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精选8篇)

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 篇1

为了对校内出现的一批行为习惯差、屡次违纪违规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使其转变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德育辅导班。为使德育辅导班班级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冉恒东

副组长:刘猛、李光印 肖坤俊 陈龙运 覃华丽 李承煜

成员:汪明 全体年级组长 全体班主任

二、工作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10月10日——10月16日)

(1)召开行政班子会

(2)召开班主任会

(3)召开教师会

(4)召开班长、安全委员、寝室长会

(5)召开学生晨会

2、组织实施阶段:(10月13号以后)

(1)调查摸底,组建班级

A、自愿报名

B、班主任推荐

C、学生推荐

D、男女生管理人员推荐

E、政教处审核确定名单

(2)健全班级组织

A、班主任:汪明

B、成立班委会

C、制定班规

(3)教育转化,开齐开全课程

(4)考试考核

A、无拖欠作业现象

B、平时认识体会达到规定标准

C、育转化期间遵守纪律,积极完成班级各项任务

D、本班班主任考核意见

E、总结体会,心得交流达到要求

F、(5)跟踪管理

A、每周上交一篇自我小结

B、每月收集一次班级学生反馈意见

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 篇2

今天,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等各种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渠道逐渐增多,但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思想品德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的职能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对老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使老师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因为学生的活动大多数是以班级形式出现的,所以辅导员是德育工作的先锋者和主导者。对辅导员而言,现代学生的德育工作又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课题[2]。

1 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当前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其中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学生的前途及社会的进步[3]。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家庭背景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家庭对他们过于溺爱,而且他们经常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学生存在“蛮横不讲理、老子天下第一”的心理。而且,这些学生在家大都是重点保护对象,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结果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差,又不能吃苦,且心理素质也很差,经不起很小的挫折。

1.2 不健全的家庭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些不健全的家庭给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不健全的。有些再婚家庭中的继父或继母,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不关心,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筒,使孩子的心灵被扭曲。

1.3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诸如赌博(包括一些电子游戏机),导致一些青少年学生犯罪,黄色淫秽书刊、黄色录像带、影视屏幕上形形色色的不健康镜头,让不少学生的思想受到不良影响,精神上受到污染,有些学生因此无心念书,有些学生过早成熟,有些甚至会犯罪。

1.4 一些家庭的错误导向对子女产生恶劣影响

有些家庭,其父母的身教就让人不敢苟同,比如一些家长自私、贪小便宜、赌博等,这些行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种下不健康的种子。有些家庭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欠缺,取而代之的是强化了“智力”投资:子女在学校得高分便可发奖金,可以穿好的,吃好的;反之,则加以谩骂或棍棒侍候。

1.5 一些教师素质差,职业道德低下,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在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素质差,职业道德低下的人:一类是课堂上可以讲些大道理,一离开课堂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另一类是只教书不育人,从成绩来区分好坏,认为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这种思想认识和方式方法,常常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让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升级为对学校的反感;还有一类是投机钻营、贪小便宜。教师中这样的行为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2 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放任自流。

2.1 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大学生的人格特别重要。对此,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良好效应。一味地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用说挖苦、讽刺学生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了。教师尊重学生的理想,就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教师要从爱心出发,因为从爱心出发是进行教育的前提,因此辅导员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真心希望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与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会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属“三本”的独立学院。为消除学生进入“三本”独立学院的心理障碍,笔者利用第一次的班会课鼓励学生努力考研究生,指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希望他们不要再对因高考分数不利而进入“三本”独立学院的事耿耿于怀。笔者考虑到造成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有部分来源于家长,因此又利用与家长联系的机会对家长解释了情况,希望家长不要过分责备学生,以免加重他们的思想负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护与关怀,彻底消除他们的心理顾虑。所以,笔者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斗志,每当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时,就及时加以表扬;当他们表现不理想时,就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激励他们努力争取进步,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用词,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另外,笔者了解到学生最希望获取有关升学、就业的信息,于是就想方设法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笔者都尽最大努力解答,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是处处为他们着想的。

2.2 量化管理抓落实

量化管理原来是经济管理中的一种方法,而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强的。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强化的措施。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制力,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认识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量化管理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的好形式,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大学生守则》及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为最终目的[4,5,6]。如:大学生守则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而为解决迟到问题,班级经过点名、登记、相应的处罚,促使学生遵守时间,自觉安排好上课学习的时间。当然,在德育工作中,学校(班级)、家庭、社会3个方面一起来实现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刚进学校的时候,笔者就发现所带班有一部分学生的纪律性相当差,没有纪律意识,也缺少班级荣誉感,甚至有些学生在是非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明确奖惩制度,尤其在考勤方面,对迟到、旷课的学生给予处罚。②在班级中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③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桥梁作用。要全面了解班级的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少不了一群得力的班干部的支持;要得到班干部的支持,必须要有民主的作风,让班干部有足够的自主权去完成各项任务,因此要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威信,每周的班会都由他们主持并总结一周以来同学们在纪律上的表现。④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处理违纪行为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知错、改错,并给其他学生以警示的作用。

2.3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班级即学生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一个成功的辅导员,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好班风、学风的建设,而良好的班风、学风可以使学生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好的班级后进生少,就是因为良好的环境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由于“三本”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基础就不太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除了帮助他们消除心理方面的障碍外,还在学期初就指导他们订立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及全班的奋斗目标。对后进生多鼓励,尽量不忽略掉他们的任何进步,针对他们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制订短期的进步目标,并且帮助他们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

2.4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竞争。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为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笔者将全班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并对各小组进行评比,使学生开展友谊竞争,使比、学、赶、帮、超在班级蔚然成风。有竞争才可以不断产生动力,才能激励每位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7,8]。

3 结语

总而言之,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采用什么工作方法要视班级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可生搬硬套,但只要多花心思,注意积累和交流经验,多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互相配合,在工作中最终是可以做到得心应手的。

参考文献

[1]任艺.“80后”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浅议[J].职业时空,2009(11): 182-183.

[2]黄少波,李幼平.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4):366-369.

[3]辛燕.浅谈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0(5).

[4]陈松青,秦竞芝.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有效性研究[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2):195-197.

[5]武宇清,张丽敏,关楠,等.关于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1):40-42.

[6]杨杰.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证思考[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6,26(2):147-150.

[7]蒋智,王源平,郑敏.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26(4):339-342.

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 篇3

一、合理组合团体成员,统一行为规范

在中职学生德育的具体实践中,为了让团体辅导活动得以有效开展,必须首先对团队成员进行合理分组与组合,统一团体成员的行为规划,这样才能激发团体动力,增强团体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说,团体动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会成为影响人际互动和团队力量的关键因素,是团体辅导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性格气质等特征,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一个班级的中职学生划分为4-6个小组,从而在每个小组内部和小组间都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让每个团体内部的成员在团体活动中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例如,在一个团体内部,有外向型的成员,也有内向型的成员,有具有领导力的成员,也有执行力强的成员,这样更有助于在团体内部实现优势互补。此外,为了有效约束团体内各个成员的行为,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制订所有成员所认同的行为准则和制度规范,这样能够有效保障团体辅导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科学选择团体辅导的活动主题,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对团体辅导活动的科学选择,是实现团体辅导活动德育功能的重要基础,所以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科学选择团体辅导活动的主题,增强团体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改善中职学生的德育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中职学生人格素质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对于团体辅导活动主题的选择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学龄特征和实际需要,贴近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而确保中职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多从中职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活动中面临的德育问题来开发和选择团体辅导活动,深入贯彻和落实人本教育理念,增强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性格品质的不断改善。例如,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减少中职学生沉溺网络、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和开发不同的团体辅导活动,如“善待周围的人” “相亲相爱一家人” “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团结就是力量”等团体辅导活动,可以使中职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主题下增强个人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有效的人际交往中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帮助他人以及征求他人的帮助。

三、做好团体辅导的过程监控,提升团体辅导活动的效能

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过程是否规范与合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中职学生德育活动中的效能,所以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加强对于团体辅导活动开展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确保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要积极创设友善、平等、民主的活动氛围,做团体辅导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做到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在各个活动环节要多对学生进行关爱和引导。其次,随着团体辅导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每个团体内部,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分歧和冲突,这时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调节,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见解与行为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再次,教师要重视对于每个中职学生在团体辅导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态度、感受、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及时发现学生道德素质缺陷,实施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例如,对于“欣赏自己与他人”的团体辅导活动,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监控班级所有学生的自信心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优势,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引导学生改善自身行为方式,并逐渐树立起积极的情感,实现自尊心、自信心的不断提高。

四、注重团体辅导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为了让团体辅导活动更好的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服务,不断提高团体活动的组织水平和质量,教育工作者还要重视对于团体辅导活动的评价与反思,尤其是要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形成性评价的科学开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团体辅导活动中都可以获得认知、情感上的升华,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成功体验和快乐体验,在相互竞争与分享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集体评价,进而在整体上提高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

综上所述,团体辅导活动是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在德育中引入团体辅导活动,能够有效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增进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从而积极的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 篇4

培兰小学 刘玉俏

学校的工作以德育为首,而中队辅导员工作是德育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新世纪人才要求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内容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而是更加注重于“育人”——即如何教学生做“人”。可见,德育在教育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中队辅导员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对于如何做好中队的德育工作,如何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我们中队辅导员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此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浅见。

一、善用情感教育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教育以情感教育为前提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也是每位中队辅导员应该恪守的准则。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不仅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人们的认识中和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离开情感,一切教育就无从谈起。所以德育工作必须以情感教育为前提,以对学生的热爱为出发点。如果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一味地阐述道理,而忽略感情的沟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注重感情的投入,效果就截然相反。记得我刚接手五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无论是学风、班风都不理想,学习成绩更与同级的几个班有一大段距离,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班级。其中一个本村一名叫钟伟宁的学生,刚从福建某文武学校转学回来,纪律意识差,对学习漠不关心,经常欺负同学,不听老师教导,有些目中无人。在他的影响下,一些本来就调皮捣蛋的男同学越发不受管教了。任课老师都倍感头痛。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却苦无良策,只好找他们来谈话,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讲道理。然而学生却收效甚微,他们依然故我。后来,我发现班里那些顽皮的同学都很喜欢跟着钟伟宁同学行动,他俨然是班里的调皮生的“老大”。我突然想到,不是有“擒贼先擒王”的讲法吗?如果从钟伟宁同学入手,说不定会有奇效呢!机会来了,“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举行文艺汇演,每班要出一个节目,我听说他在文武学校学了不少拳脚功夫,便找他商量出节目的问题。他开始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不行。我鼓励他要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并叫他把学过的功夫表演给我看,一看,还真是有模有样。特别是一套“刀术”极具观赏性。于是,我建议他表演这套刀术,并跟他一起找配乐,陪他一起练习。结果,在“六一文艺汇演”中,他表演的节目引了轰动,搏得了如潮的掌声,获得了一等奖,为班里争了光。这时,我趁热打铁,极力表扬了他认真训练,为班集体争光的精神,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并鼓励他在其他方面也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上游。伟宁同学经过这次表演,思想、行为有了很大的转变。其他调皮的同学也在他的影响下,有了很大的转变。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情感教育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如果老师适时地运用这一感染作用就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比如,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情绪往往比较高涨,容易满足,老师应该及时地跟学生分析具体情况,并提出下一个目标,以做到“胜不骄”;而当学生遇到挫折,遭到挫败时,情绪往往比较低落,老师更应该及时与学生交谈,找出失败的原因,下对策,并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达到“败不馁”的效果。情感教育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

二、做到民主平等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际都是以尊重,信任和理解为基础的。教育学生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要理解学生,就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去理解学生的心灵。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甚至是常有的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训斥,或者挖苦、讽刺学生,往往适得其反,而且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势必促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就不可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了。相反,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人格,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我们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倡导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是真心希望个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的,使学生感觉到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充满了温暖,处处有真情。如果做到这一点,学生也就更加敬佩老师,更加热爱这个集体,不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更能促进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得刚接手一个班时,有个同学的学习成绩很差,特别是语文成绩,只有三十分。我给他们班上了几周的语文课,发现这个同学上课还是比较认真的,会思考问题,只是完全不识字,今天教会,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存在读写障碍。在跟他的交谈中,发现他思想又很天真,可是没有自信心。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苛求他,只是一味地鼓励他,让他从一字一句开始,力争进步。有时候,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气馁了。我总是对他说:“你行的,要有信心!”他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及时地表扬他,他的信心逐渐建立起来了,也渐渐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后来,他在毕业自查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两年的相处,我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情谊。毕业时,他还眼泛泪光,舍不得教导过他的老师。这样,民主平等地对等每一个学生,学生自然会尊敬你,班级工作也就得予顺利展开。

三、营造正确的舆论

舆论影响着集体的面貌。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要有正确的舆论,这样才能有正气,正所谓:班风正,学风正,方能出成效。正确的舆论来自于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中队辅导员有责任在重大的、基本的人生价值观、社会观念、道德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扬善疾恶的好作风。

对于不良的舆论,我们应该及时使学生明辨是非,让学生从认识上提高,从而伸张正确的舆论。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就成了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的时机。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启发点”来进行教育。班会课课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并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当然,健康舆论的形成仅靠班主任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这就需要发挥班中队干部的影响力,毕竟同龄人容易沟通。

四、在活动中育人

从事中队辅导员工作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中队是一个相当活跃的组织。我们要根据上级的布置,开展形式多样的中队活动,在实践中育人。如,大朗镇少先队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的活动,通过开展体验教育活动,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我组织我们中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今天我当家”“我跟爸爸(妈妈)上一天班”“关心弱势群体”“劳动小能手”等活动。同学们自行组队,自己拟定活动计划,各组员分工协作,开展活动。活动过后,我还指导队员们写好活动后记,写好“新世纪,我能行!”的活动征文。由于队员们在活动中有亲身体会,在情感方面深受教育,因而,同学们写的活动后记都很不错,都能把活动的体会、感受写出来。其中,范东亮同学写的文章《不能原谅的错》获得了东莞市少工委组织的“新世纪,我能行!”征文比赛一等奖。又如,我们学校要创市绿色学校,为了加强对队员的环境教育,我组织了同学们开展各种活动。如开展了“我们周围的环境”的调查活动,把我们的队员带出校园,让他们关注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调查后,写好调查报告,并给蔡边有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通过这样的活动,队员们环境意识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效果比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的说教强多了。

五、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我所以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家庭、社会和学校是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产生的“合力”作用,要和家长时时保持联系,共同教育学生,比如经常性的家访活动,定期的家长会以及由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随着社会对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素质要求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如果没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联系,没有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是不可能达到这一教育目的的。另外,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具有向师性,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老师的模范作用在德育教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正所谓“身教重于说教”。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刻都能以身作则,无形之中,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篇5

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仍存有许多不足。广大辅导员往往具有敬业奉献精神,但创新意识不够;业务能力差异悬殊,缺少综合型人才;活动经验型较多,科研理论型人才匮乏;业务信息来源渠道少,理论资料缺乏等等。这使少先队工作起点低,起步晚,步伐慢。因此,学校根据这些情况更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落实相关措施和方案。

一、抓辅导员的思想建设,提倡奉献和创新精神。

辅导员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首先要培养敬业爱岗精神。“捧这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在辅导员中倡导这种奉献精神,要使少先队辅导员把自己的爱完全注入少先队事业,热爱儿童,理解儿童,尊重 儿童,在广阔的少先队大舞台上不断推陈出新,为少先队活动增添活力。

其次,我们要在工作中积极鼓励辅导员创新,为“新”的做法,“新”的内容创设良好的环境。让辅导员发挥创新精神,在少先队工作中走出传统,创出特色,使队组织管理,队干部培养,队活动的内容、形式及队的工作方法更适应时代的要求,更符合跨世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有助 于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

学校辅导员们的做法是:在中队队务管理上,采取激发队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队活动的质量。同时,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队员的兴趣,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抓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做到全方位、多元化。

学习是为了给精神补氧,给思想充电,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辅导员要在繁忙的工作中自觉地挤出时间学习,可以向书本杂志学,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可以向实践学,在工作中积累教学经验;也可以向他人学。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交流学习体会,展评学习剪报等,从而在辅导员队伍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星期一下午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

1、建立个人培训档案。

把辅导员的培训次数、培训内容及培训作业、成果等记入档案,既能促使辅导员学习、进步,又便于了解 辅导员的学习情况,完善培训体系,使辅导员培训达到全面化、合理化、制度化、系统化。

2、丰富培训内容。

一个优秀辅导员,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组织、活动能力,而且还需要相当广博的学识,甚至在某些活动项目上有过硬的本领。所以培训内容应根据实际 情况,尽量丰富多彩,有时不妨进行相关活动的技术培训。

3、拓宽培训渠道。

学校采取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请进来,走出去 ”,通过举行讲座,队活动观摩,组织辅导员参观、调查,进行实践操作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使辅导员获得各种信息,学到各种知识,促进能力的提高。

三、抓辅导员的科学研究,注重实效,创出成果。

少先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科研是最薄弱的一环。我们要以“理论研究为重,科研兴队育人”为目标,狠抓辅导员的科学研究,注重实效,创出成果。

1、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认识”。

变“要我科研”为“我要科研”,用科学态度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科学 认识少先队教育大背景,树立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观、质量观,开展科研活动。

2、培养辅导员的“科研技能”。

(1)会学习。认真自觉学习少先队专业知识必读与相关书目,有 理论学习笔记,并做到随学随记。

(2)会收集。收集有关活动信息,理论经验文章,并结合工作定向收集科研资料。

(3)会借鉴。借鉴成功教育经验及先进教育思想,并运用于工作实践和课题研究之中。

(4)会总结。及时总结,撰写理论文章,指导和改进工作。

(5)会研究。掌握科研方法,学习调查、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科研技能,学会选择课题,编制科研方案,逐步从学到干,变经验型为科研型。

(6)会运用。应用科研成果,解决现 实问题;应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7)会创造。注重信息反馈,有超前意识,研究新方法,探索新途径。

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篇6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为根本,提高教师家长育人水平,结合《辉县市教育局2010年德育工作要点》,进一步围绕我校“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点,以“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为主要载体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目标及思路

1、要求全体教师本着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的育人心态,共同创建出一支师德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2、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开展好各类主题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3、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并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4、继续进行 “优秀班集体”、“文明寝室”的评比,重点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工作领导,提高德育工作的认识。

要继续认真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建设,学校教师都有积极参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并要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教育,从校长到教师都必须有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并共同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二)、以“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为载体,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各年级、各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1、继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能熟记于心。

2、利用学校广播、学校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行为规范好的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向好学生学习,同时对不好的行为习惯也要给予监督。

3、进一步加强“流动红旗”竞赛的力度,通过评比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4、各班应充分利用班会课采用丰富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班会课的质量。

(三)、结合主题班会、纪念活动等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1)抓住各种契机,尤其是利用好每周的升旗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2)围绕主题月和重要纪念日开展活动。

三月份,结合国际劳动妇女节、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献给妈妈的歌”、“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友善、学会关爱;植树节前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争当绿化小天使”、“我当校园美容师”等活动,带领队员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全国安全教育周可开展“安全伴我行”、“创建平安校园”等活动,让学生从小懂得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四月份清明时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可开展“唱给劳动者的歌”、“走进劳动者”等活动,了解广大劳动者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六月份可结合儿童节开展各项庆祝活动。九月份结合教师节,可开展“献给老师的歌”等活动。十月份结合国庆节和放秋假开展活动。十一月份开展“走进孤寡老人”等活动。十二月份开展庆祝元旦等活动。

(四)家长积极参入,发挥整合优势。

抓好家长参入德育活动管理,有计划有落实,开展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保质保量用好家长学校,做到每学期每月同学生家长均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

(五)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学科化。

1、优化学科教学。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继续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要继续认真上好班会课

2、开展德育科研。各位教师要适应课改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切实转变观念,提升教育理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途径。要针对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德育科研,研究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及其对学生的影响,不断转变工作方式、更新教育内容,为德育工作注入时代的活力与特色。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作研究:

1、德育评价方式

2、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整合研究

4、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开学典礼。

2、贯彻常规,建立教学秩序。

3、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一)。

4、“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

(一)。

5、家长学校开课。

6、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7、结合学雷锋月和庆祝“

三、八”妇女节开展系列感恩教育,并开展“讲雷锋故事、读雷锋日记”故事比赛。

四月份:

1、编写《日学一语》手册第二本。

2、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二)。

3、布置“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演讲比赛活动。

4、、“关爱生命、安全出行”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5、清明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五月份:

1、“五四” 纪念活动。

2、“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演讲比赛活动。

3、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三)。

4、“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

(二)。

5、班主任工作论坛。

6、教师读书演讲比赛。

7、以“欢庆六一”为主题出班级黑板报。

六月份:

1、“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

(三)。

2、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四)。

3、评选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和文明班级。

4、评选北云门镇中心学校“十佳文明之星”、“十佳学习之星”。

七月份:

1、德育工作总结。

2、安排师生暑假生活。

八月份:

1、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2、贯彻常规,建立教学秩序。

3、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五)。

九月份:

1、开学典礼。

2、庆祝教师节活动。

3、“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

(四)。

十月份:

1、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六)。

2、“秋假——我为家里做什么“活动。

十一月份:

1、“走进孤寡老人”等活动。

2、“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

(五)。

十二月份:

1、庆元旦文艺竞演。

2、学生心理因素调整研究

(七)。

3、“日有善念,月有善行”活动

(六)。

元月份:

1、评选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和文明班级。

2、评选北云门镇中心学校“十佳文明之星”、“十佳学习之星”。

3、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 篇7

一、高校辅导员从事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存在的矛盾

首先,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思想导师, 也是日常事务的管理者。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 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奖勤助贷、党团学律二级心理辅导站各大组织指导、接受各职能部门下发各类通知, 处理突发事情等, 这些职责和内容使辅导员工作在思想教育中经常面临日常琐事困扰, 辅导员忙于日常事物对学生干部起着上传下达作用, 从而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鉴于辅导员管理者身份, 一旦出现问题, 一般情况下都是辅导员主动找学生, 奖励处罚、发展学生党员等各类事情都有严格的选拔程序, 为做到公平公正, 学生事务都进行公开公布。同时, 为了对学生起到更好示范作用, 辅导员采用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环境熏陶作为主要思想教育手段, 使得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呈现“公开性”。

其次,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力量。高校心理咨询资源出现资源配备不足, 国外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比例为400︰1, 香港500︰1, 而内地高校10000︰1。心理咨询模式发展不平衡, 人员紧缺情况下, 学校配置的心理咨询中心接受来访者一般是心理障碍明显, 精神疾病患者。而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紧张、情感挫折、就业焦虑、宿舍困惑、环境适应等一般心理问题都交给了辅导员, 因此高校辅导员成为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力量。从心理咨询角度来看, 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是平等的, 按常理, 学生主动去寻求帮助, 辅导员不会采用熏陶等手段来引导学生, 采取更加客观评价, 并为学生保密, 从这个角度来说, 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呈现“保密性”。

综述以上两点, 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双重性, 出现公开与保密的对立性, 从而产生角色冲突。

再次, 高校辅导员心理知识系统缺乏, 心理工作开展受到影响。高校辅导员并不是全部接受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的。专业不同、研究方向不一样, 分门别类, 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不能恰当运用心理学知识, 给辅导员心理工作开展势必带来影响, 在处理学生事故与问题时, 不能恰当处理好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摆正不了双方位置, 加上辅导员工作内容公开性, 性格内向学生不易向辅导员透露心思与情绪, 结果会影响心理问题的判断。

二、高校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辅导优势

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与心理辅导工作具有相近性, 两者最终目的都为了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为将来更好适应社会做准备。个体内在动机、需要、价值观、态度等心理倾向的改变与协调在心理咨询与辅导效果中起着关键作用, 而这些改变与协调受周围生活、社会环境等文化制约。在大学, 这些制约条件认识, 主要由德育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高校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 呈现很多优势, 主要有, 首先, 辅导员信息量充足。辅导员长期在一线工作, 每周都走访宿舍或班级, 定期召开班干例会, 通过班级、宿舍、学生干部等渠道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信息量充足。一旦学生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了解。其次, 辅导员沟通畅快。高校辅导员一般为刚毕业学生, 年龄层次、结构出现年轻化, 与在校学生年龄差不多, 接触事物、视野相近, 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一旦志趣各方面相投, 辅导员成为了学生的贴心人, 有什么心情容易向老师倾诉, 从而及时疏导。再次, 辅导员有工作形式主题优势。辅导员一般为高校各大组织如党、团、学、律等组织指导老师, 经常要组织学生干部培训, 辅导员可通过组织团体辅导等内容来训练干部, 这就给心理咨询工作带来优势, 个别学生遭遇到的心理不适有可能在团队训练中获得释放, 从而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而且, 辅导员具有笼络社会资源的优势。学生从大一到大三3年中固定辅导员, 刚入校时, 方便管理, 建立了学生档案, 这样, 辅导员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遇到突发事情, 辅导员直接与家长取得联系, 能够第一时间做好心理防范机制。

三、辅导员开展德育与心理工作的定位与构建

辅导员的双重角色与身份, 即给辅导员心理工作带来优势, 也存在不足, 因此辅导员在实践中如何发挥优势, 缩小劣势, 使辅导员工作效益最大化, 需要辅导员做好角色定位, 使德育与心理工作有效结合。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首先, 辅导员发挥自身工作优势, 构建有效心理干预机制。辅导员具有与学生直接面对面工作优势, 宿舍、班级、年级、学院、学校等学生工作都能够很好把握, 因此可在宿舍设置专人关注宿舍成员心理状态、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年级培养一批朋辈辅导员做好年级防守并定时向辅导员报告情况、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随时排查跟踪心理弱势群体的四级干预机制, 遇到情况严重者, 及时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汇报, 通过建立宿舍、学院至学校的干预机制, 严防死守, 层层深入推进, 使德育与心理工作有效结合。

其次, 以班级为载体, 年级为整体, 明晰目标。以年级为整体, 建立年级目标, 如一年级推行适应性教育、二年级就业竞争力教育、三年级毕业就业教育, 根据不同模块分别在各班级中开展主题活动, 辅导员统一指导评比, 最终既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又推动班级建设发展。

再次, 辅导员统筹、发挥好党、团、学、律等学生组织作用。学生组织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发放各类通知、组织各类活动, 一般都以各大组织为核心, 因此, 学生组织在德育和心理工作中充当主力军作用。辅导员在指导学生组织工作过程中, 可根据同学反应热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 让各大组织针对性开展学习方法、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焦虑等为主题讲座、报告、团体辅导、知识竞赛等, 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如网络微博、博客、报纸等形式建立宣传平台, 激发积极向上氛围, 引导学生正能量。

最后, 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知识培训力度。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是新时期培养素质人才模式需要, 也是探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需要, 高校辅导员既然肩负着关注和咨询学生心理工作重任, 加大心理知识学习成为必然, 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重视和加大对高校辅导员这支队伍的心理培训力度, 鼓励辅导员通过考证、参加心理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心理咨询与服务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涛, 鲍静.中美比较视野下的我国高校学生事物管理新发展[J].江苏高教, 2010, (5) :131-132.

[2]王鉴, 王光晨.班主任心理辅导模式的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2) :21-23.

[3]王艺霖.心理咨询机制引入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战略[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75) :153-155.

德育辅导班工作方案 篇8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辅导员 教育管理

自我国试办独立学院以来,我国具有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303所(截止2012年3月29日),①培养了大量“科教兴国”人才,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独立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也日益凸显出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给独立学院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难题。同时,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排头兵——辅导员,必将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脚踏实地的管理实践。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具有如下生源特征:个性发展突出,文化基础差;自我意识较强,包容度较低;家庭条件优越,独立性偏向;自我感觉良好,认知能力弱。②③鉴于其特殊性,辅导员在做好思想政治教导、学业就业辅导、生活心理开导、职业发展引导等主要工作职责的同时,应深入探索学生特点,积极发现其优势并挖掘他们的潜力,应细心发现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们分忧解难、出谋划策,努力探索辅导员工作新方式,实施对学生发展有利的方案。

1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探索

1.1 思想引导,教育为先

与普通本科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想法日趋复杂和完善,但由于受年龄、阅历等条件限制,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还不能做出完全正确、精准的判断,加之易受同学、朋友、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甚至误导,此类因素促使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以引导为主,通过细心说服教育,引而导之,通过与学生分享经验或总结教训,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深入认识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张弛有序,宽严有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它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在个性上的复杂性,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兴趣爱好,并在学业和人生规划发展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因此,辅导员应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时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管理制度为准绳,以教导学生成才为目的,坚持“管理从严,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教为目的”。

1.3 团队组织,制度建设

作为学生管理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学生管理方案的起草者、制定者、实施者以及反馈者四重角色,这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务必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团队组织能力,灵活智慧地调动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班委、学生会骨干等所有管理力量。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团队组织的准绳,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行为是否合乎规范、是否更加优秀,是探索学生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1.4 了解学生,体察入微

根據经验可知,师生间就学习发展、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交谈时,学生往往比较拘谨,相比而言,谈及生活话题时,彼此间的拘谨、隔阂更易消除,学生乐于敞开心扉,也更加积极就具体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辅导员可以在不影响工作全局的情况下,加大师生间在生活方面的交流,如积极参加学生春(秋)游等班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思考,调整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帮助他们得出合理的结论,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施正确的行动。通过此类“春风化雨”般的沟通,不仅可以培养师生间的情谊,而且对学生主体思想可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2 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实施方案

2.1 班级事务管理——班委工作交流会、班委工作例会、班主任主题班会

结合现代科技学院理工科学生特点,从学生入学时起,在计测工程系2011级全面展开以“系班委工作交流会、班委工作例会、主题班会”为主的班级事务管理制度建设,着重强调以“学生骨干培养”为核心,重点加强班委团队建设,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根本,重点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班委工作例会”要求各班每周召开班委工作例会,商量本周班级事务,认真记录班级工作日志,如在学院社区文化节启动后,各班班委迅速召开寝室长座谈会,商量寝室文化建设方案。每月召开“系班委工作交流会”,对班委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集思广益,如在学院安全稳定培训会召开后,由各班安全委员组织召开主题为“保安全,促稳定”的“系班委工作交流会”,这对于传达学院精神,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系班委工作交流会”召开后,班委(和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解决各自班级存在的问题,部署近期班级事务。

2.2 学生寝室管理——楼层长负责的寝室管理小组

寝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同学们思想活动的“易感地带”,也就使得寝室必然是学生矛盾与冲突发生频率较高的地方。基于以上原因,为进一步加强对同学们的思想引导,我系在2011级展开试点工作,建立“楼层长负责的寝室管理小组”,努力将“讲文明,树舍风,保安全,促稳定”工作常态化,将每日寝室检查制度化,从每日寝室巡防和反馈做起,以进一步满足同学们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同学们的问题。

2.3 班情咨询管理——班级同学定期访谈

倾听是种艺术,交流更是门学问,只有细心地倾听学生的表述,我们才能知晓他们的想法,只有我们用智慧去交流,才能给学生的行动指明方向,因此,辅导员有必要对班级动态定期展开咨询,对特殊的情况及时记录,通过与学生直面交流、预约探访寝室等多种形式展开咨询管理。笔者目前已初步与心理问题生、单亲家庭学生、经济困难生、“后进生”以及外省学生进行沟通咨询,认真记录咨询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咨询中了解到他们在学习上是否存在障碍、寝室生活是否和谐有序、课外生活是否张弛有度,能对他们阶段性的“成功”给予表扬,或对他们短期的“失败”给予鼓励,相信通过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辅导员才会更加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思想引导。

3 结语

制度约束是手段,思想引导是根本,在工作中,辅导员既要严格执行“硬性”制度,又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软性”作用,找准独立学院学生管理的“软硬结合点”,为学生创设宽广的空间,以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在个性基础上能取得全面的发展。鉴于笔者从事辅导员工作不久,对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尚在摸索中,但相信身教胜于言传,辅导员只有进一步增加自身魅力,学生才能信其道,只有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才能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取得成果。

注释

①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71/201010 /109693.html

② 王红义.独立学院90后学生特点及辅导员工作新挑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113-114.

上一篇:智慧女性,和谐家庭下一篇: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