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读后感(通用8篇)
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犯罪人其犯罪的心理原因或心理背景能够被人理解。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其犯罪的心理状态与正常犯罪人有所不同,属于某种变态心理的犯罪。《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就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变态心理以及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变态心理,是指离开正常人健康的人际反应模式表现出来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包括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既有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异常改变,又包括能够反映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整个特征的个性或人格的异常,即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体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着重从变态心理的角度探讨研究各类变态心理者的犯罪行为,关于变态心理,目前许多学者描述为:变态心理犯罪,可以理解为由于精神状态不正常而导致的犯罪行为或者行为人由于变态心理的驱使而导致的犯罪行为。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着重研究了人格障碍、性行为变态、智力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这五类变态心理患者的犯罪类型、犯罪的变态心理原因以及犯罪行为特点,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介绍心境障碍与犯罪一章中抑郁症患者“扩大杀人”的杀人行为。“扩大自杀”是指患者在极端抑郁而萌发自杀念头的同时,可能出于“怜惜”动机而将自己的子女或配偶先杀死,呈现“利他性杀人”或“慈悲性杀人”。其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2002年3月10日下午,陈良将14岁的儿子铭铭从外婆家引诱至一栋高楼的顶层平台上,从塑料马甲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榔头、菜刀和围兜,趁儿子低头喝水时,先是用榔头猛砸儿子的头顶,后又用菜刀砍向儿子。儿子面对父亲的凶杀行为,一边躲闪一边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求爸爸不要杀死他。经过两人的激烈拼斗后,儿子终于倒在血泊中。
真的不敢相信亲生父亲怎么会如此残忍的杀死自己的儿子,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啊!后经司法鉴定:陈良意识清楚,接触行为被动,合作欠佳,动作言词缓慢,注意力不集中,面部表情愁苦,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有自责消极观念,无自制力,符合抑郁症的诊断。这不禁让我想起广东母亲溺死自己脑瘫儿子的新闻。那个母亲虽然没有抑郁症,但也是算是“慈悲性”杀人。母爱是世界上伟大的爱,但就是因为母爱让一个母亲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韩群凤与丈夫黄卓林1996年结婚,1998年生下一对孪生儿子黄浩佳、黄汝佳,两个孩子经医院确诊均为脑性瘫痪,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韩群凤得知后没有放弃对两个儿子的治疗。她在东莞市石碣镇租下出租屋,请专人专职照顾两个儿子的日常生活,方便当地按摩师每天进行物理治疗。直至2010年11月,韩群凤因找不到护工便将儿子接回自己家中自行照顾,还辞去工作专职照料儿子。因见两个儿子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韩群凤为了不再拖累自己的丈夫及家人便产生杀害儿子然后再自杀的念头。2010年11月20日下午,韩群凤写下遗书,等待丈夫外出便实施计划。当天22时许,韩群凤趁黄卓林外出
之机,让黄浩佳、黄汝佳服下安眠药。待两个儿子熟睡后,韩群凤将两人按在浴缸里溺水死亡,然后服下农药自杀未遂。
《变态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一书在最后一章中介绍了变态心理的预防和心理矫治,我认为其内容过于笼统、宽泛。但是其中提到的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值得我们关注。广义的心理卫生主要是指保障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健康水平,主要包括防止和减少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人精神愉快,能有效地对付各种精神压力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心理效能,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心理潜力。与精神疾病的社会总负担相比,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还远远难以满足国民的心理卫生需要,这一点促使我们国家要重视精神卫生的工作,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 在刑法学研究领域, 对犯罪概念的界定虽然仍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 而且从各国立法实践上看, 不同国家对于犯罪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如德国、日本学者通常认为, 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违法的、有责的行为。”但是, “作为规范学科, 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这是我国刑法学界对犯罪概念的形式定义, 虽然近年来关于犯罪本质特征的争论此起彼伏, 但学界对此概念的定义本身却争议不大。”此种观点对于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界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刑法学的研究目的与学科任务上看, 刑法学更加注重对于行为人的有罪与无罪的认定, 或者触犯的是此罪或是彼罪这类问题。因此, 在刑法学中, 是否构成犯罪必须由刑法 (且只能由刑法) 严格明确。罪刑法定这一普遍公认的基本原则已经在刑法学界得到不容质疑的肯定,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 不得定罪处刑。”刑法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公众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其惩罚性与严厉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在罪名刑罚的确定上必然要求严格的法律主义, 并且对事后法 (溯及既往) 、类推解释和绝对不定 (期) 刑也都要求严格的禁止, 举例来说, 在刑法中明文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最低是14周岁, 也就是说, 只要行为人未满14周岁, 其实施的一切行为均不可能构成犯罪。即使该行为人为非作歹, 作恶多端, 或者即使其仅差一天甚至一小时未满14周岁, 该行为人仍然不能受到刑事处罚, 因而其所实施的一切行为仍然不可能构成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如果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严格一致, 那么关于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恐怕难以纳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事实上, 在刑法学意义上, 年龄是否已满14周岁是一个严格的划分标准, 这一方面, 是基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对于法律的认知和对于自身行为的控制方面确与成年人不同;而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出于实际操作的考虑虽然对于在刑法中刑事责任能力采取的这种“一刀切”式的法律规定, 在理论上是缺乏合理性的, 但是鉴于刑法实务操作中对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测量与认定在目前也没有较为权威的标准与方法, 所以也只能采用这种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计了。在此种情况下, 如果在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仍然以刑法学的犯罪概念作为自身学科的犯罪概念, 显然是不恰当的。而同样的问题, 也出现在许多认定罪与非罪时具有数额要求的罪名上。例如, 盗窃罪或者侵占罪, 虽然各地的数额标准各有不同, 但是都会有一个具体的数额标准, 达到该数额的, 就应当认定为犯罪, 而未达到的, 则不认为是犯罪, 假设某地的数额标准为2000元, 那么盗窃2000元整的行为人就构成了盗窃罪, 而且盗窃了1999元的行为人虽然在数额上只有1元之差, 却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这种罪与非罪的明确界限在刑法学上是可接受的, 出于具体的刑事审判实际操作考虑, 这种罪与非罪的界定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应当的,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这种以数额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显然也是缺乏合理性的。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是基于法律规定而界定的, 这也是就所谓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尤其是即将达到而尚未达到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如杀人、抢劫等严重越轨行为 (此处为了与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做出区分, 而采用“严重越轨行为”的表述方式) , 其行为性质与心理状态与14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同样的, 盗窃2000元的行为人与盗窃19999元的行为人在行为性质与心理活动方面甚至可能是几乎相同的, 因而都应当作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 如果犯罪心理学以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作为自身理论研究上的犯罪概念。那么, 对于上述例子中的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严重越轨行为等, 都将无法纳入本学科的研究视野, 这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进行的不必要也不应当的限制, 所以犯罪心理学应当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 综合考虑本学科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对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进行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界定。
与刑法学对犯罪问题的研究方式与角度相比, 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问题的研究方式, 则更关注个体行为人基于特定心理基础或者受到特定的外界刺激而实施了犯罪行为, 进而对他人以及整个社会造成影响的这样一种由内而外的考查角度。由此可见, 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虽然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却与犯罪学意义上的概念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简单来说, 可以认为犯罪学与犯罪心理学对于犯罪的界定都应当是一种广义上的犯罪概念。当然, 在当前的犯罪心理学研究领域, 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也可谓五花八门, 目前还未出现学界公认的通说, 如罗大华老师在《犯罪心理学》教科书中指出:“犯罪是刑法学的概念, 一般定义为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犯罪心理学中`犯罪'的概念须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相一致。”梅传强老师在《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一书中也对犯罪的概念做出了界定:“犯罪心理学 (Criminal Psychology) 中的`犯罪'概念, 可以表述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 运用社会 (尤其是统治阶级) 不认可且不能容忍的方式满足自己折需要, 严重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主流价值, 依法应受到相应的刑罚惩罚的行为。'”还有国外的学者, 如RonaldBlackburn在其《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指出:“犯罪是一个法律概念, `犯罪 (crimeorof-fence) 是指一种可能引起刑事诉讼的法律过错行为 (legalwrong) , 这种刑事诉讼可能导致刑罚。'”由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 一些研究者在追求形式上的“刑事一体化”过程中, 忽视了本学科应当具有的研究视野与角度, 将刑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意义上的狭义的犯罪概念照搬到犯罪学或者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中来, 但是在自身研究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在广义层面上使用犯罪的概念, 因而造成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混乱问题;而相对地, 另一些研究者则注意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与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视野与角度的不同, 并且各自对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进行了不同方式的界定。为了解决上述的理论争议,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当中, 对犯罪概念进行恰当的界定, 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笔者认为,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概念, 首先应当包含的是社会危害性, 即一个行为是否被认为是犯罪, 应当以其社会危害性作为认定标准之一。如果是没有任何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那么即使该行为不符合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 那么即使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也不应认为是犯罪。但是, 社会危害性并不是犯罪心理学界定犯罪是唯一标准, 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 也并不是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 在具备社会危害性的同时, 还必须是具有一般违法性的行为, 如果一个行为虽然具有社会危害性, 但没有任何现行的法律对其进行禁止, 那么此种行为也不是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值得注意的是, 这样的违法性并不特指刑事违法性, 还包括对于其他各部门法的法律规定的违反。举例来说, 在民事法律中, 一定数额以下的欺诈行为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的, 因而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研究领域是不应界定为犯罪的, 其根据在于其社会危害性并不足以启动国家刑事法律对其进行调整。换言之, 亦即此种行为的严重程度还未达到整个国家与社会无法容忍的地步, 所以, 刑事程序也不应被轻易启动。这种观点在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则不应仅看到该民事欺诈行为并未造成国家和社会所无法容忍的严重后果, 而更应当注意的是行为人在实施欺诈行为时的心理状态等。事实上, 由于我国刑法对许多罪名的构成都有具体数额的限制, 造成许多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并不是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而仅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其他法律进行调整, 因而造成许多在行为上类似甚至基本相同的行为仅因程度上的差异, 使得行为人承担了民事或者行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 这样就使这类行为在刑法上和刑事诉讼法上都不被认定为犯罪。相比之下,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上述民事欺诈行为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较小数额的盗窃行为、侵占行为、卖淫嫖娼行为、轻伤以下的故意伤害行为等, 无论是在违法性还是社会危害性方面, 都是可以且应当界定为犯罪的, 而不应仅根据其是否触犯刑事法律而对该行为界定为犯罪与否。当然, 不可否认, 上述各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刑法学或刑事诉讼法学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相比, 的确具有一定的程度上的差距, 正如上文提到的, 其并未达到国家和社会所无法容忍的地步。但是, 我们同样应当看到, 上述的各种违法行为有许多都是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的雏形或称幼苗, 如果在这种犯罪的初始形态或者发展形态下对其不加干预, 任其发展, 则很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上述行为会转化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行为, 亦即犯罪心理学中犯罪行为的完成形态, 举例来说, 当一个行为人挤上公交车准备实施扒窃行为时, 他可能并不知道此次盗窃可能收获的赃款数额, 而在其实施了扒窃行为之后, 我们才可以根据其所得的赃款数额对这次的行为界定为是否构成了刑法意义上的犯罪, 但是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 在公交车上进行扒窃行为本身就已经可以认定为是犯罪了。因为, 此种行为不但具有社会危害性, 而且至少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即使其此次盗窃行为一无所获, 也并不妨碍其在犯罪心理学意义上被界定为实施了犯罪行为, 所以无论行为人最后所得赃款的数额多少, 均不影响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性质。同样的, 在民事领域, 行为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法, 使对方当事人基于错误认识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此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民事欺诈, 以合同诈骗为例, 行为人假借订立合同, 欺骗对方当事人以获得利益, 在其实施诈骗行为的时候, 也可能并不知道此次欺诈行为可能收获多少赃款, 如果对方当事人较为谨慎, 没有轻易上当, 则欺诈者可能一无所获。但是, 如果对方当事人防范意识不强, 则有可能上当受骗。但是, 又如果该被害人被骗的金额较少, 则可能只能构成一般的民事责任, 而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所以, 在犯罪心理学领域, 上述的欺诈行为虽然仅构成了民事责任, 但是其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都是明显存在的, 因而也并不影响对其犯罪行为性质的界定。当然, 上述观点可能在刑法学领域被视为主观归罪的倾向, 这其实是由于刑法学研究与犯罪心理学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而造成的偏见, 在刑法学领域, 其学科特点和研究目的在于使刑罚更加合理化与人性化, 慎用刑罚已经是各国刑法学界普遍承认的价值取向。在此种情况下, 必然要求在刑法学研究中坚持客观归罪的要求, 即不仅要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刑法规定的各种构成要件作为其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 更要看其实施该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是否严重到足以启动国家刑事法律程序对其进行调整。仅从刑法学研究意义上看, 笔者是赞同这种看法的。但是, 在刑法学界, 也同样有着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理论争议, 亦即行为人实施一个行为, 其违法性的实质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对行为规范的违反。此种理论争议其实影响到了犯罪心理学研究对于犯罪概念的界定, 由于犯罪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个体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 而不是其在刑事法律上是否造成了足以被判处刑罚的具体罪名, 更应关注的是, 行为人实施一个违法行为时, 其对于行为规范的违反, 而不是该行为在客观上对法益造成的侵害程度。因而, 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 对于实质违法性的理解更侧重行为无价值的理论取向应当是合理的。易言之, 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更应侧重的是犯罪行为而非犯罪结果, 所以这并不是对刑法学上客观归罪和结果无价值理论的反驳, 而只是两个学科间研究角度的差异造成的侧重点的不同。
摘要:犯罪心理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 也应当对犯罪心理学与刑法学对于犯罪概念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整合。比较分析了刑法学与犯罪心理学中犯罪概念的界定, 希望可以对犯罪心理学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刑事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罗大华, 何为民.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
[3][英]Ronald Blackburn著.吴宗宪, 刘邦惠译.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邱国梁.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运用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5]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3.
[6]乔治.B.沃尔德, 托马斯.J.伯纳德, 杰弗里.B.斯奈普斯.理论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一要明确犯罪心理学学科性质与定位。犯罪心理学研究既要为刑事科学以及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犯罪的预防提供着心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着具体的方法与技术,同时能够在刑事司法中具体的方法、技术体现,并能够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以及罪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等环节,使其兼备了学理和具体方法、技术两个方面的功用。从以上犯罪心理学的功能看,犯罪心理学应该是刑事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刑事科学中的一门实际应用学科,是介于刑事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明确其学科性质和定位,大力增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加大研究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使犯罪心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研究解决犯罪及司法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上下功夫,从而发现与探索新问题与新方法,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实和丰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研究。
二要掌握犯罪心理学研究发展方向。犯罪心理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犯罪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应用性和普遍适用性,强调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不但应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还应具有较高的外部效度。其研究方式、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也不断体现科学性的特征。正逐渐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犯罪心理学学科体系与专门的研究方法,系统化的犯罪心理学的学科知识结构已有雏形。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脱离应用就毫无价值,就失去自己生存的价值,因此,犯罪心理学的发展不能搞理论上玄而又玄的所谓“创新”,甚至出现连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既不需要实证、又无实用价值的空谈理论。因此,犯罪心理学应该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中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二是开展犯罪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三是总结回顾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几次争鸣的意义;四是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于司法实践为目的,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五是加强犯罪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夯实理论基础;六是加强对现实犯罪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使之紧密联系实际;七是加强对犯罪侦查心理、犯罪人心理矫治、犯罪心理预测的研究。
三要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近几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犯罪心理学学科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解释和预测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及其规律,必须在犯罪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开展研究,才能对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活动的规律释义明晰。因此,犯罪心理学必须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综合性研究。一是加大对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内的各分支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从各分支学科角度去分析讨论罪犯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矫治的措施和方法,让犯罪心理学融入到心理学各分支学科间形成的动态化体系结构中;二是增强犯罪心理学与心理学领域外的诸学科的交叉协作研究。
四要增强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多元化与现代化研究。当前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并不断完善,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研究也应该走向多元化。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和分析犯罪心理與犯罪行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二是在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研究中采用科学的实验设计;三是注重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犯罪心理学研究手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犯罪心理学研究也要融入现代化,譬如录音、录像、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的现代化研究仪器,信号发生器、面部表情测试仪、自动记录仪、眼动仪、测谎仪等都可以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服务。
主编 罗大华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导论
学习时间:2学时。教学目标:
1、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掌握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学习犯罪心理学的意义;
3、了解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原则、方法和发展概况以及本书的体系构思。重点难点:
1、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犯罪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内容: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一)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二)几个相关概念
1、犯罪和犯罪人。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人,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
2、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包括:知、情、意、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心理状态。
(2)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刑法中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大类。
(3)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3点
①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特征。心理是个黑箱,通过外在的行为来表现内在的心理状态。
②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独立性,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有心理不一定有相关的行为,有行为一定有相关的心理依据。
③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4)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3点 ①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
②了解犯罪心理必先了解犯罪行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③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的状况而定。故意与过失。(5)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一致性:见书上的图。
(6)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不一致情况:①结果不一致。间接故意杀人。②犯罪人本无犯罪动机,只是在只胁迫下不得已实施了犯罪行为,如同学去盗窃。
(三)两个原理
1、犯罪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犯罪心理及结构在一定的内外因的作用下形成后,并非固定不变,它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2、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
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矫治罪犯的各种策略、方针和手段的总称。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增强犯罪对策的有效性。
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两个层次:人、课题)
(一)研究六种人
1、犯罪人。是基本研究对象,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并已由公安部门拘留、逮捕、或是经法院定罪判刑的人。
2、一般违法人。指虽然违反了刑事法律,但情节较轻,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人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经治安部门发现和处理的人。
两个原因:(1)法律上明显区分,但心理机制上难以区分;(2)犯罪行为大多由一般违法行为演变而来。
3、虞犯。指根据其品性和环境可以预测其有较大可能触犯刑事法律的人,即有犯罪之虞者。包括6种行为不良的人(见P4)。
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易重新犯罪。
5、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公安、司法部门直接办案人员、被害人和证人。
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监狱的管教人员。
(二)研究的课题(P4—5)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四种)
一、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犯罪人的生物属性,决定了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生理机制的作用,故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性质。犯罪人的社会属性,使得犯罪人的行为总是触犯统治阶级利益和危害社会的行为。因而又具有社会学科的性质,故是综合学科。研究犯罪心理需要综合运用哲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则它又是偏重于社会科学。
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并非简单拼凑,而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犯罪学科的基本对象犯罪人的行为依据。
三、犯罪心理学即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在犯罪学科及刑事法学中处于理论学科的地位。而又是应用心理学的体系中一部分。
四、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或然性学科。或然性是哲学上与本然性相对应的范畴。变数多。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犯罪心理学的任务 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2)应用心理学;
(3)研究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及其结构形成、发展和变 化的规律;
(4)为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犯罪及改造罪犯提供心理科学的依据;
(5)为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服务。
二、犯罪心理学的作用
1、有助于全面了解犯罪问题
微观上:个体选择犯罪行为,不仅仅是客观环境的作用,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也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宏观上:犯罪现象呈上升或下降趋势,不仅与社会政治、经济、法治方面的环境有关,而且与社会心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2、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维护和保障社会安定。一方面,了解犯罪心理可以采取适当的帮助措施,干扰和破坏影响和诱导犯罪的因素;另一方面,普通人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内容后,可以评定自己的心理状况,避免发生犯罪。
3、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
用回溯法来推断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动机、人的性格特征。实施有效的审讯活动。
4、有助于提高发行罪犯的质量。掌握心理,有的放矢。第四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8种)
一、观察法。指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对可能犯罪人或既然犯罪人的言词、表情、动作和行为等外部表现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1、客观观察法
(1)直接观察法。一是指对可能犯罪人或既然犯罪人在学习、劳动、交往活动过程中的观察,或对有精神疾病的违法犯罪者在临床中的观察。二是指个案法,通过了解某个违法犯罪者生活史或对其未来的生活历程进行追踪观察了解,以研究其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的方法。
(2)间接观察法。包括:
①问卷法,是一种通过填写表格、回答问题等形式来分析研究对象心理的方法。关键是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优点:同时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后对答案进行统计处理和总结,从中发现研究对象的共同心理特点;缺点:是所得材料无法与研究对象的活动和行为加以对照,难以做出质量分析。
②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事先确定的问题,同研究对象进行谈话以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优点:交谈时不清楚可当场补充提问。缺点:对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的结论只能根据他的回答做出。
③活动产品分析法。通过研究对象的日记、文章、作品、书信、劳动产品等的分析,从中提示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自我观察法。内省法,主观法,是通过研究对象自己的陈述 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也分为:
(1)直接观察法。分析研究对象的口头或书面陈述。
(2)间接观察法。分析研究对象的书信、日记、自传、回忆录。
二、调查法。指研究者为研究违法犯罪人的某些心理问题,直接找有关的人去调查,以了解有关情况并从中提示基心理特点、原因和规律的方法。
调查方式多种多样。要客观,忌主观。
三、实验法。是研究者有意控制某些条件,促使研究对象发生一定的心理现象,以研究某些心理活动的规律的活动。
四、心理测验法。智力测验法测验智商、人格量表测量人格特征。
五、归因法。是探讨犯罪人犯罪行为原因与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也就是从犯罪行为回溯推论犯罪行为原因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
(1)犯罪心理的归因,即把犯罪心理的产生归结为什么原因。(2)犯罪行为的归因,即根据犯罪人的行为和外在表现推测其心理活动。
(3)对犯罪人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犯罪人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其今后有关情境中产生什么行为。
六、案例分析法。是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各类案件,进行心理分析,从中找出不同类型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这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分析到综合、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其关键在于案件的典型性,要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七、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去总结公安、检察、法院、监狱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与犯罪作斗争及矫治罪犯的丰富经验,从中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八、数量统计分析法。是的搜集和处理研究资料时进行宣分析的方法。
犯罪人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状态及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中,既有质的特点,又有量的特征。
第五节 犯罪心理学发展概况
一、西方犯罪心理学发展概况
(一)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犯罪心理学与犯罪本是一家。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世纪后期,在20世纪2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1、犯罪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
经济发展,犯罪增多,资本家采取非法手段。——背景 19世纪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特别是德国生物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诞生了现代心理学。为人们对犯罪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2、犯罪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犯罪心理学产生于两个源流:(1)作为理论学科的犯罪心理学的源流。(2)作为应用学科的犯罪心理学的源流。
(二)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概况 当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
1、犯罪原因。
2、犯罪动机。
3、犯罪决策。
4、犯罪预测。
5、少年犯罪心理学。
6、犯罪精神病理学。
二、我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
(一)关于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论述
1、社会经济与犯罪心理。
2、人性与犯罪心理。
3、后天习俗与犯罪心理。(讨论)
(二)关于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
1、身教胜于言教。
2、重视家庭预防的功能、社会交往的预防功能、早期教育的预防功能。
3、重视刑罚和教化的心理预防功能。
4、修身自强。
(三)关于审判心理的论述
1、注意在讯问中观察被讯问人的心理反应。
2、强调严格按照犯罪者的主观心理状况定罪量刑。
3、司法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素养。
三、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现状
1、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美)巴特尔。
2、犯罪心理学 梅传强 主编/2010年07月/法律出版社。
3、犯罪心理学(第五版)罗大华 主编/2007年07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犯罪心理学 熊云武 编著/2007年0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法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5、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 王锐 编著/2010年0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6、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 张明 主编/2004年04月/科学出版社。
7、犯罪心理学 林少菊 主编/2008年0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为提高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8、犯罪心理学(第二版)刘邦惠 主编/2009年07月/科学出版社。
9、犯罪心理学导读 水利水电出版社。
10、犯罪心理学 张保平,李世虎 编著/2006年02月/公安大学出版社。
11、犯罪心理学 魏建馨,张学林 著/2003年02月/南开大学出版社。
12、犯罪心理学(第四版)张保平,李世虎 编著/2006年02月/公安大学出版社。
13、青少年犯罪心理-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 张理义 主编/2009年0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14、犯罪心理学(第二版)栗克元,吕瑞萍 主编/2009年09月/郑州大学出版社。
15、犯罪心理学/21世纪心理学教材系列 2004年02月/科学出版社。
16、犯罪心理学(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张晓真。
17、犯罪心理学习题集 严圭,吴宁 主编/2005年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18、现代法学教材:犯罪心理学 梅传强 主编/2007年02月/中国法制出版社。
19、犯罪行为研究方法--司法心理学系列(美)哈根(Hagan,F.E)著;刘萃侠,罗震雷,黄婧 等译/2009年0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犯罪心理学阅读材料 严圭,吴宁 主编/2005年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21、解读心理学与犯罪透视理论与实践(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英)马吉尔 著,张广宇
等译/2009年0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2、青少年犯罪行为分析与矫治--司法心理学系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3、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美)特维 著,李玫瑾 等译/2005年04月/公安大学出版社
24、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英)古德琼森(Gubjonsson,G.H.)著,乐国安,李安
等译/2008年01月/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
25、歧路人生:犯罪心理专家评大案 胡杰 著/2006年01月/群众出版社。
26、自白的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日)浜田寿美男 著,片成男 译/2006年0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7、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李玫瑾
著/2010年02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案例:
北宋末年山东东平府谷阳县孔宋庄村,武松有位兄长武大郎是一个侏儒,武大郎有位美貌的妻子潘金莲。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当地富户西门庆所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武大郎。武松为哥哥被害之报仇,先杀了其嫂子潘金莲,后将西门庆杀死于鸳鸯楼,并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者也!。”后获罪被流放孟州。
背景资料:
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婀娜,拘束的燕懒莺庸;檀口轻盈,勾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水浒传》中的描写)”出身贫贱,因家庭贫困,被迫于张大户签订三年的卖身契,做丫鬟抵家债。张大户垂涎其美色,欲纳为小妾,潘金莲宁死不从。张大户恼羞成怒,将她嫁给又矮又丑的武大郎,为了躲避纠缠,与武大郎来到谷阳县买烧饼为生。
武松:又称“武二”、“行者”。山东东平府清河县孔宋庄村人。“身长八尺,仪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万斤力气。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光射寒星,两弯浑如涮漆。胸脯阖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胸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貌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实人间太岁神(水浒传中的描写)。有一个哥哥---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抚养长”大,自幼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生活严谨,作风正派,不贪财色,体谅贫困群众疾苦。
西门庆:山东清河县人,出生一殷实的家庭。父亲是开药铺为生计。在《金品梅》中描写的发家特点是“做事机深诡异,又放官吏债、、、专在县里官些公事,与人把揽说事过钱”。还有就是骗婚,先骗富霜孟玉楼,后骗太监侄媳李瓶儿而顺速发家,还有官商勾结,强取豪夺。例如和状元蔡一元,宋乔年相互索取,相互包庇。他的格言是“马无外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霸占他女婿陈经济的家产。
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貌丑陋,头脑可笑,人物猥獕,三分像人,七分似鬼,诨号--三寸丁古树皮(《水浒传》中的描写)。
”
本案例中的武大郎形象是,又矮有丑,一无是处的靠卖烧饼为生的挫男形象。
一、该案件是一起由通奸引起的故意杀人犯罪案件。
1、先是潘金莲与西门庆奸情被发现后,怕被暴露。两人合谋毒死武大郎。武松知道后,为了报兄之仇,先后杀了嫂子和西门庆。
2、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杀人犯罪动机就是,奸情败露,杀人灭口。
3、武松的杀人动机就是:为兄报仇,维护正义。
二、犯罪人原因的心理分析。
分析潘金莲的犯罪心理分析:
潘金莲的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一是在张大户家宁死不做小妾。二是勾引小叔子武松受挫。三是勾引和被西门庆勾引。四是下毒药毒死武大郎。五是被武松惨杀
一、外部环境
1)家庭因素对她的心理影响分析:潘金莲自小家庭贫寒,出身低贱,为了还家债而被卖做丫鬟。可以看出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很不稳定,更不用说形成正常的自我意识。这样就使得她的行为是服从生物性的自我满足和自我保护的动力驱使也就不显得那样的突兀。
2)不满的婚姻为出轨埋下炸弹:首先在婚姻的形成上,是张大户将她嫁给武大郎,不是出自她父母的本意,更不是她本人的意愿。虽然在宋代子女的婚姻大权是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考虑的更多的是家族的利益,不是子女的幸福。而潘金莲的婚姻是很明显的被报复的结果---张大户要她做小妾未果。其次,是婚后潘金莲虽然没有婆婆的刁难,没有姑嫂的责难。生活过得也并非是自己想要的,因为武大郎一没本事、二没身材、三没外貌、四没有背景,这就使得潘金莲无论是精神上的需求,还是物质上的要求都不能都到基本的满足。使得她自己内心很清晰的知道现在的家庭和婚姻不是自己想要的。并且想要该变目前这样的情况,按照人本主义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分析观点分析可知,潘金莲的基层的生理性的需要和高层次的精神性的需要都没有从武大郎那得到很好满足,或者根本没有满足。而潘金莲没有学会管理这种需要的驱动力,被这种驱动力所奴役。最后,家庭生活太单调,在宋代妇女从事的主要活动就是相夫教子,由于与武大郎没有孩子,并且内心十分瞧不起自己的丈夫。社会上不允许妇女从事商业活动的,这样即使美貌的潘金莲也只能呆在家中。整天无所事事,无聊、寂寞、空虚,内心有寻求刺激的、寻求幸福的动力。这就为通奸的可能提供了心理上的准备前提条件。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宋朝的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宋代的理学家们也极力宣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女不事二夫”等等。《宋刑统》中明确的规定“七出-‘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只要有其中一条,丈夫就可休掉妻子。这说明,在婚姻上男性有很大的决定权,但也有“夫妻不相安谐者,可以和离”,这里体现的更多的是自愿的原则,这种体现妇女有一定的自主权。宋代女子再嫁的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离婚后改嫁,另一种是夫死改嫁。大多时候,女性改嫁不仅不受歧视,还有很多人愿意娶寡妇。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明百姓,宋代女子再嫁的情况相当普遍。宋代不仅有公主改嫁、甚至改嫁的女人也能当皇后,如太祖妹妹秦国大长公主。“诸居夫丧百日外,而贫乏不能自存者,自陈改嫁”。意思是法律允许寡妇因经济贫困而再嫁他人。
这些都为潘金莲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弹性范围。希望结束现在的婚姻,步入幸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她也是受害者,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时候用错了方法。
二、内部因素
1)没有形成正常自我、本我、超我。在潘金莲的世界中只有本我的需要,超我没有形成,甚至可以说就没有超我。及时享乐的思想主导着行为,处处体现着她为了满足本我的需她第一次看到武松时候的内心独白,就可以体现---“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的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2)自我内部的调节控制系统不稳定。勾引武松失败后,武松前行到京城出差前来武大郎家辞行时,向潘金莲敬酒时候的祝词。要她答应时候,她总是巧妙的回避,不答应。夸张地说自己的能力“我是一个不戴头巾的男子汉,叮叮当当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这在是侧面凸显出内心的理亏和心虚,靠强壮大,来维持自己外部的形象。
3)在面对西门庆的勾引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默许地期待。另一程度上是在被武松拒绝后的过渡补偿。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只要能够满足她的性需要,感情需要就行。体现出来的就是满足,自我需要,而不选择和考虑符合法律、道德的要求。
4)冷酷和犹豫并存。在武大郎被西门庆踢伤后,卧病在床时候,表现出来的冷漠和无情。最毒妇人心的强烈写照。在决定杀父夫时候,犹豫下。这时候受到王婆的暗示,从而下定决心。
总结:
1)潘金莲犯罪的内部原因就是:不满当前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感情和幸福,选错了路;听信王婆的暗示,走向犯罪道路。
2)外部的影响就是:大环境的再婚普遍和社会对再嫁的接受程度高。武大郎矮小,不能满足物质、精神的需求。被武松拒绝后的挫败感在反面促使与西门庆的媾和。
一、犯罪心理痕迹的特征
(一) 个体独特性
犯罪心理痕迹个体独特性的理论依据源于“世界上每个人的存在具有唯一性”, 唯一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特征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于人类的心理特征的倾向性差异, 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所表现出来。当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时, 其有着自身独特倾向的个性特征也势必会在犯罪过程中有所体现。
(二) 无意识特征
“无意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潜意识”, 它是心理的最低水平。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正在进行的行为没有认识, 完全地失去了定向的能力。正是因为心理无意识性的存在, 使得再怎么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现场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自己的“无意识”痕迹。
(三) 定势心理特征
定势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在心理中同样存在, 是对固定倾向的一种现实反映。犯罪嫌疑人成功作案后, 这种成功的作案体验会在其脑内有所反馈, 当其再次作案时, 成功的作案体验便被再次调动出来。如此循环往复,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结构便会逐渐趋于稳定得以发展。定势不仅是对心理上的影响, 更是一种生理上的反馈调节, 其在侦查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 关联性
客观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世界有着它本来的样子, 不依赖任何人意志的存在而存在, 并且能被人类所感知。心理虽是一种抽象现象, 但因其与各种具体现象有密切联系, 依然可以为人类所感知。心理痕迹不仅存在于每一个犯罪过程之中, 且与犯罪嫌疑人、犯罪现场及现场的物质痕迹有着密切的因果联系, 此类因果联系正是我们发现和了解犯罪心理痕迹的有效途径。
二、犯罪心理痕迹的运用机理及科学程度
(一)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
1. 犯罪心理支配犯罪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其心理活动的产物。犯罪动机是犯罪嫌疑人引起并维持犯罪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犯罪过程则是将犯罪动机付诸于实践的一系列活动。在此过程中, 由于心理活动支配着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难免会将犯罪动机遗留在现场被改变的现象中。现场的变动迹象随犯罪动机不同而有所不同。
2. 犯罪心理痕迹体现个体犯罪特征
相对于不同的犯罪嫌疑人, 不同犯罪过程是复杂且无预测可能性的。现场勘查中, 侦查人员虽无法得知犯罪嫌疑人在犯罪现场的具体活动范围和轨迹, 但从现场变动情况可分析推断出作案人的某些个性特征。从而获取到有关犯罪嫌疑人独特人身性的重要线索, 把握住破案的最佳时机。
3. 犯罪掩饰促进犯罪心理痕迹形成
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后, 因为恐惧和想要逃避刑事追究的心理, 再加上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大多都会进行伪装现场的行为, 想尽量抹去现场可能有关自身的各种痕迹, 隐瞒案件真相, 企图将侦查视线引入歧途。犯罪掩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许多有证据价值的物质痕迹, 对现场勘查和分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素。但是, 掩饰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就极有可能产生反常现象, 增加犯罪心理痕迹的数量和质量。
(二)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依据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科学性依赖于其来源的科学性。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以物质痕迹为基础, 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为手段, 以哲学为指导, 以逻辑学为工具, 同时还综合其他多个相关学科知识, 为其分析研究构建起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大厦。
(三)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认可度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建立在哲学、逻辑学、心理学、刑事侦查学等科学基础之上, 是侦查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对于侦查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确定犯罪嫌疑人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意义。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具有明显的法律性特征。在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过程中, 侦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而针对犯罪现场所进行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作为刑事侦查的一种手段, 显然更加要遵守刑事诉讼中有关侦查的法律规定。
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看, 犯罪心理痕迹的复杂性降低了与其有关的分析结论的采信度。一方面, 犯罪心理痕迹是一种间接痕迹, 这使得人们对其真实面目的认识必然会出现曲折, 有时甚至错误;另一方面, 囿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主体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 不可避免会导致对同一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的不同分析, 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具有此复杂性, 导致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只具有参考意义, 其分析结果目前还不能够作为证据使用。
而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 也确实没有对与犯罪主观方面和侦查密切相关的犯罪心理痕迹所作的明确规定, 存在着相当大的法律真空区。在社会生活中, 犯罪心理痕迹在大众中的知晓度相对来说也较低。
三、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活动中的应用
(一) 犯罪心理痕迹对侦查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只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就必然会在犯罪现场遗留下犯罪信息, 在犯罪现场总会发现一些对于侦查破案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来自现场物质痕迹, 还来自于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分析过程中若能将现场物质痕迹与心理痕迹充分整合, 并在案件破案中加以正确运用, 那么这两种现场痕迹将大幅提升侦查破案能力。在现场勘查中,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主要有如下作用:
1.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
犯罪过程就是将犯罪动机付诸于实践, 而犯罪行为又受心理活动的支配, 这就使得犯罪嫌疑人犯罪的目的必然留存在现场被改变的迹象中。
2. 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情绪。
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活动。侦查人员通过对犯罪现场破坏程度、遗留的痕迹物证及现场整体态势的动态分析, 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情绪特征, 也能间接判断其个性特点。
3.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由于犯罪嫌疑人的这些差异, 使得犯罪现场、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犯罪工具等呈现出千差万别。而正是通过这些差异, 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才具有可能性。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特性, 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中往往不自觉地表现出其独有的性格特征。
4.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征。
通过对犯罪痕迹表现出来的对犯罪的熟练程度, 可以初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某些职业特点。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活动时, 专注度很高, 那些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特定动作技巧便会在犯罪嫌疑人的无意识中真实的流露出来。
5. 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经历及其经验。
犯罪心理痕迹受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所制约, 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无法抹去自己特有的犯罪心理痕迹。在案件侦破过程中, 侦查人员通过利用心理痕迹的分析方法, 对现场的物质痕迹进行分析, 捕捉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现象, 解读犯罪现场中隐含的各种信息, 就能够扩大视野和信息源, 使案件的侦破更加高效和及时准确。侦查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溯源的过程, 即以犯罪行为的结果追溯造成犯罪结果的罪犯。依据犯罪现场所反映的心理痕迹特征对罪犯进行心理分析, 对于侦查人员在案件侦查中设立假定, 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摸排犯罪嫌疑人,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犯罪心理痕迹的发展前景及待解决问题
(一) 犯罪心理痕迹的优势
从关于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活动中的影响及对其争论的观点看, 犯罪心理痕迹对作案人心理刻画 (犯罪心理画像) 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犯罪类型的研究为犯罪心理痕迹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优势, 使得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更为细致, 通过分析犯罪心理痕迹种种迹象, 追溯既往, 解决了许多当前的犯罪案件, 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不过, 此优势又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 运用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而又同时保证每起案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很是艰难。
(二) 犯罪心理痕迹技术的难点及瓶颈
首先, 在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过程中, 由于犯罪心理痕迹往往表现出一果多因, 内隐性和或然性较大, 缺乏明显的规律性, 常常难于识别和把握。因此很多时候对其行为意义的正确识别较为困难, 但对其的识别却是进行犯罪心理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所以, 对犯罪心理痕迹行为意义的科学识别问题, 是犯罪心理痕迹分析过程中有待突破的一个瓶颈。
其次, 对犯罪心理痕迹形成原因的分析中, 由于影响、制约和决定犯罪心理的因素较多, 相互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也常常是一果多因, 或然性较大。即便是在理论上理清它并找出规律性也存在一定困难, 在实践困难则更大。而犯罪心理痕迹却是分析案情、刻画罪犯的重要条件, 因此,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分析, 是进行犯罪心理分析的又一瓶颈。
参考文献
[1]蒲莹.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 2010:11-12.
[2]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3]周晖, 邢书亭, 任永富.犯罪心理痕迹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报) , 2007 (2) :48-50.
[4]史海青.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侦查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0 (1) :69-71.
[5]何翠芳.浅析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原因及运用[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4 (2) :114.
[6]徐俊文.犯罪现场之犯罪嫌疑人心理痕迹解读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7]徐及龙.犯罪心理学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0.
关键词:网络犯罪;心理结构;预防对策
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在尽情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网络犯罪也伴随而来。正如电子领域奠基人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所认为:“与其他有力工具一样,网络的好坏两种用途都值得大书特书,它对无力的自主是不对称的,它不分青红皂白破坏了中央的权威,统一了分散的力量,换言之,互联网对宣传来说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工具,确是同谋犯罪的理想国。”如今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甚至是色情、暴力充斥其间,网络犯罪层出不穷,互联网更无疑成为了犯罪者的天堂。因此,对网络犯罪进行心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犯罪及其类型
一般认为,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对存在网络空间里的信息进行侵犯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某一类与网络有关的犯罪的总称,是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而实施的一种高科技犯罪。网络犯罪的类型非常多,如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电子盗窃、网上恐吓、黑客袭击、病毒传播,以及制作、复制、传播淫秽信息等。目前,在网络犯罪呈增多趋势的背景下,研究网络犯罪的相关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当前的网络犯罪行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犯罪分子通过网络侵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他们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或者对系统储存、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破坏篡改信息系统,制造或传播计算机病毒及黑客非法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2)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主要是用侮辱性语言、文字、图像对他人进行讽刺,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3)犯罪分子通過网络进行色情犯罪。他们多用计算机制作、复制、传播色情、淫秽物品或利用网络进行色情犯罪活动的联络工具。
(4)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等侵占公私财产类犯罪,这是传统领域犯罪向网络渗透的表现。
二、网络犯罪的心理结构特性
(一)犯罪动机的多样性
正是由于网络的快速便捷和功能强大,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大大增强,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样也致使网络犯罪分子的犯罪动机同样多种多样:
1.物欲型动机
网络犯罪中,犯罪分子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自控力。但在只需敲敲键盘就可能获得高额收益这种网络犯罪面前,他们往往就会不顾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为了追逐物质利益,义无反顾的选择犯罪。
2.游戏型动机
网络世界是个全新的世界,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而网络世界则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理想空间,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网络黑客应运而生。很多黑客制造网络病毒或入侵某些著名或机密网站,并非要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或获取什么样的国家机密,而仅为证明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向外人展示自己“非凡”的网络技术。他们视网络犯罪为游戏,他们只是享受游戏带来的刺激和快乐,而从不顾及游戏的后果。
3.破坏报复型动机
那些利用网络进行各种破坏的犯罪分子,往往具有强烈的破坏心理和报复心理,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只是为了发泄对社会或对他人的不满,在破坏网络数据、系统信息以及在网络上散发恶性病毒等行为中,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快感,并将其是为人生一大快事。利用网络进行破坏的方式可以使他们的报复活动更具有隐蔽性,同时这种报复活动也更加带有危险性和刺激性,更能使他们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仇恨,从而满足他们的报复心理。
(二)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自我实现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同时每个人为达自我实现的需要所采取的手段各异。有时候,他们进行网络犯罪,主观上并不存有恶意,他们想到的只是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性。英国学者认为,“黑客,尤其是年青黑客,把黑客活动堪称与计算机游戏一样是一种单纯的行为。他们喜欢这样的智慧性的自我挑战,就像要在zork游戏中,一定要解决问题,过到下一步一样”。对网络犯罪分子而言,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远比追求技术上的充实更为重要。他们苦心钻研网络技术,只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得到他人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自卑孤僻,只有在虚拟世界中,通过网络犯罪,才能满足他们畸形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自以为这样就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他人的认可。他们所追求的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犯罪分子无罪恶感
日本学者西田修说:“要说犯罪感,恐怕拾起他人掉在路上的一万日元钞票塞进自己的要保,要比通过电子计算机搞到一亿日元现金其犯罪感还要来的强烈些。”因为“她所做的是,对那威风凛凛的银行中的电子计算机略施小计,然后大大方方地收起钱扬长而去。虽说钱拿走了,却看不到潸潸垂泪的被害人。因为它是钻进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的电子计算机里把钱偷出来的,使电子计算机为自己工作,然后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正当的报酬而已”。即使是在公众的眼里,恐怕也有“不少人觉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实施犯罪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既不像躲在黑暗中突然猛击行人头部,乘其休克抢走钱财的强盗那样凶狠残暴。又不像欺骗贫穷的老人,将其仅有的一点点退休金洗劫一空的骗子那样伤天害理。网络犯罪分子的心理特点就是基本无罪恶感。有些犯罪分子甚至尚未意识到正在犯罪,认为自己并没有做出杀人、放火、抢劫等伤天害理的事,所从事的只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然产物,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自己只是在家敲敲键盘,不可能是犯罪。更有甚者,存有侥幸心理,认为网络犯罪本身就难以侦破,再加上自己技术高明,是不可能被发现的。网络是虚拟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生活环境,从空间上和社会心理上都给了犯罪人以便利,许多网络缺乏安全防范措施,甚至成为引发犯罪的条件,更是促成其犯罪心理的产生。
nlc202309040754
(四)存有侥幸心理
除了少数激情型、报复性犯罪等,犯罪分子在作案时,往往存有侥幸心理,其中以网络犯罪尤为典型。网络犯罪分子对自己的作案手段、技术和作案能力都极为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被发现。他们凭借自己高超的专业技能,消除犯罪痕迹,进行反侦查活动。即使犯罪行为正在进行,现有的科技手段也很难察觉到犯罪分子的行踪,侦查人员也难于获取定罪证据。再加上匿名和化名充斥着网络,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尤其突出,犯罪黑数极高,这些在一定程度更助长了侥幸心理,促成了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外化。
(五)内向性格的人格特征
网络犯罪分子大多具有内向、孤僻的性格特征。“他们喜欢与及其打交道而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能够控制一台机器,并同大千世界里另一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通讯,尤其吸引了许多天才的但不善社交的男性青年。”现实社会中,他们自卑孤僻,不善与人沟通交往,逃避现实,认为现实社会带给他们的只有不安与苦难。他们选择沉溺虚拟网络世界,只有这里,才是他们的家园。在这里,他们如同变了个人,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而且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才思敏捷,大有“任我遨游”之英雄气概;同样他们崇尚自我,建立起以自我为中心的虚拟的网络社会关系,表现出很典型的双重人格。
三、网络犯罪的心理预防对策
(一)促進社会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开放性、交互性、超越时空性以及巨大的信息传递性带给了我们一个方便、快捷的虚拟的数字化世界,同时也对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及行为方式产生强烈冲击,为犯罪提供了新的犯罪土壤。对于网络犯罪,光靠“堵”是行不通的。越堵越不行,反而会使犯罪肆意横流。借助大禹治水的启示,大禹用“引”的方法挖渠疏导,化洪流为细流而治服了洪水。对此,国家也应该采取“引”的方法,加大财政支持,加强社会网络文化的建设,积极进行正确引导,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平台。社会网络文化的建设,既能满足人们上网的需求,又能扩大信息的流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为网络技术人才提供发挥自身能力的平台,使他们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网络技术人才,繁荣网络文明。
(二)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预防网络犯罪,不能仅仅着眼于制度层面的建设,更应注重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这才能真正做到网络犯罪的标本兼治。在社会中生活,我们的行为靠道德和法律来调节,网络社会也不例外。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在计时,网络立法固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特点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常说“网络无国界,传播有是非”,所强调的就是即便在虚拟社会,遵纪守法、文明守德也一点马虎不得。在我国,网络同样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人们应该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风,以文明上网为荣,以不文明上网为耻,为构建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良好网络环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重品位、讲文明、守秩序的网民。
(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社会中的法治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建设一样重要,不可忽视。而这个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强全民的网络法制教育。在网络法制教育中,一是要培养全民的网络法制意识,特别是增强网络空间的权利、义务观念,使其认识到任何科技成果包括网络技术,都要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二是要增强全民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明辨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主体的匿名隐姓而导致的合法与非法,有罪与无罪等问题,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识别能力,正确运用网络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净化网络内容,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才能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
【犯罪心理学 读后感】推荐阅读:
犯罪心理学书籍推荐09-27
犯罪心理第四季06-21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11-10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10-13
关于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心理的调查报告06-25
职务犯罪警示录读后感10-25
会计职务犯罪07-08
无犯罪记录承诺07-10
新华社区零犯罪09-19
职务犯罪侦查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