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个性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创造个性(通用9篇)

学生创造个性 篇1

江苏省江阴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蒋仪

内容提要:

本文从“创设质疑情境,主动探索发展;创设交流情境,发展创造个性;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如何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通过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使学生的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

关键词:质疑交流想象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创设质疑情境,主动探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并要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独特见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产生一种新颖、独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来认识事物,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教材中有错误的地方,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教师,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例如在学习“工程问题”后,在数学活动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1、某农场有甲、乙两台打麦机,甲机工作效率是乙机的2倍,先用甲机打完麦子的3/5,然后用乙机全部打完,所需时间比同时用两台机器全部打完麦子所需时间多11天,问分别用一台机器打完全部麦子各需多少时间?

这道题目较为复杂,用一般方法解答较为麻烦,我启发学生能否找想出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并组织学生讨论。这时候一个学生提出了考虑用设具体值的方法进行解答,他的解题思路为:设打麦机要打的麦子共30吨(只要既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即可)。甲每天打2吨,乙每天打1吨,这样可得完成任务共要用:30÷(2 + 1)= 10(天)。甲单独完成任务要用的为:30÷2 = 15(天);乙单独完成要用的天数为:30÷1 =30(天)。甲先完成了:30×3/5 =18(吨),用的天数为:15×3/5 =9(天),或者:18÷2 = 9(天)。离开预定的天数还有:10-9 = 1(天),还剩下的由乙单独完成还要用的天数是:(30-18)÷1 =12(天),超过计划的天数为:12-1 = 11(天),而实际上乙完成任务刚好超过了计划11天,同假设正好吻合,因此可得,甲单独完成任务要用的天数即是:30÷2 = 15(天);乙单独完成任务要用的天数是:30÷1 = 30(天)。

2、培养探究质疑,激发创造欲望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如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出圆面积一定要“S=πr2”这个公式来计算吗?我则面带微笑,引导性地问:“那么你说呢?”这个学生回答:“圆剪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直径的一半,因此我认为可用:S=C 2/4π或者用1/4×πd 2”这位学生的回答无疑是一个创举,我和同学们都给了他热烈的掌声。

在课堂上学生不断生疑,敢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同,也应该值得我们赞扬,因为这毕竟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因此,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质疑,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二、创设交流情境,发展创造个性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1、一题多解,交流学习。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突破难点,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如学习圆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三、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能力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

1、鼓励大胆想象、拓宽思维思路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

例如,在教学了“比的应用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2、某校有若干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为7∶5,后来又有4名女生参加,这时候女生占总人数的44%,问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先求出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再进而求出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的人数,但有一位学生却提出可以不求出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而直接求出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我请他说出解题思路,他这样回答: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人男女生人数的比为7∶5,后来又有4名女生参加,这时候女生人数发生了变化,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未发生变化。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的男生人数占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的比为:7÷(5+7)=7/12 = 14/24 ;在又有22名女生参加了数学竞赛后,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占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的:1-44%=56%= 14/25。在多了4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前后,女生人数和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均发生了变化,但男生人数没有发生变化,而参加数学竞赛的总人数却从原来的24份变成了25份,增加了1份,正好是多了4人,因此可得,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为:4×14=56(人)

由此我们教师应该想到,如果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不但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2、训练思维能力、思维灵活跳跃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如学习比的知识以后,我出示了“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这个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马上就会想到:(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2)、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并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要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创造个性 篇2

学生的个性是丰富多样的, 一般可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A层, 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 他们思维能力强, 学习精力集中, 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乐;B层, 约占学生总数的55%, 他们智力因素一般, 有较强的学习欲望, 往往比较勤奋刻苦, 但成绩不是很理想, 所以成功时情绪高涨, 反之情绪低落;C层, 大约占25%左右, 他们学习缺乏主动性, 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为此, 每个教育者只有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 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发现了解学生个性的正确方法很多, 一般有以下几种:

1.问卷调查法

就是指在没有施行控制的情况下, 可通过问卷调查, 对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家庭背景、思想品德、学习能力等进行全面的了解。

2.个别谈心法

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来分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谈心主题, 及时捕捉谈心时机, 合理选择谈心地点, 准确表达谈心意图, 通过谈心, 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3.自然观察法

就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等外在表现来分析研究学生的方法。在课堂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时,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就会自然地反映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组织观念、工作能力以及个人的行为习惯。

二、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设条件, 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平台

所谓发展个性, 一般是指发展每个人的爱好兴趣、好奇心、求知欲、自制力、意志顽强性、远大的理想信念等多种才能和健全的品格。为了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 在化学课教学过程中, 适时引导,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内在潜能, 大胆探索, 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1.创设民主、合作、自主、探究、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比如在课堂上应有层次地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 让学生都能参与。如, 初中化学的氢气和氧气混合爆炸实验, 笔者将学生带到实验室, 将学生分成八组, 每组让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氧气和一瓶氢气, 然后问学生如果我们将这两瓶气体混合, 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都预测会爆炸, 接着又问:如果我们就用集气瓶来混合然后点燃, 假如爆炸, 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说:玻璃片会到处飞, 很危险;又问:那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学生大胆设想, 讨论热烈, 最后说:应该用塑料瓶来混合, 当八个塑料瓶飞上天的时候, 全班同学一片欢呼,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2.教学方法灵活,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钟启泉教授指出:“个性不是静止不变的, 而是具有不断进步的力动性的特质。一句话, 个性是发展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 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为此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发展学生个性

每个人不是各自孤立地实现其个性发展的。健全的个性, 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它要靠丰富的活动来表现和巩固。化学教学中的个性培养, 有着广阔的天地。

1.建立科学有效的活动体系, 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保障

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 还应有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组织。化学教师应从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出发, 帮助他们组建各类活动小组, 如:实验兴趣小组、环境保护兴趣小组、化学社区综合实践小组等。定期组织活动, 保障学生的潜能、特长都有施展的时间和空间。

2.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 开辟学生驰骋个性才能的活动天地

化学教师还可有计划地举行各种小竞赛, 如:实验操作竞赛、化学知识竞赛、环保知识竞赛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由自发到自觉地升华自己的个性, 同时, 这些活动都具有竞争性质, 可以帮助学生确立竞争观念、自强意识, 在竞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

在化学教学中,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心理学认为:只有个性和谐发展, 才能造成人的聪明才智的最佳发展。即只有个性获得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才有可能最完善地发展个人的才能。没有个性, 就没有创造, 也就没有特色。学生只有在主体性活动中, 才得到充分施展, 丰富、和谐、完美的个性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张武升.中国特色中小幼创造教育体系的框架[C].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通辽, 1998.

[2]张玉茹.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化学教育, 1998 (8) .

学生创造个性 篇3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造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必须消除那些妨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的抑制因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当从“知识传授型”转化为“思维训练型”。创造性思维是指不拘泥于一种模式、一个方向、从上下、前后、左右等不同的角度和空间思考问题,是一种开放性思维。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只是正确、清楚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去思索,去想象,并对客观世界有所认识和感受;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去表现自己想象的事物形态。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创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是创造思维发展的高峰期,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当积极地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美术教材中包容了许多较高水平的美术作品欣赏内容。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便于学生理解的,都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余地,鼓励他们独立观察、充分想象,细心领悟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启发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美术鉴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发散思维的发展。

二、提倡互议互学,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造力是在长期不断的作品评价中,逐渐把握作画标准,理解绘画的正确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的。

我认为,学生在完成美术作业的过程中,应互议互学。因为有些回话基础较好又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学生,对周围的一些学生往往能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带动作用,对提高课堂作业质量大有裨益。

我在上手工课“卡通娃娃”时,课下先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学生,让他们按照我所提供的材料和示范图例,制作了几件样品。学生们看了样品非常喜欢,他们觉得造型美观 、生动有趣,制作起来又不太难,于是边做边议,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课堂上洋溢着和谐欢快的气氛。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创造力只有在创作活动中才能得以表现和发展,而手工教学正在培养学生创作和实践能力方面提供了自由发挥和自主表现的活动空间。当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中也就有了较大提高。

三、知识和能力并重,提高创新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知识积累的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创造能力也越强;创造能力越强,学习兴趣越浓,知识积累越丰富,两者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不可偏废。为使双方同步协调发展,教师适当选择一些既能丰富学生绘画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绘画技巧的课型,绘画往往是学生最直接、最自由、最便捷的情绪表达方式。通过画画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外部事物的感受。

在《色彩风景画》一课,我带领同学们到校外进行了一次春游,让学生通过观察,侧面感知色彩,教师讲解色彩知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最美的风景简单地画下来。回校后,学生用水彩画出自己记录下来的风景画,学生在创作中不按实际比例,而是对被绘画的对象进行大胆夸张和取舍,创作出了一幅幅意趣十足的美术作品。学生用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心”立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同时又学习到了相关的色彩知识。

描写-----创造个性人物 篇4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熟悉的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著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一个乞丐,断掉一条腿,空空的裤管在半截处打一个结,拄着树杈做成的拐杖,衣服破烂不堪,面容憔悴肮脏。他经过闹市时忽然发现有个人趴在路边的便道上一名也是乞讨者。这乞讨者的半句身躯爬在仅仅铺了几张报纸的地上,说半句身躯是因为他的双腿已经没有了。一件长长的、破破的棉衣穿在身上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本色了,齐腰的地方用一根麻绳全部扎紧仿佛人天生就是这样不需要腿似的,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已经无法形容这个更为破落的人了。看得出他已经很多天没吃饭了,他努力的昂起头一下一下虚弱的磕头,希望打动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希望得到他们的施舍。短腿乞丐用树杈拐杖撑着自己站稳,从自己随身的乞讨罐这毫不犹豫的拿出所有的硬币投到了那个乞讨者的碗里,在硬币落入的一瞬间,两个人彼此注视微笑着朝对方点点头。

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唐僧说的是:“我那徒弟姓猪,法名悟能八戒,他生得长嘴獠牙,刚鬃扇耳,身粗肚大,行路生风。”

《西游记》第八回说他生得凶险,但见他——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

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

此时此刻,德拉的秀发泼撒在她的周围,微波起伏,闪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她的美发长及膝下,仿佛是她的一件长袍。接着,她又神经质地赶紧把头发梳好。

但见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眼光僵住不动

孩子们见她的眼光就吃惊„„

„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1983年从哈尔滨考入北大中文系,住32楼416,那段岁月我将专章讲述。现在话说转眼到了公元1987年,我本科毕业,考入本系现代文学专业,跟钱理群老师读研究生,这便动迁到了47楼2072室。

47楼是80年代新建的几幢研究生楼之一,坐落于燕园的南隅。从八卦上讲,属于“死门”,主大凶。不过我当时不懂八卦,相信“人定胜天”。结果终能死里逃生,得以今日坐在“生门”这里饶舌。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207的20位哥们。由于介绍的目的在于描述当日的人文气氛,并不在于为具体的人树碑立传,因此将其真名隐去,姑作假语村言。先说2071,此室住的是4位东语系蛮子,分为两类。朱、毛二人原系北大毕业生,现读波斯语专业,所以长得跟西亚人没什么两样。老朱高大肥硕,活像一架立起来的波音747,头脑聪慧,谈吐诙谐,性格憨厚。他吃饭用的家伙叫饭盒不如叫钢盔。由于经常游泳,加上谦虚,所以有些驼背,估计砸直了的话,能有1米9。此公家住北京,不常住校,来则必到我处谈笑一回。四面敬烟,八方借火,人人乐于调侃,唯其臀下之床板嘎嘎作响。毕业时多数床板有裂纹,盖皆蒙老朱之赐也。老朱常穿一件滑雪衫,装束严整,尤其冬天戴尖帽穿厚靴,推门而入时,活赛中东恐怖分子。别看他乐乐呵呵,在学习上实则律己甚严,除了英语、波斯语,还会法语,好像还会什么语。于是后来就娶了个法国妻子,看上去很贤淑。到法国干了几年,现在又回到中国为促进中法友谊而辛勤工作。我和老朱在一起开过很多玩笑,特别是1989年秋天他讲的那些笑话,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小毛姓毛名嘉,自称山东人,但任何人一眼看去,就可断定他是个胡人。毛嘉不到1米7,但体格匀称结实,体多毛,因此酷爱到游泳池去展示,不舍昼夜。他发现我肚皮发福之后,兴奋异常,积极带领我做仰卧起坐,并引众人围观。后来又非要指导我游泳,我提出每次游泳前必须给我买一个大磨坊长面包加一瓶可乐,他一口答应,但只兑现了一次。其余的我都记了账,要他一并连本带利偿付,他总是答应,至今仍在推脱,每次国际长途中,这都是必涉的话题之一。

他张开大嘴,把那人参果扔了进去,一个咕噜就囫囵吞咽下肚,忽然感觉有些异样,转过头来问孙悟空和沙和尚:“你们两个吃的什么?”沙和尚说:“跟你吃的是一样的东西,人参果呗。”猪八戒又问:“什么滋味?”孙悟空奇怪地说:“你问别人干什么?老话说得好,要想知道果子的滋味,就应该亲口尝一尝。你现在已经亲口尝了一个,怎么还不知道滋味呢?”猪八戒说:“我吃得太快,没有尝出什么味道来。大师兄啊,你好人做到底,再去弄几只来,也让我老猪细细地品味品味。”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摘自《红楼梦》第40章)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凝聚

夜深人不静。

全因为所有的施爱和被爱,所有的付出和回报都在此时凝聚。

在我久攻一个数学或是物理“堡垒”而不得克,且正欲缴械投降时,一股热烫的气流从桌子底下冲出来,把我的镜片弄得有些模糊。

“干什么呀,你!”母亲没声响地举动起初总会引起我的小烦,我吵嚷的语气里甚至有些责备。

“这是今天新买的泡脚木桶,试试怎么样!”母亲做事从来不多做解释,我也已经习惯,任凭她一如既往地麻利地脱了我的袜子、挽起我的裤腿,我保持着原来的坐姿,自然地看着蹲在桌子底下的母亲。然而她并非教科书或是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母亲那样老:她的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她的皮肤仍然是那么青春而且富有弹性,她此时正在试水温的手依然还是那样温润而且细腻!她太年轻了!

我对自己有些不满了!不一定头上有一根白发了才是母亲,不一定鱼尾纹爬上眼角了才是母亲,也不一定一天到晚只是唠叨的才是母亲,恰恰相反:此时蹲在桌子底下因为女儿而消耗掉青春的她才更是母亲!

“不能一下子放进去的!”母亲一手拿着我的脚,一手撩着仍有些烫的水朝我脚心里泼!痒痒的、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热水快乐地在桶中打着旋儿,热气缭绕在桶的周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木头特有的香味儿。

两只脚在母亲的手里被轮换着用水撩着,我很顺从地任由母亲操纵着我的脚,因为这时的木桶属于我们母女,这时的温度是我们母女的温度!

水流如丝缎般包裹着我的双脚,我只觉得一股暖流由脚底直沁心头,一天的酸胀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舒服吧?”妈妈仰起头,“要中考了,功课紧、作业多,太辛苦了!”妈妈边揉着我的脚边念叨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女儿谈心!虽平淡,但每一个字都那么动听,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

“妈妈,其实您最辛苦!”我情不自禁而且有点儿哽咽。

“嗨,这算啥呀,女儿要比妈累得多!”妈妈眉宇和眼角间突有一瞬的愁云但倏忽间就又消逝了。窗外北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镜片刚刚清晰却又再次被弄得模糊,但不止是热气的缘故!久蹲着的母亲终于把水撤走,她同往常一样嘱咐我早些睡,然而此时脚下有着这样的幸福,身上有着这样燃烧着的温度,我又怎睡得下呢!

所有的力量和激情再次凝聚!夜深了,我无法静下来!

细描与白描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客观与主观

反衬与对比

人物描写:⒈概括描写,⒉肖像描写,⒊语言描写,4动作描写,⒌心理描写,⒍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人物描写的手法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正面描写: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

侧面描写是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衣着、神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篇5

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型关系的`建构,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建性.

作 者:苏瑞玲 作者单位:河南省鄢陵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许昌,4612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71关键词:阅读 阅读教学 个性化 创造性

学生创造个性 篇6

(参加市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中期成果汇报材料)

经过一周的学习,参观和交流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究竟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课程标准上有什么样的地位。下面就本校的具体情况谈一点认识,仅供参考。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程序

1、活动准备阶段,2、活动实施阶段,3、总结交流阶段,4、拓展提升阶段。

那么我们活动准备阶段,都准备什么?怎样准备?最基本的是小组活动计划,初步进行小组人员分工,在具体的任务有小组内研究决定,至于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是活动的重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提升阶段,比如活动完了,各组要进行反思,进一步形成规范化,针对各学科间接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1、选题指导型,2、方案设计型,3、专题指导型,4、设计制型,5、家庭体验型,6、社区实践型,7、成果交流型等

这些类型我们大都研究第二种,方案设计型,有一个主题或画面材料,设计方案,提出相关问题,加以实施研究。我们现有的学生教材中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开放性的综合性的研究。无论哪种类型都围绕各自的特点进行活动。

三、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课题,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保障条件及注意的问题。这些跟我们平时授课结构大致相同,只不

过在教学过程有所不同,另外要区分好指导课与汇报课的衔接作用,指导课也是以生为主体,指导到位,恰到好处即可。

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四大指定领域:

1、研究性学习,2、社区实践与社会服务,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处理能力,研究日常生活问题,展开写作,绘画制作,研究一些统计,成果汇报等)

五、非指定内容:

1、指班团队活动,2、校传统活动,3、学校间同伴的交流活动,4、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六、进一步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

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水榭花都小学的京剧联唱具有整体性,松山八小我和福利院联谊活动具有实践性,红山回小的父母知多少具有开放性,同时在不同的每个环节活动自然产生了生成性及自主性,各个特性关系相互密切,同时在为学生个性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创造开放课堂 发展个性空间 篇7

一、学生绘画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 过分注重绘画技巧

现今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属于注入式教学, 教师怎么教, 学生就怎么画, 过分强调学生涂色能力的训练。这种教学只有教师是主动的, 而学生却是被动的, 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 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不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我认为学生的绘画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教师的作用应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 增长他们的审美经验, 让他们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 对表现方式和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例如, 《灵巧的手》一课, 在进行手偶游戏时, 在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 我便让学生上台展示, 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 如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考, 做出了“百花齐放”的手偶形象, 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 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因为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 就能让学生的创造力有进一步地发挥。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以后的活动中, 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二) 一味追求成熟画风

现实中, 学生学画时被要求一定要“像”, 横要平竖要直, 画得“像”与“不像”成为评画的标准。长此以往, 会导致学生画画的胆子越来越小, 又擦又改、谨小慎微, 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 教师应该更新观念, 明白幼稚也是一种美, 认识学生学画的幼稚性和合理性。学生手指肌肉发育还不完全, 画出来的物体形状虽然不准确, 但形的“不似”却成全了“神似”, 这种离形求神的画法, 或者“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法, 更显纯真可爱。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

(三) 缺乏正确的学生想象力培养策略

有的教师认识到应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创作能力, 于是给学生一个空洞的主题、一盒笔、一张纸, 让学生自己去画, 但是很多学生大脑一片空白, 无从下手。其实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 学生时代是大胆想象力开始形成的阶段, 这一阶段大脑思维模式很容易形成并永久保持。

因此在学生绘画课中教师应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让一节美术课能出现各种风格的作品。

二、家长对学生绘画教育的误区

(一) 标准过高, 挫伤学生学画的兴趣

学生自我评价发展主要表现为被动性评价, 其自我体验容易受暗示。大部分家长评价学生的作品都是看学生画得像不像教师的范画, 不像则进行批评, 像也不给予应有的表扬。这种评价方式造成了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 此后学生就会认为, 画就得像, 否则就是不好的。但学生的身体机能决定他们不能做到横平竖直、比例恰当, 过多地批评只会让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挫伤学生学画的兴趣。学生需要的是鼓励和肯定, 家长应多表扬、少批评,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提高学生学画的兴趣。

(二) 思维定式, 扼杀学生绘画的想象力

部分家长在孩子绘画时, 习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孩子的思维, 使孩子形成思维定式。家长看到孩子把小草涂成黄色或红色就硬要孩子改成绿色, 看到鱼画在天上, 就告诉孩子鱼应该画在水里, 粗暴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其实, 学生学画不应只画看到的, 而应画想到的。只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作品, 才是学生内心的写照。

(三) 好高骛远, 拔苗助长

有些家长曾问我:“老师,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现在不学素描, 学国画, 早学早起步!”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迫切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种想法违背了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 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影响学生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 学习知识对成熟起促进作用, 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训练, 学习才是有效的。学生的手部肌肉还无法灵活地控制画笔进行精细的素描活动, 也无法准确地画出国画的大小比例, 强行让学生进行这些高难度的训练, 只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 挫伤学生的绘画兴趣, 这无异于拔苗助长。

总之, 绘画是让学生在学画中锻炼手、眼、脑的和谐统一, 开发智力, 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绘画这块净土上发现自我、展现自我, 要让学生画出发自心灵的闪光点, 从而为学生开启艺术生命和智慧之门。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 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 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 课堂才会多姿多彩并充满活力。可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属于注入式教学, 教师怎么教, 学生就怎么画, 过分强调学生涂色能力的训练,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有教师是主动的,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创造力 篇8

一、创设可供学生个性思维的情境

学生的个性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得到发挥。情境的创设除了要结合教材内容外,还要结合学生的个性,要建立能够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个性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积极有效的讨论氛围。

例如在学习有关“分类”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生活中的素材,如棉帽、手套、草帽、围脖、围巾、运动帽等常见的物品,结合图片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分类。漂亮的图片刺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及时将帽子分为一类、手套分为一类、围脖围巾分为一类。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看谁分得最好最快。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分类一一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思考、评价不同的分类方法,使他们逐步认识到不同分类背后的同一个原理,即分类需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在分类过程中所选择的标准是不能变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利用不同的角度、标准来看待问题,并在一次次的尝试分类中逐步地形成自己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整个课堂为学生的个性思维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了学生的发挥,从而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表达。

二、打造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课堂平台

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才能真正挖掘出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思维、独特见解得到展示。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解放学生的思想,将课堂由原来学生“照猫画虎”的状态,变为“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灵动课堂,为学生的自我展示提供平台。

例如在学习有关“环形面积”的知识时,对于其中有关“?仔”的计算,学生也有不同的解法。在比较环形面积的大小时,需要计算3.14×(52-39)2与3.14×(72-62)2哪一个数值大,大多数学生会埋头苦算,有的学生却能马上就知道结果。面对学生的抢答,教师不应当责怪,而是可以在别的学生都计算出结果后,让最快得出结果的学生上讲台做“小老师”,讲讲为什么他计算得那么快。学生会解释说:“只要比较52-39和72-62就可以了。”一句话使得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佩服这个学生的思维敏捷。借此教师就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在遇到问题时,不妨先观察,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笨”方法,鼓励其认真地计算下去,而不能强迫学生采用最佳方法;同时,也要倡导学生的灵活方法,使学生能够开动自己的大脑,突破和创新自己的思维。通过这样的见解展示,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畅谈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观点及时地表达出来,并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提升思维能力,进一步展示和升华个性。

三、选择适合学生个性的学习方式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更要让学生归纳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将自己的个性优势发展成一种思想、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少一些统一步骤,多一些方法讨论,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优势,以激励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有关“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建立“我来考考你”的主题课堂,先让学生写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其中有相同分母的和不同分母的,然后让学生从中挑选出任意两个组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与同桌交换解答。学生都会非常兴奋,积极出题,然后迅速将写好的题交给对方,并针对同桌给的题目,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面对学生不会做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学课本,总结形成自己的方法后再次去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还是不能单独完成,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各自的观点、看法,尝试利用集体的努力来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的个性主导下,每个学生都能从自身出发,在独立思考、集体讨论中不断完善,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性提高,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挖掘了他们的内在潜力,提高了课堂实效。

学生的创造力 篇9

编者的话:据《光明日报》网络版日前报道,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青少年时期,创造力更多地体现为想象力。创造力的匮乏,源于想象力的匮乏。那么,究竟是什么束缚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影响了创造力的培养呢?时下,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请各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能盲目依靠教师的“想象”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新课程的一大理念,但在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时我们不能盲目地靠教师的“想象”,更不能走极端。

有一名教师在讲解成语“滥竽充数”故事时,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便告诉学生,根据思维定势,人们总是一味地批判南郭先生,你们觉得这样合理吗?请讲出你的理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答案多了起来:“南郭先生也有长处,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这说明他是一个敢于发现自己缺点的人。”“滥竽充数不是南郭先生的错,而是这一制度的错,如果不齐奏,就不会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南郭先生的同伴应最早了解他的技艺,但他们从未好言相劝过南郭先生,这种人最应该受到批判。”„„

一个好端端的育人故事,硬是被赋予了这么多的丰富的“情节”和“续集”,这真可谓是该教师的“大手笔”。但偏离了教育主题的这种“想象”对学生的成长有何益处?教师如果在讲解完成语以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下身边有哪些“滥竽充数”的例子,“滥竽充数”有哪些危害,那样岂不更精彩?

真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下是一位老师教《草》的课堂纪实:有个学生把春风画成了黄色,老师问其原因,他说:“当春风裹着黄沙时,它是黄色的。”老师说很好。一个学生不同意,说:“春风应该是绿色的,是大自然染绿了春风。”老师对他的说法大加赞赏。又有一个学生说:“他们都不对,春风是无色的。”老师又马上肯定了他的想法。所有这些学生的想法和说法都是现实的、正确的和美丽的,都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老师巧夺天工,将他们的各种思想汇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风图。

想象是灵魂飞翔的翅膀,培养想象力要追求思维品质,要根据文本特点,体现教育价值,要追求一种水到渠成的境界,切不可主观臆断,为想象而“想象”。

教师需过“权威关”

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谭学武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低下?在8月14日举行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多位专家指出,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循规蹈矩,唯“标准答案”是从,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探索未来的兴趣,使他们变成没有个性、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试机器。而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特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这些也都严重束缚了儿童想象力的形成。基于此,教师如何才能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开启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需要过“权威关”。

“师道尊严”是传统教育体制下的痼疾,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得以确立,但学生真的就摇身一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吗?我看未必。一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离不开以教师的讲解灌输为主,知识内容不能跨跃,思想行为不能跨跃,学生只有亦步亦趋的份儿。二是对知识的运用,老师手中拥有一份标准答案,而学生却只有一本练习用书,应该说这很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但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老师总要把它们纠正过来,唯“标准答案”是从,可以说这也是教师唯自己是从。三是对问题情景的设置,预先总要加一道框框,按照这个设定,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做。为什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学生头脑中挖掘资源呢?当前,在教师群体中把自己当成权威的人还有很多,即使学生有什么想法也都被视为“异端”而被纠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懒于思考,等着教师对标准答案。这无疑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最终使学生失去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又如何才能得到培养呢?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从权威神坛上走下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有生发的土壤。

教育当保护好学生的天性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沙庆仁

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首要的原则是保护学生的天性。

下面是我班生活老师的日记片段:

我推门进去,问:“都打过铃了,你怎么还不睡觉?” “老师,您听我讲一个故事,我讲完了就睡觉。” “你快说说吧!”

“今天我给两个玩具办理了离婚手续。” “什么?”我疑惑地望着她。

看我来了兴趣,她更起劲了:“因为福娃说:老鼠,我是小主人花128块钱买的,你才值20几块钱,我怎么能和你一起过日子呢。”

“哦,那老鼠怎么说呢?”

“小老鼠说:我才不要娶你这样的娇小姐呢,我在想念我那下水道里的娘子。”

„„

真是庆幸,学生遇上了这样的老师。她没有训斥学生违反作息纪律,没有耻笑学生“荒唐可笑”,而是耐心地听完了故事,保护了学生爱想象、爱表达的天性,从而保护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力。

一个顽皮的学生在摇晃小树苗,老师没有严厉制止,大声呵斥。老师轻轻走到树边,把耳朵贴在树干上,脸上露出了伤心的表情。学生问:“老师,您在听什么?”老师把学生抱起来,让他也贴近树干,说:“你听听。”学生说:“我没有听见什么呀!”老师说:“那是你没有用心。现在你把自己的心放到小树的心里,它被小朋友摇得很痛了,它会说什么?”学生又听了听,说:“小树说,不要摇我,不要摇我!我很疼!”老师笑了,学生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是一幅多美好的画面啊!

孩子们来到人间的时候,心里还有一扇窗户开着。这扇窗户就叫天性,只要它开着,孩子就有灵性,就有想象力与创造力。教育,就是要保持这扇窗户敞开,并尽可能送进更多的灵性之光。

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幼儿园 栾昊洋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场著名的官司: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

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薇拉小姐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案件最终以幼儿园败诉而结束。它留给我们的思索至今仍令人回味。

课堂是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给学生多样的活动;多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等。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允许他们犯错误,猜测其他人的观点,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环境;不给学生布置太多的作业,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和自由学习时间,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给学生一个足够大的空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自信。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支点

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第三中心小学 王晓红

创造力不是教出来的,但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一是营造富有想象力的班级文化。二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活动。如语文课《狼和小羊》一课的最后,有不少教师就让学生想象:狼扑向小羊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起来,答案五花八门。再如作文训练《20年后的我》,学生要展开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塑造20年后的我是什么样。四是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五是以评价促发展,对于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从而使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六是每日一题,持续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中国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唤醒 山东省邹城市太平中学 王洪生

中国大陆的学生基础扎实,并不缺乏创造力,无需放弃基础而去特地培养创造力。我的理由是:美国的“英特尔科学奖”(从前是西屋科学奖)从前基本是来自台湾的移民学生获奖。最近几年,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加,大陆移民学生获奖者越来越多。

看来,拥有非常扎实基本功的中国学生并不乏创造力,只是由于缺乏适当的环境,他们这种非凡的创造力被我们无情遮蔽甚至扼杀了。中国学生的创造力需

上一篇:初中教师教育案例反思下一篇:山居岁月读后感读书心得600字