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游记作文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八年级语文游记作文(精选8篇)

八年级语文游记作文 篇1

进入公园大门,有两个道路,不过都是通往同一个大门。你可以看见一大列,在大架子上遮挡天空的几十个大红灯笼,多么喜庆,耀眼,绚丽。我们走啊走,和弟弟迫不及待的进了卖房门,因为要先通过卖房大厅才能进入休息,然后进入爬山。

元宵节有一个节目也在这里,当时我们是2点去的,元宵灯谜4点才开始,所以我们就先去爬山,进了山,山很高是自行建起的土坡。还没怎么建好,但不影响游玩。一路欢唱,一路拍照。都怪这天气,热的大家大汗淋淋,不得不把棉袄脱下来,继续攀登,差不多走了好几十个台阶,才好不容易到达了峰顶,登高远望,景观全至,我们马上上了大台阶,因为哪里有个用钢筋做成的琵琶,是可以发出声音的琵琶,不免要去弹弹,还真是声音美妙动听,在山间回荡。大概休息了五分钟,我们马上下来,目的地不是风景,而是惊人的玻璃栈道。一路美丽的风景,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走了不大一会儿,又看到了一个古筝,我赶紧坐下,要求爸爸马上给我拍照,坐在椅子上,装装样子,正好爸爸属牛,相当于在对牛弹琴。

走了许久,终于看到了玻璃隧道,我一心想去的玻璃隧道终于来到了,走到了半山腰,妈妈就停在那了,爸爸走远了,我在右边,爸爸在左边只能过去,走到中间,心里咯噔一下,急忙把脚踩到爸爸脚上,怕摔下去。

开心的时刻很短,我们只能返回,在返回的路和去时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再返回路中,有高大挺立的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在瀑布前,也就是我正走的路,是一个一个分钟话费的平的台阶,两边都有铁链拦着,防止落水,太有意思了,我一路都在拍照。

4点到了,元宵会开始了,上面头顶上几十个红灯笼,有灯谜,我

拽了好几个,都是上网查的,猜对一个给5元红包,一边排队一边查,猜对了5个,25元钱,今天一共挣了25元,哈哈!

八年级语文游记作文 篇2

1、课文《老山界》第一段“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地图上叫做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30里高”?一公里等于一千米, 30里就是15公里, 15公里就是15千米, 即15000米。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誉的珠穆朗玛峰多高?8848.13米。老山界比珠穆朗玛峰还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作者陆定一表述有误。那么, 老山界到底有多高呢?《辞海》 (1999年版, 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介绍如下:

越城岭, “五岭” (即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的总称) 之一。亦称始安岭、全义岭、越岭。在广西东北部和湖南边境。东北—西南走向。长200公里。为花岗岩断块山。海拔1500米以上。主峰真宝顶 (2123米) 在资源东北, 最高点苗儿山 (2142米) 在资源西南, 为广西最高峰。山势雄伟, 有原始森林, 并有珍贵树种铁衫。

老山界最高点2142米, 何来30里?研读课文, 以下几段文字值得注意:

打听前面的路程, 知道前面有一个地方叫雷公岩, 很陡, 上山30里, 下山15里, 再前面才是塘坊边。

这很短的山爬完了。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 同他谈谈, 知道还差得远, 还有20多里很陡的山。

下山15里, 也是很倾斜的。

原来, 作者陆定一要表达的是:从老山界山脚下爬上山顶一共有30里的路程。并非是说老山界的海拔高度是“30里”。

那么, 《老山界》第一段可以这样修改: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上山有30里路程的瑶山, 地图上叫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如果要突出其高, 则可改为:我们决定要爬一座海拔2142米高的瑶山, 地图上叫做越城岭, 土名叫老山界。揣摩作者意图, 第二种改法好些。

如此明显的一处失误, 编者偏偏要为尊者讳, 不但不改过来, 竟还在文后设计了“探究·练习”, 煞有介事、故作高深地说什么“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 仅仅从字面上理解, 常会出错。阅读时除了要查字典、词典外, 还要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叫学生“根据语境”推导出“30里高”的“准确意思”。这简直是荒唐。

2、《<长征>节选》这篇课文中的问题更多。

第23页第4行的“特写”: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都成“烈士”了, 还能“拼命挣扎前进”?红军烈士还有“各种”?如果要凸显红军战士的“活”, 可以改为“草地上有许多倒在地上、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战士”;如果要突出红军战士的壮烈牺牲, 则可这样改:草地上倒着牺牲前还保持着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姿态的红军烈士。

这篇课文篇幅不太长, 2827个字。但文中4次出现“猝然”一词:

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 猝然眼花, 栽倒在草地上。

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 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这不是“反复”的修辞, 而是惊人的重复。暴露了作者语言的贫乏。而且这个词在这些语境中用得是否妥当, 值得商榷。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编者竟在“探究·练习”中将“猝然”的意思理解为“表示事情虽说出乎意料, 但又在情理之中”, 这完全歪曲了“猝然”的含义, “猝然”意为“突然;出乎意外”, 哪有“在情理之中”的意思?编者还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猝然”这个词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这就更不应该了。编者用错误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作者使用得并不高明的词句进行分析, 其结果只能是坑害学生。

第30页, 有两段文字:

男女红军相继起舞, 草地篝火变成天然的舞台。

毛泽东、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年长的老红军也结伴起舞, 气氛相当热烈。

第一段文字有语病, “篝火”不可能是“舞台”, 只有“草地”才是“天然的舞台”。这句话可改为:男女红军相继起舞, 燃烧着篝火的草地变成天然的舞台。

第二段文字中的第一个顿号应改为“和”。毛泽东所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过草地的时间大约在1935年的6-8月, 毛泽东 (1893.12.26-1976.9.9) 时年42岁, 董必武 (1886-1975) 49岁, 徐特立 (1877-1968) 58岁, 谢觉哉 (1884-1971) 51岁。与董老、徐老、谢老比, 毛泽东相对“年少”, 不应在“年长”的“老红军”之列。

3、课本第35页倒数第五行“题目的重点在‘新鲜’, 要写出事情的不一般化的地方”。这儿的“化”是后缀, 作为后缀的“化”的用法是: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 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显然, 此处“化”字冗余, 应去掉。

4、课文《最后一课》48页“个个人那么专心, 教室里那么安静。”中的“个个人”别扭, 可把“人”字去掉, 也可改为“每个人”或“人人”。

5、第十四课《我的母亲》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 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句话中的“流”用得不当, “汗珠”怎会“流”呢?应改为“滴”或“滚”。

还有,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 轻轻把被窝盖上, 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里, “被窝”应为“被卧”。被窝:为睡觉叠成的长筒形的被子。被卧:被子。“向”应改为“在”。

像以上的错误在教材中还有不少, 在此仅举以上几例, 旨在抛砖引玉, 务请专家学者多多指教。

八年级语文游记作文 篇3

一、作业目标

1.作文训练文体主要为记叙文,尝试写作说明文;主要训练形式为小作文抓住课文进行文体章法训练,大作文抓好主题进行构思表达训练。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好记叙文,以及若干篇日记、读后感、随笔等,同时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4.将网络写作的评价优势和纸笔写作训练字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双课堂优势。

二、作业实施

第一单元

大作文:祖国在我心中

训练重点: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培养。

参考题目:(1)家乡的( )

小练笔1:建议学生对《芦花荡》中人物的描写进行品析,写一个真实的小人物,力求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凸现人物性格。

小练笔2:建议学生搜集整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素材,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写一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战争的认识。

第二单元

大作文:爱在人间

训练重点: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请围绕在你自己身边的事情,以“爱”为话题,讲述爱的故事

训练要求:1.要选择震撼你心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来写;2.在叙事中要倾注真情实感;3.要着重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如自己与亲戚、同学之间的生活经历。

参考题目:(1)妈妈,我想对你说(2)爱动心弦(3)爱是……

小练笔1:以父亲的视角改写李森详的《台阶》,通过对课文的改写,学会作者描摹人物的方法、叙事的技巧,感受人物心情。

小练笔2:《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小练笔3:《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

第三单元

大作文:“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为题进行写作。

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广阔的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认识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四单元

大作文:“中国传统节日”为话题的说明性文章

小练笔:运用资料阐述观点“我看克隆”;

“未来世界”

第五单元

大作文题目: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用简单的笔墨说明连花,重点探究莲文化的魅力;在说明上有方法上要有所突破。

小练笔:对于一首词,你也许有着独特的见解,也许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许是词中某一个句子深深地打动你,也许引起了你的感慨和回忆……请抓住这个心灵片断吧,选择一首宋词,可以从表现手法、从布局谋篇,也可以从一字一词,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第六单元

大作文题目:“一则真实的日记”

训练要求:记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吐露自己的心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文字,记录下来,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议论。

小练笔1:湖光山色——写一篇游记。你一定游览过家乡的小桥流水、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何不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游览时的感受。

小练笔2:介绍自己喜爱的某个城市或景区,或如果你是导游,为某个风景区写一篇导游词。

五、作业评价

1.评价方式 :①师评②互评③自评④网络积分

2.量化实施

①大作文实行先自评,再师评,最后互评的评分方式,一类5颗星,二类4颗星以此类推。

②随笔,日记,读书笔记实行小组互评为主,推荐一次得1颗星

六、成果展示:

八年级语文游记作文 篇4

课前预习:

自主阅读,整理生鲜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流利地朗读课文。相关课程标准: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文中字词,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透过作者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异同。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及停顿。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翻译文章。3.背诵文中重点段落。4.讨论两篇文章的异同。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

我们伟大的祖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才子,像“唐宋八大家”、“三苏”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的文章。

二、自主学习

1.组内分享预习成果,有感情地朗读袁宏道、袁中道的《游高梁桥记》,然后开展分组朗读比赛。2.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羸马 微泮

飚风

缙绅 鳞鬣 窈窕 趺坐 微岚 喧嚣 邸

砾砾 噫

貂帽

怒诟 烟霾 着重裘

3.借助注释、工具书翻译文章,把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做好标记,组内解决,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①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委积道上 谭锋甫畅 侑 鳞鬣 窈窕 着重裘以敌之 而犹不能堪苟非大不得已 而仆仆于是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

②翻译下列句子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明确:当时柳梢刚发芽,山中有淡淡的雾气,河水与河堤一样高,两岸音乐不断。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

明确:写下我着迷于仕途钻营却不知羞耻,本末倒置却不去算计。

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

明确:杨柳还没有发芽,冰稍融化,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明确:枯树枝被刮落到地上,枯树呼啸,乱石纷飞。

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

明确:多次求官却没有得到,结果也显而易见。

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明确:我问我自己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了。

4.整体感知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袁宏道的《游高梁桥记》描绘了高梁桥怎样的景色?请结合具体语句回答。

明确:袁宏道写的《游高梁桥记》,赞美高梁桥三月初的景色,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丝管夹岸,景色宜人。

②袁中道的《游高梁桥记》描绘了高梁桥怎样的景色?请结合具体语句回答。

明确: 袁中道的文章,所写是三月中旬的景色,他的文章,竭力强调北京春日风沙大、寒气凛冽、飙风袭人的凄凉之景。

三、合作探究

1.袁宏道和袁中道的《游高梁桥记》都写了高梁桥,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者侧重写景,后者侧重议论。前者以美景抒发愉悦之情,后者以“沙尘暴”引发人生感悟。2.袁宏道和袁中道所游季节同为艳春三月,可是所写景致和感受却大相径庭,原因是什么? . 明确:袁宏道仕途顺畅,心情愉快,游京师胜景很开心,最后怀着留恋之情游罢“极乐寺”而返。袁中道屡次求官未果,心情苦闷,对生活在“烟霾沙尘之乡”的京师表示悔恨和无奈。

四、反馈总结

袁氏兄弟的两篇游记,写的都是同一个地方景致,同一种季节月份,却有不同的观感和取舍,这就印证了“境由心生”的古语,也告诉我们了“言为心声”的道理。

五、教学反思

武汉游记八年级作文 篇5

长江大桥和江滩公园

长江大桥横跨在长江上,桥是双层的,在上层,汽车在马路上奔驰着。在下层,列车在轨道上飞快地跑着。远处,还有鹦鹉大桥呢。我低下头,看到波浪向岸上涌来。姥爷扶着我,我慢慢地把脚丫站在江水漫过的台阶上。我感觉江水凉凉的。真舒服呀!

长江大桥玩完了,我们坐轮渡到江滩公园。在轮渡上,我可以看到武汉三镇的美丽风景。到了江滩公园。走进江滩公园,我看到很多小孩在长江边上玩耍。我还看到了长江二桥了,远处还有二七大桥呢。

中山公园

到了中山公园,一进大门,我看见一座古香古色的小亭子,我站了上去,仔细观察,看到那座亭子是那么精致。我继续往前走,前面有一座龙桥。那个桥的栏杆是龙,龙是铜铸造的。公园里有许多假山、绿油油的树木和水池子。走到最里面,姥爷给我买了“油炸冰激凌”。那个“油炸冰激凌”,外皮是酥的,里面可是真的冰激淋哦。

归元寺和磨山公园

妈妈还带我游玩了归元寺,归元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有大雄宝殿、罗汉堂、圆通阁等地方。

我们还到了磨山公园。一进大门,我看到了湖里有荷花和荷叶,荷叶上有几滴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像几颗镶嵌在上面的钻石。粉红的荷花上长着几个小莲蓬。再往前走,来到儿童乐园。我兴奋极了,上窜下跳的玩。这时候我和小奶奶一起玩跷跷板。小奶奶比我重,一下把我翘的好高,我一用力把小奶奶也翘了起来,小奶奶也笑开了花。后来我们慢步走在林荫道上,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磨山索道,登上了楚天台。站在楚天台上,远处眺望东湖的美景,和远处的高楼大厦。整个磨山的风景太美了,到了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磨山公园。

八年级上册游记作文 篇6

这真是一座神奇的宝殿,屹立于长江边上一座孤岛屿之上,与四面皆悬崖的山峰相倚相存。其神奇之处在于10幢木楼,没有用仍何一颗铁钉,全是用了木契子结合而成。而木楼的外观飞檐翘角,层层叠加,一层比一层险峻,一层比一层小巧。每层阁楼,都有一个圆型孔窗,如一轮一轮皓月悬空。

据石宝寨相关资料记载,石宝寨位于重庆忠县石宝镇,明朝万年历年始建。在石宝古镇,一座巨石在长江边天然成岛,通高50余米,型如硕大无比的玉玺。传说当年长江年年水患,致使民不聊生,这年再遇洪劫,忽见玉皇大帝玉身在此岛上显形,佛像指直指江面,洪水顿时而退。由此这座宝岛,始称作“石宝山”,被尊为神山,上山敬拜的民众如蚁倾巢,常年不绝。但上山时极为不便,全在悬崖上凿小道攀缘,极为危险。不知是明朝哪位官员,始发动群众建此“石宝寨”,共计十层,刚好极致山巅。时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攀登此楼时,只登上了第九层,便不再登,说九为吉利,万事不可极尽,须留下想象空间。

在宝寨周边,有一圈新建的围楼,说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现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重庆任市委书记时到石宝寨视察后决定修建,一方面充分利用宝寨周边的山势空间,增加景观,更重要的是保护宝寨不受蓄水之后三峡之水漫淹。

薛绍徽与《八十日环游记》翻译 篇7

一、薛绍徽思想性格发展阶段

薛绍徽自幼天资聪颖, 记忆超人。五岁时就能背诵《女孝经》、《女论语》、《女学》、《女戒》等。六岁时, 跟母亲学习画画、围棋、吹箫、昆曲等, 阅读了《四书》、《毛诗》、《戴礼》等古代经典著作, 还学习了刺绣。 八岁时, 开始学习《左转》、《钢鉴》, 同时还学习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骈文等。在旧中国, 很少有像薛绍徽这么多才多艺的女子。所谓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薛绍徽在九岁那年母亲不幸去世, 在她12岁那一年父亲也撒手人寰, 薛绍徽从此变得孤苦伶仃, 生活也非常艰难。

薛绍徽当时所处的福建境内, 整个文学诗坛都深受宋诗派 (同光体) 的影响。尽管堪称宋诗派代表人物中闽籍者甚多, 而她与其夫家陈氏家族也常有往来, 而这些因素对薛绍徽的才华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当时, 福建盛行“诗钟”会, 参与者以著诗比赛, 不拘泥于形式, 具有博采众长的特点。时年十二三岁的薛绍徽跃跃欲试, 苦于无报名资格, 遂以兄长裕昆的名义投稿, 一举获胜。她的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她的才华让人刮目相看。参加了福州的“诗钟”比赛, 获得了诸多名家的赞誉, 其中受到陈寿彭 (近代史上著名外交家、翻译家陈季同之弟) 的爱慕, 不久便向她求婚。薛绍徽开始并没有答应陈寿彭的求婚, 她姐姐玉英知道后劝她接受寿彭的求婚, 她还是没有同意, 她姐姐不得不写信向在广东的叔叔们求助, 希望他们能做主, 在叔叔们回信同意之后, 她才点头同意, 这一年薛绍徽14岁。二人成婚后有一段时间生活陷于困顿, 为了贴补家用, 夫妻共同参加诗钟会, 每每获胜。

在薛绍徽14岁之前, 她的性格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 天资聪颖、博闻强记、才艺俱佳。不过她的才艺都是局限于儒家传统经典, 所以她的思想也就无法摆脱传统道德伦理的束缚。当面对陈寿彭的自主求婚时, 她自然会选择拒绝, 但当叔叔们为她做主后, 她却同意接受陈寿彭的求婚, 这充分体现了她思想的传统守旧特点。第二, 由于从小失去了父母, 所以她变得坚强而独立, 并且有自己的思想与主见, 这也造就了她性格的独立性。这种性格特征影响了她的一生。

她15岁时与陈寿彭结婚, 从此她的思想性格也进入了第二阶段, 即思想性格成熟阶段。结婚之后的第三年, 陈寿彭东渡日本游学六个多月, 夫妻才得以团聚, 两年之后又先后到英国、法国等担任清政府的翻译人员, 历时四年才回国。不管是陈寿彭在家还是出国夫妻分居两地期间, 薛绍徽都能恪守妇道、努力操持家务, 陈寿彭对她是赞誉有加。而且更为难得的是, 无论夫妻团聚或是别离, 她从没有放弃学习, 陈寿彭对妻子的才学和智慧也是非常敬佩。1884年中法战争和188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薛绍徽都阻止丈夫参与战事。这充分显示了她对时事的判断, 她对清政府抱着悲观的态度, 在她看来晚清政府已经是苟延残喘了, 大清的命运是无法挽回了, 所以她不希望自己的丈夫作出无谓的牺牲。而实际上, 薛绍徽对于国事、时事也是非常关注, 她在1890年所作的《满江红》以及1894年所作的《海天阔处·闻译如话台湾事》, 发表了对中国近代史上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的观点和看法, 以及对清政府领导下的中国命运的担忧。

从她15岁到31岁之间, 薛绍徽与丈夫过着俭朴的生活, 因为操持家务劳累过度以及勤奋读书, 身体变得十分虚弱而患上了肺结核, 再加上她的13岁大的长子陈锵天的突然去世, 对她产生了很大的打击。然而身体的疾病上以及心灵上的痛苦和打击并没有彻底击垮她的意志, 她始终坚守妇道, 坚持学习, 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 而且性格变得更加坚强, 思想也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1897年, 时年31岁的薛绍徽随丈夫陈寿彭到上海, 此后她随丈夫从上海到宁波、南京、北京、天津、广州、香港等地, 直到1911年去世。这是薛绍徽思想性格的第三个阶段。这期间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治动荡, 社会也不安定。在中日甲午战争中, 中国军队不堪一击, 宣告了“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此后便发生了戊戌变法、八国联军入侵等重大事件。这些都让薛绍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也让她感到悲痛与忧虑, 加上她跟随丈夫辗转南北, 使得她的见识、视野更加开阔。 不过她的思想仍然保守、她始终坚持儒家的传统道德伦理。

在上海期间, 薛绍徽和丈夫依靠“卖文译书”维持生计。她的文章发表之后, 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这一年上海成立了“女学会”, 这是一个维新派创办的团体, 主要成员都是妇女, 包括谭嗣同、康广仁等维新派人士的妻子都是“女学会”的骨干成员。该学会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女子学校, 创办女子学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妇人各得其自由之权”, 并培养有助于国家强盛的贤妻良母。女子学校的创办者之一陈敬如是薛绍徽丈夫的哥哥, 他非常欣赏弟媳妇薛绍徽的才学与见识, 所以他向自己的弟媳妇征求关于办学的意见。而对女子学校的章程之一“学堂之设, 悉遵吾儒圣, 教堂中亦供奉至圣先师神位”, 薛绍徽却持相反的意见, 她认为圣人之道必须明男教与女教区别所在, 别乾坤之位耳。否则的话, 男女之防将不复存在。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她非常忧心传统道德遭到破坏, 害怕“男女之大防”在社会变革中将会丧失。

1898年7月, 上海女学会创办了《女学报》期刊, 邀请薛绍徽来管理, 她在《女学报》上发表了女德、女言、女工、女容四颂, 这与《女学报》所倡导的女权、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完全不同。薛绍徽对于婚姻自由、妇女参与政治非常不认同。此后, 苏州士绅创办女子学校, 希望邀请薛绍徽前来讲学, 但是她并没有接受邀请, 并题诗道:吾学本好古, 世人多趣今。今古不同道, 休劳一片心。当时的中国社会, 由于维新变法加速了新旧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冲突。而薛绍徽拒绝新道德, 对于新的妇女观非常担心和不满。她的这种观念与当时主张激进的维新派大相径庭, 可见她骨子里和内心深处还在维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此外, 她对于当时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她一方面认为清政府大势已去, 不可能挽回时局, 另外一方面她对君主立宪制却极为乐观。这也说明她对于时局非常关注, 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尽管她的见解以及对形势的判断存在很大局限性, 但总体而言, 像薛绍徽这样一个坚守传统伦理道德的女性来说, 是非常难得的。

二、翻译《八十日环游记》的重大意义

《八十日环游记》是由中国女性翻译的第一部外国小说, 中国人翻译的第一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这部小说有37章, 薛绍徽将其翻译成37回, 小说由陈寿彭口译, 薛绍徽笔述。尽管薛绍徽所翻译出来的《八十日环游记》具有强烈的“林译式”风格, 但是由于薛绍徽具有很强的翻译功底, 并且译本忠实于原著, 所以1900年经上海经世文社出版后, 译本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有人将薛绍徽翻译的《八十日环游记》与原著、今译本进行过仔细对照, 薛绍徽所翻译的版本除了在语言方面没有今译本精练之外, 其他地方都难以挑出毛病。

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现实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小说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人物、故事情节极具现实主义的色彩, 包含了非常浪漫的幻想成分。儒勒·凡尔纳被后人称为幻想的巨匠, 正如有些评论家所言, 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是超乎寻常的, 他能想象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的事情, 他简直就是一名超级预言家。他的科幻小说甚至影响了一些十分著名的科学家和宇航员。所以薛绍徽所翻译的《八十日环游记》一出版就广受欢迎。由于她所翻译的版本具有较强的文言文风格, 语言十分流畅, 故事引人入胜, 情节跌宕起伏, 因此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为了迎合读者的需求和提高销量, 1905年《八十日环游记》更名为《寰球旅行记》并在上海《时报》上刊载, 1906年上海其他一些书局也以《环球旅行记》为名出版。短短几年期间, 该书被多次转载和再版, 这充分说明该书在中国近代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意义。

不难发现, 《八十日环游记》的翻译也呈现出一种比较明显的本土化的趋势。比如翻译出来的小说中的人物姓名大部分都是用中国的名字。比如将小说中主人公的男仆Pass Partout翻译成阿荣, 将Aouda翻译成阿黛等, 很显然翻译成这些名字包含了很强的传统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薛绍徽所翻译的《八十日环游记》增加了很多注释。比如在小说的第一回中, 1872年下面注释是同治壬申, 在非利士下面注释了名, 而在福格下面注释了姓, 在沙非尔路下面注释的是伦敦城内等等, 这些注释使得读者阅读起来更加顺畅, 同时还能获得很多欧美国家的新知识, 了解这些国家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这种翻译方式在当时那个年代具有重大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 薛绍徽成功翻译小说《八十日环游记》之后, 她自己对于翻译国外小说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此后, 薛绍徽在丈夫的鼓励和支持下, 逐步翻译了很多国外作品。主要包括她与秀玉于1903年合作翻译的由上海中外日本馆出版的《双线记》 (英国厄冷著) , 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 共24回, 这也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翻译作品。他还与丈夫合作翻译了《格致正规》以及《外国列女传》等作品。

参考文献

[1]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M].商务印书馆, 2004.

[2]王宏志.一本《晚清翻译史》的构思[J].中国比较文学, 2001 (2) .

八年级语文游记作文 篇8

一、了解答题的一般步骤,稳而有方

(1)读标题。忽略标题的做法很错误。因为标题是“文眼”,往往能揭示文章主题(中心)。

(2)看考题。“考什么”一定要在阅读文章前明白。带着考题去阅读,针对性强,阅读效率就高。

(3)读文章。确定文体(小说、散文、说明文);整体感知(概括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了解写作技巧);忌“断章取义”。

(4)答题。依据不同文体的答题方式,简明、准确,依分值点来回答。

二、了解文章常见的主题及写作手法,有的放矢

1.常见的主题

(1)人性美:爱、宽容、自信、拼搏、磨炼、诚信、简单、责任、感恩、追求、珍惜、尊重、热爱生活、善待他人……

(2)自然美:敬畏自然,和谐共处;善待“人”以外的每一个生命。

2.常见的写作手法

(1)开篇:设置悬念、对比、总领、引题、伏笔(铺垫)、烘托(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

(2)结尾: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题、首尾照应、引人深思、借景抒情等。

三、认清文本,掌握题型

1.每种文体的常见术语

(1)记叙文的常见术语: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线索、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小说的常见术语: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主题。

(3)散文的常见术语:形散而神不散、线索、主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

(4)说明文的常见术语:说明对象、特征、顺序、语言、方法、结构。

2.每种文体的常考题

记叙文的题型(包括小说和散文)。①概括题:概括故事内容;②人物评价题:概括人物形象;③赏析题:赏析词或句子,或甲乙两句对比题;④感悟题:对句子或全文的感悟;⑤作用题:描写句、题目、开篇句、中间句、结尾句;⑥段落关系题:段落可否换或删除;⑦开放性试题

3.说明文的题型

(1)概括题: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概括文章的内容。

(2)指出说明顺序和层次结构。

(3)说明方法及作用题。

(4)说明语言题:某个词语能否去掉或删除。

(5)说明文中描写、叙述的作用。

(6)开放性试题。

四、针对题型,找出解法

1.记叙文(散文、小说)解题思路

(1)概括题。答题格式:谁干什么

(2)人物评价题。概括要全面;依情节用词语,成语或短语来回答。

(3)赏析题。选准角度:哲理、修辞或重点字词的角度。

修辞:比喻(生动地写出……);拟人(把……写活了);对比(突出了……);排比(句式整齐,增强气势);反复(强调了……)。

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角度),(怎样地)写出(什么对象)。

对比句:……而乙句设有这种表达效果。

(4)感悟题。立足文章中心,引发开去,点明深层含义。

(5)作用题。①描写作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留下伏笔;人物描写:通过……(5种人物刻画手法)描写,刻画出人物……性格特点;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了……侧面描写:烘托出……②句子的作用:从内容上、结构上分别作答。结构上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设置悬念、引出话题、铺垫、首尾照应等。中间:承上启下过渡。结尾:总结、首尾照应、点题、画廊点睛、深化主旨、升华主题、引人深思。③题目的作用:全文线索、新颖吸引人、设置悬念、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说明文解题思路

(1)概括题。概括内容:说明对象+特点。善于找段落中的中心句。概括特征:全面、准确。

(2)说明顺序。三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包括: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等。逻辑顺序包括:总分、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等。

(3)层次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常见的问题:某几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有条理地说明了事物……特点,便于读者理解,调换后不合逻辑。

(4)说明方法及作用题①说明方法及作用:下定义: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举例子: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地说明……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列数字:更准确地说明……打比方:更形象生动地说明……分类别:更有条理地说明……引用:更有说服力地说明……,增强说明文的趣味性。②答题格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五、精选试题,强化巩固

上一篇:孤岛冒险记作文800字下一篇:连带责任处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