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精选7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篇1

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根据2006级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实施方案、[2007]中央电大文法部《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湖南电大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教学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具备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并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一)调查要求

社会实践必须在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80%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社会实践为3学分。毕业实习时间原则上应在修完规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后集中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一般安排2—3周时间。

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实习的书面材料由毕业实习评阅教师评定。

社会调查字数不少于2000字,内容应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并符合汉语文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不得免修。

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应当填写社会实践鉴定表,写明有关社会调查时的基本情况,由社会调查活动的组织单位或接受单位签署意见。

调查报告的内容:题目及署名;问题的提出;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方法,调查结果及分析;调查结论以及建议等。

(二)成绩考核

必须在真实有效的毕业实习基础上提交。如有以下情况视为无效:没有亲自参加调查,或亲自参加了调查,但不是自己亲自完成的调查报告。

毕业实习的考核要求提交以下成果形式和相关资料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 1.毕业实习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书面材料为依据;

2.调查报告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并符合汉语文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字数不少于2000字;

3.毕业实习成果的格式要求

成绩考核标准:社会调查的成绩为合格、不合格两级制。毕业实习的书面考核材料经审核合格后给予相应的学分。没有参加实习、未交书面材料者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毕业实习成绩初评不合格者,允许补做一次。

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它旨在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一)指导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指导教师的资格: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修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凡未按指定层次和指定专业指导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成绩无效。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指导教师的职责:开题阶段,指导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开列参考文献目录,提示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写作计划,指导学生完成开提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并签署同意开题后,学生方可进行论文写作;撰写、修改及定稿阶段,指导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初稿、二稿进行修改,仔细审阅,提出修改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评审论文;定稿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论文做出初评意见,并指导学生作好答辩的准备工作等等。

(二)论文写作资格

1.学生必须进行了毕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的书面报告,取得社会实践的相应学分; 2.学生必须修完课程总学分的80%。

(三)写作要求 1.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而不应脱离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撰写毕业论文既是一项科研活动,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选题鼓励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

2.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方向 学员可以从所给定的范围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也可自己确定题目。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论文必须与汉语言、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本专业方向相关。

3.毕业论文质量要求

(1)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材料翔实,结构完整,思维明晰,论证有力,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观点新颖是指要有一定创造性,选题、立论或材料运用,要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分析或论证,或者从新角度来讨论问题,或有新发现的材料来论证;观点明确是说论文中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论点,中心突出;材料翔实、有力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详尽、真实的材料,而且材料必须能为论文的中心服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结构完整、严谨要求论文必须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每一部分之间或每一部分内部都必须符合逻辑关系。语言必须通顺;格式规范就是要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论文的规定格式去作。

(2)论文要有学术价值或一定的理论支撑。

论文要有学术价值是指所探讨的问题对于本学科的研究有推进或启发作用,对人文精神的建设乃至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论文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支撑是指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论证,要有相关理论分析,要透过现象抓本质,寻找规律。

(3)论文要符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4000字。4.毕业论文部分的组成:

(1)封面与封底。毕业论文封面与封底由湖南电大统一配置;

(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摘要应简洁精当,字数以200-300字为宜;

(3)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篇论文应有3-8个关键词;

(4)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具有概括性;

(5)正文。毕业论文正文的内容和结构要比交流论文复杂,为了使文章的脉络更为清晰,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大都有章节之分,而且要尽可能加上小标题,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

(6)注释。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的注释,规定一律采用尾注的形式。注释主要有两种作用:第一,注明引文出处;第二,补充内容(主要是要深入,但与文章的主体关系不大的内容);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常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或编者),文章名(或专著名),出版社,出版或发表日期; 5.毕业论文的写作装帧要求

(1)毕业论文应完成三稿。

一、二稿手写在毕业论文评审表中,第三稿(定稿)统一用A4纸打印,标题用4号黑体,正文内各标题用小4号黑体,正文用5号宋体。

(2)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由上至下依次为:

封面、摘要及其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封底

(四)毕业论文的成绩考核 1.评定毕业论文成绩的环节

毕业论文成绩考核根据论文评定的标准和等级的要求,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初评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将成绩打在评审表“初评成绩”栏中,分校审核后,报上级电大终审。

2.评定论文等级质量的要求

对论文质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

(1)学术性:主要是题目要有一定的学科意义,内容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含量。(2)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论文的观点是新的学术见解,是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的看法。如果能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或者能以新的论证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对已有的理论观点加以阐释,论文也可视为具有学术创新性。

(3)逻辑性:学术论文是一种逻辑构成,所有的观点和材料都应当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之中,整篇文章应当自成一个理论认识系统,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缜密的论证体系。

(4)规范性:论文的总体构成及表述方式必须合乎文体规范。

(五)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标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取得及格以上成绩者给予毕业论文的学分。优秀(85分以上):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实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良好(75分-84分):观点明确,材料翔实,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实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及格(60分-74分):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欠,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并且能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不及格(60分以下):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缺少层次感和逻辑性;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少于4000字;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有上述情形之一者便为不合格。

三、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计划

1、开学初期 :师生见面会和确定选题并交指导教师;

2、学期中间:完成写作提纲、初稿(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3、学期中间:完成二稿(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4、学期中间:完成正稿(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

5、期末:学业顾问整理论文,送交教学科

6、期末:论文送省校复审

四、实践环节所需提交的材料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手写稿)

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一稿、二稿)(手写稿)

3、毕业论文(定稿、打印稿)

4、软盘(内容为定稿)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篇2

集中实践环节是高校各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其重要性对于集人文性和应用性于一身的英语专业尤为突出。英语专业的集中教学环节是对专业学科知识系统归纳的过程, 是对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能力的检验, 是对专业知识更深入、更具反思性的探索。因此, 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是这一教学环节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高校语言类社团作为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丰富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了英语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发挥了第二课堂的功能。本课题致力于推动高校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与语言类社团组织发展的结合, 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和开展情况的调研, 发现和分析高校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 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 建设性地提出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案, 为高校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乃至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科学化提供参考。

1.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集中实践环节几部分构成。这些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程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哈佛大学的《1992年核心课程简介》提出: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外国文化、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六个方面。有语言品牌特色的高校和综合性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数据显示 (表1) , 99%的高校都设有通识教育课程, 名称各有不同, 或通识教育课程, 或公共课, 名称不同, 但作用相似。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集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于一体, 也是当今教育应对“高分低能”问题的基本思路。通识教育课程为英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了基本保障, 同时奠定了英语专业集中教学实践环节开展的基础。通识教育在整个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小视。

英语学科基础课程重在对最基本专业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储备, 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直接影响专业基本功的扎实程度;英语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是英语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实际运用。如果学生专业基本功不扎实, 会直接影响集中实践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此外,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的“专业性”是不同专业的分水岭,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般而言, 英语专业会应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不同方向, 如师范、翻译、商务等;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大多也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与专业课程呼应, 检验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说, 英语专业课程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然而, 这点实际上未得到充分重视, 后文会对此详细论述。

对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实践环节和专业方向课程所占比例的调研结果显示 (表2) , 英语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在整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如扬州大学的集中实践环节的比例是18%, 而其专业方向的课程所占比例只有10.5%;武汉大学的集中实践课程也超过了其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比例。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集中实践环节在整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地位一点也不逊于专业方向的课程。

若将整个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比作一座大厦, 通识基础课就是大厦的整体框架, 专业基础课就是整个大厦的根基, 专业课程就是这座大厦的建筑特色, 而集中实践环节就是最后的实际呈现效果。前三者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直接会影响整座大厦最终的实际呈现效果, 大厦自然不会完美。

2. 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现存问题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但其在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如课程设置, 学分配比等。本课题因此从课程设置、学分设置和资源设置三方面进行实际调查, 客观地对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现存问题进行分析, 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2.1 集中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常较为“被动”

一些高校为实现课程总量达标, 将一些课程强加在集中实践环节, 比如某理工院校将英语演讲、读书报告这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放在集中实践环节, 且只给英语演讲课程和读书报告这类课程安排半学期的学时。无论是专业理论, 还是专业技能, 都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掌握。如此设置显然未能意识到这样不仅不能使学生切实地练就此类课程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 此类课程设置的效果也会因此大大削弱。课程设置随意而发, 就会失去其应有之意。

2.2 集中实践环节课程的学分安排逻辑性差

从课程目标讲, 一些课程注重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 有的课程则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两种不同倾向的课程, 学校在安排这类学分时, 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依据, 这样才能科学性地将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合理分配好。而从一些高校的集中实践课程学分设置看, 不同课程的学分悬殊还是很大的, 这种差异会左右学生的选课倾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分安排需科学化。

2.3 资源配置不完善

集中实践环节是整个英语教学培养方案中非常注重实践的一项内容, 因此在安排此类课程时, 要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财力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教学资源的短缺, 如实验基地、实验室、实验器材等硬性设备的缺乏, 没有专门的教材等;人力资源的短缺主要表现为专业教师团队的欠缺, 一个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师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素质: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强大的实际动手能力, 专业的实践知识储备, 这些都是一个专业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却是实践经验和知识缺乏, 教育内容陈旧, 教育方法缺乏创新 (任兴武, 胡燕红, 2006) 。

3. 语言类社团与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语言类社团是学习语言的第二课堂, 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更轻松地学习第二语言。语言类社团为外语专业学生搭建应用平台, 是学生们进入职场前的演习所。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将专业所得寓学于用的基本能力为目的, 注重英语专业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亦是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语言类社团发展的有机结合, 将极大提高语言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这也是许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期待的结果。

3.1 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的实践性

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监控理论”中提出, 二语习得涉及两个不同的过程, 分别是“习得过程”和“学得过程” (Stephen D.Krashen, 1981) 。顾名思义, 习得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巧合中接触到某种语言, 然后经过反复地实际运用, 能够基本掌握该种语言;学得过程就是学得者后天经过刻意的强加学习, 以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方式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 最后能够基本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虽然两者最后的结果都是掌握了一种语言, 但是从时间和精力方面考量, 习得是更为高效的。

克拉申在“监控理论”中还指出, “习得”语言的学习者会很牢地记住该语言并且能够在实际场合对其轻松驾驭, 而“学得”语言的学习者在实际运用该语言时并不能做到像习得者那样灵活, 只能机械地根据从书本上掌握的有限知识用该语言进行基本表达。比如虽然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书本学好英语, 最终基本实现用英语表达, 但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如果只是机械地通过书本来学习英语这种语言, 那么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另外, 无论是从精力还是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方面来看, 习得过程都比学得过程略逊一筹。

实践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各高校蓬勃发展的语言类社团为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学生社团的发展注重自主性和趣味性, 与现下英语语言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语言类社团发展和集中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 可以实现英语学习应有的“实践”效果。

3.2 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与语言类社团发展的科学结合

语言类社团的发展方向及目的在某些方面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不谋而合。我们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语言类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社团自身建设机制不完善、指导老师职责不明确等问题 (苏婧彦, 陈连贵, 2014) , 这些问题恰好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很相似, 因此可以尝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展, 互相取舍。针对集中实践课程及社团存在的共同问题, 应从学校、社团及集中实践课程本身入手, 实现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语言类社团科学结合的有效发展。

3.2.1 从学校本身考虑

高校校园是语言类社团生存的基本环境, 学校学院对社团发展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会对社团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高校至少需在以下方面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1) 资源配置

学校应该根据社团的发展需要, 从校内与校外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两方面入手改善社团的条件。学校在校内应根据社团规模设立相应专门活动场所, 并配备相应硬件设施, 尽可能减少学生因设施不到位而无法开展活动;协助社团在校外建立一定数量活动基地, 拓展活动空间。软件建设表现为制定严格的社团实践大纲, 大纲须明确规定社团实践活动的目的、要求、形式和内容等。另外, 学校还应根据每个社团不一样的发展需求给予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资金的分配及培训资源的调配必须有一个详细的记录, 根据记录适时地规划和调整。

(2) 品牌塑造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定义品牌时指出, 品牌的目的就在于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 (菲利普·科特勒, 2003) 。要想区别于同类, 品牌就应该要有科学有效的品牌战略, 在企业的竞争中, 品牌战略的优劣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朱震宇, 2009) 。社团的运作好比一个企业, 学校打造品牌社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品牌战略意识, 如打造有特色的英语辩论社, 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口才, 并应对活动组织形式进行创新, 激发社团活力, 学生们也会因此更有兴趣地去参与其中。这不仅是对已加入该社团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的保护, 还是对未加入的学生的一种吸引, 于学生和社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3) 教师指导

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对社团发展意义重大, 指导老师不仅可以给社团出谋划策, 而且可以提高社团的专业形象。本课题前期调查报告 (苏婧彦, 陈连贵, 2014) 显示, 虽然很多社团都分配了指导老师, 但大多数社团指导老师的人数只有一名;指导老师一学期内参与社团活动的次数只有1-2次, 这是明显不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选对指导老师。语言类社团应该根据社团的规模, 配备至少2-3名专业的专业老师, 这样在指导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社团活动时可尽力消除专业技术问题。另外, 还应考虑到指导老师的个人能力和学术专攻领域。其次学校需要对指导老师进行系统管理, 组织定期的检查和培训;社团需要根据老师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给出反馈意见;指导老师自身也需要会不断提高和改进, 以适应和满足社团发展需要。

3.2.2 从社团方面考虑

语言类社团是语言学习的第二课堂, 是语言专业的学生学以致用的平台, 社团的健康发展对学生语言的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确保社团的健康发展, 社团应该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如下几点:

(1) 综合考虑

社团要积极和学校配合, 综合考虑社团和英语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两者改革后的发展需要。学校在将集中实践环节中的课程放到社团中时, 社团首先要清楚学校这样做的用意, 充分了解课程目标、要求、内容和考核方式等, 设计出不同于课堂模式的学习方案, 再结合学校的培养计划设计出初步的试营方案, 在后期的实践中还需对初步的试营方案不断完善。

(2) 自我特色

社团自身应该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案, 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在吸纳集中实践环节课程时, 社团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取舍, 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社团应该建立标准化的规章制度, 既可以规范社团管理, 又可以使在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并轨时有所标准。只有形成了科学的标准体系, 才会促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社团结合的健康发展。

3.2.3 要从集中实践环节课程设置本身出发

英语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是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 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集中实践环节的改革应重点考虑以下两方面:

(1) 教师素质

集中实践课程的教师素质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素质、知识结构、工作才能。集中实践教学不同于专业课教学, 集中实践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实践课程的老师应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在集中实践教学过程中, 任课老师需不断推陈出新,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学习效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课程教师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包含精深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广博的实践知识。高素质的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应具备更强的组织能力, 能将实践活动统筹安排好。

(2) 规范管理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需具有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 大纲中需明确规定实践课程的上课时间、学分设置等, 学生和任课教师需严格按照大纲上的要求执行。大纲制定时要将学生和老师双方因素考虑在内, 因为英语专业学生应修的总学分是应有所控制的。学生方面, 要充分考虑学分限制;上课时间、地点等要素也可能影响实践效果, 不能出现集中实践活动与专业课程学习冲突的情况。教师方面, 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任课安排, 科学合理地安排老师一周的课程, 要了解每一位老师的学术专攻, 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丰富的老师应优先安排至集中实践课程。大纲还应对每一个集中实践课程合理规定其形式、目的、内容和要求。只有对集中实践环节实施规范的管理,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结语

高校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存在课程、学分设置不科学及资源缺乏的问题。结合前期关于语言类社团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课题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 从学校、社团及集中实践课程三个方面, 提出社团发展和集中实践课程相结合尝试性方案。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 品牌的战略塑造, 教师的专业指导, 都会促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 社团也应和学校积极配合, 综合考量且不失自我特色。集中实践环节作为改革的对象, 要配备高素质的专业指导教师及科学规范的管理。这些系统、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为高校外语专业语言类课程建设及第二课堂质量的优化提供参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问题也会不断涌现, 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案应更具前瞻性和长效性, 语言类社团应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余凯.通识教育与哈佛大学的发展[J].科技导报, 2009.10.

[2]任兴武, 胡燕红.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06) .

[3]Stephen D.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America:Pergamon Press Inc, 1981.

[4]菲利普·科特勒.资本市场营销, 全球化品牌[M].2003.

[5]朱震宇.浅析品牌的重要性及其价值体现[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2) .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法学 实践教学改革 认识

法学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中,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性的认识,用所学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就法学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中社会实践改革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点体会和看法。

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以往,集中实践环节的做法是让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我们发现,这一时间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学生们为了应付交差,提交了各种内容的调查报告,没有进行实地调查,而是在网上下载、抄袭别人的作品,这就完全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青海电大法学本科专业从2008年秋季在全省开放教育学院对社会实践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试点。至今,已推广到全省电大。

1 改革的具体做法

我们以《法律文书》课程教学实践为例,进行了法学本科集中社会实践的改革。《法律文书》课程是一门专门讲授适用于各项法律工作所必需的法律文书写作知识,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写作能力的法律实务课。简而言之,它是一门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应用写作课。它既要以写作的基本规则和知识为依据,又要具备按照法律工作对文书写作的特定要求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但是,它在课程中单纯的去讲授一般的写作知识,也不是专门的讲授哪一门法律专业知识,而是在不违背写作规律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法律对各种文书的特定要求予以制作。其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具体掌握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要领,逐步提高写作法律文书的实际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该课程既是一门写作知识课,也是一门写作技能的训练课。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而且还要切切实实提高实际的写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本课程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根本的教学任务。社会实践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实践性的认识,用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大多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我们把《法律文书》课程时间的教学引申到社会实践当中,以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带动社会实践改革,以社会实践检验课程教学的效果。这种改革的创新,达到了课程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效果相统一的目的,其示范性的效果显而易见。具体做法:一是在教学计划中讲《法律文书》课程的开设时间整到最后一学期,与该专业社会实践在时间上相一致。在《法律文书》课程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在网上发布典型的审判案例,按照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角色,为学生讲解各类文书制作的要求、格式以及写作技巧,这些教学案例的精选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通过案例教学,给学生介绍个梳理,生有一个全面了解案情、审判过程几所运用的法律条文、法理理论及其逻辑思路。二是按所学法律知识撰写与实践角色相适应的法律文书。学生在理清案情脉络、全面理解案情,分析案件中各角色在本案中的性质、地位、位置后,选择自己所愿意担当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所学的法律知识,撰写与该角色相适应的法律文书(不少于2000字)。三是根据综合实践评定成绩。学生所撰写的法律文书定稿后,按小组组成模拟式法庭,按角色和法律文书的内容进行叙述和辩论,评委老师当成点评和指导,合议并评定出应得的成绩。

2 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2.1 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发布的案例(包括案情介绍、审理过程、判决结果、争议焦点、法理分析及防范提醒)。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整个审判过程及所运用的法律条文、法理理论及逻辑思路。学生在理清案情脉络、全面理解案情,分析案件中个角色在本案中的位置、地位,选择自己所愿意担当的角色,根据角色在本案中的性质,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相应法律文书,既深了学生对法学理论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掌握案情的时候,把自己置身于案件当中,提高了了解案情,弄清案件审理过程中个角色的主张、观点的兴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按自己的观点从角色所拥有的权利出发整理思路,认清事实、发现有力证据,寻找能够支撑自己观点和权利的法律依据。这话做法,非常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温习已学过的法律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学生的法律文书定稿后,在教师指导下,按小组组成模拟法庭进行模拟演练。并由学生按自己在法律文书中的角色,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角色,对自己所撰写的法律文书进行当庭表述或辩论。其优点是: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在模拟法庭的演练过程中,学生必须考虑所处角色的利益,全力以赴的争取最佳效果。教师在其中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即挑选或编写适当的案例教材、提供一般性指导、评价学生的观点和表现等。②学生不仅要处理法律理论问题,而且必须处理法律事实问题。当学生接触案件时,首先需要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筛选和构建,从而形成要向法庭陈述的事实,并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见。这时,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过程。学生要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见和开庭时进行的陈述及辩论,这种能力不仅依赖于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充分理解,而且依赖于对各种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应用。比如,对于其他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以及法官的心理分析、法庭陈述和辩论的技巧、对于逻辑学熟练运用、对于与案例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了解。因此,模拟法庭的演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素质训练和培养的最佳途径。③模拟法庭的演练不仅仅局限于法庭的辩论,而是一种系统地全过程的训练。如果运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法律规范的运用,学生学到的只是有关诉讼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一个点上的知识和分析能力。而模拟法庭的演练,由每个小组参与,一般都有三到四个小组,也就有三到四个不同的案例在进行演练。学生必须从所提供的零散案件材料入手,经历分析实施情况、找出有关的法律要点、寻找适合的法律规范、书写有关的法律文书、陈述、辩论、宣判等环节,了解案件进展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把握案件的进程和结局。

总之,法学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无论是课程实践还是社会实践,其目的都是是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案例的技能。这种以课程教学带动社会实践的方法,更具有实践性、统一性、组织性、公开性、知识性、综合性、具体性、形象性和观赏性的特点。这样有组织,有目的,有效果的教学实践,虽然相对缩小了实践的范围,但的确也提高了集中实践的效果。法学本科集中实践环节的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尚需认真总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宁致远.《法律文书参考资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大纲.2012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篇4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召开的全国电大系统“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双向视频会议的通知和省电大的要求,从2009年秋季开始,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集中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由自定题目调整为定向题目。定向题目统一为以下三个题目:

(1)“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

(2)“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

(3)“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

(一)、实施方法

1.调查对象

(1)“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和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为止未离开农村者。

(2)“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和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为止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者。

(3)“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的对象是2003、2004和2005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本科毕业生受访条件为到目前为止未脱产进行学历提升,在过去六个月内未变换工作者;用人单位受访对象为该毕业生现在的直接领导,并担任其领导职务六个月以上者。

2.调查方式

⑴ 个人调查

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调查题目,并按照社会调查的有关安排和要求,采用中央电大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见附件1、2、3),对符合受访条件的调查对象实施调查。

①选择“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或“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题目的学生,每人调查对象原则上不少于4个。

②选择“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题目的学生,每人调查对象原则上不少于2组,每组包括一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

⑵ 小组调查

①选择“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题目的学生,若经多方努力仍不能找到符合受访条件的调查对象,可以书面形式说明情况,并经市级分校社会实践环节负责人认可后上报省校,调查领导工作小组审核后,可以改为小组调查。但每组人数不得超

过3人,每组调查的人数不少于7个。

②选择“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题目的学生,若经多方努力仍不能找到符合受访条件的调查对象,可以书面形式说明情况,并经市级分校社会实践环节负责人认可后上报省校,调查领导工作小组审核后,可以改为小组调查。但每组参与人数不能超过5名,调查对象不能少于3组。

3.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要认真做好访谈。问卷调查以当面填答的形式为佳,也可通过邮寄或网络等形式填答。访谈可利用问卷进行结构式访谈,也可在填答问卷之外,根据需要自行设计问题进行非结构式访谈。访谈可视条件,采用实地、电话、网络访谈等不同形式。

4.调查要求

1、参加调查的学生,在调查之前必须先向本校社会实践环节负责人提交自己掌握的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姓名、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所学专业、工作单位、具体职业和联系办法等。

2、参加调查的学生,应及时将调查问卷送到被确定的调查对象手中,并确保调查问卷填写的完整性和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同时做好访谈笔录。

3、参加调查的学生应按时回收已填写完毕的问卷,并提交给市级分校社会实践环节负责人审核无误。

4、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总结报告撰写。

(二)、指导教师要求:

1、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2、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确定选题,对学生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针对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超过30人,兼职教师不超过20人。

(三)、成绩评定:

1、社会调查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2、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初评成绩的依据。

3、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成绩评定可按如下权重评判:调查内容选题(占10分)、观点是否正确和明确(占35分)、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占35分)、逻辑是否严密以及结构是否严谨(占10分)、语言文字是否流畅(占10分)。90分(含90分)以

上者为优秀,80-90分(含80分)为良好,70-80分(含70分)为中等,60-70分(含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4、调查报告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未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未能达到必需的社会调查活动课时、未提交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抄袭造假者,按不合格处理。

5、凡社会实践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附件:

1、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2、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3、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调查问卷

4、调查问卷填写说明

5、问卷、访谈以及调查报告的相关事宜说明

二、毕业作业

(一)毕业作业旨在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二)凡修完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作业实践。毕业作业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三)毕业作业的选题应当在行政管理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毕业作业选题分为规定性命题和自选命题两种。选题需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四)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初步选题后,由教学点专业责任教师签署意见,教学点加盖公章后,报分校专业责任教师签署意见,分校教学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并存档。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特殊情况必须修改的,须报省级电大审批。一个选题在被选用两届后,一般不再作为选题推荐。

(五)毕业作业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确实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综合性试题,必须明确分工,保证各自独立完成所分担的部分,杜绝抄袭、代笔等弄虚作假行为。

(六)毕业作业应做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语言通顺。

(七)毕业作业的形式应为学术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000字,不超过8000字。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作业提出。

(八)毕业作业主要内容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九)毕业作业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之

一。毕业作业的时间为5周,5学分。

(十)毕业作业要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

指导教师要求:

(一)行政管理毕业作业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熟悉电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各试点教学点应将毕业作业指导教师名单报电大分校初审,经省级电大复审后确定。

(二)行政管理毕业作业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对学生毕业作业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写作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对每位学生毕业作业进行分阶段指导,一般不少于6小时,每次指导需进行较详细记录;检查学生独立完成协作工作情况,鉴别并制止抄袭、剽窃等造假行为。

(三)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各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多于15人,兼职教师不多于10人。专职教师同时指导的各类学生数一般不超过30人,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各类学生数一般不超过20人。

成绩评定:

(一)毕业作业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市电大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篇5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方案

集中实践环节是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所规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电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本专业集中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四部分。

一、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大作业)是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共计3学分。课程设计是学习专业技术课所需的必要教学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巩固和掌握专业知识,并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做必要的准备。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局部设计从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计算、绘图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和绘图的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学生需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熟悉有关设计资料及参考资料,熟悉各种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认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内容。

2.学生均应在教师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课程设计的成果为计算书和1号图纸2张左右。要求计算书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要求图纸、图面布置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用工程字注文。

(三)课程设计的课题

课程设计(大作业)计有以下五门课: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建设监理。每课群组选定一门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各门课的要求如下:

1.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熟悉混凝土结构体系荷载的传递及确定。

(2)熟悉结构的平面布置。

(3)掌握单向板、次梁、主梁承载力计算、板梁配筋计算。

(4)绘制结构平面图、板梁(次梁及主梁)配筋图及抽筋图。

(5)写出计算书。

2.钢结构设计

(1)熟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体系荷载传递方式及确定。

(2)掌握屋架杆件的内力计算,及荷载不利组合的杆件内力。

(3)选择杆件截面,设计上、下弦杆及腹杆。(4)绘制屋架结构图、写出计算书。

3.结构设计原理

(1)将所学的结构设计原理方面知识与实际结构结合,正确分析设计结构的类型及所受荷载,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等。

(2)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能够正确地选用材料从而进一步掌握材料的种类,性能和容许应力。

(3)熟悉拉杆、压杆、拉压杆、拉弯杆件压弯杆件及梁的设计步骤,能够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正确的力学分析,从而合理选择构件截面,并能正确、全面地验算构件和结构。

(4)掌握连接的设计、验算方法。

(5)了解一定的施工、工艺方面知识,从而使设计更加合理。

(6)写出计算书。

4.桥梁工程

(1)熟悉有关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2)熟练查阅相关资料及设计规范。

(3)掌握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受力分析、配筋计算、强度、刚度、稳定性验算。

(4)掌握图纸绘制方法,整理归纳设计成果。

(5)写出计算书。

5.建设监理社会调查

到有关监理公司调查,已进行过监理工作的建设工程了解:

(1)监理规划如何制定。

(2)实施情况如何。

(3)产生了哪些效果。

(4)存在问题及今后如何改进。

(5)写出调查报告。

(四)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职责

指导教师资格: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一般由专业课教师担任,也可聘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技术人员担任。

指导教师职责:指导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的课题选题,学生分组。每一教师指导1-2组,每组学生7-10人,每组可选定一课题。教师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督促、检查学生的课程设计进行情况,课程设计完成后负责学生的成绩考核。

(五)成绩考核及时间安排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资料,计算书、图纸及质疑进行评定。课程设计成绩按四级分评定即: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时间安排:课程设计安排在第4学期以后,安排3周时间。

二、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开放教育土木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机会,是对教学的必要补充。

生产实习3学分,安排在第4学期以后,时间不得少于3周。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建筑工地,管理单位及政府的主管部门的接触,使学生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整个基本建设程序和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生产实习,密切接触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

(二)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职责

指导教师的资格: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实排、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在实习前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实习期间定期下工地实习点,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工地的指导教师密切配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工作情况,实习日记等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实习方式

实习需要较多的施工现场,对工程有一定要求,而且要分散进行,不宜集中,主管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实习工地。

学生可持学校介绍信自行联系实习工地。将工地同意实习回函,寄回学校,经指导教师同意,即可到该工地实习。也可由指导教师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工地。

(四)实习内容

学生实习期间,在工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如下岗位: 1.参加工地的质量监督工作。2.参加工地测量放线工作。3.参加编制单位施工组织设计。4.参加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

5.参加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研究及实验工作。6.参加投标报价工作。

7.参与有关合同管理、索赔工作。

(五)生产实习日记

生产实习日记是学生积累学习收获的一种重要方式,应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每天认真记录工作情况,心得体会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根据每天工作情况,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工作;如施工组织情况、劳动安排、新材料、新的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布置等。

遇有参观、听课或听专题报告会,及技术交底等应详细记录这部分内容,并写出本人的心得体会,日记内容除文字外,还应有必须的插图或表格,除记录收获外,还应写出对项目管理、政策法规等的认识。

(六)实习要求

实习期间学生以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工长、队长、工地主任、工程师)助理的身份参加工作,应服从工地指导,尊重工人师傅,虚心学习,主动协助工地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工作累,条件艰苦的困难,抓紧实习时间,尽量多学习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天记好实习日记,及时整理、勤于思考,有目的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期间一般不准事假,实习期间不得旷课、迟到或早退。

(七)成绩考核

1.考核步骤:实习结束时工地的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作出书面评语,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实习日记、出勤情况综合评定成绩。2.成绩考核标准为:及格、不及格。

生产实习期间学生因故累计有三分之一时间未参加实习者,不予评定成绩。凡实习未通过者,不取得该学分。

三、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

1.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

2.通过接触建筑工地,管理单位及政府的主管部门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一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整个基本建设程序和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3.实习期间学生到生产第一线,深入生产实际参加施工技术组织、施工管理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工作,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做好毕业设计做准备。

4.通过毕业实习,密切接触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史命。

(二)实习的方式

实习需要较多的施工现场,市电大主管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实习工地。

学生也可持学校介绍信自行联系实习工地。将工地同意实习回函,寄回学校,经指导教师同意,即可到该工地实习。一般由指导教师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工地。

(三)实习内容

学生实习期间,应集中在一个建筑工地,在工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如下岗位:

1.参加工地的质量监督工作。

2.参加工地测量放线工作。

3.参加编制单位施工组织设计。

4.参加工地的施工过程,及图纸资料的整理工作。

5.参加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研究及实验工作。6.参加投标报价工作。

7.参与有关合同管理、索赔工作。

(四)实习报告内容

1.实习概况:工地地点、承包公司、结构类型、建筑规模、工程概算、工程量及施工方法、施工单位的组织机构。2.简单的平、立、剖面图。

3.个人的实习内容。

4.个人在实习中协助工地做了哪些创新工作或有哪些新的见解。

5.实习中的体会及对今后实习的建议。

(五)实习要求

1.在实习期间学生以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工长、队长、工地主任、工程师)助理的身份参加工作。

2.服从工地指导,尊重工人师傅,虚心学习,主动协助工地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3.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工作累,条件艰苦的困难。

4.抓紧实习时间,尽量多学习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天记好实习日记,及时整理、勤于思考,有目的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习期间一般不准事假,实习期间不得旷课、迟到或早退。

(六)实习考核

实习结束时工地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作出书面评语,指导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出勤情况、、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

毕业实习成绩以及格和不及格二级分制评定,生产实习期间学生因故累计有三分之一时间未参加实习者,不予评定成绩。

(七)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职责

1.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实排、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3.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5人。

4.指导教师在实习前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实习期间定期下工地实习点,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工地工人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及工作情况,实习日记等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习结束后认真做好毕业实习答辩工作。

(八)实习时间

毕业实习2学分,安排在第5学期以后,不少于2周时间。在实习之前安排动员会,实习结束安排实习答辩。

四、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和达到开放式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即规定的学分)。

毕业设计(论文)按排在最后一学期,时间8周(8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目的

1.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工程专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的建设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

3.学会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广泛地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水平和状况。4.培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能力,一定的方案比较、论证的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并注意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论文)的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要求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简洁明了,文字通顺、书写工整、装订整齐。计算中不宜大量采用手算,提倡应用电算技术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设计说明书应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及附录。

4.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用工程字注文,主要图纸应基本达到施工图深度。图纸一般为4—6张(按1号图计),可以包括部分墨纸图。

5.毕业设计(建筑管理型)为5000字以上。论文应力求研究计划和方案合理、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层次清楚、文理通顺、书写工整。6.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按规范化要求装订。

(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1.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论文)应按照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要求,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当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题要尽量选取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选题也可模拟实际工程。

选择课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经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鼓励一人一题,若多人同做一个课题,每人除完成基本内容外,其它设计内容应各有侧重。2.选题类型(1)工程设计型 参考选题: ①建筑工程课群组:

结构类型: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多层框架、单层工业厂房。

房屋类型:写字楼、中小型宾馆、办公楼、中小学、幼儿园、俱乐部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②道路、桥梁课群组

桥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承式桥台。

道路:直线、曲线、环合曲线线路,纵面、横面、平面设计;城市立交线型;结构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技术型 参考选题: ①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②大型深基础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③高层滑模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管理型 参考选题: ①建设项目管理、质量、投资进度控制。②国际工程招标、投标。③合同与索赔。

④房地产投资分析、风险分析。(4)专题研究型

专题研究型题目原则上要求来源于工程实践,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试验、文件检索等方法,采用合理的统计、计算手段,分析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生可以本专业所学知识为基础且结合本身工作实际的选择这种类型题目。(5)软件开发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诸方面的广泛应用,如:结构分析程序设计、有限元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教学辅助(CAI)、信息管理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学生可以选择以本专业所学知识为基础且结合本身工作实际的软件开发类型题目。

(四)毕业设计的步骤

本专业毕业设计大体分为三个阶为,选题、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设计计算绘图;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可分为三阶段: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提出论点、阐述论据;撰写毕业论文。

(五)毕业设计的要求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后提交毕业(论文)文本,包括图纸及毕业设计文本。

1.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书。包括设计(论文)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主要参考资料、重点内容、设计指标。

2.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一般为400汉字,摘要介绍设计(论文)的研究课题,本人见解和主要结论。

3.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设计图纸要有标号。

4.毕业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论文或说明书要求论证严格,层次分明,语句通顺,表达确切,字体端正,论文报告及工程说明书一律用专用报告纸书写。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如下格式:[序号]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卷号、期数、页码(年份);[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页码(年份)。6.附录。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计算机程序。

论文完成后按此结构的顺序排列好,加以封皮,进行装订。

(六)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职责

指导教师的资格: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树立正确教育思想,由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的职责:认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报告,制定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及时检查学生工作进展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方面的指导,要做到论文及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打印和装订。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及设计说明书、图纸认真审阅,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学生,要求学生进一步修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每位专职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5人,兼职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10人。

(七)答辩要求

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后,经指导教师评阅,并给出评语和平时成绩,方可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中级以上职称5—7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两人,答辩小组成员报省电大备案;答辨分设计情况介绍(10分钟),基本问题(5分钟)和追加问题(15分钟)的答辩。

(八)成绩考核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采用结构评分的办法。先按百分制评分,然后折算成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分。

(九)组织领导

指导教师必须在实践环节工作开始前阅读此实施方案,学生要认真阅读毕业设计任务书,熟悉资料并明确自己的任务。

毕业设计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指导教师应给所指导的学生指定题目,给予必须的原始资料,并下达设计任务书。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启发诱导,全面负责。

指导教师应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由有关单位选派,必要时还应指定有关课程的教师作为答疑教师。

工商管理专科集中实践环节选题 篇6

论文选题:

一、管理学方向

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2.激励理论的研究

3.品牌延伸的问题与对策

4.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安全的保障问题

5.论组织怎样做才能实现管理科学化

6.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7.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8.中小企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9.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

10.公司治理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二、市场营销方向

1.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品牌策略

2.关于我国企业中关系营销与建立顾客忠诚研究

3.关于提高我国商贸企业竞争能力的思考

4.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5.我市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及营销对策研究

6.绿色营销中的渠道建设问题研究

7.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研究

8.外资零售业市场准入与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对策

9.谈业务外包在××企业的运用与管理

10.对我国(或我省)零售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1.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管理

2.论团队领导力

3.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4.薪酬政策与企业战略匹配问题探讨

5.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6.中小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

7.民企如何留住核心员工

8.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9.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10.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和对策

四、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方向

1.信息时代的企业营销流程重组

2.网络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

3.企业信息化中的人、组织与技术

4.中国电子商务如何与国际接轨分析

5.电子商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6.企业物流模式的构建与电子商务

7.电子商务条件下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8.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呼叫中心的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9.电子商与传统商务的比较优势分析

10.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探导

五、经营管理方向

1.全面质量管理在××业务中的应用

2.论我国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3.顾客满意与质量管理

4.论我国企业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

5.六西格玛管理法在××行业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6.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研究

7.试论现代公司经营的管理伦理思想

8.资本经营方式研究

9.企业并购研究

10.管理者收购(MBO)研究

为方便学生选题,特提供如下题目,作为调查报告的参考方向:

1. 调查企业市场环境,分析企业机遇与威胁;

2. 为企业设定战略目标;

3. 调查企业组织结构是否与企业战略相一致;

4. 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5.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计划;

6.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成本与投资收益分析;

7. 工作分析与评价;

8. 员工队伍建设(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

9. 人力资源薪酬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0.劳动保障与职业计划管理;

11.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12.如何以人为本,推动组织变革与发展;

13.需求分析;

14.消费者行为分析;

15.各种类型的市场分析;

16.商务谈判;

17.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1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19.某一项营销策划或商业计划;

20.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21.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的研究;

22.关于各种零售业态的研究;

23.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研究;

24.广告策略研究;

25.企业文化研究;

26.各项管理职能的研究;

27.财务预算方案;

28.财务决算报告;

29.财务筹资方案;

30.投资项目分析;

31.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调查报告选题:

1.调查企业市场环境,分析企业机遇与挑战;

2.为企业设定战略目标;

3.调查企业组织结构是否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4.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5.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计划;

6.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成本与投资收益分析;

7.工作分析与评价;

8.员工队伍建设(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

9.人力资源薪酬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0.劳动保障与职业计划管理;

11.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12.如何以人为本,推动组织变革与发展;

13.需求分析;

14.消费者行为分析;

15.各种类型的市场分析;

16.商务谈判;

17.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18.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19.某一项营销策划或商业计划;

20.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21.关于西部大开发问题的研究;

22.关于各种零售业态的研究;

23.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研究;

24.关于XX广告策略研究;

25.关于XX企业文化研究;

26.关于XX企业各项管理职能的研究;

27.关于XX企业财务预算方案;

28.关于XX企业财务决算报告;

29.关于XX企业财务筹资方案;

30.关于XX企业投资项目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 篇7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1】

摘 要 实践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专业以“高层次、复合型、较强应用性”作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课程内部教学实践、暑期实践教学、专业实习等方式,有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专业(下文简称“我专业”)近年来在实践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制度,也逐渐摸索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我专业实践教学由课程内部实践教学、暑期实践教学、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个方面组成,共计30学分。

本文将主要围绕暑期教学实践和专业实习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 暑期实践教学

根据我校基础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和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别为本科生设置了《读书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学年论文》等实践课程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专业教师对这三门课程高度重视,设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把这三门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平台认真落实,避免使这些课程流于形式。

1.1 《读书报告》

阅读就是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对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美国著名教育家在赫钦斯(R. M. Hutchins)和阿德勒(M. J. Adler)等人在1944年倡导的“名著阅读运动”在美国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其力量至今不衰,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名著是促进语言文学类专业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人格修养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中设置了《读书报告》这一实践形式。

我专业在学生大一学年春季学期初布置课程教学任务,规定学生在暑期仔细研读不少于40万字的专业书籍,独立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报告。

暑期后,我专业模仿论文答辩模式对学生的读书报告进行集中评议。

评议教师会结合学生的《读书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

这一举措已经依次在我专业八届学生中实施,效果良好。

首先,学生必须仔细研读相关书籍和研究著作,有助于学生以直观的方式了解今后专业学习的内容。

其次,通过读书和撰写读书报告,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提升了专业归属感。

再次,通过读书报告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查找和搜集文献的方法,为以后撰写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这种训练本身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和我系鼓励学生利用暑期外出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实践调研,认为学生应该深入现场、深入社会,在调查实践中感触社会脉搏、培养人文情怀、提升认知层次、锻炼动手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实践是专业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与学生暑期认知实习相结合的措施,先后在04—11七个年级中全面实施。

在学院团委的配合下,我系涌现出一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和团体。

07级学生张淑侠所在的“经济危机下青岛市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实践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队;07级张文文的调查报告在首届“调研山东——《大众日报》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以我系07、08级学生为骨干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课题调研队获得“省级优秀实践队”荣誉称号。

此外,06级学生的延安放牛沟支教、大王镇工业污染情况调查,07级学生对石油工业城市文化建设的调查等也卓有特色,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

1.3 《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设置在大三学年结束后的暑期。

我系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协助下,独立完成一篇不少于5000字、具备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

我专业将学年论文作为毕业论文的提前练兵,基本上是以对待毕业论文的要求严格考核学年论文。

暑期后,一般在10月初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模式进行论文答辩。

我专业对学年论文像对毕业论文一样严格要求,对学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一方面,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学生对论文的撰写流程就已经比较熟悉;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会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结合起来,为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读书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年论文》这三门暑期实践教学课程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既兼顾了各个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衔接准备。

这三门课程的精心实施保障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构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专业实习

实习是大学生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实习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又使学生切实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动手能力,获得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学生今后就业的影响非常明显,并非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技能……逐渐成为思维方式中的习惯。它对于个人的品格来说是本质性的东西。”①在我专业招生伊始所制定的04、05版培养方案里只有毕业实习,随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深入,我们认为仅仅依靠毕业实习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在修订08版培养方案时,设置了专业实习。

2.1 实习基地建设

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相对于其他实践教学课程而言,对外部客观条件的要求要高一些,必须具有若干个固定的实习基地;同时,这些实习基地所提供的岗位应当与本专业教学内容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能够满足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实习的需要。

近年来,我专业在学校、学院的帮助下积极同相关单位接洽联系,先后建立了四个本科生实习基地,分别是:《东营日报》社实习基地、《大众日报》社东营分社实习基地、中国石油大学新闻中心实习基地、山东驰中集团实习基地。

从这几年实际运作的情况看,上述实习基地很好地满足了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对我系学生的专业实习情况也比较满意。

2.2 暑期专业实习

从暑期开始,我专业在东营日报社的协助下,先后安排05、06、07三个年级累计共77名学生在该报社进行专业实习。

根据双方的协商,进入报社实习的学生主要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被安排在人事政工、美编乃至发行等岗位,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新闻媒体运作的`全部流程。

在为期4~6周的实习期间,学生严格遵守报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报社工作人员建立了和谐的工作关系。

他们根据指导教师和学院、系的要求,勤奋进取、谦虚好学,多跑、多听、多问、多写,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以暑期的实习为例,06级二十余名学生(记者编辑岗位12名)共发表稿件60余篇,其中两篇出现在二版头条,此外还有十余篇版面超过一个通栏的重要稿件,获得了报社领导的充分肯定。

2.3 日常专业实习

从08级学生开始,我们改变了过去三个年级的专业实习模式。

我专业在学校新闻中心增设了实习基地,在暑期集中的专业实习之外增设了日常专业实习。

月,08级首批21名学生进入《中国石油大学报》社,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

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和新闻中心指导下,我们共同确定了实习方案: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成2-5人的小组,每个小组至少策划一期《中国石油大学报》的一个版面。

在报社责编的统筹安排下,学生对这个版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即由学生自主策划、自主采写、自主编辑。

截至目前,我系学生已经独立策划完成了20个整版,取得了优良的实习效果,在学生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总的来说,实践教学在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专业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骨干力量。

他们活跃在学校新闻宣传部门和文学艺术等社团,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次,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也部分地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大学……具有对社会和公众直接服务的功能,通过服务,直接参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检验人才与知识成果的有效性。”②再次,实践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例如,近两年我系有数十名同学先后进入《东营日报》社、《蓝色快报》社、《黄河口晚刊》等媒体工作,这与他们在报社的专业实习有直接关系。

以“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数据为依据,近几年我专业学生的平均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10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达到85%以上。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持续不懈地重视实践教学有密切的关系。

我专业将结合实际情况,继续探索更多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注释

① 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40.

② 杜作润.高等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66.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想与实践【2】

摘 要 如今社会竞争逐渐激烈,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汉语言文学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影响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培养出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应用型人才。

何为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构建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与基本结构框架。

它要求我们能够从整体上协调好教学过程中诸多要素,有序地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与新课改要求的应用性人才必须要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有效协调汉语言文学教学诸要素。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致力于协调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介等要素,尝试以这四个要素为着力点,进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努力提升汉语言文字教学效率与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教学模式 构想实践

1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构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从构成教学模式的要素着手,构成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主要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介等。

鉴于此,笔者尝试构建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媒介为手段。

该模式首先确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宏观上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借助教学策略与手段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下进行知识的接触、加工、处理、反馈、形成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更新教学理念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汉语言文学素养与应用能力的载体,是学习要借助的平台与学习资源。

教学媒介是提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外在要素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这四种要素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组合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有效的课程学习。

2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实践

2.1 “以教师为主导”设计

上一篇:学生会招新生策划书下一篇:班长矛盾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