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下册《拔萝卜》说课稿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学一年下册《拔萝卜》说课稿(通用3篇)

数学一年下册《拔萝卜》说课稿 篇1

一年级下册《拔萝卜》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今天我所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

(一)》中的内容——《拔萝卜》。

2、教材的地位与编写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和“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萝卜?”、“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多少根萝卜?”这三个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材将加减法合起来安排,用“主题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出加减法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加接近于实际。另外,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过程中,第一次引出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思想。

3、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识。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才能相加减。

二、说学情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根据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四、说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卡片,教师准备挂图、小棒、计数器等。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学生进行口算。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延续,因此本节课一开始首先复习前面的口算。】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说一说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吗? 生:萝卜。

2、猜一猜

师:免哥哥和免妹妹是两个懂事的好孩子,这个星期天,免哥哥和免妹妹一起到地里帮妈妈拔萝卜,(教师板书课题。)为了调动兄妹两人的积极性,兔妈妈提议:让免哥哥和免妹妹比赛,看谁拔的萝卜多,就奖给谁小书包。两只小兔听了,乐得都蹦起来。他们用力地拔呀拔呀,累得满头大汗都不肯歇,终于和妈妈一起把萝卜拔完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比赛结果吗?猜一猜,谁会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力图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当提出让学生猜猜谁可能会赢时,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拔萝卜挂图。)

1、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2、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根萝卜? 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根萝卜?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部分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再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

(四)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一: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

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你们想自己解决问题吗?

师:在这些问题中,你们最想解决哪个问题呢?

生:先解决“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这个问题。

师:要解答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呢?(指名回答,师板书:36+23=)

师:你们会计算这个算式的得数吗?(等于59)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摆小捧验证计算的对吗?

【设计意图:这里我让学生摆一摆小棒,一捆的对齐一捆的,一根的对齐一根的,帮助学生理解后面竖式的学习,十位对十位,个位对个位。】

师:除了摆小棒,你们还有其它方法计算这个算式吗?(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的算法。)

学生汇报算法,可能有:

方法1:用计数器计算。(教师演遍一次)

方法2:6+3=9,30+20=50,50+9=59。

方法3:把23分成20和3,36+3=39,39+20=59。

方法4:用竖式计算。(师板书“竖式”。)

师:你们谁会用竖式计算呢?你们是怎么知道这种算法的?用竖式计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算法。

教师边写竖式边介绍:先写36,再在36下面写上23,并把加号写在23前面,写完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先算个位6加3等于9,9要写在横线下面的个位上,再算十位上3加2等于5,5写在横线下的十位上,5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59。

师:谁能把计算竖式的过程说一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个位6加3等于9,再算十位3加2等于5,合起来是59。)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呢?(因为6和3都表示几个一,2和3在十位上,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对齐。)

师:用竖式计算是在我们用口算感到困难后,可以选择的一种较好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1)相同数位对齐,横线上的两个加数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2)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加号要写在第二个加数前面。师:以上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指名班上交流。)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己探索计算36+23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当然也着重介绍了本节课的重点如何列竖式方法计算。】

2、解决问题二和三: 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根萝卜? 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根萝卜?

师:现在还剩下这两个问题,谁来列式?(36-20=)你们能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吗?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求四人小组的同学帮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介绍减法的竖式过程。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五)巩固应用

1、小白兔和小灰兔继续进行拔萝卜比赛,这次要算出萝卜上的算式才能成功的拔出萝卜,你们愿意帮帮它们吗?出示写有算式的萝卜画面,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帮助两只小兔进行计算比赛。

2、天快黑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森林小医生正在给大树爷爷治病,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29页,找到第4题,我们一起比一比,谁的医术最高明,能把这四棵小树治好。(学生独立做题,四人板演,最后讲评,评出“最佳医生”。)

3、解决问题

通过前面的练习,兔妈妈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棒,因为都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小灰兔和小白兔解决了数学问题,但小白兔和小灰兔却心里不服气,他们说如果我们再出一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4、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年级三个班捐书情况(1)班(2)班(3)班 87本 43本 66本

①(1)班比(2)多捐了几本?

②(3)班比(1)班少捐了几本?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本节课我共设计了四大题,前面三大题依然用小灰兔和小白兔的情景串起来,以增添练习的趣味性,也让本节课的情景更加完整;第四大题是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编写的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六)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觉得开心吗?哪些地方你们学得很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小兔子拔萝卜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谁能用一个好听的故事把它讲给大家听?

生: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人。有一天,兔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片萝卜地,这儿全是它喜欢吃的萝卜。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一起拔萝卜。兔哥哥一下拔了36个萝卜,兔妹妹拔了23个萝卜。

(师生掌声起,该生很高兴,甜甜地笑了。)

【在这个环节中,力图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讨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a:我知道了兔哥哥拔得多,兔妹妹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a:为什么兔哥哥拔得多,兔妹妹拔得少?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b:因为兔哥哥大,兔妹妹小。

生c:因为兔哥哥长得壮,比兔妹妹力气大。

师:(对生a)他们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a笑着点点头。

生d:为什么兔哥哥不把自己的萝卜分给妹妹一些呢?

生e:兔哥哥长得高,吃得多;兔妹妹小,吃得少。两个人的萝卜刚够自己吃。

生f:它们两个是一家人,拿回家后一起吃。

生g:我想知道,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h: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

生i: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g、生h、生i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再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

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36+23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己探索计算36+23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实际灵活处理,在口算与竖式中任选一种。】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数学一年下册《拔萝卜》说课稿 篇3

一年级孩子刚刚入学不久,为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教学首先设计了学生喜爱的儿歌来进行导入,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在轻松的氛围中导入本课教学,学生结合课本读故事接着师生结合图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内容,并试着小组合作一起讲一讲故事内容,然后四人小组带头饰试着接龙表演故事,最后引导学生发现故事每环节的语言的特点,并引导孩子根据故事内容借助图片续编故事。在听故事、说故事中引导学生发现故事重复性的特地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故事中的动词“种、拔、拉、喊”,在反复练说中借助动词掌握故事重复性的特点,并进行续编故事。当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全体参与情况及课堂的养成教育的培养。

在录课前,根据组内成员给我的建议,对教案进行了反复的调整,在试上磨课的过程中依然发现了很多细节的问题。如:四人小组交流时孩子们都喜欢某一角色或都不喜欢某一角色的问题;如在回忆故事内容时孩子们不能很好地理清谁喊谁?谁拉谁的问题等等。于是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又进行了细节的调整。

录完课后,整体感觉本节课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教学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对于学情不够了解,全体关注度不够

首先一年级孩子识字量较少,对故事内容的认读不够扎实。其次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孩子的表达应该是自由的,只要说的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其次教学中对于全体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在四人小组练说故事及同桌合作续编故事中,教师只关注了部分学生的汇报,忽视了全体学生的达成情况。再则是教学初没有很好掌握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导致课堂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纪律稍有混乱。

二、教学环节语言简练,环节重复

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过于啰嗦,环节的过度不够自然,在教学回顾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思路,谁喊谁?谁拉谁?并固定“嗨哟,嗨哟,拔呀拔,拔不动”这句话。教师在学生汇报后反复强调,环节有些重复和啰嗦。在学生接龙说故事环节教师也多次重复学生的语言,导致课堂过于臃肿,不够简练。

三、表扬激励不够及时,评价过于单一

教学中孩子们对于孩子们的表达没有及时的评价,与学生的交流评价过于单一,教师一味地将学生带向自己设定好的轨道而忽视了孩子自己的见解。续编故事中孩子说道:小老鼠拔呀拔、拔不动。教师给予了否定,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上一篇:我的读书故事作文450字下一篇:中学广播站招聘记者和播音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