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选择初中作文

2025-0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奈的选择初中作文(精选10篇)

无奈的选择初中作文 篇1

‘什么都不会,只好做数学’‘什么都不会,只好作画’两位大师的话如出一辙。在最无奈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是唯一的,最终业有所成。看似最无奈的选择,却是他们成功的法门——业因专而精。

他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心无旁骛,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回头看看当初的选择有点迫于无奈的味道,但这是最本能的选择。最本能的选择自己独忠的项目。

如同福尔摩斯一般热衷于侦探,与侦探无关的东西他几乎一无所知,他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步伐判断他的`高矮胖瘦,但却做不好饭菜。这只是因为他专注于侦探,业因专而精就是如此。

小说中的主人公如此,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和事。一位平凡的父亲带着孩子旅游,途中客车翻进了水沟里。救助无援的父亲只好用手去搬,奇迹发生了,他搬起大客车救出了儿子。他要救儿子,一定要救儿子,一定要救出儿子。他的潜能被激发了出来,最终救出了儿子。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因为专注,所以他成功了。潜能被发掘,离成功越来越近。

小猫钓鱼的故事,不就很好地阐释了专注的真谛吗。钱学森专注于科学,成就导弹之父的美名;袁隆平专注于水稻,创造了粮食奇迹;科比专注于篮球,称霸篮坛;菲尔普斯专注于游泳,书写了奥运神话。专注的力量在于滴水可穿石,专注的力量在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可。

无奈的选择初中作文 篇2

刘盛坐在戴江的对面, 两手紧紧地握着座椅的把手, 压抑着心头的愤怒。而戴江并未注意到这些, 仍是自顾自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刘盛记不清与戴江这样的沟通已经是第几个回合了, 但最终的结果却都是以他的妥协离开而告终。

吉佳一年一度的物流招标在即, 但是刘盛和戴江的沟通却陷入了难解的僵局。

自从刘盛所在的吉佳家电引入香港德程投资公司之后, 仿佛一夜之间, 刘盛的生活被彻底地掀翻了, 做为吉佳家电运输管理部的部长, 本来可以主宰的一切, 现如今自己却失去了掌控。

戴江作为香港德程投资公司派驻到吉佳的新领导者, 虽然签约只有一年, 但是他肩上的“2000万”的成本压缩任务分明已经写在了他的脸上。

天平的两端

风一直在刮个不停, 丝毫没有停下来的痕迹。

猛烈的风声里竟然传来一阵俏皮的歌声:“天是绵绵的软糖, 塌下来又怎样……”刘盛抬头看了一眼被风刮成的黑暗色的天幕。

下个星期吉佳的干线运输招标就要开始了, 刘盛想到这个, 不觉有些走神。

他回到办公楼里, 并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 而是坐电梯来到了戴江所在的七楼办公室。轻轻敲打戴江办公室的门, 里面传来戴江沉沉的应答声。

推开门, 刘盛意味深长地看了戴江一眼。一身黑色休闲西服的戴江, 戴着无框眼镜, 棱角分明的脸庞上, 有着一丝刘盛久违的阳光气息。

戴江抬起头来与刘盛的瞬间, 嘴角上露出丝丝的笑意。

戴江的一笑, 让刘盛准备好的开场白一下子拥堵在了嗓子眼, 说不出一句话来。看来对于这一次会面, 戴江比刘盛有更充足的准备。

“不如我把我的苦衷说清楚。”戴江解释说, “前两天董事会的高层再次开会, 由于今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利润比去年要低一些, 确保1个亿的利润是最终确定的底线, 但是董事会经过最终的预算, 公司的各项营业收入汇总以后利润只有8000万, 还有2000万的缺口。销售费用降500万、广告费用降200万、所以物流费用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3%才行……”

刘盛恍然大悟, 来自于高层董事会的这个信息让他有些意外。

他试图将3%这个数字降下来, “如果我们将价格压得太低, 无形之中就造成应标企业间的竞相压价, 这是会乱的。降价这笔收益账好算, 但是到时候出现货运不出去, 更有甚者应标企业以此相逼要求提价, 这些隐性的损失您考虑过没有?”刘盛的再一次重复着自己的观点, 这个说法无疑再一次触及到了戴江的痛处。

“石油不断提价, 家电企业的各种成本都在飞涨, 显然只让物流企业分担这种成本的上涨是不合理的, 只有靠厂方内部改革才能把成本降下来。”刘盛激动之下又补了一枪。

作为戴江虽然来吉佳只有短短几个月, 但是对于各种业务他还是做了一番了解, 也深知物流市场的水深几许。价格越来越低服务就会越来越差。运输企业如果运作规范也许会想方设法从企业本身来压缩成本, 但是他们更直接的办法是“少用人, 多拉货”, 本来两个人跑夜车换成一个人跑夜车, 费用无形就减少了, 但是潜在的是具体操作中的不安全隐患, 更有甚者运作一段时间后要求提价, 这在吉佳的历史中曾经有过。

但是为填补2000万元利润的缺口, 戴江必须从眼下的物流招标下刀, 这是最快捷的方法之一。他能理解降价带来的诸多不利, 但他心里却不能接受, 他要的是短期的利益回报将那个缺口变小一些, 于是在具体操作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想到这里, 戴江低声却语气坚决地说, “降价是领导层定下的, 具体操作中的问题你们自己去处理。”

这一句话使刘盛的表情僵硬了起来, 他心里明白, 物流招标是戴江在吉佳上交给德程投资的第一个成绩单, 为了表明自己虽然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见效的成绩, 所以压价是必然的。

一场沟通又到了结束的尽头。

心理的底线

回自己办公室的路上, 刘盛在沉默的掩饰下, 迅速地权衡着。

他心里明白, 3%的物流费用是一个虚头, 只是物流部努力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里面应该有一个可以压缩的空间。

刘盛在吉佳运输管理部部长的位置上已经多年, 他深知, 别看在招标前大家把价格作为筹码攥在手里, 但是一旦招标结束就没有人拿“钱”说事了, 厂里跟物流部要的是效率, 一旦货运不出去或出什么差错, 他这个物流部长只有“下课”的份。从物流部切身的利益保护出发, 他必须把今年各种干线的最终费用进行一个核算, 给出物流企业一定的空间, 这样才不至于在明年具体运作时被各种问题所压垮。

被逼无奈, 刘盛不得不使出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步, 如果价压不下来, 他将被换个位子, 如果价压得太低了那明年他就只有被放在锅里炙烤的份, 各种滋味都不好受。

“陈志, 你把今年全国所有干线运输的价格分别核算一下, 把好运作的线路和不好运作的线路分开来算, 报给我, 看明年还有没有可降的空间。”刚一进办公室, 刘盛就迫不及对自己的得力干将陈志吩咐道。

对每年的干线运输市场进行调研, 每条线路最终的成本是多少, 是陈志的强项之一, 对于数字他有天生的优势。果不出所料, 不到半天的时间, 陈志就把厚厚的一叠报表交到了刘盛的手中。

报表的最后页有一行红色的备注:“运作利润高的线路共21条, 在效率兼顾成本的前提下, 最高有2%的降价空间。”

搞物流的人都知道, 物流招标最佳的收局是最好的服务和最低的价格。其实这仅仅是堂而皇之的表面文章。圈里人, 尤其是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甚至吃过亏上过当的都“门清”, 好的服务不可能是低的价格, 低的价格买不来好的服务。

跟随刘盛多年的陈志比别人更加了解他, 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也叫真儿的人, 这件事换别人早就定价去招了, 就降3%, 谁能干谁干。但刘盛想的是明年以及更远的时间。

吉佳最终的选择肯定会在成本和服务中有所侧重, 原本去年的两家合作物流企业服务无论是吉佳还是刘盛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刘盛也想仍保持与他们的合作, 但是这降价3%更像是个烫手的山芋, 令他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不知在周转速度非常快的当下刘盛所做的努力能否是效率优先。

再一次较量

再好的媒体传播, 在速度上也永远比不过传言。

参与应标的企业早已摸清了吉佳“降价”的心思, 纷纷给刘盛打来电话互探虚实。

“听说今年您的任务是降价3%, 这个除了我们大成物流好像没人能做得到, 你们所合作的中凌、大投二家物流企业都是全国性的物流企业, 倡导的是一体化的经营理念, 服务质量好, 但是成本却也比我们高。”电话铃声猛然响起, 大成物流的程总最先打来电话, 故意将“3%”这个数字说得响响的。

刘盛此刻最好的回答就是把违心的笑声传到电话的那端。

不知为什么, 刘盛有种莫名的担心, “降价3%大成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如果把别的企业挤了出去, 当它独揽生意的时候再找各种借口来调价, 那我只有受罪的份了。”刘盛心里明白, 大成物流是来“报仇”的, 因为大成虽然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运输企业, 但是却从未中过吉佳的“标”, 相反却被中凌和大投两家异地作战, 在车源上不占优势的企业抢了去。

吉佳与中凌和大投的合作明显更规范得多, 每年的运输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然而提到大成, 刘盛最怕的是它低价中标, 上了贼船后令他们骑虎难下, 真到旺季叫真章儿的时候落水, 那可是连稻草都没有人递一根。

对于当地够资质在册的物流企业, “网络、资金、服务水平”就像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 刘盛早已做到了心中有数。

刘盛一直认为大成更像是“地头蛇”, 别看有上千万资产, 几十辆专有运输车辆, 但是基础细节的管理做得不够扎实。

“地头蛇”不好惹, 但也自有它的长处所在, 对于干线运输的外包网络优势其他企业远没有“地头蛇”来得好使, 毕竟是熟车熟路嘛!

站在一旁的陈志说了句敲边鼓的话, “那今年就让他们参加竞标, 在具体应标的过程中如果哪条线路价格压得过低, 你再提出质疑, 争取让他和另外二家企业中的一家一起干, 还可以通过大成的降价达到另外两家适度压低价格的目的, 这样即降了成本又有了一定的保障!”

降价是吉佳的目的之一, 但是却不是唯一的目标, 明年的运输任务完成不了是更深的隐患, 所以招标的时候杀起“价”来, 那就不妙了。

招标的头一天, 趁着天黑, 刘盛把这些参与投标的物流供应商们聚到门下, 就像菩提祖师在孙悟空的头上连敲三下, 孙悟空便心领神会一样。物流供应商们对于制造企业的召见也心知肚明, 看着物流部刘盛部长一脸的“苦大仇深”, 物流供应商们还算买帐, 表面回应的是满脸的诚恳。

但不知2010年带给吉佳物流部和刘盛将是怎样的一种结局。

择校,选择的无奈和无奈的选择 篇3

如果哪位高人敢信誓旦旦地宣称,我就不给我的孩子择校,随便孩子进哪所学校都行,那么这样的家长除了作秀外,就不是个正常人,可能被人看作精神失常一类……

全民择校的严重恶果是造成社会的另一种不公平。学区房售价暴涨,用房择校,也就是用钱择校。还有是用权择校,用一切人脉资源择校。对于无钱无势无资源的山区贫困农民、城市农民工、繁华都市底层的民众,他们的孩子永远只能被安排、被“兜底”,有所别人挑剩下的学校读书就算是孩子的造化。长此以往,择校风行的后果,势必造成社会关系的扭曲、社会发展的畸形。

大道理人人都懂,那么家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为孩子争来的大众眼中好学校的学习机会,就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吗?就能保证孩子学得好、能健康成长吗?这样的问题也很难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环境才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我们该到哪儿去寻找教育孩子的最佳环境呢?

为什么择校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小时候很贪玩。他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孟母很重视教育,一心想把小孟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

孟家附近有一块墓地,会经常有出殡、送葬的人群,不是吹吹打打,就是哭哭啼啼。因为贪玩,孟轲经常与伙伴们一起模仿他们。孟母见了很生气,对儿子说:“你父亲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但他英年早逝不能教你。我们家境又不好,若你不认真读好书,将来怎会有出息?”

为了孩子的学习,孟母把家迁到城里。她以为这下小孟子可以专心读书了。但孟子的新家离闹市很近,嘈杂的声音使孟子无法认真读书。孟子和他的新伙伴模仿起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孟母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决心再次搬家。

这一次,孟母把家迁到了学宫附近。学宫是读书胜地,许多读书人在那里学习,还在那里演练礼仪。小孟子受到了感染,每日在家中专心读书,也渐渐模仿起宫中演练礼仪的举止来。不久,孟母把孟子送入了学宫,使他受益匪浅。也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在此重温“孟母择邻”的典故,是因为它对当下的为人父母者影响至深。昔日孟母为子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实属教子有方。而现今的家长们,初心依旧,爱子心切,即使自己苦点累点也没关系,只要对孩子好,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我们的许多家长似乎在择校的路上走火入魔了,盲目地跟风,唯名是图,实在是缺少孟母育子的风范与素养。

那么,我们的家长们为什么会对盲目择校有着如此深厚的、挥之不去的情感呢?

我们知道,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具体体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大中城市占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人文环境;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国家补助也往往是“杯水车薪”。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考试招生制度不公,特别是表现在名校省际配额制度上、表现在高考招生标准不统一,等等。北大、清华每年在北京地区的招生名额往往等于几个省的总和,一个贵州省户口的学生要上北大,高考分数却要比北京户口的学生多几十分甚至一两百分。

作为家长,都想让孩子进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对子女期望值的提升,是择校出现的主观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择校产生的思想基础。旧的人才评价和用人制度的误导,造成家长对学校愈来愈重视是择校产生的必要条件。家长们在参与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深切地遭遇了过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没有哪个家长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进校的那一天起就能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上最好的大学……他们的惯性思维是,有好的成绩,才有好的学校,才有好的工作,才有好的前途,才最终成为人上人。

一句话,今天的家长、学生正经受着无奈的选择,面对的是不得不择校的无奈。

择校的学问

当年,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也没有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蠢货,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骨瘦如柴,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在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有点半信半疑,便让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跃马扬鞭不知不觉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于是乎,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这成了亘古不变的定律。对此,我们该换个角度来理解。有种说法很对,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恩赐给他(她)父母的精灵,都自带一身的运程,如今,我们的家长们做得对,自始至终都该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千里马,千里马自当去寻找伯乐。

伯乐在哪里呢?要找伯乐就得择校择师。于是家长们就会四处打听,哪些学校的名气大?好学校该有好的硬件条件,有好的校风学风。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教学业务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择校的标准只局限在有好的中高考成绩,有较高的升学率,其余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是空话。

难道尖子生云集、名师聚会、升学率特高、条件特优的学校才是孩子成长中的唯一选择?这样的问题,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深思熟虑过?是否真正从你的孩子自身條件上找到择校的最佳答案?

有人认为:一所学校进来的学生都是挑选好的,毕业出去的也是好的,这所学校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校;进来的也许是不怎么样的,甚至是差的,而出去的是好的,进步幅度大,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这样的择校标准有一定的道理。

到安宁中学采访2016年昆明市“中考状元班”的学生和班主任,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他们对学生实施了分层教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老师们能够让智力不济的学生当班委,尽力地在学习上关照。让热衷班集体的学生在服务班集体的管理活动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找到自我,甚至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老师难道不是好老师吗?

对一个孩子最残酷的伤害莫过于对他(她)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不论孩子现在多么“差”,老师都要多加鼓励,最大限度地给他(她)支撑起人生信念的风帆。犹太人说过,切勿威吓孩子:要么罚他,要么饶他……非打不可,就使用小草一棵。对孩子的惩罚要看他本心的初衷,即使他的初衷是错误的,而导致他错误的行为,也不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因为他毕竟是孩子。

无奈的选择情感美文 篇4

“你看到这张纸时,我的人生已经画上了句号。在我认识的人里,你是唯一能帮我完成这个心愿的人。这些笔记本里,是我写过的日记。这两年,我曾试着想把这些日记整理出来,写成一个传记,或者小说;作为自己一生的总结,或者自己也来这个世界走了一回的证明。可是,我实在没这个能力,写了几篇,每篇写不到一万字,就写不下去。心里想说的许多事儿,怎么也无法顺畅地表达出来。我记得,曾读过你写的一篇传记,感觉很好!我相信,你可以帮我完成这个心愿……”?

几天前,我刚刚参加完朋友周峰的葬礼!死之前,四十八岁的周峰寄给我一箱身前的日记!请我帮他完成把这些日记整理出来的遗愿!为了这副重托,为了那封《死人的来信》,我今天动笔,写出了下面这段儿文字。

8月的最后一天。

周峰将铺盖卷放上大哥自行车的后座。

瑟瑟的秋风,推送着周峰和大哥的背影,像雷锋叔叔扶老太太过马路一样,将两人一直恭恭敬敬送进绿原县二运汽车站的院子,才笑盈盈地挥一挥衣袖,顺着二运汽车站门前那条破烂不堪的街道,没留下任何姓名就走了。

尽管热心的`秋风临走时,没带走周峰和大哥脸上的任何一丝愁绪,但周峰的脸上还是荡漾起一阵微笑的波澜:“哥,你回去吧!一会儿乘务来了,会帮我把铺盖放到车顶上的。这会儿,也到了出摊儿的时间了,你忙去吧!”

“好,我走了!”大哥的脸颊仍然被愁绪笼罩,没多说一句话,推上自行车,转过身,骑上去,使劲儿踩着脚踏,头也没回地离开了二运汽车站的院子,再次投进秋风早已敞开的怀抱。

周峰要去的地方,是距绿原县城120多里的青山乡。

青山乡,是离绿原县城最远一个乡。地处县城西北角,背靠大山。两天才有一趟班车经过。由于地方偏僻,环境恶劣,被绿原人戏称为“西伯利亚”。

周峰去青山乡,是要开始他人生中一段新的旅程。

班车清晨七点,从二运汽车站准时出发。在满目苍凉的秋色中,走走停停,一路向西。

九点十七分左右,青山乡那条尘土飞扬的乡街,展开宽大的胸怀,将周峰拥进它秋风阵阵的臂弯。用一双热情洋溢的大手,将几把尘土撒在周峰身上,作为见面礼,让他瞬间变成珍贵无比的兵马俑。让他以后可以深藏许多年,等待被文物贩子们发现,将他肢解成七零八碎,搬运到世界各地去拍卖,展览;捞取丰厚的赏钱。

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周峰虽一直注目窗外的田野风光,但没有一片风景流入他阴郁的眼神。他阴郁的眼神,仿佛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抵挡任何不受欢迎的侵扰。

周峰的心,是在听说工作单位被分到青山乡的那一刻,被北极圈儿的严冰袭击的!直到双脚踩在青山乡尘土飞舞的街道,周峰都没感觉到一滴融化。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公正的待遇像个魔咒,总罩在我头上!”周峰想站在珠穆朗玛峰上,对着这个世界嚎叫!就像一只穷凶极恶的狼,倒在血泊之前,做出的最后嘶吼!

之前,十几天,周峰一直在为去不去那个被绿原县人称作“西伯利亚”的地方报到,做着垂死挣扎。

和周峰一块毕业,回到绿原县的六位同学,虽也分到乡镇,但他们都分到了离家最近的乡。只有周峰一个,被分到离家最远的青山乡。

几天前,大家还是地位平等的同学;一纸分配下来,他们就被分成三、六、九等。

“不想去,就和我一块儿在市场摆摊儿吧!”大哥的建议好几次让周峰心动。

“念了这么多年书,花了那么多钱,就为能分配个工作,分配了工作不去干,到街上摆摊,那书不都白念啦?!”母亲说这话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无奈的选择初中作文 篇5

Family Values in Desperate Housewives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 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 对外新闻的导语编译研究

多丽丝•莱辛《屋顶丽人》与威廉•福克纳《干旱的九月》中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主角赛丝的女性形象研究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尼克分析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广告对中国百姓生活的影响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浅析“红”和“黑”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及语义对比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礼貌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灾难新闻之比——以系统功能语法为视角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对比分析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消费主义视角下看《麦琪的礼物》中的男女主人公

A Comparative and Contrastive Study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America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产阶级女性独立意识的研究 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一个反叛者的肖像--以《土生子》为例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英语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

Approaches to the Limits of Translatability for English Palindromes 论外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 《蝴蝶梦》中的哥特式元素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

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母亲、情人之间的关系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男性探究 论英语小说中俚语的汉译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飘》的中译本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

金钱与婚姻—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价值与导向 《嘉莉妹妹》之悲剧性——基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比较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非语言交际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品牌翻译策略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科技英语中被动句的语篇功能探析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蜕变 从古至今的吸血鬼文化 中西方饮酒礼仪的比较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与英译

Cause of Tragedy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浅析广告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行为管理的共同价值观浅析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从奥运菜单看中式菜肴英译名规范化程度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分析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86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88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评析杰克伦敦小说《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象征意象 90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 91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92 英语构词法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93 文本分类理论与广告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96 《睡谷的传说》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etween Wang Anyi’s Everlasting Regret and Virgina Woolf’s Mrs.Dalloway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Modernism of Wuthering Heights 99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小妇人》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101 《老人与海》和《热爱生命》的生态比较

分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中的女权主义 103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 104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 106 A Tentative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Romance Movies 107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逻辑错误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和女权主义 109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 110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111 《洛丽塔》的悲剧分析

从目的论角度看外宣翻译研究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瓦尔特•莫雷尔悲剧的成因 114 德国功能目的论指导下广告口号的汉译 115 《蝇王》中的象征

库柏《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麦格瓦分析 117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118 海明威的矛盾性格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Problems in the Oral Class and Solutions to Them 120 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 121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123 从死亡委婉语中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雨中的猫”与“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比较研究 125 困境重生—《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性格浅析 126 《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对比 127 A Study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28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求职简历汉译英 129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131 Satan in Paradise Lost as a Tragic Hero 132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133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 134 广告英语的语用策略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特点研究 136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ove in E.M.Forster’s A Room with a View 139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 140 李宁的品牌推广

从存在主义视角研究J.D.塞林格《泰迪》 142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从女权主义视角分析《红字》中海斯特白兰的形象 144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简爱》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分析 146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148 唯美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解析王尔德的矛盾性 149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150 汉英“眼”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151 一项有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的调查研究 152 浅析中西方文化中会面礼仪的差异

153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154 语境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155 An Analysis of Daphne du Maurier’s Female Identity Anxiety Reflected in Rebecca

156 浅析焦虑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 157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解构与重建 158 一个女性的悲剧—从人性角度浅析苔丝的悲剧 159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红字》

160 凯瑟琳安波特作品中的女性话语权威

161 Living in the Crack: A Study of the Grotesques in Winesburg, Ohio 162 会议交替传译中习语的翻译

163 浅析欧•亨利小说中恶棍骗子形象塑造--以《双料骗子》,《提线木偶》为例

164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165 《哈姆雷特》戏剧中的悲剧因素

166 浅析菲利普从妥协走向庸常的原因—反刍毛姆《人性的枷锁》 167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 168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169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性格 170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 171 日常生活中隐喻的认知研究 172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研究

173 论《米德尔马契》中的人性主题

174 Coherenc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 Pragmatic Study 175 英语新闻的用词和翻译

17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7 The General Principle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Novels into English 178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 179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180 《傲慢与偏见》基本婚姻观背后的世纪英国社会历史因素 181 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 182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

183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研究 184 Culture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185 An Image of Eternal Charm—An 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186 从《店员》解读作者双重身份的矛盾心理

187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188 An Analysis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189 论英语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技巧 190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 191 商务英语书面语语言特色的语用分析 192 解析凯瑟琳的爱情与婚姻之分离

193 浅谈英汉谚语的翻译——从跨文化角度出发 194 谈某些颜色词的翻译 195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

196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197 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

选择的智慧作文初中 篇6

选择之要在知慧。人生之旅如何选择?是走水路,还走旱路?是走拥挤的大路,还是走僻静的小路?决断时,当开启智慧之窗,用“优选法”选择便捷、好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妨举个例子:

谈盾是个著名的音乐家,可他刚到美国的时候,却和一个黑人琴手在商业银行卖艺,那是个很能赚钱的好地盘,可谈盾最终放弃了这个地盘,因为他想到大学进修。十年后,当他再次路过那家银行时,发现昔日老友仍在那儿卖艺。而他自己当时已是个国际知名音乐家了,经常应邀在著名的音乐厅表演。

选择进修,替代赚钱,自然更有未来的可能性。智慧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用它选择立身之业,不难找到创业的乐园。

选择,当“量材而为”。诗仙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皆可成才,但人与人禀赋不同,才气不同,境况不同,机遇不同。如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就需要有“自知之明”,要有认清自己的才能是什么的智慧,自量身材自栽衣。能够跳起来摘着的果子不放弃,跳起来也够不着的果子不强求。路有百条,才有差异,“桥”太拥挤,就绕开它,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或乘船而过,或直接泅渡。

达尔文的父亲是位著名医生,他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做医生。可达尔文无心学医,成天收集动值物标本。他父亲对他无奈,又把他送进神学院,希望他将来当一个牧师。然而他的兴趣也不在牧师上,在剑桥基督学院毕业以后,却登上海军勘探船“贝格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并于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生物进化论巨著《物种起源》。

遭遇危难,应选择“和衷共济”。人生旅途上,难免会遇到无法预料的凶险困厄。当此之际,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同舟共济,安危势同”,选择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亦是一种智慧。

澳大利亚有一个“渔竿和渔篓”的故事: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走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迷了路。正在绝望之时,遇到一个钓鱼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七八天的路程,我手里有两样东西分头送给你们,一是钓鱼竿,一是渔娄,篓里有几条鱼,你们自己选择吧。两个年轻人,一个选择了渔娄,暗想,吃着篓的里的鱼,便可以走出去;一个选择了钓鱼竿,以为有渔竿可以钓鱼吃,自然饿不着。没几天,拿渔娄的年轻人把鱼吃光了,饿死在路上;拿钓竿的青年,当他距离有鱼可钓的地方还有十几里时,再也爬不动了,也饿死了。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来到这里,在山穷水尽的时候遇到钓鱼老人,他们也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是分别送给他们装有鱼的鱼篓和钓鱼竿。这两个年轻人比先前那两个人陪明,他们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他们一路钓鱼一路前行,10天后,他们成功地走出了死亡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作为他们的座右铭,告诉自己的子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不能自私狭隘:合作可以可以把成功无限放大,自私狭隘只会毁掉前程。这是陪明的格言,这是智慧的结晶。

选择的初中精彩作文 篇7

出自内心真正的心灵选择,能勾画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能点化二十四桥的清风明月,能渲染香炉峰间的日照紫烟,能品味烟雨漓江的迷蒙叠雾。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茫之时,给你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只抓手,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

选择赤诚,可结天下之友;选择博大,可受天下之善;选择勤奋,可解天下之惑;选择专一,可治天下之学;选择宁静,可悟天下之理;选择恒久,可能天下之事;选择友善,可避天下之祸。

这些选择不仅折射出每个人的心灵领土的整个疆域,也折射出每个人的心灵领土物产的丰富与贫乏。

心灵的答案是七彩的,有人选择其中那颗赤诚的爱心;心灵的答案是丰富的,有人选择其中那颗诚信的忠心;心灵的答案是美丽的,有人选择其中那颗稚朴的童心;心灵的答案是缤纷的,有人选择其中那颗纯洁的真心;心灵的答案是豪迈的,有人选择其中那颗热诚的善心。

面对四季,梅花选择了苦寒;面对大地,青松选择了山崖;面对前程,翠竹选择了云霄;面对生死仁义,我们又该如何选择?选择心灵的不凡,去创造惊世的人生;选择心灵的从容,去点亮生命的色彩。

在心灵的深处,每一次美丽而谨慎的选择,必须如高山之水,流尽铅华洗尽躁动,还生命一股清泉,用晶莹的浪花奏出生命浩然大气的乐章。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污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的衣衫;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江的波涛。五斗米不能令你折腰,你选择的是南山下的菊丝;帝乡富贵不能让你心动,你选择的是回乡种豆锄草;嫌宫廷太繁杂,你宁愿选择桃李萦绕的草庐;嫌案牍太劳形,你宁愿选 择欲辩忘言的独坐。

如果是雄鹰,就选择蓝天;如果是海燕,就选择大海。雄鹰搏击长空,海燕喝退惊雷。只要放飞自己无愧心灵的选择,我们就是雄鹰,我们就是海燕。

心灵的选择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只有不负心灵的选择,才能活出真我的风采,才能活出生命的亮丽。

写选择的初中作文素材 篇8

选择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选择,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这一瞬间的选择就有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选择不是一张具有正确答案的考卷,任何人的选择都能成为答卷的正确答案。选择了放弃不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这可以让自己腾出心来做别的事情。选择了坚持就多了一个责任,人能担负起这个责任而迈向成功的终点。人可以有许多选择,但不可以有太多使自己后悔,让别人痛苦的抉择!

鲁迅先生对他的这一生做了许多次选择,选择了做战士,接着是到仙台学医,最后还是回到祖国用笔头与“正人君子”做斗争。托尔斯泰抛弃了功名利禄的生活而选择了与自己所在的阶级做斗争。贝多芬虽然耳聋了但他还是选择自己爱好的钢琴曲,并创造了举世文明的《命运交响曲》,伽利略为了选择坚持真理而甘愿被火活活烧死!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抉择对他的人生有多么大的影响。

放学回来我听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新闻:深圳的一个成年女子突然在人来人往的楼梯口突然晕倒,本以为会有一些好心人上前扶她起来并送往医院的,但这名女子的命运是悲催的,10多分钟了,人们无动于衷,30分钟了,人们视而不见。50分钟了,竟没有一个好心人上前扶她一下,还不说是送她上医院了!就这样,这名女子吸了地气,在众人无情的选择下离开了人间。

广州有个老人摔倒了,有一个送快递的小伙子见到后,毅然选择上前扶起那老人。但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那老人竟谎称是那送快递的小伙子撞到了自己并要求小伙子赔钱。就这样,小伙子做好事不但没得到一句暖心的话,而且还被警员拘留了车还陪了5000块。就这样,被大众甚至是整个社会所认同的人道主义被那些无情的人和厚脸皮的人给扼杀了,“弱势群体”需要社会人员的广泛帮助,但,谁保护那些帮助别人而得恶报的无辜人事!人们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大多选择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人道主义这个名词就会在这无情的社会中褪色。“无情”便主宰了这个社会了!

“扶”与“不扶”的选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由于“人道主义”“恩将仇报”这些敏感的词汇而变得是一件难以作出选择的“选择题”!

无畏选择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可求完美,不求永恒。花会凋谢,木有枯荣,已经燃烧了几亿年的太阳也有化为灰烬的一天,更何况生死更迭的人类社会?命运诡异的微笑着,对这个残酷的事实不可置否,要人自己去面对。于是为月亮哭泣的人会擦干眼泪,知道满天繁星一样会轻柔的抚摸自己的脸;妩媚的春天不在了,还有热烈的夏,成熟的秋,内敛的冬会依次来慰藉人寂寞的心灵。

人生路上有许多岔路口,面对分岔路,心中总是忐忑不已,患得患失,害怕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于是变得优柔寡断。其实面对选择,只要顺从自己的心就好,听从它的安排,就算选错了,也不后悔不是吗?人生中有得有失,我们不能期求没有付出的获取;可以说,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没有失去,就不能有新的收获。

国外有人出过这样一个有奖征答:在一次乘船中,母亲,妻子和儿子同时落水,应先救谁?有人说应先救母亲,因为妻子没有了可以再娶,儿子没有了可以再生,唯母亲今生今世只有一个;有人说应先救妻子,因为有了妻子便会有儿子,至于母亲已走向人生尽头,死也无憾;还有人说应先救儿子,因为儿子还小,尚未体验人生的乐趣,而母亲,妻子则不然。三种答案各有其理,但都未获奖。最终获奖的竟是一名8岁的小孩。他的答案是:应该先救离自己最近的人。

其实,面对这种问题,许多人会深思,会选择,会以最大的利益为基础救人。可当真正面临这样的情况,哪有时间容你思考,怕等你想好后,人都淹死了。人生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情况之突然,之危急,根本容不得你去思考。有时思考反而会误了大事,优柔寡断从来不是一个好习惯。顺从自己的心,无谓成功,无畏失败,无谓后悔。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硕果;当洁白美丽的雪野悄然消失,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却能赏到充满诗意的月亮。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收获。

所以,无畏选择。

选择

有的人选择平淡的生活,不为名利所争一生一世只求风平浪静;而有的人却选择过一辈子与困难和胜利交朋友,从中来获取快乐;更有人选择了在人生道路上尔虞我诈,你骗我,我骗你,以此来将自己陶醉。

此外,有人在人生道路上选择为金钱而着迷,一个个不堪设想的结果出现了;有人为名利而争夺一生,在人生道路上过着“打打杀杀”的日子,为这一点的名利搞得妻离子散;也有人为了要面子,在一时的逞能之下走上犯罪之路;当然也有人从来不为金钱而着迷,不为名利而争夺,不为一时的爱面子而逞能,他们在用自己的双手来为自己和子女铺上一条金光大道。

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做一个成功的人,这样才不往自己来到这认人世走了一遭。”但也有人说:“不经历一切风风雨雨人的一生,人生还会有意思吗?精彩的人生就要经历风雨,这样才开心嘛!”更有人说:“ 人来到这世界不一定要成成功功的,只要能和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好了。”

未选择的路初中作文 篇9

鲁迅曾说:“路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许多创新者来说,他们就像是行在大荒地上的拓荒者。纵使前方荆棘,他们却坚守自己的力量,来开拓一条新路。

选择那条人迹罕至的路,你会发现有更多不一样的风景。《逍遥游》中有两种鸟,一曰作蜩,一曰学鸠,这两种鸟只满足于“抢榆枋而止”,目光短浅,却不能理解大鹏展翅九万里。它们或许能从自身所飞高度发现一些东西,但是它们永远不可能发现九万里高度的美丽。所以,创新者才会显得这么不同,他们能领略常人所理解不到的美丽。

选择人迹罕至的路,你不仅会发现别样的风景,还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真谛。做一个创新者,不只是为了自己能够欣赏,更多的是为了别的东西。比如经典的传承或是一项技术的发展等等。

不知何时,一部《创新中国》在电视上开播,成为有两亿点击量的中国影像第一大IP。巨大的点击量也反映了群众对创新的认同。其中讲述了无人机送快递的事。送快递本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却无比细小的一件事。但是总有些偏远乡村不那么容易到达。于是,就有了用无人机送快递这一创新想法。但是,有了想法,却不足以成为一名创新者,还得有坚定的决心,毅力来干这一件事。

这只是创新的冰山一角,还有以处理鸡粪为出发点减少污染环境的创新等等。

选择人迹罕至的路,你会发现自己有更大的价值。创新一次不只适用于技术行业,同样适用于文化传承等行业。

《经典咏流传》第一次创新性的用歌声传递文化声音,《如果国宝会说话》也用拟人化的方式,使得冰冷的国宝有了热血和人性。它们都让观众感到眼前一亮,更多地注意到了传统文化。

鲲鹏展翅九万里,亦能欣赏九万里。创新者便如这鲲鹏目光长远,沟通未来和过去,发现创新的机遇。他们明白: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人类的新智慧以某种形式战胜了古老智慧,这其实是人类的又一次自我超越。这新智慧就是创新的智慧。

我的选择作文600字初中 篇10

在我的人生中,也经历了几次选择,其中令我最难忘的事是:在三年级时候的一件事,那是星期六,我和朋友去附近的球场打篮球。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这球场,兴高采烈地打起球来。打着打着正兴奋,突然我用力过度,“砰!”地一声,把邻居家的玻璃窗砸碎了。那时,我们都惊呆了:糟了,玻璃被撞坏了,肯定被骂的,怎么办?怎么办?想了几秒,没有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去“赔罪”了,朋友赶紧对我说:“小兰,你真要去认错吗?你知不知道后果会是怎样,况且那家主人平时对我们也不是很好,不要去了,好吗?”小丽的话让我突然停住了脚步,身旁的小芳又拉了我的手,“如果你去认错,我们也都会被惩罚的。”她们的话让我断了去“赔罪”的念头。可是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小兰,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去向那家主人“赔罪”,逃避责任是一个懦弱的人。不,我不做懦弱的人。

我下定决心,对朋友说:“我一定要去认错,不管那家主人怎样对待我,况且以前老师也教育我们,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他们见我这么有诚心,也都跟我一起上门认错。当我们敲开那家的门时,开门的正是屋主,他见到我们有点惊讶,我们低着头,红着脸说:“对不起,我们不小心把您家的窗户给撞碎了。”他看到我们这模样,也转身看了看那窗户笑着说:“那扇窗户已经很久了,你看,另一扇窗户的玻璃早就坏了,我正准备重新装修这窗户呢。至于你们那错误,就当是你们成长中的一次经历,不过,以后玩时可要小心哦。”我们听了这话,高兴地跳起来。

上一篇:关于植树节作文300字下一篇:说好普通话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