学生写一篇课文(无论讲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先要理解它的内容,而后再研究它的表达形式。写一篇作文,也要先在内容上下功夫,再从自己的写作内容出发,考虑怎样学习例文的写作方法。
2.抓准“模仿点”。三年级作文训练,有五项基本要求:一要训练观察力,二要写得具体,三要有个次序,四要重点突出,五要抓住特点。这五项基本要求,就是习作例文的主要“模仿点”。每次习作,重点模仿一个方面,经过多次反复,学生就会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写法。具体到一篇例文,还可以捕捉到一些小的“模仿点”。
五、语言的积累和资料的积累
讲解遣词造句。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在文本中积累语言,在网络上积累一些有关资料……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例文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技巧,以及如何联句成段、联段成篇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例文遣词造句的方法,并注意积词蓄句,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总之,要教好学生习作,除了让学生做好五个过渡,还要让学生多联系、多观察、多收集一些资料,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多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好篇,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年级 上册
习作五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这次习作以综合性学习为基础,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开展,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完成习作。这次习作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完成这次习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教学前,应引导学生听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课标表述】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学习目标】
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在调查访问、分析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回顾写法、范文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传统文化。
3.把习作装订成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和传统文化的博大。【重点难点】
1.习作前如何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2.抓住一种传统文化,介绍有条有理、清楚。【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并加以整理。2.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写作
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内容。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今天我们就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写写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师板书: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
1.认真默读习作内容,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审题: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三、引导思维,拓展学生思路。
1.说说我们可以写什么,你想写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中国传统文化。2.师出示课件,拓展学生思路。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 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 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 有当地的民间艺术:如孝义碗碗腔、皮影等; 有巧妙的语言艺术:如歇后语、灯谜等;
有神奇的传说故事:如《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 3.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你准备写什么。
四、回顾课文,明白如何习作。
1.请大家翻开课本看19课《赵州桥》,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的。2.师生交流
这篇课文开头简单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中间抓住雄伟、坚固、美观具体说明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结尾总结了作者对赵州桥的感受。
五、整理思路,交流习作腹稿。
1.那我们可以效仿这样的结构来写自己的传统文化。写作之前,先列个提纲。师出示课件: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提纲)
开头:简单地介绍某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中间:(任选一种形式写)
可以是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叙事)
可以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
可以是文化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关联;(故事)……
结尾:总结自己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感受。3.生列提纲,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怎样写。4.练习口述作文,小组交流。
5.指名口述,大家评议他是否写清楚了自己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何建议?
五、出示范文,点评借鉴之处。1.出示《过元宵》一文,生自读。
元宵节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天空发愣,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2.分析点评本文值得学习的地方:(1)结构合理:开头点题定位,中间详写了元宵节的活动,结尾意味深长。
(2)按照空间顺序,描绘出了礼花摇曳多姿。缤纷绚丽的美,情景交融,处处紧扣中心。
六、出示精彩句段,引导运用。1.指导开头
(1)提问式开头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为什么呢?奶奶告诉我:“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又要来了,人们又可以播种等待着丰收,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节日!所以要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的到来。”(2)列举式开头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过春节了。2.指导结尾
(1)想象式结尾
明年春节,我一定要亲自挂上灯笼,燃放烟花,让我们家团团圆圆,红红火火过上一年又一年。
大家可以借鉴模仿,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二课时:习作评改
一、出示评改要求,明确修改目标 评改要求:
1.是否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组织内容的。2.表达是否清楚、有条理。
二、引出评改范例,学习修改方法。
1.出示一名中等习作,生自读,说说这篇习作写的成功的地方。2.再读习作,评价开头、结尾是否对应。
3.三读习作,你认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一下? 师相机修改,出示修改后的文章,领悟修改方法。出示课件:修改方法:
1.一读,整体感知,勾画好词好句。2.二读,评改开头、结尾。
3.三读,评改字、词、句、标点是否用得正确。
三、同桌互读互评,学生自改习作。1.同桌互换作文,勾画写得好的词句。2.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3.生根据同桌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不会改的互相帮助。4.轻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自己文中一般性的错误及时改正。
四、交流习作,增进沟通,丰富了解。
从前,有一只小山羊在找工作,由于小山羊的年龄比较小,所以没人原意让它打工。
小山羊没有放弃,它找呀找。从衣服店走到鞋店。从鞋店又走到玩具店,又从玩具店走到餐厅,终于,餐厅可以打工了。可是餐厅离家太远了,没有办法。小山羊正在为难的时侯,有一个服务员说:“小山羊我给你找个房间你先住着,等放假了你在回你的家,'小山羊说:”可以呀!不过我到那住呀。我又没钱付房租费。要不等我挣了钱在付给你行吗?'服务员友好的说:"可以。'就这样小山羊总算安定下来打工了。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就一个月,可是第一个月的工资并不高,除了房租也没剩多少。
半年过去了,由于小山羊工作出努力,非常认真。工资不断的上升,年底该放假了。小山羊积攒了不少钱,小山羊用勤劳得到了回报。心里高兴极了。
我们也要象小山羊那样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勤奋来赢得财富。
狐狸和小兔
在一座美丽的在森林里,有一只非常狡猾的狐狸。
一天,天气晴朗,它唱着歌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着。突然,歌声停了,狐狸的眼睛盯前方流下了口水,它看见一只小兔子在采蘑菇,它就想:“怎样才能吃到兔子肉呢?咦!有了,兔妹妹,”狐狸笑眯眯地说,“你在采蘑菇呀!”小兔子皱起眉头想:“这个狡猾的狐狸又在耍什么诡计,肯定没什么好事,不行我得教训教训它,为森林里的小动物出气。”
小兔子镇静地说:“狐狸先生,你找我有事吗?” “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和你聊聊天。”狐狸笑嘻嘻地说。“哦,对了我听说有一种蘑菇,吃了会变成大力士,狐狸先生你不是梦想成为大力士吗?”小兔子一本正经地说。狐狸半疑半信地说:“真的吗?”“当然啦!”小兔子点点头说。“那......”狐狸吞吞吐吐地说,“好吧!为了我的梦想,我拼了!”狐狸一口就吞了下去。小兔子见狐狸吃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说:“你中计了!”话音刚落,狐狸就倒在了地上。
从那以后,小兔子用智慧战胜狐狸的故事就在森林传开了。
铅笔,橡皮擦,削笔刀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人们都已经入睡了。一阵争吵声响起来,原来是铅笔,橡皮擦,削笔刀在吵架。
首先,是铅笔妹妹上场。只见它穿着一身红黑相间的连衣裙,头上戴着一顶银色灰色的帽子,脚下穿着高跟鞋,如同一个漂亮的小天使。铅笔妹妹娇声娇气地说:“在文具大家族里,要算我是最漂亮的,我的声音可以传遍大地,像欢快的泉水在流淌。而且,我主要的的任务是帮助主人画画,写字,我的贡献是最大的!” 这时,橡皮踏着沉稳的脚步走上台,把铅笔妹妹推下了台,对她说:“去去去,就凭你这个样子,肯定得不到奖。”橡皮哥哥摆出一幅英俊潇洒的样子,说:“铅笔妹妹,其实,你写错字,还不是我帮你擦掉的吗?”橡皮哥哥高高在上,根本瞧不起别人。橡皮哥哥气坏了铅笔妹妹,铅笔妹妹露出了通红的脸,橡皮哥哥心里更是洋洋得意。突然,削笔刀也跑了上来,和橡皮哥哥一伙对付铅笔妹妹,铅笔妹妹实在斗不过他们,只好伤心的走了。铅笔妹妹走后,橡皮哥哥对削笔刀说:“老兄,不可能有两个冠军吧,不如,来一局扳手劲。谁赢谁做大王好不好?” “好,谁怕谁!”于是,他俩就开始比赛了。“啊,笨蛋,放手。”橡皮大吼一声。削笔刀听了这些胡言乱语,气坏了,橡皮一下子把削笔刀的手扳了过来,橡皮胜利了。过了几天,主人需要铅笔了,打开文具盒一看,呀,铅笔都这么粗了,不行,不行,再削一下。主人把笔头插进削笔刀里,可是,削笔刀总是用刀背对着铅笔,没办法,小主人只好将就一下了。小主人开始书写,由于铅笔太粗,主人写错了字,这时,小主人拿来橡皮,哎,怎么擦也擦不了,今天,真实奇怪呀!
结果,小主人一下子把铅笔,橡皮,削皮刀扔进垃圾桶去了。在垃圾桶里,铅笔对橡皮说:“都是你害你的,何必这么自夸呢?”“你还不是一样?”最后,铅笔、橡皮、削笔刀一块被送到垃圾厂里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要学会取长补短,相互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要懂得欣赏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这样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小松鼠和狼
一只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一不小心跌倒在一只睡着的狼身上。狼被惊醒了,它猛地跳起来,要吃掉小松鼠。松鼠就请求说:“放了我吧。” 狼说:“好,我放了你。不过你要告诉我,为什么你们松鼠这样快乐,而我们老是闷闷不乐。我看你们总是在树上玩呀,跳呀,而我,却连一个朋友也没有。” 小松鼠说;“你先放我回到树上去,我在树上告诉你,要不然我实在是很怕你。” 狼就把它放了,小松鼠“嗖”地一下蹿上了树,在树上对狼说:“你老是闷闷不乐,就是因为你凶恶,你的心肠太残忍太毒辣,没有人敢和你做朋友。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心地善良,从不对别人作恶。”
狼在树下呆呆地回味着松鼠的话,半天没弄明白,可能它永远也不会明白。
狐狸和老鼠
狐狸妈妈生下了五只小狐狸,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每天出去猎食,她总是把美味的食物带回家,不是小鸟,就是小兔;不是小青蛙,就是小虫子。
有一天,她发现离自家不远处,有一个老鼠洞。老鼠好不容易带着自己的一群孩子躲进洞里,狐狸紧接着就追到了洞边,她蹲在洞口,得意地跟洞里的老鼠说:“老鼠,你一定会从洞里出来的,你们一出来,我就抓住你们。”狐狸蹲了好久好久。老鼠和她的孩子们一个个饿慌了!”可狐狸根本不理睬,她只是冷冷一笑。老鼠又在洞里说:“快跑吧,狐狸,猎人扛着枪来了!”狐狸还是一动不动的蹲着。这时,老鼠大声叫起来:“狐狸妈妈,狼钻进你的家,去叼你的娃娃啦!
狐狸妈妈一听,不顾一切地跑去救她的孩子。老鼠终于用爱心、智慧救了自己。
三只小猪
猪妈妈有三个孩子,呼呼、噜噜和嘟嘟。有一天,妈妈说:“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每个人出去盖一间房子,看看谁的本领大。”
呼呼想偷懒,找来几堆稻草,很快的建了一个草房子。噜噜也想偷懒,拾来几根木棍,很快的建了一个木房子。只有嘟嘟想好好地建造一个坚实的砖房子,呼呼和噜噜来找嘟嘟玩,嘟嘟都不理他们,继续造房子。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只大灰狼,它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饿得“嗷嗷”直叫,大灰狼看见呼呼的草房子,“呼”的一声,把草房子吹散了。呼呼拔腿跑到噜噜的木房子里,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们!”大灰狼又“呼”的几声,木房子不一会儿也被大灰狼吹散了。呼呼和噜噜敲开了嘟嘟的房门。三只小猪都躲在嘟嘟的砖房子里,大灰狼追过来,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呼!呼!”砖房子却一动也不动。大灰狼又气又累,它看见屋顶有一个大烟囱,便想从上面爬进嘟嘟的房子里。聪明的嘟嘟早已在烟囱下烧开了一大锅滚烫的热水。大灰狼正好掉进大锅里,被烫得“嗷嗷”直叫,不一会儿就被烫死了。
呼呼和噜噜很惭愧,决心以后一定向嘟嘟学习,再也不偷懒了。
选美大赛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森林里进行了一场“选美大赛”。
选美大赛里的选手分别是:孔雀、画眉鸟、翠鸟还有鸽子。孔雀骄傲地说:“你们看我的毛是多么漂亮呀,所以应该选我!”画眉鸟傲慢地说:“你们大家看看我的毛是多么的匀称呀,所以应该把票投给我呀!”翠鸟高傲地说:“你们看我的毛是多么的好看呀,所以应该选我才对呀!”只有鸽子谦虚地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只想帮助大家送信,我还想,如果它们有困难,我会尽力去帮助它们!”鸟儿们听了,把所有的票都投给了鸽子,可孔雀、画眉鸟还有翠鸟却一票也没有得到。孔雀、画眉鸟和翠鸟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我一票也没有得到呢?”这时,裁判回答说:“外表美,不是真正的美,心地善良才是真正的美呀!”孔雀、画眉鸟和翠鸟都惭愧的低下了头,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裁判宣布鸽子是这个一届选美大赛的冠军。
第一课时
1.交流练笔 互相学习
(1)介绍一下你最近几天的练笔活动。
(2)为了提高习作水平,除了练笔,你还做了什么?
(3)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2.阅读文本 自主选题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之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你写的怎么样。
【习作2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题目自拟。课本第31页】
3.阅读例文 交流构思
(1)阅读《优秀课外练笔》,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也可以简要评价一下。
(2)小组内部进行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构思。
4.自主创作 一气呵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第二课时
5.内部交流 典型推荐
请完成习作的同学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推荐一下小组内优秀的作文,准备参与集体交流评价。
6.组间交流 自主评价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最后将习作反馈到各自的小组,再互相交流一下,看一看其他同学对自己习作的评价,进一步发现自己习作存在的问题,准备进行自主修改。
7.针对问题 自主修改
针对在交换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完善,准备参加展示活动。
8.快乐展示 分享美文
关键词:习作教学,兴趣激发,教学策略
一、激发习作兴趣, 引导学生乐于习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
1. 上好习作指导课, 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
我在备课时, 尽力挖掘习作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指导“学做一道凉菜”时, 我对学生说“老师特别喜欢吃凉菜, 可是我做的凉菜不好吃, 谁愿意帮我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起来:“我愿意!”我对他们说:“光喊不行, 要告诉老师做凉菜的具体方法, 老师才会做呀!”我叫同学说一说会做什么凉菜?怎么做?一个个又说不清楚, 我对他们说:“你们回去请教妈妈, 明天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复, 如果是亲眼看着妈妈做的一定要尝一尝这道菜的味道。”第二天上课我让他们汇报时, 不仅能把制作凉菜要用的配料、步骤说具体, 而且条理清楚、语言生动。
2. 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之中体验习作的乐趣
一次习作前, 我开展了“猜一猜”的活动。课前, 我准备了一个纸箱, 在纸箱里放了一张纸条, 写上“知识”两个字。上课时, 我把纸箱放在讲台桌上, 对大家说:“同学们,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 好珍贵哦, 它就在这个纸箱中, 哪位同学能猜中就送给他 (她) 。”顿时, 全班沸腾起来, 大家议论纷纷, 我让同学猜答案, 没有一个能猜中。揭示答案时, 大家看到我让大家猜了半天的礼物原来是“知识”两个字, 大吃一惊。我对大家说, 难道“知识”不是最珍贵的吗?刚才大家的表现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大家恍然大悟, 原来老师是让我们写《猜一猜》的习作呢!我说:“是的, 发言时可要把当时大家的神情、语言、举动说具体哦。”说完之后, 我让大家把活动的情景记录下来, 不到半节课全班同学就把整个活动过程写好了。
3.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保持习作的动力
每次习作我都认真地批改, 哪些词用得好, 哪些句子、段落写得好, 我都加以肯定, 把写得好的词、句、段特别做上记号, 并在旁边写上批语。写得好的习作, 我在习作讲评时让习作者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还努力做好评议工作, 让同学找出好在哪, 为什么好。这样, 不但让习作者尝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自信心, 而且对全班同学都有促进作用。有特色的习作, 在“学习园地”展示, 让全班同学学习。编辑班级优秀习作选, 让同学挑选自己最好的习作经过认真修改后推荐出来;经常开展习作手抄报比赛, 让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习作编入手抄报。在班级举办手抄报展示、评比, 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引导积累素材, 培养积累素材的习惯
积累习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基础。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怎样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呢?我的做法是:
1. 指导在观察中积累习作素材
(1)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平时我让学生用心观察, 不仅要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还要用脑子去想, 时时留心身边的人和事物, 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2) 观察实物积累素材。
2.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积累素材
我指导学生熟读背诵教材中的优秀篇章、精彩片断、优美语句, 要求他们摘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利用课余饭后, 进行吟诵、品味。学生不仅从中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 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 巩固学习成果, 而且便于把书本里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 习作时也就如探囊取物了。
3. 培养写日记习惯, 积累写作素材
进入三年级后, 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 把自己一天中看到、听到的新鲜事或是从书本上学到的新知识写到日记里, 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日记内容要求比一二年级更加具体, 由一二年级的写一两句话到练习写具体一段话。
三、指导写法, 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表达
对于刚学习习作的三年级同学来说, 我认为仿写是一个好办法。
(1) 仿结构方法。如人教版第五册19课《赵州桥》的第二自然段是先概况后具体的写法。作者先用一个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概括全段, 接着分别从建筑材料、形状特点、作用”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赵州桥怎样雄伟。在学生明白了这种习作方法之后, 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 引导学生以“家乡的步行街真热闹呀!”为总起句进行仿写, 有的同学是这样写的:“家乡的步行街真热闹呀!一到晚上, 步行街灯火辉煌, 许多店铺里放着动听的音乐。大屏幕上播放着将乐新闻, 许多人正在看新闻。大屏幕前的喷泉正喷着水, 形状各异, 变化多端。许多人聚集在这里, 有的在欣赏着美丽的喷泉, 有的在戏水, 还有的在拍照。老人们一边扇着扇子, 一边坐在石凳上聊天。小朋友们有的在滑滑板, 有的在捉迷藏。……”来表现步行街的热闹繁华。
(2) 仿观察方法。学习描写一种水果时, 我引导学生先学习《故乡的杨梅》 (第六册选读课文2) 这篇课文, 让学生看关于杨梅的图片, 让学生对杨梅的生长过程和景象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对杨梅的色彩、形态等有比较感性的认识, 并拿出杨梅让学生观察、品尝, 加深印象。习作时, 再让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 让他们仿照书上的观察方法, 说说从哪些方面观察。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
一、通过日常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作文这个“陌生”的“客人”产生好感与兴趣,才能把他们自己心中“最好”的东西拿来“招待”这些“陌生的客人”,从此,他们才会变成“无话不谈”的良朋挚友。这样也能够解决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写作、害怕写作与写作时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特别对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兴趣更需要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小心呵护。
1.“说”身边熟悉的事情,是学生“会”写的前提。“会写”是建立在“会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学生连口头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都不具备,那如何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习作?为此,要在学生“写”之前对他们做专门的“说”的训练,只有学生说得“滔滔不绝”,在写的时候才能“妙笔生花、行云流水”。而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就成了他们“想说”和“会说”的前提。例如: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事,不仅可以让他们津津乐道,更培养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他们“会”写的前提。
2.“写”身边熟悉的素材,是学生“乐”写的关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身边各种各样的带有插图的儿童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可以此入手,让他们随意地写这些故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完后让他们互相交流,相互评价。当然,老师更要给他们创建展示“习作”的平台,如“把我的习作读出来”活动。再进一步选择一些典型性的习作举办班级作文展览。另外,利用学生每天必看的“动画片”,在看完后要求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从而培养他们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是作文生动的重点。“观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手段,也是想象作文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文不仅仅有简单的枝干,还有鲜嫩的绿叶。例如:在指导《我的老师》这一习作的时候,在学生准确地描述出老师的外貌形象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平时面部表情或衣着的变化来想象老师的心理活动。
还应该注意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在教学中我们只是要培养他们简单地“察”和简单地“想”的意识,并在习作中能够初步体现出来就行了,而不应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察”后的“想”这对于他们只是一种思想的渗透,而不必在观察细节后精确地阐述。
二、通过课文教学促进习作练笔
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名家的名篇,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典范之作。例如《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西湖》《拉萨的天空》《小露珠》等等,这些纪实、想象与优美的课文是初学作文者的“范文”。所以,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依托课本当中这些典型的“范文”,让他们在学习这些“范文”的同时去熟读、去精选、去感受、去模仿。
1.仿写课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小学的作文教学除了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还要从“范文”中“仿”出写作的形式、结构与基本技巧,课本中优秀的“范文”,就是学生仿写的最佳素材。例如:教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后,学生仿写的“让我们荡起秋千”“让我们踏上火车”……在写出学生自己心里话的基础上,更是有了现代诗歌的“形式”与“韵味”。
2.续写课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好多在最后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完《哪吒闹海》一文后,老师说:“东海龙王父子被制服了,但是几十年后龙王的孙子——这个“官三代”又开始欺压当地的渔民了,哪吒又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想一想、写一写。”这时的学生都觉得有很多话要写,课文中经典的词句与精彩的打斗场面都会出现在他们续写的“文章”中,而学生平时在其他动画片当中看到的或由此想到的种种“精彩镜头”同时也会为他们的文章增添更多鲜活的画面。
3.改写课文。改写课文就是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在改写课文过程中,通过学生简单的“剧本创作”,培养了学生处理文字与写作的能力。如苏教版第五册的《小露珠》《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童话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作了改写,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排练的剧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是一种全新的练笔与写作的模式。
4.写读书笔记。课文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课本中的课文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对这些课文教学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情感教育,而交流学习心得或写读后感都是一种不错的形式。例如:读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诸多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在“读后的写”中得到新的提升。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通过批改点评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不叫“作文”,因为学生们写得缺乏逻辑,语病也很多。所以老师在批改与点评时不能把这些“刚刚发芽的种子一棒子打死”。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所以,我认为对于刚学写作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作文的批改与点评首先应该去寻找并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充分肯定与鼓励,其次才是适当地修改习作中的语病和错字等,让学生对作文充满自信。
(司利亚,沭阳县广州路实验小学,223600)
【三年级上册习作计划】推荐阅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07-17
三年级上册美术计划07-01
三年级写字上册计划09-29
四年级上册习作范文10-01
三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计划05-27
六年级上册习作四教案09-28
五年级上册习作一教案10-10
三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05-31
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教学计划06-02
英语学科三年级上册工作计划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