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2025-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共8篇)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篇1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抓作风建设,具体是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思想作风、行为弊端做一次深刻检查、对思想灵魂来一次彻底清扫。

在学习教育阶段,本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理论学习。先后学习了党的十八大重要文献、习总书记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党章等理论文章。还观看了《周总理的四个昼夜》和《焦裕禄》两部教育片,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县党风廉政特邀监督员、行评代表、效能监督员及退休老干部等,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座谈会,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三是深入基层调研。按照县委常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的规定,深入挂点村入户走访,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宣传政策、为民解忧。四是组织个别访谈。对挂点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进行逐一访谈,了解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篇2

1 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1 重应用轻支持

很多设计和应用人员长时间接触电力系统, 已熟练掌握应用需求。但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调度自动化底层支持日新月异, 尤其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网络通信等方面, 而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与时俱进, 所以在进行系统评价工作时, 支持部分受到一定程度的轻视。

1.2 重人机轻内核

通过人机界面直接与工作人员打交道, 这是系统运作的主要方式。所以比起核心部分, 人机部分的使用率更大。核心部分比较稳定, 而人机部分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及时的修改与完善。理论上来说, 应以核心为主, 但是工作环境和习惯却扰乱了系统内部的比重分配。

1.3 重硬件轻软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 在设计和应用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计算机不是最新型号, 在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在技术上落后;如果选用最新技术型号的计算机, 在以后的应用中可能会遭到淘汰, 也可能因为技术不成熟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些问题在系统的长期应用过程中, 都是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

1.4 重局部轻整体

有一部分应用和设计人员并不是本专业毕业, 或者在系统中只是从事局部的维护和开发工作, 在进行系统评价工作时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估, 只对本身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有评价能力。这样一来, 便不能对整个系统进行准确而科学的评价。

2 原则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总体测试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客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 以标准配置条件下各项的详细技术标准为评价依据, 以各个系统的配置和要求为标准, 测试其与正常系统的不同。建立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总体测试评价体系时, 一定要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采用成熟、先进、主流的平台和技术, 努力使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灵活性、扩充性和可管理性。

3 建立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测试评价体系的主要难点

3.1 标准系统配置的设立

在每个实际应用的系统中, 内部配置都是不同的, 所以不能用一个配置来评价所有的系统。对于这个问题, 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标准的系统配置模型, 并根据此模型测出相应的技术参数。

3.2 计算机参考参数的确定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 制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进行更新, 更新速度过快, 不仅在无形之中加大工作量, 也会造成使用人员不熟悉工作流程;更新速度太慢, 就不能与实际的技术水平相吻合。因此, 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调整周期, 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标准系统与实际应用系统之间的差异

实际应用的系统与标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差异的, 既然差异不能消除, 就应进一步缩小误差, 将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这就需要不断进行试验和应用实践。

3.4 主观性评价的差异

在实际的测试评价体系中, 人机界面主要是通过主观判断来进行评价, 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些偏差, 最终直接影响测评效果。减少总体测评时的主观性, 也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4 作用

建立一个与我国国情相符、具有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测试评价体系,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系统研发的周期, 从而降低应用系统开发的成本, 减少应用系统研发失败的可能性, 可以提高应用系统开发的质量, 提高应用水平, 稳定已有投资, 节约系统初期建设成本。一个高端的测评体系能够将复杂的应用系统集成简单化, 从而能够控制用于系统维护升级扩展的费用, 从而保证技术进步与应用的连续性。

5 主要内容

建立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总体测试评价体系包括技术和非技术两方面内容。技术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总体结构、系统硬件、系统软件、支持软件、SCADA应用软件、高级应用软件、文档手册和程序备份等内容。

系统总体结构是决定系统稳定性和可扩充性的主要因素, 对系统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产品化程度及机械结构外观都有严格的要求。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目前主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或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要求清晰顺畅, 为关键的系统设备设计专业的故障侦测和切换机制以及合理的冗余结构;根据实施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原始测试记录、运行反馈情况和工艺质量等因素选择成熟的产品, 保证高标准的产品化程度;以牢固性、操作灵活性、密封性、协调性和美观性等因素为依据打造高质量的机械结构外观。系统硬件包含计算机、外设和网络设备三种基本设备, 其各项参数根据配套的技术开发程度进行合理调整。系统软件由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网络通信标准和图形图像系统构成, 以对实施监控系统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系统平台的标准。支持软件主要包括画面编辑工具、报表编辑工具、数据库管理工具、人机界面、任务调度与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监视诊断等要素, 由各供应商独立开发设计, 是系统的关键部分。SCADA应用软件包含采集、数据处理、状态监视、报警处理、事故记录等多种功能, 充分体现了人机交互。高级应用软件通常联入第三方产品, 应用单位根据状态估计、经济调度、安全分析等需求进行专业化选择。文档手册和程序备份多以完整、齐全、易使用为评价标准, 是系统运行中管理维护、系统扩展和网络互联的重要组成本分。

非技术内容是对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进行测试评价的辅助性因素, 系统提供者的经营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对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把握、可提供的售后服务都不容忽视。在实际操作中, 非技术内容在配合技术内容对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进行测试评价中功不可没。

6 测试步骤

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在测试前, 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准备好详细的测试大纲和应有的设备。

6.1 稳定性测试

在系统正式投入试运行后, 要在一定的状况下进行三个月的测试, 保证不会出现影响正常运行与降低实用性的故障。

6.2 可靠性测试

在边界条件和极端条件下, 进行系统可靠性的重复测试。

6.3 功能测试

在多种功能测试过程中, 不仅要进行单项测试, 更要进行一体化测试。具体包括支持的RTU通信规约类型及管理模式, 模拟量采集与处理, 数字量采集与处理, 脉冲量采集与处理, 状态量采集与处理, 控制, 调节, 事故响应及处理, 画面显示与操作, 报表打印, 数据库编辑, 画面编辑, 报表编辑, 在线/离线系统诊断, 系统资源管理, 安全管理, 继电保护、智能开关操作电源及其它智能电子设备的通信与管理, 模拟盘通信, MIS系统通信, 广域网通信。

7 小结

本文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总体测试评价体系, 并从实际的问题和建立的难点出发, 全面阐述了建立一个科学实用的测评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体来说, 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电力化系统测评体系, 对以后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维护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篇3

关键词:小组捆绑 突出个性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060-01

“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是一种连接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评价模式,加强对该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分析,可以发现该模式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有着较好成效,在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英语能力方面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推广价值。

1 “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概述

1.1 基本理念

素质教育创新全面贯彻、落实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针对素质教育的这一特点,“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成为不可多得的一种教育方式,该方法采用课前展示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然后将课堂知识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导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利用课堂活动联系课堂知识要点,最后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1.2 第一步:明确目标

在实现小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目的的同时,落实对学生集体意识培养的要求,是小学英语教育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采用“小组捆绑、突出个人”模式实现。因为通过集体学习的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个人英语学习能力,实现小组合作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的目标。集体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将学习内容以任务的形式下发给事先分好的学习小组中,每个小组由多名同学组成,在完成教师任务的同时,实现共同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

1.3 第二步:建设并优化小组

“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的第二步是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全面、公平、合理、优化的原则,对班级进行小组划分。在划分小组的时候,要注意在每个小组中选择一位小组长,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各个小组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具备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学习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针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对除组长外的其他成员进行职能划分,使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小组内的同学在完成教师下发的英语知识点任务过程中,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共同协作、互相配合,有效突出个人特点,实现对个人英语能力进行训练的目的。

1.4 第三步:多样化评价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育的关键。在“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中,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小组内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制定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时,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先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再制定阶段性评价标准等,通过明确评价标准,实现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促进小组之间竞争机制的建立,从而实现小组之间在学习上的良性竞争,营造出热烈的英语学习气氛。当小组学习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充分肯定,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升的同时,也能加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1.5 第四步:全面评价内容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落实“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的时候,教师要通过全面评价内容,实现对学生各个方面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以提高小组课堂分数为目的,约束自己的课堂表现,充分参与到对教师课堂内容学习中去。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建立起来的学习兴趣可以被延续,教师要积极协调家长,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劳逸结合的同时完善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家长针对学生课后学习的考察,也要纳入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中去。

2 “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要点分析

虽然“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具较高的使用价值,但是在小学英语教育课堂中,采用“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的时候,教师还应该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2.1 科学分组

“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重点在于分组必须具备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要求,因为分组是整个评价模式的重点,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组,保证每组都有学习能力好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这样每个小组在完成老师任务的时候才能实现整体前进、稳步提高的目的。

2.2 明确教师地位

在“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中,教师要适当摆正自身位置,一方面不能“一把抓”失去“小组捆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不能“大撒把”,因为一旦教师没有全程跟踪学生英语学习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那么一旦学生出现方向错误,就不能有效纠正,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3 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联动

“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应该延伸到课堂以外的领域,例如教师可以联系家长,建立一个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保证学生在课堂以外的英语学习可以实现课外加强、巩固的效果。家长在“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中,要坚持客观评价学生在家学习外语情况的原则。

2.4 教师要强化教育创新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保证“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顺利开展的前提,所以为了实现“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可以发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备课工作,落实教育创新探究,在课堂上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冲分调动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针对学生心理进行探究,争取在课堂上和每一位学生成为朋友,这对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 结语

通过充分分析“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的自身优势之后,在课堂上采用了这一模式进行对学生的英语教育,经过为期一个学年的实验性教育,在期末考试中,学生英语成绩和英语能力有了整体的提高,通过实践结果判定,“小组捆绑、突出个人”小学英语多元评价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怡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8):95,97.

[2]黄铄淳.巧妙渗透,寓教于乐,感悟运用—— 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2011(3):95.

[3]尹占华.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112.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篇4

为彻底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信贷管理水平,规避信贷风险,确保效益最大化,根据联社统一安排和部署,现对我社客户经理XX同志2007工作业绩予以考评。

xxx,女,现年 岁,2007年任太和县联社xx社客户经理。

一、二00七年业务开展情况

1、截至2007年12月31日,责任贷款余额 万元,较上年增加 万元,全年共发放贷款 笔,金额 万元,收回贷款 笔,金额 万元。

2、截至2007年12月31日,各项贷款余额 万元,不良贷款余额 万元,其中本人经手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 万元,较上年减少 万元,不良贷款率为 %。完成清收不良贷款任务的 %,2007新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为 万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 %,占全部贷款的 %。3、2007完成贷款利息收入 万元,占收息任务的 %。

4、能认真做好贷款贷后检查工作,积极保全信贷资产。

二、存在问题

2007年末,xx同志各项贷款余额 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 万元,占比为 %。工作目标要求:

1、下大力气清收不良贷款,培养客户信用观念,提高借款人还款意识。同时,认真剖析不良贷款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一人一册,确保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最大限度的控制信贷风险。

2、积极扩展新的优质客户群,高度重视新增贷款质量。

3、继续保全资产。

三、总体评价

客户经理xx同志,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能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工作一向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同时,能严肃劳动纪律,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坚持请、销假制度。在2007积极营销贷款,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完成不良贷款清收任务的 %,贷款收息任务的 %。经综合考评,经我社考评认为,XXX同志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具备一名合格客户经理的条件,建议联社2008年继续聘用xx同志为我社客户经理。

太和县XX农村信用社

二00八年元月二十日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篇5

五年来,大善县委在中央和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务实重干、尽责担当,有力推动了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善于学习,立场坚定,班子凝聚力强。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载体作用,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班子成员熟练掌握分管工作的相关政策、业务知识,具有较高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宗旨意识强,建立县领导分包乡镇、联系村制度,经常深入基层调研,围绕改革发展的大事要事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坚持民主集中制,制定了

《中共大善县委员会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班子内部团结,经常交流沟通,注重发挥班子的整体效能。善于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充分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和开展工作。善谋重干,尽责担当,班子战斗力强。大善县委班子统揽全局能力强,推动科学发展水平高,善抓大事,善谋全局,党的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创新发展思路,将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调整为食品加工和节能环保两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强力实施招商引资,成功举办企业治谈会等活动,与工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批重点项目,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先后被评为国家

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大善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成功晋升一星级产业集聚区,被列入全省“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行动计划,食品加工产业跻身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强,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被评为大善省高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单位。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被评为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先进单位。狠抓城乡统筹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3%。确立了打造“农”字特色商业区的发展思路,谋划实施总投资42亿元的综合体等项目14个,完成投资3亿元;强化城乡精细化管理“数字城管”的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县委班子分包负责,靠前指挥,亲自督导,推动工作常态化开展,年被评为全省、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狠抓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

在全市率先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体制改革,率先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全市首本不动产权证书在我县成功发放;着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对建设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进行了规范,并成立了农业发展公司、文化教育投资公司、产业集聚区投资经营公司。在全省率先为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建成县级社会福利中心,新改扩建乡镇敬老院7所,荣获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称;教体事业显著进步,荣获全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被评为全市唯一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建成公办幼儿园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位居全省前列,高考成绩连创新高,荣获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县、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市教育教

学质量先进县;建成县级公共卫生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县中医院实现与新医三附院合作办院,扎实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荣获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县;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实现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被评为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筛选了户特困户,明确了个县直单位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完成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荣获省政府三等奖。在全国率先建立县级党委、政府法律智库,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期先进县。全面推行城乡网格化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实行三级网格管理体制,逐级落实网格责任,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落实到网格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实现了社会管理.重心下移。深入推进平安建设,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公众安全感指数连年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信访接待大厅,县委班子带头接访,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五年四次荣获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

个人对发型师的评价 篇6

1.个人觉得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很多发型师差距并没有那么大,至少50元一次的跟200元一次的没价位上那么悬殊。

2.与顾客的交流是否顺畅,我觉得这才是影响发型师的最关键因素,他能够非常清楚的懂得客人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发型。

3.职业操守,就是别那么墨迹,别不停的向你推销,其实发型师赚钱大部分来源于熟客的“大活儿(烫染护理之类的)”,普通的剪一次没啥赚头。但真正的好发型师都是先立足于剪好头发,剪好了顾客自然常来,来得多了自然会烫染护理什么的。那些以上来就推销这推销那说你发质不好什么的发型师绝对是三流,不管技术怎么样。

5.店面和外貌绝对不是考量发型师的标准,但言谈举止和气质是标准之一,本身品味就挺恶俗的发型师你也别指望他能给你带来什么惊喜。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篇7

关键词:上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环境影响评价;湘潭县

1引言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文件(国土资厅发[2013]25号),全国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的调整完善工作。本研究以《湘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例,探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实施评价中的应用,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中,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效益,并对湘潭县最新规划成果进行预测分析,找出规划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规划实施情况之间的差距,从中分析原因,为湘潭县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2理论及方法

2. 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主要阐述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系统(本研究主要涉及陆地系统)中各种服务功能以及将其量化的方法。土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土地利用变化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强度和种类,通过计算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以反映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了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故采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来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可行的。依据土地利用规模和结构调整情况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分别计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定目标和实施情况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来定量反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期间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与规划预期的差距。此方法的优点在于把土地利用产生的生态效益转化为货币形式,能够定量地预测出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及规划实施情况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方法

在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方法中,由Costanza等[5]和谢高地等[4]研究的方法模型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应用。所以本文是主要应用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方法”(公式1)谢高地等提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表1)“我国平均状态下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单价表”(表2)等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湘潭县规划基准年(2005年)、规划中期评估年(2013年)和规划目标年(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如下:

3实例分析

3. 1研究区概况

湘潭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西岸,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25′~113°03′、北纬27°20′~28°05′之间,土地总面积2512.38平方公里。其东临湘潭市雨湖区、株洲市、株洲县,南接衡东县、衡山县、双峰县,西抵湘乡市、韶山市,北至宁乡县、望城县、长沙县。湘潭县境内水陆交通发达,湘江自东侧蜿蜒北去,湘黔铁路、上瑞高速和320国道横贯东西,107国道、京港澳复线纵贯南北。

3. 2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本数据来源于湘潭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湘潭县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来自最新规划数据库)及中期评估相关资料等。

3. 3数据处理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分类

系统,笔者将湘潭县生态系统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

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共7类土地利用类型。将经过地类转换后的地类对应到陆地生态系统。其中耕地对应农田,林地对应森林,水域对应水体,未利用地对应荒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大小与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物量越大,生态服务功能越强。因此,假设生态服务功能的大小与生物量成线性关系,提出生态服务价值的生物量因子按公式(2)来进一步修订生态服务单价:

式中:Pij —订正的单位面积第j类生态系统第i种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bj —第j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B—我国一级生态系统类型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pij—表1中第j类生态系统第i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全国平均价值量。

参考表2提供的一个全国平均状态下的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的单价,全国农田生态系统生物量因子为1. 00,湘潭县农田生物量因子取湖南省的均值1.95[8],即Pij=(1.95/1.00)pij=1.95pij;得到修正后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價值量,然后根据谢高地[4]提供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表1),分别得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单价,园地取林地和草地的平均值;其他农用地(包括田坎、农村道路、设施农用地、坑塘水面、沟渠、水库水面)取耕地和水域的平均值;而建设用地参考Costanza等专家的思路,不估算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3. 4结果与分析

3. 4. 1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研究发现湘潭县规划土地利用变化的总趋势是:耕地、林地、面积会增加,园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面积均有所减少。从规划实施情况来看2005-2013年期间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204.80公顷、965.60公顷,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水域和未利用面积分别减少117.74公顷、1537.30公顷、219.93公顷、82.79公顷、212.63公顷,与规划目标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在接下来的规划实施期间应控制少占林地,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规模,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严格保护生态用地。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情况来看:规划实施期间建设用地而积增加的速度最快其次是耕地而积;园地减少的速度最快,其次是未利用地,然后是水域,再是林地,最后是其他农用地。从土地利用构成上看,林地和耕地仍然是区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nlc202309080841

3. 4. 2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

规划目标期内湘潭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64149.36万元,到2020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69241.17万元,较2005年增加5091.81万元。2005-2020年,湘潭县园地、其他农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服务功能价值均在减少,其中其他农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量最大,为3461.42万元,其次为水域,减少556.22万元;耕地和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均有增加,其中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量最大,达到9204.13万元。耕地和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增加量不仅抵消了园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减少量,还使湘潭县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但是从规划实施情况看,2005到2013年湘潭县规划实施期间湘潭县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64149.36万元,到2013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57818.65万元,较2005年减少6330.71万元,比2020的目标数(569241.17万元)少11422.53万元。2005-2013年,湘潭县除了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增加之外,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服务功能价值均在减少,其中林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量最大,为5796.15万元;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增加量为1436.46万元,全县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的变化情况与规划目标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本应该增加的林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不仅没增加反倒减少,虽然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量比规划目标要多,但是林地和水域的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减少量要远远大于耕地的增加量,导致2005-2013年湘潭县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3. 4. 3不同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产生的价值及其比重。从规划实施期间以及规划目标末期的总体变化趋势来看,各个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不大,按照各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分别为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弃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原材料、娱乐文化、食物生产。其中水源涵养所占比重最大,接近23%;土壤形成与保护居第二,接近15%,这主要源于林地和水体强大的水源涵养和土壤形成与保护能力。

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趋势也各不相同,其中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服务功能在增加,而规划需增加的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原材料服务功能在规划实施期间在减少,另外水源涵养、娱乐文化等生态服务功能也在减少。

结论:通过对湘潭县的实施评价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主要包括:①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作为一项量化指标,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及规划实施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依据;②把因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益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货币形式,能为决策者提供了直观的信息,是将生态价值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的重要途径;③利用己有研究成果,生态效益核算比较简单,节省了规划环评的时间和资源。

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如下几方面值得深入探讨:①可以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工作中,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或调整提供依据;②加强对建设用地特别是交通水利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及建筑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并不是所有的建设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都为0。加入建设用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可以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加科学全面;③尝试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与“3S”技术相结合,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变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判断,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于格,鲁春霞,谢高地.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进展[J]. 资源科学,2005,06:172-179.

[2]冉圣宏,吕昌河,贾克敬,齐永华.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J]. 环境科学,2006,10:2139-2144.

[3]周嘉,高丹,常琳娜.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11,06:1014-1018.

[4]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郑度,李双成.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3,02:189-196.

[5]方精云,唐志尧,张媛,赵坤,江子瀛. 全球生态系统功能和自然资本的价值[J]. 世界环境,1999,02:5-8.

[6]欧阳志云,王如松,赵景柱.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1999,05:635-640.

[7]孟庆香,陈丹杰,吴晶晶,曲晨晓. 生态服务价值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河南周口为例[J]. 江西农业学报,2012,01:166-168.

[8]谢高地,肖玉,甄霖,鲁春霞. 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03:10-13.

[9]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苗鸿.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價值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2004,04:480-491.

对个人的总体评价 篇8

关键词: 航标夹持船 加长改造方案 性能变化 稳性分析

0引言

近年来我国航标作业船不断改进完善,电磁吸盘船、航标夹持船的投入使用,改变了航标工人传统的不安全跳标登标作业方式,降低了航标维护管理危险程度,提高了巡检、作业效率,使得航海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但现有29米级航标夹持船由于设计结构的限制,使得船员居住条件有限,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夹持船在使用液压摇臂吊车进行吊装作业时,由于船舶单侧受力过大,使得船舶横倾情况严重,导致船舶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但影响船舶人员安全,而且直接影响航标的维护工作。通过对船舶结构的改造对于有效改善船员居住条件和船舶稳性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1.船舶概况

1.1 航标夹持船

现用29米级航标夹持船属于小型航标船系列。主要承担航标的日常巡检、维护、保养、浮标拖带、拖复位等工作;担负有关航标的补给工作及建筑、维修用物料的运输工作;负责辖区航标应急恢复工作。

1.2船舶主要参数

总长:28.980m

垂线间长:27.225m

设计水线长:28.100m

型宽:6.200m

型深:2.800m

吃水:1.800m

上甲板层高:2.200m

驾驶甲板层高:2.150m

船员定额:8P

可伸缩吊臂液压吊车:2.0t—5.0m+2.0m

排水体积:171.86m3

梁拱:0.120m

肋距:0.55m

1.3总布置

该型船为钢制单甲板结构,具有一层连续主甲板、驾驶甲板。舱内有艏尖舱、储物舱、淡水舱(2个)、船员舱、压载水舱(4个)、机舱、舵机舱、燃油舱(2个)、帆缆舱、生活污水消毒柜舱、污油舱、污油水舱;上甲板有会议室、厨房、厕所、洗衣间、蓄电池间、电工间。

改造前总布置简图如图1-1:

2存在问题和改造方案

2.1存在问题

船舶稳性方面:在航标作业中发现,该轮在可伸缩吊臂液压吊车起重过程中,船体倾斜较严重,船舶稳性较差。如:在吊车2t/5m(10%油水食品)工况下,横倾角可达4.494度。

生活空间方面:该船受设计结构限制,生活区拥挤,居住条件较差。由总布置图也可看出,全船8名船员,包括船长、轮机长,均居住在主甲板以下的船员舱,该舱空间狭小,处于舱底,这给船员生活及船长的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2.2改造方案

2.2.1 基本原理

改造方案以确保船舶结构和性能安全为基本原则,提出改造依据的基本原理如下:

由船舶静力学知,船舶横倾时的复原力矩为:

式中, ——排水量,GM——初稳性高, ——横倾角。

由上式可知,横倾角与船舶排水量和初稳性高成反比,要使横倾角减小,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大排水量;(2)增大初稳性高GM,也即降低船舶重心G;(3)二者同时增大。

现采取(3)措施,用增加压载的办法,降低船舶重心高度,提高船舶初稳性,有效减小横倾角。

2.2.2 改造方案

(1)加载推算

取作业2t/5m(10%油水食品)工况进行分析。已知数据如下:

现对船舶加压载,在原有固体压载9.5t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压载重量,计算相应的横倾情况,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压载重量不断增大,横倾角逐渐减小,当压载为11.5t时,横倾角为3.41度,当压载为27.5t时,横倾角为2.37度,比原来的4.494度减少了2.124度,横倾得到了一定改善。然而,单一的增加船舶固体压载后,船舶吃水增加,排水量变大,使得该船在相同吃水的情况下,有效载重量减少,且原有空间狭小问题未得到解决。

(2)解决方案

若使载重不变,必须在保证吃水的同时增大船舶的排水量,那么,对船舶加载的方式应由“单一增加固体压载数量”调整为“加长船体+增加固体压载”。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① 在FR28+150mm位置(该位置属于平行舯体,线型变化较小)将船体、一层房间切割成两段,在两端之间增加三个肋位的长度,及3*0.55=1.65m。

② 烟囱与机舱天窗互换位置。

③ 机舱风机分别向两舷边移动。

④ 驾驶室整体向船艏移动,在其后空出的位置增加一个房间,内可放置两张床,供2人或4人(上下铺)居住。

3性能评价与提高

通过上述解决方案的实施与改造,在结构上增大了住舱空间,使得一层会议室变大,且驾驶甲板上多出一个房间,有效解决了船员居住空间狭小的问题,而且给船长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另外,采取“加长船体+增加固体压载”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有效克服了单一采取增加船舶固体压载后,船舶吃水增加,排水量变大,但有效载重量减少的弊端,使得船舶重心降低、船舶初稳性提高,有效减小横倾角。

3.1船体结构改进

改造后,船体加长,船舶主参数变化如下:

总长:30.630m

垂线间长:28.875m

设计水线长:29.750m

排水量:186.77m3

改造后效果简图如图3-1:

3.2稳性性能提高

船体加长后,2t/5m(10%油水食品)工况(未加固体压载)下的船舶稳性见图3-2:

船体加长后,2t/5m(10%油水食品)工况(加固体压载)下的船舶稳性见图3-3:

4结束语

本文对夹持船现有的两个主要问题:稳性和船员居住条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方案一通过加压载来调节船舶横倾,从而实现稳性的改善,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加压载可以减小横倾,但由此带来有效载重量减少的问题;方案二通过加长船体,使船员居住空间变大,从而使船员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因增大了船舶体积,使船舶排水量增加,解决了方案一中因加压载对船舶排水量的要求。

上一篇:致敬申纪兰人物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浅谈高职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及其教学效果的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