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推荐7篇)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篇1

笔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3.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4.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章中,要求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8.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首先从班级日常管理开始,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行为常规管理、安全教育、偶发事件的处理等。

9.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可分为规范化阶段、个性化阶段和特色化阶段。10.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是(A)。A.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B.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见义勇为 C.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积极向上 D.认真学习、团结学生、孝敬父母

2.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B)以上。

A.1学期 B.1学年 C.2学年 D.3学年 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的教育基本法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国内外有关班级活动的理论和经验表明,班级活动的核心主题是(C)。

A.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的需要 B.班级阶段性工作任务需要 C.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 D.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需要

5.制定和推行行为规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D)。A.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B.维护社会稳定 C.促进社会和谐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在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中,班主任最重要的角色是(B)。A.学生的人生导师 B.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C.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者 D.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

7.提出“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行教育”这一著名教育原则的是(D)。A.马克思 B.陶行知 C.苏霍姆林斯基 D.马卡连柯

8.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是(C)。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9.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的法律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0.教师素质的核心是(C)。A.爱心 B.责任 C.师德 D.技能

三、主题班会方案设计(共60分)

请以“自信”为主题,设计一节主题班会方案。要求:(1)题目自拟。

(2)写出实施班会的年级,但方案中不得出现个人和学校的真实名称。(3)设计方案要反映出设计目的意义、准备过程、实施过程等,其它不限。

(4)字数不超过2000字。

7、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契机的意识和把握契机的能力。

答:“知而不行,言而不信”是目标学校德育的尴尬现状。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让我们的德育落在实处?从一个班主任的角度而言,我以为途径之一是选择好德育的契机,唤醒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选择德育的契机并进行有效工作呢?听其言,观其行,因势利导。

班主任,对寻找和把握德育的契机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要在与学生的密切交往中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搜集、筛选、分析来自学生的大量信息,寻找到德育的“支撑点”,并通过组织恰当的活动,力争放大这个点的效应,增强德育的实效。

综上所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寻找和把握德育的契机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要在与学生的密切交往中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搜集、筛选、分析来自学生的大量信息,寻找到德育的“支撑点”,并通过组织恰当的活动,力争放大这个点的效应,增强德育的实效。

8、班主任协调好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的重要性

答: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其中的学生个体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过来,班集体和学生个体成长的好坏又不全取决于班主任,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那样: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在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对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教师不仅仅是班主任。所以可以说任何学生的成长,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那么这份集体力量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协调得如何。由此可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协调好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

9、班主任怎样利用往届生这个“资源库”: 在长期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努力做德育的有心人。我坚持积累德育资料,建起了丰富的德育资料库。其中一项内容是德育采风资料,它包括介绍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文章、当代优秀青少年的材料、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史料逸事等等。这个班会有特殊意义,关系到新生树立苦学、善学好学风的重大问题。我借助往届同学的笔记本,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试想如果没有往届同学的笔记本做助手,我两手攥空拳,结果又会如呢?所以我想每个班主任都应筹建自己的德育资料库。

10、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人类的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我们往往把难以教育与管理的学生称为“问题生”,称为“畸形儿”。结合你的教育实践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说到“问题学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对“问题学生”有个正确的理解认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他们是与同龄人、同集体其它成员相比较而言的。

2、他们是集体中绝对少数的学生。

3、他们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在某个时期,某个问题上,思想遇到了困难,一下子难以自拔,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反常,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而这一切都是难免的。

11、主题班会课是班级德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有优秀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会课,在这样的时空中,往往会开展若干主题活动。如,共商对策,解决班级问题;开展对话,达成心灵交融;汇聚信息,打开一扇视窗;纠偏导正,净化舆论氛围;明辨是非,坚定核心价值;树立榜样,振奋全员士气等等。请你谈谈你的班会课中班级文化建设(或班级建设民主化)的做法。答:A、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设计班级标志。

B、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C、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学生自主管理班级。

12、马卡连柯曾说:“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互相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如何形成这有这样的集体?有赖于班主任积极、合理、科学的作为,请举例谈谈具体可采用哪些策略(三个以上)。答:A 互相信任共济集体大智慧

B 互相搭台共树教师好形象 C 互相帮助共谋学生好成才 D 互相补位共提教育好素养

13、我们都很喜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教育孩子的故事。他用第一块糖果奖励孩子守时,第二块糖果奖励孩子尊师,第三块糖果奖励孩子正义,第四块糖果奖励孩子自省。原本一场雷电交加的批评,变成了一场甜蜜的邂逅。这样的教育多好!让孩子在温馨的谈话氛围中觉醒。我们很多班主任都努力践行陶先生的思想,在使用“糖”式教育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障碍,也收获了一些经验。请你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的体会。

答:平时,我总是把“尊重学生”挂在嘴上,然而我每次都民主地公平对待学生吗?我真的很惭愧。尊重是相互的!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与教师一样的人,他们虽然年龄比我们小,但是,我们怎样对待他们,他们也会怎样去对待我们,教育应该公平公正,应互相尊重,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听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我门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换一种方法了,老师不能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学生疾言厉色的训斥,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孩子的心灵入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唤起他们心灵深处自我矫正的愿望,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善待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扶持学生。

反思自己,我也深深的体会到,批评学生是一门艺术。陶先生给的四块糖果,并不是普通的“糖果”,而是“精神糖果”。陶先生在给糖果的过程中,他与那个学生的心理差距也在慢慢的就拉近了。对方不会感到有心理压力,那个学生也感觉到,老师批评他是为他好,所以他乐意接受批评。因此,作为教师要向陶先生学习,学会给学生“精神糖果”。要正确看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要想到他们是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一言一行。我们应像陶先生那样,细致观察,多动脑筋,精心“备课”,在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基础上,创设意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现出精湛的教育艺术!

14、班主任是做人的工作的,所以,班主任的品质直接影响到他做教育的姿态。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反复性,任何教育都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教育中的反复,是对一个班主任最大的考验,过了这一关,才能迎来事业的辉煌。应对教育中出现的反复性,你是怎么做的呢(举例谈谈)?

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为解决这些学生的问题教师们花费的精力也是最多的,所以作为一校之长,我不能一味地埋怨和指责教师。在此,我想就如何面对这些学生,谈点自己的观点。

1、细心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必须在非常细致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做到对症施教,力求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有的教师在这方面就不是很讲究,他们对犯错误的学生的教育方法一般都比较简单,缺少“把脉”的过程,有的甚至不顾学生的尊严,尽在学生的“伤口”上撒盐。试想,我们用这样的心态来教育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2、耐心等待。我们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发展的人来看待。因为无论是从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还是从精神属性来看,学生都是不成熟的,也是不断发展的。不管是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是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幼稚和不成熟性。正是基于这一点,学生会常常犯错误,有时是屡改屡犯的“低级错误”。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只要学生在努力改正,我们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而不是经常拿他的过错说事。

“人恒过,然后能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是,学生改过总会和教育者的期待有一段距离,有时甚至是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的信心往往顿失。如果此时,教育者能用一种理性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的错误,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宽容的姿势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

1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保护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请你谈谈作为班主任怎样做更有助于教育艺术性的提升。1.文献研究法: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了解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水平、成果和最新状况,这是课题研究的立足根本和强大的理论支撑。

2.教育调查法:采用谈话、问卷了解、信息采集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摸清学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班主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气象、新特点,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实验计划的制订、课题的分析研究提供准确而具体的第一手材料。

3.行动研究法:在自然条件下让班主任进行亲身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并在实践中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丰富评价体系的内容。

4.案例研究法:抓住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物进行深入研究,以点带面,探索适应不同层级的老师和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发展模式,从而发挥教育的最佳功效。

16、班级管理作为学生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同样也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班级中同学与同学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会逐步发现在兴趣、活动方式、为人处世等方面相似或相容的对象,形成伙伴关系,并逐渐发展成为小团体。管理班级中的这些非正式组织和小团体,是班级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是运用什么策略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

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是客观事实,也是极为正常的社会现象。教师既不能对些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任其发展,甚至走向歃血为盟结拜弟兄的小团伙,类似黑社会团伙,成为班级建设的破坏势力;也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统统标以“反班级”的标签,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或手段,一棍子打死,必欲除之为快,而忽视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事实上,任何企图将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消灭或拆散的想法和努力都是愚蠢的、徒劳的,也是不可能奏效的。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学校管理心理学和社会群体心理心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意义,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它们发挥积极作用,合理利用它们为班级教育目标服务。其次,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既肯定其合理性,又不要任其在班级中居于支配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组织丰富的健康的有益的班级活动,搞好班级建设,吸引全体学生围绕在班级集体的主要目标之下,增强班级凝聚力。再次,重视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作用,着重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和转化工作,使他们成为教师的朋友、伙伴和工作助手,成为班级的骨干力量,带动和引导全体学生为实现班级总体目标而努力。最后,教师就加强与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分析不同学生的情感需要,注意调整学生的角色地位,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自我定位,增强其成就感、价值感,对班级产生认同和归属,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一个良好的团结进取的班级集体才有可能真正形成。

17、教育无小事,关注细节是每个成功班主任的经验之一。一个细节,可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一个细节,可能是一次难题突破的关键;一个细节,可能是师生情感化冰的一缕阳光,关注细节可以举重若轻,破解痼疾,让班级管理如鱼得水,彰显特色。请你结合带班实际,分享一、二例抓细节促管理的好做法。

一、见微知著,从细节中认识学生

古人云,阅人以微,说的是看人要从细微之处去认识。一个学生初到学校便主动与同学打招呼,说明他热情好交际;一个学生郁郁寡欢、独来独往,一定有什么心事或者来自一个气氛压抑的家庭;一个学生如果披衣散扣、衣冠不整,说明是个懒散或者在生活上不拘小 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班主任要能见微知著,才能因势利导,管理好班级。

二、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

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如果教师总是衣冠不整、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这样的教师怎能为人师表呢?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老人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18、平民教育家校长姚止平朴实的教育名言是:“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源自平凡,细节体现规范。班主任教师应从细微处着手,切实思考教育中的细节。而教育细节往往表现为教育生活中的琐碎事情,班主任对琐碎事情的处理往往最能体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请你用实例谈谈如何处理教育生活中的琐碎事情,给我们大家以启示。

1、止而不咎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最好不要停课整顿、严厉训斥,这样可能激化矛盾、破坏课堂气氛、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情绪,适当停顿、目光注视、提高音量等都不失为好办法。这种闻而不怒,止而不咎,是一种高境界。

2、评而不责

教育需要批评,教育离不开批评,但有的批评暖人心,有的批评则伤人心,这里有个批评的艺术。批评应该是对错误本身客观的剖析和中肯的评价,而不是严厉的指责和训斥,更不能波及其他。比如:“一看你就没有家教” “只有动物才这样做” “你这是破罐子破摔”“两个脚的人没有见过你这样的” “石磙有两个眼你一个都没有”多伤人啊,学生能不对着干吗?

3、论而不逼

当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拒绝认错或者不敢认错时,不要逼迫他,没必要非弄个水落石出。点到为止,实行“冷处理”,这种论而不逼的处理方式,看似不了了之,但有助于学生心灵的透视,引导。这是个真实的案例:我曾带的一个班,连续发生了丢钱的事件,学生反应激烈,积极提供线索,在即将真相大明之际,我停止了调查。我在班上讲,假若我查下去,肯定有人背上处分,背处分事小,但小偷的名字可能让你一辈子抬不起头来,我想你可能认识到错了,在最近三天你找个合适的时间把钱还回去,我们只当是从没有发生过,上帝也原谅真心改错的人。果然钱还回去了,班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所以,糊涂点儿有时强过明白。

19、王老师做了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迟到问题一直感到很棘手,曾想出种种惩罚办法,但无论怎样,还是刹不住迟到的学生这是为什么?你对学生迟到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妙招跟大家分享。

我想,几乎没有人愿意迟到,但如果出现迟到现象,必定有其原因。按照以前的规律,学生的迟到现象可分为有意迟到、偶然性迟到和无意迟到三种,发生学生迟到事件后,不管原因如何?我们做教师都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学生的迟到。先让学生进教室上课,一定不要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事后尽量选择单独时间,了解分析情况,耐心地进行处理: 如果是有意迟到,比如:因完不成作业、晚起床等原因迟到的。通过侧面了解或直接找学生本人谈话了

解,提醒学生以后注意就行了。对感到值得怀疑的回答,还可以通过向家长询问核实,与家长沟通进行双边协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对有意迟到的学生要处罚。罚为班集体做好事,即由迟到学生选做一件有益于班级的好事。

如果是偶然性迟到,比如有的学生是家中有意外事情间接受到影响迟到、有的是上学途中遇突发性事件迟到,有的甚至是因做了好事耽搁时间而迟到等。事后要耐心听学生的解释。我认为对偶然性迟到的学生不要进行处罚。如果是因做了好事耽搁时间而迟到的,不但不批评,还要公开表扬。

如果是无意迟到,比如有的学生是因为看错时间而家中无大人提醒迟到,事后核实确认后,也可稍作提醒就可以了。对无意迟到的学生不要进行处罚。学生也是有自尊的,如果给他们以足够的自尊,他们是会尽量做好的。

同时为了学生的安全,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有学生迟到,应该在第一时间给家长打电话询问,是对学生负责,也是阻止学生迟到的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张老师是这样做的:“开学初,她向全体同学征求意见:‘同学们打算本学期迟到30次的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举手。‘打算迟到20次的举手’全班还是无一人举手。‘打算迟到10次的请举手’仍无人举手‘打算迟到5次的请举手’仅有一人举手。这时张老师肯定的说:看来本学期我们班迟到的会很少,最多才五次,也仅仅是打算,和可能还达不到5次,因为大家对迟到的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张老师向同学承诺,学期结束,如果全班五1人迟到5次以上,她给大家唱两首歌,鼓掌通过了。学期结束全班56名学生仅有两名学生迟到3次以上。” 20、有一位心理学大师这样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另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当你读到这段话时的感受。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她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孩子们能否健康成长。

21、班主任老师在办公室批评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影响同学学习。前提是因为此问题已经多次请家长到校谈话,没有效果。因此,老师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从明天起,家长陪同孩子上课。问题:你认为该班主任的想法和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如果你的班上有这样的学生,你怎么办?

这位班主任的做法当然是错误的。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这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首先要分析情况找原因(可能是学生的原因,也可能是教师或其他原因)然后采取不伤害的方式适当的处理。万不该多次请家长到校谈话,即使一次都不应该,因为这是小题大做,这是激化矛盾,会适得其反。

22、在老师办公室里,班主任和一学生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内容:老师向家长反映该生近来常常欺负同学,不少同学经常告状,学生家长也有反映,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说服教育孩子。但是,第二天,家长气势汹汹地找到老师,说自己的孩子说了,没有平白无故地欺负别人,都是别人招他,他是自卫行为。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学生问题?如何面对这样的家长?

这位家长在认识问题上有错误。首先要向他解释什么是“自卫行为”,即使别人招他,这也是同学之间的矛盾。况且这个学生和许多同学有矛盾一定有深层次原因: 可能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一个症结,也可能这个学生有心理问题。

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在和家长沟通,不要一出问题就首先找家长。对家长也要讲究策略,要让家长不但明白孩子纯在的问题,还要从心理上理解老师是在诚心诚意的帮助孩子,并且愿意和老师合作。

23、某班是某学校的一个“问题班”。不仅班里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其他班差,而且学生个性张扬,难以管理,班风很乱。最近班主任老师因病休长假,学校考虑再三决定派赵老师接任该班班主任。问题:假如你是赵老师,怎么想?怎么做?

我可能也会有一些想法,但是还是会服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工作的。具体办法:

1、全方位收集、筛选班级信息,谋定而后动。

2、狠抓常规管理,逐步规范学生行为。

3、抢占舆论高地,以正确的观念引导行为的规范。

4、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依靠学生管理学生。

5、坚持以学习为中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班级建设的艺术永无止境,问题班级的转化之道更加高深莫测。

24、同学们纷纷议论说张某和李某在谈恋爱,但你绝不相信,因为他们俩在班里学生中各方面都是那么优秀。可在一个雨天的傍晚,公交车汽车站里你竟与搂腰共伞并向对方嘴里送巧克力的张李二人不期而遇了。问题:此时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25、在班级里经常会出现三、五个学生组成“小团体”。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玩游戏、玩耍,有时还惹是生非,影响班级形象。问题: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

26、你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1、一位学生被班主任批评的直掉泪,并在走廊里罚站。这位班主任说:“我要么不批评学生,要批就要批评得他掉泪,让他记住这个教训”。可见,学生的眼泪居然成了班主任教育学生有无成效的标志。你怎么看待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2、班里的学生对这位教师很有意见。他们向班主任反应这位教师说话有口音,还曾经把题讲错过。最不让大家接受的是他经常夸奖他教的另一个班。这位老师也曾经向班主任反应过班里同学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纪律不好的情况。请问:作为班主任,你将如何处理这件事?

3、小杰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在英语课上,学到了一篇课文,是《海伦的日记》。课文记录的是海伦和她的母亲在公交车上看到了一名小偷在偷钱包,然后勇敢的揭发了这名小偷。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了问题,如果你们遇到了会怎么做呢?同学们和小杰都举起了手。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教育学生?

4、班主任老师接到了数学老师送来的纸条,16开纸条上学生有碳素笔描写的黑体字:“我不值得为她伤心,这个贱货!”。数学老师还说:“咱班有几个学生上课很不专一,总是有窃窃私语或莫名发笑的现象。”作为班主任你该如何教育引导学生?

5、卢梭在教育专著《爱弥儿》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学生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的增加。结果,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时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要痛苦。”读过论述,作为班主任你有何感悟?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篇2

与往届评比活动相比, 本届给予选手的准备时间比较充分, 规定参赛选手必须与本校名师、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一个备课、磨课、研课团队, 目的是通过一位教师的参赛带动一个团队的参与, 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促进学校整个团队的发展.所以本次大赛的每一节课都渗透着每个学校教研团队的辛勤汗水,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活动使我们意识到只有经历了磨课, 才能让数学教学充盈着成长的韵味!

本次课堂教学评比的20节课各具特色, 展示了每一位教师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中, 教师能够充分信任学生, 把话语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的一次次凝神思索、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一次次的互动交流、一次次的感悟提升,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也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另一面———活泼、灵性及阳光!

在基本功竞赛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能关注思想方法, 凸显数学味道.教师们挖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蕴藏的重要思想方法, 并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比如王博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中, 教师让学生慢慢展开他们的一只小手, 从中找到数学奥秘———手指与手指之间的缝隙的关系, 从而形象地解决了棵数与间隔数关系这个难点, 并巧妙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再如, 刘春玉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中, 有这样的活动场景———“套呼啦圈”, 用这样形象且有寓意的情境带领着学生们探究重叠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很好的渗透了集合思想;又如, 王萍老师的“推理问题”一课中, 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让学生置身于推理的情境中, 使每一位学生又如小侦探一样, 层层分析, 步步推进, 最后找到答案得出结论,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基本功竞赛所展示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能关注探究过程, 演绎灵动课堂.教师们不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注重在一系列的“猜测———验证——探究”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中具有浓厚的探究味,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是知识的真正探究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 有力地促进了数学素养的提升, 课堂也因此而显得灵动、有内涵.如李红丽老师执教的“找次品”一课, 在探究在9个零件中至少称几次就一定找到次品的这一环节中, 给足了时间, 让学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 在众多方法中找出最佳方案, 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是不是平均分成3份称, 需要称的次数最少呢?最后在小组活动中举例验证, 找到规律得出了结论.王鸿玲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中, 让学生通过摆三角形、画三角形, 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给出错误的图形, 再适时追问, 让学生在改错、辨析的过程中明晰三角形的含义;为了突破难点, 使学生清晰画三角形高的两要素, 教师就用量某学生身高为例, 明晰要从头到脚量 (从顶点量起) 、还要竖着量 (垂直量) , 并放手让学生尝试画高且抛出三角形能够画几条高的问题……情境、问题与数学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王海燕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一课中, 让学生在理解题意、明晰条件、提出问题后, 通过独立思考、拼摆方阵图, 与同学交流:“我是先求的什么, 再求什么”, 来展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算法多样化) , 且要选择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算法优化) .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 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 亲身经历分、想、说的全过程,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当然,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还需真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还需更积极有效;有的课上教师问一句, 学生答一句, 这种一问一答式让学生缺乏自主观察、提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机会, 也使得知识揉捏过碎;有的教师有些拘泥于事前设计好的教案, 面对学生课堂自动生成的有效契机不能灵活调控;有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不到位, 常被学生牵着走;有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零碎、随便, 起不到激发鼓励学生的目的……我们就学学专家教给我们的“秘诀”吧:“两个解读 (吃透) 与教学经验、智慧有机融合, 厚积薄发.吃透教材=学科知识+解读文本的智慧, 吃透学生=学生知识+解读学生的智慧.智慧是由经验凝聚而成的.”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篇3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素养;沟通

班主任老师既是一名老师,又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既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任,又要搞好班级的正常运作。小学生作为思想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壮大的重任,他们未来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高度和文明程度。“教育从娃娃抓起”,班主任老师既要教人又要育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培养好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品德。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对这样的群体和重大责任,不具备一定的良好素养是不行的。那么,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班主任老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呢?下面本人从如何教人育人、如何管理沟通等几个方面着手,浅析一下小学班主任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以德为先”,做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

古人云:“德以师之本,师者须德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教胜于言教”。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由此可见,教人先育德,如何教学生做人、做怎样的人是教育的头等大事;否则教学知识再好,如果没有培养好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也就培养不出合格的接班人来。如果老师本人不具备良好的品格与道德素质,何来育人之道?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首先具备的素质就是:“以德为先”,做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呢?毛泽东曾说:“教育工作是思想工作,是要解决学生精神世界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充分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邓小平也曾说:“我们必须通过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列宁也曾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谁来决定呢?只能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可见,做好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坚定自身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真正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觉悟的接班人。其次,做好一个品格高尚的老师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班主任老师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才能带领学生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才能使学生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二、“自我完善”,做一个创新进取、充满正能量的老师

班主任老师也是育人的老师,也要尽“诲人不倦”之职。“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教人先教己,个人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良好的教学水平,绝不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信任呢?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当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创新进取,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水平,做好一个传递正能量的班主任。有了充足的知识,个人魅力就会显现,也就增强了自己的“气场”,才能获得学生的敬佩和遵从。一个充满知识正能量的班主任老师必会带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充满希望和爆发力。

三、“沟通协调”,做一个搭建学生、家长之间“桥梁”的好老师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负责整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何管理好本班级是每位班主任老师时时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面对充满孩子气、个性迥异“不懂事”的这样一个群体,更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听从管理,自觉加强学习,因此,老师首先要具备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确定性、无完全自我约束能力等原因的存在,也使家长对小孩的家庭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因此,班主任老师如何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联系也是应具备的必要的能力素质要求。下面就班主任老师如何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做一些简要分析:

1.做好“学校家长”,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

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应把对学生的关爱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尊重学生,用爱心架起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桥梁,这是打开学生心灵的最好的钥匙。每位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都不一样,带来了个体的巨大差异;面对这种状况的小学生,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用一种包容的广义的爱去对待他们,让这份真爱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中,让他们感觉到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让他们感到像在家里一样在爱的温暖下健康成长,让他们自觉与老师建立起友好感情,自觉接受老师的教导。当老师和学生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关系的时候,一个相互尊重、目标一致、共同奋斗的班集体就形成了,这个班集体也肯定会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集体。

2.做好“桥梁”的沟通作用,畅通家校沟通渠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代教育不能单单是学校的职责任务了,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洽沟通,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发挥;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具备与家长良好沟通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好与家长们的沟通呢?我觉得首先班主任老师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孩子的家长来分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会更容易感受家长的想法,在与家长接触交流的时候也会使家长更信服老师的评价,从而更容易达到学校、家庭双向教育的目的。其次,充分发挥现有互联网交流平台,及时发布信息,让家长们随时跟踪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及时与相关老师交流,达到及时教育的目的。再次,要适时组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现场活动,让家长能现场感受教育氛围,以培养好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情感。总之,班主任老师必须做好“桥梁”的沟通作用,与学生家长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

综上分析,我认为要胜任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具备三个基本素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沟通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三方面的基本素养,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才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社会栋梁学子。

参考文献:

[1]边巴.浅谈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科学导报,2014(21).

[2]杨洋.浅谈教书育人[J].科技信息,2009(32).

[3]李伟.新形势下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科教文汇,2011(14).

[4]熊晓红,邹晓燕.怎样才能当好班主任[J].东方教育,2013(12).

[5]鄭华兴.浅析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6).

作者简介:刘春燕,性别:女,民族:汉,1974年11月2日出生,籍贯: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大孙官庄,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科学教育,职称:二级,职务:班主任,工作单位:山东省蒙阴县高都镇洪沟小学。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篇4

笔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全面开展“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促进学生把个人梦想和 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 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 紧密联系在一起。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 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4.培养学生 精神和 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

5.今年8月,公安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各中小学要将 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安排不少于 课时的教育课程;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期间,要集中开展知识竞答、疏散演练等主题活动。

6.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必须树立正确的,遵循中小学生,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7.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8.班主任岗位是具有 和 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9.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首先从班级日常管理开始,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安全教育、等。

10.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可分为 阶段、阶段和特色化阶段。

二、选择题(1-8为项选择题,9-10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道德实践活动。A.社区劳动 B.文体活动 C.体验教育 D.参观实践

2.要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表扬需()。A.随时随地 B.坚持每天表扬

C.注意全面表扬,不要忽略一些人 D.把握时机和实事求是

3.个别教育的心理基础是()。A.尊重学生,坦诚相待 B.热爱学生,正面引导 C.严格要求,民主公正 D.以身作则,实事求是 4.班主任用暗示手段或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或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简明语言加以提示,来帮助学生明白某些道理的谈话方式是()。A.谈心式谈话 B.渐进式谈话 C.循导式谈话 D.点拨式谈话

5.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是()。A.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 B.热爱祖国、积极向上、见义勇为 C.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积极向上 D.认真学习、团结学生、孝敬父母

6.教师素质的核心是()。A.爱心 B.师德 C.责任 D.技能

7.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是()。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8.国内外有关班级活动的理论和经验表明,班级活动的核心主题是()。

A.班级工作实际情况的需要 B.班级阶段性工作任务需要 C.满足和提升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 D.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需要

9.班级常规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B.制定班级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C.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D.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10.班主任在组织实施主题班会时,应当注意并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A.处理好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 B.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C.处理好情感体验与价值引领的关系 D.处理好遵循规范与开拓创新的关系

三、主题班(队)会方案设计(共60分)

请围绕“梦想”这一主题,根据您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一节主题班队会课方案。

要求:

(1)题目自拟

(2)写出实施方案的年级,但方案中不得出现个人和学校的真实名称(3)设计的方案要反映出教育背景、教育目标、准备过程、实施过程等基本内容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篇5

首届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技能大赛内容基本范围

一、政策规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2008年修订)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枣庄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意见》(枣教发

【2012】66号)

二、有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三、专业知识

《教育学》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资料 - 篇6

2、()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各个环节。要把()和()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国程。公民道德宣传日为()。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的重要体现。

4、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级的()、维护()、培养学生的()、()和(),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5、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原则: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6、班主任工作量应以当地教师标准工作量的()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管理。

7、中小学学校要通过建立(),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8、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方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中共中央国务院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年出台。10、11、12、13、14、15、16、17、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是班集体建设的(),是中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是学校教育结构系统中最基本的群体,学校进行教育活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使用的归责原则是()。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是()关系。针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追踪研究,最合适的方法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主教育部在2009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规定》中之初班主任是中小小学生健康成长的()。

提是(),核心目标是()。动的基本单位。

要标志之一是()。

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知识的拥有量;教与学的水平;情班主任的职权有:对任课教师的建议权;对学生必要的惩戒权;班级范在古代社会,学校教学普遍采用的()。

解决冲突的一般方法有:()、()和()。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理论的是捷克的心理学(),著有《大教学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著有《终身教育论》 提出“前景教育”原则的教育家是前苏联的()。提出“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家是前苏联的教我国开始建立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并作为班主任任职条件的时间是我国最早近现代意义的学校是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创立的()。在我国班主任制度最早确立的时间是()(1951年)班主任聘选的主体是()。

班主任选职条件必须取得教师资格,应当是优秀的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班主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活动。班级组织的基本成员是:()、()、()。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时,最常规,最普遍运用的方法是教育部在2006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感态度较直观的吻合度,师生性格的一致程度;师生相互信任的程度。围内的决策权;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主权。

论》。

育家(),著有《给教师的建议》(年)。

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

()。

出: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者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学时的专题培训,首次提出“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教师的()。35、36、37、38、39、中小学班级文化包括:()、()、()。()是班主任产生的前提之一。它又称为课堂教学,基本特征德育包括四个层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又是教育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名言。体现是()、()、()。()原则。40、41、42、43、44、45、46、教育部在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第一次明确了班主“四颗糖故事”是()育人经典故事。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求层次分成:()、()、“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爱国守法、爱岗班主任基本素养包括:思想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法律素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应该把()任工作量的规定。同时提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有()。

()、()、()。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作者是()。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为根本,把()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48、《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和()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49、“格物致知”是宋代朱熹提出的教育主张,意思是要研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得到知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德行又有知识。

50、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善、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

51、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小学生主要是(),()。

52、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在于:教育引导、班级管理、组织活动、指导学习、协调教育力量。

53、中小学班主任一般应由学校从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决定,一般应持续1学年以上。

54、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

55、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59、国务院正式批准每年的()为全国交通安全日。

60、班级一般是由一定数量的()和()程度相近,有()的学生构成的。61、班集体概念的产生晚于班级,最初产生于()。

62、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63、班主任工作的特点:()、()、()、()、()、()、()。64、()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65、()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66、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平行管理模式(马卡连柯提出);民主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德鲁克提出);权威管理模式;制度管理模式;量化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模式;合作管理模式;学习型管理模式。

67、在实施班级目标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逐一地对学生进行()、(),为班级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68、班主任的基本任务:在()的领导下,通过与()配合;结合()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以及()。

69、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决策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人员,是班级的核心,对班级的发展和建设起主导作用。

70、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爱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奋发向上,找出优缺点,指出努力方向,鼓励学生上进;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子女情况,以便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学生,帮助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改进工作。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议—反馈信息。

71、班主任工作计划包括:学生情况;班级工作内容、要求和措施;本学期中主要的活动与安排。

72、良好班集体的特征: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有较强的核心和班级骨干力量;有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有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其中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基础,有较强的核心和班级骨干力量是核心。

73、班主任权威的主要作用有()、()、()、()、()、()。

74、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理论为指导。75、()是建立学习型班级最基本的形式。

76、狭义的班级活动主要包括主题班会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广义的班级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班会活动、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

77、()是我国目前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建立()是班级常规管理的重点。

78、班级信息管理的要求是()、()、()。79、根据班级组织的人际关系,主要矛盾冲突、结构化程度货集体性以及发展水平,可以将班级组织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8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启发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以身作则原则。其中学生主体性原则侧重于班主任中作目的方面,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81、培养学生的()和()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82、学生“向师性”的心理特点,要求班主任应做到()。8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适合的教育对策,这是班主任工作原则之()原则。

84、老师喜好按自己的意志来管理班级,反映了班主任工作未按学生()要求来执行。

85、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世纪的班主任应具备()、()、()。

86、班级管理包括:()、()、().87、尊重学生首先要(),主要表现在尊重(),尊重学生的()。

88、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有三个要素:()、()、()。其中主题是灵魂,内容和形式是展现主题的载体。

89、组织策略就是对相关信心进行()、()的过程。90、以平等、尊重、亲切的态度对问题与个别学生进行谈话的方式是()谈话。

91、班级个别教育的心理基础是(),()。

92、班级组织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反映着群体组织与个人属性两层面的需求,形成了两种人际关系,即()和()。

93、班级人际关系是由()、()、()构成的。94、()是民族园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95、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96、()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97、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关键是(),重点是(),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差距。98、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

99、教育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加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20年教育的美好愿景体现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

100、教育的战略主题:坚持(),推进()。核心: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责任意识,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101、()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

102、各级政府要把()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103、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104、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篇7

1 基本功大赛的发展历程

基本功大赛是由国家教育部体卫司举办的以“以赛促建”为宗旨的教学比赛[2,3]。其目的为评估各高校院系课程改革实际情况和效果;提升体育教师培养质量, 提高高等院校办学的质量;为各高校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不足, 在办好体育教育专业和培养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4,5]。它是将竞赛制度引入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大胆的尝试, 其根本目的是在强化学生综合技能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因此, 为了对接这一基本目的与要求, 历届基本功大赛不断探索更加全面、完善的竞赛项目和更加科学、合理的竞赛制度。

1.1 项目设置的变化

根据以往研究将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项目设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 本阶段为第一届 (1997、上海) 基本功大赛。比赛内容为体育理论知识 (笔试、知识竞赛) 和运动技能 (田径、体操、篮球、武术) 两大类共六个项目。体育理论知识200分, 运动技能225分;从项目分布上可以看出, 基本功大赛较偏重于运动技能类项目[6]。

第二阶段为完善阶段, 本阶段包括第二届 (1999、苏州) 、第三届 (2002、成都) 两届基本功大赛。第二届将理论知识类中口试取消, 增设外语。运动技能类体操的子项目健美操被竞技体操替换。第三届增加计算机比赛项目;运动技能类比赛中, 体操单项改为两项[7,8]。

第三阶段为成熟阶段, 此阶段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在运动技能的项目设置上都已基本固定。本阶段指第四届 (2005、西安) 、第五届 (2009、武汉) 、第六届 (2011、沈阳) 以及第七届 (2014、北京) 的基本功大赛。第四届在项目设置上较前几届基本无改变, 仅将理论知识类与运动技能类项目分数比例调整为1:1[2]。第五届的武术比赛项目中加入武术创编, 以及第六届增加了“校长论坛”旨在更好的强化各高校的交流, 淡化竞技性。同时也可以就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畅谈经验。第七届在基础理论竞赛中加入说课, 考察了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 及沟通表述能力[9,10]。

1.2 竞赛制度的变更

比赛项目需要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平、公正的竞赛制度。第一届基本功大赛, 每队由6男、2女组成, 所有参赛队员必须参加规定项目。各项比赛均以团体成绩计分。[9]第二届比赛项目由各代表队代表抽签决定, 参赛8名学生也由各单位随机抽签决定。以防止各学校选取成绩较好学生参加比赛。另外, 开幕式上进行的广播操汇演成绩将带入体操成绩。第三届以后, 学者认为比赛项目及分值应进行调整, 部分组织形式不够完善, 监督机制应提高[6]。

第四届加强了参赛运动员的身份验证力度。调整竞赛项目确定时间 (提前3个月) , 并要求大赛兼顾各比赛项目分值的权重。参赛学生也将随机抽取, 各高校再自行选8人参加比赛。东道主只作为比赛场地和食宿提供者, 不参加比赛。[9]到第五届不仅参赛项目随机抽取, 参赛比赛的8名学生 (6男, 2女) 也由参赛代表抽签决定。并严格要求女生的人数。第六、七届基本功大赛参赛选手的确定逐步扩大范围, 由12名过渡到抽取18名学生 (12男, 6女) 作为预选名单, 随后各高校再自行确定8名学生[10,11]。

通过分析基本功大赛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大赛项目设置和竞赛制度较合理、完善。但不可否认赛制还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基本功的偏竞技化问题, 队员选拔的代表性问题等。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是否能在竞赛中得以体现, 竞技化。

2 基本功大赛的尚存问题

基本功大赛它主要由竞赛制度与项目设置两部构成, 项目设置的合理、有效性与竞赛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对准确的反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有着重要作用。

2.1 项目设置的问题

项目设置应正确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师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设置由基础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两部分组成。从历届竞赛内容中可以看出, 基础理论知识的项目设置不仅具有学科特点, 而且具有时代特点[12]。运动技能类的项目可以充分考虑到适应新课标的需求。但是, 体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 从以往研究得知, 体育教师主要的技能为能独立授课, 在此基础上要具有备课能力、制作教学进度、选择教学内容、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撰写教案的手段。同时也要具有合理运用口令、讲解示范、组织各种队形、安排运动负荷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技能。综合以上, 才能判断能否胜任体育教学工作[13]。

通过对以往研究总结, 显示出基本功大赛项目设置的实际情况令人堪忧:首先大多数理论基础知识仅检测了死记硬背的技能, 很难检测学生应用能力;同时, 理论知识考察项目单调, 缺乏师范类专业必修课的考察, 未能反映学生整体素质。在考察方式上均以单项选择形式出现, 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14,15]。其次, 在运动技能比赛方面, 大赛项目仅反映出学生掌握项目技能水平的高低。结合体育教师实际工作情况, 运动水平高低会影响运动项目动作示范能力, 但这只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方面。说明专业技术项目内容设置不合理, 重“技”轻“能”现象明显。最后, 从大赛各项目分值看, 缺少教师基本功核心要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运用能力的测试, 仅反映了学生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理论知识笔试分数所占的比重过大, 约是运动技能类2倍以上, 在一定意义上讲, 起到了“一战定乾坤”的作用[16]。对各高校的教学和训练工作产生倾向性的导向, 也会使参赛选手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影响正常的比赛, 导致比赛结果失真[10]。

2.2 竞赛制度的问题

竞赛制度是竞赛的灵魂, 可以保证基本功大赛公平、公正进行, 也是真实反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情况的基础[8]。基本功大赛的竞赛制度主要由组织形式、评价体系构成。组织形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选拔办法层面:第一, 参赛学生选拔流程方面。主办方要求上交预选名单时间过早、预选学生较少的问题, 使各高校出现为取得好比赛成绩对抽选学生进行短期集训, 聘请专门教师进行辅导, 置其他学生不顾的情况, 造成教育不公平, 可能导致未参加比赛学生就业时处于劣势的局面。而后在自主确定最终参赛队员时, 各参赛单位为取得较好成绩必定会选择各方面均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 使基本功大赛不能真实反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际水平[17]。第二, 参赛高校选拔方面。参赛院校代表性不显著问题严重影响大赛竞赛制度公平性。基本功大赛不仅是对一所学校的检验, 更是对该学校所属省市、自治区教学质量的评价。就目前的竞赛要求看, 每个省市只能选取一所学校参加比赛, 但各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学校数目却不同, 导致有些学校反复参加或者有学校一次也未能参加的局面, 这显然不公平[9]。

虽然比赛评价体系逐步科学化、人性化, 但竞技化形式仍突出。以比赛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导致全国各高校对比赛名次“过度”重视。而过度重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检验, 使教学能力、技评能力的测验比重减少。但实际上体育教师基本功重点却是“说、做、写”。此外, 将基本功大赛作为竞技比赛, 虽能促使各高校全力以赴, 提高比赛影响力, 但对体育改革发展与专业建设而言, 它更需要的是将“短期功利化”转向“长期效益化”[18]。另外, 大赛计分方式虽日趋合理, 但专家普遍认为英语分值比重过高, 与当今高校招生考试中英语比值下降的政策和趋势不符[2]。

以上研究表明, 比赛项目应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核, 竞赛制度过于重视竞技形式的问题违背了大赛举办的初衷。因此为扭转局面, 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建议以保障基本功大赛功能价值。

3 基本功大赛的调整建议

3.1 项目设置的调整

针对项目设置出现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第一, 改变基础理论考核方式, 可采用主、客观考试题相结合的方式, 以避免死记硬背。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教师专业必修课程[19]。同时, 可以适当减少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 删除或消减英语知识和计算机的考试内容, 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第二, 在理论结合实践试题中, 增加的说课环节较以往基本功大赛有了很大进步, 但如能再增加备课、教案设计等内容的问答环节, 会更加突出反映学生教学基本功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也可以成为主要竞赛内容。第三, 加大学生应用能力测试, 增加实践操作题。如:如何处理运动中下肢抽筋、如何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制定运动处方、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如何指挥、变换队列队形等实践项目的考核。[10]第四, 运动技能类考核项目仍以田径、体操、三大球为主, 但可适当增加乒乓球与羽毛球项目内容, 并减少武术项目内容。运动技能总成绩可由运动成绩与运动技评两项指标成绩合成, 并加入裁判法考核内容。[20]第五, 比赛项目及其分值比例应适当调整, 减少竞技比赛内容所占分值, 增加以规范的运动技术来评定成绩的竞赛内容[12]。

3.2 竞赛制度的调整

面对各高校突击训练的问题可以采用调整比赛周期的方法克服。有学者提出具体办法:本届比赛结束后, 在一个月内宣布下届比赛学校、参赛内容、参赛提纲。而具体参赛学生在比赛前半个月宣布。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采用参赛学校提供80%的学生为预选学生, 比赛前5天报送主办方, 再从中选取8名学生为参赛学生的方法。以此防止各学校突击训练的同时可以提高整个专业的学生质量[21]。在竞赛方法层面上, 大赛可先安排主观项目, 后安排客观项目;减少轻易修改竞赛制度的次数;以此, 不仅对各高校起到检查促进作用, 同时也保证大赛的权威性。[3]在评价体系方面, 比赛可借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基本模式, 建立“以评代赛, 有评有赛”的交叉评价体系, 对项目内容进行系统划分, 根据测验重点, 选择不同评价方式[10]。同时, 有学者对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具体方法为:专业知识类采用理论考试的, 以百分制评分。专业技术类以达标方式进行。应用技能类采用四级评价方法, 以规定内容完成情况划分等级, 最终以参赛队各类比赛结果来评定等级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计分方式可通过提高总分数, 调整各子项目的分值来保证大赛更加合理公平[20]。在这种体系下, 大赛需成立专门的最高监督机构, 对大赛组织形式、竞赛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监督, 以便保障比赛公正性、公平性, 使比赛更富科学化和人文化[22]。

综上所述, 基本功大赛过分强调竞技化模式, 忽略基本功大赛的根本意义的问题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在组织方式与评价体系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评价体系上的漏洞较多。提出的建议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 缺少实际操作的方法。

4 总结与展望

上一篇:倾情奉献的精彩——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青春著华章主题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