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问题(推荐11篇)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特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规划期至2020年。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外需急剧减少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与较高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交织在一起,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主要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后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都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
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有利于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利于辐射和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建立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
纲要的战略定位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赋予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 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 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深化改革先行区。继续承担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 大胆探索, 先行先试, 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 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
——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 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 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 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 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 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 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 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 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
纲要的发展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 必须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抓紧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部署。要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 大力改善民生和启动最终消费需求, 大力拉动民间投资, 大力促进外贸出口, 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
到2012年, 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7年显著增长, 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 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前言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都市群。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人们在住宅中设庭院调节小气候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追求不断上升,住宅室内景观设计更好的结合了珠三角人们的生活方式,追求自然化、艺术化园居的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新的独特的艺术室内设计景观环境。
珠三角室内景观设计背景
珠三角地区景观设计的独特特点是因为广东地处华南地区,环境风貌别具特色。近年来许多大、中型公共建筑的底层或层间常开辟有高大宽敞、具有一定自然光照及有一定温、湿度控制的“共享室内空间”,用来布置大型的室内植物 景观,并辅以山石、水池、瀑布、小桥、曲径,形成一组室内游赏中心。广州白天鹅宾馆充分考虑到旅游特点,采用我国传统的写意自然山水园,小中见大的布置手法,在底层大厅中贴壁建成一座假山,山顶有亭,山壁瀑布直泻而下,壁上除种植 各种耐荫湿的蕨类 植物、龟背竹、沿阶草外还根据华侨思乡的旅游心理,刻上了有一定意思的文字。室内景观设计常用富有诗意的景题作为画龙点睛、力求激发室内观看者联想而细细品味,形成独特的珠三角景观设计的固有基调。
珠三角室内景观设计的特点
1.景观分类
习惯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典延续传统格式,过去室内空间景观设计那种自然的风格,受传统固有式的思想影响。第二类是中西结合格式,但这种合璧不是像现代室内景观设计那样将建筑空间与室内装饰设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是建筑完全是西方的手法例如规整对称形状,室内景观设计造型则用传统的室内景观设计手法。第三类是以西方园林造园手法为主,采用几何形的构图和西方室内装饰设计中景观的设计与建筑小品相结合,这类相对大型的室内空间的景观设计在应用上更适合珠江三角洲地的室内设计。根据空间的大小与功能可以再分为以下几类:
(1)自然室内景观
此类室内景观设计适合水体动植物生长,供人观赏的同时也能像欣赏自然景观一样,比如:龟背竹、睡莲、莲花等。水池的深度可根据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的生存环境而定,因此形状的变化是比较灵活,没有太多的规律性,水池造型变化也无规律性,这类室内景观的设计对给排水系统的要求比较高。
(2)简约型室内景观
简约型室内景观一般在需要一下相对特定室内空间,包括小型花坛、花丛、景池等,由于气空间深度决定了景观造型,偏向卡通形状,但有不少的生活气息,有时为了产生好的室内景观效果,便适当用人造的瀑布、跌水等产生巨大落差铺设鹅卵石等,而静态水景则能通过倒影产生,有一直空间多维度的造型效果,使人在室内空间中感受到如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效果。
(3)装饰室内景观
设计这类室内景观效果如要达到起到赏心悦目,衬托环境的作用,深度不超过1.5米,一般来说是构成整个环境的中心,通过控制高低、大小、排列等借助灯光或者音乐产生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满足人们亲景观现象的要求,景观设计造型由于空间的烘托而出现起伏与波浪形状居多,这类室内景观设计,在中山的温泉酒店,顺德碧桂园凤凰城酒店的应用比较明显,另室内有比较舒服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把室内外交融对话。
2.艺术手法
室内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在功能上经济实用,在室内环境艺术的表达形式上,广东一带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室内景观造型设计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总体轻盈、通透、朴实,容量相比北方江南一带地区小,这是地域性选择的结果,佛山的岭南天地一带应用比较明显突出这点。二是室内景观设计精巧、灵活,大量运用英石、锦川石或蜡石等适合岭南地域的石材,这些石材由室外也沿用到室内,园林建筑的巧妙地与材质组合处理,景观造型配置低矮植物、石灯、池边及特色乔木(有些地方适当使用了保鲜植物来搭配植物配置),富于民族文化特色。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室内主景墙用四季绿的植物,反应出中西兼容的室内景观造型文化特点,如珠海长隆室内景观装饰设计等。珠三角地区室内景观设计造型讲究随机应变,各种设施求实重效,顺从人意,灵活吸收,使得室内空间布局显得较为随意,不拘一格,充分体现地域的室内景观文化设计的气息,这类室内景观设计中广州白天鹅宾馆、佛山工艺场展品厅室内空间、中山温泉酒店等尤为明显。
珠三角地区室内景观设计实际应用
广东珠三角地区室内设计中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天气环境影响,特别讲究室内空间环境的垂直画面的舒适性和工程性方面,一般会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适当加点植物,例如龟背竹之类,吊兰,甚至用使君子、爬山虎做成的景墙,在造景设计亮点的附件有一到两棵比较高一点的的植物,例如棕竹、散尾葵等,并注意在施工设计过程中预留一些恰当位置,室内景观设计根据风水向由低到高设计,由门口向入景观主体方向,背有财有靠,效果比较理想,也因这些要素在工程应用中,室内景观有了先小中变大收形的变化,室内的视觉中心也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焦点,通常以植物为主体,以其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姿态吸引游人的视线。除活植物外,也可用大型的鲜切花或干花的插花作品。
除此以外,珠三角地区常以巧挂艺术品,以室外 植物为景,在室内观赏,为了增添情趣,在室内窗框两边挂上二幅画面,或山水、或植物与窗外各类的植物的画面对比,相映成趣。冬天的室外比较寒冷,而室内暖气洋洋,再用观赏植物布置在窗台、小角落、桌面、家具顶部,显得室内春意盎然,对比强烈,一些微型盆栽植物,如微型月季、微型盆景、摆置在书桌几案上,衬托主人的雅致,这样的室内景观设计,会令人在忙碌一天后,感受到了家的放松,自然环境的愉悦之快。另外适当在室内景观中引入一些地面照明设计,把气氛烘托出来,在广州花园酒店室内景观、中山市的建华花园售楼部室内景观设计、佛山市的千岛湖会所室内景观设计,更是不错的室内景观设计应用。
珠三角地区室内景观设计趋势
广东珠三角地区室内景观设计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体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更需要把室内景观设计有个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比较明显的就是在公共空间或其他室内房间加入类似建筑文化和植物相结合,增加人和自然的接触距离,在室内设计中和相对较大的面积处等设计上可以把日式庭院等精华元素融入,功能性与形式美的统一,在传统中发掘多元素的室内装饰与应用变化,一定程度上与类似广府文化之类巧妙穿插,这点与艺术升华有共同特点,涵盖了本土的特点,也悄然把西方室内外环境艺术精髓吸收应用,形成自己特色的美丽风景线,造出珠三角室内景观设计的新趋势,把地域的文化更好的用现代手法表达出来,有趣地使得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微妙统一,自然形成一种本土性的情感文化体现,有其独特的室内景观环境艺术特色和文化,由室内的造景来凸现珠三角的现代特点趋势和生活体现。
结语
本文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传统室内景观设计的做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透析,以及表现出的不同情感体验,来阐述整体设计构思方法对当下室内景观设计引导的重要性,提出了注重地域性综合设计的室内景观设计思路,形成新时代的珠三角室内景观文化特色,希望对以后的本土地区室内景观设计能够有所启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能够注重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营造具有特色的室内景观设计作品。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珠江三角洲聚集了广东省重要科技资源,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研发基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是国内乃至国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
珠三角经济区信息化综合指数67.6%,高出全省3.3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深圳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第一个linux公共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大珠三角”指原珠三角14个城市,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构成的区域是全省交通运输最繁忙、最发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衔接港澳、沟通全省和全国的较为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2008年底,国务院下发《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共9个城市。“ 大珠三角”指原珠三角9个城市,加上深汕特别合作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构成的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围绕着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一体化,珠三角的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轨道、绿道“双道”建设,为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提速提供了基础性条件。15个城市(含2县)大经济圈悄然形成,珠三角内部城市走向有机融合。
★ 广东省生育条例
★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全文
★ 预算法实施条例
★ 商标法实施条例
★ 森林法实施条例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动态,同时考虑国家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今后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以及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些见解.
作 者:朱永官 陈保冬 林爱军 叶志鸿 黄铭洪 ZHU Yongguan CHEN Baodong LIN Aijun YE Zhihong WONG Minghung 作者单位:朱永官,陈保冬,ZHU Yongguan,CHEN Baodong(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林爱军,LIN Aijun(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29)
叶志鸿,YE Zhihong(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广州,510275)
黄铭洪,WONG Minghung(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香港九龙)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拉动下,借助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已发展成为世界级电子、电器产品的制造基地。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原材料和劳动力原材料和劳动力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加工贸易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增速放缓,出口降幅增大,比较利益减弱,外源性经济乏力,不得不使珠江三角洲电子企业深化内需市场、优化区域布局,打造产业协同,增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调整转型的步伐!
一、珠江三角洲电子企业发展现状
(一)外向型经济瓶颈凸显,内源性发展日益强劲。
长期以来,珠三角经济圈的多数电子企业以外贸出口订单的OEM外源性经济为主,这种出口导向型、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发展模式,是集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劳动力优势和开放度优势于一体,参与国际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需要和时代机遇。但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在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外贸出口受阻的背景下,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暴露出其历史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内凝外联,扬长避短,调结构,扩内需,促转型,保增长,培养和壮大企业内在扩张力,推进企业本土化市场内生机制的塑造和确立。
(二)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电子企业经历了从OEM到ODM再到OBM的发展过程,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这些企业通过学习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国际化经营,企业规模迅猛扩张,企业素质显著提升,并经过新一轮的并购和重组,逐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高科技企业转型,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创新型企业转型,产业分工愈来愈细,品牌自主创新意识、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愈发凸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加速。
(三)地缘优势弱化,产业软实力不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开放格局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原先拥有的政策和地缘优势逐渐减弱,国内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加大,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推进工业化的制约作用不断加强等因素都使得珠三角经济发展尤其是其工业竞争优势面临挑战。
(四)产业转移不断提速,竞争压力日益加剧。
珠三角的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全球来说,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梯次转移趋势方兴未艾,基于地理位置、配套政策和劳动力方面的因素,长三角相对珠三角的优势正在逐渐凸现,国内的产业集群可能出现典型的“由南向北”迁移,这使得珠三角电子企业忧患意识和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五)产业集群特点突出,区域互动发展趋势显著。
有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地区结构上向珠三角集中,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元。珠三角地区404个建制镇,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升了企业区域战略协同能力,增强了企业在差异化、技术创新、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推进产业链、价值链整体创新水平,各区域间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实现各区域的“一体化”运作和共同发展。
二、珠江三角洲电子企业发展的环境
(一)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明显,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全球产业逐步复苏,主要经济体出现好转,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加快,电子信息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联合国12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世界经济有望增长2.4%。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开始好转,半导体领域出现复苏迹象。根据IDC、Gartner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0年全球IT支出将增长3%以上,软件支出将超过5%,相关的服务市场将达到两位数增长;DisplaySearch预计全球彩电出货量比20增长6%,Gartner预计手机将增长12%、微型计算机将增长12%,SIA预计集成电路将增长10%以上。
产业国际分工趋势明朗,产业梯次转移速度加快。当前全球电子信息工业转移的速度正在明显加快,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和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正在进一步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生产及部分产品的研发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全球经济复苏、新一轮国际产业大转移,必将给珠三角电子企业的长足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成长动力和福祉。
(二)国民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良好势头,工业经济回升相好的趋势明显。
国家扩内需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3G与TD、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举措的出台,有力地拉动了国内市场的增长,为珠三角电子企业由外源性经济向外源性经济与内源性经济并重转型注入活力,树立底气!
(三)泛珠三角框架的构建与日益完善,推动珠三角区域经济融合和协调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从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到泛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给珠三角电子产业消除要素流动障碍,建立协调、开放、公平的区域市场,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载体建设日益丰富,展会经济成效卓著。
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借力各种展示互动、经贸合作、信息交流的平台,电展会、广交会、东莞电博会、深圳高交会、惠州数码节、品牌展会等产品及文化传播载体,对推动珠三角电子产业升级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资源禀赋和投资合作平台。
1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1.1 农地流转面积逐年上升
农业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自2013年以来,滨州市努力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在全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据市农业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底,滨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8 927hm2,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6.7%,比2014年增加37.2万hm2。东营市的土地流转也日渐活跃,成为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东营市土地流转面积3.79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6.9%,比上年同期增长14.96%。
1.2 土地流转形式日益多样化,主要以转包、出租为主
近年来,滨州市、东营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建设,呈现出流转方式多样化、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管理日趋规范化的良好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截至2015年底,滨州市土地流转主要出现了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其中转包45 687hm2,占总数的46.2%;出租35 260hm2,占总数的35.6%。截至2015年底,东营市37 907hm2土地流转面积中,土地转包18 493hm2,占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的48.8%;土地出租16 520hm2,占43.6%;土地互换107hm2,占0.3%;土地转让2 533hm2,占6.7%;土地入股247hm2,占0.7%。
1.3 流转土地的农民收入逐年增长
农村土地流转更大程度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劳动力转移,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2015年滨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 7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2万人次,农村贫困人口由30万人减少至11万人;2015年东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达到13 887元,年均增长13.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6万人。
2 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认同度低
虽然近年来山东省已经开始大力推行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医疗改革,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大部分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生活并无保障,而不愿流转,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新农合报销受区域限制、子女上学受户口限制、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普遍问题的存在,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压力过大,土地成为他们最后一道保障。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普遍存在“广覆盖、低水平”的情况,新农合推广后,由于农民医疗报销数额低,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仍难以根治。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成为了土地流转的最大阻力。
2.2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农民权益受损
第一,流转合同签订不规范。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的农户土地流转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仅仅是口头协议,也有的农户虽然签订了书面合同,但是内容不规范,双方权利义务没有不明确,征地补偿约定不清,也没有及时向镇、县农经部门进行备案、鉴证、登记、存档,导致产生纠纷。第二,土地流转政策落实不到位。按照国家政策,国家粮食直补、综合补贴等资金应该补给种粮者,但实际上有的村集体通过签订虚假土地流转合同等手段,骗取国家种粮补贴,违背了国家粮补政策的初衷。日前,中纪委对套取国家粮食补贴的村干部进行了通报,并对直接责任人开除党籍,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3 土地流转价格混乱,农民积极性不高
通过对黄三角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价格混乱,且价格普遍较低,定价机制不健全,土地价格也难以发挥杠杆和指示作用。目前土地流转价格形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征用土地,各个地方的价格不统一;二是农户私自将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双方达成的协议价格。据调查,滨州博兴的农村土地流转租金每667m2每年一般在400元左右,土地征用的价格每667m2每年一般在1 200元左右,价格普遍较低,导致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
3 健全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对策
考虑到农村土地流转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框架设计,必须以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应当贯彻以市场需求为指引,遵循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在坚持自愿、平等、有偿的基本原则下进行。
3.1 政府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力度
第一,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保障各项机制运行的关键,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农民身边的实际案例,让农民深刻认识到土地流转的益处。第二,健全社会各项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范围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农村社会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等,逐步实现城乡社保相接轨。只有当农民真正放下担子,没有后顾之忧时,黄三角地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才真正取得成效。第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的时代,政府可通过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流转经营主体推进技术改造升级,实现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3.2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第一,建立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市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大多数市场主体由于处于不对等的位置,土地交易过程受到阻力,为了土地交易的顺利进行,应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明确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和建立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比如土地价格评估机构、土地法律政策咨询机构、土地交易经纪机构等。第二,构建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应该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投资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五个方面,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自发地、分散地和问接地调节农地流转,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职能。
3.3 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监督机制
第一,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资金收益的财务公开制度,建立资金使用的民主决策制度,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强化村民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权,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收益权。第二,建立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乡镇政府、全体村民和村民土地流转监督小组,明确各监督主体的权限分工几监督程序,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资金收益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土地流转合同、手续等的合法、有效性,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钟太洋,黄贤金,孔苹.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5,(1):49-55.
[2]许恒周,郭忠兴.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农民阶层分化与产权偏好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94-98.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4年来,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2002年,西部12省区中等职业学校4 588所,招生102.26万人,在校生265.71万人,与1998年相比,在校生减少1.6万人,减幅为0.7%。1998-200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重下降27.5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的招生比重下降幅度仅为5.1个百分点。4年来,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00万名毕业生。目前,西部地区大中专、技工学校和城镇职业学校毕业生,占劳动力供给总人数的21.6%,与全国21.2%的水平相当。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根据区域发展特色,西部地区进行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如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广西教育兴农金色工程、陕西职业教育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等,在提高西部劳动者素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结构不合理、失衡,规模较小,资源短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等诸多问题。
一、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西部教育发展整体水平低西部12省区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达 15.1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其中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的文盲率高达15%以上。2002年,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为7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 56.3%,低于全国59.1%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10.5%、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万人在校生人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农村现有人才总量不足,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低学历、低技能是西部农村劳动力存在的明显特征2002年西部地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仅为 47.9%,而东部地区已达67.6%;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14.7人,为东部的3.1倍;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者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 1/10,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中等技术人员不到7名。
3.大批新生劳动力缺乏职业培训据测算,西部地区每年有81万小学生未毕业就流入社会,78万初中生未毕适龄人口有159万人之多。同时,西部地区初中升学矛盾突出,2002年,西部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6.3%,有212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例如,广西每年有70%的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中阶段。2000-2002年,柳州市初中毕业生 8.42万,其中未升学者3.86万,是2002年全市中职在校生 2.69万人的1.43倍。河池市初中毕业生13.78万,未升学者8.26万,是全市中职在校生
1.48万人的5.88倍。大量初中毕业生进入城镇非正规就业,在转移中难以得到正规教育,也不易得到非正规、非正式的教育,这些早产的劳动力大军,正在被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淘汰,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益明显,但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短缺
1.农村职止教育与培训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①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效果显著。甘肃张掖的调查显示,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向非农产业转移。2000年,该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人口中,职业学校毕业生所占的百分比比普通高中毕业生所占的百分比高出23.5个百分点。②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通过对300户农户调查表明,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技术技能培训的农户,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农户。300户中,50户没有经过培训,人均纯收入1 730元;210户接受过农作物培植技术培训的,人均纯收入3 800元;28户中有中职毕业生或接受技术培训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均纯收入4 500元。③职业教育推动二、三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在对48户129个劳动力在10个典型职业选择中发现:初中及以
下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家庭经济一般或贫困;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多样化,大多从事加工、建筑技术工种、理发、制衣、工匠、餐饮、购销运输等二、三产业,家庭相对富裕。
2.城乡职业教育严重失衡,农村和县镇职业学校资源短缺与生源困难并存布局结构缺少区域特色,2002年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的城乡城市、县镇和农村职业高中学校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8.9%、47.8%和13.3%。由于西部地广人稀,农牧业和乡镇工业发展较慢,农村和县镇职业学校发展困难。据调查,贵州近3年由于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锐减,全省95%以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举办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全省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招普通高中生在25 000人左右,招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生 21 000人左右。
3.农村学生很少升入本县职业学校广西2002年柳州柳城县东泉乡初中毕业生升入职业学校159人,其中进入市区职业学校118人,进入外省市职业学校41人,由于本县职业学校办学效益差,没有人升入本县职业学校。这种情况在西部其他省区也普遍存在。
4.农业类职业中学生存困难陕西10所农业中专不同程度都面临生源短缺问题。宝鸡28所县区职业高中,1995年以前均开设涉农专业,2000年后仅有4所开设农类专业,且均为畜牧兽医。西部地区职业高中开设农业类专业的学校及其在校生也很少。
5•,师资匮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流失严重、教师编制不到位、工资难以保证等诸多问题。广西许多职校的骨干教师纷纷到邻省广东工作。广西柳州柳城县县职业高中教职工32人,专任教师18人,占56.25%,其中文化课教师14人,占 77.7%,专业课教师4人,占22%。14个乡镇中,专职教师能为群众讲授技术课的只有两个乡镇,其余举办培训班则要花钱请技术员。由于职业高中教师编制参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办法,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及成人技术培训的教师编制核定不到位,职
教师资队伍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三、西部地区教育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职业教育作用的发挥
1.教育层次结构失衡,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快于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出现升学率倒挂现象云南曲靖200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2年高考升学率65%;甘肃张掖 2003年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25 339人,招生10 089人。而职业学校11所,在校生12 305人,2003年普通高校录取率高达80.8%。
2.教育类型结构失衡,表现为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高中发展大大快于中等职教,普职比差距大大2002年,西部12省区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为419万人,比1998年的 219万人增长了90.7%,而同期全国增长幅度为79.55%,西部地区普通高中的在校生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2002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全国的普职比为57.2∶42.8,而西部地区则为60.4∶39.6。西部12个省区中,只有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普通高中相当,其余各省区,有的普职比严重失衡,如西藏、青海虽然地广人稀,受教育的绝对人数较少,但普职比却达到76∶24;还有6个省区的普职比在7∶3到6∶4之间。
3.专业结构失衡,表现为一、二产业专业数量不足与培养质量不高,与产业结构不够协调不少地方过多开设第三产业类热门专业,忽视第一产业农业人才、第二产业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如成都市,2002年三个产业结构比为 8.4∶45.5∶46.1,而中等职教三个产业专业结构比为2.6∶27.1∶ 70.3。攀枝花市虽是工业城市,但农业比重也不小,但全市没有一所为农业服务的职业学校,没有一所学校开设与农业有关的专业。制造加工工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臵,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紧缺,人才需求大,但西部职业学校显然还没有跟上这一发展需求,2002年甘肃省职业高中加工制造业专业招生比重仅占4.6%。四川数控技术人才缺口是2万人,供需比为1∶10。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1.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经费存在着三个过低一是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低。从2001年到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增长了0.45个百分点,而西部12省区的教育经费基本上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二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过低。2002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 664元,而西部地区的生均经费仅为1 310元。三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过低。2002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220元,而西部地区7个省区的生均公用经费低于这一标准。与同类教育相比,不少省区职业中学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出现两低:低于普通高中,低于初中,如新疆中等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普通高中为247元,初中203元,而职业中学仅有83元。
2.职业教育个人承担费用比例过高,超过农民承受能力,不符合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际从贵州2002年实际情况看,职业学校学生一年的费用约为6 000~8 000元,地市一级约为4 000"%000元,县级约为3 000~4 000元。2002年,贵州省农村人均现金收入为1 589元,其中含借贷收入218元。每年的支出为1 183元,扣除借贷收入,农村人均年收入结余只有183元,农村家庭难以承受接受职业学校教育的费用。陕西农业学校1998-2002年,财政拨款1 281万元,学费收入892万元,两者比例59∶41。许多家长、农户都谈到,并非不愿意让孩子受教育上职业学校,问题是交不起学费,职业学校学费过高,导致许多家庭放弃接受职业教育。
1 研究现状
关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测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大多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区域市场分割的程度进行了测算, 为判断区域市场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依据。从现有文献来看, 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地方保护及市场分割的变化趋势基本取得一致的认识。许心鹏 (2002) 以对中国长期的价格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 发现中国商品价格趋向于收敛, 国内市场整合程度在不断提高。陆铭 (2006) 使用相对价格法测度了区域间的商品市场整合程度, 对影响市场一体化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中国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不断下降, 东部省份的市场分割程度要显著超过中西部地区。陆铭、陈钊等 (2006) 也同样利用相对价格法, 借助1985—200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度了相对价格方差, 测度范围限定在相邻省份, 他们认为一个省份对相邻地区设置壁垒, 也会对距离更远的省份设置壁垒。唐红涛认为, 城乡商品市场的发展是影响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他通过相对价格法以1985—2006年为样本计算分析了城乡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 认为我国城乡商品市场整体上呈现出日趋整合的趋势, 但是在某些年份仍然呈现出比较剧烈的波动, 并分析了城乡消费差异、交通设施等因素对城乡商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范爱军、李真、刘小勇 (2006) 利用1985—2005年的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测度了市场分割度, 研究中国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及变化趋势, 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同时, 考察影响商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因素, 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国有企业就业比重、进口、出口等皆不同程度影响着国内商品市场的整合趋势。马骥利用相对价格法对环渤海地区市场一体化进行了测度, 发现环渤海地区相对价格波动呈现先收窄、中间放大、后又收窄的趋势, 并总体呈现市场一体化加强趋势。桂琦寒、陈敏、陆铭 (2006) 等在比较了研究有关区域间市场整合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 利用1985—2001年各地商品价格指数评价了中国相邻省份的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及变化趋势, 发现中国国内市场的整合程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发现反驳了对于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的质疑。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 市场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省域和地区尺度的层面都有所表现。而城市间的市场一体化发展趋势如何则没有见到更多的研究成果。鉴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 是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载体, 并且中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因此本文以城市为研究单元, 开展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2 研究区域概况
珠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域包括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东莞市、惠州市、肇庆市, 2007年总人口已超过4500万人, 流域面积超过4万平方千米, 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居民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内部又可分为东、中、西部亚区, 东部亚区包括深圳、惠州、东莞, 中部亚区包括广州、佛山, 西部亚区包括珠海、中山、江门、肇庆, 如图1所示。
3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3.1 相对价格法
“价格法”度量区域间市场一体化程度的理论基础是Samuelson (1954) 的“冰川” (icebag) 成本模型。目前在一体化的测度中, Parsley和Wei (2000, 2001) 以相对价格的波动反映区域间市场分割程度变化的方法比较得到认同。根据“两地一价”理论, 如果相对价格差异的波动随时间变化趋于收敛, 说明区域间的交易成本 (区际贸易壁垒) 降低, 市场分割程度降低, 趋于整合, 反之, 则分割。本文在具体测度方面, 采用桂琦寒等的研究方法。利用相对价格法测度市场一体化程度的计算过程是:
步骤1:计算相对价格差异undefined
undefined
式中, i, j代表不同的城市, t代表年份, k代表某一类商品, p代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于统计年鉴中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以上年为基期的环比指数, 将其取对数后可以直接计算undefined。
步骤2:计算方差的相对价格变动部分qundefined
本文采用去均值 (de-mean) 的方法来消除与某一特定商品类别相联系的固定效应ak (fixed-effects) 带来的系统偏误。具体做法为, 对给定年份t、给定商品种类k的undefined在36组城市对之间求平均值undefined, 再分别用36个undefined减去该均值, 从而得到
undefined
式中, εundefined是与i、j两地特殊市场环境有关的价格变动部分, 令:
undefined
最后以计算方差的相对价格变动部分为qundefined, 这一变量仅与地域之间分割因素和一些随机因素有关。
步骤3:计算相对价格变动的方差undefined
即对同年、同一区域对的Δqundefined求方差。该方差是对市场分割度的一种测度, 其值越大说明市场分割程度越大、市场一体化程度越小。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相对价格方差的分析需要3维 (t×m×k) 的面板数据。其中, t为时间, m为地区, k为商品。本文9个城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000—2008年) 来自《广东统计年鉴》。基于数据可得性、连续性和口径一致性, 本文选取8类消费品的价格指数, 即食品、衣着、家用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用品、交通和通信工具、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居住、服务项目。测度范围以行政区划为标准, 将市与市两两配对, 共有36组区域对。
4 结果分析
4.1 珠三角市场一体化进程具有波动性
在2000—2008年中, 珠三角居民消费品市场整体上呈现出渐趋整合的趋势, 但是在有些年份仍然呈现出比较大的波动 (图2) 。居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三个阶段:2000—2003 年是第一阶段, 市场呈现出持续下降的状态;2003—2005 年是第二阶段, 开始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有比较大的波动性;2005 年以后是第三阶段, 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日趋下降, 出现了市场分割加剧的趋势。
4.2 珠三角市场一体化具有内部差异性
市场化以及市场一体化进程可能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 有必要进一步考察珠三角内部东、中、西亚区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差异。将分类数据分别逐年求其组内均值 (图3) , 结果显示:2000—2008年这段时间内, 珠三角相对价格的方差经历了一个波动收窄的变动过程。东、中、西三大亚区波动的总趋势与珠三角类似, 但是各自变动极其复杂。2003年之后, 东、西亚区的变动与珠三角趋于一致, 波峰和波谷几乎出现在同一时点;而中区则与东、西变动不一致, 但是总体趋于下降。东、中、西亚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所提高。
4.3 珠三角城市间市场一体化程度各异
观察分析36组城市对的时序数据, 发现各城市对的市场一体化程度各异并且不同步。对各个城市对在9年间的相对价格方差逐一平均, 得到36个均值 (表1) 。珠海—佛山的均值最大, 其次是广州—珠海。均值最小的城市对是惠州—佛山, 其次是广州—佛山。表1的计算结果表明, 深圳、珠海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普遍较低, 广州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则比较高, 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相互间的市场一体化水平不高。
纵向比较, 广州—珠海的相对价格方差有3年位居各城市对的第二位 (2000年、2006年、2007年) , 有1年居第一位 (2008年) ;广州—深圳有2年居第一位 (2002年、2005年) ;广州、深圳、珠海作为珠三角位列前三名的城市在2000—2008年的市场一体化水平不高, 说明在珠三角2000—2008年的市场分割主要存在于大城市之间。各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市场整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 结论
本文运用相对价格法测度珠三角城市对的市场一体化水平, 得到如下结论:
(1) 珠三角的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在调整中逐步提高。
(2) 珠三角的东、中、西三个亚区的市场整合程度不同, 各部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3) 东中西部的相对价格方差的波动幅度不一致。中部地区相对价格方差的变化幅度最突出, 与东、西部和平均水平差异显著。
摘要:本文利用2000—2008年的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间的324个36对相对价格差异的方差,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可知:2000—2008年珠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提高的趋势, 但珠三角内部差异表现为广州和佛山的市场一体化水平最高, 其次为东部的深圳、东莞和惠州, 处于珠三角西部的珠海、江门、中山和肇庆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相对最低。这一结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说明市场一体化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1、化纤纺织业高能耗、高污染现状
东部沿海是化纤纺织业的集聚地,拥有技术、资金、研发、品牌、营销渠道优势,曾经一度高速发展,但近年来其弊端也逐一显现。传统化纤纺织行业从欧美、日本、韩国、台湾一路转移到国内,每一次转移都是向着技术进步导致的效率提高的后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的方向转移,并非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的转移,其固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特性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分析,2006年纺织工业废水排放19.79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9.5%,位居全国制造业污水排放总量前五位,而时至今日,中国纺织工业废水排放远远超过100亿吨,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污染源。国内印染企业的单位产品耗水量大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7%。最新的资料显示,化纤制品年产量大约2404万吨(2009年预期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80%以上的化纤制品是需要印染的,仅化纤制品印染每年产生污水近45亿吨。其次,传统化纤纺织行业综合能耗高达11,138.6千瓦时/吨,比全世界平均能耗高2–3倍,是日本高8倍。
2、我国的纺织行业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涤纶生产绝大多数还是原来国外生产的几大类普通型产品。我国化纤产品生产成本20世纪90年代初约为4000–5000元/吨,通过引进设备国产化,加上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聚酯装置的国产化和工艺优化,现在化纤生产成本已降低到1500元/吨。我国一直在大力提倡纺织行业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喊了几十年的口号,但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现在化纤行业整体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这说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在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产品品牌等方面存在一定误区,主要表现在:
(1)产品档次认知问题
纺织品的档次从根本上说是由原材料和工艺要求决定的。与原料生产相比,织造过程是没有办法改变产品特殊性能的,对纤维进行的物理编制过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面料的技术含量。因此,不足以在面料生产上造就所谓的产品档次。另一方面,单纯强调后整理改善性能也是不足的,是表面的,同时带来的高能耗、对产品绿色品质的伤害,而且后处理物化学残留和污染代价是极其巨大的。
(2)产品附加值开发问题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纺织织造设备不到1万元/台,设备经过7、8次的升级改造和从德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等引进先进织造设备(引进设备是全部免税的),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同样是200-300g/m2的化纤面料,在90年代初最高售价可达20元/米,现在的前后配套设备每台达到50万、且单机台产量提高了7-8倍,同样的面料质量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现在售价不到10元/米,并且这样先进的设备大量闲置,整个行业基本处于微利微亏状态,问题的症结主要就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没有在原材料上做文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行业因缺乏产品创新价格低迷时,国内众多企业依然处处标榜自己是差别化产品,但实际上中国差别化化纤产量不到总量的10%。
(3)品牌缺失问题
我国生产的大多数纺织品(面料)还只是中间产品,实际市场运行中本身也无法强调品牌,而纤维原料和下一道产品服装才是必须强调品牌的。而另一方面,创品牌多年,中国至今也没有真正创造多少世界级的服装品牌,大多数中高端服装还是在进行贴牌生产,真正的核心点是缺失的。只要略微仔细地审视市场消费特点就不难看到,多数消费者在选购服装和家用纺织品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款式、成份(是什么纤维新材料)、色彩、手感(含舒适性)、功能性、品牌和价格等,而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其纤维成分和材料质地和功能性。
3、化纤纺织业节能减排考核与推广新能源政策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推行的是总量为控制的针对单位节能减排考核,一方面国家为了节约能耗、减少排放,对排污、能耗大户予以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升级生产技术,或者整体迁移,另外绝大部分国家支持的新生产能替代落后产能的项目,实际两者之间的真正能耗相差不到100元,整个生产成本相差不会超过200元,另一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过产品创新带动整个产业链大幅度节能减排的创新模式,如笔者所调研的浙江华欣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华欣)其华欣模式社会效益可达到每吨8000元,这样的创新企业却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国家应该支持这种真正的先进生产力,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淘汰落后产能,而不是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来淘汰落后技术。同时,地方政府为了达到中央政府对碳排放考核的要求,造成了“节能等于减排、减排不等于节能”的事实现状,使用“新能源”――实际增加能源消耗的方法减少碳的排放,去打造所谓“低碳经济”;且不分行业、不分产品大量推广,对有特殊能源要求的创新企业造成事实上的制约,大幅度增加企业成本,客观上增加了企业创新风险,限制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因此,应当严格、全面地定义“低碳经济”,防止片面、局部所谓的“低碳”,而实际上从整体或产业链来看却是“高碳”的现象发生。
我国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污染,受“低碳经济”学说的影响,加大了对新能源尤其是清洁能源行业的扶持力度,巨额资金投入、相关政策扶持,在新能源行业得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成本居高不下的窘状。以年产30万吨化纤新材料新项目的供热为例,供热炉用三备一的情况下采用新能源水煤浆比优质煤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吨;在硫排放方面水煤浆是比精煤具有优势,但水煤浆的生产过程需要耗电和超过一万吨的水,折成碳排放量后其碳排放的总量大于精煤的排放量;同时其烟尘增加了三倍。这使企业的生产成本每年增加了1500
万,投资增加600万,意味着企业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将付出超过57万的成本(不含固定资产折旧),国际市场一吨炭排指标仅为10欧元左右。但该项目的产品每年可为国家节电20亿度,减少污水排放5000万吨左右;这就造成了:对全局有着巨大节能减排效益的项目,却受制于26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问题,使项目受到严重影响。这种现象会大大打击了制造型企业的创新热情。
世界各国降低碳排放常用手段包括三种:①通过工艺技术与设备引进实现节能减排,此方式为全球共识,基本所有国家都采用本方式进行节能减排的努力;②通过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③通过对传统能源深加工使之成为清洁能源从而达到减排效果。后两种方式均是采用增加能源消耗、增加能源成本的方式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低碳经济本质应该是通过节能来减少碳排放,但实际情况是在全局上增加能耗来达到局部减少碳排放的效果,通过消耗能源带动经济发展,其成本将大幅度增加。欧美国家是消费型社会,适度提升能源价格不会对其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为能源消费主要群体是整体国民,通过杠杆原理适度增加能源价格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而中国是制造型社会,能源基本被企业使用,随着水煤浆这样的新能源和成本较高的光电能、风能投入使用,中国企业的制造成本将大大增加,重要的是企业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巨大的成本负担。
4、CDM制约中国企业融入实际绿色体系
在世界经济都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时,中国企业更希望融入世界绿色体系。但CDM认证周期长达8-10个月,认证费用数百万,这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的中国企业而言将是一道巨大的障碍,将使得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无缘融入世界的绿色体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自身进行了节能减排的工作却难以到认可。另一方面,CDM的机制决定了其不公平性,发达国家仅用很小的代价,就能从我国拿走巨额的碳权指标,同时也限制了全球普通公民参与节能减排的可能性。即使CDM能够降低认证费用,但全球拥有其授权资质的认证单位仅为26家,中国只要有1%的企业申请认证,其服务体系就将崩溃。CDM机制显然不能完全适应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
5、沃尔玛“绿色计划”与欧盟反“高能耗、高污染”特别关税政策带来中国纺织业新的危机。全球最大的超市沃尔玛集团已经开始实施其“绿色计划”,计划于2012年实现95%纺织品必须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产品,与此同时,欧盟宣布将从2012年开始针对中国“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征收特别关税。沃尔玛的“绿色计划”表面是一家企业行为,但却透露着欧美针对纺织产品政策调整以及针对中国的阴谋气息,沃尔玛号称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国内至少有一万家企业是沃尔玛的供应商,而国外采购商以沃尔玛马首是瞻,其绿色计划的推出必然导致欧美国家对中国纺织品“绿色、生态、环保”质量要求的提升,而国内企业在无正确引导情况下基本都会采取使用“环保染料”来面对沃尔玛绿色计划带来的危机,但每米印染成本将提高1-2元,在人力成本增加、原料成本增加、能源成本增加的背景下,沃尔玛“绿色计划”将使中国纺织品低成本优势成为历史。但传统纺织业的生产能耗、污染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随后而来的欧盟的针对“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别关税将成为打压中国纺织产业的最后招术。更需要注意的是,沃尔玛在实施“绿色技术”时就曾到华欣调研考察,意图大量采购其生产的多色系功能性环保纺织材料,可以想象在未来不久大部分的中国纺
织品供应商面临出局(沃尔玛考察义乌78家供应商,仅2家通过审核),而新进场的纺织品大量采用的却是中国的环保原料,对于西方世界希望通过提高纺织行业的绿色技术门槛打击中国纺织业,重挫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国家而言,其将有足够的理由来指责中国对化纤纺织行业高污染、高能耗的不作为。
[论文摘要]XX地区具有边贸发展基础良好、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地理区位同越南多省区接壤便利、恰逢东盟博览会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积极发展的有利时机等优势。文章在阐述了合作竞争概念的基础上,借鉴生物学“共生”的理论本质,分析了目前XX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XX区域旅游“互惠共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设想及策略。
一方面,XX地区正好处于国内和中越国际两大旅游市场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两大旅游经济圈旅游客流的结合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XX地区旅游的发展与东盟一些旅游强国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旅游竞争力不高,很容易被东盟旅游强国将其旅游替代或分流。
一、合作竞争概念
“合作竞争”的概念由布兰登勃格教授(a.m.brandenburger)和内勒巴夫教授(b.j.nalebuff)在其合着《合作竞争》中提出,他们用博弈论描述了包含合作与竞争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且基于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上提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于合作、竞争为一体的第六种力量互补者[1]。可见,合作竞争并非是完全相互矛盾的,在利益主体的实际发展中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合作竞争是以利益主体自身的竞争力得以增长为目标,充分考虑到各种竞争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所在,并且也充分认识并发展各种合作关系,找寻一个合适的尺度,选择最适宜利益主体发展的联合竞争模式,实现更有效的竞争和发展。
二、“共生”概念的旅游延伸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其本质就是合作竞争思想的旅游延伸。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2]。但也并不排除竞争,不摒弃自身性质和状态,这种竞争是通过参与共生的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
三、XX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一)XX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XX地区地理范围较广,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丰富多样,这样不容易形成规模游客量,游客的游览都被分散。1998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成为与桂林漓江、桂平西山齐名的**三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其知名度随之有所提高,吸引了主要来自**省内、广东自驾车、台湾及越南等国内外游客。
XX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组合有所欠缺,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开发不平衡;要告别单独旅游地的零敲碎打或旅游景区景点无重点的叠加,要重视整体品牌的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品构成单一,旅游消费较少,综合效益不高。
四、XX区域旅游实施“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策略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互惠共生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存在着由旅游发展地区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屏蔽阶段,旅游落后地区寄生于发展地区,逐步提升到两方相互依存发展的共生,到最后实现区域旅游的多赢发展局面。这其中包括屏蔽阶段,寄生向共生的转变,共生意识的培育,共生单元的匹配、融合和规模的确定、合作方式、合作阶段、合作资源或项目的选择,合作契约的签订以及利益和义务的对称稳定分配等[3]。
(一)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利用、优化与重组现存的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协同、放大区域旅游的吸引力,达到旅游资源单体无法达到的效果。XX地区以区内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为纽带,以资源类型和文化内涵为依托,实施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2轴6区1个核心3个节点的空间模式:
2条旅游轴线靖西大新南宁东西走向,南宁崇左龙州宁明凭祥南北走向;
6个功能互补旅游区左江花山区、凭祥边关区、德天黑水河流域风景区、小连城弄岗区、靖西、崇左市区;
1个核心南宁;
3个节点城市大新、宁明、凭祥
围绕“一个中心”、“三大品牌”、“四大特色”,实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具体来说,即以南宁大新宁明凭祥旅游成长轴线为中心,以百越壮都南宁、花山崖画、德天跨国瀑布为品牌,以喀斯特奇观、亚热带山水、民族风情和边境边关为特色,实现各类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
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各个地区都有自己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既能各成地区旅游体系又能共同组合实现区域内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构建具有XX地域文化特色和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根据遵循核心主导、紧密辐射、网络联动原则,提升产品的资源功能承载单元之间的空间联动性,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产业集聚的合作性竞争两个层次,突出民族风情和边关风貌,生态和喀斯特自然旅游资源为重要补充。整合左江花山风景名胜区,将其三带六片周围广泛分布的独具特色的风景资源形成以下产业链(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喀斯特秀丽山水观光游专题、壮民俗、民族风情游专题、**边境旅游专题、中越边境跨国旅游专题(包括整合两国的革命文物资源,联合开发追踪中越革命领袖足迹旅游,跨国民族风情旅游线路,跨国边贸旅游线路)。
(三)行业综合性、区域联动式旅游竞合开发
为支持XX区域旅游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旅游行业为核心,XX区域内几乎所有的行业和领域都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行动。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要素区域流动所付出的成本,产生最高的旅游业合作与发展效率。建立战略联盟,组建由南宁牵头的区域旅游管理公司和区域旅游集团,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发挥南宁的投资和管理优势,促进相对落后地方的旅游企业发展和升级,实现旅游要素一体化经营和旅游价值链重构,形成开发、销售、服务一体化,包括吃、住、行、游、娱、购等相关产业的联合,旅游上游供应商(资源、原料、设施设备等)价值链、旅游企业价值链、销售渠道(旅游经销商、零售商)价值链和旅游者价值链的重构,形成完整的区域旅游产业体系,真正实现XX旅游圈一体化互惠共生。
注释
[1]nalebuff,brandenburger,co-opetitioncambridge[m]ma:harvardbusinesspress,1996
[2]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1):105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问题】推荐阅读:
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点09-12
华东地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察学习报告12-16
珠江新城导游词12-06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学生毕业实习报告》06-29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12-03
珠三角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的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