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工作计划(精选8篇)
海城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张同斌
(2013年5月 日)
自我院被确定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以来,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和省、市的关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国办发[2012]33号文件和辽宁省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海城市中心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组织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研究落实此项工作。我们抓住破除“以药养医”这个关键环节,从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加强上下联动五个方面入手,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一)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先住院后付费 按照省卫生厅新民会议精神,我们于2013年4月28日零时起正式实行药品零加价和先住院后付费,并专门召开了药品零加价和先住院后付费启动大会。医院所有药品取消药品加成,按实际进价“零差率”销售,“零差率”达100%,药价大幅度降低。在我市参保或参合患者,只需向医院提交
医保卡、农合证、户口簿等相关证明,签订《住院治疗费用协议书》后,无需交纳住院押金即可进行正常住院治疗。住院费用实行分段结算,出院时患者仅需支付医保或新农合报销后个人应承担部分的费用。运行 23天来,零差价销售药品695万元,共为患者减轻负担104万元,其中门诊药品销售量大幅增长;先住院后付费149人次,出院51人次。这二项惠民举措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方便了患者就医,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到高度认可。
(二)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我们参照辽宁省物价局、辽宁省卫生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函《关于沈阳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医药价格调整有关问题的批复》(辽价函[2013]10号)的标准,合理调整医疗、护理和手术等医疗服务价格及床位收费标准等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价廉的医疗服务。其中,护理费由原来的一级护理9元/天、二级护理6元/天、三级护理3元/天,调整为28元/天、20元/天、和12元/天,手术费价格在原有价格基础上上浮25%。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价值,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三)规范药品采购供应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辽宁省有关规定,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医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比例稳步提高,逐步达到辽宁省要求的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的50%。严格执行药物集中采购政策,在辽宁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达100%。同时加强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强化基本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培训,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建立药物使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定超常预警制度,完善医嘱处方点评,定期分析通报医生基本药物、抗生素使用情况,强化用药行为的监督评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全员工作积极性
(一)科学核定编制
我们根据辽宁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意见》,结合医院功能任务需求,按国家确定的通用岗位类别、等级和结构比例,确定人员编制和岗位设臵,保证医务人员与床位比、护理人员比与床位比、医护比更趋合理,并报卫生局审核,报人事局核准,核定编制1200人。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制定了《海城市中心医院人员聘用实施方案》、《中层干部聘用实施方案》和《聘用合同制人员实施方案》,通过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实行全员聘用,优化了
人员结构,完善了激励机制,强化了岗位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分类管理、人才结构合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三)完善职称评定标准
我们打破以往学历、任职年限、外文水平等条件达到标准就能参评的做法,将临床技能、医德医风、工作业绩、专业成果和技术创新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实行重要考核要素不达标一票否决制。
三、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医院深层次改革
(一)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我们在卫生局的领导下,医院实行经营自主运行、人员调配自主决定、市场开发自主运作、日常管理自我负责,逐步向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方向转变。院长、副院长和院长助理实行聘用制,实行院长长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和建立院长负责制,由院长全面负责医院运行管理,搞活用人制度,从而真正推动医院深层次改革。
(二)优化内部运行管理
围绕新的医院管理结构,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制定和完善了医院财务、物价和审计一整套管理制度,健全了医院内部决策、运行管理、资产管理、医疗风险预警等机制。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实行网络化管理,规范财务运行,逐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适应 的运行管理机制。实行总会计师制度,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审计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内部审计,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实行成本核算。严格执行辽宁省统一收费标准,对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以及耗材价格等信息进行公开公示,患者住院费用实行“一日清单”制。
(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我们制定并完善了《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活化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将职工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岗位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三部分。岗位绩效是根据各科室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风险程度划分评定为三个档次。将职务津贴的35%加上医院收支结余核定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绩效工资考核分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作风和劳动纪律四个方面,采取百分制标准进行考核,把控制医疗费用、医疗服务数量、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作为主要量化考核指标,着重体现向一线倾斜的政策,突出高年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科人才的优势,重实绩、重贡献,更加关注综合指标,是对医院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医院给予绩效奖励,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提升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一)明确医院功能定位
我院是海城地区医教研中心,是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
我院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一切围绕病人需求,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主要任务是:为城乡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接治和转诊;开展和推广事宜的技术,提高业务创新能力,提高救治水平;为基层医院提供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承担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完成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等任务。
(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按照医院的功能定位,根据我市城乡人口数量、区域分布、交通状况、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对现有资源认真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臵。先后成立健康体检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成立了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对集团成员单位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业务查房。集团内部实行双向转诊,并通过预约诊疗服务、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简化就诊流程等措施,方便患者就医。
三是提高县级医院建设水平。我们按国家、省市的要求和部署,认真组织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并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细则,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和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争创三级医院。重新完善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实行院科二级质量管理。印刷出版了《海城市中心医院医疗
护理管理核心制度》,发放到每名医护人员手中,作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准则。加强对基础医疗质量、环节医疗质量和终末医疗质量控制,业务院长每周深入科室开展业务查房,狠抓诊断、治疗和手术质量,监督、检查核心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和三级医师查房情况;针对疑难、危重、手术、死亡病例,开展会诊和讨论,并检查会诊讨论记录及危急值报告等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运行病历质量,加强对电子病例的监管,提高病历书写水平。
四是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我们投入1100万元资金,对医院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先后升级和启动了LIS、HIS、PACS、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系统,并且实现了与医保和新农合联网;对全院网络设备同步进行更新,增加了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门诊医生工作站,手术室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系统、体检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自动办公系统(OA)等;同时扩展网络管理平台新功能,逐步开通自助费用查询系统、门诊检验自助打印系统、门急诊就诊叫号系统、就诊“一卡通”等,同时在门诊和病房均设立自助费用查询系统,并将每天发生的费用以信息的形式及时发送到患者手机上。我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院网络覆盖,无纸化办公,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初步打造出安全、先进的数字化中心医院。
五是加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医院重点扶持心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三个重点科室建设,加强新技术引进和专科人才培养,争取三年内打造成省级重点专科,实现医疗技术水平与逐步与上级医院接轨。心内科应用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急性心梗,再通率提升至70-80%;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30多例,永久性双腔起搏器臵入1例,降低了患者死亡率。神经外科开展50多例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普外科开展了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胃肠外营养、直肠癌超低位切除等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肠黏连松解、阑尾切除术和镜下活检术,胆道镜术中、术后胆道探查取石术等。
重症医学科(ICU)建设按照《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结构布局达到鞍山地区领先水平,设备设施先进,医护人员达到ICU医护人员基本能力及技术要求,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启动至今收治了呼吸衰竭、重症胰腺炎、重症药物中毒等患者,均得到了专业规范的治疗。
六是推广适宜技术。我院是国家级项目宫颈癌筛查定点单位,通过对牛庄镇和南台镇4000余名妇女的阴道镜筛查,及早发现可治愈的宫颈癌早期病变。妇科门诊能够熟练掌握阴道镜的应用技术,进行TCT和HPV的检查,阳性率1%左右。我院还开展了膝关节镜技术,与省肿防办协作的乳腺癌筛查项目也正在协商中。我们将继续对适宜医疗技术进行推广与运用,扩大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
七是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管理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医院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临床路径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我们首批制定了1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与电子病历相结合。各部门加强管理和与沟通协作,及时对临床路径标准与流程、药品种类与剂量等方面进行评估、改进和完善,查找存在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使临床路径更趋合理、运行顺畅。同时加强临床路径工作培训,加强各临床路径病种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病例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医疗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在积累一定经验后,我们逐步将临床路径增加到72个病种。目前,共进路径 1296例,完成650例。变异率
八是推进县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我们按照《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制订了《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更新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服务,从患者饮食起居、洗头、洗脸等生活护理做起,保证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护理部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管理方法、护理模式等方面不定期检查、评价,寻找护理管理及服务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今年5月起开展第四批优质
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五官科病房和神经内科病房为创建单位。目前,在我院18个住院病房中,共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4个,覆盖率达到78%,推动医院整体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我们重视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定了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考核办法,认真落实护理人员分级培训制度,定期、分级、分批对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培训考核和理论考试,合格率达100%,提高了护理服务技能,保证了护理安全。
九是提高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我院在中医门诊和中医理疗科基础上,加大中医人员的业务培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药治疗以及中医理疗为主要服务方式,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
十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合理安排长期进修和短期培训,有计划抓好低年资医师的轮转学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继续教育和医师考核。注重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医疗骨干人才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医疗技术队伍。先后选派青年医疗骨干心内科医生李海英、杜振伟到陆军总院学习冠心病介入治疗、神经外科医生王家伟到医大医院学习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普外科医生赵劲松到医大二院学习腹腔镜手术等等,选派青年医师到沈阳和鞍山市参加住院医师培训,定期对医师进行考核。同时加强院内三基三严培训,对核心制度、电子病历书写、心肺复苏等基
本理论和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临床医师整体素质。
三年选派48人到中国医大、陆军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上级医院做重点进修深造,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实用型医疗技术队伍。三年共开展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栓塞术、冠心病介入治疗、右半肝切除、左侧全肺切除等新技术、新项目13项,申报海城科研立项2 项,鞍山科研立项2项,得到科研经费支持14万元,撰写学术论文140余篇。2011年神经外科开展脑血管造影(DSA)50例,脑肿瘤手术29例,微创手术60例;普外科开展肝胆外科手术40例,胃癌根治术31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102例;骨科开展脊柱类手术60例,关节臵换手术24例;妇科开展腹腔镜手术78例;放射线科开展周围介入治疗95例。
十一是广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我们优化门诊服务流程,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和“院长代表处”,随时解决患者在就诊中遇到的问题,新农合门诊患者在一站式服务中心随报随走;设立陪检导诊中心,24小时为患者服务;开展了预约就诊服务,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和网络预约三种预约方式得到患者和家属们的一致认可。我们还设立惠民病房,对低保患者减免医疗费用,每年可减免医疗费用 万元。
五、加强上下联动,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我们加强与多家上级医院的合作,充分利用上级医院在人才、设备、技术和管理
等方面的优势,在医疗技术、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全力提升我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先后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业务,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建立协作科室,与鞍山妇儿医院儿科建立协作科室。目前,我们正与沈阳陆军总院协商建立协作医院,开展实质性合作。聘请陆总专家来我院工作,担任科室主任,参与心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的建设,负责业务指导和科室管理,参与科室收入分层,打造省级重点学科。
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协作医院以来,我们紧紧抓住上联机遇,定期邀请医大专家来院会诊、查房、手术、讲学,开通了远程医疗会诊、远程网络教学、预约挂号等业务。三年来,医大一院共派遣各学科专家1254人次,开展远程会诊1285人次,来院查房专家89人次,手术1182例,讲学203课时,为我院而培养医生31人,年平均上转危重患者2700余人,下转100余人,推动我院医疗水平平不断提高。
二是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实行医疗分工协作。2012年9月,组建了海城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与析木三院、南台四院建立了紧密型协作关系。我们设专职副院长主抓医疗集团工作,在医疗技术、设备、业务培训与指导等方面给予集团医院大力支持。每月二次下派专科技术和医疗管理人员,包括心内科、普外科、呼吸科、妇产科、骨科、电诊科等组成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到两家医院坐诊、查房、会诊、手术等,并下派一名高年资医生到析木医院长期工作,并在基层医院挂副主任职务,全力帮助基层医院提升专科医疗水平。一年来,累计下派专科技术和医疗管理人员20批次100余人,开展业务查房20余次,会诊、手术30多例,培养进修人员19人。向南台医院赠送价值20万元的X光机,提高集团医院的诊疗水平。医疗集团内采取预约服务、双向转诊、优化就诊流程等多项措施,方便患者就医。两年共上转危重患者250多人,下转30多人,特别是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等方面的全力合作,成功抢救了3名危重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家属的高度赞誉和卫生局的肯定。我院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了多次专业护理技能操作和院内感染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医疗集团医疗服务水平。
六、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医疗监管力度。我们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质量安全考核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罚和整改,推动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重点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率、药占比和平均住院日等关键指标的考核,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治理力度,严格查处不合理用药和不合理检查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二是行业自律和监督。我们健全了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开展职业道德学习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首诊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患者一次投诉下岗制等多种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深入开展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设立公开监督投诉电话;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随访,广泛征求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就诊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我们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距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这个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有信心在鞍山、海城两市卫生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各位领导和专家:
大家上午好!
1科室管理与人员素质
1.1 科室管理
县级医院生化室承担着检验科的大部分工作。传统的生化室管理多采用除生化室组长基本固定外, 其他人员轮转科室的方式, 使得部分“新手”并未完全掌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原理及操作, 并形成了一种误区。高科技自动化只是医学检验发展潜在和必要的条件, 制度是保证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实现生产力长期提高的必要条件。县级医院检验科的管理必须跟上《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步伐, 让每个检验工作者都能真正的了解分析仪的原理与操作, 成为现代化的检验工作者。
1.2 人员素质
近年来, 我国三级医院检验科建设已有长足的发展。目前, 医学检验系大专生和本科生已成为检验科的基本力量, 又有硕士和博士学位者参加进来, 从业者素质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县级医院检验科现在仍以中专生为主, 大专生和本科生也逐渐增多。为顺应时代的发展, 提高人员素质已成为县级医院检验科和检验工作者自身刻不容缓的问题。几年来, 我院克服种种困难, 通过报考脱产本科和专科班、成人自学考试、函授、资格证书班、短期技术培训、科内定期业务技术考核等形式, 加强在职培训, 提高了全科的整体素质。现在科室人员自觉学习钻研业务蔚然成风, 各级人员独立的实验诊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现代化的仪器与高素质人员的配合, 必将创造出准确、高效、优质的工作质量。
2标本
2.1 标本质量
在医学检验中, 标本的质量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 包括标本的采集方式, 患者的准备, 采集最佳时间, 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 都将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如检验血脂的患者应3d内禁油脂食物, 12h禁食后采集标本。凝血项目中测定血与抗凝剂的比例必须准确, 采集标本后须在1h内出结果等。临床检验中, 常有因标本采集不合格而影响结果的问题。因此, 从严从细做好标本质量控制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2.2 标本的处理
标本采集送生化室后, 在处理与离心过程中, 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环节。标本采集后应静置30min以后再离心, 血糖测定除外, 速度为3000r/min, 避免标本溶血和纤维蛋白原未析出而阻塞样针。我科由原来的普通生化管改为分离胶管, 分离胶管能快速分离出清晰的血清标本, 还有利于标本的冷藏。不能立即检出的标本应分离出血清后4℃冷藏, 标本编号时, 应做到查与对, 对姓名、性别、床号、测定项目等, 不能张冠李戴, 导致差错。
3仪器
3.1 仪器状态
仪器的工作状态是质量控制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仪器的正常运转依赖于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维护。我科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来, 仪器状态基本正常, 有时遇到小的故障, 根据提示自行排除, 使仪器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标本测定与分析。
3.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医学实验室最基本的要求。生化室能否向临床提供等质量 (准确、可靠、及时) 的检验报告, 得到患者和临床的信赖和认可是检验科建设的核心问题, 解决此核心问题就是搞好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在医学检验中主要分为3个阶段, 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在分析中质量控制中, 主要涉及到人员素质, 仪器校准, 量值溯源, 方法选择, 试剂匹配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验室完整的质量体系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下, 县级医院生化室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室内质控代表着每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而室间质控则是衡量检验科在省级内质量控制优差的体现。
3.3 试剂
试剂的质量也是影响试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因素。科主任严把试剂质量关, 选择最优试剂, 保证结果质量。
3.4 仪器操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主要体现在试剂方法的选择, 仪器的校准, 标准曲线的制作, 室内质控数据的分析。仪器维护及清洗。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分析顺序的安排, 避免试剂污染和相互干扰, 试剂针和搅拌棒每天用无水乙醇擦洗等, 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
4报告单的审查
对于生化室, 主要工作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其最终成果主要体现在检测报告单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时也会出现假值, 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审查报告单。过高值和过低值都应复查结果, 做到实验结果的再分析, 再确认, 保证准确结果发给临床医师并做出合理的分析报告, 做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5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
生化室为了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报告的质量, 不能只满足于接收标本到发送报告单这一环节, 要走出科室, 走进临床, 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当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相符或发现其他病理结果时, 要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 必要时进行认真的复查。
总之, 生化室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不容忽视, 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保证和提高整体质量, 才能使生化室工作达到优质、高效、准确。
孙志刚充分肯定了我省医改工作,他表示,在全国医改工作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河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连续五年坚持把医改主要任务列入“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医改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很多工作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为全国深化医改积累了宝贵经验。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采取综合措施,大胆探索创新,需要把握七个方面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二是调整医药服务价格,三是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四是改革药品采购机制,五是加强医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六是提升服务能力,七是构建分级诊疗格局。
李克指出,我省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着力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补偿和投入机制、构建有序就医格局、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药品采购机制改革、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促进医患和谐等八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下功夫做好“破除以药补医、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三篇大文章,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河南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医改办主任,各省辖市所属县(市)县长参加了会议。
(本刊编辑部)
整改措施
根据县合管办统一部署,我院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全院中层干部会议,并通报批评了存在问题的科室负责人并责令科室立即整改,写出整改措施及下步工作计划,并对责任科室和当事人依据院里制定的规范进行了处罚。为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掌握新农合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更加适应开展新农合工作的需要,我院举办了一次全面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各科室合作医疗工作的协调、监督和管理,特别要在尊重和维护参合农民知情同意权等方面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
2、严格核定参合住院病人身份,各科室设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科室监管员,负责监督并指导本科室开展新农合工作,医院新农合办公室专职人员不定时检查、调度各科室监管员履行职能情况,杜绝空挂床类似现象发生。
3、严格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做到补偿及时兑现,现场直
接报销,新农合报销窗口取消节假日休息,真正做到“惠民、便民”
4、将新农合日常管理工作与医院质量管理年紧密结合,纳入年终考核。
。。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
来源:青海卫生厅|日期:2011年05月30日|点击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小
打印页面次
关闭页面加入收藏
青卫药政〔2011〕4号
西宁市、海东地区、各自治州卫生局,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定,决定在全省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监测范围
省卫生厅监测单位:省医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省中医院、省藏医院、省第三医院、省第四医院、省第五医院、青大附院、青海红十字医院、省交通医院、西宁市一院、西宁市二院、西宁市三院;海西、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六州州级人民医院。
州、地、市卫生局监测单位:辖区内县级医院。
二、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制度执行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全院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生物制品类五类药品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监测,按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定期进行汇总统计,并组织专家对每类药品排序前10位的药品进行合理用药评价分析,通报评价结果。对排序5位的药品实行重点监测。各医院每月要对各科室和医师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排序,并在全院公示,对排序前3位的科室和医生,要组织专家结合处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通报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医院要结合专家评价结果,及时干预科室和医生的不合理用药行为,并将结果报省卫生厅。
(二)药品超常预警制度执行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无特殊原因使用量突然增加的品种,特别是抗菌药物,调查原因,实行重点监测,并组织专家进行合理性评价,定期通报,及时干预。
(三)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情况。各医院要开展致病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医院内细菌耐药监测月报告制度,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检测和监测,提高诊疗水平。并上报致病菌其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科室分布情况等。(四)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抗菌药临床使用情况、特别是围手术期用药进行监测,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五)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大力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对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定期通报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合理用药监测工作采取动态与常态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反映临床用药情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要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1、常态监测:各医院要按照监测内容要求,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干预,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省、州、市级医院每月要将本单位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总结和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干预处罚措施报至省卫生厅,州级医院要同时抄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县级医院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动态监测。省卫生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医院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报各医院监测情况,并督导各地开展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州、地、市卫生行政部门按季度对本地区合理用药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通报有关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并将通报和整改情况于每个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报省卫生厅药政处。
各医院要按照监测内容及指标要求,及时收集汇总监测数据,实事求是,认真审核,及时报送相关监测信息。
(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各医院要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完善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合理用药激励机制,倡导使用基本药物,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药品不合理费用。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干预,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
1、对监测指标不符合相关规定,特别是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使用强度监测排名靠前医院,医院负责人要向省卫生厅写出书面说明,并进行诫勉谈话;
2、对用药不合理的科室,医院要对科室负责人实行问责制;
3、对用药不合理的医生,医院要通过警告谈话限期改正、限定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等进行及时干预。对严重违规使用药品的医生要给予暂停执业3至6个月的处理,对经教育、培训仍无改正的医师,注销其执业资格;对未按照规定调剂处方药品的药师,情节严重的,要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三)实事求是、及时报送。各医院要按照监测内容及指标要求,认真审核,及时报送。2010年度追溯数据监测:各医院于2011年5月10日前,按照附件l、2、3、4要求,填报2010年全年统计数据; 2011年定期监测信息:2011年,实行季报制度。分别于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1月10日前报送,纸质文件加盖医院红章,同时报送电子版本发至yaozhengchu@yahoo.cn。有关报表可在青海省卫生厅网站下载。
附件:附件下载.xls
l.药品使用情况监测表 2.药品使用情况汇总表
3.医院主要致病菌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统计表 4.日
工作的指导意见
陕政办发 〔2010〕120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含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改革,促进县级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和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建立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运行体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健全行业监管机制,努力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试点范围
为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设区市选择1-2个县(市、区)作为试点。由县级政府申报,市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审核确定,省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主要任务
(一)统筹规划县域医疗资源。
在摸清行政区域内现有医疗资源总量和配置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布局,针对行政区域群众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规划要纳入本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公立医院所占份额,同时给非公立医院留出充分发展空间。县级人民政府负责举办一所综合医院、一所中医院、一所妇幼保健院,并明确其相应的规模、人员编制和功能定位,原则上不再新办公立医院。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明确县级医院的功能定位。
县级公立医院主要承担县域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初诊、处置和转诊、适宜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以及乡镇卫生院及基层卫生人员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县级医疗机构作为县域医疗服务中心和连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与农村基本医疗体系的重要枢纽,既要积极联系城市大医院,开展医疗业务对口帮扶、危重病例远程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转移,又要按照“县镇医疗卫生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大力支持和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三)落实政府保障责任。
1.政府负责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
2.对县级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按服务成本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无主病人救治费用经审核后按实际发生额补助。
3.政府负担在岗医务人员基本工资的比例不低于70%,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缴费,应由单位缴纳部分由同级财政予以补助。有条件的县区可实行县级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1.科学确定机构编制。依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构成和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合理确定编制基数,并为县级医院增加一定比例高、中级技术人员职位数,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与医院发展规模及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
2.探索建立县级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多种形式的县级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可由相关部门代表、法律届人士及医务人员代表等组成,参与医院重大决策制定、院长提名推荐、经营管理评价。医院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由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院长承担管理责任,接受理事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并按规定报告和履行报批程序。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
3.探索公立医院院长聘用制。公立医院院长按干部管理权限选拔聘用,实行任期制,进行任期目标管理。组织部门探索建立公立医院院长公开聘用、任期期限、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落实院长管理自主权。副院长、职能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人由院长在核定的岗位限额内提名,报理事会审核,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医院内部按有关政策规定可自主用人;按照岗位设置规定,合理设置高、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
4.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5.完善公立医院分配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探索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长期在县级医院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和津贴补贴方面给与适当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6.健全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在大型公立医院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
(五)完善医院管理和支持协作机制。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探索推行县镇一体化医疗卫生管理模式,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鼓励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之间积极探索以资本、技术、管理为纽带,组建医院管理集团、上级医院整体托管、城市医院团队帮扶、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逐步实现急、慢性病分治,常见病和疑难危重病分治,为农村患者提供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六)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
1.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医务人员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有效减少重复检查,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
2.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制度,逐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实现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管理。加强医院内部成本控制,通过增加财政补助、改革支付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3.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进一步强化药品的招
标、采购、配送、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管理,确保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求,保障用药安全。
(七)建立和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加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建立完善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和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政府应保证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组织开展工作的必要经费,医疗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要作为医院管理评价的重要指标。
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公立医院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对医院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
(八)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科带头人,高、中级技术人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县级医院就业,优化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到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30%以上。
加强县级医院业务骨干培训,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骨干力量,到城市三级医院学习进修,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3至5年时间,对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轮训,政府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完善城乡对口支援制度,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1年”的规定。结合“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落实大医院的技术力量长期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制度,使一批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可以“下得去”基层,并带动一批县级医院医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九)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快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县级公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及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县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药物合理使用、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的监管,促进县级医院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水平。
积极推进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诊断系统建设,逐步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疑难重症会诊等服务项目,实现城市优质资源与县级医院的互补和相互支持,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探索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患者诊疗信息“一卡通”和县、乡远程会诊,逐步实现县域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料的有效利用。
四、实施步骤
2010年12月10日前,各设区市成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机构,确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制定工作方案。试点县(市、区)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部署安排。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拟定报批区域卫生规划,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投入、医疗服务、药事服务价格调整,医院管理、院长任用、人事分配制度等)。
2011年3月至5月,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全面开展试点工作。
2011年6月至年底,进行试点工作评估,总结经验,全省推广。
五、组织领导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认识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试点工作由省医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省卫生厅具体指导,设区市、试点县(市、区)政府负责实施,卫生、发展改革、财政、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物价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各负其责。市、县政府应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努力细化、实化,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实施方案由设区市政府审定后实施,报省医改办和省卫生厅备案。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从浙江省2011年首批开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县中, 按照经济水平不同抽取3个试点县, 调查每个试点县的县级综合性医院。按照每个医院不同岗位 (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总人数的20%, 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抽取总人数的2%进行访谈。
由于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 对问卷缺失项无法进行补充核实, 将缺失项超过5项的问卷做无效问卷处理。有效问卷的缺失项用本项所有得分的均值代替。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总数为710份, 回收问卷667份, 回收率为93.94%, 其中有效问卷655份, 有效率为98.20%。
1.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分3部分, 分别是基本情况 (包括11 个条目) 、对医改认知和评价 (包括12 个条目) 、医改后的工作满意度 (包括28个条目) 。其中医改后的工作满意度部分包括工作条件及组织管理、相对报酬、人际关系及工作本身、执业环境和职业发展5个维度, 测量尺度采用李克特 (Likert) 五点记分法:根据“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到“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依次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 负向题目则以相反方式赋分。
1.3 资料处理
采用Epidata 3.1 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共655人。性别以女性为主, 占73.1%;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 占70.4%;年龄以30~39岁为主, 占39.5%;学历以本科为主, 占54.5%;职称以初级为主, 占47.9%;工作岗位以护士为主, 占41.8%;所在科室以内、外、妇、儿科人员为主, 占58.2%, 其余为其他科室人员;工作性质以正式在编为主, 占71.1%;在本岗位工作年限以2~5年为主, 占27.8%;月平均收入以3 001~4 000元为主, 占29.2%;近一个月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以8 小时及以下为主, 占53.4%。
2.2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经同质性信度分析获得问卷Cronbach’α =0.957, 大于0.8, 故推断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各条目之间的一致性较好。问卷结构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 结果显示KMO=0.959, 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量χ2=12 346, P<0.001, 说明问卷适用于因子分析。
2.3 医务人员对改革认知和评价
被调查者对本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具体内容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的占9.3%, 比较了解的占40.2%, 一般了解的占36.0%, 不太了解的占13.0%, 完全不了解的占1.5%。可见, 大多数医务人员对改革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了解。67.5%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比较积极或非常积极参与医院改革。认为改革后, 个人自身工作积极性提高和工作环境改善的人数相对较多, 分别占总数45.3%和42.6%;认为工作时间缩短、工作压力减少的比较少, 分别为8.1%和6.1% (见表1) 。这表明医务人员对本次改革的认可和评价不够理想。
2.4 医务人员总体和各维度满意度现状描述
本次满意度综合测评结果显示, 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得分为3.20±0.65, 高于理论中性值—3分 (本问卷综合得分最高为5分) 0.20分。各维度满意度得分中最高为“人际关系及工作本身”, 其他依次为“工作条件及组织管理”、“职业发展”和“执业环境”, 得分最低维度为“相对报酬”, 低于理论中性值 (3分) 0.25分, 见表2。
“对科室内同事之间关系评价”是本次医改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问卷 (28个条目) 中得分最高的条目, 平均得分为4.16±0.77;“对当前医患关系评价”为得分最低的条目, 平均得分为2.43±1.04。
2.5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5.1 单因素分析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 经卡方检验, 县级医院医务人员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岗位、所在不同科室、不同月平均收入间和平均每天不同工作时间的总体满意度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和工作性质等的总体满意度得分均无差别 (P>0.05) , 见表3。
分析发现:29岁及以下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得分最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 满意度得分逐渐走高;无职称的医务人员满意度得分最高, 其次是高级职称者、中级职称者, 初级职称者满意度得分最低;在工作岗位方面, 管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工勤技能人员、医技人员、医生和护士;儿科科室的医务人员满意度得分低于其他科室人员;随着月平均收入的增加, 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得分也随之提高;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及以下者满意度得分高, 随着工作时间增加满意度得分降低。
2.5.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总体满意度得分作为因变量Y (得分≤3分视为不满意, 得分>3分视为满意) , 将医务人员人口统计学指标 (包括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年龄、职称、工作岗位、所在科室、工作性质、在本岗位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和平均每天工作时间) 作为自变量引入, 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职称、工作时间, 见表4。职称项偏回归系数为正, 表明职称高者满意的概率较高;工作时间项偏回归系数为负, 表明工作时间长短与满意度高低成负相关。
3 讨论与建议
3.1 医务人员对医改措施的知晓水平较低, 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力军, 医务人员对本次公立医院改革的知晓、参与情况不够理想。对本医院医改的各项具体措施, 被调查者中仅近50%的医务人员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 一般了解和不太了解者还占较高比例。67.5%的医务人员积极投身于医院改革事业当中, 这提示改革政策和措施尚缺乏医务人员群体的理解和支持。因此, 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医院管理者应进一步组织学习、动员, 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 不断调整、完善政策措施, 积极听取和了解医务人员关于改革实践的意见和建议,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医务人员为改革建言献策, 允许其表达合理利益诉求, 凝聚他们推进医改的智慧和力量[1]。
3.2 医务人员的满意情况总体上不理想
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得分不高, 最不满意为相对报酬和执业环境。国内学者王文星、常起和邱德星等[2-4]也有类似研究发现。从调查来看, 目前县级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工资在3 001~4 000元, 83.7%的人们希望自身薪资待遇能够得到改善。医务人员认为调价后的劳务价值尚未真正与他们的工作付出和承担的医疗风险相匹配。建议加快支付方式改革, 同时在医院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将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和工作量、病人满意度等因素挂钩[5-6]。
医务人员对执业环境不满意。有80% 以上的医务人员对目前自身的职业安全感表示“一般满意及以下”, 85%以上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感到“一般满意及以下”, 超过80%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群体受到社会各界不公正和歪曲的评价。医院作为公共场所, 医务人员安全的执业环境应受到合法保护。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出台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多种方法, 使广大群众支持和理解医生的工作[7]。有条件的医院可新建“医患沟通中心”这类的科室, 形成医院方和患者良好的沟通机制, 从而减少医务人员直接面对医患纠纷的机率[8]。加快建立医生医疗责任保险, 合理转移医生工作风险。
3.3 影响医务人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职称和工作时间
总体满意度得分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 职称和工作时间是医务人员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无职称者和高级职称者总体满意度得分高, 其次是中级职称者, 初级职称者满意度得分最低, 呈现“U”型曲线。本次调查, 无职称者多为工勤技能人员, 直接参与临床一线工作的时间和负担较其他职称者少, 实践工作的期望值和回报往往相近, 故满意度得分较高。高级职称医务人员一般从事本职业工作年限较长, 专业技术娴熟, 社会地位和工作收入相对于初级、中级职称者高, 满意度得分相应较高。建议关注职称较低 (初级、中级) 的医务人员, 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目前, 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大于9个小时及以上者占到总数近50% 以上, 医改后仅8.1%的人员认为自身的工作时间有所减少。访谈中诸多医生和护士反馈, 随着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的提高和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患者来院就诊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大大加重了县级医院的工作量。频繁的夜班次数和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的要求, 严重扰乱医务人员生活规律和身体节律。超负荷工作极易引致医疗差错的发生, 为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生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应根据医院实际业务量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 适当引进人才, 减少人均工作负荷, 对于医务人员必要的加班给予合理的劳动补偿[9]。国家层面, 全面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落实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减轻县级医院的工作负担和压力[10]。
参考文献
[1]陈健尔, 张秀娟, 孙统达, 等.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体制改革认知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1) :28-31.
[2]王文星, 马利, 徐雅.基于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13, 30 (1) :64-66.
[3]常起.山东省县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1.
[4]邱德星, 杨灶金, 庞金成, 等.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工作现况及满意度调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3) :237-239.
[5]闫永亮, 闫菊娥, 赖莎, 等.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执业环境与其期望状况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 (4) :23-25.
[6]秦遵武.公立医院改革与医院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3 (2) :142-143.
[7]程红群, 陈国良, 蔡忠军, 等.512名医生自卫性医疗行为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3, 23 (6) :8-10.
[8]朱玲凤, 朱琳鸿, 项昌富, 等.某院医务人员医疗安全认知现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4) :284-286.
[9]曾庆洁.X省Y市Z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前后医患满意度对比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根据意见,改革目标到2017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看大病、解难症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去行政化
逐步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合理界定政府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的自主营运管理权限。
人事改革
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薪酬改革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薪酬倒挂机制有望彻底改变。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工资有望提升。
破除以药养医
所有县级公立医院都要医药分开。县级公立医院只能有“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一个降低,一个提高。降低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价格,提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改革医保支付制度
2015年底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县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到2017年,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严控医药费不合理增长
加强医药费用监管控制,重点监控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医疗总费用等情况。
放宽社会资本办医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院通过各种方式探索改制和重组或转换成民营医院,打通社会多元化办医渠道。
鼓励中医药服务
在规范中医非药物诊疗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重要服务。
完善评价制度
淡化论文和外语要求,突出技能和服务质量考核,县级公立医院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县级医院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县级医院改革09-23
县级公立医院收入分配改革探讨10-06
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情况报告(提纲)11-19
新医改形势下县级中医院如何突出重围09-14
学前教育县级教研计划10-27
年县级对疫情防控工作汇报07-11
申请县级文明单位工作总结10-24
浅淡县级党史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07-09
创建县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工作总结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