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研究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临终关怀研究(共8篇)

临终关怀研究 篇1

戴震经学研究的人文关怀

戴震的经学研究以先秦儒家的论述力驳朱熹的心性之学,肯定情和欲的合理性,力矫宋代理学与清前期的主流意识之谬,为推进当时思想的发展作出贡献.他的学术研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学术个性.

作 者:许志刚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中文系,辽宁,沈阳,110036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4(2) 分类号:B249.6 关键词:戴震   经学   程朱理学  

临终关怀研究 篇2

1.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

临终关怀事业在专业的医学照护基础之上更加注重爱的表达和温情的呵护, 使临终阶段尽可能的安宁舒适。临终关怀从形式上来说是运用不同的方式让临终者及其家属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和满足;从本质上来说临终关怀对临终者的悉心照料和对其意愿的尊重, 对家属的悲伤管理和治疗, 是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的尊重。

1.1 减轻痛苦

在临终关怀的过程中, 对于病患的痛苦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对于这些病痛的预防和及时处理, 最大限度的减轻病患者的身体折磨, 对其身体和身体状态进行放松。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取进行药物控制和非药物控制这两种措施。所谓药物控制, 顾名思义, 是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病患的物理疼痛, 我们在临床医学上普遍使用药物控制的方法。而非药物控制则是通过舒缓情绪的方式, 来缓解病人疼痛的状态, 如意念疗法、音乐疗法等。临终关怀将二者合理结合, 搭配运用, 在某些时刻甚至将非药物治疗的过程配比更多, 这是因为人类跟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便是人类能够有思想能够控制自己的意识, 通过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 加以配合人类本身的思想和意志力, 能够有效的帮助病人减缓病痛, 对于临终关怀的工作的推动有着重要意义, 让临终者能够尽小痛苦的迎接死亡。

临终意味着死亡过程已经开始, 不得不承认医学的有限性, 医疗对临终者生理上的不适甚至痛苦的缓解作用在此时变得更加有限。因此, 缓解临终者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 帮助临终者消除恐惧, 摆脱焦虑, 不留遗憾是临终关怀的重点内容。

1.2 接受死亡

临终关怀最重要的内容是协助其服务对象——既包括临终者, 也包括临终者的家属, 接受死亡并理解死亡的意义。不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临终者一般接受不了自己即将在这个世界消失的事实, 甚至由于担心、害怕死亡的心态反而加速了死亡的过程, 使人生最后一段时光走的并不安详。临终关怀事业的宗旨就是通过对弥留之际的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抚和疏导, 将其对自己死亡的惧怕和抵触感降到最低。而临终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状态、感情,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对双方的影响都更加强烈, 临终关怀不仅要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 也要帮助家属接受亲人死亡的来临。

1.3 消除不安

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还包括减轻临终者和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临终关怀通过细致的安抚和贴心的呵护, 能够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次上舒缓病人的痛苦, 减轻他们在临终阶段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甚至使他们能够笑着离开这个世界, 成为临终者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温暖。

临终阶段的不安可能是多方面的, 有些临终者可能没有被确切告知自己已经处在临终阶段, 但是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感觉, 对死亡有预感又不确定, 因此不安;有些临终者知道死亡已经来临, 但是还有未尽的心愿, 有牵挂的人, 不能完成未尽事项, 不能再陪伴或关照心中牵挂之人, 都可能带来不安。临终者与家属的不安会互相影响, 一般情况下, 消除了临终者的不安, 再通过双方的有效沟通, 可以帮助消除家属的不安。

1.4 不留遗憾

临终关怀的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从各方面去满足临终者在弥留之际留在心底里最难以割舍的未完成的心愿, 人们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总会回想这一生还有什么愿望没有达成, 而这方面更多的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和临终者及其家属的日常接触, 言谈举止, 性格特征甚至是职业特点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出来, 并尽可能帮助临终者实现心愿, 尽量避免“死不瞑目”的情况发生, 也从而能够帮助临终者以一个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生命的结束。能够看着临终者心满意足的离开这个世界, 也是临终关怀工作人员最大的满足。

1.5 悲伤治疗

对于临终者家属的安抚和帮助同样是整个临终关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亲人的临终之际, 家属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 工作人员、临终者、临终者家属是构成整个临终关怀工作的主要人员, 大家相互配合, 家属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 工作人员在对临终者进行慰藉和调解的过程当中同时对其亲属进行情绪疏导, 三方互相鼓励, 能够将死亡的恐惧感在病患心中降到最低, 同时对于患者亲属面对家人即将离世这一事实的接受和状态调整有着莫大的帮助, 这对于病患亲属在患者过世以后处理家庭问题、殡葬问题的理性状态, 甚至是情绪都有很大帮助, 这也是临终关怀的工作之一。在这个过程中, 应当理解家属, 并努力让家属信任工作人员, 使之将内心的悲伤情绪能够提早抒发出来, 加强沟通, 帮助家属日后面对亲人离世的事实。

2. 我国的临终关怀遇到的问题

目前看来我国主要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机构依然是以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为主要单位, 并且数目少之又少, 完全达不到需求。并且在发展过程当中, 无论是软件设施还是硬件设施都属于起步阶段, 满足不了临终关怀服务的基本需要。而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也阻碍着这种西方先进传来的服务项目的发展和融入。据统计, 在浙江某养老机构, 早在2006 年起临终关怀服务就需要提前预约, 5 个用于周转的临时床位却同时被超过1000位老人同时预约, 仅仅排队接受服务的时间, 就超过了10年。

2.1 供小于求

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显著, 多种因素导致肿瘤疾病、慢性疾病的患病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许多患者长期带病生存, 最终进入临终阶段, 如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能够得到专业的照顾, 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家属独自照料患者需要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且不谈, 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与经验, 自身的心理、情绪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 如果不知如何处理, 这些负面压力同时影响着临终病患, 何谈善终。更多的空巢老人和普通家庭的老人因为经济问题缺乏专业的上门式医护护理和陪护照看, 而综合性医院出于医疗资源分配和经济的考虑也无法为这些需要长期照顾的临终者提供福利性照顾和长期的治疗, 这是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所面临的不小阻碍。

2.2 资源局限

在我国现今的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现状来看, 更多比例的临终关怀专门服务场所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二线城市, 即便如此, 这些终关怀医院也满足不了所在城市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 在临终关怀的工作进行过程中, 多数情况使用的药材和治疗能力并不用花费太多的金钱, 更何况整体关怀工作的进行以对病人的陪护为主, 这些临终关怀医院等机构从中获取不了太多利益, 有时甚至在医院运营过程中入不敷出, 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设置了拦路虎。然而医护人员的培训要花费医院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 而且工作人员付出的劳动往往得不到同比例的经济回报, 这对于整个临终关怀医院的运营和设备的更新都是负面的影响。

2.3 避讳死亡

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 “死亡”不再是让人避讳的字眼, 许多发达国家通过先进的理论和探索来剖析死亡的意义, 人们越来越可以接受我们对死亡的态度。然而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 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居主流地位的儒家伦理思想中“未知生, 焉知死”, “君子舍生而取义”, 这种重生避死, 或在直觉上易引起反感被导向极端社会功利主义的生死观, 使生者容易在死亡来临时充满恐惧, 不能坦然面对死亡。

3.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经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注定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加速, 成为未来养老事业中举足轻重, 通过国家的加强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对于临终关怀服务的不断强化, 死亡的话题不再不可触及, 每人也会更加坦然的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关于死亡, 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

3.1 依托于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我国应将临终关怀相关单位与医疗保险甚至是社会福利政策结合起来, 使中国数以万计的临终者感受到国家的关怀与照顾, 将临终关怀纳入社会进步发展重要的发展重点当中, 坚持将临终关怀纳入基础医疗设施当中去, 并建立专门部门推动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辅之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并且与社会福利机构相互合作, 共同推动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3.2 回归社区

在社区福利日益完善的今天, 将临终关怀的相关内容纳入社区医疗服务的工作当中是众望所归。通过社区工作人员长期对于社区居民的了解, 以及长期的医疗监管, 每人在人生当中每一步的身体健康都在社区个人健康档案中不再是幻想。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专业陪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将会给所有病患带来安详的人生最后时刻。

3.3 死亡教育

前文提到, 我国在死亡教育上尤为欠缺, 这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含蓄、避讳所导致的。人们千百年来将死亡当做忌讳, 人人将谈论死亡称为晦气的词汇, 殊不知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对尊重热爱生命的人来说死亡的来临时刻不能选择的, 但是当死亡过程已经开始, 临终阶段作为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如何度过是可以选择的。普及死亡教育, 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于我们未来临终关怀事业的推动的关键所在。改变对于死亡的忌惮成为我们未来教育和思想传播的关键。无论是临终者还是临终者家属都要正确看待死亡, 只有理性的面对才能得到更好的临终关怀, 才是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体现。临终关怀事业的进步未来一定奠定在人类思想文明进步的基础上。

综上, 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无疑是悲哀的, 但却未必是伤痛的, 通过临终关怀这一事业的努力推动, 面对死亡可以消除恐惧, 从容安详, 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生命最大的尊重。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不断发展, 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社会的进步。带有本土特色的临终关怀在中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这将造福我们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摘要:临终关怀是人性最直接的表达, 也是人性高尚的高度展现, 是人道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之一。中国临终关怀事业已经有许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取得了许多成绩和经验的同时, 仍然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 服务水平受限等问题。发展中国本土的临终关怀事业需要在社会中普及死亡教育, 在医学领域强调全人照护的理念, 在医疗制度与政策上提供的支持。

关键词:临终关怀,全人照护,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华.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其发展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1 (4) :604.

[2]李蓉, 黄赛菊, 于娜英.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J].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1 (9) .

[3]潘元青.临终关怀的内隐自尊的修复:现象、机制及意义[J].医学伦理学理论研究, 2013 (7) .

贫困大学生人文关怀研究 篇3

关键词:贫困 大学生 人文关怀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74-01

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的管理措施,在结合贫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以及具体帮扶等方式,突出人文管理在大学贫困生中的运用,能起到良好的带动效应,并促进整个关怀机制的整体作用发挥。

1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推行经济帮助

经济帮助是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最直接的一种方式,通过建立高效贫困生个人信息与档案管理方式,从多方面帮助解决贫困生遇到的一些经济问题。尤其是在大学贫困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更要注重资金帮助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建立贫困生经济资助机制,更好的为大学生在自主学习、个性成长、思想发展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一是要形成贫困生帮扶的工作制度。在通过制度化的管理中,帮助大学贫困生获取经济帮助,通过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贫困生经济帮助的具体内容,从制度上进行保障。二是确立相应的认定程序。在贫困生资金帮扶的过程中,要融合当地民政、街道以及各个学校等综合情况的了解,形成认定程序的科学化、公平化,并在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调查核实中,形成精准的认定,避免在资金帮扶中出现不公平公正的现象。三是要形成多方位的贫困生补助体系。主要是采用奖励、贷款、勤工俭学、补助、减免等方式,重点突出在贫困生方面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形成高校、政府、银行等通力合作的管理模式,规范整个管理过程,并在考察个人信用的基础上,形成多渠道的资金帮助方式。四是要形成多方面、立体型的贫困生帮扶渠道。通过多渠道的帮助方式,政府引导企业进行资助,更好的形成社会力量帮助的方式,形成一对一的帮助方式。同时,在实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要从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尊重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公平公正、合理公开的资助方式,更好的确保人文关怀机制的科学化、可操作性更强。

2 以营造贫困生成长环境为重点,优化关怀机制

在实行人文关怀机制的过程中,要突出对贫困生成长的引导,帮助贫困生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环境,优化贫困生的成长环境,因此,要实行人文关怀机制的具体落实,最主要的是强调成长关怀的运用机制。一是要提升媒体关注贫困生成长的宣传渠道。在实行人性化关怀的过程中,通过媒体对贫困生励志成长故事的宣传,对正面典型进行积极的引导,营造贫困生自我发展与社会帮助的有效对接方式,为构建全社会关注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营造贫困生个性成长的校园环境。学校要为贫困生在各方面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营造尊重人格、注重能力的氛围,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互相帮助、关爱健康、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全面发挥校园社会组织的作用。在推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校园各个组织活动要突出正能量的引导。鼓励贫困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提倡对贫困生采用宽容、关爱、尊重、帮助的方式,消除对贫困生的歧视,形成互相成长、共同帮助的融洽关系,在这个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帮助,从心理引导、个性服务等方面,提升人文关怀的整体作用。

3 以增强贫困生社会化能力为抓手,进行帮扶导带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引导,尤其是在突出就业导向的目标引导中,对贫困生实行社会化能力提升的人文关怀机制,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贫困生地整体帮扶引导,注重在一些偏远山区以及家庭相对困难学生倾斜,注重贫困生在健康锻炼、素质提升等多方面的引导。由于一些贫困生心理相对封闭,因此,在实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以及社会化能力的提升训练,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地一些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帮助、扶持、引导、带动的方式,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的社会化能力。一是要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针对贫困生学习上的一些弱势现象,帮助贫困生举办一些培训班、技能增强班等,帮助贫困生解决学习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二是要举办一些社会化活动。定期给贫困生举办一些能力锻炼的活动,并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举办英语学习班、计算机、勤工助学等,让他们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并未贫困生提供助教、助管等岗位,让她们在不同的专业岗位上进行实际的锻炼,这样,能为贫困生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资助,又能帮助他们提升个人的社会化能力。三是要多提供实习机会与专业性勤工俭学的锻炼。在帮助机制中,要为贫困生提供多方面的机会尤其是在能力锻炼上,提供多种方式的锻炼平台,增强贫困生的个性化成长。

4 以人格关怀为侧重点,提升心理素质

要注重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引导,在加强人格引导的基础上,提升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健全贫困生的人格养成,加强人文关怀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举行交心谈心活动,注重个别教育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对贫困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层面,要实现教育方式由灌输式向對话式转变,要带着真诚、炽热的情感与贫困大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真情去打动他们,融化他们心灵上的冰雪,使贫困大学生切身感受到真诚的关爱、心灵的关怀和情感的慰藉,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交流和心理上的交融,促使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从精神上战胜贫困、超越贫困。

5 结语

通过多种方式的人文关怀机制,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贫困生帮扶机制等,加强在精神引导、学业帮助、理念帮扶、经济资助等方式,全面促进贫困生人文关怀落到实处,推动大学生与高校和谐发展的整体局面。

参考文献

[1]邓晶艳,林建勤.高校贫困生思想现状及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2]余磊.和谐社会进程中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刘英团.高校“破产倒闭”并不可怕[J].教育与职业,2011(19).

临终关怀研究 篇4

王 宏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重要价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成绩,但也存在着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人文教育内容缺失与教学方法滞后、心理疏导工作边缘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的不足,其原因主要源于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疏导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人文关怀贯穿其中,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分析;对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科学阐释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报告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容。

1.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实质

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文关怀主要指关注和解决人的存在所遇到的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文关怀主要指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尊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教育学的角度,人文关怀是指教师用人的方式去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文关怀有不同的理解,但对人文关怀的理解核心基本一致。因此,关于人文关怀的内涵可以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其二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其三是关心人的多样性需求。其四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其五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人文关怀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是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关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的界定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心他们多种多样的个体需求,调动他们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也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从目的上来看,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是一致的,都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性、关注人多方面的需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上来看,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重视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注重引导,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了方向。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

[2]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对高校

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期盼。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思1[1]1 作者简介:王宏(1968--),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研究。

规划课题: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SKL-2012-92)阶段性成果之一。

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作用,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影响人、发展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其中人文性是它的突出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是人的本性发展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人的本性发展的需要。

“人的内在能动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原动力的表现,也是人的本性的具体表现。人的本性需要得到人的承认与尊重,需要得到人的挖掘与激励。正是由于人的本性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要注人人文关怀,用人的方式去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和潜能,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彰显,使受教育者健康自由地成长,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规定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因此,以人的尊严、需要、价值以及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低效的内在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的必要支撑。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只有加强人文关怀才能充分唤醒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同时高校思想教育加强人文关怀,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进程中所必需的价值支持力量,它通过促进人性的优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来使我们的社会达到物质小康与精神和谐相统一的真正的全面而富裕的小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全面把握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理念的树立、人文关怀的内容的拓展、人文环境的改善以及

人文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不足,深入剖新其存在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工作。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不足

1.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

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路径。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成长的家庭背景的差异使得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特长以及不同的发展潜力。这种差异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针对性,因人而异,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感化人、塑造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但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的状况,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的趋同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统一性,体现的就是一种共性教育,而非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与人文关怀所倡导的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是不一致的。

2.人文教育内容的缺失与教学方法的滞后性

人文教育与科学知识教育并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很少结合历史、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的相关人文知识进行教育,出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对立的问题,造成大学生人文知识缺失、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在教学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教育方法,忽视从人的角度去教育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相适应。

3.心理疏导工作边缘化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个性密切相连。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源于心理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趋于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校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且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高校的其他工作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处于边缘化的不对称状态。例如,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在特定的情景下甚至会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会造成校园惨剧,2012年武汉大学的博士杨志高因不堪学业压力自杀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实例。大学生面对压力但并不懂得该如何去释放压力、化解压力,这与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和边缘化有一定的关系。

4.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缺乏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多方面经受锻炼和提高的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面对现实生活,树立坚定信念,陶冶良好的情趣,增强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报效社会的能力。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在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尝试中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教学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机会少,社会实践的成效不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理念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服务。但是“在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强调从社会需要出发,突出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完成社会任务或解决社会问题,一切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来要求人,往往只强调社会本位、[3]集体本位,而忽视了对人精神需求的满足。”由于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没有能够正确处理社会价

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淡漠个人价值,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片面强调个

人应当对社会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种教育导向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发挥,抑制了学生的进取心,扼杀了学生创造能力,尽管这种教育方式已经在现在有了改善,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的主渠道,但是其主渠道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组织形式不合理。思想政治理论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大班授课的课堂组织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第二,专职教师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教学课时多,教学对象人数多,此外还要完成科研任务、应付各种检查评比,过于繁重的教学压力使他们不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

3.心理疏导工作没有予以充分重视

在心理疏导工作方面,尽管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有所重视,但并没有真正把心理疏导工作落实到实处,形式主义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滞后。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存在突出的问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强。一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基本上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干部以及科研室的科研人员组成,这支队伍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专业理论教育。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把握不准。一些高校把咨询和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接触,对心理咨询中心畏而远之,心理咨询中心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工作队伍数量不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面对庞大的工作对象,数量偏少的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上的保证去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施的对策

“80后”、“90后”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多元化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个体意识突出、创新意识强的特点,但也存在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实用化、功利化,集体观念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调适能力等问题。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人文关怀贯穿其中,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1.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应当注重个性差异,突出个性化培养方案,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很长一段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灌输性教育,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压抑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空间。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对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而知识的创新依赖于人的创造性,人的创造性又常常同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不同以及性格等背景的差异表现不同的个性特征,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尊重个性的创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起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多样化和创造性的人才。要改变传统的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培养人才的思想。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思想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重视个人潜能、特长和兴趣的发挥,不尊重个人对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的选择,忽视个性发展的需求,是对个性创造的漠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发挥其主动性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尊重个性创造,使每个大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

2.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实践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目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尊重人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独立人格以及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是对教育规律遵循,也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尊重人就是要改变过去绝对权威的角色,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情感人,创造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理解人,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和思考问题,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增进理解,使各项工作都能充分反映学生愿望,服务学生利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人、帮助人。关心人、帮助人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关心人,要关心学生的利益和需要, 切实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各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关心帮助经济上困难的大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创造基本的学习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困难。

3.注重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疏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重要举措。根据有关资料,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有30%-40%,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面对大学生众多心理问题,要注重心理疏导,化解大学生心理矛盾与冲突,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准确判断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危机水平,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要广泛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以及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稳定沉着的情绪,完善的认知系统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里。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健康的心理。

4.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4]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具有正负效应的,良好的环境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呈现正效应的育人功能,恶化的环境则是抵消教学效果的异己力量。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5]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高校精神文化以及行为

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要注重人文精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要建设人文的校园物质文化,注重人文的凸现,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精神受到陶冶。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促进师生主动发展,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要培育先进的精神文化,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吸收先进文化,培养崇高的人生信仰、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倡导和谐的行为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的理念,内化为和谐的思维方式,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宽容、理性、和谐的校园环境。

让大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资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注重弘扬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唯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服务,才能把和谐校园的建设落实到实处,实现富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没者和接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01-19(3).

[3]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J].浙江学刊,2005,(3):220-223

[聚焦]临终关怀 篇5

临终的过程,因人而异。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需要一根“拐杖”,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安详。这根“拐杖”,可以是家人、社会不离不弃的支持与关爱,也可以是对死亡本身的安然接纳。临终关怀在生理之外,更给予了一份这样的心灵安抚。

此外,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的城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卧床老人也日益增多。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喘息服务”正给这些家庭带去了一丝希望与安慰。

[聚焦]临终关怀

上海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病房病区标准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终关怀科设置标准》,规定临终关怀病房宜设朝南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且不宜设阳台。床边与邻床之间的距离至少80厘米,床边与墙壁之距离至少80厘米。病室高度:地板至天花板净高至少2.7米。该标准将于9月14日实施。

相关链接:上海临终关怀病房标准

日均开销42元 上海临终关怀点开始接受申请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8家临终关怀点,首批5家已经开始接受市民预约。所有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支付,平均每天费用为42元根据规划,由市、区两级政府出资,市自然基金会、市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给予资助,每收治一名病人给予2000元医疗补助,居家宁养提供1000元补贴医疗费用,并为癌症晚期患者免费提供止痛药。

相关链接:上海有十八家临终关怀场所

11床的老年患者十分喜爱这只黄色的兔子公仔,他熟睡时护工都会把兔子公仔摆在他枕边,让他醒来时一睁眼就能开心地看到。[思考]让每个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让每个生命有尊严谢幕 申城临终关怀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一个人奔波劳苦一生,在人生临近终点的时候,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在最需要人们关怀的时候,为何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关怀?一时间,关爱癌症晚期患者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俞正声回信患者家属:要在制度上推进关怀

[专家说法]上海需要更多临终关怀医院

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沈镇宙表示,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庭应该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可以发挥社区医院的力量来更多地开设这样的临终关怀医院,但这需要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护工张阿姨在为一名已丧失吞咽功能的患者进行喂食。

[案例]康健社区

康健社区开出舒缓疗护病房 家附近带着尊严走完人生

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市首个开出舒缓疗护病房的社区。社区里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病人与家属感受如何?开展舒缓疗护服务,医生护士又有哪些实际体验?

病床虽少,社会效应大

黄阿姨,是康健社区卫生中心舒缓疗护病房的最早受益人。我只想老伴最后的生命走得没有痛苦,安宁一点。”

舒缓疗护科负责人唐跃中说,“做舒缓疗护这些天,锦旗比过去一年收的还要多。人虽过世家人却感激,这种社会效应出乎意料。”

把握入院“门槛”成难关

白纸黑字的标准其实很难把握:有的病人进来没几天,走了;有的住了好几个月,成了老“压床”;有的待了段时间,还是决定去大医院积极治疗。由于病床数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舒缓疗护预约已排满,有6至7人在等候,还有更多病人因不符条件被婉拒。唐跃中说,“医疗资源有限,希望用到真正需要的临终病人身上”。

技术支持需继续加强

全科医师对专业的舒缓疗护医学接触时间不长,如何应对晚期肿瘤病人的抑郁情绪、怎样使用镇痛棒技术来改善症状,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如何排解……这些问题亟待三级医院的专科人士给予技术支持。

[名词解释]舒缓医学

所谓舒缓疗护,指以病患为中心的症状缓解治疗和身体照护,针对无法治愈疾病的患者最后阶段,提供积极疼痛控制和其它不适症状的最大程度缓解,使病患尽可能获得舒适的生活,在宁静而安详的环境中有尊严地死亡。舒缓医学还包括指导并教会家属更好照顾患者的技能,帮助家属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悲伤,投入正常的新生活。

护士在一间安宁病房内巡房。

在安宁病房昏迷后第3天,崔顺卿51岁的妻子被转移到了安宁病房的“关怀室”。

[样本]生命:珍惜与尊严墙上贴着卡通动物剪纸及绘画

细看,安宁病房有少许不一样,墙上贴着志愿者送来的卡通动物剪纸以及绘画,让严肃的气氛有所缓和。

82岁的王奶奶已经是第二次住进安宁病房了。“还是比家里开心,活动方便,还有人说话。”王奶奶说话的速度有些迟缓,但是记者并没有看到悲伤。

“把剩下的每分钟都过好”

“我会把剩下的每分钟都过好,这就足够了。”在这里,张阿姨也学会了感恩。除了每天医务人员的悉心照顾外,周末的时候,还会有志愿者来给她读报纸、放音乐,以这种轻松的方式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在她看来已经很满足了。

志愿者的到来,让病房变得温暖

李阿婆告诉记者,对口她的志愿者是大学生小琳,每周小琳都会特意从奉贤赶来陪伴老人,光路上就要花去近两个小时时间,这让老人分外感动。每次来,小琳都会换着花样哄老人开心。小琳上次带来了一个MP3,上面录的都是邓丽君的老歌,因为这是李阿婆的最爱,而收集歌曲也花去小琳不少时间。

14床的46岁的胰腺癌晚期患者是安宁病房中比较年轻的,他十分关注外界新闻,尤其是喜欢收听体育赛事的广播。

[延伸]喘息服务

上海首创喘息服务 街道代替家属临时照顾病患老人

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接收,“失能老人”“失落”重重。所幸的是,目前本市部分地区正在筹划全国首创的“喘息服务”。

[背景]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底,全国城乡部分和全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共有约3300万。在上海这座迄今为止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卧床老人也日益增多。[案例]瑞金二路街道正式开展喘息式服务 每天费用不超过100元

■敬老院托管:每年最多托管14天,失智老人暂不接收

■居家式:100元/天

■应急式:暂定20元/小时,时间不超过一天

[家属声音]让长期照料者得到“休假”机会

9年来,王勇(化名)在亲情与无奈中坚守,每天为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在菜市场、医院、家里三点一线奔跑,他曾无数次想过“有谁来帮帮我,让我喘息一下,哪怕一天也好”。

[记者调查]让照料者得到“喘息”的机会

·照料者中女性比例远超男性

·“心理压力大”易导致抑郁

·通过“喘息”度过调适期

[时评]失能老人的困境应引起高度警觉

由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中国的老龄化同时还是高龄化,全国期望寿命平均已超过70岁,发达地区接近或超过80岁。高龄人口的增加必然伴随失能老人的增加,家庭赡养能力与老人被赡养需求之间本就存在的缺口由此进一步扩大。

老人们在日间照料室休息聊天。

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

来源:yxlw.org 整理 收藏本论文

------分隔线----------------------------

【摘要】 临终关怀越来越受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的关注,其核心内容是进行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善终教育要从护士、病人及家属、社会等多层面开展,但护士层面更为重要。

【关键词】 临终关怀;善终教育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人口中几乎14%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增长迅猛,老龄化高峰将于2030年前后来到并将持续20余年。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呼唤着临终关怀。中国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临终关怀很大程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保守、负性观念的影响,束缚了临终关怀的发展。进行临终关怀的“善终”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临终关怀与善终

临终关怀一词源于中世纪,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在内的一种全面性支持和照料。

善终:把事情的最后阶段工作做完做好,指好的结果,好的结局;亦指人正常的死亡,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死于刑戮或意外的灾祸。引申为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善终服务(Hospice),指为垂死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顾。死亡观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积淀,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也是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听吉利语、说吉利话也就顺理成章。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由耶稣之死来升华对“天堂”、永生的信念,他们认为死亡就是昄依天父(returning to the heavenly father in peace)。他们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比中国人传统的看法积极。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使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面对死亡较多表现出的是恐惧,而非面对现实的接受。

如何在中国这个有着独特文化背景的国家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善终教育应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杨晶等人对北京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436名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多数人认为晦气、不吉利。因而,对医护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医护人员正确的死亡观是开展临终关怀的基础,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认识限制了临终关怀的发展。随着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病人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对死亡率的统计,有超过一半的临终病人会在医院度过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病人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向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体现着新的生命理念,善终照顾的是人,而不是病,它突出质量,而不是寿命。

善终教育

3.1 护士教育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救命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是否就意味着义无反顾的拒绝死亡呢?完整的生命过程应该包括死亡过程,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完整的尊重生命应包括尊重死亡。可见,发展临终关怀,对护士传统的思维定势有一个强大的冲击。需要我们彻底更新观念,自觉地进行自我死亡教育,目的在于帮助濒死病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准备死亡,接受死亡,面对死亡;还可帮助医护人员认识到临终关怀是对生命性质和死亡意义系统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专业服务。树立起正确的临终关怀观,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有人做过本科护生死亡观、死亡照护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护生死亡认识态度及照护意向存在着差异。研究中发现大三护生对死亡的态度最为客观积极,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学生们刚刚学习过死亡伦理课程,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可见,死亡教育对临终照护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内容包括临终护理的目的、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特点,病人各种躯体症状的护理等,知识涉及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宗教、护理学、营养学等学科。有研究发现:采用自编教材对全科护士进行临终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一年的回访结果,社会反响良好,临终患者家属问卷满意度由过去52%提高到。

3.2 病人教育 善终教育就临终病人而言,首先要增强临终病人追求幸福的意识。临终病人最容易丧失生存的意义和追求幸福的勇气,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性心理表现。帮助临终病人克服这些心理困扰,寻求生命意义,提高其临终期的生命品质,才能有尊严的死去。

幸福通常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种生活能给人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常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偏重于物质方面,而临终病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更偏重于精神方面,例如:疼痛得到缓解是一种幸福;得到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关注与尊重是一种幸福;临死之前完成心愿是一种幸福;能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是一种幸福。因此,护理上应注意多陪伴,多关注,引导临终病人多回忆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帮助了却其未了心愿等。

有人调查分析恶性肿瘤病人对临终关怀认识及需求结果显示:得知病情真相后,73.1%表现出消极的心理反应;当谈到死亡时23.1%的病人感到恐惧,31.7%的病人表现为悲伤,15.3%的病人认为解脱,29.8%的病人表示能自然面对。因此,教育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内容与方式:对于恐惧型病人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通过语言文字图像,采用语言开导法或释疑解惑法,解除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无知引起的恐惧;针对悲伤期的病人难沟通的特点,护士应注意多满足病人的非语言行为需求,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与大自然的融合,宁神静志。鼓励病人做喜欢的事情,和病人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中获得满足的体验;对于解脱型,护士不能放弃心理关注,教育病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不要放弃自己,“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死亡是庄重的、无遗憾的。重视“死亡意识”和“意义感”在这一期病人的应用;对于平静面对型的病人应充分尊重,适当肯定,采用顺情从欲法,顺从病人意志和情绪,尊重病人的一切合理的安排。

3.3 家属教育 护士应指导临终病人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除了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外,亦应重视其家属的作用。家属对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性格最了解。在临终病人的内心深处,家属的关心和照顾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面对即将离开的亲人,临终病人家属的内心是极度压抑的。在护理临终病人过程中,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往往打乱原本的生活秩序与工作秩序。护士应充分理解和同情临终病人家属,鼓励其表达心中的压抑,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排解负性情绪,可采用家属座谈会的教育方式指导病人家属之间互相安抚、支持、交流,安排好工作与生活,缓解压力;其次,护理人员应向临终病人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家属充分了解治疗、护理过程和效果,并让其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教导家属简单的护理技术,让家属参与基础护理,如:喂饭、翻身、擦浴、按摩等。使其在照料亲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慰藉,同时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怀。这样可以让病人与亲人一起度过临终的美好时光,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彼此心理健康。

临终病人备受煎熬,陪伴探视人员多,往往很难遵守医院的探视等各项制度。为此,临终病人的病房以小单间为宜,根据病人的性格、喜欢布置病室,可摆放绿色植物、盆景及自带生活用品;浴室、卫生间齐全,尽量家居化,护士要指导家属尽量给病人以家庭的温暖,满足临终病人安全感的需要。

3.4 社会教育 临终关怀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自我生命之安顿、社会道德建设之促进以及国家福利事业之启示这三个维度。临终关怀是一种“全人”、“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关怀,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家人无声的陪伴,朋友的一句贴心问候,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料,都是在对临终病人实施关怀,都是在帮助临终者获得“幸福。

对于临终护理,整个医疗保健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善终大环境。这势必影响本来数量就不多的从事临终护理事业人员的士气,削弱我们发展临终护理的观念力量,起了一个消极涣散的不良作用。发展有利于临终关怀的善终大环境,仅仅靠医生、护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系统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研究显示,在临终关怀知识来源方面,大部分来自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说明大众媒体在临终关怀科普教育中影响较大,应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临终关怀知识和开展国民的死亡教育。使大部分临终病人能较快接受现实,减少心理痛苦,战胜自我,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泰然处之。

美国自1960年起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实施死亡教育,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也在进行相应研究,并在其大、中、小学开设了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课程。但是我国对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人对死亡教育不理解、不认可,处于边探索边实践阶段。

临终关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病人数的增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以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作为一项有待深入拓展的金色黄昏事业,临终关怀是我国21世纪健康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关键是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而教育则是形成观念的重要途径。要想帮助临终病人“善终”,达到人生“幸福”,家庭和谐,社会文明。临终关怀知识的普及是基础,只有将知识进行广泛而有效的宣传,才能使大多数人真正了解这项事业,才能将临终关怀的初衷实现于病患者的期望。

参考文献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 篇6

导语:20 世纪80 年代初,中国展开了安乐死的讨论。然而这场伦理界、医学界、法学界等各方面都颇感兴趣的议题进行了20 年,有关安乐死的立法却依旧步履蹒跚,症结何在? 尽管社会上呼吁安乐死立法的声音不断响起,但在相关法律出台以前,医生面对那些身罹重症、无望救治却又被痛苦折磨的患者及其亲属却仍然莫可奈何。那么,可否在安乐死之外另辟它径呢? 实践发现,较之于安乐死,临终关怀被认为是更具人道,更富情感的选择,因而更易被人们所接受。1 安乐死立法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安乐死惯常所依赖的伦理辩护有四条,即:(1)自愿原则:患者有权利选择自已的生存状态;(2)避免痛苦:绝症患者在晚期通常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和肉体痛楚,选择安乐死可以使他们避免遭受疼痛的折磨;(3)尊严死亡:当优生已成为人们践履的目标,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优死也应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境界。当死亡不可回避,选择安乐死能够维护人的尊严;(4)公正原则:基于医疗资源有限这一事实,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无望救治的病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不公正的。无疑,这些原则也可以作为安乐死立法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些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却会遭到如下争议。

1.1 关于自愿原则 自愿,应界定为一种完全自由的心理状态。主体基于对事物准确的理解且不受外界影响而做出抉择。但是对于患者而言,能否作到真正的自主自愿呢? 他们是否会因病痛而消沉,失去对疾病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呢?他们的抉择是否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呢? 他们对安乐死的认同会不会是在各种压力的综合作用下所做出的违心的、无奈的抉择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自愿”就失去了自由性,当然也就偏离了其真实的含义。尤其在我国现有经济水平不高、医疗体制尚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亟需完善的情况下,所谓的患者“自愿”很容易受到经济负担等社会因素的牵制。在一篇关于尿毒症病人选择停止透析的伦理剖析的文章中,笔者注意到公费医疗患者罕有选择停透即安乐死的。

1.2 关于避免痛苦 人类理想的幸福状态是没有痛苦的,当痛苦不可避免,死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然而有资料显示,体面、自控、独立等因素比难以解决的疼痛及其它症状更容易诱发安乐死的动机。加之痛苦首先是一种个体化倾向很强的肉体感受和精神体验,至今缺乏客观的检测方法和统一标准。这就使得“避免痛苦”难以成为一把客观、公允、普适的尺子。由此导致一系列难题,比如:在临床中我们如何判断什么样的痛苦是不可忍受以至可以成为需要放弃生命的理由呢? 如果能够给予临终患者以良好的基础护理,并通过药物控制等技术方法缓解疼痛,安乐死应该不是避免痛苦的唯一选择。

1.3 关于尊严死亡 生与死的话题几千年来一直是哲学家所关注的命题。但对生的依恋与对死的恐惧却是人之常情。然而,由于人的素质差异,每个人在身临困境濒临死亡时的境界必然有很大的差别。相当一部分人会将选择死亡视为一种“解脱”,这与尊严无关。孔子也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安乐死事实上维护的是人“死的尊严”,而患者在濒死状态所遭受的肉体上的痛苦与心灵上的焦虑和不安并没有消除。试问“, 安乐”何在呢? 1.4 关于公正原则 从社会公正和节约资源的角度而言,患者理性地选择了安乐死,医生及其亲属理性地支持安乐死。然而当逝者已逝,亲人的内心却会受到非理性的情感因素的时时敲打而感到不安与自责。对于安乐死所造成的这种负面情绪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无法视而不见。除了情感因素的制约之外,从公正角度去考虑安乐死问题还有一定的功利主义之嫌。此意推论,是否有严重缺陷的婴儿和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甚至有严重残疾的人的社会价值取向都应重新更改?以上分析足以显示:现阶段赞成安乐死的伦理论证线索是清晰且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但是,主动安乐死所面临的质疑却无法回避,加之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变革也非朝夕之功。因而,安乐死立法还需待以时日。讨论可以继续,认识有待统一,但现实问题的解决却无法被“束之高阁”。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临终关怀”。2 临终关怀的伦理意蕴浅析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病人尊严,同时希望给予病患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

临终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遭受灵与肉双重的煎熬。临终关怀不只通过专业的方法帮助病人缓解或解除肉体上的痛苦,而且还意味着尽可能消除病人精神、心灵上的焦虑与不安,尽可能帮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与后顾之忧,使临终病人获得全面的照护,能不抱遗憾与忧虑、安祥宁静甚至愉快地告别人世,告别亲友。不难看出,临终关怀较安乐死而言更注重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作为一个人的尊严。没有临终前痛苦的挣扎,也不需要冰冷理性的权衡与抉择:是维持质量很低的生命的长度还是“尊严”地去死。接受临终关怀的病人在一种自然的气氛中逐步了解死亡,进而接受死亡,使生与死自然地衔接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使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都能保持和体现尊严。从而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知情同意、行善、无伤及公正)也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同时也避免了主动安乐死所可能遭遇的不利情境。

首先,临终关怀通过控制病人的疼痛,使病人没有疼痛的压力,病人不必在与疼痛作挣扎的过程中产生“生不如死”的绝望情绪;其次,临终关怀不是与死亡做斗争,它强调良好的基础护理,没有ICU ,没有高昂的医药费,病人及家属不必为尽量延续生命而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存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由此,病人及家属也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坦然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人生也有幼壮老衰四个阶段。死亡过程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必人工地把死亡过程与生命过程斩断,也不必人工地把死亡过程拖长,一切顺乎自然。这种自然主义观点其实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庄子 至乐》曾说“: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临终关怀是主动安乐死的过渡选择

尽管安乐死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伦理、社会、法律及医学等方面的诘问,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安乐死的提出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现代医学伦理学不但强调生命神圣而且强调生命质量。当个体的生存质量已经非常之低时,选择死亡是符合道德要求的。然而伦理学不能只是形而上学地讨论此事与彼事在道德层面的高与低,它更应关注在具体的情境中此事与彼事是否符合大众普遍的道德习惯。譬如死亡,当整个社会的死亡教育尚未普及,人们对死亡还存有厌恶、恐惧、回避等情感时,试图用道德与法的形式来规范安乐死会引发道德滑坡也并非杞人忧天。

近年来,欧美日等国纷纷开展“优死学”研究,以期通过各种形式的死亡教育改变人们对“死”的看法。美国出版了名为《生死》和《死》的特别杂志;德国则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并出版教科书;日本则定期举办“生和死问题研讨会”,还出版了《生与死的思考》、《人的临终图卷》等。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且大多局限于学术界的探讨,民间尚缺乏此方面的普及教育。1998 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和郊区400名工人、农民、干部和医务工作者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主张安乐死的人以农民所占比例最小,以医务人员所占比例最大;文化程度越高,对安乐死的支持比例越大。这次调查中,81.59 %的农民不支持安乐死,这是否可以得出“在农村人口占绝大数的中国,大部分人不支持安乐死”的结论尚可存疑,但这一数据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的死亡教育还远未普及,人们依旧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坦然面对死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缓和性措施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替代安乐死,并且从长远来看,临终关怀还可以促进安乐死观念的普及和相关立法的形成。

关于“临终关怀”

所谓临终关怀源于Hospice一词,原意为旅游者中途休息的地方。医学上指对病人关怀照顾的场所。现译为临终关怀或临终关怀机构。纪元前柏拉图在《共和国)一书中,就提及家庭对于一个贫苦的人所能产生的安稳及支持。比利时中世纪时就曾在社区中设立了“温暖之家”。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临终前得到关怀和照顾的愿望由来

已久,同时,人们对它的意义也早有所认识。现代较健全的临终关怀组织是D.C.桑德斯博士1967年创建的英国伦敦“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机构”(St ChristopherHospice)。现代临终关怀的定义是:它是一种照顾方案,与医生或社区中的巡回医护协会相配合,为垂死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的照顾。临终关怀组织的理念是强调生命的存在并非只有肉体活动,还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人在临终阶段,应受到的尊严和关怀.不该因生命行将结束而减低。临终关怀组织其实就是末期照顾,因此末期照顾的理念应该与临终关怀的理念相通。末期照顾的理念有二:一是坦然面对死亡,凡是参与末期照顾的工作人员,都应有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的观念,这之间没有恐惧,没有忌讳;二是以同情心对待濒死病人.必须与患者站在同一线上,共同参与面对死亡的到来。在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里,人们看到和听到的是欢乐、宁静,因而使人们很难相信这是走向坟墓、回归自然的地方。由于有先进的医疗方法,良好的服务程序。疾病的痛苦得以减轻,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牧师也加入关怀的行列,让临终者充分享受完美的人生最后的乐趣。

科学家认为对临终者的护理与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参与临终护理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是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情绪;

二、维护临终者的权利;

三、具有仁爱之心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充分理解和满腔热情地对待临终病人;

四、在对临终病人进行躯体护理时,要注意保持病人的尊严;

五、减轻临终者的痛苦是应尽的职责;

六、掌握中断治疗的伦理问题。临终关怀照顾小组成员应包括:医生、护士、药师、临床心理学家、营养师、社会工作人员、精神医生、志愿人员等专业人士。以医生为主导,由护士承担主要工作。他们应该受到严格、正规、系统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们最初建立临终关怀院的目的。

自从D.C.桑德斯博士创办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迄今仅30年,但发展之迅速令人为之惊喜。世界上已有4O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或类似机构,英国近300所,美国已到2000所。1988年7月天津医学院创立了中国第一所I缶终关怀研究中心,此外台湾、香港也已建立临终关怀安宁病房或善终服务,这说明我国已加入到世

界临终关怀的行列之中。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东西方死亡态度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死亡文化基本基于“来世观念”。儒家好言死亡之意义,极为重视死亡。庄子日: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意为死生循环往返不已。佛教更是以“轮回”生死观来肯定“来世”的。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对死亡存在着普遍的恐惧心理。对上海、天津市居民关于死亡认识的调查研究表明:居民在家中谈论死亡“很公开”占第一位(36_8%),但第二位和第三位却是“尽量避免”和“不舒服”,并且后者比例之和远远高于“很公开”,反映了普通居民对死亡题目的回避和禁忌的心理。对死亡课题不表示关心者占人口57.18%,同时占人口38.4O%的居民希望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反映两大城市居民对此内容了解的愿望是比较高的。这说明我国有关此领域的人员尚有大量工作要做。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经济背景都说明中国的临终关怀活动应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模式。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研究与实践,首先应该建立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其主要形式有独立的、附属于医院的、社区的、家庭的几种。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建立独立的临蝗关怀机构如安宁病院,因设施条件要求高,在资金方面困难大,只宜少量逐步建立。医院附属的临烬关怀病房和家庭护理形式则大有发展前途。近年来,我国家庭病床的飞速发展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应该广泛进行临终关怀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死亡教育,可有益于临终关怀的推进。长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思想上有唯物主义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死观的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最后,应联合推进临终关怀事业的计划。现代医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恰好适应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我国医疗机构大多数是公立的,并实施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只要取得各方面重视,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就能以不同于西方的形态迅速发展起来。这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正在为之奋斗的。临终关怀的内容 解除病人疼痛的折磨,满足病人使用止痛剂、麻醉药

在晚期癌症患者中,60%~9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使病人感到恐惧或烦躁,随着疼痛的加剧和疼痛时间的延长,病人发生人格改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积极协助控制疼痛是对临终病人最好的关怀。美国护理协会在有关倡议中明确指出:“只要能控制病人的疼痛,任何药物、任何剂量及任何给药途径都可以”。可应用WHO建议的三阶梯疗法止痛,同时配合音乐疗法帮助病人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疼痛。在具体实施中,要严密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疼痛,在疼痛出现之前用药,最大限度的保持病人无疼痛与清醒之间的平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较舒适的死亡。满足临终者的心理、生理需要。美国库伯勒·罗斯博士把临终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的心理反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协议要求、抑郁和接受死亡,而忧虑、痛苦、悲伤贯穿于濒死的全过程。这些心理反应过程的顺序和时间,并没有一定的规律和明显的界限,常受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社会背景、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有的可能只停留在某个阶段,有的可能重复出现。因此,对临终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原则是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异,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及临终期的不同阶段进行个体化护理。

家长关怀异化问题的研究 篇7

关键词:家长关怀,关怀异化,功利性,儿童观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是关心, 但是家长的关心并没有换来孩子的理解和认同, 有的甚至使亲子关系趋于恶化。近年来, 关于中小学生离家出走的报道时有发生且有不断上升之势。家长到底应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关怀, 这些关怀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现实的案例表明, 由于动机不当, 方式欠妥, 以及家长对“关怀”的误读, 家长关怀的实际结果常常与初衷相背离。家长的关怀成了孩子不堪承受的巨大压力,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家长的关怀已经走向了它的反面, 在亲子交往中被异化了。

一、“关怀异化”的表征

1. 盲目关怀

盲目关怀表现为关怀的武断化, 即家长不考虑孩子真正的想法和需要, 使用不恰当的关怀方式, 付出的关怀不是孩子所需要的。这类家长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以自己的好恶来要求孩子, 不征求孩子的意见, 在很多事情上擅自做决定。他们往往持一种设计的心态, 忽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主性, 从自我出发为孩子设定未来发展的方向, 控制孩子兴趣的发展。这样孩子就成了家长愿望的载体, 失去了自主和独立的权利。涂艳国教授指出:“人的自由发展的实质是人按照自身固有的内在的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 而不是被动地从属于某种外在的强制, 使自身的发展偏离和压抑了自己的内在本性。”[1]

2. 过度关怀

当今社会, 家长对子女关怀过度的现象很普遍。中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但是在现代社会, 情感的天平不是向“尊老”而是向“爱幼”倾斜。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 孩子是一家人关注的焦点, 于是溺爱成了现代家庭子女教养方式的通病, 过度关怀成了病理性的教育态度。在这种家庭中, 家长关怀最大的特点就是“爱与放纵”。家长给予关怀过多, 过度宠溺, 百依百顺, 在生活中包揽一切家务活, 孩子只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在情感上给予孩子过度的关注和呵护, 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总之, 孩子被视为掌上明珠,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不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家长都一味地满足。这种“包办式的关怀”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 父母包办式的关怀方法势必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阻碍孩子的进步。有学者甚至指出, 过度关怀可以说是一种软暴力, 是对儿童内在潜能发展的摧残。

3. 片面关怀

关怀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重视物质, 忽视情感交流。家长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就可以了, 对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需求则很少关注。亲子间的交流局限于物质方面, 呈表面化、肤浅化。第二, 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受竞争压力的影响,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追求的目标, 对学业的过度关心取代了对人格成长、精神成长等方面本应有的关注, “期待少年升学科目得满分, 却容忍他们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打低分”[2]。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

4. 伪关怀

伪关怀是一种虚伪的、哗众取宠式的关怀, 在这种关怀里, 利己性成分大大超过利他性。家长认为关怀是有条件的, 是必须要有回报的, 他们带着一种投资的心态去关怀孩子。这类家长对孩子要求苛刻, 忽视孩子的实际能力, 认为家长的付出是要以孩子优秀的成绩作为回报的。在虚荣心和攀比心理的作用下, 将孩子作为与别人比较的工具, 总要求孩子取得骄人的成绩, 这样好作为他们炫耀的资本和骄傲的谈资。这种病态的关怀是狭隘的、自私的, 容易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 甚至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

二、“关怀异化”的归因分析

1. 家长对“关怀”的误读

在内尔·诺丁斯看来, 关怀意味着一种关系, 关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即一方付出关心, 另一方接受关心, 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 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 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 任何一方出了问题, 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3]因此, 关怀不是关怀者单方面的付出, 而应该是在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的良性交往中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 是一种能够被双方所感知的关怀关系。家长关怀之所以异化, 家长对“关怀”的误读是主要原因。很多家长声称, 自己的确在“关心”孩子, 但孩子却完全不理解。其一, 家长所谓的“关怀”不是被关怀者———孩子所需要的“关怀”。“关怀是一个‘需要—辨识需要—关怀—认可反馈’的循环过程”[4]。既然家长施予的关怀不是孩子所需的 (有的甚至还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 那么肯定就得不到孩子的积极回应和认可, 这样就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关怀关系。其二, 家长的关怀方式不恰当。关怀是一种存在于关系中的生命状态, 而不是一套程式化的具体行为方式。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程式化的思路去思考和处理它。关怀是一种能力, 会关怀是一门艺术。关心需要因地因人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恰当的关怀方式能够赢得对方的理解和认同, 反之, 则会遭来到拒绝。

2. 功利性价值观的宰制

在市场经济重物质和功利的大环境影响下, 加上残酷的升学就业的竞争压力, 社会对物质利益的功利化追求已渐趋白热化。“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家长坚定不移的信条。在社会的浮躁心态和功利哲学的驱使下, 家长对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趋之若鹜, 不顾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兴趣需要, 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却还给其冠以“关怀”和“爱”的名义。而且, 孩子的成绩和表现还成了家长相互之间攀比和炫耀的资本。为了超人一等, 家长总会将目标指向孩子, 高投入、高要求便不足为奇了。家长在关怀和爱的光环下, 对孩子的快乐幸福时光肆意打劫和蹂躏。

这种扭曲的功利性的教育价值观, 严重窄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 造成家庭教育的错位和偏离。家长对学业成功的过分关注, 使家庭成了课堂的延伸, 挤占了本该有的家庭亲子教育;对成功的狂热追求, 将狼性竞争甚至是病态竞争的观念过早灌输给孩子, 家长的表率作用越来越被追求现实物质利益的欲望所淹没,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 错误儿童观的规约

错误的儿童观是指将儿童视为成人的附庸, 无视其独立人格及权利, 并且认为儿童总是无知的、顽劣的、易错的, 要想促使其健康成长, 就必须按照成人的意志对其进行训练。这种偏执、荒谬的儿童观在成人世界里似乎已经成为了“真理”, 尤其“在我国这个具有长期文化专制传统的国度, 其影响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观念意识深处, 在很多时候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5]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 很多家长违背儿童成长的规律, 忽视孩子内心的想法, 以一种设计的心态去干涉孩子的选择, 并美其名为“为你好”。实际上, 家长对孩子人格和未来生活的设计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是一种控制和形塑, 破坏了孩子正常发展的轨迹, 最终导致儿童人格完整性的破坏。金生曾说过, “儿童的发展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神圣的, 儿童的生命具有不可算度的价值, 儿童的未来具有不可预定的可能性”。[6]因此, 对儿童的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天性, 合乎规律, 否则就是成人与儿童相互对立, 是对儿童的折磨与压制。

三、“关怀异化”的救赎

为推动“关怀异化”的自我救赎, 以下三方面的建议可作为其正本清源之策与自我救赎之径。

1. 提升家长的关怀能力, 创造和谐的关怀关系

关怀是互动双方在理解与被理解、接受与被接受中形成的一种关怀关系。家长的关爱唯有以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的方式传递才能转化为教育性力量。因此, 提升家长的关怀能力和关怀品质至关重要。关怀是存在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 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如是说, “关怀需要适时地提出问题, 然后恰当反应。关心需要因地因人而采取不同策略”。[7]

要在关怀给予上提升家长的关怀能力, 家长应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耐心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和真实需要来决定。其一, 在关怀的方式上, 要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及孩子的个性特点, 选择合适的时机施予关怀, 确保家长付出的关怀能够被孩子所体认和感知。其二, 在关怀的程度上, 要掌握分寸, 要以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边界, 既要给予足够的关爱与呵护, 又要避免家长式的溺爱与纵容, 即要做到理性关怀、适度关怀。其三, 在关怀的技巧上, 要善于捕捉每一个传递关爱的机会, 善于利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机会, 让孩子在接受关怀、感悟关怀的过程中学会关怀。家长在付出关怀的时候, 应该以一种平等和坦诚的姿态对待孩子, 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实现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

2. 摒弃功利性的价值观, 增进亲子之间的理解

持功利性价值观的家长偏执于所谓的“成功”, 使家庭教育偏离其本真, 异化了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加之受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 不少家长染上了“病态竞争”的痼疾, 将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作为相互之间较量的武器和筹码, 为此对孩子要求苛刻, 急功近利。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认为, 病态竞争不断地将自己与其他的人进行对比衡量, 即使是在根本无须如此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病态的竞争者总是目标超人一等。[8]简言之, 功利主义使得家长关怀异化为追名逐利的工具。

对此, 家长应该摆正心态, 正确看待成功和成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每个人都有其对成功的定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证明, 人有9种智能, 且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尽相同。因此, 家长无须偏执于孩子在知识、分数上的优势, 全面、多元的发展才是正确的追求和企盼。除此之外, 家长应该摒弃“设计的心态”, 尊重孩子的天性发展。教育应当舒展儿童的天性, 这里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也不例外。成人总是试图为儿童决定未来的生活方向和行为秩序, 并固执地认为这是绝对正确的选择。其实, “没有谁能代替别人成长, 没有谁有资格指挥别人成长的方向, 天性自身有其成长的方向”。[9]最理智的做法应该是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展, 并给予恰当的指引。

3. 更新传统的儿童观,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传统的儿童观遮蔽了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自主性, 压制了儿童的自然发展, 是对儿童完整个性形成的破坏。在传统的儿童观的主导下, 儿童被视为顽劣无知、需要被管制的对象。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倾向于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 追求说一不二的权威意识, 排斥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表现出强烈的权力意志。因此, 矫正传统的儿童观是“关怀异化”自我救赎在价值认知上的拨乱反正, 是极其重要的基础与前提。

更新传统的儿童观, 即改变家长凌驾于孩子之上的绝对权威地位, 将孩子视为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性、创造性的能动个体, 尊重孩子的能力, 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维系和谐的亲子关系。其一, 尊重孩子。亲子之间不对等的关系决定了家长尊重孩子是赢得孩子尊重的前提。尊重孩子首先要将其视为独立的、有自由、有尊严且具有能动性的个体。鉴于此, 家长必须与孩子平等地交往、相处, 改变强制和灌输的教育模式,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鼓励孩子畅所欲言, 将亲子关系定位成一种合作、分享的良性互动。其二, 理解孩子。只有充分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才会懂得他所喜欢或认可的关怀方式。理解孩子, 学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和感知一切。其三, 信任孩子。信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家长应该相信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肯定他的进步, 包容他的错误。给孩子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 营造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李述永.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7][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4]牟杰.关怀教育与关怀道德教育[J].科教文汇:下半月刊, 2006 (9) .

[5]闫守轩, 朱宁波.“过度教育”的表征、归因与救赎[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8) .

[6]金生.“规训化”教育与儿童的权利[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4) .

[8]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临终关怀研究 篇8

关键词:党内;激励;关怀;帮扶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重要意义

在采油生产建设中,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探索,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夯实党群工作基础的重要实践之一。

(一)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凝聚党员队伍的迫切要求

随着采油一线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能够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将党员凝聚到党组织中来。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

党员作用的发挥是党建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着党的光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能够促进党内先进典型选树、带动党员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有效地提高全体党员的素质。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是推进原油生产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党员积极投身原油生产,带动广大员工投身生产,有力促进了原油生产。

二、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探索

近年来,冯地坑采油作业区党总支给合原油生产建设,努力构建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

(一)“四项措施”构建激励机制

1、周例会、月考核。建立支部工作通报和交流机制。通过每周支部书记例会,通报工作、交流经验,形成了班站“岗位立体巡检法”、“快乐工作法”,支部“两定两创工作法”、贴心管理法”。修订和推行月度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定期检查各支部党建工作,奖励先进,帮促后进,推进了党组织活动按时有效开展。

2、党员自主工作法。总结指导帮促党员工作的方法,形成了“党员自主工作、书记日常指导、支委集体点评”的“党员自主工作法”,即党员月初规划自己本月的学习内容、承包活动内容、具体工作;支部书记在日常跑现场的过程中指导党员工作,督促党员完成规划;支委会月底对每个党员进行逐个评分考核。这3个环节激发了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工作的开展。

3、党员承包活动。结合党内创先争优活动推行“党员承包活动”,指导每位党员结合自身岗位确定一个班站或井组作为承包点、确定一个具体可行和便于衡量的目标,每月制订计划、深入承包点开展活动,促进承包点的具体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作业区一百余名党员讨论确定了各自的承包点、承包项目和承包目标,按计划活动,促进了班站管理。

4、典型选树。宣传优秀党员。结合“十大优秀党员”的选树与宣传,开展“立足岗位做奉献”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横幅、展版、标语、自办小报营造声势,选拔演讲人员,进行“身边好党员”事迹宣讲,激励岗位员工学习先进,立足岗位、干好本职,掀起了“学先进,争做先进”的热潮。

建设“党员示范岗”。姬二转油站通过创新工作方式、调节业余生活、探索工作乐趣,激发员工的归属感,推进“快乐工作法”,注重培养工作热情,将快乐融入工作和生活,同时,站内员工改进站内巡检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监控,制作巡检指导卡,总结提炼了“标准立体巡检法”。通过近年来的探索,站内员工精神面貌、站容站貌焕然一新,成为作业区的“党员示范岗”典型。

(二)“三个开展”凸显党内关怀

1、开展党员服务。作业区党总支创新载体,建立党员“诉求--服务”机制,通过飞信、微信群、QQ群与党员进行信息交流,了解党员的需求和呼声,把关心和解决问题做为服务党员的出发點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党员有所呼,组织有所应”。

2、开展思想关怀。作业区党总支结合生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党员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在党员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党员入党、提职、调任时,及时进行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方向。通过思想关怀,让党员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中。

3、开展党内关爱。作业区党总支坚持“党员四必访”,即党员遇重大困难必访,党员有思想困惑必访,党员未完成工作必访,党员生病必访,为党员送来了组织关怀。在工作之余,作业区党总支适时开展关爱活动,丰富党员业余生活,“七一”前后,慰问困难党员,开展入党观影教育、组织党员联欢活动,丰富党员生活,增强支部凝聚力。

(三)“两个活动”促进党内帮扶

1、坚持分类帮扶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注重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培养;在操作岗位党员中,开展“我是党员我争先”活动,引领党员努力学习采油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在岗位上做到“技能领先、业绩领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开展党员“结对共进”活动。机关党员、干部党员与普通党员结对子,以“一对一”、“一帮一”的形式,采取思想帮扶、技能帮扶的互助共进方式,帮助普通党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党员提高技能,坚定信念,促进了党员队伍总体素质的提高。

三、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了党内激励机制,先进典型“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行之有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通过认真规划、努力工作,推进了“党员自主工作”法,深入开展了“党员承包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员个个争先”的氛围,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的党员典型。

(二)深化了党内关怀机制,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通过对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关心帮助,使党员感受到组织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促进党内团结和谐,有利于党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工作,有利于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推进了党内帮扶机制,促进了党员整体队伍素质的提高

上一篇:英语四级作文高分佳句下一篇:时事热点新闻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