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课下乡学习心得体会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送课下乡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

送课下乡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沙湾小学:夏燕

雨果先生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或也”,这是老祖宗几千年来给老师的经典的角色定位。在这次教育局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中。才使我真正认识到。要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要做很多很多。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我的体会。

一、听课的感受。

在两个老师的授课中,有很深的感触。二小来的禹老师课堂语言丰富。有着杂实的基本功。在她的课中,给人的是一种享受。一种轻松的感觉。当然,在苏老师的课中,也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等等。

二、我在交流学习中悟到的。

在听了两个老师的课后,我想了很多。总结了以下三点:

第一、在听完两个老师的课后,我把她们的课拿来做了一个比较。禹老师的课上得确实好,英语口语流利。全英文教学。只有在学生实在听不懂时才用一点点汉语。这样的课让我们的学生不太适应。他们一时半会还转变不过来。所以在配合上有些欠缺。学生的积极性不太高。而苏老师的课做得满满的,学习也参与度,积极性都非常的高。我想这应该是同学们已经适应了老师的那种教学模式。所以是各有各的优点 第二、英语教学在我们农村学校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我上英语课,都是用的中国似的英语。大部分是说中文。生怕学生听不懂。一句句翻译。把孩子们惯坏了。让他们有一种依赖思想。他们想啊“反正老师会给我们翻译的,没关系上课再说吧。”根本不把英语当回事。在课外也从来不主动看看英语。有些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会拿英语书出来。其余时间根本不会看那本书的。如果英语光靠一周三节课来学的话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适当的用用英语课堂语言。也像禹老师那样去上课。让学生在那种氛围中学习英语。从而喜欢上英语。让他们能够真正的爱上一门外语。

送课下乡 体会 篇2

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我和几位年轻的女教师于2013年4月22日上午到临江市闹枝小学听来自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将课堂走入乡村的活动。听此课后使我感触很深,这三位教师不论是备教材、备教法还是备学生都是非常认真,很有深度。课堂驾驭得非常自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能按猜想—实践验证—得出结论等环节,探究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

第一堂课是王老师的《锐角和钝角》,老师提出“直角的兄弟哪去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动手实践摆摆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分类和命名,以及直角和“兄弟”之间的大小关系。课的特色在于教师充分利用了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直角和“兄弟”间的大小关系,并让学生都积极思考利用学生自己身上的学具展示学生所学的内容,从而内化了数学知识。教师的语速适中,并能充分备学生。

第二节课是刘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首先让学生充分理解三角形的内角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让学生大胆猜想,利用量角求和、分开重组、折叠组合等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从而说说自己的结论。亮点在于:学生在测量得出结论是,明确告诉学生,我们在测量过程中会有误差的,所以结果接近结论。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都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并呈现出不同的典型习题。

第三节课时李老师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由于是第三节课,学生又处于五年级都比较羞涩,不喜欢发言。但教师用一连串的谜语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是学生集中精力走入课堂学习,并用长方形特征为内容来猜测平面图形,近而引用长方体特征猜立体,即本节课的主角请出来。配角教师长方体的特例。教师以送礼物需要包装为由自然引入主题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猜测那个需要的包装纸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求表面积的方法,而学生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贯穿了课堂,并让学生比较选择简单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并呈现出不同的典型习题。

而这三位教师的课中有以下四点共性:(1)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教者做好教学前准备:

学生已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经验可以作为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怎样可以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得更好一些?然后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此环节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让情境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尽量排除数学以外的其它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学生思维的干扰。

(2)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中,利用人教版教材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经历“经验——模型——符号”的数学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3)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篇3

看着学生们沿街到学校,没有疯疯癫癫的吵闹,只见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偶尔有学生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他们衣着朴素,眼神澄净而恬淡。

坐在教室里,黑压压一片,什么颜色和样式的衣服都有,分不清哪个学生穿的是校服。男生女生倒是很容易区分。看着那些青黑的短头发,还有那随处飘逸的长发,心中无限感叹:山乡的学生还真像学生。

学生时不时打量教室周围的几十位老师,对站在讲台上的胡波老师更加好奇。胡老师毕竟见过大场面,经验老道。一上课,他就利用看讲学稿的学生人数,巧妙地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函数关系。这个问题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既拉近了陌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还引导他们快速进入老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更妙的是不着痕迹地开始了以旧引新。

胡老师为了过渡二次函数的概念,选择了两个典型问题。一是正方形面积,一是边形对角线的条数。问题的设置和分析都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意图:训练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为了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他还精心设置了探究问题:函数(1)当为何值时,函数是二次函数?(1)当为何值时,函数是一次函数?这个问题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巩固对二次项系数≠0的理解,突破难点。

整堂课学生主动配合,积极思考,认真解答,尤其是上台板演的学生,显示出较高的数学思考水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她们严格规范的书写,完整流畅地表达思维过程,得到胡老师诚恳的表扬和肯定。无论是思考题还是巩固练习题,胡老师的点评都简明扼要,没有半句多余话,对学生的解答补充和对问题的扩展延伸都恰到好处。

我正沉浸在对师生表演的欣赏中,胡老师开始了小结和下课。我深感意犹未尽,无奈地望去对面楼,只见学生三三两两,却听不到喧哗,看不见追逐打闹。哎,连下课的铃声都格外静悄悄。怪不得胡老师事后说,听到隔壁上课了自己就上课,看到学生走出来了就下课。原来他也没听到铃声。难道他和我的感觉相同:快乐美好的时光总是容易流逝!

xx一中的张校长对这节课做了很中肯的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学生想得多,练得多,教师讲得少。”

送课下乡听课心得体会 英语 篇4

连乙中学

康计坤

通过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了张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下面就谈谈我在英语方面的一点听课感受:

首先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张老师有几个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都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激起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课题的引入与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课程设计的重点。我认为大多数的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首先,上课前与学生做互动式就有意引入音乐这个话题,课程开始后,从单词的讲解,到听力练习,再到对话讨论,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们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并且她在每一环节和环节之间的过渡中都在反复应用本节课的语法重点,孩子们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触,理解,使用的一系列过程。

教师送课下乡听课心得 篇5

龙北学校张丽珍

在这个寒冷冬季里,我们学校有幸迎来了小学教师送课下乡的活动。这次活动如这无声的细雨,滋润着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田,如涓涓细流,给我们全体教师带来了新的活力。下面是我这次听课的一

些体会。

这次送课下乡活动共两节课,一节是贾老师的数学课《圆的认识》,一节是申教师的数学课《鸡兔同笼》,两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我感觉收获颇丰。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老师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大方的教态,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两位教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重点,一步步的深入教材、深入文本。把阅读课上得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把数学课中的解决问题上的轻轻松松,让学生顺利有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第二、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如申老师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所求问题出发,要求所求问题就要先知道哪些条件,怎样列式,再怎么求所求的问题。在例题中这样问,让孩子用这样的思维去思考,表达、列式,在做练习时也同样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完成,不仅培养了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也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亲切的评价语言。两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老师运用“你读得很认真、你的声音真清澈、你这次说得真好、和我们的孩子一样聪明”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老师在课堂上用上这样真实、自然、美丽的评价语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的课堂

就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高效的课堂。

送课下乡联校教研活动”听课心得 篇6

听课心得

4月19日上午,我听取了市一小邓月老师《我为你骄傲》一课及我校刘兰英老师的一节生本课《我最好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

先说邓月老师的这节课吧,她上的是二年级的课,整节课她上的游刃有余,学生在她的引导下有层次的进行学习,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段,每个环节过渡自然,衔接的也非常好。特别是邓月老师在每个环节的教学中都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学词,让学生用自己组的词进行仿说句子;学句又让学生仿说比喻句,如:天上的白云像—又像---。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老师很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还有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从整节课看由于老师教学有方,评价学生多用于鼓励性的语言,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所以学生和老师配合默契,虽然一节课的容量较大,但学生学得很轻松。所以这节课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再说刘老师的一节生本课,对于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在这节课中淋漓尽致的得到体现。在这节课上我感觉学生是快乐的,老师是幸福的。听课中我感触颇深的有以下两点:

一、师生的角色转换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和教学活动的主持人,而教师只是课堂上的引领者、协调者、激励者、服务者。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占主导地位,驾驭整个课堂。而生本教育课堂则是学生唱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几乎占领了整个课堂,而老师则是课堂的引领者,课堂环节的暗示者、学生探究交流时的激励者。小组合作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同时对学生有创造性的建议给予鼓励,让学生永远充满对知识探求的欲望,永远具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因而,在这节课上刘老师只是正确的引领、耐心的旁听、巧妙的暗示、适时的点拨,做好教学服务性工作。

二、学生学习的方式变了——课上的被动学习变成了课前的自主探究和课上的合作交流。

前置性作业中,老师把这节课需要学生们准备哪些方面的资料,学生们需要解决哪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前告知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把每节课的重点问题通过自学,提前做到了心中有数,课堂上又何愁他们无话可说呢?如:**班的学生汇报资料时,查找到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几个事例都和课文密切相关。小组汇报时分工明确,生生之间评价到位。课中交流时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说得有理有据。由于教师引领正确,点拨恰当,激励有效,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深化了感悟,在听中思考、评价、补充,进一步升华了情感。课上他们激情飞扬,思维清晰,语路宽广,语言得以发展。

总之,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我感到生本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

马秀芳

送课下乡 篇7

2012年12月19号,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到汉沽一中送课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课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一、课堂的感受

来到汉沽一中,那整洁的校园,首先给我的印象是这所学校很规范,其次校园非常整洁,感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

进入课堂,我更感觉到了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我讲的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节课非常枯燥,但上课期间,我感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很让我从心里感动。我上课很投入。课讲的也很顺,问题探讨的页很到位,算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使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只有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相互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二、说课的感受

上完课数学组的所有老师就留下来,讨论这节课,老师们的发言,让我感到老师们听课非常认真,把我的课堂的细节听的非常仔细,分析的也非常到位。感到真的是在探讨教学,我从他们的分析中页感悟到很多。

“送课下乡”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

送课下乡活动总结 篇8

桥北学校

2013年10月25日

为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0月25日上午,在桥北学校举办了小学英语名师送教下校活动。教研室主任。。。老师来我市参加了本次活动。

贾湾中心学校李艳老师和山桃中心学校王英兰老师各自主讲一节课,展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并把课件娴熟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各校的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探索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优化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乐都去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英语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锻炼了教师、打造了课堂。这三节观摩课从多媒体使用、师生活动、生生合作学习等方面给与会教师作了很好的展示,受到了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陈主任和史老师给予了精彩的点评:

1、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孩子的认知出发进行扩充和拓展,独具匠心。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2、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丰富多样,评价及时到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上课教师紧紧把握教材的语言训练重点,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三位教师都发挥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看到课堂新变化的同时,也存在有不足: 教师在处理预设和生成中把握还不够。

评课后,二位专家针对我市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对老师们今后的工作方向作出了明确的指导,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思路、选择等方面都有很多指导性建议。

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扎实、深入、有实际意义,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使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设计与教学的思路,明确了今后教学的重心。

下乡送课总结 篇9

郭赛群

今年3月19日,我和宋燕燕被派到胜溪新村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送教下乡活动。这次送课下乡活动,我收获很多,有愉快的师生交流,有向其它老师学习的机会,也认识到了未来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我想:送课下乡,并不是把一节所谓的“示范课”送下去,而是城区教师与乡镇教师的一种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带去的是可能是我们对教育教学一种理解和认识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这次送课活动,我感受到每天都要坚持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和教学行为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反思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只有不断改进才会实现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断进步。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在这里只上了两节“示范课”,一节初一,一节初二。虽说叫“示范课”,但我只觉得我也只是他们中的一员,只不过比他们多教了几年,经验多些罢了。这里的学生很质朴,走进课堂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一张张质朴的脸,从他们的眼神可以感觉得到他们是很欢迎我的,但又不知如何去表达。对于我这个外校来的老师来说,他们虽然感到很新鲜、很好奇、也很紧张,以至于连最基本的掌声也没有,只是让我看到一双双异常单纯的眼睛。尽管没有掌声但我的心理却很舒服,恰是因为他们的单纯、可爱、质朴,给我一种迫不急待要上课的冲动,一种要把自己在这一节课所能讲授的所有东西都传授给他们的愿望,一种渴望看到他们因获取知识而快乐的心理。每节课上,孩子们都很积极地配合我的上课,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除了上课外,最多的就是和教师在一起谈论教学,这里的老师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着。这里的老师大多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着对教学的无比的热情,只是因为刚刚参加工作,对很多东西还缺少一些经验罢了。所以我给他们带去的也只不过是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而已。或许专业知识,我还不如他们呢!我能带给他们的:一是送去了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所以,向这里的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二是送去了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对于提高相对薄弱学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送去了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

送课下乡活动主持词 篇10

今天请大家观摩的课堂研讨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由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5位老师为大家上公开课。第二环节,由施艳玲校长组织工作室成员就当前小学语文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开展研讨活动。最后由工作室成员为大家带来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话题的演讲。

一、讲课环节

1、为了保证会场秩序,听课期间请将您的手机调为静音模式,谢谢合作。下面进行第一环节,课堂展示,首先有请铝业学校的陈静老师给我们带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上课班级为二年级1班。

2、感谢陈老师给我们带来一节精彩的美文美学课。她娓娓动听的优美语言,收放自如的教学风格一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盛夏时节,人们都纷纷驻足欣赏荷花的绰约风姿,有谁真正关注过荷叶的美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与二(2)班的孩子们一起观赏荷叶。有请汉坝小学钱金萍老师,她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3、刚才钱老师和蔼的教态,甜美的声音都让我们回味无穷。欣赏完了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梦,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蒲公英,看看这些丛中精灵有什么样的梦。接下来由吴忠扁担沟中心小学的王倩老师带来S版四年级下册《蒲公英的梦》,上课班级为四年级1班。

4、王倩老师这一课,细细品来,感觉王老师的课堂情感丰富,能立足文本,并高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老师带动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真的可称是一堂意义深远的语文课。接下来的课堂展示会让你忍不住为孩子们叫好,让我们一起同六2班的孩子们走进一首唯美的宋词。请广武小学哈攀校长带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

5、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哈攀校长带领孩子们在读中悟,悟中读,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在哈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样沉醉在这日暮溪亭的美景当中。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王冕爱墨梅,陈毅爱青松,而季羡林先生却钟爱那默默无闻,生命力旺盛的夹竹桃。最后一堂有二小的董艺老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和她一起上课的是六年级1班的孩子。

6、感谢董老师,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5位作课老师。上午的活动到此结束,大家辛苦了。下午的活动请大家按时到场,谢谢大家。

二、演讲

1、各位老师下午好,现在我们进行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话题的演讲环节。首先有请铝业学校的陈静老师。

2、感谢陈老师的精彩演讲。接下来有请四小康瑞芳老师为我们讲讲她的心路历程。

3、有请三小施艳玲校长。

4、正如施校长所说,高尚的师魂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不懈追求的。注重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是我们最高的追求。有请吴忠扁担沟中心小学王倩老师为大家演讲。

5、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用教师的智慧去引领学生的未来,用母亲般慈爱的声音去抚慰学生的心灵,这就是我们眼中的钱老师。有请汉坝小学钱金萍老师。

6、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有梦想的人,可缺少实现梦想的人,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中,有着怎么刻骨铭心的风景,哈老师最有发言权。有请广武小学哈攀校长为我们讲讲他的成长历程。

7、我认识这样一位老师,他生活上乐观向上,工作起来神采飞扬,他是一位智慧的教师,课上课下都充满活力,他的镜头下记录了无数个精彩的瞬间。他就是陈袁滩中心小学的董新国老师。有请董老师。

8、感谢董老师的深情演讲。接下来有广武中心小学贺婷婷为大家演讲。

三、研讨

1、谢谢大家,下面由请施艳玲校长组织工作室成员就当前小学语文、存在的问题的困惑展开研讨。

2、教学研讨,贵在真诚。研讨就是一种课程理念的互动、交流,交流完后,参与者都会有所收获。今天,我们研讨的氛围很热烈,我相信今天的研讨会将我们青铜峡市小学语文的教研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教科研之路越走越宽。

3、下面有教研室任主任做指导发言。

结束语

上一篇:欢迎新同事英文下一篇:校园篮球赛新闻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