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中班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绘本教学中班(共9篇)

绘本教学中班 篇1

设计意图:

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体会爱、理解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爱妈妈”是很好的素材。通常,我们会选择一些妈妈关心、爱护孩子的具体事例,如,妈妈为宝宝看病、妈妈为宝宝烧饭、洗衣等,帮助幼儿体验妈妈对自己的爱。而在本活动中,我在选材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从妈妈也会对孩子说“不可以”这个角度切入话题,以理解“不可以”所蕴含的爱为主线,借助阅读材料,帮助幼儿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在“不可以”背后所体现的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2、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以及母爱的温暖,活动准备:幻灯片、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看这幅画,猜猜她是谁?她心里怎么样?(生气)

2、她是大卫的妈妈。猜猜她在说什么?“大卫,不可以!”

3、你们猜猜,她不让大卫干什么?

4、到底大卫做了什么,后来又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评析: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首先留一个悬念给孩子,“大卫妈妈双手叉腰站立的照片”,让孩子们猜测曾经发生的事情,打开他们思维的河流。)

二、观察观察组图一(泥巴——洗澡——裸奔)

1、教师指导幼儿依次单独观察图片(每张图停留3秒钟左右)图一:哎呀,你们看大卫怎么样啦? 图二:他又去干什么了? 图三:后来呢?

2、观察组图:从这三幅图可以看出大卫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充分地说)

3、他这样做可以吗?

4、看到他这样,妈妈会怎样?

哦,看来大卫真的很调皮,难怪大卫妈妈会说:“大卫,不可以!”

三、观察组图二(看电视——扮超人)(同上)

1、图

一、已经很晚了,大卫在干什么?

2、图二:大卫又怎么样了?

3、组图:这回又是怎么一回事呀?

总结:看了这些,你们觉得大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调皮、不乖)

四、欣赏故事中的单幅画面

1、在他小时候还做了很多让妈妈生气的事情呢,一起来看看吧。

2、依次出示画面。

(评析:每一张照片的出示都让孩子自己观察图片的内容,通过一些开放性、猜想式的提问,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五、观察组图三,高潮部分(屋内打棒球——打碎花瓶)(同上)

1、图一:看,大卫在干什么?这是什么地方(客厅)?你还看到了什么?(花瓶)

2、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出示图二

3、大卫怎么样了?(坐在角落里,难过地流泪)

3、要是你是妈妈,你有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会怎样呢?

(评析: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也会有一种做错事的真实体验,会害怕也甘愿承受妈妈的批评。对这一部分的设计中很顾及幼儿的心理体验,也是幼儿讲述的重点。)

五、结尾

1、大卫的妈妈究竟会怎样呢?

2、音乐

3、尽管,大卫这么调皮,做了很多错事:把泥巴弄得满地、把花瓶打碎等等,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当妈妈批评了他,大卫觉得很难过,妈妈还是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

4、这时,大卫心里怎么样?你们的心里想到了什么?

5、其实,在生活中,你也会做许多让妈妈生气的事,可我们的妈妈每一次都原谅了我们。

妈妈多么爱我们,我们也要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评析:最后用一个温暖的拥抱缓解小孩子紧张的心理压力,并重复故事里的“大卫乖,我爱你”拥抱他们,这既是故事的精华,也是拉近大人与孩子,老师与幼儿的爱的桥梁与纽带。)活动反思:

在施教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和谐,场面很温馨,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儿。虽然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大卫不可以”这样的否定结论展开着,但整个活动中我始终用温柔的话语引导幼儿自己去感受这样做的后果并愿意用语言去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中间环节每一幅组图的出现,既有教师的引,又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教师始终认可并引导着幼儿话题的方向,让孩子们尽兴的表达。同时,在重视语言元素的同时,将德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隐含在幼儿的认识中。当大卫将妈妈的花瓶真的打碎了的时候,孩子们的心理也很着急,他们也都感受到大卫真的闯祸了,所以在说讲大卫被妈妈批评的时候声音也轻了许多。整个教学活动中,小朋友的参与与表述都特别积极,用词也非常到位,这对于中班的孩子已经是很不简单了。

绘本教学中班 篇2

绘本《风中的树叶》讲述了秋天里的10片树叶飘落后发生的各不相同的故事。清新浅显的文字中有温柔的安静,有淡淡的芬芳,还有渐渐释放的力量。 绘本图画饱蘸情感,栩栩如生,温馨可亲。明黄、嫣红、湖蓝、青绿,令人愉快的色彩,给落寞的季节染上了浪漫诗意。本次活动我们将愉快阅读、自主学习作为主基调,让幼儿在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师幼互动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在看看、猜猜、说说中初步理解绘本内容,并尝试用连贯的语言讲述。

2. 能细致地观察画面,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自主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一本,树叶状的小夹子、问号夹子,绘本若干本,配合情境的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一、看绘本封面,引出树叶故事

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一本书,请你们看一看,书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树叶?谁能说说它们的颜色?

2. 师:小树叶有的已经发黄了,有的已经干枯了。秋天里,小树叶摇摇欲坠,它们就要离开大树妈妈了,你觉得小树叶的心情怎么样?它在想什么呢?

二、集体观察,猜想故事情节

集体观察第一、第二片树叶的故事。

师:小树叶去哪儿了呢?小树叶落在哪里?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故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

师:小蚱蜢把小树叶当成了什么?你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吗?

师:第二片树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小松鼠的窝里也有什么东西?小松鼠会用小树叶干什么呢?

三、自主阅读,讲述更多树叶的故事

1. 师:还有的小树叶去哪儿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它们就藏在大图书的图画里,请你们把每幅图都仔细看一看。如果看懂了,就把你的树叶夹子夹在这幅图上,说明你看懂了,等一会儿讲给大家听。以音乐为信号,音乐停,就要回到座位坐好。

2.幼儿自主阅读。师:你看懂了哪一幅图?请来讲一讲。

3.请个别幼儿看图讲述。形式多样,如“你说,我猜”,一人说,两人一起说,一人说多人补充。

4.教师给没有看懂或有争议的画面夹上问号。师:这张图上一个夹子也没有,看来你们都没看懂。

四、完整欣赏,理解绘本故事

1. 看大书,完整阅读绘本。师:小树叶的故事, 有的地方你们已经看懂了,有些地方还藏着小问号呢,黄老师带你们再来看一遍这本书。看到有问号的那幅图,你们要更加仔细,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 请个别幼儿讲述夹有问号的图画故事。师: 10片小树叶的故事都说完了,你都听明白了吗?谁来说说有问号的图画里藏着什么故事?

五、师幼互动,寻找问题答案

师:这10片小树叶还会回来吗?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图书,请你带着书去找一位客人老师和你一起看,可以你讲给客人老师听,也可以请客人老师讲给你听,等一会儿把答案告诉我。

六、活动延伸,升华绘本内涵

师:把书放到书架上,回到座位上来吧。小树叶回来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师:春天,大树妈妈又会长出新的树叶,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看, 小树叶们又开始翩翩起舞了!跟着黄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活动评析

中班绘本阅读活动“风中的树叶”,抓住“自主悦读、支架学习、多元发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思考与尝试。

1. 换一个角度“悟秋天”——基于绘本本身的内涵思考。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风中的树叶》是一本画面简单清新、文字浅显易懂的好书,来自大自然的故事充满亲近感。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本既有自然之趣,又有生命之力的好书。它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子,引发一连串关于秋天的主题故事;会是一把闪亮的钥匙,以另一个角度打开秋天的大门。

2. 撒一颗种子“等春来”——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目标定位。绘本教学中,绘本是素材,活动是载体, 自主悦读是途径,最终目标是幼儿的发展。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未将重点放在某一词汇、语句的学习和某一技能的训练、传授上,而是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将愉快阅读、自主学习作为整个活动的主基调, 将活动重点放在自主悦读、积极表达、愉快体验上, 难点定位于细致观察、连贯讲述,让幼儿在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师幼互动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这就仿佛在幼儿心里撒下的一颗种子,当冬去春来,种子自会发芽生长。

3. 搭几个支架“听花开”——自主悦读式绘本教学尝试。活动中,教师精心搭建起多层次的自主悦读支架,让幼儿积极、自主、快乐地学习。

支架一:师幼抛接,唤起学习热情。活动中,师幼对话抛接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如第一个环节, 教师用简洁明确的提问,直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封面,并对封面所表达的内容做大胆的猜测,加上伤感音乐的渲染,让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从而对绘本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又如,第三个环节教师的提问更具开放性,“你看懂了吗?你发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既是提问者, 更是幼儿自主学习成果的收集者,在师幼抛接中不断唤起幼儿自主学习的热情。

支架二:多层次阅读,激发思维火花。教师精心预设,为幼儿搭建起多层次的阅读阶梯。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师幼集体阅读。绘本中第一、 第二片树叶的故事相对简单明了,通过师幼集体阅读的方式,在看看、说说、猜猜中帮助幼儿轻松跨越自主悦读的第一步。第二层次:幼儿自主阅读。从第三片树叶开始,采用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 夹子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状况的记录笔:看懂哪幅图, 就把树叶夹子夹在图画上;没看懂的或意见不统一的,就用问号夹子做个标记。第三层次:教师引领完整阅读。围绕前一层次中产生的小问号,教师引领幼儿完整阅读。幼儿在看看、听听中丰富对画面的认识,获得新发现,促进对绘本整体的感知。第四层次:与客人老师互动阅读。“小树叶还会回来吗?”这是个富有哲学意味的提问,更是绘本作者试图传递给儿童的关于自然本源和生命轮回的道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样的道理有些深奥。教师通过与客人老师互动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再次走进绘本,在绘本中寻找符合个体认知水平的答案。

中班绘本阅读:我爸爸 篇3

《我爸爸》是一个独特的国外绘本。

独特一:绘本内容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孩子平时接触的活动内容中谈论爸爸的话题较少,这个绘本选材来自爸爸,图画中夸张、幽默的画面始终洋溢着孩子对爸爸的爱。

独特二:从孩子视觉去理解成人,去爱父亲。绘本从孩子的思维、理解方式表达着对爸爸的爱。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不仅能找到还能大胆说出自己爸爸的本领和独特之处,也会更加爱自己的爸爸。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捕捉图画特点,看懂绘本内容,体验夸张、幽默的画面。

2.理解并运用词语:勇敢、强壮、高大,学会从不同角度介绍爸爸。

3.能大胆夸奖自己的爸爸,有爱爸爸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自己的爸爸。

物质准备:《我爸爸》小书、ppt、爸爸照片、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爸爸

以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入,激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

教师:“今天小朋友都把自己爸爸的照片带来了,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与你的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

(二)阅读绘本《我爸爸》

1.粗读绘本:初步感知绘本中爸爸的本领。

教师:“布朗介绍自己的爸爸,都介绍些什么?”

2.细读绘本:总结绘本中爸爸的本领、特点。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布朗给我们介绍了爸爸的什么特点?”

“爸爸能赶走大灰狼,轻松举起杠铃,你觉得爸爸……?(勇敢、强壮)”

3.精读绘本:感知绘本中布朗对爸爸的崇拜。

教师:你发现布朗的爸爸是个怎样的爸爸?

(三)夸夸我爸爸

1.出示布朗把爸爸想成动物的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看布朗把爸爸想成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幼儿用“我爸爸像(什么动物)一样……”的句式夸夸自己的爸爸。

3.引导幼儿将爸爸照片贴在自己认为相对应的动物旁并说句夸奖的话。

教师:谁能像布朗一样夸夸自己的爸爸。

(四)我爱我爸爸

教师:你爱你的爸爸吗?爱爸爸就要大声说出来,请对爸爸说句爱的甜甜语。

(五)在音乐中自然结束活动。

四、活动评析:

1.阅读形式新颖——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大书阅读→熟悉内容→自由阅读小书→总结、归纳,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绘本相结合,强调阅读的细嚼慢咽,以“爸爸的本领”为主线,尝试从粗读→细读→精读,同时让幼儿自主阅读→完整阅读→重点阅读→对应讲述→爱的传递相结合,丰富了幼儿的阅读形式,拓展了幼儿的阅读经验。

2.教法学法新巧——根据本次活动量身定做:粗读环节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自主探寻法),这种方法充分给孩子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细节阅读时,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引导阅读(分层引导法),利用分层引导重点阅读,更好地促使了目标的达成。在夸夸爸爸的环节(经验迁移法),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并夸夸爸爸,再用对应讲述法,用图片、照片对应仿编句式,到最后环节的我爱我爸爸,大声表达对爸爸的爱(情感体验法),还有贯穿其中的交流分享法等等,这些教法学法的运用都使得这个活动更加饱满。

绘本教学中班 篇4

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把整个绘本分成两部分进行学习,第一部分是精读,重点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在阅读图片中了解小老鼠和大老虎两个好朋友之间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从中体验小老鼠的心理感受,并能够判断大老虎的行为对错。第二部分从两个好朋友分开,大老虎想挽回小老鼠的友谊开始,通过幼儿为大老虎提建议、自主选择图片讲述大老虎为小老鼠做的事,最后集体倾听故事的后半部分达到**,体验朋友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以及情感的体验上我并没有特别的深入,只是适当的点到,社会性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个故事、一本绘本就可以马上实现。基于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行为判断,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应该怎么做?就够了。

1.知道朋友相处时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2.懂得要友好地与同伴相处。

ppt《小老鼠和大老虎》、绘本小书《小老鼠和大老虎》

1.以歌表演《拉拉勾》导入,谈话激发幼儿原有生活经验。

幼儿两两结伴进行歌表演《拉拉勾》并说说自己的朋友

2.播放ppt书的封面,教师提问:封面上的大老虎长

得怎么样?小老鼠长得怎么样呢?

小老鼠和大老虎是什么关系呢?你从哪看出来的?

3.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师幼一起讨论

大老虎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小老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老鼠会怎么做?

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人像大老虎一样欺负你?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师幼一起讨论

请你猜一猜大老虎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大老虎你会怎么做?

5.教师播放ppt讲述故事,师幼一起讨论

你认为小老鼠会和大老虎继续做朋友吗?他们在一起怎样玩才能继续做朋友?

大老虎会一直这样让着小老鼠吗?为什么?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

6、观察图片,关注细节

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后面的书,找一找小老鼠和大老虎家里的秘密,看看他们的照片是怎么挂的?看看封底他们的照片又是怎么挂的?说明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出示ppt最后一页:小老鼠和大老虎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是什么呢?谁来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和比自己高大强壮的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相处呢?

1、过程紧凑,环节目标达成度高。

首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小老鼠与大老虎之间的关系,引起孩子兴趣的同时也为后面的活动作铺垫。在这里我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直接讲述,一个是通过回忆先描述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样子,再让孩子思考当小小的小老鼠碰到大大的大老虎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在跟孩子们初步接触以后,我采取的是第二个方案。

其次,从阅读封面,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一对好朋友的亲密快乐。到聆听小老鼠的独白,猜测两个好朋友之间的问题来逐步展开,在四个小问题的呈现环节,分别采用先聆听后思考、先观察后表达、猜测等方法层层展开,重点通过观察小老鼠的表情、猜测小老鼠的心里,感受朋友之间的不友好带来的不愉快。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的倾听比较好,能够跟随着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

最后,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为大老虎提建议、分组选择图片讲述以及后半部分的完整聆听,体验朋友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2、情感激发较好。

情感是这个绘本发展的主线,因此在环节设计上,我牢牢抓住这一点来深入。在表达上用生动的语言带领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在细节关注

上,设计了体验环节,让孩子们和朋友一起做做亲密的

动作;自己扮作与朋友刚刚分开的小老鼠,让孩子们用语言和动作来安慰小老鼠进一步体验角色的感受,增进了孩子和我之间的感情。并在每一次的小结中注重情感的提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和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3、提问合理,回应有效。

每一次的提问都能够针对画面意思的理解以及情感的体验来设计,尽量做到提问方式多样,回应不重复,注重回应中幼儿关键经验的提升。

4、关注图片细节

让孩子找一找、看一看之前小老鼠和大老虎的照片是怎样挂的?最后封底又是怎样挂的?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关系的变化。

总的来说这节活动还是比较成功,因为这节活动在3月份举行的全县“社会领域优秀教学活动展示”中我曾上过,当时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认可。

中班绘本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和老师一起观察绘本PPT,仔细观察,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3.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绘本PPT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鳄鱼,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出示图片引出故事。师:(打开PPT 看图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位特殊的客人来,看,是谁?原来是一只鳄鱼。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可是你看它是什么表情呢?他为什么会伤心呢? 师:对啊,小鳄鱼牙疼了,该怎么办呢?

2、(打开PPT看图2)师:看看他旁边还有谁?今天老师要讲的就是鳄鱼和牙医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那鳄鱼怕什么,牙医怕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的重要性。

1、(图片3、4):小鳄鱼怎么了?(牙疼了。)他要去哪里?(看牙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房子前有牙医诊所的标志。)谁看过牙医?说说感受(牙医的工具)你觉得它想去看牙医么?(幼儿讨论)鳄鱼捂着牙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问:“鳄鱼为什么不想看到牙医?为什么又非看不可呐?”原来只有牙医才能把鳄鱼的牙病看好,所以他不得不去看。指导说好鳄鱼心里想的话(语气:害怕,略显无奈)。

2、(图5)咚咚„„(点击敲门声链接),这是什么声音?(敲门声。)是谁在敲门?(鳄鱼)你是怎么知道的?(刚才鳄鱼站在诊所门前了或者我看到门口有鳄鱼的背影了。)牙医在做什么?(在整理自己的东西。)你能看出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牙医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为什么牙医非看不可?给病人看牙齿,是他的工作呀!(语气:害怕,坚定的责任心)请个别小朋友来学一学牙医,表演一下。

3、(图6)于是牙医打开门一看„„他怎么了呀?你是从哪里看出牙医害怕的?(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开了。)(个别幼儿模仿)鳄鱼看到了牙医,怎么了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同牙医。)原来鳄鱼也吓了一跳,他们嘴里都发出了“啊”的一声,学一学。

4、(图7、8)和上一副图相比牙医和鳄鱼有什么变化?(牙医退到椅子后面,鳄鱼躲到树后面了。)他们为什么要躲起来?(他们都很害怕。)是的,鳄鱼说“我一定得去吗?”鳄鱼说了什么?(幼儿模仿)(语气:疑问)那老师来念旁白的部分,男孩模仿鳄鱼、女孩模仿牙医,好吗?

5、(图9)师: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 “我好害怕。”鳄鱼害怕什么?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它会想什么呢?牙医心想:“我好害怕。”牙医又怕什么呢?谁来学一下牙医害怕的样子呢?(语气:虚弱,发抖)

6、(图10)鳄鱼张开嘴巴说:我一定要勇敢!鳄鱼是怎样鼓励自己的?(个别幼儿来,并模仿)鳄鱼说的时候是非常坚强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那牙医会用什么话来鼓励自己呢?牙医卷起袖口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它吧。(语气:坚定)

7、(图11)鳄鱼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鳄鱼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补牙的时候很疼。)牙医也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做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被鳄鱼咬到。)

8、(图12、13)牙医的电钻响起来会发生什么事?(鳄鱼被牙钻弄痛了,牙医的手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原来牙医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是怎么喊的?我们一起来学学。鳄鱼为什么会咬牙医的手呢?原来鳄鱼被牙钻弄痛了,所以才咬牙医的手。鳄鱼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我们也一起学学。(语气:惊愕)

9、(图14)鳄鱼被弄痛后,想:“但是生气是没有用的。”牙医会想什么呢?牙医想:“但是生气时没有用的。”(语气:坚定)(图15)终于好了,他们 的表情是什么样了?

10、(图16)牙齿补好了,鳄鱼会对牙医说什么?鳄鱼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 牙医会怎么说呢?牙医也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奇怪,牙医为什么要谢谢鳄鱼?

11、(图17)鳄鱼明年真的想再见到牙医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牙医明年想再见鳄鱼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

12、(图18)如果你是医生,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会对他说什么?牙医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鳄鱼会怎样回答呢?鳄鱼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语气:负责任)

三、第二遍看绘本PPT,理解重复句子,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角色对话的学习,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1、下面我们完整地看一遍故事,在看的过程中,请你仔细听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为什么说的话会一样?(心里都害怕对方,又都在想办法战胜困难)2.学说重复对话部分:我们边看边表演:由配班老师读旁白部分,师幼分别扮演鳄鱼和牙医,师先说一句鳄鱼的话,幼儿学说一句牙医的话,并尝试用动作、表情、神态来表现。同时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四、结束活动、体验生活。

1、鳄鱼的牙齿怎么会蛀疼的?(不刷牙、吃糖多、睡觉前吃东西等等。)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刷牙哦,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懂得爱牙,天天刷牙,饭后漱口。)

2、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下次我们再一起看更多好看的图画书,听更多好听的故事。附故事: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中班绘本:狐狸种菜 篇6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大胆猜测狐狸分到的蔬菜不能吃的原因。

2、初步了解蔬菜部位与食用关系。

3、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蔬菜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2、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PPT1、2),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二、出示分菜的三张图,了解狐狸和兔子都分到了蔬菜的什么部分。

1、分别出示三张图,提问:

他们种了什么菜?狐狸分到了什么?兔子分到了什么?

2、(PPT6)狐狸和兔子都分到了什么?谁分到的蔬菜是能吃的部分?谁分到的是不能吃的?

3、小结:兔子分到的都是能吃的部分,狐狸分到的都是不能吃的,狐狸的`心情怎样?他会说什么?(“哼,为什么我分到的都是不能吃的!”)

过渡:为什么狐狸每次都分到不能吃的部分?大家猜猜看。

三、出示三张“种菜”图片,提问:

(PPT7)你看到了什么?(兔子都在勤劳地干活,狐狸都在偷懒。)

兔子在干什么?狐狸呢?他们会说些什么?

四、这个故事里你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总结: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五、完整欣赏故事。

六、经验迁移:蔬菜的不同食用部位。

狐狸除了懒惰,还有个原因,就是聪明的兔子了解蔬菜的哪个部分可以吃,哪个部分不可以吃。所以狐狸总是分到不能吃的部分。胡萝卜吃的是什么?(根)还有哪些蔬菜吃根呢?菠菜吃的是什么?(叶)还有哪些蔬菜是吃叶的?玉米是吃什么呢?(果实)还有哪些蔬菜吃果实?

七、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找一找生活中的蔬菜吃的是哪一部分。

2、语言区看绘本。

绘本教学中班 篇7

关键词: 友谊 中班幼儿 绘本

一、创设环境,辅助友谊

(一)创设温馨的阅读硬环境。

1.收集绘本:关于“成长中的陪伴”的绘本;关于“天敌也能成为朋友”的绘本;关于“朋友,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朋友”的绘本;关于“找朋友”的绘本。

2.创建“绘本阅读角”:我在班级中创建了“绘本阅读角”,为方便幼儿阅读量身定做了书架,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

(二)创设宽松自然的阅读软环境。

1.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阅读规范”中约定阅读时间、阅读人数、阅读后整理等,并在班级中面向幼儿进行学习。

2.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

本次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有:集体阅读和自由阅读。集体阅读,就是将绘本作为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式阅读。自由阅读,则是幼儿利用饭后,或点心后的“空白”时间自由阅读。

(三)创设主题墙和区域的潜环境。

1.主题墙上彰显“友谊”。

“我们之间的友谊”主题墙上,“朋友树”上是孩子们和朋友一起玩耍的照片。“友情交换卡片”,幼儿将自己想和谁做朋友的愿望、想和这位朋友说的话、做的事情都记录在上面。“生日祝福墙”上满是朋友留下的美好祝福。

2.区域活动中延续“友谊”。

生活区域“朋友屋”是孩子们的最爱,经常有孩子邀上几个好朋友说一些悄悄话。“友爱小舞台”经常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友情绘本剧。

二、课堂教学,学习“友谊”

(一)选取绘本,走近“友谊”。

中班幼儿心里对“友谊”的理解也许是模糊的,我们要通过绘本向幼儿传达什么是“友情”、“友情”应该如何获得、好朋友之间又该如何相处。

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给孩子展现了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绘本中小老鼠作为一个弱者,先是一次次地忍受大老虎的欺负,大老虎再强悍再威武,孤独的心也需要友情慰藉,只有在失去以后,才意识到友情的弥足珍贵。所以,为了重获友情,他宁愿做出妥协。真正的朋友需要以诚相待、平等互利,真正的朋友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二)精读细读,深究“友谊”。

课堂教学时,老师会剖析画面,带领幼儿读懂读透画面形象、色彩及构图的用意;会把握主线,凸显重点,引领幼儿体会绘本蕴含的主题;会提出认知冲突的疑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彰显绘本主题。

(三)大胆想象,丰满“友谊”。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深入阅读绘本,拓展作品原有内涵,使其变得更丰满。想象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可以根据名称或封面大胆预测故事内容;可以调用生活经验合理设疑联想;可以迁移各种经验大胆驰骋想象。

如绘本《两棵树》中,导入活动时先请幼儿根据封面猜测:这两颗大树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事情呢?绘本故事中大树小树在比赛,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树小树会进行什么样的比赛,从而感受到朋友之间不能为了比赛而吵架。

(四)拓展游戏,领悟“友谊”。

阅读绘本过程中,有计划地创设游戏情境,有目的、有重点地预设一些游戏情节,有效引发幼儿主动探究,深入领悟绘本。

如绘本《彩虹色的花》活动中,教师创设了生动多彩的游戏情境,孩子们戴着小动物头饰,手持七彩花瓣,在温情、优雅的音乐旋律中,进行绘声绘色的对话与故事情节再现,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绘本的深层内涵。

三、延伸课堂,“绘”、“话”友谊

(一)在“绘”的过程中感受友谊。

1.结合绘本欣赏,续编式绘画。

绘本欣赏后,以续编绘本的形式进行绘画,借由原著进一步想象和创作,从幼儿的续编式绘画中往往可以看到幼儿的情感发展。

如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小女孩走了以后猩猩一直坐在树下等朋友,那个背影给孩子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到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猩猩会不会等到朋友呢?那个小女孩还会回来吗?

2.结合自身经验,描述式绘画。

描述式绘画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是续编式绘画的升级。这里绘画的主体是幼儿,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和内在情绪体验,是幼儿过往和朋友相处的情景再现。如阅读完绘本《爱心树》,幼儿都说这个小男孩只知道索取,不陪伴大树,很不喜欢他。于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绘画自己如果是那个小男孩会陪着大树做什么。

(二)在“话”的过程中表达友谊。

1.小舞台形式的“话”。

“话”,就是在小舞台上表演绘本剧。绘本《小老鼠分果果》中,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和故事中的各动物头饰,制作了场景小池塘、刺树丛和大木头路障。幼儿很喜欢带上不同的动物头饰给大家表演绘本。

2.展览、互动式的“话”。

展览、互动式的“话”是将幼儿的图画集中展示,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本人和他人都可以根据画面进行描述,说说画里的故事,猜猜画面讲述的朋友之间的事。如《爱心树》绘本的续编就将其展示在绘本主题墙上,幼儿在课后、餐后、点心后等自主活动时间自由交流,会有更多体会。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2][美国]罗宾.童年友谊,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4]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1月.

[5]彭懿.绘本:阅读与经典,21世纪出版社,2006年5月.

中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8

[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13 发布:2011-1-5 ]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绘本中的画面及人物情态的阅读,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通过游戏化阅读,借助表演,感受绘本的风趣。

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1、教师:大家都知道狐狸吧?谁愿意说一说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都知道小猪吧?小猪又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

教师:小猪和狐狸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一起分享绘本《我的幸运一天》。

2、看封面,了解“幸运”的意思。

讨论:你们知道什么叫“幸运”吗?

教师:幸运就是运气非常非常好,很难发生的好事情竟然发生了。

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我们来看看吧。

二、师生共同阅读

1、扉页:事情发生在这座房子里,看看这是谁的家?

图1:一天,一只非常饥饿的狐狸正准备出门找午餐,他在干什么?(修爪子)

他把爪子修得这么锋利想干什么?请你们来猜一猜? 图2:突然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小兔子,你在家吗?”

图3:狐狸打开门一看,看到了谁?当小猪看见开门的是狐狸,小猪是怎么样的反应呢?(吓到了、害怕、惊呆……)你从哪里看出来?(汗、眼睛、嘴巴、手……)。请个别幼儿模仿。我们站起来学学看。

你觉得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看来这只小猪一点也不熟悉自己和朋友家的路线,竟然去了狐狸的家。

图4:饥饿的狐狸看见走错路,敲错门的小猪,高兴极了。他使劲地把小猪拖了进来。

可怜的小猪怎么了?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他嘴巴会怎么说呢?(救、救命!)为什么这里有两个救呢?全体幼儿模仿。我们来学学看吧。

你感觉这只狐狸这时候什么心情?他在说什么呢?(……)他是什么表情?全体幼儿模仿。我们来学

学看。

太危险了,你认为小猪会被吃掉吗?为什么?

2.图5、6:小猪会不会被吃掉呢?现在,老师连翻二页,看看究竟会怎么样?

5、当狐狸要把小猪放到烤锅的时候,小猪对狐狸说了一番话.于是,狐狸开始忙起来了.瞧,狐狸在干什么?还有呢? 小猪到底说了什么,狐狸居然这么辛苦给小猪洗澡?

听听小猪是怎么说的?” 狐狸先生,我是一只猪,而猪是非常脏的.难道你就不想给我洗洗澡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 狐狸自言自语道,“恩,他确实脏了点。” 原来小猪说了这些话,狐狸才给小猪洗澡的。

3.图7、8:小猪还会被吃掉吗? 我们继续往下看。

小猪被洗得干干净净,狐狸又开始干什么了?小猪愿意被吃掉吗?他又对狐狸说了一番话.狐狸在干什么?还有呢?

小猪到底说了什么,狐狸居然这么辛苦给小猪做午餐?

听听小猪是怎么说的?” 狐狸先生,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猪。难道你就不想喂饱我,让自己吃得更过瘾一点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狐狸自言自语道,“恩,他确实小了点。” 原来小猪说了这些话,狐狸才给小猪做午餐的。

图9、10、11:小猪想了一个又一个办法,小猪还会不会被吃掉呢?我们来看看吧。

“狐狸先生,我是一只勤劳的猪,所以我的肉特别硬。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我按摩一下,让自己吃上更嫩一点的烤肉吗?想一想吧,狐狸先生。”狐狸自言自语道,“嗯,” “肉嫩一点当然更合我的口味啦!”

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请幼儿按摩,再请小朋友互相按摩。

别人给你按摩,你感觉怎么样 ?我们看大屏幕,那绘本里的小猪感觉怎么样?你怎么知道?

你给别人按摩,你感觉怎么样 ?因为我们刚才只按了一会儿,所以不觉得累。那绘本里的狐狸给小猪按摩之后,他感觉怎么样呢?(汗、眼睛、背、尾巴……)。

4.封底:绘本里的那只小猪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呢?这个答案就藏在绘本里的封底里。

小猪有没有被吃掉?小猪回到自己家里,他在干什么?你觉得他这时候的心情是怎么样?(吃东西、脚、生着炉火、看书、表情)

你们说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

经过这次走错路,敲错门的教训,小猪回家以后还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做的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你瞧,桌子上放着什么?)他为什么要画这张地图?地图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结

你觉得这个绘本哪里最好玩、最有趣呢?

你从这些地方看出小猪是一只怎样的小猪?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以后,我们遇到困难和危险也应该象这只小猪一样,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教案《鳄鱼怕怕、牙医怕怕》_-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一、活动目标:

1、乐于和老师一起观察绘本PPT,仔细观察,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3.懂得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预备:

1、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鳄鱼,激发爱好,引入情境。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的重要性.三、第二遍看绘本PPT:理解重复句子,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角色对话的学习,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四、结束活动,进行体验。

活动描述:

一、出示鳄鱼,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1、出示鳄鱼图片引出故事。

师:(打开PPT看图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了位特别的客人来,看,是谁?原来是一只鳄鱼。

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可是你看它是什么表情呢?他为什么会伤心呢?

师:对啊,小鳄鱼牙疼了,该怎么办呢?

2、观察封面。(看图2)

师:今天老师就带了本关于鳄鱼的书来,看看他旁边还有谁?原来这本书讲的就是鳄鱼和牙医的故事。书的名字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那鳄鱼怕什么,牙医怕什么呢?是这样子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书吧!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的重要性。

(图片3、4):小鳄鱼怎么了?(牙疼了。)他要去哪里?(看牙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房子前有牙医诊所的标志。)谁看过牙医?说说感受(牙医的工具)你觉得它想去看牙医么?(幼儿讨论)鳄鱼捂着牙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问:“鳄鱼为什么不想看到牙医?为什么又非看不可呐?”原来只有牙医才能把鳄鱼的牙病看好,所以他不得不去看。(语气:害怕,略显无奈)

(图5)咚咚„„(点击敲门声链接),这是什么声音?(敲门声。)是谁在敲门?(鳄鱼)你是怎么知道的?(刚才鳄鱼站在诊所门前了或者我看到门口有鳄鱼的背影了。)牙医在做什么?(在整理自己的东西。)你能看出他的心里在想什么?牙医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为什么牙医非看不可?给病人看牙齿,是他的工作呀!(语气:害怕,坚定的责任心)请个别小朋友来学一学牙医,表演一下。

(图6)于是牙医打开门一看„„他怎么了呀?你是从哪里看出牙医害怕的?(它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开了。)(个别幼儿模拟)鳄鱼看到了牙医,怎么了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同牙医。)原来鳄鱼也吓了一跳,他们嘴里都发出了“啊”的一声,学一学。

(图7)和上一副图相比牙医和鳄鱼有什么变化?(牙医退到椅子后面,鳄鱼躲到树后面了。)他们为什么要躲起来?(他们都很害怕。)是的,鳄鱼说“我一定得去吗?”鳄鱼说了什么?(幼儿模仿)(语气:疑问)那老师来念旁白的部分,男孩模仿鳄鱼、女孩模仿牙医,好吗?

(图8)师: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 “我好害怕。”鳄鱼害怕什么?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它会想什么呢?牙医心想:“我好害怕。”牙医又怕什么呢?谁来学一下牙医害怕的样子呢?(语气:虚弱,发抖)

(图9)鳄鱼张开嘴巴说:我一定要勇敢!鳄鱼是怎样鼓励自己的?(个别幼儿来,并模仿)鳄鱼说的时候是非常刚强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那牙医会用什么话来鼓励自己呢?牙医卷起袖口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我们也一起来学学它吧。(语气:坚定)

(图10)鳄鱼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鳄鱼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补牙的时候很疼。)牙医也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做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被鳄鱼咬到。)

(图11、12)牙医的电钻响起来会发生什么事?(鳄鱼被牙钻弄痛了,牙医的手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原来牙医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是怎么喊的?我们一起来学学。鳄鱼为什么会咬牙医的手呢?原来鳄鱼被牙钻弄痛了,所以才咬牙医的手。鳄鱼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我们也一起学学。(语气:惊愕)

(图13)鳄鱼被弄痛后,想:“不用太久了吧。”牙医会想什么呢?牙医想:“不用太久了吧。”(语气:无奈)

(图14)终于好了,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了?

(图15)牙齿补好了,鳄鱼会对牙医说什么?鳄鱼有礼貌的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牙医会怎么说呢?牙医也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希奇,牙医为什么要谢谢鳄鱼?

(图16)鳄鱼明年真的想再见到牙医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牙医明年想再见鳄鱼么?其实他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它。”

(图17)假如你是医生,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会对他说什么?牙医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鳄鱼会怎样回答呢?鳄鱼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语气:负责任)

三、第二遍看绘本PPT,理解重复句子,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角色对话的学习,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1、下面我们完整地看一遍故事,再看的过程中,请你仔细听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重复的对话为什么说的话会一样?(心里都害怕对方,又都在想办法战胜困难)

2.学说重复对话部分:我们边看边表演:由配班老师读旁白部分,师幼分别扮演鳄鱼和牙医,师先说一句鳄鱼的话,幼儿学说一句牙医的话,并尝试用动作、表情、神态来表现。同时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四、结束活动、体验生活。

鳄鱼的牙齿怎么会蛀疼的?(不刷牙、吃糖多、睡觉前吃东西等等。)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刷牙哦,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懂得爱牙,每天刷牙,饭后漱口。)我们今天看的故事就在这本绘画书上,绘画书真好看,下次我们再一起看更多好看的图画书。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鳄鱼的牙齿疼了好多天,他决定去看牙医,可是他心里却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咚咚,门外响起了敲门声,牙医看到是鳄鱼来了,他的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牙医打开门一看,说:“啊,我一定得去吗?”鳄鱼看到牙医,也说:“啊!我一定得去吗?”

鳄鱼坐到椅子上,可心里却想:“我好害怕„„”牙医也慢慢地走过来,心想:“我好害怕„„”

鳄鱼张开嘴巴说:“我一定要勇敢!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卷起袖口鼓励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这时,牙医的手被鳄鱼咬到了,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鳄鱼也被牙医的牙钻弄痛,喊:“哎哟!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鳄鱼被弄痛后,想:“但是气愤是没有用的。不用太久!”牙医也想:“但是生机是没有用的。不用太久!”

鳄鱼的牙齿终于补好了。他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其实他心里却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牙医也有礼貌地说:“多谢您啦!明年再见!”其实他也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看到他„„”

牙医为了让鳄鱼的牙齿不再疼,他对鳄鱼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鳄鱼回答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小班绘本教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活动目标:

1、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获取鸽子、老马、野兔等动物“便便”的知识,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2、了解动物和人不一样的嗯嗯习性,探讨自己应该养成怎样的嗯嗯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插图课件、有关不良嗯嗯习惯图片若干张、歌曲《快乐嗯嗯》改编自《欢乐颂》(歌词附后)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绘本一次,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提问:

1、故事里的小鼹鼠在干什么?

2、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哪里有趣?(如果幼儿回答不出,教师要示范引导,如对话很有趣。)他是怎么问其它小动物的?(请你们来学一学),其它动物又是怎么回答的?(请你们也来学一学)

二、欣赏绘本第二次,了解故事中等各种动物“便便”的不同形状。

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各种动物的“便便”形状,并尝试学习用语言描述。

1、掉在小鼹鼠头上的嗯嗯是怎么样的?(长长的,土黄色的嗯嗯)刚才从故事的最后知道是谁的嗯嗯?

2、鸽子的嗯嗯是怎么样的呢?(又湿又黏的白色)

3、马先生的嗯嗯又是怎样的?(又大又圆像马铃薯一样的嗯嗯)

4、野兔的呢?(像豆子一样的嗯嗯)(后面依次类推)小鼹鼠的呢?(小小的、黑黑的嗯嗯)

教师总结:原来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嗯嗯,那我们小朋友的嗯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的嗯嗯正常的时候是干的,如果吃坏了肚子嗯嗯就变成湿的了)

三、探讨我们自己应该养成怎样的嗯嗯好习惯。

1、提出问题,思考:动物和我们人类不一样,他们把嗯嗯随时随地解在地上,我们应该解在哪里呢?(可以提出有时候在外面玩,附近没有厕所时有什么办法供幼儿讨论)

2、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请你来看看这样做好吗?(图片内容:把嗯嗯解在裤子上、边看电视边嗯嗯、好几天解一次嗯嗯等)

3、根据幼儿答案可制定相关规则。

四、同唱《快乐嗯嗯》歌曲结束活动。

附歌词:快乐嗯嗯,一天一次,健健康康肚子爽;你嗯我嗯,大家嗯嗯,快快乐乐身体棒。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活动目标:

1、了解到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学会用语言来表达。

2、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3、理解文明习惯,不能随地嗯嗯,嗯嗯时要顾及要别人。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阅读书名,引起阅读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书的题目《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谁知道嗯嗯是什么东西?我们一起来看,小鼹鼠的头上为什么会有嗯嗯?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不同的嗯嗯是不一样的。

1、如果你是小鼹鼠,嗯嗯在你的头上,你会怎么想?

2、小朋友都来当小侦探,帮助小鼹鼠查一查到底是谁干的。

3、根据小鼹鼠提供的线索(马、兔子、鸽子、狗)进行侦探,你觉得谁最有可能,为什么?

4、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学会用语言来表达。

我们一起来问问鸽子,引导幼儿观察鸽子的嗯嗯是怎样的,像什么?(依次类推马、兔、鸽子、狗)

总结:鸽子的嗯嗯是白色的,马的嗯嗯是像马铃薯一样大大的,圆圆的,兔子的恩恩是像豆子一样的,啊呀,没有一个跟小鼹鼠头上的嗯嗯是一样的,小鼹鼠都有点泄气了。

5、平常谁喜欢在嗯嗯上面飞来飞去?苍蝇呀,可以请苍蝇来帮忙。苍蝇是怎样帮助小鼹鼠的呢?

6、总算找到是谁干的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么去做?如果你是小狗,你又会怎么做呢?

三、联系生活,经验延伸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身边的小动物不到处嗯嗯?

2、这本书真有趣,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让我们知道嗯嗯要去厕所,小朋友对动物嗯嗯的问题很感兴趣,我们可以查图书,收集资料,询问爸爸妈妈,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好吗?

大班故事绘本教案: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中的乐趣,体验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熟悉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故事内容,阅读的快乐。

活动难点:直到各种动物粪便的特点,并会用语言进行描述。活动过程:

1、讲出故事名称?提问你什么时候会嗯嗯?导入课题。

2、师分部分讲述故事(从开始到猪先生)。(1)从开头到小鼹鼠气得大叫。

看看小鼹鼠是什么表情?我们来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他的心情如何?为什么小鼹鼠的视力不好?

(2)从鸽子到猪先生。

“叭”,鸽子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溅到了小鼹鼠的腿上!师:鸽子的嗯嗯湿湿的、黏黏的!马的嗯嗯象什么?是什么样的呢?

野兔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到野兔嗯嗯掉下来的声音吗?(哒哒哒哒……)山羊的嗯嗯在哪里?你们发现它是什么颜色的?山羊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与兔子的有什么不同?

奶牛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小鼹鼠在哪里?为什么躲在这儿呢?为什么小鼹鼠一看就知道不是奶牛的?

小鼹鼠又问谁啦?画面很有意思,这是猪头,这是猪屁股,小鼹鼠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呢?后来它又去问谁?它有没有找到是谁嗯嗯在它头上?(3)从苍蝇到知道是狗大便。

为什么小鼹鼠问苍蝇,到底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它怎么会知道呢?(4)从狗大便到结束。

终于找到答案了,你猜小鼹鼠会怎么做呢?它为什么呲溜一下赶紧钻回地下呢?

3、完整看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师:这本书真有趣,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些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的,还让我们知道嗯嗯时要去厕所。

4、游戏:连线(1)这是谁的粪便连线

(2)动物们的粪便是什么样的连线(幼儿用语言描述)。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 篇9

山羊、三只小猪、小红帽.....这些形象如此熟悉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些经典童话故事:《狼和小羊》《三只小猪》《小红帽》《大野狼》...在这些故事里,很多角色都成了狼的腹中之物。可是为什么这只小狼却看不上狼所垂涎的猎物呢?是什么促使他找出各种借口弃美味而不顾呢?我们不禁跟着他好奇地走下去。

故事的结尾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大逆转:小狼走出了森林,迎面的一体小房子里飘出来的香昧让他走了进去,到底会是什么好吃的呢? 他可是一只无比挑剔的小狼啊。这个时候,我们的“胃口”也被吊得足足的。赶快翻到下一页一- “宝贝,你的午后点心做好啦,快吃吧!笑眯眯的襄妈妈手中捧着刚刚出如的蛋糕。原来,小狼路急匆匆地穿过森林,就是为了回家吃妈妈做的午后点心;原来,他最想要的是一顿爱心大餐;原来,爱是吸引他不顾一切往家赶去的无形力量。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怦然心动,一股柔情在心里升起……

课程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比表达对狼的形象的理解。

2.大胆猜测小狼会不会吃掉小动物,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随着故事的展开,产生担忧、好奇、惊喜等情绪反应。

课程准备

1绘本《明天我再来吃掉你》人手一本。

2.绘本PPT。

课程过程

(一)幼儿回顾听过的有关“狼”的故事。

1.话题导入:说说你知道的“狼”。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哪些关于狼的故事呀?故事中的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喜欢它们吗?

2.师幼共同小结印象中狼的形象。

(二)封面设疑,猜测故事内容。

1.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猜测。

师:这本书也讲了一个关于狼的故事。封面上的这只狼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它会是一只什么样的狼?

2.继续猜测故事情节。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接下来森林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自主阅读,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尝试根据连续画面梳理故事的情节。

1.自主翻阅绘本,验证自己的猜测内容。

师:请你仔细阅读这本书,看看和我们刚才猜的故事内容有没有区别。

2.与同伴交流自己在绘本中的发现。

师:你在故事中有没有发现一些熟悉的地方?

(四)师幼共读,进一步探讨故事内容。

1.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的内容。

师:狼先后遇到了谁?它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故事中遇到的人和动物,你在其他书上见过吗?故事内容和你看过的一样吗?

2.幼儿自主交流,讨论并猜测。

(1)幼儿猜测:第二天小狼还会去吃掉森林里的那些小动物吗?

(2)幼儿自主讨论:明天小狼为什么会(不会)吃掉小动物?

课程反思

上一篇:扶贫开发典型调研报告下一篇: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